時間:2023-05-26 17:42:5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支氣管炎的預防方法,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摘要】目的:分析小兒支氣管炎的治療方法,觀察其療效。方法:以本院2010年11月份至2011年1月份兒科收治的50例小兒支氣管炎為研究對象,全部患兒在入院后全部給予對癥以及支持治療,回顧性分析全部患兒的相關臨床治療資料。結果:50例小兒支氣管炎痊愈32例,顯效15例,有效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結論:臨床給予支氣管炎患兒及時的對癥治療和支持治療,起效快而且療程短,臨床療效令人滿意,值得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小兒支氣管炎;療效觀察
小兒支氣管炎屬于臨床兒科的一種常見的多發的病癥,主要的臨床表現有咽癢、咳嗽、發熱以及流涕、肺部羅音之類的癥狀[1]。為了進一步分析兒支氣管炎的治療方法及療效,本文以本院2010年11月份至2011年1月份兒科收治的50例小兒支氣管炎為研究對象,對患兒的相關臨床治療資料展開回顧性地分析,現做如下報道:
1.臨床資料
本院2010年11月份至2011年1月份兒科收治的50例小兒支氣管炎中,男28例,女22例,最小年齡為3歲,最大年齡為8歲,平均年齡為5.4歲。全部患兒的診斷是以1987年我國衛生部關于小兒支氣管炎預防及治療方案中的對支氣管炎的相關診斷標準[2]。
2.治療方法
(1)糾正缺氧:全部患兒在入院之后均給予吸氧治療,以糾正缺氧,具體的流量為5 L/min。(2)液體治療:可自行飲水者給予其補液治療,葡萄糖液(15%)進行靜脈緩慢滴注,患兒總補液的量控制在50~70 ml/(kg·d)之間,通常選用1/5 張溶液,速度控制于5~8ml/(kg·h)之間。(3)抗感染治療:采用青霉素聯合頭孢噻圬給予患兒進行靜脈滴注,對于病毒感染的患兒載加以利巴韋林,用量控制在15 mg/(kg·d),亦是靜脈滴注。(4)激素治療:重癥喘憋者給予靜脈滴注地塞米松,用量為3~6 mg/次,每日兩次,共用藥5d。(5)并發癥治療:對所有并發癥展開對癥治療。
3.療效評定標準
(1)痊愈:咳痰以及咳嗽、氣喘等癥狀全部消失, 全肺呼吸音清晰清, 沒有干性和濕性的啰音。(2)顯效:咳痰和咳嗽等癥狀顯著減輕, 兩肺的呼吸音較為粗糙, 沒有干性、濕性的啰音。(3)好轉:咳痰以及咳嗽、氣喘等癥狀有一定減輕, 全肺德呼吸音粗糙,有干啰音。(4)無效:相關癥狀體征沒有顯著變化[3]。
4.結果
50例小兒支氣管炎痊愈32例,顯效15例,有效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8%。
5.討論
小兒支氣管炎屬于一種散發性的疾病,一般是多發于我國北方,在冬春季節最容易患此病,通常持續時間為1~4個月左右,在南方是發生于夏秋季,通常會反復發作,絕大多數的患兒在發病之前就出現呼吸道感染的相關癥狀,多是經過飛沫傳播。若發生小兒支氣管病毒感染,會導致下呼吸道的管壁出現炎性腫脹,患者的分泌物會阻塞其的呼吸道,導致產生各種癥狀。在春季,小兒支氣管炎最為常見,特別是7個月以下的嬰幼兒容易患此病,往往該病起病比較急,多有感冒的相關前驅癥狀。通常小兒支氣管炎的臨床預后比較良好,治療的時間通常在一周左右,可是由于該病容易復發而且日后又容易發展成哮喘,在全國的小兒哮喘相關流行病學的調查以及對小兒支氣管炎病患隨訪中,我們發現有30%~50%的患兒在今后會發展成小兒哮喘,所以,應該要做好小兒支氣管炎的臨床治療和預防工作,這樣可以減少哮喘出現。小兒支氣管炎的初期癥狀和感冒比較相似。在流行季節,一旦患兒出現喘憋或者咳嗽等之類的癥狀,應該要及時就診,這樣才能有效避免病情蔓延。
臨床上小兒支氣管炎主要為病毒性發病,最為常見的是流感嗜血桿菌以及肺炎葡萄球菌,該病的病理形態有兩種,即一般性和間質性。通常一般性的支氣管炎多是分布在支氣管壁周圍的肺泡,僅有黏膜出現炎癥的病變。而間質性性的支氣管炎多是表現在細支氣管壁、支氣管壁以及肺泡壁發生炎癥改變,通常蔓延的范圍比較廣。臨床上病毒性支氣管炎主要是間質性的肺炎,不過有時會出現灶性炎癥影響到肺泡,造成肺泡內形成透明膜。在晚期有部分病例會出現慢性的間質性纖維化,進而發展成腺病毒肺炎。
臨床上,多是采用對癥治療和支持治療的方法來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給予患兒糾正水解質和電解質的紊亂,應多鼓勵患兒日常多飲水,對于無法自行進水的患兒應結合其的脫水情況展開補液治療,以使患兒保持呼吸道的通暢。還應給予患兒吸氧治療止咳治療、祛痰治療以及霧化吸入治療等。如果患兒的病情影響到正常睡眠的,則應該給予患兒鎮靜劑,以確保患兒的正常睡眠。需要重點強調的是抗感染治療為一種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重要方法,通常是通過對嬰幼兒的咽拭子展開細菌培養,進而選擇性地選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綜上所述,小兒支氣管炎是嬰幼兒的常見病,嚴重影響幼兒的健康,對小兒支氣管炎應積極地對癥治療,控制感染,預防并發癥。本研究給予支氣管炎患兒及時的對癥治療和支持治療,起效快而且療程短,臨床療效令人滿意,值得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麥海燕,林清志.參百止咳合劑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30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11,10(28).
[2]黃勍.中西醫結合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1,7(05).
【關鍵詞】毛細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相關因素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4-0013-02
在臨床上,毛細支氣管炎是經常發生在嬰幼兒時期的下呼吸道急性感染疾病,病毒感染是最主要的病原,并以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最為常見。相關研究資料證實,約有三分之一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可繼發支氣管哮喘,這一問題已經成為嚴重困擾患兒健康的重要問題【1】。為了進一步探究毛細支氣管炎后支氣管哮喘的相關因素,降低疾病發生幾率,筆者收集了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毛細支氣管炎患者臨床資料進行詳細研究,研究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收集了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毛細支氣管炎患者臨床資料進行詳細研究,其中,59例男,31例女,患者年齡在1.5個月-18個月之間,平均年齡為(3.5±1.2歲);患兒平均質量為(3.5±0.5kg)。病情分類:32例重型,58例輕型。
1.2 方法
三天內對上述患兒進行咽分泌物熒光測定或血清病原學檢查。對上述患者進行五年隨訪,將發生支氣管哮喘的患兒設定為研究組,將未生發支氣管哮喘患兒設定為對照組,詳細統計上述患兒的性別、年齡、肥胖、發病季節、病情、LRTI發病次數、濕疹、家族史等情況。
1.3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支氣管哮喘發病率
35例患兒發生支氣管哮喘,55例未發生,發病率為38.9%。
2.2 哮喘的主要影響關系
重度疾病、親屬哮喘史、濕疹、LRTI反復發作等是導致患兒治療后出現支氣管哮喘的危險性因素。而性別、體重、環境、肥胖等因素均與支氣管哮喘的發病無顯著關聯。冬季是哮喘發生的保護性因素。詳細情況見下表。
表1:哮喘的主要影響關系
3 討論
在本質上來說,反復性毛細支氣管炎反復發作與AHR的發病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2】。但是,現階段,還沒有確切的指標應用在毛細支氣管炎發生后預測哮喘的發生。因此,詳細探究毛細支氣管炎后的相關性因素,對于預防、控制、早期治療哮喘的發生有重要指導意義。相關研究資料證實,約有三分之一毛細支氣管炎患兒可繼發支氣管哮喘,在本文研究中證實,35例患兒發生支氣管哮喘,55例未發生,發病率為38.9%,與上述研究結果相吻合。在本文研究中還發現,冬季是支氣管哮喘發生的保護性因素,究其原因主要與冬季動物、植物等過敏原暴露降低等有直接關系【3】。通過本文研究證實,重度疾病、親屬哮喘史、濕疹、LRTI反復發作等是導致患兒治療后出現支氣管哮喘的危險性因素。①通常情況下,重型毛細支氣管炎患兒自身的神經調節功能與免疫功能方面均存在欠缺,進而導致了支氣管哮喘、反復喘息的頻繁發作。可考慮給予患兒RSV或 RSV-Ig 等預防性單克隆抗體的治療。②眾所周知,重度疾病遺傳多態性與嬰幼兒免疫過程有直接聯系,因此,親屬尤其是直系親屬的發病史,也是導致支氣管哮喘的重要因素。③濕疹也是導致支氣管哮喘的重要影響因素,就其原因分析皮膚過敏會導致全身的過敏性反應,進而導致全身性的過敏以及哮喘。④LRTI反復發作,會嚴重損害嬰幼兒的身體健康與免疫功能,患兒家屬與醫務人員必須對LRTI反復發作患兒引起相當注意,可通過卡介苗等免疫制劑來提高患兒細胞免疫力。在本文研究中,地體質量患兒不是導致支氣管哮喘的危險性因素,這與相關研究報道有出入【4】,可能是本文案例中低體重兒比例較低導致的。
綜上所述,認清毛細支氣管炎后支氣管哮喘的相關因素,并針對性預防與控制,是降低哮喘發生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李宏,王亞亭 . 毛細支氣管炎 280 例長期隨訪及其與支氣管哮喘的相關因素分析 [J]. 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7,22(21):1646-1649.
支氣管炎――肺部炎癥反應
支氣管炎是一種肺部炎癥反應。可能是由普通感冒引起的令人難受但輕微的癥狀,也可能是吸煙者長期吸煙引起干咳這樣較重的癥狀。咳嗽、有痰、感覺疲憊,都是支氣管炎的典型癥狀,但這些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癥狀,因此進行確診非常重要。
2
支氣管炎的肺部情況
當為肺部輸送空氣的支氣管發炎時,其內膜腫脹、變厚,壓縮呼吸道變窄。這些發炎的黏膜也會分泌更多的黏液,覆蓋并阻塞這些細小的氣道。咳嗽是身體試圖清除這些分泌物來緩解呼吸的一種方式。
3
頻繁咳嗽、咳痰
支氣管炎的主要癥狀是頻繁咳嗽,并產生痰液。其他可能出現的癥狀包括:
?輕度發燒
?疲勞
?呼吸時帶喘鳴音
?胸悶或胸部隱痛
?氣短
4
急性支氣管炎持續多久
急性支氣管炎通常在感冒或流感后3~4天發病。開始時可能是干咳,幾天后可能咳中帶痰。大多數人會在2~3周內恢復,當然也有人會持續四周或更長。如果您沒有其他疾病,在最初的感染恢復之后,您的肺部會恢復正常。
5
反復發作:慢性支氣管炎
如果一年內有三個月以上持續咳嗽帶痰,且連續兩年,醫生則會懷疑可能是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嚴重的疾病,您的肺部成為細菌感染的溫床,因此需要持續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一種,會導致呼吸困難。“吸煙型咳嗽”常常是慢性支氣管炎和COPD的一種癥狀。
6
這些疾病癥狀相似
支氣管炎的癥狀往往與其他疾病相同,例如哮喘、肺炎、過敏、普通感冒、流感、鼻竇炎,甚至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肺癌。咨詢醫生進行確診。像肺炎之類的嚴重疾病需要及時治療。
7
何時找醫生
在出現下列情形時找醫生:
?感到呼吸短促或哮鳴音
?咳血
?發熱超過101(38℃)
?咳嗽持續4周以上
8
急性支氣管炎的誘因
急性支氣管炎多在冬季發病,10例中有9例由病毒引起。刺激物,如煙草、煙霧、家用清潔劑中所含的化學成分,甚至是環境中的煙塵,都會引起急性支氣管炎。
9
慢性支氣管炎的誘因
迄今為止,吸煙是慢性支氣管炎最常見的原因。工作環境接觸灰塵和有毒氣體是第二大誘因,常見于礦工和糧食收割機駕駛員。空氣污染會加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癥狀。
10
吸煙者和支氣管炎
吸煙者患急性支氣管炎后將更難恢復。即使是一支香煙都會對氣管上的微小纖毛造成暫時性損傷,而這些纖毛用來清除碎片、刺激物及多余的分泌物。持續吸煙會帶來持續損傷,增加慢性支氣管炎風險,這可能會增加肺部感染的風險及永久性肺部損傷。因此,是時候戒煙了。
11
如何診斷急性支氣管炎
醫生通常通過詢問病史及體檢來診斷急性支氣管炎。醫生通過聽診器來聽診患者呼吸時肺部產生的任何異常聲音。
12
如何診斷慢性支氣管炎
在詢問完病史及體檢后,醫生可能會建議患者進行肺功能測試。如通過肺活量測定即可確定肺功能是否良好,也可以做胸部X射線。
13
急性支氣管炎的治療
對于急性支氣管炎的治療一般為緩解癥狀:多喝水;保證充足休息;避免吸煙及煙霧。非處方止痛藥能緩解身體酸痛,但20歲以下患者不宜服用阿司匹林。醫生可能會開祛痰藥,以便于咳嗽排痰,或開一劑吸入性支氣管擴張藥來打開氣道。
14
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
如果你患有與吸煙有關的慢性支氣管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戒煙,以防止對肺臟的繼續傷害。另外除非醫生反對,請注射一支肺炎球菌疫苗,并且每年接種一次流感疫苗。治療方法包括支氣管擴張劑和類固醇藥物(吸入劑或口服劑)。
15
慢性支氣管炎及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是兩種主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醫生可能會處方氣管擴張劑,以助于打開收縮的氣道。氧氣療法有助于緩解某些患者的呼吸,肺部康復計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為了防止進一步的肺損傷,必須戒煙。
16
關鍵詞 毛細支氣管炎 過敏原 護理
毛細支氣管炎是小兒常見的一種下呼吸道感染,發生在2歲以下,多見于6個月以內,以喘憋、三凹征和氣促為主要臨床特點,亦稱為喘憋性肺炎。嬰兒的第一次感染性喘息發作,即為毛細支氣管炎,但若3次以上,則考慮為哮喘的可能[1]。毛細支氣管炎發展為哮喘的危險因素與過敏原有密切關系。2010年6月~2012年8月收治毛細支氣管炎患兒50例,對過敏原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及護理干預,取得很好效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本組患兒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齡1~6個月24例(48%),6個月~1歲12例(24%),12~18個月8例(16%),18~24個月6例(12%),其中3次發作病史16例(32%),第2次發病18例(36%),其余均為首次發作。
方法:采用皮膚點刺法,用75%酒精消毒前臂掌側皮膚待干后將過敏原皮試液點于皮膚上,間距約2cm,用點刺針在皮膚上作點狀刺傷,使過敏物質與人體接觸引發反應,就此找出過敏原。15~20分鐘后根據點刺局部皮丘的大小判斷結果,分別以(+)、(++)、(+++)、(++++)表示陽性程度:“(+)”表示陽性,皮丘直徑0.5~1.0cm,有紅暈;“(++)”表示中陽性,皮丘直徑1.0~1.5cm,有較大的紅暈,但無偽足;“(+++)”表示強陽性,皮丘直徑>1.5cm,有明顯的紅暈和偽足;“(++++)”表示極強陽性,局部反應與強陽性同,但同時出現全身皮膚發癢、憋氣、哮喘發作等反應。
結 果
過敏原檢測結果,見表1。
預防、治療及護理:毛細支氣管炎患兒除采用常規治療及心理護理的基礎上找出過敏原,同時進行與過敏原相關的治療和護理。
過敏原防治及護理:⑴避免接觸過敏原是治療和預防過敏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我們要指導家屬了解環境中的過敏因素。知道生活中容易引發過敏的幾大物質來源:①塵螨:它生長繁殖的理想溫度是25℃,濕度75%,以人和動物脫落皮屑為食物。所以塵螨在臥室特別在床上濃度最高,最喜歡爬在床褥、被子等溫暖潮濕的地方。據統計,即使是非常清潔的人家,平均每張床上的塵螨在200萬只以上。因此,室內要注意通風,保持干燥。兒童使用的床褥、被子等要經常太陽下暴曬,減少塵螨的滋生。②花粉:每年的花粉多發期該類患兒要注意避免與花草不要過于親密。花粉播散在空氣中,要避免花粉是不可能的,可在此時期關好門窗,可減少暴露在其中的機會。在野外時戴好防塵面罩。室內避免種花草。③霉菌:霉菌會造成過敏刺激,在繁殖時產生大量的極其微小的孢子,常年飄浮在空中,喜歡生長在潮濕的地方。室內和室外均可,如潮濕的土壤、浴室等。因此,要保持室內干燥和通風,有霉味的衣物、書籍等應盡快拿開。室內和陽臺盡量不擺放盆栽,因土壤里可生長大量霉菌。垃圾桶應放在室外,并每天及時清理。定期清洗空調空氣過濾器的過濾網。④獸毛:貓和狗是最常見引起過敏的動物。動物過敏原來自于它們的唾液和脫落皮屑。因此,避免孩子與寵物接觸,不乘坐飼養寵物的人的車,不讓寵物舔孩子。⑵脫敏治療:主要是在過敏原檢測確定后根據情況進行相應的脫敏治療,最終達到減輕和解除患兒反復發病的目的。對反復發作的中重度患兒進行脫敏治療尤為重要。起始濃度由皮試反應強度和過敏原種類多少決定,盡量控制在較低濃度水平,隨后再逐步提高以確保安全性,治療方法為皮下注射。對于食物過敏者目前國際上還不建議脫敏治療。
飲食護理: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發病時,切忌給患兒勉強進食,需要進食時應給予易消化、高熱量、富含維生素的飲食。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不管何時都不得進食已檢出的過敏性食物,比如牛奶、雞蛋等。只要是家長細心觀察,就能夠找到對患兒致敏的食品。因為食品過敏也是比較迅速的,一般吃了當天就要發作。
生活護理:病室空氣新鮮,忌對流風,避免灰塵飛揚。保持充分睡眠,對憋喘患兒尤為重要。保持病室安靜,減少陪護人員。患兒的被褥要溫暖適度,盡量不要用羽毛類衣服,以免患兒因吸入該種物質引起過敏而發病。
討 論
正確認識過敏原與毛細支氣管炎的關系,從15種皮膚過敏原檢測的結果來看,以粉塵螨、屋塵螨、霉菌、花粉、獸毛過敏者居多。隨著受其所累的患兒逐年增加,正確認識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和治療,要做到預防為主,防止發作尤為重要。
通過對50例毛細支氣管炎患兒過敏原檢測,了解到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的過敏原及過敏誘因,為毛細支氣管炎的患兒日后反復喘息發作甚至形成哮喘的預防、治療與護理提供更科學的依據。
對不同的年齡,發生不同程度的毛細支氣管炎的患兒,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使得他們不再發病或減少發病次數,取得很好的效果,將繼續推行。
是傳染性很強的病毒感染嗎?
是。毛細支氣管炎是呼吸道合胞病毒侵入毛細支氣管引起的炎癥。如果寶寶在上呼吸道感染后2~3天出現持續性干咳和陣發性喘憋的癥狀,呼吸音粗而且帶有哨聲,說明寶寶有可能感染了毛細支氣管炎。早產兒、3個月以下的寶寶和出生時體重過輕的寶寶,一旦出現毛細支氣管炎的癥狀,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會導致嚴重后果。
引發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的病毒可以通過鼻腔分泌物和唾液傳播,或通過接觸傳播。如果寶寶周圍有感冒患者或呼吸道炎癥患者,他們身上攜帶的病毒就有可能傳染給寶寶,引發毛細支氣管炎。
有什么發病趨勢?
毛細支氣管炎的高發與寶寶的年齡、所在地域、生活環境都有關系。我國北方多發生于冬季和初春,廣東、廣西則以春夏或夏秋為多發期,多數是散發,也有在一定范圍內流行的可能。發病高峰年齡為2~6個月的寶寶,80%以上病例都在1歲以內。男嬰和女嬰發病的比例大體相同,但男寶寶重癥的較多。
相比較而言,農村的寶寶比城市的寶寶更容易感染上毛細支氣管炎,這可能與衛生習慣及環境因素有關。還有的年輕父母對1~3個月嬰兒免疫力低下的認識不足,讓小寶寶與外界環境或人接觸過多,使得寶寶更容易遭受病毒、細菌的侵襲。所以,對于3個月以內的小寶寶,家長應該盡量避免他與外界過多接觸。這種措施可能會給家長帶來不便,但在實際生活中,它的確起到了較好的預防作用。
需要用藥嗎?
如果寶寶是第一次患毛細支氣管炎,醫生一般都不主張使用止咳藥。因為咳嗽是嬰兒自我清理呼吸道的一種辦法;也不推薦使用大量化痰藥物,因為過分稀釋分泌物,會造成支氣管被分泌物堵塞,使孩子呼吸不暢。同時,抗生素對毛細支氣管炎沒有效果,因為毛細支氣管炎是由病毒引發的。只有在懷疑有繼發細菌感染的情況下,醫生才會適當使用抗生素。
用什么方法治療?
如果寶寶的病情不嚴重,通過多喝水、增加空氣濕度就能達到治療目的。如果寶寶病情較重,就要使用超聲霧化治療。患有毛細支氣管炎的寶寶,往往存在過度通氣、從呼吸道蒸發的水分較多、呼吸道分泌物較多且黏稠的癥狀。如果分泌物多,容易引起痰堵,從而導致窒息。用超聲霧化治療的方法對毛細支氣管炎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稀釋痰液,解除支氣管痙攣,疏通呼吸道。
醫生在作超聲霧化治療時,要在霧化液中加入抗病毒藥物、平喘藥(支氣管擴張藥)及稀釋痰液藥物。每次治療20分種,每天3~4次。作完超聲霧化治療后,要及時給寶寶翻身拍背,充分震動胸部,以便吸出口咽部的痰液。如果寶寶的病情特別嚴重,需要在耳鼻喉科醫生的配合下,用喉鏡直接沖洗咽喉部,從支氣管中吸出痰液。
TIPS:
上述操作應由醫務人員執行,但早期多喝水,翻身拍背可在家中進行。這是避免寶寶病情加重的一種有效方法。
什么情況要住院治療?
毛細支氣管炎分為輕型和重型。
如果是輕型,寶寶精神較好,呼吸只是稍見急促,口唇顏色正常,喘憋癥狀輕而且持續時間短,病程短,預后好,醫生會采取對癥治療措施,可以不住院。
如果寶寶病情屬于重型,呼吸急促,有陣發性喘憋又不容易緩解,口唇明顯發紫,痰多易堵造成窒息,這種情況比較容易發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需要住院治療。
3個月以下的嬰兒、早產兒和不能正常飲食的嬰兒,要考慮住院治療。
如何預防?
感染過一次毛細支氣管炎,并不能保證寶寶以后不再復發。為了不讓這可惡的病毒“襲擊”小寶寶,家長的預防措施要到位:
家里人感冒時要戴上口罩。
從外面回來,要先脫掉外衣,換上干凈衣服,再抱寶寶。
照料寶寶前一定要洗干凈手。
居室要保持通風、清潔。
在病毒流行期間盡量減少外出,少帶寶寶去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
讓寶寶養成多喝水的習慣。
【關鍵詞】健康教育慢性支氣管炎護理
慢性支氣管炎以咳嗽、咳痰、喘息反復發作為主要癥狀表現,有并發肺心病及肺氣腫的可能。本次研究對患有慢性支氣管炎疾病的患者應用健康教育模式護理的效果進行研究。現匯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8例患有慢性支氣管炎疾病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平均每組44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齡37-82歲,平均年齡(53.8±1.6)歲;慢性支氣管炎患病時間1-14年,平均患病時間(5.3±0.6)年;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齡36-84歲,平均年齡(53.6±1.7)歲;慢性支氣管炎患病時間1-13年,平均患病時間(5.2±0.7)年。上述三項自然指標兩組研究對象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納入標準
① 患者有明確的慢性支氣管炎病史;② 患者支氣管炎患病時間在15年以內;③ 支氣管炎本次發病時間在一個星期以內;④ 患者能夠嚴格遵照醫囑接受治療;⑤ 患者年齡在30-85歲之間;⑥ 排除合并患有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的可能;⑦ 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1.3 排除標準
① 患者沒有明確的慢性支氣管炎病史;② 患者支氣管炎患病時間在15年以上;③ 支氣管炎本次發病時間在一個星期以上;④ 患者不能夠嚴格遵照醫囑接受治療;⑤ 患者年齡在30歲以下,或在85歲以上;⑥ 合并患有其他呼吸系統疾病;⑦ 患者不愿參與本次研究。
1.4 方法
采用常規支氣管炎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者實施護理;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健康教育模式對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主要內容包括:① 心理健康指導;② 疾病相關知識宣傳教育;③ 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訓練;④ 囑咐患者堅決戒煙酒;⑤ 科學生活方式和習慣的指導;⑥ 全面的出院指導[1]。
1.5 觀察指標
選擇兩組患者的支氣管炎治療期間護理滿意度、慢性支氣管炎病情治療效果、臨床治療總時間等指標進行對比研究。
1.6 治療效果評價方法
顯效:咳嗽、喘息等癥狀表現徹底消失,呼吸系統功能指標水平完全恢復正常;有效:咳嗽、喘息等癥狀表現明顯減輕,呼吸系統功能指標與治療前比較有顯著改善;無效:咳嗽、喘息等癥狀表現沒有減輕,呼吸系統功能指標水平仍然存在嚴重異常[2]。
1.7 數據處理
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加減標準差(±s)形式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實施X2檢驗,P
2 結果
2.1 慢性支氣管炎病情治療效果
詳見表1。
表1兩組患者慢性支氣管炎病情治療效果比較[n/(%)]
組別 例數(n) 顯效 有效 無效 有效率
對照組 44 12(27.3) 19(43.2) 13(29.5) 31(70.5)
觀察組 44 17(38.6) 23(52.3) 4(9.1) 40(90.9)
P值
2.2 支氣管炎治療期間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患者中36例對支氣管炎治療期間護理服務滿意,觀察組患者中43例對支氣管炎治療期間護理服務滿意。該項觀察指標各項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
2.3 臨床治療總時間
對照組慢性支氣管炎治療計劃共計實施(14.72±3.55)d,觀察組慢性支氣管炎治療計劃共計實施(10.82±2.63)d,該項觀察指標各項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
3 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是一種對患者的勞動力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疾病,患者通常需要多次住院治療,使其經濟負擔明顯增加,使生活質量顯著降低。通過對患有慢性支氣管炎疾病的患者在治療期間實施科學的健康教育,可使病情治療后再次復發率及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率顯著降低。對廣大慢性支氣管炎疾病患者在治療期間實施健康教育可以使疾病復發的可能性降低,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在實際臨床工作中應該積極開展各項健康教育,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采取個性化的方案實施健康教育[3]。
參考文獻
[1] 朱瓏,陳桂云.開展健康教育的臨床實踐與體會[J].黑龍江護理雜志,2010,6(2):55.
【中圖分類號】R56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09)6-0161-01
慢性支氣管炎疾病,不論是在我國或是在國際間均屬常見病。老年尤其易罹此病。北方多于南方,農村多于城市,據全國性普查發病率為60歲以上為15%,個別地區為20%~30%。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呼吸功能隨增齡而迅速降低,表現為呼吸肌力和耐力減弱,肺順應性降低和肺通氣/灌流失調,一旦發生肺部感染時,必定會增加呼吸負荷,并加劇體內缺氧,甚至出現二氧化碳潴留。眾所周知,此病患者往往在感冒和冬季易發生慢性呼吸道感染而突發病情加重。因此預防感冒,控制感染,必須予以重視。
冬季氣溫漸漸下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病人又開始出現咳嗽,多痰等癥狀。這是因為天氣由暖轉寒、濃霧及潮濕的天氣對該病患者影響特大。其病理是體內的兒茶酚胺類物分泌增加,再因寒冷的直接刺激,支氣管粘膜表面的纖毛活動明顯減少,必然降低支氣管的自凈與排出功能,并使支氣管粘膜腺和環狀細胞功能亢進,導致各種細菌乘虛而入感染肌體,引起發病。冷空氣的刺激又是過敏因子之一,可使部份人發生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造成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反復咳嗽等異常現象。另外,冷空氣能使人體免疫機制發生障礙,削弱產生抗體來消滅侵入體內的病毒,細菌及其它異物等抗原的機能,進一步加劇支氣管炎的發作。慢性支氣管炎容易并發肺氣腫,甚至反復發作,可導致肺源性心臟病。因而在冬季應加強預防保健顯得尤為重要。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表現很不一致,約半數患者起病潛隱、咳嗽、咯痰輕微、體溫不升高。肺部實變,體征不甚明顯。當有細菌侵入引起的繼發感染時,咳嗽加重,一般以早晨起床時較重,咳出多量粘痰,后胸部就感到輕松。尤其是高齡、體弱、合并其它疾病者,常在病情加重時,并發喘息樣呼吸困難,往往不能平臥,肺部可聞及哮嗚音,X線有肺紋理增強。這時應及時就醫,避免加重病情,影響健康。另老慢支患者,如果近來痰液大減或消失,咳嗽頻繁加劇,則應引起高度警惕,以免漏診肺癌。
預防慢性支氣管炎的復發方法,應采用防寒保暖,預防感冒和流感的發生。戒煙。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防寒保暖,是冬季養生的重要措施。老年人的寒衣最好選擇蓬松度大,重量輕,保暖性能好的棉衣、羽絨、絲棉等,穿起來既暖和又輕松。還應特別注意腳的保暖,尤其是外出時,應穿寬松、干燥、保健、防滑的棉鞋或毛皮鞋以防滑倒,襪了以棉紗為佳。適時地打開窗戶,既能增添居室內暖和感,又能凈化居室的空氣,對人體有益處。另,室外溫差較大,外出時要戴好帽子、口罩。
在入秋前,每周肌注一次氣管炎菌苗,連用三個月,可以提高免疫力,減少感染,防止發病,可連續應用三年。也呵用核酪,每周注射兩次,每次2~4毫升,入秋前連用三個月,可減少感冒和氣管炎發作。還有左旋咪唑、胸腺素、轉移因子等均有提高免疫力效果,對減少發作,預防感冒有一定作用。中藥補肺湯、六君子湯、金匱腎氣九等有良好地防治效果。
提高肌體的抗病毒能力。堅持適當室外體育鍛煉:如散步、快走、太極拳等耐寒鍛煉。但冬季晨煉應待口出以后為宜。另可根據自己的體力進行腹式呼吸和縮唇呼吸等呼吸肌鍛煉來提高肺功能。
要注意脾胃的調養。祖國醫學認為:“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加強飲食的營養。多食優質蛋白及含維生素A、C的食物,使正氣內存,又能增強支氣管粘膜的防御功能。
慢性支氣管炎的根本治療為及時正確地選用有效抗菌藥物,由于即刻確定病原菌有困難,故早期多屬經驗性用藥,然后根據病情演變和病原學檢查結果,隨時調整。據我們近五年對數例慢性支氣管炎病人的觀察,慢性支氣管炎早期預防保健及時治療,無一例在冬季病情加重,無一例發展為肺氣腫、肺心病。
作者單位:154600 黑龍江省七臺河市人民醫院
氣管炎的發病原因和特征
今年76歲的程大娘盡管氣喘的很厲害了,可她一直認為自己沒啥病,她認為北方人氣喘很正常,因為每年冬天都是這樣。那么氣管炎只有天氣寒冷才發作嗎?
人體呼吸器官可分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從鼻腔開始到環狀軟骨下端為上呼吸道,主要是調節吸入氣體和作為氣體的通道,而環狀軟骨以下的氣管、支氣管及其它肺內的分支為下呼吸道,當病毒和細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時候,特別是鼻炎和流感常向下蔓延,引起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的炎癥,這時候就稱為支氣管炎。
氣管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氣管炎。急性氣管炎是因為過度的疲勞受涼后,削弱了上呼吸道的生理防御功能,或者寒冷的季節氣候突變時容易發病。比如說受到病毒和細菌的侵襲,環境因素的刺激,如冷空氣、粉塵、二氧化硫等氣體的刺激容易引起支氣管黏膜急性炎癥的發作。還有就是過敏性的反應,如花粉、有機粉塵、鉤蟲、蛔蟲的蟲卵在肺部移動或對細菌蛋白質的過敏等等,這些因素都容易誘發氣管炎。慢性氣管炎的病因較為復雜,至今還有許多因素不夠明確,現在一般分為內因和外因,外因像吸煙、感染、理化、氣候、過敏等因素,內因一般都是免疫功能低下、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所導致的。
天氣寒冷僅僅是誘發氣管炎的一種原因。病毒和細菌的侵襲,粉塵、二氧化硫氣體等環境因素的刺激,花粉、有機粉塵等過敏性的反應和吸煙、感染、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等都可以引起氣管炎。那么一旦得了支氣管炎,會有哪些癥狀呢?
發病初始常常為上呼吸道的癥狀,如鼻塞、流涕、咽痛、聲音嘶啞,全身癥狀輕微的,可有輕微的怕冷、低燒、體溫在38度左右,乏力、咽癢等等。當炎癥累及氣管、支氣管黏膜的時候,則出現咳嗽或刺激性的咳嗽,有的為干咳沒有痰,有的有少量的黏痰,當咳嗽加劇的時候,痰中還帶血絲。如果支氣管炎發生痙攣就會出現氣緊、哮喘甚至伴有胸骨后的疼痛,發緊縮的感覺,有的病人著涼了吸入冷空氣后在早晨或晚上起床,或臥床休息的時候咳嗽加重,有的病人也有陣發性的咳嗽和劇烈的終日的咳嗽,劇咳時可伴有惡心、嘔吐和胸、腹肌的疼痛,咳嗽和咳痰連續兩到三周以上,如遷延不愈,就可能演變成慢性支氣管炎。
氣管炎引起的并發癥及治療
程大娘對氣管炎滿不在乎的態度耽誤了治療,以至于發展成肺心病,腿和手都腫了,最后在家人的勸說下這才住進了醫院。那么支氣管炎不及時治療會引起哪些疾病呢?
如果急性氣管炎得不到及時治療可并發支氣管痙攣、哮喘、氣急或者轉為慢性支氣管炎。如果慢性支氣管炎久治不愈的話,會造成肺臟組織的改變,形成阻塞性的肺氣腫。由于肺臟組織的病理改變,影響到心臟結構的改變,出現肺心病以及肺心腦病,嚴重地影響其它臟器的功能衰竭,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命。
急性支氣管炎就在于一個“急”字,這時候首先要保證保暖,臥床休息,多飲水,咳嗽的時候可以用一些止咳嗽的藥;如果是痰液多的時候,可以喝一些化痰的。再就是說要注意飲食,吃得清淡一些,不要再次因為飲食不潔導致脾胃虛弱而促使咳嗽加重。
慢性支氣管炎由多種原因引起,特點是咳嗽、喘息、胸憋、氣短,有大量的白痰,臨床上分兩個期,一個是急性期的治療,一個就是緩解期的治療。急性期治療首先要搞清發病原因是什么,再一個要查一下病人痰里的菌群由什么原因引起,比如說是因為病毒還是細菌,通過痰培養以后針對性的用藥。在緩解期的時候,首先要囑咐病人加強鍛煉,注意飲食、起居、保暖,再一個就是告訴病人運動的時候不要過度劇烈,注意保暖,尤其對頸部和胸部一定要保暖。
偏方治大病
俗話說偏方治大病,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治療氣管炎的方法,大家不妨去試用一下。
痰引丸 成份是蘇子9克,白芥子9克,萊菔子9克,蒼術9克,肉桂3克,制附子6克,甘草6克,方法是研末作丸,每天兩次,每次14粒,一個月為一個療程,主要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百合粥用鮮百合30到5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置用的方法先將洗干凈的鮮百合與粳米共煮成粥,趁熱放入冰糖調勻,即可食用,主要是治療肺陰不足、肺氣虛弱引起的咳嗽。
止咳茶止咳茶的成份一般都是用滿山紅花、暴馬子葉各等量,共碾為細末,拌勻,一次用30克開水泡飲,主要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和咳嗽、痰多的病人。
川貝母煮梨這是一個治療小兒止咳的偏方,就是把桑白皮、川貝母、紅皮梨各一個,白糖一勺,放在鍋里用水煮,煮熟以后可以分多次少量的給患兒服用,這種方法治療小兒咳嗽的效果非常好。
紫蘇粥紫蘇葉10克、糯米30克、生姜3片、大棗3枚,方法是先將糯米煮粥,將粥煮熟的時候加入蘇葉、生姜、大棗趁熱服用。
杏仁蘿卜煎杏仁10克、生姜3片、白蘿卜100克,方法是水煮煎服,每天一劑。
蔥白粥大米50克、生姜5克,連須蔥白寸長5段、米醋5毫升,方法加水適量煮粥趁熱服用。以上三種對小兒風寒咳嗽有良效。
二汁飲鮮藕汁、梨汁等份生服。
蘿卜冰糖飲白蘿卜取汁100到200毫升,加冰糖適量隔水燉化,睡前一次飲完,連用3到5次。這兩種對小兒風熱咳嗽有效果。風熱咳嗽的小兒表現為流黃鼻涕、咳嗽吐黃色的黏稠痰、伴發燒、出汗、嗓子干癢痛、口渴喜歡喝水。
黃芪燉羊肉用料一般是羊肉2斤、黃芪半斤,置用的方法將羊肉切成塊,黃芪放入砂鍋內加水慢火燉至羊肉近似于肉沫后,放入冰箱或者冷處,每天食用一小碗,連食用一冬天,可以增加機體免疫力,避免風寒感冒后誘發慢支的發作,尤其適宜氣血兩虛的患者。
老慢支如何過冬
慢性支氣管炎如何平安過冬是許多患者關心的話題,尤其老年患者更為關注。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避免各種誘發因素是根本。
在日常的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第一,盡量不抽煙或少抽煙。吸煙與慢性支氣管炎有直接的關系,可以使氣管炎上皮細胞纖毛變短、不規則,纖毛運動發生障礙,降低局部的抵抗力,容易發生感染和發病。
第二,預防感冒。流行性感冒誘發呼吸道感染是急慢性支氣管炎發作的重要原因,所以無論是細菌還是病毒感染所致,都要積極地采取治療措施,避免遷延治療效果,導致疾病的加劇。
第三,注意回避環境因素。主要指刺激性的煙霧、粉塵、化學氣體如二氧化硫、氯氣、臭氧氣等污染。
第四,要預防氣候的變化。因為慢性支氣管炎多發生在嚴寒的冬季,冷空氣刺激呼吸道容易引起黏液分泌增多,支氣管纖毛運動減弱等,所以要保暖抗寒,外出盡量要戴口罩。
第五,回避過敏的因素。一般多見于塵埃、塵螨、細菌、真菌、寄生蟲、花粉、汽油、煤油、食物等等因素。
第六,加強免疫功能。當人體免疫功能低下的時候,呼吸道免疫功能減弱,呼吸道防御功能低下,體內就容易發生感染,誘發相關疾病的發作。
第七,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大部分病人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部分病人有副交感神經的亢進,誘發支氣管收縮痙攣、分泌物增多,易產生咳嗽、吐痰、氣喘等臨床癥狀。
治療和預防中的三大誤區
許多患者在治療和預防氣管炎的過程中存在不少錯誤認識,造成不良后果。
誤區一:咳嗽不算病
咳嗽,一般人認為它不算病,咳嗽兩聲算什么呢?有些急慢性支氣管炎的病人在稍微用藥,癥狀稍有緩解的時候就放棄治療、滿不在乎,其實這是一個很錯誤的方法。因為急慢性支氣管炎發作在急性期治療是很容易緩解的,如果轉為慢性支氣管炎,它的療效期就比較長了,甚至于治療不得當,不管冬夏季節都可以復發。在肺臟組織得到破壞以后還容易轉化為其它病變,比如肺氣腫、肺心病、肺心腦病等等。
誤區二:濫用抗生素
臨床上濫用抗生素的現象比較嚴重,這不是一件好事。不是任何感染都可以用抗生素來控制自己的疾病,濫用抗生素不僅對疾病治療不好,反而會引起其它病變,比如說霉菌感染,霉菌感染以后會導致發燒、咳嗽、吐痰、疲乏無力、胸憋氣短,反復再使用其它抗生素將會無效。
誤區三、濫用藥補、食補
食補和藥補要有針對性的,比如說體質虛弱的病人可以用一些補氣補血的中成藥或者湯藥,在飲食上可以用一些溫熱的藥,溫熱的食物比如羊肉等等,但根據病情進補為宜,不要濫補。比如一個肺熱的病人,用補氣的藥如人參、黃芪等等,反而導致胸憋氣短、口干舌燥。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補。
近幾年來, 大量的臨床實踐表明, 采取整體護理對小兒支氣管炎進行有效干預能明顯的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促進患兒體溫的恢復[1]。本文選取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6月期間收治的42例小兒支氣管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旨在探討小兒支氣管炎整體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6月期間收治的42例小兒支氣管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26例, 女16例, 年齡1個月~3歲, 平均年齡1.6歲。按照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21例。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病情情況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取常規基礎護理, 如對支氣管炎進行預防護理、心力衰竭、吸氧護理以及生命體征動態監測等常規基礎護理。研究組患兒采取整體護理進行干預護理, 具體方法如下:①呼吸道護理:由于小兒(3歲以下)支氣管未發育完善, 一旦發生支氣管炎較容易造成堵塞或呼吸不暢等, 甚者導致呼吸衰竭, 因此護理人員需對患兒進行定期的吸痰護理;患兒在吸痰時若哭鬧不停, 此時護理人員可依據醫囑給予患兒適量的鎮靜劑;患兒若咳嗽無力或不會咳嗽, 此時護理人員需給予患兒霧化吸收治療。②心理護理:由于支氣管患兒年齡較小、應激能力不足, 患兒常有緊張和恐懼等心理, 這將嚴重影響患兒的治療效果, 此時護理人員應盡量安撫患兒緊張和恐懼的情緒, 同時護理人員需跟患兒家屬進行有效的交流溝通, 指導家屬安慰和鼓勵患兒, 以便提高患兒的依從性。③飲食護理:患兒需進行科學合理的飲食, 多飲食半流質、高熱量和富含維生素食物, 同時喂食時要小心謹慎, 以防造成患兒窒息。④健康宣教:護理人員應對患兒家屬詳細介紹小兒支氣管炎的臨床癥狀、發病原因和治療方法等[2]。
1. 3 療效評價標準 密切觀察患兒治療效果以及體溫恢復時間, 其中治療效果評價標準包括以下幾點:①痊愈:患兒臨床癥狀表現完全消失, 支氣管炎癥全部吸收;②有效:患者臨床癥狀表現基本消失, 支氣管內炎癥基本吸收;③無效:患兒臨床癥狀表現未見好轉或加重。總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患者數據均采取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研究組患兒中痊愈10例, 有效10例, 無效1例, 總有效率為95.2%, 對照組患兒中痊愈7例, 有效8例, 無效6例, 總有效率為71.5%, 研究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小兒支氣管炎是臨床上兒科常發的一類呼吸系統疾病, 該病嚴重的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由于患兒年齡較小, 且該病發病較急, 一旦患兒未經過有效的治療和護理, 將對患兒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的影響, 甚者會導致患兒死亡[3]。
【關鍵詞】 普米克令舒; 小兒毛細支氣管炎; 霧化吸入
中圖分類號 R725.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0122-02
doi:10.14033/ki.cfmr.2016.2.069
毛細支氣管炎多發于2歲以內尤其是6個月以下的嬰幼兒,主要臨床表現為患兒咳嗽、喘憋、呼吸急促以及肺部哮鳴音等。毛細支氣管炎高發期于冬春季節,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的一種下呼吸道疾病,此外,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等也可致病,目前治療仍缺乏特效之法[1]。嬰幼兒因毛細支氣管發育不全,管腔道狹小,所以粘性分泌物極其容易阻塞管腔,從而引發支氣管腫脹并且環狀肌收縮,加重支氣管阻塞情況,嚴重威脅到嬰幼兒的生命健康。國內醫學界一般認為患兒嚴重喘息時,應該使用糖皮質激素來緩解患兒病癥,但是很多研究都不能夠顯示出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對于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良好效果[2]。2012年3月-2014年2月,通過對就診的毛細支氣管炎嬰幼兒采用普米克令舒霧化吸入對患兒進行治療,獲得滿意的療效,以下即為研究報告,為普米克令舒霧化吸入佐治小兒毛細支氣管炎提供了臨床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3月-2014年2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120例患有毛細支氣管炎的嬰幼兒,所有患兒發病初期均有喘憋、咳嗽、心率加快、肺部有哮鳴音及痰鳴音等臨床癥狀,胸部X線片顯示均并伴有不同程度肺氣腫及肺不張,均符合毛細支氣管炎診斷標準[3];均無呼吸道衰竭、先天性心臟病、嚴重佝僂病、結核感染以及中度以上貧血等并發癥;病例抽取前均使用過激素。120例患兒中男58例,女62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各60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齡(6.90±3.52)歲,平均病期(7.4±2.2)d;治療組中男患兒
31例,女29例,平均年齡(7.20±1.88)歲,平均病期(7.1±3.1)d。
兩組在性別、年齡、初期病癥等背景資料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取抗病毒、止咳以及鎮靜等常規治療方法;治療組患兒在對照組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加以使用普米克令舒輔助治療,即患兒通過空氣壓縮泵吸入裝置持續吸入經過加壓霧化處理的0.5 mg普米克令舒+生理鹽水溶液3 ml,2次/d,15~20 min/次,3~5 d為一療程。對照組配合靜脈滴注地塞米松0.2 mg/(kg?d),1次/d,3~ 5 d為一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兒在治療前后的癥狀變化特征、癥狀持續時間以及臨床療效。
1.4 療效評定標準
評定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治療效果可分為三個標準: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通過5 d的治療,患兒心率恢復正常,咳嗽癥狀消失,氣喘以及肺部哮鳴音等癥狀消失;有效:通過5 d的治療,患兒咳嗽顯著減輕,氣喘以及哮鳴音等癥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無效:通過5 d的治療,患兒咳嗽、氣喘以及哮鳴音等癥狀均未得到有效改善。總有效率=顯著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
2 結果
2.1 癥狀持續時間
通過治療,兩組心率恢復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組的止咳天數、平喘天數、哮鳴音天數以及住院天數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臨床療效比較
通過表2分析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高達7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在臨床診療實踐中,2歲以內嬰幼兒是毛細支氣管炎的多發對象,毛細支氣管為主要病變部位,主要病原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病毒侵入直徑75~300 μm的毛細支氣管,導致分泌增加,細胞破壞物、纖維素堵塞毛細支氣管,從而致使上皮細胞壞死及支氣管周圍淋巴細胞侵入,出現炎癥并可損傷肺泡、肺泡壁以及肺泡質,造成肺氣腫以及肺不張等病癥[4]。毛細支氣管患兒喘憋病情嚴重時會導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呼吸暫停甚至于死亡,所以以平喘為對策進行治療是關鍵之至,最終治療目標是暢通呼吸道阻塞、控制氣喘、預防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等并發癥。當前臨床治療毛細支氣管炎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1)病原學治療(抗病毒等),治療抗病毒的藥物主要包括干擾素、病毒唑、丙種球蛋白、更昔洛韋等;(2)癥狀緩解治療(支氣管擴張劑),主要作用是使支氣管平滑肌得到松弛,從而擴張支氣管;(3)抗感染治療(激素)。目前對抗RSV仍無特效藥,靜脈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球蛋白療效并不理想[5]。普米克令舒是50%布地奈德(BUD)混懸液,是唯一能夠通過加壓霧化吸入的糖皮質激素,抗炎作用強,其抗炎活性是氫化可的松600倍,首過代謝較強的同時半衰期較短,能夠迅速抑制炎癥介質以及氣道炎性細胞的滲出,減少腺體分泌,黏膜腫脹的程度減輕,消炎功效明顯,緩解支氣管的痙攣,從而緩解患兒喘憋、咳嗽等癥狀并修復損傷的氣道,同時還能起到預防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發癥的發生,幫助患兒度過生命危險期。臨床治療中,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配合使用普米克令舒霧化吸入毛細支氣管,治療效果顯著,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6]。
吸入療法是極其值得推崇的方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受到全球哮喘防治會議屢次強調。不過吸入療效應講究合適的方法與裝置,如果吸入的方法與裝置不合適,那么將會使藥物療效大打折扣。曾有報道,如果吸入方法和裝置不同,可使治療效果從2%增加到85%[7]。考慮到患兒年齡小,尚不能配合醫療人員進行主動吸入治療,空氣壓縮泵很好地解決了這一疑難,其通過持續加壓使藥物溶液霧化成細小微粒,患兒吸入不需特殊的技巧、對口咽刺激低;細小微粒沉積在呼吸道的濃度較之其它非病變器官高,避免了藥物對其它非病變器官的影響;細小微粒直徑一般在3~6 μm,大多數細小微粒都能進入支氣管,同時用藥量劑量小,最多只有其它藥物的用藥量的1/10,極大地減少了患兒全身不良反應[8]。在進行普米克令舒霧化吸入治療之前,先霧化吸入博利康尼令舒,能充分使普米克令舒進入患兒支氣管,使藥效作用發揮到更好。
普米克令舒作為一種新研制的腎上腺皮質激素藥物,具有良好的抗感染效果,其對小兒毛細支氣管炎進行普米克令舒霧化吸入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醫院中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劉喜梅.普米克令舒佐治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25):14-16.
[2]趙順英,鄧力,田寶琳.全身性糖皮質激素在急性病毒性毛細支氣管炎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2,27(11):811-813.
[3]蔡建雪.普米克令舒佐治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療效觀察[J].健康必讀,2013,12(11):335.
[4]谷峰.普米克令舒佐治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2,18(17):13-14.
[5]肖瓊.普米克令舒佐治小兒毛細血管支氣管的療效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11):6794
[6]張蘊萍.普米克吸入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68例療效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26(12):97-98.
[7] Skjerven H O,Hunderi J O,Brügmann-Pieper S K,et al.Racemic adrenaline and inhalation strategies in acute bronchiolitis[J].N Engl J Med,2013,368(24):2286-2293.
關鍵詞:慢性支氣管炎;臨床治療;觀察
【中圖分類號】R56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5-0127-01
慢性支氣管炎是因為器官?支氣管以及周圍組織被感染或者由于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由于支氣管腺體增生,粘液分泌增多導致患者出現咳嗽?咳痰或者氣喘等臨床癥狀[1]?在我國,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加快及現代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導致我國污染加重,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率也呈現上升趨勢,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將會導致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了嚴重影響?本文通過對61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進行分組治療,分析綜合治療法對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具體操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進入我院的61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所有患者符合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診斷標準[2]?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1例,對照組30例,觀察組有男患者16例,女患者15例,年齡77歲-46歲,平均年齡(63.5±5.3)歲,患者最長病程為180天,最短病程為45天,平均病程(78.8±15.5)天;對照組有男患者16例,女患者14例,年齡78歲-45歲,平均年齡(63.4±5.5)歲,患者最長病程為182天,最短病程46天,平均病程為(78.6±15.7)天?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病程上沒有顯著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方法進行治療,根據患者本身的臨床癥狀,對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治療法,即在對觀察組患者對癥治療后采用抗菌治療,讓患者服用阿莫西林,每日2-4g,分三次服用,接著配合祛痰鎮咳治療,可以采用氨溴索予以靜脈注射或者是讓患者口服平喘藥物,最后為患者采取必要的康復措施,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肌鍛煉,幫助患者運用合適的呼吸方式進行鍛煉?
1.3療效判定
痊愈:患者的臨床癥狀全部消失,沒有陽性體征;治療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呼吸功能基本恢復正常;治療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出現了明顯的減弱,呼吸功能恢復較好;治療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消失或者說病情加重?
1.4統計學意義
采用統計學軟件19.0對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值檢驗,P
2 結果
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后,兩組治療效果比較為,兩組患者在治療后臨床癥狀均有所改善,但是觀察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數據具有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因素有很多,吸煙?感染?煙霧刺激?大氣污染都有可能引發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生,尤其是對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老化,局部防御功能減弱,受到外界刺激的時候容易導致病變[3]?所以,現代醫學對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方法也在不斷改進,為了早日幫助患者恢復健康而努力?
鐘志明在對滋生潤肺法治療慢性支氣管炎68例體會的研究結果中表明綜合治療法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而且綜合治療法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常規治療法[4]?本研究中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0.3%,比對照組的96.6%要高,兩組數據具有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在常規治療方法的基礎上采用綜合治療法來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具有療效顯著的優勢,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而且在發病季節提早用藥,效果更顯著,同時不良反應也少,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值得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 聶幼寧,鄭玉春,朱武.氨溴特羅口服液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2012,45(20):59-60.
[2] 張生大,丁潔衛,唐志華.鹽酸氨溴索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的療效觀察[J]. 海峽藥學,2013,95(09):125-126.
[3] 張軍.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52例療效觀察[J]. 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14,55(04):78-79.
摘要:目的: 觀察RSV毛細支氣管炎發生哮喘的發生率、影響因素及吸入激素治療的預防效果。方法:對1999年11月至2003年3月期間在我院住院的217例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217例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中,22例進展為哮喘,哮喘發生率為10.1%。其中急性期癥狀控制后繼續吸入皮質激素6個月組哮喘發生率為2.9%(2/69), 吸入3個月組為6.7%(5/75),急性期癥狀控制后不作任何干預組為20.5%(15/73)。三組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意義(x2=13.64,P <0.01)。自身過敏體質、接觸過敏原、家族遺傳性疾病史、父母吸煙的患兒哮喘發生率較無以上因素的患兒高(P <0.05或0.01)。結論: RSV毛細支氣管炎易發展為哮喘,應盡量避免高危因素、早期防治。局部吸入糖皮質激素能有效預防RSV毛細支氣管炎日后哮喘的發生。
關鍵詞: 毛細支氣管炎; 哮 喘; 糖皮質激素
Analyzing the Related Factors of Asthma in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rus Bronchiolitis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cidence, related factors and the preventing effect after inhaling glucocorticoid in asthma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rus bronchiolitis (RSV ).Method:We reviewed the 217 datas of the children from Nov.1999 to Mar.2003 in our hospital.Result:In all 217 cases , 22 cases were with asthma ,the incidence was 10.1%.Those were inhaled glucocorticoid arfter 6 monthes ,3 monthes and without interference in the acute period were respectively 2.9(2/69),6.7(5/75),20.5(15/73)。Ther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ree groups,(x2=13.64,P <0.01).The incidence of asthma are superior to those without allergic constitution, intrinsichyperergic idiocrasy , family history or smoking in the family members.(P<0.05 or 0.01).Conclusio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rus bronchiolitis caused asthma normally,We'd better avoid the related factors and prevent it earlier . And inhaling glucocorticoid can prevent the asthma in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rus bronchiolitis.
Key words: Bronchiolitis; Asthma; Glucocorticoid
RSV毛細支氣管炎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痊愈后即使遠期無喘鳴,仍有程度不等的氣道高反應性,部分患兒復發進展為哮喘,本文對1999年11月至200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進行回顧性分析,對其高危因素及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的預防效果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來源:1999年11月至2003年3月期間, 符合RSV毛細支氣管炎診斷標準[1]的住院患兒共217例,其中男136例,女81例; 年齡2~14個月。平均年齡5.6個月。根據1998年全國兒科哮喘防治協作組制定的診斷標準[2], 反復咳喘≥3次,發作時肺部有哮鳴音并除外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即診斷為嬰幼兒哮喘。
1.2 方法
1.2.1 病史調查:詢問調查患兒呼吸道感染史、過敏史、喂養史、家族過敏性疾病史、父母吸煙史及環境因素。
1.2.2 治療:根據《全球哮喘防治創議》方案的推薦用藥,對急性期癥狀已經控制的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繼續給與不同療程的輔舒酮吸入治療。對已進展為哮喘者,激素長期控制用藥劑量根據病情、年齡不同而不同。
1.3 統計學處理:采用2檢驗。
2 結果
2.1 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發展為哮喘的發生率:在217例RSV毛細支氣管炎患兒中,發生哮喘22例,哮喘發生率為10.1%,其中急性期癥狀控制后繼續吸入輔舒酮6個月組為2.9%(2/69),吸入3個月組為6.7%(5/75), 急性期癥狀控制后不作任何干預組為20.5%(15/73)。三組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意義(x2=13.64,P<0.01)。
2.2 毛細支氣管炎發展為哮喘的影響因素分析
2.2.1 過敏因素:有自身過敏體質、人工喂養及接觸過敏原患兒的哮喘發生率較無此病史者高,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或P<0.01);有過敏性皮炎患兒的重度哮喘發生率較無此病史者也高(P<0.01),結果見表1。
表1 217例毛細支氣管炎與哮喘和重度持續發作發生率的關系(略)
2.2.2 家族因素:有家族過敏性疾病史患兒29例,22例發生哮喘, 發生率為75.9%,明顯高于無家族過敏性疾病史患兒的哮喘發生率(4/89,4.49%),(χ2=27.00,P<0.01)。113例父母吸煙的患兒發生哮喘19例,哮喘發生率為16.8%,明顯高于父母不吸煙組(5/44,11.7%), (χ2=11.57, P <0.01)。
3 討論
毛細支氣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臨床上以喘憋為特征,好發于2歲以內患兒,尤其是6周至6個月的嬰兒。毛細支氣管炎反復發作易進展為哮喘,其確切機制目前尚不清楚。本資料顯示,有特應性體質的患兒,尤其有家族遺傳因素、家族過敏性疾病史,而且父母吸煙史的子女哮喘發生率較無以上因素的患兒高(P <0.05或P <0.01),有過敏性皮炎史者易發生哮喘重度持續發作。據文獻報道,RSV感染與特應性體質有一定的相關性,一方面,RSV感染好發于有潛在特應性體質的患兒[3],另一方面,RSV感染誘導了特應性體質的產生[4] 。正常出生后的新生兒免疫系統的發育尚未成熟,由于抗原提呈系統(APC)不成熟使TH1選擇機制失效,在抗原提呈階段,IL- 12的產生很少,因缺乏有效的TH1分化刺激因子,導致傾向于TH2的細胞反應,尤其在嬰兒早期,如果受到環境因素(病毒感染或變應原的刺激)影響,可使TH2/IgE反應永久存在,引起免疫記憶局限于TH2亞群,從而使這些嬰兒易患變應性疾病和哮喘。RSV毛細支氣管炎中不僅存在著TH1/TH2免疫應答的失衡,而且感染后可導致趨化因子分泌增加[5],這些趨化因子對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等具有顯著趨化和激活作用,因此感染后促進了氣道炎癥和氣道高反應的發生。毛細支氣管炎發作給與糖皮質激素局部吸入被推薦為防治哮喘的首選藥物。糖皮質激素有較強的抗炎作用和降低氣道高反應性,不會產生全身副作用;同時還是防止肺功能不可逆損害的最有效措施[6]。糖皮質激素的生物學功能是抑制樹突狀細胞提呈抗原,廣泛抑制淋巴細胞功能,阻止炎癥細胞脫顆粒和釋放介質,近年發現糖皮質激素抑制TH2細胞作用強于抑制TH1細胞,這可能是其治療哮喘的主要機制。本資料顯示,在毛細支氣管炎急性期癥狀控制后繼續給予一定療程的皮質激素吸入治療能有效降低日后哮喘的發生。因此,對毛細支氣管炎急性期后的患兒應提倡早期干預治療,對哮喘患兒進行以糖皮質激素吸入為主的持續、規范化治療,以降低哮喘發生率及減輕哮喘癥狀,減少發作次數和程度,改善患兒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小兒四病防治方案(二):小兒肺炎防治方案[J].中華兒科雜志,1987,25(1):4749.
[2] 全國兒科哮喘防治協作組.兒童哮喘防治常規[J].中華兒科雜志,1998,36(12):747.
[3] Blanco-Quiros A,Gonzalez H,Arranz E,et al. Decreased indterleukin-12 level in umbilical cord blood in children who developed acute bronchiolitis[J].Pediatr Pulmonol,1999,28(3):175-180.
[4] Pala P,Bjarmason R,Sigurber gsson F,et al. Enhanced IL-4 responses in children with a history of respiratory syncydtial virus bronchiolitis in infancy[J].Eur Respir,2002,20(2):376-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