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1 08:22:5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校園安全知識,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校園安全管理體制創新研究為貫徹落實《福建省教育廳關于開展校園安全穩定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研究調研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深入了解學校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工作,近期對學校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工作進行專項調研。調研采用師生問卷調查和教師座談相結合的方式。本次問卷調研發放學生問卷1500份,共收回學生問卷1500份;發放教師問卷160份,收回教師問卷160份,通過科學處理有關數據,同時,組織老師座談并形成廈門雙十中學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研究調研報告。以下為廈門雙十中學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研究調研報告。
廈門雙十中學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精神,加強和創新學校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建設,促進我校安全形勢持續穩定良好。問卷調查中,約有98%的教師認為現在學校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建設具有創新實效,具體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責任創新,建立學校安全管理體制的長效機制
廈門雙十中學加強學校組織領導,校長是學校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責任創新,落實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校崗位安全工作指南》“一崗雙責”的安全職責,認真組織實施省、市各項安排部署,高度重視,立即行動,結合本校實際,成立由校長牽頭的學校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創新領導小組,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把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工作擺上當前學校重要議事日程,對學校安全管理工作進行再部署、再落實,分解責任,落實到人,切實抓緊、抓實、抓好,進一步提高學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水平,明確并落實學校安全工作職責。
廈門雙十中學積極進行學校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創新,推動學校專業技術崗位競聘量化表中計入教師履行“一崗雙責”崗位安全考核分,并納入教師年度績效考核和評優評先,提升學校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推動學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設,建立和健全學校崗位安全考核量化的長效機制。
二、管理創新,構建學校安全隱患排查的治理體系
1.安全管理信息化。廈門雙十中學以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為核心構建學校安全管理功能,積極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學校安全的自主管理,已建立和完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月報告、季分析制度、隱患臺賬制度、督查制度、重大隱患掛牌督辦制度、隱患整改督查回訪制度和安全穩定工作責任考核制度,強化學校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工作。著手建立包括學校隱患自查自報系統、隱患動態監管統計分析評價系統等內容的學校安全監管信息管理系統。
2.安全管理智能化。廈門雙十中學已啟用了“智能化校園訪客管理系統”來執行門衛登記管理。凡進入校園的外來人員都采用自動讀取錄入證件信息,該系統能辨別一二代身份證真偽,并具有數據自動錄入、管理分析、來訪查詢等功能,實現了來訪登記無紙化、數字化、信息化的科學管理,有效解決了校園門衛登記管理方式存在的人員出入難管理的問題,對外來人員進入校園進行嚴格管控,同時保存在系統中的信息數據可追溯,為應急處理提供了有效數據。該系統的投入使用,使學校的門衛管理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和提升,為學校又增添了一道安全屏障。
3.安全管理無縫化。廈門雙十中學安全管理工作力求常態化、精細化、應急化,特別是學校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始終堅持“邊排查、邊整治”“滾動排查、滾動整治”和“發現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整治得好”的原則進行整改,多部門聯合定時“網格化”拉網式檢查校園重點部位,重點加強校舍、校車、消防、危化品、用電用氣、教工宿舍、教育教學設施等方面的安全檢查和整治。
由學校教務處牽頭負責建立學生缺勤“了解、登記、反饋”制度,年段班級具體執行。對每天缺勤的學生,班主任第一時間與家長取得聯系,落實去向,并將缺勤情況反饋給年段,匯總反饋給教務處,盡最大可能避免學生上課期間私自外出,杜絕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教育創新,筑牢學校安全管理體制的宣傳陣地
1.夜間疏散演練、消防滅火演練、心肺復蘇課程等,安全參與保駕護航
(1)夜間疏散演練。廈門雙十中學高中校區每學期定期組織住宿生進行夜間緊急疏散演練。為確保演練安全、順利進行,各校均預先做了周密部署,充足準備:由保衛科對疏散路線全程進行了實地仔細檢查,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演練路線暢通安全并預先對住宿生細致講解了應急避險疏散的正確方法,交代了演練的時間、內容、程序、疏散路線、紀律要求和其他注意事項;由生管處檢查了宿舍樓道的所有應急燈斷電后的正常使用功能和宿舍樓電源總閘。演練時間一到,宿舍樓所有應急燈馬上亮了起來,隨著煙霧彈的燃放,疏散信號響起,全體住宿生用濕毛巾捂住嘴鼻,低腰快速地按照疏散路線從各宿舍撤離,在規定的時間所有同學都按照演練要求疏散到制定安全位置集合,生管老師、宿舍長迅速清點人數并向總指揮報告。
(2)消防滅火體驗。廈門雙十中學高度重視學校的消防安保工作,保衛部門定期開展嚴格的消防安全隱患排查,德育部門狠抓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教育和安全習慣的養成,不斷提高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及能力。
(3)心肺復蘇課程。廈門雙十中學有廈門市首個紅十字文化傳播館中學示范館,示范館里設有學生自救互救技能培訓教室,還有用于進行心肺復蘇等急救技術操作的安妮模型。學校以此為平臺,不斷提高教師“心肺復蘇”等急救能力,深化學生“自救和互救”等急救常識教育,將學校安全急救培訓和課程建設緊密結合,將安全急救教室設在示范館,以課程與實踐為載體向師生系統普及安全急救知識,并將學校己開設的生命教育課程逐步完善,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救互救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平安成長。
2.安全課間彩鈴、安全知識貼士、安全委員培訓等,安全宣傳春風化雨
(1)安全課間彩鈴。“同學們,靜校時間已到,如果你還在教室里面或在操場逗留,請盡快回家,回家路上注意交通安全,做文明有禮的雙十人”,這是廈門雙十中學放學彩鈴內容。廈門雙十中學若干年前就制作安全課間彩鈴和安全廣播課件,在學生課間及上、下午放學時播放,營造濃厚的學校安全教育氛圍,使學生在校期間每天都能得到安全警示,時時學習安全,處處注意安全。
(2)安全知識貼士。“天氣炎熱,清涼的水域總是充滿誘惑,敬請家長要提醒孩子注意游泳安全,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遇到同伴溺水時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尋求成人幫助”,這是廈門雙十中學一則安全知識貼士。
(3)安全委員培訓。廈門雙十中學組織對全校100名學生安全委員進行了崗位安全體驗培訓。崗位培訓中講清了“小小安全員,承擔大責任,發揮大作用”的意義;解讀了安全委員職責,組長職責,隊長職責;體驗了如何發現安全隱患,如何有效開展安全工作。參加安全崗位體驗培訓的學生安全委員紛紛表示,要努力學習安全知識,掌握防范技能,以身作則,模范遵守安全管理規定,履行好安全員職責,發揮好學生安全委員的作用,及時查找和消除校園安全隱患。
四、聯防創新,凝聚學校安全管理體制的所有力量
1.教師全員安全聯防
(1)“三會”“五不漏”。廈門雙十中學每逢寒暑假、節假日之前都要開好安全“三會”(教師大會、學生集會、家長會),按照“教育五不漏”(不漏一所學校、不漏一個班級、不漏一個學生、不漏一個家庭、不漏一個部位)的要求,加大學校安全管理宣傳力度,全面發揮學校教師安全積極性,開展教師全員安全聯防,凝聚“安全學校”共識,確保學校在寒暑假節假日涉校涉生各項安全工作。
(2)安全包干教育。廈門雙十中學實行學生安全包干教育,全校每位教師在寒暑假節假日期間要做到“三個一”:一個教師包干若干個學生,所有學生均有教師包干;每個教師假期進行一次聯合家訪;每個教師每周一次與包干學生進行一次電話聯系,及時跟蹤學生安全表現,加大學生生命安全隱患排查的宣傳力度,強化廣大學生及家長假期生命安全意識。
2.家校合力安全聯防
(1)安全教育圈。廈門雙十中學初一年段現有學生共684人,其中外來員工隨遷子女達287人,約占總數的42%,做好進城務工隨遷子女的安全教育是學校安全工作重點。廈門雙十中學結合“三訪三創”、第七輪百名校長萬名教師進社區進家庭活動、志愿者服務等活動開展,把安全宣傳教育送進每個社區、每個家庭,與家長、學生一起了解安全常識,了解社區家庭防災重點、避災場所。學校通過家訪、親子互動、道德講堂、微眾德育課等活動開展安全教育,讓家長加入學校的安全教育圈,一起關心學生的安全成長。
(2)安全“不放假”。廈門雙十中學家校聯動抓防溺水教育。一是在重點時段,如暑假家訪,要求教師把防溺水宣傳作為家訪的一個重要內容,做到學生放假,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不放假”,通過多種形式,將安全教育送到家;做好全員家訪及假期安全對接工作,督促家長落實監管責任,提高家長安全意識。二是在平時,積極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家校平臺、家長QQ群,家委會等形式大力開展防溺水宣傳教育,落實學校安全管理機制,確保全體學生平安。
(3)安全小貼士。隨著全市初中進城務工隨遷子女比重逐年增加的新情況,廈門雙十中學針對進城務工子女家長存在安全意識較為淡薄、監護責任履行不夠到位等實際,積極開展“帶法回家”“家庭消防方案設計比賽”等活動,提醒學生家長增強安全意識,利用廈門市網上家長學校平臺,每天定時向全校家長發送“安全知識小貼士”對學生在家、在社會的法制、安全、行為等方面進行具體的規范,讓安全教育深入到每個學生家長的心里。
3.警(院)校共建安全聯防
(1)安全警示教育課。廈門雙十中學聯合思明交警大隊、中華派出所定期向學生傳授《安全騎單車平安進校園》等交通安全警示教育課,通過相關數字、案例,從學生實際出發,講解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及交通安全知識,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了交通法規,提高了學生遵守交通安全法規的自覺性,對保障學生交通安全、維持校內外交通安全秩序、共創平安校園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安全知識進校園。廈門雙十中學積極邀請市公安局巡邏特警支隊特警一大隊、思明治安大隊深入學校開展“安全知識進校園”主題宣傳活動,凈化校園安全環境,強化校園安全管理。活動中,警官們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用通俗易懂的預演,以安全知識講座、案例警示、自救示范、現場解答、分發資料等方式,向學校師生講解日常安全法規知識和安全防范常識。“安全知識進校園”主題宣傳活動提高了學校師生的安全意識,取得了良好的安全教育實效。
(3)安全援助雙基地。廈門雙十中學積極與廈門中級法院關工委共贏共建共育“法律援助基地”和“法制教育基地”,學校定期安排政治學科教師組織學生參觀中級法院審判法庭,參觀學生寫“法制安全教育心得”,以加深學生對法院的了解與認識,有效地彌補了家校安全教育的短板;每學期邀請廈門市中級法院退休高級法官為學生開設《別讓青春在犯罪中迷失》等安全主題講座,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鼓勵學生學習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識,促使學生自覺遵紀守法,做文明守紀的好學生,同時也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建立“行為失范生幫教機制”,邀請廈門市中級法院關工委協助學校對行為失范生進行安全教育,做好行為偏差學生的轉化工作,定期走訪學校和幫教學生。
4.社校聯動安全聯防
(1)把住“溜、輟”的源頭。廈門雙十中學重視與社會、社區的合作辦學,與社區一起聯合舉辦暑期“準”雙十學生夏令營、初中生活適應活動、素質拓展活動等,搶占這些學生的心靈空間和活動時間,以避免他們因缺乏有效監控,缺少關注,而走上歪路。將街道轄區那些心理品質差的行為失范生從校園心理矯正進一步延伸到社區,感受學校和社區的溫暖,促進轉化的效果。
(2)幫扶社區行為失范生。廈門雙十中學加強與社區聯系,主動提供社區轄區內具有不良表現的學生情況,一起緊密合作,或是入戶動員教育,或是關注在家在校表現,配合轉化等。充分發動社區志愿者、愛心媽媽、教師等與轄區內的行為失范生長期結對子,深入到家庭中,解決實際困難,送上愛心,感化浪子回頭。
(3)成立校園禁毒志愿隊。廈門雙十中學積極聯系中華街道鎮海社區禁毒宣傳進校園并成立雙十校園禁毒志愿隊,充分利用社區安全教育資源,統籌本校安全教育活動,搭建學校安全教育聯防創新,深入開展送法進校、送法回家等活動,組織主題夏令營等活動形式,讓學生能從知法、懂法入手,預防犯罪行為的產生,凝聚學校安全管理體制的所有力量。
問卷調查中,約有74%的教師認為,聯防創新對凝聚學校安全管理體制所有力量的效果好。
另外,學校安全管理體制機制、學校安全規章制度還有待進一步健全;教職員工安全崗位職責意識仍需要進一步強化;學校周邊安全形勢依然嚴峻,需要與相關部門加強合作進一步整治;學校安全教育的時間及空間仍需進一步予以保證;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亟需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