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肝硬化護理問題及措施

肝硬化護理問題及措施

時間:2023-05-16 11:09:0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肝硬化護理問題及措施,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肝硬化護理問題及措施

第1篇

【摘要】目的:通過觀察肝硬化腹水患者臨床工作中存在的護理問題,認識到護理工作的重要,肝硬化腹水并發癥多,護理難度大,加強身心護理,飲食調節,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是促進肝硬化腹水病人康復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肝硬化腹水、護理體會

腹水是肝硬化突出的癥狀[1]由于肝硬化的易復發性,也是進入晚期的表現之一。由于肝硬化腹水的易復發性,不僅給臨床治療帶來一定難度,對臨床護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給臨床治療帶來一定難度,近四年來,我院護理人員在主動配合醫生做好各項治療的基礎上,重點加強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臨床觀察,及時實施與疾病和身心相關的全方位的護理,取得了良好療效,現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院2006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06例;其中男91例,女15例,年齡最小25歲,最大75歲,在積極護肝、營養支持、利尿、抗感染、糾正酸堿平衡,預防并發癥等對癥治療的基礎上,及時實施全方位的護理,結果95例患者好轉,6例自動放棄治療,5例死亡,好轉率達89.6%,出院后隨訪半年,腹水再發生率為0。

2 護理措施

2.1 加強病情觀察,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患者意識、生命體癥、尿量、性格及行為變化、皮膚色澤及溫濕度變化等,每日定時測量腹圍、血壓、體質量、查看雙下肢水腫情況并認真做好記錄,準確記錄24h出入水量,動態觀察腹水消長情況,遵醫囑采血,定期化驗查患者生化指標,為醫生調查治療方案提供參考,預防肝性腦病的發生。

2.2 加強心理護理,肝硬化腹水患者由于乏力、納差、嘔吐、腹脹腹痛、腹部膨隆等不適和自我形象改變,常有恐懼,焦慮,自卑甚至瀕死感等。因此,我們要關心,理解,尊重患者,告知相關知識,指導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幫助患者適當參與自我護理,減輕痛苦,增強自信心,提高治療效果。

2.3 加強基礎護理,防止壓瘡的發生,預防口腔感染,要告知患者臥床休息的重要性,定期協助患者翻身,保持床鋪干燥清潔,預防壓瘡的發生。肝硬化腹水患者口腔內常伴有肝臭味,大部分患者存在間斷性牙齦出血,因此應告知患者及家屬注意飲食后及時漱口,或使用軟毛刷刷牙,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無異味,預防口腔感染的發生。

2.4 注意飲食護理,告知患者及家屬聽從醫院營養師的飲食建議,進食高蛋白,富含維生素,低脂易消化低鈉飲食,少食多餐,適度運動,有肝昏迷先兆癥應控制蛋白質攝入,防止肝性腦病的發生,絕對戒酒。

2.5 加強特殊治療的護理,護士應做好腹腔穿刺放腹水術前、中、后的護理。術前應告知患者及家屬腹水穿刺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以及穿刺放腹水的必要性,消除患者緊張恐懼心理;術中協助醫生抽取腹水,密切觀察患者的面色、神志,監測心率、血壓、腹疼腹脹是否改善及腹水的顏色、性狀、量,如有異常立即配合醫生進行處理;術后立即協助醫生給予穿刺部位腹帶壓迫,觀察是否有滲血滲液、腹帶松緊是否適宜以及患者的全身反應等并做好記錄。

2.6 出院康復指導,告知患者注意休息及飲食,適度活動,保持愉快的心情。定期復查。

3 討論

通過對10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護理,深刻地體會到患者的住院需求不僅僅是需要先進的檢查儀器和高超的醫療護理技術,更需要醫護人員的理解、尊重、關懷、健康指導及心理安撫等,因此,我們應在積極做好各項治療的基礎上,嚴密觀察患者,及時發現護理問題,及時處理,確保患者康復,提高患者生命質量[2]。

參考文獻

[1] 彭文偉,傳染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4-135

第2篇

【摘要】目的:探討腹水超濾濃縮腹腔內回輸治療肝硬化頑固性腹水的方法和護理對策。方法:對50例肝硬化頑固性腹水患者實施287次腹水超濾濃縮腹腔內回輸治療。結果:50例患者治療有效44例,有效率88%。結論:腹水超濾濃縮腹腔內回輸治療肝硬化頑固性腹水是一種快速、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適應范圍較廣。

【關鍵詞】肝硬化腹水;超濾濃縮;回輸;護理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償的重要標志,大量腹水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腹水濃縮回輸術具有操作簡單、安全可靠、副作用小、適應范圍廣等效果。2008年3月~2010年2月,我科采用腹水超濾濃縮腹腔內回輸治療肝硬化頑固性腹水5例,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作者在實際工作中通過臨床細心觀察和護理發現有以下問題值得探討。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50例,男34例,女16例,平均年齡51歲;肝炎后肝硬化43例,血吸蟲病肝硬化3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膽汁性肝硬化2例。均有施行腹水超濾濃縮腹腔內回輸治療的適應證。

1.2 治療方法:常規應用螺內酯(安體舒通)40mg和呋噻米40mg口服,3次/d,在此基礎上采用腹水超濾濃縮回輸腹腔治療難治性腹水,50例行腹水超濾濃縮腹腔內回輸治療287次。

2 結果

本組病人療效顯效28例(56%),有效14例(28%),無效11例(22%),總有效率88%。其中有三例患者嚴重低蛋白血癥腹水生長較快,一般每周需進行兩次治療,目前三例患者通過使用腹水超濾濃縮回輸治療,現由原來每周兩次延長到每2-3 個月治療一次,甚至更長時間,不但減少了昂貴費用,提高了體內蛋白含量,抑制了腹水生成,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3 護理問題

3.1 緊張恐懼心理:多見于首次進行腹水濃縮治療的患者。

3.2 腹水引流不暢:①腹水持續時間過長或有感染史,使腹水中的纖維蛋白絮狀物及乳糜樣殘渣增多堵塞管道。②操作者原因 穿刺點選擇過高,放出一定量腹水后低位腹水難以排除。③患者自身原因治療過程中患者自行改變造成多孔套管針扭曲或脫出腹腔。④穿刺進針角度不當穿刺針入腹腔后緊貼腸壁致腹水引流不暢。⑤腹水引流速度過快將大網膜或腹腔內容物吸入多孔針處覆蓋針孔。

3.3 穿刺部位滲血:穿刺時不慎損傷腸壁的毛細血管或小血管,而且肝硬化患者本身凝血機制差。

3.4 血壓降低:主要原因為腹水濾出過量造成腹壓突然降低所致。

4 護理措施

4.1 心理護理:因患者首次接觸治療對此缺乏足夠了解,易產生恐懼及不信任心理,所以治療前應詳細了解病史及心理反應,向患者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包括術前準備、術中如何配合、術后應注意問題等,消除心里壓力和恐懼,以更好配合治療。

4.2 基礎護理:調節治療室內溫度在25℃,濕度在50%;床單元一人一換,保持整潔;測量并記錄腹圍、體重、心率、血壓、24小時尿量;囑患者排空小便;準備好搶救藥品及器械以及治療中相關藥物和試管。了解患者心理狀態,聽取主訴,如有異常及時做出相應處理[1]。

4.3 保持管道通暢:為保持管道通暢,防止腹水中纖維蛋白堵塞管道,可先用生理鹽水沖洗過濾器;穿刺點盡量選擇在腹水液面的最底處以便充分引流;治療過程中囑患者勿自行改變,以免造成穿刺針脫出腹腔再次穿刺時增加痛苦;對大量腹水者引流速度不可過快,以80ml-100ml/min為宜;正確選擇穿刺針的角度,不可垂直進針,可取25-35度進針以免損傷腸壁;最后待腹水引流完全通暢后再連接管道并加以固定。

4.4 防止滲血: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出,穿刺針有無脫出,管路有無扭曲,受壓,收集袋中有無絮狀物。對少量滲血者,用無菌紗布加壓包扎止血后仍可繼續治療;對滲血不止者除采取明膠海綿壓迫止血外,必要時給止血藥應用,同時囑患者切勿緊張,絕對臥床休息。

4.5 防止低血壓:治療中應密切觀察患者面色、意識、密切監測血壓,聆聽患者的訴說,發現問題及時處理[2]。防止因大量放腹水腹壓下降所致血壓下降。注意每次放液不可超過6000ml,血壓過低者應終止治療。

4.6 正確健康指導:腹水超濾后,由于腹水壓迫癥狀緩解,腹脹減輕,病人饑餓感明顯,囑患者勿暴飲暴食,并嚴格限制鈉鹽和水的攝入,絕對臥床休息,一方面可增加肝血流量,降低肝代謝負荷,促進腹水經隔膜的淋巴間隙重吸收,有利于腹水的消退。另一方面,能使腎血流量增加,改善腎灌注,消除水鈉潴留。

5 小結

傳統的治療難治性腹水的方法是多次反復放腹水,同時補充白蛋白,易造成病人痛苦大,醫療費用高。腹水超濾濃縮回輸腹腔可縮短病人住院時間,安全、有效,減輕痛苦,節約經費。本組病人的總有效率88%,病人生活質量明顯提高。我們通過護理問題探討和護理措施的制定,有效控制了因不規范操作或心理護理不當造成不良問題發生。工作得心應手,既減輕了患者痛苦,又提高了工作質量,更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評。

參考文獻

[1] 耿云瑤. 腹水超濾濃縮回輸治療頑固性腹水[J]. 中國醫藥指南,2008,9(5):98-99

第3篇

關鍵詞: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誘因;護理

【中圖分類號】R65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3-0363-02

每年我國肝硬化患者因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而導致死亡的人數不在少數,其死亡率高達至50%-70%,其特點主要是病發時間短、出血量大、診治難度較大。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門靜脈的壓力高于正常壓,壓迫靜脈,使其曲張,破裂出血。文章旨在通過研究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原因,進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現將研究結果呈現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進行診斷治療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28例,性別比例差異不大,年齡在30-5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0.2±1.3)歲。

1.2出血誘因及關系

出血誘因主要包括以下原因:腹壓,飲食,情緒,過度勞累。在60例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中,有48例出血患者的誘因經考察得出,12例患者的出血誘因經考察未得知。分別占比例約為80%和20%。48例出血患者中,一次出血有29例,可考證誘因患者有15例,約占比50%,二次出血有10例,可考證誘因患者有4例,約占比40%。用統計學數據軟件對上述數據進行分析可看出,出血與誘因有明確的聯系并從中得出結論,出血患者的一次出血一般與飲食勞累有關聯,受勞累影響更大,而在出血則在飲食勞累的基礎之上與情緒、腹壓也有一定的關系。

1.3護理方法

主要依據出血誘因,針對勞累程度 、飲食、情緒及腹壓提出相應的措施。

1.3.1注意日常休息

通過上訴的研究發現,休息是影響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出血的一個重要原因。為此醫務工作人員要在日常護理患者的過程中,告誡患者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忌長期熬夜,要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要養成運動的好習慣。要囑咐患者按時休息,保證患者能夠有充分的休息時間,從而給身體能夠獲得一定程度的休息。既節省體力,又能夠促進身體內部器官的良性循環,改善身體素質,促進造血細胞、肝細胞再生,增加血小板的凝聚力,從而避免出血情況。

1.3.2注意日常飲食搭配

對于患者而言,日常飲食要極其注意,飲食的衛生程度、營養搭配都要注意。應該注意的是,醫務工作人員如若發現患者在出血,在此期間應該禁食。予以治療后,患者出血停止以后,一天后給患者食用流質飲食,要把握流質飲食的溫度,在逐漸過渡到半流食,直至恢復為正常食物。醫務工作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要強調飲食不當對與病情治療的影響。使患者對于病情有充分的了解,進而注意飲食狀況。在護理的過程中,向患者家屬傳授與疾病相關的飲食常識,在食物的選擇上要選用高蛋白質、高碳水化合物、熱量充足、適量脂肪,維生素豐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患者家屬在食物的制作和對患者喂食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避免將骨頭等不易消化食物咽下;②控制調味品種類,忌飲酒、吸煙,③避免過于油膩且質地較堅硬的食物,如堅果、硬質瓜果、風干肉質產品、油炸面食、等。

1.3.3加強情緒護理

慢性肝病具有易復發、治療時間長的特點,在治療的過程中,患者會出現多種情緒,如緊張、焦慮等,這些不良情緒容易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從而再次使治療效果被延誤,有可能加重病情,誘發患者的二次出血。為此,醫務哦你工作人員在日常的護理工作當中,要幫助患者穩定情緒,培養其積極樂觀向上的情緒,并教會患者積極地作心理調整,改變自己的心理狀態,對待疾病的態度,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情緒,配合醫務工作人員進行治療。

1.3.4及時處理門靜脈的高壓問題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進而破裂出血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門靜脈的壓力高于正常壓,為此,醫務工作人員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要及時對患者的門靜脈壓力進行檢測,發現病人有咳嗽、嘔吐等現象,及時對患者進行救治,指導患者服用藥物降低已經升高門靜脈壓力,避免出血現象。

1.3.5強化患者的日常護理意識

患者在治愈之后,應注意日常的飲食狀況,日常的護理狀況,減少引起復發的因素,從而降低復發風險。

1.4統計學意義

采用系統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詳細分析,組間檢驗采用t檢驗,發現具有統計學意義。(P

2結果

6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經治療之后,有55例患者被治愈,5例患者因其他因素而導致救治無效,失敗死亡。

3討論

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影響因素較多,但在日常生活的過程中都可以避免,為此,醫務工作人員在日常休息、強化患者的日常護理意識、及時處理門靜脈的高壓問題、加強情緒護理、注意日常飲食搭配的方面要多多注意,從而避免因護理不當,導致患者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從而引發醫患糾紛,破壞患者與醫務工作人員的關系。

4結論

針對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誘因出發,進而對患者進行診治是保障患者健康的重要前提基礎,上述實驗證明,在對患者的日常休息、強化患者的日常護理意識、及時處理門靜脈的高壓問題、加強情緒護理、注意日常飲食搭配等方面進行及時的注意及合適的護理之后,能夠有效的降低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風險,從而促進患者的身體健康恢復,緩解醫患關系,加深患者與醫生之間的信任。實踐證明,對于治療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誘因及護理分析,可以推廣到日常的臨床應用當中。

參考文獻

[1] 楊華英,戴寶珍?實用癥狀護理學[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6:159~168?

[2] 池肇春,葉維法?新編實用肝病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307?

[3] 林庚金.消化病新概念[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7.159-171

第4篇

【關鍵詞】護理干預 肝硬化病人 治療依從性 生活質量 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2)1-199-01

由于肝硬化的難治性和治療的長期性,使許多肝硬化病人甚至部分醫務人員都產生了乙肝無法治療的誤解。部分病人由此放棄了積極的治療態度,不隨訪、不治療,就診時常常已發展成失代償性的肝硬化甚至是肝癌,嚴重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1]。本文旨在探討護理干預對肝硬化病人治療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選擇2010年6月~2011年5月門診就診的肝硬化病人6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3例。觀察組中的男18例,女15例,年齡37~85歲,平均(65.3±6.3)歲,病程1.5~11年,平均(3.5±1.3)年;對照組中的男19例,女14例,年齡35~87歲,平均(64.9±6.8)歲,病程1.6~13年,平均(3.7±1.5)年。對兩組病人的性別、年齡和病程進行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給予精心護理干預,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措施:①首先,要加強醫院的防控措施,配置專科護士人員,并進行培訓,包括心理學、溝通技巧等,使患者能得到專科專治,從根本上提高患者的依從性。②充分護患溝通,增強患者信心,制定詳細計劃,嚴格隨訪制度。③加強健康教育,避免誘發加重因素。醫護人員應向患者講明利害關系,逐步幫助其糾正不良的生活方式。讓患者認識到合理安排休息,勞逸結合,加強營養,低鹽低脂高維生素飲食,享受生活,保持樂觀,是利于藥物抗病毒,并促進肝功能盡快恢復的重要措施。④充分調動社會和家庭的強大力量。個體患病時,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包括家庭、朋友及其他人在精神和物質上的鼓勵幫助與支援扶持對患者按醫囑治療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3 觀察指標

1.3.1 治療依從性評價 完全依從:治療中均嚴格遵照醫囑,堅持規范治療者;一般依從:治療中基本遵照醫囑,偶爾不規范治療者;不能依從:治療中時常不遵照醫囑,不能堅持或中斷治療者。

1.3.2 生活質量的評價采用生活質量評定問卷SF-36評價病人的生活質量。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t檢驗和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病人治療依從性的變化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依從性的情況對比

注:與對照組比較,p

2.2 兩組病人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變化的情況

兩組病人治療3個月后,兩組病人的生活質量各項目評分均明顯升高(P<0.05或P<0.01),且心理護理組升高幅度較常規護理組更明顯(P<0.05)。見表2。

表1 兩組病人治療前后生活質量的變化情況

3 討論

肝硬化已成為我國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積極治療肝硬化,防止其繼續發展是廣大醫務工作者的當務之急。在對肝硬化的治療中,除醫生的正確診療外,患者的依從性十分重要,即患者的行為(如服藥、定期門診及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等)與醫囑的一致性。我國2005年調查顯示,因種種原因,真正接受正規治療的患者僅為19%,有針對性的提高患者的依從性,更好的延緩和控制肝硬化的發展進程,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質量意義重大[2]。

首先,要加強醫院的防控措施,配置專科護士人員,并進行培訓,包括心理學、溝通技巧等,使患者能得到專科專治,從根本上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加強對肝硬化基本醫療常識的宣傳,使患者對肝硬化的病程進展,對自身危害的嚴重性,遵從醫囑治療的必要性等有較多的認識,主動積極配合診治。肝硬化是一種可治性疾病,保肝抗炎有一定作用,但最根本的是抗病毒治療,放棄該治療則是治標不治本,不能阻止肝硬化向慢性肝纖維化、肝硬化和肝癌的演化發展,終將導致生活能力的喪失,甚至失去生命[3]。抗病毒治療必須正規選藥,足夠療程。教育患者不輕信虛假廣告及江湖游醫,不濫用中草藥,不擅自增減及根據自我的感受和認識盲目停藥,停藥需在專科醫師指導下,嚴密長期隨訪,達到規定的臨床及實驗室指標后方可實施。

充分醫患溝通,增強患者信心,制定詳細計劃,嚴格隨訪制度。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及乙肝病毒感染相關的心理反應,產生抑郁、焦慮、敵對等表現,導致患者對遵醫行為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而改善心理狀態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醫護人員要一對一的溝通,解除他們的心理負擔,使他們認識到乙肝病毒主要是通過血液傳播,而不是通過說話、握手、擁抱等就能傳播的,教育廣大群眾不能歧視乙肝患者,讓患者心情愉快的接受抗病毒治療,并制定簡單詳細的治療復查計劃,建立診治卡并有專人定期電話隨訪監督。

加強健康教育,避免誘發加重因素。調查顯示不良的生話方式在肝硬化的發生、發展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醫護人員應向患者講明利害關系,逐步幫助其糾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飲酒、吸煙、不運動、長時間玩麻將及紙牌等所導致的嚴重休息不足,加重肝臟損傷。讓患者認識到合理安排休息,勞逸結合,加強營養,低鹽低脂高維生素飲食,享受生活,保持樂觀,是利于藥物抗病毒,并促進肝功能盡快恢復的重要措施。有飲酒嗜好的乙肝患者應鼓勵積極戒酒,酒精可加重肝病患者病情,加速病情發展,每個肝病患者都應做到完全戒酒。

調動各方力量[4]。要提高肝硬化患者的依從性,政府、社會、醫護、患者要一起努力來完成。雖然目前還存在諸多的困難,我們仍力求充分利用現有的衛生資源,通過切實可行的干預措施,盡可能提高肝硬化患者的依從性,提高其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侯彩秀,趙紅莉,桑亞華,等.肝硬化病人生活質量與社會支持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0,20(3):52-54.

[2]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8,23(6):421-429.

第5篇

關鍵詞: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護理干預

各種肝病發展到末期會出現肝硬化,而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它是由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而引發的出血,臨床癥狀表現為嘔血、黑便等,該病發病時間迅速,出血量大且止血困難,如果治療不及時,容易導致失血性休克,危機患者生命[1]。因此,及時有效的治療以及得當的護理干預,對于提高臨床療效、降低再出血復發率及死亡率至關重要。本院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2013年8月~2015年6月來我院治療的7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每組39例的比例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患者中男25例,女14例,年齡在42~70歲,平均年齡為50.4歲;研究組患者中男23例,女16例,年齡在43~72歲,平均年齡為50.6歲。兩組患者均確診為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導致的大出血。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出血情況、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都沒有顯著的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兩組患者進行常規的基礎護理,包括建立靜脈通道、護理患者的口腔和皮膚、禁食、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補充血容量等。研究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飲食、心理、行為等方面的干預。

1.2.1飲食護理 患者出現嘔血、惡心時要禁食禁水,每6 h口服一次 8% 的正腎冰鹽水40 ml,以收縮血管、止血。出血停止24h后可以逐步給予其少量溫涼清淡的流質食物,每天熱量保持在2500~3000卡,蛋白質以豆制品、肉(瘦肉)蛋奶為主。情況好轉后可以進食一些維生素豐富的新鮮水果和蔬菜,盡量做到少食多餐。有腹水的患者要嚴格限制水鈉的攝入量,進水量控制在1000 ml之內,無鹽飲食。囑患者飯后不宜立即平臥,以免增加胃腸道血量,加重出血。

1.2.2心理護理的家庭支持 護理人員要善于發現患者的情緒變化并尋找原因,以便能夠及時給予疏導、安慰和鼓勵,有效排解患者的不良情緒,讓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配合醫生治療。囑咐患者家屬不要遠離,更多地給予患者關愛和鼓勵,給其創造樂觀的氛圍,引導其積極面對疾病,配合醫生治療,爭取早日恢復身體健康。

1.2.3行為干預 患者要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即使沒有便意也要排10 min左右,排便期間不能進行分散注意力的行為,如玩手機、看報紙等。便秘患者可以給予清潔灌腸,及時清理患者腸道內的積血。出血期間,如果患者發生嘔吐、咳嗽時,要指導患者雙手慢慢按摩腹部,以免腹壓升高,再次引起出血[2]。囑咐患者在休息時盡量采取左側臥位,起床時不可用力過猛,減少出血。

1.2.4預見性護理 出院時,護理人員要囑咐患者按時服藥、注意休息、不要勞累、合理飲食、學會自我控制,保持情緒穩定等,教會患者自我觀察病情,如果出現上腹部不適、頭暈、嘔吐、黑便等癥狀要及時來醫院治療。

1.3判定標準 護理療效有三個標準:顯效(24 h內停止出血),有效(24~28 h內停止出血),無效(48 h后仍有出血或搶救過程中死亡)。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分析,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為97.43%,對照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為64.10%,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者無出血例數、再出血復發率、死亡率比較。研究組的無出血例數多于對照組,再出血復發率、死亡率都少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見的并發癥,來勢兇猛,死亡率高達50%,應該引起足夠重視。護理干預指的是在一定科學理論的基礎之上,在護理診斷的指導下,按照預定的干預方式進行一系列護理活動,護理人員按照護理診斷的特點、患者功能康復能力以及護理研究成果、患者自身能力以及護理人員自身能力確定護理干預方案,患者的健康問題排序取決于干預的類型。干預措施幫助患者達到預定的標準:促進、恢復或是保持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功能,有效預防并發癥,干預措施一般包含家庭患者教育、建立康復治療環境、心理支持、實施康復護理技術、家庭患者顧問、心里咨詢、處方藥物的管理和應用、康復活動以及出院隨訪等。臨床護理干預主要針對住院患者,或是存在明顯癥狀、不適以及體征需要到門診進行檢查、確診、轉診的患者,在此過程中,需要向護理人員求助解決問題,護理人員開展一切護理措施;社區護理干預主要針對于住院患者出院之后,回到社區,向護理人員求助解決不適、住院前癥狀、康復、體征以及恢復問題,護理人員開展一切護理措施。臨床疾病都可以實施護理干預,比較常見的疾病包括:骨折、殘疾、癌癥、心理障礙、心腦血管疾病、法定傳染病、智力障礙、重性精神病以及維生素缺乏病等。實施護理干預的方法包括:臨床護理技術、藥物干預、家庭入戶干預、各種檢查措施、社會心理行為干預、社區健康教育以及社區健康促進;實施護理干預的意義: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增強患者生活質量,降低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改善患者病情,減少致殘率,緩解患者疼痛等。本文的研究表明,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實施飲食、心理、行為等方面的干預,可以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再出血復發率以及死亡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利友瓊,鐘素雯.綜合護理干預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09,17(24):250-251.

第6篇

關鍵詞:肝硬化;患者家屬;心理健康;影響因素

肝細胞因各種原因導致損傷后變形、壞死、再生,同時伴有纖維結締組織再生、肝纖維化,最后進展為肝硬化肝硬化[1],由于長期處于疾病狀態,患者常常表現為不良心理,且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患者家庭也承擔著較大的壓力[2]。本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的家屬在長期照顧患者的過程中會出現焦慮的不良情緒,調查顯示,肝硬化患者家屬平均焦慮程度高于一般疾病的患者家屬,然而實際護理工作中,我們常常忽視與患者家屬的交流或無暇顧及家屬焦慮心情的反饋造成醫護人員-患者-家屬協調不佳,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本文針對肝硬化患者家屬產生的不良的心理狀態,評估了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程度及其影響因素,為更好的實施臨床護理干預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抽樣方法:于2011年11月~2012年3月在某醫院感染區住院治療的肝硬化患者的家屬114例,納入標準:患者直系親屬,參與患者的直接照顧,意識清楚,精神正常,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自愿參加調查者。

1.2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法收集資料, 所用問卷包括肝硬化患者家屬一般資料調查表,焦慮自評量表(SAS)。調查時,讓家屬按指導語填寫,當場收回。本調查共發放問卷114份,收回114份,回收率100%。

1.3調查工具 采用肝硬化患者家屬焦慮自評量表(SAS),由華裔教授Zung于1971年編制的中文版本,信度和效度均被認可。此表共有20個項目,4級評分,主要評定癥狀出現的頻度,其標準為:“1”表示沒有或很少時間有;“2”表示有時有;“3”表示大部分時間有;“4”表示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都有。20個條目中有l5項是用負性詞陳述的,按上述l~4順序評分。其余5項(第5,9,13,17,19)注*號者,是用正性詞陳述的,按4~1順序反向計分。將20個項目的各個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1.25以后取整數部份,就得到標準分,分數越高,焦慮程度越重。

2 結果

2.1肝硬化患者家屬焦慮現狀 肝硬化患者家屬中,100%的受試家屬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其中(19/114)16.67%的家屬中存在輕度焦慮,(56/114)49.12%的家屬中存在重度焦慮,(39/114)34.21%的家屬有嚴重的焦慮情緒。

2.2不同病程對肝硬化患者家屬心理健康的影響 不同病程的肝硬化患者其家屬的焦慮程度不同,經χ2檢驗,χ2=7.75,P

2.3不同付費方式對肝硬化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的影響 肝硬化患者不同的付費方式對其家屬的焦慮程度影響不同,經χ2檢驗,χ2=7.33,P

3 討論

3.1家屬焦慮情緒 通過調查肝硬化患者家屬焦慮自評量表(SAS)表明,所調查的114名患者家屬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由于家屬與患者的接觸最多,其身心負擔沉重,加上患者的不適與不良心情均會對家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3]。家屬是患者的主要支持力量, 家屬的身心健康必將影響患者的康復。因此作為護理人員應理解患者家屬處境,緩解其焦慮情緒,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3.2不同病程對肝硬化患者家屬心理健康的影響 不同病程的肝硬化患者其家屬的焦慮程度不同。原因是肝硬化患者需要長期用藥,反復就診,而家屬作為直接照顧人,在長期的陪護照顧過程中,容易產生軀體、情緒、心理的癥狀和體征,如頭痛、肌肉緊張、腰酸背痛、睡眠障礙、易激惹等身心疲憊狀態及情感淡漠、枯竭、最終出現逃避的行為或放棄治療。努力縮短肝硬化患者的病程,積極治療患者的疾病,預防并發癥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家屬的焦慮情緒,此外及時與患者家屬做好溝通,告知患者的治療進展情況,會降低患者家屬的心理負擔,使其更好地為患者家庭護理,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

3.3不同付費方式對肝硬化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的影響 肝硬化患者不同的付費方式對其家屬的焦慮程度影響不同。在調查中顯示, 焦慮與付款的方式,多少有關。原因是公費的患者其經濟壓力不大,而自費的患者其經濟壓力大,由于肝硬化時一種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隨著病程的延長,住院的費用也隨之增加,自費的患者內心會為經濟的匱乏而焦急,產生一些不良的情緒,如易怒,易哭,甚至對家屬、醫務人員發泄不滿,這些情緒會影響照顧患者的家屬,那么經濟的負擔其實轉移至其家屬身上,因此家屬的心理健康也會因為住院付費方式的不同而產生焦慮。

4 小結

綜上所述,通過評估肝硬化患者的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做好患者家屬的健康宣教對于患者的整體康復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意義,臨床護士應結合家屬的情緒,采取護理對策,使患者家屬掌握相應的家庭護理知識,消除其不良情緒,從而有利于患者的社會支持的提高,和改善效果,提升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顧家冀.肝硬化患者出現胃黏膜相關病變的因素研究[J].中國實用醫刊,2015,42(3):89-91.

第7篇

【關鍵詞】 健康教育干預;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護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10.573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0—4101—02

為了能夠為預防肝硬化并發消化道出血提供有益的臨床護理干預指導,本文以60例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了健康教育干預,獲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將有關資料整理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所有患者均為肝硬化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25歲—72歲,平均43.5歲。將所有患者隨機劃分為2組,即對照組(n=30)和干預組(n=30),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發病特點以及誘因等方面的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住院評估和健康指導,干預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比分析2組患者的疾病知曉度、健康信念、良好生活方式、服藥情況、遵醫行為、定期復查情況以及接受健康教育后的復況。

1.3 健康教育干預 第一,知識指導。向患者講解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相關知識,讓其了解此病的病因,影響病情的因素,疾病控制的方法及急救措施。第二,心理干預。由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史長,病情遷延不移,發病急,病死率高,患者有焦慮、恐懼、抑郁的情緒,護士應關心體貼患者,與患者多作語言與非語言溝通,及時發現患者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明確、有效的、積極的解釋或解決。第三,用藥指導。應告知患者及家屬所用藥物的藥名、作用、劑量、給藥時間及方法,教會患者觀察藥物療效和不良反應,同時向患者說明切勿病急亂投醫,或盲目用藥。第四,出院指導。出院前要因人而異,針對不同患者,不同病因進行不同指導,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及并發癥的發病誘因,囑患者應戒煙、戒酒、忌暴飲暴食,進食易少量多餐,適合細軟易消化的食物。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0.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 χ±s)表示,采用t檢驗處理數據。以P

2 結 果

干預組患者的疾病知曉度、健康信念、良好生活方式、服藥情況、遵醫行為、定期復查情況均要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2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肝硬化是各種慢性肝病的結局,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見的急危重癥之一,它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因其反復發作、病死率高,嚴重影響肝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并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對預防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減少復發和提高肝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等具有重要意義。健康教育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評價的系統教育過程,使人們了解增進健康知識,自覺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為,以改善、維持和促進個體及社會的健康狀態,提高生活質量。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健康教育對于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疾病知曉度、健康信念、良好生活方式、服藥情況、遵醫行為、定期復查情況均有重要的積極意義,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同時能夠有效降低復發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耀云.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干預[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2):144—145.

第8篇

【關鍵詞】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護理干預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見的并發癥,特點是出血量大、速度快,常表現為突然大量嘔血或便血,常引起出血性休克,誘發肝性腦病,病死率很高。這不僅給臨床治療帶來一定難度,對臨床護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戰。近兩年來,為提高止血成功率,我科護理人員在積極主動配合醫生做好各項治療的基礎上,對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進行病情評估,實施分期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療效,現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方法 逐例統計我科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門脈高壓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33例,其中男31例,女2例;年齡最小28歲,最大65歲,平均(42.6±11.5)歲;經B超、相關實驗室檢查及胃鏡確診:[1]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24例,食管靜脈重度曲張破裂出血患者7例,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患者2例;按出血次數統計:首次大出血患者28例,其中伴休克者19例,第二次出血者3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套扎后又出血者2例;按出血形式統計:嘔血及便血者30例,單純便血3例。

1.2 結果 自2005年底開始,對于肝硬化門脈高壓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治療,我們在執行及時補充血容量、糾正酸堿平衡,防止電解質紊亂、采用蜂蜜配制凝血酶口服液與正腎口服液每2 h交替口服、生長抑素或善寧持續靜脈滴注止血、營養支持及保肝等治療方案的基礎上,積極采取分期護理干預措施,30例患者止血成功,成功率達90.9%,出院后隨訪3個月再出血發生率為0,患者家屬自動放棄治療1例,2例患者經積極搶救周圍循環衰竭好轉后又再次突然大出血,經搶救治療無效死亡。

2 分期護理措施

2.1 急性出血期

2.1.1 迅速啟動預見性護理程序,[2]積極做好急救護理 責任護士接住院處通知后迅速備好床單位、所需急救藥品、急救物品和儀器,做好入科前急救準備工作。患者入科后,責任護士應以規范、嚴謹的專業護士形象迅速安置患者及家屬,保持病室環境安靜,迅速對患者病情做出評估,迅速建立2~3組有效靜脈輸入通道,立即采血、配血做好輸血前準備,迅速給于患者心電監護、氧氣吸入等;安排專業護士守護患者,告知暫禁食;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息的發生;休克患者可適度抬高下肢,有利于下肢靜脈回流;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血壓、脈搏、呼吸、皮膚色澤及溫濕度變化、嘔血、便血及尿量等情況,及時告知醫生。

2.1.2 消除恐懼,做好心理疏導 由于上消化道大出血起病急、出血量大,患者常產生緊張、恐懼、極度乏力、情緒低落甚至瀕死感,因此護理者應及時清除帶血的嘔吐物、撤去或暫時遮蓋污染的衣服及被褥,仔細輕柔的為患者擦拭被污染的身體部位,保持患者身體清潔,安慰患者,告知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的必要性,幫助患者保持情緒穩定,做好心理護理,預防再出血的發生。

2.1.3 加強基礎護理,防止口腔感染和壓瘡的發生

護理者應指導或協助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漱口或給予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防止口腔內殘留血液或氣味刺激再次引起患者惡心嘔吐;進行口腔護理時護理者要嚴格按照標準程序操作,牢記注意事項,避免刺激患者咽喉、上腭等,預防再次出血的發生;護理者還應注意保持患者床鋪平整無褶皺;注重患者便血后及時用溫水輕洗、擦拭周圍,保持肛周皮膚清潔干燥,預防壓瘡的發生;定時翻身時動作要輕柔,可采用軟枕或氣圈塞墊法,避免翻身時幅度過大而引起患者的不舒適或誘發再次出血等。

2.1.4 注重細節護理

2.1.4.1 在積極補充血容量的過程中,護理者應明確輸液速度先快后慢的道理,既要做到快速補液糾正低血壓休克,又要防止輸液輸血速度過快過多而引起肺水腫或誘發再次出血。因此護理者要加強巡視,根據病情需要隨時調節輸液速度。

2.1.4.2 在止血治療過程中,近兩年來我科已不再使用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通常采用蜂蜜凝血酶口服液與正腎口服液每2 h交替口服、善寧或生長抑素液靜脈持續輸入的方法止血,但是在配制凝血酶口服液時,必須注意蜂蜜和生理鹽水的配對比例,通常選擇1∶1,因為過稀影響止血效果,稀稠比例適當才能使混有蜂蜜的凝血酶液均勻粘附在食道及胃壁上,既能對胃黏膜起到保護作用又能使凝血酶作用時間延長,從而增強止血的療效;在靜脈輸入生長抑素或善寧時,應使用微量泵嚴格遵醫囑控制滴數,并加強巡視防止藥液外滲,告知患者藥物的副作用如常見的胃腸道反應、注射部位偶有針刺樣感覺等,避免使患者情緒波動。

2.1.4.3 在病情觀察過程中,除嚴格動態監測患者的血壓、心率、面部表情、尿量、嘔出及便血情況外,還要及時查看呼吸道是否保持通暢;氧氣吸入是否有效、紫癥狀是否消失;末稍循環情況是否得到改善;胃管是否通暢;胃內容物的顏色、性質是否發生變化;靜脈輸液、輸血速度是否正確合理、靜脈穿刺處是否腫脹、拔針后是否出現瘀斑等,確保觀察記錄患者資料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夜班或8~4班護士要注意加強病房巡視,及時發現患者出血先兆,及時告知醫生,及時提供救治。

2.2 出血停止期 此期患者病情趨向穩定,出血停止,常伴饑餓感。護理者應告知患者及家屬出血停止后仍需觀察至少48 h方可進食以及過早進食的危害,強調患者要嚴格約束自己,少說話、多休息,勿焦慮、恐懼、擔心再次出血,保持情緒穩定以及積極配合治療護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積極采取預防性措施,待到醫生允許開始進食時,醫院專業營養師會幫助患者制定飲食方案,責任護士要嚴把飲食溫度、質量、進餐次數及數量關,防止再出血的發生。

2.3 病情穩定期 此期應告知患者雖然止血成功,但是由于時間較短,如果不注意生活小細節,還有可能引起再次出血,講解有關出血因的預防知識,指導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可由溫涼流質飲食過渡到易消化、富營養的半流質飲食,注意飲食質量,預防便秘,少食多餐,勿過飽,勿進食粗糙、堅硬及帶刺食物如魚、焦黃酥脆的燒餅、瓜子、芹菜等,戒煙戒酒戒急躁,及時滿足患者預防出血相關知識的需求,提高和發揮患者的自我防護能力,消除一切易引起出血的因。

2.4 出院康復期 出院前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項以及定期復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患者出院1周后責任護士開始電話隨訪一月一次,連續3個月,提醒督促患者注意加強良好生活習慣的持久落實,注意天氣變化,避免感冒。有報道: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發生與季節變化、晝夜變化有關,1~4月份較高,6~9月份較低,夜間出血發生率高于白晝。[3]因此責任護士要告知患者在冬春寒冷季節注意保暖,尤其是季節變換時期和氣溫驟降時要注意添加衣服,減少外出活動,勿食過熱食物或飲料,按時進餐,晚餐不要吃得太飽,避免勞累或看電視、打麻將、進行娛樂等活動過久,保持情緒穩定,尤其是在一天中16:00~7:00的這段時間,注意避免各種出血因的發生等。

3 討論

3.1 從統計33例肝硬化門脈高壓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病例資料中顯示:引起出血的因統計如下:過度勞累6例、情緒不穩定19例、進食堅硬及帶刺食物6例、便秘2例。分析后不難看出,這些造成大出血的因經過自我約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針對此,我科以及醫院各科室都加大了對出院患者發放“醫患連心卡”以及電話隨訪的管理力度,電話隨訪由原來的一月一次追加為半月一次,連續隨訪3個月追加為6個月,旨在指導、提醒、關愛患者從思想上重視,從行為上約束,逐漸建立良好的健康行為,逐步提高自我防護能力。[5]

3.2 從統計的33例病例資料中還可以看出:33例大出血患者中有22例出血發生在夜間,鑒于此,我科一方面強調夜班護士加強病房巡視及危重患者的病情觀察,發現異常及時救治;另一方面,在科主任的指導下,我科醫護人員自覺參加由科室技術骨干定期組織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培訓及危重患者的急救預案、急救程序的學習,旨在提高科室每位醫護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急救技術,使患者能夠得到及時、正確、有效的救治,為搶救贏得寶貴時間,降低出血死亡率,提高急救成功率,提高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生命質量。

3.3 在33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中,護理者做到了善于觀察分析患者存在的護理問題,并積極制定相對應的護理措施,在配合醫生做好各項治療的基礎上,逐期落實護理干預措施,止血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食管靜脈曲張內鏡下診斷和治療規范試行方案.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4,21(3):149.

[2] 王風云,高海榮,韓楠.預見性護理程序應用于神經內科的效果評價.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7):12-13.

第9篇

關鍵詞:肝硬化;腹水;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2)11-0484-01

肝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肝硬化腹水是由于慢性肝病發展至肝硬化先代償期的主要癥狀,是由各種固態長期反復損害使肝臟功能嚴重損害的結果。[1]肝硬化腹水患者已處于疾病晚期,疾病過程中的虛實和各型之間會隨著病情的發展而轉化。根據其病因病機的特點,臨床上采用中醫辨證施治結合西醫的支持療法和利尿、消腫、營養支持等對癥處理治療本病,同時配合正確有效的辨證施護和康復指導,患者的病情可得到較長時間的緩解,既能使患者帶病延年,同時又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質量。

1臨床資料

本科于2008-2011,治療護理肝硬化腹水病人91例,男55例,女36例,年齡21-27歲,有慢性肝炎病史84例,血吸蟲肝硬化2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3例。通過積極治療與精心護理,好轉出院83例,死亡8例。

2護理措施

2.1病情觀察:晚期肝硬化腹水患者病情變化快,易并發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水電解質紊亂、肝腎衰竭及感染等并發癥,且為死亡的最直接原因,故應密切觀察。每日清晨在空腹的狀態下測量腹圍、血壓,準確記錄24 h尿量,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測量體重、腹圍,尿量是動態觀察腹水消長及利尿藥物使用是否恰當的重要依據,是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的重要參考,也為醫生調整治療方案提供有力信息,密切觀察患者的神志、性格、行為的變化,此為肝性腦病的最先癥狀,應及時處理。

2.2心理與情志護理:肝主疏泄的功能受到影響,會使情志受到波及,同時,情志的改變也會反過來影響肝臟的功能。由于肝硬化患者病程長,易反復發作,可導致憂傷,恐懼,消極等悲觀心理,不利于疾病的恢復。因此在護理病人過程中要多給予理解和關心,耐心細致地給病人講解和疾病相關的知識,幫助患者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病情的恢復。

2.3休息與體驗:大量腹水患者,應嚴格臥床休息,采取半臥位,以使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有利于呼吸,必要時給予氧氣吸入,以減少不適。輕度腹水患者,可取平臥位,絕對臥床,以增加肝臟血液回流量,減輕肝臟負擔。集中安排治療護理時間,創造安靜、舒適環境,保證患者得到充分休息⑵。臥床期間要為病人勤翻身、拍背,保持床鋪的平整、干燥,以免發生褥瘡。要鼓勵病人活動四肢,促進血液循環,以免形成靜脈栓塞等。

2.4飲食護理:在病情的穩定中,患者飲食護理尤為重要。給予富含維生素、高熱量、高蛋白、低鹽、低脂肪、少渣食物,少食多餐。尤其要注意鹽的攝入,無鹽飲食,每日鈉的攝入量不超過0.5g,低鹽飲食不超過2g,嚴格限制水的攝入量,約為1000ml/d。肝功能顯著損害或有肝性腦病先兆的應限制或禁食蛋白質。

2.5利尿劑應用時的護理:肝硬化腹水病人均使用較大劑量的利尿劑,因此對利尿劑的觀察相當重要。要準確記錄24小時的尿量,每小時不少于40~50ml。每日測量腹圍一次,注意病人血鈉鉀氯等離子的濃度變化,防止電解質紊亂。同事應注意觀察病人有無意識改變、腹脹、乏力、疲倦、撰樣震顫等不適,及時報告醫生。

2.6靜脈套管留置針的護理:肝硬化腹水患者晚期肢體腫脹,血容量減少,靜脈塌陷,往往給靜脈穿刺帶來很大困難,很難達到一針見血。為了減輕病人的痛苦,保證治療的順利實施,采用靜脈套管留置針起到保護血管,保持靜脈管道的持續通暢。穿刺時必須嚴格無菌操作,選取較粗的血管,避開關節,穿刺靜脈上方衣服勿過線,固定好敷貼,靜脈套管留置時間不超過6-10天。為防止套管堵塞,輸液完畢,用肝素鈉生理鹽水(1∶100)封管。如再次開放輸液的滴速較慢,用注射器回抽,抽出血栓,用肝素鈉生理鹽水(1∶100)靜注,穿刺部分有紅腫,疼痛應立即拔管。

2.7腹腔穿刺術的護理:大量頑固性腹水應用利尿劑效果較差,大量的腹水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痛苦,可給予腹腔穿刺術,以利腹水的排出。術前囑咐病人排尿,以免書中受損膀胱,一次抽腹水不宜大于2000ml,以免大劑量放腹水引起大量蛋白質丟失及電解質紊亂而誘發肝昏迷。術中應注意觀察病人有無惡心、頭暈、心悸、面色蒼白、出汗等現象,觀察腹水的顏色,抽取的腹水標本應及時送檢。術后穿刺部位,應用無菌干棉簽按壓,用無菌紗布固定中子,防止腹水外滲,繼發感染。

2.8恢復期的護理:當病人病情穩定,腹水消退后,可鼓勵病人下床輕度活動,注意保暖,預防感冒,以不疲勞為度。囑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態,增強抗病能力,注意飲食的控制和調理,出院后進行合理的自我護理和保健。從而使病人的身體狀況維持在較好的水平。

3護理效果

本文91例病人通過我科的防治和護理,53例輕癥患者,41例腹水消失,肝功能好轉出院。12例腹水基本消失,肝功能有所好轉。38例中、重癥患者,30例腹水基本消失,肝功需進一步治療,8例死亡。經過大家共同努力,大大縮短了病人的住院時間,為他們節約了費用,提高了生活質量。

4經驗與體會

通過對肝硬化腹水病人的護理,認識到護理工作的重要性。肝硬化腹水并發癥多,護理難度大,護理人員的責任重,只要抓住護理要點,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尤為重要加強病人的身心護理,配合積極的治療,就能使肝硬化腹水患者提高生活質量,從而延長壽命。本病的康復治療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由于各種條件限制,患者不可能長期住院治療,當患者病情穩定后即可在家調養。故出院前應做好患者與家屬的衛生宣教和康復指導,以便取得更好的家庭護理,減少病情的反復。

參考文獻

第10篇

【摘要】目的:探討肝硬化患者臨床護理方法。方法:對臨床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0例護理干預指導、心理護理、飲食指導等臨床護理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給予及時有效的對癥處理及精心護理,無嚴重的并發癥發生,大大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結論:由于肝硬化患者病情易反復,易產生并發癥,因此加強臨床護理,積極預防和治療并發癥及護理,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關鍵詞】 肝硬化 ;護理干預;并發癥護理;健康教育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慢性、進行性肝病,主要表現為門靜脈高壓和肝功能減退。肝硬化是我國常見疾病,也是人類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選取臨床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0例護理方法進分分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將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入院的60例肝硬化患者,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49~78歲,平均61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者52例,初中以下者8例。腹水多次復發35例,其中合并有其他并發癥25例。臨床表現常以肝功能損害和門靜脈高壓為主要表現,晚期常有嚴重并發癥如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等。

1.2 方法 保護肝細胞藥物常用的有水飛薊素片(益肝靈)、肌苷。對肝功能尚好的乙、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常用拉米夫定(賀普丁)、阿德福韋(賀維力),或用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派羅欣)聯合利巴韋林,達到抑制病毒繁殖、免疫調節和抗腫瘤作用。腹水患者控制鈉鹽和水的攝入,應用利尿劑常用螺內酯和呋塞米聯合用藥,利尿效果以體重減輕0.3~0.5 kg/d(無水腫)或0.8~1 kg/d(有下肢水腫者)為宜[1]。糾正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對難治性腹水的治療方法是放腹水4000~6000 mL/d,并補充40 g白蛋白,直至腹水消退。

2 護理

2.1營養失調護理 解釋合理的飲食對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促進疾病康復的意義。選擇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適量脂肪,易消化無刺激性飲食。肝昏迷前期應限制蛋白質攝入,預防肝昏迷發生。如有消化道出血征象應暫停飲食。根據病人的飲食習慣,調節食物的色、香、味、促進食欲。為病人創造清潔,舒適的進食環境,減少不良刺激。指導病人嚴格戒酒。每周測體重一次。觀察病人的進食情況及營養改善狀況。

2.2 心理護理 向病人解釋病情及預后,通過積極地治療,能控制病情,緩解癥狀。鼓勵病人及家屬提出疾病及預后方面的問題,給予耐心細致地解釋,消除病人及家屬的顧慮。解釋不良情緒對疾病康復的影響,指導病人行自我心理調節,如放松療法,轉移注意力等,使病人保持積極穩定的情緒狀態。解釋對本病進行正規系統治療的必要性,鼓勵家屬在經濟上尋求解決困難的辦法,堅持治療[2]。采取預防病人自殺的有效措施,嚴密監護病人,把有危險性的物品妥善保管好。觀察病人悲哀的情緒變化,做好心理護理。

2.3腹脹護理 評估病人腹脹情況,測量記錄腹圍。解釋引起腹脹的原因及治療護理措施。解釋記錄出入量的意義及方法。取半坐臥位,緩解呼吸困難和腹脹,使病人感覺舒適。協助醫師腹腔穿刺放腹水,以減輕腹脹,每次不超過3 000ml。操作時要緩慢放腹水,并監測血壓。嚴格記錄出入量。每周測體重一次并記錄。指導合理飲食,選擇優質蛋白質,高維生素易消化低鹽飲食,每日攝入食鹽少于2~3g。遵醫囑應用利尿劑,補充血漿白蛋白,提高血漿蛋白,以增加尿量,減輕腹水。

2.4活動耐力下降護理 協助病人做好生活護理,滿足病人的生活需要。急性期臥床休息,有利于增加肝臟血流量,促進肝細胞的恢復。臥床時在護士或家屬協助下,定期更換,活動肢體或進行肢體按摩,促進血液循環,防止發生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恢復期可進行適當活動如室內散步,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避免勞累,活動時以不出現心慌、氣喘、疲乏為宜。若活動后出現疲乏,無力、心慌、氣短、惡心嘔吐時應暫停活動,臥床休息。鼓勵病人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進行生活自理[3]。

2.5皮膚護理 指導病人及家屬學會預防褥瘡發生的方法。定期翻身每2小時一次,按摩受壓部位。翻身時避免推、拉、拖等動作。指導病人及家屬加強營養,提高病人抵抗力。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勤洗澡,必要時床上溫水擦浴。觀察病人皮膚受壓情況及病人、家屬接受指導的反應程度,并給予必要的幫助。做好晨、晚間護理,保持床鋪清潔、干燥、平整、避免局部刺激。做好皮膚護理,經常按摩受壓部位,促進血液循環。

2.6 并發癥護理

2.6.1上消化道出血 向病人及家屬解釋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險因素,臨床表現及預防治療措施。指導病人及家屬合理飲食。解釋服用某些藥物及食物可引起大便發黑,如菠菜,家禽的血液制品,鐵劑,鉍劑等,應注意與消化道出血鑒別[4]。觀察病人生命體征的變化,注意有無嘔血、黑便、心悸、面色蒼白,血壓下降等,發現異常時要及時通知醫生并協助處理。

2.6.2 監測體溫的變化,每4小時測量1次體溫并記錄。遵醫囑應用有效的抗生素,預防和控制感染。病房內每日消毒1次,紫外線照射1小時,消毒液擦拭地面及家俱。保持病房內空氣新鮮,開窗通風,減少探視和陪護人員,預防交叉感染。腹腔穿刺放腹水時,要嚴格無菌操作,并保持穿刺局部敷料的清潔干燥。

3 討論

肝硬化病程漫長,久治不愈,癥狀多變,尤其進入失代償期時,患者常有消極悲觀情緒,注意加強心理護理,減輕患者心理壓力。腹水患者要限制水鹽攝入,一般食鹽量以每日不超過2g為宜,進水量限制在每日1000ml左右。指導患者準確記錄出入量,定期測量腹圍及體重,以便觀察腹水消長情況。利尿劑應用時間選擇早晨或日間為宜,避免夜間排尿過頻影響休息。

參考文獻

[1]周永興.現代肝硬化診斷治療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0:218-224.

[2]張宏.舒適護理研究進展.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1,20(1):29.

第11篇

[關鍵詞]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系統性整體護理

[中圖分類號] R575.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12-014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ystemic holistic nursing in the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complicated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Different nursing care measures were adopted in the two groups and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nursing work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rebleeding and the amount of bleed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nursing, the nursing complianc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Liver cirrhosis;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Systemic holistic nursing

肝硬化會引發多種并發癥,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上消化道出血,其誘因主要是因為肝硬化晚期會引發門靜脈高壓,進而造成消化系統和脾臟的回心血液流動在通過肝臟的時候受到阻力,進而導致腹壁靜脈曲張和食管胃底部的靜脈曲張,極易引發破裂出血[1]。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病情危重,發病突然,死亡率相對較高,所以,一定要對患者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及相對應的護理干預,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收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82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41例。其中,觀察組男28例,女13例。年齡28~66歲,平均(48.5±2.3)歲;對照組男29例,女12例。年齡30~69歲,平均(49.8±3.4)歲。82例患者均符合肝硬化和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診斷標準[3],且自愿參與本次實驗研究及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方法

對照組對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4],患者入院后對患者耐心講解相關注意事項,協助患者入住病房,同時明確告知患者的相關遵醫行為及之后在臨床治療中給予耐心講解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之上實施系統性整體護理干預。

1.2.1 預見性護理 增強患者夜間和出血高發時間段的密切觀察,因一些老年患者極少告知護士自身的病情變化,反比較遲鈍[5],所以,護士應該詳細詢問患者,并且準備好相關的急救藥品以及器械,爭取最佳的搶救時間,使搶救成功率進一步提高。一旦患者再次引發出血,則對患者采取止血、降低門靜脈高壓相關藥物,進而能夠起到良好的預防效果。

1.2.2 基礎護理 臨床護理人員要保證患者病房衛生、整潔及舒適,維持病房溫度和濕度適宜,保持病床單衛生、干燥,同時,患者在嘔血以后要做好相關口腔護理,及時清除嘔吐物,以免發生惡心以及嘔吐等相關情況[6]。

1.2.3 飲食護理 臨床護理人員要明確告知患者出血時禁止一切飲食,在停止出血48~72 h以后可以采取溫涼流質食物,如米湯、果汁、菜泥等。進餐時務必細嚼慢咽,確保咽下的食物小、光滑,不會損傷消化道,同時進食時勿混入魚刺、硬屑這類堅硬、粗糙的食物,以防損傷曲張的靜脈進而導致出血。不可進食冰冷、辛辣食物[7]。不可吸煙、飲酒,不可暴飲暴食,還要告知患者不注意衛生飲食所造成的危害。

1.2.4 心理干預 醫護人員耐心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講解如何治療和治療期間所需注意的各項問題,確保患者能接受,同時給予其精神方面的鼓勵與支持,使患者的各種不良心理得以消除,協助患者建立一個戰勝疾病的自信心,進而能夠使患者積極配合臨床治療和護理,使患者的依從性進一步提高[8]。

1.2.5 用藥干預 護理人員一定要謹遵醫囑給藥,對患者使用藥物期間的不良反應給予密切觀察,同時密切觀察患者輸液速度,以免進一步加重心臟負荷,以及禁止和謹慎使用對胃黏膜造成損傷的藥物[9]。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再出血次數、出血量、并發癥、護理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共發放調查問卷82份,回收82份,回收率100%[10]。其中,依從:90~100分;一般依從:70~89分;不依從:70分以下。護理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數據資料均應用SPSS 2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相關計量資料均應用(x±s)表示,勺榧潯冉轄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進行組間比較。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共41例,非常滿意22例,一般滿意16例,不滿意3例,滿意度為92.68%,對照組41例,非常滿意20例,一般滿意14例,不滿意7例,滿意度為82.93%,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再出血次數及出血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再出血次數為(1.01±0.12)次,出血量(422.5±2.6)mL,對照組患者的再出血次數為(2.33±1.05)次,出血量(556.4±2.5)mL,觀察組患者的再出血次數和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的護理依從性評分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依從性評分(72.14±2.33)明顯高于對照組(62.25±1.3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4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4.88%和14.63%,可知觀察組護理效果更佳,兩組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肝硬化是臨床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作用形成的彌漫性肝損害。在我國大多數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蟲性肝硬化。肝硬化的癥狀主要包括:(1)全身癥狀,如乏力、消瘦、面色晦暗,尿少、下肢水腫;(2)消化道癥狀,如食欲減退、腹脹、胃腸功能紊亂甚至吸收不良綜合征,肝源性糖尿病,可出現多尿、多食等癥狀;(3)出血傾向及貧血,如齒齦出血、鼻衄、紫癜、貧血;(4)內分泌障礙,如蜘蛛痣、肝掌、皮膚色素沉著、女性月經失調、男性發育、腮腺腫大;(5)低蛋白血癥,如雙下肢水腫、尿少、腹腔積液、肝源性胸腔積液。病理組織學上有廣泛的肝細胞壞死、殘存肝細胞結節性再生、結締組織增生與纖維隔形成,導致肝小葉結構破壞和假小葉形成,肝臟逐漸變形、變硬而發展為肝硬化。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可分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謝性肝硬化、膽汁淤積性肝硬化、肝靜脈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和藥物性肝硬化、營養不良性肝硬化、隱源性肝硬化等[11],同時大多數為老年患者,由于患者機體功能明顯降低,其治療也相對較為棘手,肝硬化往往因引起并發癥而死亡,上消化道出血為肝硬化最常見的并發癥,而肝性腦病是肝硬化最常見的死亡原因。肝硬化的并發癥還包括感染肝炎、原發性肝癌、肝腎綜合征、門靜脈血栓形成、呼吸系統損傷、腹腔積液等[12]。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或胰膽等病變引起的出血,胃空腸吻合術后的空腸病變出血亦屬這一范圍。出血量400 mL以內可無癥狀,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貧血或進行性貧血、頭暈、軟弱無力,突然起立可產生暈厥、口渴、肢體冷感及血壓偏低等。大量出血是指在數小時內失血量超出1000 mL或循環血容量的20%,其臨床主要表現為嘔血和(或)黑糞,往往伴有血容量減少引起的急性周圍循環衰竭,是常見的急癥,病死率高達8%~13.7%,表現為煩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蒼白、四肢濕冷、口唇發紺、呼吸困難、血壓下降至測不到、脈壓差縮小及脈搏快而弱等,若處理不當,可導致死亡。

目前,對其主要采取綜合治療,然而護理也是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環節[13]。本研究表明[14],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采取系統性整體護理干預,可以使患者主動配合臨床治療,使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明顯提高,使出血量明顯減少,進而使再次出血的幾率明顯降低。另外,根據研究表明[15],系統性整體護理干預能夠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得到顯著改善,使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提高,進而使發生并發癥的幾率明顯減少,屬于一種全方面的護理模式,對患者預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實施系統性整體護理干預,可以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使患者術后出血量明顯減少,并發癥率明顯降低,臨床應用價值較為明顯。

[參考文獻]

[1] 王沙沙,李自瓊,趙慶華,等.肝硬化并發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與預后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24):1829-1831.

[2] 張雨,王思甜.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食管靜脈套扎術的精細護理效果分析[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5,20(2):164-165.

[3] Nutter M,Dunston D,Ieyoub J,et al.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com-paring small bowel follow-through with 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y in the evaluation of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J].Gastroenterol Nurs,2015,33(4):298-302.

[4] T碧英.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應用綜合性護理干預的效果評價[J]. 中國醫藥科學,2015,5(15):135-137.

[5] 趙小斐,何滿紅,胡銀清,等.急救護理程序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進修雜志,2014, 25(3):257-259.

[6] 李霞秋,朱佳瑛.預見性及針對性護理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 26(33):6-7.

[7] Talwalkar JA. Evening administration of long-acting beta-blockers for primary prophylaxis in cirrhosis:An effective strategy[J]. Am J Gastroenterol,2011,106(3):545.

[8] 梁麗麗,王洪云.護理干預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當代醫藥,2014,19(25):136-137.

[9] 劉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再出血誘因分析及其護理干預[J].山東醫藥,2014,50(16):116-117.

[10] 周多蓮.護理干預對腦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經功能康復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26(11):10-11.

[11] 林小平.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26 (11):9-10.

[12] Zheng R,Dong F,Qiang W,et al. Nurses′ experiences with catas-trophic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qualitative study[J]. Eur J Oncol Nurs,2013,17(4):408-415.

[13] 周多蓮,吳英姿.護理干預對腦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經功能康復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26(11):10-11.

[14] 王貴良,文萍,文劍潑,等.垂體后葉素與生長抑素治療食管一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成本――效果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19(18):2217-2218.

第12篇

【關鍵詞】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護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門脈高壓最危重的并發癥,尤其是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急性期死亡率高達40%[1]。控制出血是搶救是否成功的關鍵,為此筆者對2002~2007年13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預見性護理和針對性護理措施,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自2002年5月~2007年3月,筆者參與搶救護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8例,其中男85例,女53例,年齡26~84歲,平均51歲。出血量1000ml以下為49例,1000~1600ml者54例,1600ml以上者35例。

1.2 護理方法

1.2.1 預見性護理

1.2.1.1 嚴密觀察病情,判斷病情:盡早發現出血先兆,如出現喉部發癢、胃部不適、惡心欲吐等癥狀時,應預見有嘔血可能[2],密切觀察血壓、脈搏、尿量等預見性地判斷病情,及早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避免出現嚴重后果。

1.2.1.2 急救:做好搶救準備,嚴格執行搶救程序,對有出血史和出血傾向較大的患者提前查出血型,通知化驗室備足血源,必要時抽血樣備用,以便出血時及時配血,盡早輸血。同時在搶救過程中,對血壓、脈搏及尿量進行動態監測。老年患者注意避免因輸血、輸液過多或過快而引起急性肺水腫。輸血宜輸新鮮血,因庫存血含氨較多,可誘發肝昏迷。另外,在輸液過程中,宜加強巡視、防止藥液外滲[3]。

1.2.2 針對性護理

1.2.2.1 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的護理:插管前檢查有無漏氣,插管過程中必須經常觀察患者面色、神志。插管后要保持胃氣囊壓力為50~70mmHg,食管氣囊壓力為35~45mmHg,密切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和量,置管24h后宜放出氣囊氣體,以免壓迫過久可能導致黏膜壞死,鑒于近年藥物治療和內鏡治療的進步,目前已不推薦氣囊壓迫作為首選止血措施[4]。

1.2.2.2 藥物止血的護理:垂體后葉素通過收縮內臟血管減少門靜脈血流而降低門脈壓力,達到止血目的。護理時必須保持治療的連續性,一般建立兩條以上靜脈通路,一條供輸血輸液搶救使用,另一條專用于垂體后葉素的輸注。同時嚴密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垂體后葉素可使血壓升高,用藥期間密切監測血壓;收縮冠狀動脈影響心肌供血,應注意觀察患者有無胸痛、胸悶。

1.2.2.3 內鏡下食管曲張靜脈硬化劑注射止血的護理:經食管曲張靜脈注射硬化劑,達到曲張靜脈消失的目的,采用硬化劑治療后患者應絕對臥床,限制活動,避免興奮激動,嚴密觀察血壓、脈搏及腹部體征。嚴格記錄出入液量及排出物的性質、顏色。術后8h內禁食,8~12h后可進溫涼流食,勿吃過熱、刺激、粗糙堅硬的食物。術后48h內可能有胸骨后疼痛,與硬性化劑刺激食管痙攣有關,疼痛劇烈時可口服利多卡因稀釋液(利多卡因100mg+生理鹽水500ml)。

1.2.3 手術治療的護理:上消化道出血內科治療無效時,通常手術治療,降低門脈壓力和消除脾功能亢進。

1.2.4 恢復期護理及出院指導

1.2.4.1 恢復期護理:患者在恢復期常有饑餓感,飲食難以控制,應從少量全流食向全量全流食、半流食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護士要加強巡視,嚴格把關,認真檢查患者食物,避免食用粗糙堅硬或刺激性食物,囑患者少食多餐,進食時細嚼慢咽。此外恢復期的患者體質仍然虛弱,應加強營養,給高熱量適量蛋白質及高維生素飲食,做到營養均衡,利于健康,注意保暖,防止肺部感染的發生。

1.2.4.2 出院指導:向家屬宣教一些本病的常識,使之對治療過程有一定的了解,取得家屬配合,并協助醫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教會患者及家屬識別早期出血征象及應急措施,出現嘔血或黑便時應臥床休息,保持安靜,減少身體活動;幫助掌握本病的病因、預防、治療知識以減少再度出血的危險。

2 結果

經過積極治療護理,13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愈79例,好轉28例,自動出院3例,轉外科手術24例,病情惡化及死亡4例。

3 體會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多合并休克,死亡率高。正確及時的救治與有效護理對提高急診搶救成功率、減少并發癥、降低死亡率有著重要意義。規范化、程序化的專業護理是保證。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的病情兇險,死亡率高,因此護理人員應掌握該疾病的各種基本醫學知識、專業及特殊護理知識,如胃腔灌洗、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等,同時預見性觀察病情變化,隨時配合當班醫生做好搶救工作。總之,上消化道出血起病急、來勢兇險、變化快、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和循環衰竭而危及生命,如能正確診斷,進行有效的止血治療及認真細致的護理,可使患者轉危為安,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從而達到康復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潘國宗.胃腸急癥學[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135.

[2] 董玉華,史洛,唐靜.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搶救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4,10(12):938.

[3] 李素霞.上消化道出血的西醫進展.護理研究,2002,16(8):4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保县| 辽阳县| 兴国县| 措美县| 扬中市| 夏邑县| 遵义市| 麟游县| 灌南县| 长治县| 同江市| 林口县| 宁化县| 崇义县| 萝北县| 翁牛特旗| 安岳县| 遵义县| 华安县| 抚州市| 定兴县| 杂多县| 元氏县| 萨嘎县| 灵山县| 漳浦县| 买车| 瓮安县| 阳春市| 张家港市| 高雄市| 大邑县| 福建省| 黄梅县| 岳西县| 页游| 凯里市| 宣城市| 屯门区| 咸丰县| 静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