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16 11:09:0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建設項目基本建設流程,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 計劃控制 制度建設 項目評價
1. 基本建設管理制度及規定的變革回顧
1.1國家基本建設管理制度的變革
自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三十年來,我國國民經濟實現了持久高速的發展,其中固定資產投資拉動因素是不言而喻的,各個地方政府紛紛抓住政策機遇,上馬大型建設項目,在拉動當地經濟增長的同時,這也暴露出了投資總量偏大、結構失衡、預算超支等諸多問題。中央政府早就看到了基本建設投資管理中的這種弊病,為了改變這種不正常的勢頭增長,國家計委、財政部、建設銀行總行早在1984年就作出了《關于國家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全部由撥款改為貸款的暫行規定》,把由國家預算安排的基本建設投資全部由財政撥款改為銀行貸款,歸還本利的資金來源必須從企業新增的利潤中支付。財政部后來又陸續出臺了《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若干規定》(財基字[1998]4號)、《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規定》(財建[2002]394號)、“關于解釋《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規定》執行中有關問題的通知”(財建[2003]724號)等文件。2006年,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建設部、安監局等多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煤炭建設項目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規定,這些管理制度或規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一部分高耗能、高污染、重復項目建設投入。更重要的結果是,使建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有了不少進步,建設單位的投資成本控制意識得到了逐步增強。
1.2兗礦集團公司基本建設管理規定的發展
2003年左右,正是兗礦集團實施“走出去”戰略,實現對外擴張的重要時期,在財政部出臺《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規定》之后,兗礦集團順勢制定了適合自身發展戰略的《兗礦集團公司建設項目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辦法》和《建設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為兗礦集團眾多建設項目的會計核算和項目管理的規范化奠定了重要基礎。兗礦集團核算辦法在財政部規定的原則下,內容更加細致,操作性更加強,對基層建設單位財務核算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和引導性。經過幾年的實踐驗證和內容補充,在2007年組織編寫了《建設項目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辦法講座》,為集團公司建設項目財務管理與核算工作進一步描畫了一套標準的“路線圖”。2009年再次對《講座》進行了修訂,除了對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內容進行重點優化外,還對近幾年國家法規進行了重新梳理,部分章節進行了重新編寫,形成了新的《建設項目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應用指南》,成為兗礦集團公司當前建設項目財務管理最新的工作規范。該指南既是工作規范也是一部財務操作手冊,實用性很強,涵蓋了所有建設管理流程和比較全面會計核算具體規定,表文并茂,實例突出,對廣大基建財務人員起到了積極的規范作用,特別是對與初次涉及基本建設核算的財務人員幫助更大,可以較快的熟悉基建相關管理規定與核算方法。指南下發后,兗礦集團所屬各個建設單位的核算質量和財務管理水平明顯提高,2010年基本建設財務決算考核中,各建設單位績效考核分值普遍提高,23家建設單位中,綜合得分80分以上的建設單位22家,占全部單位的96%,比2008年提高了20個百分點。
2. 基本建設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的特點
以兗礦集團為例,兗礦集團在多年的建設管理中,不斷總結教訓、積累經驗,逐步形成了具有兗礦特色的基本建設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特點。首先從業務歸口管理上進行了細化,把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與生產經營財務管理進行了區分,并在管理組織結構上,把兗礦集團財務部的管理職能細化為為生產財務部與基建財務部兩個并行部門,分別管理集團下屬生產和基建單位,確保了在業務管理上更加精細化和專業化。其次,更加提高了對可行性研究、初步概算、投資計劃及預算執行的控制力度,明確了集團公司計劃部門、基建管理部門、機電管理部門、物資管理等部門對建設項目的監管職責和具體工作流程,所有建設項目資金實行集中管理,由建設單位、專業化公司、集團公司三級多部門審批,網上劃轉,通過資金管控實現了對投資過程的控制。第三是更加注重了項目后評價制度的建設,突出了集團審計部門對項目建設過程及成果的審查與評價作用,實現了項目管理過程中發現問題能夠迅速反饋和及時糾正。除了上述具有兗礦集團公司特色化管理特點外,本人認為建設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還要突出以下幾個重要作用或特點:
2.1“關口”前移,控制好項目論證關
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是建設前期階段的重要工作,對項目成敗及投入的收益將產生直接、巨大的影響??尚行哉撟C必須要實事求是、科學民主,反對假、大、空和嘩眾取寵。每個建設項目從立項、設計、施工到建成投入使用,國家和建設單位要投入幾百萬、上千萬、甚至上億元的資金,然而很多項目建成后的使用卻不盡如人意,甚至成為了一堆垃圾、變成企業的包袱。究其原因,多是項目可行性論證誤導了項目決策。因此,負責任的項目論證,必須對項目有關的工程、技術、經濟、環境、政策等方面的條件和情況做詳盡、系統、全面的調查、研究與分析,對各種可能的建設方案、技術與工程方案進行充分的比較論證,應以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的視角對項目完成后的經濟效益、國民經濟和社會效益進行充分預測和評價,把財務控制關口前移,讓財務部門積極參與論證過程,共同把好項目的論證關。否則,依據一個錯誤的論證結果做出的必定是一個錯誤的項目決策,即使再加強建設過程控制也是無效的。
2.2超前預控,“計劃性”色彩很濃厚
基本建設年度投資計劃是基本建設管理實施階段的重要工作。它是根據初步設計概算和項目進展情況進行編制的,是基本建設活動實施計劃控制和財務管理控制的第一道關口,因此有“計劃上的節約,是最大的節約,計劃造成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的說法。經批準的計劃,是簽訂合同、設備訂貨和建設項目管理的依據。計劃指標以最末級單位工程為單位,設立類似會計科目的編碼,形成年度計劃大表,建設單位應當配備獨立的計劃人員,按月統計實際完成情況,對比分析計劃進度與控制情況,按月形成計劃統計報表,上報歸口管理部門。財務會計核算則要綜合考慮計劃規定與相關會計政策規定,科學合理地設置會計科目,準確反應各類投資的列報情況,動態對比實際列報與計劃指標的差異,發現計劃外、超計劃的工程立即予以制止或采取相應控制措施,從 而做到超前預控,維護計劃的嚴肅性。一個準確的計劃編制,基本上就已經確定了項目最終投資的完成數,建設項目的財務管理過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對計劃的執行過程,因此,整個項目管理與核算過程,“計劃性”色彩十分濃厚。
2.3建章立制,制度建設貫穿始終
建設項目管理是一個由多種專業機構組成的管理系統,各種專業管理各有側重,相互聯系,前后貫穿,渾然一體,一個項目從立項到竣工結束,始終是多個部門共同參與和共同控制的一個管理過程。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是其中一個重要管理環節,必須遵循項目建設程序為基本原則。因此,基本建設程序必須進行固化和優化,要形成規章制度,制度是從源頭上解決問題的關鍵,要本著實用、管用、好用、可用原則,貼近實際,優化流程,把制度建設和優化貫穿于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制定制度是對建設項目管理流程的固化,清晰的工作流程是建設項目管理的總抓手,按制度辦,按流程走,責任明確,目標清晰,利于解決過程中的問題,最終實現項目管理的過程控制。會計核算反應的就是流程的結果,反過來,會計核算結果與計劃的對比就是對流程環節考核的依據。因此,制度建設是杜絕“三超”現象,“三邊”工程,實現建設項目財務核算程序化、規范化和標準化的重要保障。
2.4項目評價,不只停留在事后上
一般情況下,建設項目結束后,項目主管部門還要依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列出的有關指標,結合工程竣工后的實際情況加以分析,作出評價,指出項目在論證、規劃設計、概算、工期、質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同時進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等綜合評價,即項目后評價。實際管理中,這種評價一般已經貫穿于項目建設的全過程中。各個建設項目在每年進行財務決算之際,建設主管部門都要對基本建設財務核算年度報告進行全面的審查和審計,審計過程和審計結論就是對當年度項目建設管理的一個綜合性評價。因此,項目評價工作的時點,實際上已不只是在項目結束以后了,建設主管部門還可以組織內部審計機構開展“建設項目中期檢查”,建立審查問題整改落實跟蹤機制,實現“全程審計、分期報告、迅速反饋、及時糾正”的評價目標,以強化提升建設項目整體管理水平,維護建設項目高效、健康、有序推進。
結束語
建設項目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多年以來,無數學者對此也有看各種各樣的觀點和論述,不同建設單位采用的核算方法、管理方法不盡相同,差異較大。國家有關部委雖然出臺了多部規章制定,但規范的都是“大方向”的問題,對于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細節上還是比較粗放。各個建設單位財務核算特點的不統一,有可能會造成國家統計口徑數據的不準確,甚至出現稅費繳納標準上的不一致。因此,行業內漸漸出現了希望國家統一基本建設核算的呼聲。兗礦集團在多年基本建設財務管理中積累的一些經驗,已經匯結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建設項目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方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隨著逐步的完善,還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形成《建設項目財務規范》,預計工作規范落成后,將是我國企業界首個針對建設項目管理,形成較為系統和完整的創新型探索文件。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1] 兗礦集團公司《建設項目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應用指南》.
[2] 湯冬秀《淺析加強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與核算的幾個關鍵環節》2005.
[3] 趙麗黎《淺談基本建設單位財務管理與預算控制》2000.
第一條本辦法適用于轄區內主要以財政性資金、政府專項資金(基金)、政府統一借貸資金等投資的新建、擴建、改建的基本建設項目。
第二條審計局(以下簡稱審計局)是基本建設項目審計監督部門。基本建設項目竣工結算實行監督審定制度,審計局負責具體工作的實施,建設單位、財政部門依據審計結果結付工程款。
第二章結算送審程序
第三條基本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合格后,施工單位應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完成竣工結算編制工作,并向建設單位遞交完整的結算資料。合同中沒有明確約定的,可認為其期限為60天。
第四條建設單位收到施工單位的結算資料后應進行核實、審查,對結算資料不完整或不符合要求的,應督促施工單位補充完善。施工單位經建設單位催促后14天內仍未提供完整資料或沒有明確答復的,建設單位即可根據已有資料進行審查,責任由施工單位自負。
第五條建設單位審查結束后填寫《基本建設項目竣工結算送審聯系單》,對送審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負責,并將完整的建設項目竣工結算資料送交規劃建設局(以下簡稱規劃建設局)。
第六條未列入年度計劃的基本建設項目,應由建設單位按規定辦理相關報批手續。
對于送審金額超預算10%且絕對額在50萬元以上的項目,建設單位應說明情況并辦理相關手續,由規劃建設局予以認可。
第七條規劃建設局應對轄區內所有基本建設項目的竣工結算進行初審,并簽署初審意見,初審結果由規劃建設局、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三方簽字確認。
第八條規劃建設局在初審結束后,應簽署初審意見書。15天內將基本建設項目竣工結算資料送交審計局。審計局對規劃建設局送審資料進行清點、核對后,由交接雙方經辦人簽字,并注明交接日期。
第九條對個別因特殊情況而不完全具備送審條件的項目,需由施工單位出具書面情況說明,經建設單位確認,規劃建設局同意后方可送審。
第三章結算資料要求
第十條工程竣工結算送審資料應完整準確、圖形清晰、字跡工整,有利于長久保存。
第十一條基本建設項目竣工結算送審資料應包括以下內容:
1、招標文件、招標圖紙、投標文件、中標通知書等;
2、施工合同、材料設備采購等合同及與項目有關的協議、紀要等;
3、設計變更、隱蔽工程單、施工現場簽證;
4、工程竣工驗收證明;
5、工程竣工圖紙(含設計變更);
6、工程造價結算書、工程量計算書及相應的電子版文檔;
7、施工單位資質證書、取費證書(或計價手冊);
8、其他影響工程造價的有關資料。
第十二條送審的竣工結算書應由施工單位具有造價編審或執業資格的技術人員編制完成。竣工結算書封面要有工程名稱、編制日期、工程結算總造價、編制人簽字、編制人資格印章、單位公章。
第十三條資料送審后,未經審計局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送審金額或送審內容進行調整。
第十四條現場簽證應由施工單位、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三方簽字,跟蹤審計項目還應由跟蹤審計人員簽字,才能作為工程結算的依據。簽證應提供原件,如為復印件應加蓋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公章。建設單位應加強對本單位現場管理人員及委托監理人員的監督管理,嚴格現場簽證行為。
第四章結算審計內容
第十五條基本建設項目竣工結算審計應包括以下內容:
1、施工合同、協議是否真實、合法、有效,是否與招標文件一致;
2、隱蔽工程施工紀錄和驗收簽證等手續是否完整、真實;
3、設計變更、施工方案變更是否符合程序、規定;結算是否按設計變更、施工方案變更作相應調整;
4、施工企業的資質等級、業務范圍、計價手冊是否與結算工程相對應;
5、竣工結算的結算方法、定額套用、費用計取、優惠讓利是否與合同條款、招標文件一致,是否符合國家、省、市規定和要求;
6、措施項目費是否與投標文件、施工組織設計一致;
7、工程量的計算是否與竣工圖紙、工程簽證資料、實物一致,是否符合工程量計算規則,有無漏算、重算和錯算;
8、定額子目換算、工料分析是否合理準確;
9、材料(設備)、人工、機械臺班價格是否合理準確;
10、工程量清單報價項目的結算價是否與投標報價一致。
第五章結算審計實施
第十六條審計局根據基本建設項目年度計劃成立審計組,實施結算審計。審計組針對審計項目的工程特點,編制建設項目結算審計實施方案。
第十七條審計局在實施建設項目審計三日前,向被審計單位出具《審計通知書》。
第十八條審計組以合同、招標文件規定的定額、計價方法為依據,根據市場供求變化和施工條件等因素實施初步審計,并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進行復核丈量,現場取證。
第十九條初步審計完成后,審計組內部實行交叉復審,最后由稽查復審科實行復審。三級審核的每一流程均應在《工程竣工結算審計流程表》上簽署相應的審計意見。
第二十條竣工結算審計的基本建設項目審定后,由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和審計局三方在《基本建設項目審定單》上簽字蓋章認可,委托審計項目還應由受托的社會中介機構簽字蓋章認可。審計局出具相應的竣工結算審計報告并送達建設單位、財政局、規劃建設局和相關單位。
第二十一條竣工結算審計從規劃建設局送審至出具征詢意見稿的時間原則上不得超過6個月。
第六章相關責任
第二十二條經審定的基本建設項目,以施工單位初始送審額為計算基礎,審計核減率在10%以內的(包括10%),審計費用由審計局承擔;審計核減率在10%—15%的(包括15%),10%以內的(包括10%)審計費用由審計局承擔,10%以上的審計費用由施工單位承擔;審計核減率在15%以上的,審計費用由施工單位全額承擔。施工單位應在工程竣工結算送審時就承擔相關的審計費用填寫《承諾書》。審計費用按審計局的相關造價咨詢服務收費標準規定上限確定。
第二十三條施工單位應對竣工結算的真實性負責,杜絕高估冒算。對審計核減率超過30%以上的送審項目,審計局可建議規劃建設局取消該施工單位參與其他項目建設的資格,同時抄送監察局備案。
在我國,農業歷來受到國家的重視,國家對農業基本建設的扶持力度也越來越大,國家為農業基本建設投入了大量資金,而這隨之帶來的是會計核算產生的問題,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的會計核算還不規范,導致國家的投資效應不高。本文對當前農業基本建設項目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
會計核算;項目資金;規范化管理
1農業基本建設項目存在的問題
1.1資金核算問題
隨著國家對農業基本建設的投入不斷擴大,農業基本建設項目也日益增多,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單位的資金核算工作存在著問題,資金支出管理沒有按照相關規定執行,不能對國家對農業基本建設投入的資金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這樣會極大影響國家投入的回報。資金的核算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核算賬戶混亂。農業基建項目按理來說是一個很重要很大的項目,所以理應和單位基本會計核算賬戶區分,在銀行單獨設立一個儲存項目建設資金。一旦和單位基本賬戶混用,那么極容易出現農業基建項目資金被挪用、占用,不能第一時間了解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的會計信息和建設狀況[1]。
2)資金會計核算科目設置不規范。雖然國家有相關會計制度對如何設置會計核算科目做了充分的論述,但是有些單位依舊不能科學合理地設置會計科目,沒有根據實際需要設置一級二級科目。如果會計科目不能具體反映項目的核算,那么使用者就很難得到具體建設的實際成本支出,項目核算非常殘缺不完整。
3)財會人員對項目資金制度了解不深刻。財政部在《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規定》及解釋通知中對項目資金的使用作了一些限制性的規定,比如規定項目的業務招待費支出不能超過建設單位管理費總額的10%,還有對預留質量保證金的規定以及收尾工程資金等諸如此類的規定[2]。實際上,很多單位的財會人員并不了解有這樣的規定,這就出現了大量違規使用現金支出和濫用工程款的現象。
1.2“固定資產”科目設置不合理,其管理不完善
有的時候,有些單位建賬會把“交付使用資產”中的一些內容計入固定資產,這就違背了會計制度的規定。有很多形成的資產在農基建項目竣工之后,總賬中沒有單位自用的資產,然而一般對這種沒有形成單位自用的資產的監管和保護會少很多。
1.3申報缺乏財會專業人員的指點
在《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申報審批管理規定》中的第一條就提到了,農業單位需要科學合理地管理農業基本項目的建設,做好工作人員的分工工作,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這樣才能提高決策水平,確保項目審批落實通過。一般情況下,任何企業單位的一項決策通過與否都會涉及到財務方面的可行性,同樣,農基建設項目的申報更是如此。實際上,很多農業單位的管理人員缺乏這方面的意識,財會人員并沒有參與到項目申報的預算編制。如果財會人員缺少對前期研究的參與,那么很難為此項目構建一個完整的會計核算體系,也不能從整體上很好地把握資金的流動性管理。
1.4農業單位財會工作者人才流失
雖然農業是我國的第一產業,但產業整體收入水平偏低,這就導致很多財會人員不會選擇農業這個行業發展。這樣一來,整個行業的財會人員不僅流失,優秀素質高的財會工作人員更是少之又少。
1.5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
無論什么企業,都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無論是以成文的形式還是不成文的形式,都要有一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國家撥付大量的資金投入農業基本建設中,這就需要一個有效的內控制度對整個資金的運作進行監督,否則就會出現財務漏洞,這樣農基建設不能很好地進行。前文中提到農業單位財會工作者越來越少,這也極易導致企業審核與記賬都由同一個人完成。如果只注重建設項目本身,而不注重財務管理,也就不能很好地對農業基本建設項目進行管理[3]。
2應對策略
2.1完善項目資金會計核算體系
項目單位應該完善項目資金會計核算體系,為項目專門設立專戶管理項目建設資金,按照相關法規和制度進行會計核算。與此同時也要重視配套資金的核算,這樣就能夠更完整地進行項目資金的核算。
2.2合理分配崗位,職責分明
項目單位要建立機制,鼓勵財會人員積極參與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的全部過程。這樣能夠保證項目預算更準確,建立一個良好的資金結構,能夠很好掌控整個項目流程。
2.3培養財會人才,提高財會人員業務能力
做好對財會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基本建設項目中財會人員的基本素質。一個財會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專業程度直接影響到農業基本建設項目能否有效地進行。不僅財會人員自己要去努力進取,也需要單位定期組織對財會人員的培訓,培養儲備人才,不僅提高財會人員知識方面的認知,還有道德職業操守的提升。
3結束語
基建問題不僅僅局限本文所陳述的問題,人們還應繼續在失敗中總結經驗,積累和發現問題,然后積極探索解決問題,這樣才會讓農業基本建設越來越好。
作者:鄒敏芳 單位:江西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肖紅勤.新會計制度對農業基本建設項目會計核算帶來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經貿,2013(18):247-248.
關鍵詞:消防部隊 零星基本建設 審計
中圖分類號:F239.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4)10-132-02
基本建設審計是消防部隊審計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公安消防部隊基本建設審計暫行規定》要求,凡是有基本建設活動的公安消防部隊各級各單位以及利用各種資金建設的工程建設項目,必須接受審計監督?!吨袊嗣裎溲b警察消防部隊工程建設管理暫行規定》第五十八條規定“武警消防部隊各類工程建設項目,無論投資來自何種渠道,無論規模大小,均必須接受審計監督。”《公安消防部隊基本建設審計暫行規定》第四條規定“投資金額部消防局40萬元(含)以上、總隊級單位30萬元(含)以上、支隊級單位20萬元(含)以上、大隊級單位10萬元(含)以上的,按照本規定實施審計監督?!鄙鲜鲆幎▽ο啦筷犻_展零星基本建設審計提供了依據,但這些規定比較籠統,缺少一定的審計流程,對關鍵控制點的審計形式、審計配合、職責分工、底稿記錄與復核、資料歸檔等實際操作不明確,在實際運用中主觀性和隨意性較大,存在一定的審計風險,審計質量也得不到保證。為此,筆者結合消防審計工作實踐,選取了一些關鍵環節來構建消防部隊零星基本建設審計流程。
本文所講零星基本建設,是指消防部隊投資規模在200萬元以內的零星項目。如果達到招標或者政府采購要求的,還需按照招投標法、政府采購法等法律法規以及基本建設審計相關規定,開展事前事中事后審計。
一、合同(預算)審計流程
1.項目執行部門(經辦人)報審:經辦人在審計人員指導下,填制《基建項目合同送審表》(見表1),提供完整送審資料(表內所列),并履行審核審批手續。
2.財務部門審核:就經費來源及到位情況,經費預算及列支渠道提出審批意見并簽署姓名與日期。
3.后勤部門審核:對項目立項手續完備情況、經費保障情況等提出審批意見并簽署姓名與日期。
4.審計部門審計:(1)審查內容。參與直接審計的審計員重點審查:工程立項的審批權限是否合規、審批手續是否完善(單位辦文、會議記錄等)、經費是否納入預算(或計劃)、資金來源是否落實、施工單位的確定是否符合規定、施工單位是否具有相應資質、施工單位上報預算(施工圖紙)是否合理、擬簽訂的合同是否合法、合規、完整,(2)出具審核意見。審計人員根據審計情況編制《基本建設審計工作底稿》(合同審計類),記錄審計過程與結果,審計部門負責人對底稿進行復核,在此基礎上審計部門出具審計意見書,審計部門負責人在表內簽署審批意見、姓名與日期。
5.單位領導審批:按照本單位審批權限管理相關規定,單位領導提出審批意見。
二、結算審計流程
1.項目執行部門(經辦人)報審:經辦人在審計人員指導下,填制《基建項目結算送審表》(見表2),提供完整送審資料(表內所列),并履行審核審批手續,經單位領導審批同意后將結算資料提交給審計部門進行審計。
2.項目執行部門負責人審批意見:對結算資料進行初步審核,提出審批意見并簽署姓名與日期。
3.單位領導審批意見:對項目送審結算進行把關審批并簽名。
4.審計部門審計。(1)受理。審計員接到單位領導批準后的結算資料后,進行初步審查,主要審查內容有:結算資料是否完整(包括前期合同審計時所有資料、工程結算書、變更記錄、工程圖紙等基本審計資料),內容是否真實,簽章手續是否完備,工程竣工結算書是否按合同相關要求編制,及時提醒相關部門補齊缺項、漏項資料,初步審查通過后,審計部門受理。(2)組織審計。審計部門按照規定組織進入施工現場就地審計,審計應在合同(預算)審核的基礎上注意:結算資料的完整性;預算的控制情況;深入施工現場勘測;注重合同條款的履行、預結算對照、額外增加的工程量、隱蔽工程量等審計?,F場審計工作量一般委托社會中介機構開展。(3)報告審計結果。審計部門根據結算審計情況編制《基本建設審計工作底稿》(結算審計類),記錄反映審計基本情況、發現的問題以及審計建議,審計部門負責人對底稿進行復核,在此基礎上審計部門出具審計意見書,并將審計意見書和社會中介機構出具的審計報告(簽章前)報送領導同意后簽章。而后,審計部門通知項目執行部門(經辦人)簽收審計意見書和審計報告。
三、審計資料歸檔流程
1.項目基本審計信息登記。結算審計完成后,審計員應對項目基本審計信息進行登記(包括項目名稱、施工單位名稱、資金來源、合同金額、送審金額、審減金額、審定金額及主要審減原因等),填制《基建項目結算審計統計表》。
2.歸集整理、形成檔案。結算審計完成后,審計員應對審計項目的資料進行歸集整理,形成審計檔案。應將合同審計、結算審計查看的所有資料,經辦單位送審的相關表格(復印件),審計員填制的表格和底稿,審計意見和審計報告等資料,按照逆審計順序編制《基建項目審計檔案目錄》,做好審計資料的歸檔。
參考文獻:
[1] 奚志華.消防部隊事前事中過程審計問題淺議.經濟師,2014(9)
關鍵詞:高校新校區建設 竣工財務決算滯后 面臨問題 措施
中圖分類號:F285;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7)03-191-02
為了我國高??沙掷m發展,大多數高校在2002年前后為建立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學校的人才培養,陸陸續續建設了新校區,在基本建設項目中加大了投入,開工項目增多。但是,絕大多數新校區建設項目一期工程已竣工交付使用多年,至今卻仍未進行竣工財務決算。高校新校區基本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按財政部有關文件規定,要求必須全面反映高校建設項目的建設成果,以此進行財務狀況分析,提高資產的投資效益,并作為核實新增固定資產價值,辦理資產交付使用手續的依據,已竣工的基本建設項目應竣工后三個月內編制竣工財務決算。由于種種原因竣工財務決算卻長時間被擱置,導致竣工財務決算滯后,在新的會計制度下高校事業賬“在建工程”與基建賬“在建工程”多年不能合并,不能全面真地反映高校的資產狀況,使國家財政資金得不到有效的監控。因此,應對高校新校區基本建設竣工財務決算普遍滯后現狀加以分析,并制定相應防范措施,對加速完成已交付使用的基本建設項目的竣工財務決算,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高校新校區已竣工交付使用建設項目財務決算滯后存在的問題
1.對于竣工財務決算提供資料無專人負責收集、整理、保管,各職能部門之間缺乏溝通以及相互配合,許多有關建設項目的文件和材料無法及時傳遞給基建財務,使財務人員不能按時進行竣工財務決算?;ú块T與財務部門由于缺乏相互溝通,不清楚竣工財務決算需提供什么資料,更不清楚具體的程序,導致基建部門提供的基建材料不完整、不及時。由于工程項目建設周期較長,在建設過程中,沒有制定明確的崗位職責,沒有指定專人保管資料,導致有關竣工財務決算的部分資料缺失;再加上建設期間基建部門及財務部門部分負責人工作的調動,并且沒有進行資料移交工作,造成竣工財務決算所需的工程資料不全?,F有部門的負責人及工作人員可能會以不了解整個建設期間工程施工的具體情況作為理由不予提供材料,從而影響了決算的進度。
2.一些高校領導對基建項目的竣工財務決算工作不重視。一些高校領導并不參與和督促高校按時編制財務決算,沒有意識到加強高校基建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工作的重要性。他們更關心新校區建設的工程進度,以及擴招后學生是否能按期進駐新校區和整個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行,認為竣工財務決算只是各管理部門之間交接手續和財務的賬務處理問題,不會影響新校區建設項目的交付使用。據了解,2016年度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清查中,部分高校也開展了竣工財務決算推進工作,由于竣工財務決算需經財政認可的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審核,并支付一大筆的審核費用,還有許多遺留問題短時間內無法解決,編制竣工財務決算工作又被擱置下來。所以造成實際資產與賬面資產嚴重不符,一些高校領導在實際工作中過于形式化,未發揮其實質性作用。
3.高校新校區建設資金大部分來源于貸款,資金需要量大,資金缺口相應變大,不能按時辦理工程的結算,財務人員由此無法及時準確地獲取竣工財務決算項目總成本費用。盡管近年來國家對教育資金投入不斷增加,但新校區建設一味追求大與美,沒有考慮學校的財務經濟狀況,在建設期間,攤子越鋪越大,標準也越來越高,建設過程中也遠遠超出了當初的預算,遭遇了高校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資金鏈緊張情形,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為了緩解資金困難通過銀行貸款,但貸款利息負擔過重,還款壓力增大,不能按照施工合同約定支付工程款。學校想盡辦法,最后只有通過新老校區土地置換來解決資金缺口,一拖就是幾年,從而導致無法及時進行項目竣工財務決算。
4.學校基建財務人員缺乏基建竣工財務決算編制經驗,特別是在建設中資金來源多渠道,十幾個建設項目同時進行,并且投資高達十幾億元的這種新形勢下進行竣工財務決算編制,成本項目多,面對各種待攤投資項目,不知如何進行項目的分配及攤銷。例如,新校區總體規劃的設計費、征地費用、道路管網、綠化、土方等等公共支出是否能單獨作為資產移交固定資產,還是按每座樓的投資金額進行分攤,財務人員不知如何處理。在沒有找到具體的分攤根據和方法是,財務人員隨意進行了分攤,導致單項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不準確。再加上多年未進行竣工財務決算,待攤投資費用在不斷地增加,更增加了編制竣工財務決算的難度。
5.新校區建設一期工程已完工交付使用多年未編制竣工財務決算,新的改造和擴建工程又開始進行,影響了整座大樓的竣工財務決算,導致了竣工決算無法按正常程序進行,造成了前期的工程竣工財務決算編制滯后。
二、加快推進新校區建設已完工交付使用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的措施
1.加強對竣工財務決算組織和領導工作。編制項目竣工財務決算需要負責高?;ㄘ攧盏念I導進行組織和領導,基建、財務、審計、資產管理各部門之間積極配合,相互協作來共同完成。由于高校的新校區建設竣工財務決算綜合性比較強,加上遺留問題也比較多,高校基建財務的領導要根據存在的問題加強組織和領導。首先,要求有關人員對編制竣工財務決算重要性和緊迫性予以重視,明確各部門的任務和分清其責任,與部門的目標考核掛鉤,完不成的作為目標考核不合格處理。其次,校領導應成立臨時負責編制竣工財務決算的組織機構,該機構的有關人員應善始善終地做好各項工作,以利于提高決算編制質量和效率。再次,對建設工程項目歷史遺留問題和各部門在辦理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共同商議逐項解決,資料和手續不齊的責成相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經辦人把竣工財務決算材料補齊,辦理清楚,確??⒐へ攧諞Q算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2.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完善的竣工已交付使用資產財務決算工作流程及其責任追究制度。竣工財務決算工作流程及其責任追究制度的制定決定了竣工財務決算能否順利、及時進行的重要保證,防止各有關部門之間的推諉扯皮,以提高工作的效率。例如筆者所在河南中醫藥大學2016年在進行竣工財務決算時,一些部門之間也存在相互推諉,工作難以推進的問題。在校領導的組織下,由國資部門牽頭制定了工作流程及責任追究制度,各部門根據此項流程分別進行工作,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首先,基建處確定哪些項目已經結算,是否可以進行竣工財務決算,對已確定可以進行竣工財務決算的,要以書面的形式通知給財務部門和國資部門。其次,國資和財務部門根據基建提供的項目決算書面通知,列出各自需要的Y料明細向檔案人員和基建部門索取,對于一些不能提供的資料應請示領導,各部門之間共同商議解決。
3.加強財務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編制竣工財務決算能力?;ㄘ攧杖藛T業務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項目竣工財務決算編制的是否準確和完整,為了更好的適應在新時期投資規模較大情形下的財務會計工作,不但要定期對高?;ㄘ攧杖藛T進行相關的培訓和與各高校之間的學習交流,而且要掌握一些基本建設工程知識,以此來提高高校基建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財務竣工決算編制的質量,并參與到建設項目立項、可行性研究、招投標、工程質量管理、工程項目驗收之中,針對建設成本、經濟效果等主要指標來對竣工財務決算進行分析,提高資金的投資使用效益,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提高高?;ㄘ攧杖藛T的工作效率。
4.加強編制竣工財務決算的賬務清理,對于新校區建設總規支出進行準確攤銷。對于已竣工交付使用的項目及時進行賬務清理,各項成本費用、建筑安裝、設備投資不漏列、不虛列,特別是對投資完成額,要與合同預算部門配合,結合基本建設項目建設的情況進行細致的核對,還要以恰當的方式分配計入各項交付使用資產成本的各種費用開支,比如能直接計入具體工程項目的,就直接計入相關項目中,對于不能區分屬于哪個項目的開支的待攤投資費用,如新校區建設管理費用、總體規劃設計費、道路管網、總體的綠化、貸款的利息等等,不能明確歸屬某工程項目的費用,采取實際投資分配率法進行攤銷,對于工期長也可采取概算投資計算分配率進行分配。
總之,新校區建設竣工財務決算編制是一項工作量大,建設期限長,遺留問題多的工作,并涉及基建、財務、審計、國資等多個部門,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協調,落實決算編制的責任制,完善獎懲制度;同時要進一步提高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切實保證財務竣工決算編制的質量,真正體現資產管理水平以及學校的生存與發展。準確及時完成竣工財務決算,能夠真實地反映學校的資產狀況,這同時也是促進高??沙掷m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李艷,編制基建項目竣工財務決算探析[J].企業研究,2012(16)
[2] 財政部關于印發《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規定》的通知[2008.6.16]
[3] 陳園,淺談基本建設竣工財務決算存在的問題,經濟研究參考,2008(71)
[4] 《基本建設項目建設成本管理規定》(財建[2016]504號)
[5] 李軍.淺談高?;⒐へ攧諞Q算管理[2009.6.28]
關鍵詞:基本建設;財務;管理
為嚴格控制建設成本,減少資金損失和浪費,提高投資效益。企業基本建設項目財務管理可從項目前期、項目實施與項目竣工決算管理工作三個階段加強工作:
一、加強項目前期的財務管理
項目投資應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效益為核心,統籌考慮,綜合決策。項目投資決策應充分考慮其財務因素,即項目決策時的經濟指標評價??尚行匝芯繄蟾娼洕б娣治鲆豁椫匾墓ぷ?。所以在進行濟效益分析評審時應重點審查項目的投資估算是否合理,經濟上是否可行,引用的財務數據是否準確。預測的投資效益數據與歷史數據、經驗數據及同類項目實際投資效益的相互比較,判斷項目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等。
二、加強項目實施過程的財務管理
基本建設項目實施階段主要指設計批轉后,工程項目開始組織施工,到工程完工辦理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的階段。包括招投標、合同簽定、工程物資管理、工程施工管理、初驗等五個環節。
1.加強項目招投標的財務管理和監督。為降低投資風險和節約投資成本,項目招投標是一項行之有效的作法,使項目招投標發揮應有的作用,在財務監控上重點應對參與競標的設備廠家和施工企業的財務狀況、資質等級進行分析評價,確認競標企業在設備供貨和項目實施過程中是否有足夠的財務履約能力,以保證項目能夠按合同約定工期完成,并能及時提供完整的竣工結算資料,確保雙方能夠順利按合同約定及時辦理結算。
2.加強合同簽定及執行過程中的財務管理和監督?;ê贤枪こ虒嵤┻^程中確認投資成本,辦理外部資金結算的重要依據,也是基建項目實施過程中重要的成本控制環節。所以合同財務管理應重點關注合同文本中價格、付款條款、付款比例和設備采購清單構成等是否符合財務規定。同時應建立合同管理臺賬,應清楚掌握工程實際進度與合同付款申請是否匹配。應建立定期與業務部門核對臺賬信息制度,確保對外結算的及時性、安全性和財務核算的準確性。
3.加強工程物資管理,確?;椖吭O備安全與成本核算完整。工程物資是基建項目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應掌握設備物資采購、保管、入庫、發出、結存、退回等控制措施是否有效,應及時對合同、驗收單、出入庫單、發票等證據進行校對,定期不定期組織物資清查盤點,不應通過會計核算監督物資是否按照設計合理領用,監督施工單位物資損耗是否在設計規定的損耗范圍,防止發生損失浪費。
4.加強工程施工階段財務管理工作。工程施工由工程建設部門組織。工程施工財務管理應重點關注工程進度報告與合同的執行進度的匹對,防止工程建設部門虛報工程量。
5.參與工程項目初驗,及時辦理資產暫估入賬。工程項目開通初驗時,工程部門應組織相關部門進行驗收并編制交付使用資產清單。財務管理重點應依據交付使用資產清單、項目開通通知書進行資產價值暫估與預轉固。
三、加強竣工決算的財務管理
項目初驗后應對財產物資、債權債務進行清理,編制初步竣工決算,并報審計部門辦理竣工財務決算審計。在項目決算報告批復后,辦理正式轉固并將所屬項目資產移交固定資產管理部門。
四、加強基建會計核算和財務工作
1.建立健全基建財務管理崗位?;ㄘ攧展芾砉ぷ魇且豁棇I性很強的工作,因此,要建立基建財務管理隊伍和崗位,定期組織通信業務知識培訓,掌握新技術新業務的特點,熟悉項目實施過程的業務流程,準確、及時地制定相應的基建財務管理辦法。
2.加強基建會計核算基礎工作,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企業應根據《企業會計制度》、《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具體的會計核算細則。同時應建立健全基建投資支出會計報表、統計報表制度,規范報表的編制內容、編制方法。要保證編制上報的基建報表,能準確反映年度投資計劃的完成情況,及時分析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考核建設單位概算、預算執行情況。
3.建立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基建財務的檢查監督職能。按照內控工作要求盡快建立健全工程管理流程中成本核算、物資管理、工程進度、資金支付等流程的各項規章制度,明確部門、個人職責分工。
一、太原市城市建設取得的成就及發展目標
(一)“十一五”末太原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成就
改革開放30年來,太原市建成了一大批先進水平的重點建設項目和重大工程,“十一五”末我市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87.63億元,主要完成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413項,其中:新建改建道路工程112項、橋梁工程36項,小街小巷改造工程158條,公園建設、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綠化改造等配套工程107項,太原市城市路網形成為十縱十橫加三環”的棋盤式布局。全市共有城市道路1078條,其中30米以上的主次干道93條、30米以下的小街巷985條,道路總長1770公里,總面積2432萬平方米,城市路燈電纜長度2237公里,路燈11萬盞,總功率2.4萬KW•時/年。城市消防車輛207輛,消火栓2,436個;道路交通標線51萬平方米,交通信號燈337處,道路護欄2萬組,交通標志1.7萬面,道路標線60萬平方米。園林綠化養護公園19個、苗圃3個、動物園1個,動物(獸、禽)種類194種共計3200(頭)個、綠地面積1846萬平方米,公園水域面積1146萬平方米,行道樹10萬株。城市污水處理廠7個,泵站41個,年污水處理量2.2億噸,泵站年污水抽升量5,300萬噸,垃圾填埋和焚燒處理廠7個。極大地增強了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服務功能,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環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和檔次。
(二)“十二五”期間太原市城市基礎設施發展目標
“十二五”期間太原市城市基礎設施發展目標是道路、橋梁、鐵路樞紐、軌道交通等建設,預計投入1000億元左右,計劃每年投入200億元。其中軌道交通建設約49.2公里,投資概算297億元,城市框架道路總長約250公里,投資概算310億元,新建、改建主次干道約150公里,片區綜合改造小街巷50公里,投資概算124億元;南站交通樞紐工程總長約25公里,投資概算95億元,汾河治理美化三期工程,投資概算26億元;城市公用設施、園林綠化、市容環衛工程,投資概算150億元,主要在我市東西南北向建設快速路,與濱河東西兩路共同構建城市快速交通體系。主要項目有:機場快速高架路工程、南沙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建設路快速高架路工程、北沙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等。
二、城市基本建設資金管理體制的沿革
(一)從建國初期至1978年基本建設
財政實行統收統支的財政管理體制,基本建設實行了國家“全統全包”的集中統一管理體制,即主要的特點就是自上而下按行政管理體系分配基本建設投資、計劃實行政府控制、基本建設80%來自中央財政安排的基本建設支出,實行無償撥款。
(二)1978年至1994年財政管理體制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財政管理體制從“分灶吃飯”的財政管理體制改為“分稅制”,國家下放基本建設審批權,基本建設投資體制實行改革,財政基本建設對有還款能力的建設項目實行“撥改貸”,對行政事業單位和公益性基本建設繼續實行無償撥款,要求建設資金由建設銀行負責辦理,以保證建設資金按計劃使用,防止損失浪費。
(三)1994年以后財政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
1994年以后地方財力增長很快,地方政府用在基本建設方面的財力逐年增加。尤其1998年財政實行積極財政政策以后,國家用近萬億元長期建設國債資金安排了國債建設項目,我市也用國債建設資金投資了許多公益性基本建設項目,同時隨著我國金融體制的改革,建設銀行代財政管理建設資金和項目的職能取消,財政部《城市維護建設資金管理辦法》強調“對于城建項目,財政部門負責審核項目預算、審核并批復竣工決算”。
(四)財政部城市維護基本建設資
金管理辦法的制定和完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特別是1985年全國開征城市維護稅后,城市維護基本建設的資金增長較快,為了加強城市維護基本建設資金管理,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財政部于1989年制定了《城市維護建設資金預算管理辦法》,其中對于城市維護基本建設資金適應用途中明確規定“市政公用設施,其所需的基本建設投資,應當按照國務院批準的的《關于投資管理體制的近期改革方案》的定,納入各級地方年度基本建設投資計劃,不得擠占城市維護建設資金”。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迅猛發展,城市基本建設資金的總量快速增長,資金管理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為適應形勢的變化,財政部在原《辦法》的基礎上,通過廣泛征求各地意見,重新修改制訂了《城市維護基本建設資金管理辦法》。新修訂的《辦法》,在城市基本建設資金來源上主要增加了“城建借款和城建周轉金”,在支出用途上明確了“城市維護基本建設資金在保證市政公用設施得到正常維護的情況下,也可用于有關城市公共設施建設投資”。但從2008年以來,城市維護基本建設資金的內涵外延不斷擴大,如政府城市建設債務管理、融資與貸款本息統籌、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的籌集使用和管理等等,需要在理論和實踐中與時俱進,豐富、完善、提高城市維護建設資金的政策制度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太原市財政基本建設資金發展現狀
(一)城市基本建設資金的收入來源
(1)列入財政預算支出的地方財力安排的用于城市維護和建設的專項撥款;
(2)按國家規定征收的城市維護建設稅;
(3)按國家規定征收的城市公用事業附加收入、電費附加收入;
(4)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使用收入;
(5)按國家規定收取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基金收入;
(6)按國家規定征收的超標排污費和城市水資源費收入;
(7)城建行政性收費(主要含城市污水處理費、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費、掘路修復費、河道維護費、消防設施配套費及工程質量監督檢驗費等);
(8)中央和省補助用于城市建設專項的轉移支付資金;
(9)省級城市建設債券資金;
(10)向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融資貸款資金等;
(11)公租房、廉租房、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住房資金的籌集。
(二)城市維護基本建設資金的使用范圍
(1)市政公用設施的維護:包括市政工程設施即城市的道路、橋涵、下水道、排水、防洪堤壩公共污水處理等設施;
(2)園林綠化設施即公園、苗圃、植物園、動物園、公共綠地等設施;
(3)公共環境衛生設施即公共廁所、垃圾清運、街道清掃、灑水、掃雪等;
(4)其他公共設施即城市園林界內的一般文物、公共消防、城市路燈、交通標志等設施;
(5)城建主管部門及納入其所屬的事業單位的正常經費支出;
(6)城市基礎設施支出;
(7)公租房、廉租房、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住房資金支出。
(三)太原市城建資金收支情況
1.太原市城市基本建設資金收入規•財務管理模。“十一五”期間,市級城建資金收入累計完成260.6億元,比“十五”期間五年累計84.3億元增長3倍;“十二五”期間前三年收入分別為2011年140.7億元、2012年為112.9億元(2012年經濟受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國土收入完成52.9億元比預算短收23.5億元,土地成交萎縮,收入大幅下滑)、2013年242.2億元,“十二五”前三年合計收入495.8億元,比“十一五”期間五年累計數增長90%。太原市城建資金收入規模從2000年的7.5億元發展到2013年的242.2億元,十三年增長31倍,僅僅國土收入就從不足1億元發展到2013年的123.6億元,增長百倍以上。
2.太原市城市基本建設資金支出規模?!笆晃濉逼陂g,太原市城建資金支出五年累計240.7億元,比“十五”期間85.03億元增長1.8倍。“十二五”期間前三年支出分別為2011年140.2億元、2012年為115.8億元、2013年217.8億元,“十二五”前三年合計支出合計數為473.7億元,比“十一五”期間五年累計數增長一倍。太原市城建資金支出規模從2000年的6.9億元發展到2013年的217.8億元,十三年增長31倍。2013年收入支出均比2012年增長100億元,主要是國土收入完成123.6億元比2012年的52.9億元增加70.7億元,市級地方財力預算安排30億元比上年10億元增加20億元,省轉貸地方政府債券15億元。
四、城市基本建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土地財政加大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地方政府向銀行貸款、社會融資籌措資金是重要的城市建設資金來源,依靠國有土地出讓收入的大量增加投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也是重要資金來源。但其資金來源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受到考驗,由此,地方財政過分依賴土地財政并加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應加快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改革,擴大民間資本投入,多渠道推進城市化進程改革。
(二)城市基礎設施資產管理底數不清
城市建設因為投資主體、建設主體以及運行主體分離,有很多已完工交付使用項目卻資產不清,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內容之一的“建立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的實行存在很多障礙。當務之急是財政部門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交付使用”項目,進行竣工決算評審和批復,對基本建設結余資金收回國庫,對拖欠工程款按規定清償。
(三)基本建設資金使用效益不高
城市維護建設資金開支的城建主管部門及其所屬的事業單位,由于沒有科學合理的定員、定額管理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不到位,供養人員過多,機構重疊,職能交叉;一些經營性事業單位沒有轉變體制,仍為全額或差額事業單位,經費由財政負擔,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現象普遍存在;導致資金分散使用效益不高。城建部門機關和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統一納入地方財政預算管理,城市維護建設資金,只用于城市基礎設施的維護和建設。
(四)基本建設工程程序管理失范
在城市維護建設資金的使用上,存在“重建”、“輕管”、“失養”方面的問題和建、管、養脫節的問題比較突出。解決的途徑是規范基本建設項目執行流程,在建設—完工驗收—資產交付使用—竣工批復—城市基礎設施資產管理的五個環節,明確責任主體,實行最嚴格的主體責任終身負責制。
五、完善基本建設資金管理體制的建議
(一)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我國的財政管理體制發展的實踐昭示我們,要實現財政體制良性循環,必須明確劃分中央與地方責權、事權、財權,建立規范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依法規范和科學核定收支基礎。財政部應制定新的《城市建設資金管理辦法》,刪除已過時的條款,增加新的業務規范,推進城市建設管理創新,建立透明規范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允許地方政府通過發債等多種方式拓寬城市建設融資渠道,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運營等。
(二)建立多元資金供給模式
從地方政府城市建設資金現行管理實際出發,應建立城市建設資金多元供給機制。在政府實施有效監管、機構嚴格自律、社會加強監督的基礎上,擴大基本公共服務面向社會資本開放的領域。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公平開放基本公共服務準入,在實踐證明有效的領域積極推行政府購買、特許經營、合同委托、服務外包、土地出讓協議配建等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方式,抓緊研究制定分領域、分行業具體政策,包括規范準入標準、資質認定、登記審批、招投標、服務監管、獎勵懲罰及退出等操作規則和管理辦法。結合太原市實際情況,事業單位不能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當前一要啟動太原市養護管理體制的改革,推進城市養護事業單位事、企分離,提高城市建設資金•財務管理使用效率。推行BOT、TOT、ABS(資產收益抵押)、PPT等多種融資形式。把城市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從以財政預算安排為主,逐步轉變為國有、民間、股份合作、外資和自我積累投入等多種方式投入的新格局。
(三)加強基本建設財務管理
修訂和完善基建投資與管理制度規定,按照基本建設工程所呈現的主體多元化、方式多樣化、責任明晰化的方向和特點,建立基本建設財務管理體系,加強基本建設管理。按照基建投資與管理所呈現的主體多元化、方式多樣化、責任明晰化的方向和特點,政府設立專門的城市基礎設施公共資源管理中心,隸屬財政部門管理,統一負責城市基礎公共設施資金籌集、調配、運營、保值增值。對基本建設項目的建設、緩建、遷移、合并調整等統一管理。財政部門對財政投資的基本建設項目實行財政決算評審和決算批復,實行“先評審,后批復”,從設施“交付使用”起,限期督促單位上報竣工財務決算,未經決算批復項目,財政不核定運行經費,責任由建設方自負。財政部門開展基本建設項目績效評價制度。
(四)清理盤活城市基本建設投資沉淀資金
地方政府需要對以前年度累計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項目,規范竣工決算批復和評估有關設施資產及運營情況,分門別類清理城市基本建設投資項目并盤活沉淀城市維護建設資金,根據太原市市級單位報送的單位實有資金賬戶存款余額統計表顯示,2011年-2013年市級單位實有資金賬戶余額分別為166.4億元、202.4億元、207.7億元,其中市級城建部門單位實有資金賬戶余額分別為為38.8億元、46.6億元、151.1億元,這些分散存在單位實有資金賬戶上的資金余額中,有多少是城市維護建設資金余額財政部統一的表格沒有要求分開統計。但是,地方財政部門從財政財務監督管理的角度對單位實有資金賬戶進行調查、檢查,進一步甄別、歸類、規范清理的角度去做。
(五)全面推行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
[關鍵詞] 高?;椖?;成本控制;控制策略
[中圖分類號] G47 [文獻標識碼] A
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高校各類基建項目日益增多。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正在逐步向社會自主辦學過度,高校經濟行為也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如何有效合理控制建設成本,提高基建項目的經濟利益,是推動高校良性發展的重要方面,也是高校面臨的一項特別重要的課題。
1 高?;椖砍杀緲嫵?/p>
高?;ǔ杀臼侵父咝T诨窘ㄔO活動中依據規定要求完成工程項目所支出的全部費用。主要包括:建筑安裝工程支出,設備及工程器具投資支出,待攤投資支出,預備費,建設期貸款利及其他投資支出。其成本支出分布如圖1所示。
2 高校基建項目成本控制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近年來,我國在基建項目管理方面制度不斷完善,先后出臺了《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建設工程價款結算暫行辦法》、《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規定》、《財政投資評定管理暫行規定》等一系列法規和規定,加強了基本建設財務管理,強化成本控制。但高校建設項目和其他基建項目相比具有功能性突出、周期性強、投資回報難以算量等特點。高校管理者往往把工期和工程質量作為項目管理的重點,基建項目的成本控制相對薄弱,“三超”現象非常嚴重。高?;椖砍杀究刂茽顩r,已經影響到高校的良性發展。下圖為某高校2005年至今四項基本建設項目結算價與預算價的比較情況。
2.1 對成本控制認識存在誤區
項目成本控制是在實施過程中對資源的投入、施工過程及成果進行監督、檢查和調整的全員參與、全程控制的工程,其目標成本要通過建設工程項目的組織和實施過程來實現。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造價高是由于施工管理不善、原材料價格上漲和高費率等造成的。沒有認識到項目成本控制包括工程設計、招投標、施工、驗收等全過程、全方位的全員控制。僅僅把施工階段作為成本控制重點,把施工管理者作為唯一責任人。
2.2 項目設計和招投標不規范
部分高校受工程周期的影響,違背工程建設原則和流程,在建設中勘察、設計、施工同時進行。對項目勘探、設計、監理招投標環節走過場、留形式,或通過拆分項目、少計算工程量來規避招標。個別投標單位為了在激烈競爭中標,采取故意遺漏項目或惡意壓低競標價格的辦法降低標價,在建設過程中又以拖延工期等手段要求追加經費,或進行大額項目變更,給基建項目帶來巨大風險。
2.3 過程控制監督不力
各高?;椖抗芾頇C構往往為臨時抽調相關業務部門人員組成,隨意性和流動性強,成本控制責任不明確,職能發揮不夠。內部牽制制度和監督機制不健全,在項目建設中沒有將成本預算和成本核算結合起來,成本控制流于形式;不按手續和程序,隨意增加、減少及改變原有設計;基建審計制度不健全、內部審計人員業務能力不強,內部審計不到位。造成了基建項目成本不實,基建資金的浪費。
2.4 基建項目缺乏專業人才管理
高校缺乏專業工程管理人員和基建財會人員。個別施工單位在施工中偷工減料或使用不合格材料,導致工程質量不達標而返工,從而增加基建質量成本。財務人員缺乏財務成本管理經驗和基本建設竣工決算的專業知識,造成建設資金使用不規范,管理不科學。在工程決算時,也不能起到控制成本作用。
3 高?;ǔ杀究刂频膶Σ?/p>
3.1 立足長遠,科學規劃建設項目
高等學?;椖恳趶V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和專家論證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際和長期發展的需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規范設計。嚴格履行國家基本建設報批手續,避免出現重復建設或投資成本過高等問題。同時,根據學校發展實際,確定經費來源和貸款結構,控制基建投資和預算,努力降低基建財務風險。
3.2 建立成本控制管理體系
基建項目成本控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高等學校必須建立以財務管理部門為中心,以建設管理部門為紐帶,包含設計、施工、供應、審計等部門在內,責任明確又通力合作的管理體系。增強全員成本控制管理意識,并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從工程設計、招投標、施工、驗收、審計等環節層層把關,逐級落實。同時,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勵、約束機制,按照工程進度定期進行檢查,公開進行獎懲。
3.3 加強建設項目全過程成本控制
高校在進行基本建設時,應加強項目的決策、設計、招標、實施、竣工在內的全過程成本控制。嚴格按照項目招標管理,采用公開、透明的方式選擇勘察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采購原料和設備。嚴把工程合同管理關口,按照《合同法》、《招投標法》相關要求及招標文件規定簽訂工程合同,合同中明確雙方責任義務和違約法律責任,維護自身合法利益。編制并嚴格執行項目工程概算,管好項目建設建設資金,強化施工定額管理,嚴格機械設備和原材料的采購、驗收過程,合理控制機械使用費和原材料的消耗,做好工程項目記錄。項目竣工后,及時進行工程驗收、決算,并從工程成本、質量、工期等方面做好審計。
3.4 加強基建管理隊伍建設
高校應建立一支熟悉基建政策法規、具備較高專業技術能力、掌握現代成本控制理論的基建管理隊伍,通過多種途徑加強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業務能力和成本管理意識,使建設成本在規范管理中得到有效控制。建立總會計師制度,設立總會計師,配備基建財務機構,充分發揮基建財會人員在項目成本控制中的作用。同時,要對基建財務人員進行全面的專業知識培訓,完善其知識結構。基建財務人員在掌握財經知識的同時要學習經濟學、管理學和合同法。并經常深入到施工現場了解基本建設的程序和施工進度,對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和工程成本進行干預控制,確保各項成本控制工作能得到貫徹和實施。
參考文獻:
[1]伍曉紅,倪友德.談高?;窘ㄔO管理成本的控制[J].常熟高專學報,2002(7).
摘 要 隨著現代企業的發展,財務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已越來越得到認可。財務工作已不局限于算賬、報表那些簡單的重復勞動,而是涉及財務核算、反映監督、內部控制及企業管理等很復雜的綜合性事務。特別在企業基建時期,財務工作的有序開展需要做的非常多,迫切需要進行合理地籌劃。構建好財務工作框架,扎實做好財務日常工作,落實好財務重點工作,逐步提高財務團隊工作效率,是展現財務工作業績和提升財務部門地位的必需手段。
關鍵詞 基建時期 財務工作 探討
在生產經營中充分發揮財務的作用,以成本、效益為目標推進企業的各項管理工作,是當前企業財務工作努力的方向。那么,在生產型企業基本建設期間如何開展好財務工作?基本建設期間財務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內容?怎樣落實好繁雜的財務工作?下面以筆者的工作實際談談個人想法。
一、建立好財務工作框架
1、合理配置崗位、人員。組織機構優化是財務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證,根據基本建設項目規模大小,崗位應按財務重點工作劃分,應設置負責人、主辦會計、出納等崗位,人員配置適度精簡,主辦會計中需要配置1名熟悉財務電算化管理的會計。我所在單位是一家新建國有控股制鹽企業,總投資4.2億元,年產60萬噸井礦鹽,目前處于項目建設初期,財務部門承擔著公司內部管理的重要工作,設置了部長、主辦會計和出納崗位。主辦會計分為往來、材料及總賬會計,分別負責合同統計和往來核算、材料核算、總賬及報表等工作,出納負責資金結算及管理工作。
2、研讀項目文件,熟悉生產流程和技術經濟指標。財務應學習基本建設項目的《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文件》等文件,擇其與專業相關的部分進行研讀,了解其材料投入、產品生產流程,重點學習其中的財務經濟指標。根據所處行業、生產流程及工藝,進行合理規劃核算體系;熟悉技術經濟指標,了解項目市場銷售、成本消耗、效益測算及融資需求,為今后的成本控制、融資銀行選擇打下基礎。
3、規范核算體系,設置好會計科目及輔助核算?;窘ㄔO項目財務核算應實行會計電算化,選用當前流行的財務軟件(如用友U8、金蝶財務件K/3等),建議上總賬、報表、供應鏈模塊。建立賬套時要根據所處行業選擇會計制度、設置好會計科目和項目輔助核算。新建生產型企業應按財政部關于修改重印《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的通知(財會字45號)規定選擇會計制度:國有建設單位應首選《基本建設會計制度》,與生產財務會計合并的則應選擇企業會計制度。為方便與項目設計文件相關指標統一和結算,建議在“在建工程”明細科目下面,參照《基本建設會計制度》明細科目分類,設置明細核算;項目核算要按分廠、車間、工段分級次設置(大型設備應獨立核算)。
4、做好制度化、程序化工作,制訂財務基本制度。用制度規范操作流程,減少執行偏差,提高工作效率。基建財務制訂的制度一般包括《財務管理制度》(若為新公司,按公司章程規定,基本財務制度應經董事會通過)、《項目財務核算制度》、《現金管理制度》、《資金支付審批制度》、《規范化報賬規定》等制度,其中《規范化報賬規定》可摘用《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財會字(1996)19號)重要條款,結合企業實際確定規范內容,包括報賬單據如何填寫、提供的附件范圍及其折疊、粘貼方法,取得發票要求等等。對流程化及規范化的要求,財務可以制成流程圖或規范樣張,粘貼在財務辦公室顯眼的地方,予以視覺化,以方便報賬人參照和執行。
5、了解政策環境,落實政府優惠政策。不論是政府招商引資,還是本企業新建、改建及擴建項目,特別對落戶到工業園區的新建項目,地方政府會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這些優惠政策一般都寫入了企業與政府簽訂的《投資協議》中,具體包括:政府原存量資產的低價或免費投入、土地價格優惠、政府專項資金補貼、項目貸款貼息、地方稅收優惠、行政性費用免收等政策。隨著項目建設進度的開展,財務應督促公司逐項進行落實,銜接政府分管部門,及時進行申報,重點在專項資金、貸款貼息和稅收優惠政策方面。
6、制訂項目融資方案,選擇貸款銀行。資金是企業的命脈,是項目建設按期建成投產的關鍵因素。合理籌措到足額、利息較低的資金,是財務部門的工作重點。財務融資人員應首先熟悉銀行信貸政策,根據資金需求額度和貸款期限,做好貸款意向銀行選擇,及時進行溝通、交流。建議大型基建項目貸款選擇1-3家商業銀行為意向銀行,其中2家大銀行(五大股份制銀行),1家地方銀行。對幾家銀行進行利率、貸款期限、結算手續費及服務水平進行綜合評定,按貸款利率低(在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比例最低)、服務好、結算成本低,靈活性較好等條件進行比選,按照人民銀行關于固定資產貸款相關規定,擬寫出詳細的《項目融資方案》報企業決策層審批,有些新建大型項目還可能報公司股東會批準。
二、做好財務日常五大工作
(一)做好報賬審核、規范核算基礎工作
財務除了出臺制度規定報賬審批、資金計劃審批等程序外,還應出臺相應細則進行財務基礎規范要求,規定報賬單據附件范圍(如支付工程款時,需附施工單位的付款申請、發包單位、承包單位和監理單位共同確認的進度表、合同、發票等)、格式、份數及簽字要求。凡是制度難以規定到的操作細節,財務應明確提出要求,以通知、規定等形式及時宣傳到各部門。
對核算基礎工作財務要統一規定核算報表編制和報送范圍。合理設置會計科目,可以方便報表時采集數據,減少輔助臺賬登記工作。啟用了供應鏈軟件進行材料管理及核算的,要對供應鏈系統的采購、庫存、存貨核算模塊進行合理設置,包括對材料物資統一編碼、分部門進行采購計劃申請、統一通過打印出、入庫單據等等,系統設置合理將對項目物資收發管理、外施單位領料結算、降低庫存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關鍵字】 施工決策準備實施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economic construction, our country's productivity level is improved continuously.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the material and the spiritual is unceasingly rich, people on product quality requirements are increasingly high, especially for civil building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life of people who live and work in peace, people on the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more and more high quality. The basic construction is a highly comprehensive work,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lations of its complexity, but also many links. So we must follow the basic construction procedure,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cessing links properly,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The following the author will combine their own business experience, decision-making, preparati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basic construction procedure of construction of the brief analysis.
[keyword] construction decision to implement
【引言】建筑工程的基本建設程序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為了能夠做好這項重要的工作,就需要建筑管理企業認真的分析自身的特點,應用科學的措施方法不斷地提高項目管理素質。作為項目管理人員必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加強自己的專業知識,才能更好的勝任這項工作。本文分析和研究了建筑工程基本程序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常見問題,并且加以解決。下面我們從決策、準備、實施這三個階段來分析下建筑工程基本建設程序。
一、基本建設的項目的決策階段
決策這個階段是根據我國國民經濟長、中期發展規劃,進行的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的研究,編制建設項目的計劃的任務書(又稱設計任務書)。其中主要工作包括了調查的研究,經濟的論證,選擇與確定建設項目的規模、地址和時間要求等等。
1.可行性的研究
可行性的研究是對擬建項目的一些主要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以及綜合論證的工作。其中主要問題包括:為什么要建設這個項目;在經濟上邊能否盈利、是否合理;這個項目在技術上是否可行、先進、適用;這個項目該怎樣籌集資金;需要多少投資、多少資源和多少時間;這個項目經濟效益是否顯著;預計能成功的把握有多大等等。在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綜合論證和調查研究后,就可以作出可行性的研究報告,得出明確的結論,并作為投資決策的機構判斷擬建項目的是否可行的依據。經過批準的可行性的研究報告是編制計劃任務書的基本依據。
2.計劃任務書
計劃任務書是對可行性的研究報告得出的結論,再次進行的深入研究的工作,是確定要擬建項目的規模、建設時間、布置以及地址等的重要的文件。我們在編制計劃任務書時后,要進一步的分析項目的利弊和得失,并且落實各項建設的條件,審核各項的技術經濟指標,從而選擇和確定建設的地址。例如,選擇建設地址主要應考慮三個問題:一是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等自然的條件是否可靠;二是建設的時候所需要的水、電及運輸的條件等是否能夠落實;三是投產后所需要的原材料、燃料等是否都具備。經過批準的汁劃的任務書是設計單位著手設計的基本依據。
二、基本建設項目的準備階段
準備的這個階段主要是根據通過批準的計劃的任務書,進行的勘察設計,做好建設的準備,安排建設的計劃。其中主要的工作包括工程地質的勘察,進行初步的設計、技術的設計(或者擴大初步的設計)和施工圖紙的設計,編制設計的概算,設備的訂貨,征地的拆遷,編制的分年度的投資及項目建設的計劃等等。
1.設計文件
準備階段中的設計文件是安排建設項目和建筑施工的主要的依據。設計文件一般由建設單位通過招標投標方式或直接委托設計單位來編制的。我們在編制設計文件時候,應該根據批準的可行性的研究報告以及計劃任務書,將建設項目的要求逐步的具體化為可用于指導建筑的施工的工程圖紙和該說明書。對一般的不太復雜的中小型的項目大多采用兩個階段設計,即擴大初步的設計和施工圖的設計;對復雜的、重要的、大型的項目,經過主管部門的指定,可以采用三階段式的設計,即初步的設計、技術的設計(擴大的初步設汁)和施工圖的設計。
初步的設計是對批準的計劃任務書所提出的內容,進行的概略的設計,并作出的初步的規定(復雜、大型的項目,還需要繪制建筑的透視圖或者制作建筑模型)。技術的設計是在初步設計的基礎之上,進一步的確定建筑和結構等設備對技術要求。施工圖的設計是在前一個階段的基礎上進―步的明確化、具體化、形象化,完成建筑、結構、電、水、氣、工業管道等全部的施工圖紙、結構計算書、工程說明書以及施工圖設計概(預)算等等。
2.建設準備
建設的準備工作在計劃的任務書批準以后就可著手進行了。它的主要內容是:工程地質的勘察,收集設計基礎的資料,提出資源申請計劃,組織設計文件的編審,組織大型專用的設備預安排和特殊材料的預訂貨,辦理征地拆遷的手續,落實交通運輸、水、電、氣源及施工力量等。
3.建設計劃的安排
建設項目的總概算和初步設計經過批準后,并進行綜合的平衡后,才能夠列入年度計劃表。建設項目列入年度計劃表是取得建設投資貸款或撥款以及進行建設的準備工作的主要依據。
在安排年度的建設計劃時,必須要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則,根據批準的總概算和工期,并結合當年落實的材料、設備、投資,合理的安排年度的投資計劃,使它與中長期的計劃相適應,從而保證建設的節奏性以及連續性。
三、基本建設項目的實施階段
基本建設項目實施的這個階段,主要是根據設計的圖紙,進行建筑安裝的施工,做好生產或者使用的準備,并做好進行竣工驗收,交付生產或使用準備。
1.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是基本建設程序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要做到計劃、設計、施工這三個環節互相銜接,投資、工程內容,設備材料、施工圖紙、施工力量這五個方面的落實,從而保證建設計劃的全面的完成。建筑單位在施工前要認真做好圖紙會審這項工作,編制施工圖的預算和施工組織的設計,明確投資、質量、進度的控制目標。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施工圖來施工,如果需要變動的話應取得設計單位的同意,必須要堅持合理的施工程序和順序;相關人員要嚴格執行施工驗收的規范,確保工程的質量。對質量不合格的工程要及時的采取措施,不留下隱患。不合格的工程不可以交工。施工單位必須要按合同規定的內容按期、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任務。
2.使用(或生產)準備
建設單位在整個建設過程中,要有計劃有步驟地一面抓好工程建設,一面做好建設項目的使用(或生產)準備。工業建設項目在投產前的準備工作主要有:招收和培訓生產職工,組織生產人員參加設備的安裝、調試和工程驗收,使其掌握生產技術和工藝流程;組織好生產指揮管理機構,制訂管理的規章制度;收集生產技術資料和產品樣品等,落實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燃料、水、電、氣等的來源和其他協作配合條件,組織生產所需要的工具、器具、備品、備件等的購置或制造。
3.竣工驗收、交付使用
按批準的設計文件和合同規定的內容建成的工程項目,其中生產性項目經負荷試運轉和試生產合格,并能夠生產合格產品的;非生產性項目符合設計要求,能夠正常使用的,都要及時組織驗收,辦理移交手續。
工程完成后,施工單位首先要依據質量標準、設計圖紙等自行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預驗收,并對檢查結果進行評定,符合要求后向監理單位提交工程驗收報告和完整的竣工資料。監理單位接到施工單位的預驗收報告后應組織專業人員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設計文件及施上合同,對施工單位報送的竣工資料進行審查,進行工程初驗,初驗合格后報請建設單位組織竣工驗收。竣工驗收應由建設單位組織,設計、施工、監理均應參加并對工程質量做出結論??⒐を炇蘸细窈蠹纯赊k理工程移交手續。
【總結】綜上所述,建筑施工基本建設程序主要包括三個階段,也就是決策,準備,實施這三個階段,建筑單位必須在相應階段做應該做的工作,并嚴格的按照規定法規來辦事,從而保證工程項目施工順利地進行,提升工程質量與經濟效益,進而推動我們等長遠、快速的發展。參考文獻:
[1]寧仁岐.建筑施工技術.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關鍵詞】高?;?;管理;對策;建議
1 引言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大學生在校人數連創新高。與之相適應的,高校的硬件設施必須大幅度的跟進,基本建設投入隨之大幅增長。由于涉及到建設項目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高?;ü芾硭降母叩椭苯佑绊懙巾椖客顿Y、工程質量、施工進度等關鍵性指標。因此,高校基建管理工作至關重要。又由于高校基建管理是一項包含法規、政策、技術、經濟等多種因素在內的綜合性管理工作,因此,高校的基建管理對管理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何加強基建管理工作,提高基建項目的質量和水平,成為擺在高校基建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2 高?;ü芾砉ぷ鞲攀?/p>
高校的基本建設主要包括指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室等教學設施和宿舍、食堂、體育館、運動場等生活健身設施。高校的基建管理就是要滿足全體師生的教學、科研、生活、娛樂的多種需求,為高等學校的發展提供各類校舍和設施。高校管理是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于其他建設項目而言,高校的基建管理呈現出專業性強、技術難度高、工藝復雜及管理難度大等特點。
目前,高?;ǖ馁Y金籌措已經從單一的財政撥款過渡到財政撥款、學校自籌和銀行貸款等多種模式并存的階段。因此,高?;ü芾淼淖灾餍院投鄻有蕴卣饔用黠@,這是其一。其二,由于高校辦學空間的不斷拓展,高?;ü芾砻媾R的壓力越來越大。其三,高校基建管理工作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表現在基建管理的機會越來越多,挑戰則表現在差異化、個性化、固定化的硬性要求使管理的難度越來越大。
3 現階段高校基建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高?;ǖ目傮w規劃不夠合理。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我國高校的基本建設存在重復建設和低水平建設的情況。校園總體規劃不夠成熟完善,功能分區不夠科學、不夠合理,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存在互相影響甚至相互沖突的現象。這都歸結于對總體規劃不夠重視、總體規劃設計不夠合理等原因。
其次,高校基建管理模式難以與市場經濟的發展相匹配。高校的基本建設畢竟是圈定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市場化參與程度不高。校園建設主要還是在上級教育部門和本?;ú块T的領導下進行的,過多的行政干預并不利于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提高,也不利于建設項目的市場化和社會化。
再次,高?;ü芾淼姆椒ㄏ鄬β浜?。相對于在市場經濟中生存的建設單位而言,高校基建管理的專業化分工程度不高,包括論證、規劃、設計等在內的諸多環節都要憑學?;ú块T統籌運作。鑒于基建管理人員的專業化水平有限,高?;ü芾沓3H狈盍?,管理方法相對落后。
最后,高?;ü芾砣狈τ行У谋O督指導。從基建的普遍情況來看,基本建設往往存在監督檢查跟實際需求不匹配的情況。在高校范圍內,向來以教學科研為主,對于基建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關注,也致使很多相關改革滯后于社會,主要表現在建設過程中沒有監督到位,管理上容易出現漏洞,滋生腐敗。
4 提高高?;ü芾砉ぷ鞯膶Σ吆徒ㄗh
第一,從管理主體的角度來說,要重視基建管理人員的隊伍建設。由于高校基建管理工作兼具建設周期長、技術性強和工藝復雜等特點,因此,組建一直高水準、專業性強的基建管理隊伍,對提高基建管理的質量和水平尤為重要。要保證基建管理隊伍的業務能力和個人素質達到甚至超過基本建設的要求,要保證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和諧的團隊意識、較好的溝通協調能力,甚至是無私的奉獻精神,還要具備財務預決算、審計、法律和管理等系統知識,定期參加培訓學習,與時俱進。同時更要加強廉潔意識,預防腐敗。近年來,高?;ǜ瘮乙妶蠖耍l生于基建流程的各個環節,危害和影響都十分巨大。要從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完善權力監督機制、完善管理體制改革、加大腐敗懲處力度等方面入手,遏制基建腐敗。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科學管理,提高高?;窘ㄔO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第二,從管理客體的角度來說,要保證規劃科學合理、質量過關且進度可控。首先要以“滿足需要,適度超前”的原則做好立項規劃工作。立足于教育需求,著眼于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確保校園環境安全可靠、功能完善、環境優美,保持責任意識和大局觀念,把校園建設規劃做到科學化、規范化和程序化。其次抓好設計階段。國內外相關資料研究表明,設計階段的費用只占工程全部費用不到1%,但在項目決策正確的前提下,它對工程造價影響程度高達75%以上。做好工程項目綜合策劃,多方案比選,推行限額設計,做到技術與經濟相結合。再次,在項目施工階段,一方面要加強現場管理,注重對建設安全、工程質量、工程進度、工程造價等的管理,同時兼顧合同管理、成本管理、機械和設備管理、材料管理、技術管理、人員管理和檔案管理。另一方面,要強化監理工作,通過監理高效地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將安全隱患扼殺在搖籃中。
第三,從管理程序的角度來說,要嚴格執行基本的建設程序。執行基本建設程序,其實就是遵循基建項目的客觀規律。違背或者背離客觀規律,必然導致建設工程潛在的危險。基建項目的建設程序包括立項、選址、勘探、設計、招投標、施工、監理、竣工等一系列步驟。在這個過程中,一旦一著不慎,就有可能導致滿盤皆輸。如招投標階段,要嚴格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加強審查,選擇施工能力較強、資質較高,業績較好的施工單位。避免“高資質,低水平項目班子”問題出現。而在施工階段,則要嚴把質量、經濟關,堅持上一道工序檢查不合格,下一道工序不得進行的施工原則。規范基建項目的建設程序,是開展基建工程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更是確?;üこ藤|量安全的關鍵和保證。
第四,從管理意識的角度來說,要將基建管理思想貫穿在整個基本建設項目的始終。要摒棄因工作崗位和自身能力等原因導致的過分重視項目的前期管理,忽視建設項目的過程管理和后期管理的現象。不僅要加強施工前各項事務性工作的管理,還要加強施工過程中的現場管理和竣工后的驗收管理。即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維度加強基本建設的管理意識,從而使高校的基建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5 結束語
高校的基建管理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系統管理工作,它涵蓋經濟、技術、法規、政策等復雜的內容?,F階段雖然存在或主觀或客觀的現實問題,但如果從管理主體、管理客體、管理程序和管理意識等多個方面有針對性地加強基建管理工作,高校的基本建設項目就必將有序步入正軌,高?;ü芾砉ぷ鞯馁|量和水平也必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 李鳳木. 高?;ü芾砟J降乃伎糩J]. 建筑經濟. 2011(8): 40-43.
[2] 楊海勇,龍奮杰. 高校基建管理模式探討[J]. 建筑經濟. 2013(2): 33-37.
公立醫院特別是三甲醫院等大型醫院往往建院歷史悠久,集醫教研于一體,但占地面積有限,為改善就診環境,在有限的空間內擴大門診和住院空間,滿足不斷醫療整合升級的需要,就需要不斷改變現有醫療用房的規劃和用途,改擴建項目增多。又因為醫院是面向病人開放的空間,門診和病房病人流動性大,使用次數頻繁,裝修設施破損嚴重,日常維修修繕項目不斷增加,以廣東省某三甲醫院為例,近四年工程維修支出分別為2010年為136.9萬元,2011年為383.7萬元,2012年310.3萬元,2013年1334.7萬元,近四年大型基建項目支出為2010年為429.4萬元,2011年為6274.33萬元,2012年為1725.6萬元,2013年為6277.7萬元,四年工程項目總支出總金額為1.68億元,支出程逐年上升的趨勢,且與醫院的發展擴建成正比。因國內醫療資源的緊張,尤其是公立三甲醫院在新門診樓、新住院樓的投入使用后,醫院收入大幅增長,同時成本也大幅攀升,為規范管理,控制醫院的成本開支,防止國有資產的浪費,提高醫院競爭力,形成良性循環,醫院工程審計也成為醫院內部控制管理的重要內容。根據中國內部審計條例和衛生部審計法規規定以及三甲醫院評審要求,公立醫院必須設立審計部門,在這種大環境下醫院內部審計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對國家資金的管理做到了第一次的審計,對工程投資實施有效的工程審計和造價控制。
二、醫院工程審計的主要類型及存在問題
在實際工作中,根據工程性質和金額大小醫院工程審計可分為維修修繕項目審計、大型改擴建項目審計和基本建設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
1.維修修繕項目審計。
醫院維修修繕項目,是指醫院內的小修小補,醫院維修工程項目內容繁多,包括醫院內部裝飾安裝的維修維護、綠化苗木的新種和補種、通訊電纜工程、蒸汽管道安裝工程、消防保衛工程、監控工程、網絡改造工程等,累計金額大,且存在工程管理不夠完善的情況,給審計工作帶來很多困難,審計進度緩慢。以某公立三甲醫院為例,每月有20萬至30萬零星維修項目,維修修繕工程隨意性強,沒有項目預算,裝修標準不統一,只經過總務部門批準,沒有全院性的統一安排,沒有按規定財經審批制度,每年支出沒有統計分析,管理不規范,增加了成本費用的開支。
2.大型改擴建項目審計。
科室改造及局部改造項目,依據改造情況不同,以某公立三甲醫院為例每月有50萬至100萬元不等,且很多都涉及到醫療設備,凈化工程等,資本技術構成較高,其工程造價審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及復雜性,這就對從事醫院基建維修審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絕大多數醫院并無專業的工程造價師,給醫院的基建維修審計工作帶來較大的困難。改造擴建項目管理者對醫院建設沒有長遠合理的規劃和布局,容易造成建設項目考慮不全面,當其無法滿足需求時,就又開始新的建設,造成項目重復建設,資金浪費。
3.基本建設項目審計。
醫院基本建設項目是指全新建造的門診樓、住院樓、??拼髽堑?,新建項目涉及資金大,一棟新大樓的建立及裝飾裝修項目常涉及2億元以上,全過程跟蹤審計對控制工程造價發揮極大的作用。全過程跟蹤審計是對基本建設項目的工程方案、立項以及設計、勘察、監理的招標情況進行全過程審計,全方位地對工程進行監督,使工程如期完工的同時,較好地控制建設投資成本。目前內部審計尚沒有能力對新建項目進行全過程跟蹤審計,只能進行部分的招投標審計和工程結算審計,造成介入時間滯后,審計效果低下,不能對整個過程進行總體造價控制。
三、醫院工程審計的發展趨勢及對策
1.大力發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跟蹤審計。
根據不同的工程審計類型采取不同的審計方法,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跟蹤審計,夯實基建工程審計的基礎。事前審計是基建工程審計的首要環節,做好事前審計可以從源頭上監督建設行為的規范進行。主要有:(1)施工招標審計,首先要審查招標文件內容的完整性,招標程序的合理、合法性,評標、定標工作的公平、公正性;重點審查招標文件的計價要求、合同主要條款。(2)參加招標文件的答疑會,并審核招標答疑紀要,特別是涉及有可能增加工程造價問題的答復更是慎之又慎。(3)參加開標、評標會議,對招標程序的合法合規性進行監督;對施工合同條款進行認真細致的審核,并參與合同的商務談判。對照招投標過程的所有文件,對施工合同初稿進行詳細的審核,特別是關乎造價的合同條款,必須全面、細致、清晰、沒有歧義,盡量防止施工單位利用合同的漏洞虛增工程造價,未雨綢繆,盡可能減少糾紛,避免了工程投資失控。在事中施工階段的審計,一是親臨施工現場了解施工情況,做好現場記錄,以便更有利于我們的竣工結算審核;二是經常到材料市場進行了解材料價格,作好性價比分析,為選擇材料提供依據;三是對施工過程出現的各種偏離進行了及時有效的修正,使工程按計劃、朝著目標順利完成的同時,也為以后竣工結算審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工程管理中施工方提出變更、工程材料選購、招標文件及合同條款的修改等方面進行把關,還要參與材料設備的市場調查。在事后審核工程結算階段,醫院修繕工程項目較多且支出較大,因此仍將工作重心放在醫院修繕工程結算審核上,及時掌握工程結算方面的政策法規等相關信息;同時進一步規范工程預結算制度,從規范管理方面控制好工程投資。在過程審計中做好與建設部門、監理、設計、施工單位等部門的協調配合,使事后監督與事前、事中相結合,完善基建項目建設的內部控制監督機制,對施工工程用料的質量和價格的合理、合法性,工程進度款的撥付,工程設計變更的聯系單,隱蔽工程驗收等進行嚴格把關,全方位加強對工程價款的有效監督控制,確保工程的進度和施工質量能達到預期目標。
2.完善工程審計制度,進一步規范審計流程。
加強醫院工程建設項目及設備物資采購項目的招標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廉政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衛生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等法律規定,結合醫院實際,制定出適合單位自身的招標管理辦法、基建、修繕工程項目審計辦法,使醫院工程審計工作進一步走向法制化、制度化和規范化進程。完善醫院工程招標流程、合同會簽流程等等,更好地發揮審計的監督作用。
3.加強人員學習,加大內部工程審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