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護理管理實習小結

護理管理實習小結

時間:2023-04-21 08:15:2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護理管理實習小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護理管理實習小結

第1篇

本人通過半年多的護理工作實習成果,在帶教老師的悉心指導與耐心帶教下,認真學習《處理條例》及其法律法規,認真做好社區護士實習小結,并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護理條例培訓,多次參加護理人員學習,通過學習使我意識到,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眾法制觀念不斷增強,依法辦事、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現代護理質量觀念是全方位、全過程的讓病人滿意,這是人們對醫療護理服務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豐富法律知識,增強安全保護意識,并且可以使護理人員懂法、用法、依法減少的發生。理論水平與實踐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在實習過程中,本人嚴格遵守醫院規章制度,認真履行實習護士職責,嚴格要求自己,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關心病人,不遲到,不早退,踏實工作,努力做到護理工作規范化,技能服務優質化,基礎護理靈活化,愛心活動經?;?,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做到理論學習有計劃,有重點,護理工作有措施,有記錄,實習期間,始終以“愛心,細心,耐心”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腳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為患都提供優質服務,樹立了良好的醫德醫風。

在各科室的實習工作中,能規范書寫各類護理文書,及時完成交接-班記錄,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評估護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護理工作,認真執行無菌操作規程,能做好術前準備指導,并完成術中,術后護理及觀察,在工作中,發現問題能認真分析,及時解決,能熟練進行內,外,婦兒及重癥監護等各項護理操作,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同時,本人積極參加各類病例討論和學術講座,不斷豐富自己的業務知識,通過學習,對整體護理技術與病房管理知識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和了解。

通過半年多的實習,本人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將繼續努力,牢記護士職責,認真寫好社區護士實習小結,不斷加強思想學習與業務學習,全面提高自身綜合水平,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

第2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06年5月~2007年3月在本院婦產科實習的護生共91人作為對照組。2007年5月~2008年3月在本院婦產科實習的護生共77人作為實驗組。兩組護生年齡、性別、在校學習時間、生源等基本資料差異無顯著意義。

1.2方法

1.2.1對照組

用傳統帶教模式進入實習,即護生入科后由護士長指定l臨床帶教老師,護生采取跟班制實習,帶教老師根據臨床情況進行隨機帶教。出科前進行綜合考核(??评碚摽己苏?0%,??撇僮鞒榭颊?0%)。

1.2.2實驗組

采用臨床護理教學路徑模式進入實習,即學生人科后,由教學組長統一進行入科介紹、實習要求與考核方法后,再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安排臨床帶教老師,臨床帶教老師根據設計好的臨床護理教學路徑進行帶教。出科前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平時表現占20%,??撇僮骷寄艹榭颊?0%,專科理論考核占20%,護理病歷和健康教育個案占30%);并調查臨床帶教老師和實習學生對臨床護理教學路徑的意見。臨床護理教學路徑的制訂:借鑒臨床路徑的思路,根據實綱要求和我院婦產科特點,以實習時間10周(4周婦科,2周產前,2周產后,2周門診)為縱軸,以實習護生應該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能、教學方法為橫軸,縱橫軸交叉處是本周主要教學內容。

1.2.2.1入科1~2d入科介紹:帶教組長帶領新人科護士參觀并介紹病區環境;主要儀器與設備、各種物品、藥品的放置與管理制度;婦檢室、人流室物品準備與管理制度;人員分組,職責與分工;疾病收治范圍;實習目標、要求,考核內容與方法。

1.2.2.2入科3----5d跟班學習住院病人接待程序,入院評估、人院宣教、術前宣教、術后指導、出院指導;帶領護生進行各種治療備皮、灌腸、導尿、配血、皮試、輸液、吸氧等基本護理操作,強調“三查七對”;指導書寫護理病歷,強調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

1.2.2.3第2周利用跟班學習、護理查房、小講課、個案討論以及查閱相關資料重點學習子宮肌瘤、婦科腫瘤、異位妊娠的臨床表現、搶救與護理流程;化療病人的護理流程;藥物流產用藥指導與觀察,孕中引產術的手術配合、產程觀察與引產接生;妊娠28周以下保胎病人的健康指導;對腹部手術病人圍手術期護理進行小結。

1.2.2.4第3周利用跟班學習、護理查房、小講課、個案討論以及查閱相關資料重點學習尿瘺、子宮脫垂的臨床表現與護理流程;掌握會陰抹洗、陰道灌洗、陰道上藥技術;熟悉婦科病人健康教育與溝通技巧;對外陰、陰道病人圍手術期護理進行小結;完成l份護理病歷和健康教育個案。

1.2.2.5第4周利用跟班學習、護理查房、小講課、個案討論以及查閱相關資料,重點學習婦科炎癥、月經失調病人的臨床表現、護理流程;進行??评碚摽己撕妥o理操作技能抽考。

1.2.2.6第5周帶教組長介紹并帶領參觀產前區、產房環境,工作制度,各班職責與工作流程,重點介紹產房消毒隔離技術;跟班學習產婦入院評估、人院宣教等病人處理流程;示教并模擬訓練胎心監護,腹部四步觸診法以及肛查技術。

1.2.2.7第6周利用跟班、臨床指導、護理查房、小講課、病例討論方式學習正常分娩、異常分娩的護理流程,產程觀察、產程圖的描繪;催產素的應用;產后出血觀察與處理;妊高征、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的臨床表現和護理流程;妊娠合并糖尿病、心臟病的臨床表現和護理流程。

1.2.2.8第7周帶教組長介紹并帶領參觀產后病房環境、規章制度、工作特點;利用小講課、跟班學習母乳喂養指導;通過調研、跟班、查閱相關資料了解產褥期婦女的身心護理。

1.2.2.9第8周利用跟班、查房、討論學習新生兒喂養、沐浴、臍部護理、卡介苗接種與新生兒篩查技術;通過小講課學習新生兒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的區別,藍光治療的意義、方法。

1.2.2.10第9周帶教組長介紹并帶領參觀婦產科門診環境,門診手術室規章制度,消毒隔離技術;護士進修雜志2010年10月第25鲞箜!!塑跟班學習分診技巧。

1.2.2.11第10周跟班學習圍產病歷書寫、產前檢查時間、次數,孕期保健指導;示教產科腹部四步觸診和骨盆外測量;跟班學習婦科小手術的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處理;出科理論考核和技能操作抽考。

2結果

2.1兩組護生出科綜合考核成績比較(表1)

從表1可見:經兩個獨立樣本比較的Wi|coxon秩和檢驗,實驗組與對照組出科綜合考核成績差異有顯著意義,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2.2帶教老師和實習護生對臨床護理教學路徑的意見(表2)

從表2可見:帶教老師和實習護生對該臨床護理教學路徑的評價較高。

3討論

3.1臨床護理教學路徑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臨床路徑最早起源于國外的工業質量管理體系,20世紀80年代美國新英格蘭醫療中心第一次成功地將其應用于健康照顧系統。它是指針對某一疾病而制定的一個有時間要求的診療計劃,目的是減少資源浪費和康復延遲,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的醫療護理服務質量‘2|。近年來臨床路徑逐漸被醫院系統推廣應用。護理臨床教育者也將臨床路徑的理論和方法引入l|缶床帶教和教學管理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31]。本研究結果也顯示:應用II缶床護理路徑教學組的護生與傳統對照組的護生出科綜合考核成績比較差異有顯著意義(Z=4.29,P<O.01),前者明顯優于后者,說明臨床護理教學路徑可以提高臨床教學效果。

3.2臨床護理教學路徑可以引導臨床教學,避免傳統教學中隨意教學和重復教學現象

我院婦產科分為婦科、產前、產后、門診4個實習區域,實習時間短,內容相對較多。臨床護理教學路徑規定了在一定教學時間內應該教學的內容和采取的基本教學方法,使臨床教學活動規范化、標準化,要求師生雙方按照路徑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教學活動,避免了傳統臨床教學中隨意教學和重復教學的現象。本調查結果顯示有96%的臨床帶教老師和97%的實習護生認為該臨床護理教學路徑可以對臨床教學起到引導作用。

第3篇

1.1科室制定行之有效的帶教計劃

護士長作為臨床教學工作的責任人,必須重視臨床教學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帶教計劃。指定科室帶教老師協助護士長負責實習生在本科實習計劃的落實。每月輪轉科室時,要求實習小組長要帶領本組組員一起,向科室護士長報到,不得請假。每批實習生進入科室,護士長首先要真誠的歡迎,向她們介紹科室情況及規章制度,提出注意事項及要求。并與其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拉近距離。其次是詳細講解??谱o理特點,根據實綱要求指出重點,克服實習中的盲目性,幫助實習生認清實習工作中的重點。實習生從學校來到臨床,一般具有2種心理狀態:一是不敢大膽操作,害怕出錯。二是求知心切、躍躍欲試[3]。中職生年齡小、社會適應能力差、隨意性強,這2種心理狀態更加突出。針對這種狀況,護士長就將膽小、害羞的實習生交給工作積極、性格開朗、易溝通的老師帶教。另一部分學生就交給性格溫和、工作細心、穩重的老師帶教。除了制定行之有效的帶教計劃,還要有相應的考核制度。學生出科,帶教老師應認真給學生做好理論和技術操作考核,寫出鑒定,評定成績。將其作為綜合評定學生實習效果的重要依據,保證實習質量的提高。

1.2帶教老師是關鍵

帶教老師是實習生進入角色的啟蒙老師。一個好的帶教老師能夠成為實習生的榜樣,其言行舉止具有潛移默化的效應。因此,科室選擇好帶教老師是關鍵。應選擇熱愛護理事業,工作嚴謹,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理論知識扎實、技術操作能力較強的護士為帶教老師。

1.3提高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

在臨床帶教過程中,帶教老師不能把實習生當做廉價的勞動力使用。部分科室的帶教老師,讓實習生跑腿送標本、取藥、拿檢查結果等,而在晨間交班、主任查房、新業務新知識的培訓講課時卻不要求實習生參加。中職生理論知識較差,這樣更會挫傷她們的積極性。必須明確實習生的實習任務是學習,所以無論在院內、還是在科內的任何活動或培訓都要求實習生參加,加強師生間的交流,讓實習生感覺自己也是醫院的一份子。帶教老師既是自己的老師,更是自己的朋友。拉近彼此的距離,互尊互愛,提高實習生對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

2重視反饋,總結經驗

護理部與學校簽有協議,學校每月來醫院一次,查看學生實習動向,了解學生的工作生活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與護理部協商解決。護理部也會每周下科室查看實習生實習情況,通過與部分實習生的交談,了解實習生的想法、對帶教老師的評價、以及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等。重視學生的意見反饋,使得實習生,特別是中職生的自信心、自律意識有了明顯增強,調動了工作的積極性,實習質量有了明顯提高,保證了臨床護理帶教工作的順利展開。實習后期,普遍反映實習生難管理。學生面臨找工作、自學考試、到各種招聘現場參加面試等問題。中職生三天兩頭就要請假,給實習帶來一定影響。醫院在管理上除了嚴格遵守請假制度外,還要穩定學生浮躁的心態。鼓勵學生安心實習,作為本地區唯一的護理臨床教學基地,醫院會酌情考慮將實習期間成績優異、綜合素質好的學生留用就業。

3小結

第4篇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2013年0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來自7所不同學校、不同學歷的護理實習生,其中女生93例,男生7例,中專生20例,大專生51例,本科生29例,年齡17~23歲,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50例,兩組護理實習生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方法每批次護理實習生入科當天都由總帶教老師進行手術室規章制度、無菌操作技能、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訓。詳細介紹我國手術室內部分區,帶領護生參觀手術室,熟悉手術室環境布局以及注意事項等。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提出我國手術室實習期間各階段的實習要求。第二天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教學采取一對一帶教老師固定不變,給予傳統帶教方法,即按教學計劃一對一地跟帶教老師參與手術室的日常護理工作,進行手術室理論和操作技能的培訓。實驗組采取按??苹嗈D并安排兩名專科老師帶教一名護理實習生,兩人分別承擔洗手、巡回配合的帶教工作,進行手術室理論和操作技能的培訓。實習結束前,分別對兩組護理實習學生在手術??浦R、手術專科技能操作考核、學生滿意度問卷調查進行比較分析。

二、討論

根據統計出的兩組結果,筆者進行了三方面的論證:第一,隨著醫患關系日益緊張,患者的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這一系列因素導致臨床實習護生獨立操作的機會越來越少,護理技術掌握及熟練需要的時間也比較長。動手能力及操作技能的培訓是達到帶教目標的重要環節。既讓學生學習到應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又能使患者滿意是護理工作者,特別是護理管理者和帶教者認真思考的問題。多項實踐證明:臨床護理工作者不斷總結經驗,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護理實習生就能在學習與工作中完成由實習生到合格護士的轉變。因此,臨床護理人員有責任、有義務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為培養新時期合格的護理人才作出貢獻。第二,帶教是培養高質量護理人才的重要環節。我國手術室傳統的教學采取一對一帶教老師固定不變,因帶教老師的素質參差不齊,監管力度不夠,難以保證優質的教學水平。按專科化輪轉并安排兩名??评蠋煄Ы蹋瑥氐赘淖兞诉^去的培訓措施制定多而落實少的現象,使臨床護理實習效果明顯提高,護理實習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大大增加。臨床護理多數是通過操作來完成的,且常作為評價護理實習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指標。第三,隨著我國手術室護理人員向各臨床??茖I化的發展,手術室傳統的一對一臨床帶教模式不能很好地完成實綱。而大多數大型醫院手術室護理人員采取相對固定??苹又话惆才艓Ы汤蠋煻际窍劝才刨Y歷高、年長的帶教,但現實是這一類老師一般都是承擔巡回工作而不上臺洗手配合手術,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只能講講洗手配合相關的理論知識,操作無法完成。必然導致護理實習生掌握的專科知識、??萍寄軉我?,與學校的教學目標大相徑庭,實習效果大大降低?;ɡ俚妊芯堪l現護理實習生最關注實習效果。

三、小結

本研究采取按??苹嗈D安排兩名專科老師帶教,一名相對年輕但具有帶教資質的老師承擔洗手配合的帶教,年長的老師負責巡回配合的帶教。根據我國手術室專科化專業數合理安排護理實習生進行專科輪轉,既保證完成了實習要求,又使護理實習生掌握知識更全面,更牢固,實習效果、滿意度明顯高于傳統的固定一對一帶教模式,值得手術室帶教推廣。

作者:陳錦單位:成都大學附屬醫院

第5篇

關鍵詞:生產實習護生 人性化帶教 實習效果 質性研究

人性化帶教模式是將人性化的觀念融入教學,充分尊重護生的人格和個性,激發學習主動性,保持積極的心態,從而更好地向臨床過渡。隨著優質護理的開展,護理模式的轉變,以及患者法律意識的增強,作為教學醫院,如何在保障患者利益的同時,讓實習生有更好的發展空間,挖掘其潛能,對護理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次研究設計的中心問題是:人性化帶教對生產實習護生的實習效果的質性研究。

一、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選擇的方法:在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招募至今有半年以上生產實習經歷,并愿意參加該項研究的實習護生,對初步入選者根據年齡、學歷和性別進行目的選樣,最后選取10名護生。年齡19~22 歲,平均年齡20歲,中專學歷3人,大專學歷4人,本科學歷3人,其中男生3人,女生7人。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屬現象學研究。采用個人深入訪談法收集資料。

3.資料的整理和分析

每次訪談結束后,及時將訪談錄音逐字、逐句轉化成書面材料,反復閱讀并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采用類屬分析法,歸納出關于人性化帶教對生產實習護生實習效果的主題概念。

二、結果和討論

通過對訪談資料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總結,歸納出以下六個主題:

主題一:人性化帶教提高了護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傳統的管理模式只是機械執行一些規章制度,對學生的教育以強制和懲罰為主,學生完全是被動的受管理者、受監督者,在心理上產生壓抑感和懼怕感,容易產生逆反和抵觸情緒,其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不到充分發揮。

主題二:更早實現角色適應

通過對剛剛走出課堂,接觸臨床實踐護生實施人性化帶教,可以營造出一個和諧融洽、寬松愉悅的臨床實習環境,給予他們強大的心理支持和專業指導,緩解壓力,迅速而全面地掌握專業知識,完成由理論到實踐的完美轉換,使其更早地適應護士這一角色。

主題三:語言溝通能力增強

剛進入臨床實習,由于環境的陌生,護生往往表現出沉默、寡言少語的現象,很少與帶教老師以及患者進行溝通。因此,帶教老師用誠懇、體貼、安慰、鼓勵性的話語與護生溝通,主動帶領護生參與護理查房,增加了護生與患者的溝通機會。

主題四:促使師生關系、護患關系融洽

帶教老師在帶教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師生感情,減少隔膜,拉近心理距離,對護生持友好態度,不帶有任何偏見和歧視心理,讓師生關系轉化為朋友關系。

主題五:護生的不滿之處

“ 老師讓我們做打雜的事情太多,比如:下樓更換物品(電梯很難等)、為老師取包裹、打飯等”,A同學說:“希望老師能多體諒我們一下,每天上班,分內的工作,已經讓我們渾身疲憊、有點吃不消了,恨不得好好休兩天,睡個懶覺……”。

三、小結

自從2010年5月,我院實行人性化管理以來,對護生實行了人性化帶教,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教育、培訓護生樹立人性化關懷理念,讓其在職業生涯的初始階段,就對關懷這一概念產生深刻印象。用這樣的理念,為患者服務,有助于促進護生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有效交流及互動,既減少了醫療護理糾紛,又為實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實習效果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在臨床實習過程中,通過嚴格的教學制度管理與人性化帶教有機結合,實現教學相長,促進護生的個性心理和人格特征健康發展,有計劃、有步驟地挖掘他們的智慧與才干,為臨床輸送高質量的綜合性專業護理人才打下基礎。同時,對護生實行人性化帶教、調動其主觀能動性、發揮其潛能是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保證護理質量的一項關鍵措施。

參考文獻:

第6篇

我院始建于1978年,在29年的發展歷程中,醫院堅持“以患者為中心”,貫徹“科教興院”的辦院方針,確保醫療、教學、科研全面發展,醫院整體水平不斷提高,現已經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

現有員工1 206名,其中衛生技術人員996名,其中正、副主任醫師、教授138名,享受政府津貼5名,四平市名醫22名,碩士研究生及在讀博士、碩士等高級人才75名。 擁有48個臨床科室,21個臨床中心,每年擔負著四平醫學院、延邊大學醫學部、北華大學醫學部、長春醫學高等??茖W校等院校100余名醫療、護理學生的教學和培養任務,10余年來,我院共承擔了1 000余名學生的教學任務,圓滿地完成了教學與臨床工作。

1 教學指導思想與定位

我院是一所基層醫院,堅持醫療服務基礎的同時,我們充分認識到自身缺乏教學經驗,及醫學知識的更新的飛速,在帶教工作中通過教學相長,培養臨床人員系統的理論知識,促進醫療質量的全面提高,同時,培養一批合格的醫學人才。

2 舉措

2.1 正確處理臨床工作與教學工作的關系 在完成臨床工作基礎上 ,院領導、科室重視教學,每年6月在接收實習生進院前,科教科提出年度教學工作計劃,舉行例會或下科室研究教學工作,選拔一批熱心教學工作、德才兼備的中青年骨干醫生作為帶教老師、制定臨床實習考核細則,實習生職業道德要求、實習生職責等。將教學工作作為醫院常態運行的工作之一。

2.2 建立教學組織管理體系 在主管院長的直接領導下,科教科長全面負責醫院的教學工作,科室主任、護士長

負責本科室的具體教學工作,保證教學工作順利進行。完善教學常規管理,實現教學管理的規范化和制度化。

3 強化臨床能力培養

3.1 臨床能力培養的要求 根據臨床實綱的要求,我們把培養臨床能力貫穿于臨床教學階段的始終,在臨床實習帶教工作中,注重將診斷學知識、專業課知識和臨床基本技能三個部分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提高問診水平,掌握正確檢查方法,學會閱讀各種檢查結果,學會診斷和觀察處理患者作為教學過程的主線。 通過親自接管患者、書寫病歷、病例討論,使本學科知識與臨床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培養臨床能力。

3.2 臨床護理的培養能力 隨著護理模式的轉變,整體護理工作的開展,護理工作不再是功能性被動護理,而是用一種全新的護理理念及程序進行護理工作。護理已從傳統的以疾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的健康為中心,提高人的生存質量為目標,達到生理、心理、社會整體護理。這就要求護士對護理對象的生理狀況 、心理、社會因素做出全面評估,提出護理診斷,并深入分析相關因素、癥狀、體征,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護理計劃,針對患者的身心狀況進行健康教育,這是一種較高層次的理論與實踐結合,其護理學的科學內涵已遠遠超過傳統的護理模式,我們要求每一位實習護士掌握一位從入院到出院的全部護理程序。

3.3 教學內容 根據疾病譜發生的變化,對于常見病及多發病作為學生掌握的重點內容,如:心腦血管病。每位學生出科前均經過??瓶荚?,成績作為實成績的一部分。課程考試采用多選題和病例分析2種題型,即考核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又考核學生的臨床思維。病例分析涉及到影像或心電檢查,則給出影像或心電資料,同時考核了學生閱片或閱讀心電圖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對于護理考試不僅進行操作考試部分,而且進行護理病歷書寫等考核。

4 監督措施

我院有健全的教學質量保證組織和評估制度,嚴格執行,及時反饋,促進教學質量提高。具體做法與措施如下:①隨時抽檢學生的日常工作,教學查房情況,了解實習效果;②堅持帶教科室、帶教老師要有備課,并定期檢查。實習學生每科均要有實習小結;③學生對帶教教師評議。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學生意見,每月進行1次,獲得信息,及時反饋。每年評選優秀帶教老師8~10名,優秀實習生5~8名。

第7篇

【關鍵詞】PDCA;實習護生;帶教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791-02

臨床護生實習帶教工作是綜合醫院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臨床帶教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護理隊伍的整體工作質量,其重要性不可忽視。近年來,隨著PDCA循環管理方法廣泛應用于護理臨床,已顯著提升臨床護理質量。PDCA循環管理方法是在一切管理活動中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益所進行計劃、實施、檢查和處理等工作的循環過程[1]。2012年始我科將PDCA循環管理方法應用于護理臨床帶教工作后收到較滿意效果,現將方法及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2012年及2013年進入我科實習護生80名,其中女生74名,男生6名,年齡17~20歲,中位年齡18.2歲。學歷:中專68名(85%),大專12名(15%)。80名學生按單雙學號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40名,兩組學生性別,年齡,學歷等比較,均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護生僅按傳統帶教方法,即分配固定帶教老師后,帶教老師即根據護生需掌握的內容結合臨床護理工作指導護生學習。實驗組則由帶教老師按PDCA循環管理方法執行帶教要求,具體表現為:護生入科后即為護生設計好帶教學習計劃,讓護生清晰入科后的具體實習目標(即為P);根據計劃目標進行理論與操作的帶教實習(即為D);針對學習指導內容每次實施時均對護生進行檢查,了解掌握程度(即為C);對每次檢查結果帶教老師均帶領護生實習進行總結與分析,認可正確的,同時找出存在問題,將存在問題進入第二輪PDCA循環,如此往復。

1.3 考核方法

理論考試:采用統一考卷進行理論考核,滿分為100分;技能操作考核:對兩組實習護生均進行25項基礎護理操作考核;臨床實際能力考核:考核實習護生的病情觀察及分析能力、處理問題能力。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兩組護生理論考試、技能操作考核及臨床實際能力考核成績比較均采用 t 檢驗。

2 結果

兩組護生理論考試、技能操作考核及臨床實際能力考核成績比較見表1。由表1可見,兩組護生三種考核成績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優于對照組。

3 討論

3.1 實習質量對護生能力提高具重要意義 護理基礎理論和護理技術操作是每位新畢業護士必須盡快掌握的基本技能,其掌握的程度是否規范化可直接影響病人的舒適與康復[2]。護生在校基本僅接受護理基礎理論知識,對護理技術操作的認識較機械且簡單,實習階段作為護生進入護理臨床工作崗位的準備階段,其實習教育的規范程度使護生在實習期間能充分了解臨床工作的實質,制度的要求,優質護理的意義,使護生在實習期間能嚴格要求自己,對護生能力的提高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同時也為未來的臨床護理補充合格人力資源。

3.2 PDCA循環管理方法對實習教學的促進作用 傳統實習帶教方法缺乏合理的規劃,行為較為隨機,缺乏需求分析和針對性,使護生對自身存在問題認識較感性,護生能力提高較緩慢且不全面。PDCA循環管理方法應用于帶教中,帶教老師需為護生進行全面有效評估,對護生基礎知識及能力系統分析,確定有效需求,縝密計劃,認真落實,使護生學到的知識更符合臨床實際。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帶教老師引導護生一起參與分析,找出原因,與護生一起制定下一輪PDCA循環,在此過程中,實習護生的護理理論和護理技術操作得到了更深刻的鞏固,理論與臨床實際聯系的能力得到更有效的提高,同時也更進一步調動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取得理想的實習效果。

3.3 PDCA循環管理方法對帶教老師的促進 運用傳統實習帶教方法,帶教老師僅需根據自己的知識面及工作經驗進行實際施教,PDCA循環管理方法則對帶教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帶教老師在為護生總結成功經驗,分析存在問題原因,找出解決對策的過程中必須潛心學習,提升個人能力,過程的循環同時推動帶教老師的學習熱情與學習積極性,提升帶教老師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整體來說,進一步提升了病區的護理質量。

4 小結

將PDCA循環管理方法應用于臨床帶教中具有前瞻性和較好實用性,不僅能較快及較大程度提升實習護生各方面工作能力,有效培養實習護生的工作責任感,自我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還促進帶教老師的學習熱情與學習積極性,兩者相輔相成,促進帶教老師與護生互動學習的積極性,促使病區護理質量提升處于良性循環過程。

參考文獻:

第8篇

1.科室準備

1.1帶教計劃修訂:護士長、科室總帶教老師根據院年度帶教要求、護生文化程度及上屆護生反饋意見進行分析討論,修訂新一年度帶教計劃。

1.2帶教人員確定:采用自愿報名加民主評選產生。首先科內發動,自愿報名。其次,根據護士文化程度、護齡、帶教經驗、護生評分、臨床工作能力等各方面綜合評定,擇優錄取,確定帶教人員。

1.3帶教培訓:科總帶教老師對帶教護士進行系統培訓,主要包括:科室帶教計劃;具體實施方法、步驟;優秀帶教護士介紹帶教經驗;帶教常見問題及防范措施。

2.實習生入科教育

2.1入科第一天由總帶教老師負責集中教育。講解科室規章制度;科內人員;病區環境;儀器設備;主要收治病種;常用藥物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項;基本護理操作示教等。并強調醫療安全、護患溝通的重要性。

2.2根據護生文化程度差異結合護理院校實習要求,告知其入科后須掌握的臨床護理知識、技能;出科考試內容、形式。

2.3護生與總帶教老師相互交換聯系方式,如:手機號、qq號等,以方便在實習過程中溝通、交流。

通過上述步驟,消除了護生入科時陌生感,對實習科室有了初步了解,對實習目標做到心中有數,能幫助護生順利開展護理實踐工作,較好地完成護理目標。

3.實習過程中人文化帶教

3.1帶教老師二“主動”。一指主動與護生溝通,隨時了解帶教計劃完成情況,個性化一對一帶教。二指主動關心護生生活、交友及情緒變化,予以照顧、幫助。

3.2護生二“主動”。一指主動參與病房管理,積極與患者溝通,與患者建立互相信任、感情融洽的護患關系。二指積極與老師交流,不斷累積實際工作經驗、提高理論聯系實際能力。

3.3護理總帶教、護士長對每位護生至少進行一次交流,隨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4鼓勵護生參與科室活動,使護生能更好、更快融入新科室。

3.5嚴抓理論知識,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護生進行各種形式講課:即興提問、小講課、業務學習、疾病查房,鼓勵護生主持講課等。不斷促使護生主動學習,強化理論知識。

4.規范出科考核

4.1理論考試:由科室護理總帶教命題,帶教老師監考

4.2護理操作考試、整體護理考試由總帶教主持、把關??己私Y果予立即反饋,肯定優點,指明缺點,告知其改進要點。護士長抽查。

5.帶教效果反饋

5.1對護生考核:護生完成出科小結后交給帶教老師,帶教老師根據護生自我評定、平時工作表現、理論考試、操作技能、整體護理考試結果結合實習目標給出總體評價。

5.2對帶教老師考核:避免護生對帶教老師評價失真,評價表由護士長發放、收集,并在表格發放前做好必要的解釋工作,務求真是、可靠。護生從帶教老師帶教態度、專業知識、講課能力、操作技能、教學管理能力等幾方面對帶教老師作出評價。

第9篇

【摘要】目的 使實習護士在兩個周的實習時間熟悉手術室工作,掌握無菌技術。方法 設立教學干事、教學小組,建立指導教師負責制度和評教、評學制度,開展情景式教學,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分階段突出重點。結果 實習護士很快進入臨床實習狀態,縮短了其上臺還需自己琢磨的過程,增強了自信心,全面掌握了手術室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結論 兩周教學計劃在手術室實習護士的教學中應用效果良好。

【關鍵詞】手術室 實習護士 教學計劃

臨床實習是護理教學的重要階段,是學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續,是促進護理基礎和臨床實踐有機結合的一個重要時期[1]。手術室不同于病房,結合我科的實際情況,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實習護士管理體系,現將我科教學經驗介紹如下。

1 一般資料

我科在職護士23人,職稱:主管護師5人,護師6人,護士12人;學歷:本科6人,???3人,中專4人;工齡2—25(平均6.2)年。從2007年以來,每年接收實習護士120—150人,每輪到我科有6—8人,時間為2個周。

2 管理制度

2.1設立教學干事、教學小組,建立指導教師負責制 設立教學干事一名,下設教學小組,成員8人(護師及以上),建立指導教師負責制度,由教學干事安排實施“一對一”帶教。帶教工作要有針對性、實用性。實習護士跟老師上班,便于指導,老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給學生以深刻的影響。同時,也利于教學干事及時了解實習護士情況,為針對性地安排教學內容提供便捷。

2.2評教、評學制度 以定期召開座談會的形式,時機選擇在實習護士進科室時、實習中期、實習結束出科室時,采取師生面對面交流,以增進溝通,及時收集學生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及建議,針對帶教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整改,調整教學內容,出科時進行理論考試和操作考核。

3 教學計劃

3.1學生入科教育

3.1.1加強思想素質教育 護士長與實習護士進行溝通,了解學生思想情況,教育學生要熱愛護理專業,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及吃苦耐勞的精神,分析就業前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端正學習態度。

3.1.2了解科室基本情況 由帶教老師詳細介紹手術室環境、設施、工作程序、規章制度、管理內容。尤其要詳細介紹手術室的各種電器、大型儀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3.1.3儀表著裝規范 手術室無菌要求嚴格,進入手術室必須更換手術室的鞋和服裝,要求學生儀表、著裝、行為舉止規范化。

3.1.4熟悉手術器械 介紹常用器械(以普外為主)的名稱、用法、保養、放置位置及普通手術的器械準備、打包方法。

3.1.5熟悉各種無菌技術及操作 認識各種器械、敷料后,由指導教師親自講解示范:洗手、穿無菌手術衣、戴無菌手套、鋪無菌手術臺、器械擺放、持針穿線、取上刀片、傳遞物品、各種手術的消毒范圍以及鋪無菌巾,讓她們練習穿針引線、套刀片、器械傳遞的基本技術,為實際操作做好準備。

3.2開展情景式教學 學生入科第二天,采用情景模擬與實踐結合,實習生按角色分為三組:巡回護士組、洗手護士組及手術醫生組,模擬手術過程,實習護士演示相關護理操作, 從器械準備、消毒鋪巾、術中物品傳遞進行強化,包括的擺放,對手術儀器的使用等。老師從旁指導。

3.3提高專科技能訓練

3.3.1入科第三天,實習護士直接參加手術配合,由帶教老師進一步指導。尤其是查對工作,術前準備十查:姓名、性別、年齡、科別、床號、診斷、手術名稱、部位、藥敏試驗、用物準備;術中用藥輸血三查對;器械敷料三查對[2]。

3.3.2組織知識小講座 主要講解:《洗手護士的工作職責》、《巡回護士工作職責》、《手術常規tiwei的擺放原則及注意事項》、選出具有代表性的手術配合進行講解。

3.3.3組織專科查房,術前1日由實習護士探視病人,匯報帶教老師。術日由教學干事主持實習護士匯報病情以及術前準備情況,術中物品準備、手術配合要點,以及此手術的解剖,由帶教老師補充不足之處。

3.3.4要求實習護士對所做工作的感受和想法與帶教老師溝通,及時反饋到教學干事處,以便改進教學計劃。

4 理論和操作技能的考核

4.1學生出科前一天,理論考核以試卷的形式考核,主要考核內容圍繞洗手、巡回護士職責、手術患者擺放原則、手術配合注意要點、手術室基本常識為主。

4.2操作技能的考核,主要由帶教老師負責,做到放手不放眼,由實習護士單獨配合完成一臺簡單手術。

4.3分析實習護士考核成績,針對不足之處,在出科最后一天再加以施教,強化彌補。

5 小結

我科形成的這一套兩周教學計劃,在實習護士的應用中教學良好,實習護士基本上通過了理論知識考核、掌握無菌技術操作技能,圓滿完成在我科實習計劃。

參 考 文 獻

第10篇

關鍵詞:護生;銳器傷;原因分析;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G4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526(2012)12-0447-01

銳器傷是一種皮膚深部的足以使受害者出血的傷害,是全世界醫務人員共同面對的職業危害之一。護士接觸注射器、輸液器等醫療銳器的機會較多,成為醫院內銳器傷發生率最高的職業群體。護生實習期間和護士一樣暴露在職業危險中,且操作不熟練,防范意識差,極易造成職業性損傷,威脅身體健康。我國是乙型肝炎高發區,艾滋病也進入快速增長階段[1]。因此,在實習護生中樹立起正確的觀念,加強自我防護意識和養成規范操作的習慣,盡量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減少或避免銳器傷的傷害。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選擇我校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完成臨床實習任務的130名護生。 男3名,女127名;???5名(男2),本科35名(男1)。年齡20~23歲,平均年齡21.5歲。學制3~4年。

1.2 調查方法:對130名實習護生銳器傷進行回顧性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一般情況、實習期間對銳器傷的認識、銳器傷的次數、原因、銳器傷后處理及自我防護等,在實習返校畢業考試結束時以無記名方式發放問卷表+訪談,并說明調查的目的、填寫要求,現場回收。共發放問卷130份,回收有效問卷130份,回收率100%。

2 結果

2.1 銳器傷發生情況:被調查的130名實習護生中銳器傷102人(146次),其中以針刺傷占首位45人,構成比為44.12%(74次,構成比為50.68%),開安瓿32人,構成比為31.37%(41次,構成比為28.08%),處理廢物16人,構成比為15.69%(21次,構成比為14.38%),其他銳器傷9人,構成比為8.82%(10次,構成比為6.86%);

2.2 銳器傷發生原因:缺乏銳器傷防護意識47人,構成比為46.08%,操作不熟練43人,構成比為42.16%,操作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7人,構成比為6.86%,其他5人,構成比為4.9%。2.3銳器傷后處理:未經任何處理12人,構成比為11.76%,無菌棉簽壓迫止血9人,構成比為8.82%,碘伏棉簽壓迫止血48人,構成比為47.06%,流水沖洗、碘伏消毒14人,構成比為13.73%,立即擠出傷口血液、清洗傷口、碘伏消毒19人,構成比為18.63%

3 主要危害

銳器傷是護理人員最容易且最頻繁受到職業損傷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目前已證實有20余種病原體可經過銳器傷直接傳播,其中最常見的、危害最大是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感染。銳器傷后發生血液、體液傳播疾病的危險性高,遠遠大于皮膚接觸與黏膜接觸的>80%[2]。同時銳器傷對受傷者還會造成較大的心理影響,產生焦慮、恐懼,并且引發中度或重度的悲觀情緒,甚至導致放棄護理職業。

4 干預措施

4.1 加強銳器傷安全教育,提高職業防護意識:開設銳器傷防護選修課或請醫院專家以講座的形式進行經驗的傳授,加強實習前教育。營造職業防護的氛圍,護生應樹立“任何患者的血液和體液、有血液污染的物品都存在潛在感染危險”的觀點,進一步加強自身防護意識[3],在服務患者的同時保護好自身,即樹立“關愛患者,關愛自己”的新觀念。

4.2 規范操作流程,改變不安全行為:在校要求學生熟練掌握有關操作流程,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減少銳器傷的發生,保證職業安全。如未用的頭皮針、一次性注射器等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去帽和蓋帽,減少刺傷和針頭污染;針頭有彎曲時任何時候不要試圖徒手弄直;開啟玻璃安瓿時先用砂輪劃痕再掰安瓿,可采用無菌紗布的包裹防止損傷皮膚;嚴格管理醫療廢物,使用后的銳器應直接放入銳器盒,以防止刺傷。在醫院實習初期,盡快適應醫院的工作節奏,與患者體液血液接觸時戴上手套。有研究表明:如果一個被血液污染的鋼針刺破一層乳膠手套或聚乙烯手套,醫務人員接觸到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接觸到的血量少50%以上[4]。在進侵入性護理操作過程中要保證充足的光線,操作嫻熟規范,防止銳器刺傷或劃傷。同時盡量使用安全的護理用物,提高護生有效處理銳器傷的能力,降低銳器傷的發生率。

4.3 加強護生健康管理:護生銳器傷發生率較高,因此對即將實習的護生進行體檢,并接種相應的疫苗如乙肝疫苗的接種或加強。建立銳器傷后登記上報制度,建立醫療銳器處理流程,追蹤傷者健康狀況,有效消除傷者心理傷害。一旦發生銳器傷,不要慌張,立刻采取緊急措施。首先,立即用健側手從近心端向遠心端進行擠壓,排出傷口部位的血液,其次清洗傷口、碘伏消毒、無菌敷料包扎。最后要查看患者的血液化驗單,或采集患者血液進行檢驗,若有異常,及時進行免疫接種。

5 小結

護理隊伍未來主力軍是護生,護理事業的希望所在取決于護生的健康狀況。因此護生職業防護的教育和指導我們必須重視,使他們在臨床工作環境中養成良好的自我防護意識,減少各種職業傷害的發生,更好地為人們的健康促進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黃建英,蔡麗娜,黃建美,等.綜合醫院護士銳器傷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護理學雜志,2007,22(5):14-16

[2] 王秀玲.臨床護理人員銳器傷現狀調查分析及預防措施[J].齊魯護理雜志,下旬刊,2011,16(30):55-57

第11篇



2011年我院護理部為了進一步深化優質護理服務,提出精細化管理。病房實行護理站前移,手術室作為一線科室為了迎合醫院發展需要,多次召開科室質控會議,探討精細化管理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經過大家集思廣益、開拓思路、從工作實際出發,對以往的工作進行回頭看,從中找出了很多不足和缺陷,其中有很多好的思路、管理方法、管理措施等落實不到位、做的不具體,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應。首先質控內容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崗位流程不精細;再有優質服務創新意識欠缺、提出的優質服務內容落實后沒有長效管理機制;其次有些服務措施落實拖延,沒有起到即時效應。為此,手術室加強了這幾方面的管理,力求做到精細化,收效很好。

1 完善科室各項規章制度、質控內容及崗位流程

11 年初根據醫院下發的各項規章制度,制定相應的科室規章制度,對科室每項具體工作都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完善科室的質控內容,將日常工作中容易忽略又經常容易犯的錯誤納入科室質控管理,如術中配合:巡回護士堅守崗位問題、各項有創操作前告知問題、手術間環境管理問題等;組織紀律方面進行細化:遲到30 min和遲到1 h有明顯的處罰區別;遲到一次和遲到三次有明顯的區別;事假和病假有明顯的區別;工齡假和病事假有區別。對工作質量進行量化管理:有創操作每月進行個人一次性成功率統計;工作量完成情況每月進行統計;工作任務完成情況每月進行統計。

12 完善各個崗位職責、工作流程:對手術室各個崗位制定崗位說明書,對每個崗位工作流程進行細化,具體到每個事件都要有人去做,責任到人。如助理護士崗位,具體工作是接送手術患者,需要三個人去完成,但是三個人的工作也有區別,分別定位為A班、B班、C班,具體工作既有共同點,也有明顯的區別。因此工作流程截然不同。將人性化護理納入到每個崗位之中,每個崗位都圍繞著以患者為中心而展開工作,如洗手護士、巡回護士崗位工作內容,處處體現了對患者的整體護理。人性化護理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從術前訪視、術中配合、術后隨訪都體現在崗位職責中。再有器械室護士崗位,從器械的使用、器械的保養、器械的供應有具體的職責,而且將各種滅菌器的使用、保養、監測,大型設備的使用、保養、管理等也納入職責范圍;另外還包括器械使用的宣教,實習生、進修生、新護士的帶教,新器械、新設備的培訓等。

2 創新優質服務措施

21 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實行了護理人員工作彈性排班制,保證了手術量較大時人力資源的配備,同時充分調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護理質量也得到了保證,達到科室、臨床、護理人員三滿意的效果。

22 提供優質服務項目:給患兒提供娛樂玩具,防止患兒因哭鬧而影響麻醉和手術,深得家屬和醫生的愛戴;為手術醫生準備汗帶,以防止術中汗液滴落手術野而污染手術區同時也滿足了醫生這方面的需求;硅膠墊的應用,保護手術患者受壓部位的皮膚,防止壓瘡的發生;為了預防患者術中低體溫的發生:輸血輸液加溫器的使用;手術間小棉被的制作;加強手術患者蓋單的管理:科室提出最大限度縮短患者肢體暴露的時間和最大限度的減少患者的暴露部位。

23 加強科室環境管理:手術家屬等候區進行規劃:為患者家屬提供優質服務項目,如冷熱純凈水、報刊雜志、手術宣教資料;門廳大屏幕為患者進行手術知識宣教;為患者家屬等候時提供一排排座椅等。

24 加強整體護理:術前增加訪視內容:①患者皮膚的評估。②對患者肢體活動能力的評估。③根據術式評估患者靜脈穿刺部位。④患者的特殊要求,納入晨會交班內容。

25 加強護士素質教育:把素質教育納入晨會學習內容,讓大家更多的了解手術室工作性質和責任的重要性;手術中嚴格查對制度:實行點一記一的清點工作方式;改變帶教模式,重新制定帶教計劃:根據手術室工作特點和工作要求,將新護士的培訓模式徹底改變,以前是一個老師至始至終帶教,現在是多個老師參與帶教,由護士長計劃排臺,最終達到手術技術、理論知識全面性的掌握;對實習生、進修生的學習計劃也進行了完善,在確保他們完成學習計劃的前提下保證科室工作的安全;制定了對口醫院學習的實習計劃,以達到互相學習的目的。

3 建立優質服務長效機制,加強和臨床溝通

31 建立優質服務長效機制:根據醫院要求每月進行優質服務小結,切實把優質服務落到實處,讓患者真正受益??剖覟榱送晟拼隧椆ぷ?,每月進行一次科室持續質量會議,護士長、護理組長不定時在一起進行工作探討,為的是能夠把更好的優質服務項目拿出來進行實施。為了將優質服務措施長期運行,科室進行了常規質控管理,對做的好的在科室晨會上進行表揚,做的不好的給予點名批評,必要時進行經濟處罰。

32 加強和臨床溝通:通過術前訪視,了解患者的需求,在盡可能范圍內給予患者大力幫助。術前了解術者對此手術的習慣、手術特點、特殊要求,以達到術中準備充分,為手術順利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第12篇

【中圖分類號】R4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6-0435-01

靜脈輸液是現代醫療工作中最常見的治療手段,更換靜脈輸液是實施這一治療護理操作重要的一環。目前在臨床靜脈輸液更換操作過程中不僅存在著技術上的安全隱患,而且服務對象希望得到尊重、重視、關懷、理解的心理滿足度不夠。因此,加強對更換靜脈輸液服務流程的規范和持續質量改進,從而實現靜脈輸液的安全,防止差錯事故的發生,提高病人的滿意度。

1 安全隱患

1.1 未及時巡視;呼叫應答不及時,病人安全感未得到滿足:病人及家屬擔憂液體輸完后不能及時更換而造成回血堵管;空氣進管;藥液浪費;局部滲漏未及時發現重新穿刺增加痛苦。從而高度關注不能安心靜養。

1.2 未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導致醫療糾紛:我院僅2010年就發生3例將液體更換錯誤,定性為一般差錯,病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幸運的是未引起醫療事故,但醫護人員要花費大量時間向病人及家屬做解釋工作以取得理解。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護理品質和醫院的信任度。

1.3 缺乏溝通,病人滿意度下降:臨床調查顯示:病人希望護士在更換液體時能給予:耐心講解藥物的名稱、用途及副作用;知曉當天共有幾瓶吊針;更換液體后確定通暢,局部無腫脹。

2 更換靜脈輸液操作服務流程的設計

治療護士每半小時巡視病房一次呼叫器響不超過3聲給予應答 治療室行操作前核對:床號、姓名、藥名、液體的質量床邊行操作中的核對:禮貌地呼喊病人的床號;姓名確定無誤后方可更換 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病人及家屬講解藥物的名稱、用途和副作用 調整滴數行操作后的核對無誤,“三簽” 觀察局部有無腫脹,取舒適臥位向病人及家屬交待:我們隨時會來觀察,如有不適請告知,如入廁,進餐我們給予幫助;輸液的瓶數等請您安心休息。

3 持續質量控制

3.1 全院統一《操作服務流程標準》,行操作培訓考核。

3.2 對臨床實習生,新上崗護士納入崗前培訓內容。上崗后帶教老師進行示范,臨床考核合格方可進行操作。

3.3 每月科內考核1―2名護士,護理部隨機抽查,納入績效考核。

3.4 納入《護士滿意度調查表》。跟蹤反饋。

4 小結

護理質量是護理管理的核心,質量標準是質量管理的基礎,也是規范護理行為的依據,輸液安全直接關系到病人的生命與健康及醫院在社會公眾中的形象。更換靜脈輸液法的流程的規范及質量控制,有效地規避其安全隱患,防范和減少護理缺陷,為病人提供溫馨、優質、安全的服務,滿足病人的需求,促進病人健康。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水县| 伊宁县| 思南县| 泸西县| 曲周县| 金寨县| 汝城县| 镇宁| 嫩江县| 偃师市| 江安县| 楚雄市| 南雄市| 绥宁县| 通城县| 沾化县| 鄱阳县| 黔江区| 大邑县| 自治县| 荆门市| 安丘市| 利辛县| 宜君县| 开阳县| 社旗县| 绩溪县| 黔西县| 喀喇沁旗| 中超| 华坪县| 桑植县| 辽源市| 托克逊县| 玉溪市| 乌拉特前旗| 神池县| 巴青县| 朝阳县| 云安县| 灌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