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內容提綱

內容提綱

時間:2022-05-20 14:20:5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內容提綱,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內容提綱

第1篇

“綱”原指網上的總繩;“提綱”就是提住網上的總繩。古人認為:只有整張漁網都連在總繩上,漁網才會有調理而不零亂;善于撒網的人,一定是提拉網的總繩,而不是一個一個的去拉開那數不清的網眼兒。這些道理,完全可以用來說明列作文提綱的重要意義。

如何制定作文提綱呢?作文提綱一般包含三部分內容

(1)題目。要把題目(或補充完整的題目)寫在第一行正中間。

(2)主要內容和中心。要在題目下面,簡要地寫出這篇作文的主要內容及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3)結構安排。這是作文提綱最主要的部分,設計時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點:

①安排好材料的組織順序。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全文準備分為幾大段,每段寫什么,要以小標題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起來。

②確定好重點內容。要依據表達中心的需要,確定出哪些內容是主要的,哪些內容是次要的,標明“詳”、“次詳”、“略”的字樣;重點段又打算分幾層來寫,先寫哪層、后寫哪層,具體列出準備重點寫的步驟、次序。

③依據文章選用的材料及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確定好開頭、結尾的方法,并在提綱中簡單注明。

④設計好點題的時機及具體的方式、方法。

⑤考慮好層次之間、段落之間該如何銜接過渡,哪些內容需要照應,如何照應,也簡單標注一下。

制定作文提綱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第一,形式可以靈活。總的來說,作文提綱沒有固定的格式和統一的要求,項目和詳略的程度可依材料的特點、表達的需求和自己的水平而定。一般地講:初學作文時,作文提綱宜細不宜粗;隨著構思、布局水平的不斷提高,作文提綱就可以寫得簡單些。

第二,要認真推敲、修改。列出提綱后,要對整個構思做全面的推敲:選材是否切題?立意是否明確、深刻?對選擇的材料還需要進一步做哪些取舍?材料的組織安排是否嚴密、合理,能否突出中心?推敲后,做出必要的修改。自己滿意了,才可以動筆行文。

第三,一定要先列提綱后寫作文。制定作文提綱是寫給自己看的,是為自己寫好這篇文章服務的。它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有的同學對列提綱的目的認識不清,認為提綱可有可無,甚至覺得老師要求列提綱是“多事”,于是,為了應付老師,竟然先寫作文后“補寫”作文提綱。這實在是本末倒置、自欺欺人之舉。

第四,務必要養成:“不列提綱不作文”的習慣。常見一些同學作文之前不列提綱,見到題目思考片刻便提筆行文,寫寫想想,想想寫寫,腳踏西瓜皮,滑倒哪里是哪里,有的甚至都已寫了一半又撕掉重寫。結果,既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又嚴重影響了作文的質量。這其中的主要緣故就是沒有養成認真構思、布局的習慣,尤其沒有養成“不列提綱不作文”的習慣。

第2篇

 

構思是對整個文章的布局、順序、層次、段落、內容、觀點、材料、怎樣開頭和結尾的思維,構思是寫文章不可缺少的準備過程,構思時文章的主題中心要明確,用以表現的材料要充分、典型、新穎,結構上要嚴謹、環環相扣,只有潛心構思,才能思路流暢,寫好提綱和文章。 

 

擬定提綱 

 

撰寫論文之前,應先擬定提綱作為全文的骨架,使其形成結構,疏通思路的作用。擬定提綱,一方面可幫助作者從全局著眼,明確層次和重點,文章才寫得有條理,結構嚴謹。另一方面,通過提綱把作者的構思、觀點用文字固定下來,做到目標明確,主次分明,隨思路的進一步深化,會有新的問題、新的方法和新觀點的發現,使原來的構思得到修改和補充完善。 

提綱是論文的輪廓,應盡量寫得詳細一些,提綱的擬寫多采用標題式和提要式兩種。 

標題式提綱,以簡明的標題形式把文章的內容概括出來,用最簡明的詞語標示出某部分或某段落的主要內容,這樣既簡明扼要,又便與記憶,是醫學科研工作者常用的寫作方法。例如實驗研究型論文提綱通常用結構: 

 

題目 

 

1、課題對象: 

①課題的提出; 

②研究的目的。 

2、材料與方法: 

①實驗目的、原理、條件、儀器和試劑; 

②實驗方法:分組情況,觀察指標,記錄方法; 

③操作過程; 

④出現問題和采取的對策。 

3、結果與分析: 

①結果; 

②統計學處理; 

③結果的可信度; 

④再現性。 

4、討論(結論)。 

5、參考文獻 

第3篇

醫學論文的撰寫方法,不單是一般文章的寫作技巧和語言修辭,而是研究方法和研究過程在文字上的一種科學的表述和再提高,是撰寫者在實際過程中知識廣度和綜合能力的體現,也是醫學科學自身發展的結晶。醫學論文的撰寫一般分為資料的準備、構思、擬定提綱、擬寫草稿、修改等過程。

㈠、資料的準備

首先是圍繞問題收集資料和研究資料,雖然在課題研究或臨床觀察之前,已對有關資料和學術動態進行了搜集和分析,但是在撰寫科研論文時仍要查閱大量有關文獻,以作為對已掌握的文獻的補充、有人作過統計,國內外多數科學工作者查閱文獻的時間約占整個科研工作的三分之一,如果沒有這些最新的參考文獻,要想使

論文達到新穎和獨創性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見,查閱搜集文獻在整個科研和寫作過程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搜集資料的目的,是為撰寫論文開拓思路,提供理論依據。因此在搜集資料時,應根據論文的需要,把與科研課題有密切關系并要引用的資料做好卡片,注明文獻的出處、作者、題目、雜志名稱、卷、期、頁數、年代等,漏一不可。否則等到文章寫好后,注明參考文獻時才發現缺少項目,又得重新查找,白白浪費時間。

一般搜集資料分三步法:①根據研究課題選擇檢索工具;②確定檢索方法;③查閱原始文獻。搜集論文需要的文獻資料應特別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內容:①在方法上沿用前人的,或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的;②在理論認識上支持本文觀點的;③前人研究的結論與自己文章所述不同,需要加以說明的;④前人對本文所研究的

問題存在爭議和正在探討的。將這些資料搜集好后,編好序號,以備撰寫文章時使用。

其次是對研究材料的準備工作,它包括對材料的取舍和整理,對實驗觀察數據資料的分析處理,合理選用適當的圖、表和照片等等。這部分工作有時在試驗結果分析時已經完成。

第三是提煉觀點,明確結果,提出結論。在上述準備工作完成以后,要根據有關文獻資料和實驗觀察所得的資料,重新核對試驗設計中所包含的思想,運用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一下設計中哪些觀點在理論上成立,而在試驗中得到證實;哪些觀點在試驗中沒有得到證實或未完全證實,需要修改;哪些現象和指標超出原

來設想,而且可能有新的啟示,需要進行新的分析。通過對試驗材料的分析,提煉出試驗材料能說明的觀點和能得到的結果,提出結論,使試驗材料和理論認識充分結合起來。

通過以上的準備工作,使理論和實踐達到充分的統一,從而提高論文的水平。

㈡構思

構思是對整個文章的布局、順序、層次、段落、內容、觀點、材料、怎樣開頭和結尾的思維,構思是寫文章不可缺少的準備過程,構思時文章的主題中心要明確,用以表現的材料要充分、典型、新穎,結構上要嚴謹、環環相扣,只有潛心構思,才能思路流暢,寫好提綱和文章。

㈢擬定提綱

撰寫論文之前,應先擬定提綱作為全文的骨架,使其形成結構,疏通思路的作用。擬定提綱,一方面可幫助作者從全局著眼,明確層次和重點,文章才寫得有條理,結構嚴謹。另一方面,通過提綱把作者的構思、觀點用文字固定下來,做到目標明確,主次分明,隨思路的進一步深化,會有新的問題、新的方法和新觀點的發

現,使原來的構思得到修改和補充完善。

提綱是論文的輪廓,應盡量寫得詳細一些,提綱的擬寫多采用標題式和提要式兩種。

標題式提綱,以簡明的標題形式把文章的內容概括出來,用最簡明的詞語標示出某部分或某段落的主要內容,這樣既簡明扼要,又便與記憶,是醫學科研工作者常用的寫作方法。例如實驗研究型論文提綱通常用以下結構:

題目:……

1、課題對象:

①課題的提出;

②研究的目的。

2、材料與方法:

①實驗目的、原理、條件、儀器和試劑;

②實驗方法:分組情況,觀察指標,記錄方法;

③操作過程;

④出現問題和采取的對策。

3、結果與分析:

①結果;

②統計學處理;

③結果的可信度;

④再現性。

4、討論(結論)。

5、參考文獻

提要式提綱,是在標題式提綱的基礎上較具體較明確提要式地概括出各個層次的基本內容,實際是文章的縮寫。

以上兩種提綱形式,可根據自己的寫作習慣選用,無論選擇那一種,其目的在于啟發寫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作者應做到既有綱可循,但又不拘泥于提綱,盡可能地拓寬思路,才能寫出好的論文。

㈣、擬寫草稿

擬寫草稿就是根據提綱,把要寫的內容依次連接起來,把實驗數據和資料進行歸類分析。它是對論文內容和形式的再創造過程,也是論文寫作最重要的階段。

第4篇

下面簡單闡述一下編寫畢業論文提綱的方法:

a.先擬標題;

b.寫出總論點;

c.考慮全篇總的安排:從幾個方面,以什么順序來論述總論點,這是論文結構的骨架;

e.大的項目安排妥當之后,再逐個考慮每個項目的下位論點,直到段一級,寫出段的論點句(即段旨);

f.依次考慮各個段的安排,把準備使用的材料按順序編碼,以便寫作時使用;

g.全面檢查,作必要的增刪。

在編寫畢業論文提綱時還要注意:

第一,編寫畢業論文提綱有兩種方法:一是標題式寫法。即用簡要的文字寫成標題,把這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這種寫法簡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畢業論文提綱一般不能采用這種方法編寫.二是句子式寫法。即以一個能表達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該部分內容概括出來。這種寫法具體而明確,別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費時費力。畢業論文的提綱編寫要交與指導教師閱讀,所以,要求采用這種編寫方法。

第二,提綱寫好后,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不可疏忽,這就是提綱的推敲和修改,這種推敲和修改要把握如下幾點。一是推敲題目是否恰當,是否合適;二是推敲提綱的結構。先圍繞所要闡述的中心論點或者說明的主要議題,檢查劃分的部分、層次和段落是否可以充分說明問題,是否合乎道理;各層次、段落之間的聯系是否緊密,過渡是否自然。然后再進行客觀總體布局的檢查,再對每一層次中的論述秩序進行“微調”。

第三,畢業論文寫作一般要求提綱擬到三級標題,即

一(一)1,2;(二)1,2;。。。。

擬定畢業論文的提綱時,要根據論文的內容考慮篇幅的長短,即文章的各個部分,大體上要寫多少字,使結構合理。

畢業論文提綱擬定的幾個原則:

如何落筆擬定畢業論文提綱呢?首先要把握擬定畢業論文提綱的原則:

(一)要有全局觀念,從整體出發去檢查每一部分在論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當,篇幅的長短是否合適,每一部分能否為中心論點服務。

(二)從中心論點出發,決定材料的取舍,把與主題無關或關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棄,盡管這些材料是煞費苦心費了不少勞動搜集來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所以,我們必須時刻牢記材料只是為形成自己論文的論點服務的,離開了這一點,無論是多麼好的材料都必須舍得拋棄。

(三)要考慮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初學撰寫論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論點和論據沒有必然聯系,有的只限于反復闡述論點,而缺乏切實有力的論據;有的材料一大堆,論點不明確;有的各部分之間沒有形成有機的邏輯關系,這樣的畢業論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這樣的畢業論文是沒有說服力的。

(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了有說服力,必須有論點有例證,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論證過程有嚴密的邏輯性,擬提綱時特別要注意這一點,檢查這一點。

第5篇

一位教師在引導學生對《加法交換律》的課本內容進行數學閱讀時,給學生提供了下面的導學提綱:

1.自學課本,了解什么是加法交換律。

2.你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嗎?

3.嘗試完成教科書P28“做一做”。

解析這個導學提綱,我們不難發現,它過多地指向于要求學生從數學課本中尋找知識點,尋找現成的答案,而忽略了學習方法與數學思考上的指導。照著這樣的提綱進行預學,可以想象學生在數學自學過程中的學習行為將是機械盲目、缺乏創造性的。于是,我將提綱修改為:

1.你能用幾種方法求出“王叔叔一天騎了多少千米”,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呢?

2.你能再舉出幾個這樣的等式,并用一句話來概括你的發現嗎?

3.除了教科書上的3種方式,還有其他方式嗎?請你把它寫下來。這些方式都有什么特點?你比較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4.嘗試完成教科書P28“做一做”。

這樣的導學提綱,更有利于學生用多元的思維方式參與數學閱讀。學生逐題自學,并進行小組討論,學生在嘗試、活動、操作、實驗等多種學習方式中,逐個解決了問題,并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通過這一系列的學習,加強了學生個人思考和數學思維的深刻性,更有利于學生提高個性化的數學閱讀能力和培養學習素養以及思考的空間。

那么,我們該如何設計高效的導學提綱呢?本人結合實際教學淺談如下。

一、重點突出,目標明確

導學提綱在內容上應該依據教學目標來設計,要始終圍繞學習目標進行,以增強學生的目標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責任意識。每節課都有其學習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教師提供給學生的提綱就要有針對性,如“一個數除以小數”這節課,從教學內容的內在聯系看,這節課的要點是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為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的方法及道理。只要抓住這一點,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因此,在編寫導學提綱時,可以圍繞以下幾個問題進行導學:(1)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為什么要把除數化成整數?(2)把除數變成整數,被除數應該怎么變?(3)這樣做,商的大小有沒有變化?為什么?(4)除數變成是整數的除法后,應該怎樣計算?這樣,學生“先學”時能一下子抓住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和關鍵。

二、中心明確,因材施教

教師在設計導學提綱時要做到心中有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現有的數學知識基礎,切實考慮導學提綱該怎樣導入學生學,要因材施教。提綱還要以教材為依據,方法得當,層次分明,不能好高騖遠,脫離學生實際和教材內容。

三、富于思考,發展思維

質疑問難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有了疑問才會進一步思考,才能有所發現,并用自己理解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數學思考。導學提綱只有富于思考性、探索性,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發學生更多的聯想,挖掘學生思維的潛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果導學提綱猶如一碗白開水,索然無味,那么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興趣,更談不上思維的開發。如:《比例的基本性質與解比例》一課,以“你會用怎樣的數學符號來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質?” “對照例題,你的解答方法與書本例題有什么不同?哪一種更合理些?”促使學生用多元的思維方式參與數學閱讀,激發學生提出多個富有思考性的解法。

四、分層遞進,激發潛能

導學提綱的設計要綜合考慮不同水平的學生的難易程度,即在難易程度的分配上做到均衡、科學合理。同時遵循遞進性原則,在內容上應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循循善誘。既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要能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地認識教材、理解教材,引領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深入,還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使優秀生從導學案的設計中感到挑戰,一般學生受到激勵,學習困難的學生也能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導學提綱要符合小學數學的性質和教學目標的要求,要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五、語言簡潔,便于操作

設計小學數學導學提綱時,教師要根據該年齡段的學生的理解能力,所用的詞句要準確,語句要通順,并要用恰當的數學語言。這樣有利于學生正確理解題意,明確學習要求。切忌不能語言表達不準,模棱兩可,這會導致學生在自學時無法操作,甚至不知所云。

六、多樣化設計,增強啟發性

導學提綱的設計要多樣化、標準化,不能以固定的模式來設計問題,更不能以固定的形式來回答問題,要結合小學生的數學形象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采取多變的題型,并且設計要有啟發性和趣味性,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對問題的好奇心和探索心,并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第6篇

[摘 要]引導學生去理解題目中心及寫作要求,確定了作文題目,如何組織材料為中心服務是作文的重點與難點,指導學生編寫提綱,分準備階段、列提綱階段和檢查階段三部分,提高學生作文布局謀篇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不應以固定模式框住學習,而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激發學生興趣,不斷提高學生作文水平。

[關鍵詞]作文 方法指導

作文教學是師生圍繞作文的學習、掌握所開展的一系列交互活動過程或序列結構,是由學生表達自己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方式或活動。但教學多年發現,很多小學生怕寫作文,對作文有恐懼感和神秘感,要解這些問題,最重要的是要在學生作文前、作文中及作文后進行指導,啟發學生的作文思路,幫助他們掌握作文中心思想及作文方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欲望,鼓勵學生參與實踐,在實踐中積累寫作素材,豐富知識,以達到提高作文的能力。

一、了解題意的指導

無論是什么題目,都要引導學生去理解題目中心及寫作要求,而小學生的生活閱歷淺,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差。此時,“興趣”調動尤為重要,教師可采用談話交流,這個題目的中心詞是什么?你打算怎么寫?記得我在教三年級學生寫“我最熟悉的人”一文時,提出了“在你家里,誰最勤勞”的問題時,學生七嘴八舌吵開了,有的說媽媽最勤勞,有的說奶奶最勤勞,還有的人認為自己最勤勞……總之,題目貼近生活,學生能寫出自己內心的感受,所以,結果作文內容豐富多彩,寫出了學生真情實感。

二、選材指導

確定了作文題目,如何組織材料為中心服務是作文的重難點,教師應引導他們去分析、去想象與作文題有關的材料,可以提出:為了說明文章中心,應如何選材,所選材料如何做到詳略得當,例如寫《我最熟悉的人》一文時,所選材料應是以表現人物性格和品質,要想做到材料恰當而充分,還應在日常學習中,指導學生多讀課外書,多實踐,多抄錄,不斷獲取和積累寫作素材,才能在選材時得心應手,有材可選。

三、編寫提綱的指導

對于小學生而言,編寫提綱常出現兩種問題,一是思慮太多,拿不定主意安排,另一種是看題后不假思索而寫,結果可能是文章前后重復或矛盾,如何達成文章架構,就應指導學生懂得作文提綱的基本要求,要寫出作文題目、中心和各段的段意,對所寫的材料要排排隊,安排好秩序,提綱要內容簡明,語言準確,達到一看提綱,就了解全文布局,各部分內容及詳略安排。

指導學生編寫提綱,分準備階段、列提綱階段和檢查階段三部分,例如寫《我最熟悉的人》的提綱時,首先要指導學生讀題、審題,確定內容和中心,并為中心做好選材,然后指導學生對所寫文章做精心設備,理清思路,如何才能通過材料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最后檢查提綱是否突出詳略,并可對重點部分再編小提綱。

第7篇

提綱猶如工程的藍圖、作戰的計劃,要力求寫得符合要求。有些同學常寫“1. 事情的開始;2. 事情的經過;3. 事情的結果”一類的“提綱”。這太空洞,對作文沒有什么用處,不成其為“提綱”。也有同學把提綱寫成文章的內容提要,這又太繁瑣,也不好。還有的同學把提綱寫得呆板、生硬,缺少變化,缺少特色,這樣的提綱當然也不算好提綱,也會嚴重影響作文的質量。

應該如何寫提綱才合要求呢?

一、提綱要切題。例如,有同學寫《說“功夫不負有心人”》的提綱是這樣寫的:1.“有心”就是有明確的目的;2.“有心”就是有正確的方法;3.“有心”就是有認真的態度和創造精神。認真審一下題便可知道,這一種提綱就比較切題。

二、提綱要體現體裁特點。假如要以《門》為題分別寫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則其提綱,應該分別體現出不同的體裁特點。

議論文提綱:

總說“門”啟迪我們要入好、把好人生的每扇大門。

知識、生活、社會的大門,門門入好:①入好知識門,才能獲得知識;②入好生活門,才會懂得生活;③入好社會門,才可能成為社會的好成員。

家庭、國家、思想的大門,門門把牢:{1}把好家門防風雨盜賊;②把好國門防敵人侵犯;③把好思想門防腐蝕變質。④努力入好、把好每扇人生的大門,讓生命的航船遠航。

說明文提綱:

1. 門有古老的歷史――與人類同時出現。

2. 門有獨特的構造――由門面、門框、門袖等構成。

門的種類多種多樣――按質地分,有金屬門、非金屬門;按作用分,有多用途門和專用門;按位置的所屬物分,有建筑物的門、交通工具的門、其他器具的門。

門正向輕巧、牢固、美觀、自動化的方向發展。

記敘文提綱:

首先,舅舅家是一扇寒傖的小門;

后來,有了一扇紅漆大門;

現在,新樓前是一扇威武的大鐵門。

三、提綱要簡潔。寫提綱要根據需要或詳或略。但詳不是繁瑣哆嗦, 略也不是空洞無物,要做到不管詳略,都力求簡潔、精煉。例如有同學寫《十年以后返校來》時,其提綱是:

1. 宣傳窗內,有聲有色地放映著歷屆校友和在校三好生的動人事跡。

2. 展覽廳里,小愛迪生們的小發明千奇百怪,琳瑯滿目;

3. 圖書館名著薈萃,座無虛席……

第8篇

(三)要考慮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初學撰寫調查報告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論點和論據沒有必然聯系,有的只限于反復闡述論點,而缺乏切實有力的論據;有的材料一大堆,論點不明確;有的各部分之間沒有形成有機的邏輯關系,這樣的調查報告都是不合乎要求的,這樣的調查報告是沒有說服力的。為了有說服力,必須有虛有實,有論點有例證,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論證過程有嚴密的邏輯性,擬提綱時特別要注意這一點,檢查這一點。

下面再簡單闡述一下編寫調查報告提綱的方法:

1.先擬標題;

2.寫出總論點;

3.考慮全篇總的安排:從幾個方面,以什么順序來論述總論點,這是調查報告結構的骨架;

4.大的項目安排妥當之后,再逐個考慮每個項目的下位論點,直到段一級,寫出段的論點句;

5.依次考慮各個段的安排,把準備使用的材料按順序編碼,以便寫作時使用; 6.全面檢查,作必要的增刪。

在編寫調查報告提綱時還要注意:

第一,編寫調查報告提綱有兩種方法:一是標題式寫法。即用簡要的文字寫成標題,把這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這種寫法簡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調查報告提綱一般不能采用這種方法編寫.二是句子式寫法。即以一個能表達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該部分內容概括出來。這種寫法具體而明確,別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費時費力。調查報告的提綱編寫要交與指導

第9篇

[關鍵詞]學習前移;課前閱讀;學習能力;有效課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已成為教育研究與實踐中的重點內容,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所涉及因素非常多、非常廣。然而,現實教學中教師更多關注的是上課本身及課后補漏,從而導致教學重心后滯。要進行有效課堂的構建,就要做到使教學重心前移,充分利用課前閱讀,發展學生學習能力,為高效課堂的實現起到增益效果的作用。

一、閱讀時間前移,構建課堂有效性途徑

何謂閱讀?筆者認為,閱讀就是借助語言載體對語言承載的事物進行還原和由言及意轉換,并自主建構意義的過程。基于此,課前閱讀就是教師講課前學生先學習新課程內容,做到初步了解、發現不會的問題,這樣在教師授課時學習的目標和針對性就更強。教師可以通過課前閱讀提綱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閱讀,下~節課上課前進行檢查,讓學生形成課前閱讀的思維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教師要教給學生課前閱讀的方法,可以出份課前閱讀提綱,將最基礎的用語、概念和問題列出,上課時檢查學生的解答就知道學生會了什么,什么還不明白,學生自己可以學會的就不再詳細講,學生不明白的可以在課上詳講或討論。這樣,課堂的針對性就會更強,教學效益才能夠提升。

課前閱讀是學生上課前進行的自學過程,是教學過程中的基本環節。長期以來,不少教師對這一過程的認識理解還不到位,缺乏主動性和長期性:對學生課前閱讀缺少必要的方法指導,從而導致學生不能掌握正確的課前閱讀方法。例如,有的學生課前閱讀的方法類似看小說或翻漫畫一晃而過;有的學生則用閱讀語文和英語的方法來讀化學,不注意將現象與概念、規律聯系起來,達不到課前閱讀的實際成效,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二、掌握閱讀方法,提高課前閱讀效率

課前閱讀是預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有利于發展學生學習能力。

1.課前閱讀的作用

課前閱讀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即聽課的起始環節,對學生的學習影響很大。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提高聽課的目的性。課前閱讀不僅對新課內容達到了初步領會,從而降低了學習難度,而且大大減少了聽課的盲目性和緊張感,調動了學習積極性,有利于知識的即時消化吸收。(2)提高課堂筆記的針對性。學習前移讓學生對教材有了初步了解,課堂上教師板書的內容,哪些教材上有,哪些是教師補充,就能一清二楚:記筆記時針對性強,記教材上沒有的或自己不清楚的,以及教師反復強調的關鍵問題,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專心聽講和思考。(3)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能力是獨立學習、獨立獲取和更新知識的能力,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質量,課前閱讀方法的指導和訓練無疑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好辦法,是學生終身學習的基礎。

2.課前閱讀的方法

課前閱讀的基本方法是:粗讀、細讀、練習和小結。第一步,粗讀。從標題開始,通覽全節,了解本節內容有哪些新的概念和規律,并注上適當記號,這一環節不可“一目十行,走馬觀花”。第二步,細讀。認認真真地閱讀教材,邊讀邊找,找出新知識點到底新在哪里,新知識的要點是什么?概念定義等是怎樣引出和驗證的,將知識的來龍去脈,問題的關鍵等直接批注或記錄在空白處,并且要瞻前顧后,仔細地想一想,新舊知識有沒有聯系?有哪些聯系?如果發現與新課相聯系的舊知識掌握不好,便要查閱補習舊知識,為掌握新知識鋪平道路。第三步,練習。先閱讀課后練習,依據這些練習和閱讀情況,在教材中尋找直接或間接的答案,完成后還要針對練習進行檢查,看理解和掌握的情況,做到練習與閱讀有效結合,提高閱讀質量。第四步,小結。在認真閱讀教材基礎上,找出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理清教材提出和研究問題的基本思路方法,對理解不透徹或通過努力也弄不明白的問題(不明確的闡述,不理解的推論過程,搞不清的實驗現象等)用筆記下,以便在聽課時目的性更明確,針對性更強,注意力更集中。

三、編擬閱讀提綱,創設良好問題情境

課前閱讀提綱是學生看書閱讀的依據。閱讀提綱就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在熟悉教材、明確重點難點情況下,精心編擬的問題,一般要有目標性、啟發性、層次性和整體性的特征。

1.目標性

編擬課前閱讀提綱是實施課前閱讀的關鍵。對具體學科來說,編擬提綱要以課程標準和教材為依據,結合教學內容的三維目標去擬訂閱讀提綱,提綱中所設置問題要有明確目標指向,要給學生課前閱讀以明確方向。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課前閱讀,任務明確、目標清楚,能大大提高課前閱讀效果。

2.啟發性

編擬閱讀提綱,要從學生實際出發,給學生有思考的可能性,堅持“跳一跳夠得到”原則,學生只有估計自己能夠得到時才會去跳,標準太低,當然也不可能使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的狀態中。要在學生心中造成懸念,喚起動機,激發興趣,設置問題要巧而有趣,難而能思,精而知深。問題一經提出,學生首先就有課前閱讀的沖動,而要正確回答問題,還須在認真閱讀教材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學生在認真閱讀后,只要教師在課堂上稍一點拔,學生就會有茅塞頓開之感,從而起到深刻理解問題本質的作用。這就是為什么要求學生課前閱讀的目的所在。當然,課前閱讀提綱要體現知識的系統性和連貫性,提綱編寫都按節進行,這樣便于學生學習新知識,提綱中要提出與舊知識有聯系的思考題。同時,還要注意把握學科基本結構,并與發展學生智力統一起來,給學生以系統完整的科學知識。

第10篇

提綱作文是高考試題中最常見的書面表達命題方式之一,在高考中往往占據一半以上。通常會以中文、英文、中文+英文、文字+表格、文字+圖片等不同形式給出要點,并要求考生根據所列要點組織語言,將所列要點完整、清晰地表達出來。

二、寫作要點

1.認真審題和分析所給的提綱,認清題目和提綱之間的關系,然后確定文章的主題、大致內容以及文體。

2.每一個要點可以作為文章的一個段落層次。段落的展開應圍繞提綱的中心和內容,不能偏離,也不能任意增減。

3.提綱只是對文章的提示和概括,不是主題句。考生需要根據提綱的性質,寫出完整的、體現提綱主旨的句子,使之成為主題句,然后圍繞主題句進行擴展。

4.搜集材料支持主題句。材料可以是例證、親身經歷、名人名言、諺語警句等。應當注意的是,所選材料要與文章的主題相符,即要“扣題”,同時要具有典型性,能充分說明問題。在有多個例證的段落中,還要注意各個例證之間的連貫性。

5.斟酌具體表達。結合要點的關鍵詞來確定所選用的具體詞匯及搭配。結合要點的內容以及所確立的文體本身的特點來選擇使用何種句型。結合文體信息選擇合適的句型,適時地交叉使用不同的句型也是一種需要培養的能力。

三、常用結構模板

In recent years, ×× has caused a heated debate on ________________.

The factors for________. First of all,________. Then, there comes a case that________. Moreover,________. Especially when________.

Indeed, these unique points can be collected to remind people that________. In this way, we should behave just like________.

四、常用句式

1.It is often said that...

2.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3.It can be easily proved that...

4.One thing which is equally important to the above mentioned is...

5.I am of the opinion that...

6.The chief reason why...is that...

7.To take...for an example(instance)...

8.According to a latest study, it can be predicted...

9.Another special consideration in this case is that...

10.This may be true, but we still have a problem with regard to...

五、典型考題

(2015年高考新課標全國I卷)假定你是李華,你校英文報“外國文化”欄目擬刊登介紹美國節日風俗和中學生生活的短文。請給美國朋友彼得寫信約稿,要點如下:

1.欄目介紹;2.稿件內容;3.稿件長度:約400詞;4.交稿日期:6月28日前。

注意:1.詞數100左右;2.可以適當增加細節,以使行文連貫;3.開頭語已為你寫好。

解析:本篇書面表達屬于英文書信,根據提示信息要求寫一封給美國朋友彼得寫信的約稿,為學校英文報“外國文化”欄目刊登介紹美國節日風俗和中學生生活的文章。寫作時注意以下幾點:(1)仔細閱讀有關提示,弄清試題提供的所有信息,明確三個要點。(2)建議Peter介紹美國節日風俗和中學生生活。(3)稿件的要求及時間。寫作時根據要表達的內容確定句子的時態、語態,就本文而言應該用一般現在時態。(4)注意使用高級詞匯和句式,以增加文章的亮點。

參考答案:

Dear Peter,

I'd like to ask you to write an article for our school’s English newspaper.

The “Foreign Cultures” section in our newspaper is very popular among us students. It carries articles written by foreign friends about the cultures of their home countries. Would you please write something about the culture in your par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we would especially welcome articles about how Americans spend their holidays and festivals, and the life of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You can write anything relevant so long as it’s interesting and informative. 400 words would be fine. Could we have your article before June 28?

I’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Yours, Li Hua

點評:本文結構緊湊,層次分明,而且使用了多種句式和結構。比如,It carries articles written by foreign friends about the cultures of their home countries.運用了過去分詞作后置定語; And we would especially welcome articles about how Americans spend their holidays and festivals, and the life of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運用了賓語從句。此外,文章還使用了大量習語和短語,如be popular among, so long as, look forward to , hear from等。

第11篇

保證思路暢通,幫助消除怯場心理

編列提綱為演講的語流疏理了河床,規定了流向;而成文的講稿,則具體地描繪了語流的狀況。演講者由于預先設計好了藍圖,心中有底,思路暢通無阻,便可以消除演講時的種種顧慮和恐懼心理,輕松自如,有利于一心一意加強態勢技巧,全力發揮主動性和靈活性,使演講聲情并茂,圓滿成功。

避免臨場斟酌詞句,增強語言的感染力

演講主要是以有聲語言和相關的態勢語言來表達思想的。有聲語言不僅具有傳聲性,而且具有表情性。演講者不僅通過聲調的高低強弱、語氣的輕重緩急生動具體地反映客觀事物,而且可以通過聲調、語氣或動作表情等把“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東西表達出來,使聽眾心領神會。然而,在沒有講稿的情況下,演講者在演講現場臨時把思想轉變為有聲語言的過程很短,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斟酌?句,必然會出現一些“嗯”“嗯”“呀”“呀”,凌亂、啰唆、模糊和不必要的重復等毛病。為了防止口頭語中的各種偏差,必須減少現場臨時斟酌詞句的情況,預先寫好演講文稿。因為根據提綱撰寫演講文稿,事實上是把默講變成書面語言,其實質是把口頭語言變成書面語言。在這個過程中,經過認真、仔細的揣摩,那種詞不達意、言不及義的現象能得以克服。在正式演講時再將這種書面語言的講稿轉變為有聲語言時,就能做到出口成章,使語言表現力大大增強。

促進演講規律的研究

演講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演講稿的寫作有別于一般文章的寫作,也不同于平常講話記錄。演講稿雖然是書面表達的形式,卻要特別考慮口頭表達的需要和臨場的需要。它雖然最終用口語發表,但卻又具有規范、嚴謹的特點,有更為明確的目的性和清楚的條理性。

無論是從發表形式還是從內容構成上看,演講稿的撰寫都有其個性特征。這種特征是受演講的特點影響和制約形成的。因此,通過對演講稿的撰寫和研究,還可以促進和加深我們對演講的各種技能技巧的研究,正如河床規定了水流的走向,而水流的沖刷又對河床的形態產生相應的影響一樣。

對選材和提綱的實踐性進行檢驗,進一步保證內容的完善

人們認識問題有一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逐步深入完善的過程。演講者完成了材料的收集、整理和提綱的編列以后,演講內容已經有了大體輪廓,但它畢竟只是一個框架,而不是完整的文稿。如果僅僅根據提綱去講,就有可能因為選材、組材和提綱的疏漏而出現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也可能由于認識的原因而出現臨時性更改,打亂陣腳,還可能出現對于判斷的程度、范圍等的表述失當,等等。按照提綱寫出講稿,實際上就等于按照提綱進行默講。這種默講不像臨場演講那樣,一旦講出就變成最終形式。在這個過程中,演講者有充裕的時間對自己的講話進行修改,?它完美貼切。因此,這個默講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對選材、組材和提綱編列是否恰當的一次實踐性檢驗,也是認識進一步深化、思想進一步明朗化、條理化的過程。通過撰寫演講文稿,可以進一步修改、完善、充實演講內容,保證演講的質量,保證內容的完美,使觀點和材料得到高度的統一。

第12篇

【關鍵詞】集體備課有效教學高效課堂

教師如何取得最佳講課效果呢?首先要備課,而且要備好課。今天我談一下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是針對個人獨立備課這一形式而言的。它為了擺脫獨立備課中教師過分追求獨到見解,對一些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忽略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種必要的形式。集體備課目的是在教師集體智慧的基礎上,能動地發揮教師個人潛能,但是集體備課不能代替教師個人備課,備課中要顯現教師個人的教學魅力。使課堂教學更高的層次中進行。

一、集體備課的運作方法

教師集體備課是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教師開展集體研讀大綱和教材、分析學情、制定學科教學計劃、分解備課任務、審定備課提綱、反饋教學實踐信息等系列活動。其具體運作方式如下:

1、組織管理:

集體備課由教學處(或教科研室)實施管理。一般由教研組長具體主持集體備課活動;公共科和規模較大、門類較多的專業教研組可分成若干備課組,由備課組長負責具體實施,教研組長指導并參加各小組的備課活動。

2、活動過程:

(1)活動準備——“二研”、“三定”

組長提前通知全組成員在集體活動前認真研讀教材、大綱,通知中明確集體活動的“三定”:定時間、定地點、定中心發言人。

(2)集中研討——“四備”

集中研討即組長在集體備課時間里召集本組教師提出備課要求,聽取中心發言人的發言,討論備課提綱。討論中心發言人提出備課提綱時,應包括備重點、備難點、備教法、備作業(還應包含單元檢測)。討論時要充分發揚學術民主,允許不同意見的爭鳴。

(3)修改提綱——“五統一”

根據集體討論的內容,中心發言人修改備課提綱,要充分體現“五統一”:學思想,,統一“雙基”、“雙力”(智力、能力)和“雙育”的內容與要求,統一課時安排,統一達標題目,統一考核要求。同時提出改進教學方法的建議。

(4)撰寫教案

各任課教師根據集體備課的備課提綱和各班的學情,撰寫教案。此時,在不離開“五統一”的前提下,發揮各人特長。

(5)信息反饋

下一次集中時,把根據備課提綱實施時反映出來的重點問題提出來,供以后借鑒。

3、時間安排:

學校可根據各學科的特點,每學期規定幾次,或每周一次。視各校各組教師組成情況而定。如果將每周集體備課的時間排進課表,那就更加制度化、規范化了。

二、集體備課必須堅持“三性”原則

1、統一性原則。

集體備課的實質是同步教學,具體實施中教學目標、教學進度、作業訓練、資料使用、檢測評估等必須統一。特別是教學進度和目標檢測,一旦失去了統一,就不能在集體討論中獲得正確的信息,及時矯正教學實踐。

2、超前性原則

分配撰寫備課提綱的任務和提供備課提綱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任課教師的提綱準備任務在制定學期教學計劃時一并分配,便于教師早作準備,收集資料,鉆研大綱和教材。備課提綱的討論一般要超前一周。

3、完整性原則

劃定備課任務應考慮到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系,保持其內容的完整性。一般依據教材的單元或章節來劃分比較合適,切忌人為地將教材割裂開來。

三、集體備課必須正確處理好“三個關系”

1、正確處理好個人鉆研與集體討論的關系。

集體備課,不僅僅是集中討論,一般采取集中討論與個人鉆研相結合的形式。如果僅僅依靠聽中心發言人的說課,討論是不能成功的。要發動全組成員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討論的時候才可能各抒己見,百花齊放。所以,個人鉆研是前提。這大概就是“功夫在詩外”。集中討論時,組長要善于引導,把大家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還要善于總結,概括大家的長處,指導中心發言人整理備課提綱。

2、正確處理好備課與試講的關系。

備課是講課的基礎,講課以備課提綱為指導。集體備課之后,由一人或幾人進行試教,每次教后及時組織評課。執教者發揮自己的特長,上出自己的風格。備的內容統一,教的風格可以百花齊放,方法可以各有不同。概括地說,備課要統一,上課在不離開備課提綱的情況下,可以百花齊放。千萬不能出現“千人一面”的局面。

3、正確處理好骨干領路與培養新教師的關系。

集體備課的中心發言人一般挑選本組骨干。一來有把握,二來組長也省心。備課是貫穿于每學期的全過程,從培養新教師的角度出發,也應給新同志壓壓擔子,讓新同志來當“中心發言人”,同時采取“青藍結對”的方法,然后逐步放手。這樣可以一舉數得。

參考文獻

[1]唐文中;高等學校的講授課[J];求是學刊;1980年04期

[2]宿縣雪楓小學語文教研組;語文教研組怎樣開展工作[J];安徽教育;1980年02期

[3]明克誠;認真學習中央書記處關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把教育辦活辦好——在省教育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摘要)[J];安徽教育;1980年08期

[4]傅伯言;宜春地區培訓初一語文、數學、英語教師[J];江西教育;1980年01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阳市| 葫芦岛市| 大安市| 景泰县| 金塔县| 十堰市| 南陵县| 孟津县| 津南区| 宁远县| 大丰市| 大渡口区| 平顶山市| 绥江县| 建瓯市| 古浪县| 日土县| 金昌市| 环江| 承德县| 开阳县| 拜泉县| 芦溪县| 界首市| 松溪县| 曲水县| 吉首市| 沛县| 巴塘县| 鄯善县| 象州县| 都江堰市| 恩施市| 镇赉县| 祁阳县| 伊宁市| 周宁县| 金平| 广东省| 鞍山市| 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