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9 04:30:2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畜牧經濟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以此看來西部大開發給建設新牧區活動打下了很好的物質和精神基礎。西烏珠穆沁旗位于錫林郭勒盟的東部,南與赤峰相接,西與錫林浩特市相連。總面積22960平方千米,總人口為7.25萬。西烏珠穆沁旗自從開始進行建設新牧區以來不斷加大反哺力度,落實各項支牧惠民資金7.34億元,有力推動了牧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建設新牧區活動中西烏珠穆沁旗的新牧區建設活動在穩步推進。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樹立典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建成新牧區建設示范嘎查9個。畜牧業生產經營方式轉變進一步加快,冬羔育肥出欄、良種牛引進、肉牛育肥等先進生產模式逐步普及,五年累計接冬羔221萬只,引進優良品種牛6559萬頭,牛的良改比重達到97%,累計育肥肉牛2.1萬頭,畜牧業產業化步伐不斷加快。加強牧區基礎設施建設,五年累計新建牧區公路636公里,架設牧區供電線路245公里,新建牧區基本水源井831眼、節水灌溉233處,解決3.6萬人和62萬頭只牲畜的安全飲水問題,牧民生活條件極大改善。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成效顯著,全旗冷、暖季牲畜飼養量分別壓減并控制在100萬和18O萬只羊單位以內,基本達到了草畜平衡要求。嚴格落實革畜平衡和草場三牧制度,實施階段性禁牧草場面積586萬畝、草畜平衡草場面積2779萬畝,旗財政安排3765萬元休牧補貼資金,自行組織實施春季休牧,為草原生態爭取到寶貴的休養生息時機,牧區生產、生活、生態條件不斷改善。
二、建設新牧區發展畜牧經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不合理的利用自然草場。雖然西烏珠穆沁旗早已開始實施了春季休牧和標準化劃區輪牧工程,但是始終沒能全面的有效地貫徹于實際的牧區牧民生活當中。更可怕的是自然草場在一年四季中不斷地被利用,尤其是秋季打草的時候草場損壞是最嚴重。以前在牧區秋季打草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到了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地人來到牧區經過承包和租售牧民的草場打破原本在9月秋季打草的規律,既然從7月中旬就開始打草了。在我看來這些人最終目的只是為了賺錢,他們才不會去關心牧區草場的受損與否。所以這般不合理的利用草場是對于自然草場的最大傷害。
(2)畜牧經濟的基礎設備建設相對落后。近幾年來西烏珠穆沁旗雖然投入了最大的努力去建設和優化了畜牧經濟的基礎設備,但牧民本身的棚帳還是太小、質量也太差,完全達不到接優良冬羔-72子的標準。與此同時打草機和提煉喂養資料的機械也是嚴重欠缺。畜牧經濟是蒙古族自古以來的主要經濟來源和生存方式之一,但是粗放的管理方法和落后的基礎設備也是導致畜牧經濟大大落后于其他企業經濟的主要原因。為此,想要發展畜牧經濟就要好好解決畜牧經濟的基礎設備落后問題。
(3)對于畜牧經濟的投入不足。在建設新牧區中發展畜牧經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由于不收取畜牧經濟的稅,地方物資力大量減退,地方財政收入也隨之減少。因此地方財政對于畜牧經濟的資金投入也相應的減少很多。建設新牧區中發展畜牧經濟是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發展階段的工程,所以地方政府不斷地給畜牧經濟資金投入是必然的。如果地方政府財政開始缺乏資金,無法給畜牧經濟投資的話畜牧經濟就無法得到循環發展。所以依靠地方財政是錯誤的想法。
(4)牧區社會化服務與科學技術傳播方面的不足。由于牧區牧戶之間居住的距離太遠,幾千畝草場上就一家牧戶,而且大部分牧戶家里至今還沒有常電,看個電視都是很困難的事情,更不用說是從媒體得到什么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了。因此,加大了牧區社會化服務與科學技術傳播的難度。畜牧經濟的生產、銷售、分配以及保護牧民利益諸如此類的一切都急需牧區社會化服務與科學技術的傳播。雖然西烏珠穆沁旗在傳播科學技術方面下過很大功夫,但是由于人力、物力和設備有限的原因沒能真正的完成服務于牧民的任務。
三、建設新牧區發展畜牧經濟的建議與對策
(1)合理科學的利用自然草場。①要鼓勵牧民使用喚醒自然草場為主要目的的自然放牧方式。自然放牧是指在考慮草木生長的頻率和水源供應程度的前提下一年四季都要選擇不同草場順其自然的放牧;②嚴禁不合理的、隨意的打草行為。把秋季規定為打草的季節,嚴禁在其他季節打草破壞草場的行為。為此,首先,管理土地、草場的相關部門出臺嚴厲的規定,嚴禁過分打草破壞草地行為。其次,牧民把草場租給他人時可以在合同中添加說明關于打草的要求,比如說四季只有一次秋季才能打草。合理科學的利用自然草場是發展畜牧經濟的穩定基礎。
(2)加強改進畜牧經濟的基礎設備建設。①大力推廣各項有利政策,鼓勵牧民積極爭取各種國家項目。首先,大力宣傳有利于畜牧經濟的各項國家政策,讓牧民深刻的、全面的了解到這類政策所能享受到的利益的重要性。其次,鼓勵積極爭取有利于畜牧經濟的各種國家項目,讓牧民了解到這類國家項目對于畜牧經濟發展的重要性;②經過提高牧民收入來完善基礎設備建設。牧民自己盡力爭取提高本身的收入,可以一邊養牲畜放牧一邊利用草場建設旅游景點,因為無邊無際的遼闊大草原本身就是一個很好地綠色旅游景點。
(3)拉攏外資企業入股投資。可以借助外資企業的資金投入來緩解畜牧經濟資金短缺問題。我國的很多企業都是因為借助了外資企業的大力投資才提高了發展速度。所以草原上的畜牧經濟也可以積極地大力拉攏外資企業的資金投入脫胎換骨的進入新一代的發展舞臺。
(4)大力推廣科學技術與牧區社會化服務。①通過建設牧區畜牧經濟合作社來推廣牧區社會化服務。牧區畜牧經濟組織合作社是以牧戶經營為主,牧戶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條件所建設的特殊經濟組織。它會給牧民的畜牧經濟提供很多方便,對于推廣社會化服務也有大量的幫助;②大力集中人力與物力來推廣科學技術信息。科學技術的推廣是發展畜牧經濟的關鍵紐扣。首先,旗政府與當地牧區相關部門組織人力收集物資來推廣科學技術。其次,當地牧民在財政部門的幫助與支持下以積極的態度接受學習科學技術,讓科學技術在牧區得到進一步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