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化工設計論文

化工設計論文

時間:2022-12-21 06:09:0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化工設計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化工設計論文

第1篇

【關鍵詞】型鋼混凝土;石油化工;結構設計

1引言

型鋼混凝土結構構件具備諸多優勢,比如:受力性能好、截面尺寸小、抗震性能好、自重輕等,在石油化工結構設計中具備很優越的應用價值。在型鋼混凝土結構設計過程中,需要明確方法,遵循《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技術規程》《型鋼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程》等[1]。此外,還有必要通過構件的實際受力情況,對設計進行優化??傊?,由于型鋼混凝土具備很好的應用價值,所以對其應用進行探討意義重大。

2工程實例分析

在石油化工焦化裝置中,焦炭塔框架屬于核心構筑物,操作重量大,裝置支座位置及井架總高度偏高,通常情況下會有焦溜槽以及樓梯間附帶。整體結構體系較復雜,設計存在一定難度。以某煉油廠為例,其工程延遲焦化裝置焦炭塔框架屬于兩塔結構,焦炭塔單塔自重達4300kN(430t),塔外徑為9690mm,單塔最大高度為41.3m。水焦工況最大操作介質為3040t,滿焦工況焦炭量達到1150t。該工程所處場地在地面上10m位置的基本風壓為0.5kN/m2,地面粗糙度為B類,抗震設防裂度為7度,工程場地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5g[2]。從框架設計來看屬正常,但在結構空間利用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建議:(1)盡可能控制主要構件截面,使整體平面布置的需求得到有效滿足;(2)確保塔體下方具備充足的空間,能夠設置冷焦水過濾器1臺和別的附屬操作框架;(3)在塔體下方框架位置,有必要對全封閉設備操作房進行合理設置;(4)確保型鋼混凝土結構能夠合理、科學地應用,進而發揮型鋼混凝土結構的作用。

3型鋼混凝土結構的選擇以及模型的計算

3.1結構選擇

對于上述工程的焦炭塔框架設備支承部分來說,為典型的塔型設備基礎,即:兩塔板式框架聯合塔基礎,一共有3層,高為27m,縱向連續兩跨2.5m×2,橫向為單跨12.5m,出焦井架標高為27~117m,屬中心支撐鋼結構框架。

3.2模型計算

在設計中,所使用的是有限元分析軟件STRAT,在利用該軟件進行計算過程中需由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操作,以確保計算值的精準性。同時,在焦炭框架選擇上,選擇高聳組合結構,在建模分析過程中,有必要對下部混凝土框架和上部鋼結構的共同作用充分考慮,以此有效模擬結構的具體情況。對于完整的焦炭塔框架模型來說,需具備:①混凝土框架柱;②井架鋼結構梁;③混凝土框架梁。此外,利用厚殼單元模擬混凝土頂板,利用薄殼單元模擬設備塔體。

4荷載組合與截面設計

4.1荷載組合分析

根據相關設計規范要求,對焦炭塔框架設計需根據承載能力極限狀態最不利的效應組合加以設計。因此,兩塔結構設計時的荷載組合為:(1)正常操作工況下:1.2永久荷載+1.0×1.3×(介質荷載+活荷載)+1.4×風荷載;(2)停產之前:1.2永久荷載+1.0×1.3×(介質荷載+活荷載)+1.4×風荷載;(3)停產檢修工況下:1.2永久荷載+1.0×1.3×活荷載+1.4×風荷載;(4)地震作用下:1.2×[永久荷載+0.5×(介質荷載+活荷載)]+1.3×水平地震荷載+1.4×0.2×風荷載[3]??傊韬侠矸治龊奢d組合,以此為進一步截面設計以及計算結果的準確性提供保障。

4.2截面設計分析

截面框架柱、框架梁的設計內容如下:1)框架柱設計。在設計初始階段,如果外在條件全部一致,為了使框架柱截面的尺寸得到有效保證,可選擇2種框架柱截面尺寸,通常會選擇1個大柱尺寸,即:2500mm×2500mm規模;同時選取1個小柱尺寸,即:1800mm×1800mm規模,根據計算結果,采取對比的方法最終選擇適合本工程結構的合理尺寸。在外在條件一致時,大柱和小柱模型需采取分別進行計算的方法。由于會受到框架柱截面尺寸差異的影響,進而使結構剛度存在很大的差異。針對此類情況,需要利用地震組合工況控制好設計結構。從實際經驗來看,小柱模型在剛度上偏小,在柔性上較好,基于同樣風載或者地震條件作用之下,結構內力偏小,便于為構件截面設計提供有利的條件。2)框架梁設計。對于框架梁來說,因受到工藝設計需求的影響,加之標高相對明確,使得調整的空間偏小。在梁截面上,一般選取為1500mm×2500mm。在對梁截面剛度進行合理增多的條件下,能夠使框架柱的反彎點位置得到有效控制,進而使框架梁設計彎矩的要求得到有效滿足?;诳蚣芰簝炔繉型鋼進行設計,能夠和框架柱內型鋼柱之間組合成為內框架體系,從而使結構的整體性得到有效提升[4]。此外,框架頂板屬于設備的支座層,起到承載塔體荷載的作用,在頂板中間部位需設置型鋼斜梁,并采取STRAT計算結果提取內力,對厚板配筋進行計算。總結起來,在設置斜梁的條件下,能夠使頂板的受力得到有效改善,同時使傳力路線得到有效簡化。

5結語

本次研究結合實際工程案例,對型鋼混凝土在石油化工結構設計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在了解工程實例的條件下,需選擇合理的型鋼混凝土結構,并通過模型的計算,進一步分析荷載組合,然后在截面設計過程中,注重框架柱的設計和框架梁的設計??傊?,對于型鋼混凝土結構來說,對型鋼和混凝同受力的特性加以應用的條件下,使混凝土的抗壓性能以及型鋼的抗彎性能得到有效展現,進而使結構的延展性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在合理應用型鋼混凝土結構的條件下,能夠提升結構空間的利用效率,進而使實際生產需求得到有效滿足。

作者:冉艷華 單位:中海油山東化學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參考文獻】

【1】陳燕,何夕平,馬樂樂.各國規程對型鋼混凝土梁抗彎承載力計算對比分析[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J],2016(3):24-29.

【2】孫宇,鄭巖,胡勇剛.延遲焦化在煉油工業中的技術優勢及進展[J].石化技術與應用,2012(3):260-264.

【3】蘇君超.焦炭塔框架阻尼比的取值[J].石油化工設計,2014(4):15-18.

【4】宋桂珍.鋼結構防火涂料在石油化工裝置中的應用[J].技術與市場,2011(6):175.

【5】靳鐵鋼.輕型鋼結構設計問題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33):11-12.

【6】張金法.門式剛架輕型鋼結構設計及施工中一些問題和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2):46-47.

【7】唐國昱.型鋼混凝土結構在工程設計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2(21):93.

【8】JasimAliAbdullah.鋼管混凝土和套管混凝土短柱的抗剪強度和性能分析[J].鋼結構,2010(3):156-157.

【9】劉巨保,許蘊博.基于GB50341標準設計的立式拱頂儲罐弱頂結構分析與評價[J].化工機械,2011(4):96.

【10】李懿.淺析輕鋼廠房結構設計要點[J].山西建筑,2013(17):75.

第2篇

1)化工工程的設計總體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即計劃、設計和實施三個階段,先從相關的學科理論上分析設計是否可行,再經過逐步的工程試驗,最后把設計落實到工程中去,應用于實際的生產,化工工程設計與其他的工程有著不同的特點,化工工程的技術含量在工程行業位居前列,且工藝流程與其他工程大不相同?;すこ痰膬热莅嗽O備的遴選、設計工藝線路、繪制成圖以及對周圍環境進行可行性評估,這些設計最重要的是落實到圖紙上形成規范性的圖件,即化學工程工藝流程圖、化工預算、化工工程設備布局圖等。化工工程設計是化工工程進行的首要也是重要的環節,要考慮到諸多方面的因素,解決安全問題也要由此開始,在設計時,設計人員要考慮到化學工程的安全性,諸如化學設備的選用,設備如何布局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發生等等。

2)化工工程設計中的安全問題。

化工工程的設計也比傳統的工程設計復雜許多,其中需要進行大量的運算,包括數學、力學、化學反應方程式等等,需要多學科綜合?;ぴO計中需要用到很多參數,參數的難把握性和可靠性又是設計人員面臨的又一大挑戰。在工程的設計完成階段,設計人員必須對完成的設計圖紙進行反復的實驗并進行修改優化,以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其中需要耗費工作人員大量的精力。在化工工程設計階段,安全問題是設計的重點,應該把化工安全設計擺在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國化工行業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a.設備的安全隱患。

前文提到,化工工程需要的設備往往是與眾不同的,有的設備甚至需要定做才能滿足需求,一個工藝流程中需要數個,甚至數十個設備彼此連接,所需要的設備型號也是各不相同,由此帶來的型號不相互匹配,造成化工工程安全隱患。

b.設計所用資料不詳實。

我國現階段的化工工程不發達,在設計階段所用的基本資料也并未進行嚴格的實驗,其來自于一些中小型企業,可靠性不強,數據權威性不強,未經過大規模生產,因而在設計中使用這些數據會給安全生產埋下隱患。

c.設計中安全因素考慮不到位。

化學工程需要的化工設備紛繁多樣,管道彼此交織,資金投入較大。安全因素考慮不到位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是設備過多,又限于設計人員水平有限,許多安全因素考慮不到位;其二是由于化工企業感覺投入已經過高,再花費過多進行安全設計會降低企業的收益,因而放棄了工程的質量。有些企業過于追求工程進度,導致工程粗糙,安全隱患層出不窮。

2化工工程設計安全觀

工程安全在如今階段已經備受重視,這是近年來安全事故頻發以后總結的經驗教訓,工程事故給企業帶來了嚴重的損失,給人們的生命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近些年經濟發展使工廠如春筍般涌現,但是頻發的安全事故給人們心中留下了一道不可抹去的傷疤?;すこ痰氖鹿事瘦^之其他工程更高,因而在設計階段必須做好事故防范工作。在設計階段要滿足安全要求,重視每個生產環節的安全生產設計,嚴格遵守相關部門的安全標準,把安全的理念深入到設計中的每個細節中去,以主動的姿態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設計人員嚴格遵守安全設計的制度,把制度作為安全的保障。根據化工工程不同階段和不同部分的要求,注入安全運行的新元素,把安全設計深入到每個環節和每一個部分。同時對于化工工程的安全設計要有針對性,抓重點,有區別的對待不同的工藝流程。在工程設計完畢以后,要對設計完成的方案進行復議,對每個環節進行模擬實驗,逐個排除其中的不安全因素,對設計好的圖紙進行修改和優化,力求做到萬無一失。

3化工工程設計中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案

1)化工廠的選址問題以及場內布局。

化工工程的設計要從化工廠的選址開始,做好化工廠的選址工作并且做好廠內布局直接關系著化工工程的安全。按照以往的設計理念,化工廠要建在水源充足、原料供應充足、交通便捷的位置,這樣的選址有利于產品的銷售使用,減少運輸路途,減少不安全因素,產、銷、用區域化。其次,廠址的選擇應該以人為本,化工廠不應該選擇人口稠密、風景秀麗的地區,也不應該設立在上風向,避免有害氣體擴散至人口稠密區,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廠址的選擇也要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理念,化工廠在建立之前應該對周圍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盡量少的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做到人與社會和諧共處,做到可持續發展。其次是廠內的布局,廠內的布局是指化工廠內部各組件之間的設置問題,化工廠中的各個設備要為物資的投入以及人員的工作提供便利,對設備中的永久性管件進行設計保護,將危險性較高的設備和危險性較低的設備分成不同的區域,并對危險性較高的設備進行專門的保護設計以及應急設計,一些可能接觸發生反應的設備要隔離開。

2)管道的安全控制。

管道設計是化工工程設計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管道擔負著運送液體的任務,也是設備相互連接的通道,在化工生產過程中,管道中的液體一般具有可燃性和較強的腐蝕性,部分液體的毒性還比較強,管道安全是整個化工工程設計的關鍵,有的管道使用不久便會腐蝕掉,發生漏液等,進而發生危險,機械損壞也是最為常見的問題之一。因而在進行管線的設計過程中,要選用合適的金屬材料,金屬管道的連接處要做相應的安全處理。

3)電氣設備的安全控制。

第3篇

關鍵詞:化工設計;課程群;工程應用;實踐

0引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當前的大學畢業生存在適應社會和就業創業能力不強的情況,創新型、實用型、復合型人才緊缺。化工設計課程目標是將化工過程從設想變成現實,以化學反應過程為設計核心,以成功生產具有經濟效益的產品為最終目標,該課程是培養化工創新人才重要的課程之一[1]。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完成設備設計及選型,對工廠或車間進行平立面布置,進行自控設計和安全環保分析,進行工程經濟計算等,需要很多專業理論與之配合。然而,由于各門專業課程存在教學內容孤立割裂或重復雷同的弊端,致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化工設計課程群以化工專業核心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為導向,發揮課程的綜合效應,調動骨干教師的積極性,促進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其建設和完善具有非常迫切的需求。

1理論知識構建—有機結合化工專業課內容

在才培養方案中構建了通識教育平臺、專識教育平臺、CDIO(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運作Operate)工程教育平臺體系,建立了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和專業課(基礎課、方向課、選修課)課程模塊,在專業課程模塊中設置了企業嵌入課程和化工職業選修課(化工總控工理論與實踐、煤制氣工理論與實踐),搭建職業教育平臺,將職業技能培養納入人才培養體系,形成專業素養與職業技能一體化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在課程教學中強調工程實踐性,建設化工課程群,進行教學團隊、課程大綱、課程內容、課程質量標準及評價體系等理論課程教學資源建設;建設特色專業教材,提升理論知識綜合水平。

2工程應用技能提升—化工軟件的學習和應用

計算機技術在化工設計中已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工具,貫穿于物料和熱量衡算、化工流程圖及設備裝配圖的繪制、編寫設計文件、3D展示設計方案等化工設計的各個環節[2]。將繪圖軟件AutoCAD、流程設計軟件AspenPlus、Pro/II、三維工廠設計軟件pdsoft、化工計算軟件MATLAB以及基本辦公軟件MicrosoftOffice納入課程體系中,綜合鍛煉學生的計算和設計能力,提高學生工程應用技能。

3課內外實踐—搭建化工專業課實踐平臺

建立和完善了三門課程設計,由單學科設計組成化工設計的實踐體系。例如化工原理課程設計主要針對單元操作進行相關的物料和熱量計算,化工儀表與自控課程設計重在對自控變量的選擇和控制方案的選擇、化工機械課程設計重在對機械強度的校核和設備結構設計等,化工過程設計偏重于裝置平立面設置及規范。建立“課程設計模塊—化工設計大賽—畢業設計”一體化、三層次的化工設計體系;建立不間斷、遞進式的認識實習機制,改革實習模式,將專業認識和職業教育貫穿始終;建立“仿真操作實訓—化工綜合訓練—生產實習”校內、校外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實踐訓練體系,落實以產品為載體的工程能力培養。將教師科研問題引入,結合學生的化工實驗、化工見習、化工實習以及校內化工實訓鍛煉環節,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任務,通過課題作業或報告方式進行結果考核,引導學生提升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素質能力;以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為切入點,結合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力,進一步聯系畢業設計課題,初步創建化工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課題資源庫。

4授課方式—對分課堂等教學模式引入

傳統教學為教師講授,通過作業和課堂的提問形式進行復習和檢測,教學方法單一[3-4]。對分課堂的操作程序包括教師課上講授(Presentation)、學生課外內化吸收(Assimilation)和學生課上討論(Discussion)三個環節,對分課堂又簡稱為PAD課堂[5]。在本課程的授課過程中,通過項目化教學的引導,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將關鍵知識進行講解,每次上課將下節課的課題布置,通過組建團隊形式,將課題任務分解,引導學生進行資料查閱并總結成果,形成完整報告;課上進行相互切磋,由團隊演講、討論等形式展示成果,教師評分結合分學生評分進行結果考核;最后由教師對關鍵難點問題進行解疑答惑,拓展提高知識和能力。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增強了學生的參與度,活躍了班級氣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5化工設計課程評價體系

根據化工設計課程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強的特點,因此需要采用靈活的考核形式[6]。對化工設計課程的考核形式,還可采用了以下幾種方式:(1)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獲得全國二等獎及以上名次,該課程可予以免修,直接給予學分;(2)考試形式為開卷考試,如進行方案系統分析評價,作某些單元系統的工藝或系統設計,以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客觀地評價學生的課程學習效果。(3)案例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講解設計成果,由學生進行評分并形成總評成績。

6結論及展望

以理論教學體系為中心,以實踐教學進行強化訓練,通過實習體系不斷開拓學生的視野,在工程設計體系進行系統設計訓練,形成了以應用技術工程教育為目標的化工設計課程群。學生在設計競賽及就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后續的實踐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1)進一步加強課程團隊師資建設,一方面通過學校學院方面引進有工廠工程經驗的工程師,另一方面加強雙師型培訓,將教師外派進入工廠、設計院進行學習一定時間,或利用學生實習實訓過程,同時加強教師培訓,以提高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2)課堂教學方式改革進一步深入,以項目驅動學生學習,發揮學生主觀學習能動性,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應用技能。

參考文獻:

[1]劉俊劭,陳培珍,范榮玉,等.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化工設計課程群建設初[J].化工高等教育,2017,(3):50-53.

[2]張帆,彭志遠,張燦.現代化軟件在化工設計教學中的應用現狀[J].化工設計通訊,2018,44(7):171-172.

[3]王歡,單譯.應用型高校《化工設計》課程改革與實踐[J].化工教學,2017,43(7):154-155.

[4]王戰輝,李瑞瑞.《化工容器設計》課程模塊化建設研究[J].價值工程,2018,37(10):248-249.

第4篇

1工業產品數字化在國外的狀況

隨著數字化在全球的發展,有許多發達國家都開始把數字化引進工業產品設計中。例如,美國密歇根大學和貝卡羅來那大學、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等諸多著名大學開設研究項目,轉變工業設計理念。

2工業產品數字化的前景分析

2.1對傳統工業產品設計的影響傳統的工業設計的核心是產品設計,就是對人與自然關系中產生的工具需求的響應,其中包括維持生存和發展的物質需求,即產品能夠很好地匹配使用者的身心。(1)對傳統工業的沖擊。傳統的手繪效果圖是20世紀90年代以前工業設計的基本表現方式,但是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軟件的開發推廣,數字化工業產品設計被廣泛的應用,原來的工業模式有了跨越式的轉變,但是有些企業不切實際的使用數字化,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影響經濟效益。此外,許多設計專業的學生喪失了基本徒手制作的能力,而淪為電腦的奴隸,設計的作品呆板而又機械,缺乏人文氣息。(2)對傳統工業的革新。數字化技術對傳統工業設計的革新是毋庸置疑的,不僅表現在產品的設計形式上,而是全方位思維模式的創新,無論是設計的意念、工業流程、展示與評估、產品形態,還是設計教育,數字化在工業上的應用革新都是巨大的。

2.2對現代工業產品設計的影響(1)新思維方式的轉變。現階段,在數字化領域中,出現兩種設計思維:一是非物質的設計觀,二是界面設計思維,兩者共同促進虛擬化、網絡化、界面化、服務化的產品設計形式,并包含人性化的特征。非物質設計以計算機為輔助工具,從產品設計向服務設計發展。界面設計就是能使產品的設計過程轉變成動態的交流過程,使人機界面成為相互交流和作用的窗口??偟膩碚f,我們用數字化的思維和數字化的技術去設計具有數字化技術和思維的產品,已經成為一種既定的設計風景線。(2)基于VR技術下的互動模式方案。VR技術是可以創造虛擬世界,使人在自然環境中有高度逼真的視、聽、動等行為的人機界面系統?,F在它已經被廣泛應用到我們生活的各個地方,對于政府來說,這種技術已經應用到航天領域,它所創造的價值也是巨大的,所以它的發展具有前瞻性和廣闊性。(3)工業產品面貌的改變。新時代下,工業產品應該具有以下品格:以人為本,尊重客戶需求,以客觀化、實用性為設計標準,批量生產。要有追求和精神意義,具備美學功能,設計應該容易被理解,并且注重細節。設計者遵循誠信原則,睿智創新。遵循生態原則,簡單耐用無污染。具備這些設計原則的設計者才能夠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改善人們的心靈。

2.3工業產品設計數字化發展的趨勢首先,軟件設計的剛性需求超越硬件設計;物質的、有形的向非物質的無形的轉變;智能的設計和第六感應研究逐漸適應于數字化中,并把資訊融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消除隔閡;設計真正實現民主。我們對數字化的揣摩并不是空穴來風,數字化時代的來臨是有可能的。

3結語

未來的產品的設計已經離不開數字化技術,將有推出更多的數字化產品設計理念,未來的產品形態也會體現出產品設計的新程序、新狀況和數字化技術標準。所以,數字化的出現會革新世界,它非凡的魅力,強大的功能,將會造就一個信息世界、數字世界,將虛擬世界中無限力量轉變成現實。

作者:劉艷萍胡靜單位:南昌大學共青學院

第5篇

關鍵字:項目管理;delphi;sql;初始化;備份

中圖分類號:TP311

雖然目前電腦化比較普遍,并且因為市場上提供的大多數僅僅是倉庫管理,建筑公司尤其是化建公司的管理還都是基于手工的,每天每人都要處理大量的報表和賬單,其中包括許多重復勞動。為了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提高信息處理速度和準確性,為項目設計一套規范的管理系統,使把人員從繁瑣的資料處理中解放出來,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效率成為可能。本文將分析項目管理的系統設計,并闡述該系統模塊的功能和結構并給出了實現技術。

1.總體設計

1.1需求分析

建筑公司的運作流程是技術員提出計劃;采購人員根據計劃入庫,再根據入庫和計劃完成出庫;財務報銷,之后出入庫會自動上賬,財務核對賬本,最后核算出需要轉給二級單位金額。

功能分為四個部分:

①系統功能:為用戶提供一些列的系統維護功能,包括密碼修改,用戶添加和功能分配;

②基本信息維護:包括材料信息維護和部門工號維護等;

③項目管理功能:這部分功能包括計劃預算、出入庫的錄入和它們的各類查詢、匯總及報表打印。

④財務管理功能:包括發票報銷,賬本核對及二級單位財務核算;

1.2結構設計

考慮到多用戶共享數據,采用兩層C/S體系結構

兩次的C/S體系結構的基本工作過程事:客戶端軟件想服務器端發出請求(這種請求一般以SQL語言表示),服務器端返回結果數據。

兩層的C/S結構又可具體分為兩種方式,一種事客戶端完成用戶界面和應用程序部分,而服務器端只完成數據的查詢。這種法國式似的用戶界面與應用程序精密結合,難以區分,故只能用于應用程序相對簡單、數據訪問量不一用戶為核心的情況。而對于應用程序復雜、數據訪問量巨大的情況,則會產生難以維護、客戶機升級復雜、網絡性能下降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變產生了另一種以服務器為核心的方式。在此種方式中,降一些應用程序的重要部分放在服務器端,這樣即可充分利用服務器的計算能力,又減少了網絡上需要傳輸的數據量,提高了系統的性能。此種方式的實現主要用存儲過程和觸發器的形式。

1.3系統模塊設計

根據功能需求模塊設計為

2.系統實現

系統實現是根據系統設計中所確定的功能與任務,采用面向對象的模塊化分解方法進行模塊劃分,然后對各個模塊進行具體實現,遵循“模塊間低耦合,模塊內高聚合”的原則,使得系統得到了較高的穩定性。

2.1工具選擇

Delphi因為其具有良好的可視化界面,高速的編譯器,強大的數據庫支持,運用越來越廣泛[1];同時SQLServer2000作為中型數據庫系統能滿足大多數開發要求,并具有強大的的數據存取功能。它提供的網絡會話數據庫訪問功能,方便客戶端和服務器分離的C/S結構的實現。所以選擇Delphi7.0做為前臺開發工具,SQLServer2000作為數據庫開發工具。

2.2數據庫設計

數據庫是整個系統的核心和基礎。一個MIS各大功能模塊是否能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關鍵在于數據庫的設計,它將直接影響整個系統的設計開發和軟件質量。

①數據庫需求分析。數據庫需求分析是數據庫結構設計的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主要的任務是收集基本數據、數據結構以及數據處理的流程,組成一份詳盡的數據字典,為以后進一步設計打下基礎。在仔細調查企業倉庫物質管理過程的基礎上,得到本系統所處理的數據流程如下圖所示:

②數據結構分析。針對本系統,通過對企業倉庫管理的內容和數據流程分析,設計的表關系、數據項和數據結構如下:

a.用戶、角色、功能數據項和表關系

b.功能表數據項

材料基本信息表:材料編號、材料種類、材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部門、工號等

部門基本信息表:部門編號、部門名稱等

工號基本信息表:工號編號、工號信息等

材料計劃表:材料計劃單編號、材料編號、部門編號、工號編號等

入庫單:入庫單編號、材料計劃單編號、單價、金額、發票號、供貨單位等

出庫單:出庫單編號、入庫單編號、材料計劃單編號、金額等

2.3程序實現

2.3.1Delphi和數據庫連接的實現

Delphi和數據庫的連接有兩種實現方式:BDE和ADO。而相對與BDE來說,ADO是Microsoft為數據訪問范例OLEDB而設計,是一個更便于使用的應用程序接口。因為其使用簡單、占用資源少、執行效率高,得到廣泛應用。他使用OLEDB應用程序接口,使應用程序得以使用來自OLEDB數據源的數據。

采用從初始化文件中讀取需要建立連接數據庫的具體信息:

在軟件系統運行目錄下,建立初始化文件:”物質管理系統.ini”

內容包括:

[程序參數]

provider=sqloledb.1

persistsecurityinfo=true

id=sa

password=sa

initialcatalog=huhehaoteimprove2

datesource=211.64.212.66

在datamodel窗體中定義如下函數:

procedureTDataModule1.DataModuleCreate(Sender:TObject);

varf_iniFileName,pword,security,userid,initial_catalog,data_source,workstation:string;

f_Inifile:Tinifile;

begin

f_iniFileName:=ExtractFilePath(paramstr(0))+''''''''物質管理系統.ini'''''''';//讀取初始化文件路徑

f_Inifile:=Tinifile.Create(f_iniFileName);//根據路徑讀取初始化文件

initial_catalog:=f_inifile.readstring(''''''''程序參數'''''''',''''''''initialcatalog'''''''','''''''''''''''');

userid:=f_inifile.readstring(''''''''程序參數'''''''',''''''''id'''''''','''''''''''''''');

pword:=f_inifile.readstring(''''''''程序參數'''''''',''''''''password'''''''','''''''''''''''');

data_source:=f_inifile.readstring(''''''''程序參數'''''''',''''''''datesource'''''''','''''''''''''''');

ADOConnection1.Close;

//服務器上數據庫

ADOConnection1.ConnectionString:=''''''''Provider=SQLOLEDB.1;Password=''''''''+pword+'''''''';

PersistSecurityInfo=True;UserID=''''''''+userid+'''''''';InitialCatalog=''''''''+initial_catalog+'''''''';''''''''+''''''''DataSource=''''''''+data_source+'''''''';UseProcedureforPrepare=1;AutoTranslate=True;PacketSize=4096;WorkstationID=IBM;''''''''+''''''''UseEncryptionforData=False;Tagwithcolumncollationwhenpossible=False'''''''';

try

ADOConnection1.Open;

except

ShowMessage(''''''''數據庫連接錯誤!請重新編輯''''''''''''''''物質管理系統.ini文件。'''''''''''''''''''''''');

halt;

end;

end;

2.3.2登錄權限設置

設計時考慮到,每個用戶登錄之后根據權限操作,不能越權適用,采用用戶,角色,功能模式

3.數據庫的備份

SQLSever2000有自帶的備份功能:

SQLSever2000SQLSever組管理SQLServer,之后進行備份。但是這樣備份出來的是.bak的備份文件,并且只能備份到本地磁盤上。考慮到系統崩潰及安全問題,采用映射網絡驅動器將數據庫備份到本地以為的機器上,用winrar軟件進行加密。

4.結束語

本文介紹了項目管理系統的設計思路、實現過程及數據庫備份,該系統解決了手工管理速度慢、易出錯,重復勞動等問題。做到了信息的規范管理、科學的統計和快速的查詢,較好的滿足項目管理者對信息管理的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呂偉臣.精通Delphi7.0——從入門到精通系列[M].科學出版社.2003

[2]杭國英.SQLServer數據庫程序設計[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3]曾長軍.SQLServer數據庫原理及應用[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

第6篇

[關鍵詞] 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環節;工程特色;科學訓練方法;生產工藝;車間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4[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10)02(c)-124-02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 discussion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LIU Xianjin, LI Jiaming,LI Chuanrun

(College of Pharmacy, Anhu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fei230031,China)

[Abstract] The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as an important teaching link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is the bottleneck in teaching results.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he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in the fields of concept innovation, design innovation and methodology innovation.

[Key words] The teaching link of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Project features; Scientific training methods;Production process;Workshop design

制藥工程專業的畢業(論文)設計是其教學計劃中最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之一,它的基本要求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分析、解決制藥過程中的工程、科研、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工程設計方法和科研能力的初步訓練,還能夠培養學生正確思考、處理問題的方法和嚴謹的學習及工作態度。畢業(論文)設計也是學生即將完成學業的最后一個環節,它既是對所學知識的全面檢驗、總結和綜合應用,又為今后走向社會的實際工作奠定一個良好的開端[2]。筆者將對制藥工程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環節的內容和方法從理念創新[1]、設計創新、方法創新三個層面上進行探討,力求完善制藥工程創新人才的培養體系。

1 教學理念上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

1.1 在教學理念上

以新的“學生―醫藥工業發展―醫藥工業實踐” 三個中心代替舊的“老師―書本―課堂” 三個中心。改革教學方式,鼓勵以學生為主導的自助式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

1.2 培養創新意識是工程能力提高的核心

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的每個環節都有創造性的思維可發掘。教師指導作用是引導學生突破對實習產品的思維定勢,鼓勵設計創新。優秀的畢業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生對知識掌握和運用的熟練程度,并可以使學生的設計思路和創新理念得到很好的展現。優秀的設計方案還能夠推廣應用。

2 選題注重突出工程特色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全國制藥工程教學領域的工作者在教學各環節都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經驗。然而,根據2009年全國制藥工程教學研討會獲悉的信息,也發現存在如下的一些共性問題:即制藥工程專業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環節的工程特色不夠突出,生產實習靠短期見習完成;既具有工程教育背景,又具有工程實踐經驗的教師數量偏少;在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環節中,學生做工程設計的比例偏少,僅20%左右;多數進行專題實驗,依據實驗數據,撰寫畢業論文等。諸多問題主要歸納為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環節的質量不高而使得制藥工程專業的工程特色不夠突出這一嚴重問題。由此可知,制藥工程專業的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環節是目前嚴重束縛制藥工程專業教學效果的瓶頸。因此筆者認為必須從以下幾點對制藥工程專業的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環節進行具體的嘗試和改進:

2.1 確定提高學生工程能力主題思想是畢業實習的根本出發點

制藥工程專業開設的專業課及專業基礎課有化工制圖、化工原理、藥用高分子材料、藥劑學、制藥工程、藥物分離技術、藥物合成反應、化學制藥工藝學等等。然而,筆者認為制藥工程專業學生通過畢業(論文)設計中的工程設計過程是鞏固和獲取各專業課及專業基礎課知識及相互聯系,提高學生工程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筆者建議在師資力量允許的情況下,制藥工程專業的畢業(論文)設計應全部進行工程設計。將課程設計、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緊密結合,以實際應用問題推動設計創新,邀請藥廠工程技術人員和設計專家到校任兼職教師,一起指導畢業設計。在畢業(論文)設計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工程素質,使學生逐步樹立工程觀點,提高工程能力。

2.2 狠抓工藝和設備兩條主線是提高工程能力的科學訓練方法

在畢業(論文)設計教學內容中構架新的知識體系,堅持選題科學性、內容系統性、知識前沿性、理論新穎性和原則規范性,構建優化的工藝設計知識結構。選題與過程應理論聯系實際,結合工程實例培養、訓練學生使用工程理論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工程設計方面的選題主要有:某藥物成分的提取、分離、合成工藝設計;某藥品劑型的工藝設計;某藥品劑型生產設備及廠房設計;某藥品生產設備的再驗證等。通常,制藥工程專業學生從大四下學期開始,本科生集中進入畢業(論文)設計階段,一般學校都安排16周左右。以具體的產品為載體,按照藥品生產過程的工藝流程及單元操作過程,開設綜合性、創新性實踐,使學生掌握不同藥品的生產工藝及工藝控制要點,培養學生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 突破重點、難點和薄弱點是提高學生工程能力的關鍵

通過各種工程設計的選題,要求學生掌握、串聯和突破各專業課的知識重點,通過工程數據的計算、訓練來化解工程計算這一知識難點,通過工程中的非工藝設計條件的處理和解決,彌補交叉、邊緣知識的薄弱點。注重討論式和參與式教學方式,注重實踐性教學方法。訓練和提高制藥工程專業學生的工程能力。

2.4培養動手、觀察、分析、綜述四種能力,促使工程能力的提高落到實處

在工程設計的所有題目中,有關某個藥品的生產工藝及車間設計方面的題目所涉及的專業課內容最多,因此,筆者以年產一億粒胃康靈膠囊的生產工藝及車間初步設計為例重點介紹其設計的基本程序及涉及到的專業課。

2.4.1 胃康靈膠囊是一種中藥復方制劑,其生產工藝包括前期的中藥預處理和劑型生產兩大工藝內容。在生產工藝設計過程中,要進行充分比較,尤其注重前沿工藝技術的應用。最終確定最優工藝路線。專業課涉及到中藥學、中藥炮制學、藥劑學、藥物分離技術、制藥工藝學等課程內容。

2.4.2 根據確定的生產工藝,選擇各工藝所需設備。在此過程中,要求學生重點掌握選型原則,掌握所用藥物的物料衡算和所選設備的能量衡算,學會依據選型原則中的計算數據和GMP中的具體規定,擇優選擇所需設備。畫出工藝布置框圖、設備布置圖。專業課涉及到化工制圖、化工原理、制藥工程原理及設備、藥事法規等課程內容。

2.4.3 根據已選工藝和設備,確定所用車間的整體布局。在此過程中,要求學生重點掌握車間布局的原則,學習管路設計,學習空調系統的選取,學習空調凈化系統設計,熟悉藥品生產過程中的三廢處理,畫出車間布置圖、車間風管布置圖。專業課涉及到化工制圖、制藥工程原理及設備、藥事法規、化工原理、三廢處理等課程內容。

通過上述工程設計課題的完成,學生們復習、掌握了專業課的知識,掌握了各專業課在工程設計中的地位及相互間的聯系,明確了制藥工程專業的學習重點和今后實際工作的重點,將制藥工程專業的工程特色落到實處。

3 教學途徑、手段多樣化,實習、參觀與論文同步進行

在進行工程設計的過程中,根據選題,確定基本思路,通過互聯網,獲取豐富的資料。

3.1 校內論文

50%學生在校內由導師的科研項目組進行以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為主的畢業論文工作。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學校的各項實驗設備,完成藥物合成、提取、分離等工藝過程及各種劑型的工藝和車間設計。融會貫通專業知識,熟練使用計算機、互聯網,熟練使用CAD畫出生產工藝圖、設備布置圖、管路布置圖、車間布置圖。在論文開題報告和答辯環節,要求學生將設計內容做成課件,通過多媒體系統演示并表述設計全過程,通過自己歸納、介紹及評委和聽眾點評、提問,完善、鞏固專業知識。實現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環節有創新性成果。

3.2 校企結合

還有50%左右學生因已與就業單位簽約,本人及就業單位都希望先期進入應聘單位實習工作,就采用校企結合的方式,在就業與實踐教學基地(科研院所或制藥企業)進行制藥過程的研發與應用方面的畢業設計工作,由校內和科研院所或企業組成雙師型論文指導教師隊伍。這部分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就業或實習單位的生產情況,選擇有關的工程設計題目,在就業單位一邊工作,一邊理論結合實際,完成設計。這部分學生普遍積極性高、論文的針對性強,既使得論文數據具體、設備及設施真實,又借助老師的幫助,提前進入工作狀態,增強了學生的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3.3 組織參觀

為了強化制藥工程專業的工程特色,在畢業(論文)設計教學過程中,當客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應組織制藥工程專業學生參觀各種設備一應齊全的全國性制藥機械展覽會和具有一定特色的藥品劑型展覽會。使學生們對專業課中學過的制藥設備及工程設計中用到的制藥設備的工作原理、應用范圍及操作方法有一個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以便學生們進入不同制藥企業時,適應能力強,專業特色鮮明,角色投入迅速,能較快適應用人單位的要求。

4 結語

筆者按照以上程序和內容指導了若干屆制藥工程專業學生的工程設計,學生們普遍感到收獲很大,各門專業課不同的知識點通過工程設計有機地串聯起來。并且通過論文撰寫,掌握和總結了大型工程設計的思考方法和程序。增強和提高了制藥工程專業畢業生的適應能力和工程素質。

制藥工程專業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專業,有著美好的發展前途,對發展制藥行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也會對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作出貢獻。我們所有從事該專業教學的工作者必須認真對待在專業發展過程中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環節出現的各種問題,我們將努力探索、不斷改進。相信只有作好充分準備,制訂切實可行的對策,才能確保制藥工程專業向著我們預定的目標走上成功之路,越辦越好,越來越受到社會的認可。

[參考文獻]

[1]張英.中藥制藥工程原理與設備教學方法探討[J].教育縱橫,2004, 2(7):31.

[2]祝宏,劉永瓊,巨修煉,等.制藥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模式的創新及實踐[J].藥學教育,2005, 21(5):17-19.

[3]歐陽臻,寧德剛,徐衛東,等. 制藥工程專業實驗和實踐環節教學改革的探討[J]. 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4,26(4):71.

第7篇

目前,全國有不少高校都設有火化工專業及其相應的學科點,這些專業和學科點主要從事易燃易爆危險品的教學和科研,都招有一定數量的研究生,而這些專業和學科由于專業性質的決卑,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各高校根據這些專業和學科點易燃易爆的特征,除了在硬件上努力創造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外,在軟件建設上也建立了一整套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這些措施對杜絕事故發生,保障廣大師生的安全、保護國家財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近幾年研究生人數的增加,研究生在論文期發生的技安事故從無到有,而且有上升的趨勢,干擾了學校教學、科研秩序的正常進行。

針對上述情況,如何掌握髙校研究生事故發生的特點,加強研究生論文期事故發生規律的研究,就成為各有關髙校必須引起重視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2 .基本分析

2.1研究生的技安素質分析

這里所講的火化工專業研究生的技安素質是指研究生本人對安全的認識程度,及其相應的安全工作能力。由于研究生在人學前有不同的經歷,他們表現出的技安素質就有明顯的差異,一般可分為三種情況:

a.本科畢業后進火化工相關工廠(或研究所)工作過一段時間,進廠(所)時接受過工廠(所)的技安教育,進廠(所)后,進行過專門的火

言傳身教,熟悉火化工安全操作的基本方法,了解相關技安要求,加上他們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能較正確地處理技安上的問題,技安素質比較好。

b. 火化工本科畢業直接讀研究生,雖然畢業設計時接受過技安教育,又在畢業設計過程中進行過訓練,但畢竟時間較短,了解的相關安全知識比較膚淺,另外在大學階段,因為強調基礎學習,所以專業知識所學甚少,因此,技安素質比前者偏低,有待在論文期進一步提高。

c. 本科非火化工專業,研究生學習期間雖然進行了理論學習,但安全操作較少,在頭腦中缺乏安全概念,進人論文期又沒有進行技安教育,安全意識比較淡漠,因此技安素質相對偏低。

2. 2研究生在技安管理上的雙重屬性

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既有學生的屬性.又有工作人員的一般特征:

 一、研究生的論文期是個體行為,本科生畢業設計一般為集體行為,相對集中,容易管理;

二、相比較而言,本科生畢業設計時間比較固定,研究生的論文期相對自由;三、本科生的畢業設計地址相對固定,而研究生在論文期的活動范圍則比較靈活。

a. 學生屬性。研究生處于學習時期,其本質屬于學生,但是,研究生在論文期與本科生有區別。研究生在論文期與一般工作人員也有區別。第一,一般工作人員與研究生的行政隸屬關系不同。一般工作人員由其所在單位管理,研究生由研究生部管理,而研究生部缺乏技安管理職能;第二,上級技安管理的方針、政策、規定和一些具體的技安要求,可以傳達到一般工作人員,而對研究生則難以作到;第三,一般工作人員熟悉設備性能,周圍環境,相關安全規定及操作規程,研究生則不然;第四,一般工作人員由于違章或操作失誤而釀成事故,至少荽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而研究生則缺乏這方面的責任心理。

b. 工作人員屬性。由于研究生的論文是獨立完成,因此,研究生在論文期享有與一般工作人界相近的工作權利。如研究生可以和其他工作人員一樣自由進出實驗室,可以自主安排實驗和實驗時間等。但也正是由于其有工作人員的屬性,所以,一般指導教師對其理論指導較多,實際操作技能指導較少,由其獨立實驗的時間多,具體在一起指導的時間少。其它在一起工作的教職工由于把研究生看作工作人員,所以也很少對其作實際操作技能指導,這實際上給其操作上失誤罩上了事故的陰影。

2.3研究生論文期的心理素質

a. 研究生論文期一般存在著下列四種心態,經驗不足,安全知識缺乏,盡管操作有誤,但自己并不意識到有危險。

b. 唯恐事故發生,處處小心謹慎,駭怕操作危險品,但論文需要親自承I手,因此只好硬著頭皮進行。心中怕,手上抖,顧此失彼,結果反而造成事故發生。

c. 自以為是,自恃自己理論知識雄厚,無視有關安全規定及操作規程,為省時、省力、圖方便,簡化了必不可少的操作步驟或不愿使用安全防護設施,結果導致事故發生。

d. 馬馬虎虎,總以為事故不會發生,無所謂的態度,僥幸心理始終在其頭腦中占據上峰,教師的交待及別人的忠告難以聽進。

e. 把注意力集中在論文質量和論文進度上,而在思想上忽視安全。為了趕論文進度,白天黑夜加班實驗,搞疲勞戰,久而久之,成為事故隱患。

心理素質不健全是造成技安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

3. 影響研究生論文期技術安全的外部環境

3.1研究生人數逐年增加。如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在1978年招收第一屆研究生人數只有9人,經過多年發展,現在在校生已為111人,根據95規劃,2000年化院研究生人數將發展到在校人數132人。研究生人數增加,如果管理措施跟不上,事故發生的幾率就必然增加。

3.2指導教師斷層。從事火化工及危險爆炸性專業的教師年齡普遍增大,目前正逐年離退休,五年之內將所剩無幾。這些老教師,經過幾十年的工作經歷,工作經驗非常豐富,有的甚至有著血與火的教訓。失去他們,他們的寶貴經驗傳不下去,在技安管理上無疑是件憾事。

3.3新人舊環境。老教師退休,新教師增多,這是事業欣欣向榮的表現。但是由于這幾年經費緊張,投人短缺,隨著時間的推移,設備及相關設施逐年老化,增加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3.4市場經濟的影響。我國目前正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這種轉變,也必然會對這些專業和學科產生影響。一方面它給這些專業和學科帶來活力,激勵廣大師生教學、科研的積極性,但另一面.其消極因素也給這些專業和學科帶來不利的影響,重效益,輕安全的傾向越來越嚴重。

4. 關于研究生論文期的技安管理

4.1技安教育

火化工專業的研究生不但要進行專業理論知識的教育,而且在進行實驗作業實踐前和實踐中要進行技安教育。在這一點上,要將研究生和一般工作人員區別開來,特別是指導教師,不能在技安問題上撒手不管,任其自然。

4.2技安管理——責任制

4.2.1指導教師責任。論文期研究生在導師的直接指導下進行工作,研究生工作中的任何問題,都會主動向導師匯報和取得指導。因此,導師是學生責無旁貸的第一安全責任人。導師有教育學生的責任,也應有約束學生的權力。導師在論文期要經常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指導其正確的實驗方法,特別是新安排的論文題目,導師要進行詳細的分析,認真的進行安全審議,并向學生交待清楚哪些地方容易或可能發生問題,以引起學生注意。特別危險的實驗,導師一定要在現場指導,防止出現問題。上級有關安全的文件或指示精神,導師有義務傳達給學生。

  4. 2.2研究生本身的技安責任。研究生在論文期工作實驗在頭腦中要有一個十分清醒的認識,即自己不同于本科生,應嚴格要求自己認真遵守所在實驗室的實驗守則和安全管理規定,不懂或不了解的事物,要不恥下問,特別是有關安全操作規程。實驗方案,必須要事先征求導師同意,未經導師同意的方案不得進行。

4.2.3主管領導的責任。由于研究生的行政關系歸屬研究生部,論文實驗在實驗室,根據“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研究生部和實驗室的上級豐管兩個部門都應對研究生實施管理。兩個部門的主要責任應是制定技安措施,提供安全保障,實行安全監督,而且兩部門應當相互協調,相互補充。

4.3 安全檢查與監督

安全檢查與監督是技安管理部門的職責和義務,應當針對研究生個體行為的特點,全方位的掌握研究生的實踐情況,適時地深人實驗室進行安全檢查,并將檢查情況及時反饋給指導教師。檢査的主要目標是研究生的實驗作風、安全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對安全規章的執行情況。指導教師在研究生論文期前,也要將論文的性質、安全程度預估等情況報技安管理部門,以便這些部門檢查、監督。

4. 4總結驗收

研究生論文結束,不但要進行論文答辯,而且導師要對研究生的實驗作風進行總結評價驗收。要求研究生對使用過的實驗室全面清理,特別是化學危險品,一定要有妥善處理,應銷毀的,必須銷毀。

第8篇

關鍵詞: 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應用型人才, 工程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C40 文獻標識碼: A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前提條件下,僅僅依靠國家的投入已經不能夠實現高等學校的發展目的。為此,為了促進高等學校的發展,一定要實施新的策略。產學研結合是企業實踐和學校教學相統一的模式,跟其他模式的人才培養相比較而言,產學研結合對化工人才的培養是非常關鍵的。因此,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思想,積極地探究跟學校的發展現狀相符合的產學研合作教學模式和規律。

1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

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能夠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并且要切實增強雙方的信任與了解。截止到目前,學校已經初步建立了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基地和化工人才教育基地。通過各種層次的產學研合作,建立了校企穩定和長期的合作關系,增強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為學生的實習建立了良好的平臺,同時也有利于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

2產學結合, 建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

通過產學研合作,學校不但能夠明確社會與企業對對人才的實際要求,而且能夠把工科實驗室的場地與費用問題解決,與此同時,還可以把高校教師弱工程化的問題解決。從而及時地調整課程的內容、人才培養的規格、招生的規模,以培養出優秀的人才。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建立實踐和理論相統一的實踐教學體系。

高等教育的關鍵環節就是實踐性教學,實踐性的教學注重人才的創新素質與動手能力,而學生這種素質和能力的具備,需要實踐與理論的統一,要求對教學的整個過程進行優化。為此,這就需要結合高校的專業要求,把校企資源加以整合,建立合理和科學的實踐教學體系。教師在培養應用型化工人才的過程中,需要大大地提高實踐內容教學的比例。在教學實驗當中提高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比例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和實際生產的統一,激勵學生在畢業論文中增加應用型題目與設計型題目的比例,讓學生的畢業論文和實踐統一起來。經過進一步地努力,在學生四年的學習過程中建立了貫穿企業文化的教育模式。比如,在大一設置了化工導論課,以使學生初步地認識本專業和企業的輪廓;在大二和大三創設了認識實習和金工實習環節,通過校內教授、校外實習基地參觀和校內實習基地學習相統一的形式,使學生感受企業文化和接觸生產實際;在大四應用產學研合作基地,引導選學生走進企業實習,以使學生熟悉整個生產的流程,感受理論知識、企業文化和實際生產相統一的關系;在大四學生的畢業論文中增加實際研發題目的比例,以有效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上這種教育模式,使得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夠統一起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了增強實踐教學的效果,建立了比較可靠的、形式多樣的校外實踐基地,初步建立了企業技術人員和專業教師相統一,企業和學校相統一的實踐教學體系。

3研學結合,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

學校在培養本科人才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激勵高年級的學生參與科研,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樣,學生在在實踐當中應用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增長了專業知識,增強了創新意識,有效地培養了創新能力。憑借產學研的優勢與化工專業雄厚的理論基礎,注重教學、生產與科研的互相結合,實現了良性的發展,這大大地提高了科研水平和教學水平。在研究一些縱向課題的過程中,教師注重跟企業的聯系,在承擔橫向研發項目和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的過程中,也奠定了提高教學質量(尤其是在教授畢業論文方面) 的基礎。這些項目的實施為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和科研創新提供了題目來源,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打下了基礎。這是確保化工專業的學生在設計畢業論文時一人一題的前提條件。近些年以來,在科研與教學之間相互影響的作用日益明顯,在教學中,科研成果進入了課堂,進入了實驗,進入了畢業論文設計。良好的教學資源與人才培養環境,再加之產學研合作這種有效的教育模式,為培養具備創新性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學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連續三年以來,畢業生都保持在95%以上的高就業率。

4產學研結合, 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

應用產學研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培養人才,教師隊伍是根本。由于高校的教師科研、教學的任務都比較重,致使一些教師很少有機會接觸到企業,因而他們的工程實踐能力比較差。比如,教師缺乏把實驗技術向實際產品轉化的能力,或者是教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較低等。為此,通過制定政策和建立產學研基地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讓教師走進企業基層,實時地洞察企業對人才的規格要求,以及企業尖端科技的應用與發展現狀,把實踐和學習理論知識有效地統一起來,以切實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近些年以來,為了提高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滁州學院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與制度,比如鼓勵教師走進企業實習,以及激勵青年教師進入企業掛職鍛煉等,這大大地提高了教師實踐與學習的熱情。此外,注重讓青年教師組織實習指導,在組織實習指導的過程中,實施產學研合作、聘請企業的技術人員當作實習指導教師和實施老帶輕的模式,以有效地提高化工專業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 1] 潘艷秋, 張述偉, 韓 軼. 密切產學研結合, 培養化工創新人才[ J ] . 化工高等教育, 2009, ( 6) : 42- 45.

[ 2]李江, 張 莉. 產學研結合長效性分析與探索[ J ] . 化工高等教育, 2007, ( 3) : 23- 26.

[ 3] 李文軍, 李東升, 毛 成, 等. 校企優勢互補, 激活實踐教學資源[ J ] . 化工高等教育, 2010, ( 2) : 49- 51.

第9篇

【關鍵字】化工設備,化工機械,高效化,措施

中圖分類號:TQ0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全球化和市場化的不斷深入,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得到發展,就必須要有創新意識,必須要對傳統的設備和機械進行改革和技術創新。當然在化工企業的生產中,化工機械和設備對于化工企業的生產具有重要的作用。當前,在我國化工企業的生產中,對于化工機械設備的使用的效率不是很高,很多的化工機械和設備沒有得到高效的利用,造成化工機械設備的浪費和資源的消耗,這對于化工企業的發展,以及化工生產的具體實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如何保證化工機械設備的運行使用的高效化,最大限度的提高化工機械設備的使用效率,已經成為當前化工企業的首要考慮的問題。同時這也是我國化工機械設備在未來的使用中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生產的發展,促進技術的革新。

二.化工機械和化工設備的基本介紹

1.化工企業的設備主要包括化工機械和化工設備。化工機械一般是指泵、風機和壓縮機等;主要是轉動的動設備,也稱為動設備。而化工設備一般是指反應器、蒸發器、干燥器、反應爐、化工容器、換熱器、塔等,統稱為靜設備。在化學工業的生產中,經過對原材料進行處理、化學反應、反應物精制等這些過程就制造出符合要求的化工產品了。在化工生產中是這些機械和設備是非常重要的。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化學工藝和化學工程的進步,對于化學機械工程和材料工程具有重要的影響,導致化工機械設備的制造和設計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化工設備和化工機械的完善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對于化工產品的生產、成本的節約、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化工機械和設備必須要符合安全可靠運轉的要求,符合要求的強度,良好的耐腐蝕性,良好的密封性能等,這樣就可以保證化工生產的正常運轉。

三.保證化工機械和設備的高效運行的措施

1.加強機械設備采購環節的質量控制

化工機械設備在出廠前,往往在生產或者是組裝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這就會影響到化工機械的質量。因此,在化工機械設備的采購中,要仔細的檢查產品的質量,包括產品的設計、工藝、外形、規格型號、技術參數等,不斷加強采購環節的質量控制,使采購的機械設備能滿足企業的使用要求。

2.提高設備安裝的水平,保證設備的安裝質量

機械設備在到達規定區域后,要認定設備存放環境符合設備技術要求,要放在最合理的位置,平穩固定并打牢基礎,要細致正確的進行安裝調試。安裝要根據設備說明書,由專業人員進行操作,設備的使用條件是設計時就已經規定的,例如溫度、電壓、安裝條件等是根據設備特點設定的。安裝時要根據規范的要求,嚴格控制機械設備的安裝精度

3.注重化工機械的操作、養護管理

每個企業都制定有設備的操作規程,提高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在這些化工機械設備的操作中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避免違章操作造成機器故障甚至危險發生。在生產過程中,不能讓機械設備超負荷運轉,每次使用前要做好準備,檢查設備的具體狀況。機械設備無法避免的就是磨損、老化。每臺機械設備都有它的壽命,在使用時間范圍內,我們要重視機械設備的日常保養,保養工作會延緩機械設備的老化速度。要定期檢查維護,檢查機械設備是否螺絲松動、是否規定部位缺油、是否環境條件不適宜。定期檢查、適時養護,發現問題立即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解決,讓機械設備快速復原,避免造成因機械設備問題影響到企業正常生產。

4.對重要設備實施監測

實施設備監測可以保證設備的維修保養,可以使管理者掌握設備運行狀態、缺陷情況、設備存在的隱患,幫助管理者選擇適當的維修方式,在適當的時機對其進行維修,保證其可靠連續運行。

5.加強化工機械的維修管理

(一)化工機械設備要每天面對高危害性的化工介質,不僅如此,這些高危害性的物質還是持續停留在化工機械設備中,因此,要保證機械設備能穩定供給化工產品需要,就要建立巡回檢查制度、同步檢修制度、協同檢修制度。巡回檢查要求操作人員要經常巡回檢查、生產區域維護人員巡回檢查,現場管理人巡回檢查,把機械設備發生故障的可能降到最低。

(二)化工生產是各個設備之間共同作用的結果,多個操作單元,多個系統之間要良好配合,合理運轉。各個生產設備之間形成沒有間斷的連續作業,形成一個自由順利的生產通道。生產原料多數具有高腐蝕性,在運轉期間的各個環節,要連續、不間斷,從進料到生產到運輸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三)化工生產往往涉及特殊工藝,特殊工藝對化工機械設備提出很高要求,所以同步協同的檢修制度能夠在生產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化工生產工作處于高效運轉狀態。

(四)化工機械設備要注重大修,設備大修制度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維修模式。設備大修要嚴格遵循設備技術要求。設備的使用期限一般分為初始期、穩定期、衰老期。大部分設備一年為初始期,經過三年到五年的穩定期,進入衰老期。停產大修的時間要選擇銷售淡季,大修工作雖然細致,但是時間不宜過長,時間長會造成生產率低,影響經濟效益。所以,在保證化工機械設備正常運轉的前提下,用適時維修的方式減少故障發生,故障發生少了,化工機械設備的生產率、利用率自然得到高效發展。

四.結束語

化工機械和設備運行的高效化對于化工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對于經濟的發展也會產生積極的作用。因此,應該切實采取措施,保證化工企業機械設備的高效化運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利益。

參考文獻:

[1]張文華 袁文 關于提高工藝專業化工設備設計能力的幾點看法 [期刊論文]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0年36期

[2]劉潔 張和平 禹言芳 我國化工裝備制造業發展現狀與未來探討 [會議論文] 2004 - 江蘇省裝備制造業與信息化高層論壇

[3]邵澤波主編 化工機械及設備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第10篇

論文的選題要注意什么呢?首先選題時要結合自己的學習還實踐經驗,還有論文的選題宜大不宜小,再次就是論文選題時多查看文獻資料。下面是學術參考網的小編整理的關于煤化工論文選題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借鑒。

1.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石油化工產業的影響

2.實現我國煤化工、煤制油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思考

3.中國石化煤化工技術最新進展

4.煤化工反滲透濃水濃縮的研究現狀

5.煤化工中焦化廢水的污染、控制原理與技術應用

6.低碳理念指導的煤化工產業發展探討

7.我國現代煤化工跨越發展二十年

8.煤化工濃鹽水“零排放”處理技術進展

9.煤化工技術的發展與新型煤化工技術

10.理性發展現代煤化工行業的思考——基于防范產能過剩風險的視角

11.煤化工廢水“零排放”技術要點及存在問題

12.煤化工大型纏繞管式換熱器的設計與制造

13.風電–氫儲能與煤化工多能耦合系統及其氫儲能子系統的EMR建模

14.中國煤化工現狀與發展思考——寫在“十三五”之前

15.煤化工廢水零排放的制約性問題

16.煤化工含鹽廢水處理與綜合利用探討

17.煤化工產業發展趨勢及其對煤炭消費的影響

18.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進展及發展方向

19.我國煤化工的產業格局以及應對低碳經濟的發展策略

20.影響我國煤化工產業發展的因素分析

21.我國煤化工的技術現狀與發展對策

22.現代煤化工企業的廢水處理技術及應用分析

23.我國煤化工發展主要問題分析及政策性建議

24.中國西北某煤化工區土壤中砷的人體健康風險及其安全閾值

25.我國新型煤化工發展思路探討

26.新型煤化工廢水零排放技術問題與解決思路

27.煤化工產業現狀及技術發展趨勢

28.中國煤化工發展的思考

29.淺談煤化工廢水處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0.現代煤化工產業基地發展模式與實例分析

31.我國煤化工產業的發展趨勢及對策研究

32.中國煤化工發展現狀及對石油化工的影響

33.試論我國煤化工發展中的環境保護問題

34.對我國現代煤化工(煤制油)產業發展的思考

35.煤化工行業氮氧化物排放系數研究

36.關注煤化工的污染及防治

37.國內外新型煤化工及煤氣化技術發展動態分析

38.論煤化工廢水處理的常用工藝與運行

39.現代煤化工技術經濟及產業鏈研究

40.低溫甲醇洗技術及其在煤化工中的應用

41.利用蒸發塘處置煤化工濃鹽水技術

42.國內大型能源企業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的機遇分析

43.世界煤化工發展趨勢

44.煤化工行業CO_2的排放及減排分析

45.煤化工廢水處理關鍵問題解析及技術發展趨勢

46.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試驗研究

47.煤化工發展中的水質污染及處理

48.新型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

第11篇

【Abstract】The chemical industry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people's lives, whether from the angle of material life, 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piritual life, all need chemical products for the service. In chemical production process, chemical mechanical equipment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cluding the work efficiency of related mechanical equipment, and the choice of material ar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or chemical industry eventually economic benefits. The choice of the material is one of the most key content of the chemical machinery design, its quali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chemical mechanical design work.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on how to choose good material in the process of chemical mechanical design work.

【P鍵詞】化工機械;設計;材料

【Keywords】chemical machinery; design; material

【中圖分類號】TH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4-0139-02

1 引言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化學工業的生產進入到一個全面發展時期,新的技術與手段層出不窮,使得化學工業得到更大規模的生產和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的發展增添了大量的物質財富,加快了社會發展進程。在化工機械設計過程中,選擇優質且合適的材料至關重要。做好這一項工作,不僅有利于促進化工生產的發展,提高設備工作效率,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整體的經濟效應,促進發展。

2 在化工機械的設計過程中材料的選擇探討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這一背景之下,資源的需求以及利用趨勢日益上升,目前大多數用于機械設計的相關材料已經被大量開采,甚至于有些材料已經成為稀缺資源,因此,在化工機械設計過程中對于材料的選擇方面更要慎重。在此討論在化工解析設計過程中哪些材料是適合機械設備設計過程的,以此為后續的材料應用奠定基礎。

2.1 對于載荷型材料的選擇

在化工機械的設計過程中,一般來講,對于材料的選擇方面需要考慮材料的載荷性能,而從材料的載荷性能考慮的話,又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一是在外載荷力的作用下,零部件出現扭轉的情況時,應力大多集中在材料的表層,這就表明,材料的表面性能直接決定著零部件的控制效果。因此,在材料的選擇方面,假若機械材料需要承受載荷力,就可以選擇低碳鋼滲碳或者是中碳鋼調質的方式對材料進行加工,通過以上方法來確保機械產品的質量[1]。

二是對于一些能夠承受壓縮或者是拉伸作用的材料,載荷力一般是作用在零件的橫切面,可以使得橫截面的應力均衡受力,這就需要在化工材料的選擇方面選擇一些性能分布均勻的材料,以此來保障在機械設計的加工、生產等環節對材料進行高效作業,促進化工工業的發展。

2.2 對于碳素鋼與合金鋼型材料的選擇

在化工機械的設計過程中,碳素鋼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材料,究其原因,正是因為碳素鋼這一材料在價格方面比較實惠、加工的工藝也比較便利,從而被廣泛使用。盡管碳素鋼這一材料存在多個方面的優勢,但是也存在碳素的韌性和強度比較差這一缺點,這就使得中等以上的材料不能被完全形成,正是由于這一缺點的存在促使碳素鋼這一材料不能被廣泛使用在化工機械設計過程中。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可以在碳素鋼中加入合金,從而形成一種新的材料,即為合金鋼[2]。這一材料在淬透性、韌性、強度等方面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并且由于合金的加入也提高了這一材料的耐磨性。

因此,在化工機械的設計過程中,為了充分利用材料,當遇到零部件橫截面積大、材料外在荷力大以及需要對材料進行淬透時就可以使用合金鋼這一材料,而其他情況則使用碳素鋼就可以得到解決。

3 在化工機械的設計過程中材料的應用探討

在了解化工機械的設計過程中所需要使用的材料之后,如何將所選擇好的材料應用于化工機械中呢?為此,論文就針對于此,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探討和研究。

3.1 經濟性與實用性相結合,合理應用機械材料

針對化工機械設計材料的運用,首先要遵循經濟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為化工機械的設計奠定基礎。材料運用的經濟性與實用性的統一,需要充分考慮到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應用于機械設計中的材料要按照零部件的加工工藝標準,機械加工過程中所要使用的工藝技術也有多個種類,如切削工藝、鑄造工藝、焊接工藝等,不同的工藝技術對材料的運用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說切削工藝要求材料的應用符合切削工藝可操作性特征,因此,在材料的應用過程中要在工藝技術不同要求的基礎上合理使用。

二是需要強調材料應用中的經濟性,在化工機械設計^程中,在保障各項材料符合工藝要求的前提之下,科學合理地對材料加工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為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3]。

3.2 環保性與節能性相結合,減少機械材料的損耗

針對化工機械設計材料的運用,需要在使用的過程中遵循環保性與節能性相結合的原則,從而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不斷增長的經濟與不斷消耗的資源成為主要的一組矛盾,如果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勢必會給社會的發展帶來不利的結果,因此,對于化工機械設計材料的選擇,不僅要考慮到對環境的保護,也要考慮到成本的輸出。在化工機械的設計過程中,做到環保性與節能性的統一,有利于促進我國生態環境社會的發展和建設,也是可持續發展對化工機械設計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比如說,在機械設計鑄件的環節中,就需要充分考慮這一環節所使用到的材料在環保方面的問題,在環保觀念下盡可能地合理使用材料,在最大程度上節約原材料和成本,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從而做好化工機械設計工作。

4 結語

機械設備是化工生產正常且穩定運行的一個先決條件,而在機械設計過程中對材料的選擇和應用是機械設備設計中關鍵性的一個環節,也已經成為一個深受社會大眾關注的問題,由此可見,做好化工機械設計中材料的選擇,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的運用至關重要。為此,論文就以此為主要的討論方向,針對在化工機械設計過程中如何做好材料的選擇工作,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地運用,促進化工機械設計工作得到順利開展,從而提高化工機械設備的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化工生產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趙忠國.機械設計中的材料的選擇和應用[J].科技風,2011(17):58.

第12篇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深入推進,大多數高校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辦學規模急劇膨脹。學生人數激增,教師教學任務加重,科研工作量化,浮躁作風抬頭,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下滑、泡沫和危機現象顯現。“本科生畢業論文存與棄”之爭此起彼落。[1-2]我認為,畢業論文(設計)乃高等教育區別于中等教育的重要標志,它在培養學生探求真理、強化社會意識、訓練科研技能、提高實踐能力與綜合素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重要實踐環節。因此,畢業論文只能加強不可削弱。

放眼我國高教界,圍繞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這一主題,各校“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老大學依托師資、設備、生源等優勢“順勢而為”,新高校憑借貼近應用、跟緊潮流和敢想敢干等特色“乘勢而上”。[3-7]

在眾多醫治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危機的藥方中,“真題真做”乃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的一劑良方。就地方高校理工科專業來說,如何做好“兩真”呢?我認為應把好“四關”(選題、實驗、撰寫和評審)質量管理,突出“四性”(應用性、實踐性、規范性和科學性)。下面以湖州師范學院化學系化學、化工類專業學生畢業論文工作為例,簡介“真題真做”,拋磚引玉。

一、精心設計,把好選題關,突出“應用性”

畢業論文(設計)選題是畢業論文(設計)工作中首當其沖的重要環節。選題適當與否,將直接影響到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學生能力的發揮以及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我們認為,作為地方普通高校特別是坐落于地級市的應用型高校,選題質量應著重體現應用性、科學性、實踐性、創新性和針對性等方面。具體而言需要遵循“四項原則”,做到“四個結合”。

1.本科生畢業論文選題的“四項原則”

(1)應用性原則

地方普通高校尤其是坐落于地級市的普通高校,一般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定位目標,這就要求其學生的畢業論文應充分體現“應用性”。學校應積極鼓勵師生走出校門,深入企業,從生產和生活實際中選課題。假如將選題定位于學術性太強、太深或太偏,既與學校定位不相應,也與教師、學生和設備條件不相應,就很可能出現“假、大、空”現象,助長學生脫離實際的“書呆子”氣息。

(2) 可行性原則

因各校辦學歷史、設備條件、師資水平、學生生源和地域文化、產業結構均有較大差異,故畢業論文選題也應該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中國學術期刊網。學校明確要求,所有畢業論文選題要有研究設計基礎,必須以學校、實踐教學基地和相關合作單位現有師資、學生、設備、經費等實際條件作依托,難易適中,反對脫離實際的大題、偏題、空題。

(3) 創新性原則

創新是科學研究的靈魂。雖然本科生畢業論文的創新性較難實現,但還是應該作為選題原則之一。雖然不易做到原始創新,但可盡量體現消化吸收再創新或知識集成創新。如配方調整、方法改進、工藝革新等,還是可行的。堅決反對抄襲、拼湊、杜撰等投機行為。

(4) 個性化原則

畢業論文是一項個性化很強的工作。既有學科、專業的特點,又有導師、學生的差異,還有地域、行業的不同。因此,學校和學院管理部門只能制定宏觀建議,而具體的選題應該交給廣大專業導師和學生在雙向選擇的基礎上協商敲定。

2.本科生畢業論文選題的“四個結合”

(1)與學生培養目標相結合

畢業論文(設計)選題應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力求有利于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理論知識與技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選題在理論和實踐方面既要有一定的深廣度質量管理,又要符合學生實際情況,其任務應保證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經過努力能夠按時完成或取得階段性成果。

(2) 與導師科研項目相結合

(3) 與生產生活實際相結合

地方院校與地方政府、相關行業或企業關系密切是一大優勢。因此,可以利用這種優勢,立足和依托地方,以滿足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為主線,堅持體現地方特色,發揮地域優勢,與地方企業聯合,利用企業的經濟、場地、生產等優勢共同研究和開發科研課題,為學生畢業設計提供素材。同時能夠讓學生在社會的大課堂中通過畢業論文的訓練得到鍛煉,尋找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途徑,避免紙上談兵,學到實際本領。再如,近3年中我帶領學生深入企業選取《密封型電動助力車鉛晶蓄電池的性能研究》、《太陽能儲能鉛晶蓄電池的開發研究》、《高效長壽環保型鐵路客車照明用鉛晶蓄電池研制》、《速干強粘環保型紙包裝粘合劑的研制》、《湖州工業企業中典型危險廢物的理化特性研究》、《廢輪胎熱解油的理化特性研究》、《Ni/Fe3O4復合電磁波屏蔽涂料的研制》等題目指導學生做畢業論文,既完成了畢業論文指導任務,又幫助相關企業開發了新產品或解決了技術難題,還為學生專業實習和就業提供了機會。

(4) 與學生興趣愛好相結合

新時期的大學生張揚個性,敢想敢干,是個極富創造性的群體。張三喜歡“高分子”,李四偏愛“硅酸鹽”。因此,畢業論文選題必須以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前提。為了高度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理念,在選題問題上,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一是從學生自己在低年級時主持或參與的開放實驗、科學研究項目中派生或衍生而來,二是讓學生自行選擇導師和偏愛的課題,三是讓學生從生活和實踐單位生產實際中自行選題。因為對于自己喜歡的課題,學生才會千方百計、不怕辛苦地克服困難,創造性地出成果。千萬不要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將管理部門確定的課題硬壓給學生去做。

近年來,湖師院化學系學生畢業論文選題遵循上述“四項原則”和“四個結合”,基本上做到了“真題真做”,為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選題來源情況見表1)。

表1 湖師院化學系08-10屆化學化工類專業畢業論文選題來源匯總表

 

屆別

由導師科研

項目派生

由學生科研

項目拓展

選自生產

生活實際

據師生興趣

協商選題

合計

2008

20

10

6

5

41

2009

41

16

11

16

84

2010

82

32

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沛县| 襄樊市| 无棣县| 绥芬河市| 江西省| 连山| 含山县| 青州市| 广州市| 梅州市| 大竹县| 昌黎县| 泰兴市| 平陆县| 甘南县| 绥滨县| 榆中县| 剑阁县| 醴陵市| 博罗县| 三门县| 扎鲁特旗| 福贡县| 兴仁县| 新丰县| 岢岚县| 泽库县| 福泉市| 周口市| 辉南县| 洛浦县| 安陆市| 牟定县| 长垣县| 临猗县| 南澳县| 天津市| 江门市| 门头沟区| 新丰县| 安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