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5 19:36:0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對自我素質測評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素質評價;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10-200-03
一、背景分析
大學生是社會進步、國家發展的棟梁,大學生素質更是社會進步的重要體現,大學生的素質的提高直接關系到祖國未來的發展。因此,對大學生素質評價是各高校為了適應這種新形勢必須要做的事,也是對各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的經驗和結果的總結。大學生素質評價更是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是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需求,同時也是檢驗大學生自身涵養的需求。
大學生素質評價是經過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等中央有關部委共同推行實施的有關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決議。其中已經在100多所各大高校進行試點推行。此決議的目的就是全面實施黨的教育方針,堅決按照“四個統一”的要求執行,堅決實施面向現在化、面向全社會、面向全世界,旨在提高在校大學生的科學素養以及人文涵義,旨在培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涵養,旨在培養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從而造就“有紀律,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四有新人,更是造就體美德智等各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時期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素質評價也成為大學生學習之外的業余學習的重要的教育活動之一,它能夠很好的發揮作為高校大學生第二課堂教育計劃的必不可少的功能。
大學生素質拓展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在全面實施黨的教育方針,堅決按照“四個統一”的要求執行,堅決實施面向現在化、面向全社會、面向全世界,旨在提高在校大學生的科學素養以及人文涵義,旨在培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涵養,旨在培養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從而造就“有紀律,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四有新人,更是造就體美德智等各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時期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對當代大學生的素質進行評定,有助于高校大學生形成自覺的參加有關素質教育活動的有力向導,有助于高校調動全部資源為大學生素質教育服務,有助于教學的改革和人才優化培養的模式,同時對大學生及早培養自主創業的意識和能力有幫助。
二、研究現狀
當前,部分高校已經在網絡上實現了網絡大學生素質拓展,如上海財經大學等。大學生素質評價在網絡上的實施主要是以學生素質評價系統為平臺的。系統一方面方便了高校對大學生素質的評定;另一方面也讓高校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大學生自身的心里活動以及生理反應,及時有效的掌握學生的動態從而作出相對應的舉措;同時也對大學生之間的交流有一定的幫助。目前系統的實施具有以下特點:
(一)系統一般只在本高校的內部使用,跨部門、跨平臺、跨高校、跨區域的素質評價無法實施
每個學校的“學生素質評價系統”一般只允許在學校的內部使用,高校之間的系統無法連接。因此,在跨高校間進行素質拓展活動時,因為每個高校各自使用自己的系統獨立處理,系統和系統間沒有辦法交換共享信息,這樣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就產生了問題,從而導致活動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系統之間信息資源無法共享
因為每個學校的“學生素質評價系統”是單獨使用的,而且只針對校園內部各個部門使用。當遇到學校和學校間進行數據信息共享時,則一般采用最保守的方式即登陸對方信息系統查找到自己有關的信息,再錄入自己的系統。顯然,這種方式是最保守、最麻煩的。如果進行跨系統的即時、適時的進行信息的交互時,最保守的方式是無法做到的。
(三)評定數據標準不統一
“高校學生素質評價系統”在實現跨高校間進行使用,首先要對數據的評定標準進行統一標準化,這樣才能保證數據的收集、數據的處理、信息的交換、信息的傳輸過程中有統一衡量的標準,從而達到跨高校的平臺實現最大限度的信息共享,促進高校間信息系統的完善協調發展,有助于高校的教學實現信息化。
(四)系統使用范圍狹小,只在校內使用,沒有很好的與Internet資源相聯系
大學生素質評價不應該局限在校內使用實施,應該成為社會認識高校,認識大學生的一個很好的平臺。鑒于此原因,將大學生素質評價與社會現實和需求相結合,收集更多有利于大學生今后的職業規劃的信息,也是對整個素質教育拓展的補充。與此同時,社會也更加全面的了解在校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對未來工作的準備狀況,有助于大學生更好的走向社會。
三、素質評價的需求
大學生素質評價是一個完整有序的計劃體系:首先從對大學生進行專業的職業導向以及學業規劃的設計開始,有助于大學生根據自己的人生目標、方向以及自身的條件獨立自主的選擇參加自己有興趣的課外活動,從而進行自身各方面素質的評定。之后系統會將大學生參加的所有有關素質測評的資料匯集進行專業的分析和評定,最后把結果寫入素質拓展證書上,作為大學生向社會介紹和認識自我的綜合素質的證書。
大學生通過參加這些活動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以及全國統一頒發的素質拓展證書,有助于大學生在以后的升學、就業、晉職的過程中,更加清晰的展現自己在校時的綜合素質。大學生在校期間除了掌握了本專業的知識取得的畢業證書,外加接受了參加課外活動獲得的素質拓展證書,兩個證書合起來有力的證明了大學生在校期間接受綜合素質教育的結果,更加充分的體現了大學生的能力和涵養。
四、素質評價內容
學生素質評價系統的主要平臺是第二課堂的各種活動,通過舉辦各種有關素質教育的活動項目,使它于第一教學課堂活動進行互補、促進,從而使大學生在知識、素質、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有序協調發展。第二課堂和第一教學課堂相比教,學生素質評價系統主要體現了以下方面的特點以及準則:具有獨立自主性準則、內容多樣、模范示范性準則、開放性準則、活動普遍性準則、靈活柔性準則以及為廣大師生服務的準則。大學生素質評價的主要依據內容的著力點是開發大學生人力資源,有助于深化和整合第一教學課堂,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也為了幫助以及引導大學生能夠更換的完善智能結構,最終實現全方面的成長成材的目標,計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思想政治與道德修養
這方面主要是為了培養大學生科學的人生觀、正確的世界觀、對待事物的價值觀以及唯物主義的政治觀;培養堅定的正確的社會主義信念以及正確的政治立場;為人民服務的集體主義以及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大學生為集體、為社會、為國家隨時做貢獻的強烈責任感;培養對他人、對民族的命運、對人類的關注的強烈的意識。
(二)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
這部分主要讓大學生更好的了解社會、了解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促進大學生對工農的情感;磨練吃苦耐勞的意志,有助于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樂于實踐、積極探索、敢于奉獻的精神;為先進的思想文化傳播做貢獻;積極參與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最終形成理論聯系實踐的優良學風。
(三)科技學術與創新創業
養成創新的精神以及善于思考的習慣;掌握創新意識的思維方式以及手段;培養能力的創新、磨練創新的能力;鼓勵高校大學生充分展現獨特的個性。
(四)文化藝術與身心發展
積極弘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吸收對我們有益的先進的世界文化,提倡高雅藝術的表現,加強自我的文化素養;培養健康的意識以及正確的養生觀念,具有健康的體制,擁有一定的運動技能,身心健康;積極健康的心態和自我化解壓力的能力和方法,正確客觀的評價他人和自己,經常有目的的激勵自我,隨時調整心態,堅定不移的向著自己定的目標邁進;考慮他人的情緒,照顧他人的感受,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處理好和他人的關系。
(五)社團活動與社會工作
組織具有特色的大學生社團活動,引導校園文化的主導方向;從社團組織的活動中,互幫互助,集思廣益,,培養集體精神和創新精神;從學團活動中,互相監督,互相鼓勵,互相進步;參加其他活動,注重經驗的積累、經歷的歷練,提高自身能力。
(六)技能培訓和其它訓練
組織學生積極參加有利于全面進步發展的培訓活動,參加有利于自身特長的發展和自我特色升華的培訓活動,參加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質的活動。
在確定了大學生素質評價包含的主要內容后,我們將通過一系列的載體把它很好的表達出來,大學生通過這些載體體驗美好的大學生活,同時有利于自我素養的提高,有利于綜合素質的提高。通過大學生素質評價這一載體,讓內容更加充實,大學生也獲益。因此,我們把大學生素質評價的載體大致分為四大部分:在校大學生杯賽、在校大學生主題相關活動、大學生在校常規系列活動以及在校大學生的專項培養活動。
本院(本系)“大學生素質評價證書”的認證中心一般都在本院(本系)學生工作領導小組的帶領下開展活動。認證中心的主要工作內容是組織和開展本院(本系)學生素質評價相關活動以及本院(本系)學生素質評價過程的記錄性工作,積極有效的做好大學生素質評價和學?,F在已有的工作內容,特別是大學生綜合測評方法的聯接工作。在評定認證的過程中,把大學生在第一課程的學習成績作為參考,第二課堂的表現成績作為主要評定依據,綜合兩個課堂的成績從而產生認證。
五、素質評價的實施
實現高校大學生的素質評價需要經過四個主要的環節,分別是職業方面的設計指導、有關素質方面的拓展專業訓練、建立相關的評定體系、強化社會有關認同。
(一)素質評價的主要實現方式和過程
在進行大學生素質評價的各個主要環節時必須按照有關的組織、規定以及要求嚴格的實施。以下列出各個主要環節實現的方法。
(二)活動籌劃
各級社團、組織只要嚴格按照活動的指南以及活動的指標執行,就可以策劃具體的項目活動以及制定具體的方案。在策劃過程中要明確以下基礎要求:主管單位、發起部門、指導員、組織者、規模大小、具體時間、經費的限制、主要內容的提要、具體的獎勵制度、意見的接收和采納等。
(三)活動注冊
素質教育拓展項目的計劃主要采用的是注冊制度,分為三種:第一種為:校級的注冊項目,主要針對的是多個學院聯合策劃的學生活動;第二種為:院級的注冊項目,主要針對的是單個學院策劃的活動;第三種為:校級備案的項目,主要針對的是院級注冊的活動,只需要在學校備案即可,項目的具體實施方案由相關的注冊部門統一審定。其中,校級的注冊以及備案主要由校團委組織即可。
(四)活動實施
各種活動項目在發起組織以及有關的主管部門的共同協助下,由項目的發起人具體實施。其中,在學校提前備案的活動,如果需要相關部門的協助,則由教務辦公室、學生工作處/部、學校團委等有關部門給于協助。有些項目活動實施的是招標制,也就是由組織人發起的單位招標。參加校級注冊過的活動獲得獎項的個人或者是項目,一般是由教務辦公室、學校的團委、學生工作處/部等相關部門頒發獲獎證書;院級的獲獎項目,一般是由學院頒發的。
(五)活動總結
凡是注冊過的項目活動,都需要在結束后形成完整的總結,備案在校團委。其中,總結的內容主要包括:活動的過程、參加項目的人員、活動的策劃以及實施過程的收獲、實施過程中存在以及遇到的問題、以后實施需要改進的建議等。
實施大學生素質評價的過程基本上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項目活動的提出、項目活動的審核、項目活動的管理、項目的最終評定。為了能夠充分開展素質教育活動,我們要充分的利用全校的教育資源,切實的發揮不同級別的教學組織、共青團員以及學團組織以及廣大的師生能夠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積極性,學校采用的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專項有計劃的制度,也就是二級學部、系、學院以及學團組織遵循以下六項年度指標:
科技創新的計劃:適當的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科學技術的研究,包括: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活動、工程的設計活動和技術的創新活動等,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科學實踐的能力以及自主創業的能力,從而形成優良科學者的品質。
社會訓練的計劃:適當的引導學生主動走向社會,積極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的活動,提高學生對社會的進一步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業能力,增強對社會的責任感。
社會工作的計劃:積極引導學生,尤其是各級學團/學部的干部以及組織各項活動的學生積極的完成各種相關工作任務,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的意識、自我教育的意識和活動方面的工作的創新、制度的創新、組織的創新,進一步開發學生的自動意識和創新思維。
特色活動的計劃:積極引導各級學團/學部積極開展有特色的項目活動,從而促使各種課外活動更加活躍、有特色。
系列競賽的計劃: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學科以及體育競賽、藝術競賽、文化競賽等,從而促使學生提高自學能力以及促進特色的自我形成,全面促進素質教育。
系列講座的計劃:積極開展有關自然科學以及人文社會的講座,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各種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靈感,從而形成優良的校園新文化,進一步提高校園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李迎.基于Struts的高校學生管理系統的設計[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軟件學院,2008.
[2]劉超.基于Struts的網絡輔助教學平臺的分析與設計[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3):35-40.
[3]季欣,江素華,宋云.高校獎學金的公平問題辨析[J].高校輔導員,2012(6):26-29.
[4]立柱.SQL Server數據庫原理:設計與實現[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5]齊h,等.高職單招學生的問題分析與教育管理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13(09):37-38.
[6]周傳綱.淺議成人教育教學管理的創新[J].中國成人教育,2013(0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