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應用化學專業實習總結

應用化學專業實習總結

時間:2022-09-08 08:44:5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應用化學專業實習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應用化學專業實習總結

第1篇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培養;應用化學;專業實踐;教育基地; 創新體系; 構建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 A

前言:應用化學是將化學技術應用于生產實踐的學科,其所涉及的領域極為廣泛,因此結合地方特色,各個院校的應用化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路徑也不同。根據教育部頒布的本科專業目錄和我國經濟結構、人才市場需要等,應用化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主要分為兩類:一是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目標的重點高校;二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一些地方高校。作為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高職學院而言,借鑒其他院校的經驗,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地方特點,應用化學專業的兩個方向――工業分析與檢驗和環境兩個方向――與錦州本地的石化企業相適應,并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的教改成果。

一、實踐教學改革途徑

1、 優化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實踐教學內容是實踐教學體系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教學執行力的體現。根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初步優化了包括“基礎實驗、專業實驗、綜合實驗和綜合素質”四大模塊的“模塊化”實踐教學內容體系,以全面提高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

1.1基礎實驗,包括四大基礎化學實驗,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和對科學現象的觀察和分析能力,強調實驗的規范性和嚴謹性。對應每一門實驗課程,應總結出一些實驗經驗,學生考核過程必須嚴格把關。

1.2專業實驗,包括化學分析實驗、儀器分析實驗、無機分析實驗、有機分析實驗等,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應用技能,并鞏固基礎實驗所養成的良好習慣和規范操作,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驗的習慣。

1.3綜合實驗,包括水泥分析實驗等一系列綜合實驗等,以課程設計、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等為主。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提出實驗方案,經指導老師審查修改后進入實驗室操作,完成后提交實驗報告。綜合實驗強調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運用能力。

1.4綜合素質則通過畢業設計(論文)、社會實踐、各種競賽和創新性實驗等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綜合知識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其中的專業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論文)是實踐教學中的兩個重要環節,也是教學過程的難點。而貫穿整個大學,各種競賽(包括“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化學檢驗工競賽、職業技能鑒定考證、暑期社會實踐、課程設計等)、創新性實驗項目以及教師的科研課題等都是學生們展示自我的平臺,通過這些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

1.5大力鼓勵并支持教師將科研項目中一些合適的技術方法等子項目引入到綜合實驗和綜合素質等課程中讓學生進行開放性的實驗研究。

二、 完善實踐教學設備體系

校內,在已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基礎化學實驗室建設,加強化學分析實驗室、儀器分析重點實驗室等建設,保證實驗課程的順利進行。校外,加強實踐教學平臺建設,即加強與本地企業建立實習基地等。根據應用化學新的專業定位,可以與錦州石化公司分析測驗中心、大連泰瑞海銘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

1、加強實踐教學師資能力建設

鼓勵和支持教師向“雙師型”和“雙證型”教師方向發展,鼓勵青年教師深入企業、市場親身實踐并提升自身的實踐技能和指導水平,引導高學歷、高職稱的教師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基礎實踐教學中。

2、將畢業論文與生產實踐及產學研項目相結合,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開放實驗室為產學研項目及應用化學專業實習提供良好平臺。實驗室與大連泰瑞海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產學研項目協議書,甲乙雙方本著互利互惠原則,高校服務企業,滿足產業需求,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集成各類資源,提升創新能力為目標,在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基礎上進行“含 Ln-W-Zn 光催化功能材料研制及其在環保中應用”項目的合作。該項目開發成功將為公司廢水的處理開辟新途徑,并促使污染物降解以達到凈化環境的目的。該項目將在大連泰瑞海銘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推廣應用,進行技術轉讓、中試、工業化生產。這必將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環境保護方面的社會效益??傮w說來這種做法構建了將畢業論文與生產實踐及產學研項目相結合,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新體系。

3、 利用共建開放實驗室進行化工實訓,提高學生工程動手能力

應用化學專業充分利用實踐教學基地資源,例如與大連泰瑞海銘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開放實驗室《應用型研究實驗室》培養學生的工程動手能力。從大學二年級開始就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應用化學專業學生到該企業拜工程師、技師為兼職導師,讓學生參與實踐基地教學、生產、科研和管理等工作,提前熟悉該單位現狀和未來職業技術崗位要求,促進精神內涵與知識水平同步提高。并且,將該實驗室作為化工實訓基地,以便培養學生的化工工程能力,全面增加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該實驗室是我院實踐實習教學平臺和創新實驗平臺,在科研上是化工生產中試系統,由 2 × 100 L 的反應釜及產品性能分析測試儀組成; 又是化工反應放大設備系統,由系列反應放大設備組成,可對化工產品和材料進行工程放大,具備在不同放大倍數研究過程規律和工藝參數變化功能; 在實踐教學方面具備應用化學專業??粕瓿稍O計綜合實驗、實習、科學訓練等學習功能。該實訓基地具有全面、靈活、充分動手的優勢。學生在該基地可以進行實驗裝置拆裝、化工生產實際操作,從而構建了利用共建開放實驗室進行化工實訓,提高學生工程動手能力的新體系。

4 、通過生產實習和各類創新大獎賽,提高學生的工程應用能力

為了提高應用化學專業學生的工程能力,充分利用 8 周專業實習,組織學生去錦州酒廠實際鍛煉,讓學生虛心向工人學習,通過實習掌握白酒發哮、釀造工藝,玻璃配料、融化、鑄造工藝條件、生產流程以及所有設備的名稱和作用,并按照事物畫出工藝流程圖; 我們鼓勵學生和工程技術人員交談,提倡學生用自己學過的化學、化工等方面理論知識及實驗知識幫助工廠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如何快速在線檢測白酒中雜醇含量? 如何除去雜醇? 如何快速在線檢測白酒中重金屬含量? 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資料文獻檢索、實驗方案設計、實施,并參加大學生創業大賽及其他技術創新活動,從而掌握應用化學工業化的各種技能,有效培養了學生和青年教師的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依托開放實驗室及省級特色專業構建了應用化學專業實踐教育基地創新體系: 依托共建開放實驗室,培養應用化學專業學生實踐創新能力; 結合產學研項目,將畢業論文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 依托共建開放實驗室作為實訓基地進行化工實訓方面的訓練,提高其工程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唐振龍.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地方本科經管專業實踐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創建[J]. 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09.

[2]胡揚劍. 應用型材料化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探索與實踐[J]. 科技視界,2012,20.

第2篇

關鍵詞: 應用化學實驗 課程建設 課程改革

泰山學院從2002年招收第一屆本科生以來發展迅速,學科專業和招生規模不斷擴大。隨著社會對創新型和應用型復合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這樣的形勢下我?;瘜W與環境科學系于2005年開始增設應用化學本科專業。為促進學科發展、突出專業特色,建立了應用化學實驗室,并對該專業學生開設了《應用化學實驗》課程。在沒有現存模式可利用、沒有教學大綱和教材的情況下,我們承擔了這門新課的建設和教學工作,于2005年開始籌劃建立實驗室,2007―2008學年第二學期開始授課,至今已向四屆學生開設了這門課程。開課之初,我們通過查閱大量的資料,選擇一些實驗條件允許的課題來開課,這樣做課程是開出來了,但教學中卻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系統性不強、課程不規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搞好本課程的建設及改革勢在必行。經過幾年的實施,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形成了一套課程建設與改革的方案。

1.課程結構和內容

《應用化學實驗》是應用化學專業的必修課程,內容涉及化學領域中四大化學、工業化學等基礎學科,也涉及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市場經濟的問題,它是以化學原理、化工技術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為研究對象的綜合性實驗課,具有“廣泛性、實用性”的顯著特征[1―3]。針對課程特點科學地選擇實驗項目,形成合理的課程結構和內容,是課建中一項重要的工作[4]。為此,我們以“服務地方”的理念為指導,緊扣專業精細化工方向的培養計劃,以擴大知識面為目的,以應用性為目標,進一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我們在考慮課程結構和內容時,根據本課程的特點,總結過去的經驗,確立了應遵循“體現廣泛性、突出實用性、強化綜合性、兼顧區域性”的原則來精選具有代表性的、綜合性強的實驗課題,逐步形成科學性、實用性、可操作性三結合的課程結構。

1.1體現廣泛性。

就是要立足于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相結合,實驗課題要遍及工農業化工產品、日用化工產品、環境監測與保護等方面。但由于受到課時數和實驗條件的限制,僅實驗教學還不能足以體現廣泛性的要求,可增設課外學習和課堂教學相結合的形式,讓同學進行社會調研、播放專題科普錄像片等措施來彌補課堂教學之不足,拓寬知識面,充分體現廣泛性。為此,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中,我們充分考慮了各方面都要有一定代表性的實驗。在表面活性劑方面,選擇了“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合成”和“洗潔精的配制”;在防腐劑方面,選擇了“尼泊金酯的雜多酸催化合成”;在在食品及天然化合物提取方面,選擇了“從牛奶制取酪蛋白和乳糖”、“黃精多糖的微波提取分離及含量測定”和“植物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分離、表征及含量測定――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實驗;在環保方面,選擇了“活性炭吸附實驗”;在日用化學品方面,選擇了“固體酒精的制備”;在工業催化方面,選擇了“沸石催化劑的制備與成型”和“丙烯腈和乙酸乙烯酯的乳液共聚合”;在分析測試方面,選擇了“柱層析分離甲基橙與亞甲基藍實驗”和“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血清中茶堿的濃度”,等等。在工業化工方面,由于受到實驗條件的限制,主要采取結合我系化工專業實習的辦法來彌補,幾年來組織學生分別到泰安周邊的雙豐化肥廠、蘭德染化、泰山染化、泰安聯合生物化學科技有限公司等地進行實地參觀學習。

1.2突出實用性。

就是要與化學基礎實驗課相區別,把重點放在實用上,而不是對理論的驗證,突出實用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實驗產品可以直接用于生活,如“固體酒精的制備”、“洗潔精的配制”、“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合成”等實驗。二是學習和掌握一些必需的實驗技術和測試手段,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這方面我們選擇了“活性炭吸附實驗”、“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血清中茶堿的濃度”、“柱層析分離甲基橙與亞甲基藍實驗”、“沸石催化劑的制備與成型”、“尼泊金酯的雜多酸催化合成”等實驗,通過選擇小化工產品的合成實驗和必需的測試技術的訓練來突出實用性。

1.3強化綜合性。

就是提高實驗的學科交互性,使實驗中有多個學科的內容,體現出應用化學專業多學科交叉的特點?!澳岵唇瘐サ碾s多酸催化合成”中既設計有機催化合成,又有化合物的提純及表征,還涉及反應動力學研究,綜合了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兩大學科;“活性炭吸附實驗”中既有吸附實驗(物理化學)又有COD值的測定(環境化學),而其又有很大的環境保護的意義。實驗的綜合性、學科交互性非常強,使同學們把幾個學科的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4兼顧區域性。

就是要結合泰安地區的實際,使實驗課題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促進科學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如泰安有蒙牛、亞奧特等奶制品企業,我們選擇了“從牛奶制取酪蛋白和乳糖”實驗;泰山四大名藥舉世聞名,泰山黃精產量豐富,我們選擇了“黃精多糖的微波提取分離及含量測定”;泰安周邊精細化工廠家較多、品種繁多,我們選擇了“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合成”、“丙烯腈和乙酸乙烯酯的乳液共聚合”、“尼泊金酯的雜多酸催化合成”等實驗,使之密切聯系本地區的實際。

2.課程實施

為了保障課程建設的順利進行,達到課建目標,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力求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2.1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時代要求。

在課程建設中,教師的因素是至關重要的,要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需要有創新能力的教師。因此,在教學中我通過實踐和探索,通過查閱文獻,按文獻進行實驗研究,把文獻資料轉化為實驗課題,不斷吸收科技新成果,研究新問題,錘煉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適應現代教育對教師的要求[5―6]。

2.2編寫實驗講義,搞好教材建設。

對一門新課來說,教材建設是課建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7―8],由于本課程的特殊性,沒有現成的模式,我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根據應用化學專業方向和課程目標,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和學校實驗室建設情況,進行再創造,在教學實踐基礎上,編寫了自編教材《應用化學實驗》。教材中包括相應的實驗原理、實驗儀器設備、實驗藥品及原料、測試方法、工藝流程及操作步驟、思考題等;教材中還編入了部分文獻實驗,作為學生選做用;同時對于一些測試方法和重要儀器的操作規程列于附件中,努力做到講義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實用性。

2.3改革教學方法,突出能力培養。

我們的教學不能僅限于使學生掌握多少知識,而是要使學生獲得進一步發展所應具備的各種能力。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重體現“科學、技術、社會”這一新的教學思想,把應用能力、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放在首要位置,改革實驗中“照方抓藥”的方法,把整個教學過程置于一種探索、研究的情景之中。例如,“沸石催化劑的制備與成型”的產品沸石催化劑是性能優異的酸性催化劑,而在“尼泊金酯的雜多酸催化合成”中所用催化劑也為酸性催化劑,因此將沸石和雜多酸作為催化劑進行對照試驗,這樣將不同實驗聯系起來提高了同學們的興趣,拓寬了同學們的科研思路。在“固體酒精的制備”實驗中,事先不給出具體的配方,而是引導學生根據不同影響因素的差異性,應用化學原理來選擇主體材料和輔助材料及其比例。學生們通過認真思考后,能正確地選出主體材料和輔助材料,經反復試驗,也能找到較為恰當的比例。對于部分選作實驗,教師給出課題,由學生自己查閱資料,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獨立進行實驗研究,并寫出實驗結果分析報告。通過以上幾種形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很好促進了綜合能力的培養。

3.目前的困難及對策

課程建設和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問題,雖經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不盡如人意,各方面都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比如現代化實驗儀器和表征設備非常匱乏,實驗藥品量不足,實驗學時數較少,等等,這些都限制了培養學生綜合實驗的能力的教學目標。因此,今后要爭取加大投入,改善實驗條件,更新實驗手段,把現代科學技術的新成果、先進的測試方法引入課堂教學中,以適應課程建設現代化的要求,從各方面來進一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尊本.綜合化學實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2]曾坤偉,何錫輝,徐克等.應用化學實驗改革探索與實踐[J].高等理科教育,2006,(6):118-120.

[3]呂彤,吳贊敏.應用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07,(3):22-24.

[4]李水清,梅平,羅躍.應用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23(12):78-80.

[5]于文惠,徐麗芳,張春穎等.農業高職教育應用化學實驗教學內容體系改革與實踐[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9(3):41-42.

[6]周艷,丁正學,葉楚平等.優化應用化學實驗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24(9):128-130.

[7]卿大詠,嚴思明.油田應用化學實驗課程的改革與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10,(2):26-28.

第3篇

制藥工程:搭建健康的防火墻

湖南理工學院 石繪敏

主干課程:化學、生物工程

化學,so easy!

制藥工程專業是一個由化學、藥學(中藥學)和工程學交叉的工科類專業。在大學期間,你能學到的專業課涉及四大基礎化學、藥學的相關知識以及一些基礎實驗,如: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制藥工程、藥物化學、生物化學、藥物分析、藥物合成、制藥工藝學、藥理學、天然藥物化學、制劑設備與車間設計等課程,以及化學基礎實驗、制藥工程專業實驗等。大家可不要先被這么多陌生的名稱嚇倒,因為他們將伴隨你大學四年的光陰。

想必大家從制藥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中也能看出化學對于本專業的重要性,制藥工程專業的所有專業課程與實驗都是基于化學之上的,若你在高中時已對化學學習興趣缺缺,那么高考后執意選擇制藥工程專業的話,將會使你的大學學習變得枯燥無味并且舉步維艱。當然,也不排除你的化學成績不出眾,卻對于學習化學興致極高,那么你不必擔心自己化學功底不好而不能學習制藥工程專業,只要你感興趣,大學有大把的時間讓你去彌補自己的缺陷,畢竟興趣是成就一番事業的動力之源嘛。

體驗自己動手的奇妙

初、高中時,我學習化學的動力僅止于萬般奇妙的化學實驗,不過由于實驗設施有限,那時做實驗的次數屈指可數。上大學以后就不一樣了,畢竟制藥工程專業的重點在于“制藥”,它對我們的動手能力當然要求極高!因此,我們專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實驗臺、實驗服。進入實驗室時都要穿戴整齊,統一著裝。在我們學校大一第一學期時,老師會教我們基本的實驗常識、簡單的實驗操作方法以及儀器使用方法等。大三時,學校開設了專業課實驗,比如片劑、膠囊劑、顆粒劑的制作等。不過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有機化學的試驗可能會產生一些對身體有害的氣體,大家在進入實驗室前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在大三下學期的時候,我們就有機會去藥廠親身體驗制藥的過程,去藥廠的實習讓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企業化大生產。當然進入制劑車間時每個人都要全面“武裝”(高度潔凈,整體消毒),車間的儀器基本上都是全自動或半自動高速運轉的,每個廠房也都有自己的凈化處理系統,這些都是為提供車間內潔凈的環境而設置的。

找到自己的Mr.Right!

制藥工程專業的就業面是很廣的,如果你天生心思細膩,可以成為一名藥品質檢化驗人員;倘若你非常健談,樂于與大家交流,那么可以從事藥品營銷工作,它也許比研究工作適合你;如果你天生具有領導能力,那以后逐步走上藥物生產技術管理的崗位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如果你是一個熱愛科學研究的人,也可以和我一樣選擇繼續讀研,以后就有機會在藥廠、大學、研究所的研究部門從事藥物研發工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對食療保健越采越重視,因此,新興的職業如營養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以上這些只是蒸蒸日上的制藥工程專業就業范圍的冰山一角,如果你結束了本科學習后希望進入其他領域進行深造,還可以選擇報考生命科學、生物技術、藥學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怎么樣,找到你的“Mr.Right”了嗎?

擁有制藥工程專業國家特色專業院校名單:華東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遼寧醫科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河北科技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江南大學、四川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佳木斯大學、石家莊學院。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高材”生的美麗人生

西安工程大學 張曉娟

主干課程;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

從迷茫到成長

憑借高三時,對化學的濃厚興趣和戀戀不舍之情,高考后我選擇了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高材生”。大一時和大多數同學一樣,迷茫而沒有方向,最重要的是學校的安排竟遲遲不讓我和化學見面,更多地是學習一些公共課程與高數等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反倒接觸很少。熬到了大二,終于得到了專業課程的“青睞”。不得不慨嘆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家族的無比龐大!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是最基本的,最讓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學子頭痛的是高分子化學課和高分子物理課,好一個有機、物理、化學、大分子的大雜燴j在這些大雜燴中我幾度茫茫然不知所謂,不過憑借著自己在高中時深厚的化學功底,我還是挺過了最初的“入門難”。

大三、大四忙碌過后,我選擇了考研,這不是盲目的抉擇,而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對于一個準考研族來說,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如果你喜歡科研、喜歡用實驗驗證自己的理論創新、喜歡搞學術、愿意去深造自己,那么你可以考慮。并且你要做好備考期間每天都得披星戴月的準備,做好同一切不利于學習的誘惑說拜拜的準備,最重要的是你要做好攻克高數、英語這兩大難關的準備。而我身邊的人,也都常穿著實驗服(容許我叫它白大褂)與正裝。奔波于實驗室和招聘會之間,樂此不疲。

作出人生的抉擇

提到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就業,可謂天地廣闊,可以在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復合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化學纖維、新型建筑裝飾材料、現代噴涂與包裝材料、汽車、家用電器、電子電器、航空航天等企業從事設計、新成品開發、生產管理、市場營銷、質量檢測及貿易部門工作;也可以到高等學校、科研單位從事科學研究與教學工作;還可以到政府部門從事行政管理、質量監督等工作。由于專業的擇業面比較寬,適應性強,所以本專業男生也更傾向于在石油化工、勘探設計、生物醫藥等領域工作,就業單位也遍及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外資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

有人說:大學一年級往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學二年級就進了一步“知道自己不知道”,大學三年級時“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學四年級“知道自己知道”。站在大四畢業的邊沿,除了知道本專業的水有多深之外,我更看到了自己的未來會有多燦爛。不是浮夸,這些都是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所賦予我的,無論是以后從事熱門材料研究、開發,或是從事材料采購,還是從事新型功能材料的復合。探索科學在生活中的奧秘。這些都離不開本專業的學子。

擁有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國家特色專業院校名單:北京化工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四川大學、長春工業大學、東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吉林大學、河北工業大學、湖北大學、武漢工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沈陽化工大學、江蘇工業學院、北京服裝學院、鄭州輕工業學院。

藥學:用良心度量價值

蘭州大學 安小麗

主干課程:化學、藥學

人才好,藥才好!

藥學是一門基于化學、物理學、生物學、解剖學和生理學的科學,并且對化學的要求較高。它是一門綜合性的專業,運用現代科學理論和科學技術研究新藥的設計與開發、適宜的用藥途徑和形式,以及臨床用藥的合理性。藥學專業的課程主要有: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物理化學、微生物與免疫學、人體解剖生理學、藥用植物學、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理學、藥物分析、生藥學、天然藥物化學、藥事管理學。因為是西藥,藥物的研發設計階段都與化學息息相關,所以如果對化學感興趣、擅長化學的同學,可以考慮這個專業。

藥學專業的學生需要學習藥學各主要分支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藥學實驗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訓練,具有藥物制備、質量控制評價及指導合理用藥的基本能力。本專業的目標是培養能在藥品研究與開發領域從事鑒定、藥物設計、一般藥物制劑與藥品生產、檢驗、流通、使用及臨床合理用藥等方面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

方向多,找準定位才是極好的

藥學專業的方向很多,具體可以分為藥理學、藥劑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天然藥物化學、生物制藥等方面。中國藥科大學在大三就開始分方向,而像我們蘭州大學在大學期間不分方向,在考研時才選擇方向。每個學校的情況不大一樣,但我認為還是細分方向較好,畢竟專于一門才會精于一門。

藥學專業的畢業生一般不做主治醫生,但也有醫學生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很強的責任心和道德感。本專業的就業方向還是十分廣闊的,與藥學相關的各個領域,像藥品研究開發部門、生產部門、管理部門、營銷及使用部門,都需要藥學專業的畢業生。具體來說,畢業生遍布高校、科研院所、藥廠、醫藥公司、國家藥品管理機關、醫院等單位,因而,社會對藥學畢業生的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因為就業范圍廣,所以工作性質也就千差萬別,大家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自身條件、外界條件選擇自己將來的職業。但是客觀來說,藥學本科畢業生剛出校門,收入狀況不是非常好,不過如果有了一定的經驗,好薪酬也會隨之而來。

自己的路,只選對的

藥學本科畢業后,也有許多人選擇考研或出國留學??佳惺谴蠖鄶道^續深造者的選擇,但是現在出現了考研盲從性。研究生除了在第一年上課,后兩年都是在實驗室度過,每天就是查文獻、做實驗,反反復復。有些人并不喜歡這樣的實驗室生活,但身邊的人考研。自己就不知道怎么辦了,也就隨波逐流了。我認為要準備考研,首先得喜歡研究性的工作,有創新思維,細心耐心。所以在大學,就該對自己做出評價,大三,就是做出決定的一年了。

在醫學類專業中,藥學不是熱門專業,就業形勢也不容樂觀,但現在的狀況還是有所改善。隨著醫藥衛生體制的逐步推進和醫藥分家的實行,私營藥房增多,這對藥房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們不僅要懂得賣藥,更要懂得藥理。醫藥行業中激烈的競爭使得醫藥公司、藥廠必須聘用專業的藥學人才去開拓市場。這使得藥學專業畢業生的去向朝著醫藥公司和私營藥房等方向轉移。

擁有藥學專業國家特色專業院校名單:北京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安徽醫科大學、沈陽藥科大學、河北醫科大學、新疆醫科大學、煙臺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廣東藥學院、青海民族學院、徐州醫學院、河北北方學院、貴陽醫學院、大連學院等。

應用化學:從實驗到實現

湖南理工學院 陳韜

主干課程:化學

燒杯里的世界

從初中三年級起就開始接觸化學,經歷了高中,跨入大學,印象中的化學是一門既簡單又十分有趣味的學科。從記元素周期表開始到寫化學方程式,從燒杯里液體五顏六色的變化到實驗室里的“噴泉實驗”,再到工廠里生產品種繁多、功能多樣的生活用品,無不體現了化學的魅力?;瘜W是一門從實踐中發展起來的,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而應用化學則是將化學滲透到其他自然科學、技術及其他領域而形成的一類應用科學,旨在培養具有化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在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應用以及相關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利用各類資源

應用化學專業的主要課程有四大基礎化學即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它們既是各個化學專業的基礎,又是學習的重點,可以說學好了四大基礎化學,其他專業課程都是“小菜一碟”。專業課程還包括結構化學、儀器分析、化工原理、生物化學、高等數學、工程數學、反應工程、化學工藝學、化工過程開發、精細化工概論、天然產物學、專業英語、工程制圖與CAD和專業實驗等。該專業學生最重要的是要動手做實驗,要善于觀察,歸納總結,要弄清楚其中的原理,用理論指導實踐,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經過四年的專業學習之后,我們應該能夠掌握數學、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含儀器分析)、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化學工程及化工制圖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實驗技能;了解化學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最新發展動態,以及化學相關產業發展狀況;熟練掌握實驗室的各種儀器,并且能夠利用各種儀器完成系列的物質檢驗,產品分析等常規處理方法。在閑暇之余我們可以去逛逛網上的論壇,比如“小木蟲”“化工707”等,都是關于化學化工方面的論壇,如果能夠好好利用里面的資源,相信對你將來大有益處哦!

無論怎么走,努力就好

第4篇

一、環境工程專業遙感課程應用能力培養

1.遙感基礎應用能力培養目前,蚌埠學院本科生畢業后從事本環境工程專業或攻讀研究生的學生人數有增加的趨勢,有必要進一步加強本科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斑b感原理與應用”課程的課堂實踐教學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遙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特別是熟悉遙感圖像處理軟件的基本操作,主要體現在強調學生對ENVI軟件的熟練操作。為了便于學生學習操作ENVI軟件,基礎實驗和綜合實驗都制作了電腦屏幕錄像,方便學生參考學習。學生通過對蚌埠學院周邊的野外實踐,培養學生對不同地物光譜差異的正確認識。遙感課程基礎應用的能力培養主要開展如下基礎實驗項目,

2.遙感技術對環境工程專業應用能力的培養環境工程專業的“GIS原理與應用”課程是先于“遙感原理與應用”課程開設的,在教學實踐中遙感和GIS交叉應用,使學生在這個方面知識的掌握較為牢固。專業課程“環境監測”和“環境規劃”與“遙感原理與應用”課程是同步開設的?!碍h境監測”和“環境規劃”課程的課程設計可以與遙感課程的實驗相結合。通過這些學科交叉的專業課程實踐,培養學生綜合應用遙感技術的能力,彌補課堂實習課時、綜合性和應用性的不足,對鞏固學生實踐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及解決具體專業問題的能力培養具有現實意義。遙感原理與應用課程對環境工程專業的應用能力培養主要通過開展如下實驗項目進行知識鞏固,

3.學生遙感技術應用能力分析環境工程專業的“遙感原理與應用”課程通過課程實踐教學探索,課程的基礎實驗、專業綜合應用性實驗,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有了一定的提高,情況如表3所示。從表3可以看出,學生選擇遙感技術在專業綜合方面的應用上,主要選擇基礎性、容易實現的實驗項目,部分學生選擇了具有一定復雜度的實驗,還有部分同學以合作方式共同完成某一專業綜合實驗(評定成績時是做主要工作的學生給予優秀成績,參與了的同學給予良好成績)。另外,年間畢業論文中涉及了遙感技術方面內容有了一定的提高,這主要取決于畢業論文的選題、內容和遙感技術的相關性。因此,遙感和GIS技術課程在環境工程專業學生培養中在應用能力方面還是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很難定量評價,本文只做了定性評估。

二、結束語

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環節比較多,“遙感原理與應用”課程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對服務環境工程專業相關課程實踐能力培養具有現實意義?;诠こ袒虒W理念,從實踐教學總結情況分析,學生的遙感技術應用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對環境工程專業的支撐性有所提高,實踐教學的改革總體上是良好的。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在選擇綜合性實踐時存在偏向于基礎性和簡單綜合實驗的情況。下一步還需要根據實際的社會需求,對該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的各個環節進行必要的優化,強化實踐教學過程管理,促進學生的工程實踐操作能力以及專業綜合能力的培養,為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培養應用型人才。

作者:戚曉明 朱蘭保 徐善健 盛蒂 單位:蚌埠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蚌埠學院應用化學與環境工程系

第5篇

加強不同學科專業實驗的聯系,增加綜合性專業實驗的比例

環境問題的出現往往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也決定了環境工程是一門多學科相互滲透、高度綜合的交叉科學,具有整體性和綜合性的特點。環境問題的最終解決也必需借助不同學科知識的綜合作用。環境工程專業的這種特點決定了在其教學過程中增加綜合性專業實驗比例的必要性。我院目前設置了應用化學、化學工程、生物技術專業,這些學科開設的部分課程也是環境工程專業的基礎課,同時這些學科的基礎實驗課程也比較完善。因此,可以將環境工程的一些驗證性實驗,如有機污染物含量測定,重金屬含量測定放到化學基礎實驗課程中,可以使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得到充分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訓練,掌握基本的環境化學分析方法,為進一步的環境工程專業實驗奠定好實驗工作基礎。我校環境工程專業培養計劃中還體現了加強實驗和實踐環節教學,無機化學實驗、分析化學實驗、有機化學實驗、物理化學實驗四大化學實驗按照內容優化整合,統一安排、統一要求、嚴格考核。按照循序漸近、突出技能訓練、創新發展的原則,組織教學。各課程按16~20人標準班教學,每門課程至少開出一個綜合實驗或研究設計實驗。加強設計性課程。

對于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監測、給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環境質量評價、固體廢物處理工程、噪音控制工程等專業課程分別安排課程見習一天。選修課程的見習安排列入每學期教學計劃。由于我校環境工程專業開設的各專業實驗均附屬于相應的理論課程,上述專業實驗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驗證性實驗偏多,缺乏系統性和綜合性。因此在環境工程專業實驗課教學中,適當增大了綜合性實驗的比例。目前采用的實驗課教材提供多個綜合性實驗可供參考,如水處理實驗設置了離子交換實驗,顆粒自由沉淀實驗,活性污泥法實驗;環境微生物實驗設置了微生物的染色,培養菌的制備和滅菌,細菌純種分離、培養和接種技術;環境監測實驗設置了水中氟化物的測定,生化需氧量的測定,水中揮發酚的測定,污水和廢水中油的測定,廢水中苯系化合物的測定,校園空氣中二氧化硫的測定等綜合性實驗。以上綜合性實驗結合了分析化學實驗,化工原理實驗,生物技術實驗,水處理工程實驗等多個學科的知識,它要求學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多種課程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種綜合性實驗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實驗動手能力、數據處理能力,以及培養學生掌握各種實驗設備的操作技術,在以后工作中能迅速適應工作的需要。這種綜合性實驗也對指導老師提出了較高要求,不但要了解相關知識,還要根據我院各個專業已有的條件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或對教材已有的實驗進行合理的改進,確保學生的實驗課順利進行。

充分利用多媒體及網絡教學,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目前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但在實驗教學中借助多媒體完成實驗過程還不夠普及。盡管在技術以及軟件上已經不存在問題,但在教學觀念、人員培訓及課時安排等方面仍然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這些都制約了多媒體及網絡教學在實驗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我院在搬遷到新校區后,實驗場地及教學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基本上每個專業實驗室都配備了多媒體設備,為多媒體實驗教學提供了很好的硬件條件。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軟件條件,通過購買,下載免費共享,自主開發等方式制作虛擬實驗課件,建立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實現計算機輔助實驗教學。由于環境問題的產生是多種因素照成的結果,針對某一環境問題的工程設計方案由多個步驟和環節組成。例如廢水脫氮除磷常用的厭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A/O-Anaerobic/Anoxic/Oxic)是應用最廣泛的污水處理技術之一,廢水需經過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三個步驟的處理,這三個步驟中每一個處理單元都有不同的形式可供選擇,此外A/A/O工藝也不斷地發展和完善,出現了一大批改良型的A/A/O工藝,如倒置A/A/O、UCT、MUCT、VIP、OWASA、JHB等等。一個綜合性實驗方案無法將這些步驟和環節全部包括進來,而且涉及到的處理設備也不可能全部購買。

為了解決上述的制約實踐教學環節的矛盾,我們可以借鑒國內外部分高校的虛擬實驗室制作方案,逐步構建環境工程仿真實驗系統。仿真實驗系統可以將一些在實驗室中做不到的,或由于設備不透明而無法觀察實驗整個過程的問題,通過在計算機上進行模擬實驗來解決。以上特點對培養學生工程設計的能力很有幫助。由于仿真實驗不需要實際建造設備,不受實際運行周期影響,能迅速取得結果,學生可以通過計算機對專業實驗進行仿真實驗學習,彌補實作實驗的不足。這種設計性實驗由學生自己確定實驗方案,選擇實驗設備、設計實驗線路及步驟等。在模擬實驗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實驗活動的主體,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模擬實驗的方式給學生提供了較寬闊的思維空間和選擇余地,使學生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得到提高。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利用網絡資源建設多媒體教學環境逐漸成為現代教育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高校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是一個開放性、互動性的平臺,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拓展了傳統教學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驗實踐教學也可以借助這一平臺開展教學活動,建設虛擬實驗室就是實驗教學改革的一個研究方向。環境工程許多專業知識需要一定的實踐經驗才能更好地理解,多媒體網絡資源可以幫助學生獲得這方面的感性認識。學生通過虛擬實驗室可以很方便地對有疑惑的知識點進行驗證,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相關知識,培養了實踐能力。

與科研課題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通過采用綜合設計實驗與科研相結合的方式,把科學研究引入實驗教學。在老師的指導下,結合課題,學生學會如何查找資料,在工程實際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種訓練方式使學生的知識來源多渠道和多元化,開闊他們的眼界,使其了解本學科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為他們今后在實際工作中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指導老師充分利用現有的先進科研實驗裝置和科研成果,向學生傳授技術,并盡可能地利用新手段和新方法解決實驗問題,同時組織學生參加國內外專家學者來校開展的相關講座,以使學生掌握學科的前沿動態。與科研課題相結合,可采用學生從大二開始參與老師科研活動的方式。學生自主報名,老師選擇。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跟隨老師參與科研。通過系統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使學生學習專業研究方法和實驗操作技能。對于一些有大量教學任務和科研項目的老師,可采取這種方式使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樣接受系統的訓練,承擔起一些助教和助研的任務。這些訓練包括做實驗、寫報告,明確教學要求和重點,如何解決學生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如何評分等。#p#分頁標題#e#

這種參與助教和助研的方式能夠增加學生的成就感和責任感,更好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能夠加強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環境工程是一個實踐性與工程性很強的學科,主要任務是運用工程手段防止、控制和解決有關環境污染問題。環境工程本科生的培養目標涉及到供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各種除塵設備與裝置、垃圾處理場等的規劃、工程設計、運行管理等,都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工程性。這也要求我們在校期間就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實踐能力、運行管理能力。通過學生參與老師研究項目,形成以工程為導向的新實踐教學方式,學生得到工程基本技能訓練,增強了工程實踐能力和對未來工作的適應能力。將專業實驗課與實際工程密切聯系以后,學生能較早地接觸工程實際,了解和熟悉未來可能從事的工作,從而走上工作崗位以后能夠很快勝任工作,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學生參與研究項目的教學方式也對老師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們需要規劃研究方案,申請項目,與企業聯系等,促使老師在科研、工程開發工作中提高水平,同時其自身實踐經驗反過來有助于更新實驗教學內容。

第6篇

關鍵詞:新能源;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培養方案;課程體系

作者簡介:韓新月(1982-),女,河南商丘人,江蘇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講師;何志霞(1976-),女,甘肅涇川人,江蘇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副教授。(江蘇 鎮江 212013)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大學教學改革項目(項目編號:JGZD2009025)、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中之重課題(課題編號:2011JSJG006)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05-0009-03

一、我國高校設立新能源專業的必要性

能源問題與環境問題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兩大基本問題,發展新能源是解決這兩大問題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是相對于常規能源而言,以采用新技術和新材料而獲得,在新技術基礎上系統地開發利用的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等。由于新能源具有再生、清潔、低碳、可持續利用等優勢,所以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它。而且新能源可以作為促進人類發展和保護環境的重要途徑,所以這些國家在相關政策中都增加了新能源的元素。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也是未來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新能源產業化發展起步較晚,技術相對落后,總體產業化程度不高。不過,我國天然資源非常豐富,市場需求空間很大,在政府大力發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帶動下,新能源領域成為大型能源集團、民營企業、國際資本、風險投資等諸多投資者的投資熱點,技術利用水平正逐步提高,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十二五”期間將是我國新能源產業從起步階段進入大規模發展的關鍵轉折時期。我國新能源在這一時期的發展總目標是:建立初步適應大規模新能源發展的電網等重大基礎設施體系,推動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的壯大和升級,促進新能源市場的不斷擴大,爭取在2015年將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高到12%左右。[1]

盡管國家已經把發展新能源放在一個重要的戰略位置上,一場新的能源革命已在悄然進行,它必將帶來新的經濟繁榮、新的社會理念和新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難題是缺少成熟先進的新能源技術。我國主要的新能源設備和技術完全依賴進口,新能源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明顯不足。而新能源產業化進程中的這些難題有待專業人士去破解。所以,培養新能源方面的專業和復合型人才是重中之重。[2]但是,新能源產業作為一個錯綜復雜的資源環境復合體,涉及物理學、化學、流體力學、傳熱學、電子電工學、材料科學、生物學、管理學、工業經濟學等學科內容,是一個典型的多學科交叉的新興產業。[3]因此,需要設立專門的新能源專業來滿足,新能源產業對新能源人才要有寬的知識面、自主的學習能力、豐富的想象力、敏銳的洞察力以及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等要求,進而要求高校做好優化人才培養層次、改進人才培養方案等工作。

國外已有一些著名大學建立了新能源的本科專業,用于培養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如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大學設立了專門的光伏與可再生能源工程學院,并于2000年開設了光伏與太陽能本科專業,2003年又開設了可再生能源工程本科專業;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依托其可持續能源系統中心也建立了四年制的可再生能源系統專業。此外,意大利的都靈理工大學和米蘭理工大學都開辦了四年制的可再生能源專業。美國的俄勒岡州科技學院于2005年也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四年大學本科學位課程。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變化,對于新能源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斷增加,世界上將會有更多的高校開辦有關新能源的專業。

我國高校在新能源專業設置和新能源產業專業人才培養方面還落后于發達國家。為順應時代的發展,為國家培養新能源這一新興產業的專業人才,2010年7月經教育部審批,浙江大學、中南大學、江蘇大學等11所高校首次設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其中江蘇大學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由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承擔開設任務,已分別于2011年9月和2012年9月招收第一批和第二批本科生。關于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的培養方案、培養模式和培養體系則處于不斷探索和完善中。

二、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

在對國內外新能源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分析國家社會和經濟發展要求,基于新能源產業特點及企業和社會對新能源專業人才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要求,同時結合本校自身的學科特色和優勢,確定了新能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主要包括專業培養目標的確立及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的設置、可行的教學計劃的制訂等。

1.培養目標

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專業建設和一切教學活動的基礎、依據,也是人才培養的最終目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在國內甚至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新的專業,目前處于初步形成和探索階段,因此,找準本校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和確立該專業人才培養的長遠目標尤為重要。江蘇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依托機械工程、電氣信息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化工、土木工程等學科專業的支持,并結合新能源產業的特點設立了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使培養出來的學生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創新意識,富有社會責任感,具有國際一流的視野,具備新能源科學與工程這一強交叉學科寬厚扎實的物理、化學及熱流體科學基礎理論,系統掌握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應用專業知識及技能、新能源轉換與利用原理、新能源裝置及系統運行技術,能勝任新能源技術相關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技術開發及技術經濟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2.課程體系的構建

盡管自2010年以來國內陸續已有許多高校正式獲批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在本科階段的招生資格。但總體來看,我國系統培養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本科生、研究生的工作才剛剛起步,對于相應課程體系的構建也處于探索階段。一個專業所設置的課程相互間的分工與配合構成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是否合理、課程內容是否先進直接關系到培養人才的質量。而且,一個專業要具有區別于其他專業的培養方向和業務范圍,就應有自己獨立的課程體系。[4]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是一門內容豐富而又廣泛的科學與工程,屬交叉學科。它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緊密相關,又強烈地依托于能源與動力工程、材料、機械、電氣、化工、自控和生物工程技術的發展。由于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幾乎為空白,因此,如何以這些學科為依托,形成內容先進、結構合理的課程體系是急需解決的一項重大課題。筆者根據孫根年有關課程體系優化的思路給出了系統思考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總體結構,如圖1所示。[5]

由圖1可以看出,在層次上將新能源科學與工程課程劃分為通識教育平臺課程、學科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方向)課程、集中實踐環節和課外實踐環節五個方面。新能源科學與工程課程體系作為一個系統,不同的課程類別在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指導下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服務于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門人才培養這一特定的功能。

3.教學組織與實施

基于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及課程體系結構,考慮到本地區、本學校的實際情況,筆者制定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指導性教學計劃如圖2所示。

由圖2可以看出,在教學組織上前五學期主要進行普通文化課和專業技術基礎課的教學,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同時,在第二、三、四、五學期還安排了金工實習、專業認知實習、電工電子實習和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目的是增加學生在校期間的動手操作機會。第六、七學期組織專業(方向)課程的教學和實習實訓,核心課程均采用一體化教學方式。第八學期開展畢業設計環節,從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結合實際獨立完成課題的工作能力。

三、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培養計劃的特色

1.以厚基礎、寬平臺、交叉學科為理念,強調扎實的物理、化學和熱流體科學基礎理論

課程建設時,首先在物理、化學基礎理論方面增加了“大學化學”、“物理化學”、“能源與環境化學”和“半導體物理”課程。其次,根據新能源專業的特點,強調物理、化學基礎的同時,通過減少“工程圖學”、“工程力學”和“機械原理與設計”課程的學時數來弱化機械類課程。再次,為了充分發揮本校本學院學科優勢和特點,在熱流體理論方面除了開設“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和“傳熱學”課程外,還開設了“熱流體數值計算基礎”和“新能源利用中的熱流體理論與技術”兩門專業特色課程。目的是提升專業內涵,強化特色,確保學生具備新能源領域相關的扎實的基礎理論,是學生今后在本專業及相關領域是否具備發展潛力的關鍵所在。

2.強調實踐教學及新能源工程訓練

首先,增加了“現代分析測試技術”課程。其次,增加了實習環節的學時數,把一般安排在第六學期的三周生產實習變為第四學期末的一周認知實習和第六學期的三周生產實習。目的是增加實踐教學,先認知實習,后生產實習,使實習環節更為科學和合理。再次,還增加了項目設計,把一般安排在第七學期的兩周課程設計修訂為第六學期末的兩周課程設計和第七學期末的兩周項目設計。目的是先開展某門課程的課程設計,后進行具體的項目設計,設置更為科學和合理。通過指導學生開展設計性、綜合性項目設計,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此外,還增加了新能源工程訓練環節,在此環節中學生和指導老師雙向選擇后,學生參與到老師的科研項目中。指導老師在與國內外新能源企業合作中,向學生提供不同類型的專業實踐機會。這個環節是在第七學期前完成,設置此環節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實踐創新和工程應用能力。通過明確的學分要求保證學業導師制的落實。指導老師通過這樣一個環節對于特別優秀的學生可向學院推薦其保研,實現本研貫通培養,前后的培養具備一定的連續性。最后,為了充分利用學科資源及已有的實驗條件,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更好地滿足新能源專業對學生實踐能力和新能源技術工程應用能力的高要求,在課內及集中實踐環節總學分要求基礎上還增加大于等于六個學分的課外實踐要求(社會實踐、競技活動)。

3.體現多學科交叉特點

在課程設置時,除開設“工程圖學”、“工程力學”、“電工電子學”、“機械原理”、“工程材料”等課程外,還增開了物理、化學方面的課以及“新能源材料”、“現代生物學導論”、“能源與環境”、“新能源系統自動控制原理”課程,這樣充分體現了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和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應用化學、材料物理、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各學科的交叉。

4.重視形成寬闊的國際視野

首先,學校開設了全英文及雙語課程,比如全英文的“太陽能光伏技術”以及雙語的“熱流體數值計算基礎”、“熱泵原理與應用”、“生物質燃燒及混燃技術”課程。其次,借鑒國外新能源專業的課程設置增設了反映新能源領域前沿的“生命周期評價”課程。此外,還增設“新能源前沿及工程應用專題”必修課。這門課要求學生在第七學期結束前聽取學院安排的新能源前沿及工程應用專題講座7次以上。專題可以是合作企業、國內外知名專家的講座,也可以是本專業教師科研最新進展的講座,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本專業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及發展趨勢,拓寬視野,盡快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同時提高學生的專業興趣。

5.以太陽能為主,兼顧生物質能和風能,提供其他種類新能源的廣泛選擇的專業定位

首先,在太陽能方面,學校設置有“太陽能熱利用”和“太陽能光伏技術”專業課;在生物質能方面,開設有“現代生物學導論”和“生物質能轉化原理與技術”;而在風能方面,設置有“風力機空氣動力學”和“風力發電與控制技術”專業課。其次,還提供了廣泛的新能源相關選修課程來滿足學生對不同專業的需求,比如“氫能與新型能源動力系統”、“新能源發電并網技術”、“水力發電與水電站”、“燃料電池原理與技術”、“熱泵原理與應用”、“生物柴油制備及應用”、“生物質燃燒與混燃技術”、“能源工程管理”、和“能源經濟學概論”等課程。

四、結束語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設置順應時代的發展,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但是,由于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是非常新的專業,與之配套的培養方案、課程安排等還處于起步探索階段。筆者考慮到本地區、本學校的實際情況,同時結合新能源產業對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以供參考。筆者相信江蘇大學有能力、有信心建設好該專業,為國家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輸送合格的人才。

參考文獻:

[1]任東明.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和制度創新[J].中外能源,2011,

(1).

[2]王偉東,艾建軍,楊坤.新能源產業人才培養問題與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11,(12).

[3]張玨.新能源產業發展所需專業人才培養探討[J].中國人才,

2010,(8).

第7篇

【關鍵詞】材料研究方法 ; 教學改革 ; 研究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27-0039-01

“材料研究方法”課程是一門具有多學科交叉性、發展性和前沿性的課程,同時又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課程包含許多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目前,材料研究方法課程已經成為高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應用化學專業、高分子專業等的專業必修課和主干課,可見,材料研究方法課程日益受到重視。

關于材料研究方法的教學改革措施各個學校都在認真考慮和研究,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及學科專業發展的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如何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這門課程,并能夠在將來的工作和研究中應用自如,是本課程教學改革的首要問題。先后有不少人提出了關于材料研究方法課程的教學改革思路,如采用項目實例進行儀器講解的創新課堂教學與設計型實驗和虛擬型實驗相結合的實踐教學[1];在教學內容中穿插科研工作(即項目實例)的思路[2];綜合實驗課程的設置[3],等等??傊?,“材料研究方法”課程改革的趨勢是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而“創新能力”即具有“創新思維”或“研究性思維”。

1.材料研究方法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關于“材料研究方法”課程的教材出版了很多[4-5],每本都有自己的特色。但縱觀各校的材料研究方法課程及出版的教材,在內容、形式和目的上基本一致,均以儀器為主,以講解各種儀器的原理、用途及儀器實驗課程為主要形式,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和利用材料現代測試技術。

本人從事材料研究方法課程教學7年,帶領材料化學專業和材料專業大學本科畢業設計近10年,以及擔任公司研發部負責人工作2年、項目合作公司研發部研究人員輔助培訓2年,在這些專門的課程教學和工作經歷中,遇到了很多關于材料研究方法的問題。具體體現在:①單純的理論授課和單純的實驗課,對學生的自主能力激發有限,學生沒有發揮的空間;②課程考試或考核完全合格,但在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中依然不知道如何開展一個課題,如果進行材料的設計、研究和分析;③公司的研發部門所招人員均為國內不同高等院校材料專業研究生或本科生,本科階段或研究生階段已修過材料研究方法課程,但真正從事材料研究工作的時候缺乏研究性思維,不利于工作的開展。

2.材料研究方法教學改革的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本論文從理論教學內容、大型儀器上機實驗、材料研究方法的綜合實驗及分析三個方面研究和改進材料研究方法課程教學,以“培養研究性思維”為目標,以“材料分析為中心、儀器為依托、引入材料設計與分析的研究性課題相結合的課堂講授、儀器實踐、研究性課題貫穿始終”為教學模式,構建材料研究方法課程的基本框架,通過拓寬理論教學內容、引入材料設計及分析綜合實驗,提高學生的材料研究設計能力,最終實現研究性思維的培養。

(1)課堂教學內容改革

①加深理論基礎教學

作為一個材料專業的學生,首先要對材料進行全面的了解。對材料的化學成分、結構、性能、形態的理解不能僅僅浮于表面,各自孤立起來理解,材料的性能是與其結構、成分、形態等密切聯系的,這需要扎實的基礎知識,因此在材料研究方法課程教學中,遇到相關的理論基礎,及時學習和復習。

②以理論為基礎,拓寬應用

每種檢測儀器附帶的附件可有幾類,因此檢測信息也有多種。

③以項目為實例,貫穿整個材料研究方法課程

材料研究方法雖說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是單純的把教學與實踐分開來,可能更有利于培養檢測人員,而不利于培養具有“研究性思維”的人才。

(2)課程的實踐探索

①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完全分開

本次教學改革中,將理論課程與實踐教學課程完全分開,即單獨開設純粹的理論課程和實驗課程。而且實驗課以專門的實驗教師為主講授,理論授課教師為輔助。

②輔助課題

在理論課程開始前,每個學生或者每組學生設計一個課題,通過自己查閱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實驗、樣品檢測、結果分析等一系列的過程,到課程全部結束,完成該課題。這樣的課題更有助于加深對材料研究方法的理解,培養“研究性”思維。能夠在更深層次上理解材料研究方法,為以后進一步深造或工作打好基礎。

3.材料研究方法課程改革實踐的初步成效

2013年上半年,我們在本?;瘜W專業的材料研究方法課程中部分實施了新的教改內容。其中將理論課與實習課完全分開,課程教學結束后,由專門的實驗教師進行實踐課程教學。

4.結論

“材料研究方法”課程對于材料學科的學生至關重要,是一門既需要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又有很強的實踐性的學科,因為,如何提高教學效果,體現其學科特點,尤為重要。本次教學改革試點取得了初步成效,以后可進一步加強和貫徹。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學生人數眾多,教學資源不足,老師的工作量加大。因此為了保障課程教學改革的進行,培養出具有“研究性”思維的人才,學校需加大教學資源的投入。

參考文獻

[1]呂春菊,舒康穎,司平占等,《材料現代研究方法》課程建設與教學實踐[J].科技信息,2011(16): 109.

[2]雷彩虹,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課程教改初探[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27-128.

[3]曾鳴,嚴蕾,潘勇軍等,“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綜合實驗”課程的教學探索[J].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2011(10): 185-187.

第8篇

【關鍵詞】護理實習;帶教;腫瘤科;臨床帶教問題;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7. 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4)01-0163-01腫瘤護理是社會、心里及環境相關性的疾病需要的多角度護理[1],如何讓護生在短時間內較好地掌握腫瘤科的護理工作基本流程與實踐要求,是每一位臨床帶教老師的嚴峻而特殊的要求。結合腫瘤外科臨床帶教,在帶教的幾年總結以下帶教問題和管理對策:

1 臨床實習帶教中存在的問題與管理對策

1.1 護生在臨床實踐過程中缺乏工作主動性,責任心不強

一方面由于目前護理實習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來自家庭的呵護,社會的影響及獨生子女自身的優越感,造就了他們的被動生活,過分依賴別人的共性,缺乏勤勞、主動、耐勞、無私的精神。在進入醫院護理實習時,"一切以患者為中心"主動關心、理解、同情患者理念使他們內心產生不平衡性矛盾。另一方面對剛進入臨床對周圍環境的不熟悉,對操作的不熟練,還有患者對實習生的不信任,大大挫敗了護生的積極性。

管理對策: 帶教老師幫助護生適應新環境、新角色, 臨床帶教老師友好、善解人意、熱情的態度迎接實習生,從而提高學生的實習效果。帶教老師良好的醫德醫風和豐富的臨床實踐能力,以及一定程度上的人文知識和溝通能力,可幫助護生在最短時間里進入實習狀態。對護理操作做得好的護生要積極表揚,同時對做得不好的護生,注意及時糾正策略和方式,對這些護生尤其應多鼓勵其大膽地進行各種護理實踐操作.

1.2 護生對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參差不齊

每年來的實習生有護理中專,大專,本科文憑的,各個護生對腫瘤外科??浦R的掌握情況也有差異,在實踐過程當中各個護生對知識的接受情況也有不同。

管理對策: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帶教老師也要因人施教育。根據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文化層次,根據實習生自身的接受能力,制定出腫瘤外科崗前培訓計劃,并告知教學目標和任務,入科實習時,科室總帶教老師應首先對所有護生進行實習階段的崗前培訓,介紹必須遵守醫院及科室的規章制度和醫務人員行為規范等;其次,介紹腫瘤外科特色、工作程序及相關腫瘤方面的??浦R等;再者,介紹科室各位帶教老師的性格、工作和教學能力,并告知該科室教學目標和任務,做到人人心中有數。在腫瘤外科病房,患者的病情及情緒變化較大,帶教老師要注重理論知識在處理臨床實際問題的應用,有意識地培養護生觀察病情的能力,讓護生針對性帶著問題觀察患者的病情,并協助帶教老師及時處理,為護生在以后的工作實踐處理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帶教老師需要培養護生不斷學習的理念。

1.3 護生在臨床實踐當中缺乏人文關懷

腫瘤外科患者在長期的治療過程中,往往存在消沉、孤僻、自殺等心理障礙。護生大多為獨生子女,與這類患者接觸,受這種環境的影響,易使護生產生"患者治療的失敗"意味著"護理工作的無價值"的觀念。

管理對策:實習階段是護生職業道德初步形成時期,帶教教師的言行舉止、人格魅力對護生的人文素質及未來的護士行為起著潛移默化且深遠的影響[2]。因此,腫瘤科的帶教老師要特別注意尊重護生,言語應以"請"字開頭,"謝"字結尾,多傾聽護生的心聲,引導并幫助其克服困難,讓護生真實體會到帶教老師對她們的關懷和關愛。南丁格爾說:"護士其實就是沒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因此,在倡導優質護理的今天,一批批優秀的實習護生的培養是基礎。所以在腫瘤外科培養護生人文關懷品質很重要。

1.4 護生在臨床實踐當中缺乏風險意識

隨著我國法律法規的健全,患者的維權意識也在不斷增強。新的醫學模式要求醫務人員既要學醫也要學法、知法、懂法、守法。護生剛入社會階段,對法律意識的淡薄,對患者言語上還有在行為上的不規范,很容易導致不必要的護理投訴。

管理對策:帶教老師要嚴格帶教,積極組織護生學習《護士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列》、《護理文件書寫制度》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通過典型案例講解,讓護生明白法律法規立法目的是保護患者的合法權益,也是保護醫務人員的有力武器。培養護生法律法規的風險意識,加強護生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臨床護理工作,防止醫療護理糾紛和事故的發生。

1.5 護生在臨床實踐當中缺乏自我防護意識

首先,我們腫瘤外科不僅僅有手術還包括了術后化療,研究顯示使用抗腫瘤藥物可誘發兩種癌,尤其是烷化劑的癌誘發作用和致癌作用最強[3]。這些藥品可通過皮膚接觸、吸入等途經導致染色體畸變,從而致癌、致畸以致造成肝腎系統等臟器受損害。還有一些侵入性的操作,護生操作的不規范性,銳器傷也是腫瘤外科常見的一種職業性傷害。

管理對策:在護士入科室前給護生進行一堂職業安全和防護知識講座,帶教老師要向護生講解一些腫瘤化療的配藥、注藥、用藥注意事項和安全處理廢棄物的方法等;其次,一些侵入性操作前帶教老師要盡可能將發生的危險現象進行告知,講解正確處理的方法,防止被針頭、刀片等銳器刺傷或劃傷。培養護生自我防護意識,是腫瘤科帶教老師帶教的一項重要內容。

1.6 帶教老師對護生實綱的不了解,對護生帶教不負責任

帶教老師本身工作繁忙,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時,也要完成帶教的計劃和任務,有些帶教老師對護生的實綱不熟悉,沒有一個系統的帶教計劃,自己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學習沒有計劃性,導致實習結束后護生對腫瘤外科專業知識沒有很好的掌握,還有的帶教老師完全把護生當成一個勞動力,分配護生的一些無關緊要,跑腿的活,有時候導致護生對自我價值的缺失。

管理對策:帶教老師要進行一月一次的帶教總結,評價帶教質量,總結不足,對新來的護生熟悉他的實綱的要求,結合科室的實習計劃,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帶教的任務。帶教老師要以身作則繼續護理學的學習,在規范化專業培訓之后,努力掌握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4]。護生在腫瘤科實習結束前,帶教老師要以朋友的身份與之交流,幫助其找出不足;同時帶教老師要虛心接受護生反饋帶教中存在的問題。只有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雙評關系,注意信息的反饋,才能提高教學質量[5]。嚴格出科考試,帶教老師應根據科室制定的計劃對護生嚴格出科考試,對照標準嚴格綜合考評,并將成績填入護生實習鑒定表。

2 總結

嚴格、規范的帶教管理及周密的帶教計劃安排對提高臨床帶教質量有至關總要作用[5],大多數的護生在腫瘤外科實習后,在出科時護理技術操作、床邊綜合能力、人文關懷素質、學習態度等均有了進一步提高。我相信,只要認真帶教,不斷的總結經驗及教訓,一定會為臨床護理事業培養出適用型的腫瘤科護士。

參考文獻

[1]胡雁,陸箴琦主編. 實用腫瘤護理,2007-10-1.

[2]李秋萍,陳佩珍,蔣玉宇,等.護理教師行為與護生行為相關性的調查與分享.護理研究,2006,20(11b):2931-2933.

[3]王麗華.腫瘤科護士在應用化學治療過程中的自我防護.職業與健康,2003,19(9):33.

[4]孫錚,寧蕾,武江華.醫院在職護士繼續護理學教育狀況分析與對策.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3b):68-69.

第9篇

“三學期制”實施背景

“三學期制”是國外大學普遍采用的一種制度。所謂三學期,即在原有2個學期的基礎上從每年的上下學期中分別抽出相對較短的幾周時間構成1個短學期。在新增設的短學期內,學生將把學習重心放在社會實踐和跨專業選修上。

近年來,國內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實行了“三學期制”。實行“三學期制”后的高校在新增夏季學期內以研究性實驗、課程實習、課程設計、前沿系列講座為主體,以交叉學科課程和學科綜合課程、實踐課程、強化課程為重點,目的是擴大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興趣,縮小基礎理論與前沿領域間的知識差距,增強對前沿領域的判斷力和實際動手能力,使學生在完成基礎理論課學習后能夠更快地融入科研工作。教學重點主要面向前沿,面向學科發展,面向交叉領域,面向科研實踐。

“三學期制”是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北京化工大學于2010年開始推行“三學期制”。其根本出發點是提高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給師生提供更多學習、研究和交流的條件與機會,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個性化發展,從而進一步提高學校培養人才的質量,更好地滿足社會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

“三學期制”實施的內容

學?!叭龑W期制”培養方案的制定依據不同年級所處的學業階段,有針對性地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大一夏季學期的教學內容主要體現加強基礎、拓寬知識面的原則。將數學、物理、化學、英語、力學、計算機、人文等基礎打實拓寬。大二夏季學期的教學內容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注重進行社會實踐、企業實習、創新性實驗等安排。大三夏季學期的教學內容突出創新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的提高。著重讓學生了解學科前沿知識、工程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方向,同時在各年級中加強與國內外高校暑期學校的結合,邀請國內外的專家來校講學,以提高學生眼界,拓寬學生專業視野。

1.夯實基礎,提高綜合素質

由于新生剛進入大學,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發生了很大改變,他們需要逐漸適應課上信息量大、課業壓力大、自我主動學習的大學學習生活。因而造成了他們第一年理論學習不扎實,更多是在應付考試的狀況。針對這種情況,學校在“三學期制”為低年級學生重點開設“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等基礎課程的重修學習,以鞏固他們的理論基礎知識,為后面的專業課程學習打下基礎。

學校還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基礎課程學習差異,設計了各類強化班,如面向英語程度好,并對口語能力提高有迫切要求的學生,開設了“英語高級口語”。通過小班教學,強化學生對英語使用語境及其語用文化含義的深層次理解,并通過大量的訓練提高學習者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其英語表達的自信心。而“數學建?!闭n程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增強學生應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它面向數學基礎深厚并且對數學應用感興趣的學生,對學生分組進行模擬建模,最終由實驗、上課、論文、參賽等幾項內容綜合進行考核。這些基礎課程的強化教學活動,滿足了部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能力,為學生以后參加各類創新實踐活動提供了良好的能力基礎。

為了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使其獲得一個合理的能力結構,學校還充分利用小學期獨立靈活的教學空間,聘請校內外在人文社科、體育、藝術、管理、科技等領域有造詣的學者、專家開設校級選修課,以培養學生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為學生未來人生做準備。

2.強調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在人才個性化培養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各學院高度重視學生的研究性學習,在“三學期制”中為學生開設各種研究性實驗和研究性課程,旨在培養和強化學生提出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指導學生從生活和社會實踐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要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目的是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各學院以培養學生高素質、寬專業、厚基礎、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出發點,依托國家—北京—學校三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驗計劃以及國家和北京市級各類學科競賽,利用學校為學生提供的專門創新實驗場所,不斷強化學生的基本理論知識、鍛煉學生的實驗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隊精神。例如,在創新項目中,3名~7名學生為一組,自主選題,在導師指導下,開展研究性實驗、跨學科學術交流、師生研討等創新活動。各學院還把學生的個人愛好與學院的特色結合起來,有計劃地為學生安排各類競賽培訓和基本技能、工程能力、專業設計、創新性等能力訓練。

3.校企合作,加強實踐實習環節

學校利用“三學期制”積極建立校企協同育人的新機制,利用校外實踐教學資源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法學專業利用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朝陽區人民法院”,學生不僅在法院旁聽案件的開庭與審判,同時依據真實法庭的設置與案件審理的流程,模擬民事庭和刑事庭的法庭審判。設計專業2009級開設的基礎攝影課程,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和特點,徹底放棄課堂教學模式,將課堂全部移到上海世博園進行。而國貿專業開設的企業資源管理沙盤模擬,通過管理團隊開展合作,運用理論知識模擬企業實際運作。這些校外實踐參與式的教學活動增加了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讓學生有機會在生產實踐中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為了讓學生對企業有更深入的了解,為今后的學習和就業做好準備,各學院在“三學期制”實踐安排中,組織百名學生,結合其各自的專業組成代表團深入企業開展實踐活動。企業實踐單位不僅有吉林石化公司 、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化工項目基地,而且也有東軟集團 、江蘇正大天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康龍化成新藥技術有限公司等信息 、醫藥行業的重點企業。實踐期間,學生通過座談 、參觀 、動手實踐等方式了解企業文化 、企業對員工的能力素質要求 、工作環境等,充分感受企業氛圍。實踐結束后,各實踐團隊進行認真總結,通過座談 、宣講等形式向全校學生展示實踐成果 。

4.感受多樣化教學模式,拓展國際視野

為了充分利用“三學期制”的教學空間,更好地發揮其在創新性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各學院召集學科方向帶頭人和活躍在科研第一線的教師,為學生安排近200學時的各類學術前沿講座。學院還大力邀請國際、國內、企業知名專家學者,為學生開設研討類、前沿講座等特色教學課程,以達到培養本科生創新人才的專業素養和拓寬國際視野的目的。例如,化工學院邀請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堤奧博士(Dr.Teoh)為學生開展了為期4天的小學期暑期課程(Summer school)特色班國際課程教學。通過課堂學習、分小組實驗設計、競賽過程等環節對化工熱力學中的相關內容開展理論學習與實驗設計的研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鍛煉了英文能力,感受了國外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通過動手實踐深刻體會到了基礎理論指導實際的相關性。

學校為進一步開拓學生視野,了解社會,收獲在國內所無法收獲的知識和經驗,利用好“三學期制“,與國外大學聯合設立海外學習項目—“北化—海外名校暑期學?!?。 學校選派60名學生,赴英國劍橋大學等5所知名大學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訪問、學習和交流。根據參加暑期學校學生的專業組成,暑期學校的課程涉及了相關的特色學科理論,劍橋多個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成果,實驗室參觀和儀器操作,分組實驗和演示,小型的課題報告等。暑期學校量身定做了多個分組實驗和多樣活躍的授課模式,學生在以討論促思考、以競爭促合作的學習方式中,愉快而又緊張地完成學習內容。

“三學期制”實施的成效

“三學期制”的實施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其所開設的各類課程、各種教學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從事科學研究的熱情,在培養學生全面素質、創新思維能力、實踐能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三學期制”所開設的課程、教學資源的利用、多樣性的教學活動,絕不僅僅是在正常學期增加教學周所能起到的有限作用。第三學期的獨立教學空間,有利于充分利用學校包括教師、教室、實驗室等在內的各種教育教學資源;有利于使教學計劃和教學安排更加科學、合理,有效緩解教學資源的緊張程度;有利于均衡學生學業負擔和教師工作量,提高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絕對有效實踐教學時間;有利于保證對學生實施個性化、多樣性的人才培養,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2.“三學期制”的實施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知識,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在實施“三學期制”的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普遍認為收獲了很多其他課堂所無法代替的東西,如文獻查閱、分析問題、實踐動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演講能力、論文寫作能力、與同學和老師交流溝通的能力、主動學習的意識也得以提升。應用化學專業一位學生說:“我很喜歡老師常說的一句話‘Give me a possible way’,研究性學習是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我們學會了怎樣去應用學到的知識?!倍_設的創新實踐教學內容可以引領學生走出實習中的“眼高手低”狀況,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并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同時,校企合作為學生今后的職業和事業發展方向的選擇起到了指引作用。

3.“三學期制”大膽引進了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推動了本科生創新人才專業素養的提高和實現了拓寬國際視野的目的。學校組織的各類學術報告可使學生有機會在校內接觸到很多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以及他們的觀點、理念,極大地豐富了校園的學術氛圍??蒲幸痪€教師的學術講座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到本專業領域中前沿的學科研究成果和學術研究動態,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培育了創新意識,為學生今后的科學研究和擇業就業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指明了方向。學生通過國外交流合作,有機會參與國外啟發式研討教學過程,切身感受國外本科教學課程中的常用的授課模式,了解國外先進技術和實驗成果,提升了溝通能力,培養了協作能力,拓展了國際視野。

“三學期制”實施中的問題和措施

“三學期制”實施以來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第一,由于學校教學資源和經費投入的原因,一些項目只能選拔少數學生直接參與,勢必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第二,學生雖然參加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很高,但由于時間緊張,知識儲備不足,導致部分學生完成質量難以達到要求。第三,學校以工為主,但教學中所涉及的實驗和產業化內容與企業的需求還有差距。

面對問題,學校積極探索,逐步完善“三學期制”實施中出現的問題,具體措施包括:

一是多方籌措資金,加大經費投入,充分挖掘和拓展各類教育教學資源,開發出優質課程和項目,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權利,使更多學生受益。

二是各部門深入研究和深刻領會“三學期制”精髓,核心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考試方法的改革。教務處協同各學院統籌規劃,大力完善和修訂每個學期培養內容,實現長學期理論和短學期實踐教學內容有機銜接,根據學生現有知識結構特點,合理安排和設計各類實驗項目。通過校內外培訓、教學沙龍等形式,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就教學方法進行研討和學習。強調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課程內容,制定適合的傳授式、啟發式、研究性教學相結合的授課方式。鼓勵教師創新考試形式和方法,鼓勵教師采用個性化、多樣化的考試方式,采用有利于評價和培養學生能力的考試方式。

三是學校通過教師集中業務培訓,加強教師的創新精神和人才培養工作的責任感。學校是一所行業特點鮮明、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大力推進教師工程實踐培訓活動,教師們深入企業生產一線,感受企業文化,學習生產工藝,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了解企業需求和發展方向,使個人知識體系得到進一步豐富和更新,在思想境界、社會能力和專業技能等方面得到提高,在教學、科研實踐與創新能力方面得到提高。

第10篇

“實習”是一門實踐性的技術基礎課,是高等院校工科學生學習機械制造的基本工藝方法和技術,完成工程基本訓練的重要必修課。它不僅可以讓我們獲得了機械制造的基礎知識,了解了機械制造的一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動手能力,而且加強了理論聯系實際的鍛煉,提高了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了工程素質。這是一次學習和鍛煉的歷程。通過這次雖然時間不長,但卻充實的實習,我受益匪淺。在這里,我選摘幾篇我比較印象深刻的實習日記作為報告。

第一天:線切割

今天是實習的第一天,由于沒有經驗,我們也沒有充分準備。聽完了老師的講話,我們便到了車間,領到了自己的工號,各就各位去了。我們今天做的是線切割,也就是電火花數控線切割加工。

這是一種特種加工方法,設備比較貴重,操作方法也較為復雜,萬一操作不當,在進行切割加工用的電極絲會斷掉,甚至發生人身和設備事故,所以今天老師在開始前給我們詳細介紹機床的四大組成部分及其主要作用:.數控裝置、機床部分、運絲機構、、絲架、、拖板(x、y方向)在計算機控制下,作協調的成型運動、床身(固定各機械、傳動系統)組成;高頻沖電源,作用有二個(提供時間極短的脈沖放電)、工作液系統(.絕緣作用;排屑和冷卻作用)。

數控線切割加工技術是要利用編寫好的程序、靠電極絲放電來切割各種小工件,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用軟件設計工件,并把工件放置好,對好刀,其他事情就交給電腦完成了。準確度高,不過速度比較慢。按照安排,我們設計完圖形,就可以到車床上操作了。但是因為有極個別同學的工作進度太慢,導致最后時間不夠,所以只由老師演示了一次給我們看。沒能拿到自己設計的作品,這也是今天實習的一個小小遺憾。

第二天:鍛壓

今天的工作是鍛壓,通俗一點也叫打鐵。說到打鐵,我腦子里就會浮現出古代鐵匠在火爐邊揮汗如雨,一手拿著鉗子,一手用鐵錘敲打的畫面。但是在我們的實習中,取而代之的是高大明亮的廠房,大功率的風扇,先進的電阻爐,還有可以提供一噸力的空氣錘。想象中那酷熱難耐的情景沒有出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這些先進設備,我們的工作也變得異常輕松。

我們今天的工作是把一個圓柱體狀的鐵塊打造成一個正六棱柱。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等待電阻爐把鐵塊加熱到合適的溫度,然后用鉗子將其取出,放到空氣錘的砧墊上,由兩個同學用鐵鉗固定住,另外一個同學操縱空氣錘對其進行打擊。唯一需要注意的安全問題就是防止被燙傷和被空氣錘砸到,不過只要用心一點,都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故。

打擊時要注意力度,力度太小的話,會形成細腰形或夾層,力度太大,又會使工件形狀出現偏差。在我們三人的完美配合下,我們很快就打造出了要求的產品。

第三天:塑料加工

第四天:鉗工

這天的實習因為是星期四,所以按照安排有半天的假期,但是是所有實習工種中最辛苦的,因為我們要把一塊圓柱體用手工加工為一塊六角螺母,并且鉆孔。在鉗工實習中,我們知道了鉗工的主要內容為刮研、鉆孔、攻套絲、鋸割、銼削、裝配、劃線;了解了銼刀的構造、分類、選用、銼削姿勢、銼削方法和質量的檢測。首先要正確的握銼刀,銼削平面時保持銼刀的平直運動是銼削的關鍵,銼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壓力兩種。銼刀推進時,前手壓力逐漸減小后手壓力大則后小,銼刀推到中間位置時,兩手壓力相同,繼續推進銼刀時,前手壓力逐漸減小后壓力加大。銼刀返回時不施加壓力。這樣我們銼削也就比較簡單了。

第一道工序便是把圓柱體的一面用銼刀銼削成光滑,然后用鋼鋸將量好長度的一段圓柱體鋸割下來,再把截面也用銼刀磨光。接下來是最辛苦的工序,我們要先在圓柱的頂面上劃線,然后用銼刀將圓柱體硬生生銼成六棱柱!有好多同學都在這一關出現了問題,不是做出來的不是正六棱柱,就是大小不符合要求,即使成功做出來的同學,也累得汗流浹背,雙手酸痛。時維五月,序屬初夏,雖然我們已是又累又熱,但我們毫無怨言。最后的工序就是打孔和攻螺紋了,這是一道比較簡單的工序,如果工件是正六棱柱的話,打出來的孔便是在圓心。攻螺紋做好之后,整個作品就算完成了。我們拿著自己的作品,雖然有的不是正六棱柱,有的孔打歪了,但畢竟這是我們用手親手打造出來的作品,而且我們是用半天的時間做完了別人一天做的活,我們都感到無比的成就感。

鉗工的實習確實很枯燥,很需要體力,整個上午都是在那重復著銼、鋸的動作,到了最后腳也站麻了,手也酸痛了,女生們更是快支持不住,但卻沒有一人中途放棄。鉗工的實習也讓我知道了,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螺母,也是要通過很多道工序才能做出來的,就是這些一個個的零件,才組成了能工作的機器,我們不能小看了一個小小的零件。雷鋒說過:“機器由于許許多多的螺絲釘的聯結和固定,才成為一個堅實的整體,才能夠運轉自如,發揮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愿永遠做一個螺絲釘?!敝挥懈试府斅萁z釘的人,才能有正常運作的機器。

第五天:快速成型

第六天:熱處理

第七天:汽車

第八天:車工

今天的任務是據說最難的車工,車工不是由數控來完成的,它要求較高的手工操作能力。

首先老師給我們看了一段教學視頻,讓我們初步認識了車床的主要構造,然后又親手操作了一遍給我們看。車床主要由變速箱、主軸箱、掛輪箱、進給箱、溜板箱、刀架、尾座、床身、絲杠、光杠和操縱桿組成。車床是通過各個手柄來進行操作的,老師又向我們講解了各個手柄的作用,初步示范了一下操作方法,并加工了一部分,然后就讓我們開始加工。

車工對精確性的要求很高,差之毫厘,就將失之千里。如果是把工件車的太大,那還可以繼續車到合適大小,如果車小了,那整個工件就報廢了,只能從頭再來一次。我們這組很不幸的出現了一次這樣的狀況,大大耽誤我們的工作進度。

操作中若有不慎,比如進刀過快,或者退刀的時候轉錯方向變成進刀,就會出現崩刀的事故。我們這組由于一開始不熟練,加上不夠細心,居然崩壞了三把刀!后來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漸漸走上了正軌,并最終把產品做了出來。雖然是我們整個組里進度最慢的,但畢竟車出了自己的產品。

今天是我對自己最不滿意的一天!由于不夠細心、耐心,太過急躁,導致出現了不該有的錯誤,我要好好反省。

第九天:加工控制

第十天:工業控制

今天是實習的最后一天了,我們就要與兩周的實習說再見。因此同學們也仿佛特別留戀這最后一天,今天早早地就來到了實習的地方,準備為實習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早上我們聽完老師的講解后,就開始設計自己的圖案。這次可不是用電腦軟件設計了,而是要自己手工畫圖,這對我們的畫畫功底有一定的要求,當然更重要的是創意。最后我設計的作品被老師評為第二,雖然不是最好的,但也滿足了。

下午我們先進行了上機理論考試,作為這次實習的成績之一。題目是60道選擇題,開卷考試。我很容易地就過了。考試之后我們繼續回到實習室工作。

今天的時鐘仿佛走得比往??旌芏?,不知不覺中,又到了下午五點半了。當老師說出下課的時候,我們是多么不情愿啊!這意味著我們的實習就此結束了!陪伴我們勞動、工作兩周的所有所有,和藹可親,誨人不倦老師們,樸實無華卻功能強大的機器設備,讓我再多看看你們一眼吧,這段時光,將是我生命中一段美麗的回憶……帶著依依不舍的心情,我們一步一步地走出了培訓樓,回頭望去,培訓樓在夕陽余暉下熠熠生輝,明天,又一批莘莘學子又將會從這里成才。

總結

為期兩周的實習結束了,我們仍在回味著實習中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忘不了,線切割老師那和藹可親的眼神;忘不了,做鉗工時我們滴下的汗水;忘不了,鋼材在砂輪上擦出的燦爛火花;忘不了,我們用沾滿油污的雙手安裝好汽車發動機時的喜悅心情;忘不了,忘不了……

由于我們的專業是應用化學,實習只有短短兩周,想從這兩周里學得多么專業的技能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學到一點皮毛,甚至以后的工作中都不會應用到。但我認為,我們鍛煉學習的,不僅僅是學習這些表層的技能,而是為了通過這兩周的實習,工作,讓我們在勞動中體會,覺悟,得到認識上的提升,這才是我們真正得到的。愛因斯坦說過:“什么是教育?當你把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在實習后,我得到的不只是技能:

在工廠里工作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是卻是現代化建設的基石。如果沒有了工人們辛苦的工作,那再宏偉的計劃也只能是空談,在這里請允許我向廣大工人們致敬!

看似許多簡單的零件、配件,其實在生產中也是要通過很多的工序才能完成的,任何一道工序出錯,產品就會報廢,所以每一道工序都要我們細心去做,這也培養了我們嚴謹細實的做事風格。

第11篇

[摘要] 本文旨在通過對藥物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的完善和實際工作中的實踐,對研究生培養模式進行探討。開創“一個思維”、“兩個技能”、“六個能力”的藥物化學專業高素質研究型人才培養的模式。本研究創新了藥物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提高了藥物化學專業研究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

[關鍵詞] 藥物化學;研究生;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3(a)-0145-04

Studies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medicinal chemistry graduate students

YANG Xiaohong ZHOU Xiaoping SUN Wei WANG Guangshu LIU Yinyan

College of Pharmacy, Jilin University,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21, 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is aim to study and construct the training mode of medicinal chemistry graduate students. The curriculum of medicinal chemistry graduate students was improved in the teaching work. "One thinking", "Two skills" and "Six abilities" medicinal chemistry professional research talents training mode was built. This study innovate the training mode of medicinal chemistry graduate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medicinal chemistry 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and practice ability.

[Key words] Medicinal chemistry; Graduate students; Training mode

當前,我國正處發展的關鍵時期,面對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態勢,人才競爭的勝負決定著一個國家未來的命運,而培養高等人才的重大使命,就落在教育的肩上??梢哉f,教育是促進國家現代化的動力,是實現人才強國的基石。當前我國的研究生教育已進入轉型期,提高各類人才培養的質量是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務[1]。我國近代高等藥學教育已有103年的發展歷史[2]。21世紀以來,舉辦藥學專業的學科背景已由傳統的醫學背景,逐漸向多元化發展,藥學本科專業也以遠高于我國高校擴招人數的平均增長率迅猛發展[3]。藥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作為藥學專業高等教育高層次的主體,肩負著培養高層次藥業人才的使命。而對新時期我國研究生的培養,當務之急是轉變傳統觀念,明確培養目標,調整配套政策, 加快國際接軌步伐[4],構建符合高層次人才成長的體系,培養更多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層次人[5]。

研究生創新教育就是以激發和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重點,以提高人的創新素質、塑造現代創新人格、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的教育[6]。藥物化學學科是藥學中的龍頭學科,藥物化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能否在新世紀里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勇敢地面對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種種困難和壓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時期所受的教育。為了全面提高吉林大學藥學院(以下簡稱“我院”)藥物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教育質量,不斷完善藥學專業研究生培養工作的管理體制與機制,本研究組積極進行研究生教學改革,創新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培養模式,積極努力進行摸索和探討,初步形成自己的培養模式。

1 修訂和完善藥物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我國現行的研究生培養模式存在較為嚴重的封閉性,一直難與國際接軌,這與我國的研究生課程設計不合理有很大關系[7]。近年來,我國的高等教育經過了全面的體制改革和大規模的調整,已經取得了空前的發展,但同時也面臨著機遇和挑戰,提高我國研究生教育質量,與世界接軌培養出創新人才已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關鍵部分之一,其中加強素質教育,是全面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個很好途徑。本專業在加強素質教育的同時,對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進行了探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院修訂和完善了藥物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利用學院組織學科帶頭人和教師去全國著名藥學院校學習和考察的機會,對著名藥學院校的研究生教育也進行了調研,受益匪淺。回來后,對藥物化學專業的課程設置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加大了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增加了藥學實驗技術等課程,使研究生及時地了解藥學實驗儀器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重新修訂和完善本專業的課程計劃,加大了在創新型人才培養和實踐能力培養的力度。我院以人才市場需求和努力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及就業層次為基點,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的辦學原則,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中心,設計了適合我院藥物化學專業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模式。

2 建立“一個思維”、“六個能力”藥物化學專業研究型人才培養的模式

在研究生培養方面我院堅持加強創新能力和“六個基本能力”的培養,即:按照學校創新型研究型人才的培養方向,突出培養研究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堅持不懈,開創“一個思維”、“兩個技能”藥物化學專業高素質研究型人才培養的模式,“一個思維”——創新思維的培養;“兩個技能”——藥學基本技能和科研技能的培養;科研技能的培養還包括“六個能力”的培養模式。

通過幾年的實踐與探討,筆者感覺到規范的實驗技能和方法,是提高研究生整體素質和水平的基本保障,也是發展學生科研能力的基礎,所以必須加強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這樣才能保證培養出高素質的創新型研究型人才。應用型研究生培養主要是為滿足社會各行各業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這類研究生不僅要具備系統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具有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素質[8]。本研究組還借鑒我院相關學科的研究生教學成果,探索藥物化學專業碩士人才培養的新模式[9-11]。由于近幾年研究生的生源很復雜,既有應屆畢業生,也有往屆生畢業生;既有本校的學生,也有其他學校的學生,同時學生攻讀研究生的目的也不相同,這些就導致生源的學術水平岑差不齊,實踐能力差異很大,使我院不得不重視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改革。本研究組在對藥物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和藥學專業本科生進行科研技能培養的過程中,不僅注重因人而異的培養模式,而且將摸索出的“六個能力”培養方式應用到藥學本科生和研究生實驗基本技能的培訓中,即計算機使用、文獻檢索、設計實驗、實施實驗、數據歸納整理、論文寫作六個綜合科研能力。為了保證創新性能力培養的質量,我院還開設了許多相關的課程及講座,致力于解決國內學生不注重的文獻檢索能力培養,無法跟上國外新的研究成果及發現,以及研究生普遍跨文化溝通能力弱,很難培養出國際化的學者的不足等問題。

2.1 文獻檢索能力的培養

在當前網絡環境下,知識和信息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知識經濟的基本特征就是信息化和知識創新,利用文獻信息是人們開展各種創新活動的必要前提,文獻檢索是這種創新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12]。而文獻檢索貫穿了科學研究的整個過程,更是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的基礎和前提[13]。

為了配合文獻檢索能力的培養,我院教授為新入學研究生開設了文獻檢索等講座,并且對文獻檢索課程進行改革。首先課堂上采取教授圖文并茂地詳細介紹藥學文獻檢索的方法,然后邀請新入學的研究生參與課堂互動,研究生根據學習的內容,講述自己在查找文獻時遇到的實際問題,在課堂上為同學展示自己怎樣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的實例,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更直觀地掌握藥學文獻檢索,為其查找國內外文獻、了解國內外研究進展、參加科學研究奠定了基礎。同時,還為學生制訂了國內外研究熱點的課題,由研究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最終完成國內外研究等綜述性論文,并由導師出資,研究生為第一著者發表在高水平雜志上,提高研究生撰寫論文的積極性。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快速文獻檢索能力,還培養了學生論文撰寫能力,為后期畢業論文撰寫奠定了基礎。

2.2 設計實驗能力的培養

本研究組在教學計劃中還為研究生開設了“藥物設計學”等課程,即開闊了研究生的知識視野,增加創新思維,也指導研究生學會自己設計實驗。我院在研究生設計實驗能力培養的同時,也給研究生創造條件,鼓勵研究生積極申報《吉林大學研究生創新研究計劃》項目,培養研究生申報科研項目的能力,讓他們獨立承擔課題,循序漸進,先易后難,最終達到能夠獨立設計實驗,完成實驗能力,使研究生畢業之后,在用人單位很快能夠獨擋一面,發揮自己的才能,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2.3 實驗實施能力的培養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在導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設計的實驗路線是否合理,必須經過實踐的檢驗,所以必須掌握過硬的實驗技能,才能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我院在實驗實施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遵循李巖[14]論文中所說的緊緊抓住國家專業學位教育發展的重大機遇,將專業學位人才培養與學術性學位人才培養置于同等重要位置,整合并合理配置藥學院教育資源,充分發揮藥學院實習就業基地較多的綜合優勢和學科特色,使藥學類專業學位教育人才培養層次更加完善,我院在實驗設備及條件上,給研究生創造機會,充分利用我院實驗教學中心是“十二五”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優勢,在完成本科生教學工作的基礎上,為研究生開放。充分利用這些儀器設備,為研究生實驗實施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基礎,發揮了作用,受到了研究生的歡迎。本研究組從本科生開始在藥物化學實驗課中就提倡學生自己設計實驗[15-16],并將這些研究成果應用于研究生培養中。在實踐中,同樣也嚴格要求研究生必須按照正規的操作進行實驗,規范操作規程,正確書寫實驗記錄,養成嚴謹的科學作風和認真總結實驗結果的良好習慣,并把這良好的工作作風帶到用人單位,受到用人單位的一致認可。

2.4 數據歸納整理能力(波譜解析能力)的培養

無論實驗做得成功與否,研究生都應該掌握對實驗數據歸納整理的方法和技巧,這個過程非常重要。我院為研究生開設了“波譜解析”等課程,這門課程在藥學專業本科階段許多學校已經開設了,我院在研究生階段以實踐為主。這門課程也是學生平時最不喜歡學的課程,但是科學研究應是嚴謹的,例如化合物的化學結構必須通過光譜數據推測證明是否正確。所以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對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十分必要。另外,這項能力的培養,我院也緊密與實踐相結合,只有多訓練、多實踐,才能不斷地提高解譜和鑒定化合物的能力。為了提高這門課程的實用性,我院還在課堂上開展教學改革,提倡創新性教學在研究生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應用[17],為學生創造練習解譜的機會,并在期末考試中,要求研究生自己上講臺舉例解析化合物的化學結構,教授根據解析結果和研究生掌握這門課程的程度,以及研究生的現場表現給出成績。這種培養及考試模式,激發了學生學習波譜解析的積極性,改革了枯燥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波譜解析能力大大地提高,受到導師的好評。

2.5 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

科技論文寫作是培養研究生能力很重要的一部分[18]。論文寫作能力決定研究生能否快速準確地將成果表達出來、發表出去,因為一個好的實驗結果,必須以論文的形式發表之后,才能被社會認可,所以論文的質量是實驗成果評價的重要依據。加強學生科技論文的撰寫能力的培養,是關系到科研成果水平的大事,所以必須重視。藥物化學專業的研究生一入學就由教授、博士生導師為學生講述藥學科技論文寫作等內容,并且與文獻檢索能力的培養同時進行,使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提高很快,對畢業論文的撰寫、科研項目的申報、結題總結、論文寫作與發表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2.6 計算機使用能力的培養

研究生在大學時代已學過“大學計算機基礎”等相關課程。但是藥學研究中還涉及許多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知識是在大學計算機基礎知識中沒有涉及到的內容,所以必須在實踐中逐步掌握,例如,化學結構式及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等。我院也是在學生一入學,有高年級講師進行培訓,要求學生一周之后要熟練掌握這些技能。

3 創新思維的培養

基本功的訓練完全是為學生創新能力和研究型人才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基本功過硬的學生,才能盡早的出創新性研究成果,同時也為研究生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院還經常利用聘請國外專家學者來院講學之際,盡量安排外國專家學者和藥學專業研究生座談,使學生直接與國外著名專家學者對話,及時了解國際藥學學科發展的新動向,盡快與國際接軌,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對培養創新型研究型人才非常有益。

經過幾年的實踐,我院的培養模式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好評,也收到了較好效果,研究生反饋意見也好。總之,推進教學改革、創建有利于研究生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由于我院成立時間不長,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今后將積極進取,與時俱進,為培養藥物化學專業高素質人才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 王戰軍.轉型期的中國研究生教育[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11):1-5.

[2] 毛正強,王翊.高校教師素質的提高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J].高等教育研究,2003,19(1):36-37.

[3] 王欣然,姚文兵,樊陳琳.我國藥學本科專業現狀分析及其對策[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6:38-40.

[4] 郭銳.新時期我國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探究[J].高教探索,2013,5:113-117.

[5] 甄良,康君,英爽.構建我國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改革思路[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3,1:14-18.

[6] 劉靜欣,姚文銳,王知彩.應用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7(4): 108-109.

[7] 張新廠,鐘珊珊,管兆勇.研究生培養模式的重構與思考[J].江蘇高教,2011,3:74-75.

[8] 王青霞,趙會茹.應用型研究生培養模式初探[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136-139.

[9] 丁志英,楊曉虹.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藥物動力學》實驗教學模式[M].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82

[10] 丁志英,楊曉虹,周余來.基于問題的研究生藥動學課程教改實踐探索[J].中國醫藥導報,2012,9(28):145-147.

[11] 管清香,楊曉虹.成人藥劑學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的指導與實踐[J].繼續教育研究,2008,(1):153-154.

[12] 姚忠平,孫麗,宋英,等.淺談研究生文獻檢索能力的培養[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1,32(1):139-141.

[13] 王慶國,牛成群.文獻檢索與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探析[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3,27(3):116-119.

[14] 趙巖.論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改革[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5(1):123-125.

[15] 楊曉虹,劉銀燕,周小平,等.自主設計性實驗與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在藥物化學實驗課中的應用[M].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53.

[16] 周小平,張沐新,楊曉虹,等.“設計性”藥物化學實驗教學的初探[J].吉林糧食??茖W校學報,2003,18(3):23-25.

[17] 尹建元,楊曉虹,張.研討創新性教學在研究生課堂教學模式中的若干思考[J].中國學校教育研究,1999, 4:7.

第12篇

關鍵詞:作物生產技術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模式;技能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3)22-116-03

為加強高職學院作物生產技術專業的建設,根據全國農業職業示范院校教學資源協作組的要求,湖南生物機電學院與澧縣農業局技術人員及本省3所職業院校(2所涉農高職、1所涉農中專)聯合于2012年3月對全省近50家農業單位(包括澧縣等3個縣級農業局、隆平高科等28家農業企業及部分種植大戶、農業生產合作社等)進行了調查,調查的方式采取發放調查表格和現場采訪的方式,其中調查表格現場發放并收回的份數為62份,采用電子郵件填寄方式的為31份,共調查農業類專業畢業生93人,采訪涉農企事業管理人員24人。根據調查情況,現將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建議進行簡要的總結與闡述。

1 湖南省種植業的基本概況及人才需求趨勢

湖南省現有耕地約386.67萬hm2,其中水稻年種植面積達466.67萬hm2,2009年早稻種植面積為180萬hm2,油菜種植面積120萬hm2,湖南稻米年產量約300億kg,每年為國家輸送糧食50多億kg;湖南的雜交稻產業在全國具有優勢,隆平高科技有限公司的年制種量近1億kg,年產值達10億元,省內還有31家中小型公司從事雜交稻等農作物種子生產與銷售;近2a來,隨著土地經營權流轉速度的加快,一批農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種植類休閑企業等不斷涌現,他們對新種子、新農藥和化肥的需求顯著增多,需要更多的技術指導,對具有一定種植技術和農資經營管理能力的人才需求不斷增加,近5a作物類專業畢業的學生中,多數在植物保護和化肥類公司及其服務點工作,其次是在種子公司等企業工作(見表1);據調查,我省農業院校作物類專業畢業生平均每年約900人(本科、高職、中專),全省作物類技術人才的需求量每年大約在2 200人左右,人才需求缺口大。以上數字說明;為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維護農村的穩定和持續發展,加強作物生產技術專業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 社會對專業綜合素質和主要就業能力的要求

在調查中,多數企業對畢業生培養提出3點重要建議:一是加強吃苦耐勞和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二是突出加強營銷、植物保護技能的培養;三是加強企業的頂崗實習。根據企業的建議和對畢業生的調查情況,我們對湖南區域的專業綜合素質和主要崗位能力進行了初步歸納(見表2,表3)。

表2 作物生產及相關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崗位與用人單位對人才規格的要求調研

[就業崗位\&用人單位對人才規格的具體要求\&職業道德、態度\&主要專業技術能力\&社會工作能力與學習能力\&農資店(化肥農藥種子)營銷員\&熱愛本職工作,吃苦耐勞、

為人誠實\&1.農藥與肥料主要成分的鑒定能力

2.種子質量檢測能力

3.主要作物病蟲害鑒別與防治能力\&1.良好的社交與溝通能力

2.市場信息捕捉與分析能力

3.自駕車能力\&種子(專業種子公司)營銷員\&熱愛本職工作,吃苦耐勞、

為人誠實\&1.水稻等主要作物的肥水、去雜等管理能力

2.花期調節與預測能力

3.病蟲害防治能力\&1.良好的社交與溝通能力

2. 市場信息捕捉與分析能力

3.較強的法紀法規意識\&種子繁育技術員\&熱愛本職工作,吃苦耐勞、

為人誠實\&1.制訂具體的繁育計劃能力

2.花期調節與預測能力

3.病蟲害預測與防治能力\&1.良好的社交與溝通能力

2.不斷釋疑的學習能力\&休閑型農業企業

綜合管理員\&熱愛本職工作,吃苦耐勞、

為人誠實\&1.常見農作物與園藝作物(花卉)的

栽植與管理能力

2.主要畜禽的飼養能力\&1.良好的社交與溝通能力

2.人群聚集的妥善分散能力

3.單位形象的維護能力\&作物生產管理技術員\&熱愛本職工作,吃苦耐勞、

為人誠實\&1.農藥有效成分與肥料的鑒定能力

2.種子質量檢測能力

3.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與預報能力

4.擬訂作物種植計劃與抗市場風險的能力\&1.良好的社交能力

2.政策學習與宣傳能力

3.應急事態處置能力\&]

3 改革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措施

3.1 全面引入農業企業主要崗位任職標準,推進理實一體化項目課程建設 目前,我國已經制修訂了農業國家標準

1 356項,行業標準3 396項,地方標準8 194項,這些標準已被相關農業類企業廣泛采用。為使學生更快更好地適應職業崗位要求,引入國家、行業、地方技術標準,將原有專業課程整合成5門專業核心項目課程。將應用化學、土壤與肥料、氣象基礎、微生物技術等課程整合成標準化作物生長環境技術檢測項目課程;將作物生產技術、植物保護技術、農藥學等課程整合成標準化作物生產技術項目課程;將遺傳學、作物育種技術、田間試驗與統計方法、組織培養等課程整合成標準化作物品種選育技術項目課程;將種子加工技術、種子機械、種子貯藏保管、種子包衣技術等課程整合為標準化種子加工技術項目課程;將生物產品營銷、企業經營管理、公關禮儀等課程整合成農資營銷項目課程。

將項目課程分成若干項教學任務,分別在“校中廠”、“廠中?!敝型瓿伞9ぷ魅蝿辗譃閷W習性工作任務與生產性工作任務,學習性工作任務載體可以是企業的真實案例、教師的科研課題、學生的自主創新項目,也可以是摸擬的工作任務,以校內專任教師指導為主,在“校中廠”、校內實訓基地完成,培養學生基本技能與基本素質;生產性工作任務是種子相關企業的實際生產任務,以校企合作辦學理事企業兼職教師指導為主,進行實踐操作,在校企合作基地(廠中校)完成,培養學生綜合技能和職業素質。工作任務完成后,進行學生互評,個人撰寫工作總結,教師(或企業技術人員)點評,綜合評定成績。

根據近2a在澧縣農業局張公廟示范基地、隆平高科技公司幕云基地、大方農化公司益陽基地、瀏陽北盛鎮水稻機械化生產合作社、亞華種業公司種子加工廠等校外實訓基地的教學實踐情況,學生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越冬后大田蟲害調查技術、機械育秧和插秧技術、病蟲害統防統治技術、水稻新品種選育的田間試驗技術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學習,動手技能顯著增強,畢業生被選聘到農業企業后,能盡快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受到企業領導和員工的好評。

3.2 建立功能比較齊全的校外實訓基地 因作物生長處于自然環境,同時又受到生態區域和氣候條件的影響,在校內建立種植、管理、農資營銷與服務、農產品加工等功能比較齊全的實訓基地非常困難,因此,我們在注重校內基本實訓條件建設的同時,通過借灶生火的方式,著力加強校外實訓基地(教學點或廠中校)的建設,盡量將專業所需主要崗位能力的培養安排在校外實訓基地中進行。

目前,已建立栽培管理(醴陵農業局泗汾鎮、瀏陽北盛鎮)、選種與制種(隆平高科技公司幕云基地)、農資營銷(大方農化公司益陽基地)、種子加工(亞華種業公司種子加工廠)等4個具有一定教學條件的校外實訓基地,學生畢業后有1/3左右的學生可以到以上合作單位的農業合作企業或農資服務網點等不同單位就業。

根據湖南省“十二五”期間農業發展的基本方向:在穩定大宗農產品供給的同時,以規模化為起點,以企業化為核心,以標準化為手段,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強田園化、水利化、良種化、機械化建設,形成保障有力、產業帶動、服務完善、裝備先進的現代農業發展格局。今后將在2個方面進一步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一是通過省農業廳土肥站的支持與關心,在常德建立以測土配方施肥為主要服務內容的教學服務基地;二是增加栽培管理、種子、農資營銷服務等合作企業的數量,使本專業的校企合作企業達到20家,確保本專業2/3的畢業生在合作企業就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水县| 论坛| 齐河县| 肥乡县| 壶关县| 长丰县| 彭泽县| 青阳县| 绍兴市| 萝北县| 多伦县| 军事| 沂源县| 杨浦区| 鄂尔多斯市| 霍林郭勒市| 冷水江市| 马山县| 高密市| 山阴县| 福海县| 山丹县| 新邵县| 汾西县| 平安县| 那坡县| 南京市| 名山县| 沅陵县| 唐山市| 和龙市| 晋中市| 安乡县| 固安县| 北碚区| 瑞安市| 安国市| 荣成市| 晋中市| 高密市| 黄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