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5 14:13:3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綠化整改方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行政、市場和宣傳等手段,堅持源頭嚴控、過程嚴管、后果嚴懲,明確各方環境保護責任,嚴把環境準入關,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努力實現工業集中區產業結構合理化、區域布局集聚化、企業生產清潔化、環保管理規范化、執法監管常態化,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改善城鄉環境質量,促進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二、工作目標
全面完善工業集中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工業集中區現有環境敏感目標搬遷,完成污水處理設施和配套管網建設。到2020年,實現工業集中區污染治理設施建設、運營及風險防范體系基本健全,循環化、生態化、低碳化、清潔化水平明顯提高,環境監管和執法體系進一步完善,污染物排放總量和單位產值能耗明顯下降,基本形成權界清晰、分工合理、責權一致、運轉高效、法治保障的環境保護體制機制,基本實現工業集中區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三、任務分工
(一)實施嚴格的環境準入
1.科學規劃工業集中區布局。依法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建設規劃須與主體功能區規劃、城鄉建設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相銜接。2018年12月底前,完成工業集中區規劃環評和地下水現狀監測調查工作。
責任單位:各工業集中區所屬鎮(辦)
配合單位:市環保局、發改局、財政局、住建局、國土局
2.嚴把環境準入門檻。按照建設規劃環評要求布局相關產業,入園項目必須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不得引進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企業,對達不到衛生防護距離、不能滿足總量控制和不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一律不得引進。
整改時限:長期堅持,立行立改。
責任單位:各工業集中區所屬鎮(辦)
配合單位:市發改局、環保局、工貿局、安監局
(二)加強企業污染防治
3.加強水污染防治。工業集中區污水產排企業要按照環評要求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并確保正常運行,外排廢水必須達到環評批復的排放標準。化工和涉及重金屬污染物產排企業必須按照《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技術要求(試行)》規定,進一步完善廢水排污口規范化整治工作,做到“雨污分流、清污分流”。
整改時限:長期堅持,立行立改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
配合單位:各工業集中區所屬鎮(辦)
4.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業集中區廢氣、粉塵排放企業要按照環評要求配套建設廢氣、粉塵收集和處理設施,加強對物料和固體廢物堆場的揚塵污染防治,并確保正常運行,外排廢氣、粉塵必須達到環評批復的排放標準要求。嚴格按照《排污口規范化整治技術要求(試行)》規定,設置廢氣排放口。
整改時限:長期堅持,立行立改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
配合單位:各工業集中區所屬鎮(辦)
5.加強危險廢物管理。工業集中區內企業對環評批復中明確為危險廢物和暫按危廢管理的固體廢物,應按照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要求進行嚴格管理。轉移危險廢物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對不能自行利用或處置的危險廢物,須交有資質的經營單位進行處置,不得擅自傾倒、轉移和處理處置。
整改時限:長期堅持,立行立改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
配合單位:各工業集中區所屬鎮(辦)
6.依法淘汰落后產能。嚴格按照國家有關產業政策要求,依法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嚴重污染環境項目。對污染嚴重、職業病危害嚴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應依法責令整改,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企業依法予以關停。
整改時限:長期堅持,立行立改
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工貿局
配合單位:市環保局、能源局、蘭炭產業服務中心
(三)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7.烏蘭色太、何家塔等工業集中區污水處理設施和工業固廢處置場、垃圾填埋場于2017年底前完成選址及前期準備工作。
責任單位:大柳塔試驗區
配合單位:市住建局、國土局、水務局、林業局、環保局
8.上xx樹峁工業集中區污水處理設施及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場、垃圾填埋場于2017年內開工建設。
責任單位:西溝辦事處
配合單位:市住建局、國土局、水務局、林業局、環保局
9.加快推進工業集中區污水收集管網建設,2017年底前完成前期規劃,2018年底前開工建設。
責任單位:各工業集中區所屬鎮(辦)
配合單位:市住建局、國土局、水務局、林業局、環保局
10.統籌推進工業集中區綠化工作,探索實施“一區一類”園林式綠化,切實將工業集中區打造成為綠色型、景觀型、碳匯型生態園區,不斷釋放工業集中區的生態效應,力爭2018年底完成工業集中區環境提升工程綠化任務。
責任單位:各工業集中區所屬鎮(辦)
配合單位:市林業局、住建局
11.加快集中供熱設施建設。積極推行工業集中區集中供熱,逐步關停供熱范圍內的分散燃煤鍋爐。
整改時限:2020年底前完成
責任單位:各工業集中區所屬鎮(辦)
配合單位:市住建局、發改局、環保局
(四)加大監管執法力度
12.開展環境保護大排查。各工業集中區所屬鎮(辦)會同環保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對集中區內所有企業進行一次環境保護全面排查。對存在問題的企業,按照“一廠一策”的要求依法下達整改通知,明確整改內容、時限和要求,督促落實到位。企業應制定詳實的整改方案,按時保質進行整改,直至達標排放。不能達標排放、不符合生產條件的堅決不能允許生產,落后的、污染嚴重的必須依法關停。
整改時限:2017年底前完成排查,并督促企業制定整改方案,按照時限要求完成整改
責任單位:各工業集中區所屬鎮(辦)
配合單位:市環保局、發改局、工貿局、能源局、蘭炭產業服務中心
13.加大環境監測力度。加大對工業集中區企業的環境監測力度,增加監測頻次,及時掌握企業的排放狀況。依法查處工業集中區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對工業集中區內偷排偷放、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等違法行為依法嚴厲懲處。
整改時限:長期堅持,立行立改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
配合單位:市公安局,各工業集中區所屬鎮(辦)
14.加大懲處力度。依法綜合運用按日計罰、限產限排、停產整治、停業關閉、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手段,對工業集中區內偷排偷放、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法處置危險廢物、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設施、偽造或篡改環境監測數據等惡意違法行為依法嚴厲懲處。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對環境問題突出的,責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實行區域限批。
整改時限:長期堅持,立行立改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
配合單位:市發改局、公安局,各工業集中區所屬鎮(辦)
(五)強化信息公開
15.加大工業集中區環境信息公開力度。依法公開工業集中區相關企業落后產能淘汰、建設項目環評審批、重點污染源監督監測、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排污費繳納、行政處罰和突發環境事件處理情況等環境信息。
整改時限:長期堅持,立行立改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
配合單位:市工貿局、安監局,各工業集中區所屬鎮(辦)
16.暢通公眾參與渠道。積極向社會公開環境污染舉報電話、電子郵箱,通過開通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加強與公眾的溝通交流。對涉及工業集中區的環境、投訴案件要及時調查、處理,并反饋人或舉報人。
整改時限:長期堅持,立行立改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
配合單位:各工業集中區所屬鎮(辦)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加強組織領導,市上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長為組長,市環保局局長為副組長,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市工業集中區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工業集中區污染整治工作。各工業集中區所屬鎮(辦)要切實擔負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履行對環境實施統一監管的職責,加強工業集中區污染問題整改工作,確保工業集中區環境保護各項目標任務完成。市發改局、環保局、工貿局等部門要進一步強化環境保護監管責任,認真按照職責分工,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切實做好環境保護相關工作。
一、總體目標要求
按照復核考核組的要求,在一個月的期限內對我區環保方面的薄弱環節進行整改,通過建設完善的環境基礎設施,強化環境管理,深化環境綜合整治,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優化提升城市環境保護工作水平,保障環境安全,全面達到國家環保模范城市考核標準。
二、重點整改內容及責任分工
(一)毫不松懈的抓好環境安全保障工作。
1.飲用水環境安全保障。
(1)配合全市推進市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調整工作,加快推進報批前的文本編寫、專家評審等程序工作,年內完成報批任務。結合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劃的調整,及時修編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將五龍河、白沙河兩岸200米調整為二級保護區。
責任單位:區水利局、市政公用局、環保分局、北宅街道辦事處、沙子口街道辦事處、王哥莊街道辦事處
(2)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對轄區內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備用水源地,進行規范化的建設管理,規范設置保護區標識及有關警示、禁止標識,逐步清理保護區范圍內的農業種植、旅游娛樂等違法違規項目。
責任單位:區水利局、區市政公用局、環保分局、北宅街道辦事處、沙子口街道辦事處、王哥莊街道辦事處
(3)加強各飲用水源地的日常管理,規范開展日常巡查,完善相關記錄和臺帳,在水源地保護區內嚴格禁止可能對水源地水質產生污染破壞的交通運輸、旅游、垂釣等活動。
責任單位:區水利局、區市政公用局、環保分局、公安分局、北宅街道辦事處、沙子口街道辦事處、王哥莊街道辦事處
(4)督促各飲用水源地管理機構建立完善應急防護體系及工作機制,修訂更新防止污染破壞等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儲備足夠的應急物資,制定計劃有針對性地每年開展應急演練并按期實施,完整地按預案要求的整個過程進行演練并做好演練記錄。水源地監管部門和供水單位共同參與演練。
責任單位:區水利局、區市政公用局、環保分局、北宅街道辦事處、沙子口街道辦事處、王哥莊街道辦事處
(5)進一步建立完善市區供水調配安全保障機制,在有關預案中多情景設計水源地供水相互備用的調配水方案,每年進行實戰演練,認真總結演練成果,及時將修正和調整后的調度方案充實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中。
責任單位:區水利局、區市政公用局
(6)建立供水水質聯動監控工作機制,自年月開始,對自來水廠出水水質及水源地源水水質進行監測比對分析,對監測出的特定項目和非常規項目認真分析查找原因,識別潛在的風險,及時報告分析結果,有針對性地制定完善有關預案和對策。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區市政公用局、區水利局、區衛生局
(7)堅持開展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狀況評估,按要求每年上報評估結果,做好相關整治和監管工作。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北宅街道辦事處、沙子口街道辦事處、王哥莊街道辦事處
2.河流水環境安全保障。
加強對轄區各河流沿河截污設施、生態調蓄水設施、市政管網、工業及生活排污單位的巡查,有效防范河流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
責任單位:區市政公用局、環保分局、各街道辦事處
3.工業企業環境安全整治。
(1)在建設項目審批驗收過程中,將環境風險評估作為涉危險化學品企業、涉重金屬污染排放企業的必要審查內容,督促企業落實評估要求,從源頭上預防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區安監局
(2)組織開展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工作,強化對產生危險廢物的工業企業現場核查,認真核實危險廢物產生量、轉移量、處置量,進一步規范轉移聯單制度,建立危險廢物轉移及處置利用季報制度,嚴格危險廢物暫存場所標識管理,督促全面落實環境安全保障措施。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
(3)自年月開始,組織開展環境安全百日大檢查活動及有關專項整治活動,對涉危險化學品企業、涉重金屬污染排放企業進行排查,重點檢查企業落實環評審批及驗收要求情況、環境應急預案及應急設施建設情況、污染防治設施建設運行情況,消除企業環境安全隱患。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區安監局、各街道辦事處
4.輻射環境安全。
按照輻射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督促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單位全面落實防護措施,輻射安全許可證持證率100%,確保輻射環境安全。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區衛生局、公安分局
(二)進一步加大工業污染防治工作力度
1.嚴格環保審批和驗收工作。
(1)落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完善建設項目建設期監察工作機制,嚴格落實《建設項目試生產和驗收現場檢查程序》和《建設項目環境監察和工業園區巡查工作方案》,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全市建設項目和開發區(工業園區)環境監察工作,及時發現、糾正、查處未批先建、批建不一和久試不驗等環境違法行為。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各街道辦事處、高科園管委
(2)制定貫徹《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的實施意見,確定規劃環評報告書編制范圍和規劃環境影響篇章(或說明)編制范圍,保障規劃環評經費,充分發揮規劃環評對調整產業結構和優化產業布局的作用。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區發改局、區經發局、區財政局、區城鄉建設局、國土資源分局、區規劃分局、區交通局、區農林局、區水利局、區海洋與漁業局、區旅游局、各街道辦事處
2.加強工業企業日常環境監管。
(1)對電鍍等涉重企業和園區進行排查,并加大環保監督檢查頻次,督促企業對一類污染物進行分類分質處理,確保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轉,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
(2)加強企業排污口規范化建設和在線監控設施運行維護管理。全面落實排污許可證制度,嚴肅查處無證排污和超許可排污的違法行為。實行排污收費月通報制度和稽查制度,開展技術培訓,依法、全面、足額、規范地征收排污費。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
(3)制定完善環境監測工作計劃,嚴格按照國家、省確定的監管要求對重點企業進行環保監督性監測;加強平臺建設,強化在線監測設備聯網工作和數據有效性審核工作,充分發揮在線監測效能;督促企業完善內部環境管理制度和檔案,按規定開展內部監測并報告相關情況;制定落實企業環境監督員制度,強化環保監管和社會監督,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環保意識和管理水平。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
(4)督促迪愛生精細化學有限公司全面整改,消除環保違法違規問題及不達標事項。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
3.強化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和評估驗收。
(1)對照環境保護部《關于深入推進重點企業清潔生產的通知》(環發〔〕54號)要求,對全市企業進行一輪梳理排查,制定本年度清潔生產推進計劃,進一步提高清潔生產覆蓋面。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區經發局
(2)制定評審考核及通報辦法,加強清潔生產審核咨詢機構的管理;加大企業和咨詢機構的培訓力度,提高清潔生產方案的質量和效益;認真審查企業清潔生產方案落實情況,從嚴進行評估驗收。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區經發局
(3)篩查梳理近幾年已開展清潔生產審核的有關企業情況,對確屬于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范圍的企業已開展了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的,做好有關材料審核及統計匯總工作,及時按程序提報環境保護部公示公告。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區經發局
4.嚴格執行關停并轉遷的有關規定。
(1)按照環境保護部《關于深入開展重點行業環保核查進一步強化工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環發〔〕32號)要求,組織對所有電鍍企業進行環保核查,一經發現超標排污等違法行為,立即責成停產整治,整改到位前不得恢復生產。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各街道辦事處
(2)結合百日環境安全大檢查活動,排點企業環境安全防護距離執行情況,責成安全防護距離不到位的企業立即停產,在解決企業搬遷或安全防護距離內居民搬遷等問題前,企業不得恢復生產。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區安監局、各街道辦事處
(三)提高環境基礎設施運營管理水平。
1.建設完善污水集中處理及中水回用設施。
(1)對負荷率較低的沙子口污水處理廠認真研究分析原因,提出強化措施,制定管網配套建設投入計劃,不斷提高城市污水納管率,充分發揮污水處理廠建設運營效率;督促各污水處理廠加強進口在線監控設施的運行管理與維護,排除設備故障,保障正常運行。
責任單位:區市政公用局、環保分局、沙子口街道辦事處
(2)制定聯網計劃或措施,督促各污水處理廠按要求將進口在線監控設施與環保部門聯網。規范在線監控設施有效性審核工作,保障在線監控數據準確有效,及時查處超標問題。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
(3)制定明確計劃,加快前期工作進度,盡快開工建設沙子口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配合市有關部門實施麥島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
責任單位:區市政公用局、區發改局、規劃分局、國土資源分局、環保分局
(4)配合市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再生水利用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進一步明確再生水利用的發展目標、建設項目和保障措施,加快推進再生水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擴大再生水用戶和使用范圍,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城市再生水利用的管理和服務水平。
責任單位:區市政公用局、區發改局、區城鄉建設局
2.妥善處置好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
加強污泥從產生到處置的全過程監管,進一步完善污泥處置發展規劃,將污泥處置設施與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一并規劃建設,確保污泥能夠得到合理處置。配合市有關部門調研論證污泥好氧堆肥等處置方式,實現污泥處置多樣性,提升全區污泥無害化處置水平。
責任單位:區市政公用局、區發改局、規劃分局、國土資源分局、環保分局
(四)強化環境保護基礎能力建設,提高污染防控水平。
1.提升環境監測基礎能力,為環保決策提供技術支撐。
(1)加強環境監測站硬件建設,保障環境監測所需的正常經費,及時申報并通過標準化驗收。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
(2)根據環境監測工作需要,及時更新、升級環境監測設備,提高特征污染物監測能力,進一步提升全區各級環境監測水平。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
2.提高機動車排氣污染監控能力和覆蓋面。
制定落實油氣污染綜合治理年度計劃,全面推進油氣回收治理進度。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
3.全面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盡快實現環境空氣質量按新標準達標。
(1)排查所有建筑施工、市政道路施工、拆除施工和園林綠化工地,對工地內部揚塵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的,督促限期完成整改。對多發問題進行認真研究,制定完善長效化的監管工作機制。
責任單位:區城鄉建設局、區城管執法局、區市政公用局、區農林局、環保分局
(2)加強建筑垃圾運輸車輛的監管,對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揚塵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的,督促限期完成整改。
責任單位:區城管執法局、公安分局、區交通局、區市政公用局、區城鄉建設局、各街道辦事處
(3)繼續推進大氣污染物減排治理工程、節能工程建設,按期完成年度計劃,持續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
責任單位:環保分局、區發改局、各街道辦事處
(4)不斷優化一次能源和終端能源消費結構,從源頭上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
責任單位:區發改局、區經發局、區市政公用局、各街道辦事處
(五)深化城鄉環境綜合整治。
1.制定方案,加快城區張村河環境綜合整治工程進度,將截污、生態調蓄水工程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予以優先實施,盡早實現城區河流水質穩定達到功能區標準。
責任單位:區市政公用局、環保分局、中韓街道辦事處、沙子口街道辦事處、北宅街道辦事處
2.結合全市大干300天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活動,進一步深化整治工作,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全面改善城鄉面貌,提升市民宜居環境。
責任單位:區城管執法局、區城鄉建設局、區市政公用局、公安分局、環保分局、各街道辦事處
三、有關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環保部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復核考核組提出的整改意見,時間緊、任務重。各街道辦事處、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把復核整改工作作為近期的重點工作,切實加強領導,強化投入,完善機制,落實措施,確保在復核考核組所要求的一個月期限內完成各項整改任務,一個月內確實難以完成整改的,必須提報整改計劃和完成時限。環保分局要發揮綜合協調作用,指導協調各單位開展整改業務工作。宣傳部門、新聞媒體要跟蹤報道整改任務的落實情況,積極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細化方案,落實責任。各街道辦事處、各有關部門要對照整改工作內容,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和措施,明確各項具體工作的時間節點要求,將任務落實到具體部門和具體責任人員。要定期調度、核實工作進展,積極主動地協調解決實際問題,確保工作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