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31 00:07:3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家長簽字評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語文;作業;評語;探索
Clever use of language job exploration reviews
Mao Xi-ye
【Abstract】Teaching job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ctivities, but also a student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Natural teachers assignment marking becomes very important. The traditional way of language job correcting, most school teacher correcting homework is "√", "×" or by percentile to determine the correctness and evaluate the students answer the level of student work, or use a scoring system level: excellent, good, fair, poor, trying to alleviate the pressure on our students. But this job correcting way down effect is not good to use for many years, it seems boring, lack of humanity, lack of motivating force for the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ideas and methods to learn the basic qualities can not do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 addition, this approach is not conducive to correcting homework teachers and students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Learning will not reach the desired height of the.
【Key words】Language; Operations; Reviews; Explore
我覺得利用評語批閱學生的語文作業可以彌補傳統的批閱方式存在的缺陷,使用評語批改語文作業有助于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業中的不足,也能達到理想的教育教學效果。
一、課堂作業中巧用評語,能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
我們班有個學生叫陳明挽,,他在七年級的時候就是出了名的不寫作業大王,那字寫得就更沒法看了。然而一學期下來,他簡直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作業能按時完成了,字也進步了很多,連他家里人也感到奇怪,是什么原因讓他有了這樣的改變呢?那就從我給他批改作業上說起吧。
我就開始研究語文作業中巧用評語,我從來沒有以簡單的“優、良、中、差”來衡量我班的學生作業的好壞,而是給學生鼓勵的批語。雖然每批一份作業都要用上平時兩倍,甚至更多的時間,但是我從中得到了收獲,學生明顯進步了,這是我最大的欣慰。我先從她的習字冊入手,當我翻開他的習字冊的時候,真實情況是一個好字都挑不到,為了不打消他的積極性,我還是“硬著頭皮”給他圈了一些紅圈。然后我認認真真的給他寫了這樣一些評語“雖然你的字比不上那些寫的好的同學,但是我發現你的字也不是別人說的那么差啊,你看,我給你找出這么多寫的好的筆畫,如果你把每個字的筆畫都寫的這么漂亮,我相信下次的作業一定會有更多的圈的。”就是這樣的幾句話,沒想到他真的起到了作用,第二次教寫字冊的時候雖然他的字依舊那么的不好,但是我可以看出來他認真了。我十分高興,我知道這樣的方法見效了,于是我更加認真的研究批語,我又一次給他的批語是“這次你的作業又進步了,你真是一個進步很快的學生,還有潛力可挖喲,一直這樣努力,成功更屬于你”。就這樣他的字越來越好了。不只是習字冊,其他的作業也進步了。有時候他的作業出現錯字,我就給他“說” “用你明亮的眼睛看準字的寫法吧”、“老師相信你能認真改正好”,當他的作業質量特差時,我會批上“是不是這次沒用心寫呢?下次給老師一個驚喜好嗎?”等評語向他提示。讓他在老師的提示下自己去改正不良學習習慣。恰當的評語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我平時盡量地關注他,發現他的閃光點,以鼓勵的語氣調動他的積極性。如:“這個字寫得太漂亮了!”、“你準行!”“你的進步很大,因為你付出勞動。”“看到你在進步,我很高興,希望你更上一層樓。”“你很聰明,如果字再寫得好一點,那就更好了!”“你今天的書寫很整齊,我喜歡看”等。用這種帶感彩的評語使他感受到了老師對他的關愛,充滿了學習的希望。而且也慢慢的和我親近了。有時候我會在作業上給他寫一些其他的內容,比如他今天的表現等等。并不是只局限于對作業的評價,有的時候還會評價他的人品,他所做的事。一段時間下來,我發現他作業上繳及時了,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字也寫的比以前漂亮多了。后來我“偷偷的問”他(批改作業的評語)怎么會有如此的變化,你知道他怎么說嗎?他說,他想看到老師表揚他,他想和老師聊天,他盼望著每次發作業,看到老師的評語,哪怕只有一個字“棒”他也高興。聽了孩子的話,我非常感動,我覺得作為一名老師,真的應該好好利用給學生批作業的機會,去了解學生,有時候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他,還不如你在他的作業本上“偷偷的”給他寫上幾句勉勵的話呢。那樣他會覺得你在和他說悄悄話,覺得你是他的知心朋友。得到這一甜頭后,為了提高我自己評語能力,我從網上參考了許多評寫得較的評語借鑒到我的評語里,不僅學生喜歡,而且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最為關健的是建起了我與孩子交往的橋梁。
二、課外作業中巧用評語,增進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
“今天的作業是訂正考卷,并給家長簽字。”老師說道。又是家長簽字,唉,家長簽字給我歡喜給我憂。
記得有一回,數學老師發考卷,喊到我的名字時,我的心里砰砰直跳,這次考試肯定考砸了。果然,我一看分數,差點暈過去,只考了59分!天哪,以前我都會考八九十分以上,如今居然考了個不及格,還要家長簽字,這叫我怎么辦?我拖著沉重的腳步向家里走去。一回到家,我表現得特好,立刻拿出作業做了起來,希望能減輕媽媽對我的懲罰,可是紙終究包不住火,媽媽在檢查書包時,還是發現了我的數學試卷,一看只有59分,頓時火冒三丈,就大聲叫道:“欣瑋!快給我進來!”我一聽這聲音就知道大事不妙,慢吞吞地進了房間,大氣也不敢出,只見媽媽板著臉,生氣地指著考卷上的計算題說:“這么簡單的計算題,也會算錯,小數點也不知道飛到哪兒去了!”接著又指著應用題說:“這數字從上面抄下來也會抄錯,太不應該了……”我聽了連氣都不敢出。最后,還好在一旁的爸爸替我解了圍:“好了,罵也罵了,這次先給你簽字了,但你要從中找出失敗的原因,吸取教訓,如果下次再考不好,我們就不給簽字了。”說完,拿起圓珠筆“刷刷”幾下,就簽上了自己的大名,我終于松了一口氣。
又到了數學發考卷的時候,我聽馮宇同學說我的這次成績是全班最高分,我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時,發到我的考卷了,我仔細一看,97分,果真是全班最高分!我高興得跳起來,終于到我揚眉吐氣的時候了,心想:這下我不用擔心被媽媽教訓,說不定還能得到獎賞呢!放學后,我背著書包連蹦帶跳地往家中跑去,覺得今天的天格外得藍,鳥兒在樹上快樂的歌唱,魚兒在池溏里歡快地游玩,仿佛在祝賀我,使我感到世界是多么美好!回到家,我大聲叫到:“媽媽快出來,你猜我這次數學考多少?”媽媽聽見我這聲音,微笑地說:“看把你得意的,拿出來我瞧瞧。”我高舉試卷,得意地說:“你看,我考了97分,還是全班第一呢!”媽媽一聽,頓時眉開眼笑,直夸我:“有進步,有進步,今晚媽媽請你去吃西餐,好好犒賞你。”說完,在考卷上寫了一句評語:勝不驕,敗不綏,以后再接再厲,爭取更大的進步,并簽上她的姓名。
說真的,家長簽字給帶來的喜和憂,使我終身難忘。它給了我壓力,但也成為我學習的動力。
-
關鍵詞:數學;評語;學習興趣
評語常常是一種作業批閱的方式,它往往用于語文作業的批改中。將評語引入數學教學之中,是否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呢?通過幾年大膽的實踐,我充分利用新形式的數學評語彌補了數學教學中評價單一,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培養不足的缺陷。用它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調整其學習方向,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下面就“數學評語”融入數學教學談談我的一些經驗體會。
一、數學評語的作用:指導學習方法,激發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
評語的形式分語言和書面兩種。而教師贊賞性的語言評語應當成為整個教學過程的中的主旋律,讓它在數學教學中發揮畫龍點睛的重要作用。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當學生出現審題、觀察、分析、判斷、計算等方面的錯誤時,老師可以利用恰當的口頭評語進行方法指導,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如:“先找準數量關系式再計算”“采用逆推方法試試看!”“第二步該干什么?”“單位間的進率是多么重要啊!”“弄清小括號的作用,你就不會再漏掉啦!”等評語啟迪學生的思考方法。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去思考、改正,根據提示學生不僅找到了問題出在哪里,而且知道了怎么解決,向哪個方向思考,怎樣改正。評語此時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恰當的評語還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如:“方法太好了!”“可要細心呀!”“解得巧、真聰明!”“你肯定有高招,因為你是我們班的驕傲!”“今天回答問題的聲音比昨天洪亮多了!”“你的想法很獨特,繼續堅持下去!”“你的進步很大,讀書的辛勞沒有白費!”“看到你在進步,我萬分高興。”等等。學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他們需要從教師那里得到尊重、溫暖、情誼和教誨,教師的評語根據目的的不同,或者嚴肅、或者活潑、或者激昂,無論什么樣的用語都應該盡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以鼓勵的語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其真正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之情。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學生聽到這些評語心中充滿了希望,從而對學習數學逐漸產生濃厚興趣。
二、數學評語的形式
(一)贊賞與激勵型,如:
1.祝賀你!這道題終于成了你手下敗將!
2.近階段,你真的有了很大進步,繼續努力吧!
3.你的作業越來越工整啦,尤其是2、3題!
4.你是一個很有數學才能的孩子!
5.你的成功,老師從心里感到高興!
(二)引導與啟發型,如:
1.獨立思考印象才最深刻!
2.注意書面整潔與衛生,你就更優秀啦!
3.同樣的錯誤不要犯第二次!
4.方法要靈活,如第3題。
5.畫一畫,可以更容易幫助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6.你的字還是不夠漂亮,可以向你的同桌學習!
7.規范的書寫與潔凈的書面,可以使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8.明確等量關系是列出方程的第一步!
(三)提示與期待型,如:
1.老師相信你這學期一定能把應用題解題學好!
2.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步驟,一定要想明白,弄清楚!
3.計算時,一定要準確!
4.注意:錯誤的結論,是由錯誤的計算造成的!
5.單位要先統一再進行運算!
數學評語的內容和形式是多樣的,可以寫總評,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可以寫簡評,對學生部分項目進行評價;也可以寫專評,對學生某一方面的表現用一句話來評價;也可以口頭評價,抓住有利教育時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使用數學評語的原則和注意事項
為了讓數學評語發揮有效的作用,教師在運用時應盡量遵循激勵性、差異性、啟發性、情感性幾個原則。
從平時教學實踐中總結的經驗看,數學評語的操作還要注意三點:
1.語言淺顯、注意兒童化。在評語的應用中,教師應注意學生的年齡特點,口語力求語氣親切、語句淺顯;書面評價力求簡練,字跡清楚,使學生易于接受,這樣便于達到教育目的。
2.巧用載體,注意教育的連續性。
(1)課堂教學是評價的主渠道。學生作業本是最有效和及時的載體,如作業本用完后能保存好,就能保證教育的連續性。
(2)根據考查試卷的卷面情況,在顯眼空白處寫上評語,更能觸動學生的心靈,起到教育作用。
(3)制定師生家校聯系制度,在聯系冊或家庭作業本上給學生作綜合評價,并要求家長簽字后返回,從而架設起學校與家長交流的橋梁。
一、堅持三個準則,規范作業設置
1.精心設計。要求教師設計作業時著眼于“精”字:一要緊扣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力求使學生通過作業鞏固所學知識;二要精選“伴你學”、省編練習冊中的題目,或緊扣教材進行創造性改編;三要注重作業的趣味性,靈活形式,豐富內容,讓作業成為學生豐富知識、拓展思維、提升能力、激發興趣的重要途徑,堅決杜絕枯燥乏味地死記硬背、機械呆板地重復練習。
2.分層布置。根據學生的基礎及個性的差異,綜合任課老師意見,把學生分為學習能力較弱的“加油生”、學習能力一般的“提高生”、學習能力較強的“優秀生”。在此基礎上,將作業設計為A、B、C三種“套餐”,即基礎性作業、提高性作業、發展性作業。基礎性作業,為本課時必須完成并掌握的簡單作業;提高性作業,為基礎作業的提高變型;發展性作業,發展思維、提高能力并具有一定難度的作業。學生根據自身實際,自選“套餐”,獨立完成。A、B、C三種“套餐”,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通過不同度、不同量的作業練習在原有的基礎上各有收獲,共享成功的喜悅。
3.回頭測試。做實“有效作業回頭檢測”。根據本周學生作業存在的共性內容,結合能力培養的有關內容進行專項檢測,試題、試卷、反思總結統一格式,測試完上交教導處檢查評比。
二、完善四項制度,強化作業督導
重點創新完善了四項制度:
1.作業審批制度。當日設置的作業,必須在教研組集體研討的基礎上,以“報告單”的形式報教導處,分管該學科領導審批通過后,方能布置或印發給學生。
2.家長簽字制度。對作業完成不及時甚至照搬照抄作業的學生,在班內通報批評,并且要求每次作業必須有家長簽字,同時要求家長對教師布置情況及學生完成情況給予中肯評價。
3.超量、無效作業“家長喊停”制度。在作業分層的基礎上,通過家長會、“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長發放《有效作業管理規范及評估細則》,讓家長參與作業評價,加大隨機檢查力度,實現家校聯手、全程督導。發現教師布置了超量或重復的作業時,家長有權“喊停”,允許孩子拒絕完成超負荷的作業,確保有效作業落到實處。
4.學困生作業面批制度。倡導任課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對學困生的作業“面對面”批改,對學生作業中存在的知識缺漏或“斷橋”的知識環節及時補救,讓學困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關注,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
三、開展三個活動,提升作業實效
1.作業承諾活動。在開學第一周,組織各班級召開專題班會,讓學生對全班同學和全體任課教師公開承諾“認真、及時、獨立地完成作業”,并簽訂承諾書,請小組成員和教師共同監督。
2.作業展評及作業標兵評選活動。每月組織一次優秀作業展評活動:從各學科作業中各選出5本保存完好,書寫工整、解題規范、正確率高、訂正及時的優秀作業進行“班內展評”,在此基礎上每班推薦12本(各科2本)優秀作業進行“學校展評”,最終綜合評議出10份“最佳作業”,印發給全校學生作為示范。半個學期組織一次“作業標兵”評選活動:綜合半個學期以來的表現,分班、校兩個層面,將作業一直非常認真、規范的樹為“標兵”,頒發證書和獎品,表彰先進、樹典立范、激發熱情、帶動整體。
中學生期末家長評語
1、孩子在本學期中,能積極完成學校各科作業任務,性格乖巧內向,對事物的認識有了自己的初步的見解。在學習中,態度和習慣還需加強。希望孩子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成為一個積極向上,活潑開朗的孩子。
2、一個學期又要過去了,看著孩子成長的足跡,有歡笑,有淚水;有成功,有失敗;有進步,有不足;不論今后面對的是什么,你現在要做好的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做一個品行優秀的人,一步一個腳印地認認真真走路!
3、xxx能自覺獨立完成家庭作業,就是拖拉的時間太長,希望今后找出自己不足之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不斷進步。
4、本學期即將結束,xxx在家里的表現還是不錯的。首先是能夠主動、自覺地學習,認真完成每天的家庭作業,并且都讓家長檢查、簽字。其次,在休息時,能自學地鍛煉身體,或者做些家務事,如掃地、拖地、洗碗等。第三,完成作業后,經常約同學一起玩,增強交往和友誼。但是有時意志不夠堅強,且膽小,今后應加強培養和訓練。
5、總體來說,xxx今年比較理想,對人和善,做事認真,尊敬老人、長輩,愛護小生命、花草,不破壞公共設施,熱愛班集體,從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能認真完成老師安排的作業和任務,講究衛生,有時能主動幫家里干活。
6、在初中短短三年生活學習,獲益良多。 從不懂事小孩學會了獨立生活,學會照顧自己,遇到困難能自己學會解決。從小個子變成高大的小伙子,較好的成長起來,身體也結實了。在學習上雖然不是名列前茅,但也用功努力能聽老師的話,改正許多不良習慣。在家長心中是個聽話的好孩子。如果能更合理安排學習,抓緊時間,我相信會做到更好,我們更高興。希望在人生新階段里,努力,奮斗前進。我們相信會做到更好!
7、通過看xxx的成績單,可以說不夠理想,這對我們做家長的有一定責任,孩兒到學校學習,就是要學好文化知識的,就是要從德、智、體全面發展,就是要發揮自己的才能學好專業知識,希望師生和家長共同幫助他、教育他,也希望吾兒要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克服缺點,學好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做一名有用人才。()
8、希望我女兒虛心的學習,有特長之處加強學,不斷上進,不足之處要加強學習,力爭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文化素養。
一、更新觀念,優化評價方式
在教學實踐中,探索“科學、實效、與時俱進的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的新模式”,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形式的多樣化。
(1)學生自評。學生自評主要是學生對自己的興趣、學習策略、努力程度和學習效果等評價。學生可以從課堂活動、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學習策略等方面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
如班級每周四節英語課,那么我就每周發給學生一張課堂自我評價表,學生根據自己的表現認真填寫后存放在自己的“成長記錄袋”中。
另外,學生可針對教師的每次測試卷給予評價。我在每次測試卷后都給學生設計一個小專欄“自我評價”,在此學生可用簡短的話語在試卷上寫出自己的感受,同時也可寫出對本次測試的意見,這樣,有利于教師及時得到反饋,對終結性命題做出修改,真正發揮評價的實效性與促進作用。
(2)小組評價。合作小組成員之間的評價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學習的作用,有利于激發學生你追我趕的上進心。
(3)教師評價。教師根據學生平時所參與的課堂活動,從情感態度、學習策略以及學習效果等評價學生,教師除給予學生等級評價外,還可以適當加上激勵性評語或希望等,鼓勵學生奮發向上。
我根據班里每個同學在不同方面的進步,設計具有個性的喜報,對之進行評價。
學生很受鼓舞,喜報的內容和設計上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更好、更有效地對學生給予評價,激勵學生。評價策略切莫模式化,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創新才能喚起內動力,具有實效性。
(4)家長評價。把傳統的家長簽字轉變成更有意義,更有實效性的評價。
如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從他們的興趣出發,為學生設計了一張課后的家長評價表,改變了以往課后作業家長簽字的舊形式。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英語教給父母的同時就是“溫故而知新”的過程,家長也無需耽誤很多時間即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起到督促與配合老師工作的作用。
二、不斷探索,提高評價實效性的策略
不斷探索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的新模式,從學生實際出發,激發內動力,多元主體參與,評價方法多樣,以學校大力支持、家長配合為保障,評價公正、科學、客觀、與時俱進,具有實效性。
1.關注非學業性評價
首先在評價方法上,不僅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對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創新精神、合作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進行評價,作業評價上除了描述性的評語式評價,還開展一些實踐性作業的展示性評價。其次,課堂上老師們還特別注意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主要包括對學習內容、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情感態度、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方面的評價。英語教師對于學生的不同表現的評價語言一定要有區別,如“Try again!Good!Good job!Well done! Excellent!Wonderful!……”給學生以激勵。教師還隨時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靈活地引導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使學生對自己、對他人都有一個比較正確的認識。
2.評價要貫穿教學的全過程
評價,作為師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教師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話語,是孩子們的陽光,是課堂生命,極大地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空間。“You are great!”“You can do it!”等貫穿教學過程的隨機性口頭評價已經成為教師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一種表現。小組間的比賽競爭,形式多樣,易于評價。
3.評價要及時,也要適度
評價是否頻率越高越好?心理學研究證明,答案是否定的。根據心理學原理,評價過分強調定期評價、頻率高、次數多,既費時又效果不佳。因此,發展性評價一定要適時適度,才更有效。試想如果學生的每次回答都要獎一個“大蘋果”、每一節課都要評比優勝小組,勢必占用過多的時間,而且隨著運用次數的增多,對學生的誘惑力也越來越小,這樣的評價便不能很好地起到激勵的作用,成為無效評價。
4.教師評價要有科學性、藝術性
教師評價要與時俱進。比如我買了壓花器,凡是有進步的同學,我都在他的書上壓個圖案,孩子們特別喜歡。還有仿照超市,積分換禮。什么事都貴在堅持,堅持久了就逐漸形成了好習慣。評價也要講究藝術性,教育無痕,潤物無聲。
實踐證明,通過評價,使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通過評價,使教師獲得英語教學的反饋信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適當的調整,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高教學效率;通過評價使學校及時了解課程標準的執行情況,改進教學管理,促進英語課程及英語校本課程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的研究與探索還有更廣闊的天地等待我們去開拓與探究。
一、教師以身作則,讓學生獲到榜樣示范。
在教學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教師平時批改作業書寫評語、簽字等都應注意寫字姿勢、握筆姿勢。在課堂上,教師更應精細設計好板書,既突出課的重難點,又彰顯文字和版面的優美。這樣一來,學生自然會在教師的潛移默化中形成“提筆即練字”的意識,從而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學高為徒,身正為范,因此,教師要多下苦功夫,認認真真練出一手好字。
二、切實上好寫字課,指導學生規范書寫。
在農村,小學里的師資配備相對較薄弱,一些專業性較強的課程如美術等,幾乎都由語文或數學教師兼任,語文教師同時兼任寫字課的教學的現象已是司空見慣。這就要求高年級的語文教師“舍得”,“舍得”不占用寫字課時間進行語文知識的講授,“舍得”放棄在寫字課上埋頭改作的時間,一心一意指導學生練字,并樂于與學生一起練好字。在寫字課上,教師應做到:
1、培養學生正確的寫字及握筆姿勢
握筆姿勢不對會造成寫出來的字大小不一,歪歪扭扭。在動筆練字前,可以采用誦讀握筆姿勢歌、教師示范提醒等方式,讓學生以最正確的姿勢把筆握好。此外,不正確的寫字姿勢不但會影響學生的視力,也會影響學生寫字的質量。我發現,當我提醒學生注意正確的書寫姿勢時,每個學生基本上能做到。但沒過不了多久,他們又會不是趴著就是歪著身子。為此,寫字時,我注重對學生寫字姿勢作評價。姿勢正確的學生,在課堂上會受到老師及時的表揚。姿勢正確,字又寫得好的學生,習字本上可得A加我畫的“小精靈”;姿勢不正確的,字寫得再好也只能得A。久而久之,學生慢慢地糾正了錯誤的寫字姿勢。
2、用好習字冊,讓學生規范書寫。
對于農村的孩子,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讓家長選購合適的名家字帖給孩子們練字,這并非是易事,更何況像城里的孩子那樣上書法興趣班了。在我看來,每學期學校統一發放的《習字冊》,就是一本很好的字帖。在寫字課上,如果得到充分并合理地使用,一定會有所收效的。目前對于《習字冊》的使用,一些老師存在著”重數量而輕質量、不要求寫好只要求寫對”等問題。我認為,要想讓《習字冊》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教師必須明確:《習字冊》的使用要以提高學生的習字水平為宗旨,而不是以完成習字任務為目標。每一節寫字課,教師必須有目的精簡習字內容,精心指導,提高習字質量。教師可以從以下三方面用好《習字冊》:
1、指導學生練好關鍵筆畫。
在指導學生寫字時,我會引導學生通過細心觀察,找出這個字的關鍵筆畫。如指導學生書“翹”時,我首先讓學生觀察“翹”字在田字格的位置,讓他們找出這個字的關鍵筆畫“豎彎勾”,接著我讓學生說說寫這一筆時要注意什么,再一邊板書示范一邊說:這一筆的彎要寫得稍長些,這就像一個托盤,把羽毛放上去。如果寫得太短了,羽毛就會飄落下來。”因為有了形象的比喻,學生就會牢牢記住這個字該怎么寫好看了。關鍵筆畫找準確了,寫好了,就基本能把握住整個字的結構了。
2、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構。
高年級的學生已具備基本的認字識字的能力,自己可以分析字形結構,能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方位。但對于某些難寫字老師應強調筆畫的寫法,否則部分學生仍會出現寫錯筆畫的情況。如湛、涵字等的筆順寫法,可以通過書空或者老師書寫示范完成。有些字的間隔結構比較復雜,如“寥”字,學生觀察發現羽字頭是沒有勾的;“繁”字,“每”字與平時所寫的“每”是不一樣的,還要注意每部分必須謙讓,安排得當,字的大小均勻統一,才顯得美觀。
3、教給學生臨寫的基本方法。
在練字時,讓學生明確:練字時用筆要流暢,努力做到一氣呵成。有學生在臨寫時仍用自己平時的字體寫,那就沒有達到效果。臨寫,要力求做到形神相似。寫之前先觀摩,牢記每一筆畫的走勢,下筆時不能看一筆寫一筆,以免造成筆畫不流暢。開始時,可采用描紅的方式,反復練習后,試著仿寫。每寫完一次,反復對照本字與字貼中的有什么不同,修正后再多次默寫。
此外,在平日的語文教學中,也應努力從這些方面去引導學生把字寫好。
三、營造良好氛圍,讓學生愛上練字。
1、展示優秀作業。
在高年級教學任務較為繁重的情況下,我激勵學生寫好字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發放作業時,挑出優秀的作業讓全班孩子傳閱。被選中作業的孩子增加了寫字的自信,作業潦草的孩子欣賞了優秀的作業,有了學習借鑒的榜樣,就會朝好的目標發展。
2、激勵性的評語促進學生規范寫字。
我還經常在孩子的作業本上寫上一兩句帶激勵性的評語,如寫字總沒有進步的學生,我會寫上“老師非常期待看到你寫字有進步!”作業整潔的寫上“你真棒,作業整潔漂亮。”寫字越來越好的,我會寫上“我越來越喜歡你寫的字了,快要超過老師了哦!”在不斷的激勵中,孩子的作業越來越整潔、越美觀。
3、舉行寫字比賽。
每個孩子都有被人賞識的渴望,都希望得到贊揚和鼓勵,因此我會根據語文授課等情況不定期舉行硬筆書法比賽,評出一、二、三等獎,給取得名次的孩子頒發獎狀和獎品,寫字有進步的孩子也給予相應鼓勵。在寫字教學中創建競爭機制,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練字興趣,從中獲得成就感。
4、布置的作業要少而精,讓學生練好字。
皮格馬利翁效應以及中學英語教學實踐證明,“多一把評價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學生”。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經常對學生實施肯定性評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前蘇聯教育實踐家和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說過:“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都能抬起頭來走路。”它主張正面教育、啟發疏導,發揚每個學生的優點,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對學生進行適時地肯定和贊揚便是讓學生“抬起頭來”的最好途徑。因此,教師如果在教學中抓住評語這塊“方寸之地”,用傾注師愛的評語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溝通,情與情的交流,來感化、激勵學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下面就談一談筆者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如何恰當地使用評語的幾點體會:
一、評語要有適時性
適時的評價是激發學生新興趣、新成功的動力。對學生的進步,給予適時的評價,能使學生體驗到成功和快樂,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利于教與學的預期目標的實現。于是學生學習態度積極,學習活動有趣,學生能體會到自豪、驚奇、贊嘆等情感。成功的體驗增多,成功的經驗又促進新的興趣產生,形成良性循環。課堂活動過程中,學生若說錯了或回答錯了,老師先別忙著下“你錯了”這樣的結論,先幫助分析一下信息詞或關鍵詞,引出思路,再說這樣是不是會更好一些。對于上交的課堂小測、書面作業、作文或周記,認真批改完后,下一節課記住一定要在班上反饋,能表揚的、鼓勵的,盡量表揚、鼓勵,不能在班上一一表揚的,也要在他們的本子上給予表揚、鼓勵,打上A最好再寫上Good。達不到A的,只要有進步就寫上“有進步”。批改作文或周記時,一定要給出點評和評價,寫得好的,就馬上打出來,收到學生作品集中(電腦中的文件夾),第二天拿到班上投影展示。基礎不好的同學寫的作文或周記,盡量在其中找出寫得完整的、較好的句子給予肯定,作上記號寫上評語。老師的肯定是學生發展的動力,讓他們時時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自主學習的動力。
二、 評語要有藝術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無意的一句話,可能成就一個天才,也可能毀滅一個天才。”被老師稱贊的學生,因為受到了教師的“激勵”,從而強化了他的創新意識,挖掘了他的內心的世界,活躍了他的各種思維。被教師批評的學生,看似不經意的否定,會扼殺其英語學習的興趣。如何批評與贊揚,關鍵在于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創新。評語可以或贊揚或勸誡,學生心領神會而又不感到尷尬。考前鼓勵性的評語可增強學生的信心和斗志;考后評語可以客觀地指正和安慰他們。在整個中學英語教學中,課堂教學占著非常重要的份量。然而,有些時候在課堂上無論教師怎樣啟發調動學生,學生的學習興奮點都提不起來,這種狀況令許多中學英語教師都感到不解。筆者通過在課堂教學的實踐認識到,首先應在課堂上營造出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使學生保持愉快的情緒。因為,情緒愉快的學生,在智力活動中往往表現得信心十足,表現欲很強,理解和記憶效果也很好。而有藝術性的評語則是激發學生課堂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自然會采取和老師合作的態度,共同參與到語言實踐中來。下面摘錄幾個筆者常用的課堂肯定性評語:
You speak very well.
Your answer is perfect.
A clever boy/girl,isn’t he/she?
I’m glad to hear your answer.
I’m sure you can improve your pronunciation next time.
Your answer is right.Boys and girls,please listen to him and repeat.
You are a bright student.I’m very proud of you.
Well done.You will succeed before long.
三、 評語要有客觀性
作業是學生學習內容的直接反饋。教師除了及時批改作業,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以及學生掌握的情況以外,對作業如何評價也應該是我們教師需要研究的一個問題。傳統的做法是,教師只是給學生簡單的A、B、C或者好、較好等,以此來區分出作業的不同層次。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師確實日常教學工作很繁重,沒有很多的時間寫評語;二是許多教師認為寫評語很麻煩;三是教師認為學生不一定認真看老師寫的評語。然而筆者認為,僅僅對學生作業給一個A、B、C或者好、較好還遠遠不夠。教師還應該用心去觀察學生的學習態度是否有改變,是否有進步的變化。作業便是一個反饋的鏡子。如果我們的教師注意到了這一點,在作業上給予學生一個肯定性的評語是有必要的。在作業上的肯定性評語可以使學生感覺到老師很關心他們的學習狀況,對他們的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看在眼里。在日常的教學中,即便是簡單的抄寫作業,筆者都會對字跡工整、書寫有進步的同學寫上評語。
雖然這些評價語表面上來看,在學生整個的中學英語學習過程中,是個很微不足道的部分,但是筆者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感就會越來越小,學生也就會越來越喜歡這樣的老師,進而越來越喜歡學習英語,作為教師我們何樂而不為?
下面摘錄一些筆者常用的作業肯定性評語:
Your handwriting is better now.
Your exercises are very tidy.
You have made a lot of progress in your homework.
You do your homework better than last time.
Your written answers are very clear.
Persistence is necessary to success.
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因為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反饋,在很大程度上較準確地反應了學生的真實成績,因此評語也必須是客觀的、恰如其分的評價。譬如,有些學生比較馬虎,經常犯拼寫錯誤,一個個批改費力又費時且沒有必要,然而不可視而不見,這時你可批注:
What a pity! Your work is quite good except for a few spelling mistakes. You will do better next time, will you?
如果作文內容不錯,時態發生混亂,簡單地肯定或否定都會挫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此你可直接要求他們注重語法專題訓練:
Practice makes perfect!
一旦個別學生在課堂上不注意聽講,而犯了不該犯的錯誤,在作業中可以給予勸告:You should have done well, but you didn’t listen carefully in class. Listen carefully next time!
四、評語要有層次性
由于學生個性的差異,他們對知識的認知能力、接受能力及學習的內在潛力都存在很大差異,他們的層次在作業中也將有所體現。如果簡單地只用good或者劃叉,很容易抹殺學生的個性,傷害他們的自尊。對基礎差的學生的作業,評語要多鼓勵。練習出錯時,教師除了指出錯的地方及原因,還要附上:
Although you made lots of mistakes, I love your handwriting.
I believe you will do it better next time!
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評語中要有表揚,更要有激勵,提出更高要求,促使他們更大進步:
You’ve walked far in study and you can walk further!
Work harder! You will be a top student.
針對中等生的評語要慎重,他們往往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評語中要多一點嚴厲,多一點鞭策:
Little by little one goes far.
You can make grater progress, can’t you?
五、評語要有針對性
每個學生都有其不同的特點和性格,作為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研究每個學生的特性以及心理特征,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特征使用不同的評語。譬如及時捕捉學生在會話、發音、寫作、書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積極一面,及時給予肯定性的評價。即通過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及時評價,甚至可以做些夸張的評價。即所謂“放大優點(或特長),忽視不足(或缺點)”,緊緊抓住中學生愛聽表揚(肯定)的心理特點,在適當時候多給予肯定性的評價,不要吝嗇我們的“好話”。這一點正是我們架起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橋梁,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熱情的前提之一。例如:筆者的班級有一名同學性格很內向,很少在課堂上發言。有一次筆者從他的眼神中感覺到他知道答案,便及時叫他回答。第一次回答時聲音很小,筆者鼓勵他不要怕說錯,要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第二次他便大聲地回答了問題。通過幾次鼓勵,他現在已經能夠積極參與老師的教學。還有一名同學因為學習習慣不太好,在大部分老師的眼中是個不求上進的學生。但是有一次筆者發現他的作業寫得很整齊,從作業上可以看出來,他在寫的時候確實很認真。因此筆者便在他的作業本上寫上“Your writing is very good.Keep on!Will you?”從此以后,他無論上課還是寫作業都比以往有了明顯的進步。
六、評語要有多樣性
1、希望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能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自覺地去加強鞏固所學到的知識,認真完成作業,不懂就問,做到“溫故而知新”,“取眾人所長,補自己所短。”提高穩定自己的學習成績。
2、本學期即將結束,張佩珺在家里的表現還是不錯的。首先是能夠主動、自覺地學習,認真完成每天的家庭作業,并且都讓家長檢查、簽字。其次,在休息時,能自學地鍛煉身體,或者做些家務事,如掃地、拖地、洗碗等。第三,完成作業后,經常約同學一起玩,增強交往和友誼。第四,平時求知欲較強,常看些《兒童文學》、《中國歷史故事》、《蘭州晚報》,中央電視臺的一些好節目,如《動物世界》、《百家詩壇》、《科技之光》等CCTV10的節目。但是有時意志不夠堅強,且膽小,今后應加強培養和訓練。
3、該同學是個善良、聰明的孩子,尊敬長輩,愛護幼小,非常富有同情心。學習比較粗心,不是很勤奮,書寫潦草,但作業能按時完成,在家里能幫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孩子在本學期中,能積極完成學校各科學習,性格乖巧內向,對事物的認識有了自己的初步的見解。在學習中,態度和習慣還需加強。希望孩子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成為一個積極向上,活潑開朗的孩子。
5、在讀初中三年中,由于學校的校風、環境、師資力量等方面優良,致使該同學好學向上,品德優良;在老師耐心教導下,學習成績也有了不小的進步,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提高,為該同學今后走向社會,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6、不論今后面對的是什么,你現在要做好的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做一個品行優秀的人,一步一個腳印地認認真真走路!
7、孩子平時比較愛玩,學習不夠踏實,過去基礎較差,近一年來,學習較主動,也有不少進步,感謝老師對孩子的辛苦教育。
8、一個學期又要過去了,看著孩子成長的足跡,有歡笑,有淚水;有成功,有失敗;有進步,有不足;有收獲,有憾缺……
9、在初中短短三年生活學習,獲益良多。 從不懂事小孩學會了獨立生活,學會照顧自己,遇到困難能自己學會解決。從小個子變成高大的小伙子,較好的成長起來,身體也結實了。在學習上雖然不是名列前茅,但也用功努力能聽老師的話,改正許多不良習慣。在家長心中是個聽話的好孩子。如果能更合理安排學習,抓緊時間,我相信會做到更好,我們更高興。希望在人生新階段里,努力,奮斗前進。我們相信會做到更好!
10、能自覺獨立完成家庭作業,就是拖拉的時間太長,希望今后找出自己不足之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不斷進步。
11、從小就淘氣的你,隨著時間的遷移尤其是上了初中以來,學會了孝敬長輩長輩,關心和幫助他人;喜歡運動的你無論在學校還是家里,都會有你健康俊朗的身影;天賦的抽象思維、豐富的想象力及敏捷思考能力,使你的數學始終在班里遙遙領先,被同學們譽為“數學王子”。父母殷切希望你能繼續發揚優點,在今后的前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2、郝鈴珅總體來說比較理想,對人和善,做事認真,尊敬老人、長輩,愛護小生命、花草,不破壞公共設施,熱愛班集體,從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能認真完成老師安排的作業和任務,講究衛生,有時能主動幫家里干活。
13、她是一個善良,文靜,有愛心的女孩。她對人有禮貌,尊敬老人,懂得理解父母的辛苦,也懂得保護和教育弟弟妹妹。她的成績雖然不太理想,但她對于學習是自覺的,努力的,用心的。她熱愛自己的民族,常常因為一些國家時政新聞而感慨萬分。她用自己的言行教育身邊的人保護環境,愛護公物。
以往教師與家長的聯系主要借助家長會、家訪等形式,而且有時間、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即使現在有發達的信息網絡,也不利于家校間日常性的溝通,而且,這種溝通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方———“學生”。一本“家校聯系本”,讓它每天穿梭于學生、教師、家長之間,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孩子在校表現,教師能夠及時了解家長的一些意見與要求,孩子可以及時了解老師、家長交流的話題,勉勵自我,增強自省。而且教師需要交代的一些事情,也可以通過“家校聯系本”傳達,既便捷又正確。用好它,一定是“一箭數雕”的好辦法。
我們設立的“家校聯系本”一般由五個部分組成:一是每天的各科作業;二是積累一句名言、警句、格言或一個成語等,簡單寫自己的理解;三是記錄自己一天的收獲(成長);四是每天一句感激的話;五是家校留言。
一、百花齊放的“各科作業”
傳統的作業形式單一枯燥,讀寫訓練量大,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感,且不能有效、全面地發展學生的各項能力。所以,作業的形式應靈活多樣,不拘一格,與聽、說、讀、寫、演等訓練形式全面結合起來,各項并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素養。多樣的作業形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生活中發展,還能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
在學生的“家校聯系本”上,除了有一些常規性作業,如背誦、閱讀、抄寫等之外,出現了很多“創新型”作業:摘抄類、圖文類、小報類、新聞類、繪畫類、剪貼類、制作類、閱讀類、實踐類、合作類……“百花齊放”的作業形式,以獨特的構思、新穎的版面、斑斕的色彩渲染著獨特的個性,他們以“不可估量的潛在能力”挖掘著作業中蘊藏著的情感資源、人文精神,在他們的巧思妙想、精描細繪中,原本平淡的作業散發著活潑的芬芳。賦予作業以生命的色澤,使作業美得如同感情醇厚、色彩濃烈的童話。這樣的作業,學生怎會不愛好?這樣的作業,家長怎會不喜歡?
二、持之以恒的“課外積累”
語文的學習是很難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厚積”才能“薄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閱讀面的擴大,閱讀量的增加都與有意識的積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也許,要求學生一下子積累幾百上千條,學生會無從下手,即使忙得焦頭爛額,收效可能也甚微。但每天一句名言、警句、格言或一個成語的積累,學生還是容易做到的,還是樂意去做的。持之以恒下去,積少成多,集腋成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在這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由于我們規定的只是一個范圍,學生的搜集可謂精彩紛呈,有時出現在“家校聯系本”中的名言讓教師也深受啟發。學生積累了不少名言警句,掌握了不少成語,在增長知識的同時,對他們美好情感的熏陶更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點點滴滴的“成長記錄”
為學生發喜報,對他們的點滴進步,以喜報的形式記錄,保存。用10平方厘米大小的紅色紙片制作成這種“特色喜報”,便于發放,也方便張貼在“家校聯系本”上。張貼喜報,對教師來說只是一種簡單的教育方法,但對學生是一種肯定與鼓勵,對家長是一種安慰。喜報的頒發,當天的值日班長有“一張”的權力;勞動委員有“一張”的權力;當天的學科代表各有“一張”的權力;任課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頒發。我們要求,在頒發的喜報上,必須有獎勵喜報的簡要理由以及學生簽名。課堂喜報、作業喜報、比賽喜報、愛心喜報、紀律喜報、衛生喜報、貢獻喜報、勞動喜報、禮貌喜報……應運而生。同時,我們在學期初就告知學生,喜報的數量多少,將直接影響到他們學期末的各項評比,這也避免了“評比”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麻煩。
給學生發喜報并不是目的,但確實是達到目的的有效手段之一。一張小小的喜報激發了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甚至或許會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
喜報會成為一顆種子,在每個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長大……
四、發自肺腑的“感恩之語”
在“家校聯系本”中,我們要求學生從每天的感恩話語入手,逐漸感受自己所得到的愛,從而真正地形成正確的感恩心態。漸漸地,學生的感恩話語精彩起來。從開始的感謝父母為自己的付出到后來的感謝所有的社會勞動者;從感謝朋友到感謝敵人等,學生慢慢懂得,懂得感恩的人,是世上最富有與幸福之人。
“今天,同桌幫我做值日工作,我真的挺感激她的,我想,我也應該向她一樣,主動多做一些對他人、對班級、對社會有用的事情。”;“奶奶這幾天快要來了,不久,我又能享受好吃的早餐了,好期待。”;“感謝每一位老師為我的細心解答,感謝爸爸每天為我簽名,感謝媽媽每天為我做早餐。”……句句肺腑之言,折射的是學生感恩的心靈。也許,感恩話語的寫作起初是有形式主義之嫌的,但每天的堅持,確實對學生的心靈涵養起到了不可小視的作用。筆者認為,在學生時代,持之以恒地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它的影響甚至是終生的。
五、言辭懇切的“三方留言”
“家校聯系本”,讓學生的學習時空得到延續。憑借聯系本,老師可把自己了解到的學生學習信息反饋給家長,家長可把自己看到的孩子在家表現情況反饋給老師。這種做法有效地把學生的學習延續到課外,延續到家庭。
為了達到更好的育人效果,我們開始為學生留言:
看著你上課時手舉得越來越高,老師真為你高興,我們看到了一個學習態度不斷端正,學習熱情不斷高漲,學習成績不斷進步的好學生。恭喜你!
為了更好地調動家長關注孩子學習,鼓勵他們關心孩子,肯定家長的付出,我們開始給家長留言:
由于你在家教育有方,盡心盡責教育孩子,督促孩子的學習,你的孩子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我相信,孩子在你的教育下一定會很出色。
幾次留言下來,有的家長也開始在聯系本上留言,與老師交流:
讀著老師給孩子的留言,感受著老師的辛勤教育,我們除了感激,還有感動。謝謝你,老師!
與自己的孩子交流:
最近你在家的表現真的很不錯,能很快完成作業,能騰出很多時間看課外書。看著你一天天進步,爸爸媽媽真為你高興。如果在禮貌方面再有所進步就更好了。
有時,學生也會給老師或爸爸媽媽留幾句。
雖然互動的氛圍還不濃厚,但在我們細膩、樸實的文字里,感受著彼此間的信任、理解、支持,這給我們的教育增添了動力,鼓勵我們在教育的這片麥地里,一定要用心、耐心地澆灌每一棵麥穗,讓他們健康、茁壯地成長。
在“家校聯系本”制度的實施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困惑。
首先,一部分家長的不配合態度增加了這項工作的難度。雖然對家長的要求是審閱并簽字,如有條件寫幾句評語,但有些家長卻經常不在家,也有的家長只顧自己的事情,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甚至對教師邀請他們來校這樣的事情也會借故推脫,以為教育孩子只是學校與教師的責任。
其次,班級中還有個別學生沒有家長接送(請別人接送),家長本身文化素養不高,還有父母長期在外打工。這些學生在家中的情況我們就不能及時了解,很難關注到他們的學習狀況,這是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家校教育;校訊通;班級博客;QQ群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這是盡人皆知的事實。而三者之間的協調也非常重要,特別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配合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教育的成敗。所以,重視家校的聯系與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的家校合作模式準確地說是發信息、電話、家訪、面談、家校聯系本。作業、通知發信息,一般問題家校聯系本解決,重要問題電話談,重大紀律問題就是請家長來校面談或家訪。這樣看起來機制全面,實際上都是很膚淺的家校聯系,而且是以學校為主的單方面聯系,家長完全處于被動或依賴地位。我們長期實踐的效果來看也是讓人不夠滿意:家校聯系本流于形式,家長和老師之間無話可說;有些家長連最基礎的作業監督也做不到,孩子做錯或少做照樣簽字或者根本不管;一次兩次的電話或面談根本不能解決深層次問題,尤其對于班上問題孩子或學困孩子來說更是難以解決;低年級的老師也經常有這樣的困惑,稍微復雜一點的班級活動根本不能有效貫徹下去,學生不懂,家長更是云里霧里,老師也無法對所有的家長面講。現有家校合作模式當然有其成功的地方,如方便、快捷,但容易流于形式,無法進行深層次的合作。網絡環境下的家校互動平臺超越了實際的時空距離,有條件讓老師和家長的信息交流變得更順暢、更及時、更深入、更全面,讓彼此的心更貼近,合作更緊密更有效。下面就如何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更深入的家校交流提出我的淺見。
1 充分利用“校訊通”的作用和功能,實現學校、家庭互動教育網絡。
“校訊通”可以讓老師將學生在校表現情況等及時發送給家長,也可以讓家長隨時隨地向老師反映學生在家里的情況、發表自己的想法和建議,方便老師與家長的雙向溝通。我校的“校訊通”主要提供如下功能:學校通知――提供學校咨詢,包括家長會、運動會、競賽通知、學校新聞等。教師評語――提供教師對在校學生實時的評價,利用短信發給家長。考試安排――提供學校考試安排信息查詢。學生成績――為家長提供學生考試成績查詢功能。家庭作業――提供當日學校留作業情況,便于家長監督學生完成當日作業。
校訊通平臺是信息技術與家校聯系的有效整合,其快捷、方便性能很好地為廣大教師、家長所認可和接受。若是以前,班級和學校若有重要事情需要及時通知學生和家長,往往不知所措。有時忙不過來,因此有些事情被耽擱,致使家長和學校間產生一些誤會,現在學校的重大事項、緊急通知、收費公示、作息時間的變更、考試安排等都通過校訊通及時地傳達到家長的手機中,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和精力,更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學校因特殊情況臨時聽課或提前放學,班主任需及時和每一位學生家長聯系,以前的做法是由班主任一個一個給學生家長打電話,如果平均每個學生家長用1分鐘時間,全班起碼要50多分鐘,而通過短信群發則只需要1分鐘,校訊通平臺的優勢顯而易見。另外,班主任與家長交流,有些話當面或電話中可能難于啟齒,換一種方式,通過短信發送,情況就不一樣了。總之,“校訊通”這一網絡平臺構建了家校立體教育網絡,提高了教育的時效性。
2 充分利用“班級博客”的新型平臺,實現教育的新亮點。
2.1 “班級博客”使人人能夠參與班級管理。傳統的班級管理,主要依靠幾個班干部和幾個科代表,大部分學生處于被動狀態,而在“班級博客”中,我設立了《班級管理之我見》欄目,向學生征集管理班級的建議,收集班級管理的反饋信息。以網絡為媒介的交流,消除了面對面的壓力,即使膽小、內向的學生也樂于參與。學生們將自己對班級管理的建議頻頻發到“班級博客”上,比如,建議每人輪流管理班級、建議班級設立“學習互助小組”等等。我對每條建議都及時回復,并且評比“小小諸葛亮”。學生的意見受到了關注,非常開心,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同事自律性也大大提高。
2.2 “班級博客”成了激勵學生奮進的平臺。我在“班級博客”上開辟了“習作樂園”欄目,把學生寫得不錯的日記、隨筆、作文到這個欄目中,學生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在網上,異常驚喜,大有“小作家”之感。對于發表的文章,同學之間可以通過回復的方式互評,個個成了“小評委”,寫作熱情極其高漲。各學科老師也可以在“班級博客”上公布學生當天的學習情況,學生依據這些評價,有針對性修正自己的錯誤,發揚自己的長處,完善自我。
2.3 “班級博客”為老師、學生和家長創造了廣闊的交流舞臺。在“班級博客”中,主要創作者是學生、老師和家長。學生可以對班級中的某些現象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開展討論,也可以向老師敞開心扉,述說自己當面說不出口的困惑。老師可以用記錄班級日志來與學生、家長進行交流互通,或直接對學生表達希望。如我看到一名學生最近表現有很大進步,就在日志中寫道:“孩子,看到你的進步,老師很高興。”這名學生看后留言道:“老師,我會繼續努力的。”這樣的交流是學生繼續進步的動力。家長也可以通過“班級博客”了解到孩子當天的各科作業及在校表現,或在博客上反映他們的心聲,交流家教經驗,共聊育兒話題,同事也可以提出對班級建設的意見或建議。
3 充分利用QQ群,構建交流溝通的橋梁。
關鍵詞: 數學作業 批改藝術 面批 自檢 互批
作業是學生最經常、最重要的獨立學習活動,是整個學習活動不可或缺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對于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完善認知結構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且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和敏捷性。批改作業的過程則是對學生這一實踐的評價過程,通過這項工作,可使教師和學生迅速準確地得到教和學的信息反饋,進而不斷改進教學策略與方法,增強教學效果。
數學作業形式多樣,教師一般習慣于全批全改,因而常常陷入忙碌狀態,不僅勞神費時,而且占用了大量的教研時間,難以提高教學質量。對于學生而言,他們處于完全被動的地位,自我檢查的積極性受到壓抑,缺乏應有的自我評價能力和對自己作業高度負責的態度。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一書中寫道:“只有把那一疊一疊待批的練習本看上一眼,沒有一個教師不為之心寒的,這倒不是因為要付出許多個小時的勞動,而令人煩惱的是這種勞動那么單調乏味,沒有創造性。”因此,數學作業的批改應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藝術性、實效性。下面我將自己在作業批改中探索出的經驗作介紹。
一、課堂作業的批改——重在面批
傳統的課堂作業批改方式是學生先在本子上完成,課后教師再批閱,糾錯往往要等到第二天進行。這樣批改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不利于及時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導致錯誤的強化,使錯誤的概念根植于學生的頭腦中,且糾錯困難。因此當堂面批異常重要。
面批的優勢在于:可以促進師生間的思想感情交流及課堂教學的開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改進教學方法;可開發學生的智力并滲透德育教育,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等。
我們都有這種體驗,即做完一件事后有想知道結果的迫切心情,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中被稱之為“即時確認”。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我在學生完成課堂作業后,及時進行面批,一支紅筆不離手,游走在教室中,隨時批改。對于存在知識性或思路錯誤的題目,引導學生糾正,使學生能及時得到學習結果的反饋信息,對自己的學習活動做出調整和矯正。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大班額班級的老師可以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指定小助手,讓先行高質量完成作業的學生批閱本組其他學生的作業,不能因為學生較多而忽略了課堂作業的及時面批。
二、家庭作業的批改——重在自檢
家庭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是知識的鞏固和深化,是課外學習的重要手段。它為學生提供了理解課上所學知識概念和分析問題本質結構的機會,學生會在此過程中產生一些創造性的想法。教師通過批改家庭作業,能及時獲取教學反饋信息,發現學生學習的難點、弱點及閃光點,從而強化教學效果。因此,家庭作業的批改也是至關重要的。
我在家庭作業的批改方式上主要確定了四個步驟:自檢—家長簽字—學生互檢—教師講評,其中以自檢為重點。作業做完后必須檢查,家長負責監督學生是否完成作業并認真檢查,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學生只管做,不管對的心理。到了學校,可利用自習時間,學生結對互檢,也可以采用集體訂正、小組探究等方式。學生通過自檢或互查,了解自己作業中的問題,在批閱其他同學的作業中又能學習到新穎的思路和方法,鍛煉提高其改錯和辨析能力。因為作業要面向同學展示,學生也羞于將質量差、書寫潦草的作業拿出來,所以不得不認真完成。
在互檢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在批閱的過程中用賞識的眼光和激勵的心態去發現、去評判,把看到的高質量作業在全班加以展示,給予肯定。一位美國教育學家說:“人性中最深切的稟質就是渴望被人賞識。”對于創新式解題思路的展示,不僅是對做題者的肯定,而且是對批閱者的鍛煉,更是啟迪了全體學生。教師在這樣的作業旁可寫上“富有創造力”“你真聰明”“解法巧妙”等評語,鼓勵學生拓寬思路,培養自主創新意識。對于出現的不同類型的錯誤,可以提出“方法太好了,可是能再認真算算嗎?”“格式對嗎?”“請看清題目要求吧!”“做得很好,如能把字寫得再漂亮點,就更好了!”等建議,讓學生按評語的提示改正。實踐證明,數學作業批改中使用充滿激情和期待的評語,能從學生解題思路、能力、習慣、情感、品質多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作業。有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感情,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產生認真完成作業的強烈愿望。
三、口算作業的批改——重在互批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熟練的口算技能不僅能幫助學生提高思維敏感度及靈活性,而且能增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信心,因此,口算訓練必不可少,除了課堂上的口算卡片、口算接龍等形式的訓練外,《口算天天練》也成了每天必須完成的一項練習。可是由于題型單一,學生易產生厭倦、應付心理,甚至胡亂編造答案。為了調動起學生認真完成口算的積極性,強化學習動機,我在批改方式上動腦筋、想辦法,收獲頗大,主要做法是讓學生參與到互相批改作業中。
由于批改主體是學生自己,同讓學生在游泳中學會游泳,通過練習騎車學會騎車道理一樣,其優勢主要體現在:突出了學生主體地位,同學間建立一種互助的關系,有利于形成合作交流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生可以通過了解同學的錯誤,更好地審視自己的錯誤,進行知識的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