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1 04:25:4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藥物分析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作為醫藥化工領域比較重要的一門核心課程,藥物分析對于藥物的研發以及藥品質量的全面控制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藥物分析的雙語教學改革對于該類雙語人才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可利用的大塊時間越來越少,而零碎的時間片段越來越多。另一方面,隨著移動通訊技術、社交媒體以及以開放、共享為理念的開放教育運動的蓬勃發展,人們對在零碎時間內的學習要求越來越多越來越強烈,對移動學習的要求日益凸顯。近幾年出現的“微潮流”證明了這種趨勢的合理性,如“微信”、“微博”、“微電影”、“微視頻”等。正因如此,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戴維·彭羅斯(DavidPenrose)于2008年提出的“微課程(Micro-lecture)”教學模式逐漸在全球范圍內興起。它強調教學知識點的“微化”、“碎片化”、“視頻化”,一般時長5分鐘左右,以便人們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進行學習。這些微視頻可與現代移動技術融合,在移動終端上顯現,也可稱為移動學習或在線學習。微課程教學模式在國外得到了大力發展,出現了許多微課程網站共學習者隨時學習。國內微課教學的發展相對緩慢,只在各網絡平臺上陸續出現了少量微課程。在醫藥化工領域,關于藥物分析雙語教學的微課設計研究目前尚無報道,因此,本文將對此進行探索。
二、藥物分析雙語教學的微課設計模式
視頻教學在我國高等教育中早已普及,微課教學實際上是將視頻教學“碎片化”,但又不是簡單地進行切片分割,因為微課教學同樣要遵循人們的認知規律和認知心理學。通常來說人們對事物的認知時間越久,越容易疲勞,從而喪失學習興趣。就學習而言,5分鐘左右的視頻學習符合人的認知規律,容易集中精力,學習效率也高。視頻教學一般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學習對象分析”、“學習需求分析”、“學習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設計”、“教學實施”以及“學習效果測評”等。其中,“學習需求分析”、“學習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設計”是整個教學設計的基礎和核心。藥物分析課程對于醫藥化工領域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實踐性課程,其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密。因此開展微課設計時除了考慮上述視頻教學的基本內容之外,還要注重實踐內容的設計。其設計模式需要考慮的因素可具體闡釋如下。
1.學情分析。由于微課視頻是放在網絡教學平臺上供所有人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的,而網絡學習環境幾乎都是開放的,學習者只需要一個郵件地址或者是一個賬號就可以登錄到平臺。而學習者只需要根據自身需要,找到自己希望學習的微課單擊一下,就可以學習這門課。正是因為這種開放性,微課設計者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并不知道會有哪些學習者來學習這門課程。因此,在設計階段,設計者需要先分析所設計的課程是面向哪些學習者以及他們可能會有的知識水平,再進一步分析學習者的學習需求,設想他們希望學到什么,掌握到什么樣的程度,最后需要分析學習者會處于什么樣的情境下進行學習,進而全面了解學習者的情況,進行有效的前期設計。
2.教學目標設定。教學目標是整個微課設計的重要部分,是整個微課教學設計的起點和終點。教學目標的設定具有整體性、靈活性、層次性和可操作性。開放平臺上微課程教學目標需要在對學習對象分析的基礎上進行,這樣才能真正以學習對象為主體,使教學目標更具有針對性和實踐性。通常微課程一般是以一個知識點為單位安排教學的,如進行藥物分析雙語教學時需要學習中國藥典(ChinesePharmacopoeia)的基本情況,掌握藥典基本框架和使用方法。微課程設計者需要據此設計好學習對象的學習目標,這種目標設定不是一成不變的。
3.教學內容設計。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要精心設計,藥物分析雙語教學的微課程教學內容設計要考慮到所選擇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之間的關聯性,更要考慮到能否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微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才能逐步展開,對于微課設計來講一般兼顧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在切分教學內容的同時,要兼顧每個微課的教學內容與整門課程的統一性。對于藥物分析課程而言,其本身有很多知識點,每一個知識點都可以設計成一個微課。所以分割教學內容以一個知識點或者一個需要解決的基礎問題為單位,將教學內容分解成“整課—各章—各節—知識點”的結構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結構分級。
4.微課視頻設計。微課教學視頻在教學內容設計中處于主體地位,教學視頻的設計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學習者對該課程的學習的興趣能否持久深入。首先要根據前述的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的確定以及教學內容分析來確定教學內容所適合的制作方式與制作工具。然后以一個知識點為單位進行視頻內容設計。一般來說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方面:①學習內容和教學策略設計。即在分析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以一個知識點為單位,使用合理的方式,表達出知識點的主要內容。同時應用多種豐富的教學策略,使每一個微課視頻可以生動表達每一個知識點。②編輯詳細教學內容。即采用文本、圖片、音頻等手段表達知識點。其中包括微課程標題名稱、章節名稱、知識點名稱、內容、解說等,使微課教學視頻制作變得具象化,方便教師的具體制作。
5.微課教學效果反饋。藥物分析課程的微課設計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者大部分情況下是在進行自主學習,而且雙語教學過程更加需要設計者對自己的微課視頻是否能有效地被學生接受有所知曉。這就需要教學評價系統來反饋教學效果。由于微課教學大多情況下是學習者通過網絡自主學習,其時效性非常明顯,因此教學反饋環節設計的好,就可以即時獲得學習者的學習反饋,更快地修正微課視頻。綜上所述,藥物分析雙語教學的微課設計模式至少需要以上五個方面來組成,每個方面還包含一些小的細節,可具體如圖1所示.
三、結語
【關鍵詞】糖尿病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
糖尿病是繼心血管、腫瘤、艾滋病之后的第四大致人死亡疾病。我國糖尿?。―M)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趨勢,根據統計,目前我國患病率達3.2l%,比10年前提高了3~4倍,有2/3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不良。糖尿病的治療效果除了與患者病情和現有的醫療條件等因素有關外,尚有賴于患者自身,而掌握一定的糖尿病知識與技能是患者實現有效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礎,因此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在糖尿病的治療中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在當前護理工作中,如何開展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探討最適宜的教育模式,是擺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一大難題[1]。
1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的必要性
1.1我國糖尿病病人對糖尿病的基本知識、檢查治療及自我護理知識普遍缺乏了解一項對216例糖尿病病人調查中發現,58.33%的病人不了解糖尿病的預后情況,21.29%的病人不了解飲食控制的重要性,75.61%的病人不了解高血糖的危害性。有47.9%的新診斷糖尿病病人從未接受過糖尿病教育。87%的病人不了解如何正確使用降糖藥物及如何避免其副作用;60%的病人不控制飲食;72%的病人不會自我監測血糖和尿糖;92%的病人不了解如何適度活動,病程中34%的病人發生過低血糖;88.4%的病人愿意積極配合治療;90.7%的病人認為接受糖尿病知識教育非常必要[2],說明絕大多數糖尿病病人渴望接受全面、系統的指導,從而有效地控制糖尿病。
1.2接受過健康教育后,療效明顯提高有人將98例糖尿病病人隨機分為“健康教育組”和“傳統教育組”,住院期間向傳統教育組的病人進行傳統的糖尿病知識宣教;健康教育組則由責任護士按程序對住院病人實施系統化的健康教育。分別觀察兩組病人掌握相關知識、掌握相關技能及認識態度(遵醫行為)等3個項目,結果顯示:健康教育組分別為91.5%、93.5%、96.0%,傳統教育組分別為74.6%、73.4%、,88.1%,(P<0.01、P<0.01、P<0.05)。國外有研究人員將1395例高危糖尿病病人(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糖耐量減低、靜坐生活方式者)隨機分為教育干預組和對照組,干預組由接受過專業糖尿病知識培訓的護士對病人進行教育、監督。并由經主治醫師進行督促;而對照組病人則不接受任何訓練。3個月后隨訪發現,干預組病人中分別有15%、16%和6%接受了運動、飲食和減重計劃,而對照組中相應的比例分別為2%、3%和2%(P<0.05),說明護士教育和醫師督促相結合,在高危糖尿病人群中能增加其對運動、飲食和體重控制的依從性,從而預防糖尿病及其并發癥。
1.3隨著近年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提出,給糖尿病的研究帶來了一種新的研究思路研究發現,糖尿病在發病上不僅與上述生理病理學上的因素有關,還與社會環境、心理因素有關,如工作學習長期過度緊張,人際關系不協調,生活中的突發不幸事件等社會、心理上的不良刺激,都是糖尿病發生和引起加重的重要因素。臨床觀察進一步發現,大多數糖尿病人除了有多飲、多食、多尿、消瘦以及血糖增高這些大家都熟悉的癥狀和表現之外,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精神、思維、情感、性格等方面的心理障礙和情志活動的異常,如憂思過度、心煩不安、緊張恐懼、急躁易怒、悲傷易泣等。在對這些病人診治過程中,單純用藥物來治療,如口服降糖藥或注射用胰島素,療效往往不夠理想,而同時配合以心理療法,采取形神合一、身心同治的方法進行治療,常能收到事半功倍或單純藥物達不到的效果[3]。從而認識到糖尿病是一種身心疾病,心理、社會因素在糖尿病的發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治療糖尿病也必須重視糾正和消除來自社會、環境的不良刺激,使不正常的心理狀態恢復正常。在此前提下,再配合藥物治療,身心同治,才能收到滿意療效。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療中心理療法是非常重要的。
2健康教育的實施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糖尿病病人的護理工作已由單純癥狀護理向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包括生理、心理及社會相關知識教育)轉變。在發達國家及一些發展中國家,早已有了糖尿病教育護士協會。護士作為糖尿病病人獲得知識的主要來源之一,必須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2.1教育針對的人群包括門診糖尿病患者和住院患者糖尿病患者教育內容可分為:治療基本知識;糖尿病的本質、診斷、治療原則、急慢性并發癥等。基本生存技能;胰島素注射、服藥、家居血糖監測、低血糖處理、運動飲食調節等;預防知識;生病的處理、足部護理、旅行須知等。
2.2教育模式分為個體化教育、小組教育和患者聯誼會
2.2.1個體化教育評估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測量身高、體重、體重指數(BMI)、腰臀比;評估患者飲食、運動狀況,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是否伴有慢性并發癥;了解近期的檢驗結果;目前接受的治療方案;家庭背景及支持等。根據評估的結果了解患者現存問題,列出需要解決的問題,每次重點估計2~3個問題,作為本次教育的目標。根據上述已經確定的目標制定詳細的教育計劃,包括個體化教育和小組教育方案,預約下次教育時間。最后通過一對一形式的教育,指導用藥細則,調整食譜和運動計劃。
2.2.2小組教育以小組為單位,每次15人左右,由糖尿病??谱o士、營養師、足病診療師主講,通過問答、交流、觀看錄像等形式讓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相關知識。這種教育方式易于提高患者學習的興趣,而且面對面的交流能夠詳細而深入地了解患者的疑惑,增進醫患之間的相互信任。另外,小組活動也為患者之間交流提供了1個有效的平臺,有利于更好地配合糖尿病的管理。對于住院患者和出院患者可有不同的計劃,住院患者的護理教育計劃:住院期間,糖尿病護士和醫生合作,為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制定完整的教育計劃,積極實施并及時做出效果評價。出院患者的評估教育及跟蹤服務:住院患者出院1~2周后常規來糖尿病中心復診,糖尿病中心的護士要再次全面評估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認識程度、飲食、治療、生活習慣及自我管理水平,并根據評估的結果對患者明確目標實施合理有效的教育。對每個患者教育都需制定明確的目標,目標是因人而異,根據年齡、家庭支持、患者存在的問題而定,下次復診時評估上次的目標有無實現[4,5]。此后,對每一例糖尿病患者一般進行1~4次的跟蹤評估。出院后,患者若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通過電話與中心護士及時聯系。
2.2.3患者聯誼會可使患者更多地了解糖尿病知識,并打消因患糖尿病而產生的孤獨感。一種最好的方法是與同樣患糖尿病的病友交流?,F在有很多地區成立了糖尿病病友自己的俱樂部組織。在這些團體組織中,你會遇到糖尿病病友也在學習患糖尿病后如何生活的問題。在一起互相學習,采用新的更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會做得既容易又有趣。如此改變生活和學習方式,對每個病友都有益,并為新的友誼奠定了基礎。在這些團體中,許多糖尿病病友聚集在一起,比較他們各自的自我康復記錄和交流他們各自成功和失敗的經驗。
3心理狀態分析及心理護理
不同時期、不同心理類型的病人采用不同的對策。糖尿病患者有以下常見心理狀態。
3.1悲觀、失望、抑郁心態由于此類患者多是l型青少年或2型經長期藥物治療療效不佳者,需終生依賴外源胰島素替代治療。當他們得知沒有根治的可能,或有的經數年至十數年滿懷信心地積極治療,最終藥物失效,依靠藥物維持治療的希望破滅,常有一種憤怒的情感,對治療采取消極的態度。針對患者的心理情況,我們在做宣教時用親切、誠懇的語言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讓患者了解到DM目前雖不能根治,但通過合理控制飲食、適當運動、科學用藥、保持良好的情緒可以控制病情,并能像健康人一樣工作、學習和生活。幫助患者解決實際困難,減輕其心理負擔。以宣泄法使患者發泄憤怒的情緒,以升華法轉移其矛盾心理,并且反復講述DM的治療前景并請恢復較好的患者介紹經驗,消除患者悲觀、憤怒和失望的心態,解除心理抑郁狀態,樹立戰勝疾病的必勝信心。這類患者情緒穩定后均很主動地配合治療護理,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3.2恐懼、焦慮的心理由于糖尿病是一種難以徹底治愈的終身型疾患,而且隨著病情的發展還會出現種種并發癥,加上因缺乏相關知識或認識的片面化,一些病人產生焦慮、恐懼的心理也在所難免。他們恐懼被截肢而成殘疾人,恐懼疾患帶來的難以想象的麻煩,更恐懼折壽和死亡。如有些病人發現其他糖尿病人患糖尿病壞疽或眼底出血時,就怕得不得了,緊張、恐恐惶惶不可終日,有的病人甚至夜不能寐,從而使病情加重。還有的糖尿病病人合并有末梢神經病變,肢體麻木、疼痛,也懷疑得了糖尿病壞疽,擔心要被截肢,一天到晚把注意力集中在這方面,對肢體疼麻感覺特別敏感,甚至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學習,服藥也難以見效。而其實,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癥,其死亡率遠比許多疾病都低得多。絕大多數病人的病情都渴望得到有效控制,病人中的長壽者也比比皆是。對以上所述的這類病人,可用轉移注意式的心理治療,這是一種把患者的注意力從疾病上轉移到其他方面去,以減輕病情或使疾病轉向痊愈的心理治療方法,用言語誘導的方法說服和影響,轉移其注意力,可收到單純藥物達不到的療效。
3.3懷疑、拒絕和滿不在乎的心理出現此類心理的患者多數為初發病且疾病癥狀較輕或無癥狀者,糖尿病早期患者一般都癥狀較輕甚至根本沒有癥狀,有的還可能反常地“紅光滿面”,給別人一種“體格健壯”的假象。還有的患者誤認為血糖高些對身體健康并無大礙,故對疾病采取“不以為然”的態度。還有的患者甚至懷疑醫生診斷有誤,拒絕改變飲食習慣和積極主動地配合醫生服藥治療。還有些患者在經過一段時間治療之后,血糖成功地下降至正常水平,就自認為病已治愈而自行停藥,并放松了對飲食的合理控制,也不注意勞逸結合,直到血糖急劇上升,病情變本加厲時才后悔莫及。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反反復復可能使得疾患更加難以治愈,甚至帶來致命危險!這時可不與病人討論病情,等待時機,可先不進入病人角色,但要告知患者家屬如何照顧患者,主動關心患者,密切護患關系,以取得患者的信任??烧埻∈业幕颊吲c其交流,通過發放糖尿病知識宣傳資料、知識講座及健康教育錄像等,讓患者逐步了解糖尿病的發病機理,明白它是慢性終身性疾病,需要堅持長期治療。
3.4內疚、自責心理有的患者在認識到糖尿病與遺傳相關時,便抱怨父母乃至祖宗八代怎么偏偏把病“傳”給了自己。有的患有糖尿病的家長在得知子女也患上糖尿病后,深深的內疚感便油然而生,對于這類患者需用真誠的態度使之相信我們,讓他把思想顧慮傾訴出來,讓患者了解到DM目前雖不能根治,但合理地控制飲食、適當地運動、科學地用藥、良好的情緒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并能像健康人一樣工作、學習和生活。在盡可能的條件下,協調社會各方面的關系,幫助了解患者的實際困難,以減輕其心理負擔,同時取得家屬的配合,使患者調適自己的不良心態,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我們運用溫和的語言、熟練的操作、豐富的醫療護理基礎知識取得患者的信賴,主動與患者談心,合理提供治療信息[6]。對病情變化、檢查結果主動向其做科學的、保護性的解釋,幫助患者重新樹立治療信心,用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價值觀感染和影響患者,促使患者克服厭世的心理現象。
3.5抗拒對立和矯枉過正心理這是兩種極端化的心理。一些由于得病時間較長、并發癥多且嚴重,而治療效果又不明顯的患者,很可能對用藥或治療失去了信心,最后自暴自棄地對醫務人員采取不理睬、不信任、不配合的“三不”態度。有的患者為了更快地“降糖”,便過量、過頻用藥,或過度節食、過度運動,最后造成低血糖,嚴重的還可能導致昏厥。第一種情況單純心理治療效果往往不佳,需用多種手段配合治療。第二種情況可用化驗單來說明問題,??墒盏狡嫘?。
4改善病人的情緒狀態
糖尿病人心理治療的重點是改善病人的情緒狀態,克服消極情緒反應,幫助病人合理地安排生活和遵從醫囑。主要有以下方法。
4.1支持心理治療通過解釋、說理、疏導、安慰等,進行支持性心理治療,以幫助病人消除各種消極情緒反應。
4.2認知療法幫助病人對糖尿病基本知識的了解,消除不適當的預測、誤解和錯誤信念。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
4.3行為療法某些行為療法技術可幫助病人遵從藥物治療和飲食控制計劃,包括血糖自我監測,行為強化,行為塑造療法等。
【參考文獻】
1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196:235.
2錢榮立.搞好糖尿病教育是提高和鞏固療效的基礎.中國糖尿病雜志,1998,6(1):1.
3劉俊莢,董榮喬,呂璇.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病人的護理體會.河北醫藥,2004,26(5):442-443.
4SeleyJJ.10strategiesforsuccessfulpatientteaching.AmJNuts,1994,94(11):3-65.
中國藥學會全國青年藥學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會每2年舉辦1次,從1986年至今已舉辦十一屆,歷屆會議對推動我國青年藥學工作者創新發展,著力培養青年人才,提升創新能力,推動國家藥物創新體系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今活躍在我國重點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醫療機構、醫藥企業等領域的骨干藥學專家,大多參加過以往會議并獲獎。
由中國藥學會主辦,中國藥科大學、江蘇省藥學會承辦,國邦藥業協辦的第十二屆全國青年藥學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會定于2014年6月初在江蘇省南京市召開,會議將邀請兩院院士作特邀報告,并就我國青年藥學科技領域最新研究進展及新技術、新成果進行廣泛交流和探討,同時進行優秀論文評選活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1 征文及評獎
①征文范圍:藥物化學、中藥與天然藥物、藥理、藥劑、藥物分析、生化與生物技術藥物、生物藥品與質量、海洋藥物、老年藥學、制藥工程、抗生素、醫院藥學、藥事管理、軍事藥學、藥物流行病學、藥物經濟學、藥物安全評價、藥物臨床評價、醫藥知識產權、藥學史等藥學領域研究論文,以及近年最新科研成果論文均在應征范圍。論文要求立題明確、條理清晰、實驗方法科學、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并沒有在科技期刊公開發表。②征文要求:面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醫藥企業等青年工作者征文,論文第一作者必須是年齡在45歲以下(1969年1月1日以后出生)。論文格式請參照《中國藥學雜志》。應征論文字數限3 000字以內(包括參考文獻)。③論文評審:由學會組織專家進行論文評審合格的論文將收載在大會論文集中。遴選出50篇論文作會議報告交流,每人12分鐘以內,并參加優秀論文評選。會議將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10名,獎勵金額(含稅)分別為2 000元、1 000元、600元人民幣,并為獲獎者頒發獲獎證書。③其他事項:請將論文電子稿以Word格式編輯后發E-mail至:,并注明稿件所屬專業,以便于論文評審;文責自負。我們收到每篇稿件后,將及時給作者郵件回復。會議獲獎論文推薦在《中國藥學雜志》、《藥學學報》、《中國中藥雜志》、《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等學會主辦期刊發表。⑤征文截止日期:2014年5月9日。
2 會議情況查詢
會議時間和地點,請參見2014年4月底發出的第二輪通知??蓮闹袊帉W會網站(.cn)查詢會議情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全世界范圍內均造成極大的社會經濟負擔,肺動脈高壓(PH)是其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1],目前臨床上仍無有效治療方法[2]。他汀類藥物,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一線藥物,具有明顯的降低膽固醇和提高外周血管灌注量的作用,也能夠修復血管壁結構、減輕炎癥反應[3]。本研究采用薈萃分析方法對現有結果進行定量綜合,以期為該疾病的臨床治療提供線索。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與檢索策略 檢索Pubmed、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VIP)[lunwen. 1KEJIAN.C OM專業提供寫作論文和畢業論文寫作服務,歡迎您的光臨]、數字化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及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中文檢索詞為:"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動脈高壓"、"他汀"。英文檢索詞為:"chronic obstruct pulmonary disease"、"COPD"、"pulmonary hypertension"、"statin"。檢索時間至2013年9月1日。
1.2文獻的納入和排除 納入文獻為公開發表的中文或英文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RCT)文獻。COPD的診斷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的《COPD診治指南》或美國胸科協會的定義,PH的診斷標準為海平面靜息狀態下右心導管測定mPAP≥25mmHg。
1.3資料提取 提取的資料包括:題目、雜志名、作者名、單位、發表時間等基本信息、各組治療前后血氧分壓(PaO2)、肺動脈收縮壓(PASP)、平均肺動脈壓(mPAP)、6min步行距離(6MWD)等指標。
1.4統計學方法 連續性變量用(x±s)表示。采用I2評價各研究間的異質性,若I2> 50%表示各研究間存在統計學異質性,使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合并,否則使用固定效應模型。I2>75%時提示異質性明顯,進行亞組分析探索異質性來源。效應量采用標準化均數差(SMD)及其95% CI表示。全部統計分析均采用Stata 10.0軟件完成。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納入文獻的一般情況 本研究共納入15篇文獻[4-18],共計1012例患者。見表1。
2.2薈萃分析的結果
2.2.1 PaO2的改善情況(圖1):共納入5篇文獻[5-6, 8, 10, 16],SMD =為0.986 mmHg,95% CI為(0.447, 1.526),P<0.001。
2.2.2 PASP的改善情況(圖2):共納入10篇文獻[4,7,9,11,13-18],SMD = -0.834 mmHg,95% CI為(-0.981,-0.686),P<0.001。
2.2.3 mPAP的改善情況(圖3):共納入4篇文獻[5-6,10,12],SMD = -0.722 mmHg,95% CI為(-1.029,-0.414),P<0.001。
2.2.4 6MWD的改善情況(圖4):共納入5篇文獻[7-8,12-13,16],SMD =1.961m,95% CI為(0.676,3.2[lunwen. 1KEJIAN.C OM專業提供寫作論文和畢業論文寫作服務,歡迎您的光臨]46),P=0.003。按照使用他汀藥物類型不同進行亞組分析發現,辛伐他汀組I2=0%,SMD =4.176m,95% CI為(3.497,4.855),P<0.001;阿托伐他汀組I2 = 0%,SMD =0.598m,95% CI為(0.347,0.848),P<0.001。
3 討論
本研究發現,使用他汀類藥物能夠有效提高患者PaO2、降低PASP和mPAP水平,提示該類藥物能夠改善COPD合并PH患者的缺氧及CO2潴留癥狀。6MWD是評價患者療效的重要指標之一。使用他汀類藥物能夠明顯增加患者6MWD水平,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他汀類藥物治療該疾病的效果。
李敏等曾采用薈萃分析方法對他汀類藥物治療COPD合并PH穩定期患者的效果進行研究。在納入7篇文獻后,作者發現他汀類藥物能夠顯著改善該類患者的肺動脈壓和肺功能[19]。本研究采取了更為全面的檢索方式,納入了15篇文獻,所得結論與前者相似。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薈萃分析方法對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COPD合并PH的療效進行定量綜合,結果發現該類藥物能夠對COPD合并PH起到治療作用。由于納入文獻數量較少且質量較低,這一結論仍需要更多設計嚴格的RCT進行驗證。
參考文獻:
(一)醫學科學研究的發展史
(二)醫學科學研究的類型
1.基礎研究:
增加科學技術知識和發現探索領域的任何創造性活動,而不考慮任何特定的實際目的。
研究內容:
保持人體健康的規律,健康指標的分子基礎,人體功能與結構的研究
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全過程的規律及分子基礎
人體衰老過程的規律及分子基礎
人體的生物力學、流體力學、電子學
化學藥物的構效關系、植物藥的有效成分
2.應用研究:
增加科學技術知識的創造性的系統活動,但考慮到特定的實際目的。
研究內容:
疾病的病因、流行規律、治療及預防效果的機制研究
為實驗研究需建立的動物模型、細胞株的研究
流行病學調查、考核防治效果的方法學研究
尋找新藥物、新生物制品、新醫用材料的方法、有效藥物的藥理作用機制、藥代動力學、醫用材料的機體相容性的機制研究
3.實驗發展研究:
又稱開發性研究,是運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及實驗知識,為了推廣新材料、新產品、新設計、新流程、新方法,或為了對現有進行重大改進的創造性活動。
研究內容:
有關疾病的新的診斷、治療、預防方法及措施的研究
有關新藥物、新生物制品、新器械、新試劑、新醫用材料、實驗室樣品研制
有關藥物的資源調查、植物藥的試驗
其它分類方法:
觀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
實驗性研究(動物實驗、臨床實驗、現場實驗、社區干預和整群隨機試驗)
理論性研究
按研究目的:
描述性(記述性)研究:客觀描述研究對象的某些現象或特征,如個案報道
闡述性研究:闡明研究對象的本質及其規律性,如論著
按研究深度和廣度:
基礎性研究:如遺傳基因的研究
臨床應用研究:如新藥的臨床觀察
按學科范圍:
??蒲芯?局限于??颇愁I域內
多學科研究:涉及多個學科
邊緣學科研究:介于兩個或多個學科相互滲透交叉處的研究
按研究的主要形式:
分析性研究:將研究對象從總體聯系中分解出若干分支,然后同時或逐個進行分析
綜合性研究:在逐個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系統性綜合認識,揭示整體聯系
按研究方法:
Ⅰ型研究:隨機、對照研究
Ⅱ型研究:隊列(組群)研究
Ⅲ型研究:病例對照和多因素研究
Ⅳ型研究:敘述性研究和專家評論
(三)醫學科學研究的基本程序
研究課題的選定
搜集閱讀文獻
提出設計與假說
制定科研計劃
申報研究課題
進行實驗與觀察
搜集科學數據與材料
整理加工及統計學處理
形成科學概念和結論
撰寫論文并發表
鑒定成果與推廣應用
二、醫學科研選題
(一)選題在科研工作中的意義
(二)選題的原則(6原則)
1.科學性:必須要有依據,符合客觀規律,符合邏輯性
2.創新性:充分了解本課題領域國內外研究狀況和水平,是選題的首要前提
3.適用性:實際、需要、適當
4.目的性:有明確的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預期成果
5.可行性:研究課題主要技術指標實現的可能性,包括技術水平、設備條件、科研試劑、經費來源等
6.效益性:基礎研究要有重要的科學意義,應用性研究要有應用前景,具有可開發性和可推廣性
(三)選題的思維過程
提出問題和確立選題的過程
(四)選題的方法
1.前瞻性研究:所采用的原始資料是嚴格按實驗設計的科學方法獲得的,確定選題不受既往積累資料的限制,故選題有極大的活動度和隨意性。
(1)在臨床實踐中選題
(2)在閱讀文獻資料中選題
(3)重復前人實驗研究選題
2.回顧性研究:是對過去某段時間內自己經歷的病例資料,或搜集本單位某階段收治的某種疾病的病例資料作為選題,進行歸納、分析、總結。
(1)總結經驗選題
(2)發現新問題選題
(3)總結教訓選題
(五)選題的途徑
社會需要中
事物之間的聯系中
原有理論與新事實不符中不同學說的見解中
不同學科交叉的邊緣中
不同的信息渠道中
(六)選題的應用
1.病因學研究選題(病因)
病因學研究選題
并存病的因果效應研究選題
致病因素的量與病研究選題
2.診斷性試驗研究選題(診斷)
診斷標準選擇研究選題
3.疾病治療性研究選題(治療)
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其它治療、預后治療
4.藥物不良反應研究選題(預后)
劑量-效應關系研究選題
藥物不良反應遠期效應研究選題
三、醫學文獻檢索
(一)文獻的分類 1.一次文獻:又稱原始文獻,凡以作者本人的工作或科研成果創作的原始論文,不管引用或參考了他人的著作或文獻資料,均屬一次文獻,包括期刊論文、研究報告、會議文獻、學位論文等
2.二次文獻:是對一次文獻進行搜集、整理、加工、編制而成,以檢索工具的形式發表,包括目錄、索引、文摘等
3.三次文獻:是在廣泛利用二次文獻的基礎上,對一次文獻做出系統整理、概括、分析與綜合而成,包括綜述、述評、進展以及年鑒、手冊、教科書、指南、辭典等
4.零次文獻:在形成一次文獻之前的信息、知識,即尚未形成文字記載或未公開發表的材料,包括書信、手稿、記錄或口頭交談等
按出版形式分類:
圖書、期刊、專利文獻、學位論文、科技報告、會議文獻、技術檔案等
按文獻載體分類:
印刷型、微縮型、聲像型、機讀型、光盤型、電子網絡型
(二)檢索工具
1.書本型檢索工具
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
國外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
美國醫學索引(Index Medicus)
荷蘭醫學文摘(Excerpta Medica)
美國生物學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
美國化學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2.光盤型檢索工具
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disc)
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數據庫(CMCC)
1醫學論文的基本要求
1.1創新性醫學論文的創新性是指文章要有新意,要發展醫學成就,破解醫學問題。醫學論文有無創新,選題是關鍵。選題創新是醫學論文寫作的靈魂,是衡量醫學論文價值的重要標準??审w現在:①理論方面的選題應有創新見解,既要反映作者在某些理論方面的獨創見解,又要提出這些見解的依據;②應用方面的選題應有創新技術等,也就是要寫出新發明、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的關鍵,或揭示原有技術移植到新的醫學領域中的效果;③創新性還包括研究方法方面的改進或突破。
1.2可行性所謂選題的可行性,是指能夠充分發揮作者的綜合條件和可以勝任及如期完成醫學論文寫作的把握程度。選題切忌好高鶩遠,脫離實際,但也不應過低,影響主客觀的正常發揮,降低了醫學論文的水平。影響選題的可行性因素有:①主觀條件,包括作者知識素質結構、研究能力、技術水平及特長和興趣等;②客觀條件,包括經費、資料、時間、設備等。
1.3實用性撰寫醫學論文的目的是為了交流及應用。要從實際出發,選擇夠指導科研、指導臨床、造福人類的主題,因此,選題的實用性尤為重要。
1.4科學性醫學論文是臨床和醫學科學研究工作的客觀反映,其寫作的具體內容應該是取材客觀真實、主題揭示本質、科研設計合理、論證科學嚴謹、表達邏輯性強、經過實踐檢驗。所以,嚴格遵守選題的科學性原則,是醫學論文寫作的生命。
1.5前瞻性要選擇有研究價值及發展前途的主題,應積極開發研究新領域、新學科和新理論。
2選題的基本方法
2.1根據課題研究的結論來確定主題這是常用的方法,可分為:①以科研的結論或部分結論作為醫學論文的主題;②科研結果與開題時預測不一致,待查出原因后,再尋找主題;③科研達不到預期結果,可總結經驗,從反面挖掘主題。
2.2在科研過程中選題醫學科研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意外的現象或問題,作者如果能夠細心觀察、及時發現,可以在這些偶然中獲得新的選題。
2.3在臨床實踐中選題臨床工作是醫學論文寫作取之不盡的源泉,作者在臨床中會經常遇到許多需要解決的實際應用問題或理論問題,對此,只要從本學科實際出發,用心思考,會從中產生很多好的主題。其包括:①探討發病機制與預后情況;②分析臨床癥狀與表現;③研究診斷方法和治療方法;④疾病的多因素分析等。
2.4從文獻資料中選題醫學文獻是人們長期積累的寶貴財富,是醫學論文選題的重要來源。閱讀最新文獻資料,可以了解當前醫學科學研究的進展情況,開拓思路、激發靈感,從而挖掘提煉出好的醫學論文主題。
3醫學論文的一般體裁
3.1實驗研究一般為病因、病理、生理、生化、藥理、生物、寄生蟲和流行病學等實驗研究。主要包括:①對各種動物進行藥理、毒理實驗,外科手術實驗;②對某種疾病的病原或病因的體外實驗;③某些藥物的抗癌、抗菌、抗寄生蟲實驗;④消毒、殺蟲和滅菌的實驗。
3.2臨床分析對臨床上某種疾病病例(百例以上為佳)的病因、臨床表現、分型、治療方法和療效觀察等進行分析、討論,總結經驗教訓,并提出新建議、新見解,以提高臨床療效。
3.3療效觀察指使用某種新藥、新療法治療某種疾病,對治療的方法、效果、劑量、療程及不良反應等進行觀察、研究,或設立對照組對新舊藥物或療法的療效進行比較,對比療效的高低、療法的優劣、不良反應的種類及程度,并對是否適于推廣應用提出評價意見。
3.4病例報告主要報告罕見病及疑難重癥;雖然曾有少數類似報道但尚有重復驗證或加深認識的必要。
3.5病例(理)討論臨床病例討論主要是對某些疑難、復雜、易于誤診誤治的病例,在診斷和治療方面進行集體討論,以求得正確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臨床病理討論則以對少見或疑難疾病的病理檢查、診斷及相關討論為主。
3.6調查報告在一定范圍的人群里,不施加人工處理因素,對某一疾?。▊魅静?、流行病、職業病、地方病等)的發病情況、發病因素、病理、防治方法及其效果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給予評價,并對防治方案等提出建議。
論文關鍵詞: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泌尿系統感染,成本-效果分析
加替沙星與左氧氟沙星是新一代高效廣譜的喹諾酮類抗菌藥物,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泌尿系統感染。為了使患者以最小的費用支出得到最佳的治療方案,在選擇藥物不僅要考慮到其有效性、安全性,同時也要考慮其經濟性。本研究應用藥物經濟學分析方法,對加替沙星與左氧沙星治療泌尿系統感染的成本-效果進行比較分析,旨在為臨床選擇更加安全、有效、經濟的抗菌藥物。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臨床癥狀、體征及細菌學檢查確診為泌尿系統感染的及住院患者,排除對喹諾酮類藥物過敏者、嚴重心肝腎造血系統損害者、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有癲癇或精神病史者等。共入選病例108例,年齡為(18-56)歲,隨機分成兩組:A組(加替沙星組)56例,其中男28例,女28例,平均年齡39歲;B組(左氧氟沙星組)52例藥學論文,其中男24例,女28例,平均年齡37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細菌感染情況、病情及病程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給藥方法 A組:加替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四川科倫藥業有限公司,0.2g/100ml),靜脈滴注,0.4g/次,1次/天。B組: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來立信,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0.2g/100ml),靜脈滴注,0.2g/次,2次/天。療程均為(7-10)天,如有癥狀或尿常規檢查未改善者,可再給予(3-5)天的劑量。
1.2.2 療效判斷標準 臨床療效標準按衛生部頒布的,抗菌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分痊愈、顯效、進步、無效4級評定。
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1.2.3 細菌學評價 細菌學評價按清除、未清除判斷。清除:療程結束細菌培養無致病菌生長;未清除:療程結束原致病菌依然存在,并計算細菌的清除率[1]。
1.2.4 不良反應按5級評定標準分肯定有關、可能有關、可能無關、肯定無關和無法評定,前兩者合并為不良反應。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比較A組的有效率為92.86%,B組的有效率為88.46 %,兩組有效率經x2檢驗,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加替沙星與左氧氟沙星組臨床療效比較
組別
例數
痊愈(例)
顯效
(例)
進步
(例)
無效
(例)
有效率
(%)
A組
B組
56
52
50
44
2
2
4
4
2
1高影響因子的藥學類期刊概況
2009年JCR藥理學和藥學類共收錄了237種期刊。5年影響因子在5.0以上的期刊有15種[2](表1),其中11種屬綜述類期刊,只有4種期刊以研究論文為主;這些期刊的出版國分別為美國(8種)、英國(5種)和荷蘭(2種);創刊最早的期刊是PharmacologicalReviews(1949年),20世紀90年代后創刊的期刊有6種,最新的期刊是MolecularPharmaceutics(2004年)。從發表周期來看,有半月刊(2種)、月刊(6種)、雙月刊(4種)、季刊(2種)和年刊(1種)不等;從學科專業來看,8種期刊主要涉及藥理學(包括臨床藥理學)、6種期刊涉及藥物發現和藥學,另一種期刊內容是藥物化學。15種期刊目前的出版機構分布如下:5種期刊分別屬于4種科技社團,即美國藥理學和實驗治療學學會(表中第2和9位期刊)、美國化學會(表中第15位期刊)、AmericanCollegeofNeuropsychopharmacology(表中第11位期刊)和國際控釋協會(表中第13位期刊);5種期刊屬Elsevier出版集團(表中第4、5、8、10和12位期刊);其他是Nature出版集團(表中第1位期刊)、AnnualReviews出版社(表中第3位期刊)、CellPress出版社(表中第6位期刊)、Willy出版商(表中第7位期刊)和Taylor&Francis出版商(表中第14位期刊)。以上分析說明,高影響因子的藥理學和藥學類期刊以綜述類期刊占多數,其影響因子與創刊年和出版周期的關系不大,它們均由知名的科技社團和學術出版商出版發行。這些特點與SCI收錄的高影響因子期刊相似[3]。
2高影響因子的藥理學和藥學類期刊稿件的來源
經查閱各刊投稿須知發現,高影響因子的藥理學和藥學類期刊對其刊載的論文研究領域和研究范圍的定位非常清晰,對稿件的學術質量也有嚴格的要求,如NatureReviewDrugDiscovery[4]刊載的綜述性論文定位在藥學領域中最高質量、具有權威性并通俗易懂的文章。這些期刊的稿件多數來源于編輯主動約請相關專家或知名學者撰寫。
2.1綜述類期刊
綜合類期刊對稿件來源的要求可歸納為以下4種:(1)要求作者是相關研究領域的學科帶頭人和資深學者,這些作者都是約請的。這些期刊有NatureReviewDrugDiscovery,AnnualReviewsPharmacologyandToxicology[5],DrugResistanceUpdates[6]和TrendsinPharmacologicalSciences[7]。(2)多數稿件來自約請的專家;對于自由來稿,要求作者預先與主編聯系,提交論文提綱,得到認可方可開始準備稿件,如PharmacologicalReviews[8],Pharmacology&Therapeutics[9]和DrugDiscoveryToday[10]。(3)由執行編輯和主編策劃每期主題,相關的特約知名學者供稿,如AdvancedDrugDeliveryReviews[11],CurrentOpinioninPharmacology[12]。(4)要求作者預先提交稿件寫作提綱,需主編認可;少數自由來稿,如MedicinalResearchReviews[13],DrugMetabolismReviews[14]。正是對期刊稿源的高要求,使這些綜述類期刊中的綜述和述評能夠反映各學科的最新研究前沿和研究熱點,起到引領學科發展的作用。因此,這些期刊在學界的影響力較大,被引用頻次也很高,對于研究人員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2.2以原創性研究論文為主的期刊
以原創性研究論文為主的4種期刊中,兩種涉及臨床藥理學研究,兩種涉及藥劑學研究。期刊中的原創性研究論文多來源于自由投稿,但需經過嚴格的同行評議;少數綜述性論文源于特約專家的稿件或要求作者預先聯系編輯并提交論文提綱得到許可后再正式投稿。這些期刊近年來注重組織??蛑黝}專欄;如ClinicalPharmacology&Therapeutics[15]自2008年每年在2月組織專刊,并在其學會網站上提前預告出版的主題欄目,吸引相關作者投稿;Neuropsychopharmacology[16]在2009年組織過4次主題專欄;JanuralofControlledRelease[17]每年組織會議??驅?MolecularPharmaceutics[18](2004年創刊,雙月刊)自2006年開始每年都組織3~5次主題專欄,是4種以原創性研究論文為主的期刊中組織專欄最多的一種。從這里看出,新創辦的學術期刊更注重主動組織相關學科研究熱點和生長點的主題專欄,吸引讀者閱讀,提高期刊的影響力。
3稿件的約稿和組稿方式
高影響因子的藥理學和藥學類期刊的稿件多經過編輯約稿和組稿而來的,特別是綜述類期刊。這些編輯本身就是本學科的知名學者教授,非常了解本學科研究領域的研究前沿,知曉相關權威專家和學科帶頭人。因此,利用自身的學術影響力容易約請到權威專家的稿件。同時,這些藥學期刊具有較高的學術影響力和聲譽,特約專家也愿意在這樣的期刊上發表文章。一般約稿的方式有:(1)編輯直接約請作者,如DrugResistanceUpdates,DrugDiscoveryToday。(2)先由副主編推薦作者,再由編輯約稿,如PharmacologicalReviews。(3)執行編輯或主編選題組織專刊并約稿,如NatureReviewDrugDiscovery。(4)由編輯邀請某專業權威專家作為主題欄目特約編輯,再由特約編輯約請該專業相關專家學者供稿,如CurrentOpinioninPharmacology。(5)通過分析作者最常引用的關鍵詞尋找主題,約請相關學者的稿件,如MolecularPharmaceutics。
4討論及思考
4.1高水平綜述性論文對藥學期刊的影響高影響因子的藥理學和藥學類期刊均出自于世界上醫學科技期刊出版大國[19],這些期刊中多數為綜述類期刊。分析結果表明,無論是來自營利性的學術出版商還是非營利性的科技社團,綜述類期刊的載文量都不高(表1),說明這些期刊更注重稿件的學術質量,而非數量。高水平的綜述性論文一般被引用頻次較高,對學術期刊影響力的貢獻較大。因此,積極主動約請專家學者撰寫高水平的綜述性論文,有利于提高學術期刊的影響力。
4.2約稿和組稿對藥學期刊的影響
高影響因子的藥理學和藥學類期刊中綜述類期刊的稿件多通過約稿獲得,如CurrentOpinioninPharmacology將藥理學各專業細化成若干主題,就相關主題,編輯每年約請各領域權威專家綜述一次這些主題的最新研究進展[12];原創性研究論文為主的期刊更注重專題組稿,如美國化學會的期刊MolecularPharmaceutics通過分析作者最常引用的關鍵詞尋找重要主題,每年出版多期主題專欄[18],使得該刊在短短的時間內影響因子位于藥理學和藥學類期刊的前列。而國內藥學期刊中的稿件包括綜述和研究論文,一般以自由投稿為主,這與高影響因子的藥學期刊存在著明顯差異。近來各學術期刊編輯同仁的約稿和組稿意識不斷提高,如《藥學學報》自2009年開始嘗試組織??蛯?,至今已組織過3次???2009年第3期“多靶標藥物研究”;2010年第2期“抗艾滋病藥物研究”;2011年第1期“轉化醫學-藥物研究與創新”。1次專欄為2010年第3期的“抗甲型H1N1流感藥物研究”。這些專刊專欄均受到讀者好評。由此可見,在國內大量藥學類稿件外流[20]的不利條件下,選擇重要課題和學者研究的熱點及興趣點作為主題組織??驅?,請編委擔任特約編輯,主動吸納優質稿源還是能夠得到廣大學者的響應。
文章編號:1003-1383(2013)01-0121-04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在藥學本科的培養方案中,很多醫藥院校都包含《藥學英語》課程,或為專業必修課,或為專業選修課。不同院校所用的教材具有多樣化的特點,而且普遍認為市場可供選擇的幾種教材各有優勢,但是都存在一些不足[1,2],不少院校結合自身特點補充了一些教學資料甚至自編教材,同時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在西部民族地區藥學本科中進行《藥學英語》的教學,具有其自身的特點,需要進行積極的探索與實踐。右江民族醫學院2011版專業培養方案規定,《藥學英語》是我校藥學本科(四年制)學生第3~4學年的專業選修課程,共36學時2.0學分。從我校2009級藥學本科開始,筆者從事了2年的《藥學英語》教學探索與實踐,下面以右江民族醫學院為例,淺談《藥學英語》在民族地區藥學本科中的教學實踐與思考。
1.教學目標的定位
我校地處少數民族聚居的百色革命老區,主要招收少數民族學生,少數民族學生占在校生的60%以上。我校的培養目標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級應用型醫藥人才,大多數畢業生到本民族地區的基層單位工作。因此,我校藥學本科藥學英語的教學目標要立足我校學生的實際,服務于我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緊密結合畢業生未來工作和發展的實際需要,進行合理的定位。相對于東部醫學院校的學生來說,我校藥學本科生的公共英語基礎較薄弱,聽說水平更低,而且將來多到本地區的基層單位工作,進行專業外語交流的機會很少,專業外語的應用主要集中在藥品說明書的閱讀、深造學習、科研前的文獻檢索和論文題目與摘要的寫作上。因此,我校藥學英語的教學重點在于中低難度專業外語的閱
2.教材與教學內容的安排
目前市場上可供選擇的《藥學英語》教材有:①復旦大學出版社,章國斌主編,涵蓋藥品說明書、英美藥典、藥品生產管理規范、美國《化學文摘》(CA)和藥店英語等內容。②高等教育出版社,李有貴主編,以藥品說明書的主要內容為綱,對相關內容進行介紹,宗旨是提高學生在藥學涉外業務中的英語交際能力。③人民衛生出版社,史志祥主編,分上下冊。上冊為基礎藥學英語部分(科普類),除按藥學專業學科分單元介紹外,還有藥典、藥品說明書、新藥研發、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等章節,每單元最后介紹醫藥英語構詞知識。下冊為專業藥學英語部分(以專業雜志最新論文為主),也按學科分單元。④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史志祥主編,包括臨床藥學英語、藥品英語名稱、專業文獻閱讀和翻譯、藥品說明書、中藥學英語等。⑤人民衛生出版社,李大魁主編,包含臨床藥學概況、藥物評價、藥物治療學、藥物安全性、藥歷文檔、專業研究論文與醫生和患者的溝通等。根據教學目標定位,我校選用適合分學科深造學習的教材,即史志祥主編的《藥學英語》(人民衛生出版社,第4版)。由于該教材存在一些不足,尚不完全符合我校的教學需要,筆者匯編了教學資料予以彌補。教學內容的安排如下:
(1)專業詞匯 該教材沒有擺脫公共英語的思維模式,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課文閱讀-背單詞-做題的老路上[1]。而我校藥學英語教學重點是閱讀翻譯,影響閱讀的關鍵是專業詞匯,這正是專業英語與公共英語的最大區別,應是本課程教學的核心。因此,本課程的首要任務是傳授學習專業詞匯的方法。很多詞匯中包含具有固定含義的前綴、后綴和詞根,少量的前綴、后綴可以派生出大量單詞,掌握前綴、后綴可以輕松學習專業詞匯[3]。盡管該教材課后以15個表的方式匯編了大量醫藥英語詞根和零散的前綴、后綴,改善了第3版教材忽視專業詞匯構詞法的面貌,但是沒有系統匯編常見前綴、后綴,難以與公共英語銜接;沒有匯編有機化合物的英文命名法則,難于教學大量藥物的化學名稱,而這恰恰是藥學英語的核心詞匯。為了照顧學生的公共英語基礎,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筆者補充了英語常用前綴、后綴和詞根表,于第1次課(3學時)講授,實現公共英語詞匯與專業英語詞匯的銜接;為了便于學習藥物的化學名稱,筆者補充了英文化學命名簡介等資料,于第2次課講授,這也是第1次課構詞法的應用。
(2)課文閱讀 第3~7次課,筆者選教了7篇上冊的課文,內容分別涉及不同學科,重點引導學生運用構詞法和英文化學命名法則推斷專業詞匯的含義,同時總結翻譯技巧。第8~9次課選教2篇涉及藥物化學和藥物分析的下冊課文,重點是了解專業英語論文的結構。
(3)實踐應用 該教材涉及藥品說明書,進行了一些科普性的介紹,但是沒有對藥品說明書的常見項目進行系統介紹,也沒有舉例進行說明書的閱讀,學完后不能真正掌握藥品說明書的閱讀技巧。此外,該教材沒有涉及文獻檢索和論文題目與摘要的寫作,不適應科研和的實際需要。因此,筆者補充了FDA英文藥品說明書規定項目、2個藥品的英文說明書、CA檢索講義、論文英文題目與摘要的寫作技巧和常見錯誤分析等資料,于第10~12次課講授。
3.教學方法與效果
由于授課內容包括幾個板塊,不同板塊之間差異較大,宜針對不同板塊運用不同的授課方法。
(1)專業詞匯板塊 從公共英語單詞學習經驗交流入手,與專業英語詞匯進行比較,輕松過渡以增強學生學習專業英語的信心,培養學習興趣。如給出一個大學英語四級核心詞匯president,提問學生是如何學習和記憶的?引導學生總結出前綴、后綴、詞根、復合和外來語等幾種構詞法。接著分類列出常見的前綴、后綴等,運用構詞法分析公共英語單詞,再引導學生推測專業英語詞匯的意思。例如,表示否定、相反意義的常見前綴有:ab,dis,in, un否定;mis,pseudo錯誤;anti, contro, counter相反,反抗。分析disappear,“不出現”就是“消失”,推斷antibody,“反抗身體”就是“抗體”。對于有機化合物的英文命名法則,先要求記住甲烷methane,乙烷ethane等幾個烷烴,指出ane是烷烴的后綴,其余部分是表示碳數的詞根,各類有機物命名相應改變前綴、后綴即可,如醇類的后綴是把烷烴后綴的e 改為ol ,甲醇就是把methane相應改后綴即得methanol。課堂中逐一總結,適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課后布置一些代表性化合物的命名。事實證明,該教學法很受學生歡迎,取得很好的效果,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大增,為專業詞匯學習和后續課文閱讀奠定了良好基礎。
(2)上冊課文板塊 這部分的課文很多,不可能在短短的5次課內學完,筆者認真選擇了幾篇中低難度的課文進行教學,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每次課認真篩選十幾個有代表性的中低難度的句子作為翻譯任務,進行任務型教學;另根據我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實際,個別難度較大的句子不作為翻譯任務,由教師直接引導學生翻譯。這樣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師起到引導、啟發作用。上課時,教師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3人),每組都有一個句子的翻譯任務,由各組舉手領取任務,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翻譯作答。翻譯前,允許翻譯者提問生詞求助,面對求助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構詞法和化學命名法則推斷生詞含義;翻譯后,教師引導學生糾正、完善翻譯,同時總結翻譯技巧。如給出翻譯任務: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 engineering and produc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it is likely that even more agents will be produced artificially.
引導學生推斷生詞:mono單,clone 克隆,monoclonal 單克隆的;anti抗,antibody 抗體。學生翻譯為:隨著基因工程的發展和單克隆抗體的生產,人工生產的藥物會越來越多。此時,教師引導性提問:中成藥、化學藥品、生物制品都是人工生產的,這里的produced artificially到底是提取還是合成呢?最后總結翻譯技巧:必要時適當換詞以避免字面直譯的歧義,這里的produced artificially翻譯為“人工合成”更佳。實踐證明,本教學法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專業外語閱讀翻譯能力。
(3)下冊課文板塊 下冊課文難度普遍較大,不適合任務型教學法。為了讓學生對科研論文有一定的了解,為將來深入學習和科研打基礎,筆者選了2篇具有論文經典結構的課文引導學生學習,重點介紹論文的結構,同時引導學生分析推斷文中的專業詞匯。經詢問,學生表示下冊課文較難讀懂,難以獨立翻譯,但是學習后對科研論文結構有了基本認識。
(4)實踐應用板塊 該板塊包括藥品說明書、文獻檢索和寫作,需要重視實踐練習并檢驗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教師給學生介紹相關知識和操作步驟后,結合實例進行示范實踐,然后給出實踐練習任務由學生當堂實踐,接著以抽查方式檢驗學生的練習效果,針對存在的問題馬上進行補充講解和糾正。最后,布置課后實踐任務,要求全體學生按時完成。從完成的實踐任務來看,學生初步熟悉了以上幾種應用技能。
4.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授課學期安排不太合理 我校2011版專業培養方案規定,藥學本科(四年制)學生第3~4學年選修《藥學英語》。根據我校藥學本科實習時間安排,可選的學期是大三上或下學期,而學生多集中在大三上學期選修該科目,教務處又安排在上半學期教學,學生還沒有藥物分析、藥物化學、藥理學等專業課的中文基礎,或中英文同時學習,此時學習專業外語的難度可想而知,因此,學生難以學好該課程。建議培養方案規定,只能在大三下學期選修該課程,如果確實需要安排在大三上學期也要安排到下半學期,努力讓學生具備藥學專業的中文基礎后再學習本課程。
(2)學生對該課程重視不足 學生對該課程不夠重視,在課前少有預習,在課堂上聽課學習的積極性不夠,運用任務型教學法要求每組學生完成一個翻譯任務,除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外,還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互動教學的進行。學生在課后也很少復習和自學其他課文,布置課后作業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復習。但這些手段更多的是強迫學生被動學習,沒有真正從學生內心深處激發其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以后嘗試在課程開始時提出實際工作的一些問題,突出本課程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價值,用實例體現本課程的重要性,促使學生主動積極學習本課程。
(3)課堂互動氣氛不夠活躍 在詞匯板塊的互動教學中,學生表現得很積極,但是在上冊課文句子的翻譯互動中表現不夠積極,舉手主動領取任務的不多,往往要教師指定小組來翻譯。領取任務后,小組內部討論不熱烈,往往是由基礎較好的同學作答,其余同學較少發言。這些問題反映了很多學生的公共英語基礎太薄弱,想積極參與但是底子不足。只有努力提高學生的公共英語水平,才能真正學好藥學英語。
(4)教師自身水平有待提高 我校外語部的教師由于缺乏藥學專業知識,要教好藥學英語有較大的困難,而藥學專業畢業的教師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外語訓練,特別是口語和聽力訓練,也沒有國外學習或工作的經歷,授課時外語口語表達不夠流利、準確,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教學效果特別是影響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藥學專業畢業的授課教師要積極向外語部的教師學習口語和聽力,在外語部教師的幫助下努力提高自身水平。
參考文獻[1]陳 龍.高等醫藥院?!八帉W英語”教學的新思考[J].醫學信息,2012,25(2):3233.
[2]劉 濤,徐玉玲,萬德光.基于藥學英語特點的教學過程優化探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26(5):7172.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ADA)又稱主動脈剝離癥[1],主動脈內膜撕裂后血液進入主動脈壁間剝離內膜而形成“雙腔主動脈”博士論文或主動脈瘤樣擴張。若瘤體繼續擴大,會引起破裂出血。一旦破裂,搶救非常困難,病死率極高?,F將我科2005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夾層動脈瘤患者18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如下。
1. 臨床資料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患者18例中男15例,女3例,年齡27~77歲,平均52歲;DEBAKEY分類: I型8例, II型2例, III型8例; 博士論文3例合并有主動脈瓣二葉式畸形。體外循環手術12例,其中Bentall術3例,Wheat術2例,全弓置換3例(其中Bentall+全弓置換1例),半弓置換5例(其中Wheat+半弓置換2例,Bentall+半弓置換1例); 6例采用覆膜支架植入術。
2 術前觀察與護理
2. 1 疼痛
疼痛是本病最常見的首發癥狀,主要表現為撕裂樣、燒灼樣或搏動性胸、腹疼痛[2],本組以疼痛為首發癥狀16例(88. 8% )。仔細觀察疼痛的部位、性質,遵醫囑給予止痛劑,其中嗎啡6例,度冷丁6例,鎮靜劑7 例;護理中嚴格掌握用藥劑量,密切觀察疼痛部位是否改變,止痛劑的療效與不良反應,有異常及時報告醫師。
2. 2 生命體征
2. 2. 1 血壓
高血壓一直被認為是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重要病因,而且高血壓可增加主動脈負擔引起動脈瘤破裂。本組病例均有高血壓病史,入院后均給予持續血壓監測,并按醫囑口服降壓藥物或使用硝普鈉、硝酸甘油等藥物靜脈泵入,血壓控制在100/60mmHg、心率60~70次/分左右,防止夾層繼續分離。因急性期多表現為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搏細速,血壓持續升高,所以在血壓監測中要求觀察細致、記錄準確。
2. 2. 2 周圍血管搏動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局部血腫可阻礙血流通過管腔造成相應動脈無血流灌注,必須經常檢查雙側橈動脈、足背動脈的搏動是否消失,雙側搏動是否對稱,并監測四肢血壓變化。本組1例出現右側足背動脈阻塞及時處理。
2. 2. 3 神經、泌尿系統
病變累及供應腦或脊髓的動脈,或休克減少血液灌注,或壓迫神經可產生一系列神經癥狀。還應注意有無少尿、無尿及血尿。
2. 3 健康教育
合理指導飲食,進低鹽低脂易消化食物;絕對臥床休息;避免情緒波動、用力排便,以防病情突然加重。
2. 4 心理護理
該疾病起病急、治療復雜、用藥多、治療費用高,患者受家庭、社會、經濟干擾多,再加上反復發作的疼痛護理職稱論文等均使患者心情焦慮、恐懼。針對患者出現的心理問題,多關心體貼患者,對他們進行疾病知識簡單講解、介紹目前治療此病的成功經驗以及本院先進的醫療護理水平,博士論文同時利用家庭、社會等支持系統的配合,使患者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從而減輕心理緊張和情緒波動,避免血壓升高,達到主動配合治療的目的。
3 術后觀察與與護理
3. 1 術后出血
因為體外轉機時間長,凝血機能破壞,吻合口張力過大,主動脈壓力過高而發生手術創面及人造血管吻合口滲血或裂開,如不及時處理可致休克、缺血性腎功能衰竭、低心排綜合征等,因此,術后需加強監護,常規使用止血藥,密切觀察并記錄縱隔及胸腔引流管的量、顏色、性狀,定時擠壓胸管,并對該患者實施低負壓吸引,壓力6~12cm H2O,確保管道的引流通暢,若短時間內引流出較多血液并有血塊,且中心靜脈壓升高,心率增快,血壓下降,應立即配合醫生進行處理。本組2例患者術后12小時內出血較多,經止血、輸血等處理后引流液明顯減少。
3. 2 循環系統
盡快補充血容量,維持正常血壓,以提高心室充盈度,增加心排量,護理工作中嚴格記錄24小時出入量,特別是尿量的觀察。術后患者大部分表現為高動力狀態,心率快,血壓高,應盡早使用血管擴張劑減輕血管阻力,首選藥物硝普鈉,每分鐘1. 0~2. 5μ微量泵泵入,使平均動脈壓維持正常較低水平,同時適量應用正性肌力藥物如多巴胺或多巴芬酚丁及西地蘭強心,用藥期間嚴密觀察血壓。
3. 3 呼吸道的護理
術后常規應用呼吸機輔助呼吸,加強管道護理,及時吸痰,定時監測血氣,根據血氣分析結果,調整呼吸機參數,避免使用PEEP以減少胸腔內壓力,使吻合口承受最小壓力,拔除氣管插管后給予面罩吸氧,鼓勵咳嗽和排痰,減少肺部感染。
3. 4 預防感染
因手術時間長,移植異體材料多,手術創傷和體外循環對機體免疫力的影響致使術后易發生感染,應加強體溫監測;嚴格無菌操作;加強各管道的護理;嚴格遵醫囑給予高效抗生素的使用等。本組1例手術可能由于人工移植物引起全身性非感染炎癥反應,體溫高達39. 5℃,給予積極對癥處理,包括物理降溫、藥物(如消炎痛栓塞等)降溫的方法,體溫恢復正常,對術后恢復未造成不良影響。
3.5 出院指導
人造血管移植術后吻合口愈合機化較慢,應避免劇烈運動,有規律安排休息時間,注意補充營養,博士論文鍛煉身體,提高機體免疫力,盡量避免各種感染,防止勞累、情緒激動、劇烈咳嗽。定時定量按醫囑服藥,如術中行瓣膜置換應終身服抗凝藥物,出院1周后復查凝血酶原時間,終身定期隨訪。
參考文獻
中醫藥是我國自然科學領域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最具優勢、最有特色的行業,是我國傳統瑰寶。新時期,除社會發展和中藥產業快速增長的因素外,中藥行業職業種類的日漸增多和細化,迫切要求中藥人才從單一學術型向復合應用型發展,并與醫學、生物技術、農學等多學科合作培養復合應用型高層次人才,實現中藥產業的技術性變革。首批開展中藥學專業學位43家院校中,中醫藥院校22所,西醫藥院校11所,綜合性院校7所,農林院校2所,商業院校1所,幾乎覆蓋各類院校,也充分表明這一點。因此,以中藥學為主體,多學科交叉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是成功構建中藥學專業學位培養模式的重要環節。如中藥學與化學、工學等緊密結合,著力培養為從事藥物研究、開發和生產的工程技術工作的創業型人才和技術型人才;藥學與醫學結合,著力培養能解決藥物質量控制和臨床合理用藥等問題的執業藥師型人才;藥學與管理學結合,培養能進行科學決策、經營管理的管理型人才。圍繞以上專業方向構建培養模式,制定相應的技能操作大綱和考核與評價指標體系,并加強基地與技能實驗室建設,將有效保證并不斷提高中藥學專業學位的人才培養質量。
以產學研結合打造中藥學專業學位主要培養環節中藥學專業學位設置方案明確要求,教學應以能力與技術培養為核心,聘請在中藥研發、注冊、生產等環節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參與教學,教學方式注重教師講授與學生研討、模擬、案例教學的有機結合。按照此要求,校企、校(醫)院聯合培養的產學研結合模式應成為專業學位培養的主要形式。在此基礎上,采取雙導師制的指導方式,學校導師負責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合作單位導師負責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培養。由此,校外基地建設也成為決定專業學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除了生產企業的技術、管理與市場營銷等部門,醫院臨床藥學部、藥房以及醫藥公司等實踐基地以外,充分發揮和利用高?,F有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產學研基地等優勢條件,與國家和各省重大工程、重點應用型科技攻關項目以及社會企事業單位的需求掛鉤,是強化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支撐條件。
2構建舉措
2.1明確人才培養定位,科學設置方向培養目標上,中藥學專業學位旨在培養能夠結合實際工作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勝任中藥產業各個領域工作的高層次專門人才。以此目標為指導,可以明確中藥學專業人才培養定位應是從事中藥產業各領域、各環節的質控、監管、營銷的應用型人才,而非藥物組成、機理及相關理論研究的學術型人才。在實際培養工作中著重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培養:系統掌握本學科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具備全面勝任行業實際工作的實踐應用能力;基本掌握生產、流通、管理與科研設計等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與方法,具備敏銳發現、善于分析、快速解決應用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或突出事件的組織應變能力;同時注重人文與專業素質的培養,具備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和及時處理相關工作的溝通協調能力。
在學科專業方向,可設置為中藥新藥研究與開發、中藥制劑分析與質量控制、中藥材種植與加工、中藥市場營銷與管理、醫院調劑與制劑等5個主要方向,基本涵蓋了中藥產業及社會服務等各個領域。中藥新藥研究與開發方向要求研究生掌握中藥新藥研發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熟悉中藥新藥注冊法規和政策,具有現代中藥產品研發各環節的科學設計能力,勝任現代中藥研究與開發工作。中藥制劑分析與質量控制方向著眼于中藥及復方制劑的質量監控工作,要求學生掌握中藥制劑定性鑒別等現代分析技術和方法。中藥材種植與加工方向主要培養掌握藥用植物栽培與鑒定的基本理論和技能,能從事中藥材種植、鑒定、加工、炮制及中藥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等工作的專門人才。中藥市場營銷與管理旨在培養適應現代醫藥企業、事業單位需要,掌握營銷、經濟、法律專業知識與技能及中醫藥知識的高級管理人才。醫院調劑與制劑醫院制劑方向旨在培養能夠開展醫院制劑監管工作,對臨床醫生與患者進行用藥指導與信息服務的專門人才,應掌握中藥飲片的鑒別、保管,掌握中藥各種劑型的制備過程及各生產崗位的標準操作規程。
2.2強化階段培養,優化培養過程圍繞實踐應用能力與技能的培養,擬設置課程學習、專業實踐、學位論文3個主要環節。其課程學習為第一階段,時間為第1學期,在學校集中完成課程學習和基本實驗技能;第2學期至第6學期為實踐技能培養期,進入企業的生產技術、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等部門進行專業實踐技能訓練,期間,第4學期至第6學期不脫產開展學位論文研究工作。第一階段在主、副導師指導下填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計劃,主要工作是按照課程要求完成所選理論課程和技能方法課程的學習。課程由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選修課組成。公共課由外語和政治理論課組成,為必修課程。專業基礎課主要反映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近期國內外研究進展,為必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為方向分化課,是依據研究方向的不同,開設的側重某一分支學科的系統知識,為選修課。
例如,制藥工程與技術方向可設中藥工業化制劑原理及技術、制藥設備原理、中藥藥品設計與研發、GMP與技術改造等課程。中藥檢驗與分析方向可設置中藥品質評價與質量標準建立、藥品檢驗標準操作規范、中藥儀器分析專論等課程。醫院調劑與制劑方向可設置中藥臨床研究管理、中藥調劑學專論、中藥臨床循證評價、中藥物流通論等課程。依據中藥學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課程內容應突出知識交叉性、實用性、創新性的特點,要注重理論學習與生產管理實際有機結合,以知識或問題(能力)為主線把不同學科知識加以綜合,創新教學方法。
授課方式上,多采用課程講授、案例研討和實驗設計等形式,重視發揮在中藥產業管理環節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醫院)專家參與教學。第2階段是中藥學專業學位培養工作的核心內容,主要在合作企業的生產技術、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等部門進行專業實踐技能實習,時間為2年半。第2階段可分為專業方向的基本技能訓練和專項技能訓練兩個部分。最后一年應屬于專項技能訓練階段,在導師指導下完成,并進行資料收集,撰寫文獻綜述、開題報告,完成開題報告評議工作,并進入學位論文研究工作。第6學期完成論文,進行學位論文答辯與申請環節。
2.3產學研結合,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專業技能訓練工作中以產學研結合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是保證專業學位培養質量的主要手段。國際先進藥學教育均著重于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側重于實踐技能訓練,為我們提供很好的借鑒。以美國的Pharm.D學位為例,前1~3年進行早期藥學實踐或介紹性藥學實踐,第4年全年進行進階藥學實踐。大多數學校在藥學實踐完成時不僅授予學位,還頒發實習畢業證,沒有實習畢業證,就難以找到工作。英國的臨床藥學實踐多采用連續性實踐方式,時間大約為1年,實踐范圍包括醫院、社區、藥房、國民健康服務機構等,實踐方式亦多種多樣。日本、德國均有相似的藥學實踐要求。因此,中藥學專業學位應充分發揮校企、校院聯合培養的優勢與特色,采取雙導師制,即由學校在職研究生導師和合作企業具有高級職稱的專家共同擔任導師,指導研究生技能訓練與學位論文工作。充分發揮企業導師在專業技能實習和學位論文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針對實踐技能培養環節應出臺相應的技能操作大綱與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確保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同時還應制定基地的建設規范,特別加強生產、流通等方面基地條件與教學設施建設尤為重要。
2.4規范格式與評閱標準,強化學位論文質量學位論文是研究生申請學位的主要依據,狹義上講,論文質量即代表著一個類型研究生教育的質量,是判別一個模式成功與否的主要標志。因此必須做好中藥學專業學位的論文工作。在內容上,學位論文須與中藥產業的實際需要相結合,體現學生運用中藥學及相關學科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中藥學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論文類型可以是質量較高的現場調查分析報告、針對主要技術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研究設計解決方案,或者其它相關研究論文。作為學校管理部門,應及時細化論文格式規范、內容與行文要求,要設置相配套的學位論文評閱標準與管理辦法,供評閱、答辯以及學位評定委員會專家參考執行。
論文關鍵詞:丙戊酸鈉治療精神分裂癥攻擊行為體會
精神分裂癥患者住院期間常伴有沖動和攻擊行為,具有很大的危險性,日益受到精神科專業人員的重視。丙戊酸鈉,是一種不含氮的廣譜抗癲癇藥,屬GABA轉氨酶抑制劑,作為一種情緒穩定劑被廣泛用于躁狂癥的治療,并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本文回顧分析我科2008年6月~2010年6月間住院用丙戊酸鈉治療的30例精神分裂癥且具有攻擊行為患者臨床資料,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間我住院治療具攻擊行為、精神分裂癥患者30例,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總分>38分;外顯攻擊行為量表修訂版(MOAS)評分總分4分以上。≥2種抗精神病藥物治療8周以上;排除腦器質性疾病,無嚴重心、肝、腎等軀體疾病、癲癇、藥物過敏、白細胞減少史及嚴重的慢性衰退癥狀等。男26例,女4例,患者平均年齡(32.4±5)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4.5±3)年,住院時間0.5~3年,平均住院時間(2±0.5)年。
1.2方法 治療以原用抗精神病藥物維持不變藥學論文,其中氯丙嗪15例,氯氮平8例,利培酮5例,喹硫平2例。加用丙戊酸鈉,起始劑量為0.6g/d,平均劑量1~1.2g/d;
于治療前及治療后第4周用包括言語攻擊、對財物的攻擊、自身攻擊、對他人軀體攻擊4個分量表的MOAS各評定一次。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共18項,分別計算加權分及5個因子分,于治療前及治療后第4周各評定1次。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第2周、4周末各檢查心電圖、肝功能、腎功能及血常規1次。
2 結 果
2.1治療前后患者在焦慮憂郁、缺乏活力、思維障礙、激活性、敵對猜疑5個因子分比較無顯著變化。30例治療后MOAS比較:降至0分者8例,占26.7%,不同程度改善者10例,占33.3%,無改變12例,占40%,總有效18例,總有效率為60%。
2.2不良反應 加用丙戊酸鈉后,檢查血常規、肝功能、尿常規、心電圖均無明顯異常。5例(16.67%)患者在治療開始的2周出現輕度胃腸反應,飲食差, 惡心,8例(26.67%)患者出現椎體外系癥狀,7例(23.33%)患者出現嗜睡、口干、頭痛,4例(13.33%)患者出現心動過速等不良反應,均經對癥處理后減輕或消失。無因嚴重不良反應而停藥者。
3討論
有研究顯示精神病患者攻擊行為的發生率高于普通人群,而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攻擊行為的發生率更高。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攻擊行為,往往與命令性幻覺、被害妄想、易激惹、猜疑、敵意和怪異行為有關;經抗精神病藥治療,大部分患者其攻擊暴力行為會好轉或消失,但對部分患者的沖動攻擊行為療效不是很理想。臨床上常聯合應用苯二氮革類藥物治療,可短時間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攻擊行為和激惹,但苯二氮繭類藥物較快耐受、鎮靜和成癮性的問題不易解決。有報道采用改良電休克(MECT)治療可快速有效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沖動攻擊行為[1]。另外,神經松弛劑氯丙嗪、氟哌啶醇急性期應用雖有良好效果,但較易出現錐體外系反應。
近年來,抗癲癇藥丙戊酸鈉作為心境穩定劑被廣泛應用精神疾病治療中,丙戊酸鈉可強化抗精神病藥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效果[2]。本研究結果顯示:合用丙戊酸鈉治療具有興奮躁動或攻擊暴力行為、對抗精神病藥物反應不佳的患者,有效率為60%得以控制或顯著改善。Casey等通過多中心的雙盲研究實驗也發現,用奧氮平或利培酮合并丙戊酸鈉比單一用奧氮平或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起效速度快、療效好,可不增加抗精神病藥的劑量,縮短了住院時間藥學論文,安全有效,患者有很好的依從性。丙戊酸鈉可強化不典型抗精神病藥治療精神分裂癥,單一治療時無效,這些效應顯然不能為穩定心境、減少沖動或抑制攻擊所解釋,而是改善了精神分裂癥的核心癥狀,如陽性癥狀和陰性癥狀。本組8例以氯氮平長期治療,仍具有攻擊行為,加用丙戊酸鈉1~2周后攻擊行為得到控制。原因可能是合用丙戊酸鈉后提高氯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陽性癥狀的療效[3],阻斷了電壓敏感鈉通道,減少神經遞質釋放,強化了不典型抗精神病藥阻斷D2和5-HT2A受體的效應有關。本資料中加用丙戊酸鈉后,檢查血常規、肝功能、尿常規、心電圖均無明顯異常。常見輕度胃腸反應,椎體外系癥狀,心動過速等不良反應,對癥處理后減輕。無因嚴重不良反應而停藥者。
總之,丙戊酸鈉可強化抗精神病藥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效果,可不增加抗精神病藥的劑量,安全有效,患者有很好的依從性,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楊孔軍,劉鐵榜,楊海晨,等.MECT聯合治療伴興奮攻擊行為的難治性分裂癥的對照研究[J].中國民康醫學,2005,17(9):485-486.
[2]左代英,吳英良.抗癲癇藥物在精神分裂癥治療中的應用[J].山東精神醫學,2006,1(1)62-65
[3]賈曉.丙戊酸鈉對氯氮平血液濃度和療效的影響[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07,1(1):310-311.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3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203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