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25 15:20:3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醫學生實習工作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當日下午,在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協委員駐地長白山國際酒店,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委員、我國冠心病介入治療的泰斗之一高潤霖先生接受了本刊記者的獨家專訪。
高潤霖院士就醫療人力資源建設方面,分別從農村衛生建設和完善醫學教育體系兩個方面進行了深刻的剖析。
加快培養農村適用醫務人員
高潤霖說,從幾次參加政協調研農村醫療衛生情況看,目前即使在偏遠地區,一般也都建起了鄉鎮衛生院和農村衛生室,并有了一些基本設備。醫改正式啟動后,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這些衛生機構的硬件會很快進一步改善。問題是這些農村醫療機構缺乏適用合格的醫務人員為群眾提供高質量的醫療衛生服務,而培養在農村用得上、留得住的、適用合格的醫務人員卻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因此,農村醫療人力資源缺乏的狀況若不能有效解決,將成為醫改的瓶頸。他說,目前農村醫療人力資源缺乏的情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廣大農村鄉鎮衛生院缺乏較高技術水平的醫護人員,在偏遠地區鄉鎮衛生院中,有大專學歷者鳳毛麟角,70%-80%為中專及以下學歷者。
鄉村衛生室更是缺乏正規醫務人員,在發達地區老中專畢業生是最高學歷,大多為當年的赤腳醫生。偏遠地區則基本上無學歷。有助理醫師或醫師執照者極少,偏遠地區則基本沒有。當前農村醫療人力資源分布的現狀很難滿足在短期內做到給當地農民提供滿意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二是我國現行醫學教育體系沒有培養在農村能用得上、留得住的正規醫務人員的渠道。
為了盡快培養農村適用人才,高潤霖在提案中提出了如下建議:
第一,醫改方案中提出了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的醫學本??平逃幦《ㄏ蛎赓M培養等方式,為貧困地區培養實用衛生人才,是盡快解決鄉鎮衛生院醫生來源的有效途徑,建議盡快啟動。這部分畢業生應保證在當地鄉鎮衛生院至少工作一定年限以上。待遇和職稱等應給予具體規定,讓他們安心為農民服務。
第二,事實已證明過去培養的老中專畢業生(一般為醫士專業)在農村很好地發揮了作用,在農村用得上、留得住。但現在醫士專業已取消,建議在部分學校恢復中專醫士專業,可稱為農村醫生專業,定向免費為農村衛生室培養鄉村醫生,可招收初中畢業生,培訓三年,畢業后迅速充實到廣大的鄉村衛生室中,改變目前鄉村醫生大多無學歷的現狀。這些中專生雖然水平不如大專生,但終歸經過正規訓練。至少比當年的赤腳醫生水平要高。
對鄉村醫生應給予適當待遇??蓞⒄彰褶k教師待遇,改變現在靠賣藥維持生活的狀態。
第三,對在職的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和鄉村醫生,根據個人具體情況進行不同類型的在職培訓,提高專業基本知識及診療水平。
完善醫學教育體系
衛生部部長陳竺在兩會期間透露:新醫改方案即將在兩會后公布,高潤霖認為,新醫改方案的成功實施需要各級醫療機構均有適用合格的醫務人員為群眾提供高質量的醫療衛生服務,而當前醫療人力資源的現狀與醫改要達到的目標還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
一是醫療資源的分布嚴重不合理,全國80%的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30%又集中在大醫院,專家級的醫務人員更是集中在少數大醫院。而廣大社區、鄉鎮醫院缺乏較高技術水平的醫護人員,在專業分布方面。缺乏社區需要的全科醫學人才,鄉村衛生室更是缺乏正規醫務人員。當前醫療人力資源分布現狀很難滿足在短期內達到提供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要求。
二是我國醫學教育制度不能滿足各種層次醫療衛生機構的需要,不利于臨床醫生的培養,缺乏人才保障機制。具體表現在:第一,無培養在農村能用得上、留得住的正規醫務人員的渠道。第二,近幾年在教育產業化的影響下,醫學院校大量擴招,造成醫學生難以見習、實習,教學質量下滑。第三,根據新近公布的相關法規,實習醫生在接診前需向患者表明身份,如果患者不同意,實習醫生就不能參與診療活動。其實,這不符合醫學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本規律,不利于臨床醫生的培養。實習醫生階段由帶教老師手把手教尚不允許,畢業后成了住院醫生怎么能自己干呢?!這種制度長期持續下去可能影響我國優秀臨床醫生的培養。第四,醫學畢業后教育注重科研型人才的培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尚未能全面啟動。第五,注重專科醫師的培養,尚未建立全科醫師培養的有效機制。
針對上述如何完善醫學教育體系。滿足不同層次醫療機構的需要,盡快培養適宜人才的問題,高潤霖提出了如下建議:
一是如上所述的對培養鄉鎮衛生院和農村衛生室適用人才的問題。
二是對醫學本科教育的招生規模加以限制,按需要招生,保證培養質量。
三是醫學本科教育內容中應增加預防、保健、康復等全科醫學的課程,使醫學生在大學期間學到作為醫生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為將來做全科醫生或??漆t生打下堅實基礎。
四是解決實習醫生的臨床實踐問題。醫學院最后一年的臨床實習是醫學生培養最重要的一年,實習醫生在上級醫師監督指導下進行規定的診療活動。學會最基本的診療技能,鍛煉臨床思維能力,畢業后即能成為一名醫生。我們應該對醫學生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從事規定的診療活動予以法律保證。當然,必須教育醫學生尊重病人,愛護病人,關心病人,爭取病人的信任和理解,恪守醫療道德和作風,醫療活動必須絕對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進行,由上級醫生負全責,以保證醫療安全。保證患者的知情權是正確的,但是我們也應該向病人宣傳到大醫院、教學醫院找專家看病。這些機構有培養實習醫生的義務。試想如果所有病人都只找專家看病,不讓實習醫生接觸,不準實習醫生問診,實習醫生怎么能成長為醫生,將來還有專家嗎?因此,實習醫生的臨床實踐問題必須進一步妥善解決。
五是規范化住院醫生培養是培養臨床醫生的最有效的途徑,并且已為國內外醫學實踐所證明。衛生部已經委托中國醫師協會制訂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方案及培養基地的條件,并已在一些省市試行?,F在應該盡快解決住院醫生的“社會人”的待遇問題。醫學院校畢業后應該考入有資質進行住院醫師培養的醫院進行三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培養可定向為全科醫學方向和??漆t學方向,全科醫學三年畢業考核合格后可進入社區醫療機構。而??漆t師則仍需在經過一至三年不等的專科醫學培訓,考試合格后成為??漆t師。醫學院校畢業生根據自己的條件和意愿選擇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的培訓,住院醫師培訓期間應由國家發放基本工資,所在培訓單位發給資金。完成規范化培養并經考試合格后,才能進入醫療單位成為正式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