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口語學習計劃

口語學習計劃

時間:2022-09-26 20:22:1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口語學習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口語學習計劃

第1篇

關鍵詞: 教學法 英語口語課堂教學 口語自主學習

英語是當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之一,也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口語水平不僅是求職面試時的一張重要名片,也是工作時的必備技能。因此,英語口語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英語專業學生的就業和前途。目前,英語專業學生口語學習主要依賴口語課堂。口語課堂主要以外教講解和學生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大部分學生反映有限的口語課堂不能給他們提供充分的口語學習機會。然而,口語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積累和實踐,學生們不僅需要口語課堂的引導更需通過課外口語自主學習來達到口語對積累和實踐的要求。因此,結合英語專業學生口語課堂教學現狀對課外自主學習現狀的調查及可行性方案探索具有重要價值。

對于學生整體的口語自主學習情況,我們從兩個方面出發進行了調查。一是口語課堂教學,二是學生課外口語自主學習情況,以下將就此扼要地介紹相關理論。

1.自主學習的概念

Holec對自主學習的定義被廣泛認可并常常被引用,他把自主學習定義為“能負責自己學習的能力(the ability to take charge of one’s own learning)”,并進一步解釋所謂負責自己的學習實際上就是指承擔以下責任:確定學習目標、確定內容和進度、選擇學習方法和技巧、監控學習過程和對學習進行評估。[1]

2.學習者訓練中教師的作用

為了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Voller將教師的角色定位為:(1)促進者或幫助者,在心理上和技術上給予學習者支持。(2)咨詢者,即當學習者遇到困難求助時,教師及時給予建議。(3)自愿者,教師需要通曉學生所學語言及語言學習的相關知識,成為學習者的信息資訊庫,并且還要培養學生有效地使用教師資源的能力。[2]

3.口語學習自主學習策略

不同的學者對于自主學習策略至今沒有統一的定義,但研究者們至少已達成以下共識:學習策略既包括學習者的外部行為,又包括學習者內在的心理活動;學習策略是靈活的、不斷變化的并能通過學習實踐獲得的。學習策略的分類也是多種多樣,例如O’Malley和Chamot將學習策略分為: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三大類。元認知策略高于其他兩類策略,用于計劃、監控和評價其他學習策略及學習過程,包括計劃、定向注意、選擇注意、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評價等。[2]

我們運用問卷法、訪談法,對英語專業學生展開調查。研究內容包括學生對英語口語課堂教學的期待、英語專業口語課堂教學現狀、英語專業學生口語課外自主學習的整體情況,包括其學習目標、計劃、時間、方式等。研究對象是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08級及09級英語專業本科生。本次問卷調查共發放134份問卷,回收問卷122份,其中有效問卷101份。

1.課堂教學

(1)英語專業學生對口語課堂教學及口語自主學習與教師關系的期待

57.5%的學生認為口語自主學習需要教師的參與,而有27.7%的學生認為自主學習基本不需要教師的參與。90.1%的學生認為口語學習中應以學生自身為主體,老師扮演指導者和評估者的角色。可見大部分學生承認學好英語口語主要還是靠自己。高達95.1%的學生認為口語自主學習概念的建立需要老師的幫助,說明現在學生對與教師仍然有較強的依賴性;小部分持反對意見的同學。88.1%的學生認為老師應該了解學生口語自主學習的進展狀況,并與學生交流口語學習中遇到的困難。76.2%的學生希望老師能幫助自己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18.8%的學生對與老師是否要參與自己學習計劃的制訂沒有明確的態度;教師參與學生自主學習到何種程度仍值得進一步探究。88.1%的學生認為教師應經常鼓勵學生進行口語自主學習,可見教師的鼓勵和建議對學生具有相當大影響力。88.4%的學生認為口語教師應定期對學生的口語學習進度及效果等進行評估。92.1%的學生認為口語課堂應以豐富多彩的形式為學生提供練習口語的機會,辯論、演講等不同形式的活動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提高課堂的參與度。

(2)英語專業口語課堂教學的現狀

學生在關于課堂實際現狀的問卷部分有較大的分歧,超半數學生認為課堂的實際情況與期望基本一致的僅有:老師常常以辯論、小組討論、演講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開口說英語的機會(52.4%)。另外,43.6%的學生認為教師經常在課堂上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其他方面,如了解學生口語水平及相應的學習進展狀況和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外口語活動,大部分學生認為教師做得不夠,尤其是在教師幫助學生設定學習目標和制訂學習計劃方面,僅8.9%的學生給予肯定。對比可以看出英語專業口語課堂的現狀與學生的期望有較大的出入。

2.學生課外口語自主學習現狀

由自主學習目標相關描述統計量看出僅40%的學生有非常明確或明確的口語學習目標,而多達44%的學生沒有明確的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僅16%的學生明確自己的目標,21%的學生會時常根據實際情況更改目標。最終對自己目標完成滿意或比較滿意的僅為27%。

根據自主學習計劃相關描述統計量,僅有5%的學生有非常明確的自主學習計劃,超過半數56%的學生表示沒有明確的計劃。而在學習過程中少部分學生會適時對計劃作調整。最終表示對自己計劃執行情況滿意的學生僅為9%,半數表示比較不滿意。不難看出,目前學生自主學習中目標制訂和執行情況不盡如人意。

根據問卷調查的結果,我們發現最受學生喜歡的、并花費最多時間參加的活動是看電影,其次是聽廣播和朗讀。學生平均用于看電影的時間將近每周5小時,學生平均用于朗讀的時間為每周2.68小時。出乎意料的是參加過英語角的人數很少,而堅持參加的學生僅為個位數。由此可見,英語角在學生中的影響力很有限,不少學生對英語角僅限于耳聞。如何擴大英語角的影響,使其在學生口語學習中扮演應有的角色,起到應有的效果,值得相關組織者的思考。

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對于各項口語活動的效果評價都比較高。其中得到學生最高肯定的是朗讀和日常對話。四項活動中看電影、聽廣播屬于輸入性的學習活動而朗讀和日常對話屬于輸出性學習活動。對于口語學習,語言的輸入與輸出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學生的課外自主學習中,相比之下,學生們對語言的輸入更為重視。而但調查中學生表示語言輸出性活動對于口語水平的提高則有更好的效果。因此,同學們應該更為合理地調配語言輸入學習和語言輸出練習。

學生實際使用自主學習的策略的狀況欠佳,其自主學習觀念有待加強,策略使用不得法加之學生主觀上希望老師幫助自己掌握一定學習策略和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督促自己實施計劃,由此來說口語老師的角色需要全新的定位。

從調查來看,大學口語老師面臨的新任務是傳授學生如何進行口語自主學習。目前口語課老師的職責僅局限于組織課堂,極少涉及學生課外學習,至多給學生布置一個簡短的課堂展示任務,如presentation,role-playing,這些任務基本上可在幾小時內完成,而且大部分時間用在了資料收集整理和PPT的制作等上,而真正用于口語練習的時間實際上是很有限的。由此我們看出教師在課堂上對于學生的課外口語自主學習給出的建議或者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不夠。教師應注意在整個學期內課堂教學內容的統一性與連貫性。與此同時應注重“授之以漁”,在教授語言技能的同時也應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和方法。

除此之外,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用不同的教學方式給予影響。對于能力水平較高的學生,老師應該更多地引導學生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幫助學生學會自行監測計劃執行情況并及時自我反饋;對于水平一般,尤其對是自主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可將學生課外口語學習也納入教學計劃,給他們更多的引導和督促。

由于我國中小學教育歷來對于英語口語教學不夠重視,甚至到了忽略的地步,許多大學生對于英語口語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對于英語口語課程也不夠重視。因此提升目前口語課的“附屬”地位,將口語學習與聽力、寫作、閱讀等能力并舉,以獲得學生更多的關注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徐錦芬,占小海.國內外“學習者自主”研究述評[J].外語界,2004,4.

[2]徐錦芬.大學外語自主學習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第2篇

關鍵詞: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計劃;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9-0004-01

一、整體建議

1、在英語學習之初,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對英語的興趣并不難。當我們可以說點兒簡單的英語,用英語與別人或與老外交談,或作別人的翻譯時,我們就可以從英語學習中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這樣,興趣就培養起來了。請注意,這種滿足感和成就感很重要!

2、制定英語學習計劃太重要了,所以我們必須在學習前制定精細的和可操作的計劃。 并且我們一定要嚴格執行這些計劃。請注意:千萬不要干沒有計劃的傻事,那等于在浪費生命。

3、無論學習什么,我們都要作筆記。我們可以參照下面的忠告:不作筆記就不要讀書。如您所知,筆記是我們對所學課本的總結,中心內容,我們的理解和課本的縮略。筆記要比課本薄的多,我們可以較容易的記憶和經常復習他們。更好的做法是把筆記錄成音,這樣我們可以經常聽一聽來加深印象和減輕記憶負擔。

4、看英文電影,收看英語電視節目,聽英文歌曲和在某些特定場景學習英語也是很棒和很生動的英語學習方式,因為這樣我們可以把所學英語與某些特定的場景聯系起來以加深記憶。

5、請不要孤立地背英語單詞。請背記包含生詞的句子或詞組,這樣我們才真正能運用這些詞匯,而且印象更深。

6、如果時間允許,通讀小小漢英字典對于英語學習也幫助很大。他能幫助我們擴大視野并全方位地掌握所學知識。

7、優秀的性格也是英語學習的關鍵因素之一,堅持,忍耐,自信和堅定都是很重要的。當然如果興趣培養得好, 可適當削弱這方面的要求。

二、具體方法

1.在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幾種方法

(1)我們學習口語目的是為了與別人進行交流,所以英語口語中的幾個要素的重要次序應為:流利――準確――恰當。

(2)努力尋找學習伙伴一起練習口語。英語角是個不錯的地方,在那我們不但可以練習口語,還可以交流英語學習經驗,開拓視野,提高英語學習興趣。

(3)如果找不到學習伙伴或參加英語角的機會很少,那么就需要通過自己對自己將英語來創造英語環境。比如對自己描述所看到的景物,英語口述自己正在作的事情。

(4)這種方法非常有效且很容易堅持――口譯漢英對照(或英漢對照)的小說或其它讀物。首先我們先讀漢語部分,然后逐句直接口譯成英文,完成一小段后,去看書上的對應英文部分并與我們的口譯進行比較,我們馬上可以發現我們口譯的錯誤,缺點和進步。

(5)聽譯法――角色互換:三人一組,模擬翻譯實戰。一人將漢語,一人將英語,扮演老外,一人作翻譯。練習一段時間后互換角色。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翻譯訓練方法,也是很好的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的方法。而且可大大提高反應速度和能力。此法的高級階段為同聲傳譯,我們可以在聽廣播或看電視或開會時,把所聽內容口譯英文。

(6)口語作文和3分鐘訓練法:此法適用于強化訓練。找好一個題目作一分鐘的口語作文,同時將其錄音。聽錄音,找出不足和錯誤,就此題目再作兩分鐘的口語作文,同樣錄音,再聽并找出不足與進步,繼續作三分鐘口語作文。這是高級口語訓練,效果不俗。

(7)復述練習:用自己的話口語復述我們所聽的英語故事或文章。

(8)如果可能我們也可以大聲且快速朗讀英文繞口令(就象相聲演員練嘴),還可以同時口中含塊糖以加大強化訓練的力度。這樣來強我們的口腔肌肉迅速適應英文發音,使我們的口語相當流利,清晰,而且還有自信。例如:

A big black bug bit the back of a big black bear。 The big black bear bit back the big black bug。

This fish has a thin fin; That fish has a fat fin;

This fish is a fish that has a thinner fin than that fish。

2.提高英語聽力的幾種方法

(1)可以通過講地道的口語來提高聽力。發音,語調和句子結構請不要中國化。既然能說出來,當然能聽懂。當然這樣作有點難。

(2)在作聽力練習時,力求保持放松,自然和穩定的心態。即建立自信心和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在聽力提高中致關重要。

(3)在作聽力練習時,我們可以作些簡單的筆記,例如人名,地名,時間,年齡,職業,數字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材料。當然還要以聽為主。

(4)作聽力練習要重材料大意, 而不要力求聽懂每個詞,不要在單個詞上浪費太多時間。

3.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幾種方法

(1)精讀:在精讀課文時,我們要把生詞,詞組,句型做成筆記。讀后要試著用這些疑問詞提問自己:誰,什么,何時,何地且努力用自己的話來回答。

(2)泛讀:要培養瀏覽,跳讀和快讀的能力,即抓住關鍵詞,主題句和中心大意的能力。

(3)多讀報,多受益: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學習流行詞語和英語最新發展。

4. 提高英語寫作能力的幾種方法

(1)寫作需要有很多素材,積累素材很重要.要多背課文。

(2)努力用多種方式表達一種意思。

(3)寫英語日記。

第3篇

關鍵詞:元認知理論;英語教學;反思

1 夯實元認知理論,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

元認知來源于現代心理學,是美國心理學家提出來的一種心理狀態。弗拉維爾對于元認知的理解為:調節或者是反應認知活動的任何一個方面認知活動或者是知識。元認知講究個體自動的調節自我的意識,通過自己的活動表現或者是他人的評價,認識到自己的過程中存在的情況,并且明確現在的水平以及要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三方面的知識:個體的認知、策略的認知、任務的認知等。元認知監控講究個體在活動中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節活動,知道即將采取的正確措施。元認知的策略包含著監控策略、計劃策略、調整策略和評估策略,是整個認知過程的調控和控制。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進行元認知學習可以進行自我學習的調整,對于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具有明顯的效果。高中英語知識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學生的英語教學要求,讓學生掌握英語學習的方法,加強英語聽力、閱讀、寫作等方面的能力,能夠使用英語和人進行正常的溝通交流,提高英語的理解能力。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非常重要,能否主動地學習英語知識,并且采用合理的方法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成為重要因素。教師進行元認知教學,就是將學生放在了主體地位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對于提高英語的書寫和口語水平有良好的效果。

2 結合元認知理論,豐富英語課堂教學手段

2.1 講述元認知英語學習知識

元認知英語學習包括著學生的認知活動和個體的學習方法,元認知知識有陳述性的知識、程序性的知識、條件性的知識等。陳述性知識指的是學生個體了解自身的情況,程序性知識講的是學生是否能夠完成英語知識的學習,條件性知識強調學生能夠使用合理的策略和方法完成英語學習的任務。學生的認知能力包括自身的英語基礎、掌握英語學習的方法和策略等。

首先,教師要對學生的英語基礎進行調查,通過問卷的形勢和口語的形式,考察學生的英語能力。通過調查問卷和口語交流等過程,學生能夠對學習風格、學習方法和學習障礙進行思考。教師可以趁機給學生介紹元認知的情況,讓學生下意識地培養元認知學習方法。

其次,教師要告訴學生英語學習的目的和教學的目標,讓學生重視英語的口語學習和書面知識學習,加強語法、詞匯、句式結構、語調、語音、文化背景等知識的了解。英語包含著很多方面的內容,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提升。

2.2 做好英語元認知學習銜接

在進行英語元認知學習之前,教師要激活學生的心理模式,加強學生了解新知識提高新技能的方法。教師要鼓勵學生掌握英語學習的語法知識、閱讀能力、聽力策略,能夠對相應的英語學習提供合理的指導,讓學生掌握英語學習的理論知識。在元認知學習過程中,學生處在緊張的環境中,對聲音信號進行解碼重組的過程,這個階段的學生注意力集中,使用良好的教學策略可以提高英語教學的水平。語調、語音、語法、詞匯、句式等學習始終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所以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減少對學生的干預,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元認知學習之后,教師要及時地做好學生學習成果的反饋,讓學生總結元認知學習中的缺點和優點,進行針對性的提高,這樣在以后的學習中就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

為了提高學生整個過程的銜接性,教師要做好元認知的講解,并且進行一定的示范,若是學生難以理解相關的步驟,教師還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加強學生的元認知學習效率。為了讓學生認識到學習重要性,教師可以精挑細選英語學習的材料,根據學生的水平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水平。

例如在學習“the culture”學習中,教師指引著學生提出以下方法,“try your best to find out the chinese tradtional culture. Then you can talk with the classmates and look fo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hina and the US. Your will have a good impression on the culture. ”

2.3 安排學生元認知學習方案

元認知強調學生有計劃地學習英語知識,所以教師要安排學生的學習計劃。學生要建立短期、中期和長期的教學目標,制定合理的計劃來完成目標。學生制定的目標和計劃一定要符合自身的水平,列出具體的操作方法,提出明確的學習步驟,適當地調整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進行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就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聽力水平進行聽力的訓練。聽力比較好的學生可以選擇的聽力材料要難易結合,可以適當地提高聽力的難度,減少一些英語聽力的時間;英語聽力基礎差的學生則是注重基礎英語聽力,并且投入更多的時間練習單詞發音、英語句式等知識,每周都進行易混淆單詞的發音練習。教師要及時地幫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監督學生嚴格地按照學習計劃執行,提高英語元認知教學的效率。

在英語元認知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新舊知識的銜接,從舊知識引出新知識,這也是提高英語學校效率的方法。例如在進行英語閱讀之前,學生可以首先觀察英語的問題,明確英語文章提問的重點,這樣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能有針對性地提高英語解題時間和效率。“China is a big country with the different animals. The most precioue animal is the panada. And the panada is only live in china. The fish is various. As far as i know ,i have seen about several kinds of fishes in china only. The other animals are ......“在這段聽力材料中,學生第一時間就能夠明確講述的是中國的動物,這對于提高聽力正確率有重要的意義。

2.4 做好學生元認知學習監控

學生制定英語元認知學習計劃之后,教師要做好監督的工作,保證學生能夠按照計劃執行。在學習遇到了障礙或者是出現新的情況以后,學生能夠及時地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例如在進行英語寫作練習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寫作主題是否符合題意,學生在寫作中是否使用了大量的英語句式,學生的寫作主題是否切合文章的要求等。在遇到了難以理解的文章或者寫作主題的時候,學生不能恐慌,而是要保持鎮靜的心態,調整自己的審題思路,加強對材料的理解能力。

教師要關注學生的任務學習策略,是否能夠依據實際的情況調整學習的計劃。例如在進行英語聽力中,學生在聽到了首句的關鍵詞之后,就可以順利地完成英語知識的銜接,及時地掌握英語聽力的主要內容,這對于理解整篇英語聽力的知識具有良好的效果。學生尤其是要注意文章中出現的提示詞匯,例如 in a word , above all , to conclude, in conclusion, however, but , otherwise, in fact , in other words, on the other hands, on the one hands, for example, moreover , what’s more , the nest , then , at frist 等詞匯。 學生關注這些詞匯,能夠及時地調整聽力的重點,掌握說話者的意思。

2.5 評估學生元認知學習效果

學生在經過元認知的學習之后,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作用,須要進行合理的評估。學生可以和之前的學習成績或者是學習狀態進行對比,找到這二者學習的差異。在進行對比過程中關注以下方面:what can I do the nest? What can I try to accomplish? How well can i ues them? What is the putcome ? What strategies can i use?學生在這個過程的反思中就能夠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

第4篇

關鍵詞:農村 寄宿制小學 學困生 學習能力

在農村寄宿制學校中,有一些學生的學習成績較差,但是他們卻并非是因為智力不如別的學生,而是因為在學習上有一定的困難。他們因為父母都出外務工,作為留守兒童的他們只能選擇寄宿在學校,缺乏家庭的關愛,缺乏和其他學生交流的能力,所以顯得比較孤僻,學習成績自然也無法提高,而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為部分教師和家長教育方式過于古板,態度粗暴,所以導致學生漸漸地缺乏了學習的興趣。為了讓農村寄宿制學校中的留守兒童能夠擺脫困境,取得學習的進步,教師可以采用各種方法來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能力。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建立互助小組,促進學生間的互助

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自主學習就是良好學習習慣的一種,由于農村寄宿制學校中的學困生大多存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所以,教師可以在這方面入手,通過建立學生互助小組的方法,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讓一些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來幫助那些學困生,向學困生傳授自己的學習方法,促進大家共同進步。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按照大家的興趣愛好來分類,讓每一個小組中都有擅長某個課程的學生,這樣的話可以讓學生的學習得到互助,而且在某方面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能在另一方面較為出色,這樣的話也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對促進他們全面發展是很有效果。

教師要避免讓學困生覺得自己是被區別對待的,而要讓他們不僅有向別人學習的機會,也有幫助別人的機會。因為有的學困生雖然在語文、數學等方面可能不如別人,但是在體育、藝術等方面卻可能有較好的表現,這樣能夠讓學困生也提高自信心。

(二)撰寫計劃總結,培養學困生的自信

由于制定學習計劃,撰寫學結對于學生更好地安排學習內容是很有幫助的,所以教師可以從這方面入手,讓學生撰寫學習計劃,并且按照計劃的內容進行學習,在一定時間段內總結學習的成果,對自己完成任務的情況進行總結和打分。當教師發現學困生完成了自己的學習計劃之后,就可以給予必要的鼓勵,這樣能夠讓學困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同時也會讓他們對于自主學習充滿興趣,學習的積極性便會調動起來。

教師可以有目的性地指導學生如何制定學習計劃。例如,對于一些拼音學得不扎實的學困生,教師可以鼓勵他多閱讀課外書籍,將閱讀書籍安排到計劃之中,對不認識的字查字典,并寫上正確的拼音,通過制定這樣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能夠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在這方面努力尋求進步,這樣的話就能夠使得學生從原本的學困生變成自主學習的標兵。

(三)協調各方關系,發揮班主任的作用

對于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學生來說,他們一般都是留守兒童,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很少得到父母和家人的關心,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就要起到協調作用,不僅要做好學生之間的關系,而且還要建立起學生和任課老師,學生和家長之間的良好關系。教師可以安排高年級和低年級同學相互共管宿舍,讓低年級的學困生不會感到生活在宿舍中很寂寞,缺少關心。同時,班主任還要及時和學生的家長取得聯系,呼吁學生的家長經常來學校看望孩子,給孩子必要的關愛。畢竟,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心理還不成熟,獨立能力也較差,在這種情況下就更加需要各方面的關心了。班主任只有做好協調工作,發揮好班主任的作用才能夠讓農村寄宿制小學的學困生擺脫自卑感和孤獨感,這樣對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也是很有幫助的。

二、提高學生創新學習的技能

(一)重視語言交流能力的培養

對于學困生來說,他們有的時候不是不想讀好書,不想提問題,而是不敢開口,缺乏開口的勇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重視對于他們語言交流能力的培養,要為學困生創造更好的語言環境,讓他們勇敢地說出來。例如,對于一些上課不敢開口講話,甚至一說話就會結巴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舉行一些講故事的活動,鼓勵學困生上臺來講故事,進行會話的練習,在上英語課等需要口語環境的課時,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將課文中的內容改編成小品進行表演,并通過英語角等活動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通過對于語言交流能力的培養能夠讓學困生漸漸地提高自信心,教師在學生的回答出現錯誤的時候要盡量委婉地提醒學生,不要用責罵的口氣對學困生說話,以避免讓他們的心理產生陰影。

(二)重視正確閱讀方法的培養

為了讓學困生的創新學習能力有所提高,教師還可以通過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來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教師可以將閱讀課外書籍和制定學習計劃聯系在一起,讓學困生計劃花多長時間閱讀一本課外書籍,教師可以通過檢查閱讀筆記,讓學生撰寫讀后感等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可以讓學生從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開始看起,如對于喜歡歷史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他們閱讀《三國演義》的兒童版,對于喜歡童話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他們閱讀《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良好的讀書氛圍和高昂的讀書興趣能夠讓學困生擺脫對于閱讀的恐懼,時間一長,他們便能夠發現自己從讀書中獲取了收獲,在撰寫讀后感的過程中,他們的表達能力也能夠得到很好的鍛煉,這對學困生的學習能力也是有一定提高的。

綜上所述,如果要提高農村寄宿制小學的學困生的學習能力,教師就要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要鼓勵學生多閱讀,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的話學生才能夠真正得到學習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施明,曾令輝,林春曉.非智力因素對學困生學習能力影響的研究[J].廣西教育,2009(17).

[2]齊玉玲.因材施教,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0(3).

第5篇

新學期計劃

高一(7)班    林瑞英

這已經是開學的第三天了,但我的心還是收不回來,期末考各科成績都掛了紅燈,慘不忍睹。這是新的學期、新的起點,我們同時起跑,只要我一直努力,永不言棄,堅持到底,就算結果不如人意,我也會很開心的笑。因為曾經努力過就無怨無悔,所以我當前的任務就是訂一個學習計劃,以便更好、更快投入到學習中,為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語文,是我的強項,在這方面就必要花太多的時間,課堂45分鐘很重要,課后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再把當天的課復習一下,每次考試都做一個登記,并保持下去,爭取考得更好。如果退步了,要想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上課沒認真聽講?還是復習功課做得不到位?相信語文成績也會在一次次總結中不知不覺的提高。

數學,雖然念得不怎么好,但還是挺愿意學的,就是懶惰,不愿意多花時間,數學跟語文相反,靠單單的課堂45分鐘是不會有很拔尖的成績,課后要多做練習來鞏固當天所學的內容,學數學最重要的是:要有興趣,要有毅力,要有耐心。

英語,單詞是最基本的,在早讀課的時候,多背背單詞。然后背句子,最后背課文,這樣一步一步的做,口語就會不知不覺提高,聽力也隨之提高,成績也自然而然提高,英語還要特別注意語法。

以上就是我目前所制訂的新學期計劃,至于其他科目,也要花時間去念,只要上課認真聽就夠了,如政治、歷史……相信無所制訂的學習計劃會讓我的學習事半功倍。

第6篇

關鍵詞:元認知策略;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10—0341—02

所謂元認知就是針對認知活動的一系列自我控制與自我意識的行為,是學習者自我計劃、監督、調節、提問、反思、回顧的一個過程,它包括的內容有三:元認知監控、元認知體驗與元認知知識。其中元認知知識能夠幫助學習者對自身的學習任務、認知能力以及相應的認知策略進行認識,而元認知監控則對學習者合理分配時間、計劃學習活動、發現并糾正問題起到指導作用。這三者在元認知的實際應用中互相制約、互相影響、互相聯系,而元認知的核心則是對于個人認知進行有意識地控制與監視。

在元認知概念的指導下,學習者的學習策略,包括學習計劃、評估、監控手段就是元認知策略。在大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元認知策略所起到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它能夠對學習策略中的認知策略起到監控與指導的作用,從而便于學習者能夠評估與決定學習的整個過程,幫助學習者將思路理清,確定學習目標,是學習順利進行的基礎與前提。

一、元認知策略對于大學生學習英語的意義

在大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將教學與元認知策略相結合的培訓能夠將他們的學習動機激發起來,并將學習方式優化。因此,對于需要語言環境才能保證學習成果的英語科目來說,元認知策略的應用具有相當積極的意義。元認知策略被大學生正常掌握其使用方法以后,就能在英語說、聽、讀、寫等培養各類學習能力中貫穿進元認知理論,從而幫助大學生在英語各方面的能力培養。

另外,在大學生英語聽力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融入元認知意識與概念,就能夠將能力培養的學習策略與元認知策略培訓相結合,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引導大學生對元認知策略意識的提升,進而能夠主動地運用元認知策略,使大學生英語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還可以將大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動性與主動性有效激發出來。[1]

二、元認知策略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使用效率較低

大學生英語學習課程主要就是學習者在元認知管理下的學習行為,即以個人特征為依據來進行學習計劃的制定、學習策略的選擇,進而對學習的效果進行合理、準確的評估。要保證學習活動的順利,首先就必須保證學習者具有較強的自控力與較高的自覺性。然而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大學生雖然制定了學習計劃與目標,但學習計劃并不詳細,且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并沒有積極的主動性,評估學習過程的大學生更是屈指可數,導致應用元認知策略的大學生寥寥無幾。[2]

(二)英語水平影響

大學生英語學習其實就是其將自我管理能力充分發揮的一個過程,也就是說越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就越是能夠保證計劃、監控、評估學習的效果。現實情況也是如此,往往都是成績好的學生更樂于找出更為有效的學習方法,并通過持續改進方法使成績進一步提高。因此,元認知能力與英語水平之間的關系是相當密切的,主要反映在成績好的學生會制定出完整的學習計劃,同時還制定了計劃執行的方法、時間以及目標。但是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則盲目性與隨意性較大,并不能清楚地認識到學習計劃的重要性,無法實現自我管理。而在元認知策略的評估階段同樣如此,成績較好的學生能夠對自己的進步進行評價并將存在的問題糾正,成績較差的學生則基本不會評價學習方法,也就無法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以及問題產生的根源。

(三)元認知策略應用意識不足

雖然大學生都想將英語學好,并能夠掌握熟練的英語口語技能,但是真正能夠實現的卻為數不多。這個問題的主要根源就是大學階段之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不到培養,導致他們對教師有著過分的依賴性,對教師的安排也是盲目服從,根本無法實現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與分配時間。而教師也只是為了教學目的而很少會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加以考慮。除了現行教育體制以外,元認知意識與元認知知識的缺乏也是造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

(四)指導培訓匱乏

雖然學習者的觀念與接受能力決定了元認知策略應用的程度,但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也有著一定的責任。從學習的角度上來看,教師既是學生的幫助者、促進者、更是指導者,教師的職責之一就是傳授給學生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元認知技巧,將學習方法不斷改進,最終使學習效率提高。但是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方面并沒有運用自身的元認知技巧,另一方面受迫于教學任務,更是無法向學生傳授、培訓相關的元認知技巧。即使是有涉及到元認知方面的教學內容,也會因教師沒有與學生形成有效的溝通與管理,而導致學生無法有效運用元認知技巧。[2]

三、元認知策略下培養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

(一)側重于培養元認知意識

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動力、學習自信心與學習態度構成了元認知意識,而元認知意識則是元認知策略應用的基礎與前提。因此,對于普遍存在的欠缺英語學習方法、依賴性較強等一系列問題,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策略與觀念進行調整與改變,可借助面談、問卷調查等方式,對學生學習特點與策略進行全面掌握,并提出意見與建議,使學生能夠真正懂得學習英語的意義。從本質上說,學習英語的過程就是語言輸出與輸入的過程,它能夠被學生掌控,能夠自主實現測試、管理、評價、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而自主地完成學習目標。當學生初步認知元認知知識時,再循序漸進地向學生傳授元認知策略,引導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加深理解元認知意識,最終真正實現構建起學生自主學習的機制。[3]

(二)制定學習計劃,確立學習目標

學生對于元認知策略有了初步了解后,重點就是確立起正確的學習目標。我們所說自主學習并不是自學,而應是基于教師的指導,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學習,其自我管理則在總體課程要求規劃下開展。其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其主導的作用,以個性化輔導、逐個訪談等途徑,找到英語學習過程中各個學生各自的薄環節與存在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方法與途徑,同時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專門的學習培訓,在溝通中制定出符合學生特點的學習計劃與目標,并付諸實施。

制定學習計劃可以周、月或是學期為單位。比如可制定周計劃:每周一次英語角,以鍛煉口語、每周6小時聽力練習、每周一份英語報紙雜志、每周100個單詞背誦等;月計劃:每月兩篇英語作文、每月一本英語讀物等;學期計劃:通過四、六級考試、閱讀能力顯著提升等。[4]

(三)自我監控能力的提升

自主學習的基礎與前提,同時也是元認知策略核心的就是自我監控,大多數學生無法熟練掌握英語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具備良好的自我監控能力。這些學生在制定學習計劃并確立學習目標后,卻不知怎么實施,這樣一來,如果學習熱情退卻,其制定的學習計劃就必然被擱置,最終使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缺失。自我監控能使學生及時找到問題所在,便于其改變學習方法、調整學習思路,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必須經過一個從外部監督演變為自我監控的流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起到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教師除了要協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確立學習目標之外,還應經常對學習進展情況進行詢問與關心,及時了解學習困難與問題,幫助學生將學習策略與方法進行改進。可引導學生建立起自己的學習檔案,并以學習進度為依據,認真記錄、撰寫檔案,逐漸培養起學生自我監控的能力,或通過自我提問單、學習文件夾、合作學習、小組學習等方式加強互相監控能力,或通過網絡自主學習系統來監控學生自主學習情況,對學生網上學習情況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計入學生日常成績。只有學生掌握了自我監控能力,才會及時對自己的學習策略與方法進行調整,取得學習上的明顯進步,得到更好的學習體驗,進而形成自主學習的良性循環。[5]

(四)自我評估能力的加強

自我評估也是元認知策略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后,從掌握知識的準確性與完整性上對自己語言、行為進行核查的一個結果,即核查學生自己對英語的掌握情況、學習策略的應用狀況,或是對現有學習任務完成程度的評估能力。學生能夠深入反省、總結自己的學習過程,才能真正體現出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能夠合理運用元認知策略的學習者也能夠成功管理整個英語語言學習的過程,并借助自我評估對學習情況進行檢查,找出學習過程中自身的弱點與難點,所制定的學習計劃與策略是否科學、合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采用的評估方法包括定期發放問卷,及時對學生學習狀態進行了解,合理調整評估方法;學生面談溝通,協助學生了解其自身的弱項與強項,找準學習差距;小組互評,劃定合理、有效、統一的評估標準,使學生評估行為的客觀性得到提升;每個教學單元完成后,利用考核英語應用能力技巧的評估表,使學生自我評估能力得到提高。

四、結語

綜上所述,要保證大學生英語學習的效果,首要考慮的就是要培養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而要培養出這種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必須合理應用與掌握元認知策略與元認知知識。面對目前情況下,大學生運用元認知策略較少、教師無法有效引導學生掌握元認知技巧等問題仍然是大學生運用元認知知識的阻礙。因此,我們必須從各類途徑入手,先培養起學生對于元認知知識的興趣與意識,然后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與學習的進度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與學習目標,再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自我監控與自我評估能力,從真正意義上讓學生掌握元認知學習策略的正確使用方法,在學習過程中,利用元認知策略找出自己的薄弱環節、問題所在,并及時進行糾正,同時合理調整學習計劃與學習目標,使得自己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萬麗.元認知策略與大學英語學習[J].安順學院學報,2012,14(1).

[2]何新敏.大學生英語元認知策略使用能力培養研究[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30(5).

[3]楊靜怡.論元認知策略與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1,25(4).

第7篇

一、大學生自主學習面對的困難

1.學習目標的調整

中學英語學習階段,在強調學習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更看重的是在選拔性的高考中取得優良成績。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都是圍繞在高考指揮棒下進行。簡單說來就是高考將要考什么,學生就會學什么。大學英語學習階段,在鞏固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更強調聽、說、讀、寫、譯等綜合應用能力,更加看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盡管高校也有全國英語統考,但屬于課程性質的水平考試。要求學生運用所學基礎知識,借助工具書,能夠閱讀與本專業相關的外文書籍和文獻,并且能夠進行一般的口語交流。

2.教學方式的不同

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計劃和學習內容是在英語教師的指導和安排下一致同步的,教師的課堂教學也以輸灌式的語言輸入為主,輔以大量題海訓練,課堂教學成為了應試教育的試驗場。由于教學目標的不同,大學英語的教學擺脫了應試教育的束縛,教學方式表現得靈活多樣,教師更多的是在課堂上與學生探討問題的解決辦法,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在課堂外的自主學習行為。這都是中學英語和大學英語在教學方式上的不同。

3.學習態度的變化

學生考入大學后,告別了最緊張枯燥的高中生活,不再面對老師布置的題海戰術,也沒有高中老師無處不在的注視目光,學生感受著新鮮自由的空氣,心情處于松弛狀態。許多同學不能及時確定學習目標,也不能制定學習計劃,不會使用學習策略來提高學習效率,他們等待著大學英語教師能像中學教師那樣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確細致的講解,許多同學不能很好適應自主型學習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經過一段時間后,逐漸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

二、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監控對策

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式和途徑,國內外研究人員的認識基本上是一致的。束定芳(2004)認為元認知策略是培養學習者自主性的關鍵。調查表明,大學生在學習外語時,不太使用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來提高學習效率,教師應該從這些方面去思考對策。

1.培養學生運用元認知策略的能力

Omalley(1990)指出“沒有掌握元認知策略的學生基本上是一個沒有方向和沒有能力評估自己的進步、自己的成績和確定自己未來方向的人”。

大學生學習外語一般有兩個目標:初級目標和最終目標。初級目標是通過全國大學英語統考,最終目標是能看懂與本專業相關的外文資料并且能進行一般的口語交流。在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動機和明確的學習目標的基礎上,教師要詳細指導和及時幫助學生根據個人情況制定學習計劃,確定學習內容,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并且學習做階段性總結、評估。由于教育體制的原因,這些都是大學生從前沒有真正干過的事情,是學習方式的新突破,特別需要教師在細節方面的指導,監督執行計劃的過程,評價學習效果并做出合理的調整。

2.培養學生運用認知策略的能力

認知策略是學習者練習、接受和傳送信息、分析和推理,為輸入輸出信息建立規則而使用的策略。例如,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通過構詞法來學習單詞,通過閱讀英文報刊雜志,收看英語廣播電視,瀏覽英語國家的網站,強化英語練習等一系列學習活動,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學習策略的培養應在正常的課堂教學中進行。教師應向學生詳盡介紹各種學習策略的使用,結合自己或其他學生的具體事例作分析和示范。教師應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條件和環境,布置學生能夠完成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體會獲得成功的成就感,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機。

3.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加強監督

第8篇

【關鍵詞】 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20-00-02

一、前言

外語學習的目的在于能夠用目的語進行有效的書面或口頭交流,關于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目標與要求在教育部2007年制定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已得到全面闡述,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但是,口語教學歷來是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學生也普遍認為英語口語能力是聽說讀寫譯五項基本能力中最不滿意、最難提高的技能。因此,了解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現狀,扭轉口語教學困難局面,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是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更好地解決他們在學習以及未來工作中的交流問題。

二、大學口語教學的現狀

口語課堂是學生接受英語輸入最主要的場所,對部分學生來說甚至是唯一的場所,而且它還是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得到評估的最重要的場所,課堂教學效果如何與教師對整節課的各環節的設計與銜接有著直接關系,有些口語課堂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

第一,在課堂氛圍方面,有的學生認為口語課堂氣氛比較嚴肅,而營造富有安全感的口語學習氛圍是確保口語教學順利進行的基礎,課堂上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問題,自主查找資料,自主分析判斷,自主歸納總結。

第二,在教學內容方面,口語課堂上的話題不是學生感興趣且有意義的教學。教師對教學內容的選擇過于拘泥于教材,忽視教學內容和問題的難易程度與表述方式,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思想負擔加重。

第三,在課堂組織方面,缺少師生互動也是口語課堂存在的比較嚴重的問題。口語課往往是教師一個人的舞臺,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卻是一副旁觀者的態度,課堂上經常會出現“冷場”的情況,讓學生和老師都感到非常尷尬。

第四,在課堂反饋與評價方面,教師經常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但大多是簡單的鼓勵性評價,學生希望老師提供具體的指導和可行性的建議來幫助提高口語能力,從而增強口語學習的信心和熱情。所以教師在制定評價體系時要細化各項評價指標。

第五,在學生水平方面,部分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對于口語學習這一程度較高的要求,在學習興趣上積極性不高。大學口語教師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學生英語學習基本功的問題。

三、大學英語口語學習的策略

針對上述問題,作為大學英語教師,除了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外,還必須加強對學生口語學習策略和方法的指導,筆者根據美國語言教育專家Rebecca L.Oxford對英語學習策略的分類,提出了大學英語口語學習策略的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

(一)英語口語學習中的間接策略

1、注重對目的語國家文化習俗的了解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所以在學習語言的同時,一定要加強對目的語國家文化習俗的學習。語言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而應用是一種社會行為。要了解英語國家特定的語言環境、文化載體以及特有的文化觀念等。要經常閱讀一些文化方面的材料。如英文報刊、介紹各國文化背景的書籍、英文名著甚至是西方的電影和音樂等。

2、創造語言環境,增加練習機會口語

要想說一口流利準確的英語,最根本的途徑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斷練習。只有想盡一切辦法積極創造語言環境,給自己充分的練習機會,才能練好口語。大量成功的事例證明,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并持之以恒地練習,在中國同樣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學生自己可以組織英語角、英語沙龍,在全英語環境中,大膽的練習口語。教師可以在活動中適當的進行引導和鼓勵。

3、重視聽力,進行口語模仿練習

教師在教授口語的同時,要引導學生通過細聽、精聽英文原聲材料,模仿說話者的語速、語音、語調以及內容。讓學生可以通過模仿,糾正發音,積累口語素材,提高英語綜合能力。

(二)英語口語學習中的直接策略

1、重視背誦與復述。教師可以為學生選取一些經典、難度適中的口語素材,讓學生進行朗讀和背誦,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抑揚頓挫的語音語調。不僅是一種情操的陶冶,也能有效地增強英語語感。更近一步的背誦會幫助學習者在反復練習中仔細揣摩語言的用法和修辭的特點,也有助于在記憶和模仿中培養語感。復述則是一種創造和升華,學習者先通讀所選材料,了解主要內容后試著用自己的話把主要的故事情節復述一遍。此類文章可以選取一些勵志故事或心靈雞湯之類的英語美文。不僅內容引人深思,發人深省,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積累口語表達素材。

2、在教學評價體系的制定方面,教師可以創設多種多樣的評價機制。例如,在口語考試中,重視口語的實用交際能力,將期末考核和平時考核有效結合。平時考核成績中可以將課堂表現、日常測驗、作業完成情況、進步程度結合起來。多元化、綜合考慮學生的口語學習水平。再次,學生完成課堂任務后,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將不同學生的情況和問題區分開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解決,從而取代傳統的純鼓勵性質的評價。

3、在學習的計劃性方面,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建立長期、中期、短期和近期目標,讓學生每個階段都有自己努力的方向,避免學習的盲目性和隨機性。另外,學習目標要具體化,具有可操作性。教師協助學生安排學習計劃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教師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等形式,了解學生的需求、學習風格,分析學生的個體差異,實行個別指導,幫助學生重新認識并剖析自己,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和水平來幫助其制訂學習計劃。此外,學生口語自主學習的計劃安排,要符合從語符認知階段到語義認知階段再到語用認知階段的語言學習規律。

4、聽、說并進。在聽的基礎上培養說的能力。“說”是語言輸出性能力,與“聽”(輸入性能力)有著內在聯系。具體過程如下:選擇難易適中的聽力材料,按下述步驟練習。首先聽材料大意,注意聽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原因和主要事件,并根據語調判斷態度。第二、聽材料細節,要求反復聽,直到聽清并記下來為止。在全部聽寫完之后,和原文對照,找出問題。第三、重述,鍛煉組織語言和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5、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既合作又強調個體獨立、主動、自覺和自我負責的學習情境。學生與學生之間全方位、多傾聽他人的意見。口頭討論任務執行時,學生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集思廣益,獲得練習聽力和口語的機會;組員又可以面對面激勵互動。教師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表演某個英文電影、電視或者戲劇的某些片斷,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6、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習水平較差的后進生,一方面幫助他們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夯實英語學習基礎;另一方面,要鼓勵后進生,增強自信,不怕犯錯,勇于開口,樂于交流。

四、結語

在教學中,教師針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策略培訓,鼓勵他們在實際生活、學習中運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提高跨文化交際的意識,用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提高英語口語水平。

參考文獻

[1]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90,150-153.

[2]教育部R.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4.

[3]文秋芳,王立非.影響外語學習策略系統運行的各種因素評述[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9):28-30.

第9篇

關鍵詞:開放英語;成人專科;導學模式;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7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02-0200-03

“開放英語”系列教材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與英國開放大學合作,為我國英語學習者編寫的一套適合于自學的多媒體英語教材。也是電大開放教育專科的必修課程,要求學生達到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學會運用英語從事一些基本的外事工作。筆者從事成人專科開放英語教學十多年,對幾年來的課堂輔導和通過信息技術平臺導學的實踐過程進行了反思探索,根據經驗分析、總結出:學生在學習觀念目的動機方面存在著問題;遠距離教學輔導中,運用信息技術教育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通過數字化技術,將各種媒體所記載和表達的信息整合方面的欠缺。筆者認為在以下幾個方面需要努力改進。

一、教師轉變教學觀,角色意識,積極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導學適應性

當今社會,由于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終身教育從一種教育思潮成為一種必需的教育模式。一個人一生中任何階段學習的告一段落都不意味著學習的結束,而是下一階段學習的開始,這種學習是一種持續不斷的活動,應當貫穿在人整個生命過程中的各個階段。就現代社會而言,沒有自學能力的人決沒有發展提高的后續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門提出了“學會學習”的要求。English is not taught but learnt英語大師秦白秀說:好學生都不是在課堂上由老師“教”出來的,而是靠老師在課堂內外“導”出來的。就學習而言,不要把“寶”都押在課堂教學上,而要靠自學。We live in and by language.要學會在生活中學英語。生活范圍有多大,你的英語天地就有多寬廣。在導學過程中,我們必須給學生們灌輸終身教育學習、學會學習的思想理念,促進和指導學生角色的轉換,形成獨立自主學習的學風,從傳統知識傳授為唯一目標,跨步為要求知識目標同時,高度關注能力,學習者的情感,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的落實。

二、指導學生制定目標和計劃,明確學習的目的性

本課程教學大綱規定: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能掌握一定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等。本課程通過提供一些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增強學生對這些國家的了解,幫助學生提高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開放英語教程(This is English)的教學資源是針對成人遠程自學者而設計的。根據遠程開放教育學生的特點,英語中一句諺語說的:“Well begun is half done!”要做好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要有目的和計劃,因此,教師要抓好新生入學第一關。在導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員必須堅持提前預習課文,先明白課文的重難點所在,然后再有步驟地了解這些重難點內容、性質以及解決方案和途徑等。了解每單元的重難點,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瀏覽一下每單元后的Review Reminder, 因為在這里有句型及功能,有語法結構,還有本單元的重點詞語表達式等。

開放英語教程(This is English)中說道“語言學習就像學習吉他或網球一樣,都是技能習得的過程。”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即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基礎較差,而且我們的學生都是在職的,這要求學生不能再依靠老師講授的傳統教學模式,他們只能利用業余的時間進行學習。按照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特點,教師要求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制定本課程的學習計劃,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自我監督,自我督促,完成學習目標。教師要指導學生有規律地利用時間堅持學習,這樣要比無規律的長時間學習效果要好。幫助學生發現自己最佳的時間學習,鼓勵學生一旦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就一定要堅持下去。在計劃中,學生們制定了每天每周每個學期的英語學習的時間量和具體的內容;在實施中,進行不斷地調整和完善。以下是2008級法學專科班陳婷婷同學制定的其中的一份學習計劃表。

一周學習計劃

課程:英語I(2)

周次:第四周

學習內容:Unit 22

重點學習: 動賓搭配、表示頻度的詞語及形容詞比較級和最高級

具體安排:

通過制定學習計劃,該生有了自己的學習目標,努力做到每天任務當天就完成。根據跟蹤調查,該生能夠利用平時的零散時間,堅持每天學習英語,而且還作一些讀書筆記,總結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如她在學習小結中寫道:制定學習計劃,使我明確了每天的學習任務,提高了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英語的學習關鍵在于平時的日積月累,每天需要花一定的時間復習教材里學習過的內容。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抓住機會積極練習口語,練習口語時不要擔心出錯;如果不開口練習,則永遠也講不好外語;做口語練習時可以稍微留意一下自己出現的錯誤,以便下次糾正過來;如果發現自己在口語練習中有錯誤,或想糾正發音、改進語調,可以多做幾遍該練習。

學習目標計劃的制定使學生明確了學習要求,起到了督促學生堅持英語學習,變壓力為內在的驅動力的作用,有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認真實施形成性考核,培養良好的英語學習自主性

開放英語學科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指在英語學科實施教育過程中,教師根據遠程開放教育的特點,通過各種途徑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單獨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英語運用綜合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在電大英語學科的導學中,老師要主動轉換角色,把自己從教書角色轉換成導學角色。教師首先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對學生灌輸終身學習、學會學習的思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認識能力。

為了進一步落實現代遠程開放教育中的學生自主學習的環節,建立起真正有效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利用計算機網絡等進行教育教學的自主學習模式,督促學習建立自主學習的習慣,中央電大發放了開放英語形成性考核冊,浙江電大和義烏電大學院都制定了關于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指導與監督的有關規定,規范形成性考核制度。我們教師必須認真實施形成性考核,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完善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切實保證教學質量,推動學生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學院發放了學生自主學習記錄手冊,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老師指導學生歸納學習重點,培養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實踐證明:我們的大部分學生能夠堅持每天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自覺地利用多種學習方式,并且做一些思考和讀書筆記,扎扎實實地完成形成性考核規定的任務。

陳婷婷同學在學習記錄卡中寫道:好的學習習慣是需要培養的,例如:要安排好學習時間,確保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不被打擾,而且能夠心情舒暢地學習。同時準備好學習用具,方便拿取。還包括詞典、筆記和相關的書籍等。另外,設定每階段的學習時間,如,一小時。記住,千萬不要一心二用,比如:一邊看電視一邊做練習。這樣必然影響學習效果。2008年秋季班法學專業的胡暉同學,每次學生自主學習記載表上寫的讀書筆記都非常詳細。如:2008年10月30日晚上6點鐘,他寫道:“今天主要復習第一單元,對于其中的名詞加-s的加法,我做了歸納如下:

“Plural form of nouns

英語中名詞有單、復數之分,一個以上為復數。大多數的名詞復數形式由單數名詞結尾加-s構成,eg, job-jobs, bank-banks, parent-parents,但是也有例外情況……”

該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在英語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我們大多數的學生學習目的明確,態度認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建立學習小組,加強學習的合作性

為了加強學生之間的聯絡,指導學生小組活動,打破應試教育的影響與束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重視發展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學校特別強調每個班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設立小組長,制定了小組學習活動內容,如:2008秋季法學班的第一學期的小組活動表。

小組學習活動有利于創造語言學習氛圍,加強相互之間的學習,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發現的疑難問題,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2008年11月1日,2008秋季法學班的小組活動中,他們在記錄本上這樣寫道:

活動地點:義烏電大

指導老師:何愛群

組長:胡暉

參加人員:胡暉、劉青、何莉萍、陳婷婷、陳健英、朱木潭

活動主題:通過Unit 1―6的學習,對其中出現的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情景練習。

重點和難點:1.Talking about people.

2.How to introduce people.

3.How to meet and greet.

4.Talking about jobs.

經過:1. Talking about people.

組長胡暉首先發言:在本節內容中,側重講了怎樣用英語進行自我介紹及詢問他人的情況,表達自己及他人的喜好。我先做自我介紹:

Hello! I am Chen Tingting . I am 23 years old. I`m from Zhanjiang .

I live in Yiwu. Where are you from? And what`s your hobby?

在胡暉的帶領下,小組成員之間逐個進行自我介紹,同學們之間很快相互了解,相互熟悉。

2. How to introduce people.

何莉萍:主要講了介紹朋友給對方認識的時候,要用“This is ……”, Hello, Wang Jia. This is my friend Chen Tingting.

3.How to meet and greet.

本節內容主要了解陌生人之間初次相識及熟人之間的問候語。

Hu Hui: How do you do ? Wang Jia.

Wang Jia: How do you do ? Hu Hui.

------

活動體會:通過這次活動,小組各成員都掌握了本單元的重點和難點,懂得了如何用英語進行自我介紹、介紹朋友、初次見面時的不同問候、詢問他人的情況等情景對話,為我的英語口語練習提供了環境,促進了我們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有利于我們的自主能力的培養。小組成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練習,既熟練掌握了句型的用法,對自己的自主學習結果有了充分的認識,同時,又加強了相互之間的了解,增進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友誼。

我們把每個專業都按人數進行了分組,設立小組長,每個組大約8-10人。每個組都開展了切切實實的活動,做了詳細的記錄,進行了一些思考。通過這種機動靈活的學習,為學生創造了相互學習,相互了解的平臺。這有利于在我們的學生中形成勤奮好學、互助互學的學風,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向上、樂學愛學的思想品質。

新的課程理念下,教師不再是課程的權威者。而是英語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合作者、組織者。

五、根據個體差異進行因材施教,做到學以致用,體現實用性

義烏電大處在中國義烏國際商貿城附近,在義烏常住的外國人有五千多,隨著外貿出口業務的不斷擴大,英語越來越需要,學校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形式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增強實際操作能力,提升理論水平。而且我們許多學生本身就是市場上的生意人,他們有學英語的迫切需要,但每個人的水平參差不齊,學習英語的側重點都不一樣。按照每個人的不同情況進行分類,加強個別輔導。比如:做服裝類生意的學生,按照他們的需要,除了課本知識以外,我們收集了大量的服裝方面的英語貿易知識,對他們進行重點輔導,使他們能夠學以致用,把書本知識和實際運用結合起來。有一次,一位學生很高興地對我說:“何老師,我能夠聽懂老外的話了,做成了一筆生意。以前,我只知道拼命地按計算機,很著急。現在好多了,我要更加努力學習。”筆者認為這是最成功的激勵機制,沒有比成功感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不斷努力不斷成功這樣一個良性的循環過程,有些學生在英語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為自己的工作事業順利進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教師能與學生悉心交換思考、見解。抱著欣賞,分析的心態,與學生合作交流、溝通互補共進。

六、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整合媒體資源,提高導學的有效性

現代遠程教育要求教師主動地轉變自身角色、教學方式與教學行為,注重自身專業成長,不斷掌握教育信息技術能力,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網上學習,開展網上咨詢及網上互動活動。義烏學院建有網絡教學平臺,2004年,學院組成了課題研究開發小組,筆者在學校課題小組的指導下,利充分用學院的網絡教學平臺優勢和現有資源和各種音像手段,制作了開放英語(1)(This is English 1)多媒體課件,采用多樣化的電化教育和計算機輔助教學,為學生提供有效學習支持服務系統,以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組織學生開展VOD點播學習活動、上網學習、BBS討論、收看課程電視教學節目、電話答疑、電子郵件答疑等導學活動,同時建立起短信平臺,班級qq群,微信平臺,教師整合各種資料,用信息化的手段提高導學的有效性。這樣,學生不僅學會學習,而且明白了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重要性,進而掌握了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達到學習的實效性,這樣使每個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都可能得到最優化的發展。

教師根據遠程開放教育的特點,在電大英語學科實施教育過程中,通過向學生灌輸自主學習學會學習的思想理念,指導學生制定目標和計劃,認真實施形成性考核等方法成為必要,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認識能力,提高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正如中央電大劉黛琳老師所說的:“遠程開放教育的一個目標就是要培養學員learn how to learn(學會學習)”。電大英語學科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是我們老師的工作目標,更是我們老師的責任。

參考文獻:

[1][英]Duncan Sidwell,劉黛琳.開放英語1[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3.

[2][英]Duncan Sidwell,劉黛琳.開放英語2[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6.

[3]劉黛琳.開放英語綜合練習(1)[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3.

第10篇

[關鍵詞]聽說能力自主學習多媒體技術

大學英語一直是我校的一門重要的基礎主干課程,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能力和提高綜合素質的主要課程,教學涉及面廣且量大。面對二十一世紀的新經濟帶給我們的新機遇和新挑戰,我們的大學英語教學必須跟上時展的步伐。近年來,隨著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生層次的差異也日益拉大。面對這種情況,如何進一步搞好大學英語教學,提高學生英語水平,是關系學生與學校利益的一個重要課題。在目前大學英語教學中,筆者認為教師要重視對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注重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應用以及鼓勵自主學習。下面將從這幾個方面進行簡要闡述。

一、培養聽說能力

1.聽力是決定英文水平的要件,它反映了一個人的英語交流能力,也是英語學習最具有實用性的。聽力的提高代表著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即發音、詞匯、詞組、習語、文化思維等諸方面能力的提高。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鼓勵學生利用一切機會,多聽、勤聽。聽力形式以精聽為主,泛聽為輔,精泛結合。材料的選取要難易適度,并且要特別注意趣味性。補充一些學生感興趣同時又貼近生活的一些資料,既提高學生的聽力,又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活躍課堂氣氛。

2.四、六級考試改革中,衡量英語口語水平有四大要點:(1)語音、語調是否正確,口齒是否清楚;(2)會話的流利程度;(3)表達當中語法是否正確,用詞是否恰當,是否符合英語表達習慣;(4)內容是否充實,邏輯是否清楚。

要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加強文化導入,創造濃厚的英語文化氛圍。第二,學生要熟練掌握口語,就必須掌握范圍廣闊的、基本得當的日常用語,以服務于交流目的。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明確自己是會話的主體,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口語的練習中,而不是被動的被老師提問。第三,復述是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學生在復述過程中,將聽到、看到和讀到的內容經過思維加工,用自己的語言口頭表達出來,進行口語實踐。最后,教師還可憑借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運用圖像刺激,培養創造想象能力,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繪聲繪色輕松愉快的教學情景。

二、廣泛使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可以保證學生有足夠的練習時間和練習量,計算機對他永遠是耐心、嚴格、可信賴的“教師”,這一點沒有任何一個真正的教師能與之相比。同時多媒體系統能為因材施教提供最大限度的可行性。眾所周知,不存在毫無因素差異的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才智、思維方法和學習習慣。教師在課堂上不大可能分別對待,一一照顧,也不可能對癥下藥地針對每個學生給予不同的作業和輔導。認為課堂集中教學壓抑、限制了學生的才能是不無道理的,但是在計算機上每個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意愿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難度和速度,用自己感興趣的材料和方法進行訓練,這樣能夠滿足不同聽力水平學生的需要。除此之外,多媒體系統還具有即時反饋功能,這不僅能起到核對、督促的作用,而且使學生感到親切、有趣,增強聽力課堂的親和力,從而使學生產生更強烈的學習欲望。

這種教學模式以計算機網絡教學為主,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課堂輔導,對知識要點或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答疑或講解。教師通過互聯網和校園局域網進行引導性授教,學生根據自身情況設定學習計劃內容,并通過網絡與教師進行互動;教師根據學生提交的學習計劃建立數據庫,并對學習情況進行定期反饋,對學習效果進行量化考核,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式的課堂授教;最后結合傳統考試和自動化的網上考試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嚴格評估和反饋。它便于實行因材施教的教學戰略,便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便于節省教學成本、提高效率,有助于教學管理和教務管理水平的極大提高,充分實現了學生、教師、教務管理之間的立體式互動。

三、鼓勵自主學習

大學生擁有較多的業余時間,可利用的課外資源也比較豐富;他們擁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學習目標和職業目標也更加明確,所以他們有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條件。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通過不斷聯系和摸索,我認為培養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可從下列幾個方面做起。

1.確立目標,制定計劃

教師應擔當起幫助者和監督者的角色,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英語基礎、能力水平、個人興趣、專業特點和未來發展的需要制定學習目標。

2.學習并運用學習策略

目標制定出來之后,就要付諸實踐,采用適合自己認知特點和學習風格的方法和策略非常重要,正如研究者坎迪所說:“如何學和學什么是密切相關的——一個學習者所采取的總體方法將極大地影響他的學習結果”。因此,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對英語學習中的強項和弱項進行自我診斷;讓他們對自己熟悉的策略和新習得的策略進行比較、試驗;讓他們自己決定以什么策略完成一項學習任務;給他們機會嘗試將以往的成功策略用于新的學習情景。這些對學生更多地控制自己的學有益處。策略滲透最好在英語課堂上長期進行,針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隨時給學生介紹相關策略,并指導和監督他們使用,同時對個別學生進行個別指導。需要注意的是,策略培訓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有自覺的意識使用策略,知道在何時使用何種策略,而不是以傳授具體的策略為重點,因為它們可能難以窮盡。

綜上所述,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運用教材及各種信息,因材施教,通過不同方式把課內外英語學習結合起來,讓每一個學生都投入到活動中去,讓他們真正成為知識海洋中探尋知識的快樂使者。

參考文獻:

[1]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工作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本)[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高遠,周流溪等.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筆談之二(四篇)[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

第11篇

自律型英語、數學為相對弱項此類計劃比較適合有一定自律能力,具備一定學習能力,特別是具有自學能力的學生使用、

一、計劃實施的目標:

1、提高自己在英語、數學(物理)的學習能力;

2、加強運動,提高身體素質;

3、學會做簡單的家常菜、

二、具體措施:

1、組織好學習小組,以三個人一組為好,進行合作性學習、(學習水平相當的同學組成小組比較合適)

2、按教材知識前后的順序,整理上半學期的英語、數學(物理)練習卷和考試卷、(或者可以根據老師的推薦去買一兩本合適提高學科能力的輔導材料)

3、把練習卷上做正確的題目進行整理,確認自己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具備了哪些運用能力,樹立自己對本學科的信心、

4、把練習卷上做錯的題目進行整理,打開教科書,逐題進行分析,找到錯誤的關鍵之處,進行認真的訂正后,再到教材上找到相關類型的題目,進行練習、強化、

5、無論在訂正試卷習題,還是在做輔導材料時,遇到困難,三人小組一起分析,或者到圖書館去找參考書,可以去找老師,也可以進行挑戰性競賽,看誰先解決問題、

6、把錯題訂正完成以后,就把錯題訂正的全過程背出來,進行接替方法的積累、

7、到辦學質量比較好的社會業余學校去讀英語口語訓練班,提高自己的英語會話能力,和英語學習素質、

8、對于新初三的學生,可以在暑期中參加一些競賽輔導班,為新學年的各類競賽打好基礎、(也可以超前讀一些新初三的課本,提前了解初三的學習內容)9、每周打兩次球,游三次泳,增加運動,提高體能、

10、每天晚上,聽音樂,上網瀏覽,看書讀報,和同學聊天等,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11、每周跟著父母學做兩次家常菜,如炒茄子、蒸魚之類,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三、時間安排:

1、一星期學習五天,上午2、5小時,下午2、5小時、按一小時一節課安排好課表、

2、每天下午3點以后是運動或做家務的時間、

3、晚上兩個小時是發展興趣的時間、

4、雙休日去看一些有益的展覽會,或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督促自律:

1、設計好每天的生活學習評價表,對自己每天的生活、學習作好評價、

2、合作學習小組的同學互相督促,執行暑期生活、學習計劃有始有終、

b計劃:

督促型語文、數學為弱項此類計劃具有督促性,適合尚須家長督促、老師幫助的學生、b計劃中,特別重視學生學習自信、興趣及學習自制力的培養和家長、老師的幫助、

一、計劃實施的目標:

1、提高自己在語文、數學等方面的學習能力、

2、加強運動,提高身體素質、

3、學會做簡單的家常菜、

二、具體措施:

1、針對自己的薄弱學科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目標進行反思,調整、

2、在家長的指導下,寫好自己切實可行的暑假生活、學習計劃、(安排好每天復習進度的明細內容)

第12篇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Application Study on Metacognition and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HEN Zhuo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Hunan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131)

AbstractThe communicative teaching is a teaching methods which able to train student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effective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and discusses how to combine with metacognition theory and 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in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communicative approach; metacognition; English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

0 前言

交際教學法起源于上世紀60 年代的英國傳統教學方法的改革,80 年代初開始被國內院校應用到英語教學實踐中,并逐步得到推廣。這種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是美國語言學家海姆斯( D. Hymes) 提出的交際能力理論,海姆斯認為“交際能力”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表達的語法性,即語言表達要合乎語法;二是表達的可接受性,即文化上的可行性和在語境中的得體性,也就是說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既要掌握語言形式,更要恰當地使用語言。①多年來,有關英語教學中交際教學法的理論研究和國外教學實踐都證明了其在培養學生表達能力方面的優點。②然而在國內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實踐過程中,交際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本文在分析交際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應用所存在的問題基礎上,就如何將元認知理論和高職英語交際教學法結合進行了探討。

1 交際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按照交際能力理論,交際既是語言學習的目的,也是學習的手段。但是國內傳統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往往強調對語法的學習,強調教師對語言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這種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通常在各種以語法為基礎的考試中成績表現不錯,但實際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卻不盡如人意,即通常所說的“啞巴英語”。因此,把以內容為中心、強調語言運用的交際教學法運用于英語教學, 提高學生“聽說譯”的能力,是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③但從目前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實際情況來看,交際教學法的應用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1)片面理解交際教學,忽視傳統的語法、詞匯教學。片面地強調交際教學法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降低了語法、詞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應有的地位,只強調語言使用的技能, 不重視語言知識的系統性和整體功能,忽視語法、詞匯教學同樣會影響交際能力的提高。實際上,倡導交際法的Wilkins 本人同時也認為:語言學習的第一階段可側重rules of grammar,第二階段偏重rules of use。④由于對交際教學法的片面理解,造成學生口語能力較強,但閱讀和寫作能力較為薄弱,影響了英語水平的全面提高。

(2)高職院校學生英語普遍基礎薄弱,交際教學難以順利開展。和普通高等院校學生相比,高職學生中學階段的英語成績較差。筆者曾連續對2007-2009級新生做過高考英語成績統計,超過90分(滿分150分)的人數只占不到三分之一。由于學生普遍基礎薄弱,課文中的生詞量對于很多學生來說都會超過20%,課堂上,教師只能用漢語進行授課,學生對教學內容不能理完全解和掌握,甚至連學過的課文還有不少學生不能準確、流利地讀出來。每課后面的詞匯練習、語法練習、實用寫作和閱讀等,基礎不好的學生必須完全在老師的指導下才能完成。學生語法知識不牢固,口頭講不出多少完整的英語語句,很難開展課堂英語交際訓練。如果一味地強調用交際教學,而不顧及學生的英語技能缺陷,必然難以取得效果。

(3)應用英語能力等級考試并未把語言交際能力納入考試內容。應用英語能力等級考試(三級)對高職教學有重要的導向性,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中通常會特別強調考試內容。目前三級考試的內容只有聽力、詞匯、語法、閱讀和寫作,并不涉及口語和描述技能等交際能力的測試。由于三級考試的成績關系到高職院校學生能否正常畢業和就業,在強調學生三級考試通過率的高職院校,教學實踐中主要還是圍繞傳統的語法、詞匯教學以及交際教學法的推廣受到很大的阻礙。

2 元認知理論和高職英語交際教學法結合

元認知是1978年美國心理學家Flavell首先提出的概念,Flavell認為元認知是是一個人所具有的關于自己思維活動和學習活動的知識及其實施的控制,是任何調節認知過程的認知活動。⑤英語學習是人的認知活動的一部分,也受元認知能力的影響。對于當前阻礙交際教學法應用的困難,可以嘗試通過元認知理論與交際教學法結合來努力克服。

元認知包括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三方面的內容。元認知知識是人們關于認知活動的一般知識,是通過經驗積累起來的關于認知的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元認知體驗是保持和從事認知活動時產生的認知和情感體驗,這種體驗在清晰程度、復雜程度、持續時間等方面都會隨各種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元認知監控是指個體在認知活動進攻過程中對自身的認知活動進行監控調節。⑥

圍繞組成元認知的三個要素,本文提出了幾點元認知與交際教學法結合的建議:

(1)掌握元認知知識,做好教學和學習計劃。在英語學習活動中,學生的元認知知識其實就是對如何學好英語這個問題的認識,而教師的元認知知識則是對如何讓學生能夠更好掌握英語“聽說譯”的能力。高職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薄弱,學生和教師對這個客觀條件應該有清醒的認識。要學習好英語,學生應該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做好學習計劃,教師也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制定好教學計劃。教師應特別注意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應用交際教學法并不意味著不重視傳統的語法、詞匯學習,只有讓學生具有較扎實的語法、詞匯基礎后,才能開展交際教學。

(2)增加元認知體驗,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在英語學習活動中,學生的元認知體驗主要包括對外語的難度、熟悉程度等的體驗,體驗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障礙或困難,體驗自己在學習計劃的各個階段取得了什么進展等。這些在學習中得來的感受、體會是通過學生自我反省和總結獲得的。教師的元認知體驗主要是學生對教學內容掌握程度的反饋,同時還有學生對教學活動配合程度的感受。由于高職學生在高中時期很少接觸交際教學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剛開始應用這種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時肯定會遇到冷場,這個時候教師一定要努力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努力使學生產生興趣、保持興趣,營造一個有利于開展交際教學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鼓勵他們應用英語進行口語交流、閱讀寫作,教師一定要及時點評,以鼓勵為主,長期堅持,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通過這樣的元認知體驗,才會讓學生接受交際教學這種新模式。

(3)堅持元認知監控,學會總結和反思。學習活動不僅僅是對所學材料的識別、加工和理解過程,而且也是對該過程進行積極監控調節的過程。學生要學會學習,必須學會自我反思、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高職學生由于這方面知識基礎薄弱,需要教師加以指導。在交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結合學習計劃剖析自己一段時間的學習經歷,在肯定他們學習成果的同時,認清存在的問題,然后及時在下一階段學習計劃中進行控制調節。對于少數基礎薄弱,自控能力差的學生,在其自愿的情況下可以由教師或者其他學生進行督促,讓他們逐漸提高自控能力。通過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不斷實踐,形成良性循環,最終讓學生養成自我反思、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的習慣。從教師的角度來說,也應該不斷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來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由于高職學生都要參加應用英語能力三級考試,而三級考試目前還沒有交際能力的測試內容,因此,教師一定要努力讓交際教學和傳統的語法、詞匯教學形成良性循環,即通過交際教學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促進語法、詞匯學習。

3 總結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要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掌握“聽說譯”能力,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有必要將元認知的思想融入到日常的交際教學中,不斷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元認知能力,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信心,最終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

注釋

①裴耀師.交際教學法的優點及局限性淺談[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4:53-54.

②李瑛,吳長鏞.交際法得失論-華東師大英語系交際教學法實驗的調查報告[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11:23-25.

③董姝.交際教學法的尷尬-對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使用交際法的反思[J].職大學報,2007.2:127-128.

④崔桂華.走出英語教學的誤區-關于交際教學法的啟示[J].中國高教研究,2003.1:9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乾安县| 广灵县| 阿城市| 邵阳市| 昌宁县| SHOW| 勐海县| 南部县| 汾西县| 双牌县| 鹿邑县| 垫江县| 铜川市| 宜兴市| 五家渠市| 乌审旗| 弥渡县| 吉木萨尔县| 澄江县| 精河县| 高青县| 来宾市| 稷山县| 屯留县| 建宁县| 普陀区| 耒阳市| 安龙县| 三都| 新和县| 双流县| 武汉市| 东宁县| 河东区| 鄂州市| 偏关县| 锦屏县| 永康市| 星子县| 康平县| 苗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