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7 22:03:1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狂犬病預防措施,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摘要】目的:觀察狂犬病患者的病程轉歸,探討狂犬病的防控策略。方法:對麻栗坡縣2011年上報的4例狂犬病患者的護理過程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其護理要點及預防措施。結果:4例狂犬病患者均為犬咬傷,均未接種任何疫苗和對傷口進行正規消毒處理。最終4例患者均經救治無效死亡,自發病至死亡時間最短2天,最長5天,死亡率100%。結論:狂犬病患者一旦發病,死亡率可達到100%,其疾控工作應以預防為主,加強疾病宣教,確保犬咬傷患者得到及時有效規范的傷口處理和疫苗接種,方可有效降低狂犬病的發病率及死亡率。
【關鍵詞】狂犬病;護理;預防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5-0931-02狂犬病也稱恐水癥,是一種因為狂犬病毒所導致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的人畜共患性、急性的傳染病。其流行性比較廣泛,病死率十分高,幾乎達到100%[1]。對人民的生命安全會造成嚴重的威脅。而人狂犬病一般是通過病獸咬傷等方式傳播給人體而受到感染。狂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恐水、怕風、恐聲、咽肌痙攣、恐懼不安、進行性癱瘓。本文對麻栗坡縣2011年上報的4例狂犬病患者的護理過程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其護理要點及預防措施,現分析如下: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麻栗坡縣2011年上報的4例狂犬病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齡最小的36歲,最大的59歲。4例均存在被犬咬的經歷。
1.2方法:對麻栗坡縣2011年上報的4例狂犬病患者的護理過程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其護理要點及預防措施。2.結果
4例狂犬病患者均為犬咬傷,均未接種任何疫苗和對傷口進行正規消毒處理。最終4例患者均經救治無效死亡,自發病至死亡時間最短2天,最長5天,死亡率100%。3.討論
3.1護理要點:
3.1.1嚴密隔離:將病安排在單獨的房間內,有專人照看,房間應安靜,避光,不放水容器,周圍不要有噪聲,流水聲。
3.1.2嚴格執行陪護制度:減少家屬探視,同時室內懸掛深色窗簾,液體用黑色塑料袋包裹或衣物遮蓋,操作過程中不提及水字,并不使液體觸及病人;門、桌、椅用布包裹,從而避免或減少不必要的刺激,如光,風吹,音響,水聲等。
3.1.3做好呼吸道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2],必要時進行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并遵醫囑適時給予氧氣吸入。
3.1.4加強基礎護理:做好安全護理,病人安靜時及時給予修剪指甲,必要時給其戴棉制手套[3];盡量用靜脈留置針,并用紙板等物品作好固定,避免煩躁時針頭脫落;躁動不安時加床欄或適當約束,防止發生外傷或傷及他人。
3.1.5做好心理護理:大多數病人神志清醒,內心恐懼,醫護人員應關心、體貼,使病人有安全感。
3.1.6增加營養攝入:如選擇容易吞咽的軟食,供給足夠的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必要時遵醫囑給予鼻飼或靜脈補充營養。
3.1.7各種檢查:治療及護理操作應簡化,動作輕快。必要時遵醫囑使用鎮靜藥物如安定、魯米那、氯丙嗪、異丙嗪等,并觀察藥物效果,作好記錄。
3.1.8做好自我防護:醫護人員進行各項操作時,須戴口罩,穿隔離衣及戴手套;病人流涎或有嘔吐時需加鋪一次性中單,小便失禁時給病人用接尿器,必要時插尿管;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均需嚴格消毒后焚燒并深埋[4];病人住過的病室及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
3.2預防措施:
3.2.1及時、徹底清洗傷口。清洗傷口的目的,是把傷口里和傷口周圍的東西沖干凈,比如,狗的唾液,衣服的碎片等。沖洗方法:首先使用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自來水)沖傷口;其次用20%的肥皂水或其它弱堿性清潔劑清洗傷口;重復以上操作至少15分鐘;沖洗時可以將污血擠出;第三步用生理鹽水(如無法達到,可用清水)將傷口洗凈,然后用無菌脫脂棉將傷口處殘留液吸盡,避免在傷口處殘留肥皂水;較深傷口沖洗時,用注射器伸入傷口深部進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徹底。20%肥皂水配制:20g肥皂加蒸餾水或自來水水至100ml。也可用普通肥皂清洗傷口,但要避免共用肥皂交叉污染。
3.2.2消毒。徹底沖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傷口,并按照一般手術的方法消毒傷口周圍,碘酒兩遍,酒精脫碘。傷口里面也可以使用酒精消毒,酒精紗布擦拭傷口里面,填塞5分鐘(不適宜使用酒精的部位也可以使用碘伏)。再用生理鹽水徹底沖洗傷口。沖洗干凈后,使用雙氧水浸泡傷口5-10分鐘,再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用干凈紗布吸干水跡。
3.2.3清創。清創的目的:應用手術的方法,清除傷口內的淤血,凝血塊,污染的組織,碎爛的組織,特別是創口表層的脂肪組織、壞死的筋膜及陳舊的肉芽組織。盡可能的清除傷口內可能被狂犬病病毒污染的組織,清創要徹底。
3.2.4接種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的作用:狂犬病疫苗內含一定量的滅活狂犬病病毒,可刺激機體產生抗狂犬病病毒的免疫力,達到預防狂犬病發生的目的。必要時和抗狂犬病被動制劑同時使用,效果更佳。如狂犬病抗毒血清和免疫球蛋白。接種時限:原則上是越早越好。但對已暴露一段時間而一直未接種狂犬病疫苗者也可按接種程序接種疫苗。狂犬病疫苗應該盡快接種,因為人狂犬病可有較長的潛伏期,只要暴露者未發病,不管距離暴露多久都應接種狂犬疫苗。適用人群:Ⅱ級和Ⅲ級暴露傷口。接種程序:從就診當天開始計算,第0(注射當天)、3、7、14、28天各接種一個劑量。接種劑量:狂犬病疫苗不分年齡和體重,每個針次相同,為一個劑量。4.加強科普宣教
宣傳教育的目的是讓群眾把養犬和預防狂犬病相結合起來,懂得如何預防狂犬病,被犬咬傷后應如何處理。5.小結
因為我國的地域大,人口密集,養犬的基數比較大,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國際交往比較頻繁,給爆發性流行事件提供了條件。并且因為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改變,導致狂犬病已從家畜中流行發展到在野生動物群體中流行,而人們對野生動物的捕殺和食用引起狂犬病有利的傳播途徑[5]。目前,我國狂犬疫苗的接種率尚不夠理想,如廣東地區,1990-2007年間,動物咬傷患者僅1/3可接種狂犬疫苗[6]。且動物咬傷患者受傷范圍越大,傷口越深,其罹患狂犬病的概率越高[7]。所以我國在建立完善社會性控制體系的同時,要加強對廣大群眾的宣傳教育,將預防狂犬病知識廣泛普及,使群眾了解狂犬病的危害以及基本護理要點和預防知識。本文通過對麻栗坡縣2011年上報的4例狂犬病患者的護理過程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其護理要點及預防措施,進一步強調了對狂犬病患者的護理操作步驟。綜上所述,狂犬病患者一旦發病,死亡率可達到100%,其疾控工作應以預防為主,加強疾病宣教,確保犬咬傷患者得到及時有效規范的傷口處理和疫苗接種,方可有效降低狂犬病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參考文獻
[1]黃苒,黃飄,李燕平.狂犬病病人的臨床分析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0,08(21):1915-1917.
[2]楊燕,劉翠英,閆君,等.狂犬病患者興奮期的護理體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9):2443-2444.
[3]游紹莉.我國狂犬病的流行現狀及防治[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5):474-476.
[4]王小紅,黃飄,黃苒,等.狂犬病流行病學分析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1):66-67.
[5]王長珍,戴麗,唐莉,等.640例犬傷門診病人的護理[J].家庭護士,2008,6(6):489-490.
狂犬病暴露分三級 根據級別對應處理
凡是被狂犬、疑似狂犬或不能確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動物(如貓、狗等)咬傷、抓傷、舔舐黏膜或破損皮膚處,均稱為狂犬病暴露,按照接觸方式或暴露程度不同,可分為三級,不同級別的傷口都有對應的處理方式。
余衛華副主任醫師介紹,Ⅰ級暴露指喂養或接觸動物、完好的皮膚被舔舐;Ⅱ級暴露指裸露的皮膚被輕咬、無出血的輕微擦傷或抓傷;Ⅲ級暴露指單處或多處貫穿性咬傷、抓傷、破損皮膚被舔、開放性傷口或黏膜被污染。
判定為Ⅰ級暴露時無需特別處理,Ⅱ級、Ⅲ級暴露均要立即規范處理傷口后接種狂犬病疫苗。很多人對于Ⅱ級暴露的情況不以為然,專家提醒即使傷口無出血也應進行處理,千萬不可抱有僥幸心理。
傷口較深/接近頭面部者 需注射免疫球蛋白增加保障
如果傷口較大、較深或接近頭、面部,需按Ⅲ級暴露處理。Ⅲ級暴露除了接種狂犬病疫苗外,還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基本的狂犬病疫苗注射后,需3~7天產生抗體來對抗病毒。而免疫球蛋白是現成的抗體,注射后迅速起效。在傷口周圍采取浸潤注射的方式,猶如一道屏障將病毒限制并消滅在傷口周圍。
據了解,以正常人體重50千克為例計算,需一次性注射5支免疫球蛋白。但由于免疫球蛋白價格昂貴,一支約200多元,因此有些傷者不愿接種。專家強調,Ⅲ級暴露傷者一定要注射免疫球蛋白,為預防狂犬病多一重保障。
24小時內接種疫苗最佳?專家:不完全科學
有說法稱“咬傷后24~72小時是接種疫苗的黃金時間”,專家認為這一說法不完全科學。余衛華副主任醫師表示,咬傷后越早接種疫苗效果越好,但即使過了24~72小時,只要沒有發病都應該接種疫苗,千萬不能認為過了這個時間點再注射疫苗沒有作用,因為疾病一旦發生,后果不堪設想。
狂犬病疫苗接種通常為五針程序,即第0、3、7、14、28天五個日期各打一針。另外,有部分經過批準的疫苗也可使用“2-1-1”注射法,即首次注射2針,在第7、21天各注射1針。專家提醒,全程接種疫苗期間,每一針要按時注射,才能保證最好的效果。
對于接受過全程接種者,若半年內再次被咬則無需接種疫苗;超過半年須加強注射;若超過三年以上,必須重新接種全程疫苗。
接種疫苗后需在醫院留觀30分鐘
在接種疫苗期間,需注意休息,避免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防止感冒。個別患者接種后注射部位或出現局部反應,如疼痛、紅腫、硬結等。此外,還可能出現皮疹、低熱等不同程度的反應,一般無需特別處理。接種疫苗后需在醫院留觀30分鐘,無不適方可離開。
接種狂犬病疫苗無人群限制
由于狂犬病疫苗對兒童所用的劑量與成年人一樣,因此年齡越小、體重較輕的孩子發燒幾率較大,家長無需過于緊張。專家提醒,若接種狂犬病疫苗的時間與其他疫苗的接種時間相沖,應優先接種狂犬病疫苗。
余衛華副主任醫師特別提到,目前未發現疫苗會增加胎兒的畸形風險,孕婦、哺乳期婦女必要時均可接種狂犬疫苗。需要注意的是,若孕婦本身屬于過敏體質,注射疫苗難以確定是否會出現不良反應,需在接種前和傷者進行充分的溝通。
(1.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123200;2.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區動物衛生監督所 123000)
近年來,在部分地區,豬偽狂犬病的發生有逐漸加重的趨勢,特別是2012年以來,其發生已經不是零散狀態,一些大型豬場相繼出現了偽狂犬病的大面積暴發,給養豬業帶來了不小的損失。該病在阜新地區一直都呈零散發生狀態,最近也有加重發生的趨勢,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由于該病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藥劑,生產中還是要以預防為主。現將豬偽狂犬病的主要癥狀、發病原因及預防加以介紹。?
1 流行原因?
偽狂犬病疫苗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多年,為防止此病暴發流行做出重要貢獻,在一段時期內,豬偽狂犬病的發病率很低,一些大規模的養殖場由于管理嚴格、疫苗使用得當,發病率近于零。但近幾年,豬偽狂犬病的發生有加重的趨勢,分析原因主要介紹如下。?
1.1 病毒變異?
因為偽狂犬病毒出現變異,導致毒性增強,疫苗的防控作用降低。?
1.2 免疫不科學?
由于偽狂犬病在一段時期內不再發生,導致一些養殖戶對其放松警惕,免疫工作不到位。一些養殖場只對母豬進行免疫,而忽視了對仔豬及成年豬的免疫,對母豬進行免疫也只是在配種前才免疫,沒有進行多次免疫。而且在疫苗使用過程中存在著不同毒株疫苗亂用的現象,病毒產生抗藥性。?
1.3 種豬帶毒?
偽狂犬病毒陽性種豬是此病傳播的一個主要途徑。由于偽狂犬病病毒可以通過公豬和母豬懷孕垂直傳播,種豬帶毒率偏高是豬偽狂犬病持續流行的重要原因。不同的豬場之間相互使用公豬或新購進的種豬未進行隔離檢測就進行配種,都會導致偽狂犬病毒的擴散蔓延。?
2 主要癥狀?
偽狂犬病對母豬、公豬、仔豬及成年豬都有危害,豬的年齡不同受害的程度也不盡相同,其中以母豬及仔豬受害最為嚴重。?
母豬感染偽狂犬病毒會導致流產,往往沒有任何征兆,母豬身體未表現出異常,就突然流產。母豬群因偽狂犬病流產的比例在5%~8%, 一般是妊娠后60天內的母豬出現流產現象。?
15日齡以內的仔豬感染偽狂犬病者,病情往往極為嚴重,發病死亡率可達50%~100%,新生仔豬感染偽狂犬病毒會引起大量死亡,有的整窩死光,主要的癥狀為突然發燒,精神萎靡,昏睡、嘔吐、腹瀉,癥狀易與豬瘟相混淆。35日齡的斷奶仔豬若感染病毒,發病率低很多,死亡率也只在10%~20%,主要表現為神經癥狀、腹瀉、嘔吐等。?
成年豬一般為隱性感染,主要表現呼吸道癥狀,發熱、精神沉郁,咳嗽等,一般于4~8d內完全恢復。極少數會并發感染胸膜肺炎,導致死亡。?
3 預防措施?
3.1 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仍是預防豬偽狂犬病最重要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在防疫工作中,要嚴格按照免疫程序進行接種,盡力提高免疫效果。一是免疫的對象要擴大。對于種豬,特別是新引進的要進行免疫;對于母豬無論是處在妊娠期、哺乳期還是空懷期,都要進行免疫;對于仔豬,要采用滴鼻免疫。二是免疫的密度要加強。母豬從一年二免提高到一年三免;仔豬3日齡就要進行滴鼻免疫,50日齡進行二免(二免可采用注射免疫)。?
3.2 加強飼養管理?
現在許多豬場采用集約化養殖,飼養密度過大,環境通風不良等問題很普遍。豬長期處于不良環境中,導致豬多處于亞健康狀態,對疾病的抵抗力顯著下降,免疫后的效果也大受影響。因此,要加強飼養管理:一是控制飼養密度,避免豬舍內過于擁擠,并保證豬舍內的溫度和通風適宜。二是豬舍要進行嚴格的消毒。地面、墻壁、設施及用具等每周定期消毒1次,及時清理糞便。發生疫情時需要2~3天消毒1次,消毒可用苛性鈉或石灰水。三是消滅各種傳染源和傳播媒介,特別是要做好滅鼠工作,因為老鼠是豬場中偽狂犬病傳播的一個重要途徑。?
關鍵詞 豬偽狂犬病;診斷;防治
中圖分類號 S852.65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4-0275-01
豬偽狂犬病(PR)是由豬偽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以發熱和腦脊髓炎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傳染病,主要表現為妊娠母豬產死胎、木乃伊胎和新生仔豬出現神經癥狀、嘔吐、腹瀉等癥狀。近年來,該病逐漸增多,給養豬生產造成較大影響。2014年8月,福安市城南街道某小型養豬場出現了懷孕母豬流產、產死胎、弱仔、木乃伊胎等障礙繁殖,新生乳豬出現了神經癥狀并急性死亡為特征的疾病。在了解發病情況的基礎上,對臨床癥狀進行分析歸類,進行病理變化和實驗室檢查,確診為豬偽狂犬病。現將該病的診治情況介紹如下。
1 發病情況
該豬場的豬只結構為:經產母豬、外地新引種后備母豬數量分別為36、16頭。懷孕母豬發生流產、產死胎、弱仔、木乃伊胎現象的時間為8月初,出現這一現象的母豬共8頭。病情逐漸發展,至8月中旬,又有8頭母豬新生的乳豬于產后3~4 d突然發病,出現蛋黃樣腹瀉,個別出現角弓反張、轉圈及劃水狀現象,經使用抗生素治療無效,連續出現死亡,求診。
2 臨床癥狀
發病妊娠母豬主要發生流產、產死胎、木乃伊胎等癥狀。
仔豬發病后,食欲低下、精神不振、呼吸不良、流涎嘔吐、下痢、體溫升高至41 ℃以上;間歇性痙攣、后驅麻痹,出現前進、后退或者轉圈等強迫動作;昏睡或伴有癲癇樣發作。
3 病理變化
對4頭病死豬進行剖檢,發現喉頭黏膜潰瘍、有白色假膜覆蓋,肝脾腫大、有白色壞死點,心包積液,腎腫大、有針尖狀出血點,有的腸黏膜充血、出血,腸黏膜淋巴結出血[1]。
4 診斷
4.1 初步診斷
結合養豬場的豬只發病情況及剖檢結果,初步診斷為豬偽狂犬病。
4.2 確診
確診由福建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進行,確診方法為PCR或RT-PCR。確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一是采集病料。從2頭病死豬的身上分別采集淋巴結、肝臟、腎臟樣品。二是對采集的病料進行處理。無菌采取2份病死仔豬的淋巴結、肝臟、腎臟,分別剪碎并在液氮中迅速研磨,用PBS溶液以1∶10進行稀釋,研磨后的勻漿分別倒入4管5 mL無菌收集管中,做好標記,凍存于-70 ℃冰箱中。三是2份病料PCR及RT-PCR檢測結果:豬偽狂犬病病毒均為陽性,豬圓環病毒、豬瘟病毒和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均為陰性。
5 防治措施
5.1 隔離消毒
豬只發病后要及時進行隔離和治療,以免傳染造成更大的損失。對病豬豬舍要及時進行清洗和消毒,每天用1%噴霧靈溶液帶豬消毒;舍外墻壁、道路用4% NaOH溶液噴霧消毒。將工作服、鞋、帽等用消毒液浸泡或高壓滅菌消毒。對豬的流產胎兒、胎衣、死胎、木乃伊胎和病死豬尸體按《病死動物及產品深埋處理技術規范》深埋處理,污染物、排泄物也要做無害化處理。減少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入發病豬場,禁止場內人員串舍,防止人為擴散病原。
5.2 緊急免疫
一旦懷孕母豬出現豬偽狂犬病,要進行緊急免疫,免疫的對象是發病豬場的全場公豬、未發病母豬、哺乳仔豬、育肥豬。免疫疫苗的種類為偽狂犬病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2]。疫苗注射的量根據豬只的種類和年齡來確定:一是成齡公豬、母豬。注射豬偽狂犬病滅活苗,用量為4頭份/頭,采用臀部肌肉注射。加強免疫在配種前和產前26 d各用豬偽狂犬病滅活苗4頭份/頭加強免疫。二是小豬和育肥豬。注射豬偽狂犬病弱毒苗,用量為1頭份/頭,采用臀部肌肉注射[3]。三是哺乳仔豬。可以于3~5日齡用豬偽狂犬病雙基因缺失苗滴鼻、1頭份/頭。
5.3 治療
一是對發病豬使用干擾素,稀釋后按1 mL/頭肌注,同時按2 mL/頭注射抗病毒多肽,按0.12 mL/kg?體重注射黃芪多糖注射液,然后再用頭孢噻呋鈉按3 mg/kg?體重肌注,1次/d,連用3 d。二是對高燒不退、病情嚴重的仔豬肌注安乃近、氨芐青霉素,1次/d,連用3~5 d。三是防止繼發感染,在每500 kg飼料中加愛樂新500 g、70%阿莫西林200 g、強力霉素150 g;每500 kg飲水中加70%阿莫西林150 g、多維250 g、黃芪多糖250 g,連用7 d。
經采取以上綜合防治措施7 d后,除個別病重仔豬死亡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6 體會
該豬場發生豬偽狂犬病疫情主要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引進種豬時沒有進行豬偽狂犬病病毒檢測,不能確定是否帶毒。且種豬引回后也沒有按規定進入隔離圈舍進行隔離飼養觀察,而是直接進入母豬舍與原母豬群同飼養。二是疫苗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免疫比較混亂,也沒有進
疫苗免疫抗體檢測,免疫效果得不到保證。三是飼養管理技術比較薄弱,環境消毒不到位,忽視滅鼠防貓工作。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筆者認為,引入種豬帶毒可能是引起這起疫情的最主要原因。豬偽狂犬病一旦發病會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損失,而且目前沒有對癥的特效治療藥物,因此,在養殖過程中要積極進行預防,以免造成損失[4]。一是堅持自繁自養。為防止引種帶毒,豬場要堅持自繁自養;如必須進行引種,則要確保引種地為非疫區。引種后,要進行隔離飼養,保證是偽狂犬病野毒陰性豬才能進入種豬群。二是正確選用疫苗。及時注射疫苗是減少該病發生的重要措施。在生產實踐中,要選用正規廠家生產的優質疫苗進行接種。三是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在免疫前要對本廠血清進行檢測,結合豬群的實際情況及相關疾病的流行特點,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免疫的過程中,要避免其他疫苗與豬偽狂犬病疫苗的免疫干擾作用,確保免疫成功[5-6]。四是做好豬場凈化。加強豬偽狂犬病野毒抗體陽性檢測,及時淘汰野毒抗體陽性種豬,為豬場凈化創造條件。五是強化豬場生物安全措施。①實施封閉管理,實行全進全出制度。②嚴格執行消毒制度,定期規范做好消毒工作。③堅持開展滅鼠工作,場內嚴禁飼養其他動物。④要規范做好病死豬尸體、胎衣及豬場糞尿的無害化處理,減少病原傳播[7-8]。
7 參考文獻
[1] 李春華,王英,蔣鳳英,等.豬偽狂犬病研究進展[J].動物醫學進展,2008(3):68-72.
[2] 陳煥春,金梅林,何啟蓋,等.豬偽狂犬病油乳劑滅活疫苗的制備及安全性與免疫性試驗[J].畜牧獸醫學報,2001(1):44-51.
[3] 陳磊,張魯安,李巖,等.豬偽狂犬病研究進展[J].動物醫學進展,2004(5):51-55.
[4] 彭金美,安同慶,趙鴻遠,等.豬偽狂犬病病毒新流行株的分離鑒定及抗原差異性分析[J].中國預防獸醫學報,2013(1):1-4.
[5] 孔令達,于輝,仇華吉,等.近年來我國豬偽狂犬病的發生概況[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4(2):24-26.
[6] 王貴平,何啟蓋,劉軍發,等.豬偽狂犬病和傳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J].河北畜牧獸醫,2004(7):J033-J034.
如果你不是醫院的醫生,可能你會認為急救是醫院的事,是醫生的事,與自己無關。實際上,許多意外是發生在醫院之外的,比如在家庭、工作單位、公共場所等,現場并沒有醫生,人們除了想到給醫院或急救站打電話外,或是眼睜睜地看著生命漸漸流失而束手無策,或是不正確的救護反而幫了倒忙,等送到醫院或救護車趕到,大多數已經失去了最寶貴的急救時間。我國公民的急救知識和技能與國外相比,非常匱乏。世界正在不可阻擋地全球化,我國政府在第28屆國際紅十字大會上做出承諾:2008年前實現參加衛生救護培訓普及人數超過當地人口的1%。急救知識和技能的普及教育是醫院的責任,也是公民的責任。急救界有一句流行的話:在現場誰是危重病人的“救星”――你,第一目擊者。
武警總醫院急救醫學中心和門診部從2006年9月9日開始,定期向民眾舉辦一次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講座。我們把講座的內容通過每期的雜志陸續介紹給讀者,讓大家學習一些必要的急救知識和技能,對自己、對家人、對朋友、甚至出門在外對陌生人,都是極有好處的。
第一類 有人呼吸心跳停止時
如果遇到了這種情況,就是兩條急救措施:口對口吹氣和胸外按壓。首先證實心跳是否真的停止。拍打病人的肩膀,大聲呼叫,證實意識是否喪失。迅速觀察瞳孔、面色、呼吸、動脈搏動情況。然后將病人平放置于地面或木板上, 頭向后仰, 進行口對口呼吸。 具體做法是用拇指及食指捏住病人的鼻子,術者深吸一口氣,張開口緊包住病人的嘴,深而快地向病人吹氣。同時進行胸外按壓。按壓的部位是兩連線的正中線上,用一手掌心放置按壓部位,兩手重疊在一起,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手指,脫離胸壁。搶救者雙臂繃直,雙肩連線中點垂直于按壓部位,利用上半身重量和肩膀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壓,使胸骨下陷4cm~5cm。按壓要平穩有規律性,不能中斷,向下與放松的時間應相當,按壓到最低處應有明顯的停頓,放松時手掌不能離開按壓點(按壓30次,吹氣兩口,頻率100次/分)。當然,進行以上急救的同時,其他人應撥打急救站或醫院的電話。
第二類 脊柱受傷的人
從醫學上分析,脊柱受到外傷后臨床上一般出現三種情況:一種是骨折后碎片直接損傷脊髓,導致傷員發生截癱;二是骨折沒有損傷脊髓,但傷員可出現暫時性截癱;三是骨折后沒有馬上損傷脊髓,但由于不適當的搬運,從而引起脊髓發生損傷,而導致截癱。正確的搬運方法是:
1.整體翻轉應當把傷員作為一個“整體”翻轉至仰臥位。即一定要遵循“滾動”的原則,將傷員同向同時翻動,切忌“扭麻花”。如懷疑頸椎有損傷,一定要保護頸部,嚴禁頭部前傾后仰,左右旋轉。可用頸托固定頸部,一時無頸托,可用沙袋置于頸部兩側制動。
2.平穩托運現場至少有四人同時托起病人。方法是:一人扶住病人的頭,一人托起胸背部,一人托起其腰、臀部,最后一人抱住其兩下肢。其中一人喊口令,以使步調一致地把病人平托至平板上。再用幾條繃帶或布條將病人綁扎在平板上,最后,由3~4人步調穩健地將病人托至擔架上。救護車運送病人時,車速宜慢,避免顛簸。到達醫院后,應將病人受傷情況,出現的癥狀,以及現場急救的經過向接診醫生交代清楚,以利明確診斷和急救的連續。
第三類 誤服藥物
誤服藥物的醫學名詞又叫藥物中毒。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錯誤服用藥物(也叫不遵醫囑服藥),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服藥時因不遵醫囑,或粗心大意將不同藥物混服,造成藥物中毒;二是有心理障礙自殺行為的患者,也是常見的中毒病例。
中毒較輕,神志清醒,又距醫院較遠的患者,在家里迅速采取下列自救措施,以緩解藥毒,為搶救生命贏得時間。
1.盡快排除毒物以最快的速度把藥物排出體外是治療的關鍵。此時要用飯勺或筷子刺激咽部,引起嘔吐,把藥物或毒物吐出來,或者先讓病人飲大量的溫開水,然后刺激咽喉部催吐,再給予口服植物油進行導瀉。如有一例患者吞服了20片安定,被送到急診室后,我們用食指伸入患者口中,連續刺激咽喉部,使其嘔吐,然后讓患者口服溫開水300ml~500ml,繼續刺激咽喉部。如此反復催吐,直至吐出的胃內容物清亮為止。
2.防止毒物吸收經過催吐、口服植物油導瀉后,仍不能排盡藥物或毒物時,可選用下列日常解毒劑,以降低其毒性:
(1)中和劑強堿中毒可選用淡醋、橘子汁、檸檬汁等酸性溶液中和。
(2)吸附劑活性炭10g~20g放于半杯水中內服,對生物堿類有吸附作用。
(3)保護劑牛奶、蛋白水、淀粉、花生油等,能降低腐蝕性毒物的腐蝕作用,保護和黏膜,適用于強酸、強堿、重金屬鹽類中毒。酚類中毒宜服用油類,碘中毒宜服用淀粉類。
3.促進體內毒物排出體外對已吸收入體內、循環于血液中的藥物或毒物,要多飲水、輸液利尿,以便稀釋并盡快從小便中排出體外。
以上措施應用于家庭急救的處理,如果離醫院較近,情況允許,應盡快到醫院接受治療。
第四類 被狗咬傷
根據北京市衛生局的健康播報顯示,去年6月份北京市狂犬病門診就診人數達到了1.5萬余人,比前幾個月增加了近一倍。而狂犬病的死亡人數排在其他傳染病之首,名列第一。
狂犬病通常由病獸(主要指貓、狗等)以咬傷方式傳給人,主要通過被咬傷傷口或破損黏膜經唾液感染而發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種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頭痛、吞咽困難、煩躁不安,繼而發展為難以控制的躁動、流涎、喉部痙攣,怕光、怕聲(特別是水流聲)刺激,所以也叫“恐水病”。狂犬病的潛伏期短則10天,長則1~3個月,更有長達數年者。
狂犬病一旦發作死亡率極高。這是因為狂犬病病毒的毒力非常強,而且一旦病毒進入人體,其所攻擊的目標和循行的途徑與其他病毒不同。狂犬病病毒有嗜神經性,主要攻擊大腦和神經組織,沿人體神經走向游走,故而其攻擊目標就擴散到幾乎所有的神經組織,導致中樞神經衰竭,所以死亡率相當高,幾乎是100%。
如果不慎被病獸咬傷,我們應該采取那些處理方法和預防措施呢?
首先,如果在家中,最好是在咬傷后幾分鐘內,立即用肥皂水徹底沖洗傷口,如果沒有肥皂水也可用大量清水代替,充分洗滌,然后用干凈的紗布把傷口蓋上,速去醫院診治;其次,在醫院中可以用雙氧水沖洗,再用2%~3%碘酒和75%酒精局部消毒,并根據情況進行必要的清創,傷口不宜包扎、縫合,開放性傷口應盡可能暴露。
在小區里,越來越多地出現貓貓狗狗雀兒鳥兒的身影,天生與動物有親近感的孩子,最喜歡和這些小寵物嬉戲玩耍了。不過,雖然它們小,可不是完全沒有攻擊性的,所以,提前預防很有必要!
寵物怎么讓人惹病上身?
所有的動物都帶有各種各樣的病原體,這些病原體有些只在動物之間傳播,如動物瘟病、犬病毒、犬惡絲蟲病,不會傳染給人類。但動物所攜帶的某些細菌、病毒、寄生蟲、真菌等病原體,既可能感染其他動物,也可能侵襲人體,使人患上各種各樣的疾病。甚至有些病原體就是以動物作為媒體進行傳播的,對動物本身沒有多大損傷,但對人類卻危害極大。
被動物咬、抓,或接觸到動物的排泄物、唾液、皮屑時,一些病原體就會乘機感染人體,引起疾病。此外,寄生在動物皮毛中的扁虱、跳蚤等,也是疾病傳播的重要媒體。
寵物會傳播哪些疾病?
家庭中飼養最多的寵物就是貓和狗,它們傳播的疾病也最多:
空腸彎曲菌感染。空腸彎曲菌隨貓和狗的糞便排出并污染環境,再進入人體,引起發熱、腹痛、腹瀉等感染癥狀。
貓抓病是被貓科動物抓傷并感染巴爾通氏體引起。
寄生在貓、狗身上的扁虱跳虱等可能傳播立克次體感染。
寵物皮膚上的真菌可以引起皮癬,當孩子頭皮受真菌感染時會出現局部的斑片狀紅色腫脹,或局部的斑禿。
弓蛔蟲寄生在貓和狗的腸道中,蟲卵隨貓和狗的糞便排出。當蟲卵隨被污染的食物或手-口的傳播進入人體腸道后,孵化成幼蟲幼蟲隨血液游走引起內臟幼蟲移行癥。當幼蟲移行到眼睛時,稱為眼弓蛔蟲病或眼幼蟲移行癥,可能導致永久性失明。
弓形體由貓攜帶和傳播,大多數健康人感染弓形體后可以沒有任何癥狀,但孕婦如果被弓形體感染會導致胎兒流產、早產,新生兒嚴重疾病和失明。
被貓和狗咬傷,可能遺留永久性的疤痕,影響外觀,甚至造成傷殘。
其他寵物可能引起的疾病:
飼養鳥類,可能因吸入鳥糞特別是鴿子糞中的隱球菌,造成隱球菌肺炎。鸚鵡熱也是由鳥類傳播的感染性疾病,引起發熱和咳嗽。
蛇、烏龜、蜥蜴等爬行動物攜帶有沙門氏菌,容易引起沙門氏菌感染。
飼養嚙齒類動物有患淋巴脈絡叢腦膜炎的隱患。
飼養觀賞魚類,如果不慎接觸到魚缸中的水,可能會引起分支桿菌感染性皮炎。
狂犬病疫苗――家養寵物必須注射
狂犬病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種由寵物攜帶和傳播的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因臨床表現以恐水為特征,又稱恐水病。攜帶狂犬病毒的動物除了狗以外,“恒溫動物”都有可能攜帶狂犬病毒,比如貓、浣熊、蝙蝠、臭鼬、狐貍等很多動物都會攜帶狂犬病毒。當人被感染狂犬病毒的動物咬傷后,病毒會隨唾液進入人體,造成感染并引起嚴重后果。因此,狂犬病疫苗是家養寵物必須注射的疫苗。
預防,開始于帶回家之前
雖然寵物帶有各種各樣的病原體,但做好必要的預防措施,還是可以在享受寵物所帶來的快樂的時,保護你們和孩子免受寵物攜帶病原體的感染。這些預防措施開始于將寵物帶回家以前。
挑選 在決定把寵物帶回家之前,先要考慮好家里是否適合飼養寵物,以及飼養哪種寵物。有些情況下是不適合飼養寵物的,比如家人有嚴重免疫缺陷性疾病或正在采用免疫抑制劑治療時,家人有嚴重過敏性疾病等不適合飼養任何寵物;有孕婦的家里不適合養貓;孩子對塵螨等過敏不適合養貓、狗、鳥類等寵物;爬行動物不適合有小年齡兒童的家庭飼養,因為不懂事的孩子愛抓、摸小動物,容易被咬傷,也容易感染沙門氏菌。
購買 購買或認養寵物時,一定要到正規的、有資質的商店或機構,選擇健康并有健康證明的動物,不要隨便將流浪動物帶回家。選好寵物后第一件事就是對寵物進行體格檢查并注射必要的防疫針,以后還要定期對寵物進行防疫注射和健康檢查。
飼養 精心飼養和照料寵物,保持寵物健康,也就減少了寵物患病和傳播疾病的風險。不要給寵物吃變質或不潔的食物或水,生肉或不潔飲水可能帶有各種致病菌,容易導致寵物受到病原體的感染,進而造成對家人的危害。此外,也不要讓寵物到廚房去,特別是在準備食物和烹飪時,以免污染食物。
清潔 保持寵物籠舍清潔衛生,定期清洗消毒。由于籠舍中有較多的寵物殘留糞便、毛發、皮屑等,特別容易傳播疾病或誘發過敏反應,因此一般不要讓小年齡兒童清理。在清理寵物籠舍時應該戴上口罩、手套,并在清洗完后仔細洗手。經常給寵物洗澡、清理毛發等,防止寵物長虱子,必要時可以請獸醫進行除虱處理。不要讓寵物與家人共用浴缸,更不要在廚房水槽中給寵物洗澡。
外出 帶寵物外出時盡量避免寵物與流浪動物接觸,也不要隨便讓寵物抓捕野外動物,減少寵物受感染的機會。寵物外出回家后盡量馬上洗澡,主人也要盡快洗手。
父母必讀特別提醒
被健康狗咬傷也要免疫接種。因為健康犬只是個相對概念,有時真正健康的狗和帶病毒的狗在外觀上無法區別。實際情況中,會出現狂犬病疫苗接種不合規范、接種失效等情況。
養寵物家庭要常備碘酒和酒精,以便在被咬傷后做及時的消毒處理。
兒童,狂犬病最大的受害者
從世界范圍來看,狂犬病的受害者大約有50%都是兒童。兒童由于活潑愛動,通常更容易被寵物咬傷,同時由于體形小,身體上的高危部位如面部、上肢等被狗多次咬傷的可能性更大,導致的危害也更嚴重。因為通過大量臨床觀察,發現咬傷頭面部要比四肢等遠端部位的潛伏期短,兒童的潛伏期要比成人短,咬傷的感染幾率要高于抓傷的。
4種安全可靠的接種疫苗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篩選了4種比較安全、可靠的狂犬病疫苗,這些疫苗品牌和產地各不同,但免疫效果都是一樣的。
疫苗名稱 生產企業 種類 價格(全程)
維爾博 賽諾菲巴斯德公司 進口 300元左右
瑞必補爾 諾華制藥公司 進口 600元左右
狂犬病曾光顧過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奪走過數千萬人的生命。這種疾病病死率極高,一旦發病幾乎全部死亡,全世界目前僅有6例存活的報告。
起死回生的“密爾沃基療法”
2004年,美國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市一名15歲女孩狂犬病發作之后未注射疫苗,借助一種實驗性新療法治愈了狂犬病,成為首位不依靠疫苗戰勝狂犬病的幸運者。
這位名叫珍娜·吉斯的女孩,因精神恍惚而到醫院就診,但僅憑這一癥狀,醫生一時難以作出確定的診斷。第二天吉斯站立不穩,開始惡心和嘔吐,再次就醫。吉斯對醫生說,她感覺疲勞,渾身無力,左手有刺痛和麻木的感覺;她的左手食指1個月前曾被蝙蝠咬傷過,當時她只簡單包扎了一下,直到出現癥狀,家人才有點心急,趕緊上醫院就診。
雖然看了不同的醫生,但由于吉斯只是被蝙蝠咬傷過,醫生們沒想到是狂犬病。盡管一直治療,可病情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在加重……
直到治療的第6天醫生才診斷為狂犬病,可這時再注射疫苗已經為時太晚。吉斯被轉送到威斯康星兒童醫院,在這里接受一種實驗性新療法。醫生一邊給她注射病毒唑,一邊使用醫院獨有的一種“密爾沃基療法”。醫生還讓吉斯保持昏迷狀態一周,以保護其大腦。
治療2個月后,吉斯的體重有所恢復,體力明顯增強,協調性也在變好,能動手動腳,能說能咽。經過近11周的治療,吉斯基本康復了。
再戰狂犬病
2011年4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小鎮,8歲的普雷舍絲·雷諾茲在學校外面看到一只流浪貓,她走過去想靠近它看看。這只貓冷不丁咬了她一口,把她的左手中指咬出了血。老師帶她去了辦公室,校醫給她的手指纏上了紗布,止住了出血。
3周后,普雷舍絲的噩夢開始了。晚上普雷舍絲嘔吐了,第二天病歪歪的,家人帶她去了診所。醫生懷疑是闌尾炎,轉到當地醫院。院方說她患的可能只是流感。2天后,普雷舍絲說她的頭、脖子和后背都很疼,晚上連頭都抬不起來了,躺在奶奶的胳膊里,渾身癱軟,只要有一點點滴水的聲音就會讓她咳嗽起來,并嘔吐著推開水杯,但又口渴得要命。奶奶當即再次把她送到了醫院。
醫生們發現孩子狀況每個小時都在惡化,就用救護車把她送到了機場,一架直升飛機把她送到了335公里遠的加州大學兒童醫院。急救醫生和護士們對她全程監護,試圖檢查出是什么在一點點奪走普雷舍絲的生命,他們列出了幾種可疑疾病,但最終又排除了。傳染病醫生簡·韋德曼給多位醫學專家打電話求助,終于聯系到了美國健康部里一位當過獸醫的醫學家。得知孩子的恐水癥狀和鄉村居住環境,專家建議做狂犬病病毒化驗。普雷舍絲在重癥監護病房住了5天后,醫院得出了結果:狂犬病。
醫院沒有辦法,只能給普雷舍絲做一些“舒適護理”,不至于讓她痛苦地死去。但負責普雷舍絲治療的幾位醫生并沒有放棄,得到家人的同意后,在確診的當天,采用了密爾沃基療法。通過醫學手段使普雷舍絲進入昏迷狀態,僅靠呼吸機維持生存,身上插滿了管子。
第14天,醫生告訴奶奶雪莉要做最壞打算,但雪莉始終沒放棄。第16天起,普雷舍絲的免疫系統開始了對狂犬病毒的反擊。住了53天醫院后,普雷舍絲走了出來。她是世界上第6個存活下來的狂犬病患者,也是恢復最快的一個。
發現可用于治療的疫苗
不過“密爾沃基療法”也具有諸多疑點。6個成功案例感染的是源于蝙蝠或貓的狂犬病毒,此類病毒與來源于犬的病毒相比,對人的致病力較弱。后來,醫生用相同的方法治療犬源病毒所致的狂犬病,幾乎沒有一例成功,而全球95%以上的狂犬病病例都是犬源病毒所致,所以“成功”的價值很有限。
盡管如此,人類在狂犬病治療方面的目標卻越來越明確,成功的希望也越來越大。目前,科學家正在開發狂犬病治療的多種動物模型,各種新穎的臨床試驗方案將隨之而來。
2015年2月,美國喬治亞大學宣布,他們的研究人員在小鼠身上試驗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并取得成功。這種方法能治愈感染已深至大腦的狂犬病,研究成果發表在《病毒學雜志》上。
主要研究者喬治亞大學傳染病教授何彪說:“人們現在已經有了能夠預防狂犬病的疫苗,被動物咬傷后,我們也是用這種疫苗來治療狂犬病。但是,只有在病毒感染尚不嚴重的情況下,疫苗才能起到治療作用。”
何彪說:“我們研發出了一種新疫苗,傳統上認為已經遠超治療時間,沒有救治可能的情況下,這種新疫苗也能救活被感染的小鼠。”一般來說,狂犬病病毒會在3天內感染到鼠大腦。第6天小鼠會顯現一些生理癥狀,表明病毒感染已經進展到無藥可救的程度。但即使小鼠出現了感染第6天的那些生理癥狀,在接受新疫苗治療后,有500/0活了下來。
何彪的研究小組將狂犬病病毒的某種蛋白嵌入5型副流感病毒(PIV5)中,制備出了這種疫苗。雖然只是50%的治愈率,這種新疫苗已經是當前最有效的治療了。科研人員強調除了它的有效性,這種疫苗比當前使用的最好的疫苗更安全。
新疫苗正在被繼續完善,并將會應用到更高級的動物來驗證其有效性,目標當然是檢測對人類感染者的效用。雖然這還只是一個初步的發現,但是這可能發展為狂犬病病毒嚴重感染患者一個新的治療選擇。
狂犬病可以被消滅
相對于艱難的治療方法,最有效的方式還是在狂犬病的源頭阻止它。全球所有的家養狗與流浪狗都要對每年將近55000例狂犬病死亡患者負責。阻止人類死于狂犬病的最佳方案就是給狗注射疫苗,避免狗帶有狂犬病毒。
犬用狂犬病疫苗的價格低于人用疫苗。但說服人們給他們心愛的寵物打預防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處理流浪狗更是一個挑戰。由于人患狂犬病死亡的數字不斷上升,我國一些地方組織了幾次大規模的滅犬活動,但這一做法受到了疾病控制專家和動物保護者的批評。
因此,最可行的辦法是給狗接種狂犬病疫苗,不過這需要工作人員掌握給狗打針的辦法,以及圍趕動物、適當的冷藏與貯存疫苗的途徑等。此外,還有一些項目看起來格外有希望,其做法是在食物里混合疫苗,這和美國用混有狂犬病疫苗的魚粉投喂來控制浣熊狂犬病的辦法一樣。
由于狂犬病的病原體狂犬病病毒可感染多種哺乳動物,所以從理論上講,要從全球徹底根除狂犬病是不可能的。但理論和實踐都證明,在狗和人群中基本消滅狂犬病不僅可能,而且并不是特別困難。狂犬病的防治從醫學上來講是一個早已得到解決的問題。狂犬病病毒在遺傳上非常穩定,100多年前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發明的狂犬病疫苗在今天仍然十分有效;其傳染源和傳播途徑也非常明確,95%以上的人狂犬病都是源自被狗咬傷。這些因素都有利于狂犬病的控制。世界衛生組織狂犬病專家咨詢會(2004年)明確認定:“狂犬病可以被消滅”。
目前在全球大約150個有報告的國家或地區中,有約一半已基本消滅了狂犬病,其中有約50個國家或地區多年來狂犬病病例數報告都保持為零。已消滅狂犬病的國家或地區的經驗證明,只要控制住了狗群中的狂犬病,人群中的狂犬病就能基本得到控制。
傷口清洗至關重要
狂犬病的來源和傳播途徑比較單一,主要是通過狗或貓抓傷或咬傷。世界衛生組織明確規定,暴露后預防分3級進行管理。對于I級暴露,即接觸或喂養動物,或動物舔觸完整皮膚,不需要采取預防措施。許多恐狂癥患者擔心的其他所謂“間接傳播”方式,實際發生的概率是很小的,通常可以不必放在心上。當然也可進行預防性接種。接種后的中和抗體可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
應充分認識傷口清洗的重要作用,正確的傷口沖洗可減少500/0以上的發病率。對于很多似是而非的“間接傳播”,或非流行區的輕微暴露,傷口清洗事實上足以將非常微小的一點感染的可能性徹底去除。
一、組織領導
為了確保這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縣政府決定成立縣加強犬只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公安局治安大隊,辦公室主任由縣公安局副局長同志兼任,副主任由縣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隊長同志兼任。聯絡員: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民警,辦公室主要任務為收集、匯總、上報專項行動期間各類數據及情況,同時積極與市公安局限養辦聯系,將各單位收繳的犬只上交市公安局。
二、任務分工
(一)加強宣傳教育,營造工作氛圍。各相關部門、鄉鎮要深入基層,在轄區的企事業單位、社區、居(家、村)委會設立宣傳點、開辦宣傳欄、發放宣傳資料。縣宣傳部門要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新聞媒體,圍繞養犬不得污染市容環境衛生,不得進入公共場所,危害公共利益,必須自覺登記辦證等工作,加大《市限制養犬條例》的宣傳力度,使廣大人民群眾對我縣限制養犬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自覺養成依法文明養犬,自覺維護環境市容衛生。
(二)強化管理措施,加強稽查工作。縣公安部門要進一步強化限制養犬區內犬只管理,同時規范農村養犬,加強犬證登記辦證,嚴格實行拴養、圈養制度。對無證犬、無主犬、未免疫犬、野犬(未拴養、圈養的犬只)要及時捕捉、集中收容。
(三)強化免疫工作。縣農業部門要確保供應足量的獸用狂犬病疫苗,增加免疫注射點,為社會提供便利的犬只免疫服務,切實提高犬只免疫率,同時加強對犬類疫情的檢測。縣衛生部門與農業部門要及時互通相關信息。
(四)切實做好犬傷人群傷口處理工作。縣衛生部門要抓好醫療單位醫務人員狂犬病防治知識及犬傷人傷口規范化處理技術培訓,并儲備充足的人用狂犬病疫苗、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等物資,同時加強對狂犬病疫情的檢測。
(五)加大對制、售、販狗肉制品行業的管理。縣工商部門要加強對農貿市場出售的犬類產品和加工制品的監管,嚴厲打擊非法販狗行為。縣食品藥監部門要加強對餐飲行業的監管,防止帶狂犬病毒的狗肉流入餐桌,并按照有關規定加強對人用狂犬疫苗質量和流通環節的監管。
(六)組織開展犬只集中整治和免疫活動。縣政府將適時組織縣公安、工商、農業、衛生、食品藥監等部門,開展轄區內犬只管理集中整治和免疫活動,以農村為重點,進一步落實“管、免、捕”等綜合預防措施,取締非法犬類交易活動,預防犬只及其它家畜之間的病毒傳播。要加強對養犬戶的防病防疫知識宣傳教育,增強自覺防疫和自我保護意識。
(七)縣財政部門要在每年的財政預算中安排一定的犬只防疫工作專項經費,保證免疫措施落實到位,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三、幾點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各相關部門、鄉鎮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充分認識這次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增強政治責任感和工作緊迫感,各鄉鎮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落實專人,明確責任,全力以赴抓好此次專項整治活動。
關鍵詞副豬嗜血桿菌;危害;防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 S858.28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22-0333-01
副豬嗜血桿菌病是世界性分布的條件性疾病,許多豬場都有發生與流行。通過觀察發現,近年來,副豬嗜血桿菌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特別是在圓環病毒2型(PCV-2)、豬瘟病毒(CSFV)、口蹄疫病毒(FMDV)、豬繁殖-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感染以后,副豬嗜血桿菌的繼發感染和發病逐步增多,危害逐漸嚴重。
1副豬嗜血桿菌的危害
副豬嗜血桿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一種條件性病原菌,早期未斷奶的健康仔豬已攜帶此病原,可以從健康豬的鼻腔、氣管、扁桃體中分離到。自2006年中國發生豬“高熱病”以來,HPS的繼發對豬群的危害日益突出,因加重發病豬群的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而導致仔豬死淘率高,降低生長育肥豬的生長性能,成為造成豬場嚴重經濟損失的重要繼發病原之一。它的流行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環境條件惡化、飼養管理不當、胎齡結構年輕化、HPS強株出現、霉菌毒素等,尤其這幾年導致嚴重免疫抑制的豬瘟、偽狂犬病、圓環病、高致病性藍耳病等的流行,造成豬群健康程度嚴重下降而使HPS繼發流行,并呈急性和慢性發作,成為養豬生產中的多發病和常見病[1]。
帶毒豬和病豬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一般通過呼吸系統傳播,也可通過消化道傳染。發病率一般在10%~15%,致死率約為50%,當混合感染嚴重時則死亡率更高[2]。目前,已有報道從廣東、河北、山東、福建、上海、湖北、寧夏、湖南、河南、遼寧、黑龍江、北京等省市豬場發病豬群中分離出副豬嗜血桿菌,應引起廣大養殖戶足夠的重視[3]。
2副豬嗜血桿菌發生與流行新特點
隨著豬病混合感染日益嚴重,副豬嗜血桿菌逐步呈現新特點,如:發病日齡有新變化,發病日益低齡化,哺乳仔豬也能感染[4],以前主要在斷奶后和保育階段發病,通常見于5~8周,現在發現哺乳仔豬就有附豬嗜血桿菌病的發生[2];主要繼發于豬瘟、藍耳病、偽狂犬病、口蹄疫等病毒性疾病[5];單獨的副豬嗜血桿菌感染也可以致死豬只[4]。
3綜合防控措施
3.1預防措施
一是加強引種檢疫,避免引進病原微生物。引進的種豬至少要隔離21 d,方可混群。二是加強飼養管理。堅持自繁自養,做到全進全出的原則,做好仔豬舍的通風換氣、防寒保暖,保持豬舍良好的環境,減少各種應激。減少豬群密度。三是嚴格執行消毒制度。對豬舍及周圍環境進行定期消毒,發病期間每天進行豬舍的消毒工作,一般采用戊二醛1∶1 000及聚維酮碘1∶1 500交替消毒,效果更佳。四是藥物預防。該病通常是作為并發或繼發感染出現,常伴有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支原體等的混合感染,因而在飼料中添加針對這2種病原有特效的藥物組合是預防該病的重要手段。也可在母豬產前產后和仔豬斷奶前后飼料中添加抗菌藥物進行預防。另外,在選擇有效藥物組合對豬群進行常規預防保健的同時,應盡量減少應激,改善豬群環境衛生及飼養管理,添加一定量增強免疫力的添加劑,發現病豬應盡早送檢。五是改變飼養方式。原生態飼養,加大豬只的活動量,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豬抗病力,減少條件致病菌發病。六是定期檢測,及時凈化。有條件的豬場可以定期檢測,做好監測工作,及時淘汰陽性豬,并采取一定的凈化措施和消毒措施。七是疫苗接種。在副豬嗜血桿菌病嚴重的豬場必要時可對豬群進行免疫,可選用副豬嗜血桿菌多價滅活苗對母豬進行免疫接種。受該病嚴重威脅的豬場,小豬也要進行免疫。八是加強病毒病的防治。副豬嗜血桿菌主要繼發于豬瘟、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口蹄疫、偽狂犬等病毒病,一旦發生病毒病并且沒有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和合理的保健措施,豬群一般都會發生附豬嗜血桿菌的繼發。因此,加強偽狂犬、口蹄疫、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豬瘟等病毒病的預防控制,也是減少臨床副豬嗜血桿菌發病的關鍵手段之一。
3.2治療與控制措施
一旦發現該病,要做到加強管理及時隔離、及時治療。副豬嗜血桿菌血清型眾多,根據世界被廣泛接受的分類原則,現定義為15個血清型,仍有大量未定義的血清型存在,而血清型4、5、13最為常見[6]。控制方案可能包括抗菌素處理和疫苗免疫接種,也應當加強飼養管理,以消除或減少其他呼吸道病原,如杜絕豬生產各階段的混養狀況、減少豬群流動、實行全進全出、加強隔離消毒、搞好環境衛生等[7]。在用抗生素治療時,有條件的豬場對分離到的副豬嗜血桿菌進行藥敏試驗,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敏感藥物[8]。
4 體會
副豬嗜血桿菌病幾乎可在任何年齡的豬只上發生,尤其在具有一定規模的集約化豬場。由于副豬嗜血桿菌的血清型較多,而通過農業部批準的疫苗的菌種血清型可能與當地流行的菌株血清型有很大的差距,故暫時還不可能具有通用、效果較好的疫苗。副豬嗜血桿菌對頭孢類抗生素較為敏感,故短期內臨床治療效果較好;但是一旦施藥容易產生抗藥性,豬場也很難凈化,從長期來看,臨床治療效果需要商榷,應選擇與當地血清型一致的疫苗進行預防,并參考科學的免疫程序進行免疫。早發現,早確診,早治療,就目前臨床治療效果而言,盡快使用頭孢噻呋類藥物,有助于該病的控制。做好定期監測工作,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只從一個種豬場引進種豬,在單個豬場做到副豬嗜血桿菌血清型相對單一,以便于疾病的防治。保育階段的仔豬盡量大圈飼養,增加活動量,提高豬群對附豬嗜血桿菌的抵抗力。
5參考文獻
[1] 許華駿.規模化豬場豬副嗜血桿菌的防制措施[J].今日養豬業,2008(1):27.
[2] 董柏華,許志成,劉正勇.副豬嗜血桿菌感染的診治報告[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1,27(2):127.
[3] 竇守強,羅滿林,李和平.副豬嗜血桿菌感染的研究進展[J].廣東畜牧獸醫科技,2006,31(2) :22-24.
[4] 王天奇,董發明,白喜婷.哺乳仔豬副嗜血桿菌病的診斷及控制[J].中國獸醫雜志,2004,40(8):53-54.
[5] KIM J,CHUNG H K,JUNG T W,et al.Post 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 of pigs in Korea:prevalence,microscopic lesions and coexisting microorganisms[J].J Vet Med Sci,2002,64(1):57-62.
[6] 陳騰云,楊宏文.副豬嗜血桿菌的臨床診斷與治療[J].畜牧獸醫雜志,2010(1):102-103.
被寵物咬傷
傷情1:寶寶被寵物輕微咬到,但皮膚未破
處理方式:先安撫受驚嚇的寶寶,即刻用大量清水沖洗被咬處,然后使用無刺激性或者刺激性較小的肥皂洗凈被咬處。如果寶寶還伴有瘙癢等異常情況,應去醫院及時就診。
預防措施:盡量讓寶寶與寵物保持一定距離,在寶寶與寵物玩耍時一定要有大人在一旁看護。如果發現寵物有異常情況,應立即把寵物與寶寶分離開來。
傷情2:寶寶被寵物咬破一般皮膚
處理方式:首先在第一時間用肥皂水沖洗傷口,并用家用酒精對寶寶被咬破的皮膚傷口進行簡單的擦拭、消毒,擦拭過程中安撫寶寶停止哭鬧,讓寶寶安靜下來,消除對寵物的恐懼心理。由于寶寶被寵物咬破皮膚,動物的口腔有很多細菌,所以一定要盡快到醫院進行及時治療,并請教醫生是否注射狂犬病和破傷風疫苗。
預防措施:一般來說寶寶的皮膚被輕微咬破多發生在寶寶與寵物逗樂B寸的誤傷,所以在寵物與寶寶逗樂時,一定要有大人在一旁指導寶寶哪些動作千萬不能做。
傷情3:寶寶耳朵被咬
處理方式:由于寶寶的身高等原因,有的時候寵物可能會咬到寶寶的耳朵,我們知道,耳朵不僅僅是我們獲取外界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而且對我們的平衡力以及美觀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一旦發現寶寶耳朵被咬,應盡快看看與耳朵周圍相連的血管以及臉部有無牽連受傷。還要看是否寵物的唾液流進寶寶耳朵里邊,如果有,盡快讓寶寶斜側身體把耳朵內寵物唾液控出。
預防措施:寶寶在很小的時候盡量不要讓中型、大型寵物太靠近。
傷情4:被咬掉手指
處理方式:由于這是被寵物咬傷當中最為嚴重也是最為可怕的,情況嚴重者可造成重度感染或身體留下終身缺陷。被狗或貓咬的傷口往往外口小,里面深,這就需要沖洗時,盡量把傷口擴大,讓其充分暴露,并用力擠壓傷口周圍軟組織,而且沖洗的水量要大,水流要急,最好是對著自來水龍頭急水沖洗。傷口不要包扎。除了個別傷口大,又傷及血管需要止血外,一般不上任何藥物,也不要包扎,并保留好被咬下的手指,立即送醫院,讓醫師根據傷情,決定如何把手指接上。
預防措施:避免寶寶與大型且攻擊性較強的寵物接觸。千萬不能讓寶寶和寵物玩耍時手中帶有寵物的食物,因為多數寵物還是會有護食、搶食情況出現。
被寵物抓傷
傷情1:被鳥啄傷手指
處理方式:由于很多作為寵物的鳥的嘴很尖銳,所以傷口一般都較深,因此在進行消毒時一定要徹底,如果寶寶傷勢嚴重,消毒后仍然應該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預防措施:不要讓寶寶在近處逗鳥或者將手指伸進鳥籠中,不要接觸攻擊性較強的鳥類或者陌生人豢養的寵物鳥。
傷情2:隔著衣服被貓抓
處理方式:應該先褪去衣服看寶寶有沒有受傷,一般來說,這種情況不會對寶寶造成很大傷害,但是會給寶寶產生巨大驚嚇以及帶來不利心理影響。如果發現寶寶身體有傷痕,應該馬上按壓傷口止血,然后就醫。
預防措施:在春天,最好不要讓寶寶與貓一起玩耍,因為春天很多動物(貓也不例外)正處于期,寵物們在這個時候攻擊性較強。
傷情3:被貓直接撓傷腳
處理方式:被貓撓傷后,應及時用刺激性較小的肥皂水為寶寶沖洗傷口,然后到醫院進行傷口治療并注射狂犬病疫苗。
預防措施:在寶寶與寵物玩耍時,最好給寶寶腳上加一層覆蓋物,這樣即使遇到寵物抓到寶寶的情況,也不會對寶寶造成很大傷害。
被寵物撲倒
傷情1:受到驚嚇,沒有受傷
處理方式:寶寶被寵物張牙舞爪地撲倒在地,尤其是體型比寶寶大的寵物,這時候寶寶受到了很大的驚嚇,神情可能會有短暫的呆滯,之后會放聲大哭。爸爸媽媽這時候一定要給寶寶適當的安慰,必要的時候可以試著打罵一下闖禍的寵物,一定消除寵物驚嚇給寶寶帶來的陰影。
預防措施:爸爸媽媽平時可以多和寶寶在一起看《動物世界》,在看的時候給寶寶講解一些動物的習性,讓他慢慢了解各種動物的特征。平常的時候可以帶著寶寶去接近一些溫馴l的動物,比如兔子,小豬,鼓勵寶寶去摸摸它們,喂它們食物,看它們玩耍(但切記要注意安全)。
傷情2:被寵物撲倒摔傷頭部
處理方式:寶寶被寵物撲倒時,很可能會仰面摔倒在地,這時候爸爸媽媽首先要查看寶寶的頭部是不是受傷了,如果頭部流血了,爸爸媽媽先打急救電話,然后用干凈的手帕按住寶寶的傷口,呼喚寶寶看是否有反應,不要輕易移動寶寶的身體,等待救護車到來送寶寶進行急救。
預防措施:寶寶和寵物在一起玩耍時,不要讓寶寶去一些比較堅硬的地面或者有棱角的地面,防止寶寶摔傷或者碰傷。爸爸媽媽可以在寶寶玩耍的地方鋪上一層墊子。
傷情3:被寵物撲倒扭傷腳
處理方式:被寵物撲倒的時候,寶寶可能會扭傷腳,這時候要把寶寶扭傷的腳墊高,不要讓傷腳活動。為了減輕寶寶扭傷的腳腫脹,可以先用冷水或冰塊敷幾分鐘,然后,用干凈的手帕或消毒的繃帶扎緊扭傷部位,這樣做可以保護和定固受傷關節,也可以幫助減輕腫脹。媽媽切不可輕易為寶寶扭傷的腳進行按摩,這樣有可能造成更嚴重的腫脹。
預防措施:避免讓寶寶和一些體型比較大的寵物接觸,寶寶在和寵物玩耍的時候,爸爸媽媽要在旁邊照看好寶寶。
小測試
在家飼養寵物時,必須先充分了解它們習性、特點,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以避免對寶寶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你的寵物具有攻擊性嗎?
測驗1:將你準備養的寵物翻躺在地上,用手按住它的胸口約30秒,奪走它的行動自由。
測驗2:將寵物抬離地面約10厘米,持續30秒鐘。
如果寵物被上述這兩項行為激怒,表示它的攻擊性較強,會挑戰主人權威,如果是大型寵物,最好不要養。被人撫摸就想咬人的寵物也要小心。如果主人大聲斥責,寵物就會立刻停止咬人,表示它懂得服從權威,這樣的寵物可以養。
測驗3:突然將空罐丟在寵物身邊。
一開始會逃跑,但不久后會跑回來觀察空罐,這樣的寵物不適合圈養。
一、我們衛生室和大隊部相互配合,根據上級部門、學校、轄區及教學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1、加強對校園衛生、食品衛生、安全的檢查及校園衛生的美化。
2、開展學期衛生宣傳月暨“預防腸道傳染病,遠離甲型h1n1流感”活動。
3、狠抓學校衛生常規教育,促進學校健康課的健全實施。
4、加強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教育。
5、嚴格做好傳染病的防控預防措施。“從系從嚴,制度管理”的宗旨。
6、開展狂犬病的宣傳教育。
7、保護視力、預防近視。(開展講座及護眼保眼專刊)
8、一年級開展口腔衛生的講座。
9、“均衡營養、身體才強壯”。
10、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傳染病的預防知識的宣傳教育,重點從學生個人衛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入手,并開展學生個人衛生和班級環境衛生的評獎活動,強化學生的衛生意識。
11、開展“預防肺結核傳染病”知識的宣傳活動。
12、加強對學生正確使用飲用水的衛生及節約用水的思想教育。
13、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導。
14、開展心理健康教學講座。(心理教師)
15、開展“關注自己,預防艾滋病”的宣傳活動。(講座和板報形式)
16、開展“考試期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17、開展學生體育鍛煉的衛生于安全教育。(體育組配合)
二、抓好健康教育課的教學計劃和備課,提高教學質量。
三、進一步配合防疫部門做好學生的體檢、防齲、常見病、傳染病、預防接種等工作并及時將學生體質健康檢查情況通知家長。
(1.四川省寧南縣畜牧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615400;2.云南省曲靖市種豬場 655000)
作者簡介:鄒國惠(1970-),女,獸醫師。?
段吉坤(1972-),男,高級畜牧師,執業獸醫師,主要負責種豬場的管理和技術指導工作。
隨著冬季的來臨,氣溫不斷下降,豬舍保暖與通風的矛盾逐漸突出,在這種不利的環境下,很容易暴發豬流性感冒,以下是作者在臨床上對豬流感防治的一些體會,供養殖同行參考。?
1 臨床癥狀?
豬流感是由豬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本病最顯著的特征是豬只不論大小,突然發病,并迅速傳播全群。病豬體溫升高至40.0~42.5℃,采食量大幅下降,表現為之前采食正常,一夜之間可能有50%~80%的豬不食,扎堆怕冷,部分咳嗽、打噴嚏,病初豬外觀無明顯病癥,發病1~2d后,大部分豬皮膚發紅,開始時流清涕,逐漸轉變為膿性鼻液,眼結膜發紅,流淚,精神萎靡,咳嗽,呼吸和心跳次數增加。最后嚴重氣喘,呈腹式或犬坐式呼吸,大便干硬發展至便秘,小便短少呈黃色;四肢無力,不愿行動。如果基礎免疫扎實,無并發癥,一般通過簡單治療,10d左右就能康復。如并發豬瘟、偽狂犬病、藍耳病、豬肺疫、傳染胸膜肺炎、附紅細胞體病、弓形體病等,將加重病情,并加大治療難度,容易出現病程較長,預后不良,豬只不同程度的傷亡。本病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并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以秋季、寒冷和早春等氣溫變化較大的季節容易發生。?
2 病理變化?
解剖病死豬,病變以呼吸器官為主,可見上呼吸道(鼻、喉、氣管、支氣管)黏膜充血、出血,內有大量泡沫狀液體,或混雜有血液。在肺的心葉、尖葉和中間葉出現鮮牛肉狀病變,呈紫紅色,多呈不規則的對稱。肺病變區膨脹不全,塌陷,周圍肺組織發生氣腫(外觀呈蒼白色),病變區與正常區界限很明。肺門、縱膈淋巴結水腫、充血。本病理變化應注意與傳染胸膜肺炎、豬肺疫相區別。?
3 預防措施?
根據本地的疫病流行特點,制定嚴格的免疫方案并認真落實。防治重點應做好豬瘟、藍耳病、偽狂犬病、口蹄疫四大疫病的防控工作;根據豬只不同階段的營養要求,飼喂營養豐富,易于消化的全價飼料,增強豬的抵抗力;如發生豬流行性感冒,要精心護理,適當保溫,并注意適度通風;服藥降溫要慎重,要給豬只多飲溫水,最好飲葡萄糖氯化鈉溶液,以補充體液。做好圈舍衛生和保溫管理,有條件的可在地面鋪草,讓豬只能安靜睡眠和充分休息,以利于病豬康復。?
豬流行性感冒是由豬流感病毒引起的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為抑制病毒的繁殖,畜體內的細胞就要復制出抗病毒蛋白。這種自我保護性反應需要?3~?5d,一般靠自身的抵抗力完全可以抵抗病毒。發病初期,如果體溫不超過42℃,一般不使用藥物退燒,因為此時使用藥物強行退燒,只是從外觀上達到退燒效果,但豬本質上并沒有得到根本治療,對豬只的康復是有害無益的。但發燒時間過長,溫度過高,又容易造成肌體內營養物質及氧的消耗量增加,體溫調節中樞紊亂,并造成嚴重的代謝障礙。體溫過高還容易導致抽搐,對豬只不利,就要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