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夏季值周總結

夏季值周總結

時間:2022-03-25 22:50:1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夏季值周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夏季值周總結

第1篇

一、提高認識,增強夏季消防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把夏季消防安全工作作為暑期安全工作的重點來抓。放假時,組織力量對學校消防設備進行了全面檢查。對排查出來的隱患落實了專人負責整改。建立假期安全工作專門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及門衛人員為成員,分工負責暑期安全工作。

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師生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

學校認真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特別是針對夏季容易出現的電路火災進行了重點宣傳教育,給全體師生印發了夏季消防安全注意事項,對學校門衛、消防小組人員進行了專門培訓

。通過宣傳教育和培訓,使全體師生提高了消防安全認識,義務消防隊員提高了消防救護能力。

三、堅持不懈,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改。

1、學校針對實際,對重點問題進行專項整改。特別是多年來一直存在的配電房線路隱患進行重點整改,對微機室線路進行了維修改造。共用去資金五千余元。

2、加強監控,切實推行消防安全檢查制度。暑假期間學校落實了專人護校值班,并嚴格實行領導帶班制度,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隨時對學校校園及周邊環境進行巡邏,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和報告。

3、全力做好滅火救援準備工作。

第2篇

關鍵詞:VRV空調;室外機;百葉傾角;百葉開口率

中圖分類號:TB65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3)05030905

1引言

VRV多聯式空調系統,以其布置靈活,結構簡單,控制方便等優點廣泛的使用在商業、住宅、辦公等各類建筑中。但在實際工程空調室外機由于布置不合理導致進排風溫度升高,使空調系統的COP值降低[1],影響空調系統正常運行。所以多聯機空調室外機的合理布置和氣流組織優化是個重要的任務。本文通過改造由于多聯機擺放的問題造成的上下層的通風“短路”問題的實際工程案例,總結了百葉開度、百葉傾角,以及在室外有風的情況下對室外機運行狀況的影響。

2工程概況

此項工程,全部采用海信日立公司所生產的變頻控制多聯機式空調系統。空調系統按層分系統設計,1~4層室外機放于4層屋頂平臺;5~30層室外機放于每層設備間中并加排風道。

2.1室外機的布置

從圖1、圖2中在多聯機排風口處通過R760的矩形彎管連接至在排風百葉直接排向室外,百葉為普通鋁合金防雨百葉,傾角向下傾角45°,百葉間距60mm。室外機型號為RAS-R280FSN6Q,制冷量28kW,外形尺寸,風量170,壓縮機輸出功率60kW。本文主要考慮夏季室外機運行,夏季主導風向南風,平均風速為34m/s。

2.2空調系統遇到的問題

空調系統投入使用第一個夏季后,物業公司對空調使用情況進行了回饋調查了解夏季辦公室溫度不能滿足多數人在輕微運動時對舒適性溫度的要求,尤其當室外溫度在34℃以上時,空調制冷效果更惡劣,并出現間歇性制冷停機。根據實際測量機房進風口出溫度達45℃以上。從圖2中看,在機房中室外機近排風口都有百葉窗遮擋,根據熱氣流浮升原理,下層的排出的熱風會被上層機組所吸入,從而上層機組運行溫度升高,每層都出現這種情況造成了“短路”現象[2]。

第3篇

關鍵詞:郁金香;引種栽培;技術要點

1 種植地立地條件

1.1 種植地概況

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屬于山區縣,海拔900~1200m,處于逆溫帶控制區,是典型的北溫帶大陸性氣候,日光資源豐富。據氣象資料顯示,該縣多年平均氣溫7.8℃,最熱月份(7月)平均氣溫為20.39℃,最冷月份(1月)-8.47℃,年平均降水量409.74mm,降水多集中在春末夏初,四季分明。

1.2 生態習性

郁金香為百合科郁金香屬多年生鱗莖草本植物,其特性為夏季休眠、秋冬生根并萌發新芽但不出土,需經冬季低溫后來年春季開始伸展生長形成莖葉,不同地區由于氣候差異、開花時間具有差異,在特克斯初花期為5月。郁金香喜向陽、避風,冬季溫暖濕潤,夏季涼爽干燥的氣候。忌酷暑、濕澇。8℃以上即可正常生長,耐寒性很強,一般可耐-14℃低溫。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長較好[1-2]。

2 種植要點

種球從荷蘭進口的種球周徑約為11~13cm,重量約為20~30g。根據郁金香的生態習性,結合伊犁特克斯的氣候土壤特點,參考國內外關于郁金香露地栽培的研究,經過3年的連續種植栽培,總結出如下種植技術要點:

2.1 種植時間

郁金香屬于秋植球根類花卉,一般園林觀賞、繁殖種球都是露地栽培。在特克斯采挖種球應在葉片枯黃時,約6月底~7月初,栽植期為9月末~10月初。

2.2 基質準備

郁金香喜陽光充足、富含腐殖質,透氣性好的砂質土壤中,選取山土、腐熟的有機肥和沙土相混合,混合比例約為3∶2∶2,本試驗栽植土壤各項參數為pH值 7.70,各項養分數據分別為有機碳35.897g/kg、有機質61.887g/kg、全氮3.053 g/kg、全磷1.081g/kg、全鉀19.297g/kg、速氮252.009 mg/kg、速磷26.194mg/kg、速鉀721.730mg/kg。用旋根機深旋保持土壤疏松,噴灑2遍多菌靈100倍液用于土壤消毒,做高畦,高10cm,寬1.2m(防止水淹),每畦4行,開溝栽植,溝深20cm,行距25cm,種植后澆透水。

2.3 種植要求和方法

種球栽植前去除鱗莖根盤周圍的褐色外皮,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消毒10min,晾干后種植,入土深度約為15cm,按種球大小株距為15~20cm不等,栽植后澆透水。

3 管理要點

3.1 花前養護管理

次年3月中下旬氣溫回暖后,若融雪水分不足,補灌。3月底~4月上旬展葉期施1~2次復合肥,4月中下旬開花前施1次復合肥。開花后,追施復合肥,促進鱗莖發育。整個生長期土壤干透后適量澆水,防止積水。整個營養期、花期及枯黃期要去除雜草,避免雜草競爭養分,影響種球生長。

3.2 花后管理

花期過后,及時剪除殘花防止結籽,減少養分流失,保證鱗莖充分發育。葉片即將枯黃時停止澆水,當葉片枯黃期開始采挖種球(葉片不能完全干枯,防止子球脫離母球,不利于采挖)。

3.3 種球的采挖、分級和貯存

采收種球時,應避免傷害種球,引發感染。種球按大小分級(小鱗莖主要用于擴大繁殖,在現蕾期就打掉花蕾,減少開花消耗營養影響鱗莖膨大生長,大鱗莖用于花期觀賞)。采挖后用百菌清浸泡消毒,晾干,放置通風干燥的室內貯存度夏,貯藏溫度不應超過20℃,不定期檢查翻動,丟棄霉爛種球,防止病害蔓延。

在特克斯種植郁金香,主鱗莖退化不明顯,每年都產生新子球,花期持續1周以上,因此,具有較好的觀賞和經濟效益。特克斯氣候冷涼,種植期也未出現病蟲害現象,說明郁金香很適宜在特克斯種植。在管護方面需加強去除雜草和貯藏夏季種球,同時,提高機械化程度也將為郁金香大面積種植提供可能。

參考文獻

第4篇

關鍵詞 紫葉稠李;生長量;物候期;新疆烏魯木齊

中圖分類號 S68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4-0160-01

紫葉稠李(Prunus wilsonii),是薔薇科稠李屬高大落葉喬木,樹高可達20~30 m。單葉互生,葉緣有鋸齒,近葉片基部有2個腺體。總狀花序,花白色,核果。初生葉為綠色,葉表有光澤,葉背脈腋有白色簇毛,進入5月后隨著溫度升高,逐漸轉為紫紅綠色至紫紅色,葉背脈腋白色簇毛變淡褐色或消失,整個葉背有白粉,秋后變成紅色,整個生長季節,葉子都為紫色或綠紫色,變色期長,成為變色樹種。花序直立,后期下垂,總花梗上也有葉,小葉與枝葉近等大。花瓣較大,近圓形。花期4―5月,開花較稠李稍晚近1周。果球形,較大,果徑1.0~1.2 cm,成熟時紫紅色或紫黑色,果皮光亮,澀,稍有甜味,果熟期7―8月。6―10月,隨著果實逐漸成熟,果色由淺綠到淡黃再到橘紅,秋季呈紫紅色或紫黑色[1-2]。

1 紫葉稠李物候期觀測

2013年4月22日,烏魯木齊市種苗場栽種紫葉稠李3 000株,種植在種苗場307條田。從早春植株發芽抽葉至晚秋休眠生長停止,生長期間連續觀測,結合本地區的氣候資料,總結出紫葉稠李在烏魯木齊市的生長物候期[3]。

1.1 物候觀測方法

1.1.1 觀測時間。從3月開始,每周觀察記載1次,遇有物候相的轉折時期每1~2 d觀測記載1次,秋季落葉后觀測結束。

1.1.2 觀測的內容和標準。物候期觀測采用田間目測,萌芽期從田間5%以上植株開始萌發算起;展葉期以新梢迅速生長,樹冠上10%的新生葉展開,呈平面狀為準;開花期從5%植株開放到90%以上花謝為止;果實成熟期從5%植株果實成熟到90%以上果實成熟為止;枯葉期以觀測樹木的全株葉片有5%開始呈現為秋色葉時為準到全部變色;落葉期特征是樹冠上10%的葉片脫落到90%以上的葉片脫落。

1.2 觀測結果

觀測表明,紫葉稠李的萌芽期為4月8日,抽梢展葉期為4月13日,開花期為4月20―30日,果實成熟期為6月12―26日,枯葉期為10月20―25日,落葉期為11月2日。

紫葉稠李的花期在烏魯木齊市和早春開花的山桃同時,花為白色,為烏魯木齊市的早春增添了景致。果實成熟時為紫紅色或紫黑色,鳥喜食,是吸引鳥類的佳品。

2 紫葉稠李葉色變化觀測

紫葉稠李處于茂盛生長的時間在春季,從春季發芽到開花結果為第一階段,該階段葉片相對于后期生長的葉片較小,為綠色,待果實逐漸成熟紫葉稠李進入第二個生長階段,枝條繼續伸長,此時生長的葉片較大,這時處于6月上旬,前期和后期生長的葉片都變為紫紅色,此時紫葉稠李生長出頂芽,整個夏季處于休眠狀態,直到秋季落葉。因此,紫葉稠李的生長量較小。春夏之交或夏初移栽紫葉稠李,能打破紫葉稠李的休眠,葉色變綠并生長出嫩葉。紫葉稠李葉色變化和休眠時間。

種苗場栽種的紫葉稠李,有2株出現返祖現象。返祖的紫葉稠李果實小,成熟晚,整個夏天都沒有休眠,遇夏季高溫時整株葉片脫落,但溫度下新長出新葉,因此生長緩慢。

3 生長量調查

因引種紫葉稠李需長途運輸,為了保證成活率,每一株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重剪,基本只有主干和2~3個長10~15 cm的主枝,沒有冠幅。因此,紫葉稠李主要通過基徑增加表現生長量。調查結果表明,2014年4月18日至11月19日基徑增加0.36 cm,2014年11月19日至2015年11月24日基徑增加0.38 cm。

4 結論

調查結果表明,紫葉稠李花期早,對烏魯木齊市早春增添春意方面有較大意義,同時鳥類喜食其果實,是吸引鳥類的佳品。葉色從春季綠色逐漸變為紫紅色,在整個夏季至落葉時都為紫紅色,為夏季增添了色彩。冬季在無保護的露天情況下能安全越冬。

紫葉稠李在烏魯木齊市生長緩慢,且整個夏季都處于休眠狀態,對于園林綠化樹種要求短時間成景方面,紫葉稠李不能達到要求。經觀察,紫葉稠李有返祖現象,且返祖后更不能適應烏魯木齊市環境,夏季高溫,整株葉片脫落,說明紫葉稠李葉色改變是適應環境的結果,而人工培育的彩葉樹種,返祖后都較彩葉生長量大,紫葉稠李的代謝和葉綠體功能值得更進一步研究。

5 參考文獻

[1] 王慶菊,李曉磊,王磊,等.紫葉稠李葉片花色苷及其合成相關酶動態[J].林業科學,2008,44(3):45-49.

第5篇

夏季屬于事故多發的季節,為了做好學校的夏季安全工作,根據樺甸市教育局下發的樺教函【2014】21號文件《全是學校安全“夏季攻堅”專項整治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校首先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專項整治活動實施方案,然后根據方案穩步實施此項工作。在工作中我們也適當地對方案進行了完善,將活動落到了實處。具體工作情況如下:

一、宣傳到位

在工作具體實施之前學校召開了領導班子工作會議,明確了“夏季攻堅”專項整治活動的相關要求,制定了本校的實施方案。接著召開了全體教師的會議,讓全體老師對此項活動有了充分的認識。各班主任對學生也進行了相關的夏季安全教育。

二、具體工作內容

(一)消防安全。能按要求配備消防設施,落實了每季度普查維修的要求,保證消防通道通暢,疏散指示標志齊全有效;建立防火責任制,落實責任到人;積極組織教職員工全員參加消防培訓,強化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認真組織消防逃生自救應急疏散演練(包括住宿生夜間疏散演練)共三次,并為住宿生配備“四個一”消防應急物品;加強宿舍、食堂、實驗室等重點部位的消防管理,嚴格執行用火用電制度,加強住宿生用電管控,宿舍內學生寢室無任何電源設施,嚴格管理公共場所的用電情況,學生不在宿舍內使用明火;電氣線路檢測覆蓋率、合格率達到100%。

(二)校車安全。營運校車取得了運營許可證,駕駛員具有駕駛校車資質,駕照與所駕車型相符;按規定對運營車輛進行技術檢驗,無不合格車輛運營;落實了隨車照管制度,每天監督隨車照管情況。對校車駕駛員、隨車照管人員進行了定期培訓,并持證(掛牌)上崗;運營校車做到無超員、超速等違法違規行為,無“黑校車”運營現象;加強了校門前學生乘車管理,準確填寫乘車交接記錄,帶班領導按時到崗維護校門前交通秩序。

(三)校舍安全。經常檢查校舍安全,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廁所、欄桿、門窗、圍墻等進行改造維修或拆除重建,六月份學校廁所的護欄有一根折斷及時進行了維修。8月19日對學校教學樓的樓檐進行了維修,現已不存在安全隱患。

(四)飲食衛生安全。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堂按標準配備硬件設施,食品進貨渠道、加工流程、從業人員資質、安全措施都符合要求;學校食堂大宗食品原輔料在配備中心集中采購,小宗食品原料實行定點采購;落實每餐食物留樣制度;對餐具進行徹底消洗,對食堂主、副食庫及調料庫進行了徹底清查,無過期、發霉、變質、包裝不合格、標識不清晰的食品;對食堂工作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做到持證上崗;定期對學生桶裝飲用水和學校自備水源進行質量檢測,對飲水機每半月消毒一次、二次供水箱每周消毒兩次;校內超市、食雜店證照齊全,不銷售過期、變質、“三無”食品和其他禁止銷售的食品;學校落實晨檢和傳染病報告制度,并對全校衛生進行徹底清掃,特別是加強教室的通風、清掃和消毒。

(五)校園交通安全。在上學期間嚴禁一切校外車輛及教職工自有車輛進入校園;學校門口設有禁止車輛靠近校門口的標識,加強校園門前交通安全疏導;組織結合夏季特點開展交通安全教育。學生都有了較強的交通安全意識。

(六)校園及周邊安全。校園警務室按省定標準建設,配備專(兼)職安保人員和警用器械,安保人員具備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嚴格執行值班值宿、出入登記、巡查等管理制度,嚴禁“三無”人員進入校園,杜絕治安事件發生;落實了“一校一警”制度,法制副校長和輔導員到校及時開展工作;落實了定期收繳管制刀具和危險品制度;學校周邊無兜售“三無”、假冒偽劣、過期變質食品及不合格食品行為;學校周邊出租屋、旅店、網吧、書店、文具店等治安復雜場所經營資質和經營范圍符合要求,無為未成年人提供不正當服務的經營行為;及時清除校園周邊私搭亂建違章建筑。

(七)特種設備及危化品安全管理。重點整治液化石油氣瓶的使用情況,操作人員持證上崗;整治學校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管理情況,將危險化學品獨立裝柜,每天上鎖,帳物相符,管理制度落到實處。

(八)日常安全管理。學校按要求組建學校安全工作機構,健全和落實學校安全工作制度,建立學校安全工作檔案,明確各崗位安全責任人,并有文字材料和標簽;建立了安全工作檔案,隱患臺賬清晰細致,檢查記錄及時準確,做到誰檢查誰簽字;加強上、下學期間和課間秩序管理,落實防踩踏措施和責任制,嚴防踩踏等惡性事件的發生;加強大型集體活動的組織管理,每次大型集體活動都制定了細致可行的安全預案。

(九)安全教育。學校按時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活動;有效開展師生安全行為養成教育活動;開展夏季野浴安全教育;結合學校實際每月開展安全演練。

三、工作效果

第6篇

關鍵詞:竹芋;設施;操作流程;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Q949.718.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51132041

竹芋科是單子葉植物的蟲媒類型中極為進化的科,全球約30屬400種,分布于熱帶美洲和亞洲地區,大部分種類葉色斑斕,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1]。因其種類繁多且具有葉形葉色變化萬千特點,株型優美等諸多優點,近年來受到消費者的追捧,成為的室內觀賞植物的一顆新星。

1 竹芋生長條件及栽培基質

1.1 溫度

竹芋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22℃。夏季溫度不超28℃,冬天夜溫不低于18℃。在夏季持續高溫造成葉片出現黃斑,冬季低溫度造成下部葉片出現斑點、葉邊緣出現油漬斑。

1.2 濕度

竹芋要求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65%~75%為最佳,如果空氣相對濕度低于60%需要地面噴水增濕;濕度高于90%時易導致葉片出現油浸狀斑點,應盡快排濕。特別是紫背天鵝絨竹芋在夏季早上表現尤為明顯,葉背面、邊緣有明顯的油浸狀斑點,此刻需要打開風機通風降濕,大約2h后斑點基本消失。

1.3 光照

竹芋性喜陰,生長光照的要求在7000~10000lux之間。光照過強,易引起葉片灼傷,反之過暗過弱,葉片的斑紋就會變淺,并且新發的葉片白化現象明顯。

1.4 基質

竹芋為肉質根系,栽培時選擇透氣性好、纖維長、保肥保水能力強的基質。經過多年生產栽培及基質實驗,國產草炭的理化性質不穩定,建議使用理化性質穩定化且纖維度長、透氣性好的進口基質,如市場上常見的大漢土。

2 竹芋栽培設施及配套系統

2.1 保護設施

北京地區的外界環境條件達不到竹芋的生長條件要求,必須依靠設施栽培來實現北京地區竹芋的規模化生產,設施包括日光溫室和連棟溫室,溫室中設有風機水簾系統、遮陽系統和加溫設備進行小氣候調節,努力創造適合竹芋生長的環境指標。

2.2 栽培床

根據溫室類型設置不同形式的栽培床。一般日光溫室中架設苗床高度50cm以下、長度不超30m為宜、手搖式苗床東西向設置為宜,這樣設置利于竹芋后期生長并增加溫室的利用率。連棟溫室中的苗床以南北向手搖式較多,高度70~80cm,長度控制在50m以內。

2.3 溫濕控制系統

2.3.1 風機和水簾

風機和水簾是溫室內調節溫濕度的主要設施,在溫室內一側安裝風機,相對的一側安裝水簾。夏季早上高溫高濕時打開風機降溫降濕,中午高溫低濕時同時將風機水簾打開,降溫增濕。

2.3.2 加溫設施

北京地區的冬季溫室中需要加溫才能達到竹芋的生長要求,所以必須在溫室中安裝加溫設施。一般采用圓柱狀翼型暖氣,安裝在溫室周圍以及栽培床的底部或者兩側。另外,為了保證溫室內的溫度均衡一致,可以在溫室的邊角處加裝電暖風機。

2.3.3 內外遮陽設施

內遮陽系統在夏季白天陽光照射強度過高時有效降低照射強度,還可降低溫室內的溫度。在冬季的夜間可以有效減少溫室內的熱量散發,起到保溫作用。外遮陽系統主要作用是在夏季降低光照強度,防止竹芋葉片被灼傷,還可起到降溫作用。

2.3.4 凈化水系統

北京地區的水質偏堿且含氯等有害成分,竹芋生長的要求水的pH值6.0以下,屬于偏酸性,所以溫室內必須安裝凈化水系統。

3 竹芋生產操作流程

3.1 定植前準備

3.1.1 基質篩選

選擇透氣性好、纖維長、保肥保水能力強的基質,如進口基質可直接應用于生產,也可與珍珠巖配比應用于竹芋生產。

3.1.2 花盆的選擇

根據種苗品種選擇相應的花盆盆徑,如豹紋竹芋、雙線竹芋生長速度較慢品種可采用上口徑為14cm的花盆(隨著生長換大口徑的花盆),其余品種可直接選擇上口徑為17cm或19cm盆徑的花盆。如采用使用過的花盆,則需采取1500倍液的百菌清24h浸泡,洗刷盆中殘留物等處理。

3.2定植

竹芋小苗到圃后,第一時間打開包裝箱散發箱內濕度和熱量,并盡快安排上盆。上盆時先向盆內加入1/3的基質,然后將種苗置于盆中央,向其四周填滿基質,用3個手指輕壓種苗基質的外緣,盆土與種苗原土面持平即可。上盆完成后用50%多菌靈1000倍液灌根,代替定根水。

3.3 定植后管理

3.3.1 澆水

竹芋對水的pH值要求在pH5.5~5.8之間。北京地區的地下水達不到此要求,這時需使用反滲透純凈水設備制取純凈水,并在水中加入硝酸調節pH值,此時注意先調肥料后加硝酸,這點很重要。竹芋的不同品種對水分的要求也不同,青蘋果竹芋和天鵝絨竹芋葉片薄且大的澆水間隔時間短,豹紋竹芋葉片厚且較細長的澆水間隔時間長。兩次澆水之間注意檢查個別盆缺水現象,及時補澆。

3.3.2 施肥

竹芋對高濃度肥料很敏感,不要過量施肥,竹芋EC值控制在1.2~1.4之間。每個月定期檢測盆內基質的EC值,將基質與純凈水1:5的混合液充分攪拌混合,過濾后測定,當其EC值大于0.3ms/cm時就需要澆1次清水。一般剛上盆的小苗第1遍肥水EC值不宜過高,為EC值1.0即可,隨著生長逐漸加大。總的施肥配方原則為鉀氮比2:1,按照此生產出的竹芋葉片肥厚濃綠而且光澤度好[2] 。

3.3.3 溫度調節控制

夏季溫室內溫度過高需開啟風機-水簾設施進行降溫;在光照過強時可關閉外遮陽系統防止葉片灼傷同時起到降溫作用。冬季溫度過低時開啟加溫設施增溫;白天打開內外遮陽增加關照強度提高室內溫度,夜間關閉內遮陽減少熱量散失,提高室內溫度;同時注意風機水簾縫隙密閉保溫。

3.3.4 濕度控制

空氣濕度最好在70%~80%。北京春季天干風多,又適逢萌芽展葉期,應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可以利用向地面灑水、栽培床下灑水來增加空氣濕度;冬季可在栽培床上搭薄膜創造小環境,提高植株周圍空氣濕度。夏季通過開啟風機、側窗進行降濕。

3.3.5 光照控制

竹芋原產于美洲和非洲的熱帶雨林,故不需要太強的光照。剛上盆一周內控制在4000~5000lux,一周后正常管理。溫室內光照靠內外遮陽系統控制,一般先關外遮陽,在夏季中午光照很強外遮陽達不到要求時再關閉內遮陽系統。日光溫室可采用50%和90%雙層遮蔭網的拉放進行調節。每天定時采用測光儀測量,根據測定數值開關內外遮陽系統調節室內光照強度。

3.3.6 盆間距控制

竹芋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需要變換2~3次間距。幼苗剛上盆時盡可能盆挨盆擺放,上盆約8~10周,結合換盆開始變換盆間距,若一開始直接上了最終用盆(19cm)則只拉間距。竹芋苗從小到大每平米擺放盆數分別為27盆/m2,16盆/m2,10盆/m2,最終為6盆/m2。總的調節盆間距原則為從盆正上方向下看,看不到花盆時就需及時拉大盆間距。

4 病蟲害防治

在竹芋整個生長過程中,對于病蟲害的防治必須堅持“勤觀察、早發現、早治療”的原則。

4.1 病害

北京地區竹芋常見的病害有疫病、葉斑病。

4.1.1 疫病

疫病主要是指疫霉屬真菌引起的一類病害,主要引起植物花、果、葉部組織快速壞死腐爛[3]。竹芋發病主要表現在葉片上,尤其是嫩葉發病率較高,高濕是病害發生主要原因,青背天鵝絨竹芋和燦爛之星竹芋極易發生。

防治方法: 盡量降低空氣濕度,隔離感病植株。 夏季陰雨天之前打藥預防。 化學防治:繪綠、卉友、甲霜靈,福星等藥劑進行定期的葉面噴施。

4.1.2 葉斑病

竹芋易發生葉斑病,病斑多發于葉緣,圓形、半圓形或不規則形,病菌易借傷口侵入植株。

防治方法有: 注意通風,防止種植過密,隨時摘除病葉、拔除病株銷毀,減少病源[4] 。 加強肥水管理,防止澆水時盆土飛濺到葉面。 化學防治:使用百菌清、腐霉利等煙劑進行熏殺;世高、福星等藥劑進行葉面噴施。

4.2 蟲害

北京地區竹芋常見蟲害有葉螨、薊馬。

4.2.1 葉螨

危害竹芋的葉螨主要是朱砂葉螨,又名棉紅蜘蛛。北京春季發生較為嚴重,其通常群聚于葉背面吸取汁液,并在葉上吐絲結網,使葉子表面發白或出現枯黃細斑,葉子下垂,即使在晚間也是下垂的(晚間竹芋葉子是向上豎起的),嚴重時葉片脫落。

防治方法:摘除感染嚴重的葉片,改善溫室通風條件; 化學防治:2%阿維菌素乳油1500倍液;75%克螨特乳油1500~2000倍液;15%噠螨靈乳油3000倍液;20%三唑錫乳油1200~1500倍液[5,6]。

4.2.2 薊馬

薊馬在溫室中常年可見。主要危害植株嫩葉,吸食汁液。在不同竹芋品種上表現的為害癥狀不同,如:青蘋果竹芋葉面基部上可見明顯的針刺狀小坑,青被天鵝絨葉面上有類似蝸牛爬過的白色痕跡。

防治方法: 溫室內懸掛籃色粘板。 化學防治:48%吡蟲啉乳油4000~5000倍液;20%綠威乳油1000~1200倍液。

參考文獻

[1] 趙杰,曹衛東,李鳳杰,秦怡. 北京地區美麗竹芋規模化栽培技術[J]. 綠化與生活, 2014(12):9-12.

[2] 趙杰,曹衛東. 竹芋溫室標準化栽培管理技術[J]. 中國園藝文摘, 2014(08):164-165.

[3] 趙杰,曹衛東. 如何防治青背天鵝絨竹芋疫病[J]. 中國花卉園藝, 2011(02):29.

[4] 張新華,張慶瀅,周海,等.竹芋產量適應性和栽培技術研究[J].云南林業科技, 2006(6):18-20.

[5] 趙書梅.竹芋主要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J].現代農業科技, 2010(1):194.

第7篇

[關鍵詞]夏季;水產;管理;技術

中圖分類號:S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34-0238-01

夏季是全年中水質量差,各類微生物繁衍最多的季節,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強度弱,養殖動物排泄物也增多,水質極易惡化,容易造成缺氧。另外,在高溫氣候下,產生疾病的可能性最大,而且治愈率最低。廣大養殖戶在此期間要提高警惕,加強管理,確保養殖成功。

一、加強水質管理

池塘水質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池塘水質管理的基本要示是保持水體“肥、活、嫩、爽”,所謂“肥”是指水中浮游生物含量多(每升50―100毫升),有機質和營養鹽豐富,透明度一般為20―30厘米;“活”是說水色有月變化和日變化,表明浮游植物優勢種替出現;“嫩”是指水體中魚類可消化的浮游植物占多數,而且都在生命旺盛期;“爽”是說魚在池塘中自由自在,十分爽快,說明水體無污染,溶氧豐富。

1、保持池水中有充足的溶氧。通過適時施肥,控制池水適宜肥度,促進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經常開啟增氧機,特別是晚上和后半夜。對蝦養殖池常出現的低溶氧綜合癥,應提高警惕,沒有增氧機的池塘,每隔3―5天使用一次粒粒氧,后半夜使用最佳。這樣做的目的是增加池底溶解氧,減少池底有害物質產生。對于養殖密度較大、水質不穩定的池塘,應增加使用頻率。經常加注新水,適當抬高水位并盡可能換掉池塘底層水。

2、控制池水透明度。通過加注新水或增加(減少)施肥量,調節池水透明度。以濾食性魚類為主的池塘透明度應保持在20―25厘米之間;吃食性魚類為主的池塘透明度保持在30―35厘米之間。使用底質改良劑改善底質。可以與粒粒氧同時使用,每周使用1次,以消除底部機質分解產生的有害物質,抑制病菌繁衍,防止底質惡化。

3、調節好池水水酸堿性。弱堿性(PH在7.5-8.5之間)水體是魚類及其他餌料生物生活的最佳環境,因此在夏季高溫每隔20天左右向魚池潑灑一次生石灰,每次每畝25公斤左右,以保持水體弱堿性。

4、控制水深、水溫。夏季是魚類生長的旺季,因此池塘要保持一定的水深,成魚池水深一般控制在2―2.5米,魚種池水深一般控制在1.8―2米。魚類生長的最適水溫為26―28℃,高溫季節水溫過高時可以通過加注新水予以調節。加水以晴天下午2時左右最好,切忌傍晚加水,以免引起魚類浮頭。

5、做好魚池清潔衛生,經常除草去污,適時注、排水,保持水質清新和池塘環境衛生,旱季做好防旱工作,雨季做好防澇和防逃工作。如發現死魚,應檢查死亡原因,并及時撈出埋掉,以防病原擴散。

6、水質調節是重點。到目前為止,飼料投喂已經占到全年的一半,池塘內飼料殘餌、魚類的排泄物等有機物已經很多,水質質量一般很差,透明低,對魚的生長很可能為不利。一些塘口魚病,特別是鳊魚、鯽魚暴發性出血仍然嚴重,并且不易治療,主要原因就是水質沒有控制好。出血病發生的規律,一是前期飼料投喂過多,魚攝食過多暴長,體質下降;二是水質差,氨氮和亞硝酸鹽過多,這是直接誘發該魚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水質好的池塘,出血病少,且容易治理。因此,防病、治病首先需要從水質的改善上入手,魚池應經常換水,多開增氧機。晴朗無風天氣,白天必須開機,提前增氧。

二、加強飼料管理

保證飼料新鮮,不投喂劣質飼料。控制投飼量。投喂量要根據天氣、水質變化和水生動物實際攝食情況靈活掌握,雨季魚蝦、蟹投喂量一般掌握在7―8成飽即可。飼料注意防霉。飼料的倉庫必須干燥,保持空氣暢通。河蟹要減少飼料投喂量,以免污染水質。加強幼齡魚種的蟲、病防治。魚種養殖階段,體表和鰓往往有大量小型奇生蟲,被養殖戶忽視,是一些魚種池塘年終成活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每月需要進行一次殺蟲工作,根據池塘內養殖品種,選擇內服或外服均可以。

三、日常監控管理

一是加強巡塘,出現異常及時采取應對措施。發現缺氧泛塘,立即使用增氧靈或速氧,同時開啟增氧機。

二是魚、蝦、蟹等攝食后應清掃食場或撈除殘留飼料。

三是蝦、蟹養殖池換水受到限制時,使水體流動,增加溶解氧。

四是水草全覆蓋率,在70%以上的蝦、蟹池,宜適當疏除,留一定數量的無草通道,增加水體流動和光照。水草表面有大量污物時,經常進水促進水體流動,同時用芽孢桿菌潑灑。雨季過后潑灑一次石灰水,以調節水質和PH值。

四、病害預防管理

1、定期進行水體、食場和魚體消毒。水體、食場消毒藥物一般用生石灰、漂白粉,施藥采用潑灑和食場掛袋方式。

2、應用有益微生物制劑。如芽孢桿菌、硝化細菌、EM菌等,最好不要使用光合細菌。

3、用維生素C、多維、大蒜素、活菌類(EM菌、芽孢桿菌)、三黃粉、三合一誘促長素、多糖等拌飼料投喂,改善養殖動物消化能力,增強抵抗、應激能力和抗病能力。每7―10天添加1次,每次使用2―3天。

4、在雨天盡量不要使用消毒劑和殺蟲劑等藥物,尤其是蝦、蟹養殖池塘,也不宜肥水。

五、結束語

做好夏季水產養殖管理工作,是決定養殖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只要我們掌握夏季水產養殖每個環節的規律,做到科學管理,嚴格把關,并且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不斷總結經驗,就能使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為提高農業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多作貢獻。

參考文獻

第8篇

[關鍵詞]紫外線強度;光敏性疾病;皮膚癌;防曬

[中圖分類號]R758.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3)13-1407-04

日光輻射到地球表面的紫外線(Ultraviolet,UV)按照波長可以分為長波紫外線(Ultraviolet A,UVA)和中波紫外線(Ultraviolet B,UVB)[1-3]。UVA可以導致皮膚光老化、色素沉著、癌變,以及免疫抑制[1,4-6];UVB則與皮膚日曬紅斑、蛋白表達紊亂和癌變相關[1,6]。氣象部門常規紫外線指數(Ultraviolet index,UVI)為公眾提供針對總UV的防曬信息。許蓬蓬[7]等報道了鄭州市年度總UV(UVA+UVB)強度變化規律;趙瑞等[2]對鄭州市夏季后半季直接陽光下和防UV傘下UVA和UVB強度的研究表明了夏季防曬的必要性和防UV傘的防曬作用,并對公眾和光敏性皮膚病患者如何合理利用陽光和如何防曬提出了建議。本研究的目的是對鄭州市一年四季的UVA和UVB強度分別進行測量和分析,為鄭州市民利用日光和防曬提供更為細致的科學依據。

1 材料和方法

1.1主要器材:3部UV強度表(Model 5.0、Model 5.7和Model 6.2,美國密歇根州Solartech Inc生產)。其中Model 5.0和 Model 5.7用于測量波長為280~400nm的總UV強度測定(Model 5.0用于測量

1.2 測量時間和地點:測量時間從2011年12月1日~2012年11月29日,歷時冬、春、夏、秋四季(春、夏、秋、冬四季分別定義為3~5月,6~8月,9~11月,12月到翌年2月[7])。每周二、四、六為測量日,雨、雪、大風(6級風力及以上)天除外。測量日從早晨8:00開始,每2h一次,直至16:00。選擇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某樓樓頂一固定位置作為測量地點,海拔約25m。該地點在測量時間點均暴露于日光下,四周無建筑物及樹木遮擋,亦無特殊材料反光。

1.3 測量方法、數據計算和作圖:在日光下分別測量正上方的UVA和UVB強度,先測總UV,然后測UVB。顯示器上數值有波動時,取平均值。每個測量時間點的總測量時間不超過1min。測量高度均為UV強度表感測器距樓頂地面1.60m。記錄的測量值為總UV和UVB強度,然后用總UV強度減UVB強度得出UVA強度。分別取UVA、UVB和UV強度每月平均值作線圖以示其各自的年度變化。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使用“x±s”進行數據描述。使用重復測量數據的方差分析分別比較不同季節、測量時間點UVA和UVB強度的統計學差異;使用多重兩兩比較(Bonferroni檢驗)實現不同季節、測量時間點間UVA和UVB強度的兩兩比較,均取檢驗水準P

2 結果

2.1 鄭州市紫外線年度變化趨勢及四季強度比較:鄭州市從2011年12月1日~2012年11月29日UVA、UVB和總UV強度的年度變化趨勢分別見圖1~3,四個季節日間五個測量時間點UVA和UVB平均強度及范圍見表1。春夏秋冬季度長波紫外線平均強度分別為(1542.06±94.27)μW/cm2、(1828.00±92.95)μW/cm2、(1017.98±97.09)μW/cm2、(534.94±94.27)μW/cm2;中波紫外線平均強度分別為(109.04±7.12)μW/cm2、(136.32±7.02)μW/cm2、(76.91±7.33)μW/cm2、(34.56±7.12)μW/cm2,春夏UVA強度無統計學差異(P春vs夏=0.195),其余季節兩兩比較均有差異(P春vs秋=0.001,P秋vs冬=0.003,其余所有Ps

2.2 鄭州市日間不同時間點紫外線強度比較:鄭州市從2011年12月1日~2012年11月29日日間UVA和UVB在5個測量時間點的平均強度及范圍亦見表1。不同測量時間點UVA強度兩兩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所有Ps

3 討論

3.1 鄭州市年度、日間UVA和UVB強度變化規律:鄭州市UVA、UVB和總UV強度的年度變化均呈冬低,夏高趨勢(圖1~3)。不同季節UVA強度順序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UVB強度順序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夏季>秋季,春季與夏季、春季與秋季沒有差異。該市日間不同時間點UVA強度順序為12:00>14:00>10:00>16:00>8:00;UVB強度順序為12:00>14:00>10:00>8:00/16:00。由于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 m,UV強度才升高6%[8],本研究在地面以上26.60m高度測的UV強度與地面實際UV強度非常接近(僅比地面實際強度高0.16%),因而可以認為大致沒有區別。

本研究揭示的鄭州市UV強度年度和日間變化規律與許蓬蓬等和趙瑞等的研究結果一致。從數值上看本研究得出的強度范圍與均值均大于許蓬蓬等和趙瑞等研究所得相應的結果[2,7];但由于三個研究采取研究方法不同,所以所得出的UV強度和均值沒有可比性。

3.2鄭州市正常居民和光敏患者不同的防曬策略:氣象部門常規紫外線指數(ultraviolet index,UVI)為公眾提供針對總UV的防曬信息。UVI是指太陽位于天空位置最高時(11:30~12:30)[9]到達地球表面的紫外線對人類皮膚造成的可能傷害程度。UVI越高,表示UV輻射對人類皮膚的損傷越大[10]。我們的研究結果和徐蓬蓬[6]、趙瑞等[2]的研究都表明UV強度在一天的白天內有所變化,中午最強,早晚較弱。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會自覺避開正午時間,而在白天其他時間進行戶外活動;因此,建立其他時間的防曬指南也很有必要。

根據中國氣象局預發[2000]11號文件,筆者總結了UVI、UV強度范圍,以及相應所需戶外防曬措施的關系(見表2)[11]。根據我們的測量結果,我們還總結了鄭州市日間不同時間點UV強度可以達到需要防曬的月份以及需要采取的防曬級別(見表3)。參考表2~3就可以得出正常鄭州市居民在一年中何時需要防曬以及在當時采取何種方法防曬。光敏患者的MED(Minimal erythema dose,MED)值降低,而且可能僅對UVA或UVB過敏,需要在更多的時間針對過敏的不同波段UV采取比正常人群更高的防曬級別。雖然目前沒有根據MED計算光敏患者的防曬時間和級別的方法,但我們所測的結果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防曬霜、防紫外線傘是人們最常用的防曬工具。防曬霜的正確使用方法有如下幾點:首先,出門前20min應涂抹防曬霜,給防曬霜滲透皮膚的時間;其次,需要涂抹足量的防曬霜,推薦用量是每平方厘米2mg的防曬霜;第三,使用者在戶外運動時每隔2h加涂一次;第四,室內、陰天情況下也要選擇合適的防曬霜[12]。使用防紫外線傘應注意傘頂的方向,傘頂遮蔽最需要防曬的皮膚部位[2]。

3.3 本研究的結果在皮膚病學的意義:防止過度日曬不僅有助于正常人群防止光損傷及光老化,對于光敏性皮膚以及紫外線相關性皮膚癌患者意義尤其重大[13]。UVA和UVB均會對皮膚造成急性皮膚損傷和慢性皮膚損傷。人類皮膚對UVB的敏感程度是UVA的1000倍,足量的UVB照射即可引起日曬傷、即刻黝黑和遲發黝黑以及一些光敏反應;UVB慢性皮膚損傷引起光老化和皮膚癌(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和惡性黑素瘤)。UVA在與UVB等效的劑量下也可引起日曬傷、即刻黝黑和遲發黝黑,并且大部分的光敏反應與UVA有關,UVA的慢性皮膚損傷為皮膚光老化、免疫抑制甚至癌變;另外UVA能穿透玻璃而UVB不能,因此室內工作者的UVA防曬工作不容忽視[1,4-6]。一些疾病(如:紅斑狼瘡、皮肌炎等)接受紫外線照射后會加重,他們也屬于光敏性皮膚病的范疇[14]。光敏性皮膚病的治療過程中防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6,14],另外,過量的UV暴露是皮膚癌發生的關鍵因素[1,4-6]。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鄭州市居民,包括正常人、光敏患者和紫外線相關性皮膚癌患者可以更科學地防曬。

[參考文獻]

[1]Jacovides CP,Tymvios FS,Asimakopoulos DN,et al.Solar global UVB (280-315nm) and UVA (315-380nm) radiant flux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broadband global radiant flux at an eastern Mediterranean site[J].Agric For Meteoro,2009,149(6-7):1188-1200.

[2]趙瑞,董慧婷.鄭州市夏季中長波紫外線強度及防紫外線傘對紫外線的遮蔽作用[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26(6):521-524.

[3]Wright CY,Coetzee G,Ncongwane K.Ambient solar UVradiation and seasonal trends inpotential sunburn risk among schoolchildren in South Africa[J].SAJCH,2011,5(2):33-38.

[4]Middelkamp-Hup MA,Pathak MA,Parrado C,et al.Orally administered Polypodium leucotomos extract decreases psoralen-UVA-induced phototoxicity,pigmentation,and damage of human skin[J].J Am Acad Dermatol,2004,50(1):41-49.

[5]Halliday GM, Byrne SN, Damian DLUltraviolet A radiation: its role in immunosuppression and carcinogenesis [J].Semin Cutan Med Surg,2011,30(4):214-221.

[6]Millard TP,Hawk JL.Photosensitivity disorders:cause,effect and management[J].Am J Clin Dermatol,2002,3(4):239-246.

[7]許蓬蓬,馬志紅,師麗魁.鄭州地區紫外線輻射強度變化規律分析[J].河南氣象,2005,28(4):18-19.

[8]Bhattarai BK,KJeldstad B,Thorseth TM.Assessment of Erythemal UV Level in Nepal Based on Solar UV Estimates from Total Ozone Mapping Spectrometer[J].Adv Atmos Sci,2011,28(4):789-796.

[9]王炳忠.紫外線知識講座-紫外線指數及其預報[J].太陽能,2004,3:15-16.

[10]Fioletov V,Kerr JB,Fergusson A.The UV index:definition,distribution and factors affecting it[J].Photochem photobiol,2006,82(4):1123-1131.

[11]叢菁,孫立娟,蔡冬梅.大連市紫外線輻射強度分析和預報方法研究[J].氣象與環境學報,2009,25(3):48-52.

[12]侯素珍.夏季防曬劑防曬霜的使用[J].日用化學品科學,2012,35(8):43-50.

[13]閻春林.現代皮膚病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741-749.

第9篇

關鍵詞:紅肉蜜柚:速生: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6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092

紅肉蜜柚是福建省農科院選育而成的,該品種具有結果實,產量高,成熟上市較早的優點。紅肉蜜柚的果肉顏色為紫紅色,果汁率可達到60%以上,紅肉蜜柚還有豐富的胡蘿卜素,是其他蜜柚的50倍以上。除此之外,紅肉蜜柚含有抗癌,抗衰老的花青素,多種維生素、蛋白質、礦物質和纖維素,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和保健價值[1]。為了進一步推廣和總結紅肉蜜柚的速生高效栽培技術,使更多的群眾從栽培紅肉蜜柚中增加經濟收入,促進經濟發展,本文將其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建園與種植

對于紅肉蜜柚的土地選擇,要選擇土地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和空氣流通順暢的,土壤pH在6左右的土壤。山地的選擇坡度為20°左右,對于水地種植的應該充分考慮防澇,種植時遠離其他橘柑園,防止病原的傳播。在種植前,要做好備耕工作,種植穴的選擇要在3個月之前完成,挖穴的大小長寬高為1m的種植穴,下層埋有機肥30kg,雞糞10kg,0.5kg的磷肥,一般一層土一層肥,用石灰粉填埋后培土,培土要比地面高出25cm。

紅肉蜜柚的種植時間有2種,分為春季和秋季種植,春季在2月初,秋季在10月初,通常春季栽培的較多,種植密度為3m×4m。在品種選擇上,選擇品種較純,根系發達,沒有病蟲害損傷和機械損傷的苗木。在種植前要對栽培的苗木進行修剪,剪掉枯萎、有病蟲害的樹枝,通常選擇在陰天進行栽種,栽植方法是將根系和樹冠擺正,等到覆土1/3時,將樹干稍稍提高,覆滿土將土壤壓實,最好保證樹干高出地面30cm。栽好后澆足量水,并且在周圍培土形成1m的土盤。

對于土壤管理,要套種作物和覆草,套種品種可以選擇豆類,在覆草時可以選擇稻草、雜草等。在定植1a以后,可在種植穴的旁邊挖一條壕溝。每株紅肉蜜柚都用有機肥30kg,餅肥4kg,石灰0.3kg,以疏松土壤,使土壤保持肥力,減少病蟲害。在冬季要對土壤進行翻耕,將雜草覆蓋到土壤當中,增加土壤肥力,減少病蟲害。除草最好在春季進行,對于惡性的雜草要及時鏟除,良性的保留。幼林先用除草劑除草,然后可套種豆類作物,不僅有利于增肥,也有利于保持果園內溫度。

2 施肥管理

對于幼樹的施肥,通常每年施肥7次左右,用氮肥0.3kg,磷肥0.2kg,施肥濃度是逐年提高。結果樹主要用有機肥,其他化學肥料為輔,施肥次數為5次/年,具體數量要按照土壤和樹干的長勢而定。促花肥的使用除了加有機肥30kg外,還要加尿素0.4kg,硫酸鎂0.2kg。促果肥一般在4月份,分別施復合肥1kg,液肥40kg,對于結果很少的,長勢比較旺的盡量不要施肥。壯果肥用農家肥70kg,有機肥3kg,復合肥2kg,外根噴灑足量的0.2%磷酸二氫鉀。采果肥用農家肥70kg,有機肥3kg,用氮肥0.3kg,磷肥0.2kg,外根噴灑足量的0.2%磷酸二氫鉀的同時噴灑0.3%尿素。在夏季雨水較多的時候要及時排水,旱季做好澆水工作。山地要有蓄水池,便于防澇和澆水。

3 整形修剪

紅肉蜜柚的整形方向是培育樹干較矮,形成樹冠,有利于透光。其整形方法包括拉枝、抹芽、摘心和修剪。拉枝是指對于長勢不規則的方向偏的用塑料袋進行校正;抹芽是通過對長出來8cm的生芽進行抹去;摘心是在新梢為30cm上時進行。紅肉蜜柚的修剪以剪強留弱,保下棄上為原則,多剪枝。對于幼樹的修剪時間一般在夏季和冬季,一年2次;結果樹修剪在春季、秋季和夏季,一年分為3次。具體修剪方法是剪掉向上生長的枝干和長勢比較快的枝條,有效的保持樹冠的形成。內部剪枝要剪掉枯死、病害的枝條,但是一定要注意保持內膛枝。

4 花果管理

對于生長比較良好的樹木進行環剝,環剝的方法是選擇光滑的表面沿著樹干一周割開樹皮,不要傷及樹木的實質,自上而下進行,厚度為0.2cm。環剝的時間通常選擇在12月左右。環剝的主要目的就是促進花芽的增多,保證花量。為了保證開花結果的數量和質量,要進行施肥工作,通常在花蕾期間噴灑1次營養液,一般市面上都有銷售,在幼果期用柚類專用保果劑進行噴灑。對于環剝處理過的果樹,假如接花的量比較大,可以去掉樹干上面的,保留冠內和下面的。通常在第一次疏花時要保留母枝比較健壯的花蕾,注意通過疏花后花蕾的分布在整個樹冠要比較均勻。而疏果的目的是為了保證紅肉蜜柚有足夠的掛果能力,保證紅肉蜜柚的品質,通常是在5月左右就行疏果,疏果的比例為葉果比200∶1,一株果樹的掛果保持在100個左右,在疏果時要保證除去小的、不規則的,有腐爛的果子。當紅肉蜜柚掉花2個月后,就開始套袋,一般選擇較為晴朗的天氣,在套袋之前要用疫霜靈將果實完全噴灑透,等風干后就可以套袋,等到紅肉蜜柚成熟后摘袋采收[2]。

5 病蟲害防治

通常紅肉蜜柚的主要病蟲害有潰瘍、炭疽、紅蜘蛛、潛葉蛾和桔小實蠅等。在具體的防治措施上主要采用生物和物理的方法,而化學方法一般不常用,只是一個輔助的防治方法。對于潰瘍病,防治的方法有3種,對于修剪的干枝,要及時地焚燒銷毀,防治在生長的季節見到樹枝的腐爛;要積極防治害蟲對樹體的傷害;在花開前后及時噴灑30%氧氯化銅液,防止樹枝的潰爛,影響正常的開花掛果。對于炭疽病,除了加強施肥外,要及時做好病枝、爛枝和枯枝的清理工作,最好使用焚燒的方式;此外在發芽時用大生M-45可濕性粉劑進行噴灑,幼果時用25%咪鮮胺乳油噴灑。

黃龍病一旦發現就要及時地將病樹挖出,當大面積發病時要及時地將所有果樹砍伐,改種其他的作物,還有就是在春季進行殺蟲的時期要撲殺柑桔木虱;冬季要做好修剪枝條的工作,防治柑桔木虱過冬,加大有機肥的使用可以增強樹干的抗病力。紅蜘蛛在紅肉蜜柚種植過程中比較多見,當紅蜘蛛達到1只/葉時,要用5%唑螨酯懸浮劑進行噴灑,也可通過釋放紅蜘蛛天敵的方式來撲殺;對于蟲害發生比較嚴重的時期,可以使用農藥來防治,在使用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更換農藥的品種,防止其產生耐藥性,此外,在噴灑的時候要在紅肉蜜柚的整個葉面、葉背和果實上噴灑全面均勻,不能用高殘留、高毒性的農藥進行噴灑。

潛葉蛾的防治除了統一除梢之外,對新長成的枝梢要及時用藥噴灑防治,可以選用25%殺蟲雙800倍液。食心蟲的防治除了要積極誘殺雄性成蟲外,還可采取一系列的人工防治措施。通過性引誘劑,一般為甲基丁香酚,在紅肉蜜柚園里每隔30m就放置一個誘捕裝置,加上甲基丁香酚3ml,每隔半個月更換一次。人工防治包括物理防治和化學方法,物理防治為將害蟲損害惡毒的果實摘掉后扔到糞便池里,這樣能防止該害蟲的羽化,化學方法可用90%敵百蟲噴灑樹冠茂密處,有效降低食心蟲的危害。

參考文獻

[1] 鄒家杜,鐘進良,張雄基,等.紅肉蜜柚引種表現及主要栽培技術[J].廣東農業科學,2010(3):117-118.

[2] 周子坤,黃碧榮.紅肉蜜柚優質豐產栽培技術[J].建果樹,2008(1):43-44.

第10篇

關鍵詞:中央空調 節能 方法 冷水機組 冷凍水

Abstract:Combined with practical exampl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nine energy saving methods which don't increase the investments, such as improving the water temperature of chilled water、reasonably openning and stopping chillers.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sticking to monitoring the implementation and strict management are very important to ensure that these energy-saving practices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Keywords: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Energy saving Methods Chillers Chilled water

醫院空調是個耗能大戶,是醫療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是辦公建筑的1.6~2.0倍。在南方,空調能耗約占整個醫院總能耗的50%左右。中央空調在設計時必須考慮到最惡劣的天氣情況,為保證在室外溫度最高的情況下能滿足要求,按最大的負荷設計并留有15% 左右的富裕量,但是由于惡劣天氣的時間很短,這種峰值負荷的運行時間只占全年的7%左右,而平時使用時并不能達到滿負荷,存在較大的裕度,因此中央空調在大部分情況下都處在“大馬拉小車”的運行狀態,這也造成中央空調會產生能量浪費,從而引起人們對中央空調能耗采取一系列的節能措施。

中央空調節能措施很多,如對空調主機、水泵、冷卻塔進行節能變頻改造等,這些措施都要增加投資,這里著重介紹不增投資的中央空調節能方法,即通過對中央空調系統的運行進行有效管理的方法來節能。

中央空調系統主要由冷水機組、冷凍水泵、冷卻水泵、冷卻塔、冷凍冷卻水管道及未端的散冷設備(如風機盤管、組合風柜等)組成,其核心部分是冷水機組、冷凍冷卻水泵及冷卻塔。我們發現對中央空調核心部分的運行進行有效的優化管理,可以節約大量的能源,也正是我們在這里要討論的不增投資的中央空調節能方法。

某些醫院的空調系統,一年四季只做開機、關機和冬夏季轉換操作,操作人員沒有節能操作運行意識,管理人員沒有總結一套有效的節能運行管理方法并進行監督實施,這將會造成大量能源浪費。因此,總結一套中央空調核心部分節能運行操作方法十分重要。

正確的維護保養和精確的數據記錄是改善冷水機組運行效率進行的基礎。劣質的保養會使機組的實際運行狀況與設計要求相去甚運。這樣的狀況包括不正確的水溫控制,制冷劑的充注量偏少,存在泄漏點,冷凝器銅管的臟堵,等等。正確的維護保養能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將冷水機組的能耗控制在最小范圍之內。

為提高機組的運行效率,首先要對機組的運行狀態參數進行精確的記錄。記錄“運行日志”是最好的跟蹤機組運行狀態,發現異常變化的方法。沒有精確的運行數據記錄,就不能發現機組在效率方面存在的缺陷,找出相應的最佳解決方案。另外,如果機組的維修護保養被忽略,運行費用會在不知不覺中增加,甚至可能對機組的主要部件的安全構成威脅。

下面圍繞有關中央空調經濟、節能措施進行討論。

一、合理提升冷凍水的出水溫度

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冷水機組是在部分負荷狀態下運行的。在此期間由于環境溫度不高,濕度也偏低,總體來說對制冷量的需求不是很大。在部分負荷的運行條件下,由于除濕部分的負荷減小,未端風機盤管的水溫即使稍有提高,也能滿足室內溫度要求。通常來說,提升冷凍水的出水溫度就能降低壓縮機運行壓頭,從而起到節能的效果。

對于固定轉速的離心冷水機組,冷凍水出水溫度每提升1℃可節能0.91%~1.97%。對安裝了變頻裝置的離心機組,提升冷凍水出水溫度后的節能效果就非常顯著,一般在低于80%負荷條件下,冷凍水出水溫度每提升1℃可節能3.64%~5.46%,即使機組的運行負荷低到10%,這樣的節能效果依然存在。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不用任何投資,將中央空調冷凍水溫度提升后節能效果顯著。該醫院采用全中央空調系統,裝機總容量3900冷噸,1臺螺桿機,4臺離心機(其中2臺為變頻離心機),全院中央空調總面積為94477m2(其中含手術室等區域的潔凈空調面積30000m2)。常規設計中央空調的冷凍水出水溫度為7℃,該院通過數據采集、現場測量、分析、全系統總體評估、改善局部環境等一系列方法,根據不同室外天氣情況,制定了一個控制冷凍水回水溫度和出水溫度的操作方法,將出水溫度由7℃提升到12℃,最高時可提升到16℃,詳見表1所示。

以冷凍水出水溫度由7℃提升到12℃(共提升了5℃)計算,普通離心機組理論節能率為8.2%~12.25%,變頻離心機組理論節能率為17.5%~49%。實際的節能效果如何?如圖1所示。

該院提升冷凍水出水溫度的節能做法是從2005年開始的,從圖中可以看出,2005年空調主機用電量397萬度,較2004年516萬度節約了119萬度,節能率為23%,但醫院的業務量2005年卻增長了8%;2006年空調主機用電量344萬度,較2005年397萬度節約了53萬度,節能率為13%,而醫院的業務量06年卻增長了4%。可見,實際的節能效果是顯著的,和理論值也是吻合的。

二、科學合理地對冷水機組的運行進行組合

中央空調冷水系統中通常都有多臺冷水機組,應認真做好機組運行時各種參數的記錄工作,經過一段時間運行后,將各種參數匯總分析,針對各臺機組滿載運行的性能進行評估,針對卸載狀態下多臺機組和單臺機組運行效率的評估,可總結出在不同的運行條件下,對機組進行最佳運行組合的操作方法。

例如,對一個固定轉速離心機組的冷水系統而言,160冷噸的負荷可以由一臺400冷噸的機組加載至40%承擔,也可以由兩臺400冷噸的機組加載至20%承擔。前一種運行狀態能耗約為144Kw,后一種運行狀態能耗約為194Kw,兩者相比就知道孰優孰劣了。固定轉速離心機組運行負荷通常不能低于40%,否則機組的效率將明顯地下降。

同時,也要對每臺機組的運行狀況進行分析,針對不同的負荷條件選擇運行最合適的機組。隨著負荷大小的變化,運行機組的切換是難以避免的,掌握哪臺機組在低負荷條件下運行效率比較高,哪臺機組在高負荷條件下運行效率比較高,就能決定啟動機組的先后順序。

三、上下班時段合理地開停冷水機組

(一)早晨上班冷水機組節能開機操作方法

大部分冷水機組以20分鐘內的能耗變化來確定是否有運行峰值產生,機組運行負荷的峰值一般出現在機組啟動之初,而最高負荷通常出現在炎熱夏季的早晨,原因是多臺機組啟動,而且整個系統的水溫很高。

在機組啟動之初限制機組加載是一種非常有效降低能耗的方法,絕大部分冷水機組有自動或手動限制加載的裝置。通常在機組運行的最初20分鐘,將機組的最大負荷限制在60%左右。為進一步控制負荷峰值,還可以采取逐次啟動機組的方法,即控制機組的啟動間隔在20分鐘左右。這樣就避免了多臺機組同時加載的情況,且機組承擔的負荷峰值會逐次減少。

控制機組的加載,理論上會降低機組的運行成本,但實際上不同的空調系統及負荷情況運行成本是不同的。以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為例,為了使早上8:00上班高峰時段冷凍水溫度保持平穩,避免不過早將冷凍水降溫造成浪費,又能在負荷高峰時滿足要求,如果按上述開機方法操作,當出現峰值負荷時才逐次開機(通常出現在7:30),那么,在8:10前冷凍水溫無法降到規定的要求,造成臨床部門特別是門診及醫技部門的意見很大。為了滿足臨床的需要,我們不按逐次啟動的方法操作,而是同時啟動機組,這樣肯定會造成浪費。為了減少浪費,我們根據不同天氣情況,對出現峰值負荷的時間、頻率、大小等進行測量和記錄,并和機組運行記錄一起進行分析,總結出一種叫“預降溫”方法,即根據不同室外溫度,提前(約半小時)在峰值負荷出現前將正在運行機組手動加載至滿裁,同時增加運行機組臺數,使冷凍水溫在上班8點時達到要求溫度。經過實際測量,預降溫開機法較逐次開機法節能。

(二)晚下班冷水機組節能停機操作方法

根據醫院的工作特點,下午門診及檢查的患者相對較少,特別是下班前一小時到半小時患者更少,空調負荷減少,應開始調整機組負荷及時提前停機,以減少浪費。

四、對冷卻塔進行節能自動控制運行

冷水機組的能耗與冷凝壓力和溫度密切相關,降低冷卻水的溫度相應也就降低了冷凝溫度及冷凝壓力,從而降低壓縮機的壓頭,達到了經濟運行的效果。通常冷卻塔節能方法都是加裝風機變頻裝置,這里介紹一種不用再投資的節能方法,就是利用已有的樓宇自控系統對冷卻塔進行節能控制。

安裝中央空調的智能大廈一般都設有樓宇自動化系統,通過樓宇自控系統,根據冷水機組運行數量和冷卻塔進/出水溫度的要求,對冷卻塔實行群控。按順序先啟動每臺冷卻塔的進/出水蝶閥,利用冷卻塔與自然界的溫差散熱,如未達到要求再于次啟動風機,以達到滿足冷水機組對冷卻水溫度的要求。該方法充分利用了自然冷卻,更有效地節約能源,在春、秋、冬季尤為明顯。由于冷卻塔風機是根據負荷大小而依次逐臺開啟,且風機一般都有高、低速二檔,故在這種控制下風機不需要再進行變頻改造,可節省變頻器的投資。

利用冷水機組冷卻水進/出水的溫度傳感器及每個冷卻塔的進/出水管電動蝶閥作為執行器件,通過軟件編程來控制冷卻塔進出水蝶閥的開閉和風機的啟停,以達到控制冷卻水溫度的目的。軟件編程的關鍵是冷卻塔控制模式及冷卻負荷的分配。

以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中央空調為例,該系統有5臺冷卻塔,考慮到南方天氣的特點,我們設置了夏季和非夏季兩種控制模式,如圖2、圖3所示。根據不同的季節,可手動將自控系統切換到“夏季控制模式”或“非夏季控制模式”上運行。控制模式設定后就要對冷卻負荷進行分配,根據負荷分配情況對整個控制過程進行軟件編程,最后對系統進行調試。

當冷水機組運行時,只要將控制開關打到“夏季控制模式”或“非夏季控制模式” 冷卻塔便會按上述節能工作模式自動運行。

五、保持適當的冷卻水流量

冷卻水流量的降低直接導致機組運行能耗的上升。冷卻水流量減少20%,機組的能耗就上升3%。通常冷卻水流量的減少是由以下一些因素導致的:閥門的開啟度太小;冷卻塔的噴嘴堵塞;水系統的濾網臟堵;水系統中有空氣存在等。一般通過調節水泵的出口閥門來控制冷卻水的流量與設計值相符。在管理上,必須經常地及時對這些設備進行維護保養,使之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六、根據負荷情況合理地分配冷凍水的流量

應根據醫院各部門的工作特點,合理地分配冷凍水的流量。對下班的部門(例如節假日期間的門診部),應及時將該區域的冷凍水主管閥門關閉,不要讓冷凍水在管道內循環流動以造成冷量的散失。

在正常供冷期間,應根據各個區域冷負荷的實際情況,及時地調整區域主管道閥門,實現冷負荷小的區域閥門開度小,冷負荷大的區域閥門開度大。

七、保持適當的制冷劑充注量

制冷劑充注不足或過量會使熱交換的效率下降,導致壓縮機壓頭增加,能耗增加。制冷劑在蒸發器中的液位異常會使蒸發溫度下降,而蒸發溫度每提升1℃,機組就可以節省5%的能耗。

離心式機組在蒸發器上一般都裝有液位視鏡,以觀測制冷劑的液位高度。對活塞式機組,可以通過觀察冷凝器出液管路上的視鏡有否氣泡翻騰來確認制冷劑的充注量是否偏少。制冷劑充注過量一般表現為排氣壓力超高,冷凝器出液過冷度增加,一旦發現制冷劑充注量的偏差,應參照機組的出廠說明及時調整。

八、合理安排冷凍水泵及冷卻水泵的運行

通過在停機狀態下順序停運水泵,并將停運的機組與整個水循環隔離開來,能起到節能的效果。

在機組停運狀態下,如果繼續讓冷凍水流經機組,會使冷凍水供水總管的水溫提升,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損耗,因此,應將水泵與冷水機組聯動,在機組停運狀態下自動停運水泵,切斷該管路上的流量,可以在保證供水溫度的同時節省能耗。

九、及時做好冷凍水管道的保溫

冷凍水管道保溫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冷凍水的溫度和能量是否散失。由于冷凍水管道系統龐大,保溫效果不好造成的能量損失很難讓人察覺,也易被管理者忽視。其實,保溫效果不好造成的能量的損失是很大的,因此要經常對冷凍水管道保溫進行巡查,做好維護保養工作,保證保溫效果完好。

十、結束語

除以上9種不用增加投資的節能方法外,中央空調的節能方法還有很多,但不管用什么方法,都離不開好的管理和好的操作。科學的運行管理,是提高空調系統節能效益的關鍵,即使設計再好的節能系統,如果管理不善,也不會有好的節能效果。

管理者必須有強烈的節能意識和工作責任心,注重空調系統日常運行數據的記錄、收集、整理和分析,經常了解和觀察空調系統的運行狀態,及時發現改善空調系統運行效率的機會,找出不良的操作行為及空調系統中耗能的缺陷,制定相應的節能制度、操作方法和改正不良行為的措施,同時要對空調系統制訂完善的維護保養制度,并能有效地進行監督實施。

操作者同樣要有好的節能意識和工作責任心,要定期進行系統的節能操作培訓和考核,對沒有達到要求的,應重新培訓,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對操作熟練、節能效果好的操作人員應給予物質獎勵。

不同的樓宇,中央空調系統的設計不同,在實際運行中各種參數、負荷等也不同,必須結合實際,根據空調系統自身的特點,采取相應的節能措施。管理者們不要錯誤地認為只有投資才能節能,不應輕信市場上種種打著節能旗號的節能改造方法,其實,不增投資也能節能,只需借助好的管理。

參考文獻

[1]涂光備.醫院建筑空調凈化與設備[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1)3

第11篇

1 品種選擇

選用抗病、高產、口感好、商品價值高的抗熱品種。

2 光周期誘導播種育苗

4~7月播種,育苗盤育苗。播前用55℃溫水浸種15 min,再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30 min,然后用清水洗凈再浸泡4 h催芽,待60%的種子露白時,播于50孔的育苗盤,每穴1粒。出苗后在子葉平展期開始光周期誘導,光照時數為9 h。即在子葉平展后采用人工遮光的方法,每天17:00開始,采用遮光率為90%以上的遮陽網進行遮光,至次日8:00打開,光周期處理經過10~15天,此時幼苗約3葉1心可定植于大田。

3 栽培管理

3.1 整地定植

絲瓜根系發達,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但在土層深厚、肥力好的土壤上生長茂盛、產量高。栽前深耕曬垡,667 m2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5 000 kg、三元復合肥100 kg、硫酸鉀25 kg,撒施后深翻30~50 cm,耙平。畦寬1.8~2.0 m,每畦栽2行,每穴栽苗1株,株距0.5~0.6 m,667 m2定植1 500株。選擇優質苗帶土坨栽植,以保護根系不受損傷,利于緩苗。定植后及時澆定根水,以后可視土壤墑情和天氣情況再澆緩苗水。

3.2 肥水管理

絲瓜莖蔓生長量大,結果多,需水肥也多,但施肥量過濃過多,會造成營養生長過旺,影響生殖生長。一般在定植后至30%植株開雌花時開始追肥,667 m2施三元復合肥約10 kg,以滿足正常生長和開花結果對養分的需要;在結果期加大施肥量,一般每采收1~2次,追肥1次,每667 m2每次施尿素7.5 kg或三元復合肥15 kg。追肥應結合澆水進行,特別是在干旱時期,必須及時灌水以保證多開花、多結瓜。一般在無雨情況下,在絲瓜結果期間每隔5~7天澆水1次。水要澆得均勻一致,切忌大水漫灌。雨天及時排水,以防漬水影響植株生長。

3.3 植株整理

當絲瓜蔓長30~60 cm時搭“人”字架。瓜蔓上架前,隨時摘除側芽,引蔓上架,及時綁扎,松緊適度,使莖蔓分布均勻,提高光能利用率。絲瓜的主側蔓均能開花、結果,并能連續結瓜陸續采收。為了提高絲瓜的產量和質量,要及時整枝打杈,摘除過多或無效的側蔓,使養分供給正常發育的花和果實。一般主蔓基部0.8 m以下的側蔓全部摘除,0.8 m以上的側蔓在結2~3個瓜后摘心。絲瓜的雄花發生早而密,花梗長且粗,為了減少養分和水分的消耗,除適當留一部分雄花供授粉用以外,將多余的雄花及早摘除。進入盛果期后,及時摘除一部分枝條、老葉、黃葉、過密的葉以及畸形幼果、蟲害果等,以利于養分集中,促進瓜條生長。

4 病蟲害防治

4.1 病害

病害主要是霜霉病、角斑病等,可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2.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或58%雷多米爾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噴霧防治。

4.2 蟲害

主要蟲害是瓜實蠅。雌瓜實蠅成蟲將產卵管刺入瓜果表皮下產卵,卵孵出的幼蟲在瓜果內蛀食,使瓜畸形、腐爛發臭,造成嚴重為害,輕者減產10%~30%,重者減產60%~70%,甚至絕收。

①清除蟲瓜 發現有為害癥狀的瓜或爛瓜要帶出瓜地深埋,投入糞池中或用敵敵畏2 000倍液浸泡,以減少蟲口量。

②套袋栽培 瓜實蠅喜在幼瓜上產卵為害,因此,當雌花授粉后花瓣開始萎縮時立即用廢舊報紙做成紙袋或采用長寬為(40~60)cm×18 cm的白色美果紙袋套好,然后將袋口在果柄部用線繩扎在一起,以防瓜實蠅產卵為害。遇雨紙袋破損要重新換袋。

③藥劑防治 在成蟲盛發期,選9:00~11:00或15:00~19:00成蟲最為活躍時間,噴灑4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或24%敵殺死乳油3 000倍液等,3~4天噴1次,連續2~3次。

④設置誘黏劑誘殺成蟲 在成蟲盛發階段,把“好田園”昆蟲物理誘黏劑噴于白色礦泉水瓶外,掛于離地面1.3 m高的瓜架上,150~250 m2掛1個礦泉水瓶,成蟲黏滿后再換,直至蟲口很少或沒有。

第12篇

城市化產生熱島效應。利用CTTC(建筑群熱常數)模型對城市化后的建筑群溫度進行模擬計算,把計算結果作為室外計算溫度,對一普通住宅建筑空調負荷進行了計算,并與根據氣象臺提供的室外溫度計算出來的冷熱負荷進行比較。結果表明,夏季冷負荷受城市化影響較大,當無室內發熱量時,采用氣象臺提供的氣象數計算出的夏季冷負荷比按小區溫度計算的低10%~35%;而冬季熱負荷受城市化影響不大,二者差別不到10%。

關鍵詞:城市化空調負荷住宅建筑熱島效應

Abstract

Urbanizationcausestemperaturedifferencebetweenurbanandruralareas.UsingtheCTTCmodeltosimulatetemperatureofanurbanbuildinggroup.Thetemperaturewasusedtocalculatethecoolingheatingloadinsteadoftemperaturemeasuredatthelocalmeteorologicalstationasoutdoordesigntemperature.Itisshownforanordinaryresidentialbuildingthatthecalculatedcoolingloadisabout10to35percentwiththetemperatureofanurbanbuildinggroupthanthatwiththeoutdoortemperaturefromthelocalmeteorologicalstation.Butthedifferenceofheatingloadbetweenthemislessthan10percent.

Keywords:urbanizationcoolingloadresidentialbuildingheatislandeffect

0引言

早在公元前4世紀,人們就注意到了城市和鄉村的氣候是有差別的。19世紀,英國的賀華德(LakeHoward)對倫敦市內和郊區的氣象記錄進行對比分析,從大量資料中總結出倫敦城市氣候的特點,其中有一個著名的發現:倫敦城市中心的溫度比四周郊區高[1]。后來各國學者對不同緯度、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城市陸續做了大量對比測試,發現了類似現象。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城市熱島"。

然而,我們在計算某棟建筑物的室內冷熱負荷時,使用的室外參數都是來源于建筑所在地區的一個大范圍內的氣象資料,而這些氣象資料又是由氣象人員在空曠的城市遠近郊監測而得。既然許多研究資料都已證明城區氣溫與郊區氣溫確實存在著較大的差別,那么如果在對建筑物室內冷熱負荷進行各種分析計算中把這些由氣象臺站測出的氣象數據作為城區內建筑的室外計算參數,其結果就很可能會出現偏差,并由此得出不準確甚至錯誤的結論。澳大利亞的M.M.Elnahls等對這個問題曾做過實驗和模擬,在阿德萊德地區建造了一個典型的建筑群,結果表明,冬、夏兩季建筑群內的空氣溫度都高于氣象溫度。對空調系統而言,在對室內加熱時減少10%的能耗,在供冷時增加15%的能耗。兩種算法的能耗總和(加熱+供冷)相差不多。但"這并不意味著因為相互抵消就可以忽略對空氣溫度的修正。忽略了修正溫度的影響就意味著對冷負荷估計不足,對熱負荷估計過高"[2]。因此,建筑群的"熱島效應"的確會對負荷計算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需要我們進一步關注和研究。

1建筑群室外溫度的模擬計算

關于建筑群內空氣溫度的模型,前人已經做了不少的研究工作。筆者在比較前人對城市氣候和建筑局部微氣候的研究方面和研究模型之后,選擇了簡明實用的CTTC模型及其系列改進模型作為研究開發的切入點。

CTTC模型把特定的地點的濕度視為幾個獨立過程溫度效應的疊加,用公式表示如下[3]:

ΔTa(t)=To+ΔTa,solar(t)-ΔTNLWR(t)

式中Ta(t)為需計算的t時刻的大氣溫度:To為基準(背景)溫度;ΔTa,solar(t)為因城市覆蓋層表面吸收太陽輻射而導致的大氣溫升;ΔTNLWR(t)為凈長波輻射吸收失熱而導致的溫度變化。正是在計算ΔTNLWR(t)時使用了CTTC模型數,可由下式進行計算:

(2)

式中t是計算時刻,m是下墊面對太陽輻射的吸收率,h是綜合換熱系數,Ipen(t)是建筑群在t時刻接受到單位面積上的平均太陽輻射照度,CTTC是建筑群熱時間常數。

斯沃德(HannaSwaid)和霍夫曼(MiloE.Hoffman)按理論公式計算出ΔTa,solar(t)和ΔTNLWR(t),并經實驗測出當ΔTa,solar(t)為晝夜最小值時的空氣溫度Ta(t),則由式(1)可計算出To。他們發現同一個城市不同建筑群的基準溫度值很接近,誤差不超過0.5℃,且與鄉村日平均空氣溫度相等。

1997年,艾那漢斯(M.M.Elnahls)和威利斯姆森(T.J.Willismoson)在CTTC模型基礎上提出了改進的CTTC模型,其計算空氣溫度的思路與CTTC模型完全一致。改進模型將通常位于市郊的氣象站測量的逐時氣溫作為輸入溫度,而不是把鄉村的日平均氣溫和為輸入溫度計。通過比較氣象站和待計算建筑群的建筑幾何特征、規劃、熱量排放等因素造成的熱量收支差異,計算這些差異給這兩種下墊面上方空氣溫度帶來的差別,通過氣象站的實測溫度以及計算的溫度差別就可以得到待計算建筑群處的空氣溫度。用公式表示如下[2]:

Ta(t)urb=Tb+ΔTsol(t)urb-ΔTlw(t)urb(3)

Ta(t)net=Tb+ΔTsol(t)met-ΔTlw(t)met(4)

則有

ΔTa(t)urb=Ta(t)net+[ΔTsol(t)urb-ΔTsol(t)met]-[ΔTlw(t)urb-ΔTlw(t)met](5)

式中:Ta(t)urb是建筑群處在t時刻的空氣溫度;Ta(t)net是氣象站在t時刻測量的空氣溫度;Tb是基準溫度;ΔTsol(t)urb是建筑群因吸收太陽;而導致的空氣溫度變化;ΔTsol(t)met是氣象站因吸收太陽輻射而導致的空氣溫度變化;ΔTlw(t)urb是建筑群因天空長波輻射而導致的空氣溫度變化;ΔTlw(t)met是氣象站因天空長波輻射而導致的空氣溫度變化。

基于改進的CTTC算法模型,筆者編制了CTE(clusterthermalenvironment)計算程序,考慮了太陽輻射、風、小區規劃和單體建筑等對小區室外熱環境的影響,從整體的、動態的角度來預測和分析實際建筑群的溫度環境[4]。

2.負荷計算

選取一個典型的住宅小區建筑群來進行負荷計算,該建筑群由9棟(3排3列)5層的建筑組成,綠化率為0.3。

模擬計算結果見圖1,2。從圖中可以看出,利用CTE程序計算得到的小區室外空氣溫度和氣象站空氣溫度存在明顯的差別。

圖1夏季小區計算溫度和氣象站溫度的比較

圖2冬季小區計算溫度和氣象站溫度的比較

選取該建筑群中的3個房間進行負荷計算,這3個房間分界位于建筑的南、東北角和東南角,且均在建筑的3層,如圖3所示。

圖3計算房間示意圖

建造外墻為37磚墻,每個計算房間有一扇外窗,位于房間的南側或北側,雙層鋼窗,無內外遮陽。室內發熱設備為計算機和燈光照明,人員為1人。夏季室內設定溫度為27℃,冬季室內設定溫度為18℃,換氣次數為2h-1。按照常規的冷、熱負荷計算方法,分別將氣象站提供的計算溫度和用CTE程度計算出來的小區空氣溫度作為室外計算溫度來計算室內負荷。

圖4是夏季逐時冷負荷計算結果。

圖4夏季逐時冷負荷計算結果

從圖4中可以看出,以小區計算溫度和氣象站提供的設計室外溫度來計算室內負荷,不同方位的房間負荷都有差別。這種差別隨時間的不同而不同,在本例中約占總負荷的10%~35%。

圖5可以更清楚地反映因室外計算溫度不同而帶來的冷負荷的逐時差異。考察冷負荷的組成可以看出,室外溫度對冷負荷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方面:通過窗玻璃的傳熱、通過外墻的傳熱和新風負荷。當室內外溫度接近的時候,室外溫度對這3項負荷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在本例中考慮熱島效應后圍護結構的傳熱負荷是原來的1.2~1.5倍,而新風負荷受室外溫度的影響更明顯,甚至負荷正負都可能相反,在新風負荷最大的瞬時考慮熱島效應后新風負荷是原來的1.2倍。

圖5室外計算溫度不同而帶來的冷負荷的差異

圖6和圖7是本例計算房間無內熱源情況下的計算結果,它們反映了建筑群本身對室內負荷的影響。從計算結果來看,在不考慮房間內熱源的情況下,由于室外計算溫度不同而導致的室內冷負荷的差異一般在20%~50%之間,夜間最大時甚至能夠達到70%。

圖6計算房間無內熱源時夏季逐時冷負荷計算結果

圖7計算房間無內熱源時不同朝向夏季冷負荷的差異

同理可能計算不同室外氣溫參數對冬季的室內熱負荷造成的差別。計算結果表明,室外溫度不同導致的熱負荷差別不到10%。這是因為冬季室內外溫差本來就比較大,建筑群和氣象站之間的溫差相比較而言僅占一小部分。

上述結果是針對一具體建筑得到的,對于不同城市、不同布局的住宅建筑會存在著差異,即夏季冷負荷和冬季熱負荷的變化比例會有所有同。但總體而言,城市化的程度越高,熱島現象越顯著,用氣象站資料得到的夏季空調負荷值與實際的偏差越大。

3結論

從以上的計算結果和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夏季室內外溫差較小,城市熱島效應造成的溫升可能對室內負荷計算造成較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冷負荷主要以護結構傳熱和新風為主的民用建筑中是不可忽略的。冬季由于熱島效應帶來的溫差相對室內外溫差而言較小,因此在計算熱負荷時可以忽略。

以上的計算和分析是針對住宅建筑進行的,同樣也適用于對商業建筑的分析。但由于商用建筑的空調負荷組成中圍護結構和新風部分所占比例不大,所以城市化對室內負荷的影響不是太明顯。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的日益發展,熱必會使城市熱島效應愈加顯著。美國、日本和我國上海等城市連年的實測資料表明[5]:在郊區空氣溫度幾乎不變甚至下降的情況下,城市內的氣溫卻逐年升高。因此,在進行城市建筑的空調設計時應將氣象資料進行修正。本文提出的修正的CTTC模型是一種簡單、行之有效的修正方法,可以作為大中型城市建筑空調設計的一個參考。

參考文獻

1HemutELandsberg.都市氣候學,鄭師中,譯,臺灣: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0.

2ElnahlsMM,WilliamsonTJ.AnimprovementoftheCTTCmodelforpredictingurbanairtemperatures.EnergyandBuildings,1997,25(1):41-49.

3HannaSwaid,MiloEHoffman.PredictionofurbanairtemperaturevariationsusingtheanalyticalCTTCmodel.EnergyandBuildings,199014(4):313-3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西县| 壤塘县| 建宁县| 奎屯市| 高密市| 揭东县| 沙雅县| 钦州市| 麻栗坡县| 嘉荫县| 乐陵市| 邛崃市| 永靖县| 赞皇县| 定远县| 都昌县| 南召县| 罗田县| 神农架林区| 高青县| 淄博市| 乐安县| 南昌县| 海阳市| 通河县| 托克托县| 黄浦区| 青阳县| 重庆市| 侯马市| 宜城市| 峡江县| 西吉县| 昭平县| 建德市| 彭水| 绵竹市| 乐平市| 镇坪县| 烟台市| 吉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