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2 02:41:4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綠色施工技術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在施工階段是整個建筑工程實體成型的重要階段,各項施工技術的執行都會對工程產生不同的效果,而要想在施工的過程中發揮綠色施工技術,這不僅需要在理念上有所創新,同時還要在施工技術方面有所改善,將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作為綠色施工的核心理念,并且將其應用于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在分部施工中,要注意對施工方案的優化和選擇,從節約能源和環境保護兩方面作為衡量的標準。建筑工程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行業,所以建筑業的發展動向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積極的貫徹綠色施工技術的理念,要在材料的選擇方面進行優化,盡量減少對原始資源的破壞,提高就地取材和清潔能源的利用率,在施工的過程中,要進行妥善的部署,盡量減少整個施工流程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在施工技術上進行創新,遵循清潔生產的原則,實現綠色施工技術,為建筑工程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2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技術的要點
2.1環保技術措施
2.1.1固體廢棄物的減量
在建筑施工的前期工作中,會產生大量的固體廢棄物,如果處理的不夠妥善,將會造成嚴重的污染和資源的浪費。在地基開挖階段會產生大量的土方,如果要將這些土方運輸出施工現場外,不僅會因為車輛運輸而提高成本,還會因為地下工程的回填而浪費資源,并且在運輸的過程中,由于占用土地和揚起的灰塵,還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對于開挖的土方要進行合理的利用,合理安排工序,不僅會降低施工成本,同時還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還有一部分固體廢棄物就是建筑垃圾,在拆除原有建筑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對于這些垃圾要進行分類處理,強度較高的混凝土塊體可以用于基礎施工,其他零碎混凝土可以用來鋪設運輸車輛的道路,對于無法在建筑施工中重新利用的金屬、廢紙以及塑料等部分可以送往廢品回收站。不可再利用的垃圾要根據國家標準選擇適宜的地方進行填埋處理。
2.1.2施工揚塵的控制
在施工中可以產生揚塵的環節主要是土方以及垃圾的運輸,或者是進行結構施工時產生的揚塵。對于車輛運輸產生的揚塵,應該對運輸車輛進行防塵處理,在車輛的四周進行封閉處理,避免運輸物體的散落和飛揚,盡量在夜間運輸,這樣會降低對人們健康造成的傷害。對于建筑結構施工中產生的灰塵,可以在建筑主體的采用封閉式的密網覆蓋措施,防止灰塵的飛揚。
2.1.3噪聲與振動的控制
現場噪音排放不得超過國家標準《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l2523.90)的規定;在施工場界對噪音進行實時監測與控制;使用低噪音、低振動的機具,采取隔音與隔振措施,避免或減少施工噪音和振動。
2.1.4光污染的控制
光污染源有電焊眩光,夜間照明,材料反光等。控制措施如下:電焊處用木板圍擋;腳手架高出樓面3m;裝在高處的夜間照明燈采用俯角照射;進場的玻璃等高反光材料用塑料布遮蓋。
2.1.5地下設施、文物和資源保護
施工前應調查清楚地下各種設施,做好保護計劃,保證施工場地周邊的各類管道、管線、建筑物、構筑物的安全運行;施工過程中一旦發現文物應立即停止施工,保護現場并通報文物部門并協助做好工作;避讓、保護施工場區及周邊的古樹名木;逐步開展統計分析施工項目的CO2排放量,以及各種不同植被和樹種的CO2固定量的工作。
2.2節能措施
2.2.1節水技術
在工程施工中,盡量利用地下水作為施工用水、綠化澆水、沖廁所水等,減少自來水的使用量;場地硬化不采用傳統的單一混凝土地面作法,而采用水泥預制方格塊鋪設加工場地和人行道路,讓雨水能自由地滲入土壤中;基坑施工中,地下水上涌影響基坑施工,為此可采用深井降水技術,設置水位觀測井,對降水進行動態控制;混凝土的養護采用澆水與覆蓋相結合,以減少用水量。
2.2.2節地措施
采用鋼結構成套技術,結構體系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柱,現澆鋼筋混凝土樓蓋,墻體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深基坑支護采用噴錨+木樁、鋼板樁、旋噴樁等綜合技術,不僅減少了土方量的開挖,而且縮小了開挖面,減少對自然地面的破壞,保持土壤的原始自然表層。
2.2.3節電措施
建立生產區用電制度,明確責任人;根據不同階段,核算出用電總數,通過比例,分解到生產區,并建立臺帳,進行控制;現場實行分路供電,并安裝電表;制訂大型施工機械運行管理制度和履保制度;合理使用施工用電設備,嚴格控制老化、帶病及過多無功耗電機械設備。
2.2.4節材控制
材料的控制是提供綠色施工技術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盡量減少施工成本,另一方面要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加強材料的控制管理,對于購買的批次和數量要合理安排,避免占用過多的庫存。對于租賃的設備,要盡量優化周轉效率,減少因為租賃而造成費用增加。對于施工現場的辦公場所以及宿舍可以采用輕鋼板房和活動板房,盡量利用周圍的構筑物。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巡視管理,避免材料的浪費,監督施工作業流程,提高材料的控制力度。
3結束語
【關鍵詞】建筑工程 涂料施工 施工技術 發展策略 涂料施工發展方向 涂料
中圖分類號:TU1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近幾年來,我國的建筑行業得到飛速發展,建筑工程規模和數量、質量要求都蒸蒸日上,各種建筑材料、工程涂料的需求不斷增長。建筑涂料主要是起到裝飾作用,并能保護和改善使用環境作出一定的貢獻,涂料正常功能的發揮,主要是根據涂料的技術性能、施工技術、建筑基層情況和建筑環境條件等緊密聯系的。涂料在建筑外表層,歷經外部環境的風吹日曬,雨淋雪凍,在各種環境中需要發揮正常功能,經常是天長日久,涂料層開始脫落,既有損建筑物美觀,同時也影響了建筑功能。
二.我國建筑工程涂料施工技術的發展歷程及現狀情況。
20世紀60年代以前,國內建筑物內外墻的裝飾材料主要為石灰漿和大白粉。60年代中期,我國實現聚醋酸乙烯乳液的工業化生產,聚醋酸乙烯乳膠涂料應運而生,但由于我國當時工業基礎薄弱,經濟水平低,聚醋酸乙烯乳液涂料不可能在建筑物上廣泛應用。70年代,聚乙烯醇水玻璃內墻涂料(106)和聚乙烯醇縮甲醛涂料(107)研制成功并應用于內墻裝飾,并在80年代得到大量應用和發展;80年代,隨著苯丙乳液的開發成功并實現工業化,苯丙乳膠涂料開始應用于內墻面的裝飾,但由于性能不理想(如開罐效果、施工性、貯存穩定性等),再加上當時的經濟和生活水平所限,乳膠類建筑涂料并沒有得到大量應用和快速發展,直到80年代末,國外助劑逐漸進入中國市場,彌補了性能缺陷,乳膠涂料才得以廣泛推廣應用。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包油型多彩內墻涂料開始應用于內墻涂裝并得以蓬勃發展,90年代末本世紀初,彈性外墻涂料開始用于外墻的涂裝。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增長,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特別是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建筑涂料產量和用量的快速增長。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0年,我國建筑涂料的產銷量為352萬噸,比上年增長23.7%,占涂料總產量的36%左右,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建筑涂料消費國。隨著我國建筑涂料產量的快速增長,該行業在產品結構、技術水平、應用服務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大進步,但是,相比于先進工業化國家在技術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現在:建筑乳膠涂料用的大部分助劑依賴進口;生產企業眾多但生產規模普遍偏小,行業集中度低,大多數生產企業技術力量和產品質量監控手段薄弱,缺乏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產品結構不盡合理,低檔次、性能較差的涂料品種仍占據較大的比例,高裝飾性、高性能及功能性的涂料產品相對較少;內外墻找平膩子和底漆等輔助和配套材料的生產隨意性大,質量不穩定。從整個行業層面看,我國建筑涂料無論是在產品品種、技術含量,還是在配套性、施工技術方面,均不能滿足我國經濟水平及人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后對涂料性能的更高要求,仍需要廣大涂料企業和研究人員不懈努力。
三.建筑工程涂料施工技術的發展策略。
1. 綠色建材。
綠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業或城市固態廢棄物生產的對人體、周邊環境無害的健康、環保、安全、消防型建筑材料,國際上也稱“生態建材”、“健康建材”或“環保建材”。綠色環保涂料作為綠色建材的一種,同樣是對涂料“健康、環保、安全”屬性的評價,包括對生產原料、生產過程、施工過程、使用過程和廢棄物處置五大環節的分項評價和綜合評價。
2.舊外墻面修補重涂技術
我國過去廣泛使用的水刷石類、干粘石類、水泥砂漿裝飾墻面類、清水磚墻類、舊涂料類和各種貼面材料(例如面磚、馬賽克等)等舊外墻面,經多年使用已顯陳舊,迫切需要翻新。采用各種建筑涂料(例如合成樹脂乳液外墻涂料、溶劑型外墻涂料、無機外墻涂料和有特殊裝飾效果的復層涂料、砂壁狀涂料等)進行翻新涂裝,具有很好的技術經濟效益。一些翻新涂裝工程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對上海某框架結構、粘土空心磚作填充墻的九層綜合辦公大樓原白色面磚裝飾的翻新涂裝,使該建筑物由原來嚴重滲水的陳舊飾面變得煥然一新。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我國高層建筑最主要的結構形式,這類結構的外墻面的開裂、滲漏、鋼筋銹蝕、混凝土脫落、外涂層損壞等現象也是常見的通病。對這類結構進行修補重涂技術的研究,內容包括對原墻面損壞的原因分析、損壞勘察、檢查與評估技術,混凝土修補材料、方法、設備的選用,施工規范的制訂,施工技術和施工管理等內容。由某專業涂裝公司對上海某商城外墻面飾面的翻新涂裝,是這類高層建筑物采用修補重涂技術取得良好效果的實例。
3.施工機械智能化發展。
無氣噴涂機械正向作業智能化、機型多樣化、使用簡單化和質量可靠化的方向發展,一些國外無氣噴涂機械即具有這些功能。作業智能化是指有些噴涂機內設置有微處理器,能跟蹤重要的工作細節,并顯示在易分辨的LED(大電子顯示器)顯示屏上,清晰地顯示噴涂作業細節,例如噴涂耗料量、噴涂形式(高產出噴涂還是精飾性噴涂)等,并能自動返流清洗,不需要拆卸即能清除濾渣和自動診斷與排除故障等。機型多樣化是指對適用于噴涂同一類涂料的噴涂機,針對不同的動力情況配有不同型號的機型,例如以液壓為動力的、以汽油為動力的和電動的等。同時,對于不同的工程情況配有不同的機型,例如特大型住宅建筑、特大型商業建筑、特大型工業建筑適用的機型;大型住宅建筑、大型商業建筑、大型工業建筑適用的機型和中型的工程適用的機型、小型工程適用的機型等。
4.國際化發展戰略。
進入21世紀,將使我國經濟進一步融入國際經濟貿易體系和全球經濟潮流,我國建筑涂料行業應該充分利用國際化給我們帶來的機遇,具體表現在:
(1)國際化有利于加快我國建筑涂料行業改革開放的進程。
(2)國際化有利于我國建筑涂料企業引進技術和外資,提高水平,擴大經營。
(3)國際化有利于我國建筑涂料企業結構調整。
(4)國際化有利于我國國內建筑涂料企業獲得價格低、質量好、品種系列配套、售后服務到位的原材料,對增強企業競爭力是極為有利。
四.結束語。
當前,雖然我國的建筑工程涂料施工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也收獲了許多難得的工程經驗,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著眼未來發展,要充實底層施工技術,通過落實工程技術標準和相關要求,踏踏實實走好涂料施工技術的發展策略,提高我國的工程涂料施工水平。
參考文獻:
[1]龍春景 論建筑工程涂料施工技術的發展策略研究[期刊論文] 《四川建材》 -2010年1期
[2]余曉綱 Yu Xiaogang合成樹脂乳液砂壁狀建筑涂料的發展與實際應用中的幾個問題 [期刊論文] 《現代涂料與涂裝》 -2011年3期
[3]朱傳棨 ZHU Chuanqi通盤籌劃我國建筑涂料的發展 [期刊論文] 《涂料工業》 ISTIC PKU -2000年7期
[4]沈志勤國內外建筑涂料的發展 [期刊論文] 《江蘇建材》 -2002年3期
[5]徐峰Xu Feng 功能性建筑涂料的應用與發展 [期刊論文] 《涂料工業》 ISTIC PKU -2005年4期
[6]張心亞 湯鳳 藍仁華 陳煥欽ZHANG Xin-ya TANG Feng LAN Ren-hua CHEN Huan-qin氟樹脂建筑涂料的發展動向 [期刊論文] 《功能材料》 ISTIC EI PKU -2004年z1期
1 新時期園林施工中的綠色施工技術
1.1 環境保護技術的應用
在園林工程施工期間,灰塵、噪音和光污染是影響環境的主要因素,譬如灰塵懸浮顆粒,是影響環境的主要因素和誘發霧霾天氣的“罪魁禍首”,同時嚴重傷害人的身體健康。再如園林施工機械作業時的噪音,將影響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針對這些環境污染因素,園林施工時,需要采取有效的環保技術措施。例如,開挖后土方灑水和掩埋處理,將灰塵擴散高度控制在1.5m以內,同時采取隔音措施和圍閉技術等,縮小機械運作時的噪音擴散面[1]。
1.2 土壤保護技術的應用 [本文轉自DylW.Net專業提供寫作教學論文和職稱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Www. DylW.NEt點擊進入DyLw.NeT 第一 論 文網]
園林工程的施工,土壤是主要的施工資源之一,其中土建工程施工,需要挖補填埋土壤,在整個過程中,應該采取有效的土壤保護措施,減少對土壤的破壞和污染。例如,利用地表環境保護措施,控制土壤的侵蝕破壞,減少水土的流失,以及采用砂石覆蓋技術和植被移植技術,降低土壤的侵蝕程度。另外,還需要分類處理園林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建筑垃圾,將其運到指定的堆放場所,切忌隨意填埋和丟棄。
1.3 可回收資源的利用
在園林施工的過程中,將消耗掉大量的資源,其中包括現場生態資源和工程材料,其耗費成本,大約在整個園林工程成本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對節能材料的合理應用,是園林綠色施工的重要手段之一[2]。例如,園林工程施工的邊角料,應該在施工之前擬定好具體的裁切和利用計劃,合理控制好這些材料的使用量。園林工程施工可回收資源的合理利用,是園林環保施工的重要手段之一。相關技術的內容,可概括為兩點:一是直接使用廢棄的材料,或者通過處理加工,剝離這些廢棄材料中的有用成分,譬如掉落的泥土、缺角的磚塊、金屬邊角料、木材等;另一方面是將廢棄材料統一回收后,將其出售給廢品回收站,以控制材料的損耗成本。
1.4 水資源節約技術的利用
水資源屬于園林工程的主要生態資源之一,對水資源的保持,可以為園林工程養護管理工作,提供資源節約的有利條件。在園林施工的同時,利用園林道路的綠化帶作用,設置雨水收集過濾池,將雨水匯集到收集池當中,讓雨水更為充分地下滲到土壤當中。關于雨水收集過濾池的設置,需要在其周邊種植水生植物和鋪設礫石,其池內的設計,雨水口需要比土壤標高高出5cm[3]。另外在給水管鋪設時,需要在準備測量的基礎上,在明確給水管道和其他給水設施位置、標高之后,將無存在任何銹蝕、裂紋、重皮、壓迫等問題的管道,埋設于指定的位置。其中在給水管道埋設之前,必須檢查埋設位置的土質和地下水情況,以便選擇合適的墊層厚度。例如,某園林工程在開挖管槽過程中,發現局部溝槽被地下水浸泡,因此通過清除被擾動土,并回填砂夾石和中粗砂后,再進行鋪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管道鋪設的效果并保證施工質量。至于管道的安裝,工程根據管線施工圖,因地制宜地調整交叉管道,再以電熔連接方式,將三通、彎頭、異徑接頭等,連接于管道上。管道施工后,進行管道的壓力試驗和滲水施工,最后再進行管道的回填。
1.5 運用綠色節能工藝來節約建材
在園林施工建設中,運用綠色節能工藝達到節約建筑材料的效果,是降低能源損耗的有效手段。提高建材利用率、有效節約建材,首先就要改進施工技術與施工工藝。在鋼筋焊接術上,傳統的方法搭接技術浪費了鋼筋材料,現在利用螺絲連接的新工藝代替傳統方法進行鋼筋連接,節省一定的鋼筋建材;在排水管道建筑上,利用循環用水、先進排水技術減少對水資源的損耗,減少管道材料的運用;在植物灌溉術上,運用滴灌技術代替傳統的漫灌技術,可以提升綠化灌溉水平,節約水資源;在園林工程施工過程中,還要重視工程的各個細節,提高建材使用效率。
2 新時期園林施工中的綠色施工技術的推廣
2.1 優化園林工程施工方案
對于園林工程的施工建設,要制定合理、科學的施工方案,將園林建筑過程中所需的各項資源與施工組織設計有效結合。在選擇施工設施時,要盡量采用綠色節能環保的施工設施,如選用節能水龍頭和節能燈等節能產品,合理運用施工工藝,最大程度地減少對施工設施的損耗。在建設過程中,要積極推廣節能型技術與節能型產品的運用。在建設園林路徑和回廊過程中,要考慮基礎工程的穩定性;在進行植被移植時,要結合園林建設進度,確定植被移植的最佳時間;在進行路面澆筑工作時,要合理安排澆筑時間,避免人員浪費,合理利用人力物力。施工隊伍還要不斷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源損耗,防止不必要的浪費損失。
2.2 加強施工單位施工過程中節能技術的應用
加強施工過程中節能技術的應用,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加強施工單位對園林施工的重視以及了解。增加施工單位對園林施工的重視和了解程度,有助于具體的施工單位在園林施工過程中積極采用各種節能技術。在施工之前要結合施工的圖紙和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一方面在施工之前,應該要對施工現場的土質、環境條件等進行相應的勘察,對土壤的具體理化特性、植物適應性等方面進行相應的了解,才能根據城市的具體情況引進合適的樹種,提高植物成活率,以免出現植物浪費情況。另一方面由于施工材料是影響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在施工之前要對施工材料進行相應的規劃,合理進行材料選擇,確保工程質量,同時促進施工過程中的能耗節約。比如,在選擇樹木時,應該要盡量選擇樹木形態比較優美、適應能力強的樹種作為園林工程材料,防止外來引進樹種對現有生態平衡造成破壞,造成生態環境的平衡受損。
2.3 加強節能工藝的運用
在園林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加強節能工藝以及建材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對能源進行節約。對于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比如,園林 建筑施工過程中的螺絲連接工藝對于傳統工藝是一種很好的替代,安全性較高,修復比較方便,而且還可以對水資源進行充分利用,以實現節約能源的目的。再如,還可以不斷引入各種先進的環保技術,如太陽能技術。園林施工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其耗電量比較大,對于園林建筑,由于它的占地面積比較廣、露天面積比較大,因此,可以加強對太陽能技術的引進以及應用,以提高施工過程中的能源使用效率。同時還能對園林建筑的采光進行控制,有利于園林植物的生長,與此同時,太陽能是一種十分清潔的能源,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對環境進行保護。 [本文轉自DylW.Net專業提供寫作教學論文和職稱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Www. DylW.NEt點擊進入DyLw.NeT 第一 論 文網]
3 結語
文章對園林景觀綠色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對出現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對出現的問題能夠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預防,對以后的施工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的相關參與者一定要加強施工管理,保證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質量,創造出既符合生態,又注重景觀,同時體現人文關懷的高質量、高品位的園林工程。
參考文獻
關鍵詞:土木工程材料,發展趨勢
0引言
隨著人類文明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土木工程材料的不斷進步與改善。現代土木工程中,盡管傳統的土、石等材料的主導地位已逐漸被新型材料所取代。目前,水泥混凝土、鋼材、鋼筋混凝土已是不可替代的結構材料;新型合金、陶瓷、玻璃、有機材料及其他人工合成材料各種復合材料等在土木工程折中占有愈來愈重要的位置。
1 土木工程材料現狀及要求
與以往相比,當代土木工程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也已獲得明顯改善,隨著現代陶瓷與玻璃的性能改進,其應用范圍也有明顯的變化。例如水泥和混凝土的強度、耐久性及其他功能均有所改善。隨著現代陶瓷與玻璃的性能改進,其應用范圍與使用功能已經大大拓寬。此外,隨著技術的進步,傳統的應用方式也發生了較大變化現代施工技術與設備的應用也使得材料在工程中的性能表現比以往好為現代土木工程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盡管目前土木工程材料在品種與性能上已有很大的進步,但與人們對于其性能要求的期望值還有較大差距。首先工程中的性能表現比以往好為現代土木工程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盡管目前土木工程材料在品種與性能上已有很大的進步,但與人們對于其性能要求的期望值還有較大差距。
1.1 從土木工程材料的來源來看
鑒于土木工程材料的用量巨大,尤其在應用方面,經過長期使用的不斷累積,單一品種或數個品種的原材料來源已不能滿足其持續不斷的發展的需求。尤其是歷史發展到今天,以往大量采用的粘土磚瓦和木材等已經給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論文參考網。從另一方面來看,由于人們對于各種建筑物性能的要求不斷提高,傳統建筑材料的性能也越來越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為此,以天然材料為主要材料的時代即將結束,取而代之的將是各種人工材料,這些人工材料將會向著再生化、利廢化、節能化和綠色化等方向發展。
1.2 從土木工程對材料技術性能要求的方面來看
技術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各種物理性能指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而表現為未來建筑材料的發展具有多功能和高性能的特點。具體來說就是材料向著輕質高強、多功能、良好的工藝性和優良耐久性的方向發展。
1.3 從土木工程材料應用的發展趨勢來看
為滿足現代土木工程結構性能和施工技術的要求,材料應用也向著工業化的方向發展。例如,水泥混凝土等結構性能向著預制化和商品化的方向發展,材料向著半成品或成品的方向延伸,材料的加工、貯存、使用、運輸及其他施工技術的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勞動強度逐漸下降。這不僅改變著材料在使用過程中的性能表現,也逐漸改變著人們對于土木工程使用的手段和觀念。
2新型土木工程材料——綠色建材
土木工程材料行業對資源的利用和對環境的影響都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在產值、能耗、環保等方面都是國民經濟中的大戶,為了保證源源不斷地為工程建設提供質量可靠的材料,避免新型材料的生產和發展對環境造成危害,因此“綠色建材”應運而生。目前正在開發的和已經開發的綠色建材和準綠色建材主要以下幾種:
第一、利用廢渣類物質為原料生產的建材,這類建材以廢渣為原料生產磚、砌塊、材板及膠凝材料,其優點是節能利廢,但仍需依靠科技進步,繼續研究和開發更為成熟的生產技術,使這類產品無論是成本上,還是性能方面真正能達到綠色建材標準。
第二、利用化學石膏生產的建材產品,用工業廢石膏代替天然石膏,利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技術可生產各種土木建筑材料產品。這些產品具有石膏的許多優良性能,開辟石膏建材的新來源,并且消除了化工廢石膏對環境的危害,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三、利用廢棄的有機物生產的建材產品,以廢塑料、廢橡膠及廢瀝青等可生產多種土木工程材料,如防水材料、保溫材料、道路工程材料及其他室外工程材料。這些材料消除了有機物對環境的污染,還節約了石油等資源,符合在資源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基本要求。
第四、利用各種代木材料,用其他廢料制造的代木材料在生產使用中不會有害人的身體健康,利用高興技術使其成本和能耗降低,將是未來綠色建材的主要發展方向。
第五、利用來源廣泛的地方材料為原料,利用高科技生產的低成本健康建材,不同的地區都可能有來源豐富、不同種類的地方材料,根據這些地方的性質和特點,利用現代技術,可生產各種性能的健康材料。如某些人造石材、水性涂料、某些復合性材料也是綠色建材的發展方向。
3 土木工程材料的發展趨向
眾多現象表明進入21世紀以后,在我國甚至是全世界范圍內,土木工程材料的發展應具有以下的一些趨向:
研制高性能材料,例如研制輕質、高強、高耐久性、優異裝飾性和多功能的材料,以及充分利用和發揮各種材料的特性,采用復合技術,制造出具有特殊功能的復合材料。
充分利用地方材料,盡量減少天然資源,大量使用尾礦、廢渣、垃圾等廢棄物作為生產土木工程材料的資源,以及保護自然資源和維護生態環境的平衡。論文參考網。
節約能源,采用低能耗、無環境污染的生產技術,優先開發、生產低能耗的材料以及能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的節能型材料。論文參考網。
材料生產中不得使用有損人體健康的添加劑和顏料,如甲醛、鉛、鎘、鉻及其化合物等,同時要開發對人體有益的材料,如抗菌、滅菌、除臭、除霉、防火、調溫、消磁、防輻射、抗靜電等。
產品可循環在再生和回收利用,無污染廢棄物,以防止二次污染。
總結:總而言之,土木工程材料往往標志一個時代的特點。土木工程材料的發展的過程是隨著社會生產力一起進行的,它和工程技術的進步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工程中選材料時通過對環境的影響對后來人的影響來決定土木工程材料的好換,在未來,基于材料原有的性質的基礎上,“可持續發展”將是衡量建筑工程的一把尺子。
參考文獻:
[1]《土木工程材料》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王福川著
[2]《土木工程材料》重慶大學出版社 彭小芹主編
[3]《土木工程材料》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陳志源、李啟令主編
[4]《土木工程概論》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羅福午著
[5]《土木工程材料》天津大學出版社 閻西康、趙方冉、伉景富、韓龍軍
【關鍵詞】高層建筑;給排水施工技術;問題研究
Abstract :growing population and escalating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The propor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s in major cities in the expanding, but how to do high-rise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work has also become a topic of common concern and discussion. In view of this, the author in the text, mainly for China's current high-rise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struction appears briefly describe some of the issues, and focus on the relevant drainage construction in a timely manner, I hope to be able to promote China's major c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som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s; draina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sues
中圖分類號:TU761.6文章標識碼:A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我國建筑業也不斷進步。尤其是北上廣等經濟發達的城市,高樓林立,高層建筑物數量日漸增多。因此,高層建筑興起對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術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給排水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高層建筑的推廣不僅可以大大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而且還能夠極大地節約建設成本。所以,我國各大城市的未來發展中,高層建筑已經成為了一種標志性象征。加強對高層建筑給排水施工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相關施工技術的研究具有積極意義。
高層建筑給排水施工中的問題分析
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為高層建筑順利實施提供了良好保障。目前,雖然高層建筑的施工已經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在給排水施工中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給排水系統作為高層建筑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居民生活和辦公將會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部分排水管道的堵塞以及給誰管道的滲漏會嚴重地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高層建筑給排水施工中常見的問題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1高層建筑給排水施工的質量還有待于進一步改善
高層建筑給排水管道的施工和普普通民用建筑給排水管道施工具有很大差異[1]。大多數高層建筑的設備以及系統安裝往往會選擇一些面積較大的地下室或者專用設備層。由于不同設備的安裝具有不同的要求,從而給高層建筑給排水管道的施工造成了極大困難。各種設備安裝不僅減少了給排水管道施工空間,而且還給高層建筑給排水管道施工增加了難度。
高層建筑給排水施工人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工作態度以及施工材料等等都會影響施工質量。施工人員如果專業技術不夠,那么在一些給排水管道的鏈接處就很容易出現滲漏現象。受經濟利益的驅使,一些建筑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片面地使用不符合標準的給排水管道材料,從而忽視了給排水管道施工質量。和西方發達國家高層建筑相比,我國高層建筑發展的歷史還比較短,因此在如何提高高層建筑的設計水平和施工水平仍然是一個長期的探索和嘗試過程。
1.2高層建筑給排水施工的安全性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高層建筑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其本身建筑高度以及層數的不同,因而如何確保給排水施工的安全需要各大施工單位進行層層把關。給排水系統對于高層建筑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高層建筑物中居住用戶比較多,從而增加了給排水管道的水量。如果給排水管道在施工期間缺乏對其安全性進行有效地管理,那么就很容易形成安全隱患。
施工人員在給排水管道施工期間如果沒有按照相關的說明和標準進行施工,那么就會對設備系統造成不良影響。尤其是給排水管道在施工中極易對輸電線路造成損壞,從而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做好高層建筑給排水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項緊迫的任務。
高層建筑給水排水施工技術探究
2.1高層建筑給排水系統的組成
高層建筑給排水系統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其中給水系統主要是包括高層建筑居民的生活用水。例如居民衛生間沐浴以及沖馬桶等等,因此這些用水必須需要一定的給水系統作為支撐,才能夠確保整棟樓層用戶的正常生活用水。高層建筑的層數和高度對給水系統的壓力有一定要求。因此,在對給水管道的鋪設以及水表的安裝方面需要進行全方位地考慮。排水系統主要是針對居民生活用水的排水設計。消防供水系統也是高層建筑給排水系統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其在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方面起著關鍵作用。
2.2高層建筑給排水施工技術探究
2.2.1高層建筑給水管道施工技術分析
給水管道的施工程序不僅包括了對相關技術的掌握,而且還包含了對安裝程序的了解等等。因此,在給水管道的鋪設和安裝過程中需要在熟悉施工環境的基礎上,將給水管和排水管同時放設在高層建筑物的預留管井當中。為了能夠方便給排水管道后期的管理和維修,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盡量保持管井的大小為550mmx500mm。
施工人員還應該根據不同管道的材質以及管口的半徑和空間位置大小來安排不同的鋪設方法。比如,當給水管道鋪設在一些并不承載重量的隔墻內時,施工人員在施工期間可以將隔墻進行開鑿,或者在建筑施工期間預留好足夠面積的管槽。此時,施工人員可以直接將給水管道埋入管槽內。同時,為了盡可能地減少給水管道出現滲漏的現象以及保證整體的美觀,施工人員可以在給水管凹槽處采取一些防水處理的措施,并且可以用統一的顏色對給水管道的走向進行標記。給水管道在施工中關鍵是做好預留預埋工作,而且還需要對給水管道的開槽以及間距進行檢測,確保施工技術符合相關的技術標準。因此,給水管道的施工需要施工人員掌握不同施工技術的特點和優勢,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具體分析選擇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法。
2.2.2高層建筑排水管道施工技術分析
排水管道的施工同樣需要高層建筑在前期施工過程中預留好官井。排水管道和給水管道鋪設的方式具有相似性。目前,我國各大城市高層建筑排水管道施工所使用的材料是UPVC管。PVC管具有質量較輕、耐腐蝕性、耐壓強度高、衛生安全、水流阻力小、使用壽命長、安裝方便等優點[2]。作為排水管,UPVC管主要可以采用強力膠進行粘接,但是在粘接的時候必須確保強力膠均勻涂上,在粘接之前也必須對管道進行清除雜物,最好在管子與管道口用紗布進行打磨一下,而且避免有水,因為假如還有水將會影響強力膠的粘接效果。在粘接時還應該考慮到當時的氣溫,因為我國北方地區環境溫差較大,容易出現拉壞、脹壞或者插入深度的控制把握上沒有掌握好,所以,環境溫度對粘接具有影響關系。管道受溫度的變化引起了伸縮長度。
此外,排水管道的鋪設需要施工人員根據不同的坡度和地漏的分布狀況等等來進行合理地 施工[3]。例如,在對衛生間的下水管道進行施工時,應該要考慮到如何能夠有效地避免臭氣的外泄以及防止污水出現回水的現象。因此,在這個時候需要施工人員在觀察現場施工環境之后合理地設置存水彎,并且在施工完畢之后還要及時地對其進行測試。
無論是給水管道的施工還是排水管道的施工,施工人員都要考慮到安裝的位置是否合適,是否會影響周圍環境的協調等等。給排水施工期間施工人員在不影響正常施工工序的基礎上還要盡量保持整體的美觀和整潔。為了有效地消除給排水管道施工的安全隱患,施工人員在進行施工之前要對管道的鋪設進行科學合理地規劃和設計,并且還需要保證每一個管道接口處都要符合施工標準。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層建筑給排水施工和我們的生活具有密切聯系,給排水工程質量好壞將會直接地影響人們日常生活。在高層建筑給排水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設計標準和相關規范要求進行施工[4]。隨著施工技術的不斷進步,高層建筑給排水施工也需要充分地發揮高新技術的優勢,熟練地掌握給排水施工技術,才能夠從整體上保障施工的質量和安全。
【參考文獻】
[1]武劍英.江直樹.不同壓力控制點對高層建筑給水系統的影響比較分析探討[J].中外建筑.2009
[2]劉磊;黃通;室內給排水系統常見滲漏問題及其綜合防治[A];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2010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關鍵詞:能源;節能建筑;施工技術
1 引 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對能源的需求與日俱增,世界各國都在不同程度上面對著較為嚴峻的能源問題,其中房屋建筑的消耗占據了能耗的很大一部分,因此對節能建筑施工技術的研究和討論對于緩解能源問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節能建筑施工技術中,我們必須注意的問題是,如何在保護周圍生態環境的基礎之上,最大限度的減少消耗以及污染,實現對自然資源的充分利用。
2 節能建筑施工要求
(1)我國擁有著十分豐富的自然資源,資源總儲存量達到世界第三,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國同樣擁有著十分眾多的人口,人均占有的自然資源十分貧瘠,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種資源也在快速消耗,能源問題十分嚴峻,因此,節能建筑以一個十分重要的身份存在于我國可持續發展及節約型社會構建的過程當中。
(2)節能建筑是指設計和建造采用節能型結構、器具、產品和材料的建筑物,在此類建筑物中部分或全部利用可再生能源[1]。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該根據節能建筑的要求,主要考慮如何提高外墻、屋面、門窗等方面的密閉性和熱阻值,以達到減少建筑物能耗的目的。
(3)在實際施工中,針對節能建筑的特點,對施工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根據設計要求,采購質優價廉的節能建材,控制整個施工環節,在保證建筑物質量的前提下達到節約資源的目的。
3 節能建筑施工技術措施
3.1 墻體施工
3.1.1 普通墻體施工技術
①在空心磚墻體施工中,對外墻體的承重磚,通常使用整磚平砌,以確保孔洞方向垂直,對于空心磚則盡量不要砍鑿[2]。若整磚不能夠滿足尺寸要求,則可以采用外砌實心磚的方法,宜在墻體中預埋件及預留管道處采用實心磚砌筑,盡量避免冷熱橋、通風以及不密實等狀況的出現。②在空心砌塊墻體的施工中,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圖紙、施工要求以及相應的施工條件來繪制砌塊排列圖。③在墻體施工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裂縫、灰縫處滲漏,墻體熱阻值偏低等,這些問題會嚴重影響到施工質量,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解決墻體施工時出現的各種問題。
3.1.2 墻體保溫施工
墻體保溫系統是墻體節能措施的關鍵環節,我們目前的做法是將墻體的保溫層設置在墻體的內側或外側,但這兩種設計各有千秋,施工工藝也有多種不同的選擇,這些應根據具體的施工情況進行選擇。其中,保溫層設在內側技術簡單,但保溫效果不如設在外側,且要占用一定的室內空間;設在外側則可以節省空間,但若措施不當則會產生開裂、滲水等問題,同時造價一般也高于設置在內側。施工工藝一般包括抹灰、粘貼、復合、噴涂、干掛等。另外,在施工過程中,還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根據設計要求對標準的水平線、腳踏線、墻裙線進行相關的設置;做好基層的清潔以及修平等工作,以減少后續施工中的麻煩;嚴格控制每一次的抹灰厚度,下一步的抹灰前務必確保底層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
3.2 門窗施工
3.2.1 玻璃材料的選擇
在施工過程中,我們盡量選擇新型玻璃,所謂的新型玻璃是指低輻射玻璃,它的表層是一層錫氧化物及半導體氧化物等涂層薄膜,具有低熱輻射反射率的特性,建筑物可以在低溫環境下獲得較多的熱輻射能;相反在一般的環境溫度下,則具有較為不錯的保溫特性。用低輻射玻璃制成的中空玻璃,其傳熱系數比普通降低2/3~3/4[3]。基于新型玻璃的特點,它不僅具有很好的保溫效果,還有良好的隔熱效果,因此適宜四季使用,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
3.2.2 合適的窗墻比
首先,窗墻比主要指建筑窗戶洞口所占的面積與房屋建筑立面單元所占的面積之比,不同的窗口朝向有著不同的窗墻比規定,《JGJ26-1955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規定,北向窗口窗墻比不宜大于20%;東向窗口窗墻比不宜大于30%;西向或者南向窗口窗墻比不宜大于35%。
3.2.3 提高窗口的封閉性
使用氣密性良好、彈性松軟的材料進行門窗框與門窗洞口之間空隙處的密封;使用泡沫密封條、橡塑、橡膠以及回風槽等對扇框進行密封;選擇縫外壓條以及密封條等完成門窗扇之間的密封達到提高外門、窗的氣密性的目的,以減少熱量的散失。
3.2.4 屋面施工
一般情況下,屋面保溫是將保溫材料設置在防水層和屋面板之間,這種保溫材料具有容重低、吸水率低、導熱系數小、有一定強度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施工人員可以選擇的材料有加氣混凝土塊、水泥或瀝青珍珠巖板、水泥聚苯板、各種輕骨料混凝土板等[4]。在屋面施工中,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一定要按設計和有關產品技術規范進行屋面保溫材料的選擇,重點考慮導熱系數、容重、吸水率、外觀等參數指標,施工之前應該根據需要進行合適的配比,必要時可以進行試驗;進行屋面坡度設計時,盡量使用與保溫層類似的材料,注意控制厚度,以防形成熱橋,同時還應注意的是,要根據保溫層的特性對伸縮分格縫進行設置,施工人員可與通風和排氣孔綜合考慮,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大面積屋面熱脹冷縮而導致的開裂;施工人員盡量在晴天連續施工,基層在鋪設保溫層前應進行干燥和清潔,如果有必要可以涂上隔氣層,對突然的降雨應做好足夠充分的準備;為了進一步降低房屋建筑能耗,施工人員可以考慮對屋面實行綠化,大量實踐證明,對屋面進行過綠化的建筑,其溫度要低于普通建筑6.3℃,另一方面,對屋面進行綠化還可以降低建筑周邊環境以及室內溫度。
4 結束語
在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和構建節約型社會的過程中,節能建筑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甚至在今后的發展中比房屋建筑本身還值得引起人們的關注。我國節能建筑發展的落后,一個原因是我國的施工人員并不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和技能,我們必須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進行必要的培訓。只有這樣,我們能真正做到在保證建筑物質量指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實現盡量少的污染和盡量少的能源消耗。
參考文獻
[1]伍飛才,鄭健.淺談建筑節能體系及保溫隔熱材料[J].山西建筑,2009,35(17):322~323.
[2]林基.節能建筑中的外墻外保溫施工[J].科技經濟市場,2009(6):46~47.
[3]秦振剛,淺談節能建筑施工技術[J].四川建筑,2009(2):235~236.
【關鍵詞】500kV輸電線路;緊湊型;特點;施工技術
引言
目前,我國在電網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并通過各種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了我國的電網系統,比如西電東送和全國聯網,這對我國電網實現遠距離和大容量的建設目標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隨著綠色技術的開發與研究,緊湊型輸電線路在我國電網的建設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取得了重大的收獲。因此,對其特點和施工技術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現階段500kV緊湊型輸電線路的特點
(一)三相導線的布置
三相導線的布置的位置一般是在相同塔的窗戶內,并利用倒三角的形狀對其進行對稱式的布置,其中上兩相布置的位置分別是窗內的內、外兩角的橫擔端,下相布置在塔頭的中間部位。通常情況下,相間導線的中心間距較短,包括6.7m和7.2m兩種間距。就緊湊型線路而言,對相間距離和鐵塔掛線坐標點的確定需要較高的要求。具體如圖1所示:
圖1
(二)導線排列
總體上來說,三相導線主要分裂為六分,其中子導線的排列方式為六邊形,與六邊形的平行邊一樣,導線的平行邊也必須平行。在進行導線六邊形排列的時候,其外接圓的直徑應設置為750mm,分裂部分的子導線之間的距離為375mm。如圖2所示:
圖2
(三)V型串設置
現階段,500kV輸電線路在對各相導線進行懸掛的時候,是垂直懸掛的形式,并通過V型來安排子串,且子串是屬于復合絕緣子,在夾角的設置上一般大于80o。但是在設置下相導線時,要根據其荷載的情況,除了要利用V型串的形式之外,還可以適當的加一聯垂直串。實際施工過程中,V型串的串長需要較高的精度要求。為了保證沒有風的情況下V型串可以保持無受力的狀態,可以利用調節金具調節下相V型串的串長。就算不同工程情況之下導線聯板的位置移動之后,組合串依然保持一串或者兩串同時受力。
(四)檔距與間隔棒
由于導線的中心距離要比一般的線路短很多,加之檔距變長的時候可能會受到風擺的影響導致兩根上導線之間的距離縮短,然后出現閃絡的問題。因此,如果檔距超過700m,那么就要在其位置安裝一個棒狀的間隔棒。同時,在安裝過程中,檔距和導線的間隔棒要結合安裝。
(五)鐵塔與金具
不同于一般的線路,緊湊型線路鐵塔的塔頭部分比較大,而且在安裝塔頭的時候,只能利用吊裝的辦法一次性組裝前后兩片。緊湊型線路塔片具有單片重量大和長度長的特點,所以組裝完成的塔片在柔細程度上就比較大,極易變形。此外,緊湊型線路使用的金具不僅體積大,而且有許多的規格和型號,這樣就造成其安裝和組串的時候帶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下導線的子導線有兩根在絕緣子串的上邊,或者絕緣子串的下邊有四根子導線,這兩種情況下,緊湊型線路的安裝難度系數較大。
二、500kV緊湊型輸電線路施工措施
(一)掛線點坐標設置
為了保證掛線點坐標設置的精確性,就必須要對鐵塔的全程進行控制,即鐵塔的測試組裝、塔材檢驗和吊裝三個過程。控制鐵塔的測試組裝,要在各個方向對掛點位置的長寬進行量測,直到在這些位置量測的數據值和設計值的標準吻合;控制塔材的檢驗,在檢驗的過程需要重點關注塔材的孔距,掛點位置的尺寸,避免不達標的塔材投入到工程中;控制吊裝,吊裝過程需要專業的人員現場監督指揮,吊裝完成之后,也需要進行質量檢驗,重點檢查鐵塔導線中掛點安裝的坐標位置是否正確,以及導線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合適。
(二)正確選擇放線方式
導線展放式放線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分別是“一牽六”和“4+2”。
“一牽六”放線方式就是在導線掛點的地方放置七輪放線滑車,然后利用張力機與一臺大型牽引機配合將同相的6根導線一次性牽放。因為放線的時候要將6根導線同時放出,所以,與一般的線路相比,當3臺張力機同時工作的時候需要的張力場場地面積較大,借此保證安放張力機和其線盤尾架的安放成功。針對這種情況,在檢查施工工具和安全防護工具的過程中就必須仔細核對。
“4+2”放線方式就是在導線掛點的地方放置五輪放線滑車,然后利用牽張裝置將同相的4根導線和其他導線進行兩次牽放。采用這種放線之后,必須保持兩個車平衡,這樣有利于張力展放和后續緊線過程的時候可以調節兩個滑車的馳度。懸掛滑車的時候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懸掛方法,比如在耐張塔上懸掛滑車時可以直接利用定長鋼套懸掛,在直線塔的時候安裝時可以利用自行組裝的臨時掛架,利用這種方式要利用不等臂的方法進行懸掛。需要指出一點,如果利用不等臂方法的長掛架系統放線,那么在放線時要先放兩線再放四線,盡可能防止由于掛架的歪斜出現兩個滑車相碰的情況,同時兩次放線的初伸張要保持相同,以此確保緊線施工的準確度。如圖3所示:
圖3
(三)緊線和附件的安裝
如果采用“4+2”放線辦法,緊線前就需要把兩個放線滑車調節放平,且滑車的輪子要保持平行。對滑車進行調節放平可以通過葫蘆樁的連接鋼套將其懸掛在四線換車旁邊的掛架孔上,然后再利用經緯儀對其進行水平校正。對滑車輪子平行可以利用角鋼進行連接,接著再進行馳度檢測。
(四)絕緣子串的長度控制
為了保證絕緣子的串長不會出現誤差太大的情況,就需要在絕緣子組裝串聯之后,將其水平放置,然后對其串長量測。同時,在絕緣子垂直狀態的情況也要進行串長量測,只有每種串長量測之后數據的誤差都與設計標準吻合的時候才可以對其進行安裝。安裝完成之后還有利用經緯儀對其連接點的坐標進行測量,達標之后才將其固定。
(五)針對導線易纏繞問題的施工技術
通常而言,導致導線出現纏繞問題的主要因素是當利用滑車進行一次牽放的時候放出導線過多,就難免出現弧線偏差的問題。還有由于風力的影響造成導線偏離橫向線路,以及導線本就存在的扭力影響。
針對這種問題可以同以下措施進行改善。第一種,仔細觀察檔距過大時區間部分,如果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第二種,進行放線施工時,把尼龍繩穿進導線的中間位置,便于放線時隨時拉扯;把隔離木板安放在滑車的入口地方。
三、結束語
電力是工程建設和人們日常生活所必須的能源,受到地勢環境和河流流量的影響,我國擁有較為豐富的水能,這位我國電力行業發展提供基礎的保證。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電網建設范圍不斷加大,各種電力施工技術順勢而出。其中緊湊型輸電線路的應用對我國電力行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對其特點和相關技術的研究是進一步促進我國電力技術研究的必要措施。
參考文獻
[1]馬志堅,傅春蘅.500kV緊湊型輸電線路技術應用研究[J].電力建設,2005,(10).
[2]熊恒昌,何建剛.對500kV緊湊型輸電線路工程設計及應用的一些看法[A].云南電網公司、云南省電機工程學會.2011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入選部分)[C].云南電網公司、云南省電機工程學會,2011:6.
建筑中級職稱論文字數要求
每個刊物的字數都是不一樣的,要是發省級刊物的話一般字數在2000字到3000字之間不等,一般多數在2500字左右
建筑中級職稱論文
淺談建筑行業新型材料在建設中的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學科的交叉及多元化產生了新的技術和工藝。這些前沿的技術、工藝越來越多的應用于建筑材料的研制開發,使得建筑材料的發展日新月異。如何在項目開發中進行合理應用,并使其轉換為建筑企業新的生產力,進一步增加建筑施工的高技術含量,穩步提高工程質量,增加經濟效益,是擺在施工企業面前的重要問題。本文既分析了建筑材料在項目開發中應用的現狀,也考慮到了建筑新型材料在應用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并結合多年從事建筑施工工作的經歷,談談如果加快建筑新型材料在項目開發中應用的思路。
1.建筑新型材料在項目開發中的發展現狀
隨著建筑市場秩序的逐步規范,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日益突出,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技術實力強的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迅速做大做強,一些先進的施工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以光導纖維,太陽反射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納米技術等為代表的新材料就此步入建材的領地,大大促進了建筑材料的更新換代。實踐中,我國新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幾大方面:
1.1化學制品類新型建材
化學建材產品具有較好的防腐蝕性能、自重輕、施工方便、生產能耗低等特點,是由高聚物加工或用高聚物對傳統材料改性所制成的建筑材料的統稱。隨著建筑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以及住宅產業的快速發展,建筑用塑料管材發展迅猛。舊的建筑材料正在被逐步淘汰,現以大量了采用塑料窗、新型防水材料、塑料或塑料復合上下水管、塑料電線護管、無機和有機保溫隔熱材料等新型復合材料。
1.2新型高強度水泥
目前國內已進行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和復合硅酸鹽水泥等5類。不過,水泥新材料的應用主要還是集中在混凝土材料的高性能化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上。隨著建筑結構物的增多,混凝土材料用量也相應增大,但混凝土原材料中用量最大的砂石骨料不是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利用廢棄混凝土制作建筑材料,實現混凝土材料的循環利用是水泥混凝土工業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要求。
1.3墻體新型材料
發展新型內外墻建筑涂料,以及新型承重或非承重墻體材料等新型建筑材料,對降低建筑造價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墻體材料是住宅的主要材料,以往我國的建筑墻體主要是實心粘土磚。隨著技術的進步,大量工程建設已經開始使用工業固體廢棄物如礦渣、粉煤灰等工業廢渣以及建筑垃圾等制造的建筑材料。另外,一些新型墻體材料如石膏與玻纖配制的石膏空心墻板等也逐步被應用到具體的建筑工程中。
1.4綠色建材
綠色建材指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業或城市固態廢棄物,產無毒害、無污染、有利于人體健康的建筑材料。綠色環保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時代主題,作為其中的一部分,綠色建筑的建設需要大量的健康節能、可循環利用的綠色建材。實踐中,綠色建材已經開始應用到個別工程中,相信未來不久,綠色建材將成為建筑材料中的主導。
1.5智能材料
智能材料一般是指以最佳條件響應外界環境的變化,且按這種變化顯示自己功能的材料.它可以感到外界環境的變化,并針對這種變化作出瞬時主動響應,具有自診斷、自適應、自修復和壽命預報以及靠自身驅動完成特定功能的能力。有專家預測,到2015年,智能材料
將成為每個 建筑必備的建筑材料新軍。
2.項目開發中 應用建筑新型材料的影響因素
建筑材料成本一般占工程造價的60%-70%(以土建工程計算),建筑材料儲備占流動資金60%以上。可見,建筑材料在整個建筑工程項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如果新材料能夠得到廣泛應用,無疑會大大降低企業成本。但建筑新材料的應用是一個系統的工程,總體看,我國建筑業仍處于增長方式粗放、效益較低的 發展階段,一些企業缺乏主動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動力,眾多工程仍在使用落后的工藝和技術。因此,要真正使新材料得到應用,必須考慮解決好相關的影響因素。(1)推廣應用新技術必須有企業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及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有必要 組織一個強有力的組織體系,通過認真進行策劃、編制詳細的 計劃措施,有計劃地組織科技人員進行技術攻關和崗位培訓,抓好各個環節,并按照預定的計劃實施,推動新材料的應用。(2)建筑新材料能否得到廣泛應用很大程度上是由施工企業經營效益決定的。今天的建筑工程施工必須具備一定的技術條件和技術裝備,而這些技術條件和技術裝備需要企業的技術力量和技術 工作組織 管理水平來支撐來實施,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由雄厚的企業 經濟實力為基礎的。如果一個施工企業連應用正常建筑材料的能力都沒有,就更不談不上應用新的材料了。(3)建筑施工的特殊性影響到了建筑新材料的發揮。一般來說,建筑施工的類型繁多,規模各不相同,施工作業是多項技術綜合應用、工序搭接的過程,在這些生產過程中要應用大量的新型建筑材料,必須有嚴格的質量標準和有效的整體規劃,進保證施工正常有次序地進行,以便達到預期的質量要求。
推廣應用新技術,有利于企業提高工程質量,縮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成本,增強 社會 信譽。只要上述幾個問題能夠得到良好的解決,新技術的應用就能夠給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社會信譽,為企業開拓市場奠定良好的基礎。
3.建筑新材料在項目開發中的應用對策
新型建材的推廣應用,必須符合各種建筑體系的質量需求。建筑材料的更新換代,必須與建筑體系的變革相適應。因此,新型建材的應用需要一個可供建筑專家與材料專家、建材供應商和建筑承包商共同研究、開發、推廣、應用的展示場所,促進新型建材與建筑革新的同步發展。為了構筑這個平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制定詳細的建筑新材料應用計劃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的同時,認真編制建筑新材料的應用計劃和實施措施,使計劃、措施、實施對策、優化辦法等都能做到井然有序,這樣既保證了建筑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又能使新技術得到應用,同時降低了工程的整體成本。
(2)組織新技術培訓新材料的應用是一個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為使新技術項目得到順利的應用,建筑單位應由技術部牽頭組織培訓、學習規范,對有關人員進行書面交底,明確新技術的施工方法、質保措施、安全措施、質量標準和工程驗收規范,為新技術的應用奠定良好的基礎。
(3)保證新材料應用質量新技術應用的好壞直接體現在工程質量上。加強應用過程中的質量預控,是保證新材料應用后工程質量的關鍵。具體在開發項目中應建立質量保證體系,有針對性地確保新技術在工程應用中的成功。在具體施工中,將各施工工序、技術環節對操作人員詳細交底,對遇到的實際問題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技術攻關,保證新技術的順利實施。
4.結語
廣泛應用建筑新材料是建筑企業未來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對建筑企業來說,通過在具體項目應用中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能夠給自己積累豐富的 經驗,從而更能促進企業技術水平的提高,為企業的未來發展帶來了生機和活力。
看了“建筑中級職稱論文字數要求”的人還看:
1.工程類中級職稱論文字數要求
2.2017年職稱論文字數要求
3.2017年中級職稱論文格式要求
關鍵詞:鋼結構住宅,發展概況,優越性,問題,前景
1、引言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要求建造住房的快速性、住房的個性以及住房綠色環保性都被提到了議事日程。論文參考。堪稱“綠色結構”的鋼結構住宅就是其主流產品。鋼結構住宅的建造如同裝配一臺機床、組裝一輛汽車,這樣的速度確實令人難以想象。但從目前形勢來看,這種從工廠流水線上走下來的鋼結構住宅將是中國住宅發展的方向。本文簡要論述了鋼結構住宅在國內外的發展概況及其優越性,并就我國今后發展鋼結構住宅所面臨的問題和發展前景提出了一些看法。
2、鋼結構住宅的發展概況
鋼結構住宅在歐美已經有百年歷史,由于具備其他結構無法比擬的優點,鋼結構住宅已給住宅建筑產業帶來了一場深層次的革命,從設計!施工!到一系列新材料的使用都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因而在國際范圍內代表了未來的住宅發展方向。在美國普通的低層民用住宅中,采用輕鋼結構,特別是采用鍍鋅輕鋼龍骨作為承重結構體系應用于住宅建造所占的比例,從90年代初的5%已發展到現在的25%左右。日本、澳大利亞、英國、意大利等國也早已把鋼結構用于住宅,并研究開發出完整的節能環保型的輕鋼住宅結構體系。
我國鋼結構住宅起步很晚,20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工業化的輕鋼別墅也進入我國,如上海龍柏飯店!大連桃園山莊!北京光明公寓等,這些別墅大都供外國人居住。近幾年,蘇州!廣州又從美國!澳洲引進2~3層別墅,其房屋的承重骨架!圍護結構的設備等全套從國外引進,中方只負責基礎、地坪及房屋構件的組裝。我國的鋼結構住宅的研究和應用始于20世紀90年代末,大規模研究開發!設計制造!施工安裝鋼結構住宅建筑還是近二三年才發展起來的。目前,在北京、天津、廣州、深圳等地開展低層、多層和高層鋼結構住宅試點工程,已經建成30多萬平方米,但還處于研究和試點工程階段。
雖然,鋼結構住宅在我國起步較晚,但這種新型建筑體系有可能使房地產業、建筑業、冶金業等行業集合成為一個新的產業體系。基于這一點,為了推進住宅的產業化,國務院于1999年在第72號文件中明確提出:發展鋼結構住宅,擴大鋼結構住宅的市場占有率,將會加速住宅產業化過程,對我國建筑、冶金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由此可見,鋼結構住宅,是我國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必將成為住宅產業的一支新生力量。
3、鋼結構住宅的優越性
鋼結構住宅建筑是以工廠化生產的鋼梁、鋼柱為骨架,同時配以新型輕質、保溫、隔熱、高強的墻體材料作為圍護結構建造而成,其中主要承重骨架是由鋼構件或鋼管(圓管或矩形管)混凝土構件所組成。在住宅建筑中應用鋼結構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強度高、自重輕、抗震性能好
鋼結構體系輕質高強,可減輕建筑結構自重的30%,大大降低基礎的造價;鋼結構是柔性結構,有很好的抗震,同時結構安全度高,受損輕,而且由于鋼材便于加工,災后容易修復。
3.2功能區分割靈活
傳統的磚混、鋼筋混凝土的結構自重大,進深和開間相對較小,梁、柱粗大,空間利用率較低,而且拆除不便。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審美觀的改變,使用功能要求的需要,因而開發堅固耐久、多功能、大開間、易于改建,便子拆除的新型鋼結構住宅,則是住宅建筑和結構發展的重要趨勢。鋼結構住宅戶內有效使用面積可提高6%一8%,壽命可達90年以上,成本可降低5%,建筑風格更靈活豐富,戶內空間可多方案分割,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3.3 工業化程度高,施工方便、工期短
由于鋼結構構件可以實行工廣化生產、尺寸精度高,現場安裝方便,所以現場作業量小,工業化程度高,施工方便。同時,由于施工機械化程度高,加快了施工速度。另外,鋼結構除基礎外,構件全部由專業工廠標準化生產,建筑質量容易保證,各構件運抵現場組裝,施工現場文明 ,噪聲少;施工作業受天氣及季節影響較小,并且可以工廠制作與現場安裝平行進行,甚至一些標準的住宅體系,可以隨訂貨,隨建造,大大縮短建造周期和有時間。
3.4便于住宅產業化、可持續發展化
鋼結構構件適宜工廠大批量生產,并且能將防水、保溫、節能、門窗等先進成品集合于一體,成套應用,同時還能將設計、生產、施工一體化,提高住宅產業化的水平。論文參考。另外鋼材可以回收,再生利用率
高。建造和拆除時對環境污染較少且改建和拆遷容易,節能指標可達50%以上,屬于綠色環保建筑體系,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4、鋼結構住宅面臨的問題
鋼結構住宅具有以上的綜合優勢,因而受到各方的重視。但目前,中國的鋼結構住宅還只是處于起步階段,研究力度還不夠,實際設計和施工還存在不少爭議和問題需要解決。論文參考。
4.1鋼結構住宅技術問題
首先,全國已興建了部分鋼結構住宅,基本上是等效采用外國標準,缺乏有針對性的適合中國國情的鋼結構住宅規范,所以應該有計劃地建造一批試驗工程,逐步使該技術在國內成熟起來,同時中國已加人WI'0,編制規范考慮與國際接軌問題也是必不可少的。第二,鋼結構住宅建筑要以建筑設計為主導,其他專業緊密配合。不但要遵循住宅建筑設計一般原則,還要特別注重如何發揮鋼結構的優勢。一方面考慮鋼梁跨度可增大、結構開間更靈活、盡量為住戶創造更大的空間;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如何避免鋼結構帶來的平、立面單調呆板的問題。這兩方面都要處理好。第三,為了更好地推廣鋼結構住宅,設計和制規范時,要保證構件制造實現工廠化生產,便于運輸,還要保證現場安裝連接方便,施工迅速。第四,關于施工資質問題,上級主管部門要加大審核力度,實現資質審核規范化、程序化。
4.2設備配套、原材料供應問題
建筑設備應與鋼結構住宅配套,是住戶首先關心的問題。要選用和開發適合鋼結構住宅的各項配套設備,如:室內裝修、高檔廚衛設備、室內生活配套設備以及室外管線、綠化環境等。目前,大部分鋼結構住宅需用原材料都可以在國內配套,但仍有一些高檔材料需要進口。因此尚需加大材料研發力度。
4.3降低成本問題
從原材料角度看,現階段紅磚的價格肯定比鋼材和其它新型墻體材料便宜,造成鋼結構住宅的主體結構造價和內墻造價略高于磚混結構,即使這樣,如前所述,考慮到多方面因素,鋼結構住宅的綜合造價仍然是有優勢的。另外,使用紅磚,意味著要喪失大面積優質的田。因此,國家已明確限制使用紅磚。所以關于鋼結構住宅的造價問題,應結合中國國情,從設計、制造、運輸、安裝、維修和管理等環節著手,加強管理和協調,以降低成本,提高其綜合經濟效益。
4.4鋼結構防火、防腐蝕、抗沖擊問題
建筑用鋼是否耐腐蝕、耐火,直接決定了鋼結構住宅的質量。有資料顯示,無任何防護措施的普通鋼材一旦遭遇腐蝕或火燒,15~20分鐘便會軟化,喪失其承載能力。因此,研究新型的防火、防腐蝕材料是當務之急。除此之外,雖然鋼結構具有較好的延性,但去年的“9·11”事件使人們更加關注高層鋼結構住宅的抗沖擊性能。
4.5實用性人才缺乏問題
目前,具有鋼結構住宅設計經驗的技術人員和施工技術工人較缺乏,致使一些開發商不敢輕易采用鋼結構形式。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
4.6鋼結構住宅的宣傳和國際交流問題
鋼結構住宅在我國屬于一支新生力量,大部分用戶對其缺乏了解。因此要廣泛宣傳開發鋼結構住宅的益處,完善不同類型結構設計規范和施工技術標準,建立一個能與傳統建材相競爭的鋼材供應網,研制新型的輕質保溫墻體材料以及與之配套的輔助材料,做好示范工程,加強信息交流,行業動態,尋求國際間的廣泛合作。另外,中國的鋼結構住宅產業不能完全局限于“自力更生,自主開發”一條路,應該打開大門,面向世界,吸收和借鑒國外成熟的先進經驗。只有這樣才能加快其產業化進程,滿足中國住宅市場對住宅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不斷增長的需求,從而促進我國鋼結構住宅的發展。
5、鋼結構住宅前景和方向
5.1鋼結構住宅前景
從以上分析來看,鋼結構住宅以獨特的優勢必將成為我國建筑行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根據發展趨勢來判斷,我國鋼結構住宅存在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主要原因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物質基礎上,我國的鋼產量早已躍居世界第一位,從1996年開始,我國鋼產量已經連續幾年突破1億噸,2001年高達1.5745億噸,鋼材產量和質量持續提高,鋼結構的造價也相應有較大幅度的降低。鋼材供過于求的新形勢,為我國發展鋼結構住宅創造了良好的局面。更何況,隨著中國進人W'I'0,我國建筑鋼材品種將更加豐富多樣,價格也將更加合理。這為我國發展鋼結構住宅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這必將促使鋼結構住宅得到快速發展。
技術條件上,隨著我國高科技的發展,針對鋼結構的高新技術也得到了迅速發展。比如高效的焊接工藝和新的焊接、切割設備的應用以及焊接新材料的開發應用,都為鋼結構住宅的高效制作和生產創造了良好條件。
政策方面上,建設部于2001年底了《鋼結構住宅建筑產業化技術導則》,該文件為規范和促進我國鋼結構住宅建筑的發展,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鋼結構住宅產業化發展道路,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導。并且于今年年初,建設部、國家冶金工業局聯合組織建筑用鋼技術協調組制定《國家建筑鋼結構產業“十五”計劃和2015年發展規劃綱要》。此外,淘汰粘土磚等強制性政策、措施的推行,也將為促進鋼結構住宅的推廣起到積極作用。
5.2發展方向
由于鋼結構設計的靈活性,使得住宅體系除了高層建筑外,低、多層住宅也有良好的適應性,同時發展別墅在低、多層住宅中,可采用輕型鋼結構如冷彎C型鋼或者小型熱軋型鋼組成龍骨結構體系;高層建筑則可采用熱軋H型、焊接H型、焊接箱型、冷彎薄壁方鋼管內灌混凝土、圓鋼管內灌混凝土等組成鋼框架體、鋼支撐框架體系、鋼框架混凝土剪力墻體系等;而建造別墅和農村建筑則可采用墻柱體系。
6、結論
住宅產業化是我國住宅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隨著當今世界科技的飛速發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房屋產業化生產已不再是遙遠的夢想,而鋼結構體系住宅正適合于產業化生產。鋼結構住宅建筑技術的不斷提升和創新,為住宅的標準化!多樣化!個性化,特別是產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建設部科技研究攻關計劃中也把鋼結構住宅建筑技術納入其中,開展全方位的系統開發研究和試點示范,又了鋼結構住宅產業化技術導則,在國家的有力推助下,我國的鋼結構住宅建筑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態,其研究和發展具有很大的空間和潛力,隨著建筑技術!工藝和材料的不斷進步,鋼結構住宅將成為住宅建筑的主要結構設計選擇類型。
參考文獻
[1]姜學詩.鋼結構房屋設計中常見問題分析[J].建筑結構,2003,33(6):3-5
[2]張慶風.鋼結構住宅設計與施工技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12)
[3]雷宏剛.21世紀建筑鋼結構的應月及展望.山西建筑,2002(2)
[4]肖亞明.我國鋼結構建筑的發展現狀及前景.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
[5]童悅仲.中國鋼結構住宅的發展2002
【關鍵詞】:節能住宅節能技術措施運用
【 abstract 】 :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at present already accounts for 30%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of the building is the necessary product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With China's new energy sav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andard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nergy-saving residential the significance of energy saving, analyzes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green energy-saving building materials content such as development and the relevant measures.
【 key words 】 : energy-saving residential use energy-saving technical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U201.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關于建筑物屋面的節能技術
這主要是因為建筑物的圍護結構中的保溫性能,在這方面耗能的好處是既能減少空調的耗能量,是人的舒適感增強,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節約造價的問題,下面就針對屋面結構來談談哪些措施可以幫助節能。
(一)架空板隔熱技術。
這里所說的架空板隔熱主要是在已經整理好的防水層面上進行架空板的工作,首先架設平板型的通風隔熱層,這樣還可以進行通風屋脊的設計,如果不想要被太陽直射,還可以進行通風口的建設,這樣進行架設的隔熱板就起到了相應的作用,并且在施工的過程中也比較簡單,沒有太多技術上的問題,在對屋頂的荷載也沒有太大的影響,效果也非常好。
(二)進行綠化屋頂的種植。
現在我國很少有綠化屋頂的設計,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城市建設的迅猛發展,其實如果可以將綠化的創意進行到屋頂的應用當中,也是非常好的辦法,這樣不但可以實現城市綠化的目的,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能源的大量浪費,對于有害氣體的排放也可以起到,抵制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改善了城市的空氣質量,是一項新型的創意。
(三)進行倒置式的屋頂設計。
這種想法是不同于傳統屋頂的建設的,主要是將傳統屋頂設計上的保溫層和防水層進行系統上的顛倒,也就是倒置工作,傳統意義上的屋頂設計是將防水層放在保溫層的上面,而這種設計理念是將保溫層放置于防水層的上面,在這項工作中,要使用“憎水性”的這種保溫材料,這樣可以增加其導熱系數,還有基于傳統的設計理念,將防水層放置于保溫層的上方,還容易減少防水層的壽命,加速了防水層的老化,更不利于能源的建設,所以說倒置式的屋頂設計也是非常利于節能的。
二外墻體節能施工技術
(一)普通墻體施工
外墻體的磚承重墻一般采用整磚平砌,孔洞垂直方向且長圓孔順墻長方向設置,空心磚不宜砍鑿,不夠整磚時用實心磚外砌,墻中洞口預埋件和管道處,應用實心磚砌筑,并在砌筑時留出或預埋,不得隨意鑿孔和用水泥砂漿填孔,避免外墻體出現通縫、不密實、冷熱橋的現象。在空心砌塊墻體中,旌工技術部門根據設計施工圖和工程的具體要求及旌工條件繪制砌塊排列圖。要針對砌塊建筑的墻體熱阻值低、砌體和粉刷易開裂、灰縫和裂縫處易滲漏等不利因素,從施工角度采取技術措施予以確保。
(二)墻體保溫施工
墻體保溫系統的施工是墻體節能措施的關鍵環節。墻體的保溫層通常設置在墻體的內側或外側,設在內側技術措施簡單,但保溫效果不如外側,設在外側可節省使用面積,但粘結性差,措施不當易產生開裂、滲水、脫落、耐久性減弱等問題,造價一般也高于內設置。
三 外窗系統節能分析
窗系統包括窗框、玻璃、密封材料等。早期的住宅設計中,窗框、玻璃受材料的限制及一些施工遺憾,是建筑耗能的重點部位。此外,選用玻璃的種類,窗與墻體之間,玻璃與窗框之間的密封,窗的結構形式、形狀、朝向等,都會影響建筑物的熱損失。
(一)窗戶類型對保溫隔熱的影響
傳統單層窗的保溫、隔熱性能較差,所以采用雙層玻璃窗甚至多層玻璃窗,通過增加的玻璃及雙窗間的空氣層,降低外窗系統的導熱系數,減少冬季的采暖能耗,達到節能的目的。
(二)窗框選材對保溫隔熱的影響
窗框材料的選擇,將影響外窗系統的傳熱與散熱量。鋁合金的導熱系數最大,保溫隔熱性能差,易成為窗系統中的熱橋;木材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性能,但容易吸水或吸潮變形,隨著季節變化還易發生形變,塑料窗導熱系數低,具有良好的熱工性能,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其產品日趨成熟,是具有發展潛力的新型窗框材料。
(三)玻璃構造及選材對保溫隔熱的影響
窗系統熱工性能要提高,尤其是玻璃材料的改善,首先結合現代工藝,改善玻璃的熱工性能,推廣新興產品應用。如能吸收大量紅外線輻射而又保持良好可見光透過率的吸熱玻璃;具有較高的熱反射性,并保持良好透光性的熱反射玻璃;由兩層玻璃組成的有極好的隔熱效果的中空玻璃。
四 綠色節能建材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能源短缺已不容忽視,節約能源已受到世界性的普遍關注。因此,能源問題將成為本世紀的熱門話題。
(一) 優化建筑設計
建筑造型及圍護結構形式對建筑物性能有決定性影響。直接的影響包括建筑物與外環境的換熱量、自然通風狀況和自然采光水平等。而這三方面涉及的內容將構成 70%以上的建筑采暖通風空調能耗。不同的建筑設計形式會造成能耗的巨大差別。然而,建筑物是個復雜系統,各方面因素相互影響,很難簡單地確定建筑設計的優劣。這就需要利用動態熱模擬技術對不同的方案進行詳細的模擬測試和比較。
(二)建筑圍護結構材料和部件
開發新的建筑圍護結構 部件,以更好地滿足保溫、隔熱、透光、通風等各種需求,甚至可根據變化了外界條件隨時改變其物理性能,達到維持室內良好的物理環境同時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這是實現建筑節能的基礎技術和產品。主要涉及的產品有:外墻保溫和隔熱、屋頂保溫和隔熱、熱物理性能優異的外窗和玻璃幕墻、智能外遮陽裝置以及基于相變材料的蓄熱型圍護結構和基于高分子吸濕材料的調濕型飾面材料。
(三)建筑中的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多種形式。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重視,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世界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結束語】
住宅工程建筑節能是一項系統工程,節能已經逐步成為開發商品牌知名度的一部分。全面充分地考慮工程的各主要分部的節能要求,選擇節能效果好、應采用全費用成本低的節能方案,并且在設計、施工過程中注意質量的控制、細部節點的把握,將成為我們在住宅工程建筑節能中的主要任務。節能型住宅是指在保證住宅功能和舒適度的前提下,減少能源消耗,并且盡可能對資源進行循環利用,要在設計實踐中努力貫徹節能措施,積極探索研究節能技術。
【參考文獻】
[1]王立雄.建筑節能[M].天津建工出版社,2004.5
[2]龍惟定.國內建筑合理用能的現狀及展望[J].能源工程,2001.(2)l-6.
[3]隋艷娥居住建筑節能研究[學位論文]碩士2005
[4]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007
【關鍵詞】綠色建筑;工程管理;存在問題;對策
1綠色建筑的概述
綠色建筑是多種技術的綜合運用,其宗旨是要在最大限度上保證人民群眾生活的舒適性,不能對建筑范圍內的生態環境體系造成嚴重的破壞。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使人民群眾得到回到自然環境的體驗,對生活環境的變化得到滿足,樂于生活在和諧、舒適的環境中,使可持續規劃發展的理念植根于綠色建筑的建造過程中。綠色建筑的含義包括能源的節約與再利用,應充分地尊重用戶,理解人民群眾的內心訴求,尊重地理環境以及整體的設計觀等。根據頒布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可以得出:在保證綠色建筑使用時間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地對一系列資源消耗問題做出相應的控制,包括水資源、土地資源、能源消耗等,與此同時,生態環境的污染問題也應引起相關單位和部門的重視,力求使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持續保持潔凈、舒適的狀態。因此,當前被人民群眾廣泛認可的綠色建筑,指的是可以和自然生態環境協調統一發展的建筑類型。
2實際狀況
2.1對綠色建筑概念理解模糊
許多建筑行業從業者對綠色建筑的概念十分模糊,認為帶有綠色植物的設施就是綠色建筑,沒有考慮能源消耗問題、二氧化碳等氣體排放對室內環境的影響問題、人民群眾居住滿意程度等問題,盲目地認為綠色建筑要利用高端的技術方式,這些想法使綠色建筑的發展陷于不對等、不公平、高成本消耗以及高價格銷售的困境中,因此,限制了綠色建筑的發展。總體來講,與綠色建筑實施建造有聯系的許多地方政府和房地產企業對綠色建筑的概念是十分模糊的,在進行前期的設計、施工流程布置、建造計劃過程、現場監督管理等工作時,都未能充分地將綠色建筑的知識和理念灌輸到實踐過程中。如果持續忽視這種情況,我國綠色建筑的大范圍建造以及對城市建設影響力的擴張都會受到不小的沖擊,也無法達到綠色建筑的建造要求[1]。
2.2制度體制不健全
引進綠色建筑的理念后,各個層級機構都積極地制定相關的規范性文件并安排落實。但是通過一定的調查了解,對既有綠色建筑的校驗認證標準尚且存在缺陷。綠色建筑的規劃過程包括綠色建筑計劃的制定、原材料的選取、綠色建筑行業整體的運營監管等。對于這些內容,目前并沒有明確的實施辦法,給全方位地保護控制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節約原材料等生態化資源帶來不利影響。
2.3政策應用實效性不高
我國在針對綠色建筑能源管理的過程中,對于管理的重點認識不足,一般來講,管理的重點應放在綠色建筑節能技術開發和綠色建筑行業規范發展方面,但實際情況卻是放在了工業和交通節能領域等方面[2]。相關部門應做好獎勵和懲罰的雙重措施:針對一些表現良好的機構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相應的,對于表現不好的機構單位應進行懲罰,懲罰力度依實際情況而定。這是達成工作要求和工作指標的必然方法。在制定和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是,要結合施工場地所在區域的氣候、地理、經濟等情況,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調整和革新,保證持續適應特定區域改革發展需求。
3解決問題的主要對策
3.1實行目標控制和過程控制
1)目標控制,即將建造綠色建筑的宏觀目標分成一系列的小目標,并將小目標依次放入相鄰層次之間進行比較。2)過程控制,即收集各階段控制要點的實時數據,在控制過程中如果出現目標偏離等情況,要在第一時間分析并糾正。
3.2完善激勵監督機制
要保證建造規劃工作得以順利開展,那么完善競爭機制,并且通過機制選拔優秀人才等方法在工程管理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必須完善獎懲機制,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員工的薪資與工作能力相聯系,不存在較大的失衡[3]。對于工作態度良好的員工要給予相應的獎勵,反之,要懲罰工作態度懈怠的員工,獎罰程度要遵從適度的標準。
3.3強化安全施工管理
綠色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問題是重中之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主要是防范危險與維護安全。對此,我們可以采用封閉式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封閉式的管理能預防各種安全問題的產生,施工單位在施工前應建立并逐步完善安全生產機制,使工作人員在工作時有據可依,明確相關的工作標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質量與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名譽有直接的關系。而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對施工現場的安全進行監督,應引起企業和施工人員的重視。
3.4完善評價體系
我們必須根據綠色建筑的評價要求,對企業的各項條件進行精準的評估。首先要明確綠色建筑設計、施工、驗收等各個階段的工作標準,將模糊概念明確化,達不到綠色標準要求的施工單位,不能通過批審,并且相關監理部門要盡職盡責,嚴格遵循監管標準。
3.5建立健全科學的綠色施工管理制度
為了有效地推動建筑施工過程中的綠色施工技術的穩定發展與廣泛應用,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施工管理制度,在各部門的施工過程中進行監督與指導,將綠色施工管理理念有效地應用到施工管理中,同時對施工現場進行定期的檢查與驗收,以保障綠色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應用。
3.6清潔能源的使用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太陽能、風能等一系列可再生清潔能源技術逐漸在建筑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而其中尤以太陽能在建筑中的應用更為普遍。太陽能在綠色建筑中的第一個應用便是發電。目前,太陽能發電系統有獨立光伏發電系統與并聯發電系統2種,綠色建筑可以基于實際情況進行選擇,而正是由于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應用使我國的照明事業有了長足的進步,也推動了綠色建筑的發展。同時,太陽能熱水系統的應用也非常普遍。在未來,光伏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必然會成為未來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方面的重要發展趨勢,當然也是綠色建筑發展的重要內容[4]。
4結語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對建筑行業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我們要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進行綠色建筑的建造。“可持續發展戰略”是近幾年來廣泛關注和重視的問題,綠色建筑的發展需要建筑行業的精英們共同努力,在響應國家號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節約各種資源和能源,保護生態環境,使綠色建筑得到持續深入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瓊.綠色建筑工程管理推進中的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科技資訊,2015(29):56-57.
【2】孔穎如.淺談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建議[J].價值工程,2015(9):32-34.
【3】陳詩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江西建材,2015(13):289+294.
關鍵詞:再生技術 原理 分類
1 概述
瀝青路面再生利用技術,是將需要翻修改造的舊瀝青路面,經過回收、破碎、篩分后和再生劑、新集料、新瀝青適當配合,重新拌合滿足道路建設需要、符合國家和行業標準要求的瀝青混合料,并應用于鋪筑路面面層或基層的整套生產技術。
瀝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有利于處治廢料,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由于舊瀝青混合料得以全部就地利用,減少了新材料的開采,也不存在舊瀝青混合料的運輸和廢料隨意棄放的問題,施工過程沒有粉塵和廢氣的污染。因而瀝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環境效益,被人們稱之為“綠色”施工技術。隨著近年來人們對環保、社會效益的關注,瀝青路面再生利用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已成為公路工程建設中有待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實用技術。
2 瀝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原理
瀝青材料是由油分、膠質、瀝青質等幾種組分組成的混合物,而且瀝青的某一種組分,如油分,也同樣是由分子量大小不等的碳氫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根據瀝青材料是混合物的原理,將幾種不同組分進行調配,可得到性質各異的調和瀝青。舊瀝青中加入某種組分的低粘度油料(再生劑)或適當粘度的瀝青材料,進行調配,使調配后的再生瀝青具有適當的粘度和所需的路用性質。所以,再生瀝青實際上是由舊瀝青與新瀝青材料、必要時添加再生劑,經過調配混合而組成的一種調和瀝青。從化學角度看,舊路面瀝青的再生是瀝青老化的逆過程。從流變學角度講,舊瀝青的再生可以歸納為將舊瀝青的粘度調節到所需要的粘度范圍內。根據生產調和瀝青的原理,舊瀝青的再生是在舊瀝青中加入某種組分的低粘度油料(再生劑),經過調配可獲得具有適當粘度及一定路用性能的再生瀝青。
3 瀝青路面再生技術的分類
瀝青路面再生技術按施工方法可以分為廠拌熱再生、就地熱再生、廠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四種。
3.1 廠拌熱再生
廠拌熱再生技術先將舊瀝青混凝土路面銑刨后運回工廠,通過破碎、篩分(必要時),并根據舊料中瀝青含量、瀝青老化程度、碎石級配等指標,摻入一定數量的天然集料、瀝青和再生劑進行拌和,使混合料達到規范規定的各項指標,按照與新建瀝青混凝土路面完全相同的方法重新鋪筑。國外多年的實踐證明,廠拌再生瀝青混凝土路面能夠達到并保持所要求的各項路用性能指標,并且具有更好的抗車轍性能。這種再生方式屬于結構性再生,能有效地用于各種條件下舊瀝青混凝土路面的再生利用。利用這種方法可以方便地對已翻挖的基層甚至路基的一些地段進行有效的補強,瀝青層的重鋪則可以像新路施工一樣,分別按下面層、中面層、上面層(磨耗層)的不同技術要求進行配合比設計,確定舊瀝青回收料的添加比例。
廠拌熱再生工藝的優點是再生工藝易于控制,再生后的瀝青混合料性能也比較理想,若采用適當的配合比設計和嚴格的質量控制措施,再生路面具有與普通瀝青路面相同或相近的路用性能和耐久性。但其缺點是再生成本較高。
3.2 就地熱再生
就地熱再生可以一次性實現就地舊瀝青路面再生,把原材料和需翻修的路面重新結合;或者是通過兩階段完成,即先將再生料重新壓實,然后在上面再鋪一層磨耗層。這種工藝方法簡單方便,多用于基層承載能力良好、面層因疲勞而龜裂的路段,特別適用于老化不太嚴重,但平整度較差的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上面層病害的修復,可恢復瀝青上面層物理力學性能,修復瀝青路面的車轍。
就地熱再生工藝的優點是施工速度快,而且原路面材料就地實現再生利用,節省了材料轉運費用。但這種工藝的區限性在于:再生深度通常在2.5~6cm,難以深入;對原路面材料的級配調整幅度有限,也難以去除不適合再生的舊料;再生后路面的質量穩定性和耐久性有所減弱。
3.3 廠拌冷再生
廠拌冷再生是指將舊瀝青路面用普通銑刨機銑刨后運回攪拌廠儲存,通過集中破碎(必要時)、篩分并分析舊料中的瀝青含量和瀝青老化程度、集料級配等指標,并將其作為穩定土骨料,然后根據瀝青路面不同結構層的質量要求,添加水泥或石灰、粉煤灰、乳化瀝青、泡沫瀝青及穩定劑進行拌和,使之達到規范規定的各項指標要求的新混合料。,由于銑刨舊料的級配改變較大,在重新拌和的時候很難精確計量舊瀝青混合料中的骨料級配,所以再生后的混合料一般適用于鋪筑瀝青路面的中、下面層及柔性基層。
廠拌冷再生工藝的優點有:(1)再生工藝易于控制,再生混合料性能較好;(2)適用范圍廣;(3施工過程能耗低、污染小。但采用這種工藝一般需要加鋪瀝青面層。
3.4 就地冷再生
就地冷再生施工技術是用大功率路面銑刨拌和機將路面混合料在原路面上就地銑刨、翻挖、破碎,再加入穩定劑、水泥、水(或加入乳化瀝青)和骨料同時就地拌和,用路拌機原地拌和,最后碾壓成型。這種方法主要添加的粘結料是乳化瀝青結合水泥,或者泡沫瀝青結合水泥。就地冷再生工藝一般適用于病害嚴重的一級以下公路瀝青路面的翻修、重建,冷再生后的路面一般需要加鋪一定厚度的瀝青罩面。
就地冷再生工藝的優點有:(1)原路面材料就地實現再生利用,節省了材料轉運費用;(2)施工過程能耗低、污染小;(3)適用范圍廣。缺點:(1)施工質量較難控制;(2)一般需要加鋪瀝青面層,再生利用的經濟性不太明顯。
4 再生技術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瀝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能夠節約大量的瀝青和砂石材料,節省工程投資在缺乏砂石材料的地區,由于砂石材料都是從外地遠運而來,成本較高,采用瀝青路面再生技術,所節約的工程投資是十分可觀的。即使在盛產砂石材料的地區,也能夠節約大量材料費用。根據美國聯邦公路管理局的調查,瀝青混合料再生利用,可節約材料費用53.4%,路面降低造價25%左右,瀝青節約50%。1980年美國使用了約5000萬噸舊瀝青混合料,節約投資達3.95億美元。同時由于廢棄的瀝青混合料再生利用,避免了對土壤、水源、空氣的污染以及堆放造成對農田的占用。
5 結論
瀝青路面再生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我國今后還要建設更多的高速公路,砂石材料、道路瀝青的供應將更加緊張,再生技術在我國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
參考文獻
[1]邱健,再生瀝青混合料組成設計與應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