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5 22:37:0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村委會副主任工作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生態公益林建設是__林業建設史上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生態功能最全、持續時間最長的生態工程,對保護和改善全省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作用,是確保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省、市、縣人大三級聯動聽取和審議政府關于生態公益林建設專項工作報告是今年人大監督工作的重點之一。根據縣人大常委會__年的工作部署,人大常委會副主任__帶領農資環工委,先后到林業局、鄉鎮、街道對我縣生態公益林建設情況進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為了切實加強森林資源保護,提高森林資源的生態效益,按照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2001年國家實施了重點生態公益林制度,2004年建立中央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并在全國實施。__省政府于1999年率先在21個江河源頭縣、重點林區縣開展了生態公益林建設試點。2001年,__省出臺《__省生態公益林建設規劃綱要》, 規劃第一階段(2001-2010年)建設重點生態公益林200萬公頃,占全省林業用地面積的30.5%;第二階段(2011-2020年)建設生態公益林333.3萬公頃,占全省林業用地面積的51%。
我縣土地總面積148.6萬畝,其中林業用地面積125萬畝。全縣共界定重點生態公益林79.9萬畝,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53.8%,占林業用地總面積的63.9%。按事權等級分為國家級生態公益林44.5萬畝,省級生態公益林35.4萬畝。按林種主要分為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和其他林。重點生態公益林主要分布在石塘、赤石、緊水灘、元和等鄉(鎮)、街道及云和縣林場、營林公司2個國有經營單位的重點生態區域。2007年,我縣成功創建__省公益林建設示范縣,成為麗水市首批省公益林建設示范縣之一。全縣森林生態狀況持續改善,森林生態防護效能持續增強,主要表現為:
生態公益林對改善生態環境、促進森林資源增長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由于前期對公益林建設目的和意義認識不足, 界定工作比較粗放,再加上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公益林規劃未能及時調整、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導致生態公益林規劃相對不完善, 存在不少問題。一是將商品林規劃為公益林,隨著商品林的成熟,商品林砍伐和公益林保護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二是公益林界線縣與縣、鄉與鄉、村與村、戶與戶不明晰,甚至有些農戶在砍伐自留山木材時才發現山林已被劃入公益林,以及土地所有人在承包造林人不清楚的情況,把山林界定為公益林。三是庫區移民后庫區山林土地所有權歸國家或者集體,林權歸移民但受公益林保護不能砍伐而產生糾紛。這些山林糾紛日益增多,已經影響林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并有可能成為今后一個時期引起群體上訪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
從2004年實行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以來,到__年提高到每畝19元(中央、省補助資金17.1元,縣財政配套1.9元),其中直補到戶為每畝15元,4元為公益林管護支出,實現了有償使用生態資源的制度化、規范化。但是,補償資金來源單一,主要由中央與地方財政撥款,難以滿足公益林營造與管護的實際需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木材市場價格不斷上漲,一般木材的價格達到1500元/方,而經營公益林得到的補償基金遠低于木材的經濟利用價值,遠不能彌補公益林限伐后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此外,補償基金只是按公益林的面積發放,沒有考慮生態區位、生態質量、林分類型、林分質量等因素,不能適應各地的具體情況。
生態公益林雖然擁有豐富的林木、林地和景觀資源,但為了更好保護生態公益林,一般是禁止或限制生態公益林采伐利用,這拉大了商品林與公益林的經濟利益差距,隨著公益林范圍內的人工林成熟和木材市場價格的上漲,林權單位要求脫離生態公益林保護的越來越多。同時,公益林限制了土地開發、農業綜合開發和礦山開發等經濟活動,生態公益林的保護與利用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目前生態公益林管護和補償利用機制不完善,管護主體和責任不明確、技術人員斷檔、經費不足等問題導致管護責任不能有效落實。一是鄉鎮村管理經費不足,嚴重制約了管護積極性。根據公益林補償資金管理辦法規定,中央和省補助資金不得用于管理費用支出,而縣財政又沒有安排專項管理經費。二是基層林業技術人員“老齡化”和人才斷檔問題嚴重。在調研中發現,鄉鎮、街道林業技術隊伍力量薄弱,個別鄉鎮僅有1人從事林業工作,現行的基層林業工作機制已無法適應新形式下林業發展要求。三是護林員隊伍管理機制不完善,未建立完善的退出機制。年齡偏大、工資偏低以及護林員長年外出務工等現象,導致護林員管護山林的時間、精力不夠到位,生態公益林管護壓力越來越大。
公益林的建設和保護,對于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促進公益林建設和保護,提出以下建議。
要通過廣泛宣傳教育,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的思想認識,深刻理解公益林建設的重大意義,增強保護公益林的自覺性和責任感。一要認識到保護好生態公益林是我省建設“森林__”的重要內容,也是我縣加快建設“生態名城”, 推動“小縣大城”向“小縣名城”轉型提升的生態支撐。二要認識到保護好
公益林是林業生態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的良好生態環境基礎。三要認識到只有保護好公益林才能更好地謀取林農的長遠利益,才能創造和諧的人居環境,這也是各級政府“以人為本”的重要舉措。公益林建設是以自然、經濟和社會多方面為基礎的復雜系統工程。一要根據公益林項目的長期實施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對公益林規劃和布局及時進行完善和調整。二要高度重視公益林界定遺留問題的解決,創新思路,認真核實相鄰單位之間的界線,鞏固和完善生態公益林界定成果。三要把公益林糾紛調處工作作為維護社會安定團結、加強基層平安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進一步加強公益林糾紛調處力度,積極開展山林糾紛摸底工作,并將山林糾紛排查作為一項常態性工作,定期進行排查、梳理,做到抓早、抓小、抓苗頭,防止矛盾積聚引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