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景觀園林論文

景觀園林論文

時間:2022-05-28 11:52:1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景觀園林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景觀園林論文

第1篇

1.1堅持景觀豐富的原則

利用空間藝術設計進行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還應該充分的體現(xiàn)出景觀的豐富性,將多種空間景觀元素有機的結合起來,包括原理植被、路徑、水景、建筑、山石、小品等等,使風景與水景向融合、人文與環(huán)境相融合,采用多樣化的設計形式,使各種空間元素交相輝映。當然,在設計過程中也一定要保證空間的秩序性,不能讓園林景觀顯得雜亂。

1.2堅持園林功能多樣化原則

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主要的設施包括花壇、假山、座椅、墻垣、園區(qū)燈、解說牌等等,利用空間藝術設計原則,充分的發(fā)揮這些設施的功能,增添景觀園林功能的多樣性。在園林工程中設置園椅,可以供游客休息,是園林中最基礎的設施。園椅地點一般選擇在有景可觀之處。并且園椅常常與花壇、園燈、臺階等設施相互組合,更能彰顯出園林和諧之美。園林中花壇有很多種,按照花壇的建筑形狀,可以分成立體形式以及平面形式;也可以按照四季將花壇分為四種季節(jié)的花壇;還可以根據(jù)花壇中植物的種類,分為專類花壇、球根生、一二年草木、水生等。園燈是為游客照明,并具有一定的裝飾功能。所以在園燈的設計過程中,既要保證園區(qū)晚間的照明,還應該保證園燈造型美觀,能夠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園林中墻垣上窗、門等,在園林造景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不僅可以對園林進行劃分區(qū)域,保證空間的通透性,還能起到很好的裝飾作用。將墻垣上的門洞與周圍的環(huán)境相互配合,構成“對景”等,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園林中的解說牌為游客進行最基本的指示,包快展示臺、路標、園林布局圖、宣傳板等,是園區(qū)中一道不可忽視的風景線。

1.3保證園林景觀具有空間感以及層次感

園林景觀設計的層次空間主要表現(xiàn)在景深的層次上,景深的層次可以增加景觀空間的空間感和進深感。通過園林景觀的層次設計,在景觀平面上分出多種不同的區(qū)域并且活動內容錯落有致,在縱向范圍內又呈現(xiàn)高度的變化以及層疊的景深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受。如蘇州園林的拙政園中,水廊的柱與檐將周邊景色以及“與誰同坐軒”這幾個大字框入畫中,并將其當做整個遠景的前景,能夠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在耦園中看到蘇州園林中的景象,到處都有框景這種空間藝術設計手法,包括獅子林的九獅峰以及海塘門、華布小筑等等,都賦予了園林藝術感染力。

2空間設計形式在景觀園林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2.1地形設計

在景觀園林中的游客主要運動是為步行,所以對園林地形設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間藝術設計在地形設計上的應用,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根據(jù)園林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景觀,選擇適當?shù)奈恢眠M行造景。我們還以蘇州園林為例進行分析,蘇州園林充分的利用了蘇州的地理環(huán)境,充分的利用當?shù)氐乃⑸降茸匀毁Y源。如用掘土造高坡景,這正是蘇州園林因地制宜的有效例證。在造景過程中,既要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還必須充分的體現(xiàn)出當?shù)氐奶厣瑢⒁恍┲髁鞯脑貞玫娇臻g藝術中,增加游客對園林的親切感。(2)不改變原有的地形,在此基礎上進行空間設計,保證建筑物與地形向協(xié)調,充分考慮人類活動的習性以及自然規(guī)律。

2.2植被設計

在植被設計中,通過合理的布局,能夠增添植被的空間感以及層次感。將不同的植被組合起來,包括不同色彩、不同形狀、不同季節(jié)、不同大小的植被。在空間藝術設計的理念下,還需要充分的結合園區(qū)風景、水景等,將植被進行交叉設計,形成錯落有致的景觀,這樣顯得很有層次,會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人們在如此具有空間層次感的景觀園林中休閑娛樂,很容易被感染,從而獲得輕松愉悅的心情。

2.3活動區(qū)設計

在園林活動區(qū)設計中,利用空間藝術設計理念,根據(jù)游客年齡段大小,將其分為不同的空間層次。設計兒童活動區(qū)、青少年活動區(qū)、老年活動區(qū)等等,在設計中體現(xiàn)不同年齡段的主體,為園區(qū)游客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

3總結

第2篇

關鍵詞:空間;尺度;視覺;環(huán)境;場所;園林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problemswhichshouldbepaidattentiontoinlandscapearchitecturedesign:spaceorder,dimensionexpediency,artisticqualityofvisualeffect,ecologicalfeatureofenvironmentandcontainmentofthelieu.Theexplorationoftheseproblemsprovidesawideplatformfordesignerstoexpresstheirthinkingandbroadentheirhorizons,whichhelpsthemtakeeverydetailintoconsiderationtocarryoutlandscapedesignresearch.

Keywords:space;dimension;visualeffect;environment;site;landscape

從西方所羅門王子瑰麗的神殿到光怪陸離的荷蘭風景油畫,從中國的“囿”和“圃”到山水園林,“園林景觀”這個富有魅力的詞匯閃爍于人類文明的長河之中,光鮮而璀璨。似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被其修飾的可能,步入當代社會,在園林景觀的設計中,以往單一設計視角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復雜的社會需求,筆者以一個更為寬泛的和多樣化的視角去探討園林景觀的設計策略,探討的范圍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空間的秩序性、尺度的適宜性、視覺的藝術性、環(huán)境的生態(tài)性和場所的包容性。

一、空間上的秩序性

(一)界定景觀軸線

約翰•西蒙茲在其著作《景觀設計學——場地規(guī)劃與設計手冊》的可視景觀一節(jié)中談到了軸線,他說:“本質上講,軸線是連接兩點或更多點的線性規(guī)劃要素。它總是被看作一個聯(lián)結的要素。”[1]由此可見,園林景觀軸線的界定是必要的。因為軸線的引入可以使景觀系統(tǒng)具有方向性、秩序性。但園林景觀不同于其他的景觀類型,它更在意景觀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所以軸線的形式有時是筆直的,有時可能是曲折的,但界定軸線的目的就是為了確立空間組織的邏輯順序,以此契合于景觀的功能需求,創(chuàng)造景觀的場所氛圍。蘇州私家園林景觀的曲折軸線就讓我們體會到了景觀空間的無窮變化,感知了景觀空間帶給我們的無限魅力。

(二)梳理空間內涵

如果說軸線是景觀系統(tǒng)的中樞,那么景觀涵蓋的空間內涵就是附屬于中樞上與人交流的媒介。每一個目的就是一種需求,每一種需求就意味著一種行為,每一種行為就必然決定著一種空間模式。梳理空間的內涵就是基于整理景觀所承載內容的設計原則。只有明晰景觀涵蓋的內容,我們的空間組織才會有的放矢。在設計園林景觀時必須將景觀所要涵蓋的內容梳理清楚,進而根據(jù)各種內容賦予其最為適宜的空間模式。對有相互交叉的或是可以統(tǒng)一的空間進行編排,從而形成清晰的空間模式的組合關系。

(三)區(qū)分空間等級

當我們梳理出空間內涵時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關于景觀目的羅列的龐大列表,要想在場地內同時包容如此多的內容有時是不切實際的。由此我們必須理清各種景觀需求,明確它們之間的輕重關系,即明確景觀空間的等級。這一原則的目的就是使我們在園林景觀創(chuàng)造中正確地對諸多的問題進行科學的取舍。明確空間等級的邏輯關系之后,我們才會清晰地利用場地,合理地進行空間的組織,甚至在必要時犧牲某一需求,從而保全景觀系統(tǒng)總體的邏輯關系。在確定了空間的等級之后,還要明確空間的模式,將它們合理地歸納為一個個集合單元,然后思考它們之間的關系,經過縝密的推敲,從而論證其是否有交集、并集或是相離的關系。

(四)確定空間序列

斯蒂芬•拉伯德和漢斯•羅易德認為:“空間的序列是一些連續(xù)的、獨立的空間場所,他們之間以通道相連;人同時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個空間。”[2]確定空間序列的原則是當我們明確了空間等級之后,通過景觀序列的組織,給景觀空間以節(jié)奏變化、韻律美感和彈性體驗。確定空間的序列是空間秩序性原則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其目的是深化空間的秩序,同時在正確的秩序基礎上賦予景觀空間形式上的美感,甚至使人們通過對空間的感知引發(fā)哲學意義上的思考。景觀空間不僅僅需要性的景觀軸線與豐富的景觀內容,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對空間序列的處理將子系統(tǒng)景觀空間合理地進行布局,就像優(yōu)秀電影中高超而又巧妙的剪輯過程,使人們體會到景觀的時間變化、強度更迭以及情景交織的過程,從而獲得心智愉悅的體驗。空間序列的處理就是解決空間與空間關系的藝術,空間之間是需要銜接的,而銜接就意味著機會,空間序列的藝術處理必然會增加景觀的魅力,使景觀在良好的邏輯關系中具有和諧與美麗的情感內涵。

二、尺度上的適宜性

(一)弱化人為壓力

在《文化特性與建筑設計》一書中,阿摩斯•拉普卜特這樣寫道:“人們對于尺度的選擇和陳述時,往往從大尺度的元素進入。”[3]我們對于論述尺度適宜性的原則也是依據(jù)這樣的邏輯,從大的園林景觀尺度到人的個體尺度。如何協(xié)調園林與人的關系,是創(chuàng)作中必須面對的問題。在實踐中,避讓與弱化是我們對于園林景觀的回應。這種方式也是尊重既有的自然環(huán)境,尊重發(fā)展的有機秩序。針對過大尺度的壓力,我們采用謙遜的態(tài)度和順從、弱化的景觀營造手法。適時地協(xié)調尺度之間的和諧關系,以謙卑的姿態(tài)修正尺度對于園林景觀的壓力。(二)遵從場地功能

筆者已論述過景觀空間的內涵,并將抽象內涵具體化,以便在實踐中更加輕松地把握。同時必須明確空間與尺度的關系:尺度是數(shù)量的度,而空間是需要感知的,更多是基于人的經驗。由此可以說,景觀中的空間既需要數(shù)量尺度的緯度又需要空間感知的經驗。基于尺度與空間的關系,在這里引出了景觀中的恒定尺度與協(xié)調性尺度。景觀中的恒定尺度是指遵從于硬性功用景觀的要求而產生固定尺度,而協(xié)調性尺度則是起到過渡與調和的作用,遵從于景觀的功能是針對恒定尺度與協(xié)調性尺度之間的關系而提出的,協(xié)調性尺度的景觀是恒定尺度景觀之間的連接媒介。只有限定好協(xié)調性尺度的景觀,才會使景觀系統(tǒng)運作流暢,才會契合于景觀外延的需求。

(三)協(xié)調園林體量

景觀組織緊湊、靈活,在尺度上遵從于園林對于景觀的支配。在設計實踐中一定要慎重地處理景觀豎向界面及景觀構筑物,尤其要注意它們自身的高度、體量以及對園林環(huán)境的影響。同時要注意景觀空間的節(jié)奏組織,對于園林中的景觀節(jié)點與景觀空間盡量要謙卑一些,景觀空間的側界面要控制適宜,空間的強度也要適宜,以利于園林的自然環(huán)境進行有機的承接,而整體的景觀系統(tǒng)則要注意適時地用比較柔化的界面對園林的總體空間尺度進行修飾,最終使園林的自然環(huán)境和諧地與景觀共生。

(四)適宜人體尺度

無論探討園林尺度、景觀尺度還是設施尺度,最終我們的視角還是基于人的尺度。不同的人對于同一事物的感知是不同的,但有時感知的結果卻是趨同的。可以認為,在尺度與“人”的關系中,“人”的概念應該是普遍性的,是人的社會群體。E.T.霍爾提出了人往的四種距離尺度:(1)親密距離:人和人的距離小于0.5m,主要靠嗅覺和觸覺,視覺并不重要;(2)私人距離:人與人的距離0.5~1m,觸覺和嗅覺起到一定的作用,視覺起到主導作用;(3)社交距離:人與人的距離1~2.5m(較小),2.5~5m(較大)認知主要靠視覺和聽覺;(4)公共距離:人與人的距離5~10m,這個限定根據(jù)文化社會或個人的因素有所不同。

人的視覺與聽覺的信息攝取量占信息接收總量的90%,加上嗅覺以及社交空間等諸多因素,在邊長為20~25m的立方體的景觀空間范圍內人們可以獲得比較好的視覺感知來進行社會交流,超出此范圍感知的強度就會急劇地下降,這一空間的容積范圍也為筆者提出適宜人體尺度這一原則提供了科學的依據(jù)。

三、視覺上的藝術性

(一)引用自然之美

引用自然之美有兩層含義:一是借景于自然山水之美;二是借用自然本質之美。借景于山水是出于景觀層次的創(chuàng)造目的,將秀美山川作為景觀層次的遠景引入其中,使視覺美感的空間拉伸至一個更為深遠的層次。而借用自然本質之美是出于應用自然元素自身的美學優(yōu)勢創(chuàng)造景觀,劉曉光在其博士論文《景觀象征理論研究》中將美分為:形式美、具象美、意蘊美三個層次。[4]筆者提出的借景于自然、汲取于自然的設計原則正是期待契合于美的自然景觀的視覺體驗。引用自然之美,是關注美的意蘊,更是在意于親近自然的美學趨向。引用自然之美也是在發(fā)掘自然景色資源,以一種熟識的美感賦予景觀廣博的胸懷,以借景的創(chuàng)作方法將大地理尺度的自然景觀與人為創(chuàng)作的景觀連接起來。

(二)創(chuàng)造界面之美

界面因空間而生,是界定空間的要素。界面之美是設計實踐中視覺形式美的核心。景觀中的豎向界面往往決定了景觀空間的性格,而頂界面卻是相對開放的。底界面的形式美關乎景觀空間的整體美感,小面積的底界面也會影響到受用者的視覺感受,而豎向界面的形式美則關乎公眾對于視覺美感認知的大部分體驗,因為相對于單一的底界面與開放的頂界面,側界面更充滿著無限形態(tài)的變化與豐富的肌理表達。克萊夫•貝爾的“有意味的形式”是否可以讓我們思索“意味”與“藝術”的深層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是否就是公眾對我們實踐中的界面之美內心中的美好震蕩呢?車尼爾雪夫斯基說,莎士比亞也不能替代今天的藝術。確實如此,我們的界面之美是屬于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善良的人們,要為他們量體裁衣。(三)意會空間之美

空間之美在于空間自身的魅力給我們以情感的波瀾,也在于空間和諧的尺度關系帶給我們輕松、順暢的行為方式。在園林景觀中,意會空間之美的原則是抽象的,但確實是存在的,抽象于空間的本質存在于人們的內心。園林景觀的空間之美在于空間包容的一切,更在于空間自身是否能夠喚醒人們對于這虛無概念的情感意識。意會空間之美是設計的原則,也是我們追尋的目標,但它卻是滯后的,只有公眾在景觀中快樂享受生活與游憩之時,我們的空間之美才會真正美得其所。

(四)隱喻人性之美

在詮釋景觀之美設計原則的道路上,盡端無疑是人性之美。美最終要公眾感知,隱喻人性之美是貫穿視覺的藝術性原則的核心線索和主宰一切景觀創(chuàng)作的美學要義。人性之美,純真、純善。人性之美詮釋了藝術追求的最高層次,不是美麗的形式,也不是深長的意味,而是打動人的心靈。隱喻人性之美的原則也就是我們景觀視覺創(chuàng)造期盼的幸福的終點。

四、環(huán)境上的生態(tài)性

(一)尊重生態(tài)價值

生態(tài)價值觀的確立是環(huán)境生態(tài)性原則的核心,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生態(tài)的價值觀更是我們設計中必須尊重的觀念,它應與人的社會需求、藝術與美學的魅力同等重要。從方案的構思到細節(jié)的深入,時刻都要牽系著這一價值觀念。以這一觀念回應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以這一觀念支撐生態(tài)景觀的設計;以這一觀念影響著設計師和景觀受用的公眾,在設計與生活時尊重自然帶給我們的生命的意義。尊重生態(tài)價值是一種觀念的形成,并不能僅憑觀念去解決景觀中的實際問題,它更像是支配性的原則,讓我們時刻有著關于尊重環(huán)境狀況、理解自然的態(tài)度。

(二)接納生態(tài)基質

美好的園林生態(tài)基質不得不使我們去積極地接納,并成為我們景觀設計中貫穿始終的線索。在現(xiàn)代景觀設計中有著許多關于大地理尺度景觀的生態(tài)基質、藍帶、灰?guī)У染坝^概念,這些大地理尺度的景觀詮釋著景觀設計大環(huán)境概念的完美無瑕。從大地理景觀的氣候角度、從水系的生理感知角度、從生態(tài)基質的景觀優(yōu)勢角度,我們都要細致地考慮。量身定做我們的景觀,使自然的美好環(huán)境與我們的景觀斑塊更好地銜接,從而融為一體。

(三)修正場地環(huán)境

外界環(huán)境的客觀存在決定了景觀的微觀生態(tài)環(huán)境,其中噪聲、塵土、建筑、季風、不良氣流等都對景觀的環(huán)境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修正景觀的環(huán)境就是基于以上不良因素而提出的設計原則,即以景觀的界面為媒介調解場地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如:通過營建高大喬木群景觀阻隔噪聲與不良空氣;通過景觀界面的營造疏導不良氣流;通過場地內大量的綠色植物的引入降低場地溫度,等等。修正這一原則以批判的視角觀察場地的現(xiàn)狀,而批判是否精準還要依靠實踐中準確地發(fā)掘與不斷地實踐來加以論證。

(四)挖掘鄉(xiāng)土資源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適時而生。生態(tài)是對環(huán)境而言的,契合鄉(xiāng)土正是從環(huán)境自身進行挖掘,從而探究環(huán)境和諧的本質。契合鄉(xiāng)土決不僅僅是觀念層面的意識導向,也不僅僅是泛泛的生態(tài)設計原則,它的要義在于解讀鄉(xiāng)土環(huán)境以此根植于景觀設計之中,契合鄉(xiāng)土的意義極為深遠,不僅在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營造上,也延伸到經濟、文化、美學等諸多的方面。契合鄉(xiāng)土就是創(chuàng)造屬于公眾的美好園林景觀環(huán)境,讓人們真正地體會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境。

五、場所上的包容性

(一)包容寬泛群體

場所是傳播情感的空間能量,我們希望這一能量能夠最大化地給予公眾。在實踐中,我們要始終如一地堅持包容寬泛群體的原則,細致入微地深入到體貼人性的景觀界面、毫無障礙的交通系統(tǒng)、充滿綠色生機的休閑景致、高效舒適的景觀。場所是情感的集合,而情感之中我們更要關注包容,一切景觀營造的目的都以包容公眾的受用質量為主旨。包容寬泛群體不僅僅是指導實踐的原則,更是景觀營造的價值取向。

(二)汲取地緣文化

可以說,文化是場所聚合的第一動因,也是各種行為起始的緣由。景觀設計也正是基于“文化動因”這一內聚力,將地域、民族、歷史以及生活中人們的文化積淀與生活模式轉化成園林設計的素材和景觀設計中空間組織的依據(jù)。無論是直觀的視覺體驗,還是行為及生活習慣;無論是物質構成的熟識感知,還是精神體驗的似曾相識,關于場所感的認同,主要還是源于對地緣文化的認同,所以地緣文化的提煉深度與拓展廣度決定了文化特質景觀的品質,決定了能否得到公眾認同。

(三)呼應心靈需求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親近自然、親近綠色、親近閑適、親近運動。當我們將若干園林景觀作品推出讓人們去自由選擇時,往往最多的選票都會投在關注心靈需求的作品,因為此類作品涵蓋了人性最為本質的親近自然、釋放自我的真諦。在設計實踐中,契合高級的心理需求無疑是場所認同的絕佳途徑。無論是出于親近自然的心理還是出于休閑游憩的需求、甚至渴求獲得喘息的愿望等。

(四)詮釋景觀精神

園林景觀精神的詮釋要依靠公眾對于自然的參與,而不是在文字或是演講中富麗堂皇地虛無包裝。只有當公眾在景觀中享受生活時,那種場景才真正地詮釋了平凡、真實而又生動的園林精神。場景的產生需要人物、場地與情節(jié),而場地與情節(jié)的良好創(chuàng)造正是這一原則提出的初衷。在實踐中,詮釋景觀精神意味著豐滿景觀的情感。景觀諸多抽象的內涵要通過景觀物化的形式得以實現(xiàn),除必要的設施與場地,更多的要在景觀界面加以詮釋。物化的形式不僅僅停留在創(chuàng)造人們感知精神的層面,還要注重景觀表達的深度與公眾接受程度的良好銜接,充分考慮到公眾的文化積淀深度。

六、結語

通過對空間、尺度、視覺、環(huán)境、場所等設計要素的解析,強調了在園林景觀設計實踐和創(chuàng)作中需要考慮的因素,使設計師們可以清晰地獲取如何高效率、高質量地進行園林景觀設計的方法,從而創(chuàng)作出更優(yōu)秀、更適合大眾需求的作品。

參考文獻:

[1]約翰•O•西蒙茲.景觀設計學[M].俞孔堅,王志芳,孫鵬,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0:233.

第3篇

1硬質景觀的藝術設計

1.1鋪地

鋪地是園林景觀設計的一個重點,尤其以廣場設汁表現(xiàn)突出。世界上許多著名的廣場都因精美的鋪裝設計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米開朗基羅設計的羅馬市政廣場、澳門的中心廣場等。但是我們現(xiàn)在的設計對于鋪裝的研究,特別是仔細琢磨似乎還不夠。不是去研究如何發(fā)揮鋪裝對景觀空間構成所起的作用,而是片面追求材料的檔次,以為這樣就好,其實不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要用高檔的材料,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國外,在這方面研究的很深。如巴黎艾菲爾鐵塔的廣場鋪裝與坐凳小品都是混凝土制品,而沒有選用高檔次的花崗巖板,并無不協(xié)調或不夠檔次的感覺,同時,也可利用鋪裝的質地、色彩等來劃分不同空間,產生不同的使用效應。如在一些健身場所可以選用一些鵝卵石鋪地具有按摩足底之功效。盲道與正常人的鋪裝也應加以區(qū)分,從而方便盲人行走,這在東營市的城市道路規(guī)劃中已經得以體現(xiàn)。

1.2墻體

過去,墻體多采用磚墻,石墻,雖然古樸,但與現(xiàn)代社會的步伐已不協(xié)調。出現(xiàn)的蘑菇石貼面墻現(xiàn)正受到廣大人民的親睞。不但墻體材料已有很大改觀,其種類也變化多端,有用于機場的隔音墻,用于護坡?lián)跬翂Γ糜诜指艨臻g的浮雕墻等,現(xiàn)代的玻璃墻的出現(xiàn)可謂一大創(chuàng)作,因為玻璃的透明度比較高,對景觀的創(chuàng)造起很大的促進作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墻體己不單是一種防衛(wèi)象征,它更多的是一種藝術感受。

1.3小品

園林小品的種類多多,如坐凳,花架,雕塑,健身器材等,坐凳是景觀中最基本的設施,布置坐凳要仔細推敲,一般來說在空間親切宜人,具有良好的視野條件,并且具有一定要安全和防護性的地段設置坐凳要比設在大庭廣眾之下更受歡迎。西單文化廣場由于不可能在廣場上擺滿坐凳,只好在狹窄的道路旁擺了一排坐椅,因為沒有其它可坐人設施,游人只好坐在上面,但這種設計是不合理的,可見,設計必須提供輔助座位,如臺階,花池,矮墻等,往往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1.4景觀構筑

它包括雨水井、檢查井、燈柱、垃圾筒等必要設施。過去,人們只是一味注重大的景觀效果,而疏忽了對一些景觀構筑的藝術考慮,從而產生總是對一個設計項目感到美中不足。現(xiàn)在,隨著人類思想意識的不斷積累和提高,人們逐漸將景觀細部加以考慮。從而取得了很好的視覺效果。這一點在國外表現(xiàn)的尤為明顯。如檢查井井蓋的處理,在中國,對井毫不修飾,雖然已出現(xiàn)一些預制的褐色井蓋,但其視覺效果一般。而國外則對井蓋進行細部研究,他們將井蓋的顏色加以修飾,五顏六色的圖案被恰當?shù)剡\用到景觀設計中,與景觀進行有機結合,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景觀。

2軟質景觀的藝術設計

2.1園林植物:植物造景可謂藝術在其中起很大作用。植物造景定義為“利用喬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來創(chuàng)造景觀,并發(fā)揮植物的形體、線條、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面,供人們觀賞。“植物造景區(qū)別于其他要素的根本特征是它的生命特征,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所以對植物能否達到預期的體量、季節(jié)變化、生態(tài)速度要深入細致考慮,同時結合植物栽植地、小氣候、干擾等多因素的考慮。在成活率達標的基礎上,利用植物造景藝術原理,形成疏林與密林、天際線與林緣線優(yōu)美、植物群落搭配美觀的園林植物景觀,隨著生態(tài)園林建設的深入和發(fā)展以及景觀生態(tài)學、全球生態(tài)學等多學科的引入,植物造景同時還包含著生態(tài)上的景觀、文化上的景觀甚至更深更廣的含義。

2.2水體:水體有動水和靜水之分。動水包括噴泉、瀑布、溪澗等,靜水包括潭、湖等。噴泉在現(xiàn)代景觀的應用中可謂普遍與流行。噴泉可利用光、聲、形、色等產生視覺、聽覺、觸覺等藝術感受,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的水的氣息。盡管如此,人工的痕跡始終不可避免地展現(xiàn)出來。如果能將人工與自然巧妙結合,那一定會早現(xiàn)另一種境界。

2.3其它:和風、細雨、陽光、天空等。

它們是大自然所賜予人類的寶物,人類在創(chuàng)造自然中充分利用這些要素,產生了許多大地景觀藝術,如荷蘭WEST8的鹿特丹的圍堰。

現(xiàn)代景觀要素的細部設汁很重要,一個景觀的好壞不僅要看結構,也要看細部,從臺階的尺寸,雨水口的處理,到鋪裝圖案建筑的立面種植方式都很關鍵,要反復推敲。道理很簡單,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中。既然我們意識到這一點,抓緊時間學習,相信我國的景觀設計一定會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濱誼《現(xiàn)代景觀規(guī)劃設計》東南大學出版社

(2)劉濱誼《濱水景觀設計》

第4篇

在我國,水景規(guī)劃、設計很早就被應用到古園林中,如四大明園中的留園、拙政園中水景規(guī)劃已經達到了非常高的高度,當中的水景設計與地方詩詞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其所營造的意境不僅僅是視覺上的美輪美奐,更代表了一種文化底蘊。

二、園林景觀水景的規(guī)劃策略

1.水元素活力氛圍的體現(xiàn)

水是生命源泉。在城市園林景觀規(guī)劃中,水景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景觀整體的活力表現(xiàn),營造出一定的藝術氛圍,水景整體規(guī)劃應適應城市居民的生活、娛樂、休閑等多方面的要求。在展示整個水景藝術效果的同時,力求與附近建筑物巧妙地融合,體現(xiàn)出景觀“活”的生命內涵。水景規(guī)劃在生態(tài)平衡系統(tǒng)構建良好、遵循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前提下,可充分將現(xiàn)代科技融入水景規(guī)劃中,利用科技營造出形式多樣的水景景觀。通過搭建棧道、平臺等方式,形成地區(qū)標志物和視線集合點,讓人們在此倚欄賞景。在位置良好的觀景場所眺望河流和水面,可以更好地體會水元素所表達的整體氛圍。園林景觀的城市設計需要設計者在水景規(guī)劃上有更高的造詣,將生活與藝術完美地融合起來,形成完美的水景。

2.靜止的山與動態(tài)的水有機結合

城市園林水景景觀的規(guī)劃是離不開山和水有機結合的,其是將城市園林景觀充分表現(xiàn)的最有效形式,特別是通過靜止的山和整體的藝術氛圍,將動態(tài)的水融入其中,更能突出山水氛圍的多樣化和城市的活力。將靜態(tài)的景觀石、石駁岸和動態(tài)的水互相滲透、交融、穿插,創(chuàng)造成具有多樣性的山水景觀。在具體的規(guī)劃當中,可以運用湖石、駁岸等形式,將需要的形態(tài)表現(xiàn)出來,而且要加入水元素的展示方式,形成或類似風物禽魚,或若人若獸,神貌兼有;或者稍微加工,寄意于形。在基礎和背景都規(guī)劃好的情況下,將石頭的自然形態(tài)融入到水元素當中,展示出水元素畫龍點睛的作用。另外,使用駁岸和水線構建的連續(xù)景觀線和環(huán)境的和諧性使用,將帶河岸裙墻的駁岸、緩坡駁岸、階梯駁岸或者石頭駁岸、混凝土駁岸、鵝卵石駁岸等融入到水景之中,構建出親水性的氛圍。使人們挨近水面,猶如親臨其境之感。

3.水與植物營造氛圍

水景占據(jù)了城市園林規(guī)劃的主體地位,要注重水與植物的配合。使用借景、對景的形式,能夠獲得俯瞰、鳥瞰和仰視等多種角度的藝術感受。把多種類別的水生植物,像是魚草、荷花、蓮花、蘆葦?shù)龋袑哟蔚貥嫿ǔ鰟游铩⒅参锖退暗暮椭C生態(tài)環(huán)境,盡力突出水與植物的聯(lián)系,達到最完美的效果,建造出顏色搭配和諧的淺水池。清澈而透明的池水效應和平坦的藝術效應,都在為營造氛圍而出力。特別是在植物的規(guī)劃上,使用了遠近有致、疏密結合的栽種方式,將垂柳種于岸邊,柔化了河岸的線條,還能夠種植水杉、落羽松、池松等具有下垂枝條的小葉榕等,達到了層次美,豐富了趣味性。對假山的規(guī)劃,就要和水景、植被搭配好,適當?shù)胤N植水生植物,輔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像是燕子花、地錦、變色鳶尾、黃菖蒲等,完成整體的搭配,營造藝術氛圍。還可以將濕生植物,像是菖蒲、水仙、水芹菜、蘆葦、小葉楊、遼楊、沙地柏香蒲等,充分的與水元素相結合,創(chuàng)建和諧、美麗的景觀。

4.動靜結合蘊含濃厚藝術氣息

關于水景的規(guī)劃形式,主要分為靜態(tài)和動態(tài)兩種形式,其通常使用的表現(xiàn)模式有溪流、湖(池)水、噴泉、涌泉、瀑布等。噴泉這種表現(xiàn)模式,可以達到水向上的形態(tài),能夠進行不同水體形態(tài)的噴涌模式,像是半球形、蒲公英形和扇形等。而且在靜態(tài)景觀的規(guī)劃中,可以將水的動態(tài)和景觀的靜止相結合,將人造瀑布融入其中,形成幕布式、絲帶式、滑落式、階梯式等不同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整合景色的顏色模式以及水景和人文因素的結合情況,把靜止的生物植物安放于動態(tài)的水景當中,將自然環(huán)境的景色考慮進去,達到動態(tài)和靜態(tài)的結合。既提高了植被的觀賞性和趣味性,又將水景的活力充分地表現(xiàn)了出來。

三、結語

第5篇

一、構成藝術的發(fā)展歷程

廣義的構成藝術是指所有依照主觀觀念來進行的、理性的拆分、組合而形成的具有意識形態(tài)性質和形式形態(tài)性質的藝術形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聲音、繪畫、文字等都屬于這一范疇。狹義的構成藝術指在藝術設計領域中的平面構成藝術、色彩構成藝術以及立體構成藝術。當前也有人把光影構成和聲音構成也歸入構成藝術的研究領域。構成藝術作為現(xiàn)代設計教育的基礎理論,是指導設計者如何利用某個或某些元素進行美的創(chuàng)造,研究形式美的構成規(guī)律的重要課程。概括而言,構成的本意就是“組合”“拼裝”,構成藝術其實就是“組裝”藝術,這個一過程的進行需要注入主體的主觀意識,并能夠帶給主體審美的愉悅。構成藝術的源頭可以追朔到人類文明的萌芽時期。人類的祖先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為了適應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抵御攻擊,發(fā)明了各種簡陋的工具。而這一過程是人類在觀察自然、改造自然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有目的、有意識地組合拼裝行為,實踐過程中注入了人類的主觀創(chuàng)造意識,成為構成藝術的最初源頭。另外,原始文字、原始建筑以及原始化妝術等都是構成藝術的最初表現(xiàn)形式。構成藝術作為設計藝術的系統(tǒng)理念則起源于20世紀俄國的構成主義運動。構成一詞最初來源于“構成主義”。“構成主義”是20世紀初在俄國開始的前衛(wèi)藝術運動,受到未來主義和立體主義的影響,是藝術流派的一種。現(xiàn)在我們所講的構成藝術屬于設計和藝術的應用技術科學,它既非一種流派,也非一種風格,而是一種科學的、基礎的藝術設計思維方法。構成的概念從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就開始出現(xiàn),無論是藝術設計還是繪畫,都主張放棄寫實的傳統(tǒng),代之以抽象的表現(xiàn)形式。這種構成觀念經過俄國的構成主義、荷蘭的風格派、新造型主義,以及在理論推進中影響最大的德國包豪斯設計學校的持續(xù)創(chuàng)新中,逐漸從新的美學觀念和思維方式創(chuàng)立起一個全新的藝術原則。

二、構成藝術如何應用于現(xiàn)代園林景觀設計

構成藝術的基本要素包含點、線、面,另外還包括色彩與紋理。在園林風景設計中,把點、線、面等概念性的元素相互疊加,構成具有嚴謹邏輯的幾何圖案,物化為現(xiàn)實存在的植被、道路、景觀等,就是對構成藝術的基本應用。園林當中的樹木、山石、雕塑等獨立存在的東西可以被看作點,道路、溪流等帶狀出現(xiàn)的對象可以被看作線,草坪、廣場等大面積存在的景觀則是構成藝術中面的運用。園林中的小品景觀,通過點、線、面交叉運用,成為立體構成藝術的設計成果,能夠恰當?shù)乇憩F(xiàn)整個園林的節(jié)奏與韻律。設計者還會將色彩融入景觀布置之中,以抽象的造型來使整個園林產生協(xié)調舒適的氛圍。

(一)點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的運用在園林設計中,點元素可說是最微小的設計單位,但其作用卻不可低估,常常會起到畫龍點睛、升華主題的作用。雖然我們將其稱為“點”,但在實際運用中,“點”可以是一個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橢圓形等,具有各種形狀和一定的體積。另外,一些小的雕塑、花草等的點綴也可以說是“點”的運用。恰當運用“點”的布局裝飾作用是園林設計師創(chuàng)造技巧的展現(xiàn),其常用手法有如下幾種:陳列方式、自由方式、放射方式、旋轉方式、變異方式等,不同的布局手法會產生迥然相異的的視覺效果。點元素可以給我們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例如園林景觀中的孤植、片植、群植、假山等都可以通過“點”的形式體現(xiàn)在平面構成中,這些點元素的設計可以給人帶來一種豐富多彩的感覺。點元素的運用常常輕松、隨意,非常多元化,可以多角度體現(xiàn)設計師的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意識,帶給觀眾眼前一亮的愉悅觀感。點元素的運用并非單純的、孤立地存在,而是可以和其他設計元素相互配合、交錯,為整個園林的氛圍營造和諧、錯落、富于韻律的美感。

(二)線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的運用線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指一切帶狀的景觀,如林中小路、綠植組成的籬笆、蜿蜒的溪流等。線又分為曲線和直線,曲線包含弧度曲線和幾何曲線;直線則可以分為垂直線、水平線,還有斜線,。不同的線條帶給觀者的審美感受不同。相比點元素來說,“線”更富于情感內涵和立體審美感受。如,平直的線給人以莊重肅穆之感,相對安靜呆板,相反,曲線就給人以自由流動、婀娜柔美之感。所以這兩種“線”常常運用于不同的園林風格營造中。比如在烈士陵園中,往往更多運用直線,以營造肅穆莊嚴之感。在其他日常游玩的園林景觀中,則更多運用曲線,營造曲徑通幽、閑適自然的園林環(huán)境。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線元素的長度、寬度、色彩、位置等的不同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視覺效果,在具體的園林設計實踐當中,設計師要根據(jù)不同線性元素的不同特性,進行調配、運用。

(三)面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的運用如果說點和線是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點綴,那么能夠展現(xiàn)園林整體風格的就是“面”了。“面”主要包括大面積的草坪、開闊水面、廣場等。面可以規(guī)劃成各種形態(tài),比如:圓形、菱形等形狀,不同的面還可以交叉、錯落、重疊,營造豐富的表現(xiàn)力。在進行設計時,要因地制宜、著眼整體,與點、線緊密結合,才能創(chuàng)造出有效利用園林資源的環(huán)境,產生和諧優(yōu)美的整體感覺。“面”的實質是點與線的結合,是點、線疊加的整體表現(xiàn)。由于“面”在園林中所占比例相對較大,所以對整個現(xiàn)代風景園林的整體風格產生著決定性的影響。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面”的具體應用也可以分為“大面”和“小面”。在“大面”的景觀規(guī)劃設計中,首先要考慮園林的整體規(guī)劃風格和園林的功能,制定出相應的規(guī)劃方案,將不同的設計要素進行有比例地協(xié)調分配,突出園林的整體風格。在基本元素的構成應用中,因為設計規(guī)劃方式不同,表現(xiàn)出不同的審美效果。同直線與曲線的效果一樣,直線形的“面”給人一種簡潔有序、規(guī)整嚴肅的美感,曲線形的“面”則表現(xiàn)出圓潤舒適、活潑靈動的視覺體驗。“小面”則常指景觀墻、小水池、影背墻等設計元素,起立體裝飾、營造錯落感的作用,用來襯托園林的整體風格,為游客提供可供賞析的小情小景。色彩與紋理也是園林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他們存在于園林的各個布局之中,與點、線、面相互融合,烘托園林的整體氛圍。色彩是最直觀的元素,不同的色調營造完全不同的氛圍。白色給人以圣潔高貴、冷清寂靜的感覺,黑色則讓人感覺莊重壓抑,綠色活潑舒適、紅色熱烈奔放等等。在運用色彩元素時,需結合園林整體風格予以變化和融合,在整體協(xié)調一致的前提下,力求營造變化,避免呆板的平鋪直敘。園林設計是一門綜合的藝術,不僅包含著景觀方面的藝術構成,還包括一些公共服務設施的安排。例如,園林中的洗手間、垃圾箱、停車場以及商品服務中心等,作為公共服務設施,不但要讓其美觀精致,同時要兼顧其更為重要的實用性要求。服務設施應合理布局,服務半徑應完全覆蓋整個園林。在外觀設計上也要和園林的整體風格相一致。

總之,構成藝術從其產生之日時就對園林設計形式美的追求產生引導作用,它指導設計師依靠均衡、統(tǒng)一、韻律、節(jié)奏抑或是分裂、變形、離散、顛倒等多種手法挖掘園林景觀在形體與空間上的潛質,產生經典的視覺美感。構成藝術作為藝術設計的基礎,為風景園林設計注入了充足的理性依據(jù),把各個園林要素依據(jù)構圖法則和審美要求進行完美結合,創(chuàng)造出既符合設計師審美眼光、又符合游覽者審美需求的園林景式,大大提高了現(xiàn)代風景園林的設計水準。

作者:解麗紅單位:山西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

第6篇

將景觀精品設計變成景觀精品建筑物是一個遷移的變化過程,其間存在著諸多的理解差異,從而造成景觀施工管理中的控制難點。

1.1施工產品與設計作品風格不吻合一直以來,景觀設計師往往追求作品的獨特風格和美感,忽視了施工的可行性;而景觀工程師著重從施工角度出發(fā),針對設計圖紙中施工難以實現(xiàn)的部分加以修改,其結果是景觀工程師解讀景觀設計效果出現(xiàn)偏差,造成景觀實物與原設計效果不吻合的矛盾。

1.2施工標準與設計要求不統(tǒng)一從施工的成本角度出發(fā),景觀施工單位確定的苗木品質、硬景施工工藝規(guī)范與甲方技術目標存在較大差異,造成了施工質量無法完全展示出景觀設計主題。

1.3施工過程與其他專業(yè)施工配合不協(xié)調由于景觀施工是房地產項目眾多施工項目中的一個,容易造成景觀施工與建筑主體、外裝、綜合管網、裝飾等施工項目交叉的矛盾沖突,導致施工工期拖滯。

2房地產園林景觀施工管理流程和控制要素化解

景觀施工管理控制難點首先需要制定合理的景觀施工管理流程。在景觀施工管理實踐中,我們根據(jù)景觀施工個性特征,在建筑工程管理控制流程六個階段基礎上,歸納出景觀施工14個控制要點,按照既定計劃、標準和方法對照施工過程檢查,發(fā)現(xiàn)偏差,分析原因,進行糾正,從而形成一個有效的施工管理控制系統(tǒng),保證施工項目朝著既定目標方向前進。

3房地產園林景觀施工管理難點的解決措施

在園林景觀施工管理中,只有按照管理流程,針對控制難點,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及時糾正偏差,確保景觀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在確立施工時間和施工標準階段中,應重點分析房地產項目定位、景觀風格、目標成本、設計要求等關鍵點,糾正設計與施工部門理解偏差,找準項目定位,確定施工標準。

1)明確定位,確立施工標準。

a.確定項目定位,劃分景觀類別區(qū)域。景觀工程師在施工前應介入設計,深入理解作品設計的意圖和效果,充分解讀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確定的項目定位報告,考察、分析、研究項目所在地域景觀建設標準,明確景觀項目定位,從而歸納出一、二、三類景觀的區(qū)域范圍,為制定標準奠定基礎。

b.確定景觀風格,尋找景觀主題。風格是景觀的指導思想,主題是景觀的靈魂,而風格往往會直接影響設計主題。當下房地產項目往往將歐式、中式、東南亞景觀風格中西合璧,混為一體。如一處歐式景觀,卻出現(xiàn)回紋、萬字格等典型的中式景觀元素,這樣的案例卻屢見不鮮。為此,在景觀項目定位后,深刻地解讀建筑項目中景觀風格的描述,找到相互穿插的景觀主題,才能在施工管理中有的放矢。

c.確定目標成本,測算景觀利潤率。目標成本是開發(fā)商確定房屋售價、預測項目利潤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在景觀板塊建設前期,針對景觀定位和風格,結合房地產項目整體開發(fā)成本,測算確定景觀目標成本值,確保資金投入。

d.確定設計要求,制定景觀施工標準。房地產項目管理是一項各職能各專業(yè)的綜合性管理工作,在綜合考慮“營銷需求、工程要求、研發(fā)意見、成本控制”等因素后,形成《項目景觀設計任務書》。它包括內容有:景觀施工計劃可行性及風險,整個項目重要時間節(jié)點:外架拆除時間、防水施工完成時間、土方回填開工與完工時間、總平管網(含水、電、氣、網通)施工開放完工時間、外墻清洗完成時間,確定景觀進場的時間段及進場后的施工計劃。

e.選擇合作單位,確保施工單位資質。項目定位準確之后,結合其實施項目的屬性、規(guī)模及實施效果等,從資金實力、技術實力、配合意識等方面綜合評定合作單位是否符合項目建設要求資質,保證施工質量。

2)制定施工流程,繪制施工圖,使施工效果與景觀風格統(tǒng)一。圖紙會審及施工交底階段包含了概念、方案、擴初及交底等四個部分,通過這四個部分使設計理念融合于施工計劃中。

a.汲取精華,優(yōu)化景觀方案。概念部分主要是確定設計方向、設計思路以及一些參考目標,根據(jù)房地產景觀的特質,著手大量的考察工作,把握設計方向,從其他優(yōu)秀項目中汲取精華的部分加以再創(chuàng)造,從施工角度優(yōu)化設計方案,升華景觀主題。

b.處理空間布局,確定苗木標準。方案部分重點是推敲并確定景觀空間布局,規(guī)范處理空間布局的尺度,完善平面構圖以及各個節(jié)點的具體施工方法,選擇材料和樹種,確定苗木標準,制定苗木品質的分級控制標準、明確灌木地被的施工標準,滿足項目整體風格協(xié)調性和目標成本要求,達到景觀設計效果。

c.細化處理手法,繪制施工圖。擴初部分需要施工單位推敲施工細部處理手法,對特殊工藝的施工辦法需采用照片、DV拍攝過程、或草圖的形式展現(xiàn);畫出施工圖紙,確定景觀重點區(qū)域效果標準,讓設計部門針對施工圖紙反饋意見、達成施工效果及標準認識的統(tǒng)一性。

d.編制施工合同,形成交底文檔。交底部分是指成本管理及重要合約條款的交底,是固化成果的最重要階段。合同包含了工程范圍,付款條件,約定的施工措施費用等,是對景觀設計施工成本測算做一個文字說明。

3)施工單位組織考察,實施材料采招。在景觀施工準備階段,重點控制兩個環(huán)節(jié),一是施工單位組織考察;二是施工材料招標采購。

a.落實人員職責,檢查安全措施。在景觀工程施工單位進場之后,除了日常的準備工作外,還要協(xié)調和審查施工組織情況。它包括: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線合理性,景觀施工單位機構的合理性和人員專業(yè)能力,施工單位對重點區(qū)域、關鍵部位和工藝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監(jiān)理工程師的職責和權限,通過管理流程來提高工作效率,讓景觀建設標準和要求深入人心,落實到施工細節(jié)。

b.制定供貨計劃,確保材料供貨及時性。房地產景觀項目具有周期短的特征,尤其是大型景觀項目,導致景觀施工單位資金壓力較大。為了保證材料品質,在施工準備階段應擬定材料供應計劃,確定材料供貨和收貨標準,選擇具有一定資金實力的材料供貨商,及時確保采招各階段流程順利進行。

4)監(jiān)控施工過程,達到施工標準。施工階段主要是監(jiān)控施工進度、施工質量及效果標準實施情況。

a.執(zhí)行材料標準,監(jiān)控施工質量。所謂施工質量控制包括兩方面內容:即工程材料質量和施工工藝水平。在房地產景觀項目中,石材是必不可少的景觀基底材料,材料質量不合格將嚴重影響景觀工程整體品質,當同樣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藝,呈現(xiàn)出的觀感和質感截然不同。因此,管理人員嚴格監(jiān)控每道工藝規(guī)范執(zhí)行情況,督促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重點從材料品質、規(guī)格、觀感等要素,關注景觀石材的色差及加工工藝細節(jié)處理,把控工程材料質量。

b.有序交叉施工,監(jiān)控施工進度。質量和進度往往是施工質量監(jiān)控矛盾的對立面。景觀是建筑的附屬物,施工中景觀工程與建筑工程交叉并存,造成部分基礎工作與建筑土建工作同時進行,景觀施工進度還受到天氣、場地、人、料、機等諸多因素限制,因此,施工進度管控重點,一是主動尋找“可乘之機”進行景觀施工。二是保持項目甲、乙雙方以及與其他協(xié)作部門之間及時溝通,提高施工的有效性。

c.執(zhí)行安全規(guī)范,監(jiān)控安全生產。施工現(xiàn)場中物體不安全狀態(tài)和人的不安全行為均是安全管理控制重點,而行政管理控制風險是指改變工作流程,降低工作人員暴露在已有危險環(huán)境中的現(xiàn)象。為此,要求現(xiàn)場作業(yè)人員遵守安全生產職責,執(zhí)行安全規(guī)范,保持施工現(xiàn)場物體的安全狀態(tài),如現(xiàn)場材料堆碼整齊度、施工通道的清潔程度、施工圍擋規(guī)范性、檢查安全措施執(zhí)行效果,建立一個安全的職場環(huán)境。

4結語

第7篇

關鍵詞:休閑式酒店;園林設計;景觀布局

Abstract:Thisarticleunifiedtheprojectexampleindetailtodiscusstheleisuretypehotelbotanicalgardendesignidea,thebotanicalgardenlayout,thesubjectlandscapedesigncreativityandthelandscapegardeningcharacteristicandsoon,exhaustedtheoutlinedrawingenjoyablebotanicalgardenexpressionmeanstobuildleisuretypehotelbotanicalgardenfittingtogethertheidealcondition.

Keywords:TheRecreationalHotel;Botanicalgardendesign;Landscapelayout

1設計背景

張家界湘電國際酒店是一家以休閑度假、商務會議為主題的四星級商務酒店,酒店建筑布局為層層院落深進的園林式風格,建筑物依山就勢,借景抒情,和張家界自然風光巧妙融于一體。由于酒店的升級,原有的園林景觀僅僅停留在綠化上面,只是通過種植一些常有植物和草皮達到綠化的效果,未能充分利用酒店優(yōu)越的地理環(huán)境,各個院落設計空間內外滲透不夠,建筑與景觀未能有機地融合,內部園林景觀無序,主題不夠鮮明,文化內涵未充分釋放,遠遠達不到休閑式酒店的要求。如何將酒店內園林景觀與張家界美麗的自然風光和地方文化特色有機融合,成為其園林設計關鍵的節(jié)點所在。

2酒店園林景觀設計的主旨

本工程園林景觀設計范圍為酒店內部空間、主題園林景觀、景觀帶綠化布置、屋頂平臺綠化設計以及連廊等;根據(jù)酒店內園林景觀現(xiàn)狀,考慮到所處的位置、建筑風格、庭院空間、綠化現(xiàn)狀等,擬在設計體現(xiàn)張家界自然風光,風土人情特色為主,特別是將張家界本土的水和石引入園內,在園內自然生成富有張家界野趣的溪流和山石,來與整個風景區(qū)巧妙融為一體,渾然天成。

3園林景觀設計

3.1張家界鄉(xiāng)土景觀的挖掘

張家界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境內峰密巖險,谷深澗幽,匯峰、谷、壑、林、水于一體,有三千多座奇峰異石,八百溪流蜿蜒縱橫,景色奇、秀、幽、險;景區(qū)內植被豐富,花草樹木種類繁多,被譽為“中國山水畫的藍本”。

金鞭溪位于景區(qū)東部,因靠近金鞭巖而得名,全長7.5km,自老磨灣至水繞四門經索溪注入澧水。溪流穿行于峰巒幽谷之間,溪水明凈,跌宕多姿,小魚游弋其中,溪畔花草鮮美,鳥鳴鶯啼,樹木繁茂,千峰聳立,構成極為秀麗清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被稱為“世界最美的峽谷”,“最富詩意的溪流”。

3.2景觀布局構想

以張家界景區(qū)特定地理環(huán)境、地質景觀為設計參照,以本地植物、山、石、溪流為造景素材,根據(jù)酒店建筑層院落深進的風格,充分利用空間高差進行合理設置和景觀布局。在酒店內景觀構思設想上,以金鞭溪為藍本,自五棟至大廳,營造一條貫穿整個酒店的潺潺溪流,溪流流經的每個院落都有相應的景觀主題,且溪流完全效仿自然,蜿蜒曲折,水質澄清透明,若隱若現(xiàn)。每個院落透過四季景觀特征的表現(xiàn),充分展現(xiàn)各個庭園空間不同的園林意境和韻味,從而讓賓客充分享受遠離喧囂城市,親近自然的愉悅心情,以達到休閑生態(tài)園林酒店的終極目的。再通過水池、溪流、園路、花草樹木、亭臺、山石等景觀元素以及園林小品等造園手法,輔以現(xiàn)代背景音樂系統(tǒng)、光電照明系統(tǒng),使酒店園林真正體現(xiàn)古典韻味與現(xiàn)代氣息、自然山水與人文特色合二為一的美好境界。在各景點適當位置以景石形式突出景點的人文內涵。

3.3景觀布局順序

景點布局以五棟樓為起源,接外部山泉作為水源構建一條溪流,連接整個院落,直至酒店大堂,四、五號樓樓梯地段為溪流的源頭;該院落以跌水、亂石叢表達“源”的理念,體現(xiàn)溪流的發(fā)源;二四棟三號樓前地段為溪流的中段,該院落以棧橋、干涸的河床、淺灘表現(xiàn)“寂”的理念,體現(xiàn)石與水的文化,餐廳前長庭地段為溪流的末段,該段以寬廣溪流、深潭表達“納”的理念,體現(xiàn)一種海納百川的意境。大廳內為溪流的結尾。

3.4各院落園林景觀設計

3.4.1起源(四、五棟間院落)

在樓梯處堆石造山,營造“水自天上來”的氛圍,寓意溪水源頭自山上而來,樓梯下設淺池,上鋪鵝卵石引導起源水流,細小的溪水分兩道蜿蜒向前。溪水曲折、婉轉,中途流經人工堆砌的山谷最后在三號樓附近拐彎流入主題景觀區(qū)。

3.4.2寧靜悠遠(三棟前部院落)

此處庭院面積不大,地處賓館中部,顯得格外靜。當細流經過之前的醞釀到達此時已較為成熟。整個庭院陸地部分鋪設小碎石,一條近似干枯的河道連接著前面的細流,將水引入一小潭之中,小潭中設三個涌水口,仿地下水涌出,一條木棧道穿插其中,全院野趣橫生,令人雖置身鬧市,仍能體驗山野之幽。

3.4.3樹大蔭濃(四、二棟間院落)

院中那棵生長了幾十年的桂花樹是全院的靈魂,以院中的桂花樹為主體分別設計峰回路轉景石和園中小憩石凳休息區(qū)。充分考慮了院子的可進入性,使空間更加人性化,更具有一種書香氣息。

植物運用上主要有:桂花、玉蘭、紅楓、南天竹等,隨園景肆意點綴,突出表現(xiàn)休閑式園林的隨意和輕松。3.4.4蓄(二棟前部院落)

水流經過不斷地積累到達此處已非常成熟,最后通過二棟門廳美人靠下部的跌水瀑布在二棟前積聚成了一個大的水面。依據(jù)地形又將水面做成三層跌水,水流從滾水壩跌下。水面中央設小亭,通達小亭的汀步用本地的紅砂巖組成,水面一直延伸到走廊的方亭中,將方亭突出走廊的部分做成水榭的形式,周邊設美人靠。水岸自然蜿蜒,用真石堆砌成自然駁岸。

植物運用上主要有:桂花、龍爪槐、芭蕉、杜鵑、荷花、馬藺等,從而將此園點綴得滿園春色,情景交融,令人美不勝收。

3.4.5海納百川(餐廳前部院落)

此處綠地地形狹長,自然形成落差,水流由二棟前大水面流經原由長亭改造的風雨橋,形成一段自然曲折的溪水,最后在自然高差處奔流而下,最后止于一深潭中,形成海納百川的自然景觀。岸線自然堆砌,石頭生動活潑,趣味盎然。

植物運用上主要有:桂花、桃花、海桐、鳶尾、蘆葦?shù)龋ㄟ^多種不同風格的植物和水景,將此景觀映襯出江南小鎮(zhèn)詩情畫意的意境,并充分體現(xiàn)出主景觀的大氣磅礴與韻味深長。

3.4.6大堂

大堂作為迎接賓客的地方,同時又在進入西餐廳的門口,正對大門,該處布置小型水池,自然岸線,水池內養(yǎng)紅錦鯉,在原有的墻上凹坑內布置堆石,內設流水。

3.4.7迎賓小亭和連廊

迎賓小亭內直立墻面布文化石,底部堆石,和大廳風格布局保持一致。原有連廊進行整修,靠內部墻面取消,靠外部把原有的窗面形式,改為江南園林院落院墻的景窗,創(chuàng)造豐富的景觀空間。

3.4.8其它小塊綠化及屋頂綠化

需要種植綠化的屋頂,內布50cm厚種植土,種植天鵝絨,馬蹄金等,屋頂邊凌空時,圍繞頂邊種植迎春,讓其自然下垂。

其它小塊綠地在院落內部的小庭院空間內,布置叢竹、芭蕉、蘇鐵等,從而營造出濃郁的中國古典園林氛圍。

4結語

休閑式生態(tài)酒店與現(xiàn)代功能型酒店最大的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其良好的生態(tài)性和自然性方面,園林景觀主題區(qū)別突出表現(xiàn)在“雅”與“靜”上。因此,其景觀園林比現(xiàn)代功能型酒店有更高的要求。園林景觀建筑空間的流動美是中國古典園林的特色所在,張家界湘電國際酒店園林景觀改造設計正是在把握本土特色的基礎上,糅合中國古典園林的特色造園手法,將張家界自然風光與人文內涵巧妙地結合到一處,將動之美與靜之美深蘊其中,從而給所到賓客一種如沐春風、自然舒適的愜意感受。該景觀改造自2007年初施工完畢后,以其自然、野趣和富含中國傳統(tǒng)文化趣味得到了甲方和四方賓客的大力贊賞。

參考文獻:

[1]陳國平,景觀設計概論[M].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

第8篇

關鍵詞:園林景觀;色彩設計;應用

在園林景觀中,色彩設計不僅帶來協(xié)調且美的色彩,還能賦予景觀時代氣息,滿足人藝術追求。只有全面、準確的掌握色彩設計原則及內容,才能使色彩設計發(fā)揮作用。色彩設計原則及內容、具體應用是以下研究重點。

1園林景觀色彩設計原則及內容

1.1設計原則

原則有和諧原則、整體性原則、顏色比例協(xié)調、韻律原則。一般來說,色彩設計表現(xiàn)載體主要為植物,但園林景觀構成除了植物之外,還包括水、雕刻和山等,不同元素有不同的設計方法,有不同形態(tài)及顏色,需堅持和諧設計原則,通過相似搭配打造和諧。色彩設計旨在促進整體美觀,并非單一存在,有整體性特點,設計時應整體把握觀賞效果,充分考慮到色彩景觀和地域特點的配合,全局規(guī)劃。顏色比例協(xié)調對于色彩搭配較為關鍵,比例大小直接影響著設計美感及效果[1]。顏色比例協(xié)調同時是順應自然的迫切要求,不同季節(jié)內綠色景觀及花卉景觀的數(shù)量不同,春季百花盛開,應暖色調較為突出;夏季太陽強烈,應綠色調較為突出,此時應適當增加綠色植物,促進整體協(xié)調。韻律原則較常見,通過規(guī)則重復或不規(guī)則重復達到景觀整齊目的,易被接受。韻律表現(xiàn)形式較多,如間隔型、重復型和漸變型等。

1.2設計內容

內容主要為園林景觀中的山體、地面鋪裝、水系、小品規(guī)劃、藍天、植被、碧海等實際載體,按當?shù)匚幕尘凹懊缹W原理,有機協(xié)調色彩,進而達到理想、滿意的色彩效果。經過設計的色彩景觀可影響觀賞者生理及心理,加上設計都是從諧度和整體出發(fā)的,故能體現(xiàn)以人為本及地域特色。利用色相、亮度及彩色的等設計小品和其他景觀等,可促進景觀多彩、豐富,使人感受到色彩之美,并刺激視覺,釋放負性情緒,如煩躁、沉悶等。

2色彩設計具體應用

2.1人工色彩

分為基礎設施、人文建筑和燈光色彩等。設計指示牌、服務區(qū)、廊道、茶水間等基礎性設施時,可運用形狀各異及色彩不一的設計方法,達到增添設施色彩的目的。燈光色彩是最為典型的色彩設計,不同功能、性質的景觀,有不同夜景,設計運用燈光色彩,可為夜景增添色彩,形成獨特的景觀夜景。人文建筑在園林景觀中有極大吸引力,設計有一定色彩特點及地域特色風格的建筑,對提升園林。

2.2自然色彩

自然色彩主要有綠色、山石色彩、水體色彩、生物色彩和其他色彩等。綠色為自然基礎色調,任何季節(jié)和低于的自然景觀均以綠色為主,以此便形成了綠色自然景觀。設計時,除特色型小品外,都應將綠色作為基調,整體把握。具體應用時,充分使用不同植物葉片的綠色,如淺綠色、灰綠色、藍綠色、墨綠色和褐綠色等,通過不同綠色的互相搭配,創(chuàng)造和諧、美麗色感,帶給人心曠神怡之感。布置花鏡和花壇時,應將綠色作為襯底,并盡量降低其高度,使花朵保持高姿態(tài),營造別樣意境。不同山石的形狀及顏色不同,地質原因不同也能使山石有不一樣的顏色,在景觀中運用形狀各異、顏色不同的山石,并與其他景觀相互協(xié)調,可有效提高整體的色彩美感。水作為生命源泉,通過自然或人為設計,使之展現(xiàn)不同形狀及色彩,如翠綠的湖水、白色的噴泉等,給人以美的享受。不同生物也有不同的顏色,借助其生態(tài)景象,可賦予景觀活潑、生動之感。紅、橙、黃屬于暖色系的基本色調,為暖色系設計主旋律。作為亮色,可見度較高,易引起視覺注意,可產生活潑歡,常應用于城市公園中。白、藍、青屬于冷色系的基本色調,為冷色系設計主旋律,可產生寧靜、莊重感,適用于莊嚴園林,如烈士陵園等,以此加強空間深遠感受,增加莊重感及歷史厚重感。紅和綠、紫和黃、橙和藍等是常見對比色,適用于廣場出入口或園林儀式等,使人產生濃厚、熱烈之感;使用對比色設計的園林圖案、花柱、花壇及立體造型等,也能豐富視覺效果。黃和綠、橙和紅等是相鄰色,借助相差不大的2種顏色,組成體系,可達到互相襯托、相輔相成效果;相鄰色明度有一定差異,但色相相同,合理搭配便能產生層次感、空間感。鄰補色屬于特別的色彩形式,設計中較常用,不僅能滿足大眾口味,還能帶來淡雅、和諧感受;在大面積綠色植物中少量插入紅色,既補充了色彩缺陷,還營造出和諧畫面;夏季荷塘上點綴的雨滴,也增添了畫面唯美感,展現(xiàn)自然特色。

3結束語

園林景觀色彩設計對專業(yè)性要求較高,應當嚴格把握重點,緊貼設計原則及內容,充分突出主題,達到整體統(tǒng)一和諧。設計師也要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設計水平,創(chuàng)造優(yōu)秀色彩景觀。

作者:錢永康 單位:杭州新澤園林設計有限公司

第9篇

1、有助于快速記錄靈感,積累設計素材

設計強調的是創(chuàng)作靈感,而這種靈感往往是瞬間出現(xiàn)的,具有偶然性、突發(fā)性和即時性的特點,只有通過手繪的方式才能夠將這些稍縱即逝的靈感記錄下來,可能手繪圖略顯粗糙,但是不能否認它在設計表現(xiàn)方面的快速性和有效性。縱觀國際上著名的設計師,無不是將手繪作為自己的主要設計表現(xiàn)手段。通過對學生徒手設計表現(xiàn)能力的訓練,學生可以通過手繪的方式將自己頭腦中對于設計任務的想法和構思進行勾勒,并用簡潔生動的形式體現(xiàn)出自己的創(chuàng)意理念和設計思路。同時,徒手設計表現(xiàn)形式可以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學生可以隨時將自己所看所想的東西記錄下來,不斷的為自己積累設計素材,提高自身的設計水平。

2、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與形象思維能力

園林景觀設計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要求學生必須具有足夠的空間想象力與形象思維能力,只有將二維圖形轉化為三維空間,在頭腦中對項目進行充分的構思和空間構成,才能創(chuàng)作出兼具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園林景觀設計作品。對學生進行徒手設計表現(xiàn)的培養(yǎng),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空間的認知能力、場景構建能力以及形體表現(xiàn)能力。同時徒手設計表現(xiàn)也是手、腦、眼共同配合的過程,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審美水平,是對美術功底的全面提升,可以說這種訓練對學生來說無論是在設計方案的構思還是設計圖的表現(xiàn)能力上都有很多好處,有利于學生職業(yè)的發(fā)展。

3、是電腦繪圖的必要補充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計算機技術發(fā)展迅速并深入到各行各業(yè)中,也為園林景觀設計行業(yè)提供了極大的發(fā)展空間。不可否認電腦效果圖比手繪圖的質量更高、效果更好、更具真實性,但是電腦效果圖將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并且過于程序化和模式化,缺少了一些人性化和生動性,如果需要進行調整也會大動干戈,甚至要重新出圖。而手繪圖的特點是消耗時間少、出圖速度快,生動自然,更便于修改,在實際工作中具有廣泛的用途,尤其是在方案未落實的階段,大量的電腦出圖將會增加人力和資金的投入,相對而言手繪圖更為經濟。

4、徒手設計表現(xiàn)探討設計方案的最有效手段

很多學生在接觸到電腦制圖后,被電腦繪圖軟件的強大功能所吸引,認為只要掌握電腦制圖能力就足夠了,不需要再進行徒手設計表現(xiàn)的訓練,這種想法是非常不正確的。可以說徒手設計表現(xiàn)是園林景觀設計的語言,通過線條、色彩的配合將自己的構思理念形象化、具體化,是對設計方案最直接最快速的表達,是與他人交流想法、探討方案的最有效手段。尤其在今后工作中,在與客戶探討設計方案時,通過手繪可以快速將客戶的要求和意圖快速表現(xiàn)出來,明確設計方向,減少因為理解不當而出現(xiàn)的設計失誤,對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客戶滿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園林景觀設計教學中提高學生徒手設計表現(xiàn)能力的有效途徑

1、加強對徒手設計表現(xiàn)教學的重視

徒手設計表現(xiàn)對提升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和設計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園林景觀設計教學中一定要加強對徒手設計表現(xiàn)課程的重視。園林景觀設計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專業(yè),屬于非藝術類專業(yè),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沒有美術基礎的,是需要在學校的教學活動中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比如從基本的素描學習透視關系,從靜物描寫中學習色彩構成,并逐漸安排寫生練習,到能夠對頭腦中的設計思想用手繪的形式加以表達,通過不斷的練習中積累經驗。這就需要學校在課程設置上要科學合理的安排,才能讓學生的徒手表現(xiàn)能力得以循序漸進的提高。

2、強化學生基礎訓練,提升專業(yè)素質

在園林景觀設計教學中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要以現(xiàn)代企業(yè)對人才的要求為基礎,而掌握一定的徒手設計表現(xiàn)能力是對設計人員的基本要求。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素質,一定要強化學生的徒手設計表現(xiàn)的基礎性訓練,而其中涉及了大量的基礎理論知識,比如透視原理、幾何構成、色彩運用、光影組合等等,同時還要求掌握園林制圖的規(guī)范和相關的行業(yè)標準,使用圖例要準確。通過對學生強化基礎訓練以及繪圖流程的規(guī)范化,培養(yǎng)學生徒手設計表現(xiàn)手法,強化學生對形體的把握,加強空間尺度感,使徒手設計表現(xiàn)能力能夠更好的為表達設計理念服務。

3、加強課程實踐訓練,提高徒手設計表現(xiàn)能力

課程實踐訓練是提高徒手設計表現(xiàn)能力最為有效的途徑,而臨摹優(yōu)秀的手繪作品是其中常用的教學手段,尤其對于繪圖功底較差的同學來說,臨摹是快速入門的最佳方式。學生在手繪模擬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徒手設計表現(xiàn)能力,還可以學習其中的設計思想,加強對設計方案的理解,可謂一舉多得。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要多與教師和其它同學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并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從而在徒手設計表現(xiàn)課程實踐中快速提高自己的表現(xiàn)能力和繪圖手法。另外,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將理論知識融合在課程實踐過程中,因材施教,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的設計能力得到潛移默化的提升。

4、與電腦繪圖教學相結合

實際上,徒手設計表現(xiàn)能力與電腦制圖能力是相輔相成的,徒手設計表現(xiàn)是電腦繪圖的重要補充,電腦繪圖同樣需要設計者具有美術基礎,才能準確的把握空間關系、色彩關系以及審美標準,從而制作出優(yōu)秀的效果圖。所以說我們在強調重視徒手設計表現(xiàn)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對電腦繪圖能力的培養(yǎng),畢竟這是當前園林景觀設計的發(fā)展方向和必備技能。在園林景觀設計教學中,將兩者有機融合在一起才是科學的方法。比如在設計方案的初期,主要是整體創(chuàng)意和概念方案,這時以徒手設計表現(xiàn)為主,而當方案確定后,以手繪圖為基礎,再用電腦繪圖進行方案深化和細節(jié)表現(xiàn)。

三、結束語

第10篇

一、“單色”層次變換理念

一種顏色作用在相同物體上,通過不同的角度、位置、濃淡等方式的變換,映射出的效果自然也會發(fā)生千變萬化的效果,而單一色彩的運用更加賦予物體本身的神秘感。在園林景觀設計當中,我國古代多以黑、白、灰、黃、綠等色彩為主,在進行色彩搭配的同時,也比較注重色彩的過渡,黑色向白色過渡時,總會在過渡地帶留有“灰色假山設計”,“過渡”這一理念便是單色層次變換理念的雛形。再如以黃色調為主的園林景觀設計中,我們可以將一種顏色通過由淺到濃、由濃至淺、濃淺交替等手段進行交相使用,充分發(fā)揮出金黃的富麗、古黃的濃重、淡黃的典雅、淺黃的溫馨。就屋頂而言,通過色彩的調配,將金黃色的琉璃瓦與古黃色的屋脊瓦交相搭配,延伸出一種彩杭交錯成文、色彩明麗鮮活的效果。在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這一“單色”理念是一種色調主旋律的體現(xiàn),通過各種過渡色彩所交相輝映,從而將一種主流色彩搭配、發(fā)揮到極致的表現(xiàn),當然這一理論的應用雖然廣泛,但是單色無論怎樣變換都略顯單調,在現(xiàn)代園林設計當中,這一理論只能成為大景觀當中的局部點綴,不能放眼全局。

二、色彩四季理念

“水光澈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園林既然是自然景觀的縮寫,那么當然要賦予園林景觀一種屬于四季變化的自然理念。無論是水光澈艷、山色空蒙,還是淡妝出塵、濃妝貴雅,自然四季當中所有的變換理念都會賦予園林景觀鮮活的自然生命,就像詩中所寫的“總相宜”一樣,這是一種色彩搭配的絕妙理念。在大自然當中,冷暖變化剛好可以用四季表示,“春夏秋冬”成為了自然變化的理念,比如在園林景觀當中“春色”勾勒桃紅柳綠;“夏色”化作碧水藍天;“秋色”演繹高貴成熟;“冬色”鏈接艷麗脫俗,四種色系組成了四大空間,而在園林景觀設計當中,每一個空間的變化又是襯托其他空間不同的前提。在日本岐阜縣的一處園林中,設計師瑪莎•施瓦茨用紅、綠、黃、藍組成了四種別具一格的庭院,以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感受進行景觀內事物的組合。在夏季庭院中,無論是小品、配置、盆栽都賦予了青藍色調,使人每每走進庭院都能感覺到清風習習,心曠神怡。國際上認為,無論是色彩四季理論還是現(xiàn)在的十二季色彩理論并不適合黃種人,而比較適合西方人。比如十二季色彩理論是祺馨色彩創(chuàng)始人劉紀輝女士從《ClourMeBeautiful》帶來的,她同時制定了黃種人色彩季型劃分的國際標準。但筆者認為,四季色彩理論與勾股定理一樣,不管是到什么樣的國度,都是不變的。這是一個行業(yè)的理論基礎。不管以后是6、8、12、36,或者48、72,都是一種商業(yè)元素的加入,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得越來越多,不要被單純的數(shù)字所局限,我們要做的就是將其色彩搭配以及變換形式充分運用到園林景觀設計當中,以組合的形式延續(xù)這一理論的發(fā)展觀念。

三、色彩地理學理論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色彩地理學的影響最大,環(huán)境、氣候、地域文化、自然因素等都是作為“可影響”元素存在的客觀事實,而這些元素也正是我國地方形成不同文化的主要來源,如果充分地將這些因素運用到園林景觀色彩設計當中,不僅能夠充分的展地域文化,同時還能構建不同的景觀風采。比如江南水鄉(xiāng)氣候宜人,地理環(huán)境頗為溫和,所以在色彩的搭配上,江南等地的設計師更喜歡運用冷色調以及綠色,這樣不僅能突出江南風景的修理宜人,還能對燥熱的天氣添一絲涼意;東北地區(qū)冬季寒冷、夏季宜人,并且有著廣袤的田野以及獨特的雪景,所以當?shù)氐脑O計師多以暖色調為主,暖色調不僅弄夠突出寬廣的環(huán)境氣息,還能夠為冬天添加一絲暖意。當然地理色彩的應用遠遠不止這些,色系與色系之間的聯(lián)系也因當?shù)氐母黜椧囟饾u變化,在設計時最為重要的就是不拘一格,既要聯(lián)系當?shù)氐膶嶋H情況,又要從表象的意義當中脫離出來,針對當?shù)氐牡乩憝h(huán)境,賦予最為貼切的“感官色彩”。

四、結語

“不拘于型、不拘于色”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園林景觀當中的意念重點,在設計當中應注重型與色的地域性搭配以及空間概念搭配,不單單運用一種色彩,也不將復雜化作為顏色變換的重點。在我國古代,園林大師們雖然技藝手法不同,但是對于色彩的運用卻偏愛使用“三種色彩”,也就是說在一個園林當中,最多能看到三種主色調的色彩,秉承了“過多而不及”的中庸思想。而現(xiàn)代,我們更注重思想文化的開放向,對于視覺刺激有著熱衷的喜好,所以園林景觀設計當中加入了微妙的色澤變化,通過細微的感覺影響色彩的搭配,當然無論今古,各有千秋,本文當中的三個理念只是一種比較傾向于現(xiàn)代文明的思想,希望能有更多有識之士為我國的園林景觀設計做出貢獻。

作者:鄧世奇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

第11篇

(1)同色相的變化與統(tǒng)一

一般情況下來講,同一色相主要是指在色相環(huán)上的色相距離在15度上下的色相。這種色相對于人的視覺來講根本區(qū)別不出來,所以通過這種色相可以構建一個整體統(tǒng)一、雅致的一個氛圍,但極個別的情況下也會造成過于呆板、單一的效果。所以同類色相可以在各種色相的對比中起到有效的緩沖作用,在進行景觀色彩設計的過程中,最好使用面積較大的背景進行處理也可以用色彩較為單一的景觀予以替代。例如,在進行道路景觀設計的時候,可以將綠色作為道路中綠化設計的基礎顏色,這樣做有以下兩點好處:①通過綠色的基調可以有效的緩解行車司機的視覺疲勞,對提高司機駕駛的安全性有所幫助;②綠色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可以從視覺上給人以希望的感覺。在進行綠化植物選擇的時候可以選用具有一定的色相變化的植物,同時在進行園林搭配時需要注意對統(tǒng)一色相的運用,這樣可以有效的使景觀在重復出現(xiàn)的過程中達到統(tǒng)一的境界,由于其綠色的色調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在綜合情況的作用下會呈現(xiàn)出多層次的視覺效果。

(2)不同顏色的對比

通過以上的敘述可以知道同色相的顏色變化并不明顯,在較大的范圍內使用這種設計方式會在一定的區(qū)域內造成綠化效果過于單一,所以需要在園林景觀色彩設計上加入不同的色相的顏色進行對比,這樣可以將景觀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這種在園林景觀色彩設計的過程中運用不同色相的設計手法在構建豐富的色彩中是較為常用的一種方式。例如,在進行道路周邊的景觀設計的時候,可以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用色相的植物進行搭配這樣可以通過色彩的變換給人以舒適的感覺。例如在對停車場等到規(guī)模的廣場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一般采用葉子的顏色與花的顏相不同切對比度較高的植物進行綠化帶的設計,這樣可以起到更加引人注意的效果。

2園林景觀色彩設計

(1)園林景觀的色彩

一般情況下來講,對園林進行景觀設計來講,一定要注意將整個園林的設計顏色對周圍的環(huán)境色彩進行統(tǒng)一協(xié)調,并且使色彩的設計達到主次分明的程度,這樣就在園林景觀顏色設計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配色與主色的區(qū)別。但是僅僅通過配色一項設計并不能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與周圍的環(huán)境形成一個較為協(xié)調的整體,但是一定要確保可以與周圍的景觀保持一種可調和的關系。對于不同的地域來講,其色彩的調和以及配比的方式也不同,要根據(jù)周邊的實際條件進行色彩的選擇與配合,但是必須要圍繞著一個主線來進行,就是要確保可以與周邊的環(huán)境相融合。

(2)園林景觀的色彩造型

在對園林景觀色彩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一些色彩造型的方法,通過色彩的造型方式將建筑物突出成該區(qū)域內的標識或者是人們可以區(qū)分出的一個焦點,但是在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確保設計所使用的色彩要與周圍的環(huán)境相匹配。

(3)園林景觀的色彩過渡

在進行園林景觀的設計時,一般都會劃分出幾個不同的空間,每個空間之間都要經過一定的過度才能達到協(xié)調。在運用色彩時,也要對每個不同空間的色彩進行聯(lián)系,使得園林景觀的每一個部分都能夠得到色彩效果的調和和對比。在進行園林景觀的形式布置時,要對體、面、線、點等進行利用,這樣可以對景物的剛柔、弱強以及動靜進行表現(xiàn),讓景物產生一定的節(jié)奏感,相對應的,可以對不同的色彩空間進行營造,使得它們能夠在彩度以及明度上有所區(qū)別,連接成一個有韻律有節(jié)奏的色彩空間。

3結語

第12篇

首先,利用植被、花草塑造綠道骨架,吸收城市污染物,美化環(huán)境,體現(xiàn)城市形象。其次,通過綠道的連接將各類城市空間有序整合,使得人們的出行生活更加舒適便捷,有利于發(fā)展與提升城市綜合環(huán)境。再次,通過創(chuàng)造符合地域文化特色的綠道,可以增加城市的識別度,打造城市名片。

2“生態(tài)綠道”有效應用的具體措施

2.1完善綠道建設體系

根據(jù)國外先進的經驗與研究成果,補充建立屬于我國的生態(tài)綠道管理制度,將綠道規(guī)劃引入我國城鄉(xiāng)規(guī)劃中,從“社區(qū)———城市———區(qū)域”3方面分層次進行規(guī)劃。根據(jù)社區(qū)居民與附近道路要求,由點到面擴展為整個城市,最后發(fā)展為整個區(qū)域的有機連接,實現(xiàn)“微觀———中觀———宏觀”3層面的全方位建設體系逐步確立。

2.2根據(jù)城市地域特點設計

規(guī)劃時首先要考慮當?shù)氐牡匦蔚孛病⒌缆凡季帧⒆匀粻顩r、人文風俗因素等,通過對這些情況的詳細了解,將綠道與城市原有資源相結合,既節(jié)省建設成本,又可保護當?shù)厝宋奶厣谠O計上符合當?shù)厝嗣竦纳盍晳T,達到改善生活環(huán)境,提升城市水平的目的,有效實現(xiàn)其傳承城市文化的功能。

2.3整合破碎生境

現(xiàn)代城市化的大規(guī)模發(fā)展使得我國城市盲目擴張,這勢必造成原有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破壞,而綠道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決此問題:一方面將城市生態(tài)體系中原有資源,如物種、河流水源、廣場、公園、山林等通過綠道規(guī)劃聯(lián)系在一起,保證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在原有生態(tài)環(huán)境基礎上引入新的物種(多種動物或植物)及擴大綠地面積,實現(xiàn)生物的多樣性。

2.4完善配套設施

根據(jù)場地條件設置服務設施,優(yōu)化服務半徑,增加標識系統(tǒng)、信息系統(tǒng)、應急救援系統(tǒng)、照明系統(tǒng),最終實現(xiàn)方便居民、游人、市民的目的。因綠道交通以步行、自行車、游船、觀光車等慢行方式為主,故綠道設計時要合理設置交通設施,完善綠道功能,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在敏感性強地帶的綠道周圍加強交通維護,建立地道或天橋來分散車流與人流,建立護欄減少人們的進入與活動,改變步行綠道的方向來減少對環(huán)境的干擾,解決生態(tài)與人車之間的沖突。

2.5注重人性化、多樣化服務

將更多的人性化服務加入規(guī)劃設計當中,根據(jù)每個區(qū)域的特點進行構思,增加其生活服務功能,如在人流量或車流量多的地方,通過綠化隔離出較為寬闊的步行綠道,減少安全隱患與環(huán)境污染;或者在城市中心的綠道可以加強對娛樂健身器材、座椅休息的配備;或者將綠道花卉布置成城市標志、人文造型等,美化環(huán)境的同時可以增添城市的個性化色彩,打破單一性,實現(xiàn)多樣化服務。

3結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州市| 白水县| 浮山县| 平阴县| 巴里| 新乡市| 哈巴河县| 乐安县| 阿荣旗| 平陆县| 望都县| 察雅县| 宾川县| 儋州市| 新乡市| 泗阳县| 南木林县| 庐江县| 平山县| 周至县| 宁化县| 宁河县| 达州市| 福建省| 博野县| 当涂县| 仁寿县| 澳门| 巩留县| 林州市| 汨罗市| 瑞丽市| 清水县| 苗栗市| 左云县| 平度市| 平顶山市| 平昌县| 巴中市| 盐边县| 资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