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6 15:44:5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中醫英語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醫學英語:涵蓋面;“內容型”教學;實踐訓練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1-0160-02
國家教育部〔2005〕1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提出“以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為突破口,提高大學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能力,建立個性化教學體系,切實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本著“學以致用”的精神,近年來英語教學以“實用”為原則開啟了專業英語教育教學的新局面。各大中醫院校也開始了醫學專業英語教育的探索之路。醫學與語言的結合,中醫與英語的融匯,專業與工具的應用成為中醫院校專業英語的研究熱點。中醫院校醫學英語以全面培養學生“五項”(聽、說、讀、寫、譯)綜合能力為基礎,教學模式的構建,教育團隊的建設,教材設備的完善等方面還在研究中,特別是確定明確的涵蓋范圍,設置相應的教學環節,構建全面實用并具有競爭力的教學模式是目前中醫院校專業英語面臨的首要問題。
醫學專業英語教學是培養學生的專業英語能力,在全球背景下推動中醫藥發展的基礎上制定出“內容型”教學模式,其涵蓋面包括對于教學目標,教學對象,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及實踐訓練的界定與規劃。
一、教學目標
中醫院校醫學專業英語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在“一般要求”“較高要求”“更高要求”三個層次上的“五項”能力得到綜合全面的提高,是學生能夠在科研與臨床上運用醫學英語解決相關專業問題,系統地掌握醫學英語,以增強職業競爭力和科學研究力。
二、教學對象
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為例,醫學英語教學對象目前是七年制本碩和五年制英語方向(針推、中醫)的學生。一般在大三下學期或大四兩個學期開設醫學英語的兩門課程:中醫英語和西醫英語。近年來各個高校都開展了公共英語特色化教學改革。2012年4月21日在青島舉辦的“全國中醫西醫教學與教材研討會”上,各大高校專家紛紛提出了“公共英語專業化”的試改提議,這一議題預示了未來大學英語教學的轉型路線。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也確立了“專業化”這一改革方向,教學對象將逐步擴大到所有臨床相關專業,并擴充學時數以保證醫學英語授課內容的充實與完整。
三、教學模式
依據確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我們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上做出了改革和調整。在原有教材《中醫基礎》(TCM Basics)、《中醫診斷學ABC》(Diagnostics of TCM)和《醫學英語基礎教程》(英文版)的基礎上,還在編充能夠滿足“五項”教學的配套教材,如《西醫英語教程ABC》(ABC Medical English)、《中醫英語教程ABC》(ABC Medical English of TCM)、《針灸學ABC》(ABC Acupuncture)等多部教材。學校還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和網絡平臺來支持課件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對于教材的擴編和補充是確定“內容型”學習模式的基礎。“內容型”教學模式是通過運用目標語把語言學習和學科學習結合起來,并通過對學科的學習來獲取語言能力。這種模式打破了醫學英語教學與醫學專業知識學習的壁壘,兼顧并融合了語言與專業兩個系統。這種模式我們可以向日本學習。日本較早地開展了綜合性的醫學英語教學,推廣“內容型”的學習模式:討論式學習,病例分析,教學查房,多媒體教學,角色扮演等,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動力。日本德島大學醫學院每周舉行3次醫學英語講座,內容可為個人的研究進展,也可為《Cell》《Nature》等刊物的論文思路[1]。這些訓練使醫學生的醫學英語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
中醫英語與西醫英語為醫學專業英語教學的兩大板塊,在“內容型”的教學模式下,兩者兼顧綜合性培養學生的“五項”能力。西醫英語教學中,詞匯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我們研發了以“詞素”為中心的“思維導圖總結”法,在實際教學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鞏固了學生對醫學詞匯的記憶和掌握,為閱讀和翻譯等項目奠定了基礎。在中醫英語教學中,特別要注意文化背景知識的講解。中醫學在其形成和發展中,受到中國古典哲學和傳統文化的深刻影響,其語言和表達中吸收了大量的中國哲學思維和文學術語表達。在講解中,闡述和介紹文化背景知識,引導學生進入文化語境,這對中醫英語詞匯的記憶,理論的理解,實際的運用都至關重要。中醫雖然在理論體系和臨床實踐上與西醫具有較大差異,但兩者都是研究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現象,都是為防病治病。
四、教學方法
在“內容型”學習模式的理念下,我們主要采用自主學習,考學一體,比較聯系和實踐訓練等幾種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根據自己的教育狀況和需求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材料,應用合適的學習策略,自我檢測評價學習效果。其理論基礎是基于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和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 psychology)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語言在教學中要以學習者為中心 [2] 。這種構建主義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進行自我監督和調控,并引發約束機制的認知行為。在教材的編寫和課程的設置中,為了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還配套了“啟發式”的“內容型”學習內容。如“問題導入” “話題討論” “情景對話”以及課后的研討、報告、團隊作業等。考學一體則以提高學習效率,加大學習強度的方式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對所掌握的知識迅速反應,設置與授課內容相對的多元隨堂考試模式,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比較聯系法將中西醫文化背景及詞匯的共性與區別進行比較聯系,詞匯是“五項”的基礎,這一方法特別適用于詞匯的記憶,也突出了以詞素為中心,以文化為背景的“內容型”學習模式之要義。比較聯系法特別適用于易混詞匯、一詞多義以及系列詞組的記憶。如介紹“氣”時,把中醫學中涉及的各種氣放在一起講解,“正氣”的表達有:healthy energy; innate vitality qi; vital qi等,“邪氣”的表達有:evil energy;evil factors; pathogenic factor等 [3] 。同時比較這些表達之間的不同,以加強區別和記憶。其他一些具體的學習和教學方法我們還在探討實踐中。
五、實踐訓練
實踐訓練對“五項”提出了新的要求,實踐是掌握一門技能的最終途徑,在詞匯的基礎上,可以側重鍛煉翻譯、口語等實際語言運用能力。中醫院校醫學英語的專業與語言結合特色就體現在實踐的過程中。科研、會議、臨床將是實現實踐訓練的三大途徑,其對五項的側重要求也有不同(如圖)。
■
科研方面,閱讀和寫作是重點和難點,要求的級別是“更高要求”。中醫翻譯不僅是兩種語言的轉換,更是兩種文化的融合 [4] 。目前,醫學生的醫學英語水平嚴重阻礙了其對國際前沿學術成果的閱讀、翻譯、理解,用英語在國際期刊上也有很大困難,科研能力因醫學英語受到很大局限。所以在科研上鼓勵學生多閱讀學習英語論文,直接接觸一手科研成果,組成科研小組定期交流、討論。美國當代翻譯理論家奈達(E.A.Nida)把翻譯看成交際活動,運用交際學理論,將通訊論和信息論用于翻譯研究[5]。由此“合作原則”成為醫學英語攻破科研翻譯與閱讀的重要方法。聽力和口語可在臨床與會議中采取情境模式。在前期的基礎教學中,我們會讓學生進行一段時間的新聞英語聽說訓練,在奠定了良好的聽說基礎后,再將醫學專業英語運用到臨床與會議的情境中。會議強調聽的理解與說的表達,涉及比較專業的學術名詞和前沿的學術理論。而臨床則是將基礎的詞匯、口語運用在與病患交流、病例書寫等方面。寫作是在聽、說、讀、譯過程中通過積累與模仿而逐漸培養的一種能力,科研論文、病例書寫、會議記錄、讀書摘要等都是寫作的訓練項目。這些訓練可安排在醫學生大四、大五兩年的學習實踐中,而基礎課程則提前到大二、大三的課時安排中。充實教學內容,拉長教學戰線,豐富教學層次,加強實戰效果一直是我校醫學英語改革的努力方向。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研究總結出中醫院校“西為中用”的教育原則,“內容型”教學的教育模式,確定了以培養學生“五項”綜合能力為核心的教育目標。在教學中運用了多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提供了科研、會議、臨床三大實踐途徑,即保證了醫學英語的基礎教學,又在實踐中鞏固和提高了醫學英語的教學效果,建立起涵蓋教學目標,教學對象,教學模式,實踐訓練幾大內容的統一的教育系統,這一涵蓋面的確立指明了中醫院校醫學英語的發展方向,并讓我們確定了今后要完善的具體配套內容。
參考文獻:
[1]程井軍,馬駿.中醫院校醫學英語專業英語教學現狀調查與改革芻議[J]. 長江大學學報,2011, 1 (8): 203.
[2]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
ford:Pergamon,1981.
[3]柳月娟. 中醫院專業英語教學的幾點體會[J].中國民間民族醫藥,2011(5): 55.
一、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現如今在全球一體化的形勢下,醫學技術上的交流與共同發展,是醫院一起發展的要求之一,英語作為國際語言,在醫學領域的溝通和相互學習上起著橋梁的作用。醫學英語作為英語教學分支中實用性較強的分支,因此我國現在對醫學方向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已經全面的發展,我國現代醫學的技術還需要跟國外發達國家進行學習,而且,中醫理念在國際上的發展也使得我們需要掌握英語從而進行醫學學術上的交流活動,本文就通過對醫學方向英語專業踩人培養的模式進行研究。
經濟發展與教育文化全球化進程不斷發展的如今,我國作為一個包容性的大國,在與世界各國的文化科技教育經濟等交流上始終保持著積極地態度,在醫學領域,我國也積極地學習國外先進的臨床技術和臨床經驗,因此,對于我國醫學發展來說,英語專業的教育對我國與世界進行學術交流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在如今我國很多的醫學院校都積極的開展外語專業,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國的醫學專業的英語教學整體的還并不完善,還有著很多的局限性,很多學校對英語專業的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英語專業在醫學方向的教學模式還有待改進等等情況,這些情況制約著我國醫學方向英語專業人才的培養,因此我們應該重新審視醫學方向英語專業教學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并根據這些挑戰積極地轉變教育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越來越多優秀的醫學方向英語專業人才。
二、醫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實踐分析
1.注重醫學英語與基礎英語教學之間的銜接。通過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來進行基礎英語向醫學英語的轉變勾連,首先對于這種分層教學的模式,是通過學生在入學后的第一年于第二年主要進行基礎英語的教學,夯實學生們的英語基礎,然后再后面的學期中針對醫學方向進行英語教學然后加強醫學英語的理念教育,通過鼓勵學生們在主動去學習和掌握醫學英語知識,鼓勵學生們自主進行醫學專業英語專業的文章,使學生們能夠主動地把握好課上的時間去學習和掌握醫學英語的基礎知識,然后通過課后時間去自己探索掌握課本以外的醫學英語知識,然后通過讓學生們自主撰寫英語論文,自主進行醫學英語學術的交流溝通。從教師方面,首先要培養出一支專業技術過硬的教師團隊,只有這樣才能保障醫學英語教學的質量,使得在學生們進行分層教學的轉變時候,不會很吃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采用多層次多角度的教學方法,不斷的激勵學生對于醫學英語專業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們對于醫學英語的應用能力。
2.多媒體輔助教學。為了能夠使得醫學英語專業教學能夠滿足學生們的不同需求,也為了能夠更好的激發起學生們對于醫學英語的學習潛力,在傳統的醫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適當的進行個性化發展,通過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法,使得學生們能夠通過多媒體網絡進行學習,多媒體教學能夠使得學生們自主掌握學習的時間,在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下,不同于傳統的面授教學,新的教學體系也可以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學生們在通過多媒體進行系統性的知識點梳理之后,還可以根據自身的對知識的理解來發表不同的見解,進行開拓了學生們的思路,也使得學生們能夠更深入的進行學習研究,更能促進醫學英語教學的的高效開展,使得學生們能夠充分的掌握知識點,并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提供自己對于醫學英語的利用能力。
3.注重醫學英語專業與其他專業之間的交叉融合。對于現如今的醫學全球化的發展現狀,培養出適應時展的醫學英語專業人才對于我國醫學事業的發展尤為重要,很多學者們都發表了關于開展醫學專業英語人才培養的戰略思想,對于如何進行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以及教學要求都提出了比較詳細的表述,而且在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提高以及對于人才的評估手段上都提出了科學的方法,在進行創新型的醫學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體制上要通過以改革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手段為基礎,進行穿心,在醫學英語專業培養同時咬咬增加與其他專業的交叉融合,使得學生們能夠全面地發展,以滿足社會的需求,發展出復合型醫學英語人才。不僅僅在醫學專業上的交叉融合還要加強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有機交融,以及本土文化與國際文化的相融合等。
三、結語
對于培養醫學英語人才上,我們要加強各大醫學高校的醫學英語的教學觀念上的轉變,讓醫學英語教學的成為英語教學中的重心所在,在改革教育模式的同時,還應該不斷的結合我國醫學的發展特點,探索出一條適應我國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特色道路。充分利用現代科技與教學的有機結合,從而實現高效的醫學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