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4 03:28:2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鄉鎮行政會計工作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問題;對策;概況;預算編制;職責劃分;預算管理制度
具備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被稱為行政事業單位,執法監督與社會管理為其必須履行的職能。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眾多,涉及范圍較廣,如政府、教育、科技等單位,因此其具有龐大的資產。據相關數據統計,國內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結果顯示,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共130萬家,8.01萬億元國有資產總額,其中5.31萬億元為凈資產總額,與國有凈資產總額相比,其所占比例高達35.14%。為合理分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提高資產利用率,必須重視部門預算問題。作為政府預算編制的重要方式,部門預算由單位各個部門編制,以此將各部門全部收入、支出狀況充分反映出來。相比傳統預算制度,部門預算的應用可提高管理預測能力,增強行政單位工作透明度,并能夠在相應條件下對財政改革制度的具體情況加以反映。但現階段,我國并沒有建立完善的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制度,還存在諸多問題,為此,要求相關人員、部門必須重視部門預算問題,正確處理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辦公高效,加快廉政建設步伐。
1 部門預算的概況
部門預算是指政府預算編制的一種制度與方式,其通過政府各個部門編制,以此對所有部門的收入、支出情況加以反映。實施部門預算,可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增強行政單位工作透明度,是降低率的有效途徑,是現階段財政改革的主要組成部分。
作為市場經濟國家財政管理的基礎形式,部門預算的實行,應在預算編制內納入部門所有財政性資金及部門所在單位收支。其編制方法如下:
1、選取標準收入預算法進行收入預算編制。通過調查國民經濟發展情況及重點稅源,進行收入動態數據庫、國民經濟綜合指標庫的建立,并在分析、論證經濟、財源及其變化發展的前提下,進行財政收入有關指標的合理選擇及進行標準收入預算模型的建立。按照可預見的經濟性、政策性和管理性等因素,對修正系數加以確定,并進行標準收入預算編制。
2、選取零基預算法進行支出預算編制。基本支出預算與項目支出預算為支出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本支出預算主要選取定員定額管理的方式,根據工作福利標準與定員編制依次核定人員支出預算。根據部門性質、職能與工作量區別等對日常共用支出預算進行多個層次的劃分,并進行中長期項目安排計算的合理制定,在與財力具體情況相結合的前提下,在預算內對急需可行項目進行優先安排。以此進行綜合性財務部門預算的編制。
2 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存在的問題
1、職責劃分不明確。預算管理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各個部門緊密相連,密切配合。但現階段因預算認識存有偏差,導致行政事業單位存在組織結構設置不合理,職責劃分不明確等問題,特別是同時存在多重、無人管理現象,導致責任、權限矛盾激增,最后將對預算編制的合理性、準確性造成嚴重影響。
2、部門預算管理制度不完善。作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有序進行的依據,部門預算管理制度是會計工作效率提升的保證。部門預算實施后,會計預算工具和程序、會計數據和信息表現形式、會計檔案保管方式等產生了極大的改變。通過部門預算管理制度的制定,可滿足內部會計管理內容調整需求。因現階段部門預算管理制度不合理,將為財務會計預算工作帶來極大的難度,甚至出現違法違規操作行為,為此,必須重視部門預算管理。
3、部門預算人才缺乏。為滿足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需求,相關部門必須對部門預算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加以重視,擴寬渠道、培養人才,這是財會人員素質提升的重要保障。人機協調工作是部門預算工作順利運行的基礎,其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為人。目前,存在部門預算人才缺乏的問題,如部分部門財務會計人員是過去手工會計、出納等通過短期培訓而來,新形勢下,無法適應部門預算管理需求,無法準確測算部門資金預算額度,無法對軟件處理功能進行靈活應用,無法在預算信息加工處理中合理運用會計數據。
4、部門預算編制不規范。作為衡量預算編制科學、合理的標準,必須確保支出定額體系的完整性,這也是順利執行預算編制及完成年度工作的重要保障。目前傳統“基數加增長”的預算編制方法仍嚴重影響著部門預算工作的開展,產生此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支出定額體系不完善。此外,因缺乏定額標準,無法對資源工作合理支出規模進行準確確定,這都增加了預算編制的難度。
3 應對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問題的解決對策
1、加強預算執行情況分析與信息反饋控制
(1)強化分析上一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在單位預算編制中,財務各項收支計劃指標的參考依據通常都是上一年度的具體執行數據,通過本年度單位工作計劃、任務要求,并與單位本身財力情況充分結合,以此對預算加以確定。在全面分析、總結上一年度預算執行情況的前提下,需對財務收支、財務活動規律進行充分掌握,并對各項收支標準執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通過比對工作情況,對本年度收支各類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對財務管理內的經驗教訓進行合理總結,提出本年度增收節支措施,為本年度預算編制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
(2)強化分析本期預算執行情況。預算執行過程中預算管理部門需積極主動整理、分析預算信息,如預算工作計劃、工作任務等。
(3)多層預算管理跟蹤報告制度的建立。根據預算內容劃分,進行日報、周報、月報等。各預算職能部門需定期跟蹤分析、控制歸口預算目標,預算管理委員會需組織各部門定期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及時找出預算執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做好處理工作。
2、健全部門預算管理制度
部門預算實行后,系統正常、安全是管理制度制定的關鍵。為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順序進行,要求相關部門必須建立、健全部門預算管理制度。對財務會計人員進行崗位責任制的制訂,重點工作崗位要求達到分離職權,有效避免違法違規行為的出現。在部門預算系統操作環境中,應進行一系列完整、嚴格操作規定的制訂。要求該規定必須明確職責、合理確定預算管理程序,實現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提升。
3、提高部門預算人員素質
為滿足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需求,必須對部門預算人才素質加以重視,進行復合型會計人才培養。在此基礎上,要求財務會計人員必須熟練掌握預算工作流程、全面了解預算知識,并具有較高專業素養與道德品質。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必須嚴格按照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財會人員專業技能方案、計劃的制定,如在職培訓、業余進修等,以此對財會人員的部門預算能力進行有效提升。同時,加大專業人才的引進,完善組織內部結構,實現行政事業單位的快速發展。
4、規范部門預算編制
作為一項極為復雜的系統工程,預算支出定額制定要求業務工作量化指標體系具有科學性、合理性,以此對單項業務工作定額標準加以確定。首先,根據性質將經費支出進行3部分劃分,如基本人員機構支出、基本業務經費支出和項目支出。其次,分類、歸納、整理業務工作內容,對業務支出定額依次制訂。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事業發展計劃的綜合反映,部門預算是單位宏觀調控能力提升與資金利用情況改善的重要途徑,是關乎單位整個管理環節、集預測、決策為一體的綜合性工作。基于此,行政單位管理人員必須對部門預算工作加以重視,切實履行預算工作的主體責任,實現預算編制的合理性、科學性、可行性。
參考文獻
[1] 張建碧. 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原因與對策[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0(12)
[2] 陳麗娟. 部門預算編制和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09(05)
[3] 歐陽華生,張海洋. 廉政的制度約束效應國際比較研究――基于預算透明和審計制度視角[J]. 公共財政研究. 2015(03)
[4] 顏炳芹,張保華,張金星.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部門預算管理工作[J]. 科技信息. 2009(23)
一、強化重點,狠抓財政增長不放松
根據年初縣下達我鄉2009年財政收入計劃,全鄉一般預算收入按20%增長,我們確定以地稅和其他收入為重點,加大收入征管力度,保證我鄉財政收入及時均衡入庫。一是認真做好地方工商稅征收工作。針對今年地稅任務大,稅源分散,稅額小等特點,采取了經收與突擊征收相結合,全面征收與重點征收相結合,在冊征收與清理
3、契稅收入15萬元,比上年同期8萬元增長87%。
4、其他收入74.8萬元,比上年同期65萬元增長15%。
二、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會計工作站平穩運行
4、會計集中支付工作。按照“預算自編、賬戶統管、集中核算、票據統管”的要求,統一會計核算和賬戶管理,進一步規范了我鄉財政財務管理。各單位銀行賬戶取消后,統管包括政府機關、中小學校、七所八站等54個單位,統管資金540萬元。嚴格使用財政專用票據,杜絕了各單位坐支、挪用和私設“小金庫”,端正了行業風氣,避免了腐敗現象的滋生,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凈化了管理環境,理順了財經秩序。嚴格審批程序,切實做到“收入一個籠子,支出一個口子”。
三、嚴格執行國家惠農政策,扎實推進對農民的各項補貼工作
2009年,為使對農民糧食補貼、退耕還林和兩免一補政策進村入戶、家喻戶曉,我們首先認真制定了政策宣傳方案,明確宣傳任務,加強宣傳領導,精心組織宣傳活動,充分利用鄉廣播、電視、板報、標語和各種會議等宣傳媒體,對糧補各項政策進行廣泛宣傳。經過宣傳,有效地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開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其次,進一步加強農民補貼網絡建設和基礎數據審核管理工作,程序規范、穩妥操作、數據準確、錄入及時,填報無誤。至此,建立“中國農民補貼網”工作圓滿劃上句號,出色完成任務。其三,建立對農民各項補貼資金專戶管理制度,強化紀律約束。在資金兌付的過程中,我所突出了一個“快”字和一個“穩”字,既將好事辦早,以將好事辦好。嚴格按照“四到戶、六不準”,保時、保質、保量將各項資金發放到農戶手中。載止目前,糧食直補和綜合直補資金58.8萬元和退耕還林資金33.8萬元分別發放到7673戶和914戶農民手中,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得到了農民的歡迎和全社會的廣泛贊譽,兩免一補資金76.5萬元全部撥付兌現到位,發揮了較大的政策效應。
四、強化內部管理,樹立良好窗口服務形象。
(1)強化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質。在日常工作的同時,注意抓好政治理論學習。一是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黨的“十七”大精神,不斷增強干部的政治鑒別力,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農村財稅工作。二是深入開展“一學雙爭”活動,積極爭創“學習型機關、學習型干部”,為全面完成財政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2)遵守紀法,為政清廉。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克已奉公,廉潔勤政,始終堅持對全員開展“四珍惜,四樹立”教育(即珍惜崗位,樹立敬業意識;珍惜形象,樹立財政意識;珍惜權力,樹立公仆意識;珍惜榮譽,樹立奮進意識,),以“學、比、看”三項活動為載體,推進勤政,即“學”就是學政治、學業務,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比”在工作中營造出你追我趕、爭創先進的氛圍,比實績,比貢獻;“看”,在日常工作中,看誰的業務水平最高,誰最廉潔,誰最文明,誰形象最好。
五、2008年工作計劃
一是繼續加強干部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業務理論學習,增強干部職工的集體榮譽感。
二是大力培植財源,促進經濟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按照建設中心鄉鎮的戰略目標,充分發揮和運用財政職能,抓好項目篩選和上報,積極籌措資金,支持工業上臺階、農業有提升,促進縣域經濟全面發展。
三是狠抓預算管理,確保目標任務的實現。嚴格收入目標責任制考核,按照依法征管、應收盡收和“抓大不放小”的稅收征管原則,加強對各項稅收和非稅收入等的征管,確保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從嚴控制人、車、會、話和修繕購置等一般性經費開支,全面推行政府采購和控購制度,加強對非生產性資金支出的管理,規范收支行為,促進增收節支。
四是全面落實惠民惠農政策,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積極推進農村綜合改革,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
五是深化財政各項改革,提升財政管理水平。強化綜合財政預算,認真推進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全面實施新一輪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積極落實公務員工資和津(補)貼改革制度,全面推行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繼續完善會計集中核算工作,切實抓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專項資金支付管理辦法的實施,繼續深化政府采購,不斷強化國有資產監管,繼續抓好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工作,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