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畢業英語論文

畢業英語論文

時間:2022-02-23 07:59:5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畢業英語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畢業英語論文

第1篇

論文字數:論文編號:語種: Chinese地區:中國價格:

關鍵詞:英語論文的引述學者的論述引述格式注明引文作者注明卷號

摘要:正確引用作品原文或專家、學者的論述是寫好英語論文的重要環節;既要注意引述與論文的有機統一,即其邏輯性,又要注意引述格式 (即英語論文參考文獻)的規范性)。

引述別人的觀點,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間接引用。無論采用何種方式,論文作者必須注明所引文字的作者和出處。目前美國學術界通行的做法是在引文后以圓括弧形式注明引文作者及出處。現針對文中引述的不同情況,將部分規范格式分述如下。

1.若引文不足三行,則可將引文有機地融合在論文中。如:

The divorce of Arnold's personal desire from his inheritance results in “the familiar picture of Victorian man alone in an alien universe”(Roper9).

這里,圓括弧中的Roper為引文作者的姓(不必注出全名);阿拉伯數字為引文出處的頁碼(不要寫成p.9);作者姓與頁碼之間需空一格,但不需任何標點符號;句號應置于第二個圓括弧后。

2.被引述的文字如果超過三行,則應將引文與論文文字分開,如下例所示:

Whitman has proved himself an eminent democratic representative and precursor, and his “Democratic Vistas”

is an admirable and characteristic

diatribe. And if one is sorry that in it

Whitman is unable to conceive the

extreme crises of society, one is certain

that no society would be tolerable whoses

citizens could not find refreshment in its

buoyant democratic idealism.(Chase 165)

這里的格式有兩點要加以注意。一是引文各行距英語論文的左邊第一個字母十個空格,即應從第十一格打起;二是引文不需加引號,末尾的句號應標在最后一個詞后。

3.如需在引文中插注,對某些詞語加以解釋,則要使用方括號(不可用圓括弧)。如:

Dr.Beaman points out that“he [Charles Darw in] has been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debate between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biblical creationism”(9).

值得注意的是,本例中引文作者的姓已出現在引導句中,故圓括弧中只需注明引文出處的頁碼即可。

4.如果擬引用的文字中有與論文無關的詞語需要刪除,則需用省略號。如果省略號出現在引文中則用三個點,如出現在引文末,則用四個點,最后一點表示句號,置于第二個圓括弧后(一般說來,應避免在引文開頭使用省略號);點與字母之間,或點與點之間都需空一格。如:

Mary Shelley hated tyranny and“looked upon the poor as pathetic victims of the social system and upon the rich and highborn...with undisguised scorn and contempt...(Nitchie 43).

5.若引文出自一部多卷書,除注明作者姓和頁碼外,還需注明卷號。如:

Professor Chen Jia's 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aimed to give Chinese readers“a historical survey of English literature from its earliest beginnings down to the 20thcentury”(Chen,1:i).

圓括弧里的1為卷號,小寫羅馬數字i為頁碼,說明引文出自第1卷序言(引言、序言、導言等多使用小寫的羅馬數字標明頁碼)。此外,書名 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下劃了線;規范的格式是:書名,包括以成書形式出版的作品名(如《失樂園》)均需劃線,或用斜體字;其他作品,如詩歌、散文、短篇小說等的標題則以雙引號標出,如“To Autumn”及前面出現的“Democratic Vistas”等。

6.如果英語論文中引用了同一作者的兩篇或兩篇以上的作品,除注明引文作者及頁碼外,還要注明作品名。如:

Bacon condemned Platoas“an obstacle to science”(Farrington, Philosophy 35).

Farrington points out that Aristotle's father Nicomachus, a physician, probably trained his son in medicine(Aristotle 15).

這兩個例子分別引用了Farrington的兩部著作,故在各自的圓括弧中分別注出所引用的書名,以免混淆。兩部作品名均為縮寫形式(如書名太長,在圓括弧中加以注明時均需使用縮寫形式),其全名分別為 Founder of Scientific Philosophy 及 The Philosophy of Francis Baconand Aristotle。

7.評析詩歌常需引用原詩句,其引用格式如下例所示。

When Beowulf dives upwards through the water and reaches the surface,“The surging waves, great tracts of water, / were all cleansed...”(1.1620-21).

第2篇

每逢畢業,大學生最頭痛的問題之一莫過于畢業論文,很多商務英語專業的同學都期望學校取消畢業論文。然而,畢業論文能幫助學生掌握商務英語專業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初步研究能力,是考察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個重要方式。根據《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要求》,畢業論文(設計)是考查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是本科生進行學術研究的一個重要入門階段,是對四年大學專業學習的一個成果展現。因而,畢業論文或設計對于商務英語專業學生來說也是非常必要的。

商務英語專業的選題方向是什么?在畢業論文開題意見和成績評定表中往往會有這么一條:是否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對于培養目標《商務英語國家標準》規定,商務英語專業旨在培養英語基本功扎實,具有國際視野和人文素養,掌握語言學、經濟學、管理學、國際商法等相關基礎理論與知識,熟悉國際商務的規則和慣例,具備英語應用能力、商務實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與創新能力,能從事國際商務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從培養定位來看,商務英語專業學生以文學、語言學作為選題對象肯定是不怡當的,選題的核心還應是商務英語。對于地方性本科院校來說,由于教育部已經將這類院校定義為應用型高校,選題的重點還應放在商務英語在相關領域的應用上。

二、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論文選題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生甚至是指導老師都不清楚什么是商務英語,商務英語到底該研究什么。無法明確這一點,就會導致論文選題不符合專業培養方案、籠統空泛、與社會實踐脫節等問題。

(一)選題不符合專業培養方案

要符合專業培養方案,除了熟悉教育部的商務英語專業介紹外,還一定要明確什么是商務英語。對于商務英語的定義,Hutchinson和Waters稱:商務英語是ESP的一個分支,是以英語作為語言媒介、以商務知識為核心的一種ESP。從其定義可以看出,商務英語可以根據實際用途來界定,其范圍涉及到許多不同行業和領域,所以商務英語涵蓋了各個相關領域的專業英語,如經貿英語、金融英語、會計英語、法律英語、物流英語、廣告英語等。因此,商務英語的一般定義是一切與商業相關領域的英語。

這樣看來,符合商務英語專業培養方案的選題范圍相當廣泛,只要涉及與商務相關的專業英語領域即可,例如“合同英語中贅述現象的語用分析’、“物流英語語篇的語法銜接研究”、“從張家界景點的翻譯看旅游英語的翻譯策略”等均是相當不錯的商務英語選題。但是,脫離了商務界定的選題就很可能不符合專業培養方案,例如“文化因素對電影片名翻譯的影響”、《快樂大本營》中漢英語碼轉換現象探析’、“從英漢句法差異看長難句的翻譯”等選題就明顯不符合商務英語專業培養方案。

(二)選題籠統、空乏、單一陳舊

由于缺乏對商務英語研究領域的系統了解,學生的選題往往籠統空乏,很多同學感覺無題可選,紛紛借助網絡,從而產生選題陳舊、雷同等問題。在對幾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商務英語畢業論文選題的調查發現,畢業設計的形式比較單一,全部是采用傳統的學術研究性畢業論文模式,居然沒有學生采用調查報告或策劃方案。就畢業論文選題的領域而言,寫商標和廣告的占40%以上;寫商務英語語言特點的也占到30%以上;只有一到兩篇涉及到新聞、法律方面;研究金融、管理、保險、物流等方面的基本沒有。

(三)選題與社會實踐脫節,無實際價值

理論結合實際一直是需要解決的基本社會問題,也是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然而很多商務英語選題脫離社會實踐,缺乏新意,無實際意義。有些選題不像是研究論文,更像是教課書里的內容,例如像“商務英語信函的語言特點”和“國際商務談判的語言特點”這樣的選題可以在相關教課書上發現完全一樣的內容。另外,有些研究是已經沒有必要進行的,例如,隨著高等教育的全民化,進出口行業從業人員一般都已具備直接閱讀和撰寫外貿函電的能力。因此,沒必要研究類似“英漢外貿函電翻譯”和“論商務函電翻譯”的選題,而且之前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豐富。

三、原因分析

(一)商務英語研究氛圍

根據葉興國教授對中國商務英語研究現狀與趨勢的研究,發表過的商務英語論文從研究領域看,籠統地研究商務英語的論文多,研究英語廣告和商標的論文多,深入研究國際商務具體領域專門用途英語的論文少。另外,據統計,過去30年總共發表了約5000篇商務英語論文,其中,研究廣告英語和英語商標、品牌的論文約占總數的31%。由于學生寫作畢業論文的主要文獻來源是中國期刊網,這一現狀無疑對學生的選題具有巨大的導向作用。

(二)往屆學生論文選題傾向

由于絕大多數學生在進行畢業論文選題的時候都沒有進行過相關的實踐調查,因而很多同學就直接上網搜索現成的選題,似乎寫起來有更多資料可查。這樣一來,往屆學生論文的選題,尤其是其他院校上傳到網上的選題就成為很多畢業生使用“拿來主義”的對象,這也是學生選題單一的原因。

(三)管理和指導理念落后

造成學生畢業論文諸多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師指導理念落后、學生英語水平不高、學生專業知識不扎實、管理過程不規范等造成的。現在地方本科院校學生的畢業設計仍然堅持按照傳統的學術論文模式進行,基本脫離社會生產實踐。論文指導的管理機制也不合理,例如寫作指導的時間安排不妥當,往往與找工作、考研時間相沖突;選擇指導教師的機制不科學、不合理,根本沒有根據教師的研究方向進行選擇,常常出現研究文學或教學法的教師指導商務英語選題學生的情況;指導老師的指導理念落后,單一要求用理論解釋現實問題,忽視了商務英語的社會調查和商務英語的實證性研究。

四、解決方案

(一)熟悉商務英語研究理論

理論聯系實際是論文寫作最常見的模式,要想寫好這類論文,首先要熟悉相關領域的理論。在進行論文寫作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應系統地學習商務英語理論,并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例如,王立非教授針對商務英語語言理論體系,提出了商務英語詞匯學、商務語用學、商務話語分析、商務翻譯學、商務對比語言學、商務社會語言學、英語經濟學等十二種研究理論和商務英語研究方法。

(二)擴大商務英語研究范圍

掌握好了商務英語理論,接下來就是明確要指導的實際問題。由于商務英語涵蓋了與商務有關的各個領域,商務英語研究的范圍也隨之非常廣泛。研究內容可涉及商務英語語言、廣告、商標、函電、經貿、談判、合同、標識語、公示語、法律、外宣、司名、旅游等,還可包括金融、會計、會展、物流、涉外禮儀、電影、產品說明、公司宣傳、證券、電子商務等領域所使用的英語語言特點及翻譯技巧。

(三)畢業論文形式多樣化

根據《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要求》,畢業論文(設計)要求選題有價值、思路清晰、內容充實、文字通順,并有一定的獨立見解。商務英語專業應鼓勵學生采用市場調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營銷方案等多種形式,長度與畢業論文長度大體相等,用英語寫作。評分時除了考慮語言質量和格式外,還應把創新思維和應用價值作為重要依據。因而,除理論聯系實際的學術型論文寫作外,還可以采用實踐性畢業論文形式。論文的內容可圍繞商務英語專業相關崗位進行選題,以解決具體職業崗位的具體問題。例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習經歷,針對工作過程,用英語寫一份完整的工作程序匯報;或者是為某項促銷活動寫一份詳細的策劃案;也可以就某個行業的一個突出問題進行深入調查,完成市場調查報告;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市場調查,寫一份創業計劃書等等。

五、結語

第3篇

關鍵詞:語料庫;語病偏誤;量化分析;醫學英語寫作;文本輸出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8-0245-04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隨著我國醫療領域進一步和國際標準接軌,對于醫學基礎研究領域的要求不斷提高,國際學術交流與研究成果共享日益成為主要發展趨勢。在國外高質量期刊的要求已經成為醫學科研工作者十分重要的能力。因此,英語醫學論文的寫作變得尤為重要。此外,醫學碩士、博士論文乃至在職醫務人員晉升的論文也經常要求用英文撰寫,或者至少對于文章的摘要部分要求用英語寫作。但實際情況是:多年來,英語教學并沒有顯著減少學生在醫學英語寫作方面的語病。所以提高醫學生醫學英語寫作的能力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還有一點必須指出:雖然國內外一些學者對于提高醫學英語論文寫作質量做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設性的研究,但是還是有如下問題:分析過于籠統,缺乏統計分析;缺乏建立在期刊要求下的寫作語言標準,沒有統一、完整的語病語料庫;國內學者幾乎沒有將語病統計結果應用到教學追蹤的研究當中去;等等。所以為了克服以上缺點,建立一個醫學英語論文語病語料庫,并在此基礎上對醫學英語范式表達規則、語法和語言表達方式的錯誤進行統計與分析就變得十分必要了。

二、文獻綜述

1.國外相關研究。從國外研究來看,關于“醫學論文英語摘要寫作常見語病”的研究,因為語言障礙相對較小,英語國家的醫學寫作的研究少有涉及語言以及語料庫方面的內容。語言相關的內容只在個別參考書目中有所提及。主要代表人物Margaret Cargill,其研究成果《Wri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rticles: Strategy and Steps》(2013,Wiley-Blackwell)[1]一書中就提到過語言要求的簡潔性和清晰性,此外還有there be的使用范圍等。

2.國內相關研究。從國內相關研究來看,關于“醫學論文英語摘要寫作常見語病”研究,代表人物主要有洪班信、章國、雍文明等人。主要研究成果:英語摘要中常見的動詞和句子語法錯誤(洪班信)[2];專門用途醫學英語語料庫構建的意義及實踐(章國英)[3];醫學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動態語料庫建設及其應用初探(羅永勝)[4];基于語料庫的中外英文醫學論文摘要時態和語態分析:以兒科期刊為例(雍文明)[5]。此外,還有一些相關的著作,如:王福彥的《醫學SCI期刊論文的撰寫與發表》[6];李傳英的《醫學英語寫作與翻譯》[7]。

通過以上總結發現,國內研究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SCI期刊的原則以及如何撰寫高質量生物醫學科技論文;(2)在研究與病以及建立語病語料庫方面主要集中于小樣本以及個別語病種類。

3.本研究特色:從國內相關文獻來看,缺乏以語料為基礎的真實數據研究。而本研究所采用的260篇樣本摘要,將其中的各種類型的語病進行系統分類,真正建立醫學英語摘要中的規則、語法與語義偏誤的語料庫,從而建立較強的針對性。此外,本研究還對于常見語病偏誤進行準確的統計,體現出常見顯著性偏誤、較少見偏誤、不太重要偏誤為今后的教學重點做出指導。最后還對于每篇語病數量的統計特征進行分析以便對于學生寫作能力有清晰的把握。

三、本研究語料數據錯誤性質的界定與分類

根據該語料數據庫出現的錯誤性質將其分類,如表1。

四、研究對象以及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間天津醫科大學學笳要共260篇。

2.研究方法:通過對天津醫科大學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間260篇論文摘要仔細研究分類,共分為3大類型:寫作規則類語病偏誤、語法類語病偏誤、語義類語病偏誤。運用“歸類”、“量化”、“分析”等語料分析方法進行語篇剝離分析、研究。本研究在三大語病偏誤的基礎上,進一步得到相關的語病種類共計20種。而后,計算出學生在每篇摘要中出現語病偏誤個數的統計特征,為不同寫作水平的學生的針對性的教學指明方向。總結如下表2。

五、研究結果

1.語病類型與種類統計分析:所有語病類型比例如表3所示。

從大的分類來看,本研究經過統計發現最顯著的語病來自語義錯誤,占到錯誤總量的62.59%;其次為語法型錯誤,占到總數的30.82%;最少的為規則型錯誤,只有6.59%的占比。這個結果應該是比較合理的,在相關研究統計中,語義型錯誤的比例的確顯著超過語法錯誤等其他類型的語病,如:洪班信(2008)。對于學生來說,語法的掌握相對容易,而對于語義、句子意思以及詞匯意義的選擇和把握往往出錯的概率較高。但是為了得到更明確、細化的語病種類分析,需要更進一步的語病種類統計,如下頁表4所示。

第4篇

論文摘要:高職人才培養的目標與特點要求學生的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與所學專業及崗位需求緊密結合。文章以筆者所在學院商務英語專業2010屆學生的畢業論文教學指導為例,探討了畢業論文多元模式創新實踐,旨在為高職文科和商科類專業的畢業論文改革提供參考。

高職教育具有學歷教育與職業教育雙重性質、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計劃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學生對整個大學階段學習的回顧與總結,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高職人才培養的特點要求高職高專學生的畢業設計與所學專業及崗位需求緊密結合。筆者所在學院理工科專業的畢業設計已經取代原來的畢業論文成為學生畢業的重要指標,但是商務英語、文秘、電子商務等文科以及商科類專業還一直采用著傳統的專業論文寫作的形式。而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和弊端使得畢業論文改革勢在必行。

傳統畢業論文寫作模式的弊端

對高職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寫作現狀的調查表明,傳統的寫作模式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很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總結以及歸納等創新思維能力,難以實現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及社交能力等預期效果。

首先,學生重工作而輕論文寫作。論文寫作一般都安排在頂崗實習的學期,大多數學生認為這期間找工作比寫論文更重要。為了能順利畢業,在關鍵時候,一些學生從網上截取幾篇與自己專業相契合的論文,然后七拼八湊,略作加工,形成自己的論文,論文質量可想而知。

其次,學生在論文的選題方面缺乏自主創新,選題范圍狹窄,思路不寬泛。在論文指導過程中,教師也容易引導學生依照教師個人的專業方向選題撰寫論文,而忽略了高職畢業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即使做到了論文內容與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有一定的相關性,但是仍沒能與實踐技能的培養緊密結合。

再次,由于大多數學生對科研論文撰寫知識了解甚少,同時自身的語言基礎、邏輯思維、布局構篇的能力欠佳,因此論文質量較差。這也給指導教師帶來了很大的工作量,英語論文的寫作指導花費了教師大量的精力。

鑒于以上諸多問題,為了讓畢業論文寫作能充分體現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并且能緊密結合市場的需求,筆者結合自身經驗以及相關的實踐和理論研究,對筆者所在學院的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論文教學指導進行了多元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多元化的畢業寫作和設計模式創新

學生不重視畢業論文寫作的原因之一是認為論文寫作僅僅是學校的畢業要求,與找工作和提高職業技能沒有關系。如何使畢業論文寫作與學生的專業和崗位需求緊密結合,成為創新與實踐的“瓶頸”。經過研究和討論,從2010屆開始,我院將過去單一的專業論文寫作的模式改為了專業論文寫作、專業或職業研究報告、市場調查報告、商務項目設計和商務翻譯及評述多種形式,以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需求。

總結本屆畢業生的論文寫作情況,發現選擇市場調查報告和商務項目設計的學生較少,主要是因為在校期間對這兩種形式的寫作接觸少,缺乏訓練。特別是商務項目設計,雖然與工作實踐聯系密切,但是要求綜合能力強,難度大,不是特別適合高職高專學生。而專業或職業研究報告和商務翻譯及評述的寫作則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一)專業或職業工作研究報告

要求學生結合個人的實習經歷和工作經驗廣泛選擇緊密結合崗位并具有實際意義的研究主題展開設計寫作。比如,在某涉外公司從事秘書工作實習的學生可以就秘書的特點、要求、所需職業能力、專業知識以及現階段仍欠缺的知識或技能等方面撰寫個人論文。再如,從事國際貿易進出口業務的學生可以就校內所學與崗位實際需求的知識和能力方面的差距撰寫個人的理解和看法。為了防止學生將研究報告寫成工作總結,我們要求學生在初稿前提交一個寫作實施方案(表格形式),要求務必指出相關的職業崗位或工作職能名稱、工作中發現的主要問題(著重于某一個方面)以及為解決問題擬定的思路和方案。寫作實施方案可以幫助學生理清研究思路,按步驟完成寫作任務。同時在指導過程中,指導教師提供方案樣本、論文格式樣本等,幫助學生了解和熟悉該項寫作的目的、形式、特點及要求。

學生根據自己的研究和寫作方案查找資料和相關理論、總結或借鑒經驗,通過對相關要點的擴展、例證及歸納,就能寫出一份不少于4000 字的研究報告。由于研究內容是針對自己的實習崗位,不會空洞和脫離實際。另外,學生還可以通過相關的實踐,找到自己原先方案的不足之處,進行修改,完善研究報告,繼續為今后的業務工作提供借鑒,一舉兩得,具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

本屆畢業生寫出了諸如《藝術陶瓷的發展及其對外貿易前景》、《紡織業外貿跟單員的作用》、《長沙市商務英語專業發展現狀及就業方向》、《關于如何與客戶進行有效溝通和處理投訴》、《國際商務談判中英語語言的運用》等與自身實習工作密切相關的優秀論文,雖然可能在研究的系統性、結構的嚴謹性等方面有不足,但我們認為,這些選題和寫作真正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二)商務資料翻譯及方法評述

商務翻譯是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關鍵職業能力之一。商務資料翻譯及方法評述應該屬于一種崗前實踐和畢業綜合訓練,而這種畢業設計完全符合教育部對高職高專學生的要求。具體做法是:指導教師將8000單詞左右的商務英語資料在學生離校實習前發給學生,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翻譯完畢,翻譯之后還需將翻譯過程中遇到的典型困難和解決方法進行分析和總結,完成1000字以上的方法評述。

翻譯的英文資料要具有時效性和應用性,主要選自商務英語雜志和國際商務網站。為了保證每位學生所翻譯的資料不會雷同,同時,保證學生的翻譯有一定的質量,我們原則上要求選擇該畢業設計的學生要達到大學英語6級水平,又特別安排兩名具有翻譯資格證的教師專門負責其資料的選用和翻譯指導。112名畢業生中有近30名選擇了該形式的畢業設計。絕大多數學生能按要求認真閱讀、理解原文,做到了翻譯文本基本忠實于原文的意義,同時中文表達通順、達意。在學生的評述中,也能就常見的翻譯問題和技巧做分析和總結。通過答辯,還了解到學生為了完成設計任務,采取了各種切實有效的方法,他們對商務翻譯過程的艱辛以及成功帶來的快樂都有了親身體驗,達到了提高學生翻譯實踐能力的目的。

多元化的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形式促進了學生將相關專業知識有效地轉化為綜合實踐技能,促使學生在真正踏入社會前認真完成了在校期間的最后一次能力實訓。我們就此進行的創新研究和實踐,已經顯示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但多元化的畢業設計形式對指導教師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也對畢業論文指導的組織和管理特別是評價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師資隊伍建設和論文質量控制和管理方面還需相應地加大力度。

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進一步研究和探索,力爭構建一個適合高職院校語言教育類及商科類專業畢業實踐環節的最佳模式,使得畢業論文寫作真正成為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體現以及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重要實踐環節。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OL].(2004-04-08).

[2]姜荷梅,杜姍姍.高職學生畢業論文現狀調查及改進建議[J].上海商學院學報,2005,(3):36-40.

[3]曹蘭.設計教學模式探索——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個案研究[J].科技信息,2007,(32): 274-275.

[4]韋潤芳.項目設計:英語專業畢業實踐環節的創新[J].中國遠程教育,2008,(11):35-43.

第5篇

1.中國化學論文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化學項目地域分布的比較研究

2.化學論文中表格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3.合成類化學論文前言的審改原則及實例分析

4.合成類化學論文摘要的基本標準及其審改實例

5.合成類化學論文題名的審改原則及實例分析

6.科技文獻檢索與化學論文撰寫

7.如何撰寫分析化學論文

8.提高化學類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思考 

9.課程論文在公安基礎化學教學中的實踐 

10.化學論文中幾組易混字辨析

11.基于合著論文的學科知識流動網絡的特征分析——以“藥物化學”學科為例

12.2002~2012年我國化學類高被引論文分析

13.廣西高校大學生化學論文設計競賽的實踐與研究

14.醫用化學論文寫作的實踐教學

15.30種化學類核心期刊高被引論文研究

16.千名醫學家推薦最新七大生物化學論文 

17.課程論文與化學專業實驗一體化教學探索與實踐 

18.淺談化學專業英語論文寫作 

19.化學化工本科畢業論文產學研教學模式的實踐 

20.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論文的統計分析 

21.PTA量表在物理化學課程論文評價中的應用 

22.縮短科技期刊周期的思考及實踐——以《化學學報》為例

23.指導教師在化學本科畢業論文中的指導作用 

24.物理學、化學論文的特點及寫作要求

25.促進化學類本科畢業論文質量提高的幾點思考 

26.美國化學鍍鎳年會論文綜述 

27.高被引論文的參考文獻特征研究——以化學領域為例的實證分析

28.物理學、化學論文的寫作特點和要求

29.廣東省舉行分析化學論文報告會

30.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畢業論文化學實驗的綠色化

31.1983年分析化學論文報告會概況

32.分析化學論文報告會在陜西臨潼召開

33.化學化工本科畢業論文存在問題和改革措施

34.電子期刊庫對于高校化學學科科研的文獻保障狀況研究——以上海師范大學化學學科用戶近五年SCI收錄論文為例

35.應用化學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控制的探討

36.試析化學類論文英文摘要特點

37.化學類論文圖形摘要的主要類型及設計技巧

38.諾貝爾獎與科學家論文數量、被引頻次的相關性——基于2000-2010年諾貝爾化學、物理學獲獎者的實證研究 

39.化學基礎研究論文的引文統計與評價

40.我國化學論文產出的科學計量分析 

41.農科院校提高化學類專業畢業論文質量的探索與實踐

42.2000~2004年SCI-E收錄《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論文分析

43.中美科技期刊論文英文標題詞匯特征對比分析——以化學類為例

44.國外新發表的皮革化學論文

45.綜述論文在化學期刊中的作用及編輯組稿策略——以《高等學校化學學報》的辦刊實踐為例

46.應用化學畢業論文教學中指導教師和實驗員角色的探討 

47.小論文在分析化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48.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有機化學)論文統計分析

49.地方本科院校化學化工類畢業論文教學改革

50.轉型目標下如何提高化學類專業畢業論文質量  

51.課程論文在食品化學理論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

52.論文式實驗報告在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53.中美高影響因子化學類科技期刊研究性論文標題用詞對比分析

54.如何提高化學、化工類畢業論文質量

55.化學專業科研論文的撰寫技巧探究 

56.論化學類本科畢業論文的撰寫

57.高師院校化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中的問題及其撰寫要求

58.論文寫作在專科臨床醫學專業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59.一九八年中國化學會分析化學論文報告會論文目錄

60.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論文式實驗報告

61.地方高校應用化學本科畢業論文改革探索

62.化學專業畢業論文教學改革與應用型科研人才培養的實踐

63.中國化學研究論文總數已名列世界第三

64.普通本科院校化學化工類畢業論文(設計)質量改進探索與實踐

65.第四次中日煤化學、碳——化學論文報告會介紹(Ⅱ)

66.指導化學工藝專業碩士研究生論文開題報告的一些體會

67.化學文摘(CA)對我國化學期刊論文的處理

68.提高獨立院校化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探討 

69.應用化學專業畢業論文(設計)實施方案的探索及實踐

70.保障應用化學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探索

71.Elsevier收錄我國分析化學類期刊論文的特點及對題名和關鍵詞的修改

72.碩士學位論文質量過程控制及管理探索——以廣西大學化學化工類碩士學位論文為例

73.應用化學專業畢業論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指導策略

74.提高化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實踐與思考

75.中國化學研究論文總數名列世界第三

76.化學論文關鍵詞的選定與排序

77.理工科本科畢業論文改革創新模式研究與實踐——以化學類專業為例 

78.化學化工常用軟件在相關科技論文中的應用

79.化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中創新性問題的思考 

80.提高化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探討 

81.淺談《科技論文寫作》在化學化工專業本科教學中的作用—以“合肥學院能源化學工程”專業為例

82.提高化學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建議

83.科技創新導向的化學化工類本科畢業論文模式思考與實踐 

84.化學化工類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

85.“《化學學報》2014年度最具影響力論文獎”揭曉

86.提高應用化學專業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探索與實踐——以安徽工程大學應用化學專業為例

87.“《化學學報》2014年度最有影響力論文獎”揭曉

88.“《化學學報》2013年度最有影響力論文獎”揭曉

89.理工科本科畢業論文現狀及分析—以化學類專業為例

90.應用為導向的《化學文獻檢索及論文寫作》教改探索

91.《結構化學》教學中設置課程論文的思考與嘗試 

92.有機化學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改革的探索

93.我國成為化學論文大國

94.28屆地質大會有關礦物巖石地球化學論文摘要選

95.強化化學本科畢業論文實驗教學環節的幾點探討

96.化學十年:世界與中國——基于2001-2010年WoS論文的文獻計量分析

97.校企合作指導應用化學專業畢業論文(設計)的新模式的探討

98.國內期刊近期發表的油田化學論文題錄

第6篇

論文摘要:本文基于建構主義理論,提出創建醫學英語句式庫的教學方法,切實解決研究生英語教學與專業相脫節、和研究生專業英語寫作難的問題。為研究生個人專業發展,發表高層次的學術論文,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奠定基礎,為研究生英語教學提供有效地教學新方法。

非英語專業的研究生英語是在校研究生重要的公共學位課程,因此得到各高校研究生培養部門和教師、研究生的普遍關注。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新的形勢對我國的高校畢業生,尤其是研究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研究生、尤其是醫學研究生來講,能夠閱讀醫學專業英文文獻,撰寫醫學英語專業論文和摘要尤為重要。這對醫學研究生英語教學提出了一個嚴峻的挑戰。然而,作者在多年的研究生教學以及學術交流中發現,目前的研究生英語教學存在以下兩大問題:

①研究生英語教學仍然停留在基礎英語教學上,幾乎完全與研究生所學專業相脫節,不能起到有效地促進研究生專業發展的輔助作用。

②研究生英語教學忽略了高層次外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即醫學專業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研究生,尤其是醫學研究生對于專業英語寫作有著迫切的需求,卻茫然無從著手。

這些研究生英語教學中亟待解決的難題,得到全國研究生英語教學部門及教師的廣泛關注。有些高校已采取各種方式努力加以解決。如:和專業教師合作修改研究生專業論文,或在研究生英語教學中講解科技論文的寫作方法,等等。然而這些方法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研究生專業英語寫作難的問題,研究生或者僅僅學到了寫作方法,而對于如何遣詞造句仍然無從著手,或者僅僅某一兩篇論文得到了修改,卻不能持續性地發展專業論文寫作能力和終生學習的能力。

針對研究生專業英語寫作難的問題,作者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提出創建醫學英語句式庫的教學方法,并通過教學實踐達到了非常有效的效果。作者在此對其理論基礎、基本內容、實踐意義做一詳細介紹。

1 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簡單地由外部到內部的轉移和傳遞,真正有效的教學是使教學走在發展的前面,“只有那種走在發展前面的教學才是良好的教學”(Vygotsky,1962)。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學習者主動地建構內部心理表征的過程。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中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以獲取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程序和方法,優化完善認知結構,獲得自身發展。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生是認知的主體,通過獨立探究、合作學習等方式,努力使自己成為知識的積極建構者,逐步提高自控能力,學會自主學習,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上,目前比較成熟的教學模式主要有支架式教學、拋錨式教學和隨機進入教學。其中支架式教學(Scaffolding Instruction)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為發展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為此,事先要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2 創建醫學英語句式庫的基本內容

2.1 醫學研究生專業英語寫作難的原因分析

據作者多年的研究生教學發現,研究生的醫學專業術語、詞匯量并不小,但進行醫學專業英語寫作卻相當困難。這是一直以來困擾醫學研究生的亟待解決的難題。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兩方面:

2.1.1 學生的原因

研究生的知識結構中,醫學專業術語只是以獨立個體的形式存在著。由于對醫學英語的語言規律和句式結構的缺乏,使他們不能搭建句式框架,也就無法將已知的醫學專業術語運用于專業英語寫作中,因此也就無從完成專業英語寫作。

2.1.2 教學的原因

目前的醫學研究生英語教學與研究生專業相脫節,研究生教學仍局限于基礎英語,沒有幫助學生解決其專業英語寫作難的問題,為其專業發展起到有效地輔助作用。

2.2 創建醫學英語句式庫的教學內容

此教學方法實在教師的指導下和帶領下,研究生自主探索醫學研究生自主檢索醫學專業文獻、探尋醫學英語的語言規律、發掘醫學英語句式結構,并以其為框架進行自主醫學專業英語的寫作實踐,并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斷積累,逐步創建醫學英語句式庫的過程。具體步驟如下:

2.2.1 教師指導

專業英語寫作方法;創建醫學英語句式庫的步驟、方法。

2.2.2 學生分組

將學生按照專業或相近專業分成研究小組。

2.2.3 學生自主檢索文獻

以小組為單位,檢索、搜集本專業權威文獻,并上傳到小組公用電子郵箱,作為搜集句式語料的文獻資料。

2.2.4 學生自主搜集語料

從專業文獻中探索醫學英語的語言規律,發掘醫學英語的句式結構,并以句式結構為框架,將醫學術語、詞匯靈活地運用于其中,以句子、段落為單位進行寫作訓練。

2.2.5 小組討論

學生互評句式語料,提出修改意見。

2.2.6 教師指導

學生將預料和句子以PPT形式在課上展示,教師予以點評、指導、修改、儲存。

2.2.7 創建句式庫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將存儲的語料整理成句式庫。

3 創建醫學英語句式庫教學的實踐意義

3.1 此教學方法解決了醫學研究生英語教學與研究生專業相脫節的問題,以及醫學研究生專業英語寫作的難題,使醫學研究生的專業英語寫作能力得到飛躍性的提高,同時培養其終生學習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其個人專業發展,發表高層次的學術論文,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奠定基礎。將醫學研究生英語教學與研究生專業緊密相連,解決了兩者之間相脫節的現狀,促進研究生的個人專業發展。

3.2 在培養在校醫學研究生的專業英語寫作能力的同時,為廣大醫學研究生和醫務工作者撰寫專業英語論文和摘要提供寶貴的參考資源。

3.3 此教學方法不僅適用于醫學研究生教學,也同樣適用于高校其他專業的研究生教學當中,切實將研究生英語教學與研究生專業緊密相連,提高研究生的專業英語寫作能力,為研究生的專業發展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并培養其終生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唐松林.建構主義對客觀主義的檢討及其教學原則[J].外國教育研究,2002年第一期.

[2]姜暉,王凌云.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基礎探究與外語教學,《外語藝術教育與研究》2010年第三期.

[3]楊小菊.支架理論在英語教學設計中的運用,《中國基礎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4]Bruner,J.S.The Process of Education[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

第7篇

關鍵詞:碩士生 科研能力 培養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規模迅速擴大,增幅甚至達10倍左右。結果,碩士生的基礎、學風均有所滑坡。如何使碩士生在畢業后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層次人才,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以英美文學專業為例,初步探討如何培養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這一問題。

一、引導碩士生繼續保持刻苦、認真的學風

當前,不少人上碩士研究生只是為了拿張文憑,以便找份較為理想的工作,而不是為了從事研究,因而,讀研期間的學研態度非常散漫。在一年多的課程學習期間,一些碩士生上課經常遲到,甚至經常曠課。碩士生的許多課程屬選修課,一些授課教師為了吸引足夠的學生上自己的課,平時出勤管理和期末成績考核都不嚴格,個別學生甚至數月或整年不上課,期末考核仍然過關,甚至還能得不低的成績。遇上出勤管理較嚴的老師,一些碩士生為了出去代課或打工掙錢,甚至還找無關的人“替其上課”。基本課程學習結束后,在醞釀畢業論文開題的半年里,更多的碩士生外出代課或打工,把開題的事兒拋到腦后;待到開題前三五天,才慌忙到優秀碩博士上看別人的畢業論文,把某些論文改造成自己的論文框架――開題報告,蒙混過關。開題后近一年時間里,一些碩士生要么代課或打工,要么忙著考各種證書,而且在最后半年多的時間里,又四處跑著找工作,很少查閱與畢業論文相關的資料,也不認真考慮論文寫作,直到離答辯前一個月左右,才開始上網搜索別人的論文,以拼湊自己的論文;結果拿出的英語論文語言錯誤到處都是,內容觀點或站不住腳,或邏輯漏洞百出,更有甚者,一些人的畢業論文絕大部分是抄來的……

針對如此的讀研風氣,碩士生導師在其指導學生入校之日起,就應嚴格要求,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讓其珍惜讀研機會,鼓勵其繼續保持準備考研階段的刻苦、認真的學風,并讓其明白,若不踏踏實實地學習,達到最基本的學業水平,畢業時連按時拿到文憑也會成問題。其次,導師要根據所指導碩士生的研究方向,給其推薦一些必讀書籍,更重要的是,要經常與所帶的碩士生就其最近學習的內容、研讀的書籍等進行座談。這樣不僅可以適時地答疑解惑,避免一些碩士生“常年見不到導師的面”的抱怨,又可以督促碩士生,讓其不敢偷懶,以避免一些碩士生該畢業了導師推薦的書還“沒來得及”看的現象。第三,導師不僅自己上課要加強考勤管理,而且要與其他授課導師經常溝通,了解所指導碩士生的課堂出勤情況,及時發現個別學生經常缺課的原因,以便及時地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四,導師要至少提前半年開始指導碩士生的畢業論文開題,在開題之后一年左右的畢業論文寫作時期,要督促其繼續認真查看相關文獻資料,盡早動手寫論文,并經常了解和幫助解決他們在論文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第五,相關授課教師和培養單位要嚴格碩士生的課程考核、開題和答辯管理,使任何不合格的碩士生都不能畢業,以對下屆碩士生起警示作用。

二、指導碩士生拓寬知識面,奠定扎實的研究基礎

在本科階段,許多學生只滿足于學習幾本相關教程,考研時,又只是反復復習幾門必考課程,因而成為碩士生后,知識面非常有限。有的導師在其碩士生入校后,就給其確定了明確的研究對象,僅推薦了與其畢業論文直接相關的書籍,完全忽視許多碩士生實際上對自己的研究領域缺乏全面、透徹的了解這一事實。就英美文學專業來說,不少碩士生連“什么是文學”都說不清楚,別說用英語就是用漢語寫文章也不完全能寫通順,甚至連標點符號也不完全能恰當運用。鑒于此,碩士生入校后,英美文學專業的導師應引導其拓寬知識面,奠定扎實的研究基礎。應讓碩士生清楚,從一定意義上說,文史哲“不分家”,研究文學有看不完的書籍;同時,應圍繞“英美文學”既是“英美”的文學,又是“文學”,且是“西方”的文學這一特質,給碩士生推薦一些必讀書籍。這些書籍可涉及以下類型:

第一,英美文學背景知識類。包括外國文學史(或歐美文學史);世界文化史(或文明史),英國通史(或文化史),美國通史(或文化史);西方哲學史,西方美學史。這類書籍導師可鼓勵碩士生讀英文版的。

第二,文學原理、文學批評方法、文學理論史類。這類書導師應要求碩士生讀英文版的,例如Rene Wellek等所著Theory of Literature,Jean Paul Sartre的What is Literature?,I. A. Richards的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Wilfred L. Guerin等所著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Richard Harland的Literary Theory from Plato to Barthes,Raman Selden等所著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英美作家從小潛移默化地受到了西方文化(包括文史哲)的影響,較全面地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和西方文論史,可以深化研究者對有關作家、作品的理解。而較全面地了解西方現當代文論,可以增強研究者的洞察力,為評論自己感興趣的作家、作品提供適宜的理論基礎。

第三,中國文學作品、中國文學史、中國美學史(或文論史)類。鑒于國內絕大多數外國文學論文是用漢語寫作和發表的,倡導英美文學專業的碩士生讀一些中國的文學作品、文學史、文論史,不僅可以使其開闊視野,加深對文學的認識,提高文學欣賞水平,而且可以使其具有較好的文學功底和漢語文學水平,使其在文學鑒賞和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第四,與導師的研究方向相關的文學理論和作品類。比如說,導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一般就要給自己的碩士生推薦較多的女性主義批評論著,及女性主義經典文學作品和最新作品。碩士生多看一些與其導師研究方向一致的書籍,研究方向或畢業論文選題與導師的研究方向一致或接近,將有助于導師發揮其特長,提供更多建設性的指導意見。

三、培養碩士生的科研選題和進行研究的能力

一些碩士生畢業論文該開題了,還沒找到題目,讓導師給找題目;題目確定了,卻不知如何寫,反而輕信“天下論文一大抄”的謬論,東抄西拼,整篇論文沒有自己的觀點。為此,導師應從以下四方面努力:

第一,引導碩士生在了解背景知識、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興趣,確定一個切入點,然后圍繞這個點有針對性地、以批判的眼光去看書。比如說,引導碩士生把英國或美國文學的某一體裁的某一個作家作為具體的研究對象,以便集中精力,閱讀該作家的代表作、其傳記、可行的文學理論及相關文獻。同時,要提醒碩士生擯棄“印在書本上的話都是完全正確的”觀念,看書時要敢于質疑。如果碩士生對某一作家的作品以及相關文獻非常熟悉,又具有質疑精神,他們就會發現,他人的相關評論并非“定論”,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自己有很多的話可說。

第二,要告誡碩士生,他們所選定的研究課題應是自己有獨到見解可陳述的――要么是沒有人研究的作品,要么用獨特的視角去研究經典性作品,但無論如何,要有一些新發現,要得出一些獨到的結論。這一點以第一點為基礎――只有集中精力,基本讀遍某一特定領域里的相關文獻,才能掌握該領域的國內外動態,確定既富創新性又有價值的研究課題。

第三,引導碩士生進一步廣泛地收集、有效地閱讀和分析相關文獻。除從本地圖書館和從網上收集文獻外,導師可告知碩士生從我國的國家圖書館收集資料的便捷方式(實際上,不用去北京,就可通過一些機構,獲得相關材料的復印件);如果導師的科研經費較為充足,也可資助碩士生通過“卓越亞馬遜網”直接從美英兩國購得最新英文原版著述。要建議碩士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對于收集來的大量相關文獻資料,一部分需反復細讀,大部分只需有選擇性地閱讀,比如說,可通過相關著述的“索引”,查到并閱讀和自己研究內容直接相關的頁碼的內容。閱讀文獻時,對他人的觀點應始終秉持“批判揚棄”的態度:面對有瑕疵的論斷,可做些修正,從而提出自己的論點;對自己同意的觀點,可拿來引用,但要作為自己提出更高一層論斷的論據。

第四,鼓勵碩士生在鑒賞作品和研讀文獻的基礎上,敢于提出自己的觀點,并練就既能充分論證、合乎邏輯,又做到條理清晰、不乏文采的文學論文寫作能力。要正告碩士生,搞科研、寫論文,只要能提供充分的證據,在真理面前,沒有長幼,沒有尊卑,在文學欣賞和批評領域更是如此。要基于反復細讀所研究的文學作品的感悟,并以相關參考文獻為佐證,形成自己獨到的觀點;然后就是有理有據地陳述自己的觀點過程――此即論文寫作。論文要做到觀點明確,論述充分,層次分明。同時要建議碩士生,既然學文學專業,自己寫論文時就要發揮平時閱讀英、漢文學作品所積聚的文學能量,盡量使論文文筆流暢,且不輸文采。

總之,碩士生招收院校、負責培養的院系、所有授課老師,尤其是責任導師,要努力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嚴格管理,善于引導,使碩士生能繼續保持刻苦、認真的學風,拓寬知識面,奠定扎實的研究基礎,培養獨立地進行選題和從事研究的能力。通過這樣有針對性、有步驟的耐心、艱苦、綜合努力,碩士生才能培養較強的獨立從事科研的能力,畢業后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層次人才。

參考文獻

[1] 聶珍釗.“中國的英美文學研究:回顧與展望”全國學術研討會閉幕詞[J].外國文學研究,2004(5).

[2] 束少軍.弱勢族群的崛起與中國學者的學術自覺――記全國英語文學研究高層論壇[J].當代外國文學,2013(1).

[3] 王寧.文學研究疆界的擴展和經典的重構[J].外國文學,2007(6).

第8篇

關鍵詞:成人高等教育;英語;課程改革

一、引言

在我國,“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基本可以互換使用,沒有什么大的差別。簡言之,成人教育指的就是那些已經脫離正規全日制的學校教育,已參加工作、走上社會的群體接受的教育,包括學歷和非學歷教育、職業導向和非職業導向的教育。而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指的是學生在參加完全國統一成人高考后在高校的繼續教育學院接受系統學習的教育。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間的知識文化交流日益緊密,這就使得全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在英語教學方面,雖然成人高等教育距離全日制的本科高等教育在學苗質量、教學效果方面還有一定的差距,但作為普通本科教育的一個補充,提高成人教育英語教學水平同樣非常重要。并且很多省教育管理部門規定,順利通過英語學位考試是成教學生申請學士學位的必要條件。因此,在本科院校普遍進行公共英語改革的大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英語教學改革也是非常緊迫的。近年來隨著高等醫學教育的持續擴招和受教育群體的職業特殊性,醫學成人高等教育英語教學中的問題不斷凸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在于課程方面的改革,因此針對醫學生這個特殊群體,如何進行醫學成教英語課程改革才能真正的滿足學生的需求,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呢?需進行深入探討。

二、醫學院校成人高等教育英語教學的現狀

1997年,教育部成教司頒布了《全國成人高等教育英語專業(專科)英語教學基本要求》。該文件提出成人教育在英語教學中應該重點突出“成人、實用、業余”的特點,重視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我國成人高等教育中的英語教學通過不斷摸索、改進,確實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是教學效果還是不太讓人滿意。就醫學院校的繼續教育狀況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在教學課程設置上沒有做到因材施教

與普通本科醫學生不同,成教學生的個體差異比較明顯。這個群體中既有剛從衛校畢業的學生,也有在醫院上班多年的醫務工作者,年齡跨度較大。對于剛畢業的學生來說,有的可能已經通過了大學英語四級甚至是六級考試,而對于那些離校多年的在職醫務工作者來說,英語對他們來說非常的遙遠。因此學生在英語知識儲備、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等方面的水平是參差不齊的。目前,我國不少高校的繼續教育學院在英語教學方面的課程過于依賴普通高校的公共英語設置,在學時、教材、授課方式等方面沒有針對自身實際體現出繼續教育的特色,沒能做到因材施教。

(二)醫學成教英語教學的教材缺乏針對性

教材,作為教學內容的基本依據,是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我國醫學院校成人英語教育還沒有統一的教材,大多應用普通本科院校的英語教材。而本科英語教材起點高,詞匯量大,語篇難。對于大部分高考成績不理想、基礎普遍較差的成教學生來說,教材難度與他們個體的英語綜合水平相距甚遠。因此,教材的不合適在無形之中就大大增加了他們英語學習的壓力,打壓了他們學好英語的信心。因此,在成教的英語學習中,不是同學不想學好,而是課上聽不懂,完全跟不上老師的進度,久而久之,學生自然就放棄了對英語的學習,英語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受到嚴重影響。

(三)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效果差

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途徑,嚴重影響到教學質量的高低。而目前醫學院校成人教育英語教學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的“一言堂”傳統授課模式,老師在臺上“填鴨式”地講,學生在下面被動地接受,教師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也很難主動參與到有意義的學習中去,普遍缺乏學習的內在動機。再加上醫學成教生本身個體差異就比較大,這種教學方法會使底子差的學生更難跟上教學進度,導致最終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語言應用能力差。說不出,聽不懂英語的情況非常普遍。

三、醫學院校成人高等教育英語課程改革舉措

由于大部分醫學成教學生以后將要從事臨床和科研工作,這就要求他們必須經常查閱醫學文獻,撰寫科研論文,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與國際同行進行無障礙的學術交流。因此醫學成教英語課程的改革要以此為學生培養目標,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一)課程設置

各學院應該改變以前英語教學中重閱讀、輕聽說的教學現象,應該著重加強翻譯和聽說方面的教學和練習,以教學的實用性為前提進行課程設置。醫學成教學生大多希望學以致用,即把所學的英語應用到醫學上,與他們的專業知識相結合,共同促進他們本職工作的進步和提升。因此,在課程設置的時候各高校應該從實用性這個角度出發。英語精讀課,作為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課程要繼續保留;英語聽說課,對于提高學生聽力、口語應用能力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時應該大幅增加;由于醫學生自身的職業和科研需求,學校可以開設醫學英語詞匯課程,把醫學專業和英語這門手段完美結合;在英語翻譯和寫作課中,適當增加醫學英語論文的翻譯和寫作方面的練習,使醫學成教生對于醫學英語論文寫作的幾大部分和英文摘要有個大體的了解和掌握。

(二)教材

目前全國并沒有醫學成教英語的統編教材。因此,要想真正的“實用”,相關部門必須要組織相關專家編寫能體現醫學成人教育特色的英語教程。新教程既要符合醫學成教生的專業特點,內容新穎,跟上時代的步伐,又要做到難度適中,適合醫學成教生英語的整體水平。同時最好配有一些輔助教學資料,包括光盤和練習冊,滿足不同層次醫學生的需求。對于翻譯和寫作部分,除了基本的翻譯與寫作教科書,教師還可以選取幾本醫學英語翻譯與寫作方面的書籍進行補充講授醫學相關知識。

(三)教學方式

新模式下的教學方式應該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利用多媒體網絡平臺和翻轉課堂這個全新載體進行英語教學。2008年慕課在美國興起以來,對全球的教育界都帶來了巨大的變革。而以“慕課”的教學理念為基礎的翻轉課堂成為了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獲得了我國教育專家學者的普遍關注和認可。目前翻轉課堂的教學流程是“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教師引導解決問題”。課前,首先由教師創建關于教學內容的視頻或者介紹網上相關的英語教學視頻,學生通過看視頻中的講解,自行學習知識點。課上,教師通過學生的小組陳述來檢查學生對課前視頻中內容的掌握和完成情況,幫助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老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主要采用啟發和協作的方法來滿足學生的需求,引導他們進行個性化的自主學習。而學生在課堂的寶貴時間內,能夠針對之前遇到的疑問更專注地學習,從而對知識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因此,這種以慕課和翻轉課堂為載體的英語教學模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學能力,對幫助學生創建有意義的學習過程有著重大意義。

四、結語

醫學院校成人教育英語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耗時、效率低的狀態。要改變目前的現狀,滿足醫學成教學生的自身需求和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的需要,進行全面有效的英語課程改革至關重要。因此,各成人院校應該對英語課程進行全新的設置,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變革,不僅要注重英語和醫學知識的緊密結合,還要著眼于學生們語言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只有全方位改革醫學院校成人教育英語課程,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促進繼續教育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波.醫學院校成人本科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考[J].醫學綜述,2008(6).

第9篇

關鍵詞 商務英語 培養方案 差異性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1 商務英語概況

商務英語是以英語為載體商務知識為核心的一種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即 ESP)。本文擬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廣大外語外貿大學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差異性進行比較,希望通過比較能對商務英語專業設置合理的培養方案提供一些參考

2 差異性比較

2.1 培養目標差異性比較

(1) 培養目標。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知識和技能,掌握較寬廣的人文與社會科學以及國際商務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適應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國際商務活動需要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嫻熟的英語交際能力、良好的文化素養、系統的商務知識、寬闊的國際視野、善于跨文化交際,適應經濟全球化競爭,能勝任國際商務管理、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部門工作的國際商務專業人才。

(2) 具體要求。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①掌握扎實的英語知識與技能。②掌握國際商務基本理論,熟悉國際貿易相關專業知識和政策法規。③必須選修一門第二外語且達到學校要求的學習標準。④掌握比較寬廣的中西方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知識。⑤熟練掌握必要的計算機應用技能。⑥掌握獲取專業學術信息的科學方法,具備獨立從事英語研究的基本能力。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①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熟練的聽、說、讀、寫、譯能力,通過英語專業八級考試。②熟悉英語國家文化,具備較強的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③系統掌握國際商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④具有第二外國語的初步應用能力。⑤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學研究能力,用英語撰寫與國際商務相關的畢業論文。

可以看出,兩所學校在培養目標和具體要求上都大同小異,都強調了對學生語言技能,商務知識,跨文化交際能力和二外水平的培養。

2.2 課程設置比較

英語語言類課程: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56%,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63%。

英語文化類課程: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17%,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8%。

商務類課程: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7%,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9%。

(1) 英語語言類課程。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綜合英語、 英語聽說、 英語語音、 閱讀指導、 英語寫作、 第二外語、語言學導論(英)、 傳意學導(英)、 英語文體學、英語公眾演講、 交替口譯(一)(英)、英語論文寫作、高級商務英語聽說、商務英語寫作。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綜合英語、商務英語、英語寫作、商務英語 寫作、高級英語閱讀與寫作、高級英語閱讀與寫作、英語聽力、英語口語、商務英語聽說、英漢口譯、英漢筆譯。

(2) 英語文化類課程。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美文學導論(英)、歐洲文化(英)、 美國文化(英)、歐美戲劇鑒賞(英)、散文(下轉第165頁)(上接第147頁)分析、跨文化交際導論(英)、個人商務交際技能(英) 、 跨文化商務交流(英)。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英美文學和跨文化商務交際。

(3)商務類課程(略)。

可以看出,兩所學校在英語語言類和文化類課程比例上差異性較大,筆者認為這種差異受地域性特征影響。北京作為政治文化中心,相應加重了英語文化課程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坐落于國際貿易中心廣東省,在商務英語專業下細分為四個方向,以服務于國際貿易不同需求。

2.3 師資結構比較

2008年,對外經貿英語學院成功申報了商務英語國家級教學團隊,教學主要圍繞語言技能、商務知識、跨文化交流、人文素養四大模塊展開。

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商務英語學院設有五個研究中心,分別為商務翻譯研究中心,法律語言學研究中心,商務英語研究中心,國際商務研究中心以及跨文化商務研究中心,約有1/3的既掌握語言又掌握商科知識的復合型教師。

3 加強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建設的一些思考

面對這種新的復合型人才需求形式,高校商務英語專業要找到合適的專業定位,逐步改善目前的專業建設情況。

3.1 培養模式市場化

商務英語專業培養模式應以市場為導向,結合地方經濟文化的特性。通過本文對對外經貿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比較也可以看出兩所高校在培養模式上地域性差異特征。

3.2 人才國際化

從對外經貿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培養目標可以看出,商務英語專業作為服務于全球化和國際化的應用型學科,更應以培養國際化人才為目標,加強學生外語水平,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專業知識等硬件方面的培養,也應注重學生國際視野,人文素養,人際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3.3 課程系統化

專業課程體系是教學計劃的主要內容,也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上要合理處理語言類課程和商務類課程關系,學生知識結構和能力培養的關系。筆者認為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應包括語技能,商務知識,跨文化交流,人文素養,計算機及實習課程等方面內容。

3.4 教學案例化

作為哈佛商學院MBA教學的代名詞,案例教學化在我國也得到不斷應用和推廣。案例教學法對加強商務英語教學的實用性和實踐性,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3.5 教師復合化

在高校發展中,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培養英語和商務專業知識“雙精通”型教師。針對對這種狀況,必須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師培訓和實踐鍛煉方案,為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業務素質的提高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第10篇

關鍵詞:生物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教學實踐;實踐性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4-0088-02

生物專業英語課程是我校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兩個專業開設的專業必修課,共48學時,其目的是使本科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詞匯,提高專業英文研究成果的閱讀、翻譯能力,初步具備撰寫科研論文的能力,培養獲取本專業的專業技術前沿信息及跟蹤發展動態的能力。生物專業英語作為知識和信息的交流與傳播媒介,在本科階段開設生物專業英語課程就顯得非常必要。結合我校本科轉型發展特點,依據自身教學體會,本論文對生物專業英語課程在本科學生的特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思考討論,并針對存在的問題開展相應的改革與實踐。

一、地方轉型高校生物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現狀及主要存在的問題

1.教材內容體系零散,缺乏系統性。目前本科院校所采用的教材絕大多數內容零散,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每課的內容各自獨立,自成孤立的體系,每課的內容之間互無必然聯系,系統性不強,致使學生感覺亂而雜,很難復習把握;其二,每課篇幅較長,授課學時少,致使教師每課的講授及課上學生的學習過程非常匆忙,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理解消化,教學效果不甚理想。

2.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對專業英語學習興趣不濃。我校本科生大多數來自于本省,少數來自于偏遠省份。一方面,表現為學生英語基礎較差,英語水平良莠不齊,以2012級生物工程專業1班為例,該班級學生27人,本省有20人,外省有7人,其中通過四級考試11人,通過六級考試5人,未達到四級水平11人;另一方面,學生掌握的英語詞匯甚少,教學內容涉及到的學科領域龐雜,課文內容長句、難句較多,教學形式呆板,學生上課提不起興趣,大多數學生多處于應付考試的狀態,基礎較差的學生根本聽不懂。

3.教學方法單一且陳舊老套。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仍為大多數教師所采用,教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缺乏必要的師生交流和互動,教學內容多,教學課時少,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講得快,學生跟不上進度,學生尚未完全理解消化,教師就進入下一個知識點,不但教師講得累,學生學得也累,對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的熱情產生了極大的消極影響。

二、地方轉型高校生物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1.依據專業特點選取合適的教材。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基礎材料,是學生認識世界的媒介,是教師和學生據以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媒介載體,是教師為一定育人目標服務的師生之間的中介媒體。因此,依據本校本科生的特點,教材的選取是否適宜尤為重要,它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并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基于以上,我們從以下幾點著手選取適宜的教材。

首先教材要有助于專業英語詞匯的積累。目前我校約60%的本科生達到大學四、六級的水平,已經掌握了基本的英語語法,但在閱讀生物專業英語文獻時仍倍感費力,其主要原因是專業知識面窄,專業英語詞匯掌握甚少,文獻閱讀中專業英語詞匯量掌握的高低直接影響閱讀理解的興趣和閱讀速度。此外,教材內容要具有實用性、可讀性和趣味性;教材內容涉獵要廣,難易程度要適宜本校本科生的英文水平,同時內容還要新穎,反映現代生物學的發展趨勢。因此,在眾多生物專業英語教材中,我們采用了蔣悟生編寫的生物專業英語教材。

2.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當前我校生物專業英語課程主要以教師講授及多媒體輔助教學方法為主,學生很少參與到實際教學過程中,由此導致教學形式單調,缺乏師生互動,課堂死氣沉沉,極大地影響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教學效果,完全不符合職業教育及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需要。

傳統“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強調教學內容的完整性、系統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詞匯用法、翻譯技巧的詳細的講授,形成了“一言堂”的教學形式,忽略了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訓練和培養。一方面,在課上學生自主學習及思考空間受限;另一方面,導致學用脫離。因此,基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標,改革現有教學方法,摒棄“填鴨式”教學形式,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變被動為主動,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改革來提高教學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解決學生自主性學習不強的問題,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我們采用了“互動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所謂“互動討論式”教學模式,也稱為錯位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學中將教師與學生進行角色互換,即由教師講、學生聽轉變為學生講、教師和學生共同聽的教學形式。將班級化整為零,按學生的英語水平分成幾個小組,按教學內容分為幾個模塊,讓每個小組針對某個模塊進行查閱和收集相關文獻資料、制作課件等前期教學活動,開展組內討論、歸納總結、課上講評,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生物專業英語的主動性,教學效果及學生學習自主性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

3.重視實踐性教學,提升科技英文寫作能力。實踐性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是提高學生由知識轉化為能力的主要途徑,是地方高校轉型下培養人才的需要。因此,忽視實踐性教學是不可行的。地方高校的生存、發展關鍵在于培養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這主要反映在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實踐水平上,而實踐性教學正是檢驗教學質量、訓練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尤為重要的手段,同時也是提高教學質量、完善實踐性教學、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生物專業英語教學的終極目的是能夠使學生熟練地運用英語這門工具,獲取本專業前沿信息,把握本專業最新發展動態,初步具備科技英文寫作的能力。為此,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將科技英文寫作納入到教學內容中,結合生物專業英語的學習,使學生的科技英文寫作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

我校生物專業英語課程是在大四第一學期開設的,此時結合畢業前畢業論文的研究,基于科技英文論文的結構,就標題、摘要、材料與方法、討論、致謝、引文及投稿等科技英文寫作內容,以布置課外作業的形式讓學生撰寫相關科技英文寫作,然后通過教師的課外批改,課上針對材料取舍、內容與邏輯、觀點與要點、讀者與對象、語氣、修改、投稿與審稿等科研寫作中常見問題進行講評,歸納總結生物專業英語論文寫作的基本方法及寫作注意要點,通過科技英文寫作的訓練,培養并鍛煉學生科技英文的寫作能力,使其能夠學以致用,同時又可為想繼續深造的學生打下科技英文寫作的良好基礎。

實踐證明,加強科技英文寫作實踐教學提高了生物專業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不但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還對創業人才和創新人才的培養也大有益處。

生物專業英語課程是我校近年來新開設的課程,經過幾年的努力在人才培養目標、教學內容的完善、教學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教學效果及學生的學習熱情大為改觀。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要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內容體系,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提高教學質量,使生物專業英語課程成為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助力。

參考文獻:

[1]蔣悟生.生物專業英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85.

[2]劉進平,莊南生,王英,唐燕瓊,許云,黃小龍.“以應用為中心”的生物類專業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3,(12):89-90.

[3]李云鴻,王銀,齊奇,楊文君.《生物技術專業英語》課程教學內容與方式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5,(38):209-210.

[4]馬彥青,魏忠,陳凱.《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探索――以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5,(21):172-173.

[5]馬振剛,許金山.地方師范院校生物技術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4,(31):108-109.

第11篇

關鍵詞:大學英語 理工科通用學術英語EGAP 可行性

項目基金:本文受云南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資助。

引言

世界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和交流便利化,使英語成了一門國際通用交際語言。高校理工科師生在探究自然規律、設計工程方案工作中往往需要通過英語獲得本專業領域知識,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掌握并轉化世界前沿技術。我國高校的理工科英語教育體系開設有大學英語(基礎)、專業英語等課程,少數一些專業還開設了雙語或全英語的專業課程,但是實際上現有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效果難以適應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進程要求。在大量的國際學術活動中,英語交際能力的欠缺,嚴重制約了廣大的教師、學生和科研人員學術交流、個人成長和學問創新。因此,唯有與時俱進,改革大學英語教學才能找到出路。許多學者認為,以學科內容為依托的學術英語EGAP是銜接大學基礎英語教學和雙語教學的橋梁,是大學英語和專業英語之間的一門過渡性課程,是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嶄新領域,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和發展的方向。

開設以理工學科內容為依托的通用學術英語課程(EGAP),學習與專業相關的英文原文文獻、講座等,不僅可以訓練理工科學生用英語進行論文寫作、口頭陳述、學術交流等語言應用能力,為適應雙語教學(即專門學術用途英語,ESAP)奠定扎實基礎,而且有助于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因此,課題組借鑒工程化思想,構建以大學理工學科內容為依托的通用學術英語課程(EGAP)教學工程,根據學生需求調查分析、教學模式設計、教學評估等內容,探討其可行性。

1 通用學術英語教學的必要性

1.1 理工科專業雙語教學的困惑

為適應全球化形勢下國家培養國際化人才的需要,教育部2005年1號文《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要提高雙語教學課程的質量與擴大其數量。2007年教育部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中提出推動雙語教學課程建設,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語從事科研的能力,以此鼓勵高校全面開展教學。然而,近十年的雙語教學探索和實踐,效果差強人意,處于尷尬的境地,究其原因:一是愿望良好,基礎難為。雙語課程使用學習者的母語和一門外語同時講授專業知識,這對學生和教師的語言應用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理工科學生特別是本科學生以及教師的實際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雙語課程流于形式,效果欠佳。二是教學形式單一,課程缺乏體系。雙語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專業知識扎實、能用英語流利地表達觀點與做專業陳述、在未來工作中能有效地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畢業生;而實際的教學中,內容普遍存在只注重語篇翻譯、忽略聽說和寫作能力、師生無法用英語互動、考核方式陳舊單一、事實上并未達到雙語課程的要求。三是缺乏學術規范指導,缺少與大學公共英語的銜接。雙語教學屬于專門學術用途英語教學(ESAP),無論課程設置還是教學內容要求都很高,是高校英語教學的較高階段;而現行的大學公共英語教學多停留在一般用途英語,和雙語教學之間出現了明顯脫節。

1.2 大學英語教學的迷茫

21世紀初期,中國教育部著手改革高校大學英語教學,制定了《大學英語課程要求》,新的教學目標為“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重點是發展學生的聽說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然而,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也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一度通過四、六級考試成了大學英語的全部,全盤否定了英語的工具屬性。究其原因:一是評價體系缺失,唯考試論。許多高校都把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設定為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但這一目標與實際脫節,學生還是被動學習英語。許多大學生為了求職而參加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為了參加四六級考試而學習英語。一旦考試通過,學習英語的動力和目的就變得十分模糊,所學英語課程與其大學學習和未來生活似乎毫無關系了。二是大學英語定位模糊,未能理清楚與高中英語的關系。戴煒棟在2001年就曾指出,大學英語教學必須在學習內容、方法與評價系統方面做好與高中英語的銜接。筆者通過對大二學生的問卷調查發現,約半數學生認為大學英語課堂與高中英語課堂相比實質差異并不大,這種目的相同、內容相似、缺乏實用前景的英語學習,使得大學生在達到《大學英語課程要求》中的基本要求后往往失去繼續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導致英語水平停滯甚至下降。三是欠缺與專業相關的英語應用能力,近幾年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國力明顯增強,與國際社會的聯系也日益密切,社會各行各業越來越需要既擁有專業能力又有良好英語應用能力的人才,而專業英語應用能力的欠缺較明顯地體現在學生用英語進行文本閱讀、文章寫作、口頭陳述、交流談判等方面,大學英語教學效果與社會需求的英語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英語應用能力已成為制約大學畢業生順利就業的重要因素。

1.3 通用學術英語的提出

重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突顯英語作為學術交際和職場交際的工具屬性備受重視。中國高校需要勇敢地向傳統的一般用途英語教學說不,需要一種在一般用途英語和專門學術用途英語之間、能夠訓練提高學生在學術領域的英語交際能力、使其能夠真正適應與國際性知識接軌的雙語教學的英語教學途徑,這就是通用學術英語(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以下簡稱“學術英語EGAP”)。學術英語EGAP與一般用途英語的根本區別在于它在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上注重的是英語應用于學術的功能性和實用性。以內容為依托的學術英語EGAP“把語言教學建基于某個學科或某種主題內容的教學上,把語言學習與學科知識學習結合,在提高學生學科知識和認知能力的同時,促進其語言水平的提高”。

2 理工學科學生學習學術英語的可行性

2.1 學生的英語基礎能力

從入學基礎來看,高校學生入學的英語基礎要求通過初、高中學習已經掌握3000-4000詞匯量,具備一定的讀寫和聽說能力。而且他們大多對大學英語學習的內容和方法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加之入校一、二個學期內許多學生可以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這些基礎很容易轉變成良性的學習動力。但是另一方面,大學生的學術英語能力又很欠缺。根據蔡基剛教授對復旦大學等高校學生以及Geoghegan對劍橋大學海外學生語言困難問題的調查表明,聽英語講授課程、用英語寫作和參與討論是大學生通用學術英語能力欠缺表現最明顯的幾個方面。盡管不同學校不同學科的學生英語能力有區別,但都需要通過加強學術通用英語技能來突破學術語言障礙。應針對學生不同需求開展分層次教學,不能“一刀切”,要有校本特色,適時引入。復旦大學直接用通用學術英語課取代大學綜合英語,東莞理工大學的大學英語只保留了一年的公共外語教學時間,第三學期學生學習職場英語,第四學期為方向性的選修英語;云南大學也在第四學期對二級起點班的學生開設了通用學術英語的課程。從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調查來看,教學效果相當不錯。

2.2 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

大學英語教學長期注重基礎英語學習,使得大學生的學術英語能力很欠缺。蔡基剛教授對復旦大學等高校學生以及Geoghegan對劍橋大學海外學生語言困難問題的調查表明,聽英語授課、用英語寫作和參與討論是大學生通用學術英語能力欠缺表現最明顯的幾個方面。理工科學術英語EGAP實際上是傳統通用英語的延伸和提高。它包括“技能層面”(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EAP)和“語言層面”(Academic English-AE)力求培養理工科學生閱讀和聽講座時做筆記的能力以及用學術語言寫文章、陳述學術觀點的技能等。這些技能不為高中英語教學所要求,卻是大學生專業學習所必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大學生明確提出了“提高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的要求。近年來中國大學推行通識教育,大學英語的人文素質教育作用倍受重視。然而,科學素質的培養卻不同程度地受到冷落。科學素質包括掌握基本的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是理工科學生汲取世界先進科學技術、提升高等教育培養人才的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前提,而科學素養的提高離不開英語,這也成為設置理工科通用學術英語課程的重要原因。理工科學生只有具備閱讀專業外文文獻、撰寫專業英語論文、英語答辯、英語演講和交流的能力,才能適應更高層次的、與專業知識密切相關的雙語教學。不少英語基礎很好的科技人員用英語寫的論文或論文摘要,雖然沒有基礎語法錯誤,但其句式、篇章結構、修辭等離正式英語論文的規格仍然存在不小差距。通過學習學術英語EGAP,能學會如何鑒別各種文獻資源的真假,如何理解、解釋和組織這些資源,如何合理引用這些資源而避免學術剽竊,如何在學術規范下開展學習和研究,從而切實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

3 教師開展理工科學術英語教學的可行性

3.1 教師面對的挑戰

在從一般用途英語教學轉型為學術英語EGAP教學的過程中,從高校、學院到教師個人都必然面臨各種挑戰。復旦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等高校已經走在了改革的前列,他們在學術英語EGAP課程內容的設定、課時的安排、教材的選定、教學與評估方法等方面開展了大膽改革與創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筆者在進行了一個學期的學術英語EGAP教學實踐并在學生中開展問卷調查后認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成功的關鍵、實施學術英語EGAP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教師素質的調整和能力的提高。大學英語教師們大都已經習慣一般用途英語教學,積累了豐富教學經驗。但是很多人都未接觸過學術英語,尤其是許多英語人士談及理工科“色變”,難免會有畏懼心理和焦慮情緒。他們非常需要來自外界的關心、鼓勵和自身的調整、提高。

3.2 教師適應的策略

大學英語教師應該積極面對改革的挑戰,從心理和能力兩方面調整自己、提高自己。首先,要看清學術英語EGAP和一般用途英語、雙語教學之間的關系,認識到學術英語EGAP是語言教學而不是內容教學,只要在理工專業方面有一些基本知識就能勝任,畏懼心理和焦慮現象就會逐漸消除。因為學術英語EGAP注重的是學科中的語言交流能力,是教跨學科的語言共性東西,重點在理工學科的語篇、體裁,尤其是這些領域的交流策略和技能,主要訓練學生專業上的聽說讀寫學術交流能力。內容只是一個載體,并不需要系統或全面,更不一定必須是專業的前沿成果知識。

其次,高校管理層需要結合本校的辦學特點和學科優勢,在課程設置、教材選用、評估體系等方面做出針對多層次英語教學改革的方案和措施。綜合大學可以先按照大文、大理、大商的模式來組織學術英語教學,這符合學術英語EGAP在多學科綜合大學的應用規律。任何課程設置都需要具有相應能力的教師來實施,學校需要盡可能提供政策和機會,給予教師必要的培訓與業務、心理的指導,鼓勵團隊合作,讓大學英語教師們盡快熟悉學術英語的特點及教學方式,幫助他們提升信心、順利過渡。

最后,值得提倡的是學科教師和語言教師的緊密配合,能有利保證雙語教學的成功。學科教師精通專業知識,但英語能力難如人意,也缺乏系統的英語教學方法和用英語與學生溝通交流的能力,無法有效組織課堂,往往只能采用簡單的語法翻譯教學法;英語教師則英語語言功底扎實,但專業知識背景缺乏,因此也很難獨立勝任EGAP教學。只有把英語教師和學科教師組合起來,使他們雙贏互補,共同提高,才能實現以學科內容為依托的英語技能教學。同時還可以根據專業特色為學生量身定制學術英語EGAP教材、針對自身發展開展合作式行動研究、共同申報課題等。云南大學理工科學術英語EGAP課題組就組建了一支層次、角度全面的項目研究團隊,既注重英語教師和專業教師相結合,也注意各職稱層次相結合,各年齡層次相結合,雙肩挑、管理與教學一線相結合。為實現該項目課程設置和教師發展研究目標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

4 結束語

在綜合大學設置以理工學科內容為依托的學術英語EGAP,是一種以理工學科知識為依托,使用理工科真實的、新的語言材料,傳遞相關學科新信息,符合理工科學生群體的學習和學術發展需要的教學模式。一方面完善了大學英語教學的課程體系,有效地銜接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的學習。另一方面,推動了大學英語信息化大背景下的個性化教學趨勢,切實改變學生的普遍懈怠現象,彌補英語應試教育改革后大學生英語學習動力下降的缺陷,提升了師生的科學素養。因此,開展通用學術英語課程(EGAP)教學是必要的,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考量好學生的基礎,評估好教師的能力,完善好管理的制度,適時適地的引入才是可行之舉。

參考文獻

[1]Richards, J; Rodgers, T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2001

[2]Stryker S. B; Leavers B. L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1997

[3]許國璋.一個可行的模式:“三級英語教學”[J].課程?教材?教法,1986(09)

[4]蔡基剛.CBI理論框架下的分科英語教學[J].外語教學,2011(05)

[5]蔡基剛.學術英語還是專業英語――我國大學ESP教學重新定位思考[J].外語教學,2010(06)

[6]蔡基剛.寧波諾丁漢大學和復旦大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差異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1(01)

[7]周恩,丁年青.大學英語教學與雙語教學的銜接:現狀與思考[J].外語界,2012(4)

[8]黃笑雪.大學英語從通用英語教學向學術英語教學過渡[J].海外英語,2014(02)

[9]李成華.以內容為依托的學術用途英語教學[J].河北聯合大學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3(06)

[10]張為民,張文霞,劉梅華.通用英語教學轉向學術英語教學的探索――清華大學公外本科生英語教學改革設想[J].外語研究,2011(05)

[11]楊慧中.EAP在中國:回顧、現狀與展望,中國ESP研究高端論壇[R].北京外國語大學.2010

[12]都建穎.專門用途英語的批判性探索[J].外國語文(雙月刊),2011(04)

[13]何廣惠,江衛華.理工科大學生學術英語能力的現狀調查及培養途徑――CBI教學模式可行性研究[J].大學英語,2013(04)

[14]楊小彬.轉型期大學英語課程設置中的學生需求分析[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7)

第12篇

關鍵詞: 互聯網 大學英語 自主學習

一、引言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帶來了全新視角,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模式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與網絡技術相結合,體現了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做出了高校應該探索基于網絡和學生個性化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的規定。

同時,一些有較高或更高學習目標的學生,會有提高英語各項能力和完成ESP個性化學習的需求。但是受到大學英語的基礎課程性質和課時等客觀原因的限制,現有的課程顯得捉襟見肘。因此,開設英語網絡自主學習課程也是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重要途徑。

二、基于局域網教學平臺自主學習課程的問題

目前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課程多為在局域網內搭建教學平臺(如BlackBoard平臺)的模式,這種課程在實踐中存在一些問題:

1.與傳統課堂學習模式的同質化。教師在教學平臺上,通過上傳課件和作業,把課堂內容搬到網絡平臺上,學生沒有太多的自主選擇權,更多的是在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

2.學習內容和學習材料的單一化。平臺上的主要學習內容為教師根據大學英語教材制作的教學課件,甚至為教材原本內容,并最終淪為傳統課堂教學內容的網絡復制版本;輔助學習材料一般為簡單的網絡鏈接或者過時的錄音。

3.學習主體的模糊化。教學平臺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從課程目標的確立到學習內容的選擇,從學習方式的確定到學習效果的評價,均以教師作為主導,學生只在學習時間上有相對的自由,其他環節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因此,這樣的教學模式并不能真正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也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基于互聯網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課程設計

鑒于現有網絡教學平臺的問題,本文提出建設基于互聯網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課程,并通過開設選修課《互聯網學英語》進行初步探索,課程設計如下:

1.課程目標:學生能夠通過本課程,系統掌握互聯網工具,協助完成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夠根據學習需求自主確定學習目標和內容,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并對學習效果作出評價。

2.學習主體:已通過大學英語四級、有較高或更高學習要求的學生均可選修本課程。

3.課程內容和學習方式:課程分為搜索引擎、電郵寫作、社交網絡、在線工具、大眾媒體、專題網站、網絡課程和學術研究板塊,教師通過板塊主題講座和局域網教學平臺進行課上和線上指導,并提供相應工具下載;學生依據課程設置,制訂個性化學習方案并建立學習檔案,分成學習小組,在多媒體網絡教室和課下自主完成學習目標。

學習使用Google等搜索引擎的基本功能,培養英語信息獲取能力。學生能夠搜索到自己感興趣的英語閱讀和聽力材料,這些學習材料都直接來源于英語為母語者且極具時效性,學生對材料的興趣程度遠遠大于傳統教材上的課文。Google的發展歷程和企業文化的學習也培養了學生的跨文化思維。

電郵寫作板塊介紹英語電子郵件的常用格式、語言的組織和電郵禮節。通過大量的電郵范例學習,學生掌握了相應的寫作能力。在實踐操作中,學生在鍛煉語言能力的同時,還體驗了跨文化交流過程。

社交網絡與即時通訊工具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真實情境下的即時語言交流。微博等社交網絡工具給了學生了解英語當下世界的機會;課程內的同學可以在微博上互相關注,交流學習心得、分享學習成果。Skype等即時通訊工具讓學生可以與英語母語者面對面交流,在完全真實的語境中提高聽說能力。

使用大英百科、維基百科等在線百科全書查找英語概念。這些百科全書呈現的內容即為閱讀材料,可以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學習英語文化概況。

英美大眾媒體網站,如BBC、CNN等,不但為學生提供了大量英語聽讀材料,而且為其打開了了解世界最新資訊的窗口。另外,一些媒體網站,如《經濟學人》和《金融時報》等,是ESP學習的必備網站。

英語學習專題網站提供了練習聽說讀寫譯能力的海量材料。課程指導學生篩選適合自身水平、滿足自身學習需求的部分,使其能夠完成英語學習的長期目標。

網絡公開課是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是未來云課堂的雛形。課程可以介紹世界知名大學的公開課程,使學生了解MOOC概念,培養其適應未來的教育模式,并塑造其終身學習的理念。網絡公開課的內容可以滿足學生ESP的學習需求,并與自己的專業相結合,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如學生對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導論和TED講座反應都比較熱烈。

學術研究包括英語學術文獻搜索、英語數據庫使用和英語摘要和論文寫作等內容。課程可以介紹常用的英語文獻數據庫,展示文獻搜索方法,利用范例介紹英語論文的常見格式和寫作策略,以此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和科研思維,并增強其英語學術寫作能力,以便助其更好地完成將來的畢業論文摘要寫作和其他學術研究。另外,本課程的學期論文需要按照習得的格式組織,并基于對某一板塊相關課題的研究。

4.評價方式:課程采用多元評價方式。學生對自己在每一板塊的學習目標完成情況作出自評,并通過社交網絡工具和教學平成小組互評。教師對學生的課堂和課下學習情況作出評價記錄,并結合學期論文質量評定作出綜合評價。

四、結語

基于互聯網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課程,使學生能夠掌握自主創設全英語的學習環境的工具,便捷地獲取最新的學習材料,完成各種語言技能的訓練,培養以學術為目的的信息檢索能力。同時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極大地提高學習興趣,有傳統大學英語課程無法創造的驅動力。學生的自主學習方案可發展成為終身學習。但是,課程的設置還需要實證研究的證明;學習環境需要計算機和網絡硬件保障;互聯網信息量龐大紛雜,教師指導學生選擇正確適宜的學習材料和學習方式尤為重要。總之,本課程的探索對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和培養多元化的英語復合人才都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Benson,P.& P.Voller (eds.).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Longman,1997.

[2]George C.Going to the Mall: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J].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2006(10),9-16.

[3]高吉利.國內外語自主學習研究狀況分析綜述[J].外語教學,2005(1):60-63.

[4]郭繼榮,戴煒棟.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評價實證研究[J].外語界,2011(6)

[5]蔣麗萍.基于英語專題學習網站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3):39-4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石桥市| 栾城县| 吉林省| 神木县| 肃宁县| 五寨县| 信丰县| 屏南县| 贵港市| 邢台县| 深州市| 额尔古纳市| 宁海县| 泽普县| 涿州市| 开鲁县| 林西县| 登封市| 平顶山市| 峨边| 凤庆县| 青龙| 和硕县| 高阳县| 东乡| 施秉县| 三门峡市| 两当县| 通城县| 罗田县| 泗洪县| 航空| 禄丰县| 普宁市| 宜丰县| 丰镇市| 蓬安县| 磐石市| 太谷县| 富源县| 霍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