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信息平臺論文

信息平臺論文

時間:2022-09-20 19:13:3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信息平臺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信息平臺論文

第1篇

1氣象信息共享平臺總體系統設計方案

氣象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圍繞兩個目標開展:一是建立數據接收的快速通道,提供統一的數據訪問接口,為共享服務提供高效、規范的數據;二是統一數據管理各項功能的操作,提供規范、友好的操作界面,建立一體化的解決方案。結合兩個系統設計目標,共享平臺首先定位為氣象信息共享數據的源頭,負責存儲、管理氣象資料數據,最大限度的將省、市、縣相關部門氣象資料存儲在統一的平臺之上,為上層業務應用提供數據訪問服務;其次,平臺提供一個可擴展的氣象信息存儲服務框架,滿足未來氣象業務和探測手段不斷發展、資料種類不斷增加的需要,并提供對已有功能模塊進行擴展、定制的支持。為此,平臺遵循“可靠穩定、構件封裝,先進成熟,開放擴展,統一規范,便捷維護”的總體系統設計原則。整體采用框架系統設計,各子模塊之間功能獨立,可根據用戶的需要進行組合,各子模塊之間沒有直接耦合,而是通過數據庫之間的聯系由框架進行組合;同時,框架程序利用構件技術,采用面向對象方法進行系統設計。在框架的組織下,平臺的適應性、靈活性增強,同時通過復用、可配置等技術降低了平臺的開發和維護風險,且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

2氣象信息共享平臺體系結構

為實現由業務資源服務應用的無縫化,氣象信息共享平臺采用如圖1所示的體系結構,即從上到下分為應用層、服務層和數據層。2.1數據層數據層是平臺各種數據的來源,包括實時數據庫、歷史數據庫、行業共享庫、實時專用庫和目錄文件。在各類數據庫中既存在結構化數據,也存在諸如文檔之類的非結構化數據,數據的格式均不相同,如按傳統的方法實現,工作量大,難以維護。因此平臺構建了數據訪問邏輯構件和業務實體構件,為各種應用提供了統一的數據接口,以實現不同來源數據的統一處理,做到程序與數據源松耦合。2.2服務層服務層包含了大量的服務,這些服務在流程引擎的驅動下,與業務流程綁定,組合成為功能更為強大的組合服務,供不同的業務模型調用,從而滿足用戶的需求;該層服務采用SCA1.0標準來實現,將構件庫中的構件,裝配成服務的方式提供給其他構件、服務或者其它系統。該層提取了氣象共享服務的共性需求,通過數據服務、策略服務、業務服務、流程服務和表示服務為氣象部門內部各業務系統的開發提供支撐。可以看出,平臺通過把與氣象數據共享業務相關的功能模塊,以標準化的服務形式進行封裝,形成一系列網絡環境下的服務,然后通過結合業務進行流程編排,即可完成相關功能的定制。2.3應用層應用層主要完成平臺搭建并為用戶提供操作界面,平臺運行模式采用基于B/S的方式,根據業務要求,技術架構的選擇需要具備較強的伸縮性、開放性和安全性。考慮到JAVAEE的特點,平臺應用層開發運行環境選擇基于JAVAEE的應用服務器中間件平臺。

3氣象信息共享平臺數據表系統設計

省級氣象信息共享平臺管理的氣象數據主要包括區域自動站數據、地面氣象觀測站數據、探空數據、加密觀測數據、農氣數據、雷達數據和衛星數據。其中:(1)區域自動站采集的數據包括區站號、日期時間、風速、風向、雨量、氣溫、濕度和氣壓等,這些數據通過GPRS傳輸到位于移動的服務器中,并存入數據庫,之后再定時導入到省局的數據庫中;(2)地面氣象觀測站所觀測的要素比區域自動站多,共有53個要素,但包括所有區域自動站的觀測要素;(3)探空數據由探空報和高空報組成,包括PPAA、PPBB、PPCC、PPDD、TTAA、TTBB、TTCC和TTDD;(4)加密觀測數據不是按時次每日記錄的數據,也沒有固定由哪些站點觀測,因此加密觀測數據一般由用戶不定時人工上傳,且用戶上傳的加密觀測數據為文本格式(非結構化),因此上傳之后平臺需自動將文件中的各數據項解析出來,存入數據表中;(5)農氣數據包括農氣咨詢中心內部業務系統收集的數據和業務系統產生的上報文件;(6)雷達入庫數據包括雷達速度強度圖(圖像文件)和雷達基數據;(7)平臺接收衛星系統傳輸的數據(圖像文件),并直接存儲至后臺核心存儲設備中;衛星包括風云二號衛星云圖和風云三號衛星數據,其中入庫數據為風云二號衛星云圖(圖像文件)和風云三號衛星觀測原始數據及圖像文件。為了實現上述氣象數據的管理,平臺主要系統設計以下數據表(限于篇幅,此處僅列出表名):等值面配色信息表、等值面表、行政區劃表、農氣AB報表(保存農氣報的基本觀測數據信息)、農氣AB報作物表(保存農氣報的作物生長信息)、農氣AB報災害表(保存農氣報的災害信息)、負氧離子觀測數據表、區域自動站降水分鐘數據表、自動氣象站觀測數據表、自動站侯數據統計表、自動站旬統計表、自動站日要素統計表、自動站日風表、自動站數據報監控表、自動站月統計數據表、micaps結構的探空報數據表、探空報基本信息表、等值線圖片信息表、雷達回波圖信息表、衛星云圖信息表、土壤水分觀測數據表、土壤水分月統計表、臺站基本參數表、氣象臺站類型表、臺站類型表和能見度觀測數據表。

4氣象信息共享平臺功能系統設計

結合氣象信息共享的業務需求,平臺整體由氣象數據應用、數據入庫管理、臺站管理和系統管理四大模塊構成。其具體功能劃分如圖2所示。

4.1氣象數據應用模塊該模塊是整個氣象信息共享平臺的核心部分,主要實現自動站數據、基本氣象要素、農氣數據、雷達回波圖、衛星云圖數據、土壤水分數據、人工地面觀測數據和探空數據的查詢、分析和統計。其核心可歸納為數據查詢、數據統計分析、WebGIS展示和數據下載。(1)數據查詢。數據查詢為數據應用的主要方式,包括自動站數據、區域自動站數據、土壤濕度觀測數據、能見度觀測數據和負氧離子觀測數據的查詢。可以根據選擇的站點、時次、時段、要素(可選多要素),以表格形式顯示查詢結果;同時實現表格行列可自定義、查詢結果可打印、查詢結果可生成TXT文件供用戶下載、查詢結果可導出為EXCEL文件等功能。(2)數據統計分析。可統計和查詢任意時段內某要素的平均值、該時段內極大值和極小值;統計時支持站點可選、時次可選和要素可選,站點為單站、多站,時次為單一時次、連續時次;可統計和查詢任意時段內單站氣象要素值,提供曲線圖。(3)WebGIS展示。采用開源WebGIS平臺,在“自動站圖集”的基礎上,實現基本的地圖操作功能,包括地圖放大、縮小、察看全圖等;實現自動站點空間定位及實時數據查詢顯示(氣溫分布圖、降雨分布圖、風力分布圖、綜合信息圖、氣象要素按數值大小繪制全省分布的色塊圖等)。(4)數據下載。選擇任意時次/連續時次、任意站點、任意觀測項目數據后,生成文本文件,供用戶下載。

4.2數據入庫管理包括入庫參數配置和日志管理兩個子模塊,實現本應用數據庫與基礎數據庫的表、字段對應信息的配置,以及相關數據操作的日志管理功能。

4.3臺站管理實現臺站類型管理和臺站基本信息管理。

4.4系統管理實現平臺內的用戶管理、用戶類型管理,組織結構管理,權限管理和日志管理等工作;該模塊具有自主功能,能根據增加的欄目或功能將管理內容自動添加到管理系統中;能夠實現所有欄目和功能的權限指定,具有自動和自主增加權限功能;能夠對每類氣象數據的每個要素或字段指定瀏覽/下載/修改/添加/刪除等控制權限;能夠進行用戶級別設置,可自定義不同級別,每個級別能劃分不同權限;能夠對不同用戶根據需要進行不同級別指定,能對同一用戶同時指定不同級別,能對用戶單獨添加某種權限;能夠對每個管理模塊根據不同內容進行詳細指定,如日志管理可劃分為系統日志、用戶日志、管理日志、數據日志和權限日志等。

5結語

第2篇

1醫療信息一體化服務平臺的建設的目的

第一,實現基層醫療信息一體化的醫療服務,可以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通過把三級、二級醫院互聯互通,解決病人在各級醫療機構看病的問題。這樣大量病人不會集中到大醫院看病問題,病人能夠轉向基層醫院,通過區域信息化基層的醫療機構可以共享到大醫院的資源,提高農村醫療機構服務的能力和水平。第二,醫療機構由于資源尤其是有經驗人才的缺乏,所以往往對醫療服務的質量和診斷的水平不高,通過信息化一體化提高這方面的能力,能夠降低基層衛生機構醫療事故的發生率。第三,通過信息一體化平臺能夠對政府管理部門提供一些有用的醫療衛生信息,創新醫療服務模式,提高政府醫療決策管理的能力,并提高居民對基層醫療機構的信任度。實現一體化平臺共用,可以減少醫療、社保、新農合系統的多次重復建設,增強政府部門之間的協調能力,為參保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實時結算和補償診療服務,特別是對于醫保,區域信息化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平臺建設中的關鍵技術

建立設計區域醫療信息一體化平臺,主要通過分析醫療數據的格式與定義,參考國際國內對醫療行業數據定義的各種編碼及信息交換標準,對醫療數據進行分類與定義,根據數據應用環境及平臺設計的要求,結合現有醫療信息軟件中數據的應用方式,在數據庫中對分類的數據進行統一定義與實現,根據數據分類實現在同一數據庫中最大數據量的存儲與管理。然后在現有醫療信息系統的基礎上,跟蹤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參考現行開發公司及研究機構的設計方法,結合實際環境中醫療單位信息軟件的現狀,對周圍醫院、社區及衛生主管部門的醫療信息進行分析,從醫院內部、外部到以某一醫院為中心開展區域醫療的設計與實踐,通過不斷測試與應用,最終實現現有區域醫療信息的共享與訪問。

2.1面向服務架構(SOA)為了解決一體化信息平臺中各個系統之間的數據傳輸,提高平臺通用性,其核心就是采用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架構的分布式開放型網絡系統。。在SOA架構風格中,業務服務相對獨立并且可重復利用,最終由一個或者多個分布的系統所實現,而具體的業務流程由服務組裝而來,根據實際需要來設計變化,SOA架構能夠從根本上解決不同部門之間數據的互通,有效避免信息孤島的出現,并可以實現不同平臺間的多層次復用。SOA最大的優點是基于統一的標準和松散耦合的特性,這對于構建一個通用的醫療一體化平臺非常有利。經過層次結構劃分,系統基礎框架平臺的各個模塊功能都按照其功能特點分配到了SOA的不同層次之中,結構比較清楚。由于各個層次之間的接口規范、訪問的方式以及具體實現技術都很清楚明確,易于集成系統的實現。在層次結構中,由于在醫療信息一體化服務平臺基礎框架中,統一集成和數據交換服務進行了比較好的抽象且都集中到了服務層,所以再利用底層功能組件來構建平臺中所需要的各種功能的服務。消息服務是SOA架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服務層可以實現消息服務和數據服務(數據共享服務、數據轉發服務)兩種核心服務,這可以解決傳統軟件架構下的醫療系統中所存在的數據標準不統一、通用性較差、復雜度較高以及不易維護等難題。

3結語

一體化信息平臺可以方便區域內的所有醫療單位均可以把醫療信息納入已建立的標準化信息平臺中。根據醫療信息化建設和經濟收入,結合國家對城鎮醫療、社區醫療、農村合作醫療的政策,對轄區內的所有醫療單位進行分級和分類,盡可能將所有患者的醫療信息納入公共服務平臺,同時根據醫療單位和患者的實際條件,采用不同的信息共享收費標準,通過服務平臺總的數據交換和匯總,最終建立患者的全面的電子健康檔案。基層醫療信息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方案,以實現醫療信息共享為目的,從而為患者提供全面的醫療服務,減少醫療費用,醫療事業通過信息共享節約成本,建立更高級的醫療應用,從而全面提高公共衛生水平。

作者:王玫馬曉艷張蘭華單位:泰山醫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第3篇

1.1國內社區信息化建設現狀

上海社區信息化建設己有十多年歷史,經歷了從簡單的社區便民服務信息轉向整合各類社區事務服務的綜合體。廣州把社區信息化作為提高社區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推動了市、區、街、居委會四級聯網。重慶基于三網融合和多屏互動建設了“信息化社區平臺”,市民可在電視或手機上實現實時路況查詢、醫院掛號、水電費交納等。福建將全面建設“民生信息化社區”作為為民辦實事項目,在街道、社區推廣使用“海西智慧社區平臺”,基本覆蓋全省。一些地市還開展了富有特色的社區信息化建設,濰坊高新區推出的數字社區,是以社區服務中心為主,整合各方資源的綜合性信息服務平臺。中西部地區積極推進社區信息化建設。蘭州市建設了實現城市社區多元數據共享集成的“三維數字社區”集成管理應用系統。呼和浩特賽罕區建成了集行政管理、社會事務、便民服務為一體的社區綜合信息服務網絡,為市民提供上百項服務。

1.2社區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的情況可以看出,我國社區信息化建設還滯后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水平仍然偏低,還有較大提升空間。目前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信息基礎設施不完善;社區信息化工作的領導和協調機制不完善;缺少統一的規劃,缺乏統一的標準;基礎數據有重復采集的現象,數據采集質量不高;資源開發力度和開放不夠等。

2社區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總體設想

2.1總體需求

(1)政府需求對政府來講,大力發展社區信息化有助于加強對社區的治理,也使對社區的服務更完善、更便捷,從而實現和諧社會。總體上來說,政府需求主要是信息采集、信息、統一管理、全面服務等方面的內容,需要建立一種簡單有效的獲取、信息的渠道,通過該渠道還可以對社區進行管理和服務。基于數據庫、網絡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而構建的社區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能夠滿足這樣的需求。(2)企業需求在社區信息化中,企業多指一些跟社區居民有關的商家。商家要求社區信息化平臺提供的服務應該是準確、合適和及時的,能夠通過平臺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或者能夠通過社區信息化獲得一個簡單的途徑來獲取市場信息,遠程完成一些工作,優化自身的供應鏈,減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方便了社區居民。此外,企業也可以通過社區信息化系統實現與社區管理機構之間的協同工作,通過系統解決如審批、報稅和審計等一些行政性事務。(3)社區居民需求社區居民是社區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最主要的用戶,在一定程度上政府和企業也都是為居民服務。居民對這一平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服務方面,要求政府提供的服務要方便快捷,企業提供的服務要全面周到,最好是能夠覆蓋生活的每一個方面。社區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為居民提供的服務應及時有效,并且能方便獲取。居民所需的各類信息和服務有:醫保、社保、公積金、養老保險、低保等相關電子政務服務;遠程教育、遠程醫療、電子娛樂、商務信息,包括電視家教、電視健康監控、電視銀行、訂票、天氣等多種增值服務。此外,還有針對特殊群體的一些服務,如針對兒童、老人、孕婦、弱勢群體等的專門服務。總而言之,政府、社區居民和相關企業是社區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的三大類主要用戶。從哪些方面來滿足這三者的需求是社區信息化建設所必須考慮的問題。

2.2總體架構設想

綜合運用云計算技術、互聯網通信技術、物聯網技術和有線電視網絡技術,構建安全高效、通暢規范的社區信息化系統。系統框架如圖1所示。通過社區服務與管理信息共享系統,實現對社區的網格化管理;為社區居民提供生活工作服務;實現社區數據采集,包括社區范圍內人口信息、地理信息、事件信息、物品信息、組織信息的采集。建設社區基礎數據庫,數據庫內容包含人、地、事、物、組織的相關信息。實現服務方式的多元化,用戶通過電腦、電視、電話、移動終端設備獲取相關信息,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提供主動服務。

2.3總體功能

2.3.1社區管理功能建設社區管理信息平臺,覆蓋社區各類業務,以社區綜合數據庫為支撐,全面支撐社區管理工作,實現社區管理無死角、公共服務全覆蓋的目標。(1)可視化管理以社區綜合數據庫為基礎,引入空間地理框架建設的GIS數據,結合虛擬現實技術與仿真技術,實現基于空間位置的可視化社區管理和服務。使社區日常管理、報表統計等工作實現網絡化與可視化,街道和上級政府部門可對轄區信息進行瀏覽、查詢和統計、分析、管理,實現信息共享。(2)一站式服務系統主要涉及事件受理、辦理監督、辦事指南、公共辦事查詢、申請、服務辦理材料管理、服務收費、服務項目管理、統計分析、報表處理等模塊。通過一站式服務系統,把這些待辦事項整合到一個統一的平臺中,同時與社區綜合數據庫中的數據交換,通過調用數據庫中的數據簡化了操作,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方便這些事項的辦理。(3)社會救助信息系統社會救助信息管理平臺可分為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教育救助、醫療救助、社會救助、住房救助等多方面的管理。具備網上受理、網上審批等功能,還具有對被救助人員的分類統計、管理、查詢等功能,可以實現救助工作從申請、受理、核準到審批全過程的信息化、網絡化和透明化。(4)社區養老服務信息系統對老年人基本信息、補助申請與審批信息、服務信息等進行統一管理。主要包括老年人信息管理、老年人優待證管理、居家養老補貼管理、居家養老服務管理模塊。2.3.2社區服務功能(1)社區呼叫服務可以在公眾服務熱線的基礎上,以因特網、移動電話網、固定電話、有線電視平臺“一鍵通”等為接入方式,建立社區呼叫系統,服務對象為社區全體居民。在社區呼叫系統的基礎上還可以建設社區平安聯防系統。(2)社區生活服務結合線上線下的模式,建立實體與網絡、電視相結合的社區生活服務超市,為社區居民提供屬地的電子商務、生活便民服務,居民在服務點通過刷卡的形式辦理購物、通訊費、水電燃氣費、有線電視費繳納、公交卡充值等業務。居民還可在社區平臺、電視平臺上、查詢相關生活工作信息,如物品交易、求職招聘、房屋租售等。(3)社區教育建立社區、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全方位社區青少年教育網絡。(4)商務服務通過電腦、電視、手持設備等媒介,可以實現B2C、C2C、O2O等模式的商務活動。2.3.3數據歸集功能建設社區綜合數據庫,具體內容涵蓋社區樓院、轄區人口、地理位置、重點對象、社區組織、社工隊伍、公益性設施及服務記錄等基礎信息,整合公安、民政、勞動、國土、文化、計生、衛生、建設、工商等部門相關信息。社區工作人員、居民依權限對社區居民、流動人口的相關信息進行錄入、更新到社區綜合數據庫。工作人員在進行相關事項辦理時,可以直接調取數據庫中信息,避免了信息的重復錄入。社區綜合數據庫的信息通過交換平臺傳送到上級政府部門,分別用于公安、民政、勞動、國土、文化、計生、衛生、建設等部門,與基礎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比對、更新,使社區成為最終的數據歸集點,如圖2所示。

2.4使用途徑

社區管理信息平臺系統建設多種展示方式,為社區居民提供多種方式的使用,包括電腦、手機、電視機訪問、電話咨詢、大屏幕展示、觸摸屏展示等。

3結束語

第4篇

1系統開發的方式

對電子信息管理平臺進行設計和開發的過程整體周期相對較長,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為了保障項目成功的開發,就須制定一個詳細的開發計劃進行指導,通常使用系統開發生命周期法(SystemDevelopmentLifeCycle,SDLC)。這種方法在實際的運用過程當中很少使用SDLC的,通常都是使用SDLC的幾種類型變體方法,這些變體的方法,主要有:(1)以生命周期為基礎的變體,這種變體主要強調的是生命周期階段之間的主要順序關系,通常階段性完成之后就很難再回頭。(2)以迭代為基礎的變體,這種變體一般是指蛛網模型的類型,主要強調生命周期的階段之間的迭代性,并隨著需求的增多開始不斷的進行修改并增加迭代的次數等。(3)以用戶為主的變體,這項變體通常是主一些社會系統,又分為社會和技術兩個子系統,然后將這兩個系統放到同一個階段當中來進行考慮。

2電子信息管理平臺項目的實際開發階段

在實際的開發階段當中,通常將其分成五個小階段來進行:(1)項目計劃,在這個階段,主要是為了確認新系統具體的作用域,并以此來保障項目的可行性。同時還應當制定一套完善項目進度表,參照進度表來分配資源并進行預算分析。然后,制定出具體的項目開發進度表,針對每一個進度來分配人員和資源。(2)項目分析,在這個階段,主要是為了解和確定事業單位當中的商業需求以及所提出的處理要求,通過這些要求整理出具體的書面文件。(3)項目設計,在這個階段已經正式的進入了系統的編碼、設計階段。最主要的還是相關的設計工作,這些設計工作主要包括設計并集成網絡、設計用戶界面、設計應用程序結構、設計并集成數據庫、設計系統界面、集成系統控制、設計系統的細節部分等。(4)項目實施,項目進行到這個階段已經初具雛形了,此時主要的任務就是需要對信息平臺進行建立、測試以及安裝系統的最后步驟。(5)獲得支持,這個階段的系統已經開始正式的運營起來,其運營的主要目標還是在往后的發展當中能夠確保電子信息管理平臺的正常可靠運營,這個階段主要需要做到對最終用戶的支持以及對系統的維護和增強,并將一直持續到系統升級為止。

3系統結構框架及其主要功能

電子信息管理系統主要由以下幾個子系統構成:(1)人才服務管理系統,為決策者提供必要的信息數據,具體分為需求研究、數據采集、信息、人才服務等模塊。(2)辦公自動化管理子系統,為工作人員提供所需信息,同時負責辦公業務數據統計、文件傳輸、自動化辦公控制等。(3)人事資源管理子系統,為合理分配人力資源而采集的有效信息,負責人事管理中的獎罰問題。可分為人事計劃、檔案管理等模塊。(4)財務管理子系統,幫助財務人員解決預算、融資、資產利用、降低成本等問題。直接關乎單位的利益,具體可分為會計核算、總賬維護、財務計劃和財務報表等模塊。

4結語

綜上所述,電子信息管理平臺的構建需要做好決策、創新和改革宣傳培訓、對單位內部的信息數據進行統計和整理等前期工作,在實際的開發階段當中就需要按照項目計劃、分析、設計、實施以及支持這五個步驟來進行,這樣才保證電子信息管理平臺的順利實施。

作者:盧玉科劉恒暉單位:延邊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第5篇

關鍵詞:高校產學研;信息管理;信息平臺

中圖分類號:T3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4)01-0083-03

一、研發產學研信息平臺的功能需求

1.產學研信息平臺的系統操作流程

在辦公自動化應用以前,高校產學研信息管理部門(科技與產業處)對產學研信息的管理多數通過手工記載的操作方式完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這樣的工作效率比較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比較容易出錯,成本代價比較高,產學研成果信息若丟失,很難再恢復。手工操作的方式,對于信息的查詢,難以及時有效地給各院系教師提供所需要的產學研信息。產學研信息的通過校報等印刷物進行傳播,既不生動,也不及時。手工操作的流程如圖1所示,對手工流程進行優化后,產學研信息平臺需要實現的功能流程如圖2所示。

2.產學研信息平臺的系統實現目標

產學研信息平臺是一個獨立的系統,能夠對產學研信息進行檢索、存儲、更新和注銷,提高產學研管理工作者對產學研信息管理時的工作效率。

產學研信息平臺采用B/S結構,結合My Eclipse工具進行開發。開發使用的語言是JAVA,使用的數據庫是SqlServer2005,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普通用戶登錄系統能夠修改登錄密碼和用戶的基本信息、、修改論文、發表出版物、修改出版物、修改項目、發表項目、申請專利、修改專利、下載打印相關的產學研信息資料。

管理員登錄系統能夠修改登錄密碼、管理產學研用戶信息(增加用戶信息、查找用戶信息、修改用戶信息)、管理論文信息(修改論文信息、查詢論文信息)、管理項目信息(修改項目信息、查詢項目信息)、管理出版物信息(修改出版物信息、查詢出版物信息)、管理專利信息(修改專利信息、查詢專利信息)、進行數據備份管理、下載打印相關的產學研信息資料。

產學研信息平臺面向對產學研活動有興趣以及從事產學研相關工作的所有人員開放,在業務方面實現與產學研管理部門數據的共享,取代了產學研信息管理在手工管理時代封閉式的管理模式,實現信息的共享。

產學研信息平臺能夠及時收集最新的產學研項目、產學研成果和學術活動等業務數據,并在大量的數據基礎上進行數據挖掘分析工作。在市級產學研信息管理部門的支持下,系統的運行會趨于規范化。

產學研信息平臺是標準的產學研信息管理系統,產學研信息平臺具備的功能是現實產學研信息管理的虛擬體現,是一個產學研信息自動化管理的平臺,能夠節約信息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完善業務處理,實現產學研信息平臺真正的價值。

3.產學研信息平臺的系統角色說明

產學研信息平臺的主要角色分為普通用戶和管理員,他們有不同的權限和功能,通過登錄頁面進入用戶對應的操作子系統,進一步對產學研信息進行操作。

普通用戶登錄系統能夠修改登錄密碼和用戶的基本信息、、修改論文、發表出版物、修改出版物、申請專利、修改專利、下載打印相關的產學研信息資料。

管理員登錄系統能夠修改登錄密碼、管理用戶信息(增加用戶信息、查找用戶信息、修改用戶信息)、管理論文信息(修改論文信息、查詢論文信息)、管理出版物信息(修改出版物信息、查詢出版物信息)、管理專利信息(修改專利信息、查詢專利信息)、數據備份管理、下載打印相關的產學研信息資料。

4.產學研信息平臺的系統功能說明

產學研信息平臺對產學研信息進行與管理,實現產學研工作者與產學研成果的動態交互,具體包括以下功能:產學研用戶信息的操作、產學研信息的操作(論文信息、出版物信息、專利信息)、產學研信息備份的操作。

用戶可以在產學研信息網站上看到的產學研信息,通過各個功能模塊的鏈接來瀏覽產學研成果的相關信息。

(1)用戶修改密碼

平臺提供了各種信息操作的鏈接,用戶可以通過點擊賬戶安全管理的“修改登錄密碼”,修改用戶的登錄密碼。

(2)用戶修改個人信息

用戶通過點擊個人信息管理的“修改個人信息”,修改除了登錄密碼以外的用戶基本信息。

(3)用戶管理論文信息

用戶通過點擊論文信息管理的“論文信息管理”,修改、刪除以及下載用戶的論文信息。用戶點擊論文信息管理的“增加論文信息”,上傳論文信息。

(4)用戶管理出版物信息

用戶通過點擊出版物管理的“出版物管理”,修改、刪除以及下載用戶的出版物信息。用戶點擊出版物管理的“增加出版物”,上傳出版物信息。

(5)用戶管理項目信息

用戶通過點擊項目信息管理的“項目信息管理”,修改、刪除以及下載用戶的項目信息。用戶點擊項目信息管理的“增加項目信息”,上傳項目信息。

(6)用戶管理專利申請

用戶通過點擊專利申請管理的“專利申請管理”,修改、刪除以及下載用戶的專利信息。用戶點擊專利申請管理的“增加專利申請”,上傳專利申請信息。

(7)用戶退出系統

用戶通過點擊退出登錄狀態的“退出登錄狀態”,用戶退出產學研信息平臺。

管理員通過產學研信息平臺,對產學研信息和普通的產學研用戶信息進行操作。管理員登錄產學研信息平臺對產學研信息進行管理。

(1)系統用戶管理

管理員點擊系統用戶管理的“系統用戶管理”,添加系統管理人員,點擊系統用戶的“修改登錄密碼”,修改用戶的登錄密碼。

(2)產學研用戶管理

管理員點擊產學研用戶管理的“產學研用戶管理”,對產學研用戶信息進行修改、刪除、打印;管理員點擊產學研用戶管理的“增加產學研用戶”,增加普通的產學研用戶;管理員點擊產學研用戶管理的“查找產學研用戶”,通過用戶號對產學研用戶進行檢索。

(3)論文信息管理

管理員通過點擊論文信息管理的“論文信息管理”,修改、刪除以及下載相關的論文信息。管理員點擊論文信息管理的“論文信息查詢”,通過論文名稱查詢上傳的論文信息。

(4)出版物信息管理

管理員通過點擊出版物管理的“出版物管理”,修改、刪除以及下載相關的出版物信息。管理員點擊出版物管理的“出版物查詢”,通過出版物名稱查詢出版物信息。

(5)項目信息管理

管理員通過點擊項目信息管理的“項目信息管理”,修改、刪除以及下載相關的項目信息。管理員點擊項目信息管理的“項目信息查詢”,通過項目名稱查詢項目信息。

(6)專利申請管理

管理員通過點擊專利申請管理的“專利申請管理”,修改、刪除以及下載相關的專利信息。管理員點擊專利申請管理的“專利申請查詢”,通過專利名稱查詢專利申請信息。

(7)數據備份管理

管理員通過點擊數據備份管理的“數據備份管理”,對所使用的信息進行備份。

(8)退出登錄

管理員通過點擊退出登錄狀態的“退出登錄”,管理員退出產學研信息平臺。

二、產學研信息平臺的數據需求

數據的需求分析在產學研信息平臺的設計與實現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數據的需求分析是對產學研信息平臺實現時所需要的對象、對象的屬性以及屬性的變量進行分析。

產學研信息平臺實現登錄功能,需要產學研用戶的信息以及管理員的信息。產學研用戶根據用戶號以及密碼進行登錄。管理員根據管理員的用戶名和密碼進行登錄。為保證產學研用戶和管理員對象的完整性,產學研用戶的基本屬性包括用戶編號、用戶工號、用戶姓名、用戶性別、用戶身份證、用戶電話號碼、用戶地址、用戶密碼、用戶專業、用戶注冊時間。管理員的基本屬性包括管理員編號、管理員名、管理員密碼、創建時間、狀態、、登錄次數、權限。用戶登錄產學研信息平臺對產學研信息進行相應的操作。

產學研信息平臺對項目信息進行管理,根據項目的名稱進行操作,項目在系統中作為一個對象必須具備以下屬性:項目編號、項目信息名稱、項目簡介、項目經費、項目工作量、用戶工號。

產學研信息平臺對專利信息進行管理,根據專利的名稱進行操作,專利在系統中作為一個對象必須具備以下屬性:專利編號、專利信息名稱、專利簡介、申請理由、申請人、用戶工號。

產學研信息平臺對出版物信息進行管理,根據出版物的名稱進行操作,出版物在系統中作為一個對象必須具備以下屬性:出版物編號、出版物標題、出版物簡介、作者信息、出版時間、產學研分類、出版物來源、用戶工號。

產學研信息平臺對論文信息進行管理,根據論文的名稱進行操作,論文在系統中作為一個對象必須具備以下屬性:論文編號、論文標題、論文簡介、發表刊物、發表時間、產學研類型、論文成果來源、用戶工號。

產學研信息平臺數據處理流程如圖3所示:

三、產學研信息平臺的技術可行性

系統的技術可行性分析是系統研發采用的現有技術能否完成產學研信息平臺的研發,軟件和硬件的配置能否滿足開發的具體需求分析,高校產學研信息平臺的研發采用JAVA開發語言,調試相對而言比較簡單,利用JAVA語言開發的平臺界面友好,比較簡潔,計算機的配置完善,在技術上是可行的。系統采用SqlServer2005數據庫,這種數據庫普遍性很高,能夠實現數據的處理。產學研信息平臺采用了B/S模式,B/S模式軟件比較完善,軟件的開發平臺是成熟可行的,它的運行速度快,容量比較大,可靠性能比較高,價格也比較實惠,能滿足系統的研發需求。

四、結束語

隨著高校產學研規模的不斷擴大、各級產學研投資的日益增長、產學研管理信息的數量不斷增加,高校產學研管理部門(科技與產業處)對產學研信息進行管理的難度逐漸增大。高校產學研信息平臺將以校內產學研人員作為服務對象,針對產學研過程中的項目申報、專利登記、、論著出版等產學研管理問題,建立產學研信息管理及平臺,以滿足本校產學研管理人員及科技工作者對產學研信息管理及產學研信息的需求。

高校產學研信息平臺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產學研信息的管理,實現科技文檔存儲、產學研信息管理、科技成果等功能,并提供更新和搜索產學研信息的管理平臺,可以有效提高產學研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產學研信息平臺能夠上傳和下載產學研信息,實現信息共享化,實現信息傳播的通暢性,滿足產學研用戶對信息的需求。平臺對產學研用戶的信息進行統一管理,提高了產學研信息應用的安全性。?筅

參考文獻:

[1]裴珊珊.基于B/S模式的實驗室管理系統[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16(8):20-31.

第6篇

關鍵詞:網絡平臺;信息化教育;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是大學本科階段的收官之作,更是體現學生專業綜合素質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雖然國家加強了對學位論文抄襲作假的處罰力度,但本科畢業論文依然存在質量普遍不高、創新程度不足等問題。

2012年3月教育部印發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戰略選擇”。2015年2月,教育部的2015年教育工作要點中更明確提出“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繼續加大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開發和應用力度”。近幾年備受關注的“互聯網+”教學模式改革探究則更是離不開互聯網平臺和信息通信技術。由此可見,推進教育信息化是未來教育創新改革的大趨勢。然而目前對于教育信息化的探討主要集中在各課程的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環節,而應用于綜合性實踐環節(如:畢業論文)的涉及甚少。因此,如能借助網絡平臺,對畢業論文的各環節逐一信息化,實現知識和信息的共享,讓學生有更多個性化針對性的學習空間,勢必能大幅提高畢業論文質量。本文以化學類專業畢業論文為對象,就基于網絡平臺的質量提升模式進行探討。

一、化學類專業畢業論文的現狀分析

化學類專業的畢業論文過程通常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階段:選題、文獻查閱、開題、實驗、論文撰寫。其中,選題目前主要是采取指導老師命題和學生根據自己興趣選題相結合的雙向選擇模式來確定,而在后續的文獻查閱、開題報告、實驗設計和論文撰寫則是以學生為核心的執行過程。

(一)文獻查閱

文獻查閱是對畢業課題資料收集的重要一環,然而由于本科教學大多是以教材為主,因此大部分學生習慣于紙質版教材或期刊,導致對課題相關文獻的收集相對陳舊有限。m然部分專業開設有文獻檢索的課程,但從多年帶本科畢業論文的情況看,學生的文獻收集能力依然不足,對文獻數據庫的了解亦不夠充分。

(二)開題

開題是以對文獻的充分理解和總結歸納為基礎的,只有通過對文獻的歸納總結,才能全面了解課題當前的發展狀況和趨勢,從而提出新穎合理的設計路線。但由于很多高品質的化學文獻多在SCI收錄的英文期刊上發表,因此不少高校在畢業論文過程中,對外文文獻的閱讀翻譯提出了明確要求。然而,很多化學專業詞匯和試劑名稱在常規的詞典或翻譯軟件中卻根本查找不到。因此,這也無形提高了學生在開題過程中閱讀理解文獻的難度。

(三)實驗設計

在經過對文獻的收集和分析總結后,學生針對畢業選題提出實驗方案,并經與指導教師討論確認后進入實質性的操作階段。在執行過程中,首先學生需要了解所接觸試劑的理化性質及防護措施。其次,在經過初步探索后,需要系統的確定實驗方案的研究內容(如:反應的影響因素,各因素對產品的影響權重大小等)。最后提出對該選題所得產品或實驗結果的評價方法。

然而,本科生從教材上獲取的知識原理雖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實驗的操作經驗卻相對有限,難以針對具體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此外,本科生對實驗的設計通常也比較隨意,系統性不足。因此,往往在后期論文撰寫的過程中,發現實驗設計存在缺陷,從而導致論證的依據不足。

(四)論文撰寫

實驗完成后,學生在論文撰寫過程中,首先要對現有文獻進行綜述,然后對合成路線或實驗原理進行展現,最后對實驗數據或譜圖進行處理分析得出結論。但多年帶畢業論文的情況顯示,學生普遍存在因文獻引用編輯不當,導致修改時工作量巨大,合成路線和實驗原理展示不清,譜圖對比不規范、數據分析無法精確到位、以及論文編輯排版格式較混亂等問題。

二、基于網絡平臺提升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

在當今移動網絡無處不在的時代,網絡平臺具備學習時間靈活、學習終端多樣化、不受地域限制、且能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等特點。因此,針對上述化學類畢業論文各環節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網絡平臺優勢,勢必能有效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水平。

(一)導航平臺

針對本科生對化學文獻數據庫了解不足、化學專業詞匯和試劑名稱翻譯理解困難、實驗試劑理化性質及防護措施掌握不夠深入、譜圖分析困難等問題,建立了網絡導航平臺,并將導航平臺分為化學文獻、化學翻譯、化學試劑、譜圖數據庫等板塊分別與之相對應。而對于化學文獻則更進一步細分為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專利、標準、書籍等文獻數據庫便于學生分類檢索文獻;化學翻譯則提供如較學術權威的CNKI翻譯助手及其它廣泛使用的在線翻譯網站(如:Google翻譯、有道詞典等)以助于學生正確理解外文文獻;在化學試劑板塊則提供了綜合性化學試劑網站ChemicalBook(可查閱各試劑的理化特性、風險性、安全性等數據)和國內外的主要化學試劑供應商(如:Alfa Aesar、國藥集團)等資源;譜圖數據庫則根據譜圖類型細分為紅外光譜、核磁譜圖、質譜、拉曼光譜、光電子能譜等以供學生將測試結果與標準譜圖進行對比分析。

(二)應用平臺

針對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基于應用平臺CAppChem主要建立了結構式繪制、文字處理、數據處理、譜圖分析等核心板塊。結構式繪制板塊主要提供了合成路線的繪制方法、如何繪制實驗裝置圖、如何為結構式填充顏色或添加發光效果、以及分子三維模型的建立等,以滿足展示合成路線或實驗原理的需求。文字處理板塊則主要提供了EndNote文獻管理和引用方法、目錄自動生成更新、頁眉頁腳制作、重復表頭設置、審閱修改等,讓學生能更美觀高效地完成畢業論文的修改和撰寫工作。數據處理除提供Origin坐標、標簽、圖層、圖例控制及數據導入等繪圖基礎外,還提供了散點圖、柱形圖、三元相圖、三維柱形圖等常用圖形的繪制方法,以及線性擬合求解臨界膠束濃度(CMC)、粘度法測定聚合物分子量、峰面積積分計算等應用實例,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解決所遇到的問題。譜圖分析則主要提供了紅外譜圖、核磁譜圖等軟件的使用教程。

此外,還設立了論文翻譯、資料下載、軟件動態、留言板等板塊來輔助核心板塊和導航平臺,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要求和進一步深入學習的需求。另外,為便于學生學習分享交流,網絡平臺的各頁面均支持微博等移動客戶端分享。

三、基于網絡平臺的運用效果

網絡平臺上線運行至今,共為3屆本科生的畢業論文環節提供了網絡支持。學生在本科畢業論文過程中所遇到的大部分問題均能通過在網絡平臺學習后獨立解決,同時通過學生留言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學生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促進了網站平臺內容的更新豐富。

目前該網絡平臺的總訪問量已超140萬,獨立訪客數超90萬。2015.7.1-2016.6.30的網站統計數據(見圖1)顯示,每年的3-5月是網站流量的高峰期,平均日獨立訪客數維持在2 300左右,高出其他月份(寒暑假除外)平均日獨立訪客數40%。當6月本科畢業論文答辯完成后,日立訪客數逐漸回落至之前的平均水平(約1 600)。其充分說明網絡平臺在畢業論文期間(每年3-5月),吸引了大量的學生來自主學習,對畢業論文環節起到了顯著的支撐作用。

此外,獨立訪客的地區分布統計數據(見圖2)顯示訪客來自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北京、江蘇、上海、廣東、湖北五個省(直轄市)的訪客最多,約占網絡平臺總訪客量的45%,體現出了網絡平臺學習不受地域限制,覆蓋面廣的特點;同時也反映出了在高校密集度較高的地區,網絡平臺的應用需求更大。

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和近兩年收集的畢業論文數據來看,該網絡平臺的應用對學生在畢業論文環節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顯著提高,對畢業論文在實驗設計的合理性、論文的規范程度、圖表和數據的分析深度以及文獻管理等幾個方面的完成質量亦有明顯改善。實踐證明,基于網絡平臺的化學類專業畢業論文質量提升是一種十分有意義的嘗試和探究。而隨著網絡和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國家對教育信息化的戰略支持,構建基于網絡平臺的教學體系正成為新趨勢。結合特定教學環節或課程自身的教學特點,有針對性地建設網絡平臺,不僅能提高教學質量水平,也能滿足學生自主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更能打破地域的限制,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和教育的均衡化發展。

參考文獻:

第7篇

關鍵詞:知網 翻譯方向 論文寫作

中圖分類號:G6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3-0023-01

本科畢業論文寫作是我國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方案中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我國教育部頒發的《高等學校本科英語專業教學大綱》中強調本科畢業論文是檢驗學生大學四年對所學專業知識掌握情況的有效措施,是畢業生綜合成績測評的重要手段。

一、基于知網的翻譯研究方向畢業論文寫作理論基礎

上世紀末,知網信息平臺迅速崛起,為我國期刊、論文及相關文獻的檢索和收藏提供了充實而廣泛的空間,在網絡、文獻和資料大量涌現的時代,給我國高校英語專業翻譯研究方向的畢業論文寫作提供了寶貴的支持。在目的論指導下,基于知網翻譯研究方向畢業論文寫作的過程趨向于以論文寫作的預期功能和論證目的以及作者的期待為核心,在不改變論文寫作初衷的前提下,對所研究內容做出適當的調整和修改,以更好地突出翻譯研究方向畢業論文寫作的價值為目的。從目的論視角審視基于知網的翻譯研究方向畢業論文寫作,一方面從微觀角度規范翻譯研究方向畢業論文寫作,以最大限度地實現翻譯研究方向畢業論文寫作的目的。另一方面,對翻譯研究方向畢業論文寫作、修改提供借鑒和參考,以更好地完成畢業論文寫作。

二、基于知網的翻譯研究方向畢業論文寫作的三種方式

1.基于知網資源的翻譯研究方向畢業論文寫作

翻譯研究方向畢業論文寫作必須充分運用知網信息共享這一優勢。知網對于畢業生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信息寶庫,通過知網可以檢索到非常有價值的英漢翻譯方面的專業術語和專業資料,其中關于英漢語言學、英美文學、英漢教學方法和跨文化交際等與翻譯研究方向緊密相關的資料數不勝數,并且這些資料具有豐富性、廉價性和方便性等特點。論文作者不再是單純而被動的論文撰寫者,同時也可將自己的資源上傳共享到知網,成為信息的構建者和者,做到以寫促學,形成以交流促共享的新的畢業論文寫作局面。

2.基于知網工具的翻譯研究方向畢業論文寫作

翻譯研究方向畢業論文寫作需要一個科學合理的研究過程,也是每一個畢業生通過知網技術和平_,并根據所學專業知識進行自主研究和創作的過程。強大的知網信息平臺為廣大畢業生提供了一個以畢業生論文寫作者為主體,強調互動和創新的論文寫作過程。為廣大畢業生提供服務的知網信息平臺工具主要包括在線導航、在線搜索和引擎等幾大特殊功能,優質的在線服務具有良好的資源環境,這不僅為廣大畢業生提供簡明的信息平臺,而且還為畢業生提供了可靠的資源與寫作素材,使畢業生更好地深入到畢業論文寫作中,對所研究論題有更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以便于更深入地研究。

三、翻譯研究方向畢業論文寫作理論與實踐的整合

1.堅持以論文作者為中心

論文寫作活動的發生和發展是論文作者積極自覺地構建主觀寫作意圖的過程,是寫作的主體。因此,翻譯研究方向畢業論文寫作理論與實踐整合的基本原則應是一切都要為促進論文作者實現有效寫用為核心目標,充分考慮論文作者的認知心理和認知特點、寫作動機、自身素養等諸多方面的因素。

2.堅持論文寫作實踐植根于理論層面

堅持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與統一是翻譯研究方向畢業論文寫作的另一重要原則。這就要求論文作者需要選擇一個恰當的理論作為寫作指導,而不是用慣性的思維選擇一個從眾的不適合的理論。當然,翻譯研究方向畢業論文寫作在知網的使用過程中切不可局限于某一種單一的理論。在具體寫作過程中,對待知網的運用方面應采取應題而異的資料搜索方式和論文寫作方法,根據不同的論題和論點,從知網選取不同的理論。

本科畢業論文寫作是我國高校本科畢業生專業知識綜合運用的體現,是我國現階段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我國高校本科教學改革的重要客體,本科畢業論文寫作質量直接反映出我國高校本科教學的質量。將知網信息平臺與畢業論文寫作相結合,極大地提升了我國高校本科畢業論文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于泓.談新世紀高校圖書館的文獻信息服務[J].情報科學,2002(5).

[2]朱凡.數據庫利用教育史文獻檢索課的核心[J].情報雜志,2002(6)

[3]欒穎.The PAD Class Teaching of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J].海外英語,2017(1).

第8篇

Abstract General practice as a graduate school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last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vocational college to achiev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improve training quality.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tatus of graduate start with integrated practice management,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graduate of vocational colleges; Secondly, combining economic Zhejiang Technical Institute of Economics graduat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us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actice, running processes, the effectiveness of and other in-depth analysi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studie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畢業綜合實踐作為學校人才培養計劃中最后一個教學環節,是高職院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提高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其一般程序為:前期準備、選題、下達實踐任務、崗位實習、收集文獻資料、撰寫成果文本、課題答辯、成績評定和檔案管理等。這一項工作階段性強,涉及面廣,時間跨度長,細節繁多,仍舊采用傳統的人工管理方式將嚴重影響到畢業綜合實踐的質量。從教學管理手段的發展來看,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采用了基于網絡平臺的信息管理系統,為提高教學管理質量提供了先進手段。

1 高職院校畢業綜合實踐管理現狀

目前,多數高職學生經過兩年半的理論學習后,在第五學期課程結束后開始選擇課題,然后帶著論文指導書,邊實習邊撰寫畢業論文;學校在第六學期組織中期檢查,了解畢業綜合實踐進展情況;在第六學期后期,畢業綜合實踐結束,學校組織答辯工作,并給出成績。在整個過程中,多方面的因素影響畢業綜合實踐的質量,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學生方面:畢業綜合實踐階段和找工作階段存在著沖突,多數學生在短期內頻繁跳槽,實習崗位也跟著變化多樣,占據了大量的精力。而一旦找到合適的崗位上崗預就業后,由學生變成了準員工,主要精力就轉放在工作上。于是就沒有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去認真準備畢業論文,直到答辯前匆忙準備,采取各種方式應付了事,嚴重影響了畢業綜合實踐成果的質量。(2)教師方面:一方面由于學生實習地點分散化,指導教師只能通過電話和網絡進行指導。兩者的交流會因時空限制,不能連續、及時地開展。對教師來說,無法督促學生及時提交畢業論文等材料,經常會出現前中期時間很充裕,到后期卻要忙通宵,加班突擊,對材料的提交時間沒辦法控制。第二方面,指導教師少,學生人數多,一般一個指導教師指導超過10個學生,便難以做到對每個學生都給予認真細致的指導。(3)管理方面:對職能部門來說,由于缺乏實習跟蹤與反饋信息的管理系統,無法及時了解學生實習單位落實情況、論文進展情況、教師指導情況等信息,出現管理無法到位的現象。此外,大量繁雜的手工管理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影響到管理質量和效率。

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清晰地認識到這些方面對畢業綜合實踐質量的嚴重影響,采用信息化管理就是適應信息時代變化的需要,同時解決了過程管理和指導不到位的問題,保證了畢業綜合實踐的質量。據筆者的統計,截至2014年5月,浙江省47所高職院校中的41所學校已經建立了基于網絡平臺的畢業綜合實踐管理信息系統,為畢業綜合實踐的組織和管理提供全程服務,為身處異地的師生提供信息交流平臺。

2 畢業綜合實踐信息化管理的實踐探索

筆者所在學校從2013屆畢業生畢業綜合實踐工作中開始實行信息化管理,建立了校外畢業綜合實踐管理平臺,實現了從頂崗實習單位落實、選題、教師指導、畢業論文撰寫、成果整理的全過程管理和網絡化管理,具有較強的管理功能。

2.1 畢業綜合實踐管理平臺的運行流程

2.1.1 平臺的組織機構和職責

平臺實施兩級管理模式,教務處作為平臺主管部門,負責制定畢業綜合實踐的規章制度,制定工作流程,匯總各二級學院畢業綜合實踐工作領導小組名單、頂崗實習單位、畢業綜合實踐題目、畢業答辯小組名單和總結等資料;維護和完善網絡管理平臺,對平臺數據進行分析,并統計數據;組織各二級學院交流。

各二級學院則成立畢業綜合實踐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制度實施細則;委派指導教師,組織落實實習單位,開展選題和審題等工作;組織學生動員工作,召開安全宣傳會,并做好安全檢查、畢業綜合實踐進度與質量檢查;成立答辯小組,組織答辯,審定保存畢業綜合實踐成果等。

2.1.2 平臺的角色權限

平臺的使用對象包括各級領導、專業主任、指導教師和學生等。校管理員負責平臺的初始設置,導入師生基本信息,設置各類人員角色,下發學校文件,匯總二級學院資料;二級學院管理員設置各專業的畢業綜合實踐起止時間,設置二級學院的各類角色,并建立師生的對應關系,設置答辯信息,下發二級學院文件,保存學生成果材料;教師在線布置作業、批閱實習周記、下發任務書,并指導學生實習和撰寫畢業論文;學生在線完成個人信息(個人信息、單位信息、實習信息及企業指導師傅信息等)并及時匯報實習進展情況和撰寫畢業論文。通過設置不同的權限功能,一人可以擔任多種角色,可以查看不同信息。平臺運行流程如圖1所示:

2.2 畢業綜合實踐過程監控

第一,學生到實習單位報到后一周內,將個人實習信息、企業指導老師信息等輸入到平臺中,同時開始以周記形式將實習進程、工作任務以及畢業設計完成情況寫入平臺中匯報給指導教師。如發生實習單位變更的,可以重新錄入單位信息,以便指導教師隨時掌握實習情況。

第二,選題確定后,師生通過平臺上傳下載完成任務書和開題報告,當學生所寫內容通過教師評閱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避免出現答辯前匆忙應付的情況。各級管理人員則通過平臺對選題、開題的進度、質量、教師指導人數等進行檢查和督促,確保工作有序開展。

第三,通過事先設置開題報告、畢業論文的提交時間,指導教師可以掌握學生畢業設計的進度,對不認真進行畢業設計、不及時提交論文材料的學生進行教育,避免出現答辯前匆忙修改現象。教師對學生材料的評閱情況、對學生學習指導情況、師生交流情況都會記載在平臺上。各級管理人員通過平臺對指導教師的指導情況、學生畢業設計(論文)進展情況進行監控,及時督促教師履行工作職責。

第四,后期可檢查各項工作的完成情況,包括學生的成果完成提交情況、答辯的具體安排等。各級管理人員則通過平臺信息及數據統計功能,對畢業設計組織工作和管理工作進行綜合評價,認真總結分析,提出改進意見,進一步提高畢業設計工作的質量。

3 畢業綜合實踐信息化管理的實踐成效

3.1 實現了全程動態網絡化管理,做到了分散實習集中管理

通過畢業綜合實踐管理平臺,實現了從選擇指導教師到遞交實習報告,從布置選題到論文定稿,從初定實習崗位到簽訂就業協議書,完成了全過程的網絡化管理;通過平臺,學生可以書寫周記、在線提問、完成作業、上傳開題報告、上傳論文等,教師可以批閱周記、布置作業、回答問題、下發任務書、批閱論文等,兩者實現遠程在線指導與學習,建立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渠道,實現了全過程的動態化管理;通過平臺,突破了師生之間的時空界限,分散實習的學生可以集中在平臺上管理,有效解決“放養式”實習帶來的管理難度。

3.2 提高了畢業綜合實踐的指導質量,體現了學生指導個性化

結合學校對周記撰寫的要求、畢業設計(論文)材料提交規定、實習單位及企業指導師傅信息填寫要求,平臺可以依據不同專業設置實習起止時間,設置周記撰寫的時間和字數要求,設置畢業設計(論文)材料提交時間點,從而適應不同專業對實習管理過程的特殊要求,也避免了臨時補救、指導流于形式等情況的發生。指導教師通過批閱周記,及時了解學生實習情況,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指導。同時,對照材料提交進度,指導教師可以及時督促學生提交材料,并對學生每一稿的寫作情況提出具體切實的修改意見,有效提高了畢業設計的質量。

3.3 實施了流程化的管理,促進了管理效率的提高

第9篇

一、系統總體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軟件設計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它主要解決“做什么”的問題,即全面了解用戶的需求,把軟件開發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重點和難點提出來,在整個軟件設計過程中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通過分析確定了系統管理人員、教學管理人員、學科組組長、指導教師及學生等角色,下面就各角色的具體需求進行分析。

1.系統管理人員角色涵蓋了用戶角色添加,用戶權限的設置等。

2.教學管理人員負責對所有學生進行選題和名單的匯總、開題報告的匯總、論文和論文成績的匯總,論文進度的設置及教師角色設置等,不同的系別或專業可以設置教學管理人員一名,具體的系別分配及權限設置由系統管理人員設定。

3.各學科組組長負責審核指導教師的選題、審定學生論文終稿及確定論文成績等,學科組組長同時可以是指導教師,其角色由教學管理人員進行設置。

4.指導教師角色包含畢業論文選題的上傳、學生的選擇、開題報告的審核、畢業論文的修改及論文成績的評定等,其用戶界面有選題上傳、學生選擇、開題報告審核、論文指導、論文成績評定、個人信息管理等內容。

5.學生角色主要有選題查詢、選題選定、開題報告材料提交、論文材料提交、論文成績的查詢等內容,其用戶界面有選題、開題報告提交、論文提交、個人信息管理等內容。

二、系統功能需求分析

為了進一步完善該系統,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事務處理能力,需要進一步進行性能及功能的需求分析。

1.教學管理人員應及時提供教師及學生信息,師生互相選擇的界面要具有交互性。教師可以在系統中查看選擇自己課題的學生名單及學生的具體信息,學生可以在指導教師名單中進行選擇,同時也能查詢到其他選擇該指導教師的同學名單,以加強師生間的相互溝通。

2.選題應由指導教師確定,教師可將選題上傳到系統由學科組組長通過后再正式到網絡上供學生選擇,學生確定選題后就可以根據設置的論文進度開展論文寫作。

3.在論文寫作階段,系統要提供一個交互平臺供師生進行交流,并允許通過系統上傳及下載文件。

4.在寫作過程中要有開題報告及論文中期考核等環節,指導教師要對各環節進行評分,學生可以直接通過系統查看自己的分數。

5.教學管理人員可以在系統中公告,指導教師及學生可以查看公告。

6.當學生提交論文終稿后,指導教師要對論文進行評分并經學科組組長審核通過,如果畢業論文成績達到合格及以上的學生成績將及時的反饋出去供學生查看,不合格的學生則須繼續撰寫和修改論文直至合格。

7.教學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系統直接執行打印論文題目清單及學生成績表等,同時還可以根據論文題目或指導教師相關信息或學生相關信息實現快速查詢等。

8.不同的用戶可以通過系統維護自己的賬戶,可以修改基本信息,但不能修改自己的帳號,其帳號具有唯一性。

三、畢業論文管理系統的功能設計

1.系統開發工具

由于學生在撰寫論文時很多都在外地實習,具有一定的地域分散性,因此本系統主要采用B/S架構,應用ASP.NET技術來實現在網絡環境下的學生畢業論文管理,其使用的開發環境為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采用C#為開發語言及SQL Server 2005為后臺數據庫進行開發的。

圖1 總體架構體

2.系統功能模塊設計

根據系統需求分析,系統主要分為五個模塊,總體架構體如圖1所示。

3.系統的主要流程

(1)首先由系統管理人員登錄系統,添加教學管理人員、指導教師、學科組組長及學生等角色并設置各用戶角色的權限。

(2)然后教學管理人員可登錄系統,添加教師名單及畢業學生名單,同時對教師角色及論文進度進行設置,教師角色分為指導教師和學科組組長,其二者是可以重復的,指導教師可以是學科組組長,此時指該指導教師頁面中除了出現指導教師頁面出現的內容外還會具備學科組組長的內容。

(3)接著指導教師、學科組組長及學生可根據各自角色登錄系統,修改完善個人信息。指導教師可論文選題及論文撰寫各種要求,上傳系統供學科組組長審核。如果指導教師選題審核不過關則系統會要求該教師重新擬定選題然后繼續進入學科組組長審核頁面直至選題通過為止。

(4)指導教師論文選題通過后就公布在網絡上,學生就可以通過系統查看和選擇選題。指導教師也可以通過系統查看選擇其選題的學生情況并進行選擇,如果有學生不符合選題要求則退回,系統會提示學生重新進行選題,直至實現雙向選擇,學生選題確定后就可以開展論文寫作。教學管理人員此時就可以就選題對學生名單進行匯總。

(5)在論文撰寫初期學生要在系統上提交開題報告給指導教師審核,指導教師審批后評定分數,學生可以通過平臺即時查到該分值。

(6)學生撰寫論文過程中可以通過平臺留言,咨詢指導教師相關問題,指導教師也可通過平臺及時回復學生問題,同時學生撰寫的論文稿件可以通過上傳到平臺供指導教師查看,指導教師批改完后可以將修改稿上傳到平臺供學生下載并且通過留言告知學生修改意見。學生可依據指導教師點評進行論文修改,修改完成后可再次提交論文。系統會記錄學生提交論文的次數及指導教師的點評次數。

(7)學生論文定稿后將論文上傳到系統,指導教師可以對論文評分,并將論文正稿和成績提交給學科組組長審核,學科組組長可以對論文成績進行修改和確定并將修改結果反饋給指導教師,指導教師確認后學生成績生效;如果指導教師有異議則可將意見提交給學科組組長進行復核直至通過為止。經指導教師和學科組組長雙重確認后學生可以在系統上查詢到自己的論文成績及畢業論文綜合成績(開題報告成績和論文成績綜合后的成績)。如果有學生在論文進度設置時間內未完成畢業論文則系統自動判定不合格。

(8)最后,教學管理人員可以對論文定稿、論文成績及畢業論文綜合成績進行查詢、匯總及打印等操作。

四、系統部分模塊關鍵代碼實現

1.登錄模塊

用戶根據自己的編號(學生為學號,系統管理員、教學管理人員及教師為教工號)、密碼(身份證號)登陸系統。

HttpCookie cookie = Request.Cookies [“CheckCode”];

try { if (cookie.Value = = this.txtCode.Text.Trim())

{ using (var edm = new Manage Entities())

{

//查詢輸入的用戶編號是否存在

var user = from u in edm.Users

where u. UserNo= = userId.Text

select u;

if (user.Count() = = 0)

//判斷:用戶表中不存在該用戶記錄時,提示用戶名輸入錯誤

{

Response.Write("”);

}

//判斷,用戶名對應的密碼是否正確

foreach (var custObj in user)

{

if (custObj.PWD = =userPwd.Text)

{

Session["UserNo"] = userId.Text.Trim();

Session["UserName"] = custObj.User.Name.Trim();

Session[“Popedom”] = custObj.Pope dom.Trim();

Response.Write(“”);

}

else

{

Response.Write(“”);

}

}

}

}

else

{

Response.Write(“”);

}

}

catch (Exception error)

{

lError.Text = error.ToString();

}

2.學生選題模塊

//判斷CheckBox的選中狀態,更新數據庫相應字段。

CheckBox cbox= (CheckBox)gvTopic.Rows[e.Row.RowIndex].FindControl ("cbTopic");

if (cbox.Checked = = true)

{

//根據用戶登錄名查詢該用戶是否已經選擇了論文選題。

using (var edm = new ManageEntities())

{

var topic = from u in edm.Graduation Project

where u. UserNo= =Session["UserNo"].ToString()

select u;

if (topic.Count() = = 0)

{

//當該學生沒有選擇過論文題目時,則將該學生新選擇的題目名稱更新到畢業設計

//表選題學生編號字段上。

string strTopicNo= Convert.ToString (gvTopic.DataKeys[e.Row.RowIndex].Values[“TopicNo”]);

var topic1 = from u in edm.Gradua tionProject

where u.TopicNo= = Convert.ToInt64 (strTopicNo)

select u;

foreach (var custObj in topic1)

{

if (custObj. TopicState = = true)

{

lResult.Text = “選題失敗,已有人選!”;

}

if (custObj. TopicState = = false || custObj. TopicState = = null)

{

custObj. TopicState = true;

custObj.UserNo=Session["UserNo"].ToString(); custObj.UserName=Session ["UserName"].ToString();

lResult.Text = “選題成功!”;

}

}

edm.SaveChanges();

Bind();

}

else

{

lResult.Text = “選題失敗,請先退選,再重新選擇!”;

}

}

}

3.上傳選題模塊

在處理上傳的畢業論文及各種留言內容時使用了CuteEditor―Html在線編輯器來實現。CuteEditor for ASP.NET是一款功能強大且簡單實用的跨瀏覽器、跨平臺的所見即所得的在線html編輯器,其用戶界面簡潔,加載速度快。通過該款編輯器可以方便Asp.net開發者對文本框的內容進行編輯。此外,CuteEditor還集成了對文檔、圖片等文件的上傳模塊及音頻、視頻等媒體文件進行直接插入的模塊。下面以指導教師論文題目上傳模塊為例進行說明。

//新增一條指導教師論文題目上傳記錄

using (var edm = new ManageEntities())

{

GraduationProject gp = new Gradua tionProject();

gp.TopicName= txtTopic.Text.Trim().ToString();

gp.Professional=ddlProfessional.SelectedValue.Trim().ToString();

gp.Demand=txtDemand.Text.Trim().ToString();

gp.Year=ddlYear. SelectedValue.Trim().ToString();

gp.TopicState=false;

gp.TeacherNo= Session["TeacherNo"].ToString().Trim(),

gp.TeacherName= Session["Teach erName"].ToString().Trim(),

gp.Academy=txtAcademy.Text.Trim().ToString();

gp.Assignment= cuteEditor.Text;

edm.GraduationProjects.AddObject (gp);

edm.SaveChanges();

}

第10篇

【關鍵詞】 科技論文 系統 檢索

1 引言

科技論文是科研人員研究成果的結晶,是社會生產力的主要來源之一,也是考核科研人員研究成果的主要依據。科技論文不但可以轉化為生產力,還可以為科技界提供理論參考,通過網絡平臺共享科技論文,共享科研成果,各種論文檢索系統、查詢系統應運而生。對學術科研人員來說,他們的工作壓力比較大,對工作效率的提升是非常迫切的,由于不同研究領域的科技人員所關注信息的不同,對檢索信息的要求也不同,因此,開發一個具有統一入口,集成各類科技論文和檢索特定領域論文的科技論文管理系統已經成為廣大科技人員迫切的需求。

2 系統構成

本課題設計的科技論文管理系統主要由用論文檢索、論文管理、統計、以及系統管理4個子系統組成。

2.1 論文檢索子系統

在這里我們采用AJAX(創建交互式網頁應用的網頁開發技術)智能技術來實現檢索服務。論文檢索又分為標準檢索和高級檢索兩部分。標準檢索是按照國際上通用的檢索條件進行檢索,通過檢索范圍控制條件來進行檢索,如科技論文的發表時間、文獻出版來源、 國家及各級科研項目、作者等、論文標題、關鍵詞、所屬學科等檢索條件來檢索,系統將用戶所輸入的檢索條件與科技論文數據庫中所對應的字段進行匹配、對比,將符合檢索條件的科技論文列出來,供用戶查閱、下載。

2.2 論文管理子字系統

論文管理子系統是對用戶檢索、查閱、下載過的論文進行管理,用戶對自己有用的論文進行收藏。在論文管理子系統中用戶可以查詢、刪除、下載論文的記錄,此外,對于一些在論文管理系統中檢索不到的科技論文,用戶可以描述自己的需求,如作者、論文相關內容、發表時間、標題等條件提出訂閱請求,系統客服人員根據請求通過其他手段向用戶傳遞論文。

2.3 論文統計子系統

科技論文的統計管理主要是按照論文的總數、學科、發表時間、作者、專業等信息進行詳細統計,也可以根據讀者的數量進行統計,并為用戶提供批量下載和打印服務;系統管理員可以對科技論文按照發表時間、學科、各個級別的論文進行全方位管理,還可以根據用戶下載次數以及用戶的需要來對論文進行各種統計,并生成統計分布圖表等信息,供用戶參考,有利于提升科技論文的管理水平和利用率。

2.4 系統管理子系統

系統管理子系統主要是對系統的用戶、系統設置等進行管理,主要包括用戶管理、密碼管理、用戶權限管理、論文管理、數據字典管理、系統安全管理以及其他模塊的管理。

3 系統開發平臺

本系統采用t+SQL 2005為技術基礎的B/S數據流控制三層模型結構。系統具有三層結構,主要包括:數據訪問層、業務邏輯層和表示層。數據訪問層只負責面向數據庫的操作,做成通用模塊,便于重復利用;業務邏輯層進行業務邏輯處理和實現;表示層進行與用戶之間的交互,對于用戶鍵入的命令進行接受,并且將系統反應顯示出來。

本系統采用建立在SQL基礎上的 Brows/Server(瀏覽器/服務器)文檔數據管理系統。它提供了對相關信息電子文件進行存儲、定位和管理的安全架構。

4 系統設計與實現

4.1 系統用例圖

(1)科研人員部分的用例圖:在科技論文管理系統中主要涉及到的角色主要是科研人員和科研管理人員。科研人員的主要權限是能夠實現論文的添加、論文信息的修改,論文資料上傳,論文快速查詢,個人資料修改等功能。(2)科研管理人員部分的用例圖:科研管理人員用例圖反映了科研管理人員的功能描述,科研管理人員的主要功能是實現論文的審核、統計、論文統計及結果分析、論文快速搜索等功能。

4.2 關鍵技術的實現

(1)系統登錄界面的實現:用戶登錄系統時需要輸入正確的賬號和密碼,并點擊登錄類型后,在賬號和密碼都正確的情況下,便進入了相應的頁面。(2)智能檢索技術的實現:檢索是科技論文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之一,為了方便用戶快捷精確地檢索到數據庫中的科技論文及文獻,本系統的采用AJAX智能檢索技術來進行檢索頁面的開發。系統根據用戶輸入的檢索條件自動與系統數據庫中的科技論文的信息進行匹配,如果找到匹配結果則顯示檢索結果。AJAX智能檢索技術還可以實現標準檢索和高級檢索功能。

5 結語

本文采用技術設計和開發了一套科技論文管理系統,利用AJAX智能檢索技術實現了論文快速檢索功能,系統很好地完成對科技論文的檢索、管理、統計等功,完全替代了手工操作,更好的滿足了科技人員查閱、下載、管理文獻的需求,推動了系統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馮相忠.基于MVC設計模式的Struts框架及其應用的研究[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06(8):23-26.

第11篇

關鍵詞:PHP ;MYSQL;論文綜合管理系統;B/S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2)36-8595-02

1 系統可行性分析與研究

1.1 研究背景

目前,縱觀全國各地高校,學位論文管理系統得以廣泛實現應用,有一些學院依舊用手工錄入的方式進行管理;經過仔細對比,很多高校使用WEB方式進行論文管理時的相關操作,在功能上及相應的業務流程比較相似;都使用較簡單的方式,如都使用論文提交、審核,及搜索模塊,基本上來說都沒有題目選擇或者導師互動等模塊。在本課題在這些基礎上,加入前期論文題目及導師的互動選擇功能,從而使得論文的各個過程都能在網上進行,從而方便了審核人員,導師和學生。在線的論文指導(站內短信)功能可以導師和學生進行方便地進行溝通和交流,另外在線修改功能也能避免線下修改造成的紙張和時間的浪費。

1.2 研究內容

做為一個涉及多個權限用戶的系統,這就需要對用戶信息數據進行處理,再加載不同的用界面。根據該論文系統需求特點,要求平臺建立在網絡的基礎上,盡可能地使論文的整個過程方便,簡單,界面更加友好。整個過程首先由有相應論文指導權限的教師上傳可供學生選擇的標題,教師所在的單位審查通過后,便開始了基于該網絡平臺的互動論文選擇過程,學生以志愿的方式選擇相應的論文標題進行申請,然后相應教師對申請學生進行選擇,系統接著對結果進行處理。處理完成后,落選雙方進行第二次雙向選擇,最終完成選題的過程。然后教師與學生論文寫作過程,進行開題報告,正文寫作等過程,最后教師對論文進行評分。就是基于上面這一個論文過程,進行仔細分析,最后開發出這個系統。

1.3論文綜合管理系統的開發環境

1.3.1 LAMP(LINUX+APACH+MYSQL+PHP)

網站主體采用執行效率極高的PHP開發,使用AJAX技術輔助,數據庫方面采用與PHP之最佳組合MYSQL,web服務器和操作系統則采用apache和linux,這就是所謂的LAMP建站方案。

2 相關技術綜述

2.1 PHP編程技術介紹

PHP是一種公開源代碼!運行在服務器端的嵌入式腳本語言,允許程序員將語言嵌入HTML文件當中,并且PHP對不同的技術提供了編程環境與接口,利用它可以方便地開發各種功能完備!交互性強的動態頁面,為網站建設提供了簡單!實用的解決方案:

2.2 MySQL數據庫技術介紹

MySQL是一個精巧的SQL數據庫管理系統,雖然它不是開放源代碼的產品,但在某些情況下你可以自由使用。由于它的強大功能、靈活性、豐富的應用編程接口(API)以及精巧的系統結構,受到了廣大自由軟件愛好者甚至是商業軟件用戶的青睞。

2.3 開發環境

LAMP即操作系統: LINUX,web服務器: APACHE,數據庫:MYSQL,服務器端腳本PHP的第一個字母組合。LAMP通過多年的發展,迅速由草根階層走出來,在世界范圍的層面,一旦談及WEB服務器標準,人們就會自然談到LAMP。也正是因為LAMP都是開源的組件,不斷完善其兼容性,它們的應該場合越來越廣泛,普遍。并成為一個相當強大的WEB平臺。

2.4 B/S體系與三層配置模式

B/S結構從邏輯上講分為四個層次:客戶機、Web服務器、應用服務器、數據服務器。客戶機主要負責人機交互,Web服務器主要負責對客戶端應用程序的集中管理,應用服務器主要負責應用邏輯的集中管理,它也可以根據其處理的具體業務不同而分為多個;數據服務器則主要負責數據的存儲和組織、數據庫的分布式管理、數據庫的備份和同步等等。

2.5開發方法:原型法開發

3 系統設計與實現

3.1系統需求分析

本系統作為一套論文綜合管理系統,在使用過程中主要呈現出了以下幾個特點:

1)系統是根據具有本學院特色的論文管理模式進行編寫的,具有通用性,同時也更具有個性化的特點,以方便學院師生論文操作和提高論文效率為核心,采用以管理與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相結合。

2)規范的軟件結構搭配先進的軟件開發技術。該文管理系統基于B/S結構,并根據軟件設計的思想,運用了標準化,模塊化,網絡化等技術,使得整個系統可靠性,適應性,維護性及安全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3)方便友好的用戶界面。系統采用的瀏覽界面更加的友好,更加的清晰,布局也更加的合理,無論是那一種角色用戶得能方便地操作,提高了他們使用系統完成任務的效率,最大化地使用戶得到好的用戶體驗。

3.2系統設計目標

本系統設計的根本就是為了使得整個論文過程網絡化,提高過程的完成效率,減少人工成本,提高論文信息的查詢、紀錄等工作的速度,使得論文的整個流程更加地完善。以便更加方便、直接、快捷地為我院師生提供服務。

3.3設計方案

3.5系統描述

該文系統的核心任務是論文的過程管理,它包含了系統管理的多個方面,內容上比較復雜、廣泛,必須使得系統核心任務十分穩定,并且與系統其它模塊的協作也要十分穩定,流暢。論文系統功能主要包括:論文,人員,以往論文,新聞,系統內短信等功能模塊;及能根據系統賦予的角色權限對相應的信息進行相應的查詢、統計、修改等操作的功能。

其中核心的論文管理行為包括:

1)本系統的院系管理員負責管理系統各種信息。管理教師和學生用戶的論文操作權限;

2)非管理員用戶只能檢索、查看系統相關資料信息。

4 總結

論文綜合管理系統的開發不僅僅是一個網站制作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在系統分析和設計階段所做的工作。在這過程中,我充分利用了網站開發上的靈活和效率高的特點,應用PHP和MYSQL數據庫以LAMP架構開發本系統。

在系統的設計過程中,本對系統的設計的過程越來越清晰,也更加熟悉PHP的程序應用,對系統整體的架構設計,模塊劃,頁面的整體布局設計也有了更深的認識,為更好地學習,工作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清華大學圖書館學位論文描述元數據規范課題組.學位論文資源分析報告[J].http:///cdls2/w3c/2003/SpcMetadata/387298,(AccessedMar.19,2005):12-20.

[2] 朱紅.學位論文管理系統的分析與實現[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19(5):124-126.

[3] 馮建華.數據庫系統設計與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5:40-57,100-120 .

[4] Andy Harris.PHP 5 /MySQL Programming for the Absolute Beginner (For the Absolute Beginner) (Paperback) [M].10-180.

第12篇

關鍵詞:;畢業設計;SQL Server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2)31-7400-02

在如今高效而又快節奏的現代社會里,學校的畢業生論文相關資料還是使用傳統人工的方式來進行管理,這樣不僅工作效率低還浪費時間,同時由于畢業生即將畢業,很多學生在做畢業設計時都不在學校,而在實習單位。因而畢業生要想和指導教師溝通就會顯的比較困難,指導教師也不能很好地了解所指導的學生畢業設計進度狀況,提供比較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相對困難。為了方便學校能夠對畢業學生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等相關資料進行有效地管理,同時便于指導教師與學生能夠更好的交流,開發高校畢業設計管理信息系統就顯得尤為必要。

1 系統設計

1.1 系統構架

本系統的服務器運行于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統平臺,數據庫管理系統使用SQL Server 2008。服務器系統考慮使用多臺服務器組成的高可用性能服務器集群,以提高服務器系統性能,實現負載均衡,提高網絡性能[1]。

1.2 系統總體功能

該系統總體功能主要分為4個不同功能角色模塊,即:學生、指導教師、學院管理員、教務處管理員。以上4個功能模塊具體功能如下:

學生模塊:主要要增加選擇導師、正選結果查詢、上傳開題報告、成績查詢(開題報告,論文)、信息維護、新聞公告、留言板、查看導師留言、上傳論文初稿、上傳論文定稿等。

指導教師模塊:主要要增加系統公告、選擇及退選學生、查看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成績錄入、學生成績錄入、留言板、查看留言、論文中期檢查、查看學生論文、密碼修改、論文評分等。

學院管理員模塊:主要要增加添加論文題目、添加學生信息、論文題目查看、導師查看、系統公告、論文題目匯總等。

教務處管理員模塊:主要要增加已審核題目、審核題目、題目匯總、學生信息維護、教師信息維護、公告、信息添加等。

1.3 系統技術指標

畢業學生注冊信息參數及填報標準,要符合所屬學院和大學教務處主管部門技術標準規范,所確定的論文題目需要通過所屬學院和大學教務處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審核和公布;高校畢業設計管理信息系統平臺和數據庫服務器應該由所屬大學教務處進行集中管理,并且逐層將管理員賬號和操作權限分配到各學院進行使用。

1.4 系統安全設計

在軟件系統應用上建立統一認證系統,保證只有授權許可的通信才可以在用戶端和服務器之間建立連接,且在傳輸過程中的數據不能被讀取和改變;進行網絡狀態實時監控,建立網絡日志,便于日后故障分析、明確責任,隨時檢查和報告本地或遠程發生的事件,監視和記錄網絡上的活動,在軟件操作行為規范方面全方位進行安全管理。

2 系統實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察布市| 和顺县| 东台市| 靖边县| 许昌县| 澄江县| 炉霍县| 林周县| 三亚市| 哈密市| 崇仁县| 巴林左旗| 临湘市| 嘉善县| 张北县| 玛沁县| 拜城县| 田林县| 建平县| 芒康县| 上犹县| 夏河县| 孟州市| 塔城市| 襄樊市| 孟村| 龙南县| 北碚区| 都安| 连云港市| 靖边县| 台北县| 翁牛特旗| 福安市| 兴义市| 鄂托克旗| 陆川县| 黔东| 土默特左旗| 陕西省| 唐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