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3 07:51:2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抄核收專業技術總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抄核收自動管理系統
1抄核收自動化管理系統的思想?,F階段較為普遍的抄核收管理,主要是集中抄表管理,科學的融合了移動終端技術,將電表與無線統計終端進行連接,可以更加快捷的將區域范圍內的用電數據采集集中起來,并能夠通過配電終端實現抄表信息的網絡化共享。以這樣的思想可以對抄核收系統進行層次化專業設計。首先,由各抄表人員進行人工抄表,將這些數據錄入到接入網絡的數據服務器。其次,數據服務器能夠將集中的數據送往各個部門。比如,送到電量分析部門,對抄表數據進行審核,審核后的數據可以進行共享,確保了數據可靠性。還可以將電量發票送到銀行部門和電費統計部門,這樣的層次設計有效提高了整個抄表系統的工作效率。其中,關于人工抄表的工作,主要可以利用電表識別技術實現更為直接的數據采集。每個電表的編碼可以作為記錄數據的憑證,數據在進入數據庫時能夠有所識別。同時,人工抄表工作的自動化還體現在掃描時數據集中同步,對于抄表時間的記錄將更有效。2抄核收自動化管理系統的功能。實現抄核收自動化管理加速企業營銷管理趙月梅國網寧陽縣供電公司山東寧陽271400營銷抄核收自動化管理系統是按層次化功能設計的,所以管理系統中的每個功能模塊分管不同的功能。抄核收自動化管理系統的功能模塊主要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抄表終端識別模塊,另一種是抄表數據集中模塊。抄表終端識別模塊,能夠通過電表編碼掃描對電量和抄表時間進行記錄,并同時通過無線通訊上傳到數據服務器,該模塊讓日常人工抄表工作難度大大降低,最大程度上保證抄表信息的及時有效。抄表人員還可以通過抄表識別模塊的手動修改功能,對出現異常的數據進行查詢和修改,并能和集中服務器實現同步存儲,能夠很好的避免重復抄表和遺漏抄表問題。抄表數據集中模塊由抄表人信息數據庫,歷史抄表記錄數據和用戶數據庫組成,具備數據查詢,數據聯通,報表生成等功能。抄表人信息與歷史抄表記錄用來存放待處理抄表信息和已處理抄表信息,并能夠和用戶數據產生聯系,在查找和瀏覽時通過關系試圖更好的進行分析計算。整個系統收集數據后,通過自動化數據處理,將審核處理過的抄表信息存入歷史信息數據庫,方便日后的調用。另外,根據數據庫信息進行報表生成,能夠通過圖表或曲線直觀反映用電情況,還可以將信息統計打印出來,進行文檔副本的保存。3抄核收自動化管理系統的作用。(1)抄表效率更高,抄表周期更短。企業營銷工作中抄表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與企業利益密切相關。傳統的人工手動記錄抄表,速度慢,易出錯,很難保證企業營銷效果。在抄核收自動化管理系統中,采用區域集中抄表模式,大大節約了抄表人工數量,不僅節約了抄表時間,數據采集的準確度和時效性也大大提高。另外,抄表終端掃描技術和無線通訊技術,實現了抄表數據自動上傳和實時動態存取,很好的避免了漏抄錯抄對數據統計的影響。(2)時效性更高,失誤率更低。傳統的人工抄表工作步驟繁瑣,反復工作抄表員難免出現記錄疏漏,漏抄重抄錯抄時有發生。抄核收自動化管理系統的集中式抄表模式,通過無線通訊將抄表信息進行匯總,并能夠給抄表員以相關的提示,實時化信息管理讓計算機分擔一部分抄表復雜度。同時,采用無線通訊網絡和局域通訊網絡并行的模式,即是在廣域網絡中斷的情況下,也能夠通過局域通訊網絡對抄表數據實現暫存,這讓抄表數據得到了良好的集中(。3)數據處理自動化。自動化系統的核心將抄表數據統計起來,通過自動計算和實時監控,對于繳費和欠費都能夠進行及時的上報。集中式抄表數據處理,能縮短數據統計周期,計費信息也能實現全網聯動,不僅如此,對于管理區域內電力設施的監控更能簡化管理人力,實時真正的自動化管理。(4)有效降低損失。抄表事務和統計事務出現的誤差,對企業運行成本計算有嚴重的影響,所以自動化系統要能夠針對降低誤差提供相關的支持。集中抄表和實時上傳,從數據收集層面降低數據誤差,其次采用更加科學的統計算法和分析軟件,盡可能降低數據計算中的誤差。
2營業抄核收自動化管理的要點
1電費審核強化。在新的自動化管理系統中,電表數據和電費計算都是由數據中心服務器進行計算的,但核算工作還是需要專業的核算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重復核對,結果準確服務無誤才能。在這樣一個環節中,計算機電費計算已經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計算誤差,關鍵就在于審核員的審核工作,這就需要強化標準化的審核工作,科學嚴謹的進行數據核對,并進行符合實際情況的審核流程,這不僅需要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還需要工作人員有充足的工作審核經驗。實際電量參照審核,特殊項目獨立審核,變更深度審核都是有效的保證審核質量的措施。2核算制度深化。就核算準確信而言,核算工作也應當進行歷史記錄。周期性的核算工作,在記錄的同時還要及時吸取經驗,積極總結,不斷深化核算制度,以建立更加完善的核算制度為目標。核算制度的深化,從核算方法和核算理論兩個方面進行優化,有效促進核算工作的進步,規避風險從而提升工作質量。
3結語
營業抄核收自動化管理系統的使用,對電力企業來說是有指導意義的,對于電力營銷質量和服務質量都有很好的提高。在電力企業抄核收自動化管理的實現過程中,要進一步強化建設規范,使系統工作更加專業化,在確保了抄核收工作的自動化集中化運行后,才能形成更加高效的營銷管理工作體系,才能讓企業的營銷水平不斷提高。
作者:趙月梅單位:國網寧陽縣供電公司
關鍵詞:預付費智能表;抄表;電量異常
引言
隨著預付智能表與遠程采集技術的快速推廣,廣東佛山電網近年來在工業用電方面加強了對預付費的規范化管理,并積極探索將預付費應用于居民用電。各大電網為了進一步提高抄表核算的質量和效率,實現抄表核算的智能化發展,從而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加快捷的用電計量服務,加強自動抄表核算并提高對電費異常進行智能診斷的技術是非常必要的。
1 加強抄表核算工作的必要性
抄表核算統計電費作業量的基礎性工作,能否按時準確的開展抄表工作,影響到供電與用電方雙方進行電力產品價格結算。自動抄表核算是計量營銷管理的中樞環節,是電力企業獲取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是維持電價在正常范圍內波動以及創新優化服務的重要措施。抄表核算工作會涉及到多個領域,可以說是一項跨部門的綜合性的財務管理工作。只有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智能診斷電費異常的技術,高質量高效率的開展核算工作,才能真正提高供電局的工作,才能讓客戶滿意放心。
2 抄表核算工作出現的問題
2.1 工作流程中需人工參與點較多
在開展抄表核算工作中,由于需要較多的人工參與,很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低并且工作的質量難以提高的困境。在抄表核算工作開始前規劃相關實施方案,讓相關人員明確自己需要參與的工作環節,并且做好抄表核算的信息復制和處理工作,確保所有核算信息準確無誤。進行抄表的人員將采集到的用電信息進行嚴格檢查并保存到系統中,進行電費核算的人員還需對電費量和應收賬進行人工計算??梢?,在抄表核算實際作業中,由于許多環節都需要人工來實施,這使得抄表核算業務的開展受人為因素影響過重,常常由于工作人員自身的失誤或者專業技術不強導致作業超時以及出現信息遺漏等情況。在抄表核算全過程管理中,即便可以通過精細化管理來預防這些現象的發生,提高人工作業速率,但是也會使得工作人員盲目加快工作進程,忽視工作質量。
2.2 抄表核算時間過于集中
如果抄表核算作業時間過于緊張,就會在無形中加大電力系統運行的壓力。當前,我國多數地區都使用的是預付費智能表,一般采用累計用電量結算方式和階梯用電價格辦法。與此同時,為方便用電客戶及時了解自己的消費電量,電力公司根據需求開通了電量查詢平臺提供相關服務。地方電力企業一般都會在每月1日零點時刻開展抄表工作,那么,抄表工作人員就需要上月末集中開始準備工作,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全面掌握電費數據信息。之后下月初,則需集中開展抄表核算工作。這樣在月末和月初人工操作過于集中,就會給操作系統帶來巨大壓力,尤其是在高峰時段系統穩定性更差,很容易出現停滯崩潰危險。
2.3 采集數據庫任務完成質量低
目前,電力企業在數據庫有效任務檢索方面存在不足之處,不能滿足抄表核算工作的實際需要,一旦遇到緊急情況還需要動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通常情況下,在每天零時刻,客戶計量采集終端會對電表的顯示數據進行自動抄錄,然后將抄錄的數據傳給用電信息采集中心,最后信息采集中心會對收集到的用電數據進行統一處理與反饋工作。由于數據庫檢索只有一次,很容易受到移動信號不穩定、屏蔽物干擾以及采集終端故障等因素影響,很有可能出現數據遺漏的現象,抄表工作的正確率并不能百分百保證。出現遺漏情況,工作人員需要對遺漏的數據重新采集,卻無法準確識別任務失敗的原因。很多地方的電網在出現信息數據遺漏時,并沒有分析原因,而是直接人工補抄,這就導致自動抄表工作停滯不前。存在許多客戶需要進行現場補抄任務,無疑增加了抄表核算成本,提高了抄錄的錯誤率,不利于電力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3 加強自動抄表核算及電費異常智能診斷技術的建議
3.1 減少人工參與節點
抄表核算方案制定后,計量營銷管理系統要自動進行數據準備以及采集任務發送工作,不需要由人工進行抄表準備工作,這樣可以保證客戶用電變更檔案的及時更新,同時避免人工作業的超時和信息遺漏。另外,營銷管理系統可以自動化完成抄表核算的接受、計量和發行,這樣,人工參與的環節則可實現機械化,由系統對電費出現的異常進行智能診斷與處理。
3.2 調整數據服務程序
利用已有的數據服務系統,對系統程序進行改良,提高服務的質量并且實現程序的自動化處理。另外營銷管理系統中還可以添加特殊的任務引擎,這樣就可以對所有的業務環節進行針對性的處理分析,將系統功效和人工補抄相互補充,提高抄表核算的穩定與可靠。
3.3 采集故障智能診斷
電力公司在優化營銷管理系統時,利用抄表數據的交互模式,對出現的故障進行智能診斷。首先,電力企業要加強與移動公司的合作,針對GPRS信號薄弱的地方進行修復,保證采集數據客戶的完整率,對于出現問題的終端設備要及時通知移動公司進行更換或修復;其次,電力企業要加強研發力度,實現電費數據信息采集與抄錄的交互傳輸,研發出采集系統數據自動補抄的優勢功能設置,避免人工現場補抄的頻繁發生;最后,電力企業要設置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來自動診斷沒有抄表成功的故障點,并且有目的地設置故障處理流程,由工作人員盡快完成故障排除并進行補采作業。
3.4 強化電費異常診斷
電力企業可以根據各類客戶以往的用電情況對電量使用存在異常的客戶進行劃分,設置月電量上限預警規則。根據不同用電客戶的使用情況,考慮用電量較多的特殊時期,如工業客戶的生產季節,農業生產用戶需排水灌溉的時期,以及夏季的用電高峰期,設定不同的電量波動預警機制,人性化的對不同用電客戶進行提醒。對于電能計量裝置異常客戶要能夠準確定位,電力企業可以在營銷管理系統中設計計量裝置故障診斷流程,完善電費異常診斷工作。
3.5 優化抄表核算工作的規則及程序。
電力企業依據崗位設置,對抄表核算工作的規則明確化,不斷完善應用程序。進行抄表工作的人員對出現的電費異常進行問題審核和分析,對客戶的電費結算做出相關說明。另一方面,完善抄表復核與審核程序,在進行復核抄表工作時,準確定位異常客戶,然后由程序自發的對其裝置故障流程。
4 結束語
電能是人類的重大發現之一,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提高了社會的工作效率??萍荚诓粩鄤撔?,自動化技術也隨之應用于供電企業中。統計用戶的用電量,對數據進行處理、計算、核查,是一項瑣碎而又巨大的工作。若采用人力,其效率和質量都會非常低。
自動抄表核算與電費異常智能診斷技術的研究使用一定會帶來電力企業抄表工作時間的壓縮,減輕相關人員的工作負擔,并且減少了人為的誤差,提高了工作質量及效率,有力于電力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和智能化發展。
參考文獻
[1]袁媚.淺談電能計量自動抄表技術的現狀及展望[J].山東工業技術,2015(22):31.
[2]朱婷.對當前供電企業電費抄核收管理創新的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21):98.
[3]鄭堯,譚玉玲.電能計量技術手[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2:21-22.
關鍵詞:持證、培訓、探討、實踐
中圖分類號:C975文獻標識碼: A
技能人員持證培訓考試的描述
1.1技能人員持證培訓考試的目的
依托公司培訓中心,以提高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為核心,加強生產技能人員培訓項目開發,大力開展以實際演練為重點的技能實訓,推動技能人員培訓由“重理論、重證書”向“重技能、重效果”轉變,有效提高生產一線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生產技能人員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2企業對技能人員現場培訓的要求
培訓是提高公司員工素質的主要途徑,對一線的生產技能人員進行現場培訓又是企業培訓工作的重點。生產技能人員培訓的目的在于促進生產、營銷一線人員實操技能水平的提升以及對標準作業流程的履行能力的提高。針對生產技能人員的工作特點,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傳統培訓方式已不能滿足員工及企業對培訓的要求,“現場講解、現場演示、現場實操、現場考評”、“在講解中理解、在演示中學習、在實操中消化、在考評中掌握”成為了現代培訓模式的組成部分。
1.3技能人員持證上崗培訓實施周期
為進一步促進技能人員隊伍建設, 實現公司人力資源優化配置,以技能人員能力建設為核心,以大力開展技能人員培訓為手段,建立技能人員持證上崗制度,統一規范公司技能人員安全和業務的培訓與考評。技能人員持證上培訓常態實施周期為3年,即:技能人員持證后每3年為一個培訓、考試、核證期。
1.4技能人員持證上崗培訓的范圍
技能人員指公司主業和集體企業中從電運行與檢修、輸配電線路運行與檢修、電力調度與通信、電力營銷、電力工程施工、路燈建設與運維等生產工作的技能人員。
二、技能人員持證上崗培訓的實施
2.1 現有的培訓方式
技能人員的培訓歷來都是公司各級領導關注的重點項目,公司近幾年來的培訓計劃及實施情況的數據顯示,技能人員的培訓項目及人員數量在每年的培訓工作中占的比例是最大的。除了課堂教學培訓、現場培訓以外,公司還開展了崗位練兵、技能競賽等多種方式來鞏固檢驗技能培訓的效果。
2.2現有培訓方式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培訓主要采取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雖然在近年開始隨著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課堂教學的方式也在不斷的更新進步,但總的來說還是以老師授課為主,對學員的接受程度以及培訓后的效果追蹤關注較少,可以說培訓流程到下課就基本結束了。
2)崗位練兵和技能競賽主要是采取競賽的模式,對某一個具體的工作項目進行工作流程及完成水平的測試。競賽可以對培訓效果進行一個檢驗,從而促進培訓。競賽的不足則在于由于競賽的項目針對性非常強,往往只是一個工種所需掌握的技能里很具體的一項,所以對技能培訓的整體性不強。
2.3 技能人員持證上崗培訓的具體實施
通過對現有的培訓方式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我們期望能夠在現有的培訓方式上有所創新,從而使公司的培訓能取得滿意的效果。技能人員持證上崗培訓工作的開展,正是在這樣的思路指導下開始的。
2.3.1 培訓需求調查分析
1)培訓需求調查的方法
培訓需求分析是實施培訓閉環管理流程的前提。不進行培訓需求分析的培
訓是盲目的培訓,往往達不到預期的培訓效果。由于培訓需求調查分析是整個流程中的第一個環節,是辦好培訓的基礎性工作,所以技能人員持證上崗培訓需求調查得到了公司分管領導、人力資源部、培訓中心及相關專業部室的高度參與。培訓需求調查的方法有很多種,本次培訓采取座談法進行培訓需求調查模底。
2)培訓需求分析
培訓需求分析從層次上來劃分,可分為三個層面:組織層面分析、職務層面分析和員工個人層面分析(見圖1)。
圖1 是培訓需求分析流程圖:
a)組織分析
按照公司統計報表顯示,各崗位人員分布為:輸電運檢主要包括線路巡視檢修、電纜工、帶電檢修類約221人;變電生產主要包括變電運行和變電檢修類專業約940人;電力營銷類約1421人;配電生產類約614人;電力調度及通信類約181人;農網配電與營業類約471人;集體企業主要生產崗位約1138人,合計約4994人。人員分布如表1:
b)職務分析:
根據技能人員所在崗位工作特性進行分析。技能人員是處于公司生產、營銷一線崗位的員工,他們的工作特性就是要會做事、能做事、愿意做事。那么針對技能人員進行的培訓,就要以能掌握具體的工作技能為主要目標。
c)員工個人分析
對員工個人層面的分析主要從以下兩個維度進行:員工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員工個人的態度和職業素養。在明確了個人崗位的任職資格要求后,應找出員工目前狀態和應有狀態之間的差距,從而確定培訓需求。
2.3.2 制定培訓計劃
1)培訓周期
技能人員持證上崗培訓首輪實施周期為3年,即:2011-2013年。該階段在公司系統全面建立各技能崗位持證上崗的培訓、考試、取證制度,并完成主業和集體企業的全體技能人員首輪持證上崗。
2)培訓類別
通過調查分析討論,我們講公司系統內所有的技能人員分為了六大專業,32個工種。即電力調度通信、變電運行與檢修、輸電運行與檢修、電力營銷、電力工程施工、路燈建設與維護六大類。
3)培訓計劃及實施安排
培訓以基層單位組織自培為主,各崗位技能人員培訓由公司統一安排。培訓教材使用國網公司生產技能人員職業能力培養專用教材,考試考核題庫由公司人力資源部會同有關部室研究制定并統一下發。公司培訓中心按照下表時間結點安排專業考試考評工作,安全考試由安監部統一安排。業務考試考評由專業知識考試和實操考核兩項組成。
2.3.3培訓考核方式
技能人員持證上崗培訓考核考評由三部分組成:行業取證審核、業務及安全培訓、業務及安全考試考評。
1)行業取證審核:人力資源部統一審核崗位行業取證,主要審核內容按照崗位要求,審核技能鑒定等級和專業技術資格。
2)業務及安全培訓:人資部將會同專業部室擬定并下發各相關專業的業務知識、安全知識題庫,題庫下發后,即為各專業培訓階段。培訓實施方式分為公司層面集中辦班培訓和基層單位依據題庫和國網公司生產技能人員職業能力培養專用教材進行自培兩種。
3)業務及安全考試考評:業務考試考評分應知和應會兩部分。人資部、培訓中心會同各相關部室,按照持證上崗培訓的具體實施安排,分步實施業務技能考試考評。參加公司集中培訓的員工,在培訓班結束直接進行考試考評;參加基層單位自培的,由公司下發考試考評通知,相關部室依據題庫出題,基層單位分批次報參考名單,并按時組織員工到培訓中心,參加業務技能的應知、應會考試考評。安全考試由安監部負責每年組織各專業進行考試。
2.3.5崗位資格的認證
公司人力資源部依據技能人員的行業取證、安全培訓與考評、業務培訓與考評情況,對其進行崗位資格認證,認證合格者頒發《崗位資格證》。《崗位資格證》包含以下信息:持證人基本信息、行業取證信息、安全培訓考評信息、業務培訓考評信息。
首輪持證上崗工作完成后,公司技能人員必須取得《崗位資格證》方可上崗。《崗位資格證》有效期為三年,到期應再次進行持證上崗認證。
三、技能人員持證上崗培訓的保證措施
3.1制度體系的保障
為了使公司技能人員持證上崗培訓工作能夠順利的開展,公司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如《武漢供電公司技能人員持證上崗管理辦法》、《技能人員持證上崗實施方案》。
3.2組織體系保障
公司各部門、各基層單位加強現場作業的技能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的監督檢查,確保上崗人員全部持證。公司人力資源部每年會同相關部門對技能人員培訓工作進行效果評估,將各基層單位持證上崗率納入年度業績考核。
3.3教材體系保障
為了能使公司技能人員能更好更快的達到《武漢供電公司技能人員持證上崗管理辦法》的要求,培訓中心在公司人資部及相關部室的幫助配合下,編寫《武漢供電公司技能人員持證上崗考核題庫》系列叢書(以下簡稱《題庫》)。《題庫》共有六本分冊,分別是輸電線路運行與檢修分冊、變電運行與檢修分冊、配電線路運行與檢修分冊、電力調度與通信分冊、電力營銷分冊、電力工程施工分冊、路燈建設與運維分冊。除了編寫《題庫》,我們還按照各基層單位所報技能人員的種類和數量印刷并發放了《題庫》,確保公司每位在崗技能人員人手一冊。
3.4培訓設施保障
為配合公司技能人員持證上崗培訓的順利開展,培訓中心對現有的實訓室以及基地進行了改造升級,如電能計量仿真實訓室、抄核收仿真實訓室、繼電保護實訓室、變電仿真實訓室、配網實訓基地。確保各實訓室能滿足技能人員持證上崗培訓的需求。
四、評估與改進
4.1實施后取得的成效
1)2011年按照公司技能人員持證上崗培訓計劃,將公司系統內364名班組長分10批送往山東國網技術學院進行為期一周的班組長管理培訓,不僅提高了班組長的管理水平,還讓班組長們就專業技能有了相互交流的契機。2011年還完成了變電運行與檢修類“工作負責人、工作簽發人、工作、安全員”四種人共計369人的持證上崗培訓。
2)2012年按照公司技能人員持證上崗培訓計劃,完成調度信息通信專業214人、變電檢修專業185人、輸電線路126人、配電線路794人、電力電纜42人、帶電作業48人、裝表接電127人的培訓考核考評。
3)2013年,截至目前為止,完成培訓用電檢查356人、營銷稽查86人、裝表接電44人、電能表修校76人、電力負荷控制16人、變電一次安裝45人、變電二次安裝55人、電纜安裝56人、送電線路架設118人的培訓考核考評。并完成了第一次補考,包含5個工種共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