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水利電力論文

水利電力論文

時間:2022-02-02 17:45:0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水利電力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水利電力論文

第1篇

1.西部地區水利科技期刊數量分布

我國現有水利科技期刊共94種,分屬5大類涵蓋13個水利學科,主辦單位所在地分布在25個省、區、市。我國西部12省共有公開出版的水利科技期刊17種,占全國水利科技期刊總量的18%左右。其中,內蒙古1種,陜西8種,甘肅1種,四川3種,云南1種,貴州1種,廣西2種。尚有重慶、新疆、寧夏、、青海沒有公開出版的水利科技期刊。從創刊時間來看《,陜西水利》創刊時間最長,其余期刊大多創辦于20世紀80年代。從出版周期看,季刊4種,雙月刊12種,月刊1種。

2.西部地區水利科技期刊涵蓋學科和主辦單位分布

西部地區水利科技期刊涵蓋學科有水土保持、水力發電、水利建設與管理、水利技術、節水灌溉、防汛抗旱、水文、水利經濟、農田水利等方面,主辦單位主要分為全國或省、自治區、直轄市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學會、行政主管部門等幾種類型。

3.西部地區水利科技期刊學術水平

分布在陜西省的由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共同主辦的《水土保持學報》、《水土保持通報》、《水土保持研究》三本刊物特色鮮明,學術影響力大,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遴選期刊,在全國水土保持領域處于領先水平。而其他省市級學會主辦的期刊或高等院校主辦的期刊影響因子相對較低,目前均未進入中文核心期刊行列。

二、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1.陜西省水利科技期刊發展狀況

處于西部地區領先水平。陜西省所屬轄區的水利科技期刊不僅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占西部地區總量的近50%,學術影響力也相對較高。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主辦的《水土保持學報》、《水土保持通報》、《水土保持研究》三大水土保持類期刊,成為西部地區典型的較高學術水平期刊代表。其中,《水土保持研究》還開創了大陸和臺灣合辦期刊的先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主辦的《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得益于雄厚的科技人力資源優勢,影響因子高于西部地區水利科技期刊平均值。

2.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主辦的期刊學術影響力高于地方行政主管部門主辦的期刊

眾多國家級或地方級水利工程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促進了陜西省水利科技期刊的全面發展。除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主辦的三大水土保持類期刊外,陜西省水工程勘察研究院主辦的《地下水》,是我國地下水專業唯一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專業性期刊。國家電力公司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主辦的《西北水電》,代表著西北地區水電行業科技進步水平。位于四川的由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主辦的《水電站設計》,主要刊登我國大中型水電工程的設計、科研、監理等方面的論文和實踐經驗,涉及水電站設計的各個專業。位于廣西的由廣西電力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主辦的《紅水河》,利用西南邊陲紅水河10個梯級水電站開發的地緣優勢,突出巖溶地區水電開發特色。由此可以看出,這些代表性期刊都有著明確的期刊定位、特色鮮明。但同時,我們也看到,部分期刊存在著欄目雷同、特色欠缺等不足。

3.水利期刊總體數量偏少,地域分布不均

從統計數據分析可以看出,西部地區公開出版的水利科技期刊總量偏少,地域分布不均,整體學術影響力不高,稿源不足,與地域特色貼得不夠緊密。西部地區水利科技期刊大多創刊于20世紀90年代之前,20多年來,一直沒有新創刊的期刊。1978年創刊的《重慶水利》、1989年創刊的《新疆水利》雖然有著悠久的辦刊歷史,但仍然是內刊出版狀態。

三、推進西部水利科技期刊發展

如何開闊思路,推進西部地區水利科技期刊全面發展?

1.高度重視,調整布局

西部水利事業大發展急需水利科技期刊配合。目前,西部地區水利科技期刊中內刊還占一定比例,如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重慶至今無水利科技期刊,西部地區有一些典型的水利行業高職院校,如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四川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等主辦的具有水利行業特色的期刊也為內刊。筆者建議期刊主辦單位提高刊物學術質量并加快申辦公開期刊,稿源豐富的公開出版期刊應縮短刊期,加快信息和知識傳播速度。

2.立足地方水利特色,明確定位,辦出精品

不同的流域和地區都有各自不同的區域特點,水利工程的多少、江河湖海所占的比例、地域的水資源狀況等相互差異較大,這也決定了地方性水利期刊內容的差異性。西部地區水土資源極不均衡,西北地區水少土多,西南地區水多土少,水利科技期刊必須根據地區水利建設特點和需求做好選題策劃,把握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和水利建設特點,立足地方,創辦特色欄目,獨辟蹊徑,拓展視野,全力服務當地水利建設。《四川水利》的“巴蜀河川”欄目,就是立足地方設置的特色欄目。加強水文化建設是推動水利又快又好發展的有力支撐,2012年水利部印發了《水文化建設規劃綱要(2011~2020),要求全面推進水文化建設與研究,水利科技期刊應該適應水利發展需要,科學調整欄目設置。從西北地區來看,流經甘肅、寧夏、陜西三省區的渭水,陜西的漢水,四川的都江堰,重慶的嘉陵江、長江兩江流域,都有著鮮明的流域文化特色,地方行政主管部門主辦的水利科技期刊,可以設置相關水文化研究專欄,向水利行業知名專家、學者約稿,豐富期刊內容,推動水利科技發展。

3.加強東西部交流,提升集團化和專業化辦刊水平

第2篇

論文摘要:以沙坪水閘年最高水位的統計分析為例,本文對P-Ⅲ、指數Γ分布線型和對數Γ分布線型與經驗頻率點據擬合結果進行了比較。作為一種嘗試,采用指數Γ分布線型和對數Γ分布線型擬合沙坪水閘年最高水位資料系列進行頻率特性分析,取得了較為合理的分析研究成果。研究結果表明對數Γ分布線型優于P-Ⅲ和指數Γ分布線型,驗證了沙坪水閘年最高水位頻率分布線型服從對數Γ分布線型。

洪水頻率統計分析是防洪排澇科學決策和規劃設計的重要依據。在水文頻率計算中,規范[1]推薦采用P-Ⅲ線型,但同時規定,經分析論證,也可采用其他線型。本文在文獻《廣義Γ分布的特性和應用》(金光炎、董秀穎,2003) [2]研究的基礎上,嘗試應用指數Γ分布線型和對數Γ分布線型擬合沙坪水閘年最高水位資料系列進行頻率特性的統計分析。

1.沙坪水閘年最高水位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沙坪水閘位于西江下游右岸沙坪河入江河口處,見圖1。該水閘是廣東省鶴山市的一座以防洪、排澇為主,結合蓄水灌溉和改善航運的綜合運用的中型水閘。該閘有從1964年自建閘以來至2006年43年的閘外年最高水位觀測資料系列,見表1。資料系列的最小值、最大值分別為2.73m和6.99m,為此將年最高水位系列分為11個組限,其中組距寬度hi為0.53m的9組,其他組距2組。計算在每個組限內的年最高水位出現的頻數fi,相應的年最高水位各組距區間上的經驗頻率為fi/n(n=43,i=1,2,…,11)。沙坪水閘年最高水位經驗頻率分組計算詳見表3。在各組距區間上作以平均頻率密度fi/(nhi)為高的直方圖,見圖4。從圖4可看出直方圖呈近似的正態分布形態,它有一個中間主峰,兩頭低,主峰在區間4.625<x≤5.155m上;年最高水位平均值、中位數都落在區間4.625<x≤5.155m上,經計算平均值為4.93m,中位數為4.78m。用矩法計算年最高水位經驗系列統計量分別為:標準 差σ

12m,變差系數Cv=0.227,偏態系數Cs=-0.0622,峰態系數Ce=-0.808。

鶴山市

鶴山市

圖1 沙坪水閘地理位置示意圖

2. P-Ⅲ、指數Γ分布和對數Γ分布線型比較分析

《水文分析與計算》(劉光文,1963)中提出了徑流頻率分析適線的線型選擇原則[3]:⑴在計算簡便的同時,具有盡量高的精度和彈性;⑵曲線與經驗頻率點據得到最好的擬合;⑶曲線的形狀大致符合水文現象的一定物理性質,如曲線應該有一定的極限,不該出現負特征值。這一原則同樣適用在年最高水位統計分析中,其中第⑶點的實質是合理性要求,《水文頻率分析述評》(金光炎,1999)也認為按照水文物理概念,曲線應該有上限,并對Slade(1936)、謝家澤(1958) 等人的研究觀點作了介紹[4]。因此本文在上述原則的基礎上對備選的3種頻率線型進行比較。

2.1 P-Ⅲ、指數Γ分布和對數Γ分布線型的密度函數表達式及計算方法

P-Ⅲ密度函數[2]為式⑴:

式⑴中有3個參數。密度函數的定義域為當β>0時a0≤x

四參數指數Γ分布線型[2]的密度函數如式⑵:

四參數指數Γ分布定義域為λ≤y

三參數對數Γ分布線型[2]的密度函數如式⑶:

三參數對數Γ分布定義域為,當β>0時,A0≤y

在采用P-Ⅲ、四參數指數Γ分布和對數Γ分布線型頻率累積曲線函數擬合適線過程時,由于參數都為非線性關系形式,不能通過某種轉換變為線性形式,因此只能采用非線性迭代回歸的辦法求解。進行非線性迭代回歸時,首先確定頻率累積曲線函數的表達式,確定參數的初始值,然后根據某種方法進行搜索迭代,反復調整初始值,按規范應用最小二乘法原理使得觀測值與擬合值的離差平方和最小時(或者結合其他一些條件)結束迭代過程,得到各參數的最后計算結果。另外,P-Ⅲ線型可利用已有的Φ值表、四參數指數Γ分布線型可利用三參數指數Γ分布線型(克里茨基-閔凱里型)已有的模比系數Kp值表通過變量坐標的平移轉換得到適線結果。四參數指數Γ分布和對數Γ分布線型都比式⑴的P-Ⅲ線型多了1個參數,因此適線彈性要比P-Ⅲ線型大。在當今計算機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領域的條件下,就計算方法難易程度與精度比較而言與P-Ⅲ分布線型相當。本例適線結果如圖2、3所示,點繪在概率格紙上的經驗頻率點據上部呈現出向下凹的分布

形態。圖中點據旁標注數字是水位發生年份。

圖3 沙坪水閘年最高水位-頻率曲線指數Γ分布、對數Γ分布線型比較圖

2.2 P-Ⅲ、指數Γ分布和對數Γ分布線型擬合優劣分析及統計判別

頻率線型擬合優劣分析可分為:一是從適用范圍上對頻率線型是否與給定區域內的所有水文數據系列擬合得好進行分析,這需要對多站數據系列進行分析;二是對單站數據樣本擬合優劣進行分析。本例僅就沙坪水閘年最高水位單站觀測數據樣本擬合優劣進行分析,因此可以應用統計學的距離分析和統計判別方法。統計判別分析是根據事物特點的變量值和它們所屬的類求出判別函數,依據判別函數對未知所屬類別的事物進行分類的一種分析方法。常用的判別方法有距離判別、貝葉斯判別、費歇爾判別以及逐步判別。而距離判別法較為直觀,適用面廣,對各類(或總體)的分布無特定要求[5],因此本文采用距離判別法。

多個總體的距離判別是計算樣本x到每個總體的距離d2(x∈Gi,i=1,2,…,k),然后比較這些距離,如x到總體Gi的距離最短,則判x屬于總體Gi。明氏距離特別是其中的歐氏距離是人們較為熟悉的,也是使用最多的距離[5]。在本例計算

按時間序列排序

年份 水位a

按水位大小排序

年份 水位a

頻 率b

p m (%)

P-Ⅲ線型

擬合值a 離差c

指數Γ線型

擬合值a 離差c

對數Γ線型

擬合值a 離差c

歐氏距離的具體過程就是求解觀測值與擬合值的離差平方和。各備選線型的計算結果見表1。經計算P-Ⅲ適線參數 4.92m, Cv=0.228, Cs=-0.22;指數Γ分布線型適線參數取 4.93m,Cv=0.232, Cs=0, λ=2.24m;對數Γ分布線型適線參數取 4.93m, Cv=0.237, Cs=-0.0427,C0=8.57 m。表1中最后一行離差的SUMSQ值是觀測值點據與各線型擬合值的離差平方和,即為樣本x到各個頻率分布總體Gi的歐氏距離的平方。從表1得出樣本x到對數Γ分布總體的歐氏距離的平方為最小,故判定沙坪水閘年最高水位觀測數據屬于四參數對數Γ分布總體。

2.3 P-Ⅲ、指數Γ分布和對數Γ分布線型合理性分析

在變量的定義域方面,在P-Ⅲ線型的概率密度函數里,隨機變量的定義域為當β=2/(σ·Cs)

表2 年最高水位頻率計算成果對照表

注:表中數值單位為m,計算基面為珠江基面

3. 四參數對數Γ分布線型統計假設χ2-卡方檢驗

若假設H0:F(x)=F0(x)為真,年最高水位x 的

分布函數f(x)已知,即可求得年最高水位x在給定區間里的概率P(Ai)期望值(見表3),由觀測值和期望值計算χ2值。因樣本個數N=43>30[7],可認為是大樣本。在應用χ2-檢驗時計算χ2所用的期望值npi不應小于5,需將期望值npi小于5的組距合并[8],因此將樣本分組數調整為m=7,四參數對數Γ分布函數參數個數l=4,則統計量ΣΔi服從自由度 df為m-l-1=2的χ2-分布。在給定的顯著性水平α=0.05下,查表得置信限,從而有統計量χ2=ΣΔi

4.結語

⑴規范[1]在總則1.0.7條中作了“水文計算應科學、實用,對計算成果應進行多方面分析,檢查論證其合理性”強制性規定。因此對水文頻率分析計算作線型選擇時需從數學上的適線方法、合理性檢驗和統計假設檢驗等方面進行充分的分析論證。本文應用合理性檢驗和統計學的χ2-檢驗法,從多方面來驗證沙坪水閘年最高水位頻率分布線型服從四參數對數Γ分布線型的統計假設。四參數指數

圖4 年最高水位頻率密度分布直方圖

Γ分布和對數Γ分布線型都可以作為沙坪水閘年最高水位頻率分析備選線型用來分析比較。⑵關于洪水的上限值大小問題,我國王國安的研究(1999)認為,從物理成因上看,中國大流域PMF的洪峰流量,一般都應小于皮爾遜Ⅲ型曲線的萬年一遇值[9]。從合理性分析年最高水位上限值C0應大于PMF的洪峰流量對應的水位值。因此本例采用四參數對數Γ分布線型適線得出的水位上限C0=8.57 m,相當于按P-Ⅲ線型和指數Γ線型計算的重現期分別為10068a、24931a,可認為上限C0是合理的。⑶本例的計算成果與廣東省水利廳頒布的《西、北江下游及其三角洲網河河道設計洪潮水面線(試行)》的計算成果[6]比較,是偏于安全的(見表2)。對于其他地區或三角洲河網更大區域范圍內,也可以開展這方面的研究,進行地區范圍內的綜合、分析和比較,并對四參數對數Γ分布線型設計值的穩健性、置信區間估計等特性作更深入的研究,以期取得更加科學合理的計算結果。⑷參照文獻[10]的研究觀點,沙坪水閘年最高水位系列也可通過正態分布統計假設檢驗近似服從正態分布,見圖4。因上限C0> ,下限C0- A0< ,下限C0- A0< ,按正態分布計算在此范圍內包含了99.91%的水位頻率分布特性,與統計學的“3σ”原則[14] 的表述“若隨機變量特性值服從正態分布,那么,在±3σ范圍內包含了0.9973 的隨機變量特性值。因此可以斷言,在±3σ范圍內幾乎100%地描述了隨機變量特性值的總體分布規律。所以,在實際問題的研究中,已知研究的對象其總體服從(或近似服從)正態分布,就不必從-∞到+∞的范圍去分析,只著重分析±3σ范圍就可以了,因為±3σ范圍幾乎100%地代表了總體”相比較,同樣可以認為本文的研究成果是合理的。

參考文獻

[1]SL 278-2002,水利水電工程水文計算規范[S]. 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2002,15-48.

[2]金光炎,董秀穎, 廣義Γ分布的特性和應用[J]水文 2003,23(2):29-32.

[3]劉光文等,水文分析與計算[M].北京:中國工業出版社,1963,26-29.

[4]金光炎, 水文頻率分析述評[J]水科學進展 1999,10(3).

[5]章文波等,實用數據統計分析及SPSS12.0應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179-203.

[6]廣東省水利廳,西、北江下游及其三角洲網河河道設計洪潮水面線(試行)[S].2002,6-29.

[7]王連祥,方德植等,數學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782-878.

[8]F.S.梅里特著,丁仁,陳三平譯,工程技術常用數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78,280-283.

[9]王國安, 國內外PMP/PMF的發展和實踐[J]水文 2004,24(5):5-9.

[10]金光炎, 頻率分析大洪水處理的新思考[J]水文 2006,26(3):27-32.

[11]金光炎, 水文水資源分析研究[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110-127.

[12]SL 42-93,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洪水計算規范[S].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3,52-53.

第3篇

一水利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校企聯合培養方案

水利水電學院水利工程專業以實際應用和職業需求為導向,將專業基礎知識、應用技術和分析解決問題的先進方法和能力培養進行有機結合,同時基于水利工程領域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現狀,建立針對性強、知識結構完整、課時配置合理、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緊密結合的課程體系。在課程設置時充分考慮與水利工程相關的職業資格認證體系相聯系,提高所培養研究生在本行業相關職業資格認證中的優勢;同時將專業學位研究生的中期考核與西安理工大學研究生學術年會有機結合,不僅考核研究生課程學習情況和論文研究進展情況,同時鍛煉學生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

同時,根據學校與行業聯系緊密的特點,發揮校友紐帶作用,依托校友關系在青海、新疆、甘肅、寧夏、陜西、黑龍江等地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已建立實踐基地有19個,其中西北水電勘測設計院、中國水電第三工程局、中國水電第十五工程局、陜西省水利電力勘測設計院、黃河上游水電開發公司、黃河上中游管理局等西北大型企業更是與水利水電學院簽訂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協議,并設立了研究生實踐基地。同時學校投入大筆資金建設實驗室及完善實踐基地,各大型企業均有配套資金用于實踐基地建設與完善。

為了更好地推行本培養模式,水利水電學院不僅在硬件上進行改革,在軟件配套上同樣極為重視。學院秉承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合理的原則,為培養研究生建立了一支校企聯合,以名師、專家為主體的實力雄厚的培養團隊。同時學院還投入大筆資金用于為專業學位研究生開展專家講座、學術論壇,進而為研究生學習創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同時鼓勵學生多與企業聯系,積極參與企業實踐,并向參加企業實踐的學生每個月發放一定額度生活補助。

同時為確保校外導師培養質量,水利水電學院還制訂了嚴格的校外導師遴選制度,要求校外導師需由經單位推薦、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本人認可的人員擔任,同時要求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業務水平高、責任心強、極為了解本工程領域前沿發展狀況且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年齡不超過55歲;掌握本專業學位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教學或實踐經驗豐富,具有解決所屬專業學位領域實際問題的能力,有獨立指導碩士生進行實踐活動和論文寫作的能力。校外導師負責制定論文研究計劃,檢查論文進展情況,作好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思想工作,督促論文工作進度計劃的按期完成,保證3次進度報告的考核與檢查。雙導師應加強聯系與溝通,為專業學位研究生順利完成學業負責。

在整個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校外導師主要負責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工程技術實踐與工程管理實踐活動中應用所學知識能力的培養與指導,以及論文選題與學位論文實踐部分的指導等。校外導師應經常交流指導情況,使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能力不斷提高。為確保研究生培養質量,每名校外導師須與我校一名導師合作共同指導,不可獨立指導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

二水利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校企聯合培養的成果

1研究生培養質量穩步提高

在推行校企聯合培養模式的幾年時間內,已畢業研究生在各自單位發揮了重要作用,涌現出一批大中型企業的董事長、經理、企業的總工等,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對企業的技術進步、企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如我校畢業的工程碩士夏忠,是全國首屆“做出突出貢獻的工程碩士學位獲得者”,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端木禮明作為河南黃河河務局總工,主持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多個專題和項目。

2產生學校其他學科探索校企聯合培養的聯動效應

繼水利水電學院水利工程專業推行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之后,學校其他專業亦紛紛推出適宜自己專業的校企聯合模式,電氣工程、工商管理碩士還被選作為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學科,電氣工程學科與西安寶德自動化有限公司簽署了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協議,并設立了研究生實踐基地,同時設立每年10萬元研究生創新基金,用于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創新。由此可以看出,這一新型模式的推出,在學校內產生了較好影響。

3推動學術型研究生培養目標與培養模式改革

由于學術型研究生與專業型研究生培養目標不同,就業方向不同,因此,在強化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同時,必須改革學術型研究生培養機制,提升學術型研究生理論與方法創新能力。由于本專業用于創新,結合嚴格、縝密的培養方案,我校水利工程(本、碩、博)入選國家首批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進一步促進提升了水利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水平。

4促進同行業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

2011年11月,召開了由水利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教育協作組承辦的全國水利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培養工作研討會,會議就“全面推進工程碩士培養工作,切實提高工程碩士培養質量”進行了探討,我校做了大會主題發言“水利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探討”,與兄弟院校交流綜合改革經驗,反響較好。

三水利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校企聯合培養的主要體會

1以實際應用和行業需求為導向,優化了培養方案

根據行業對人才知識與能力的需求,優化培養方案,制定面向企業的課程體系;根據工程技術難題,確定論文選題;采取校企聯合指導小組模式,指導學生開展研究工作;論文采取企業和高校雙盲審制度,保證培養質量。

2以實踐教學為主線,構建了校企聯合的訂單式培養模式

以人才需求和科技合作為基礎,以訂單式培養為著力點,構建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建立校企聯合培養機制,實現校企雙贏。一方面解決了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另一方面為企業人才引進提供了便利。

3以能力素質提高為核心,改革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式

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訂單式培養為主線,在招生中,實行雙向選擇,校企聯合考核能力,訂單式招生;在理論實踐與教學過程中,實行模塊式培養,半年在學校學習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半年在企業、實驗室和實踐基地完成實踐環節;在論文研究階段,一年時間在企業完成論文工作;畢業后訂單企業審核并就業。

西安理工大學在水利工程專業學位人才培養過程中,形成了“嚴謹的治學作風,嚴肅的教學態度,嚴格的培養管理”的優良傳統;我們將不斷加強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綜合改革與實踐,依托學校學科和企業優勢,構筑高水平的辦學平臺,實施校企聯合訂單式培養模式,注重基礎,強化實踐,致力于培養扎根西北、敢為人先的專業學位研究生。

四關于水利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校企聯合培養的思考和建議

我校水利水電學院的這次創新性研究培養模式改革,根據行業對人才知識與能力的需求,并進而優化培養方案,制定面向企業的課程體系;同時根據工程技術中存在的難題,確定論文選題,采取校企聯合指導小組模式,指導學生開展論文研究工作,構建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建立校企聯合培養機制,實現了校企雙贏。

研究生經過校企聯合培養模式的培訓具有了就業競爭能力,但由于國家近年來本科生、研究生的招生數量逐年增大,因此就業時本校學生之間競爭也非常激烈。為緩解研究生就業壓力,可以考慮訂單式培養模式。在招生中,實行雙向選擇,校企聯合考核能力,訂單式招生;在理論實踐與教學過程中,實行模塊式培養,半年在學校學習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半年在企業、實驗室和實踐基地完成實踐環節;在論文研究階段,一年時間在企業完成論文工作;畢業后訂單企業審核并就業。一方面解決了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問題,另一方面緩解了學生就業壓力,再次有效實現企業雙贏。

同時應進一步加大對全日制聯合培養學位研究生實踐單位的政策或資金支持力度,并盡快出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標準及考核方法,進一步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鈺,康妮,劉惠琴.清華大學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2):5-7.

[2]虞翔,汪信,張建宇,夏歡.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機制的改革和探索[J].常州工學院學報,2011(24):4-77.

[3]崔杰.校企聯合培養工程碩士研究生的幾點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6(88):15-20.

[4]張春華,孫鵬江.研究生、大學生就業指導[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0.19-20,45.

第4篇

【關鍵詞】電氣設備;在線監測;絕緣監測;溫度監測

隨著電力系統的發展,對發、輸、供和用電的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為了保障電網的運行安全,提高供電質量,人們致力于變電站監視、控制和保護系統的研究與開發,并輔以各種手段保障電氣設備的運行安全。高壓電氣設備絕緣部分缺陷或劣化會導致絕緣故障或事故發生。傳統的預防性試驗和事后維修已不能滿足電網高可靠性的要求。近年來,高科技的發展水平已經為我們提供了一些在線監測電氣設備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種新的絕緣監測技術——電氣設備絕緣在線監測技術,已成為國外高電壓技術工作者關注的研究熱點,隨之出現的電氣設備的“狀態維修”概念也在電力系統中引起高度重視。在近年來召開的歷屆國際高壓學術年會(0NO)及亞洲(中日)絕緣診斷會議(ACEID)上,有關電氣設備絕緣在線監測與狀態維修方面的論文都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絕緣在線監測技術的發展,大體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帶電測試階段,這一階段起始于70年代左右,當時人們僅僅是為了不停電而對電氣設備的某些絕緣參數(主要是泄漏電流)進行直接測量。其結構簡單,測試項目極少,而且要求被試設備對地絕緣,測試的靈敏度較差,所以應用范圍較小,未能得到普及應用。第二階段從80年代開始,出現各種專用的帶電測試儀器,使在線監測技術開始從傳統的模擬量測試走向數字化測量,擺脫將測試儀器直接接入測試回路中的傳統測量模式,而代之以利用傳感器將被測量轉換成數字儀器可直接測量的電氣信號。同時還出現一些其他通過非電量測量來反映絕緣狀況的測試儀器,如遠紅外裝置、超聲裝置等。第三階段從90年代開始,出現以數字波形采集和處理技術為核心的微機多功能絕緣在線監測系統。利用先進的傳感器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數字波形采集與處理等高新技術,實現更多的絕緣參數(如介質損失角正切值tgδ、試品Cx、泄漏電流ι、局部放電等)在線監測。

絕緣在線監測的基本原理是在電氣設備處于運行狀態中,利用其工作電壓來監測絕緣的各種特征參數。因此,可以有效地反映絕緣的實際工況,從而對絕緣狀況作出比較準確的判斷。目前在我國運行的絕緣在線監測裝置大體可分為2大類,集中式微機在線監測系統和分散式在線監測裝置。前者是將被測信號通過電纜引入設在中央控制室的微機在線監測屏進行集中監測,并迅速完成對監測數據的處理與分析。其突出優點是,可以對所有被測設備實施定時或巡回自動監測,運行方式靈活、易于擴展、監測容量大、便于建立專家診斷系統,實現發電、變電站的綜合自動化。后者則是利用專用的測試儀器,從固定安裝在電氣設備附近的專用傳感器上取得信號,就地進行測量。其優點是結構簡單,價格較低,易于更新,便于推廣;缺點是測試工作仍需人工操作,不能納入發電廠和變電站的整個自動化系統。

由于不同電氣設備的絕緣在線監測項目不同,因此要求采用各種不同形式的傳感器,將被測信號(電的和非電的)抽取出來,轉換成檢測裝置可以檢測的信號,并通過電纜送入檢測裝置。現代的檢測裝置大都采用數字化測量或微機處理系統,因此要求對被測信號必須進行A/D轉換,一般是通過數字波形采集裝置來完成。當然,為了提高系統的抗干擾性能,對輸入輸出信號往往還要采用光電耦合器進行隔離,有的甚至采用光纖傳輸進行光/電隔離。

與電氣量檢測法相比,利用非電氣量檢測法對電氣設備進行故障診斷在一定程度上更為有效。因為,在電氣設備發生故障前,設備的電氣量還沒有明顯改變,但有些非電氣量的變化信息(如各種氣體的含量、溫度等)卻包含了故障將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的信息。由于設備工作狀態的正常與否與其熱信息有關,所以具有不接觸、不停運、不取樣、不解體的“四不”優點的紅外檢測技術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技術手段。然而,由于電氣設備數量眾多,紅外檢測工作的開展受環境因素制約較大,即便對各個設備的檢測時間較短,檢測工作仍然顯得費時、費力;檢測人員的行動受周圍高壓電氣環境約束;最突出的一點不足則是不能對電氣設備進行實時、遠程的狀態監測。隨著紅外成像技術和多媒體通信技術的發展,人們已開始將紅外熱成像技術與圖像監控系統相結合,以實現對可見光圖像和紅外熱圖像的監控,這些系統采用的是紅外熱像儀,由于其價格昂貴目前沒有在電力系統大規模應用,而在不要求精確測量設備表面二維溫度分布的情況下,紅外測溫儀具有結構簡單、價格便宜等優點。

參考文獻

[1] 嚴璋.電氣絕緣在線監測技術[M].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8(2).

[2] 恒.談克雄.電絕緣診斷技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9(04).

[3] 高強,徐芳芳.紅外點溫儀檢測輸電線路導線連接器[J].高電壓技術,2002年06期.

[4] 邱凌.小波變換在局放信號分析中的應用[D].武漢水利電力大學.

[5] 肖文明. 集中式絕緣在線監測系統運行情況淺析[J].高電壓技術,1998年第01期.

第5篇

【關鍵詞】水污染源;排水管網;數據庫管理;C/S;B/S

0.引言

廣州市水污染源[1]、排水管網[2]數據庫管理平臺建設的開展,是把廣州建設成為“山水之都”[3]的重要舉措,是水污染源調查[1]信息化建設的需求,也是“數字水務”[4]建設的需要。

1.系統建設目標

本項目的工作對象包括廣州市中心六區的水污染源和排水管網。該平臺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GIS技術和通信技術,實現對水污染源調查成果數據的可視化信息管理。

2.系統設計方案

2.1系統設計思想

2.1.1基于面向服務架構(SOA)思想

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5](SOA)實現服務之間的松耦合,使得系統可以靈活的適應業務的需要。

2.1.2圖文一體化管理

圖文互訪、構建圖文一體化系統,實現“從文到圖”和“從圖到文”的查詢,是GIS在電子政務領域應用的新特點。

2.1.3搭建靈活的、標準的、可配置的空間數據展示

搭建靈活的、標準的、可配置的空間數據展示子系統,實現用戶、角色、功能權限、數據權限等靈活的設置。

2.1.4提供標準的可配置的服務

提供標準的可配置的服務,該服務針對不同的用戶及用戶不同的需求,設置其角色、功能權限、數據權限等。

2.2系統總體架構

廣州市水污染源、排水管網數據管理平臺采用B/S與C/S相結合的模式。B/S架構[6]使得客戶端只需要通過簡單的IE瀏覽器就可以應用地圖瀏覽、數據查詢與統計分析、信息展示等;C/S架構[7]實現大批量數據導入、導出及其他一些日常管理使用功能。

系統分為四層:最底層是數據層,數據庫管理軟件采用Oracle 和GIS Server;第二層為數據處理層,主要是對空間數據進行處理、監理、轉換和入庫,以及維護更新;第三層是數據管理層,包括對數據的編輯維護、數據瀏覽查詢統計、信息展示、管網養護、項目管理等功能;第四層是數據應用層。

2.3系統功能設計

廣州市水污染源、排水管網數據管理平臺功能設計包括C/S和B/S兩部分。C/S實現用戶權限管理、數據監理、數據轉換、數據編輯、數據維護、數據更新和數據庫管理等功能;B/S實現地圖瀏覽、專題圖管理、數據查詢、數據統計、空間分析、信息展示、管網養護、工程項目輔助管理、系統服務接口等功能。

下面對系統的部分功能作一些簡單的描述:

(1)空間分析。

空間分析包括緩沖區分析、3D分析、爆管分析、疊加分析、橫斷面分析、縱剖面分析、上下游追溯和貫通性分析、管線收水區域分析。

(2)信息展示。

信息展示包括信息、工程建設進度展示、建設規劃展示和治理成果展示。

(3)管網養護。

管網養護功能主要包括管網養護情況登記,管網檢修養護歷史查詢,管網檢修養護情況統計。

(4)工程項目輔助管理。

工程項目輔助管理實現對工程資料的管理、工程進度管理和工程檔案的管理。

3.系統開發實現

本系統開發語言采用 JSP(JavaServer Pages),Java Servlet;軟件組件模型采用JavaBean;開發范式采用面向對象技術;系統架構描述工具采用 Microsoft Visio 2003;系統設計管理工具采用Rational Rose 2002;版本控制工具采用 Microsoft Visual SourceSafe 6.0;項目管理工具采用 Microsoft Project 2003;數據庫建模工具采用Sybase PowerDesigner 9.0;系統開發工具采用J2EE平臺;數據庫采用SQL Server 2000。

根據系統的設計思想并利用以上開發工具,對廣州市水污染源、排水管理數據庫管理平臺項目實施,完成了系統各項功能的開發。

4.結論與展望

廣州市水污染源、排水管網數據庫管理平臺項目已經通過正式驗收。目前,系統運行穩定,實現了現有管網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移動管養,提高了工程管理的處理速度和處理水平,實現了水污染源管理監控、排水管網設施管理維護、事故預警和相關的決策支持。 [科]

【參考文獻】

[1]任成均.廣州市水環境污染源成因分析[J].廣東水利水電,2004,(03).

[2]排水管網信息管理系統設計[D].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碩士),2007,(06).

[3]林賢忠.關于廣州市建設“山水之都”水環境問題治理措施初探[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3,(03).

[4]胡傳廉.上海"數字水務"規劃與實踐[J].中國水利,2003(22).

[5]麻志毅 陳泓婕.一種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參考模型[J].計算機學報,2006,(7).

第6篇

將理想融入中華民族的奮斗史

1978年,王光謙有幸從59萬人中突出重圍,成為恢復高考后的第二批大學生。他至今清晰地記得,高考成績348分,剛剛超過重點大學分數線兩分,與一心向往的清華大學失之交臂。后來,他被調劑到武漢水利學院治河系,班級76人,幾乎都是像他一樣的“調劑生”,他們是“”后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治河系第一批學生,入學前他甚至對“治河系”所學所用一無所知。

“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一部治河史。”初入課堂,老師的一句話瞬間點燃了王光謙內心的澎湃激情。“當時我們的專業重點就是治理黃河,包括國家其他大江大河的治理。這下我們就高興了。”二十年后再回憶當時的一幕,沉穩的王光謙臉上仍舊掠過了一抹自豪,正是這種自豪與激情,撐起王光謙和同學們對治河專業最初的信心和熱愛,也成為他們日后投身于此的動力源。

“”10年的禁錮,讓沖破了知識禁忌的1978級大學生成為最為用功的一批大學生。王光謙和同學們也是如此,每天晚上10點半熄燈后,校園的路燈下、宿舍走廊里都有很多學生用功苦讀的身影。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治河系1958年設立,治河系是中國乃至世界獨有的專業,又經歷了10年浩劫,學習資料少得可憐,王光謙的專業教材都是老師自己動手刻臘板、手工油印的。大學期間,老師帶著治河系學生參觀三門峽水利工程,滔滔黃河水,河邊凜冽的夾雜著沙子的大風、寸草不生的沙丘……震驚了這個江漢流域長大的孩子。但是王光謙同時看到了三門峽工程由于泥沙淤積造成的遺患,當時又值長江干流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葛洲壩工程建設期間,泥沙淤積問題的日益凸顯,工程未來的使用價值令人擔憂。

“治河”二字的分量在王光謙心中陡然增加,“責任”壓上肩頭――兒時課本上大禹治水的故事,而今即將成為自己未來投身的事業。

在當時,搞水利是非常艱苦的。三門峽水庫施工時,清華大學水利系曾有很多專家和學生常年駐守工地,參與設計施工;在鄭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有4萬人為黃河治理問題忙碌著。但是王光謙似乎覺得這一切都是他應該承擔的責任。他的畢業論文就是“關于黃河泥沙準確測量”問題的論述,為此他還特意去了三門峽水庫,在黃河水利科學研究所,聽到總工程師講黃河治理的種種難題,想到自己的理想,王光謙心中不禁豪情翻涌。對于他們這一代新水利人來說,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他們都曾在內心里發誓:“一定能夠把黃河治理好。”自從王光謙的雙腳第一次站在了黃河岸邊,就再未離開。

青年人要敢挑擔子

1982年,王光謙和同班的另外兩名同學一同考上清華大學水利系,攻讀水利工程碩士研究生,師從著名水利專家夏震寰、費祥俊。歷經曲折的中國水利專業,終于又迎來一批新的接班人。王光謙的專業方向是泥沙運動基礎理論研究,也就是河流動力學。一旦摸清河流泥沙流動規律,就能對各條大江大河的泥沙治理問題給出相應答案。他從心里認定了這個專業。

與自己的老師相比,王光謙他們無疑是幸運的,走進清華園的時候,迎接他們的是中國改革開放、開始重視知識的科學的春天。然而,壓力也迎面而來,他們站在了水利專業嚴重斷代的橫截面上,一邊青黃不接,一邊經濟建設飛速發展,全國大江大河水利工程陸續論證、上馬,急需水利工程專業人才對工程各項基礎問題把關。專業老師拼命教,學生們拼命學,但人才還是跟不上。

中國第一位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水利專家黃萬里先生,當時已經86歲高齡,還堅持給他們上課。王光謙與這位大師有過相當多的交流,這是一段令王光謙難忘的時光,更是讓他倍感壓力的日子。“黃先生曾經連續給我們開過七次講座,給我們傳授他的理論體系。”黃萬里彼時雖已耄耋之年,上課時仍舊一絲不茍――雪白的西服、紅領帶,大師風范盡顯。王光謙首先從黃萬里身上感受到科學的尊嚴。

王光謙最難忘的,則是黃萬里的眼淚。“上課時,講到國家水利工程建設上出現的一些問題,而他又無力糾偏時,黃先生總是淚流滿面,他不住地自責科學家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中國人才還是不夠。他一哭,我們就受不了了。”王光謙笑了一下,然后好一會兒沉默不語。

黃萬里和前輩大師們心系祖國水利事業,甚至不惜自己的一切,讓年輕的王光謙刻骨銘心。他從此牢記一個科學家應有的品質,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1992年,王光謙博士后出站。

1993年,王光謙出任清華大學水利系泥沙研究室主任,時年31歲。清華大學泥沙研究室是錢寧院士一手創建的,擔任室主任就是接過了老師們的重托。

跨越半個世紀的光陰,在前輩殷切期待與國家發展的迫切需要中,王光謙咬緊牙關告訴自己要頂住壓力,扛起擔子。

王光謙坦言剛工作的那幾年,他很絕望。不但沒有了老師的指導、前輩的保護,一切靠自己判斷、摸索,還要帶領一支隊伍,對國家和人民負責。水利專業不是一個理論專業,它所得出的每一個結論,都將轉換成國家政策或水利工程,直接關系到百姓生產生活安全。這個專業的魅力與壓力,都在于此。

三峽工程壩區泥沙模型試驗研究是王光謙博士后出站后,在清華大學水利系參加的第一個重要工作。三峽工程泥沙問題是爭論時間最長,也是我國工程泥沙研究投入力量最大的課題。王光謙和同事們用了5年時間,成功證明經過80年的泥沙淤積,三峽水庫的庫容從剛建成的398億立方米減少到220億立方米,達到沖淤平衡,以后也能夠保持近200億立方米的有效庫容,不會出現泥沙淤積使三峽水庫報廢的局面。他們為三峽工程增加了一道保險鎖。

此后10年間,在黃河治理研究之余,王光謙帶領團隊先后參與了三峽大壩截流、南水北調中線調研等重大工程。上世紀90年代以來所有國家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中,都有王光謙的身影。他也因此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等獎及10余項省部級獎勵。

由于1998年的大洪水給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帶來了深重影響,國家更加重視并加強了與洪水相關的災害研究。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學部原水利學科主任陳式慧的建議下,“江河泥沙災害形成基理及防治措施”課題得以立項。“這個國家"九五"期間最大的項目,被出乎意料地交由當時還只有30多歲的倪晉仁和王光謙帶領一群年輕人來完成。“擔子越重我們的團隊越有向心力,結果證明,我們沒有辜負人們的信任和期望。”王光謙說。

“如果說我們現在還有點成就,都是壓力壓出來的。”王光謙時常回想初出茅廬便要獨當一面的壓力,黃萬里先生的眼淚、國家項目的重要性,都曾讓他心生惶恐。走到今天的高度,王光謙頗有感慨:“青年人要敢于挑戰,敢挑擔子。社會與單位,也要給青年人充分的空間和信任。”

治理黃河是一項系統工程

上世紀50年代,我國社會上曾流行一句新民諺:“圣人出,黃河清”。這其實是百姓對黃河水患根治的一個熱切愿望。王光謙還記得同專業的一個學弟就叫黃河清,黃河水患之擾,百姓愿望之強可見一斑。而王光謙所研究的,恰恰是黃河能否澄清的問題。

從攻讀博士生開始,王光謙的專業方向就是高含沙水流問題,這是黃河特有的現象。這個問題,王光謙已經堅持研究了20年。20年來,泥沙將他與黃河連在一起。

說起河流泥沙,必然要說起黃河。這條桀驁不馴、多災多難的河流,曾被稱為中國之憂患,關于黃河洪水災害,史不絕書。治理黃河,歷來是中華民族安民興邦的大事。“黃河的問題就是泥沙的問題。”王光謙說,中國水庫泥沙淤積嚴重,例如黃河三門峽水庫因淤積損失庫容57%,青銅峽水庫78%,大渡河龔嘴水庫80%,汾河水庫45%,全國水庫因淤積總庫容損失達40%。因此在多沙河流上修建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泥沙淤積問題是面臨的關鍵技術問題,甚至決定著工程的成敗。我國在這方面的經驗教訓是非常深刻的。黃河干流的三門峽水庫,設計時以防洪發電為主,沒有認識到泥沙淤積的重要影響。水庫運行兩年后,泥沙在庫區大量淤積,潼關高程急劇抬升,使得匯入庫區的支流渭河尾閭水位不斷抬高、泄水不暢,八百里秦川和古都西安遭受洪水和鹽堿化的嚴重影響,不得不對工程進行大規模改建,增加排沙洞排沙。在水庫運用方式上,放棄了“蓄水攔沙”,采用“蓄清排渾”的運用方式,保證了水庫發揮部分效益。在黃河中,每立方米水中的含沙量最高能達到1600公斤,這是驚人的,造成的后果就是在黃河下游形成地上河。在開封,地上河最高超過地面13米,而黃河下游的河床高度,還在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往上增高。“任其發展,后果將不堪設想。”

除了泥沙淤積,在過去20年中,黃河還在不斷發生著其他變化。王光謙曾經看到的水量充足的黃河,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后每年都斷流;小浪底水利工程作為緩解上游泥沙進入黃河,并不能長遠解決問題……水利部原部長汪恕誠曾針對黃河問題提出“四不”,即河道不斷流、堤防不決口、污染不超標、河床不抬高。在“四不”要求中,有三項是王光謙研究的領域,而有效做到這三點,黃河的安全就有保證。

河道不斷流。上世紀70年代以來,沿黃地區對黃河水資源進行大規模開發利用,引用水量劇增,黃河斷流頻繁發生。斷流的原因是用水超過黃河的供水能力,解決的辦法是進行黃河全流域統一的水量調度,合理分配使用水資源。王光謙積極參加水量調度系統開發工作,帶領清華大學教師和研究生組成的課題組,數十次到鄭州黃河水利委員會水量調度局,完成黃河流域水量調度系統,為確保母親河不斷流提供技術支撐。現在,王光謙帶領團隊已經為黃河沿途各省取水制定了按比例分配的原則,同時開發了一套軟件管理系統,加上小浪底水庫的蓄水功能,也使黃河水資源更加充沛,基本解決了黃河斷流問題,2006年,王光謙因此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堤防不決口。王光謙帶領團隊對黃河調水調沙工作進行關注,同時針對黃河下游游蕩性河道的特質,摸清黃河河道變化規律,為保持黃河下有百年安瀾、減小決口的危險努力貢獻。2008年,王光謙再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河床不抬高。“黃河泥沙源于黃土高原,但是我們致力于通過一定工程措施減緩泥沙淤積速度。”隨著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解決,王光謙也從而立之年步入不惑,對黃河治理的態度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當年意氣風發,一心要讓黃河問題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解決,結果往往讓自己一籌莫展。”他開始重新品味說的話“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可見,治理黃河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他終于明白,其實,治理黃河首先要維護黃河“健康”,科研工作也必須遵循規律一步步推進。

王光謙和同行們已經開始設想把高含沙水中的沙通過河底管道直接輸送到海里,同時把水還回黃河中去。“或許等將來科技發展了,這個辦法將根治黃河千百年來的水患,但是現階段條件不具備時,自己所需要做的就是協助政府,做出正確決策。”從一門心思地“根治”,到能夠辯證地看待黃河問題,似乎這些水利人和黃河都有些釋然。從“人定勝天”到和諧共生,王光謙做到的不僅是科學研究方法上的改變,更是人與自然關系方面認識的深化。

泥沙研究就在中國

1989年王光謙博士畢業參加工作時,每個月工資120元人民幣。而那時在美國讀書的博士研究生,每個月工資就能拿到1500美元。王光謙也有無數次機會可以出國,他卻從未動心。

“我國河流眾多,其中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達5萬多條,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500多條。這些河流具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水資源在時空上分布極不均勻;二是不少河流,特別是北方河流,由于水土流失嚴重,大量的泥沙從流域內侵蝕而下,并被輸移到河流中,使得河流挾帶了大量的泥沙,造成河道和水庫的嚴重淤積抬高,這不僅給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帶來了許多問題,也給河道防洪、沿岸工農業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與水資源問題相比,泥沙問題在我國尤為突出。因此泥沙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有世界上最復雜的江河,水利又關系到國計民生,國家最重要的事情在于此,我就應該堅守。”他是這樣淡淡地解釋自己的理由。他總認為自己和前輩們相比已經不知幸福多少倍了,當年黃萬里、錢寧這些老先生到黃河考察,騎著毛驢,走幾十天也走不完全程,現在交通便捷,王光謙2007年隨全國政協常委視察團,24天穿越黃河流經8個省區對黃河沿岸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和黃河本身進行調研,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幾乎走完了黃河全程。

他也時常想起自己求學時的艱苦環境,在改革開放之初的年代,國家還無力重視地區交通建設,水利工程所在地往往地處偏僻,交通極為不便,而現在,水利設施則是當地最著名的景區。在“景區”里工作,已經讓王光謙心里十分滿足。他經常自豪地說:“在中國的版圖上,我沒有盲點。”

第7篇

(一)電源自身諧波。諧波在電網誕生的同時就是存在的,因為由于制造工藝的問題,電樞表面的磁感應強度分布稍稍偏離正弦波,從而使產生的電流稍微偏離正弦,這部分諧波分量只有在多路供電時才對電網產生影響。電力變壓器由于其磁化曲線的非線性也產生少量諧波。

(二)非線性負載產生。諧波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非線性負載所致。當電流流經非線性負載時,與所加的電壓不呈線性關系,就形成非正弦電流,從而產生諧波。變頻器、軟啟動器、穩壓電源、電子熒光燈等用電負載等都是非線性負載,是企業主要的諧波源。

1.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晶閘管整流在不間斷電源、穩壓裝置、自動控制等許多方面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給電網造成了大量的諧波。就電力系統中的供電電壓來說,可以認為其波形基本上是正弦波,由于晶閘管整流裝置采用移相控制,從電網吸收的是缺角的正弦波,從而給電網留下的也是周期性的非正弦波,根據任何重復的波形都可以分解為含有基波頻率和一系列為基波倍數的諧波的正弦波分量,在電網電流中含有大量的諧波。整流裝置產生的諧波是電網最大的諧波源。整流裝置從電源吸收高次諧波電流,電流在電源回路引起阻抗壓降,因此導致整個電網都含有高次諧波成分。

2.變頻器也是企業諧波污染的另一重要因素。變頻調速在企業應用較為廣泛,常用于風機、水泵、皮帶秤計量控制等設備中。變頻器是把工頻電變換成各種頻率的交流電,以實現電機的變速運行的設備。其中控制電路完成對主電路的控制,整流電路將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直流中間電路對整流電路的輸出直流電壓進行平滑濾波,逆變電路將直流電再逆變成交流電。由于變頻器大量使用了非線性的晶閘管,對其供電電源就形成了一個典型的非線性負載。變頻裝置由于采用了相位控制,是以脈動的方式從電網吸收電流,脈動電流導致電網電壓畸變使其含有諧波成份。隨著變頻調速的發展,對電網造成的諧波污染也越來越嚴重。

3.軟啟動器也造成了諧波污染。大功率設備如風機、壓縮機的起停都采用了軟啟動器,因為軟啟動器采用三對反并聯的晶閘管實現交流調壓,由于晶閘管是典型的非線性器件,因此在使用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諧波,對設備的穩定運行及電網造成了不良影響。

4.照明系統也產生諧波。目前企業廣泛使用的熒光燈、節能燈、氣體放電燈等都屬于非線性負載,在節能的同時也給電網帶來了大量的諧波。

二、諧波造成的危害

在諧波源設備集中使用的配電區域,諧波污染相當嚴重,電源功效明顯下降。諧波對電力系統設備和負載的影響,基本分為兩方面:(1)熱應力;(2)負載損壞。諧波會增加設備的損耗而加劇熱應力。電壓畸變而導致電壓峰值增大,可能導致電纜絕緣擊穿或設備損壞。

1.所有接于電網中的設備的損耗都會增加,溫升增加。諧波對電機的影響除引起附加損耗,還會產生機械振動、噪聲和過電壓,導致電機轉矩降低,過熱甚至燒毀。

2.由于諧波的頻率較高,諧波源的諧波電流流入變壓器時增加了變壓器的銅損耗和鐵損耗,導致變壓器容量減小,同時隨著諧波頻率的增高電流集膚效應更加嚴重,鐵損耗也更大從而引起變壓器局部過熱,縮短使用壽命。3.諧波能引起補償用電力電容器過熱、過壓,諧波電壓使電容器產生額外的功率損耗,并聯電容器其容抗隨著諧波頻率增大而減少,產生過電流,加速絕緣老化進程,增加絕緣擊穿故障。同時如果電容與電路的電感配合不當,容易在某個諧波頻率附近產生諧振,從而導致電網電壓進一步畸變。

4.諧波會影響互感器的計量精度。諧波源將其吸收的一部分電網電能轉變為諧波發送到電網中去,因此電能表會將諧波能量當作發電來進行計算,從而導致計量誤差,增加企業的額外費用。

5.精密電子設備會被嚴重干擾,導致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燒毀。整流器在換相期間電流波形發生急劇變化,該換相電流會在正常供電電壓中注入一個脈沖電壓,該脈沖電壓所包含的諧波頻率較高,因而會引起電磁干擾,對通信線路、通信設備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6.由于繼電保護機構是根據工頻正弦波的變化規律作為動作激勵設計的,當波形畸變嚴重時各種保護裝置和自動控制裝置的動作都會受到影響,造成繼電保護裝置與自動控制裝置的誤動作或拒動作,影響企業的自動化生產。如果零序三次諧波電流過大,可能引起接地保護裝置誤動作。

三、諧波治理的措施

電力消費的趨勢是高效率用電與高質量用電相接合。進行諧波治理,提高電力品質是第一位的,其次是節能。諧波治理是個綜合治理過程,一方面應從源頭抓起,加強設備的管理防止諧波的產生,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提高認識,積極進行諧波治理,防止災害產生。目前國內一些企業已開始重視諧波的污染,取得了節能和提高電網品質的雙重效果。

解決電力電子裝置和其它諧波源污染問題的基本思路有兩條:一是裝設諧波補償裝置,即采用LC組成的無源調諧濾波器;二是對電力電子裝置本身進行改造,改進整流裝置,采用多相脈沖整流使其盡量不產生諧波,由于其電流電壓同相位,稱高功率因數整流器或高功率因數變流器。因為諧波補償裝置既可補償諧波,又可提高電網的功率因數,而且結構簡單,因此一直廣泛使用。其缺點是只能補償固定頻率的諧波,其補償特性也受電網感抗的制約,補償效果也不理想,但仍是補償諧波的主要手段。

目前,諧波抑制的一個重要趨勢是采用有源電力濾波器。其基本原理是實時監測電網中電流,快速分離出諧波電流分量,發出控制指令,實時產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補償電流注入電網中,實現瞬時濾除諧波電流。這種濾波器能對頻率和幅值都變化的諧波電流進行跟蹤補償,其運行不受系統的影響,也不會產生諧波放大,同時可補償無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數是一種較先進的諧波抑制技術。但由于其造價較高,只適用于小容量諧波補償。

四、結束語

隨著企業的技術改造及設備升級換代,非線性電力設備愈加廣泛應用,由此導致電力系統中諧波問題越來越嚴重,一方面造成了電力設備的損壞,加速絕緣老化,誘發火災等安全事故,另一方面也影響了計算機、可編程控制器等自動化控制設備正常工作,直接擾亂了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本著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企業應加大投入,合理用電,抑制電網污染,使電網中其他用戶使用到清潔的電能,肩負起企業應擔負的社會責任。

參考文獻:

[1]王兆安、黃俊,電力電子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2]宋文南、劉寶仁,電力系統諧波分析[M].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95.

第8篇

關鍵詞:工程地質 專家庫系統 功能 界面 模塊 開發

1 前言

自2003年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發起建立“全國工程地質專家庫”以來,得到全國各界工程地質(含巖土工程和地質工程相關專業)行業高科技人員的積極響應,已經收到420余份反饋回來的專家登記表,均已錄入數據庫。“全國工程地質專家庫”已初具規模,從針對服務的行業來說,包括水利電力、鐵路交通、礦山和工業民用建筑等;從專業領域來說,包括工程地質勘察、巖土工程施工、地質災害研究等;從遍及的單位來說,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部委直屬勘測設計院和公司等一百多家;從職稱分布來說,包括工程院院士、勘察大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副研究員等;從工作職務來說,包括院長、副院長、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經理、校長、系主任等。

入庫的單位及其人數情況:北京國電華北電力工程有限公司14人;長安大學地質工程與測繪工程學院11人;成都理工大學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12人;國家電力公司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43人;國家電力公司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15人;國家電力公司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39人;建設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11人;水利部天津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11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17人;中航勘察設計研究院39人(這里只列出了10人以上的單位)。

2 軟件功能

2.1 基本功能

① 顯示工程地質(地質工程、巖土工程及相關專業)專家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技術職稱、工作職務、工作單位、單位性質、聯系方式。 ② 顯示專家專業特長,工作領域。 ③ 打印專家表。 ④ 按照入庫序號、姓名和工作單位排序,方便檢索。 ⑤ 可隨時登記入庫。

2.2 查詢

按照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單位性質、技術職稱、專業特長、工作領域等單個字段查詢,查詢的結果可顯示專家基本信息、專業特長和工作領域,打印專家表。

2.3 高級查詢

多個字段的組合條件查詢,查詢結果可制作報表。

2.4 數據庫維護

數據庫管理員能夠輕松完成數據庫的日常維護工作,如添加、刪除、查詢等。

專家庫可用于人事檔案管理、查找工程咨詢專家、聘請工程項目評審專家、查找稿件評閱人、聘任學位論文審閱人等。

3 系統界面及功能模塊

3.1 主界面

全國工程地質專家庫系統主界面如圖1所示。界面包括菜單區、查詢區、信息管理區和信息顯示區。菜單包括記錄、查詢、管理員和幫助等項。查詢區包括單個字段的簡單查詢和高級查詢按鈕。信息管理區由基本資料、專業特長、工作領域、備注、全表瀏覽、打印、退出按鈕組成,點選不同的按鈕,信息顯示區將顯示不同的信息。

3.2 高級查詢界面

點擊主界面窗口中查詢區的高級查詢按鈕會彈出高級查詢窗口,如圖2所示。通過該窗口可生成查詢條件、選擇結果中要顯示的字段、選擇排序字段、選擇組合查詢條件,并執行查詢。查詢結果由查詢結果窗口(圖3)顯示出來。

3.3 查詢結果窗口

點擊高級查詢窗口中的開始查詢按鈕就可彈出查詢結果窗口。查詢結果窗口左上部分顯示符合查詢條件的記錄,右上部分是打印全部結果按鈕和打印選中結果按鈕。下部是選中專家的詳細信息,當點選左上部的不同專家,其詳細信息會改變。

3.4 查詢結果報表打印窗口

點擊查詢結果窗口中的打印全部結果按鈕將彈出查詢結果報表打印窗口,如圖4所示。上部是打印按鈕、導出按鈕和縮放比例下拉列表框,中間是報表顯示區,下部是頁碼顯示和翻頁按鈕。

3.5 選中結果報表打印窗口

點擊主界面信息管理區打印按鈕和查詢結果窗口中的打印選中結果按鈕將彈出選中專家資料報表打印窗口,如圖5所示。

3.6 數據庫管理員界面

點擊主界面管理員菜單下的管理員登陸菜單項后,彈出管理員登陸對話框(圖6),輸入帳號和密碼后,點擊確定按鈕進入數據庫管理員界面(圖7)。

數據庫管理員界面由菜單、工具按鈕、專家信息編輯區和全表數據瀏覽和編輯區組成。工具按鈕包括移動記錄、添加、刪除等按鈕組成,專家信息編輯區用來編輯專家信息,全表數據瀏覽、編輯區瀏覽和編輯數據庫記錄。

4 工程地質專家庫系統開發

4.1 數據庫

(1)信息來源

通過學術會議、信件和網上下載(見/xwdt-040106.htm)等途徑分發“全國工程地質專家庫專家登記表”,收集反饋回來的原始登記表,錄入數據庫中。

(2)創建數據庫

在microsoft office access軟件中建立專家數據庫。數據庫中包括的字段有: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工作單位、技術職稱、工作職務、專家特長、工作領域、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傳真和電子郵箱等,基本涵蓋了專家的基本信息、特長、工作領域和聯系方式。

(3)數據錄入

數據錄入方式有兩種方式: ① 在access中錄入; ② 數據維護方式,即在數據庫管理員界面中輸入數據。

所有專家的信息存儲在一個數據表中,每位專家的信息在數據表中表現為一條記錄。

4.2 系統功能的代碼實現

采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作為開發工具,運用其集成開發環境和快速應用程序開發技術,根據軟件的功能模塊分別創建程序界面和窗口(圖1-圖7)。開發過程中使用了ado data控件、datagrid控件、dataenviornment設計器、data report設計器等。

下面著重敘述高級查詢的實現。在高級查詢窗口中,用戶填寫的查詢條件包括查詢結果中顯示的字段、where子句查詢條件、字段排序子句,用字符串連接生成sql查詢語句。然后在專家數據表中查找符合查詢條件的專家記錄并在查詢結果窗口中顯示給用戶。完成高級查詢功能的程序片段如下:

private sub cmdquery_click()

dim strkey as string

dim strsql as string, strsqlall as string

dim strordersql as string

dim strorder as string

dim intlenkey 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查詢結果至少要顯示一個字段

if lstkey.selcount = 0 then

msgbox "查詢結果中至少要顯示一個字段!", vbmsgboxsetforeground, "缺少字段"

exit sub

end if

if txtcondition.text = vbnullstring then

msgbox "請加入查詢條件!", vbokonly + vbinformation, "提示"

exit sub

end if

'查詢結果中顯示的字段

strkey = vbnullstring

strkeys = vbnullstring

for i = 0 to lstkey.listcount - 1

if lstkey.selected(i) = true then

strkey = strkey & lstkey.list(i) & ","

end if

strkeys = strkeys & lstkey.list(i) & ","

next

strkey = mid(strkey, 1, len(strkey) - 1)

strkeys = mid(strkeys, 1, len(strkeys) - 1)

'where子句查詢條件

strwhere = vbnullstring

if len(trim(strquerysql)) > 0 then

strwhere = " where " & trim(strquerysql)

else

strwhere = vbnullstring

end if

'字段排序字句

if lstorderkey.listcount > 0 then

mstrordersqls = ""

intlenkey = 0

for j = 0 to lstorderkey.listcount - 1

strordersql = lstorderkey.list(j)

if optorder(0).value = true then

intlenkey = instr(1, strordersql, "(升序)", vbtextcompare)

strorder = " asc"

else

intlenkey = instr(1, strordersql, "(降序)", vbtextcompare)

strorder = " desc"

end if

if intlenkey > 0 then

strordersql = mid(strordersql, 1, intlenkey - 1)

if mstrordersqls <> "" then

mstrordersqls = mstrordersqls & ","

end if

mstrordersqls = mstrordersqls & strordersql & strorder

end if

next j

mstrordersqls = " order by " & mstrordersqls

else

mstrordersqls = ""

end if

'字符串連接生成sql查詢語句

strsql = "select " & strkey & " from " & " 專家庫 " & strwhere & mstrordersqls

strsqlall = "select " & strkeys & " from " & " 專家庫 " & strwhere & mstrordersqls

adoconnection.execute strsql

adoconnection.execute strsqlall

if err then

msgbox err.number & vbcrlf & err.description & err.source, vbcritical, "sql語句錯誤"

err.clear

exit sub

end if

set recresult = new adodb.recordset

set reckeyword = new adodb.recordset

frmqueryresult.strsql = strsql

frmqueryresult.strsql = strsqlall

reckeyword.open strsql, adoconnection, adopenstatic, adlockoptimistic

recresult.open strsqlall, adoconnection, adopendynamic, adlockoptimistic

if reckeyword.recordcount <= 0 then

msgbox "沒有您要查找的記錄!", vbinformation + vbokonly, "找不到記錄"

exit sub

end if

'查詢結果顯示

frmqueryresult.show vbmodal

第9篇

電子信息資源類型

根據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實際情況,所收藏的電子信息資源主要有:電子圖書、電子報刊、各種數據庫和網絡信息資源。電子圖書是指各種電子版或光盤版的圖書,如光盤版《四庫全書》、《百科全書》等。許多圖書經數字化之后被收入電子圖書數據庫,如超星電子圖書。另外電子圖書有時也泛指所有電子出版物,包括電子圖書、電子期刊、電子報紙和軟件讀物等。電子期刊是指各種電子版或光盤版的期刊,許多電子期刊也同時被收入電子期刊數據庫,如《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數據庫包括各館自建或多館聯合建設的館藏書目數據庫、聯合書目數據庫、各種專題數據庫以及社會上公司企業生產的各種數據庫產品。網絡信息資源則是計算機網絡上可以利用的各種電子資源的總稱。

高職院校圖書館電子信息資源建設的發展思路

筆者以我校圖書館為例,介紹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發展思路。

館藏書目數據庫的建設應放在最優先的位置,它是圖書館自動化、網絡化管理的基礎。建立館藏書目數據庫并連接校園網,高職院校師生讀者就可以通過校園局域網檢索圖書館館藏圖書以及查詢個人借閱情況,并可以辦理預約和續借手續。館藏書目數據庫是由本校圖書館自建,要對圖書館藏書手工輸入書目信息,工作量較大,所用時間較長,因此可以利用有關圖書數據提取和轉換。現在出版社都會定期將新出版的圖書書目電郵給圖書館,各圖書館可以將自己所購買的圖書書目信息提取出來,添加到本校圖書館的書目數據庫中,或從其他有關書目數據庫中下載自己所需的書目數據。我校圖書館現已建成23萬冊館藏圖書的書目數據庫。

各館可以直接購買現成的電子期刊數據庫,中文期刊和論文數據庫常見的有《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數據庫》、《萬方學位數據庫》等;外文期刊常見的有SpringLink英文數據庫、EBSCO-ASC外文期刊全文數據庫、Elsevier數據庫、ProQuest博碩士論文全文數據庫等。筆者上網查閱福建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等3所福建省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以及福州職業技術學院、黎明職業大學、閩西職業技術學院、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等37所省級示范高職院校的圖書館,有90%的高職院校使用《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72%的高職院校使用《萬方學位數據庫》,我校圖書館也購買了《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外文期刊數據庫使用較少,這與高職院校學生的外語水平較低有一定關系。本科院校常用的是SpringLink英文數據庫。

近年來,許多新出的圖書都配有隨書光盤,包括對本書的作業解答、視頻講解、例子、圖文資料等等,隨書光盤已經成為圖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市面上還出現許多光盤版圖書。由于光盤容易損壞,因此圖書館收藏的隨書光盤或光盤版圖書一般不能像紙質圖書那樣借給讀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校圖書館將光盤制成壓縮文件,存放在圖書館光盤鏡像數據庫中,供讀者從校園網上下載觀看。同時圖書館還配置了一些刻錄機,為師生讀者提供光盤刻錄服務。

由于音視頻文件容量巨大,我校圖書館將其單列出來,建立音視頻數據庫。各高職院校都擁有大量與本校專業相關的特色專業音視頻教學光盤、教學錄像帶、外語聽力磁帶等。對于音視頻教學光盤,可以將其壓縮成RM、MP3等媒體格式,存放在圖書館音視頻數據庫中。對于教學錄像帶、外語聽力磁帶等,需要進行數字化加工,把模擬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并壓縮成RM、MP3等媒體格式放到圖書館音視頻數據庫上,以實現教學音視頻資源的共享。我校圖書館購買了一套CanopusDvstorm影視采編設備,已將所有教學錄像帶和四六級外語聽力磁帶等影音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轉化為RM、MP3等媒體格式,存放在圖書館音視頻數據庫中,供老師上課時在教室通過校園網進行視頻點播,配合課堂教學,改變了以往教室要設置錄像機、錄音機、VCD機、DVD機才能滿足教學需要的狀況。同時學生也能在宿舍通過校園網進行視頻點播,豐富了校園生活,得到廣大師生的好評。

教師成果是高職院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成果的重要體現。我校的教師成果主要體現在教師的精品課程建設上,共有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3門省級精品課程、29門院級精品課程。學校高度重視精品課程上網工作,特別為此給圖書館購置了服務器。精品課程建設先是由專業老師組成精品課程建設團隊進行建設,完成后交由圖書館收入精品課程數據庫中,由圖書館負責管理和維護。精品課程是本校重點學科、重點專業的精華和辦學特色的體現,它搜集了該課程的全部資源和內容,如教學大綱、電子教案、教學課件、實驗指導、試題庫、在線模擬試題、多媒體教學視頻等等,是集文字、動畫、音頻、視頻為一體的教學資源,在文件數量、質量、種類等方面形成一定規模,大大方便了師生對精品課程資源的研究和利用,是師生最經常訪問的資源,具有很高的利用率。

第10篇

【關鍵詞】預報調度 洪水資源化 汛限水位動態控制

1洪水資源化的必要性

我國是一個洪澇災害嚴重的國家,有三分之二地表徑流屬于洪水。長期以來,在洪水調度上多注重防洪保安,至于如何在泄洪保安前提下,充分利用水庫功能實現洪水興利的課題,研究很少。因此,洪水造成泛濫災害的同時,我們不能忽略它的可利用價值:洪水作為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可以控制,可以管理,可以利用的。如果將其中一部分轉化為可利用的水資源,則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我國水少、水臟等水安全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黃壁莊水庫承擔的防洪任務越來越重,興利要求也越來越高,防洪與興利的矛盾非常突出。尤其近幾年,水庫蓄水較少,已滿足不了下游需水要求,水資源短缺已嚴重影響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而目前水庫洪水調度采用“靜態控制法”,嚴格按照設計的汛限水位進行控制,只要水庫超過汛限水位,洪水過后必須降到汛限水位,造成汛前、汛期大量棄水。所以,在確保水庫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科學利用洪水資源,提高水庫蓄水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2 水庫洪水資源化的途徑

實現洪水資源化,可通過非工程和工程兩種途徑,一是工程途徑,指將盡可能多的洪水攔蓄起來,延長洪水在陸地的時間,使之贏得更多機會被人們利用和補充地下水。二是非工程途徑,指通過科學規劃和合理調度,最大限度攔蓄洪水資源延長其在陸地的時間,滿足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需求。表現為:水庫合理調整汛限水位,實現分期洪水調度;利用洪水預報,實現水庫實時預報調度;利用蓄滯洪區主動分洪,恢復濕地。實際運用中兩種方法相輔相成。

黃壁莊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完工后,防洪標準達到萬年校核標準,2006年初進行大壩安全鑒定,定為一類壩。期間建成了較為完善的雨水情測報、洪水預報調度系統,運行穩定可靠。同時建成了防汛指揮決策系統,能實時監測水庫有關雨、水、工、險情的各種信息并上傳到省防汛指揮中心,為水庫科學調度洪水,充分發揮水庫綜合效益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保障。

2.1 水庫洪水資源的可利用性

黃壁莊水庫目前實行分期汛限水位,7月10日以前為前汛期,7月10日-8月10日為主汛期,8月10日-20日為過渡期,8月20日以后為后汛期。主汛期按年最大設計洪水設防,主汛期汛限水位115米,采用靜態控制法,嚴格按照設計的汛限水位進行控制。由于流域的水文特性,汛期來水主要集中在主汛期,因此,主汛期既是水庫防洪也是保障水庫汛后蓄滿的關鍵時期,如何依靠預報調度技術采用汛限水位動態控制方法實現水庫主汛期安全有效的蓄水,是挖掘洪水資源潛力的關鍵。

2.2汛限水位動態控制是水庫實現洪水資源化的重要途徑

水庫汛限水位動態控制是指水庫在汛期,根據實時雨水情,利用預報結果,在不降低水庫防洪標準,確保水庫及上下游地區防洪安全前提下,按照水庫汛限水位動態控制方案確定的控制范圍對汛限水位進行浮動的調度過程。

采用以下幾種方法確定汛限水位動態控制上限值和下限值:一是預報調度法。利用預報的洪水總量或峰前量或洪峰,在不改變水庫防洪標準,確保水庫及上下游防洪安全前提下,改變水庫洪水調度的判別條件,確定新的汛限水位,并以此作為汛限水位動態控制上限值,原設計汛限水位作為動態控制的下限值;二是預泄能力約束法。利用洪水預報和降雨預報的有效預見期,按照洪水起漲前庫水位必須降至原設計汛限水位的要求,根據下游河道的安全泄流能力,確定汛限水位動態控制上限值,原設計汛限水位作為動態控制的下限值;三是庫容補償法。黃壁莊水庫與上游崗南水庫形成梯級聯合調度,如果崗南水庫實際具有的防洪庫容大于設計值時,則黃壁莊水庫可以利用崗南水庫增加的防洪庫容,以此計算相應的汛期限制水位,作為汛限水位動態控制的上限值,原設計汛限水位作為動態控制的下限值。

依據已經確定的汛限水位動態控制范圍值,根據崗黃梯級水庫工程現狀、洪水特征、洪水預報和降雨預報水平,研究選定預報調度、錯峰調度等適宜崗黃兩座水庫聯合動態控制的方法。

3 結語

洪水資源化是發揮洪水資源特性,緩解我國水資源短缺,減輕旱澇災害,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措施。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現代水利的管理模式已從傳統的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轉變。未來將依托預報調度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科學調蓄洪水,減災增利,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基礎上,實現對洪水的科學管理和有效利用,進一步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參考文獻:

[1] 大連理工大學、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辦公室.水庫防洪預報調度方法及應用.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6.

[3] 胡四一 等.海河流域洪水資源安全利用―水庫汛限水位的確定與運用.中國水利,2002.(10).

[4] 李瑞川 等.依托科技 實現洪水資源化. 中國水利學會2006學術年會論文集.山東省地圖出版社,2006.

[5] 曹永強 等.水庫防洪預報調度關鍵問題研究集其應用.水利學報,2005.

第11篇

【論文摘要】本文主要論述了 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的地位和作用。并就現行的預防性試驗提出了幾點要求。

電氣預防性試驗是為了發現運行中設備的隱患,預防發生事故或設備損壞;對設備進行的檢查、試驗或監測,包括取油樣進行的試驗。是電力設備運行和維護工作中一個重要環節,是保證電氣設備安全運行的有效手段之一。預試試驗的依據是國家《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行業的有關標準、規范及設計資料。

1 預試結果的分析和判斷

由于預試結果對判定電氣設備能否繼續長期穩定安全運行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如何對預試結果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則顯得更為重要。《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指出,對試驗結果應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一般應進行下列三步:第一步應與歷年各次試驗結果比較;第二步與同類型設備試驗結果比較;第三步對照《規程》技術要求和其他相關試驗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判斷缺陷發展趨勢,作出判斷。

綜合分析判斷有時有一定復雜性和難度,而不是單純地、教條地逐項對照技術要求(技術標準)。特別當試驗結果接近技術要求限值時-尚未超標,更應考慮氣候條件的影響、測量儀器可能產生的誤差以及甚至要考慮操作人員的技術素質等因素。綜合分析判斷的準確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判斷者的工作經驗、理論水平、分析能力和對被試設備的結構特點,采用的試驗方法、測量儀器及測量人員的素質等的了解程度。

根據綜合分析,一般可對設備做出判斷結論:合格、不合格或對設備的懷疑。對不合格的,應及時進行檢修。為了能做到有重點地或加速處理缺陷,應根據設備結構特點,盡量做部件的分節試驗,以進一步查明缺陷的部位或范圍。對有懷疑或異常、一時不易確定是否合格的設備,應采用縮短試驗周期的措施,或在良好天氣下、或在溫度較高時進行復測來監視設備可疑缺陷的變化趨勢,或驗證過去測量的準確性。

2 預試的地位和作用

預試是電力設備運行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實現電力設備科學管理、安全運行、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保障。

2.1 預試是電力設備安全運行的保證

電力設備安全運行的首要問題是確保電力設備安全、確保繼電保護可靠。這不僅僅是對已投入運行的電力設備而言,就是對于新建的電力設備,雖然交付使用時已進行過交接驗收試驗,預試也是十分必要的。

對于使用多年的電力設備設備,能否繼續投入運行,更應依靠預試提供的科學結論來決策。電力設備處于長期運行狀態,其技術性能會逐漸降低,而處于間斷運行或長期停運狀態,其絕緣特性和機械性能受溫、濕、塵等環境影響也會劣化,只有通過預試檢驗才能確定這些設備能否安全運行。通過預試及時了解掌握電力設備的完好狀態,根據對預試資料的分析,可分輕重緩急對設備有序地更新、修理,從而保證了設備安全運行。

2.2 預試是電力設備設備分類管理的前提

電力設備設備管理類同其他行業或部門的設備管理一樣,往往需要對設備進行考查,按照性能的完好程度進行分類,而分類是動態的。同樣,電力設備的分類,不僅看外觀好壞,重要的是其性能完好情況,即通過預試測量其主要性能參數或考核設備絕緣符合標準及規程、規范的程度。比如,全部性能通過預試合格者為完好類設備;主要性能通過預試合格,部分性能不合格者為待修設備:主要性能不合格,即失去主要功能者為待報廢設備等等。電力設備電力設備預試能滿足設備管理的動態分類,給電氣設備的科學管理提供了支持。

2.3 預試為電力設備設備更新改造提供科學依據

事物的發展總是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設備性能的劣化也不例外,通過對設備的有關參數的測試,經過逐年累計、比較及統計分析,可以找出設備性能變化的規律,預測其壽命,并結合運行情況,充分發揮設備功雛,爭取維修主動,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提高效益。超過設計年限而繼續運行的重要設備如發電機、變壓器等的絕緣壽命預測就更有顯著的經濟意義。“超壽命”設備繼續運行的前提是必須可靠地估計其殘余壽命。例如,變壓器壽命不決定于已運行的年數而應由其絕緣實際狀況決定是否能繼續使用,并提出了“絕緣年齡”的概念,以油中CO、CO2、糠醛并結合紙絕緣的抗拉強度和聚合度測量來估算。隨著“絕緣年齡”增加,設備運行的可靠性將降低,當可靠性低于某一預定值時,認為絕緣壽命已盡,設備即退出運行或進行相應的處理。

預試直接為電力設備電力設備的檢修、更換提供了依據,由于電力設備設備的逐漸老化,對它進行局部檢修或全部更新是必然的。尤其是超期“服役”的老設備,預試結果可以為設備更新改造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

2.4 預試設備和技術的發展是小水電走向管理現代化的基礎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預試設備和技術也在不斷創新。近年來國內生產的測量儀器和試驗設備有了較多的改進,有的逐步走向數字化、微機化、自動化或半自動化,提高了測量精度和工作效率。例如:1)出現了數字兆歐表,能自動計時,并能顯示吸收比值和極化指數值,兼有自動放電功能。2)高壓直流電壓試驗設備更趨完善。功率和電壓等級均有提高,采用數字式和指針式并用表計,讀數方便、準確、易于判別。3)出現了多種新穎的絕緣介損失角測試儀(有多種新式的M型試驗電路和測量電壓、電流相角差的電路)。提高了測量精度和工作簡捷性,促使QS1高壓電橋逐步淘汰。4)廣泛使用新式數字式交直流高壓分壓器,使現場能方便地直接測量高壓側電壓,能直接顯示“交流電壓峰值”的數值或有效值。5)新開發的有載分接開關特性測試儀和高壓開關測試儀,采用數字存儲電子示波器的原理,顯示波形和測量值,并打印出來,成為成套專用儀器。6)氧化鋅避雷器自動測試儀、變壓器變比和接線組別自動測試儀、接觸電阻測量儀、絕緣油介質強度自動測試器等都有了改進。這些先進的檢測手段將更科學地揭示出設備性能變化規律,特別是計算機的普及應用,將進一步推動電力設備預試項目實現在線檢測自動化,在設備運行過程中,自動對設備狀況連續或定時進行監測。這必將為電力設備的運行和管理走向現代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3 結語

對此筆者認為,首先要進一步提高電力設備的管理者對預試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從思想上徹底改變對電力設備預試工作可有可無的錯誤認識;其次是要加強對預試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試驗人員的業務素質,確保預試結果的質量;第三是要求有條件的電力設備配備必要的預試設備,對無力配備預試設備的電力設備則要求其簽訂委托預試合同,委托其他有試驗能力的水電站為其進行預試;第四是行業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電力設備預試工作的檢查和督促。

總之,預試工作是電力設備運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對電力設備的長期穩定安全運行起著決定作用,因此真正提高對預試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切實加強對預試工作的領導和實施,是一項應長期堅持的工作。

參考文獻

[1] 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Q/CSG10007-2004,2004.

[2] 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技術問答.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陳化鋼編著,1995.

第12篇

【關鍵詞】:農田水利、現狀、問題、發展、必要性

中圖分類號:TV 文獻標識碼:A

一、小型農田水利現狀

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地勢西高東低,季風氣候明顯。降水季節集中年際變化很大地區分布不均。東南沿海地區年降雨量約1800mm,西北內陸不及200mm.s水資源主要來自大氣降水,年平均總量為28100億m3,居世界第六位。中國雨熱同步的氣候條件、江河的豐沛水資源及江河中下游的廣大沖擊平原,都給中華民族的繁衍發展帶來了有利條件愛你。但水資源的開發也伴隨這與水災害的斗爭。人口的增長有增加了對水土資源開發的壓力,人均占有水資源量近衛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特別是水資源與徒弟資源的分布不相協調,南方水多而耕地少,北方水少而耕地多。如長江及其以南地區,江河徑流量占全國的83%,但耕地只占33%,長江以北地區,耕地占全國的67%,但江河徑流量僅占17%。我國大部分地區降雨的年內和年際分配不均,必須建設必要的水利設施予調節,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基礎性工作和保障條件。

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存在的問題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積累了許多經驗,灌排系統框架已基本形成,其他水利設施也初具規模,水利化程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對抗御自然災害發揮了一定作用,改變了過去那種單一靠天吃飯的局面。但是,由于歷史欠賬太多,加之資金投入不足,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完善等因素,還存在一些問題:

2.1投入不足,影響了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正常開展

農村實行稅費改革及“兩工”的取消以后,開展農田水利建設的組織方式、投入機制發生了新的變化,開展農田水利建設的新機制尚未完全建立,農田水利建設陷入困境。國家近幾年加大了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設施建設投入,地方各級政府也調整支出結構,加大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投入,但由于面廣量大,農田水利建設任務繁重,農田水利建設資金缺口較大,影響了農田水利建設的正常開展。

2.2工程老化失修,影響了效益的正常發揮現有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大部分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修建的,受當時的經濟技術狀況制約,工程標準低,配套差。經過幾十年的運行,工程超期服役、帶病運行,老化失修,效率低下、效益衰減。

2.3管理體制機制不活,工程可持續發展的良性運行機制尚未完全建立

目前,農村水利工程管理方式粗放,經營管理理念落后,責、權、利不明確,重建輕管的現象較突出,造成工程老化、失修,效益降低。水價不到位,征收難的現象也存在,工程良性運行的機制未完全建立。管理缺失,工程不能發揮效益。致使灌溉水利用率低下,水資源浪費嚴重。其根本原因還是管理問題,小農水工程產權不清,體制不明,無人管理,形成“國家管不到、集體管不好、農民管不了”的惡劣局面。

 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發展      3.1 進行科學管理 要把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作為一門科學來對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轉重建輕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農田水利資產要及時移交給有關單位和個人,向他們頒發產權或使用權證書,采取專業管護、拍賣經營、個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實有效、適合當地社會情況和不同工程類型的運行管護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進入良性運行軌道。其次,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以充分發揮其最大效能。因為農村水利既有農田灌溉、水產養殖和生活供水等興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澇、降漬、防治地方病等除害減災功能。所以以水利為主的工程兼有經營性和公益性,而防洪除澇等工程完全是公益性,不具備經營條件。根據各種不同農村水利的特點,需要對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尊重農民意愿,依靠農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條件之下,取得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為主的工程,既要適應市場經濟要求,有償服務,核算成本,降低費用,促使工程良性運行,又要堅持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宗旨。      3.2加強資金投入 在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資,應由中央明確各級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的財政投入責任,以此來增加各級地方政府財政投入。對現有工程進行維修改造,同時增加新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適應當今水利發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財政投入的同時,地方政府應加強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的行政領導,積極組織群眾參與水利工程建設中來,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為了杜絕擠占挪用農業專項資金的現象發生,項目實施單位要及時向主管領導和相關部門匯報項目情況,與財政部門積極協調銜接,爭取地方配套資金。      3.3開發人力資源 我們應該高度重視基層水利行業整體人力資源的開發。要有計劃、按步驟地選拔人才去深造,以適應崗位需要和市場需求;鼓勵職工在職學習,不斷提高整體素質,使基層水利人力資源切實得到保值和增值。對農村現有水利技術人員進行適當分工,明確每個人的業務主攻方向,盡早造就農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資源管理、地質及地下水、水行政執法、財務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統攬全局,承擔起相應的工作。同時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訓,并向其做好技術交底工作,使他們也能獨當一面。 

四、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生產安全,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增地減水少的嚴峻形勢下,必須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提高現有耕地的產出率,才能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為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是強縣富民的根本途徑。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將激勵全國人民奮發圖強,掀起農田水利建設的新,其新的建設和管理機制將以良好的示范作用,帶動全縣水利建設和管理上到一個新水平,對我縣的經濟振興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結語

農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鞏固和發展農業的基礎性地位是我國一項長期戰略任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三農問題”是重中之重,而農業基礎薄弱和水資源總量不足又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生產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加大農田水利建設,深入進行農田水利建設發展戰略研究,統籌解決好“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錢正英等.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綜合報告及各專題報告.中國水利電力出版社,2001

2 付源瀚等.淺析農村水利工作的形式、方向及措施.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6

3 郭根林等.對農村水利工作的一點思考.水利工程,2006

4 張岳.21世紀初期中國農村水利發展綱要.水利水電論文,2008

作者介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年县| 南靖县| 轮台县| 木兰县| 金门县| 永康市| 平湖市| 夏邑县| 扶沟县| 固始县| 连云港市| 浮梁县| 射阳县| 永济市| 徐州市| 巴林左旗| 孟津县| 东山县| 清徐县| 河西区| 克拉玛依市| 绥化市| 海盐县| 商都县| 玛纳斯县| 自治县| 勐海县| 开平市| 南昌市| 凤翔县| 泌阳县| 阿瓦提县| 名山县| 汤原县| 合江县| 锦州市| 城市| 九龙坡区| 林口县| 通道| 平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