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正確消費議論文

正確消費議論文

時間:2022-10-09 16:27:0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正確消費議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正確消費議論文

第1篇

議論文閱讀是中考語文的重要內容。上海、蘇州、益陽等考區連續出現議論文閱讀考查,所選議論文以立論文為主,個別考區出現駁論與立論相結合的選文。

議論文閱讀的材料以人生修養、成長思考、傳統文化、待人處事、時政熱點等為主,所選文章多來自新近出版的報刊時文。選文切合中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引導學生對自身成長過程進行思考,對社會熱點現象進行初步分析,目的是要學生關注生活,留心時事,提高明辨是非、甄別真假、識別美丑的能力。議論文閱讀的分值大多在6~12分之間。

【考點概說】

中考議論文閱讀主要有以下考點:論點的辨析、提取和歸納;論據的類型、作用及補寫;論證方法的辨識和理解;論證結構的分析和論證思路的理解;論證方式的運用及對文章思想內容的分析概括;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及作用,鑒賞議論文的語言風格;聯系自身實際對選文觀點進行評價、感悟或拓展。

議論文閱讀常涉及的文體知識有:

1. 論點,指作者論述問題所持的見解和主張。論點在形式上是一個肯定性陳述句,具有判斷性,能夠明確表明作者的觀點、態度。

2. 論據,是用來證明論點的材料,是論點賴以成立的基礎。主要有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兩種。幾個論據共同論證一個論點時,要注意其順序:或時間,或空間,或主次,或數據的大小。

3. 論證,是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

(1)論證是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邏輯關系紐帶。論點解決需要證明什么,論據解決用什么來證明,論證解決怎樣證明。

(2)論證方法的類型:舉例論證、比喻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是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闡明某個道理,增強文章的說服力。比喻論證,是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某個論點,淺顯易懂,增強說服力,同時又能使文章生動形象。道理論證,可分兩種,一是直接講述一些支撐論點的基本道理,揭示事情的本來面目,令人信服;二是引用名言警句格言諺語公理,闡明某個道理,增強論點的權威性,使文章極具說服力。名言警句影響力大,格言諺語公理為大家公認,道理不言自明。對比論證,是將論據中截然相反的兩種情況進行比較,形成鮮明對照,互為襯托,特別能突出某一方面的性質,具有很強的論證力量。

4. 議論文的結構一般由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三個部分構成。

5. 議論文的語言特點是準確、嚴密。

【中考題例】(2012年婁底市中考題)

讓學雷鋒成為一種習慣

侯 磊

①記得小時候,老師說飯前要洗手,我們嫌麻煩,總是借口托詞,甚至想出歪招來對付。后來,養成了講衛生的習慣,飯前不洗把手,就感到心里別扭。讀書那會,總愛睡懶覺。畢業到了部隊,作息變得規律了,每天早晨一到6點,生物鐘就條件反射似的準時敲響,偶爾賴在床上也難睡著。看來,凡事成了習慣也就變得自然了。

②習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自覺。曾有人問“當代雷鋒”郭明義:“你自己家里也不富裕,為什么還拿出那么多錢幫助周圍的人,而且能堅持這么長時間?”他的回答很簡單:“其實也沒什么,就是習慣成自然。”從典型身上,我們看到了習慣的力量。科學研究表明,人每天高達90%的行為源自習慣的支配。古羅馬詩人奧維德也說:“習慣是一個人思想與行為的真正領導者。”如果學雷鋒也能成為我們每個人的一種習慣,“雷鋒”豈不天天在身邊?

③習慣的養成要靠日常的點滴積累。紀念日要學雷鋒,但紀念日僅是“加油站”。“善與美蘊藏在生活點滴中”,雷鋒做好事就表現在每時每刻,落實在日常點滴。出差乘車,他幫乘務員掃地;戰友歸來,他幫助補補課;路遇困難,他幫忙搭把手。正是一件件小事,凝聚了雷鋒精神的光輝。“勿以善小而不為”,說的是“積善”。積少才能成多,積累本身就是一種養成。

④本職崗位是養成習慣的基本平臺。雷鋒是一個實干家,他總是把實現崇高理想落實到本職崗位上,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釘子精神”是雷鋒愛崗敬業的生動寫照。誰能說干好本職工作,用實際行動帶動周圍的人,不是學雷鋒呢?如果你是一名學生, ,這是在學雷鋒;如果你是一名農民,能種出讓人民群眾放心吃的糧食和蔬菜,這是在學雷鋒;如果你是一名人大代表,能經常到基層走訪,履職盡責反映群眾心聲,這也是學雷鋒。導演陳國星在拍攝電影《郭明義》中體會到,善待周圍的人,在工作崗位上做有益的事,就是學雷鋒的體現。作為一名軍人,當雷鋒精神扎根于內心,愛崗敬業成為我們學習、訓練、生活中的一種習慣時,那豈不是天天都在學雷鋒?

⑤“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崇高的道德觀念,能不能產生現實的力量,關鍵在于能否長時期的堅持。“京城活雷鋒”孫茂芳執著50年做好事,除了因為崇高的道德追求,還在于他的毅力和堅持,在于他把學雷鋒化為實實在在、持之以恒的自覺行動。習慣帶來的持續自覺,也許只是凡人小事、舉手之勞,但只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就能成就偉大。當學雷鋒成為一種習慣后,我們必將迎來更為精彩的人生!

中考原題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

2.選文第②段舉郭明義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分)

3.結合上下文,將選文第④段中畫橫線的句子補充出來。(2分)

4.你如何理解第⑤段中“當學雷鋒成為一種習慣后,我們必將迎來更為精彩的人生”這句話的意思?(3分)

最新擬題

5.請你根據第②段所論述的觀點,為其補充一個事實論據。

6.選文第④段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7.有人說21世紀是一個講求競爭與效率的時代,學雷鋒早已過時。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請簡述理由。

一、如何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中心論點,并進行準確提取或概括?

這類題考查方式有三種: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②概括文章的主要觀點;③對文章中心論點的表述最準確的一項是 。

把握議論文的中心論點,是閱讀議論文的關鍵。首先,通讀全文,弄清文章對何事發表議論,作者的觀點是什么;然后,看文章中是否有適合直接做中心論點的句子。論點應該是一個明確的判斷,是作者觀點的完整陳述,是一個概括力很強的句子。它可能在文章的開頭,也可能在文章的末尾或中間。許多時候,文章的標題就是中心論點,如上面婁底卷第1題,“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題目“讓學雷鋒成為一種習慣”統率全文,正是全文的中心論點。如果文章當中沒有一個適合做中心論點的句子,那么,就要由自己來概括了。概括中心論點時,一定要注意:語言要簡潔,要顧及全文,表達要準確完整。

二、怎樣辨別論據的類型并正確理解論據的作用?

這類題目的考查方式有:

1. 文中運用了哪些論據,并指明其類型。

論據類型主要有兩種: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事實論據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確鑿事例或史實。道理論據指經過人們實踐檢驗的、為社會所公認的正確理論,包括社會科學理論,如哲學理論;也包括自然科學的原理、定律、公式,以及廣為流傳的諺語、名言、警句等。

2.概括文中所用的事實論據。

解答這類題目時,概括論據必須包含兩個要素:人物+事情;其他要素如:時間(季節、年代)、地點、環境如果有特定意義,也應概括在內。字數控制在50字左右。

3. 分析論據在文中的作用。

分析論據的作用當然要和論點聯系起來。無論是事實論據還是道理論據,作用都是證明作者的觀點,只是我們在閱讀時,要分析直接或間接證明作者的哪個觀點。答題時往往要求答出直接證明的那個觀點。如婁底卷第2題,“選文第②段舉郭明義的事例,有什么作用?”其答案為“作為事實論據,證明習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自覺”。

4. 根據論點補寫論據。

補寫的論據也要求典型,有代表性,說服力強。補充事實論據,必須使用概述的方法,將筆墨集中在能夠證明觀點的主要情節上。其表述形式為:人物(誰)+故事梗概(怎么做+結果怎么樣)。也可模仿原文的事例格式來寫。補充理論論據,則多引用名言警句。如婁底卷最新擬題5,要求為第②段論述的觀點補充一個事實論據,可舉“板凳媽媽”許月華,靠兩條小板凳代替雙腿走路,照顧福利院的孩子,堅持30年不放棄。

三、怎樣辨別論證方法并分析論證方法的作用?

這類題目考查方式有:

1. 本文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常見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例證法或擺事實)、道理論證(講道理)、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回答這類問題,首先要明確常見的幾種論證方法的概念,然后對照概念進行分析。找論證方法時,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事實論證——道理論證的順序進行,一般不會出錯。如婁底卷最新擬題6,“選文第④段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第④段列舉學生、農民、人大代表做好本職工作即是學雷鋒的事例,是舉例論證,即事實論證。

2. 分析論證方法的作用。

答題時,先說某種論證方法的一般作用,即典型、有代表性、有很強的說服力,再結合具體內容進行解說。分析其作用要和論點聯系起來。答題方式為:這一段(一句)運用了××論證方法,論證了××(論點),顯得××(好處);答論證方法的作用時,應先從內容上考慮,再從論證角度考慮,“有力論證論點”一句必不可少。如婁底卷最新擬題6,作用是雄辯地證明了本職崗位是養成習慣的基本平臺這一觀點。

四、怎樣分析論證的層次,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

議論文的基本寫作思路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形成了“引論——本論——結論”的基本結構。而按照思維形式,又可以有以下幾種結構形式:①由一般到特殊的“總論——分論”式;②由特殊到一般的“分論——總論”式;③“總論——分論——總論”式。答題形式為:“作者為了證明××觀點,首先使用了××論據,然后對××論據進行分析,從而證明了××觀點”;或“在該段中,作者首先提出××觀點,然后使用××論據,再次運用××論據,最后得出××結論”。

五、怎樣感悟議論文的語言特點,把握字里行間體現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這類題目的形式有:(1)句中加點的詞能否去掉,為什么?(2)分析畫線句的意義和作用;(3)簡要分析某段語言的特色和表達效果。

上述幾種題型都圍繞議論文的語言特點來命題,解題時要聯系議論文語言的準確性、概括性、生動性等特點進行分析,同時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關鍵性詞語。議論文的語言往往概括性強,利用比較抽象的詞語表現豐富的內容。

閱讀議論文,同樣涉及語音、詞語、句意的理解等基礎知識,這就要在平時做一個有心人,隨時積累詞語,遇到有意思的句子要揣摩、領悟。考題上出現此類內容,要從文章內容上,尤其是從文章的中心上去理解。

如婁底卷第4題,理解“當學雷鋒成為一種習慣后,我們必將迎來更為精彩的人生”一句話的意思時,一要分析該句在段中的含義,二要聯系現實生活,特別是考生的生活體驗。答案可以這樣表述:“如果我們每個人自覺地把學雷鋒做好事落實到日常生活中,我們的人生就更有價值,整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六、怎樣評價文章的觀點,并能結合實際來認識和理解?

這是近年來出現頻率很高的創新性試題。常見形式有:①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請你談談對××現象的看法。②結合你的感悟,說說你對××觀點的理解。③讀了這篇文章后,請談一談你對××問題的思考或建議。解答時,應先擺明自己的觀點,然后再陳述理由(最好能運用相關的論據,以增強說服力),理由最好有二至三條,最后得出結論。陳述理由時建議從主客觀兩方面入手,以理服人,增強說服力。如婁底卷的最新擬題7,這是一種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學雷鋒是不會過時的。因為雷鋒精神的內涵是無私奉獻,是對他人的關愛,對社會的付出,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雷鋒精神也被賦予更多的時代內涵,從每年評出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中,從千千萬萬的志愿者身上,我們都能強烈地感受到雷鋒精神。正是這種精神,讓我們的時代變得更詩意。所以,學雷鋒永遠不會過時。

名師提醒

議論文閱讀是中考必備考題,其內容貼近時代脈搏,因而具有時效性。由于中考命題考查立足于簡單的議論文,閱讀材料時一般遵循“通讀材料,提取論點——再讀材料,篩選論據——明晰論證,理清結構——品讀語句,體會語言”的流程,只要在答題時循序漸進,一般都能準確應對議論文閱讀題。在答題時要特別注意:

1.分析論據的作用時,同學們最喜歡寫的一句話是“證明中心論點”。這看似正確,其實大錯。因為分析某一個論據的作用時,必須聯系論據所在的段落,一般情況下,論據證明的觀點常常在論據之前或之后,并不一定是用來證明中心論點的。

2.分析論證的層次或論證思路。這類分析題考查對論證過程的理解,答題時一定要出現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如“首先”、“其次”、“再次”等,這樣表述,才能將論證過程清晰地呈現出來。

3.評價觀點題,這類試題多為開放性試題。肯定、否定都可,關鍵在于觀點必須明確,論據必須具體,闡述理由時一般要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最后再次重申論點。

不對生活發脾氣

蔣忠平

①林語堂云:“人類的快樂是感覺上的。”人生亦如草木,須經歷春夏秋冬,這是大自然賦予的節奏和韻律。而人到底是萬物的靈長,足以令萬物仰視的人,能更加清楚地解讀自己。這“解讀”就是“感覺”,就是“品”。

②不論是圣賢還是草民,不論是英雄還是小丑,都是一列疾行的列車,遵循著同一軌跡,即從始發至終點。然而,究其細微,人與人竟是千差萬別。正如面對黃葉有人會想到考察氣象,有人會想到人的暮年,有人會想到掃起來生火。我們不便評頭品足,一切都順理成章,這是人對自身命運的品嘗方式。

③戰爭已經離我們遠去了。和平時期再難把人嚴格地區分為“好”與“壞”,許多界線都變得模糊不清。尤為嚴重的是,時代更加看重效率和改進,這導致人人都把自己忙成一團,失去了彼此照看和監視的機會。人生變作一杯酒,擺在每個黎明或黃昏,等他自斟自酌。其中的況味除了自己還有天知地知。品味人生,是另一種意義的自覺查考,簡單地說便是:看你自己的了。

④人們似乎都有一個怪癖:易于銘記壞的遺忘好的,所以很輕易就做出了“世風日下”的結論。的確有一些人被花花綠綠的物欲擊沉了,的確有時正義跌入血泊而邪惡站在一邊獰笑,可是絕大多數的人仍在潔身自好。一些人會迎著兇險前行,另一些人留在原地一臉苦色、心中不安,還有一些人當了逃兵,為余生留下數不清的羞愧。人們終究找到了一面屬于自己的鏡子。淡品人生,“淡”,不僅是超然風度,而且是人們留給自己的冷靜。所有人品味人生的結果都是一致的:我們欠世界太多,誰也沒有理由沾沾自喜。

⑤人們不可避免地演著自己的戲,悲哀的或是歡樂的。明末清初大批評家金圣嘆曾說過“不亦快哉”三十三則。歷史潮漲潮落,一切都留在昨日。人們在一種迥然不同的環境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約而同地尋覓著“不亦快哉”。有人找到了,有人沒找到。這就是人生,這就是那段艱難的航程。

⑥人生還似一支針劑,在進入社會的脈管之后,會程度不同地影響著它,有的驅除了病變,有的帶來毒副作用,有的什么也沒帶來。倘若我們的人生是后兩者,那么,我們只有在那一張一次性消費的履歷表上記上這樣四個字:無效生命。還是那杯擺在晨昏的酒,我們以亢奮的抑或沉郁的眼光端詳之后,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人生的滋味就在你的眼角眉梢了。

⑦最后讓我們一道心平氣和地淡品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世界,并一道暗暗給自己一個決定:不再對生活和世界發脾氣。

(摘自《思維與智慧》2012年第22期)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選文第①段引述林語堂的話有何目的?

3.第②段畫線句是什么論據?其具體作用是什么?

4.第⑥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請分析其作用。

5.聯系語境,說說你對第③段中加點詞的理解。

參考答案:

1. 不對生活發脾氣。

2. 引述林語堂的話是為了論述人類能更加清楚地解讀自己、認識自己,增加文章的說服力。

3. 第②段中的畫線句是事實論據,面對黃葉,不同的人產生迥異的聯想,有力證明了“人與人竟是千差萬別”這一觀點。

第2篇

新聞評論是議論文的一種,具有議論文的基本特點,考生在閱讀中首先要抓住其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明白作者的立場、觀點、主張;其次,揣摩文章的表現手法和行文思路,體會評論語言簡明嚴謹的特點;最后,結合社會現實,領會評論文章的引領和號召作用。由于新聞評論具有鮮明的新聞性,所以根據新聞評論這類文體的特點,考生在做題時可采用如下的五個步驟:

一、看標題信息

新聞評論是社會各界對新近發生的新聞事件發表言論,針對現實生活中的重要問題直接發表意見、闡述觀點、表明態度的新聞體裁。所以一般新聞評論的標題會體現兩點內容:一是針對什么新聞,二是發表什么意見。

二、抓論點論據

新聞評論的結構包括三部分:論點、論據和論證;內容也包括三部分:事件、道理和情感。對論點的要求是鮮明、正確、中肯、獨到;對論據的要求是真實、準確、可靠、充分。論證過程則要求有清晰的邏輯,選擇充分的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證明論點。

三、辨論述方式

新聞評論的文體結構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點睛式結構,前半部分敘事,后半部分說理;二是剝筍式結構,由表及里,由因及果,層層深入,揭示主題;三是波浪式結構,各部分之間呈并列關系,圍繞中心論點多側面展開,從不同的角度證明中心論點。

四、理解文本意義

由于新聞評論是面向廣大群眾的,所以其評論一般比較淺顯曉暢,通俗易懂,包含著作者鮮明的愛憎情感和或支持或反對的態度。考生可以通過文中對新聞事件發表的看法、表明的態度、指出的癥結、提出的希望、引導的社會認識等內容來分析其文本的意義。

五、析表現手法

從論述的角度來分,新聞評論有立論性評論、駁論性評論、闡述性評論、解釋性評論、提示性評論等幾種。其文體特征是敘述與評論相結合,具有政策性、針對性和準確性,立意新穎,論述精當,文采斐然,主要靠獨特的見解吸引讀者。因而其語言也具有理性的特點,這樣才能啟發和幫助讀者掌握科學分析的方法。

【針對訓練】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問題。

衛星監控讓醫療廢物管理更精細

雅 婉

日前,《廣州市醫療廢物管理若干規定(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草案”)公開征求意見。《草案》要求醫療衛生機構對醫療廢物進行跟蹤,并對其去向等項目進行登記。據悉,廣州擬對醫療垃圾運輸車輛實施衛星監控。

隨著現代醫學科學的深入發展,一次性醫療用品的普及使用,必然造成醫療廢物不斷增加。如何治理醫療廢物,成為人們普遍關心和刻不容緩的一個社會問題。實際上,在《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中有明確規定,對醫療垃圾要統一收運、集中處理、嚴禁混入生活垃圾排放等。眾所周知,醫療廢物上攜帶著諸多病毒和細菌,如果處理不當,不但對醫護人員產生許多不利,更會危害到市民的人身安全。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在利益的驅動下,一些人將醫療廢物以各種形式通過各種渠道出售,使醫療廢物流向社會。要杜絕這些問題,作為醫療機構,首先要把好第一關。尤其在一些中、小醫院和鄉村醫院,由于缺乏監管,在運輸過程中容易出現紕漏,因此《草案》一旦落實,對醫療衛生機構強制跟蹤醫療廢物的進出、來源等細節,更能強化責任落實到人的原則。通過查漏補缺的方式堵住醫療廢物流出的漏洞,讓醫療廢物的流向有本“明賬”。

其次,相關部門通過對醫療垃圾運輸車實施衛星監控,也給醫療垃圾的運輸配備高科技保障。通過監控,一旦發現有人不按規定處理醫療垃圾,就嚴肅處理,一查到底,嚴懲相關人員。

《草案》中提到,對醫療垃圾未進行流向登記制度并逾期不改正的,將處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對醫療垃圾未進行分類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依筆者所見,由于醫療垃圾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污染等特征,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幾十、幾百甚至上千倍。如果處理不當,將造成對環境的嚴重污染,也可能成為疫病流行的源頭。考慮到醫療垃圾潛伏的危害如此巨大,該《草案》的懲罰力度仍有待加強。

當然,做好醫療垃圾處置除了靠政策,還需要依靠科技和管理,未來仍需要通過與環保企業的合作,通過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治理醫療垃圾污染市場化的機制和法規體系,真正實現醫療廢物的精細化管理。

(選自《廣州日報》2014年6月9日,有刪改)

1.下列對原文的理解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對醫療垃圾要統一收運、集中處理、嚴禁混入生活垃圾排放,早已有明確規定。

B.在利益的驅動下,一些人將醫療廢物以各種形式出售,使醫療廢物流向社會。

C.《草案》的落實對醫療廢物流出將會進行有效“堵”防。

D.《草案》依據實際情況可對醫療垃圾處理違規行為進行嚴厲處罰,罰金可根據情況超出3萬元。

2.下列關于作者的觀點敘述,有誤的一項是( )

A.《草案》對醫療垃圾違規行為的懲罰力量還有待加強。

B.做好醫療垃圾處置要靠政策和管理。

C.《草案》對于醫療垃圾管理有巨大的作用,能夠促使管理更精細。

D.醫療垃圾處理可以與環保企業進行合作。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問題。

食品追溯體系,保“舌尖上的安全”

苑廣闊

上海市首部有關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的地方政府規章――《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辦法》日前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最快今年下半年,上海食品流通業的經營者就要為消費者提供可查詢追溯信息的銷售單據,一些規模型企業的經營者還必須向消費者出示具有追溯碼的食品貨架標簽。

食品追溯系統的核心意義是實現食品信息的可追溯。通過這個系統,可以有效連接生產、檢驗、監管和消費的各個環節,讓消費者了解符合食品衛生安全的生產和流通過程,改變以往在食品安全方面信息嚴重不對稱的局面,提高消費者的放心程度。

更重要的是,由于該系統提供了“從農田到餐桌”的追溯模式,提取了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供應鏈環節消費者關心的公共追溯要素,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數據庫,一旦發現問題,能夠根據溯源系統進行有效的控制和召回,從源頭上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大多數對食品安全比較關注的消費者都有這樣的感覺,面對超市貨架上琳瑯滿目的食品,如果我們想了解它的信息,那么只能通過食品包裝袋上所提供的有限內容,而這些內容往往只涉及生產廠家以及食品的營養成分等。這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食品是否安全,往往和它的原材料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是目前食品包裝袋上所提供的信息,基本不會涉及原材料。

而上海市正在公開征求意見的《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辦法》,改變了以往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只能追到食品生產環節的局面,將農業種植、養殖環節也納入了可追溯的范圍。由于食品追溯系統中的各類信息都是被放置在二維碼當中的,而現在消費者幾乎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機,那么就可以在購買食品的時候,隨時掏出手機“掃一掃”,了解食品的來龍去脈,增加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任。

而且一旦發生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馬上就可以確認食品在生產過程定的事故原因以便及時召回問題食品,將企業的經濟損失、信譽損失降低到最小,同時避免更多消費者食用問題食品,從根本上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選自《法制晚報》2014年6月3日)

1.下列對原文的理解與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所有企業的經營者必須向消費者出示具有追溯碼的食品貨架標簽,這是上海市最新頒布的規章制度。

B.目前很多食品包裝袋上所提供的信息不能表明食品是否安全。

C.《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辦法》若實施,將能讓人們只用一部智能手機就輕松了解食品。

D.要從根本上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就要為其提供食品相關的信息。

第3篇

閱讀

1、詞語辨析、流暢使用和系統的詞匯水平

學生能夠利用詞根和詞匯間關系的知識,能夠利用語境線索推測特定詞語的含義,理解該年級水平相當詞語的精確意義。

詞匯和概念水平:

1.1 能通過對習語、類比、隱喻和明喻的分析推測篇章的意義;

1.2 能在恰當的語境中正確使用詞語意義。

2、閱讀理解

學生能夠閱讀并理解與該年級水平相當的材料,學生能夠通過他們對文章結構、組織和寫作目的的認識來描述文章的觀點、主張和立場,并能夠將這些聯結起來。《文學閱讀推薦》、《八年級初級閱讀》中所選人的作品體現了該年級學生閱讀的水平和難度。此外,學生一年應自主閱讀100萬字,包括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敘述文和說明文(如古典和當代文學、雜志、新聞報紙、網絡信息)。

信息材料的結構特征:

2.1 能夠明白文件的含義(如警告、合同、產品信息、指導手冊);

2.2 能夠分析使用提議和論證的文章。

對該年級水平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2.3 找出文章之間觀點組織及觀點所涉及范圍等方面的相似和不同;

2.4 比較原文和概要,明白概要是否準確地捕捉原文的主要觀點并揭示其隱含意義;

2.5 能夠通過技術的導引理解并解釋對一種復雜機械設備的使用;

2.6 能夠使用來自各種各樣消費者、工地和公共文件的信息。

詳細說明的評論:

2.7 對文章的整體性、連貫性、邏輯性、內部一致性和結構類型進行評價。

3、文學作品讀后感與分析

學生能夠閱讀并感受歷史方面或文化方面重要的文學作品以反映并提高他們對歷史和社會科學的研究。《文學閱讀推薦》、《八年級初級閱讀》中所選人的作品體現了該年級學生閱讀的水平和難度。

文學作品的結構特征:

3.1 能夠判斷并清楚地表述不同形式詩歌的特征(如敘事詩,抒情詩,押韻的兩行詩,史詩,挽歌,頌歌,十四行詩)。

對該年級水平文章的敘述性分析:

3.2 評價情節的結構要素和情節發展;

3.3 分析情緒、基調的背景安排(如地點、時間、習俗)與文章意義的相關性;

3.4 區分、分析傳統和當代作品中重復出現的主題(如善與惡的較量);

3.5 鑒賞形成作者風格的各種文學手法的作用(如隱喻、象征、方言、反諷)。

文學批評:

3.6 分析一部文學作品,明白作品如何反映作者的觀點。

寫作

1.寫作策略

學生寫的論說文要明白,有條理,有中心。作品展示學生具有讀者和寫作目的意識。論說文包括序言、論據和結論。學生通過寫作所需的不同階段獲得進步。

結構與重點

1.1 文章要有協調的組織性,一致的論題和清晰且具說服力的結論;

1.2 在段落內部及段落之間使用有效的過渡,平行結構和類似的寫作技巧,使文章連貫、流暢;

1.3 通過類比、解釋、引述、比較及其他類似的手段來支持自己的論題或結論。

研究與技巧

1.4 使用計算機和網絡進行多樣的資料搜集工作。

評價與修訂

1.5 對文章的措辭、組織結構、段落、篇章和思想之間的過渡等進行修訂。

2、寫作應用

學生寫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描寫性的文章,每篇篇幅至少500-700字。學生作品示范的是美國母語標準。有關調查、結構和起草的策略見上述寫作標準。運用上述八年級寫作標準,要求學生:

2.1 寫作傳記、自傳、短故事或記敘

a.寫一個精確界定的論題(如一個明白而又富有真知卓見的判斷);

b.陳述具體的論據和原理以支持自己的觀點,注意區分事實與個人觀點;

c.預計讀者關注的事及其對應的觀點,依此提供并組織細節、理論和事例。

2.5 寫與職業有關的公文,包括簡單的商業信函和求職信:

a.有目的地、簡潔地陳述信息,以滿足預期讀者的需要;

b.遵循公文類型的常規格式。

2.6 寫技術性的文件:

a.弄清設計一個系統或操作一件工具所涉及的活動的順序;

b.寫出所有因素以及需要考慮到的變化情況;

c.使用排版技巧(如標題,不同字體)幫助理解。

書寫及口語母語常規慣例:

書寫及口語母語常規慣例在寫作、聽、說部分都已提及,這些慣例對每一部分能力都是至關重要的。

1.書寫及口語母語常規慣例

學生按照一系列與該年級水平相當的母語常規慣例進行寫說活動。

句子結構:

1.1 使用正確而富有變化的句子類型和不同的開篇句來表現生動的個人風格;

1.2 在所有寫作語篇中使用排比,以及類似的語法形式;

語法:

1 3編輯寫作手稿,確保語法使用正確;文:

a.通過精心選擇的細節講述一個清楚、連貫的事情、事件或情形;

b.采用敘述和描寫策略(如相關對話、具體行為、實物描寫、背景描寫、性格比較或對照等)。

2.2 寫文學作品的讀后感:

a.寫說明以展示學生仔細閱讀后的理解和領悟;

h.推斷文學作品對讀者產生的影響。

2.3 寫調查報告:

a.確定論題;

h.記錄重要的觀點,概念以及對重要信息的直接引用;

c.使用各種各樣第一手和第二手的資源;

d.圖表、地圖和曲線圖組織并呈現信息。

2.4 寫勸導性文章:

標點和大寫字母的使用:

1.4正確使用標點和大寫字母。

拼寫:

1.5 正確使用拼寫規則。

聽和說:

1.聽說策略

學生能夠表達有中心、有條理的觀點,清楚傳達信息,并且能夠評價口語交際的內容。

理解:

1.1 分析文學作品的口頭說明,包括語言的選擇和講演,并分析說明其影響;

1.2 領會講話者的目的和觀點。

口頭交際的組織和講演

1.3 講演時綜合使用信息、詞匯、語調、表達和重音以符合自己講演目的的需要;

1.4 準備一份講話稿提綱,其中基本包括介紹、過渡、序言、概要和結論等;

1.5 能使用簡明的語言、動詞、感觀細節、恰當而多彩的修飾語以及積極的語調,以便使口頭演講更富有生氣;

1.6 在正式演講中使用恰當的語法、詞語、清晰的發音和適當的語速。

口頭、媒體交流分析與評價

1.7 推測講話者隱蔽性的目的:

1.8 解釋并評價各種視覺圖像制作者(如圖像藝術、解釋性的圖片、新聞圖片)所傳遞的信息對觀點產生的影響;

2.講話應用

學生能夠講演精心組織的正式演講稿。學生講話示范的是美國母語標準,有關組織結構和講演策略見上述聽說標準。根據上述八年級聽說標準,要求學生:

2.1 講演敘述性的演講稿(如傳記、自傳)

a.通過精心選擇的細節將事情或事件講述清楚,連貫,并揭示事情的意義和主題觀點;

c.使用敘述性的和描寫性的策略(如相關對話,特定的行為,實物描寫,背景介紹)。

2.2 口頭講述對文學作品的感受

a.介紹并能領會一本讀物;

b.用有說服力的參考說明文學作品對讀者產生的影響。

2.3 講演研究性講稿

a.確定論點;

b.記錄重要觀點、概念以及并恰當概括與該話題相關的觀點;

c.使用各種各樣原始的和二手資源的資料;

d.用圖表、地圖、曲線圖組織并記錄信息。

2.4 講演說服性的講稿

a.提供一個明確界定的主題(如一個清晰而又富有真知卓見的判斷);

b.區分事實與觀點,用細節化的證據、事例和推理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c.預計聽眾所關心的事及其對應的觀點,有效地組織細節、理論、事例,并進行回復;

第4篇

1.基本內涵

這類作文教學設計的價值取向是“為了寫出好文章”,即關注的重點是學生能否寫出規范的、像模像樣的文章;采用的教學設計方法是“技能訓練法”,教學側重點是解決“怎么寫”的寫作技能。

2.理論和實踐積淀

這類作文教學的理論研究有著豐厚的積淀,從葉圣陶先生開始就重視文章技法,再到后來如朱作仁教授提出的作文能力訓練體系(審題、選擇題材、立意、搜集材料、整理材料、語言表達、修改),吳立崗教授提出的作文能力訓練體系(搜集和積累材料、審題和命題、表達中心、安排結構、用詞造句、修改),朱紹禹教授提出的作文能力訓練體系(觀察和感受、選擇和確定主題、區別和運用表達方式、選擇和運用文體、整理材料、構思組織、語言表達、修改、限時作文)等,為教學實踐提供了豐厚的理論支撐。

這類作文教學的實踐經驗也很豐富,是我國作文教學的主流。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很多著名的作文教學流派本質上都是“文章本位”的。著名的有:常青的“寫作基本訓練分格教學法”,把表現五味(聲、色、味、形、觸感)和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的基本寫作能力劃分為265個格,每格配以范文,逐格訓練,循序提高學生作文能力;錢夢龍以“文體中心論”為指導的“模仿—改寫—仿作—評析—借鑒—博采”作文訓練過程;北京景山學校周蘊玉和上海于漪的“文體為緯—過程為經”訓練模式;丁有寬的“讀寫結合”訓練,從句到句群再到段,逐級訓練;最近走紅的作文培訓高手袁志勇的“作文思維臺階”,也是著手于“如何寫出好文章”,用“分叉”“找臺階”等短平快的寫作技巧幫助學生“打造”出好文章。

3.利弊分析

文章本位的作文教學對我國中小學作文教學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使作文教學逐步走上“有招、有序、有效”,尤其是近年來不少作文技能的訓練開發了大量“策略性”寫作知識,在培養學生基本的寫作技能方面,功不可沒。

但其弊端在于,這類作文教學的價值取向在于文章本身,對作者主觀體驗、生活積累、讀者和寫作目的等關注不多。尤其是在小學低段,學生剛接觸“寫話”“習作”,過分重視寫作技能,以追求寫好文章為目標,會扭曲寫作的本質,讓作文變成枯燥的文字游戲,阻斷學生作文的快樂源泉。

二、摹寫本位的作文教學

1.基本內涵

這類作文教學的價值取向是“為了摹寫真實生活”,旨在真實再現發生過的一切客觀真實和主觀真實,即特別關注學生自己的真情實感;采用“活動教學法”,通過活動創設幫助學生開掘寫作內容;教學側重點是解決“寫什么”。

2.理論和實踐積淀

這方面的理論研究很多,國內大量文獻都在呼吁作文教學要重視真情實感,此處不再贅述。這方面的實踐非常豐富,可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摹寫客觀真實”的作文教學,如上世紀80年代初劉朏朏和高原提出的“觀察—分析—表達”三級訓練體系,吳立剛、賈志敏等提出的“素描作文”訓練等。近來比較走紅的典型課例如張萬化的《吃西瓜》、李白堅的《比手勁》等作文教學設計,其本質都是通過實物展示或課前活動為學生提供可供觀察的寫作內容,而后再進行摹寫。目前這類作文教學在國內仍很走紅,很多名師的作文教學設計多屬此類。

第二類“摹寫主觀真實”的作文教學,最為典型的課例當屬王崧舟的《親情測試》作文教學設計,通過煽情的課堂活動設計,幫助學生體驗習焉不察的濃厚親情,在交流和感動中自然成文。目前這類作文教學在國內也很走紅。

3.利弊分析

摹寫本位的作文教學極大地推進了我國傳統真情實感類作文教學,具有很大的進步意義。

首先,這種作文教學可以幫助中小學生的寫作訓練走上基于觀察的康莊大道,促進學生觸摸寫作的本真,幫助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生活、勤于獨立思考的習慣,不僅培養了學生寫作的能力,還培養了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態度,甚至影響到今后的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

其次,這類作文教學在解決學生“寫什么”方面探索出了比較有效的教學措施:運用實物展示、動作表演、回憶喚醒等寫前活動,通過適當的暗示、渲染、凸顯,激活關于某個話題的寫作儲備,并通過鏡頭定格、聚焦、放大等教學手法,把生活具象化、把情感具體化、把事件細節化,學生很容易形成寫作內容和思路。

但是這類作文設計也有其明顯的不足。

首先,對讀者、寫作目的等關注不多,這類寫作本質上仍是文章本位的,或者叫“人造作文”。這類作文教學中,更多的是“為了寫作而生活”,而不是“為了生活而寫作”。因此,這種寫作教學也未能充分培養學生“應對生活所需的寫作能力”。

其次,這類作文教學嚴重忽視理性表達能力的培養。研究性寫作能力受阻,集中體現了我國中小學作文教學長期存在的傾向:重抒情、輕理性,因此我國中小學生的實用性、研究性寫作能力與國外形成巨大反差。這是新時期語文課改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目前已引起研究者的關注。孫紹振指出,我國中小學“課堂中充斥著感性的情感宣泄,精密的概念語言訓練則極為欠缺”,溫儒敏認為要“用智性表達拒絕文藝腔”。

最后,這類作文教學不能充分展示寫作的功能和價值。“真情實感”本質上是一種“過去時”的寫作姿態:寫作的重要功能是對發生過的現實生活進行再現、模仿、保存和復制。然而,隨著寫作功能和價值的不斷挖掘,寫作越來越多的被作為吸收、消費、生產知識的動態建構和改造過程,“寫作為了學習”的觀念逐漸為人們所接受;同時,寫作也不再是典型的、例行的考試行為或訓練行為,而是解決生活事務和工作任務的途徑,是一種提示、協助、解決問題的手段。上述這些寫作功能觀無疑將給我國的作文教學帶來極大的沖擊!

三、交際本位的作文教學

1.基本內涵

這類作文教學設計的價值取向是“為了完成交際任務”,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事務;采用的教學設計方法是“交際教學法”,通過創設真實的交際語境(目的、對象、任務)來完成寫作,寫作的語言、體式、內容主要不是由“好文章”的寫作技能決定,而是由語境、目的、對象決定;教學的側重點是“為什么而寫”。

2.理論和實踐積淀

近年來,關于交際本位的作文教學理論研究逐漸增多,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香港學者岑紹基的《應用寫作理論與教學研究》、李海林的《論真實的作文》和魏小娜的《我國作文教學中“真情實感”的理性反思》等。

交際本位的作文教學實踐積累,目前在國內雖然不多,但也已開始出現。典型課例如于永正老師的《外貌描寫及轉述通知》作文教學設計,該課例乍看像是上述第二類“活動作文教學法”。但是實質有區別,于老師的教學設計特別重視交際語境的創設,賦予了學生較為真實的交際對象、交際目的和交際任務,充分利用語境因素來規約、引導學生交際對話,進而展開寫作,形成書面作品。另外比較典型的課例還有魏小娜設計的“有話好好說:學會提建議”教學、榮維東設計的“由‘睡衣上街’說起”等系列作文教學課例,集中體現了基于交際任務而展開的寫作教學形態。

3.積極意義

交際本位的作文教學設計相對來說是一種比較新的作文教學類型,其積極意義在于:首先,扭轉了我國作文教學長期忽視讀者、脫離生活需要的弊病,把作文教學從狹隘的作文訓練和應試訓練中解放出來。其次,這類作文教學設計必將催生一系列全新的作文教學知識。從交際的角度看,傳統的記敘文寫作知識會有很大的變化,比如推薦下崗的母親到一個單位去做清潔工的文章,與傳統的“我的媽媽”記敘文寫作知識有很大差異,需要運用更高級的寫作策略,展開復雜的思維活動;再如傳統的議論文寫作,當轉化為有交際目的的“為了勸說”的寫作后,部分議論文寫作知識也將被替換;另外,當寫作為了交流、組織、發表信息,解決工作生活中的交際任務時,會更多的借助文字之外的圖表、表格、清單、圖形和小標題等寫作形式,也會新增報告、電子郵件、論壇等多元的語篇形式。

四、認知本位的作文教學

1.基本內涵

這類作文教學的價值取向是“寫作可以促進認知”,是基于寫作的“認知功能”而提出來的,認為寫作除了表情達意功能之外,還有助于思考、學習和研究;采用的教學設計方法是“認知寫作教學法”,多以跨學科的姿態出現,通過寫作促進其他知識的學習、思考和研究;教學的側重點是“寫作怎樣促進認知”。

2.理論和實踐積淀

認知本位的寫作理論研究主要集中在國外。在德國,1820年的“以寫促學”教學法就已經有意識地被運用于大學教育。到了20世紀80年代,美國提出“學習:通過寫作”的口號,認為寫作可以促進有目的高效讀書,寫作的過程就是讀書學習和研究思考的過程。威廉姆(William K.Zinsser)的Writing To Learn一書中,也提出“通過寫作而學習”的口號,充分揭示了寫怍作為學習方法的魅力,使人明白“寫作作為學習的開始……寫作可以幫助任何人用邏輯形式來組織和呈現他們的想法,……寫作可以幫助任何一門學科。”近年來,國內學者馬正平的《高等寫作引論》和祁壽華的《兩方寫作理論、教學與實踐》等書開始逐漸引介國外的認知寫作理論。

認知本位的寫作訓練在西方國家受到廣泛重視,無論中小學還是大學教育都特別強調研究性寫作。目前在我國還沒能引起足夠的重視,但實踐領域也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只是沒被給予清晰的定位。比如上世紀80年代章熊提出的“語言與思維訓練相結合”的模式,已開始突破文章本位和摹寫本位,意識到寫作與思維的本質聯系,認為寫作可以幫助達成有條理的思維。此外,劉可欽1996年采用“數學作文”的方法改革小學數學教學,近些年來“數學作文”在我國中小學數學教學中被廣泛運用;胡六林在《小學數學作文初探》一文中詳細描述了數學作文的意義、作用和類型,介紹了寫作如何促進數學的學習。另有魏小娜在《認知寫作:開發作文教學內容的新嘗試》一文中設計了認知寫作的教學案例,引領學生借助寫作學習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內容。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不少學生其實已在踐行“通過寫作而學習”的理念,借助寫作來促進高質量的學習,只是這種自發的行為沒被當作寫作技能來進行專門培養。

3.積極意義

從本質上講,認知本位的作文教學與交際本位的作文教學都屬于“功能本位”的作文教學,都旨在通過寫作達成一定的功能,只不過前者達成的是“認知功能”,后者達成的是“交際功能”。因此,這類作文教學的進步性也首先體現在:扭轉我國傳統作文教學忽視寫作現實功能的弊端,開啟了中小學作文教學的新天地。

第5篇

以校園生活為題材的語言表達題,內容緊貼學生生活實際,諸如健康成長、校園情趣、飯堂文化、課本鏈接等。這類語言表達題,能夠引導考生關注生活,拓寬視野,培養考生的大語文觀和觀察、分析、綜合的能力,也便于考生有話可說,這正是新課改的特點和對考生的基本要求。未來以校園生活為題材的語言表達題將會更加細微化、實用化、審美化,著重在審美鑒賞、熱點透視、文化情趣、健康成長、情景對話、理性思辨上尋求命題切入口。

校園生活語言表達題類型多種多樣,主要形式包括邀請函、倡議書、編者按、解說詞、宣傳語、啟事、序言等,考查的重點是語言的連貫、得體以及應用文的文體格式等。不同的題型,解題方法也不盡相同,但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這里結合實例,歸納不同題型的解題技巧。

一、 情境對話類

例1(2012安徽卷)安晴同學一直想參加學校青年志愿者協會。一天,安晴向協會組織委員李華同學詢問相關情況。下面是他們交談的部分內容,請你補寫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簡明得體,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安晴:①

李華:當然可以,歡迎你加入!

安晴:②

李華:下周六正好有一個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

安晴:③

李華:我們打算贈送一些書籍、文具,還要給他們輔導功課呢。

安晴:哦,我有一些書,正好可以帶過去。

李華:④

安晴:好的,我出個小節目。

【解題技巧】本題屬于情景對話,考查語言的簡明、連貫、得體。解答這類試題,要從整體上把握語言背景,明確人物的意圖,由已知推出未知,有針對性地做出解答。就本題來講,應該先了解安晴的訴求,然后從李華的回答中揣摩安晴的對話內容①~③,再由安晴的“好的,我出個小節目”推出④的談話內容。解答的關鍵是準確推理、提煉交談的要點信息,并注意對話的措辭,做到委婉得體。

答案示例:①你好!我想加入學校青年志愿者協會,可以嗎?②請問協會近期有什么活動?③我想參加,有哪些內容呢?④太好了!我們還打算跟她們聯歡呢,你能出個節目嗎?

常見失分點:(1)不顧題目要求,語言不符合語境;(2)銜接失當,語意不連貫;(3)敬謙不當,語言不得體。

二、 實用文體類

例2(2011湖北卷)某中學文學社舉辦“感動心靈——我最崇敬的課文人物”評選活動,請從入選的藺相如和劉和珍中任選一位,為其寫一則頒獎詞。要求:①請先將所選人物姓名寫在答題卡上,然后寫頒獎詞;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語言表達生動、連貫、得體;④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

【解題技巧】近年來,歷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頒獎詞考生大都耳熟能詳,寫頒獎詞這種題型既切合考生實際,又非常實用,備受命題者青睞。寫頒獎詞的要點是:①準確概括人物的動人事跡;②用詩化的語言進行描述再現,富有文采和激情;③表達方式主要運用描寫、議論和抒情,文字具有煽情的效果。就本題來講,首先要注意活動的性質“感動心靈”,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明白所選人物感動心靈的地方。其次,聯想課文中相關人物感動人心、震撼心靈的相關事跡,巧妙化用原文,用生動、連貫、得體、富有激情的語言組寫答案。

答案示例:(1) 藺相如:身為門客,膽識超強;完璧歸趙,智勇無雙;澠池赴會,舌戰群雄;位超廉頗,忍辱避讓;國家為先,如海器量。偉哉藺相如,千秋美名揚!

(2) 劉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始終微笑的劉和珍君,你激勵我們每一個熱血青年,為了祖國更加強盛,“奮然而前行”!

常見失分點:(1)文體格式錯誤。(2)語體色彩不當。實用文語體分兩類:口語和書面語。文藝性較強的實用文體要求語言生動,有感染力,要多用書面語。

三、 仿寫類

例3(2011安徽卷)下面是某班黑板報上的一段文字。請參照上下文,在橫線上仿寫出恰當的句子。

我不想知道你的電腦多么高級,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語言多么華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遠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學海航行的燈塔。

【解題技巧】這是一個較為寬泛的仿寫題,除了對句式的要求外,最為關鍵的是內容和修辭手法的一致。解答仿寫類試題要注意四個得分點:一是句式相同,二是修辭相同,三是內容相關,四是富有文采。本題給出句子中的“窗口”“燈塔”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那么,與其對應的①、③句也必須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而選好喻體就成了制勝的關鍵,如①中的“它”代本體“語言”,喻體及其定語就要和本體“語言”語意銜接,具有相似性。②句要仿照上下文中的“電腦”“語言”“理想”選取合適的陳述對象作為本體,③句喻體及其定語應與②句中的本體語意銜接。

答案示例:①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與人溝通的橋梁;②我不想知道你的藏書多么豐富;③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階梯。

常見失分點:(1)重句式而輕內容,顯得華而不實;(2)語言不連貫,表意不明確;(3)修辭手法的運用不合要求。

四、 辯論類

例4(2011濰坊二次模擬)當代著名文學家秦牧在談到讀書方法時,主張“牛嚼”(反復鉆研)和“鯨吞”(廣泛閱讀)。某校舉辦辯題為“‘牛嚼’與‘鯨吞’孰優孰劣”的辯論會。假如你是參賽選手,選擇一方觀點,寫一段80字左右的辯詞。要求語言簡明,至少用一種修辭手法。

【解題技巧】辯論類試題的解答,基本可以仿照議論文的框架模式構思答案。要做到觀點鮮明,論據充分,論證有力,結構完整。論證方式一般采用對比論證,在對比中明辨是非,強化觀點。語言表達注意多議論少敘述,做到言辭犀利,要有殺傷力。另外,在修辭和字數方面要符合命題要求。

答案示例:1. 讀書旨在講究質量。只有“牛嚼”才能吸取內容的精華,做出正確的判斷,產生自己的見解。杜甫曾云:“精能盡其妙。”而“鯨吞”只能走馬觀花,淺嘗輒止。可見,“牛嚼”優于“鯨吞”。

2. 只有“鯨吞”才能博覽群書,去蕪存普;廣泛吸納,兼收并蓄;滿腹經綸,學富五車。諸葛亮讀書就“獨觀其大略”。而“牛嚼”只能咬文嚼字,視野狹窄。因此,我方主張“鯨吞”優于“牛嚼”。

常見失分點:(1)觀點不明,論述無的放矢;(2)對論述對象缺乏了解,論證不能切中要害,缺乏力度;(3)修辭的使用不符合要求。

五、 辨析糾錯類

例5(2012昆明檢測)下面是某中學文學社給某著名作家的一份預約函,其中有五處不得體,請找出并加以修改。

我社擬定于2012年3月4日晚7點在學校禮堂舉行“青之旅”詩歌朗誦會。誠請您擔任評委,并懇請您務必在晚會結束后對我們的拙作給予點評。請您提前安排好善后事宜,在家恭候我們的正式通知。真誠歡迎您的惠顧。

(1) 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

(2) 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

(3) 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

(4) 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

(5) 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

【解題技巧】糾錯類試題主要分兩步做:一是辨析。要根據語境,辨明文體和文字涉及的對象,明確人物的身份,分清上下級、長晚輩之間的關系,分辨清楚敬辭、謙辭的使用。二是糾錯。糾錯直接關系著得分,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段,特別注意語體色彩、簡明連貫、敬謙適當等得分點。本題考查語言表達得體的能力。因是預約函,關涉的對象是著名作家,而“務必”是強求,使用不當。“拙作”是對自己作品的謙辭,和“我們的”重復。“善后”指妥善處理事情發生后的遺留問題,或合理處理死者的安葬、死者家屬的撫恤等工作,和“提前”矛盾。“恭候”是謙辭失當。“惠顧”多用于商店對顧客的場合。

答案示例:(1)將“務必”刪除;(2)“我們的拙作”改為“拙作”;(3)“善后”改為“相關”或刪除;(4)“恭候”改為“等候”;(5)“惠顧”改為“光臨”。

常見失分點:(1)敬謙不當;(2)語氣不當,特別注意“務必”“及時”“切勿”的濫用。

六、 導語串詞類

例6(太原2011高三模擬)某校舉行“名著閱讀交流會”,下面是交流會的部分議程安排。

(1) 《家》巴金著 (2) 《紅樓夢》曹雪芹著

請你在《家》和《紅樓夢》之間,為主持人設計一段串詞。要求:所寫內容與串聯的節目密切相關,銜接自然,不少于70字。

【解題技巧】這類試題重點考查語言的連貫性。“導語”關鍵在“導”,貴在巧妙自然地引出所寫的話題。可以用歷史典故、趣聞逸事、時政熱點、詩詞名句做引子。表達上或敘述,或議論,或抒情,因時因事而定,做到行云流水,不著痕跡。“串詞”關鍵在“串”,貴在巧妙過渡。既要準確概括前后事物各自的特點,又要尋找出他們的共同點,在存疑求同中將前后內容有機串聯在一起。這類考題,既考查概括能力,又考查語言連貫、簡明、得體的能力,綜合性較強。解答這道題,首先要求準確把握兩部名著的內容,不能模棱兩可、似是而非,更不能張冠李戴,出現常識性錯誤。答案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前半部分承上,后半部分啟下。前后之間無論是順承還是轉折,都要自然流暢,一氣呵成。

答案示例:同樣取材于中國封建家族生活,我們剛剛感受了巴金先生《家》中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潰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蕩,接下來,我們再來品一品曹雪芹筆下《紅樓夢》中四大家族的興衰和它深刻的主題吧!

常見失分點:(1)出現文不對題的常識性錯誤;(2)表意模棱兩可,缺乏針對性。(3)語言不連貫,有拼湊的痕跡。

【強化訓練】

1. 商南縣高級中學坐落在美麗的鳳凰山下,有70多年的建校歷史,是陜西省示范高中。下面是該校的校徽,請你寫一段文字,對校徽的創意進行說明。(150字以內)

2. “高考作文錯一字扣一分。”教育部的這一規定引起了考生和家長的極大關注,請你根據提供的情景各擴寫一句話。要求:語言準確、生動、得體。每條不超過30字。

① 情景一:表示驚訝

答:

② 情景二:表示欣喜

答:

3. 學習古典詩歌,我們徜徉在詩歌長廊中,感受魏晉風骨,領略大唐氣象……我們仰視歷史天空燦爛的詩星,我們鑒賞詩歌,解讀人品,體驗真情。請以古代詩歌為內容仿照例句寫兩個句子,構成排比。

例句:白居易在琵琶聲的嗚咽里,淚濕青衫,用真情感悟了遷謫的無奈。

4. 感恩節到了,高三(8)班召開了“感恩的心”主題班會。班會結束時,班主任請作精彩的總結。請你以班主任的身份寫一段結束語。要求:條理清晰,音韻和諧,語言連貫,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100字左右。

5.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請至少寫出兩點。要求:每點感想不超過15字。

小花園里,上三年級的妞妞將頭靠在亮亮肩頭,嬌滴滴地問:“亮亮,你到底愛不愛我?”亮亮撲閃著大眼睛:“我媽每天給我三塊零花錢,我用兩塊五給你買零食,你說我愛不愛你?”

【參考答案及解析】

1. 本題屬于圖標解說題。這類題要以圖為重點,弄清其蘊含的意思。特別要注意圖形的夸張變化,充分發揮想象力,結合題目的內容提示,進行合理恰當的解說。

答案示例:校徽主體是一只騰空而起的鳳凰,她矯首遠眺,振翅翱翔。設計寓意商南高中地處美麗的鳳凰山下,高高昂起的鳳頭,象征著商南高中在教育界的龍頭作用。鳳凰的造型是拼音字母“s”“n”的書法變體,暗扣“商南”。整個造型極具動感和視覺張力,展現了商南高中人意氣風發、激情澎湃的昂揚斗志。

2. 這道擴寫題既要注意內容的限制,又要在規定的字數之內,同時要做到語言生動、得體。

答案示例:(1) 啊!這是真的嗎?如果這樣,那可真是一字千金啊!

(2) 呵,這真是太好了!這個規定有利于母語教學的歸位。

3. 本題是一道綜合性較強的題目,解答本題要點有三:一是句式相同,二是人物跟句子表述的內容相吻合,三是修辭符合要求。

答案示例:蘇軾在赤壁磯頭的浪濤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讀了如夢的人生;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把盞啜飲,用閑愁涂滿生命的黃昏。

4. 首先內容要切合主題“感恩”,其次要特別注意“條理清晰,音韻和諧”的提示,最后還要符合修辭和字數的要求。

答案示例: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感謝紡織工吧,是他們巧手弄機杼,織出錦繡萬丈;感謝農民工吧,是他們汗滴禾下土,送來五谷飄香;感謝建筑師吧,是他們凌空起高樓,換來萬家安居;感謝機械師吧,是他們制造火車、飛機,讓我們暢游四方。

5. 感想類試題關鍵在于透過現象看本質,要結合現實生活的熱點,提煉出既切合題意又有現實意義的觀點。各觀點之間在概念上不能交叉或包含。

第6篇

【關鍵詞】農民工文化;公共電子閱覽室;文企合作;資源共享

【中圖分類號】G250.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2)10-0344-02

根據文化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見》中指出: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民工總量日益增多,已成為現階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可獲取的力量。發揮文化在提升農民工素質、統籌城鄉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切實保障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豐富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

肇慶市圖書館通過實施文企合作共建工廠企業園區公共電子閱覽室試點,在肇慶市風華鋰電池有限公司展開一系列工作,豐富了基層農民工的文化生活,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受到了廣大農民工的歡迎。本文對農民工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的必要性、電子閱覽室的特點、服務的開展方式、存在的問題及探討等方面進行分析,希望該項目的發展,能夠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讓公共電子閱覽室能夠真正走進農民工的文化生活中。

1、企業園區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的必要性

1.1 企業園區共電子閱覽室建設的背景

公共電子閱覽室是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發展到新階段而推出的一種更高級別的終端服務模式,在充實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資源、豐富服務手段、創新服務方式、拓展服務范圍等方面具備獨特優勢,能夠更好地向人民群眾提供健康、安全和便利的網絡文化服務。

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是國家三大數字文化工程之一,如今工廠企業園區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與資源共享成為一個重點項目工程,這主要是因為現在的大部分青壯年都外出打工,而主要的年輕人都集中在工業園區,而新的公共電子閱覽室落腳在這里,無疑是一個正確的舉措。

目前,工廠企業園區經濟已經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據很大的比例了,工業園區的文化建設是功不可沒的。但是我國的工業園區在文化建設上,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實踐能力,都是不理想的。因此,抓好抓實園區文化建設已成緊迫的任務,而目前國內農民工文化素質、技能的情況,迫使工廠企業園區建設公共電子閱覽室的建設成為重中之重。

1.2 國內農民工概況

目前,我國農民工總量高達2.5億,新生代農民工占1億,大多數屬于90后,他們紛紛離開自己的故土,外出謀生,希望通過豐富的文化娛樂來提高自身的文化生活。他們電腦的專業技能和管理技能十分薄弱,更需要不斷地培訓來豐富自己。如今,網絡已經成為新生代農民工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他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也將更多地受到網絡的影響。

目前企業的基本情況是:員工普遍年輕化,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強,但缺乏良好的自控能力。生產一線員工多,文化水平相對較低,流動性大。員工業余時間較少,進入電子閱覽室的機會也就相對少,他們上網主要是聊天、玩游戲、看電影、聽音樂等。令人擔憂的就是上網時間沒節制、上不良網站,浪費學習知識的好時機。而且企業建設電子閱覽室的比率并不高,一些中小企業認為,員工只要聆聽上級的任務,認真完成工作就夠了,不關注員工在其他方面的發展;再者,認為建設電子閱覽室一次性硬件投資較大;員工使用和應用率較低,不值得投資建設,這大大降低了農民工文化生活的質量。

2、企業園區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的特點

企業園區公共電子閱覽室在資源建設主要由肇慶書圖書館負責,并與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合作,擁有海量數字資源的肇慶書圖書館,在平臺建設、資源分類整合、網絡管理以及圖書館服務等都具有出色的能力。

2.1 肇慶市圖書館數字資源概況

肇慶市圖書館配備先進的現代化設備和網絡管理系統,是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肇慶市級分中心,履行搜集、加工、存儲、研究、利用和傳播知識信息的職責;擁有豐厚的數字資源,超星電子圖書18萬種、名師講壇視頻4000部、爾雅學習視頻1000部、共享工程視頻6800部等數字資源共4TB;肇慶市圖書館作為全國圖書館參考咨詢聯盟成員館之一,可共享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電子圖書120萬種,期刊論文3000萬篇,博碩士論文100萬篇,學術會議論文70萬篇,以及各種事實型、文獻型數據庫30多個,多媒體影視節目數百部的海量的數字資源。

總投資1.2億元的肇慶市圖書館新館,是一座集圖書信息、網絡閱覽、特色文化、參觀會展、學術報告、知識培訓于一體的現代化圖書館,將于2012年年底投入使用,服務讀者。

2.2 文企公共電子閱覽室特色

肇慶市圖書館、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為肇慶市風華鋰電池有限公司企業園區提供了一個非常優越的場所。公共圖書館發揮資源優勢,咨詢專家和技能培訓,為工廠企業園區社會公共電子閱覽室提供高質量的培訓及文獻服務,為員工們提供一個獲取知識文化的平臺。

2.2.1 平臺分區布局

在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提供的電子設備的基礎上,對電子閱覽室的電腦進行了明確的功能劃分,包括共享工程專欄,文字、圖像處理,娛樂,教學等,不同的分區針對不同興趣愛好的員工,利用不同的主題,提供不同特點的特色資源建設,具有吸引力。

2.2.2 資源分類整合

肇慶市圖書館擁有龐大的電子資源、數據庫,包括以文化共享工程的資源,有效地解決了公共電子閱覽室搜索資源不便的難題,也為廣大農民工業余生活提供了更優越的數字資源。

2.2.3 一卡通用,便民服務。

為了便于農民工使用和管理,更好地結合圖書館的服務理念,公共電子閱覽室采用一卡通服務,農民工不僅可以享受電子資源,還可以享受圖書館圖書“隨時、隨地、隨享”的服務。

2.2.4 立體管理,打造綠色網絡

為了提高服務質量,打造綠色和諧的服務網絡,我館建立立體管理模式,包括遠程維護、利用安全技術和監控技術對不良信息的屏蔽、大大地改善了上網的氛圍,強化企業園區電子閱覽室管理員的知識技能,限制農民工的上網時間。

3、企業園區共電子閱覽室建設開展服務的方式

3.1 前期相關研究及開展工作

肇慶市圖書館與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肇慶市風華鋰電池有限公司三方合力在肇慶市風華鋰電池有限公司職工之家共建“公共電子閱覽室英特爾體驗中心”。并開展工業園區外來務工人員電子閱讀情況調查,派發調查問卷。在調查過后,積極舉辦肇慶工業園區企業電子閱覽室建設與服務研討會,對調查的結果進行深入地探討和研究,為下一步做充分的準備。

3.2 研究的方法及實施措施

3.2.1 文企合作共建工廠企業園區公共電子閱覽室試點

2011年12月21日,由肇慶市圖書館與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合力共建全國第一個“公共電子閱覽室英特爾體驗中心”,也是文企合作共建工廠企業園區公共電子閱覽室試點的首站。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還免費提供8臺電腦給廣大職工使用;同時,也充分體現了文企合作的廣大空間,促進農民工文化生活長遠發展。定期在此開展一系列的電腦培訓班,讓員工們充實自身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技能。

3.2.2 圖書館職能

通過實地咨詢調查和問卷調研,廣泛收集外來工對公共電子閱覽室和圖書室的服務功能意見,并將其深入探討和分析,作出相應的對策。也在館內積極培訓適應工廠企業園區文化服務的專業隊伍,提高肇慶圖書情報機構服務質量和水平。結合圖書館的職能,還向工廠企業園區務工人員免費發放“一卡通”讀者證,為讀者提供圖書借閱、多媒體閱讀、文獻咨詢及傳遞、技能培訓服務到桌面的“一站式”服務。

4、企業園區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探討

在建設企業園區公共電子閱覽室的同時,在功能實現、電子設備、應用平臺、文化成果以及電子閱覽室管理制度、資源共享等方面也有不足的地方。

4.1 功能實現

在工廠企業園區公共電子閱覽室的服務項目應該具備:網上讀書活動、休閑閱讀、各種講座、職業培訓、各種讀者活動。在開展活動的籌備和運行中,對培訓員工技能方面應著重進行。

4.1.1 設備

在開展各式功能的前提下,我們需要的最基本的是電腦,沒有電腦,任何功能活動都無法實現。現在一些中小型企業對員工的文化生活不給予重視,不會為企業選購一批適用的電腦,而我們可以考慮限購一部分的電腦,在每次文化講座、職業技能培訓的時候,可以用車帶上,提供給部分員工使用,但是這并非長遠之計,僅僅只是靠圖書館或者其他(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提供電腦已經遠遠不夠的,只有加強企業高層管理者對提高員工文化活動、文化素質、文化技能的認識,才是實現這一舉措的有效途徑。

4.1.2 平臺

由于很多企業園區的員工,業余時間都較隨性,不一定能夠參與培訓活動,因此,給那些希望通過學習,來提高文化水平,文化質量的員工提供一個平臺,把一些電腦方面的教程等,上傳到網上,讓他們隨時可以到電子閱覽室觀看學習。

4.1.3 成果

很多外來工工作繁瑣,身心疲憊不堪,沒有過多精力去學習,而看電影,聽音樂等成為他們主要的休閑項目,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沒有給予他們更多的動力。舉辦一些創作性的設計比賽,吸引員工們參加,獎品不一定要很多,但是可以很豐富。企業自身擁有很多產品,而產品的海報設計,包裝等,往往需要廣告公司來設計,如今完全可以打破這種常規,讓企業自身的員工們設計,包裝,選出最好的采用,并頒發獎金,這樣不僅僅能夠提高員工們的文化生活,也能夠活躍工作氛圍。

4.2 管理體制

管理體制上,要實現圖書館與企業公共電子閱覽室的合作共建模式比企業獨立建制的電子閱覽室模式更為優越。特別是在制度管理、環境管理、讀者管理、工作人員管理技術上進行創新試嘗。

還要加強對外來工的引導,增強外來工判斷是非的能力和對良莠識別的能力。有針對性地通過舉辦培訓活動讓使用者掌握上網技巧或更全面的技能。管理員要加強巡查,切實地負起輔導和監督的責任。幫助用戶選擇好的網站,引導瀏覽健康的信息。根據用戶的需求改進服務工作,實行特色服務。加強與企業、企業員工的溝通,開展宣傳推廣活動。

4.3 資源共享模式實現

由圖書館牽頭建立跨系統資源共享的合作體系,整合各種資源和咨詢專家,為工廠企業園區社會公共電子閱覽室提供高質量的培訓及文獻服務。

第7篇

 

一、語文教學中的種種“淺閱讀”

 

關于“淺閱讀”,在我們所見到的材料中,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但是,我們可以明確的是,它是相對于“深閱讀”

 

而言的,是一種隨著技術的進步,尤其是網絡的發展及信息的急劇膨脹、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及工作壓力的增大而出現的一種新趨勢。其表現為:讀者在選擇讀物時偏重于暢銷書、期刊等休閑、時尚、通俗、娛樂性質的書籍,少看或不看那些大部頭的經典名著;而人們閱讀的態度也呈現出“功利化、隨意化、淺顯化、休閑化”的傾向,閱讀目的的實用性增強;閱讀的意義和宗旨也偏離了傳統閱讀的審美、感悟、思考的軌道,轉向休閑、娛樂、消遣的需求。

 

“淺閱讀”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淺閱讀的閱讀文本具有人文精神缺失的先天不足,傳統的價值觀念、人文關懷、審美理想、道德規范,一概遭到其無情解構和徹底顛覆;其次,“淺閱讀”導致“對文學審美經驗的淡化”,“經典文本所追求的思想內容的超越性、反思性、批判性,藝術形式的獨創性、實驗性、先鋒性,以及充盈期間的憂患意識、苦難意識、神圣意識,在淺閱讀文本中是統統被棄如敝屣的叭¨。淺閱讀尤其對青少年語文學習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同時,我們發現,這種“淺閱讀”不僅在社會上大行其道,而且在語文教學中也普遍存在,比比皆是。語文教學中的“淺閱讀”即對文本的閱讀停留于表層,缺乏深度的思考、感悟、咀嚼和品味,并且呈現出感性化、隨意化、娛樂化等傾向。其主要特點與表現如下:

 

.快速瀏覽,閱讀表層化;自由選讀,閱讀碎片化閱讀有精讀、速讀、略讀等之分,它們各有自己的應用范圍和作用。速湊、略讀作為一種閱讀方法和能力,是學生應該掌握的。但我們發現,很多教師常常將精讀課上成泛讀課:讓學生“用1分鐘時間快速瀏覽課文”后教學就轉為討論,這種“瀏覽式”的閱讀必定是浮光掠影的、流于表層的,根本談不上“咀嚼品味、體驗感悟”,完全背離了閱讀的宗旨和意義,基于這種閱讀之上的討論也必將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閱讀的價值與意義首先體現在“讀進、讀懂”基礎上的讀透、讀精,方能形成獨特的情感體驗和理性思考,也只有反復涵詠體察、思考玩味的“深度閱讀”才能真正承載語文教學的使命。

 

一些教師為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鼓勵學生任意選讀,喜歡哪一段就學哪一段,哪一點印象最深就談哪一點,結果學生提出一大堆問題,教師逐一展示和解釋,教學成了回答學生問題的答疑。而學生所提問題良莠不齊:有的雖表述不同但實則重復;有的脫離文本,主觀臆想;有的脫離上下文語境和文章邏輯線索,呈現出碎片化傾向,即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將文本肢解成多個孤立的互不關聯的片段;有的甚至不是語文教學要討論的問題。

 

.游離文本,閱讀泛語文化;消解文本,閱讀呈現隨意化閱讀泛語文化主要表現在過分注重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思想教育的灌輸,而忽視了對文本的語言藝術的領悟,以致使語文課偏離了基本方向,呈現出泛語文化傾向,語文課成了無所不包的大雜燴,卻唯獨缺少“語文味”。更有甚者是離開文本、架空文本單純對內容作無限的發揮、拓展。語文課變成了其他課的“附屬品”,即將語文課變成了文化課、思品課、自然課、歷史課的“打工者”,結果是“種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例如,在學習《齊人有一妻一妾》時,有人讓學生探究“人類應如何進一步開發利用死海的資源死海將來是否真的會于涸?我們該如何拯救死海?”學習《愚公移山》,有人組織學生討論“愚公為什么不搬家,到底應不應該移山?”這種就內容談內容的解讀偏離了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迷失了語文教學的根本方向,是語文教學的“自我放逐”【2I。

 

一些教師由于對“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存在不正確的理解,在實際教學中,誤將不同學生對文本的不同感受等同于“個性化”體驗,從而導致對文本的多元解讀,開放式閱讀超過了一定的限度與分寸,結果是信馬由韁,由學生隨意發揮,任意解構、消解文本,甚至對經典文本進行顛覆性的戲說、解讀。其具體表現是,脫離文本的語體,不顧人物所處的時代和社會背景,歪曲文本的原義,超越文本的道德底線,對經典作品及其人物故意以現代的眼光進行調侃、嘲諷。例如,閱讀《愚公移山》時,有學生提出,愚公移山是破壞生態平衡,不如“搬家”;閱讀《我的掇掇于勒》時,有學生認為菲利普夫婦的行為很正常,這種情況在當代的市場經濟背景下普遍存在,反映了人性的復雜性。

 

這些理解,貌似合理,被一些教師說成是個性化、多元化的創新理解,但只要稍做思考,就可以看出,這類解讀以今律古,完全以現代人的生活經驗和觀念來理解作品,表現出的是對文本的極大的不尊重和對閱讀主旨和意義的偏離。

 

.活動泛濫,閱讀娛樂化;亂用多媒體,閱讀感性化在“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口號下,一些教師讓學生“動”了起來,1分鐘討論、編制表演課本劇、辯論、采訪等綜藝活動的形式被搬上了課堂,一堂課短短的分鐘,學生們歡聲笑語,討論交流,自編自演,提問采訪,辯論演講,“動”得不亦樂乎。然而,我們不能不遺憾地說,這些活動追求的是表面的熱鬧和豐富,實則為活動而活動,缺少思維的廣度和深度,缺少感悟和品味,甚至脫離了語文教學的學科特點和規律,有的甚至是在戲說文本,歪曲文本。例如,有的教師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學中,讓學生在簡單地梳理了文章的線索、人物的關系后,即進行討論、辯論、表演,在學生調侃、搞笑的表演中,于勒變成了腰纏萬貫的大老板,帶著菲利普一家吃。肯德基、麥當勞”,而教師作為教師,卻將此作為得意之作大力褒獎學生的所謂激情、想象力、創造力。至于該文的深刻思想內涵、細致傳神的人物描寫等則統統予以忽略。“有些語文課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旗號下,變成了喧鬧的自由市場,變成了隨意的談話節目,變成了五光十色的聲像展播,變成了各顯其能的綜藝賽場【3M,“課堂失去了寧靜祥和的閱讀氛圍,也就失去了閱讀的本真狀態,沒有‘靜’的支撐,‘動’變成了過眼煙云,空中樓閣忡【3飾。

 

“學科教學與多媒體技術整合的提出對語文閱讀教學具有一定的指導和現實意義,但由于有的教師對這種“整合”缺乏正確理解,濫用、亂用多媒體,導致了閱讀的感性化傾向。一些教師使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出了動聽美妙的音樂、美麗的畫面、標準的朗讀示范、預先設計的板書,閱讀變成了輕松、愉悅、刺激的“文化快餐”,學生歡迎。教師得意。

 

然而,這些教師們卻沒有意識到,多媒體的運用導致的喧賓奪主,遮蔽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與體驗,讀文變成了直接的讀圖、聽聲音,文字的獨特魅力與其引發的豐富的想象在這里蕩然無存。長此以往,學生只愛看圖、聽聲音,怕讀文字或讀文不深,必將導致語文深度閱讀能力的削弱和喪失。正如有專家指出的,“這種文本被‘缺席’閱讀所造成的結果是:閱讀平庸化,閱讀感官化,閱讀惰性化,閱讀僵固化竹[4他。“這種以讀圖來擠兌文本閱讀的做法,完全拋棄了文本閱讀特有的長處,完全背離了語文課以‘語言教學’為核心的宗旨.是一種錯誤的做法”HJ62。

 

.肢解考點,閱讀功利化;拓展以時文為主,閱讀時尚化雖然新課改帶來了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但應試教育的積習并沒有完全消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時常會看到應試教育的痕跡,那就是以。考試”為閱讀教學的指揮棒,因而對文本進行考點肢解。我們在初一、初二的課堂上就經常能聽到教師對學生強調“這里是考點”、“這種問題,考試時應該這樣回答”之類的說教,有些教師甚至把原本充滿文采和情感的文本肢解成一個個考點問題,然后逐一解說標準答案,并強調一些考試注意事項。這樣,閱讀能力的提升儼然就是極端的功利性的應試能力的提高。

 

到了初三,更是幾乎無課不提考點,甚至寫作輔導課,教師也常常總結出很多所謂的寫作技巧,諸如議論文、記敘文各種文體應該怎樣開頭、怎樣結尾,第一段寫什么、第二段寫什么等。這就使本該充滿個性和靈性的作文變成了。千人一面、千面一腔”僵化生硬的模板。這嚴重損害了學生對閱讀、寫作課的熱情與興趣,是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厭倦感和疲勞感的直接原因之一。

 

課外閱讀是課內教學的延伸和拓展,其質量與效率高低對課堂教學有一定的影響,所以課外閱讀應與課內教學相呼應,形成“課內得法、課外得益”的態勢,從而促進語文教學的發展。但是,我們發現,與課堂“淺閱讀”相似的是課外閱讀的拓展也呈現出嚴重的“淺閱讀”傾向,即教師在課堂布置的課外閱讀多以時文閱讀為主。例如,很多教師選摘《讀者》、《青年文摘》等刊物上的文章作為訓練的篇目,而布置對經典名著的閱讀時則未能指明出版社與版本等的要求。這樣學生為求省事,就只多讀經典名著的“通俗本、普及本、精簡本、口袋本”,甚至閱讀一些戲說、歪說經典的讀物。這是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無厘頭地曲解、惡搞經典名著,并且自以為是。個性化閱讀”、“創新理解”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71一二、語文教學“淺閱讀”的原因分析產生語文教學的。淺閱讀”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如下。

 

.教師對新課程理念、標準的誤讀、誤解新課程改革帶來了全新的理念,教師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改革中,比較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教學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是,由于教師對新課程理念、標準的許多地方存在著一定的誤讀、誤解,所以就導致課堂教學出現“淺閱讀”

 

現象,與真正的課改理念存在著一定的偏差。例如,對語文學科的特點認識模糊。新課改摒棄了以前的語文純工具論的觀點,提出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的思想,但這個思想落實到語文教學的課堂上,卻由過去的機械操作的“語、修、邏、文”等語文知識的講解,滑向了另一個極端,即過度偏重語文的人文性,忽略了語文的工具性,語文教學架空了語言教學,片面進行思想內容的挖掘,語文教學出現了泛語文傾向。又如,課程標準中提到“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等,一些教師就將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理性分析與新課程對立起來,課堂上不敢講“知識”,該分析的不分析;談新課程要求增強學生對文本的體驗、感悟,有些教師上課就避開“講解”,似乎教師講了,學生就不能體驗、不能感悟了,以致教學中學生隨心所欲,教師“不作為”;新課程提倡“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以學生發展為本”,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壩4將其異化為“以學生為中心”。還有,將“個性化”閱讀變成了“隨意解讀”。將“愉快式”教學誤解為表面的熱熱鬧鬧或只給學生以淺層的感官刺激,使課堂變成了“娛樂場”。新課程強調語文活動的開展,但大多數教師對“活動”的含義認識不清,“過分關注顯性的、可控制的外部活動,而忽略了具有內隱性質的、難以觀察和調控的內部活動,這使得語文活動徒具其表,缺少了品味和思考的過程”【3J。總之,教師對新課程理念、標準的誤讀、誤解是造成語文教學“淺閱讀”現象的主要原因。

 

語文課改的關鍵在教師,希望在教師,然而目前一些語文教師的素養卻很不如人意。調查顯示,“中小學教師的閱讀內容都與教學教材息息相關,閱讀主要還是圍繞考試轉,圍著分數轉,跟考試、分數沒多大關系的書籍,他們很少碰”【5J。對教師的訪談得知,很多教師沒有仔細地讀過課程標準,有的教師手頭、案頭甚至沒有語文課程標準,他們所謂的課改理念、標準只是教研活動時聽來的只言片語,理解上也望文生義,斷章取義,一知半解,這樣的水準當然難以勝任課改的重任。閱讀匱乏直接導致了教師的學養和底蘊缺失,導致了教師對文本的解讀感悟能力低下,因而在教學中不能準確地把握語文學科的定位。

 

.社會上“淺閱讀”現象的影響社會上,“淺閱讀”之風盛行,經典閱讀風氣衰微,人心浮躁,影響和滲透著教師和學生的“課外閱讀”與“課堂教學”。據調查,中學語文教師除了教輔、教參、休閑雜志、報刊外,基本處于“不讀書”的狀態,教師閱讀的匱乏直接導致了教師的學養和底蘊的缺失。學生的課外閱讀也大多集中在教輔書上,此外就是一些卡通、動漫書、暢銷書,或者上網瀏覽信息、聊天。市場上充斥的一些“戲說、大話”經典名著的讀物和超越道德底線的對經典名著的歪曲、顛覆性地改寫的讀物,對學生的理解更產生了不良影響,是導致他們在課堂上出現歪曲、戲說文本的原因之一。學生課外閱讀是對課內閱讀的有益補充和拓展,表現出較強的可選擇性和靈活性,其主要內容應該是中外名著和文質兼美的文章,閱讀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視野,增加閱讀量,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審美品位。課外閱讀直接關系著課內閱讀的質量,而目前學生的課外閱讀則缺乏明確的目標和計劃,缺乏必要的指導和監控,與課堂教學脫節。

 

可以說,大多數語文教師和學生的課外閱讀基本處于“淺閱讀”狀態,而“淺閱讀”的功利性、消遣性、瀏覽式、跳躍式、碎片化等典型特征及“快速、、快扔”的消費指征對教師、學生語文閱讀有著明顯的影響。教師對社會上的“淺閱讀”缺乏抵制能力,自然對課堂上學生的各種“淺閱讀”現象也不能進行有效的鑒別和引導。

 

語文教學中的種種“淺閱讀”現象,是擺在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新課題,是伴隨著新課程改革、新舊課程轉型期、新老觀念碰撞的震蕩期而呈現出的一種迷茫、困惑、混亂局面的外在表征,其背后有著具體而深刻的諸多方面的原因。要想扭轉這種“淺閱讀”之風,使語文閱讀呈現出“深度閱讀”、“經典閱讀”的面貌,還需要語文教育工作者進行更深入的理論與實踐探討。提升語文教師的語文理論素養,增強語文教師的內功,是遏制語文教學“淺閱讀”的有效途徑。語文教師除了學習語文教育理論、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外,還要自覺地閱讀一些經典的文學名著等。學識廣博,底蘊深,才能在教學中得心應手,揮灑自如,引領方向,匡謬正誤,使得教學在良性互動的平臺上發展。

第8篇

[摘 要]畢業設計作為本科生四年學習生活的總結,是整體培養計劃中重要的環節之一。在設計教育進行改革的今天,畢業設計環節也應該有所創新,才能更好的滿足社會的需要。本文以工業設計教育跨學科改革為基礎,探討畢業設計與跨學科聯動的可能性,提出畢業設計發展的新趨勢,總結具有實踐意義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畢業設計 跨學科 多元化 創新性

一、引言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在創新性與交叉性并存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的設計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會,相關產業從沒有像今天這樣關注著創新設計的發展及其帶來的價值。這意味著所培養出的創新設計人才要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與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做出精準快速的反應。這些變化對工業設計的畢業設計提出了更高、更綜合的要求。工業設計專業的畢業設計是對學生四年學習的一個檢驗;是對其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結合的考查;是學生集中精力,綜合所學精華而進行的完整匯報。同時,畢業設計不僅僅停留在檢驗學生的過往所學知識,還是探索產業發展方向和提升生活創意的主要著力點,在畢業設計中,引導學生進行產業探索性設計,以前瞻性作為設計命題的出發點,可為產業界提供更多設計發展的可能性。

本文力求探討在綜合性大學為背景的跨學科聯動模式工業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的教學進程,并從過程中分析畢業設計的發展方向,根據趨勢確定改革措施。從各個專業院校設計學科畢業設計展中我們可以發現,不同院校畢業設計的指導理念與傾向不同。畢業設計是學院自身對設計教學定位、發展重點和培養方向的一次綜合體現。綜合性大學具有學科體系完整,文理藝工等學科可相互支持的優勢,結合跨學科聯動模式進行畢業設計是培養創新性設計人才,促進學科發展的契機,也是社會、經濟進步的必然要求。因此,以綜合性大學的知識體系為背景優勢,倡導跨學科、跨專業進行工業設計專業畢業設計的教學模式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趨勢:畢業設計發展新方向

時代在變,以實踐為導向的畢業設計也在發生著改變。很多院校都意識到了這點并積極的進行著有意義的嘗試,在這里我們總結畢業設計發展的新趨勢,為改革措施的提出奠定理論基礎。

1.以國家相關產業發展為支撐,面向產業提供綜合設計服務

工業設計教育是與產業發展連結極為密切的專業,學生畢業后進入產業界內多被要求要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畢業設計不僅是學生能力的總結,也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個環節。在畢業設計過程中,加強應用研究,以服務求發展,體現交叉特色,能夠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學生從選題、設計、制作、展示等一系列環節中能夠全面的體驗到完整的設計流程,這為未來的工作提供了實踐訓練的機會。學生應及時的了解國家相關產業發展的態勢,才能更好的把握重點,抓住發展的機會。綜合性大學的發展不僅要承擔培養人才的任務,還要承擔服務社會的職能。在進行畢業設計選題期,就要求學生立足社會的發展,了解產業發展趨勢,以其為方向指引,選擇具有實際意義的設計選題。如近年來,清潔能源的重要性在世界范圍內已被廣泛重視,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清潔能源對于中國的發展及經濟轉型具有戰略性意義。與清潔能源產業相關的工業設計是產業發展的前沿性內容,也是國家重點扶持的項目之一。以此為依據,可以避免學生大量在做綠色設計,但卻只是空洞的談環保而缺乏實際內容。將選題落實在清潔能源后再選擇表現的載體,這樣能夠切實的落實國家產業發展與學生畢業設計之間的聯系。同時,該類型選題可以借助綜合性大學的理工科優勢,與其他相關專業做聯動。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清晰的掌握如何去關注國家產業發展,如何將國家的發展重點與個人前途相聯系,幫助學生找到發展的方向,有助于就業及個人發展。

2.具備國際視野,兼容多元文化

通過畢業設計對學生提出更高要求,在四年學習的基礎上,拓寬個人視野,從多元文化中汲取靈感。建議學生關注國際性設計問題,打破思維的局限,提升設計的高度。這有助于讓學生避免陷入常規的畢業設計選題中,更好的進行創新性設計。如畢業設計的課題可以關注北歐的自然與傳統、東亞的哲學與美感、美國的商業與技術、德國的嚴謹與創新,這些關注將大大拓寬設計視野,啟迪設計實施的思路,也將增加挑戰性。同時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工業設計創作靈感的重要來源,在畢業設計進程中強調多元文化的重要性,以此視角進行畢業設計才能找準選題,并更好的將其表達出來。綜合性大學一般多與國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模式,可以借助此項優勢,為工業設計專業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平臺,使學生并不將眼光只局限在本專業中,在與其他專業的交叉、學習過程中建立開放式的知識結構。

3.設計表達的探索性、創新性

畢業設計的創新性與探索性能夠代表一個設計學院的教學方向與特色,應以綜合性大學的多學科優勢為依托,將設計與機械、工商管理、社會學等學科相交叉,探索更多的設計實現的可能性與實現路徑,為設計發展注入新的變化。例如在工業設計學生進行畢業設計期間可以與機械專業的學生合作,互補所短,發揮各自專業特長,將其選題從形式到內容都完整實現出來,學生在進行的過程中能夠更深刻的體會專業差異性所帶來的好處,能夠更深層次的了解團隊合作在工業設計中的重要性,也能夠更多角度的了解技術與設計之間的關系,這對未來的就業及個人發展都奠定了良好的認知基礎。另外,回顧傳統工藝,尋求現代設計與傳統工藝之間的契合點也是畢業設計表達探索與創新的重要方式。

4.滿足就業方向與市場需求

畢業設計與其他課程設置的區別在于它是學生在本科學習過程中的最后一個學習環節,很多同學在做畢業設計的同時進行著兼職、找工作等活動,這對畢業設計的完成是一個障礙,也是無法輕易解決的問題。但是如果在進行畢業設計時教師與學生轉換思路,不簡單的將畢業設計看成是一個教學環節,而看作是連接學生學校生活與社會工作之間的橋梁,不將兩者對立化、矛盾化,這樣能夠緩沖學生的就業壓力對畢業設計工作的影響。指導教師可以建議已就業或有就業意向的學生在選題時,以其工作內容為出發點,發散思路去確定選題。除此之外,教師也應以當下的專業就業方向與市場需求為考量,引導學生進行畢業設計。在畢業設計環節,重視就業方向與市場需求,可以幫助更多的學生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提高就業率。

三、措施:畢業設計改革的新方案

綜合性大學的藝術設計類院系應依托本校的發展優勢,結合專業自身特色,探索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其中跨學科的聯動方式是綜合性大學的優勢之一。工業設計專業畢業設計跨學科聯動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工業設計與藝術設計學科其他專業之間的交融,如工業設計專業畢業設計后期環節所涉及的展示、導向、宣傳與策劃等方面,與視覺傳達、環境藝術設計等均有密切的聯系。二是工業設計學科與相關學科間的相互滲透與綜合。工業設計專業的培養計劃中已經引入跨學科教學,如機械原理、材料工藝、消費心理學等機械專業、管理學專業的課程,這些課程的開設使學生從外觀設計到內部結構及市場營銷方面都形成了比較全面的知識結構,以此作為基礎,再進行畢業設計的跨學科聯動時就能夠更從容的面對。

1.指導教師選擇

首先在指導教師的選擇上可以從傳統的由本專業教師擔任轉向由本專業教師與其他相關專業的教師共同指導,形成“雙師制”。例如學生的畢業設計確定選題為清潔能源汽車設計,由于有很多專業的汽車制造原理及機械方面的知識是藝術類教師不能夠掌控的,所以可以邀請相關專業的教師來共同指導,這樣避免了學生最后的畢業設計成果因不懂技術及機械原理而導致設計流于形式化。在往年的答辯環節,有的學生作品出現汽車設計尺寸夸張,沒有考慮發動機的位置等硬傷。只是做了一個外殼設計,這不利于學生完整認知的構建。因為工業設計是要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過于偏向藝術,不考慮技術層面的內容,就會導致設計結果空洞且泛泛。由藝術與技術兩方面的教師共同指導,各自發揮所長,為學生提供一個全面的教學指導。另外,也可優選專業設計師來校園做畢設指導,這些設計師的優點是兼顧專業內容和實踐信息,他們的視角與教師有所不同,這對學生也是個新穎的開始。但在聘請校外設計師擔任畢設指導時要對其進行前期培訓,幫助了解畢業設計的培養目標等相關專業知識,才能保證指導的正確性。

2.選題及指導環節

指導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選題選擇的多樣化,借助綜合性大學的優勢,增加選題的多樣性,幫助學生建立信心,找到正確的方向。學生在選題中可以設計競賽的主旨作為畢業設計的內容,在競賽要求的框架下進行拓展,可以激發學生的斗志與興趣,改變傳統觀念對畢業設計的抵觸心理,更好的完成設計概念。二是學生完成企業命題,采用真題真做的方法,學生能夠更好的與實踐結合,優秀設計還可被企業采納,對學生的就業也是一種幫助。三是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及四年的認知,選擇具有國際視野的研究項目。例如進行中日自行車設計的比較分析,在過程中學生能夠掌握比較研究方法,了解不同國家文化背景下設計的發展、產業進步比較等理論,在此基礎上進行自行車設計,能夠快速發現現有的設計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設計靈感,產生出優秀設計。四是鼓勵學生在畢業設計中選擇具有創新性和探索性的選題,尊重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自主認識,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例如支持學生將現代設計與傳統工藝相結合,探討設計更深層次的可能性。這一方面能夠產生出很多創新性設計,也給學生打開另一扇窗,要求他們從更高層面來理解工業設計。總而言之,在畢業設計選題環節中,教師的任務主要是以“誘發-發散-引導-拓展-把關”流程幫助學生解放思想,豐富認識,為學生提供多學科支持。在指導過程中,“雙師制”的投入,可以讓學生對設計內容有更清醒的認識,也能夠從藝術感、設計能力與技術認知兩方面進行指導,學生明確了解技術在工業設計過程中的重要性,也幫助他們實現出既有設計美感又有實用功能的優秀產品。同時要鼓勵學生利用好綜合性大學的優勢,尤其是要借助多學科優勢,積極推進工業設計專業在前期設計和后期模型制作過程中其他專業所能提供的技術支持。畢業設計全程中,要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以實證研究、實戰策劃為依托,結合綜合性大學跨學科聯動的優勢,打造創新性優品工業設計。

四、結語

畢業設計始終是工業設計教學的重點環節,是一項要求有一定深度與廣度,充滿自我挑戰的教學內容,也是全面檢驗學生四年收獲的途徑。近年來綜合性大學中開設工業設計專業的院校越來越多,發展雖有局限性,但也有很多可以運用的優勢,只要我們從學生發展的角度出發,開發綜合性大學的優勢,立足國際視野,豐富指導方式方法,尊重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設計自,畢業設計教學一定會取得新的進展,從而推動工業設計教育教學的改革進程。

參考文獻:

第9篇

關鍵詞:供應商選擇;指標權重;蟻群算法;擾動策略

中圖分類號:TK423文獻標文獻標志碼:A文獻標DOI:10.3969/j.issn.2095-1469.2012.02.006

Research on Vendor Selection based on Ant Colony

Algorithm in Supply chain

Hu Xiaojian1,2,Chang Guanghui1,2,Gong Feixiang1,2

(1.School of Management,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Anhui 230009,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optimization and intelligent decision-making ministry of China,Hefei,Anhui 230009,China)

Abstract:The demand for different products, such as prices and quality of the product, impacts the weight of supplier evaluation. This article established a supplier selection model that combines the minimized assessment of comprehensive index values and product evaluation index weight coefficient. The paper constructed the model for this problem with a "disturbance strategy" of the ant colony algorithm and elaborated the solving process. The paper also proved that the established model and the algorithm ar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by using a simulation in Matlab for the procurement process of parts of an automobile enterprise. The paper provides a more practical solution for the vendor selection.

Keywords:vendor selection;index weight;ant colony optimization;disturbance strategy

供應商選擇的研究大致經歷了3個階段:早期的定性方法研究;隨后的定量方法研究;以及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研究。早期的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有直觀判斷法和協商選擇法[1]。1915年由美國的電氣工程師Harris首次提出經濟批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模型后,人們從定性方法開始轉向采用定量方法來選擇供應商,目標是減少采購的經濟批量以減小采購成本。不久,人們注意到影響供應商選擇有很多因素[2],只從庫存和采購成本的角度選擇供應商是不夠的,從而人們將定性與定量方法相結合來研究供應商的選擇。供應商選擇其實質是一個多目標決策問題。目前,關于供應商選擇的決策模型及方法主要有ABC成本法、多目標數學規劃法、層次分析法(AHP)、模糊綜合評判法[3-4]、TOPSIS法、灰色綜合評價法等。結合這些已有的研究方法與現有的決策理論方法解決供應商選擇問題成為研究熱點。

Chaudhryetal[5]用整數規劃方法分析了帶權重的供應商選擇,用數學方法解釋了由多個商業規劃軟件工具算出的整體價格總比由一個商業規劃軟件工具算出的結果好。Zeger Degraeve 等[6]以總擁有成本計算方法建立了供應商的選擇模型,并以鋼鐵行業的某跨國公司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驗證了該模型的正確性。Marcello Braglia[7]使用數據包絡分析(DEA)的方法幫助采購人員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制定可行的采購方法。P.K.H 等[8] 考慮到環境因素對供應商選擇的影響,提出了一種基于環境因素的供應商選擇框架。Cengiz Kahraman等[9]使用模糊層次分析法(F-AHP)建立了供應商選擇模型。

我國的孔原[10]從技術、協作、服務等多方面對供應商選擇進行評估,提出了基于BP神經網絡的供應商評價方法,并說明了供應商選擇實質是一個多目標決策問題。馬祖軍[11]將伙伴聯盟的概念運用在了供應鏈中,描述了在多目標供應鏈聯盟中的伙伴選擇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自適應遺傳算法求解供應鏈聯盟伙伴選擇問題。蔣建國、夏娜[12]在基于蟻群算法的敏捷供應鏈伙伴選擇問題中,提出了一種基于蟻群算法的敏捷供應鏈伙伴選擇優化算法,并通過大量仿真試驗驗證了該方法的有效性。董景峰[13]分析了傳統供應商選擇只是針對單一物資供應過程和面向單一供應商選擇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改進蟻群算法的多供應商選擇問題解決方法,并通過大量的仿真試驗證明了該方法在解決多任務和多供應商選擇問題上是正確合理的。

綜上所述,關于供應鏈中供應商的選擇問題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供應鏈管理合作方式在發掘企業盈利潛能上的作用極大地促進了供應鏈在實踐中的應用。然而,供應商選擇是一個多指標權衡的過程,企業針對不同的產品或原材料可能會對供應商的指標評價權重不同,有的企業更看重產品質量,有的企業則重點考慮產品成本。當產品數量越多、備選供應商規模越大,將供應商自身的指標和企業對產品的需求情況同時考慮進行選擇時,將是一個復雜的組合優化問題。為此,本文引入蟻群算法來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多次仿真試驗得出適合問題的最優參數值,同時為了避免算法較早陷入局部最優,本文還對基本的蟻群算法做了改進,加入了啟發式因子的“擾動策略”。最后,通過某汽車制造企業的簡單實例證明了本文所建立的供應商選擇模型與求解算法是合理有效的。

1 模型建立

1.1 模型的提出

傳統的供應鏈管理中,供應商的選擇主要以價格為評價指標,選取價格為評價指標往往會造成供應鏈不穩定,最終會使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下降[14]。現代供應鏈更強調穩定性,即從長遠的角度建立供應鏈戰略伙伴,因此,在選擇供應商時不能僅僅從價格的角度考慮,選擇合理的評價指標對供應鏈中供應商選擇至關重要,通常選擇時間、質量、價格、交貨期與交貨提前期作為供應商選擇的評價指標[15]。

其中,價格指供應商采購某種原材料的價格;運輸成本指供應商企業運輸原料從原料供應地到下一個目的供應商的總費用;質量指產品滿足企業需要的程度或者滿意度,通常用廢品率表示;交貨期指產品在滿足企業需求的前提下完成訂單的時間;交貨提前期是指供應商實際交貨的時間比計劃交貨時間提前的時間。對企業來說,交貨提前期越大越好。

綜上所述,該問題可形式化描述為:現需要某種物資Ai,從備選的若干個供應商中選擇其中的幾個供應商作為物資的貨源,使其物資成本最低,一方面使參與的企業滿意,另一方面使消費者購買時的價格最低,使上述各項指標參數達到最優。該問題屬于多目標決策問題。

1.2 模型建立

對指標進行無量綱修正,如下:

式中:Spmax、Spmin,Scmax、Scmin ,Sqmax、Sqmin ,Stmax、Stmin ,Samax、Samin 分別為價格指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運輸成本指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質量指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交貨期指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交貨提前期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修正后的指標之和就是模型的評判函數,即

. (2)

選擇供應商的最優結果就是評判函數的最小值。

由于企業對產品或原材料的要求不同,會對供應商各指標的權重[16]有所不同,下面對模型做進一步擴展。

設企業根據產品或原材料給出的指標權重系數集為

式中:分別對應第j類供應商的價格指標權重系數,運輸成本指標權重系數,質量指標權重系數,交貨期指標權重系數,交貨提前期指標權重系數。每一個指標的權重系數可以根據每個指標的影響因素由專家打分法給出。

定義1 指標無量綱修正矩陣

.(4)

該矩陣是由供應商各指標數值經過無量綱修正后組成列矩陣。式中:i表示供應商的種類數; 分別表示第i類供應商各指標的修正值。

根據指標評價權重系數對每一個指標的修正值乘以相應的權重系數得到最終的帶有評價權重的指標無量綱修正值。

定義2 帶有指標評價權重系數的無量綱修正矩陣

(5)

式中:為第i類供應商擁有j類指標評價權重系數集。對所有的備選供應商按照上述方法進行分類,得到最終的指標無量綱修正值集,原問題可轉化為在該集合的每一類節點中找出1個或幾個節點使每個節點的指標值之和最大,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 (6)

式中:E為單位矩陣,求F得最小值是最終目標。

2 問題求解

2.1 問題圖形表示

設某汽車制造企業需要采購n種物資,這些物資由m個供應商供應,根據n種物資的屬性將這些供應商劃分為n類,從而把問題變成n級決策問題。每個供應商可看作一個節點,節點表示第i類第j個供應商。由此,供應商選擇的構造圖如圖1所示。

2.2 基于基本蟻群算法的供應商選擇

蟻群算法[17-18]是受到自然界中的螞蟻行為的啟發而提出的,是由意大利學者Dorigo等人首先提出,大量研究已經初步證明蟻群算法作為一種新的啟發式優化算法,具有較強的魯棒性、優良的分布式計算機制等特點,在求解組合優化問題上有顯著效果。

首先將生成的n只螞蟻隨機放入圖1的第1類供應商各節點上,然后每只螞蟻根據信息素和啟發因子獨立地選擇下一類某一節點,直到走完所有節點為止。表示螞蟻k從節點S(i-1)j轉移到節點Sij的概率。

式中:allowedk={C-tabuk}為螞蟻k下一步可以選擇的供應商的集合;C為所有節點的集合; tabuk為螞蟻k當前走過的所有節點的集合;α為信息啟發式因子,表示軌跡的相對重要性,螞蟻傾向于選擇信息素較多的路徑,α值越大,該路徑的信息素積累濃度就越大,螞蟻選擇該路徑上的供應商的幾率也越大;β為期望值啟發因子,表示能見度的相對重要性,反映了螞蟻選擇供應商的確定性因素的強弱;為啟發函數,表示節點Sij指標值對螞蟻狀態轉移概率的影響。該節點的指標綜合值越大,選擇該節點的概率就越大,因此用該節點指標綜合值的倒數表示為

完成一次迭代后,每條待選線路的信息素被更新為

式中:ρ為信息素的揮發系數;1-ρ為信息素的殘留因子;為本次循環供應商節點上信息素的增量;Q為信息素強度,其大小影響算法的收斂速度;Fk為當前最好解下供應商節點的總成本。

2.3 算法的改進

如果螞蟻多次循環后找到一組供應商,螞蟻在這些供應商節點的信息素濃度就高,則在下一次循環螞蟻仍會傾向于選擇這些供應商,體現了“熟人機制”[19],導致沒有被選中的節點的信息素不斷揮發,最后為0。為了避免在搜索過程中某些節點被“遺忘”,而出現算法停滯,我們采取一種“擾動策略”,其主要思想是當算法出現停滯時即認為已經找到最優解,此時的目標函數值F 最小,被選中的節點上的信息素濃度均高于其它的節點,在螞蟻下一次循環時減小響應節點的啟發式因子α,因此,狀態轉移概率更新為

式中:為擾動因子,當N次循環最優解沒有明顯改進時,EVij/Fk為一定值,此時引入來改變EVij/Fk的值,從而改變α的值,對信息素進行改變。

2.4 算法描述

步驟1 選取各供應商的參數指標,并無量綱修正各個指標參數值,無量綱修正矩陣。

步驟2 初始化參數:α,β,τij(0),ρ,N,Q,設置最大循環次數Nmax。

步驟3 按照圖1隨即放入n只螞蟻到供應鏈的第1類供應商節點上。

步驟4 for k=1 to R

按照改進的具有“擾動策略”的狀態轉移概率公式(11)計算,并設,選擇出下一類供應商節點。

步驟5 當螞蟻遍歷完所有節點時,一次循環結束,根據式(6)計算當前的Fk值。

步驟6 If(Fk==N個循環以前的最小目標函數值)

then

步驟 7 for k=1 to m do 根據式(8)、式(9)、式(10)更新各邊上的信息素。

步驟8 If Nc<Nmax then

清空禁忌表中的數據,

Nc=Nc+1

轉至步驟4

Else

輸出最優解

End If

3 算例及試驗分析

為了驗證上述供應商選擇的數學模型及求解算法的正確性與合理性,以某汽車制造公司采購配件為例,假設該公司欲求購一批配件(共4種),分別為A1,A2,A3,A4。有足夠生產能力滿足其需求的供應商數量為7家,分別為S1,S2,S3,S4,S5,S6和S7,欲從中選出3家供應商采購配件。為便于采購管理與雙方經濟利益,決定每種配件只由1個供應商供應,但1個供應商可同時供應多種配件。對各供應商的評價指標無量綱修正后分別為

V1=[0.621,0.187,0.426,0.789,0.438]T,

V2=[0.857,0.433,0.167,0.451,0.688]T,

V3=[0.364,0.636,0.375,0.583,0.778]T,

V4=[0.526,0.923,0.756,0.781,0.000]T,

V5=[0.481,0.000,0.923,0.902,0.857]T,

V6=[0.500,0.364,0.636,0.273,0.429]T,

V7=[0.583,0.173,0.778,0.526,0.192]T.

企業根據配件的屬性由專家評分法得到這4種配件的指標評價權重系數分別為

W1={0.28,0.12,0.46,0.08,0.06},

W2={0.13,0.32,0.40,0.12,0.03},

W3={0.08,0.07,0.38,0.32,0.15},

W4={0.35,0.26,0.25,0.05,0.09}.

根據式(5)計算得到4類帶有指標評價權重的指標修正值集。

第1類

按照上述算法即從這4類集合中選出3個節點,使其總指標值最小。該算法的關鍵在于選取適當的參數,從式(11)中可以看出,α值越大,螞蟻的轉移概率越大,但是α值過大會使算法極易陷入局部搜索,產生局部最小值;β值的大小反映了啟發式信息受重視的程度;參數ρ表示螞蟻殘留信息素的保留程度,其大小影響算法的收斂速度,過大則殘留信息素“揮發”過慢,算法極易產生停滯現象,過小則殘留信息素“揮發”過快,導致較好的結果不易發現。本文通過試驗確定合適的參數值,圖2是本算法中的3個參數α、β和ρ分別對算法性能的影響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 α=0.5,β=8,ρ=0.4是較合理的選擇。

綜上所述,n=7,m=4,u=3。其它常量初始化為α=0.3,β=10,ρ=0.5,Q=10;τmn(0)=0.01,Nmax=100,mant=20。以matlab為仿真平臺應用文章的算法對汽車公司采購配件的實例進行試驗得到結果如圖3所示。

由圖3(a)可知,處于第1類的第2個節點 S2的目標值最小,因此由供應商S2供應配件A1;第2類和第3類的都是第4個節點S4的目標值最小,則由供應商S4供應配件A2和A3;第4類的節點S6供應配件A4。并由圖3(b)可以看出,螞蟻經過100次循環得到最終的目標最優值為1.2。

為了驗證本文改進的蟻群算法具有較好的搜索能力和收斂速度,將上述問題用基本的蟻群算法進行求解,同時與本文算法進行比較,同樣參數設置為α=0.3,β=10,ρ=0.5,初始放置20只螞蟻,循環100次后的結果如圖4所示。

圖4中,改進后的蟻群算法經過50次的循環搜索后基本達到了最優目標值,基本的蟻群算法在尋優過程中始終比改進的算法慢,經過近70次的循環后才基本達到穩定階段,并且得到的結果略高于最優目標值。由此可以看出本文經過改進后的蟻群算法是有效的。

4 結論

本文考慮到企業對不同產品的需求情況會對選擇供應商的指標評價權重產生影響,將供應商評估指標和產品對指標評價權重系數相結合,建立了供應商選擇的數學模型,并構造了適合問題的改進的蟻群算法。由于蟻群算法在求解過程中容易陷入停滯狀態,為此本文對基本的蟻群算法做了改進,對啟發式因子做了擾動策略。通過試驗證明了本文提出的模型的合理性和算法的有效性,為企業進行供應商選擇提供了一種更為符合實際的方法,對供應鏈管理有很好的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References):

馬士華,林勇.供應鏈管理[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Ma Shihua,Lin Yo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M]. 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2005.(in Chinese)

龔月琴,累勛平. 供應商選擇研究[J].物流技術,2006(3):174-176.

Gong Yueqin,Lei Xunping. Research on Supplier Selection[J]. Logistics Technology,2006(3):174-176. (in Chinese)

邊利,李自如.供應商選擇的模糊多目標最優決策與實證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3):224-226.

Bian Li,Li Ziru. Supplier Selection Model Based on Fuzzy Multi-objective Optimum Decision Making and Empirical Study[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06(3):224-226. (in Chinese)

趙小惠,孫林巖.供應鏈中供應商選擇模糊方法[C]//第1屆國際機械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12-15.

Zhao Xiaohui,Sun Linyan. A Fuzzy Method for Supplier Selection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C]//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Beijing:Mechanicl Industry Press,2000:12-15.(in Chinese)

Bi Weining,Ru Qinyao. Supplier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via Taguchi Loss Functions and an AHP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nfacturing Technology,2006(27) :36-39.

BAYAZIT O,KARPAK B,YAGCI A.A Purchasing Decision:Selecting a Supplier for a Construction Company [J].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2006,15(2):217-231.

劉曉.基于供應鏈的供應商選擇模型與算法[J].儀器儀表學報,2005(8):890-892.

Liu Xiao. Models and Method for Supplier Selection Based on Suppluy Chain[J].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e Instrument,2005,26(8):890-892.(in Chinese)

GHODSYPOUR, BREIEN C O.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Supplier Selection Using an Integrate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Linear Programming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8(56-57):199-212.

FENG W D, CHEN J,ZHAO C J. Partner Selection Process and Optimization Model for Virtual Corporations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s [J].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ci & Tech),2000,40(10):120-124.

孔原,劉覽.基于BP神經網絡的供應商評價方法研究[J].價值工程,2007(6):89-92.

Kong Yuan,Liu Lan.The Method Research about the Supplier Appraises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J]. Value Engineering,2007(6):89-92.(in Chinese)

馬祖軍.基于遺傳算法的供應鏈聯盟伙伴選擇[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3(9):81-84.

Ma Zujun.Partner Selection of Supply Chain Alliance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s[J].Systems Engineering Theory and Practice,2003(9):81-84.(in Chinese)

蔣建國,夏娜,張國富,等.基于蟻群算法的敏捷供應鏈伙伴選擇[J]. 系統仿真學報,2006(12): 3377-3379.

Jang Jianguo,Xia Na,Zhang Guofu,et al. Partner Selection of Agile Supply Chain Based on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J]. 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2006(12):3377-3379. (in Chinese)

董景峰,王剛,呂民,等. 基于改進蟻群算法的多供應商選擇問題求解[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 2007(8):1639-1644.

Dong Jingfeng,Wang Gang,Lü Min,et al.Muti-supply Selection Problem Solution Based on Improved Ant Colony Algorithm[J].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2007(8):1639-1644. (in Chinese)

謝君,胡容兵.供應鏈的合作伙伴選擇方法綜述[J].價值工程,2005(1):43-46.

Xie Jun,Hu Rongbing. Supply Chain Partner Selection Method [J]. Value Engineering,2005(1):43-46. (in Chinese)

劉曉,李海越,王成思.供應商選擇模型與方法綜述[J].中國管理科學,2004(12):139-147.

Liu Xiao,Li Haiyue,Wang Chengsi. Survey of Supplier Selection Model[J].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2004(12):139-147. (in Chinese)

楊和雄,李崇文.模糊數學和它的應用[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0.

Yang Hexiong,Li Chongwen. Fuzzy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M].Tianjin:Tian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0. (in Chinese)

胡小兵,袁銳,黃席樾,等. 蟻群算法原理的仿真研究 [J]. 計算機仿真, 2004(8):125-127.

Hu Xiaobing,Yuan Rui,Huang Xiyue,et al. Simulation Research on the Principle of Ant Colony Algorithm [J]. Computer Simulation, 2004(8):125-127. (in Chinese)

DORIGO M,STUTZLE T. Ant Colony Optimiza-tion[M].U.S:MIT Press, 20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萨迦县| 莱芜市| 图木舒克市| 营山县| 阿鲁科尔沁旗| 庄浪县| 阿图什市| 平乡县| 定陶县| 广东省| 南陵县| 谷城县| 天气| 高清| 航空| 东明县| 休宁县| 益阳市| 建阳市| 永丰县| 长宁区| 恩平市| 岳池县| 获嘉县| 漳州市| 高碑店市| 内黄县| 北海市| 平舆县| 通化市| 济源市| 阿克| 肥西县| 麦盖提县| 泗阳县| 西乌| 大新县| 师宗县| 桐乡市| 周口市| 蒲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