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金屬材料論文

金屬材料論文

時間:2022-10-24 22:51:3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金屬材料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金屬材料論文

第1篇

1.1鎳鉻合金鎳鉻合金曾是我國廣泛使用的牙科合金,鎳鉻合金的抗腐蝕能力不僅與材料組成有關,還與表面氧化膜特性有關,例如氧化膜的組分、厚度、穩定性等。近年來鎳鉻合金的腐蝕問題已得到了廣泛關注[14]。有研究指出,鎳鉻合金在口內有嚴重的腐蝕行為并伴隨高水平的離子析出。Dekon等[16]的研究發現浸泡于含氟漱口水使鎳鉻合金的表面粗糙度,鎳鉻合金的腐蝕程度增加,耐腐蝕性能減弱。Subari等對4種鎳鉻合金在人工唾液及3種漱口水中耐腐蝕性的研究發現,含氟漱口水中鎳鉻合金的腐蝕較嚴重,表明氟離子會降低鎳鉻合金的耐腐蝕性能。

1.2銀汞合金牙科銀汞合金耐腐蝕性被認為是因為其表面表淺、纖薄的類膜狀結構,此結構主要由氧化錫、水合錫和氫氧化鋅組成,此層薄膜的形成和消失會引起銀汞合金腐蝕率的改變[18]。有研究結果顯示浸泡于人工唾液中銀汞合金的表面薄膜仍存在,而浸泡在含氟漱口水中后銀汞合金的表面薄膜喪失,表明氟離子會降低銀汞合金的抗腐蝕性能[19]。

1.3貴金屬合金銀鈀合金的腐蝕行為與非貴金屬合金不同,它與口腔中含有的氯化物硫氫酸根作用形成復合物,在其表面會形成難溶的鹽層,釋放非貴金屬離子極少[20]。但也有研究表明,在含氟漱口水中其表面薄膜可迅速喪失,耐腐蝕性能明顯降低,表現出對氟離子的高度敏感性[21]。高貴金屬合金有著良好的抗腐蝕性能,Ayad等[22]對不同組分的高貴金屬合金的研究表明:其零電勢電位和腐蝕電流密度均值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含氟環境中的研究也證實,氟離子對高貴金屬合金耐腐蝕性能的影響相較于非貴金屬而言極小[23]。

1.4對比研究不同金屬的耐腐蝕性是不同的,而氟離子對它們的耐腐蝕性的影響也有所差異。大量研究表明,氟離子對鎳鉻合金、銀鈀合金、純鈦的耐腐蝕性能影響較大,對高貴金屬及高鈷鉻鉬合金的影響相對較小,而鈦合金中所含金屬成分的不同對其在含氟環境中的耐腐蝕性能亦有影響。程瑋等[24]通過動電位極化曲線法對鈷鉻合金、純鈦、高鈷鉻合金的電化學腐蝕行為的研究發現:氟離子可影響口腔中的鈷鉻合金、純鈦、高鈷鉻鉬合金的耐腐蝕性,高濃度的氟會降低金屬的耐腐蝕性,氟離子對3種合金抗腐蝕性能的影響從大到小依次為:純鈦、鈷鉻合金、高鈷鉻鉬合金。對3種合金表面粗糙度及形貌的觀察也證實:在不含氟人工唾液中,鈷鉻合金、高鈷鉻鉬合金輕微腐蝕,出現腐蝕孔,而純鈦表面未見明顯腐蝕孔[25]。當人工唾液中添加氟離子后,3種金屬腐蝕程度增加,且隨著氟離子濃度升高而加重,純鈦和鈷鉻合金尤為明顯,可見較大腐蝕孔,高鈷鉻鉬合金較其余兩種合金腐蝕輕微。袁俊等[23]運用電化學技術對不同烤瓷合金金屬電化學腐蝕性能的研究發現:氟離子環境使經過處理的烤瓷金屬的耐腐蝕性能下降,腐蝕速度加快。4種金屬的腐蝕電位值排列的順序為:金合金、純鈦、鈷鉻合金、鎳鉻合金,即氟離子對金合金的腐蝕傾向最小,而對鎳鉻合金最大。金合金與純鈦耐腐蝕性能較強,其次是鈷鉻合金,鎳鉻合金最差。此研究中的鈷鉻合金在含氟環境中的耐腐蝕性能低于純鈦,原因可能是在烤瓷加工后,鈷鉻合金中的Cr、Mo元素減少,從而使得其耐腐蝕性能下降[26]。Mareci等[21]通過電化學阻抗譜分析法測得銀鈀合金、鎳鉻合金、純鈦、Ti12Mo5Ta鈦合金浸泡于人工唾液和含氟漱口水后合金表面薄膜情況,同時電鏡觀察合金表面形貌的變化,發現在含氟漱口水中的金屬耐腐蝕性均降低,其中耐腐蝕性能由高到低為Ti12Mo5Ta、純鈦、鎳鈦合金、銀鈀合金,浸泡于含氟漱口水中的銀鈀合金的表面薄膜完全喪失,表明銀鈀合金在含氟環境中的耐腐蝕性能顯著降低,而Mo元素的加入可提高鈦材料對氟離子的抵抗性。同時有研究表明在純鈦材料中加入Pt、Pd、Cu、Ag、Cr等元素也可增強鈦在含氟酸性環境中的耐腐蝕性能[27-28]。

2影響氟離子對牙科金屬耐腐蝕性的因素

2.1氟離子濃度在不同氟離子濃度中,牙科金屬的耐腐蝕性能所受到的影響是不同的。研究表明,氟離子的濃度與其對牙科金屬耐腐蝕性能的影響成正相關,低氟離子濃度的環境很少對耐腐蝕性能較高的金屬(如高鈷鉻鉬合金、金合金等)產生影響,而隨著濃度的升高,氟離子的作用則趨于顯著,高氟離子濃度對金屬耐腐蝕性能的影響明顯增加[2,24,29]。

2.2pH值目前已有文獻證實在酸性條件下,金屬表面的氧化膜生成速度減慢,且更易于溶解,金屬的抗腐蝕性能下降。不同學者的研究顯示,pH值與氟離子對金屬的抗腐蝕性能的影響有著協同作用,在微酸環境中氟離子對金屬材料耐腐蝕性的影響增大,偏酸性的人工唾液可加快金屬和氟的反應而加速其腐蝕,氫離子濃度的增加還可使金屬表面鈍化速度減慢而降低其抗腐蝕性能。

2.3表面處理一般把金屬表面防護和改性稱之為金屬材料表面處理,恰當的表面處理可以改善牙科合金的耐腐蝕性。翁維民等[36]的研究發現鎳鉻合金表面的氮化鈦涂層能提高鎳鉻合金在含氟環境中的耐腐蝕性能,同時也可提高其耐磨性。在鈦金屬表面制備致密的氮化鈦硬質薄膜,也可隔絕氫氟酸與鈦金屬的接觸,鍍膜后鈦金屬表面腐蝕傾向減小,腐蝕速度減慢,耐腐蝕性增加。對純鈦進行陽極表面氧化處理的研究也證明,陽極表面氧化處理可增強純鈦在含氟環境中的耐腐蝕性能。

2.4其他因素口腔是個復雜的環境,氟離子對牙科金屬耐腐蝕性的影響也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除氟離子濃度、pH值及金屬的表面處理外,氧含量、蛋白質等均影響著氟離子對牙科金屬的耐腐蝕性。Nakagawa等的研究證實,在低氧濃度下即使低濃度的氟離子都會促進鈦及鈦合金的腐蝕,降低其抗腐蝕性能。對高鈷鉻鉬合金、鈷鉻合金的研究也發現在低氧濃度下氟離子對金屬耐腐蝕性能的影響顯著增強。Ide等發現低濃度的白蛋白就能抑制氟離子對鈦的腐蝕作用,其原理是蛋白質可迅速附著于鈦及其合金表面的氧化膜上,隔絕氟與鈦的接觸。

第2篇

1專業人才匱乏

金屬材料熱處理節能新技術的應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技術指導的,在工業生產中一些企業缺乏這類的專業人才,即使在一些企業中存在專業人才也都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老工人,對于企業來說,缺少一些新鮮血液的注入,專業的技術人才非常匱乏。近年來,金屬材料熱處理的企業在不斷的增多,對于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斷的增大,因此專業人才的匱乏是目前金屬材料熱處理節能新技術應用受阻的原因之一,培養專業技術人才,促進企業生產發展成為目前首要解決的問題。

2金屬材料熱處理節能新技術的應用

2.1化學熱處理薄層滲透技術在工業生產當中,熱處理技術是一些金屬材料的性能得到保障的前提基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化學熱處理薄層滲透技術是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技術手段,在傳統化學概念當中,化學元素深入金屬表層會嚴重的影響金屬材料的性能,但是這一技術的運用,打破了這一傳統的觀念,從技術手段方面得到了突破。在傳統的熱處理技術當中,加熱的時間通常都是比較長的,長時間的加工過程自然會造成耗電量的增加,并且也會產生一定的污染。為了改善這樣的狀況,運用化學熱處理薄層滲透技術能夠有效的緩解,實現高效節能的目的,相對于之前的技術手段來說,新節能技術的應用能夠節約大量的電能,并且相比于傳統生產來說能夠極大的提升生產效率。實現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生產目的,并且對于環境的污染也是比較小的,從節能減排到環境污染等多個方面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2激光熱處理技術激光熱處理技術主要是運用激光束對金屬表面進行合金化或者是硬化處理,高功率高密度的激光束能夠改變金屬表面的性質,這是其他傳統技術手段做不到的。激光具有很強的穿透性,能夠使金屬的表面快速的達到臨界熔點,進而金屬表面就會發生變化,逐漸的硬化。經過激光改變過后的金屬表面特性一般都是比較優良的,硬度會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耐磨性也會增強,另外金屬組織的細密程度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這對于金屬來說是難得的改變,能夠有效的提升金屬產品的性能。在傳統金屬熱處理加工過程中,一些特殊部位的處理通常是一項比較困難的工作,利用激光熱處理技術就能夠輕松的解決這一問題,對于一些管孔、微小的區域或者是深溝等特殊部位也能夠進行硬化。在熱處理過程中計算機技術的運用也極大的提高了整個加工過程的自動化程度,使得生產加工的過程更加數字化、智能化,機械控制處理的過程中更加有利于節能的實施。

2.3真空熱處理技術對于金屬部件來說,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金屬的氧化問題,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也重點的考慮這一問題,運用真空熱處理技術能夠在無氧介質的條件下對零件的內部進行處理,避免零件內部出現氧化的現象。運用真空熱處理技術能夠省去大量的生產設備,生產過程所用的時間可以變得更短,另外高新技術的運用能夠極大的縮短生產的周期,能夠有效的提升生產效率。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可以知道,真空熱處理技術的運用是比較先進的技術手段,通常在將抽成真空的部位沖入一些惰性氣體,惰性氣體的性質比較穩定,不容易與外界的物質或是氣體發生化學反應,是一種很好的填充氣體,在真空技術當中常用的就是對流傳熱方式,這種方式使得加工的速度更加迅速并且均勻。

2.4振動時效處理技術振動時效處理技術的應用主要是為了能夠使加工的金屬器件更加的穩定,無論是在外形上還是使用壽命上進行進一步的鞏固,防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變形或是開裂的現象。在傳統的工藝當中,采用的方法就是利用熱處理爐進行低溫的長時間加熱,這樣做雖然能夠起到穩定性能的作用,但是所需的時間比較長,耗費的成本比較高,對資源以及生產效率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振動時效處理技術的運用是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的改變,主要是利用了不同頻率的諧波達到共振來實現的,由計算機控制,這樣的時效加工過程能夠極大的節省時間,并且周期比較短可以節省大量的電能,最終的加工效果也是比較好的。

總而言之,金屬材料的熱處理節能新技術的運用涉及到很多方面的技術問題,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但是也是促進環境保護以及能源節約的有效手段。這項新技術的應用應該受到高度的重視,這對我國的節能環保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并且新技術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能夠促使我國朝著低消耗、高效率、低污染的可持續發展方向前進。

作者:門志遠單位:河北鴻康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第3篇

關鍵詞:接地網;耐蝕金屬材料;電化學測試

1引言

變電站容量的擴大對接地網安全運行的要求更為嚴格,對接地體的熱穩定性的要求更高。在我國,由于資源、經濟等原因,接地網所用的材質主要為普通碳鋼。接地網腐蝕通常呈現局部腐蝕形態,發生腐蝕后接地網碳鋼材料變脆、起層、松散,甚至發生斷裂。某鹽堿性土壤變電站現場與接地網連接的普通碳鋼試片埋置2年后的表面情況。一般性土壤變電站現場與接地網連接的普通碳鋼試片埋置226天后的表面情況。無論在鹽堿性土壤中還是在一般性土壤中,接地網的碳鋼試片腐蝕是非常嚴重的,其表面有許多局部腐蝕坑,試片邊緣也不完整。

腐蝕是導致接地體事故擴大的一個主要原因。因為對于運行多年的接地網而言,由于腐蝕性土壤環境中的電化學腐蝕以及電網設備等運行中的泄流造成的腐蝕使得接地體截面減小,甚至斷裂,造成接地性能不良,不能滿足熱穩定性的要求,因而電路電流將會燒壞接地網,使得變電站內出現高電位差,造成其它主設備的毀壞事故,還會危及人身安全。由于接地網埋設在地下,一旦腐蝕嚴重到使接地網的接地電阻不合格,甚至局部斷裂時,對接地網的翻修改造是相當費勁和困難的,費用也是巨大的。因此防止接地網腐蝕,保證接地性能的穩定性,延長接地網的使用壽命,是電力系統安全經濟生產所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對于接地網防腐蝕的研究,目前國內主要有兩條路線[1],一是研制耐蝕性能優良而且經濟性好的導電材料以取代目前普遍使用的碳鋼;二是采用電化學保護技術以減緩正在服役的接地網的腐蝕速度,延長使用壽命。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接地網防蝕研究及應用”課題組經過長期大量的試驗,已經篩選出耐蝕性能優良且價格合理的材料,可以取代目前廣泛使用的普通碳鋼。

2試驗情況

由于接地網土壤腐蝕是一個緩慢過程,因此為了能快速優選出所需的材料,在實驗室里進行了電化學測試,試驗測試方法包括極化曲線、交流阻抗和動電位掃描。由于變電站接地網要承受雷電流及電網不平衡電流的泄流作用,因此在對材料進行篩選時必須了解材料的耐電解電流腐蝕的性能,為此在實驗室里進行了材料的電解試驗。試驗所用土壤介質的理化性質分析結果,其自腐蝕電位為-688mV。根據德國DIN50929土壤腐蝕性評價標準評價該土壤為腐蝕性土壤[2]。試驗所篩選的材料為2種稀土鋼材(CL4和CL5)及3種常見表面處理的合金鋼(CL1、CL2和CL3)。為了便于對比,試驗還使用了普通碳鋼及鍍鋅鋼。根據實驗室初步試驗的結果,在變電站現場土壤中埋置了一定數量的材料試片以了解材料在變電站土壤現場中的耐蝕性能。

(1)極化曲線測試

1)試驗條件

試驗采用三電極體系,即工作電極、參比電極和輔助陽極。其中工作電極是將各種材料制作成體積為1cm3的小塊,留出一表面作為研究面,其余表面用環氧樹脂密封;參比電極為飽和甘汞電極,通過魯金毛細管插入電解池;輔助陽極為鉑電極。試驗介質為土壤水土比為5:1的浸出液。試驗所用儀器為TD3690型恒電位儀,HD-1A型信號發生器及3086-1AX-Y型記錄儀。

試驗時,起掃電位的選擇是陽極極化時起掃電位比自腐蝕電位低100mV,陰極極化時起掃電位比自腐蝕電位高100mV。每次掃描的速度為2mV/s。

2)試驗數據處理

采用BETACRUNCH(VERSION)程序進行計算。

(2)交流阻抗測試

1)試驗條件

試驗采用三電極體系,介質為水土比為5:1的土壤浸出液和水土比為2:1的泥漿,試驗使用的儀器為EG&G公司的交流阻抗測試儀,包括鎖相放大器,M283恒電位儀。計算機3個硬件部分通過GPIB總線連接起來。軟件為M398阻抗數據專用測量軟件。

2)數據處理

以頻率最低處的阻抗值(|Z|0.05)來表征材料在介質中的耐蝕性能。|Z|0.05越高,說明材料的耐蝕性能越好,反之亦然[3]。

(3)電解測試

電解時試驗材料與直流電源正極連接,用石墨棒作為陰極與直流電源的負極連接,電解所用介質為變電站土壤的水土比為2:1的泥漿,電解時間為3h,電解電流為64.0mA,槽壓為150V。

3試驗結果和討論

3.1極化曲線測試

極化曲線測試試驗的結果可見,在這些土壤介質中,材料CL1、CL2的腐蝕速率較其它材料低,其耐蝕性能較好。

3.2交流阻抗測試

試驗結果可見,材料CL1、CL2的阻抗值明顯高于其它材料,比普通碳鋼高出2個數量級。材料CL4、CL5的耐蝕性能與普通碳鋼差不多,甚至有時還不如普通碳鋼。

3.3電解測試

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鍍鋅鋼耐電流電解腐蝕性能較差,材料CL1和CL2的耐電流電解腐蝕性能較好,其耐蝕性能比普通碳鋼要高得多。電解結束后觀察材料表面可以看出,鍍鋅鋼表面的鍍層出現了局部剝離現象,而其它材料表面均沒有出現這種現象。

?

3.4現場埋置試驗

不同材料制作的試片在變電站現場土壤中埋置624天后挖出,經過表面處理后測定材料的腐蝕速率,結果可見,材料CL1和CL2的腐蝕速率較碳鋼及鍍鋅鋼要小得多。

同種材料,當與接地網連接時其腐蝕速率高于接地網不連接時的腐蝕速率,原因是與接地網連接的試片除了要受到土壤自然腐蝕作用外,還要受到變電站接地網泄流時的電流電解腐蝕。

在變電站土壤現場埋置試驗過程中發現,與接地網連接的鍍鋅鋼材料在不到1年時間其表面鍍鋅層就已經被電解腐蝕掉,而未與接地網連接的鍍鋅鋼材料其表面鍍鋅層卻完好。從現場埋置材料試片測定的腐蝕速率結果也可以看出,鍍鋅鋼用作接地網材料時其耐蝕性能較普通碳鋼沒有多大提高,因此用鍍鋅鋼材料來延長接地網使用壽命意義不大。

4結論

(1)在土壤腐蝕性較嚴重的地區,為了延長接地網使用壽命,在設計時往往考慮采用鍍鋅鋼。其防腐蝕的原理是鋅的腐蝕電位較普通碳鋼的低,在土壤介質中鋅優先被腐蝕掉從而保護了普通碳鋼,達到延長碳鋼使用壽命的目的。在沒有電流作用下,鍍鋅鋼的使用壽命的確較長,在變電站土壤現場埋置試驗的結論也是如此。但是作為接地材料,由于其要受到接地電流的作用,鍍鋅鋼表面的鍍鋅層很快就會被電解掉,因而鍍鋅鋼對延長接地網的使用壽命實際作用不大。

(2)根據實驗室電化學測試的結果可知,無論是在土壤浸出液中還是在土壤泥漿中,材料CL2的耐蝕性能較其他材料的耐蝕性能好,是普通碳鋼耐蝕性能的5~7倍。

(3)經試驗測試表明,材料CL1和CL2的耐蝕性能較普通碳鋼要強得多,這對于延長變電站接地網的使用壽命,確保接地網安全經濟運行具有重大意義。同時考慮材料的經濟性及來源等因素,本文推薦用非銅質材料CL2替代普通碳鋼用于接地網防腐蝕。

參考文獻

[1]許崇武,胡學文,彭泉光,等.接地網防蝕研究及應用[R].武漢:武漢水利電力大學,2000.

第4篇

1.1構建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實驗教學體系

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實驗教學的改革必須突破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的,以培養創新能力為主線,采用核心化、多層次實驗教學體系結構。核心化是指服從實驗目標,以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為核心;多層次是指實驗內容設置劃分多個層次:基礎無機非金屬材料科學實驗(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綜合型實驗(學科間交叉)、專業設計型實驗。精煉基礎(無機非金屬材料科學基礎實驗、玻璃工藝實驗、陶瓷工藝實驗、水泥工藝實驗)實驗內容,使其與理論知識同步,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小綜合實驗為輔,既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又培養實驗基礎技能與應用。在大三下學期增加綜合型實驗,此類實驗內容為至少兩個二級學科之間的交叉,這樣可以鞏固學生的實驗技能,并且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關聯,使學生能獨立完成實驗方案確定、原材料檢測、材料制備、材料性能檢測、材料結構分析等實驗內容,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在大四上學期,為了幫助學生就業以及進一步深造和后面的畢業論文打下基礎,增加專業方向設計性實驗,以設計為主,講究與工廠實際內容和研究熱點相符的研究型實驗,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創新意識。另外,新的實驗教學體系要加強對學生的個性發展,實驗內容應設立必做實驗項目、選做實驗項目和研究性實驗項目,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

1.2采用利于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的實驗教學方法

(1)在實驗教學中,改進實驗教學方法,采用電子視聽設備和多媒體網絡技術等多種輔助教學手段,將原來分離的理論課及實驗課教學合二為一,使原來課堂上枯燥乏味的專業課及實驗課變得生動形象,易于理解。通過下載精品課程實驗錄像,展示實驗儀器的內部結構及操作方法。通過自制和下載FLASH動畫展示實驗原理及實驗過程中的細小變化,通過到企業拍攝的生產實況錄像給學生一個真實的生產環境。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將生澀、抽象、難懂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尤其對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中的大型及昂貴的工廠設備原理、設備、方法的理解與掌握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為學生提供反復觀摩實驗過程,加深理解實驗原理的機會。

(2)在實驗過程中,改變實驗指導方法,強化學生能力培養。采取“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變“被動”實驗為“主動”實驗。使實驗教學的各個環節、各個層次都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師只提供指導,實驗由學生自主完成。這樣就要求學生實驗前必須認真準備,查閱相關文獻,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和數據表格等。通過實驗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成為主動實驗的參與者、探索者。讓學生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實驗效果,增長實驗經驗,鍛煉實驗技能。實驗結束后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實驗中的問題。

1.3建立科學、公正的考核體系

實驗教學的考核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新的實驗教學模式應改變傳統以實驗報告作為主要評分依據單一考核方式,對不同類型實驗采取不同的考核手段,使考核更加客觀公正,并且讓不同類型的學生發揮各自的特長,亦可有效杜絕實驗報告抄襲和雷同的現象。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實驗教學的考核重點應是對學生綜合實驗技能的掌握程度、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核。對于基礎性實驗的考核以實際操作與實驗報告為評價依據,其中實際操作現場考核,實驗報告應為學生獨立完成的,無固定模板,教師對其做出綜合判斷,兩項綜合評定為其最終成績;對于綜合性實驗的考核,以答辯的形式評定成績,采取抽簽的形式,確定每個選擇答辯評定成績的學生必須答辯的實驗題目和內容,答辯結束,要求學生針對答辯題目與內容提交自己答辯情況分析和最佳答辯結果書面報告。教師依據學生就實驗內容設計與結果分析方法等問題的答辯和書面總結情況評定學生成績。對于設計性實驗的考核,可建議學生撰寫相關的科技論文,通過引導學生針對所做的實驗內容,有目的的查閱文獻、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以論文的形式呈交實驗報告,全面鍛煉學生的研究與創新能力。

1.4增加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實驗室安全課程

筆者在美國訪學期間對美國大學實驗室安全教育系統(EHS)印象深刻,其教育形式多樣,內容齊全,非常值得我們借鑒。為此,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實驗教學新模式中應引入類似美國EHS管理系統。無機非金屬材料實驗室要強制實行安全訓練課程及考試制度,實行硬性的安全教育和實驗室準入制度。在進入實驗室之前,每個學生都必須進行安全培訓與考核,最好相關部門建立一套安全教育網絡學習系統,設立包括一般實驗安全、安全用電、防火、逃生以及如何使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實驗品等在內的多個專門培訓課程,并通過考核作為進入實驗室的前提條件,考試不合格者禁止進入相關實驗室,必須重修合格后才準進入實驗室。另外,還可以借鑒美國高校的做法,拍攝不同內容的專題安全教育影片,放到相關網絡系統中,供有需要的人員下載或在線觀看和使用。

2結語

第5篇

關鍵詞:本科生 科研實踐能力 實踐環節 實驗室平臺 學科優勢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7-0302-02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職業的多樣性,對工科畢業生應具備的能力與目前傳統教學環節周期性長、畢業生對工作的適應性差、培養的學生類型單一等提出了挑戰。培養、提高本科生的科研實踐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學校的政策、教師的能力與積極性、教學實驗平臺的建設與管理等諸多方面。根據材料工程專業的特點,我們對本科生的科研實踐能力培養進行了以下嘗試。

一、強化實踐環節的教學,改革實踐教學模式

從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出發,首先對教學計劃進行的調整,金屬材料工程的總授課計劃學時從2 600學時降低到2 300學時,但原有課程中的實驗學時不減少。獨立開設的與專業有關的實踐環節從原來的14周(金工實習3周、認識實習3周、生產實習4周、畢業實習3周)增加到20周(金工實習3周、認識實習3周、專業技能訓練4周、專業課程設計6周、畢業實習3周)。通過調整內容、增加實踐周數,為提高本科生的實踐能力奠定基礎。在上專業課課前進行認識實習,使學生對材料的生產加工過程及設備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在專業課進行過程中,將原有的生產實習改為專業技能訓練。專業技能訓練以專題的形式進行,內容包括金屬及合金的熔煉與鑄錠過程及其組織性能研究、合金材料的擠壓與軋制過程及材料的組織性能研究、熱處理工藝與合金組織性能關系研究、模具設計與制造等方向。結合教師的科研課題,擬定15~20個專題,供學生選擇。學生也可自行選擇研究課題,由教師指導完成研究計劃。實訓結束后,學生可以跟隨教師的科研團隊繼續研究,并將其研究內容作為畢業研究論文提交。學生參與課題的時間可以從一個短學期到一年半。通過參與一個完全的科研過程,不但所學理論知識得到鞏固,熟練掌握各種儀器設備的使用,而且熟悉了整個科研的工作過程。幾年來的教學實踐也證明,該教學模式可以使每一位大學生都能經過系統的、基本科研能力的訓練。在第七學期增設為期6周、四個方向的專業課程設計,全面培養學生在金屬材料專業方面的工程設計能力,為本科生的就業奠定基礎。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論文)以從業為目的,以適應工作內容要求為宗旨,學生既可以在學校完成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工作,也可以到就業單位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在單位進行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所在單位需有專人指導學生。在校學生,由教師根據學生的就業方向幫助學生制定畢業設計(論文)內容,并指導學生完成計劃。通過畢業設計(論文)活動,縮短了學生到工作單位的適應期。通過遞進式實踐教學活動,較好地實現了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實踐科研能力的目的。

二、開放實驗室平臺建設是保證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基本條件

實驗室是完成實踐教學的重要基地,改善實驗室的硬件,通過人性化的管理是實現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前提。在學校的支持下,金屬材料工程實驗室已經建設成為校級重點、免費、開放實驗室。利用省部共建項目基金,投資近千萬添置、更新了適合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儀器設備,金屬材料實驗室目前是江西省教育廳“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建設項目。通過以上教學模式及教學方式的改進,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的實驗內容、實驗類型、設備水平及實驗環境更趨于合理。金屬材料工程開放型實驗室基本實現全天,開放不僅僅是時間意義上的開放,還包括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計劃的制定、實驗方案的實施都由學生自主進行,教師作為配角參與、建議、指導本科生的科研實驗活動。通過科研實驗,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發現問題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導師是實現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關鍵

強化、發揮導師在本科生科技能力培養中的作用。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具有較強的師資科研能力、豐富的教學經驗、對教學工作勤懇、敬業。這些導師既是學生科研活動中的指導教師,也是學生學習的版樣。從大學二年級開始,由同學自愿報名選擇導師。通過參與科研活動,學生的專業知識、科研能力、工作方法、社交能力、團隊意識都有很大的提高。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導師。因此,在這些同學參與教學科研活動的同時,充分調動這些同學的積極性,利用同齡人之間容易溝通、相互影響力大等特點,使他們在其他同學中起到帶頭、影響作用,從而達到調動全體同學主動學習、參與科研的目的。由于每位導師都有研究課題、加之開放的實驗室、檢測平臺等,為所有有興趣參與科研的同學提供的非常好的學習條件與環境。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進行規范的訓練是科研人才培養的必要過程。同學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從一個短學期到一年半不等的參與科研活動的時間。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也保證學生有機會按照自己的個性發展。在整個參與科研團隊活動中,實驗室主要起到一個硬件平臺作用,導師起幫扶作用。這種教學模式,學生容易獲得自信心、建立主人翁意識。

四、讓學科優勢成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沃土

金屬材料工程是江西省“九五”、“十五”、“十一五”重點學科、省級品牌專業、省級示范碩士點,并建有國家銅冶煉和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鎢與稀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鎢資源高效開發及應用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有色金屬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銅冶煉和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很多教師主持參與國家和省部級以及企業科研項目,并在長期的科研工作中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向,如高性能銅加工新技術開發及應用研究、新能源材料制備技術及應用基礎研究、鎢及稀土新材料制備與應用研究、材料設計及組織性能控制理論與應用研究等。本科生在參與教師的課題活動過程中可以更加了解學科的前沿發展方向及內容、領會科研工作的切入點、找到從事科研工作的感覺。在參與科研的工作的過程中,也切實體會到常言所說的“要想到達頂峰,必有巨大付出”。通過艱辛的科研勞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團結協作、戰勝困難的意志,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及世界觀。通過參與科研,加深了對理論教學的認識與理解,更加激發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自身素質,企業也非常歡迎這種具有一定獨立工作能力的畢業生,同時,材料工程專業的考研率及考研升學率都有提高。

五、開展科技論文競賽活動,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的舞臺

每年學校和分院都分別開展本科生科技創新論文競賽活動。該活動不僅給本科生提供了一個展示參與科研成果的舞臺,而且也是同學之間交流、學習好場所。對所參與科研活動的同學來說都有一個從感性階段,上升到理性階段的飛躍。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學生的科技論文寫作能力得到提高。為了寫好科技論文,學生會積極主動、認真地閱讀外文文獻,這促進了大學生的專業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使我們培養出的學生更加適合“外向型”人才的需求。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生的能力培養的長期成效要靠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歡迎程度及畢業生在單位的工作能力來證明。注重實踐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創新意識、增強實際動手能力的必經之路。在教育改革縱深發展的今天,解放思想,勇于實踐,大膽探索新時期教書育人之道,已經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實踐證明,“以課題研究為主線,培養學生綜合創新能力”實踐教學環節是高等院校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通過學校支持、教師努力、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實現大學生科研能力及綜合素質的提高,更好地適應工作要求,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鄧輝,李炳煌.大學生實踐能力結構分析與提升[J].求索,2008,(3):162-163.

[2]鐘蓮云,吳伯麟.科技活動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07,(31):150-151.

[3]邵光杰,金曼,楊弋濤.培養大學生科技實踐能力的一些嘗試[J].上海大學學報,2009,(2):15-16.

[4]甘靈,張光遠.大眾化背景下加強工科學生實際環節的探討[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71-75.

[5]李勇,黃炳輝,殷凱.完善工程訓練體系培養高素質人才[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5):143-145.

[6]成瓊,郝建平,劉牧眾.培養綜合工程素質創新工程訓練模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8):130-132.

Research of Practice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CAI Wei,RAO Ke,LIU Gan-hua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terials Engineering Faculty,Ganzhou 341000,China)

第6篇

關鍵詞: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英語-ESP;創新意識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0-0078-02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世界各國都在尋求新的節能材料,同時對材料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大到火箭用材料,小到居家碗盤所用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正在不斷地向世人展示著它的獨特魅力。新材料的開發與應用依托于材料研究中的創新思維,更依托于具有創新精神的材料科學的科研、技術人才,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培養。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怎樣才能讓學生們在這全球化進程中不做聽不懂看不懂的文盲,怎樣才能讓學生們在掌握世界材料領域發展的新動態的前提下,創新發展出中國自己的高性能又節能的材料,成為了當代所有無機非金屬專業教學和科研面臨的挑戰。筆者認為,在原有的無機非金屬專業教學基礎上,提前帶本科生進入教師的項目科研中來,即所謂的“準研究生”培養,可同時提高本專業學生的專業英語――ESP水平,讓學生能夠原汁原味的閱讀代表國際新動態的文章和書籍,讓學生們在思維上與該領域的世界級專業人才的思維碰撞,實踐中又有科研可做,可以大大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意識。讓本科生的教與學都更加生動起來,培養出有較獨立科研意識的棟梁之才。今天的本科生就是明天的教授、學者甚至是院士、科學家。“凡事預則立”,只有種下了科研和創新的種子,將來才會開花結果。

當前,英語學習緊跟漢語學習的步伐,已經從娃娃抓起,學生們到了大學階段仍然用大量的課時在學習英語,而一旦進入專業領域的英語學習,就覺得有了難度,老師們也反映就連教材都進展困難,很難拔高,就更別提什么閱讀英文原版文章和書籍了。2016年初在上海召開的一次ESP高級論壇會上,有專家曾提出學術論文寫作可以從小學抓起。這看似有些不可能的想法,是否能給我們的英語教學體系的制定者以啟發呢?筆者認為,如果真能實現,那么我們現在所談的ESP,也就是專業英語教學中面臨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就目前來看,在大學的ESP教學中比較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課時少;開設的雙語教學科目少;既有扎實的英語語言文化方面功底,又有具有專業領域知識的復合型教師少。“師者”傳道者也。教師都沒有這方面的功底如何“傳道”,更別提“授業、解惑”了。而目前的教育資源來看解決的辦法實際在上海的高級論壇會上專家學者們已經提出了比較一致的解決辦法:將ESP教學分成通用ESP和更加深入的ESP。其中通用ESP是某一大方向的通識性專業知識,比如,無機非金屬專業英語中較基礎的通識性的知識;更深入的ESP,如無機材料物理、無機材料化學和無機材料巖相學,無機材料工藝設備、納米材料概論等等。前者可以由具備深厚英語語言學功底的公共英語教師從精細閱讀理解、學術英語寫作的角度在大學低年級完成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把握無機非金屬材料學科發展趨勢,提高自身中英文轉換能力,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ESP課程的學習方法。而深入的ESP需要專業領域的教師勇于開拓,進行雙語或是純英文教學,幫助學生在理解知識點的基礎上,用英文來進行無機非金屬專業領域的推導與預測,培養學生用英語獨立思考、自主總結的能力。這樣,從比較基礎的地方就開始了無機非金屬專業的英語教學,讓學生們較早接觸到無機非金屬專業的同時,掌握了本專業通識性知識的英語表達,掃清了單詞、基礎知識表達方面英文表述的障礙,為本專業更高層次的英語閱讀和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下一步的拔高階段做充分的語言方面的準備,從根本上激發和培養無機非金屬專業學生的ESP能力。

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建立離不開老師的精心培養。學生在具備了較高的ESP水平后,再大量閱讀英文原版文章和書籍,一定會受到啟發。學生們有了初步的創新意識,還要在現實中進行創新實踐,才能使這種創新意識發展延續下去,真正提高創新能力。佳木斯大學材料學院在這方面做了許多積極的努力。學院雖沒有向前面所提倡的ESP教學改革,但是學院領導重視專業英語的教學,正確看待專業教師和英語教師各自的長處和短處,積極推進大學生創新項目,鼓勵教師進行創新團隊建設,并取得了初步的進展。近年來本院大學生創新項目如火如荼,學院的創新團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本科階段現在的教學設置中,大部分大四的學生在撰寫畢業論文時才真正接觸到本專業的科研,在這短短一年時間里,學生們要完成實驗,撰寫論文,找到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無機非金屬專業教師們通過公共的努力,學生們仍然取得了可喜的進步。大學教師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科研項目,讓無機非金屬專業的學生們參與到教師的科研中來,讓學生們的畢業設計方向與教師的科研方向靠攏,可以是教師項目的一個子課題,或相關課題,以科研促教學,使學生能夠通過科研訓練充分發展創新能力。這也就是某種程度的“準研究生”的培養模式。

在提高ESP水平基礎上,鼓勵學生自主查閱無機非金屬專業英文文獻,與科研實踐和畢業論文設計有機結合成一體。要求學生積極參加教師的科研實驗,同時在實驗中指導無機非金屬專業英語的訓練與提高,在閱讀英文文獻的基礎上完成自己的論文寫作。這樣,從內容上培養創新意識,使學生具備創新能力,拓寬專業實驗的口徑,并圍繞創新的論文方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實驗研究。這就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科研創新熱情,提高了學生們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在無機非金屬專業英語閱讀與寫作方面、在對國際無機非金屬材料發展的認知方面、計算機應用方面、實際動手能力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同時,為步入工作崗位做了踏實的準備工作,使學生們到了工作崗位能夠較快自主地適應崗位的要求,順利完成就業的過渡階段,在工作中能獨立思考,創新能力較強,因此工作中適應能力明顯增強,畢業分配渠道增多。本專業本科生參與的核心論文若干篇,深造的碩博研究生也有較好的表現,近年來的碩士研究生們也在不斷挑戰SCI級的論文。

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的發展是個關乎國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標,只有專業英語水平即ESP水平真正的提高了,學生們真正得到科研訓練了,科研創新意識和水平真正提高了,將來才能為祖國的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尹秀玲,張斌,杜立文,包艷宇,周鐵軍,高雅斌. 強化實踐教學 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

報:社會科學版,2008,(3):86-97.

[2] 溫靜,張斌,尹秀玲,薛艷茹,溫雅麗. 提高普通院校大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8):15-17.

[3] 錢微.材料科學與工程全英語教學專業核心課程群構建與實踐[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320-324.

[4] 石淑云,滕洪輝,趙玲子,高秀紅,樸明月.高校環境科學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初探[J].廣東化工,2012,(18):144-145.

[5] 張雪紅.基于中國情境的大學ESP課程模式與建構[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

[6] 塔娜.普通高校環境科學專業英語教學中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9):116-119.

[7] 馬彥青,魏忠,陳凱. 《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探索――以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5,(21):172-173.

[8] 成茵,夏清,徐協文.淺談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改革[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22):96.

[9] 尹秀玲,張斌,杜立文,包艷宇,周鐵軍,高雅斌. 強化實踐教學 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

第7篇

關鍵詞:專業英語;教學實踐;教材內容

作者簡介:趙君(1980-),男,山東泰安人,三峽大學機械與材料學院,副教授;吳亞盤(1978-),男,陜西西安人,三峽大學機械與材料學院,講師。(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項目:本文系三峽大學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2012053)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28-0233-02

隨著經濟全球化、一體化以及信息資源的國際化、網絡化的深入發展和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國際間的技術信息交往日趨頻繁,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其地位和作用愈顯重要。尤其在科技界英語已經成為一種通用的國際語言。新材料是21世紀我國新興支柱產業之一,作為材料重要分支的金屬材料也在不斷地發展,全球最新的材料研究進展報告以及各類測試結果多數是首先用英文形式宣布發表的。因此,為了在新世紀、新形勢下讓大學畢業生較好地勝任與國際接軌的工作,訓練其熟練掌握本專業的專業術語、詞匯以及良好專業文獻閱讀能力是一個重要的大學知識培養環節。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本科生“專業英語”課程的開設一般是在兩年的大學基礎英語學習完成之后,學生在日常用語以及閱讀理解方面有一定的基礎,但是閱讀金屬材料方面的英語書刊以及在學術報告上進行交流的能力仍然不足,亟需通過相關課程進行進一步加強和提高。[1-2]因此,加強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專業英語”的課程建設,不但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該領域的英文前沿進展,而且有助于培養一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家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戰略作出重要的貢獻。另外,對于學生以后從事金屬材料領域的相關國際公司的工作也有很好的鋪墊作用。

一、高校工科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現狀

1.專業英語課課程地位不高

目前,各高校公共英語教學都由學校基礎部或者外語學院承擔,而專業英語幾乎都是由各專業教研室自己安排,沒有學指導,教學大綱、教學要求也都由部分專業教師自己制定,教學監督很難發揮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學質量也無法保證。此外,由于專業英語不是必修課,而是專業限選課,甚至是選修課,專業知識本身的深奧再加上非母語的學習難度,使得學校和學生都普遍認為專業英語是可有可無的課程,致使專業英語的開課率和選課率普遍偏低。[3]這種現象必然導致專業英語教學的滯后和學生后期英語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下降。

2.教材內容未能緊跟時代要求

近年來,為了適應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對我國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各個高等院校在不斷深化英語教學改革的同時,相繼開設了系列專業英語課程,以期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高質量的教材對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效率以及教師的教學效果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各高校普遍使用的專業英語教材所采用的模塊基本上為“閱讀”+“翻譯”、“閱讀”+“寫作”、“詞匯”+“閱讀”等形式。加上教師所選教材與本專業的方向不盡相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照本宣科式教學,使得學生對書本的文字產生了很大的抵觸情緒,激增了學生對英語特別是深奧的專業英語的厭惡。

3.專業英語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作為一類特殊的材料,金屬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數據庫和網絡資源獲取金屬材料方面的研究和相關知識是專業英語課程的授課目標之一。然而,令人可惜的是,從現在學生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來進行實際應用的情況來看,專業英語的實際教學效果并不太理想,其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通過命題作業讓學生搜索相關知識環節中學生對檢索關鍵詞的選擇、數據庫的使用非常模糊,不知從何下手;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學生翻譯相關產品的英文說明書出入太大,有的甚至背道而馳;在大四學生畢業課題論文環節中的外文翻譯的譯文可讀性差,抄襲和借助翻譯工具的現象比比皆是。由于部分學生英語底子薄、基礎差,加之專業英語的枯燥性和詞匯的難懂性造就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主動性偏差,這就要求任課教師要勇于探索教學方法、合理組織課堂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實際應用性。唯有讓學生們能夠獲得所學有所用的滿足感,教學目標才會得以達到和體現。

二、提高“專業英語”教學的幾點探討

針對上述一些問題,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筆者通過近幾年的專業英語教學體會,認為在以提高教學效果為核心的目標下,任課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改進。

1.重視專業英語的教學

專業英語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在未來實際工作中的英語應用能力,當然也是所有教學的最終目標。所以教學管理部門要從思想上提高對專業英語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對該部分教學的管理,規范課程設置,嚴格考查,及時研究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同時也要求專業老師能夠因材施教,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專業英語的地位,特別是那些以后將跨入研究生行列的學生更要重視專業英語的學習。應堅持以教材為主,并補充一些金屬材料以及材料科學工程領域的發展動態和最新前沿新聞,充分利用機會多給學生介紹一些時下新材料、新技術研究成果的英文資料,還可簡略介紹本領域的相關英文期刊和雜志,讓學生閱讀通俗易懂的小文章。總之,教師應首先要從思想上重視此課程的重要性,在以內容吸引學生的基礎上,積極引導他們主動閱讀專業文獻,開闊學生眼界,培養其對本專業的熱愛和對相關專業英語知識的興趣。

2.合理選取專業英語的教材

教材是教師上課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基本載體,專業英語教學效果的好壞與教材的選取有著密切的關系。目前大多數工科院校的金屬材料專業英語教材多數以專業閱讀理解的形式,多采用“課文”+“詞匯”+“翻譯”,課文內容枯燥無味,使大多數學生對這樣的課本知識產生很大的厭煩和抵觸情緒,從而在內因上極大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選擇教材時,應在符合本校本專業的特色方向下,盡量選取集專業科普知識與實際應用并重于一體、內容編排圖文并茂的科技新書,在此基礎上,適當增加緊密相關的專業英文期刊和雜志內容來作為輔助教材。輔助教材的內容應做到貼近本專業課程,反映該領域的學科方向和內容,并能夠及時體現全球研究者的最新成果和報告。這些生動有形的教輔內容無疑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從而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同時也開闊他們專業知識的眼界。

3.優化教學內容,注重教學側重點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英語絕大多數為選修課程,教學課時較少,因此,教師在眾多教學素材中必須有所側重,教學的進行應能夠反映該專業的知識體系,比如:從材料內部結構的組織成分到材料宏觀性能再到合理選擇材料制備工藝為主線的教學體系,能夠使學生較好地加深專業知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分別從簡單的專業詞匯、閱讀、翻譯及寫作方面逐步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能力。大學工科專業的英語教學目的,不僅僅是單純地傳授詞匯和語法,而應以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為主。這就要求任課教師在實際講課時要圍繞金屬材料學科,從基本詞匯入手,通過將日常生活能夠接觸到的材料制備、表征、評價等知識融合于課堂知識當中,增強專業英語知識的樸素性和趣味性,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的教學內容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教材。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數據庫及網絡資源,下載最新的材料類英文科研學術論文,既能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面,也能使其了解科研論文的寫作規范,同時能夠接觸到最新的專業詞匯,從而增加對專業英語的學習興趣。

4.采用專題討論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在課堂授課中,任課教師可采用專題討論的方式進行相關知識的分解和細化,根據金屬材料的相關性質,結合部分學生的畢業設計或者科技創新所涉及到的知識點,分別成立不同的專題匯報小組,由學生根據本小組內部的相關研究領域和進展情況進行咨詢和選題,通過查閱部分的英文文獻、會議報告,并將小組所獲得的信息匯總,統一制作PPT進行課堂交流和討論。在分組討論匯報的整個過程中,教師可適當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期刊文獻、各種專業數據庫以及各類工具書,在具體任務中充分體現專業英語的實用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實際課堂中,采用此形式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而且能使他們在實踐中切實發揮自己的所學,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激發學生的科技熱情,提高其實際應用能力。

5.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多采用聲像視頻資料,提高教學效果

與傳統教學方法的板書和口述相比,聲像視頻資料在調動學生的興趣上面有著絕對性優勢。專業英語的教學不同于其他課程,它既有英語作為非母語給學生帶來的困難,又有專業詞匯、專業知識給學生帶來的困惑,因此,教學方法如果枯燥單一極易引起學生的抵觸情緒。為了充分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教師可適當準備一些英文原版的聲像資料,比如:英文版的熱處理簡介、機械加工過程等視頻資料。通過這些知識熟悉而語言陌生的資料,不但可使枯燥的教學帶來新的生機,而且還能讓學生提高專業聽力,極大調動其學習的興趣。另外一些專業學術會議和講座的視頻、影像也是材料專業英語聽說訓練的素材。與材料關系密切的產品說明書、進口大型儀器操作規范等,也是很好的貼近生活現實的教材。

三、結語

根據金屬材料工程專業英語的特點以及專業特色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授課中優化知識內容,多采用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分組討論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使學生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獲取本專業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知識,更能使學生掌握收集、整理相關信息知識的動手能力,達到培養復合型人才的教學目的。融無限的趣味于有限的教學內容中,將單調枯燥的專業詞匯、文獻變得生動形象,這樣不但能夠增加學生為獲得知識而學習的動力和興趣,而且也會提高顯著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更能適應未來的專業崗位,使教學質量得到真正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吳慶華,胡前庫.材料類專業英語的教學思考[J].職業時空,2010,6(4):113-114.

第8篇

關鍵詞:無機非金屬材料實驗室;安全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50-0013-02

引言:

實驗室是高校進行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驗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基礎環境[1]。工科類專業學生的培養更是與實驗室密切相關學生很大一部分學習都在實驗室進行或者與實驗室相關所以實驗室也是高等院校安全防護的重點場所[2]。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實驗室是專業實驗教學活動和學生論文階段從事科研活動的場所也是學生接觸較多、參與度較高的場所實驗室的安全關系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無機非金屬材料是傳統三大材料之一(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主要研究水泥、玻璃、陶瓷等材料的結構、分析、制備、成形與加工等。設備的使用在材料專業學生的培養與學習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多實驗需要在科研設備中完成因此設備的安全至關重要[3]。隨著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的發展研究領域越來越廣所用實驗設備也越來越多比如機械切割設備、高溫高壓設備等這些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稍不留神便可能引起安全事故實驗室安全管理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4-6]。作為實驗室的管理者與參與者必須重視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安全事故造成實驗人員人身傷害。本文從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實驗室常用實驗設備方面分析了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實驗室面臨的安全問題并由此提出相應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影響實驗室安全因素

無機非金屬材料實驗室主要承擔的實驗內容有材料的制備、合成、成形及加工、測試、分析等。實驗過程中接觸設備量大實驗室安全管理涉及面廣潛在危險性大。具體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安全隱患:

1.機械傷害安全隱患。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實驗中需要用到許多機械類設備如水泥生料和熟料破碎時所用的各種破碎設備包括鄂式破碎機、球磨機、圓盤磨、行星磨等;進行水泥性能測試及混凝土試樣成型時所用的水泥凈漿攪拌機、水經膠砂攪拌機、振實臺、砂漿攪拌機等;制備陶瓷時所用壓片機、切割機、剖光機等。這些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對實驗人員造成刮傷、壓傷、擦傷、碰傷等人身傷害。

筆者在管理實驗室過程中就經常會遇到學生在使用切割機時將手指擦傷、碰傷的情況。

2.電氣類傷害安全隱患。用電安全是每個實驗室面臨的主要安全問題之一無機非金屬材料實驗室尤是如此。無機非金屬材料研究的水泥、玻璃、陶瓷三大材料都在高溫條件下完成制備工藝(三大材料通常所需要溫度在1000℃以上)因此實驗室需要大量的高溫爐、烘干箱等大功率用電設備。這些大功率用電設備在長時間運行后很容易發生線路老化如果檢查不及時可能會造成觸電傷人事件。尤其是由老舊實驗室改造改建后投入運行的實驗室則原有建筑電源容量相比較現在大型設備而言很容易顯得不足在大功率用電設備啟動后整棟建筑用電量急劇增加很容易造成電路故障嚴重時可能引起火災[7]。

高壓氣瓶安全也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實驗室的安全因素之一。隨著材料專業的不斷發展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研究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很多材料的制備需要在在氮氣或氦氣等惰性氣體氛圍下進行。再比如進行材料比表面積測試、差熱曲線測試過程中也需要進行氮氣。這些高壓氣瓶如有泄漏很容易引起爆炸。加上氣瓶本身質量較大如果存放、保管和使用不當很容易產生倒地砸撞傷人事故。

3.高溫高壓傷害安全隱患。前已述及無機非金屬材料主要研究的三大材料都需要在高溫條件下才能完成制備。因此需要用到大量的高溫爐就本實驗室而言用到的高溫爐種類繁多有馬弗爐、箱式高溫爐、管式爐、氣氛爐、微波高溫爐等還有各種大小不一的數顯恒溫鼓風干燥箱。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大部分實驗需要溫度高于600℃有的高達1500℃這么高的溫度人的皮膚一旦接觸后果將不堪設想。特別是管式爐爐膛有石英玻璃和剛玉爐膛如果發生開裂或崩開情況很容易造成傷人事件。另外水熱合成無機材料過程中需要用到各種材質的高溫高壓反應釜包括耐酸高壓反應釜和耐堿高壓反應釜等等。這些高溫爐和反應釜在使用過程中如果操作失當很容易造成燙傷和化學腐蝕傷害。

二、無機非實驗室安全管理措施

針對無機非實驗室所面臨的安全問題實驗室管理者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制定詳細的儀器或設備操作規程。操作規程指指導操作人正確操作該設備的有關規定和程序。制定詳細的儀器或設備操作規程是安全使用該儀器設備的基礎。編制儀器或設備操作規程時應該以制造廠提供的設備說明書的內容要求為主要依據根據設備的結構運行特點及具體實驗室使用條件和環境詳細制定使用人員在使用該儀器或設備過程中必須遵守的事項、程序及動作。特別是對于涉及到安全的操作步驟或操作動作需要重點提醒制作操作規程時相應的文字應加粗或采取其他方式使瀏覽該操作規程的人員引起足夠重視。

2.進行定期的培訓與宣傳教育。實驗室管理人員在本科生和研究生進入實驗室之前集中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和應急演練以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增強應急反應能力包括救生和自救[8]。每學期開學階段都會有相應年級的本科生進行生產實習或畢業論文實驗。此時實驗室管理人員需要對參與實驗的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對實驗室常見安全因素進行重點告知比如常見的機械傷害、電氣傷害、高溫高壓傷害、化學藥品傷害等。并針對相關的儀器或設備開展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講解。但在實際實驗過程中很多參與實驗的本科生安全意識逐漸淡化。在實驗開始階段還能較好地保持安全防范但隨著對儀器設備的熟練使用很多人已不再嚴格按照相關儀器設備的操作規程進行致使出現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升高管理實驗室經驗告訴我們本科生的安全教育僅僅通過進入實驗室前的一次培訓遠遠不夠有必要定期地進行安全知識考核和安全技能重復培訓。因此需要做到定期的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做到:“安全鐘”時刻在實驗人員的頭腦中敲打。

3.隨時檢查安全隱患。針對無機非金屬材料實驗室所存在的安全隱患實驗室管理人員應該定期檢查。關于機械類設備應定期檢查其安全性。重點對設備的螺絲緊固、安全閥的完好等安全關鍵點進行逐一檢查以防實驗人員在實驗時出現設備意外情況而發生安全事故。對于高壓鋼瓶要對連接氣體管路定期檢查查看氣體管路是否完好無損并及時清理廢舊氣體鋼瓶。關于電氣類安全隱患實驗室管理人員應該定期對實驗室電路進行檢查以及對高壓氣瓶進行閥門和減壓閥等安全設備元件進行檢查。對實驗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整改。

三、結語

實驗室安全方面的管理任務堅巨而復雜不同專業的實驗室有其不同的特點。實驗室管理人員需要認真分析自己所在的實驗室的不安全因素針對實驗室的不安全因素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在實驗室日常管理過程中要求實驗室的每個參與者時刻樹立安全意識。對實驗室制定的規章制度認真貫徹執行養成一個良好的實驗習慣。只有平時對安全方面足夠重視才能在安全問題突然出現時使傷害降到最低程度。

參考文獻:

[1]黃凱.北京大學實驗室安全教育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8):1-4.

[2]劉桂艷,謝乃新.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25(9):1-3.

[3]陳趙揚,毛信表,朱英紅,等.材料制備產學研實驗室的安全控制與管理[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9):192-195.

[4]唐嵐.高校化學實驗室安全規范管理探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3):249-252.

[5]阮俊,金海萍,馮建躍.關于高校實驗室安全隱患排查與整改的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9):190-192.

[6]仇念文,安緒常,賈繼文,等.新時期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1):181-185.

第9篇

英文名稱: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才人工晶體研究院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種:中文

本:16開

國際刊號:1001-1625

國內刊號:11-5440/TQ

郵發代號:24-142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0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第10篇

英文名稱: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管單位:武漢科技大學

主辦單位:武漢科技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漢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4-3644

國內刊號:42-1608/N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75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第11篇

英文名稱:Materials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主管單位:上海科學

主辦單位:上海材料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0-3738

國內刊號:31-1336/TB

郵發代號:4-221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77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聯系方式

第12篇

[關鍵詞] 中南大學;有色金屬材料加工專業研究生;級差現象;因材施教;創新團隊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893X(2012)04?0062?03

國內高校與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的迅速發展,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科研人才,廣泛服務于我國的國民經濟與國防事業,為國家的振興與民族的復興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但在研究生培養的具體過程中,尚存在諸多不問生源特點、不講究針對性,非差異化地以一個標準模式批量復制的弊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牢固確立人才培養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全面辨析培養對象特點,創新科研人才培養方式,為國家輸送出一批拔尖創新人才,是高水平研究型高校應該認真思考與深入探索的。

一、我國高校研究生生源中的級差現象

第一,選拔方式的不同導致創新能力的級差。

較高的智力水平和創新能力,是研究生選拔的關鍵考察指標。研究者考察國外高水平大學科研人才培養中的選拔機制時,指出對學生學術能力的基本測驗是最為關鍵的。無論是廣泛使用的導師推薦制,還是學術性向測驗、學力檢查小論文等,均強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辨別度,淡化了學力考試,甚至完全或部分地減免了學力考試。測驗和面試強調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判斷力、知識以及理解能力等進行考查,高標準、多樣化的選拔方式,均指向識別具創造能力、表達能力和求異思維能力的優秀人才。 近年來,高水平研究型高校日益青睞具創新能力的優質生源,逐步啟用了校際交流、導師自主招生等等多樣化的生源選拔方式。但我國研究生的主流選拔方式仍是考試,考察的重點也不在于以多元的評價尺度和評價方法遴選有強烈專業興趣、良好學習習慣、突出學習能力、較大發展潛力的優質創新型人才,而更傾向于凸顯長于考試的學生。不可否認,不同選拔方式下產生的后備科研人才,在創新能力上有著極為明顯的級差。

第二,知識儲備不同導致科研起點的級差。

我國高校招生慣于統一考試科目,統一劃定分數線,一方面將學生硬性地分層分級,另一方面也迫使高校發展成不同類型與層級的學校。不同學校,在知識傳授的深度與廣度上是有較大差異的。即使是同一層級的兩所高校,因辦學特色的不同,學科優勢、人才培養目標也各不相同,因而學科知識的側重面也各不相同,繼而造就了不同層面的知識儲備的學生。學生知識儲備的不同,影響著他們未來的科研起點。能否順利地過渡至較高層級,在于學生是否長于及時更新與轉接自身的知識結構。

第三,實踐基礎不同導致動手能力的級差。

各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與模式不同,重點高校本科生源質量相對較高,本科階段人才培養模式往往強調重返精英教育,指向創新型人才培養,無論教師資源,還是實驗室或者校外實習基地,課堂教學與實踐環節的資源配備較高。學生在本科尤其畢業論文或設計階段,依托專業導師的強大科研后盾,往往或多或少接觸了較高水平的實踐或實驗,得到了一定的科研訓練,具備了一定的科研素養。相對而言,非重點高校在人才選拔的起點上處于劣勢,在資源配置上同樣處于劣勢,學生得到的科研訓練機會也會有更多限制,動手能力的相對薄弱是難以避免的。

不同層級的學生進入同一個科研大方向后,各有優勢,也各有劣勢,如何良性過渡,揚長避短,甚至形成互補,是高校廣大研究生培養工作者理應深思的。

二、科研人才培養中的兩級銜接與模式創新

正視研究生生源中的級差現象,因材施教,合理引導,有多種方式可以交替或重疊利用。以下從三個方面總結本課題組有色金屬材料加工科研人才培養的經驗。

第一,研究生源特點,揚長避短,因材施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西县| 肇庆市| 平山县| 商河县| 梁平县| 临城县| 乡宁县| 清原| 建昌县| 普格县| 喀喇| 巴南区| 油尖旺区| 寻甸| 镇沅| 图们市| 栾川县| 新疆| 兴业县| 聂荣县| 库尔勒市| 玉门市| 龙里县| 宜宾市| 龙门县| 沾化县| 集安市| 车险| 台江县| 双峰县| 木兰县| 阜平县| 巧家县| 延津县| 阿拉善右旗| 微山县| 牙克石市| 腾冲县| 修水县| 左权县| 定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