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中暑急救措施

中暑急救措施

時間:2022-09-13 08:35:1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中暑急救措施,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中暑急救措施

第1篇

一、范圍與依據

1、范圍

本預案針對在建工程可能出現的中暑事件,適用于工程項目部的所有人員。

2、依據

依據《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單位制定和修訂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框架指南》、《國家電網公司應急管理工作規定》、《國家電網公司應急預案編制規范》等制定。

3、事件發生的條件及嚴重程度

3.1 事件發生的條件

在工程項目暑期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員在高溫炎熱環境中連續工作時間過長,可能發生中暑事件。

3.2事件的嚴重程度

中暑事件屬工程施工的二級事件,一旦發生,報應急總指揮批準后立即啟動本預案。

二、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1、應急救援工作遵循統一領導、分工協作、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自救為主、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

2、以保護人員安全優先的原則。

3、任何個人都有義務參加或者配合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

三、應急救援體系

1、應急組織體系

項目部應急救援組織機構框架圖

(略)

2、應急領導小組及職責

2.1應急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項目經理

副組長:副經理 總工

成員:各部門負責人、各隊(班組)負責人及司機等人組成

2.2 應急領導小組職責

2.2.1所有施工現場操作和協調,包括與指揮中心的協調。

2.2.2 現場事故評估。

2.2.3 保證現場人員和公眾應急反應行動的執行。

2.2.4 控制緊急情況和應急專項資金的落實。

2.2.5 做好與各公共救援部門的聯系,及對外信息的。

3、應急工作小組及職責

3.1 現場傷員營救組的職能與職責

3.1.1現場進行中暑人員必要的急救及做好其他人員的保護措施;

3.2 保衛疏導組的職能和職責

3.2.1 對場區內外進行有效的隔離工作和維護現場應急救援通道暢通的工作;

3.2.2疏散場區內外人員撤出危險地帶。

3.3 后勤供應組的職能及職責

3.3.1 迅速調配搶險物資器材至事故發生點;

3.3.2提供檢查搶險人員的裝備和安全防護;

3.3.3 及時提供后續的搶險物資;

3.3.4迅速組織后勤必須供給的物品,并及時輸送后勤物品到搶險人員手中。

四、聯絡方式

1、應急救援有關電話:

項 目 部: 電話***********

醫療急救中心:電話***********

**市(縣)人民醫院: 電話***********

2、有關人員聯系電話

五、預防措施

1、暑期施工必須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采用上午早上班、早下班,下午晚上班、晚下班的方法,避開中午炎熱高溫時段。讓施工人員盡量不要在高溫環境下長時間不間斷作業,根據條件在作業場所增設遮蔭設施。

2、施工現場設休息棚、飲水點,保證茶水供應,安排人員將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品送到作業現場。

3、及時發放防暑降溫藥品。

4、高溫時段發現有身體感覺不適的作業職、民工,及時按防暑降溫知識急救方法治理或請醫生診治。

5、食堂暑期必須采購符合衛生標準的新鮮蔬菜、食品,嚴禁購買和食用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飲料。

六、處置措施

當有人員發生中暑時,立即報告應急領導小組。需要時撥打電話請求救助。(急救中心電話:120,市(縣)人民醫院電話:***********)。

現場人員應立即采取緊急措施對中暑人員進行如下救助措施:

1、立即將患者移到通風、陰涼、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樹蔭下休息。

2、讓病人仰臥,解開衣扣,脫去或松開患者的衣服,如果衣服己經被汗水濕透,應更換干凈衣服,同時打開電扇或空調,以盡快散熱。并補充含鹽的清涼飲料。

3、盡快用物理方法降溫,使體溫下降到38度以下。

4、如果患者意識清醒,或者經過降溫外理后意識清醒,可以給患者服用綠豆湯、淡鹽水等解暑食物或飲料,還可以服用霍香正氣水等解暑藥物。昏迷者可針刺人中、十宣穴等人體穴位,嚴重患者須迅速送往醫院進行處理。臨床上中醫刮痧、拔罐和“抓筋”往往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各項目部現場一旦發生職、民工中暑,第一時間對患者進行搶救,同時要將具體情況上報項目部相關部門,以便采取妥善措施。現場不能盲目施救,除上述基本的救助外,要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及就醫條件,果斷采取急救措施。要索取施工所在地途徑最近醫院的值班電話。應急組長不在,由副組長負責,發現作業職工中暑或食物中毒時可采取非常措施和有效辦法,盡量防止事態擴大。

七、應急物資配置

本專項應急預案配置的物資、裝備有:急救藥箱一個(內配人丹、十滴水、風油精、霍香正氣水、清涼油等防暑降溫藥品),擔架一副。存放安全監察部,管理責任人:***,聯系電話:***********。應急車輛:車輛一輛。停放于項目部辦公區院內,車輛管理責任人:***,聯系電話:***********。

八、防暑降溫知識

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溫、烈日曝曬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為常見的誘因。

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而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漸進的。

先兆中暑癥狀

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輕癥中暑癥狀

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出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如及時處理,往往可于數小時內恢復。

重癥中暑癥狀

顧名思義,是中暑中情況最嚴重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急生命。這類中暑又可分為四種類型: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

1、熱痙攣癥狀特點:多發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飲水多而鹽分補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鈉濃度急速明顯降低時。這類中暑發生時肌肉會突然出現陣發性的痙攣的疼痛。

2、熱衰竭癥狀特點:這種中暑常常發生于老年人及一時未能適應高溫的人。主要癥狀為頭暈、頭痛、心慌、口渴、惡心、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暈厥或神志模糊。此時的體溫正常或稍微偏高。

3、日射病癥狀特點:這類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樣,是因為直接在烈日的曝曬下,強烈的日光穿透頭部皮膚及顱骨引起腦細胞受損,進而造成腦組織的充血、水腫;由于受到傷害的主要是頭部,所以,最開始出現的不適就是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繼而可出現昏迷及抽搐。

4、熱射病癥狀特點:還有一部分人在高溫環境中從事體力勞動的時間較長,身體產熱過多,而散熱不足,導致體溫急劇升高。發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繼而無汗、呼吸淺快、脈搏細速、躁動不安、神志模糊、血壓下降,逐漸向昏迷伴四肢抽搐發展;嚴重者可產生腦水腫、肺水腫、心力衰竭等。

中暑以后怎么辦:

發現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輕癥中暑表現時,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并多飲用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還可以在額部、顳部涂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如果出現血壓降低、虛脫時應立即平臥,及時上醫院靜脈滴注鹽水。

對于重癥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從高溫環境中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外,還應該迅速將其送至醫院,同時采取綜合措施進行救治。如

如何防止中暑: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1點至15點時在烈日工作,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上班,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有條件的最好涂抹防曬霜;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龍虎人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應備的藥物:

霍香正氣水、十滴水、人丹、暑癥片等,這些都有降暑解毒之功效。另外夏桑菊顆粒、下火王顆粒、以及用、金銀花等沸水沖泡代茶飲,對防治夏日感冒、中暑等均有良好的作用。須注意的是霍香正氣水與十滴水兩種藥須分開,不能冒然替用。前者主要擅長治療夏季風寒濕邪所引起的夏季感冒,胃腸炎等疾病,治療范圍較廣泛。既可治療夏秋各種感冒及腸胃炎等,亦可用于中暑引起的胃腸不適。而十滴水僅用于中暑癥,即暑熱引起的頭暈昏迷、胃腸不適等。一藥主治風寒濕之邪所致疾病,一藥主治暑熱濕之邪所致疾病,兩者功效主治截然不同。因此應對癥選用,不可冒然替用。

自制豆漿:

夏季良飲是熱茶,豆漿解暑又降火,介紹一種自制豆漿:百合蓮子漿。用料:百合10克,蓮子肉10克,銀耳10克,綠豆45克, 冰糖或蜂蜜適量。制法:將百合干和蓮子用溫水泡至發軟,將銀耳發開,洗凈摘成小朵,將綠豆浸泡充分,與百合、蓮子、銀耳清洗干凈,一起放入豆漿機。十幾分鐘后百合蓮子豆漿就做好了,然后根據個人喜好加糖或蜂蜜。

防暑保健措施:

(1)對暑期出勤工作的生產人員提供必要的含鹽或含酸飲料;

第2篇

周末,真真和兩個同學一起結伴去動物園游玩。早上出門時,天氣還比較涼爽,可快到中午的時候,太陽便露出了“本色”,火辣辣地照著大地。真真和同學越逛越熱,帶的水也喝完了。漸漸地,真真有些不舒服,感覺自己有點輕飄飄的,兩個同學以為真真是餓了,于是便提議找地方吃飯。就在去飯館的路上,真真突然昏倒了,這可急壞了那兩個同學,其中一人趕緊撥打120,另一人則大聲呼喊,請求路人的幫助。有一個好心人上前按住真真的人中,真真這才醒了過來。過了一會救護車來了,真真被送往醫院,后經檢查才知道,原來她是中暑了。

案例剖析

天氣熱的時候,如果長時間在戶外活動并嚴重缺水,便容易導致中暑,尤其是體質較弱者。如果出現頭昏、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等癥狀,就說明有中暑的先兆了;如果出現休克、痙攣、心力衰竭等癥狀,則是重癥中暑。夏日里,如果自己覺得不舒服或者發現他人中暑,要先采取急救措施;如果中暑非常嚴重,在進行一定的緊急救護后,要立即到醫院治療。

安全提示

如何避免中暑?

夏季,由于人體水分消耗過快,可適當多喝淡鹽水進行補充,并多吃西紅柿、西瓜、苦瓜等預防中暑的水果。出門時帶好防曬工具,如陽傘、帽子等,帶上藿香正氣水等防中暑藥。盡量避免上午10點到下午16點間在戶外活動。

遇到有人中暑了怎么辦?

1. 搬移。

迅速將中暑者抬到通風、陰涼的地方,使其平臥,解開其衣扣,松開或脫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衣服。

2. 降溫。

可在中暑者頭部捂上冷毛巾,用50%的酒精或白酒、冰水、冷水等進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子或電扇扇風,加速散熱。有條件的也可用降溫毯進行降溫。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體溫,當體溫降至38攝氏度以下時,要停止冷敷等一切強降溫措施。

3. 補水。

如果中暑者仍清醒、有意識,可讓其喝一些清涼飲料補充水分。在補充水分時,可在水中加入少量鹽或小蘇打。但千萬不可急于補充大量水分,否則會引起嘔吐、腹痛、惡心等癥狀。

第3篇

高溫保護惠及所有行業

依據新辦法,高溫保護將適用于所有行業。老《辦法》根據當時的社會經濟主體構成規定,防暑降溫措施僅適用于“工業、交通運輸業及基本建設工地的高溫作業和炎熱季節的露天作業”以及“田間作業”等。新《辦法》則明確,高溫勞動保護適用于存在高溫作業及在高溫天氣期間安排勞動者作業的所有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

安監部門負責人表示,將對用人單位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落實工作場所各項防暑降溫措施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對違法行為予以處罰。工會組織也將依法對用人單位的高溫作業、高溫天氣勞動保護措施實行監督。發現違法行為,工會組織將督促用人單位及時改正,拒不改正的將被依法處理。

政府有關部門對用人單位違反國家有關法規、危害勞動者身體健康的行為,將依法予以制止,問題嚴重的將追究用人單位及其負責人的相應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日氣溫超35℃即高溫

新《辦法》對何為高溫天氣進行了明確界定,即地市級以上氣象主管部門所屬氣象臺站向公眾的日最高氣溫35℃以上的天氣。

依據新《辦法》,用人單位在高溫天氣期間須調整勞動者作業時間: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安排室外作業不得超過5小時,12時至15時不得安排室外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不含37℃)時,須采取換班輪休等方式縮短連續作業時間,且不得安排室外作業者加班。安監部門表示,只有用人單位采取降溫措施使勞動者工作場所溫度低于33℃的,或因行業生產特點無法停工及因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需要緊急處理的,才能安排必要的高溫作業。

在京從事勞動爭議咨詢的律師李先生表示,老《辦法》只規定高溫車間的降溫措施和高溫中對工人的照顧,高溫的標準并不明確。在此前他的案子中,經常會發生工人說已經“熱得不行”,但企業卻稱“并不熱”的情況,仲裁機構和法院也難以裁定。

中暑可申請工傷

依照新《辦法》,勞動者因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的,可以申請工傷認定。因高溫作業引起中暑的,經診斷為職業病、認定為工傷的,可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勞動者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上中暑死亡,或中暑后48小時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為工傷,享受工傷保險待遇。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職業性中暑診斷,應當經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準。

勞動者出現中暑時,用人單位要立即對中暑勞動者采取救助措施,使其迅速脫離高溫環境,到通風陰涼處休息,并給予含鹽清涼飲料及對癥處理;病情嚴重者,用人單位應當及時送醫療衛生機構治療。

依照有關規定,接觸高溫作業的勞動者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后須進行職業健康檢查,檢查結果應書面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用人單位還須制定高溫中暑應急預案,并根據從事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數量及高溫作業情況,配備中暑急救員和足量的急救藥品。

懷孕女工超35℃可休息

新《辦法》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作業及室內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也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作業及《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第3部分:高溫》(GBZ/T229,3)中第Ⅲ級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作業。

安監部門還要求,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患有高溫作業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作業。對患有心、肺、血管器質性疾病,以及持久性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的勞動者,以及孕期、哺乳期、年齡較大、體質較差的勞動者,應當調整其工作地點或工作崗位。

高溫作業需發高溫津貼

新《辦法》專門規定,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第4篇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各地要從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夏季高溫中暑問題對勞動者身體健康的嚴重危害性,切實重視和加強工作場所夏季防暑降溫工作。各地特別是夏季高溫天氣發生頻率較高的地區,要按照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夏季防暑降溫的有關規定。各地要建立政府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基層組織專人負責、用人單位具體實施高效有序運轉的工作機制,最大限度地減少高溫中暑造成的職業危害,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二、廣泛開展宣傳活動

各地要采取多種形式開展防暑降溫的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和街道、社區、鄉村的活動室、文化站、文化廣場以及宣傳欄等場所,指導公眾了解防范高溫中暑的基本知識和方法,積極開展培訓和演練,增強自救、互救能力。

三、明確職責,加強監管

預防和處置高溫中暑是一項綜合性工作,政府有關部門和工會組織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監管,具體內容如下:

(一)衛生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采取多種形式開展防暑降溫的科普宣傳工作,加強高溫中暑的醫療救治準備工作,加大對用人單位從事高溫、高濕作業的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工作開展情況的監督檢查。

(二)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強對高溫、高濕作業場所的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情況的監督檢查,重點檢查職工工作時間、休假時間、工資支付、女職工和未成年工保護等情況。

(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強對高溫、高濕作業場所的用人單位遵守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等法律法規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用人單位認真落實作業場所各項防暑降溫措施。

(四)工會組織要依法對用人單位的高溫季節勞動保護措施實行監督,要充分發揮群眾性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網絡的作用,加強對防暑降溫工作的監督檢查。發現違法行為,要依法進行制止,對問題嚴重或拒不接受工會監督意見的用人單位,工會組織要求政府有關部門進行查處。

政府有關部門對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危害勞動者身體健康的行為,要依法予以制止,責令用人單位認真整改,問題嚴重的,進行嚴肅查處,特別對一些嚴重損害勞動者健康、在社會上造成一定影響的案例要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適時召開新聞通報會。

四、落實用人單位責任

(一)用人單位要結合本單位的實際,認真研究制定高溫中暑應急救援預案,加強演練,加大對作業人員防暑降溫和中暑急救的宣傳教育工作,做好防暑降溫的預防保障工作。

(二)用人單位應在高溫天氣來臨前,對高溫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體檢。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高濕作業的員工,應調離高溫、高濕作業崗位。暫不能調動崗位的,應在高溫、高濕天氣對其加強預防中暑保護措施。

(三)凡工作場所存在高溫、高濕作業和夏季露天作業的用人單位,要認真落實有關法律法規和《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職業性中暑診斷標準》等規定的各項防暑降溫措施。

第5篇

【關鍵詞】中暑、健康教育、護理

炎熱的夏季,中暑頻發。中暑是因為機體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出現體溫調節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的癥狀。老弱及產婦、顱腦疾病的患者等耐熱能力差者,尤易中暑。作好以下方面的健康教育和護理可預防、避免中暑發生。

1、首先要了解中暑的原因:中暑的原因有很多,如在高溫作業的車間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風差,則極易發生中暑;農業及露天作業時,受陽光直接暴曬,再加上大地受陽光的暴曬,使大氣溫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腦膜充血,大腦皮層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氣中濕度的增強易誘發中暑;在公共場所、家族中,人群擁擠集中,產熱集中,散熱困難。再加上人呼吸的二氧化碳濃度增高,如果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高至0.7%~1%時,使人的嗅覺神經麻痹、呼吸急促、身體抵抗力低下,導致中暑發生。

2、2.1、先兆中暑:在高溫環境下中,中暑者出現頭暈、眼花、耳鳴、惡心、胸悶、心悸、無力、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麻,此時體溫正常或稍高,一般不超過37.5℃。此為中暑的先兆表現,若及時采取措施如迅速離開高溫現場等,多能阻止中暑的發展。

2.2、輕度中暑:除有先兆中暑表現外,還有面色潮紅或蒼白、惡心、嘔吐、氣短、大汗、 皮膚熱或濕冷、脈搏細弱、心率增快、血壓下降等呼吸、循環衰竭的早期表現,此時體溫超過38℃。

2.3、重度中暑:除先兆中暑、輕癥中暑的表現外,并伴有頭痛、不安、昏厥、昏迷、痙攣 或高熱。重癥中暑按表現不同可為三型,也可出現混合型。 2.3.1熱衰竭:由于大量出汗發生水及鹽類丟失引起血容量不足。臨床表現為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呼吸淺快,神智不清,腋溫低,肛溫在38.5℃左右。

2.3.2熱痙攣 :大量出汗后只飲入大量的水,而未補充鹽分,導致血鈉、氯化物降低,血鉀亦可降低,而引起陣發性疼痛性肌肉痙攣(俗稱抽筋),口渴,尿少,但體溫正常。

2.3.3熱射病:強烈的陽光照射頭部,大量紫外線進入顱內,造成顱內溫度增高(最高可達42℃)。中暑者出現腦及腦膜水腫、充血。故發生劇烈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耳鳴、眼花、煩躁不安、神志障礙,重者發生抽搐昏迷,體溫可輕度增高。上述情況有時可合并出現。

3、中暑時的緊急救護:

3.1脫離高溫環境,迅速將中暑者轉移至陰涼通風處休息。使其平臥,頭部抬高,松解衣扣。

3.2冰敷:亦可頭部冷敷,應在頭部、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處放置冰袋(用冰塊、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內,封嚴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膚發紅。每10―15分鐘測量1次體溫。盡量扇涼以降低他的體溫到正常溫度。 3.3 補充液體: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無惡心、嘔吐,可飲用含鹽的清涼飲料、茶水、綠豆湯等,以起到既降溫、又補充血容量的作用。

3.4中暑野外防患措施及事后的緊急處理要點:戶外運動者到山野,往往奔放追逐,而長時間曝曬在猛烈的陽光下,體內的熱溫未能充分散發,使體溫升高,腦內部的體溫調節中樞連受破壞而停止活動,這就是中暑。給患者多飲含鹽分的清涼飲料,在額部顳部涂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霍香正氣水等中藥。如有血壓下降、虛脫時應立即平躺,及時上醫院。 4、防護措施:

4.1 大量飲水。在高溫天氣,不論運動量大小都要增加液體攝入。不要等到覺得口渴時再飲水。對于某些需要限制液體攝入量的病人,高溫時的飲水量應遵醫囑。注意補充鹽分和礦物質。酒精性飲料和高糖分飲料會使人體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溫時不宜飲用。同時,要避免飲用過涼的冰凍飲料,以免造成胃部痙攣。 少食高油高脂食物,減少人體熱量攝入。多食新鮮蔬菜、瓜果。

4.2夏天盡量穿著質地輕薄、寬松和淺色的衣物。外出要躲避烈日,最好不要在10:00至16:00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陽光最強烈,發生中暑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必須外出時一定作好防范措施,如打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涂擦防曬值SPF 15及以上的UVA/UVB防曬劑,準備充足水及飲料、藥品。雖然各種人群均可受到高溫中暑影響,但嬰幼兒、65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有精神疾病、以及心臟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群更易發生危險,應格外予以關注。對于這些高危人群,在高溫天氣應特別注意,及時觀察是否出現中暑征兆,夏天盡量不外出。

第6篇

患者,女,84歲。單身一人,住棚戶區,室內活動空間

鄰居電話通知社區醫生到家往診。檢查:體溫18.2℃,呼吸20次/分,脈搏98次/分,血壓140/95 mm Hg。眼神凝聚,說話遲鈍,意識清楚。大汗,皮膚松弛,呈“脫水貌”。兩肺叩診清鼓音,心音低調,無雜音。腹部及四肢檢查未見異常。

分析

認證――本例為中暑前兆。

辨證――病情判定依據:①高溫、悶熱的居住環境;②中暑先兆的臨床表現。

綜合判定病情

中暑是由于長期在高溫環境中生活或工作而發生的一組急性病癥。

中暑 在高溫(一般指室溫>35℃)環境中或炎夏烈日暴曬下生活或勞動,又缺少防暑降溫措施,容易發生。潮濕(濕熱)、無通風的環境,勞動強度大、年老、體弱因素等,可促進中暑的發生。

先兆中暑 是患者在高溫環境中勞動或生活一定時間后,出現頭暈、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等類似感冒的癥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輕癥中暑 除有先兆中暑的癥狀外,可出現面色潮紅,大量出汗,脈搏加速等,體溫可升高,>38.5℃。

重癥中暑 ①熱痙攣:因大量失水、失鹽引起的肌肉痙攣。常發生在高溫環境中強體力勞動后,臨床表現為先有大量出汗,其后四肢肌肉、腹壁肌肉出現痙攣、抽搐。有時因胃腸道平滑肌發生陣發性痙攣而出現腹痛。②熱衰竭:因全身循環血容量不足,出現虛脫或短暫暈厥,又稱“熱暈厥”。臨床表現為先有頭痛、頭暈、惡心,繼而出現口渴、胸悶、面色蒼白,冷汗淋漓。此時,血壓偏低,并可出現暈厥及手足抽搐。③熱射病:因高熱引起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造成人體內熱蓄積。通常以高熱(體溫>41℃)、意識障礙、無汗為主要癥狀。皮膚干燥、灼熱、潮紅或蒼白,嚴重時皮膚發紺,脈搏快,脈壓增高,血壓下降。可有心律失常,呼吸快而淺,全身肌肉抽搐,瞳孔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最終因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腫、腦水腫或肝腎功能衰竭等并發癥,甚至出現嚴重心律失常而死亡。由于頭部受日光直接暴曬所引發的熱射病,又稱為日射病。

社區急救處理原則

一般處理 ①將病人迅速轉移到陰涼通風處靜臥、休息;②口服涼鹽水或清涼含鹽飲料。脫水較重者可靜脈補給生理鹽水、葡萄糖溶液,注意適當補鉀。多數輕癥患者經以上處置后,30分鐘或更長一些時間即可恢復。

物理降溫 ①環境降溫:將病人轉移到室溫

藥物降溫 冬眠靈(氯丙嗪)有調節體溫中樞功能,擴張血管、松弛肌肉和降低氧消耗的作用,為藥物降溫的常用藥物。劑量25~5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靜滴1~2小時。

本病例的病情判定與處理

本病人年老體弱,生活簡陋,環境低劣。夏日伏天,氣溫高,居室悶,具備中暑客觀條件;近日活動后即出現頭暈、頭痛、口渴、多汗。今日中午開始,自覺精神倦怠,疲乏無力,心悸加重。查體體溫升高,出現脫水容貌。應該考慮為中暑先兆。

第7篇

一個夏日的夜晚,某段供電線路出現故障,住宅小區突然停電,居民家中的空調機一下子全都停止了轉動。待到天亮時,線路才恢復供電。幾位習慣于在空調房間中生活的老年人苦苦地熬了一夜悶熱,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中署癥狀。其中有一位老人出現了高熱、昏迷、驚厥,沒等送到醫院就停止了呼吸。

有位張小姐,夏季從家中到銀行辦公室,整天都待在舒適的空調環境中。萬萬沒想到的是:為了上街購買幾件理想的家具,在烈日下奔波了幾個小時后,竟突然發生昏厥、四肢抽搐、腹痛。經送醫院及時搶救后方才脫險,醫生診斷其為重癥中署(熱痙攣)。

新學年的開學典禮正在舉行。盡管此時已經立秋,但艷陽還是火辣辣的。在室內陰涼環境中舒舒服服地渡過了一個暑假的孩子們,卻經不起如此悶熱。未等到校長的報告作完,一大批孩子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中暑癥狀,東倒西歪,忙壞了保健老師。

近年來,我們已經很少能聽到高溫環境下發生生產性(職業性)中暑的消息了。但耐人尋味的是,生活性中署的現象卻在猛增。那些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中生活及工作的人們,一旦離開舒適的恒溫場所而進入到高溫氣候中,往往就會出現明顯的中暑癥狀,有的甚至因此危及生命。各種現象已表明,恒溫環境會降低人體的熱耐受能力,即熱耐力。而增強熱耐力可提高機體在高溫下的適應能力及生存能力。

空調環境在給人們帶來舒適的同時,降低了人體的熱耐力。一旦離開空調環境,人體就難以適應,就會出現大批中暑患者。就目前研究水平而言,獲得熱耐力的最佳方法就是努力開展耐熱鍛煉,即在逐漸升高的氣溫條件下進行鍛煉,以達到適應高溫環境的目的。在夏季來臨時,那些長期生活及工作在恒溫條件下的人們,應該有意識地進行耐熱鍛煉,提高機體熱應激能力。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或減輕熱浪對機體的襲擊。首先,每天至少抽出3~4小時到室外去接觸自然熱,如散步、跑步、拳術、體操、娛樂……其次,如果從空調環境進入高溫狀態,中間要有一個氣溫逐漸升高的適應性過渡期,至少2小時以上。

中暑有熱痙攣、熱衰竭、熱(日)射病之分。發現熱痙攣和熱衰竭患者,應迅速將其轉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或靜臥,解松或脫去工作服。降溫時不要引起寒戰,以病人感到涼爽舒適為止。同時口服涼鹽水或清涼飲料。有條件時可靜脈補充生理鹽水、葡萄糖液和氯化鉀液。經上述處理,病人可在幾十分鐘或數小時內恢復健康。肌肉的痛性痙攣不需要按摩,否則使疼痛加劇。熱射病來勢兇險,有高熱、意識障礙、皮膚干熱等典型癥狀,死亡率高達25%以上,后遺癥也較多。急救效果取決于降溫的快慢和處理是否及時。在送往醫院的過程中一定要采取降溫措施。

降溫是熱射病急救的根本方法,必須爭分奪秒地進行。涼水、井水、冰水浴是降低體溫最有效的措施。洗浴過程中必須不斷摩擦四肢皮膚,保持皮膚血管擴張以促進散熱。這樣可促進外部已冷卻的血液流至過熱的腦部,從而減輕細胞損害。在降溫過程中,病人如有顫抖,則必須采用藥物控制,因為肌肉活動可使產熱增加而延遲降溫。如果手頭有冰,可在病人頭部放冰帽,再于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置放冰袋。根據蒸發散熱的原理,可將患者全身敷以冷水浸透的毛巾,不斷灑涼水,再配合電扇吹風,這不失為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在驅車送往醫院途中,可大開車門,不斷往患者身上潑水,通過充分蒸發散熱達到降溫目的。有條件時亦可用冰水灌腸或靜脈輸注涼生理鹽水。必要時還可采用冬眠靈等進行藥物降溫治療。

第8篇

中暑的急救方法

發現自己或他人有中暑癥狀

要趕快離開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處休息,喝一些含有鹽分的清涼飲料;在額部、太陽穴涂抹清涼油、風油精,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有預防作用。癥狀嚴重者要及時上醫院診治。

發現中暑較重甚至昏厥者

要立即掐按人中穴,促其蘇醒;然后把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并及時撥打120,以便迅速送到醫院救治。如果離醫院較遠,在等待轉運期間,可以用濕毛巾涼敷其頭部,協助降溫;或用濕床單或濕衣服包裹病人并給強力風扇,以增加蒸發散熱。

中暑的預防措施

對于中暑,關鍵是要做好防護。夏季出門時,要帶好防曬用具,如遮陽傘、遮陽帽、太陽鏡等,并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要隨身攜帶一些防暑降溫藥品,如藿香正氣水、人丹、風油精等,以備急用。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不穿化纖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老年人、孕婦和有心血管等慢性病的人,高溫季節要盡可能減少外出。

夏季要及時補充水分,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可以根據氣溫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含鉀果汁或茶水也是極好的消暑飲品。

夏天要多吃蔬菜水果,西瓜、黃瓜、甜瓜、芹菜、桃子、梨、蘋果、荸薺、鴨梨、香蕉、獼猴桃等,都是不錯的消暑佳品。中醫有“補在三伏”之說,可選用益氣養陰的中藥泡茶服用,如西洋參、太子參、黃芪、石斛、黃精等;也可以適當加用祛暑清熱的中藥,如香薷、藿香、蘆根、薄荷、竹葉、金銀花、荷葉等。至于食物,綠豆、白扁豆、紅小豆、小米、苡仁米、蕎麥、芡實、山藥、百合、冬瓜、苦瓜、黃瓜、西紅柿、生菜、木耳、豆漿、豆腐等,適宜夏季食用。乳制品也不錯,既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夏季要保證睡眠的充足。夏天晝長夜短,氣溫較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大,容易疲勞。而充足的睡眠,可使人的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休息和放松,有利于工作學習,是預防中暑的重要措施。夜間盡量在22點到23點就寢,不要過分熬夜。

還有幾道藥膳可以祛暑清熱,預防中暑,特地推薦給大家:

三色豆湯

白扁豆、紅小豆、綠豆各30克,煮粥食用,每日一次。

白扁豆性微溫,味甘,具有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的功效。綠豆甘寒,能夠清熱解暑,利尿消腫,滋膚止渴,是常用的消夏食品。紅小豆又稱赤小豆,善于解毒利水,清熱去濕,健脾止瀉。三色豆湯甘甜可口,能夠清熱除濕。常食還有助于凈化血液、解除內臟疲勞。

冬瓜海帶湯

冬瓜100克切片,海帶30克洗凈,蝦皮、精鹽適量,煮湯食用,每日一次。也可以加鯽魚一條,一起燉湯食用。

冬瓜味甘淡,性寒涼,功效是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海帶味咸,性寒,具有清熱利水,養陰止血的功效;鯽魚性味甘平,能夠健脾益胃,利濕止渴。本方消暑除濕功效顯著,多數人都可以食用。

竹葉茶

竹葉5克,白茅根5克,荷葉2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當茶飲用。每日一劑。

竹葉甘淡而寒,功善清熱除煩,生津利尿;白茅根甘寒,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的功效;荷葉味苦微咸,性辛涼,能夠清暑利濕,祛瘀止血。本方尤其適應于夏季皮膚、鼻子容易出血的人。

香薷飲

第9篇

一、戶外急救原則:遇到事故時,應沉著大膽,切勿慌亂,先分清傷勢的輕重緩急,然后果斷地實施急救方法。先處理危重病人,再處理病情較輕的病人。觀察現場環境,充分運用現場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來協助急救。

(一)受傷出血的急救處理:首先要對傷口進行一定的消毒,然后再是止血。

1. 流鼻血:垂頭向前,不要讓血流進喉嚨以免嘔吐,用手指捏著鼻梁的軟骨位置,等待止血。必要時可在額頭用干冷的毛巾作冷敷。止血后兩小時不要擤鼻涕或挖鼻孔。

2. 外傷出血:清洗傷口再包扎。輕微出血可采用壓迫止血法,一段時間過后要松開一下,以保障血液的循環。

3. 前頭部出血:壓住耳前下頜關節上方的顳動脈。

4. 后頭部出血:壓住耳后突起下面稍外側的耳后動脈。

5. 腋窩和肩部出血:在鎖骨上凹,胸鎖乳突肌外緣向下內后方,對準第一肋骨,壓住鎖骨下動脈。

6. 大腿出血:屈起其大腿,使肌肉放松,用大拇指壓住股動脈之壓點,(在大腿根部的腹股溝中點),用力向后壓,為增強壓力,另一手的拇指可重疊壓力。

(二)溺水的急救處理:仔細觀察呼吸和心跳情況,對呼吸、心跳停止者,馬上做心、肺復蘇術,并設法讓病人吐水。跳水容易引起頸椎骨折和損傷脊髓,出現肢體麻痹、呼吸麻痹等,應馬上叫救護車。將溺水者救上岸后,應馬上檢查溺水者的心跳、呼吸等情況,如呼吸停止,應馬上做人工呼吸搶救。當救援者能站立在水中時,可用雙手托住溺水者的頸部,口對口先連續吹入四口氣,在5秒鐘內觀察溺水者的胸、腹部,看看有否反應。也可用臉頰貼在溺水者嘴上感覺一下有否自主呼吸,如無反應,再吹四口氣。如果是呼吸、脈搏完全停止了,要做心、肺復蘇術。

(三)暈厥的急救處理:對突然出現意識不清的病人,先將病人平臥,要保持呼吸道暢通,謹防窒息,不要隨意搬動。首先觀察其心跳和呼吸是否異常,對暈厥、昏迷還是休克做出初步判斷。如發現心跳、呼吸正常者,可輕拍患者并大聲呼喚使其清醒,并酌情給予補充含糖、鹽的液體和應用相應的藥物。如病人無反應則說明情況比較復雜,如發現心跳、呼吸停止者,應使患者頭部偏向一側并稍放低,取后仰頭姿勢,然后采取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的方法進行急救。并爭取在短時間內與送醫院救治。

(四)中暑的急救處理:夏天在戶外運動會排出很多汗水,體內的水分鹽分和維生素消耗的很多,如果不能夠及時地補充,就會導致中暑或者虛脫。中暑的先兆癥狀是大量出汗、口渴、頭昏、耳鳴、胸悶、心慌、惡心、四肢無力等。在發生中暑時,應迅速讓病人立即停止運動,移至陰涼、通風處,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于呼吸和散熱。可喝些冷飲、鹽糖水并用冷水毛巾敷頭部,或冰袋、冰塊置于病人頭部、腋窩、大腿根部等處。將病人置于4℃到18℃的水中,并用毛巾按摩四肢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散熱。老年人、體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最好不用這種水中降溫法。

(五)食物中毒的急救處理:在戶外飲食應當十分注意,但萬一吃了不干凈的食物遇到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的癥狀的話那就是食物中毒了。食物中毒自我急救的最常用辦法就是催吐。當然,這種緊急處理并不是治療食物中毒的最好辦法,只是為了治療急性食物中毒爭取時間。在緊急處理后,應該馬上請病人去醫院治療。去醫院治療前不要輕易服止瀉藥,以免貽誤病情。輕癥者可服用氟呱酸、黃連素等藥,嘔吐、腹瀉次數多者要及時補充含糖、鹽的水分。

二、急救百寶箱:

在戶外旅游或是探險時,一點急救小裝備非常重要,別小看了它,在關鍵時刻說不定它能幫上你的大忙。

1. 感冒發熱頭疼藥

2. 腸胃不適的藥

3. 驅蚊防蟲的藥劑

4. 損傷類:防水創可貼、跌打藥酒、活絡油、風油精、白藥噴霧劑、止痛貼、止血貼等

5. 常規:紗布、醫用膠布、小剪刀等

三、急救誤區

(一)你把創口貼當作“萬能貼”了嗎?

創口貼,一般只能用于較為淺表、整齊干凈、出血不多的小傷口,起到暫時止血、保護創面的作用。使用前要將傷口清理干凈。但是由于創口貼的吸水性和通氣性較差,貼敷時不宜貼得太緊,不利于創口分泌物的引流,以免傷口不透氣而發生厭氧菌感染,反利于細菌的滋長,使傷口及周邊的皮膚發白、變軟,引致繼發感染。因此創口貼不宜長時間使用,它更不是“萬能貼”,任何傷口都能隨意使用哦!

創口貼在以下幾種情況不能使用:

1. 被動物(如貓、狗等)咬傷后,不能用創口貼包扎。應先用肥皂水沖洗多次,然后用碘酒、酒精消毒傷口,讓傷口暴露,隨后應注射狂犬疫苗。

2. 創傷嚴重、有污染的傷口不能使用創口貼,創面有分泌物或膿液的傷口也不能使用。

3. 深而窄的傷口(如鐵釘、刀尖扎傷等)不能用創可貼包扎。止血后應當使傷口暴露,以防破傷風菌感染傷口。

4. 燒傷、燙傷后出現的潰爛、滲液也不能用創口貼來貼,以免分泌物引流不暢而繼發感染。

5. 如果貼在傷口上的創可貼被水浸濕,要立刻更換,不然那將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雖然市面上有一種防水創口貼,但是效果未必明顯,尤其是經常活動的手關節部位,防水性能完全得不到體現。

(二)你急于讓昏迷的病人仰臥了嗎?

高血壓或腦溢血病人發病昏迷后,切忌令其仰臥,這樣很容易使口腔分泌物。嘔吐物吸入其他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正確方法是讓病人側臥,并隨時將口腔內的嘔吐物掏干凈,千萬不要給昏迷的病人進食、進水。

(三)在被蛇咬了后你緊扎傷口不松手了嗎?

入秋的天氣草叢蛇多,戶外活動很容易遇到蛇。如不小心被蛇咬傷,要盡快將傷口的液體用嘴吸出吐掉,為了以防液體有毒,最好在嘴巴和傷口間隔層塑料袋。隨后再傷口的上端用布條扎緊,并請盡快就醫。若長時間未能送達到醫院,每隔30分鐘要解開布條讓傷口放松2分鐘才可。

第10篇

各單位:

最近我市天氣持續高溫炎熱,為了確保職工盛夏時期生命安全與健康,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增強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的責任感。做好防暑降溫工作,不僅是《勞動法》、《安全生產法》等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也是工會組織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重要內容,是工會勞動保護工作的重要環節,是工會勞動保護工作者的職責所在。各級工會組織應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及企業行政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發揮“群防群治”的作用,加大對事故隱患的監督檢查與治理,防止發生職工中暑傷亡事故。

二、落實措施,積極推動防暑降溫工作取得實效。各鄉鎮、系統工會,要根據本鄉鎮、本系統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暑降溫工作方案,明確暑期防暑降***溫的工作目標、任務,責任到人,狠抓落實。要結合“安全生產月”及福州市政府開展的安全生產專項行動,深入基層廠礦開展宣傳、檢查、走訪和慰問活動。大力宣傳國家有關防暑降溫和勞動保護的法律、法規、條例和政策。加強對重點建設項目單位,露天施工、高空作業、高溫作業單位,危險品儲運企業農民工相對集中的單位以及往年發生過職工中暑事故的單位等重點企業、重點場所、重點部位的監督檢查;督促和幫助他們完善暑期安全責任制,制定應急預案,落實防范和防暑保健措施;督促他們采取有力措施,調整作業時間、改善作業條件、減輕勞動強度,并加大防暑降溫經費的投入和物品發放力度,確保職工安全度夏。要關心職工生活,督促和幫助企業大力改善職工生活條件,確保職工宿舍、食堂、廁所、淋浴間等設施符合和滿足防暑降溫和勞動保護工作需要。要積極組織慰問活動,讓生產一線職工感受到來自黨和政府以及工會組織的關心、關懷。

檢查走訪要認真細致、講求實效。重點關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防暑降溫經費預算和落實情況:二是露天和高溫工作場所通風、隔熱、降溫措施制定和落實情況以及這些場所工作人員的作業時間安排情況;三是暑期勞保用品配置、配備情況;四是防暑藥品發放情況和清涼用品供應情況;五是開展防暑降溫知識宣傳教育情況;六是高溫天氣的預警機制及相應的***應急預案建立和急救演練情況;七是夏季易發疾病監控機制、預防傳染病和食物中毒應急預案建立情況;八是組織職工體檢情況;九是基層單位工會勞動保護檢查委員會、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在防暑降溫工作中履行職責、發揮作用情況。

三、保持信息暢通,及時報告防暑降溫工作重要情況。各鄉鎮、系統和基層工會,要加強與基層工會的工作聯系,保持信息暢通。要及時總結、推廣企業在防暑降溫上創新性舉措。發生中暑、中毒等事故時,要及時報告同級政府和上級工會組織,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不得延報、謊報、瞞報。

第11篇

面對如此惡劣的天氣,人們的生理和心理都在經受著一場難耐的煎熬。尤其廣大經常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的廚師,夏天的來臨更是火上澆油,因此,就更需要保持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才能健康度過這個苦夏。

當夏季來臨,我們需要做好哪些準備?怎樣才算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怎樣才能健康地度過這個難熬的夏天?

夏日飲食五多

盛夏時節,環境溫度過高,空氣濕度大,人體內熱量不易散發,熱量積存過多,這樣會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失控而發生中暑,因此,除了注意物理降溫之外,還要注意在飲食方面的調理。

那么,炎炎夏日,多吃什么能使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

一、多吃粥。在炎熱的夏季,人的腸胃因受暑熱的刺激,功能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食欲不振等不適,重者還會中暑。因此,夏季喝消暑保健粥則是飲食調理措施之一,如綠豆粥,金銀花粥、薄荷粥,蓮子粥、荷葉粥、蓮藕粥等。

二、多喝湯。當人體出汗比較多,體液損耗比較大的時候多喝湯既能及時補充水分,又有利于消化吸收。簡單易學的“防暑湯”如山楂湯、綠豆酸梅湯,金銀花湯西瓜翠農湯等。

三、多飲茶。研究人員對炎熱天喝溫茶水和喝飲料的兩組人員進行了測試,最終的結果表明,溫茶能降低皮膚溫度1―2度,而冷飲只能使口腔周圍變冷:喝茶者感覺清涼舒適,渴感全消,而喝冷飲者,周身不暢,渴感未消。高溫作業者,如能在溫茶中適當加點鹽,以彌補出汗過多而丟失的鹽分,對預防中暑更有裨益。

四、多吃青菜。天熱濕氣重,人們一般都喜歡吃清淡味鮮而不油膩的食物,而青菜既有這種特點,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元素。所以,應盡量多吃青菜,如各種豆類,瓜類,小白菜,香菜等。既可以涼拌生吃,也可放少許瘦肉絲炒熟吃。

五、多吃瓜果。瓜果汁多味甜不僅生津止渴也能清熱解暑。西瓜味甜性涼,是清暑解渴的瓜類之首。另外,香瓜、黃瓜洗凈之后生食,或榨汁之后飲用,都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獼猴桃含有大量維生素C,有非常好的清熱解暑作用,是高溫和野外作業人員應當經常選用的果品和飲料。

夏日中暑巧防治

夏日最常見的病癥大概就是中暑了,中暑的主要原因是氣溫過高。在炎烈的夏天長時間行走或進行較劇烈的體育運動時,都可能發生中暑。而在氣溫高、通風不良身體疲勞。有病、缺乏飲水和頭部缺乏保護而直接受到日光照射等情況下,中暑就更容易發生。

那么,遇到中暑的時候,要如何應對呢?

當發現中暑先兆時,要趕緊到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喝些清涼飲料很快就會恢復。高熱的病人,應首先脫離炎熱環境,安靜仰臥,頭部墊高,松解衣領扇風,頭部作冷敷,用50%的酒精或白酒擦身,少量多次地喝一些冷的淡鹽開水或清涼飲料。

中暑是可以預防的,如平時堅持在較熱的環境中鍛煉,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身體的耐受能力。室內運動要注意通風,運動量大的項目,應在早上或傍晚進行。如在早晨比賽。則早餐中應供給足夠的水和鹽,不宜過飽。耐熱能力較差的人,或者當身體疲勞,有病時,夏季不要參加劇烈運動。

四種中暑癥狀

熱射病型體溫略有升高,頭昏頭痛煩躁心慌、全身無力,口渴舌干、惡心,大量出汗,這些是中暑先兆,若未及時采取措施,則出現高熱,顏面潮紅,皮膚灼熱、無汗。嘔吐,流鼻血。步態不穩,甚至昏倒

循環衰竭型面色蒼白、皮膚冷濕、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神志恍惚甚至昏迷

熱痙攣型體溫可能不高,腹部及四肢肌肉痙攣,疼痛難忍

日射病型頭暈眼花,劇烈頭疼、惡心嘔吐、煩躁不安或昏睡、脈搏細弱,一般情況下無體溫升高。

八款防暑養生飲料

山楂湯:將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公斤水煮爛,再放入白100克,燒開后撈出,然后放入適量白糖,涼后即可飲用。

冰鎮西瓜囂:將西瓜去皮,去籽、瓜瓤切成方丁,連汁倒入盆內冰鎮。然后用適量的冰糖,白糖加水煮開,撇去浮沫,置于冰箱內。食用時將西瓜丁倒入冰鎮糖水中即可。

綠豆酸梅湯:將綠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爛,再加入適量的白糖,涼后即成。

荷葉涼茶將半張新鮮的荷葉撕成小片,與白術10克,藿香、甘草各6克共煮2分鐘,然后加入適量白糖,涼后可飲。

椰汁銀耳羹:銀耳30克,洗凈以后用溫水發開,除去硬皮,與椰汁125克,冰糖及水適量,煮沸即成。

金銀花湯:金銀花30克,加適量白糖,開水沖泡,涼后即可。

西瓜翠衣湯西瓜洗凈以后,切下薄綠皮,加水煎煮30分鐘,去渣,再加人適量的白糖,涼后可飲。

食鹽甘草冷飲;甘草15克,加少量食鹽,沸水沖后,浸泡1小時即可。

家中常備的防暑降溫藥

藿香正氣水:主要有降暑解毒,化濕和中之效。

十滴水:主要用于中暑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胃腸不適等。在長途旅行,高溫環境下工作時,可用此藥預防中暑。人丹,主要用于園高溫引起的中暑頭痛、急性胃腸炎、嘔吐、腹痛,腹瀉夏季感冒與水土不服等。

第12篇

當前已進入夏季施工旺季,盛夏高溫,施工現場作業人員易疲勞、中暑,加之雷雨、臺風等災害性天氣頻繁,夏季是建筑安全事故多發季節。為了進一步加強建筑工地夏季安全生產工作,保障施工一線作業人員人身安全,防止各類事故發生,現就做好今年我區夏季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各單位對夏季安全生產工作要高度重視,要站在實踐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以及對一線施工人員生命和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把夏季建筑施工安全生產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各建筑施工企業負責人作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要狠抓防范措施落實,防止因高溫天氣引發的工人中暑和各類安全生產事故。

二、突出重點,強化管理

各施工單位、各有關單位要針對夏季施工特點,嚴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技術規范標準抓施工安全,重點對高空作業、施工用電、大型機械設備、腳手架和夏季“五防”(防雷、防電、防暑降溫、防汛、防火災)進行檢查,落實整改措施,防患于未然。

1、加強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管理。夏季雨天較多,空氣潮濕,因此,各施工現場要嚴格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要求,加強用電管理,杜絕電線亂接、亂搭以及接頭松動、現象,漏電保護器參數要匹配,保護作用要靈敏可靠,嚴禁電氣設施超負荷運行。各單位要以職工宿舍、臨時工棚、設備配電及臨時照明線等為檢點,加大檢查力度,對存在的問題,整改要落實到人。

2、加強施工現場防火安全。施工現場防火安全要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完善制度,落實責任,嚴格動火審批制度。焊割作業前要事先清理現場周圍可燃物,防止金屬熔融、火花四濺引起燃燒事故。對油漆、氧氣瓶、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必須按規定分類存放到危險物品倉庫,并與火源及生活區、辦公區保持安全距離,還應設置醒目的禁火標志,并按規定配備消防器材。

3、加強夏季防暑降溫工作。盛夏期間各施工企業特別要加強勞動保護工作,積極采取降溫、消暑措施,不斷改善職工的工作、生活、學習環境,確保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各項目部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得為趕工期隨意加班加點,要合理安排工序和工程量,采取“做兩頭、歇中間”的方法,高溫期間每天的上午10時30分至下午15時實行停工休息。

要充分做好職工的防暑降溫工作,職工臨時宿舍要保證良好的通風,各施工現場都要配備足夠的飲用水以及含鹽清涼飲料.

同時要為職工準備好綠豆湯、冰水等,并向職工發放預防中暑的藥品。

4、各施工企業要加強對所屬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臺風暴雨前加強對腳手架、垂直起重機械設備的基礎、附件等涉及結構穩定的關鍵設施的監控,要對工地圍墻、臨時用房、基坑支護等進行專項檢查,發現隱患要及時整改,防止發生圍墻倒塌、基坑坍塌、設備傾覆、觸電等重大安全事故和現場大面積積水;臺風來臨時,所有臨時用房內的人員必須予以及時撤離。

三、建立預案,防患未然

各單位要結合實際制定完善的防范措施和應急救援預案,抓緊做好應急救援的動員和準備工作,落實搶險救災隊伍和物資,保證設備和裝備的完備有效;組織好預案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確保在事故或災害發生后,能夠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進行搶救,將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明县| 板桥市| 乐昌市| 工布江达县| 外汇| 锦屏县| 台州市| 田阳县| 南华县| 新平| 调兵山市| 宣威市| 博湖县| 沿河| 河间市| 石家庄市| 望江县| 瑞金市| 开封市| 兴业县| 紫金县| 崇左市| 柳江县| 乐山市| 洪江市| 谷城县| 德化县| 宁国市| 长顺县| 德保县| 将乐县| 怀来县| 和田市| 九寨沟县| 江陵县| 崇明县| 同仁县| 凤庆县| 讷河市| 特克斯县| 长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