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8 22:11:5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紅樓夢金陵十二釵,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紅樓夢〉選讀》中,節(jié)選的章節(jié)是主要人物的典型事件,并有專題介紹《紅樓夢》的結構、主題、環(huán)境等的研究成果。但如果想全面了解原著的精神,那么閱讀《紅樓夢》的第一回和第五回是極其必要的,因為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是理解全書的背景,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是理解全書的提綱。
《紅樓夢》的第一回一開頭作者就說:“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后,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云云’。”又說:“雖我未學,下筆無文,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故曰‘賈雨村’云云。”這種寫作便是曹雪芹的春秋筆法。春秋筆法是孔子修訂《春秋》的寫作方法,不露本意,曲折地意寓褒貶。這種微言大義的表達方法廣泛地被后世學者接受,小說創(chuàng)作者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使用春秋筆法則更有文字游戲的意味。
春秋筆法可通過拆字、猜謎、諧音等理解文字。如《紅樓夢》中的人物,“襲人”被拆成“龍衣人”,有的學者認為“龍衣人”暗示的是李自成,甚至認為《紅樓夢》隱藏著一段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其實,曹雪芹用拆字法的地方很多,如第五回“金陵十二釵”中香菱(即甄英蓮)的判詞有“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xiāng)”之句,這里兩地為“圭”,加上“木”,正是“桂”字,暗喻夏金桂嫁給薛蟠之后,香菱的性命就難保了。王熙鳳的判詞“一從二令三人木”,“人木”為“休”,暗示王熙鳳最終被賈璉趕回娘家。
讖語也是春秋筆法之一。《紅樓夢》第五回中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所看到“金陵十二釵正冊”“金陵十二釵副冊”“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中的判詞實際上是讖語。讖語是迷信的人指事后能應驗的話。中國古代一直就有巫師、方士編造預示吉兇的暗語或謎語,手法有隱喻,有象征。曹雪芹繼承了這種手法,再加上第一回的神話故事,為整部著作創(chuàng)造了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氛。如賈寶玉翻看“又副冊”第一幅畫“又非人物,也無山水,不過是水墨染的滿紙烏云濁霧而已”,判詞這樣寫道:
霽月難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毀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一開頭點出了人物是晴雯,中間兩句概括了晴雯的性格,最后預示了她含冤早逝的下場。第五回中賈寶玉看到的圖畫是一種象征,隱喻某個人物,如:花襲人――一簇鮮花,一床破席;林黛玉――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薛寶釵――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史湘云――幾縷飛云,一灣逝水。而畫后面的判詞就是謎面、讖語,結尾一句暗示著這個人物的結局。如:元春“虎兕相逢大夢歸”;惜春“獨臥青燈古佛旁”;妙玉“終陷泥淖中”;賈巧姐“得遇恩人”。這些讖語確實和每個人后來的結局是一致的。
曹雪芹在寫《紅樓夢》時使用了大量的諧音,這是清代讀者脂硯齋的解讀方式之一。如:甄英蓮諧音“真應憐”;把英蓮看丟了的小廝叫霍啟(禍起);被薛蟠打死的馮淵確實是“逢冤”;賈府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連起來便是“原應嘆息”;“豐年好大雪”的“雪”指薛家;“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指撫養(yǎng)兒子賈蘭的孀婦李紈;賈政、賈赦、賈璉等人名可以理解為假正、假赦、假臉;賈蕓的舅父叫卜世仁,諧音“不是人”;賈寶玉夢游時喝到的飲料一名“千紅一窟(哭)”,一名“萬艷同杯(悲)”,是紅樓女兒悲劇命運的傳神寫照。
當然,以上談到的春秋筆法,在研究《紅樓夢》的過程中時有牽強附會之嫌,但不失是一種理解,也有一定的趣味。
由《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可以得知以下內(nèi)容:
1、賈寶玉前世是神瑛侍者,林黛玉前世是絳珠仙草;
2、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薛寶釵、史湘云、李紈、王熙鳳、巧姐、妙玉、秦可卿和林黛玉十二人前世為金陵十二釵,來自于太虛幻境;
3、香菱前世位居金陵十二釵副冊;
4、晴雯和襲人前世為金陵十二釵又副冊。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關鍵詞:銜接;連貫;《紅樓夢》
中圖分類號:G63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8-0000-01
1.引言
銜接與連貫一直是語篇分析研究的主要問題之一。我們把諸多學者所舉的銜接都歸結于兩類:顯性與隱性銜接。銜接是篇章內(nèi)句子里的某些詞或語法特征,是語篇存在的重要條件。連貫是語篇中的成分之間具有合乎邏輯的有機聯(lián)系,句子的表述思路清晰,意思便會連貫,交際雙方才會成功交流。
2.顯性銜接在《紅樓夢》中的體現(xiàn)
顯性銜接主要指那些通過語法,詞匯等實現(xiàn)的銜接手段。此文只討論Halliday與Hasan提出的五種銜接手段五種銜接手段。Halliday與Hasan在《英語的銜接》中提出的5種類型的顯性銜接:照應,省略,詞匯銜接,替代和連接。前三種顯性銜接手段在《紅樓夢》中均有體現(xiàn)。
2.1《紅樓夢》中的照應
照應指用代詞等語法手段來表示語義關系。Halliday與Hasan將銜接中的指稱分為人稱指稱,指示指稱,和對比指稱。人稱照應在《紅樓夢》中隨處可見,如第八回“寶玉聽了,笑道:‘我忘了。你的手冷,我替你握著。’說著便伸手攜了晴雯的手。” 這里的人稱“我”,“你”分別照應前面的寶玉和后面所提的晴雯。而指示照應如下:第一回中,“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于大荒山無稽崖練成高經(jīng)十二丈,方經(jīng)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其中“十二丈”指代文章中的金陵十二釵,黛玉,寶釵等。“二十四丈”所指副十二釵,晴雯,襲人等。對比指稱有如下例證:第七十六回,有句詩是“振林千樹鳥,啼谷一聲猿”,此句中“振林”與“啼谷”,“千樹鳥”與“一聲猿”都形成了對比。由此看出妙玉與這個擾擾塵世不共處,不合流,那是凄清,悲涼,仇視,更是冷漠
2.2 《紅樓夢》中的省略
省略指的是把語篇中某個成分省區(qū)不提,可看做是一種特殊的替代――零替代。在《紅樓夢》中,省略的手法最能體現(xiàn)在詩詞歌賦上。通過省略,文本將會簡潔,信息得到強調(diào),同時,也會更連貫。如在第一回中,此詩卻是省略的最好例證。“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顯然,此詩中省略了眾多主語,前一句省略了《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他用畢生的心酸與淚水寫下了這部驚世之作。后一句省略了主語,可以理解為省掉了大家,或眾人。
2.3《紅樓夢》中的詞匯銜接
詞匯銜接指的是通過詞的重復、同義等關系來使語義連貫。無論在漢語還是英語中,詞匯銜接都是重要的連接手段之一,在《紅樓夢》中如:“姑娘們”就是個上義詞,其下義詞通常就包含了黛玉,寶釵,湘云,迎春等。詞匯銜接也體現(xiàn)在人名之中,人名的同義與諧音進一步加強了語義的連貫性。如在第一回中有“英蓮”,此名字與“應憐”諧音,暗示應當憐惜,為日后英蓮的不幸遭遇埋下伏筆,與家人失散,被拐賣,被金桂欺壓。這些名字的選用與后文遙相呼應,為后文故事情節(jié)的產(chǎn)生埋下伏筆。如果讀者不能理解這些詞語背后蘊含的寓意,在閱讀時就只會停留在表層,很難達到深層次的語義連貫,從而影響閱讀。
3.隱性銜接在紅樓夢的體現(xiàn)
隱性銜接是間接的,較為隱蔽的,需要借助間接的搭橋才能去理解,如:語境推理,想象,運用世間知識。隱性銜接有很多種,本文只談上面提到的三種常見手段。
3.1《紅樓夢》中的語境運用
一般而言,語境就是指使用語言的環(huán)境,也就是言語交際所依賴的環(huán)境。語境具有兩大功能:制約和釋義功能。先談制約功能。如《紅樓夢》第七十四回中,有這樣一出場景:探春和湘云聽說黛玉病情加重,遂前去探望。“湘云到底年輕,性情又兼直爽,順手把痰盒拿起來看。不看則已,看了唬的驚疑不止,說:‘這是姐姐吐的?這還了得!’探春見湘云冒失,連忙解勸說道:‘這不過是肺火上炎,帶出一半點來,也是常事。偏是云丫頭,不拘什么,就這樣蝎蝎螯鰲的!”在此情景下,探春深知黛病情已越來越重,不便明說。而湘云性格直爽,一語道破,致使黛玉心涼了半截。探春馬上出來打圓場,湘云也自慚形穢,才知道在黛玉病情加重自己卻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是不能直接挑明的,以免加重病情。另一功能是釋義功能。第三回中,有一處王熙鳳初次火辣出場的場景:“賈母笑道:‘你不認得他,他是我們這里有名的一個潑皮破落戶兒,南省俗謂作‘辣子’,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很明顯,這里所謂的“辣子”并不是平日里所見的蔬菜辣椒,通過王熙鳳不見其人先聞其聲的高調(diào)出場,結合語境可知這里的“辣子”專只王熙鳳,與辣椒有相似之處,潑辣,火爆。
3.2《紅樓夢》中的世界知識的運用
由于語篇的產(chǎn)生多建立在一定的認知世界上,共知世界有助于語意連貫。《紅樓夢》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中有一詩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zhì),一載赴黃粱。”若讀者對“中山狼”一無所知的話就不知作者所云,更不能理解這首詩描寫的是金陵十二釵中的哪位姑娘。如果讀者對《紅樓夢》中的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具備與作者一樣的認知背景,就可以很容易的得出這首詩描寫的是賈迎春。迎春誤嫁孫紹組,此人又叫中山狼,荒誕,猖狂之至,致使迎春無奈最后被逼死。共同的認知知識對話語的理解極為重要,否則會出現(xiàn)語義空白或短路,模糊含糊的語義影響連貫,達不到成功交流的目的。
3.3《紅樓夢》中想象的運用
在《紅樓夢》第六回中,劉姥姥第一次進榮國府,在等鳳姐時,生平第一次看見鐘。“劉姥姥只聽見咯當咯當?shù)捻懧暎笥兴坪醮蛄_柜篩面的一般,不免東瞧西望的,忽見堂屋中柜子上掛著一個匣子,底下又墜著一個秤砣般的一物,卻不住的亂晃,劉姥姥心想著:‘這是什么愛物?怎么下面還墜著個秤砣啊?’”劉姥姥一鄉(xiāng)下老婦人,沒見過世面,因而沒見過洋鐘,只知道鄉(xiāng)下的秤砣。當她第一眼看見鐘時,心里很納悶兒,不知為何物。于是運用自己的想象力搜索大腦中與之相匹配的信息來核對此物,不料,因只見過鄉(xiāng)下的秤砣,就覺得那鐘擺像秤砣。當出現(xiàn)信息短路時,人們往往通過想象努力去搜索大腦中已儲存的已知信息來彌補交際空白,從而建立語意連貫,保證正常交流。
4.結論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有著極高的藝術文化魅力及博大精深的學術底蘊,其中的詩詞歌賦等,是語言學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語料。而連貫與銜接是篇章理論中兩個十分重要的概念。本文對其中的銜接手法從顯性與隱性兩大方面著手去分析連貫,主要以西方學者Halliday與Hasan提出的五種銜接手段為顯性銜接的主線,及國內(nèi)學者孫曉樂提出的三種表現(xiàn)形式為隱性銜接的主干,旨在幫助廣大學習者更好的理解這組概念,從而真正讀懂,讀通其中的蘊意,更深層次,更加明了的拜讀中國的文化瑰寶――《紅樓夢》,提高自身文學素養(yǎng),發(fā)揚中國文化。
參考文獻:
[1] 張德祿,語篇連貫的宏觀原則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3)
[2] 王紅孝,李民權,銜接手段與連貫[J],國外外語教學,2000(1)
[3] Halliday與Hasan,英語的銜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圍繞兩個主要人物的感情糾葛,描寫了大觀園內(nèi)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總結版高考紅樓夢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總結版高考紅樓夢知識主要事件:
1、王鳳姐弄權鐵檻寺;
2、林黛玉焚稿斷癡情;
3、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4、劉姥姥初進大觀園……
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
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視功名權貴,與寶玉同為封建的叛逆者;
王熙鳳:精明強干,賈府的實際大管家,極盡權術機變,殘忍陰毒之能事;
賈寶玉:封建叛逆者。他厭惡封建社會的仕宦道路,反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觀念;
薛寶釵:容貌美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她熱衷于“仕途經(jīng)濟”,勸寶玉去做官。她恪守封建婦德,善于籠絡人心,得到賈府上下的夸贊。
相關練習:
1、《紅樓夢》原名《石頭記》,又叫《金陵十二釵》、《情僧錄》、《寶玉緣》該書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人的愛情婚姻悲劇為核心,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史為軸線,濃縮了整個封建社會的時代內(nèi)容。
2、《紅樓夢》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環(huán)是襲人,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環(huán)是晴雯,涉及到她的情節(jié)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性格最剛烈的丫環(huán)是鴛鴦。
3、《紅樓夢》中有一個人物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這句話是賈寶玉說的。你同意這種觀點嗎?為什么?
不同意。因為男人并不都污濁不堪。這只是賈寶玉就自己的生活范圍內(nèi)所說的比較偏激。用于批評一部分男人可以,倘加之全體則不正確了。
4、“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
”一曲紅樓多少夢?
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個悲劇人物:林黛玉為愛情熬盡最后一滴眼淚,含恨而死;賈寶玉終于離棄“溫柔富貴之鄉(xiāng)”而遁入空門;薛寶釵雖成了榮府的“二奶奶”卻沒有贏得真正的愛情,陪伴她的是終生凄涼孤苦。
5、《紅樓夢》中“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是王熙鳳,該人最善弄權術,例如毒設相思局、弄權鐵檻寺、逼死尤二姐、破壞寶黛婚姻,最后落了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悲劇下場。
6、《紅樓夢》中最熱鬧的情節(jié)是元妃省親,最有趣的情節(jié)是劉姥姥進大觀園,最凄慘的情節(jié)是黛玉焚稿。
7、賈府的“四春”分別
是:孤獨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原應嘆息”之意。
8、《紅樓夢》中,有一個女子,她模樣標致,語言爽利,心機極深細,但“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個人是王熙鳳;
還有一個女子,她寄人籬下,渴望真摯的愛情,但在森嚴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這個人就是林黛玉。
9、請寫出“金陵十二釵”
都有: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寶釵、史湘云、王熙鳳、李紈、秦可卿、巧姐、妙玉。
10、《紅樓夢》中向傳統(tǒng)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挑戰(zhàn)的人物是賈寶玉。
11、《紅樓夢》中“兩彎似蹙籠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
態(tài)生兩靨之愁,妖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微微,閑靜時如姣花昭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千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這寫的是林黛玉,她的性格特點是:多愁善感、多才多藝。
12、賈寶玉佩戴的玉叫通靈寶玉,薛寶釵佩戴的是金鎖,史湘云佩戴的是玉麒麟。
13、寶玉夢游太虛幻境時,飲的仙茶叫千紅一窟,品的酒叫萬艷同杯,聽的歌曲名叫紅樓夢。
14、不止一次地出現(xiàn)在大觀園中的一個平凡勞苦的農(nóng)家老婦,常被大家取笑戲弄的人是劉姥姥。
15、下列賈寶玉在太虛幻境看到的判詞,請指出這些判詞分別預示了哪個女子的命運。
①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林黛玉和薛寶釵)
②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xiāng)。(香菱)
③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鳳)
16《紅樓夢》中最長的一 首詩是賈寶玉寫的《芙蓉誄》。
17、舉出賈府中醉生夢死、聲色犬馬的兩名男子賈赦、賈璉。
18、《紅樓夢》第六十六
回,“情小妹癡情歸地府,冷二郎冷入空門”中的情小妹是尤三姐,冷二郎是柳湘蓮。
19、《紅樓夢》中頗具叛逆性格的三人是賈寶玉、林黛玉、晴雯。
20、“女媧煉石補天時剩下一塊石頭,被丟棄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帶入紅塵,歷盡了離合悲歡”以上情節(jié)出自我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
21、有一位作家曾對他的作品“披閱十載,增刪五次”,這位作家的名字叫曹雪芹。
22、《紅樓夢》中“多愁多病身,傾國傾城貌”描寫的是(林黛玉)。
23、“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
若說沒有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這首詩揭示了《紅樓夢》中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其中“閬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無暇”指的是(賈寶玉)。
24、“花謝花飛飛滿天,
紅消香斷有誰憐?……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首詩出自《紅樓夢》中人物林黛玉之手。
25、“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這是我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的開卷詩。
《紅樓夢》讀后感紅樓,多么熟悉而又神秘的名字。自它問世以來,多少紅學家前仆后繼,傾其一生只為解得其中真味。對于這部自成學問的奇書,我早已慕其美名,值此寒假,有幸一探其奧秘。
當我拿到這本厚達九百多頁的大“百科全書”時,我的心不得不為之驚嘆,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念頭,但讀書本來就要舍得投入時間和精力,不然怎能領會其中奧妙?于是便下定決心,這個寒假,就糾纏上這本“頑物”,一定要把它看完。
初讀《紅樓夢》,困難就接踵而至。一張薄薄的紙頁上擠滿了令我眼花繚亂的文字,包括生僻字、文言文,許多詩詞更是讓我摸不著頭腦,其中復雜的人物關系則是讓我糊里糊涂,如置身云里霧里,難得其中真味。有時讀著,竟睡意難忍,趴在書上睡了過去。
但這些并未阻擋我要將它看完的決心。我開始做筆記,自己手繪紅樓夢中的人物關系圖,切身體會到這個封建大家庭的復雜。我學會借助外物,無論是厚重的詞典還是高速發(fā)展的互聯(lián)網(wǎng),都在此過程中助我一臂之力。
最令我著迷的,自然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糾葛了。一次我讀到一個場景:賈寶玉和林黛玉互表心意,用到“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以及很多我不知道的典故,便在網(wǎng)上查詢,終于得知這是賈寶玉在向林黛玉表露自己的真心。在此過程中,我既收獲了知識,又對書中的內(nèi)容有了理解,那樣一種心領神會的感受,更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難以言喻的曇花佳境,讓人回味無窮。這樣讀書的興趣和快樂自然就如期而至了。
在長達二十多天的糾纏后,我終于將這本書“啃”完了。但我卻不能就此滿足,因為書中還有很多內(nèi)容是我還不理解的,還有更多的深意和奧秘沒有被挖掘。這樣,我的感受和收獲可能就很有限。于是我選擇了在網(wǎng)上翻看別人的讀書筆記和書評,以及一些著名紅學家如周汝昌的著作,與他們的思想和心靈交流后,便有豁然開朗、撥云見日之感,《紅樓夢》中的奧秘也才逐漸隱現(xiàn)。
1、《紅樓夢》中,王熙鳳最終因為生病而死。王熙鳳在小產(chǎn)后落下了病根,連她自己都說這個病三天兩天的是好不了的。之后王熙鳳的病情不僅沒有變好,反而越來越嚴重,加上失去管家的權利讓她心中更加郁結難消,最終病重而死。
2、王熙鳳是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人物,賈璉的妻子,王夫人的內(nèi)侄女,賈府通稱鳳姐、璉二奶奶,金陵十二釵之一。她長著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在賈府掌握實權,為人心狠手辣,做事決絕,在高鶚續(xù)后四十回中最后病逝。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NO.1:林黛玉---蔡曉君!林黛玉是一個多愁善感和才智出眾的奇女子,這點也是曉君的特點!第一眼望見曉君,她那弱不禁風和眉宇之間的縷縷憂傷,讓你頓生憐惜之心呢!當她說出氣話時,又讓你恨也不是,笑也不是,什么作文獎都與曉君有緣,難怪她被大家稱是名副其實的林黛玉!
NO.2:薛寶釵---赫星雨!星雨是個和善的人,這點也就符合了寶釵的性格。不管你認不認識她,她總能和你聊上幾句話。要是你遇上傷心事,她還安慰你一番,因此,星雨有著很多朋友哦!
NO.3:元春---古茗菲!元春的形象通常都是賢良淑德的,古茗菲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她啊,總是嚴格地要求要求自己。平時都不怎么的交朋友或張揚自己,只是默默無聞地為班里奉賢!她還真是現(xiàn)代版的元春呀!
NO.4:迎春---葉雨!迎春不是很有才華,但心地純潔善良,跟葉雨一樣的個性。葉雨她很善良,在班上,如果有同學遇到困難了,她就盡自己所能去幫助別人。是第二個賈迎春。 NO.5:探春---李卓君!卓君跟探春一樣是個志向高的女孩子。班里,卓君的理想最遠大,是好事,談話的話題也離不開未來、理想。所以,大家都說卓君著魔了!
NO.6:惜春---汪夢柔!惜春從小就厭惡世俗,夢柔也一樣。雖然夢柔也有一些真摯的朋友,但她并不改變看法。因為夢柔覺得班里的某些人就像大觀園里的人那么的腐敗,心眼壞! NO.7:王熙鳳---李薇兒!鳳姐與薇兒的性格一樣,都是精明能干的人。瞧,班里的大事小事不都要問問這個“風辣子”李薇兒嗎?但是有了薇兒在管事,老師還真省心多了呢!
NO.8:史湘云---王雅雯!雅雯就跟湘云一樣,喜歡熱熱鬧鬧,是活潑、調(diào)皮的人。誰的書本不見了?準是調(diào)皮的雅雯藏起來了!誰在外面笑嘻嘻的?是活潑的雅雯吧!唉,這個雅雯!
NO.9:秦可卿---趙婧婧!婧婧像可卿般,不是那種性格潑辣的女孩,她行事溫柔和平。因此,婧婧被稱為我們班的“和平使者”,紀律都由她來管!每當班里有人打架什么的,婧婧總說:“凡是要和平解決啊!”不愧是第二代的秦可卿!
NO.10:李紈---宋丹黎!丹黎對什么事情都漠不關心,別人來搶她的書本,鋼筆,她也無動于衷,這就挺像李紈的。丹黎覺得什么事都與自己無關,才變得似李紈那樣與世無爭吧!
NO.11:妙玉---蔣慧潔!妙玉是一個挺特別的人,只有慧潔才能擔任。慧潔是個愛清凈環(huán)境的人。總要在寧靜的地方才會說話,挺恐怖的!也怪不得別人都說她像妙玉啊!
1、《紅樓夢》,又名《石頭記》《金玉緣》。
2、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閑情為脈絡,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
3、刻畫了以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為中心的正邪兩賦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劇美。通過家族悲劇、女兒悲劇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劇,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機。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1、林黛玉沒有字。賈寶玉給她起的“顰顰”,書中很多處叫她“顰兒”。黛玉,就是說女子猶如玉一般晶瑩、剔透,黛,指美女,說明林黛玉美得猶如玉一般晶瑩透徹,側面寫出了黛玉的純潔和善良,因為眉如黛,顏如玉,故得此名。
2、林黛玉,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女主角。
3、金陵十二釵正冊雙首之一,西方靈河岸絳珠仙草轉世,榮府幺女賈敏與揚州巡鹽御史林如海之獨生女,母親賈敏是賈代善和賈母四個女兒里最小的女兒。林黛玉是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姑表妹、戀人、知己,賈府通稱林姑娘。
4、她生得容貌清麗,兼有詩才,是古代文學作品中極富靈氣的經(jīng)典女性形象。從小聰明清秀,父母對她愛如珍寶。5歲上學,6、7歲母親早亡,10歲師從賈雨村啟蒙。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兒子上初二了,我給他選擇了幾本中國古典名著,尤其是讓他仔細閱讀《紅樓夢》,品讀一下書中人物的性格,以及書中出現(xiàn)的詩詞歌賦,在提高文學修養(yǎng)上會受益匪淺。
兒子看了幾天的《紅樓夢》,就說里面的話語太過文言,一些人物關系,搞得他很是頭疼,理解不了。看著他寧可去看動漫雜志,也不愿意細讀《紅樓夢》的態(tài)度,我放下了手里工作,準備和他一起重讀紅樓。
我對他講,《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出身官宦世家,又遭遇家道敗落的不幸,人生在大起大落中,盡嘗個中滋味。在這種心境下,寫出來的東西是最真實的。
讀《紅樓夢》有很多好處:第一,你可以了解很多過去古代富裕人家的生活、禮節(jié)、風俗等等。這些都是你在別的書里看不到的;第二,你可以從中學到很多寫作的技巧,尤其是寫人和場景方面,還有安排故事情節(jié)等;第三,對于初學古文的人更有好處,可以提高你閱讀古文的能力;最后,可以提高你的綜合文化修養(yǎng)。
兒子問:“《紅樓夢》里的金陵十二釵中哪個最有才氣,值得學習和借鑒呢?”我說,我覺得是賈探春和薛寶釵最有代表性吧。探春是賈府里難得的改革派,她為了克服賈府的經(jīng)濟危機,采用公開競標的方式,把大觀園里的樹木分給園中的媽媽們搞承包。她很有經(jīng)濟頭腦,但她對于改革的思考是直線式的。
與之相反,薛寶釵考慮的是承包可能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她認為能夠直接承包,并得到好處的只是少數(shù)人,大多數(shù)人心里仍是不服。如果不考慮到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那么承包就可能遭遇種種意想不到的挫折。因此她建議:承包者年終時拿出若干吊錢,來分給在園中辛苦勞作的其他媽媽們,就會相安無事。這段故事對我們現(xiàn)代人也很有意義,告訴我們做事要考慮全面,避免負面影響。
《紅樓夢》中還匯集了大量的詩詞歌賦。比如《題石頭記》的“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青埂峰頑石偈》里的“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誰記去作奇?zhèn)鳌保肺哆@些詩句,對提高文學修養(yǎng)大有益處。
兒子聽了我的講解后,當即對《紅樓夢》發(fā)生了濃厚興趣,重新捧起書翻看起來。一星期后,兒子跟我說,“媽媽,紅樓夢我又讀了一遍,真是細品之下才覺有味啊!從林黛玉身上我學到,做人要豁達,否則就郁郁而終了。從賈寶玉身上學到男人不該給不愛的女人幻想,否則會誤了別人一生。從薛寶釵身上學到,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是不值得托付終身的,否則生活不會幸福。從王熙鳳身上學到,人不能得意忘形,人的一生總有個起起伏伏,得給自己留有余地,否則死的時候連口棺材都沒有。從襲人身上學到,做人隨和,不尖刻,忠誠終究是有好報的。總之,做人的心態(tài)要好,活著要樂觀,對人要隨和,這樣自己也就舒服了。”
我看著兒子明亮的眼睛,感到很欣慰,兒子對《紅樓夢》不但有了閱讀興趣,還從中悟出了道理。我準備再為兒子選擇更多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來讀,以充實他的頭腦和心靈。
原因:晴雯平時太高傲了,得罪了小人,所以小人向王夫人進讒言,說晴雯勾引寶玉。然后在一次搜查中,王夫人找了個由頭把晴雯趕出去了。
晴雯,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人物,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之首,賈寶玉房里的四個大丫鬟之一,也是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丫鬟,紅學中普遍評價她有林黛玉之風。她長得風流靈巧,眉眼兒有點像林黛玉,口齒伶俐,針線活尤好,曾為寶玉病補雀金裘。 深得賈母的喜愛。可正因為她模樣長得稍好一些,經(jīng)常和寶玉說說笑笑,就被王夫人誤以為帶壞寶玉。再加上王善保家的等小人進讒,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況下,從炕上拉下來,硬給攆了出去。寶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為感動。當夜,晴雯悲慘地死去。聽小丫頭說晴雯死后做了芙蓉花神,寶玉便作了篇長長的《芙蓉女兒誄》寄托哀思。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女兒上高一了,暑假我?guī)退x擇了幾本中國古典名著,尤其是讓她細讀《紅樓夢》,感受一下薛寶釵和林黛玉的性格,以及她們對詩詞歌賦的造詣。我想,這對將來考取文科類大學大有裨益。
女兒看了幾天《紅樓夢》就說讀不進去了,有一些人物關系搞得她頭疼,里邊說的話太過文言,讓她很難理解。看著她寧可翻看青春雜志,也不愿意細品《紅樓夢》的表情,我放下了手里工作,和她一起讀“紅樓”。
我對她講:《紅樓夢》是曹雪芹家道中落時期寫的,當時的背景是他的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的保姆。他的祖父曹寅是皇帝的親信,少年時做過康熙的伴讀和御前侍衛(wèi)。他的家庭從曾祖父曹璽開始,三代四人出任過江寧織造一職,前后長達六十年。康熙六次南巡,其中四次以“江寧織造”為行宮,由曹寅主持接駕。雍正五年,曹雪芹的父親因經(jīng)濟問題,被撤職抄家,遷回北京。曹雪芹出身在這樣一個官宦家庭,人生又遭遇大起大落,作為文化人,在思想處于極度壓抑的時候,寫出的東西應該是最真實的心理寫照。
女兒說,那《紅樓夢》里的金陵十二釵中哪個最有才氣,值得學習和借鑒呢?我說,應該是賈探春和薛寶釵最有個性吧,賈探春雖然出身不大好,母親只是賈政的一個偏房,但她卻是賈府里最早的“改革派”。
在第五十六回中,為了克服賈府的經(jīng)濟危機,探春采用公開競標的方式,把大觀里的花草樹木讓老媽子們個人承包,既調(diào)動了勞動積極性,又是一個利潤增長點。用探春的話說,“登利祿之場,處運籌之界;窮堯舜之辭,背孔孟之道”。經(jīng)濟改革的目的在于“利”字,可見改革的商機處處都是。
而薛寶釵卻覺得,以孔子的“義利觀”來指導承包很必要。她首先考慮到承包過快,得到好處的只是少數(shù)人,大多數(shù)人心里會眼紅和不服。如果讓承包者在年終時,拿出若干吊錢來分給沒有承包的老媽媽們,用“小恩小惠”的方法,使承包者長期經(jīng)營得到保證,從而達到雙贏的目的最好。她的想法很有遠見,只要讓眼紅的人拿到微薄小利,每個人都說改革好,事情才能繼續(xù),否則看某些人先“富”起來,勢必會有人作梗,“利益”當頭,誰都要沾點光。
《紅樓夢》中的詩詞對中學生的品讀很重要,比如《題石頭記》“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的語言精美,生動流暢,體現(xiàn)了古典詩韻文化的內(nèi)涵。《青埂峰頑石偈》里的“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誰記去作奇?zhèn)鳌钡膬?yōu)美詞句的修辭方法,把事物、思想、心情生動唯美地刻畫出來,讓人讀罷為之震撼,回味綿長,對于將來高考作文的發(fā)揮很有借鑒意義。如今的高考語文的命題,考的是知識的全面性,作文是實效和引申相結合,不注重平時閱讀的積累,很難寫出有觀點的時文,又怎么會打動閱卷老師呢?
女兒聽了我的話覺得很有道理,重新捧起我推薦給她的名著讀起來。
知識就是不斷地積累和刷新的過程,子女教育更需要家長的引導,才能事半功倍。
摘要:以花來比喻《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是有一定基礎的,不管是林黛玉、薛寶釵、史湘云、香菱都以某種花來相比附,不同的花既是不同人物性格特征的外化,也是不同人物最為生動的展示。
關鍵詞:紅樓夢;林黛玉;薛寶釵;史湘云;香菱
剛剛結束的高考作文試題,又無一例外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熱議。其中北京地區(qū)的試卷微寫作部分有一個可供選擇的題目為:“請從《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薛寶釵、史湘云、香菱中選擇一人,用一種花來比喻她,并簡要陳述這樣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據(jù)原著,自圓其說。”此題共占10分,要求以180字左右來完成。
應該說,此題的設計還是有一定的新意與難度的。眾所周知,《紅樓夢》是我國文學史上最為優(yōu)秀的古典長篇小說,以如此大的分值進入高考語文試卷,說明命題者對這部名著作為我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的高度認可。但同r,大家也知道這部作品是包含謎團最多、爭議也最多的作品,至今仍有大批專家、學者在進行著皓首窮經(jīng)般地研究,不少問題仍眾說紛紜,令人莫衷一是。考題要求考生以花來陳述此紅樓四美及原因,相對那么多紅樓懸案來說,難度不是很高;但是相對于一般的讀者和高中考生來說,還是很富有挑戰(zhàn)性的。
林黛玉、薛寶釵、史湘云、香菱四人,在《紅樓夢》中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敘事作用,還是有很大差異的。林、薛、史三人是與賈家關系最為密切的親戚,為小說男主角賈寶玉的姑表或姨表姐(妹)弟(兄),她們同為金陵十二釵正冊中的人物。香菱本與賈家無任何關系,她是甄士隱的女兒,本名甄英蓮;幼年被人販子倒賣,后遭薛蟠強搶,才改稱作香菱,并成為薛蟠的侍妾,一直沒有地位,為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中的人物。如果說林、薛、史為大家閨秀,香菱恐怕連小家碧玉都稱不上。在作品中,她們四人的性格差異很大。林黛玉嬌柔任性,清高孤傲;薛寶釵典雅嫻熟,安分隨時;史湘云爽利闊達,放任不拘;香菱則癡玩稚拙,天真無邪。相同的是,她們均為寶玉所說“清凈潔白”的一類。
根據(jù)書中的敘述和描寫,如以花來來比擬她們四位,薛寶釵是最顯明而易講的。第六十三回,怡紅院 “群芳開夜宴”,寶釵抽到的一簽上畫牡丹,題:“艷冠群芳”,旁有詩說“任是無情也動人”。牡丹素有“國色天香”之譽,盛開時雍容華貴,清香四溢,不搖而麗,無言而媚;正與寶釵雍容有度、淡遠寧靜,不以物喜、不以物憂的品格相應。對此說,幾無爭議。對史湘云當以何花相比,便有不同說法。同在怡紅院 “群芳開夜宴”一回,湘云掣出的一簽上畫海棠,題 “香夢沉酣”,旁有詩說“只恐夜深花睡去”,故有人以海棠比附湘云。但第六十二回有最能體現(xiàn)湘云性格的一段故事――史湘云醉臥芍藥茵,她酒醉而眠于石板之上、芍藥樹之下,粉臉潮紅、青絲散披、肌膚微露,花瓣淺埋。以此著名場景,又有人以芍藥花來稱史湘云。據(jù)《本草》記載:“芍藥猶綽約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綽約,故以為名。”此花朵大色艷,嫵媚多姿,又名為“嬌容”“余容”(《名醫(yī)別錄》),還有人將之推為“花相”(花中宰相)。史湘云舒朗大氣的性格,正與此花的特征相吻合。
從香菱的名字來看,應該拿菱花來比附香菱。但是,也有人認為應以蓮花來稱香菱才對,因為她的原名叫甄英蓮。第五回對香菱的判詞是:“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xiāng)。”圖冊上畫著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蓮枯藕敗。這里的“一株桂花”,是指夏金桂;“蓮枯藕敗”是暗示香菱將來的命運不濟,“根并荷花一莖香”是說菱花作為一種水生植物是和蓮花共生的,與蓮花一樣的美麗脫俗,其實質(zhì)亦是暗指香菱的兩個身份:英蓮和香菱。但依曹雪芹的初始設想,香菱應不是蓮花,而是和蓮花共生的菱花。
蓮花,也叫荷花、芙蓉、芙蕖,是我國水鄉(xiāng)最常見的多年生草本花卉。蓮花以其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格,在中國文人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被稱為“花中的君子”。就此意義而來,很多人以為應以芙蓉花來稱林黛玉。第六十三回怡紅院 “群芳開夜宴”,林黛玉伸手掣出一枝芙蓉,上題“風露清愁”四字,另有詩說“莫怨東風當自嗟”。但問題并非如此簡單。第七十八回,寶玉于晴雯夭逝后,痛撰《芙蓉女兒誄》一文來進行哀祭,文內(nèi)以黃金美玉來比喻她品質(zhì)的高貴,以冰晶雪瑩來比喻她心地的純潔,以星辰日月來比喻她智慧的光華,完完全全是將晴雯視為芙蓉花神,此似乎就與拿芙蓉花來稱林黛玉產(chǎn)生矛盾。在紅學理論中,有“晴為黛影”之說,即把晴雯看作是林黛玉的影子,故有人以為寶玉的《芙蓉女兒誄》表面是在贊晴雯,實際是在贊黛玉。還有人以為,晴雯是木芙蓉,即為合歡;林黛玉是水芙蓉,即荷花,兩者和而不同,也可備一說。
林黛玉是傾注曹雪芹心血最多的一個奇絕形象,也是深得歷代文人墨客喜歡的一個文學典型,在她身上寄寓著我國古典文化的內(nèi)在神韻與文人精神。因此,在《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形象又不是僅荷花就可比附盡的。在第一回所寫的神話世界里,林黛玉的前世不是花,而是草,是一棵修煉成精可以化為人形的仙草――絳珠草,有人說其就是靈芝草。林黛玉所居住的地方叫瀟湘館,這里鳳尾森森,龍吟細細,種滿了翠竹。第二十三回,眾姐妹搬進大觀園的時候,林黛玉親口說自己最愛些竹子;在第三十七回大觀園起詩社時,她又被封了 “瀟湘妃子”的雅號。竹,青翠直立,重節(jié)有信,被古代文人視為“歲寒三友”“四君子”之一。只不過,絳珠草、竹均不是花,而屬草或其它了。
綜上所述,以花來比附紅樓四美的這道題目,是與我國的古代文學與文化傳統(tǒng)結合得較好的一道題目;但與考生的閱讀實際相比較,是有些偏難而復雜的。
作者簡介:許振東(1968―),男,廊坊師范學院文學院教授、《語文教學之友》主編,主研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