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癲癇的護理措施

癲癇的護理措施

時間:2022-10-25 17:26:1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癲癇的護理措施,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癲癇的護理措施

第1篇

關鍵詞:小兒癲病 治療 護理 應用效果

小兒癲癇屬于一種小兒神經系統疾病,在臨床上的發病率較高。患兒病情嚴重急性發作時,可對患兒的生命安全與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所以要加強治療和護理工作。為了深入地分析小兒癲癇的治療和護理方法及其應用效果,特開展本次研究,本研究結果實現了預期的研究目標,現作如下匯報。

一、資料和方法

1.臨床資料

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共收治100例小兒癲癇患兒,依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列入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為50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為2-13歲,平均年齡為(6.3±1.4)歲,病程為3-8年,平均病程為(5.1+1.2)年;觀察組中,男25例,女25例,年齡為4-12歲,平均年齡為(6.5±1.5)歲,病程為4-9年,平均病程為(5.3+1.5)年。兩組患兒的基本資料如性別、平均年齡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可進行組間對比研究。

2.方法

兩組患兒一經診斷,便需即刻進行對癥治療。患兒病情發作時,由于伴有意識障礙和全身抽搐等癥狀,所以需要注意避免其發生外傷,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藥物治療。在臨床上,苯妥英鈉和地西泮可以有效預防癲病的發作,而患兒發病期間的常用藥物包括卡馬西平、丙戊酸鈉以及苯妥英鈉等。治療期間,兩組均行常規護理,主要包括藥物指導、生活護理、健康宣教以及病情監測等,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應用全面護理,具體如下:

(1)飲食護理。指導家屬督促患兒規律進食,并要注意及時補充營養成分,注意補充高蛋白以及高纖維等食物的攝入量;針對伴有意識障礙的患兒,需借助于胃管進食;針對嘔吐患兒,需進行靜脈輸液。

(2)心理護理。癲癇患兒容易遭到歧視,可對其心理健康產生嚴重影響。因此,護理人員要耐心地為患兒及其家屬講解癲癇的可控制性,幫助其樹立戰勝病癥的信心和勇氣;囑咐家屬督促患兒養成科學的生活習慣,以有效地保持患兒情緒上的穩定,預防復發。

(3)發作期間的臨床護理。當患兒的病情發作時,要及時地轉移各種容易造成損傷的物品,以免其受傷;然后取患兒的平臥位,并使其頭偏向一側,若其口腔內的液體較多,則需借助于吸引器進行相應的處理;解開其衣領,對其進行經鼻導管吸氧治療;將紗布包置于患兒的上下牙齒之間,以免其咬傷舌頭;若患兒有嚴重抽搐,則要注意避免其發生骨折或者關節脫臼;加強對患兒病情的觀察,尤其是在用藥后,要全面監測其生理反應。

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

4.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發病次數有大于或等于75%的減少;好轉:發作次數有25%及以上的減少;無效:發作次數無明顯減少,或僅有24%以下的減少。

5.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所得數據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比較,使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對比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表示,應用X2檢驗,若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護理后,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觀察組要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例(%)}

組別

例數

顯效

好轉

無效

有效率

觀察組

50

33(66)

15(30)

2(4)

48(96)*

對照組

50

21(42)

19(38)

10(20)

40(80)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三、討論

小兒癲癇的病程較長,日常生活中可反復發作,病情發作時,患兒主要表現為口吐白沫、全身抽搐等,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可對患兒及其家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均會帶來嚴重影響。近年來,隨著臨床治療水平和護理質量的不斷提升,胥利娟指出,對小兒癲癇患兒及時地進行相應的藥物治療,同時輔之以全面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顯著地優化臨床治療效果,提高患兒的生存質量。

本研究中,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要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充分說明,及時地對小兒癲癇患兒進行治療可以有效地預防疾病的發展,而在此基礎上對患兒應用全面護理則可以進一步優化治療效果,提高治療有效率,因此,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沈春霞,桑金龍.探討112例小兒癲癇的臨床治療與護理干預措施[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3,23(7):3809-3809

第2篇

關鍵詞:癲癇;護理;營養;必要性

癲癇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一種腦部慢性疾病。除常規藥物治療外,科學的護理、合理的膳食,能有效延緩癲癇的發作次數,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癲癇的治療是需要到正規的醫院接受系統的治療才行,而只是服用藥物控制癲癇的發作不是長久之計,只有及時的得到有效的治療,治愈癲癇才行。現在癲癇的治療多是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專家會制定最佳的治療方案,患者在積極接受治療的同時也要做好日常的護理工作,另外合理的膳食很重要,癲癇患者應該多進酸性食物,少食鹽,酸性食物提供給人體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6等,有利于神經遞質的合成,從而彌補癲癇患者,多進食豆類,谷類食物,豆類食物和谷類食物富含微量元素錳,多進食豆類及谷類食物,可補充癲癇患者錳的攝取不足。對38例至我院急診科癲癇就診進行日常護理及膳食護理健康教育,對癲癇治療的起到重要的作用。具體日常護理及膳食指導如下:

1癲癇患者的護理

癲癇發作特點具有突然性與反復發作性,日常生活中諸多因素都有可能誘發癲癇發作。為此,做好癲癇患者的日常護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1.1對癲癇患者的生活護理 長時間吹空調、上網、熬夜等不良習慣均可誘發癲癇發作。其患者應經常保持室內通風,減少上網時間,多安排一些戶外活動,保證睡眠充足。癲癇發作后及時進行搶救可以幫助患者減輕痛苦,同時可以防止患者發作給周圍的人、物帶來損害。患者家屬了解癲癇發作后急救措施對護理癲癇患者有著重要意義。日常生活中我們也需要對這類常識進行了解,以便遇到癲癇患者發作能夠采取急救,幫助他人減輕痛苦。

1.2對癲癇患者發病時的護理 一旦出現癲癇發作,不必驚慌,應立即將患者平臥、頭偏向一側,將壓舌板或者筷子裹上軟布或毛巾墊于上下臼齒(后牙)之間,切忌不要堵塞口腔,以防病人自己咬傷舌頭。迅速松開衣領和褲帶,將病人頭偏向一側,使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防止口水誤入氣道,引起吸入性肺炎。同時,還要把患者下頜托起,防止舌后墜堵塞氣管。發作時不要強行喂水及強行按壓抽搐的身體,以免骨折及脫臼。如出現癲癇持續狀態,如癲癇連續發作,要及時撥打電話120求救,將患者送到醫院繼續搶救。多年從事癲癇病臨床治療的專家認為,癲癇持續發作已經是很嚴重的發作類型,僅僅對患者進行搶救是不夠的。待患者恢復意識后應當到權威醫療機構進行系統的診治,以免病情加重危及生命。

1.3對癲癇患者的心理護理 社會和家庭對疾病的歧視及偏見,讓患者感覺到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家庭成員應常給予心理疏導、關心及愛護,讓其保持良好的精神和愉快的心情。癲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情緒激動和勞累,不要登高、騎車、游泳等活動。護理干預措施對成人癲癇伴有焦慮抑郁患者一般自我效能和生活質量均有積極影響,且隨著干預時間增加干預措施效果更好[1]。

2癲癇病的飲食營養

在癲癇患者的漫長治療中,抗癲癇藥應空腹服用,如患有胃病者可在飯后服用。服藥期間注意口腔衛生,經常刷牙,某些西藥會對消化系統帶來影響,導致病人營養物質的缺乏或代謝障礙,由此誘發癲癇發作。在癲癇病的護理過程中,飲食營養是關鍵。

2.1癲癇患者治療期飲食調理 癲癇患者治療期間的食譜可參考普通飲食安排。但應減少碳水化合物,提高脂肪量,同時控制水分攝入。可以選用食物有:小米、芝麻、小麥、大棗、黑豆、刀豆、核桃、豬心、蜂蜜、山藥、雞蛋、綠色蔬菜、綠豆、胡蘿卜、豌豆。

2.2癲癇患者日常飲食調理

2.2.1癲癇患者應適當限制碳水化合物的z入量 其患者每日所需碳水化合物不超過300 g為宜;必要時需增加脂肪的供應量,水分和食鹽控制;維生素與礦物質,尤其是鐵、鈣等元素應充分供給;含糖多的食物和刺激性食物應減少攝入。

2.2.2癲癇患者需限制鉀的攝入量 腦外傷引起的癲癇患者和長期服用鎮靜藥物的患者容易脫水、貧血、白細胞減少、營養不良等,重癥患者可出現電解質紊亂現象。當飲食中含鉀過多,就會導致患者的血鉀含量增加,因此,其患者鉀的攝入量應小于3 g/d。

2.2.3癲癇患者應增加鎂的攝入量 癲癇患者會出現鎂的缺乏,特別是需要長期藥物治療的患者,容易引起骨質疏松,不僅應給予高鈣飲食,還應注意鎂的攝入量。如出現缺鎂時,除了影響骨骼的成骨外,還會導致肌肉顫抖、精神緊張。食品中含有豐富鎂的食物有:玉米、黃豆、豆腐干、綠色蔬菜、芹菜、雞肉等。成年男子每日需要350 mg,才能保持鎂平衡。

2.2.4癲癇患者應減少食用誘發癲癇的食物 羊肉、狗肉、雄雞、野鴨、鯉魚等"發物"均應少食用;絕對禁止喝烈酒、濃茶、咖啡等;胡椒、辣椒、芥末、大蔥、大蒜等辛辣調味品也應適當限量。以上便是癲癇發作后的急救措施注意事項以及日常護理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總之,癲癇治療是一項長期工作,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行各方面的護理督導,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2];一般患者都要經過長期治療才能取得明顯的治療效果,通過良好的護理可以使癲癇患者避免不少痛苦和傷害,具體的保健護理措施有生活護理、保證充分的睡眠、飲食護理等。為此患者及家屬都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和護理,盡量減少癲癇發作次數,減輕患者痛苦;除常規藥物治療外,科學的護理、合理的膳食,能有效延緩癲癇的發作次數,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參考文獻:

第3篇

關鍵詞:癲癇;護理干預;依從性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dolescents with epilepsy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patients to improve treatment and care effect. Methods: 100 adolescents with epileps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f 50 patients on January 2007 - January 2010. Control group with epilepsy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care measures, treatment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care, psychological care, rehabilitative care and health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care measures. And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treatment compliance. Results:After the integrated intervention,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to the treatment group improv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Epilepsy;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liance

【中圖分類號】R7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2-0044-02

癲癇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腦部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腦內神經元群反復發作性過度放電引起突發性、暫時性腦功能變態,臨床出現意識、感覺、運動、植物神經功能障礙或精神異常。癲癇發作的治療中,抗癲癇藥物的意義重大。但往往由于患者未按醫囑進行治療,故復發率高居不下,尤其是青少年患者。文獻報道如何通過提高對癲癇青少年患者的護理質量,以達到配合醫生更好的對癲癇青少年患者進行治療的目的,本文筆者對綜合護理干預對于青少年癲癇患者在治療依從性方面的作用進行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確診的青少年(14~45歲)癲癇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人。對治療組患者進行常規治療并給予綜合護理干預,而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和護理。治療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平均(25.9~15.4)歲;大學以上25人,中學18人,小學7人。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 24例,平均 (26.1~14.7)歲;大學25人,中學18人,小學7人。兩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比較無明顯差異,P >0.0 5(表1)。排除標準:認知功能受損;精神異常;難治性癲癇。

方法:我們對對照組病人給予癲癇常規治療與護理措施,而對治療組患者采取了一下綜合護理干預措施。

1.2.1一般護理:對于青少年癲癇患者護士應加強基礎護理,密切觀察病情。一旦癲癇發作護士便迅速移開周圍硬物同時讓患者就地平臥,解開衣領、衣扣。同時將毛巾或壓舌板纏上多層紗布塞入上下臼齒之間,以防患者自己咬傷舌頭。為保持呼吸道通暢,護士將患者頭偏向一側,以便分泌物流出。及時吸氧,對呼吸功能不恢復者及時做人工呼吸。立即建立靜脈通道,及時正確的給予藥物治療[5]。

1.2.2心理護理:對于青少年癲癇患者心理護理也尤其重要。據調查顯示本組病例中有40例患者都出現了心理問題,該類患者通常有心理障礙,并且大多較為嚴重。因為癲癇病程較長,且不分場合時間反復發作,故給癲癇青少年患者帶來巨大心理痛苦及壓力,往往導致心情抑郁,嚴重影響預后。部分患者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6]。 一旦發現患者有這種心里狀態護士便與其表示理解關心,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心理障礙,對癥處理給予心理疏導。護士向患者講述很多殘疾名人的感人事跡,鼓勵患者要向殘疾名人學習他們不折不饒的精神。同時為患者創造一個安靜,安全,舒適,溫馨的住院環境,保持最佳的心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1.2.3康復護理:目前癲癇尚沒有徹底根除的方法。所以許多患者都沒有信心戰勝病魔,據調查顯示本組病例中30例患者情緒時好時壞,如何幫助患者樹立的信心是康復護理中重要一環。責任護士加強了患者飲食衛生指導,勸其禁煙酒和刺激性食物。堅持按時按量服藥,不可自行減藥或停藥。護士多與患者交談,誘導他們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使其對幸福充滿憧憬,時刻保持樂觀情緒。同事護士還帶動患者參加集體活動,使患者多與外界接觸,讓他們感覺到別人仍然接納他。此外避免精神刺激;盡量不看電視、電影及閃光刺激,以減少誘發因素。不讓患者騎車或駕駛車輛,避免登高、下水等,以防生命危險[3]。

1.2.4健康教育:由專業醫生講授疾病相關知識、常用抗癲癇藥的不良反應及規范化藥物治療的重要性。護士指導正確用藥告知家屬督促檢查患者是否每天按時按量服藥,防止少服,多服和漏服。護士指導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避免過度勞累緊張。護士指導患者的飲食多食清淡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切忌暴飲暴食等。定期反饋患者病情,幫助患者掌握避免不良因素刺激的方法,提高患者自我保護能力,分析患者異常心理狀態,針對不同性別、職業和文化層次患者,開展針對性心理治療。如果發現不能按時服藥或依從性差的患者,應及時進行反饋,適當補課,提高患者認識直到主動配合服藥為止。

1.2.5統計學處理:所有治療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處理,兩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樣本率間采用卡方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發作次數明顯減少(P0.05(表2)

24.5±11.21tt0.052.2治療依從性在護理干預前兩組間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表3);干預后治療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有統計學差異,P<005(表4)

依從性劃分標準為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完全依從是指患者完全了解藥物作用原理及不依從治療的危害,完全按醫生制定治療方案和劑量完成治療過程,完全配合各項護理。部分依從是指患者部分按醫生制定的治療方案和劑量完成部分治療計劃,不定時治療;對護理措施部分配合,對藥物治療重要性認識不夠。不依從是指患者偶爾或病情加重時服藥治療,對治療過程出現的反應及不良反應不了解,不配合護理工作[2]。

3討論

3.1癲癇很難根治,主要依靠上堅持服用藥物治療:目前有研究認為,癲癇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是不按醫囑服藥[4],即不依從治療。突然停藥、換藥或私自減量均會導致抗癲癇藥物的血藥濃度下降,引起癲癇發作,最終治療失敗。因此治療依從性在癲癇治療中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3.2社會的偏見及歧視,往往容易導致癲癇患者出現許多心理問題,使其成為癲癇發作的誘因,直接影響臨床治療效果。本組病例中,治療組中有10例患者因害怕別人歧視和嘲笑,一直不敢承認自己的病情,以至于治療依從性差。故醫護人員應耐心與患者溝通交流,做好各項護理工作,告知患者用藥的原則與癲癇控制的利害關系,幫助患者正確對待疾病,面對現實,提高主動服藥的意識,增強治療的依從性。

4小結

本治療研究發現,通過綜合護理使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明顯增強(表3、4),從而使治療組在出院后隨訪一年中癲癇發作次數明顯低于對照組,且有明顯統計學差異(表2)。對癲癇青少年患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實施健康教育,是提高癲癇青少年患者依從性、保證藥物療效的重要有效手段,并應貫穿于癲癇青少年患者的終身教育過程中[4]。所以在癲癇青少年患者的治療和護理中,如何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尤為重要。應當通過各種不同方式向癲癇青少年患者進行宣教,提高癲癇青少年患者對于疾病的認識,了解長期規律用藥的重要性。同時為了更好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在治療和護理的同時,必須加強用藥監督指導,完善癲癇治療知識和技術的不斷更新,重視與患者溝通,以便為患者提供更有力的幫助。同時配合心理治療,使癲癇青少年患者樹立信心,時刻保持積極的心態,調動患者主觀能動性,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從而有效控制癲癇發作,幫助疾病的恢復和提高生活質量。參考文獻

[1]杜軍麗,李武平,等.健康教育對癲癇患者依從性影響臨床調查.中華護理雜志,2003,38(3):168-170

[2]肖順貞,護理研究.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64

[3]王麗芹.老年高血壓病患者遵醫行為的調查研究.護理雜志,2002,9(4):28-29

[4]LusicI,TitlicM. Epileptic patient compliance with prescribed medical treatment.ActaMed Croatica,2005,59(1):13-8

第4篇

【關鍵詞】 難治性癲癇; 術后; 護理

doi:10.14033/ki.cfmr.2016.35.06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5-0123-03

癲癇又稱羊癲瘋,是一種神經系統的慢性疾病。癲癇的治療方法很多,對于難治性癲癇通常采用手術治療,但是術后患者仍需長期服藥才能治愈[1]。而癲癇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很差,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本研究通過對以往難治性癲癇患者術后護理經驗的總結,探究出一套綜合護理方案并將其應用于護理當中,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筆者所在醫院進行治療的47例難治性癲癇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過CT及MRI檢查確診為難治性癲癇,符合納入標準。其中男26例,女21例;年齡10~75歲,平均(26.63±12.85)歲;病程1~12年,平均(6.24±1.72)年;所有患者中部分性發作患者23例,全面性發作19例,持續性發作5例。

1.2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條件下進行手術治療,根據術前影像學檢查資料對患者進行開顱使大腦皮層完全暴露,對皮層癲癇放電病灶區按順序進行切除,手術在動態腦電圖監測下進行。手術結束后關閉手術切口,術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抗生素等治療[2]。

1.3 護理方法

監測護理:術后為患者安排舒適的神經外科監護病房,連接呼吸機給予吸氧護理,并連接24 h動態心電圖,密切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密切觀察患者術后的反應,是否出現頭暈、惡心、嘔吐、呼吸抑制或癲癇復發等不良反應。如發現異常要立即報告給主治醫師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此外要密切監測患者的睡眠狀況,保證患者充足的睡眠時間,另外睡眠覺醒期是患者癲癇復發的主要時期,護理人員要尤為注意,一旦復發立即采取緩解措施,記錄好患者復發的部位及時間,上報給主治醫師,對治療及護理方案進行調整。

并發癥護理:癲癇手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很高,極易發生腦水腫、B內感染、顱內出血、術后早期癲癇發作、腦神經麻痹等情況。基于此,術后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術后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意識、肢體活動情況,及時發現引發并發癥發生的危險因素和前期征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發生率。

藥物護理:丙戊酸鈉緩釋片(商品名德巴金,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595)和左乙拉西坦片(商品名開浦蘭,Levetiracetam Tablets,H20110409)是難治性癲癇患者術后治療的主要藥物,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減少術后水腫等不良反應的發生。因此手術后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合理安排患者的藥物治療時間及用藥劑量。

生活護理:為了保證患者的康復效果護理人員必須對患者進行飲食、生活習慣等護理。根據患者的生活習慣為其制定合理的飲食、作息方案,保證患者足夠的休息時間,在飲食方面要注意以清淡飲食為主的同時保證患者營養的均衡。此外對于有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向其講解不良習慣對病情的危害,引導患者改掉不良習慣,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

環境護理:難治性癲癇患者發病時會發生抽搐、全身強直、意識短暫喪失等現象,而且往往是突然發作,這使患者極易發生跌倒、摔傷、墜床等危險。因此護理人員在對患者安排病房時應將患者安排在室內紅外線探頭有動態監測的病房內,以便隨時觀測患者的病情變化;此外應盡量為患者安排低矮床位,以降低墜件的發生率。

心理護理:難治性癲癇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患者受病情影響消極心理和情緒化嚴重。護理人員應認真傾聽患者的心聲,了解患者的內心世界,讓患者將不良情緒盡量發泄出來,并根據患者的自身特點對其進行心理疏導。

院外護理:由于癲癇患者需要長期進行治療,所以患者出院后的護理也非常重要。因此患者出院后對其進行院外護理極為必要。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病例資料對患者定期進行電話回訪,了解患者的康復情況及遇到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為患者提出解決方案。另外還要定期對患者進行家庭訪問及護理,切實走入患者的生活中為其提供護理,并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教會患者及家屬基本的護理方法及緊急情況的應對方法。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對患者進行6個月的隨訪,觀察護理后患者的康復效果、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護理滿意度。康復效果采用Engel’s術后效果分級進行評估[3]。Ⅰ級:患者的各種癥狀完全消失,不再發生癲癇;Ⅱ級:患者各種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癲癇基本消失,發作次數極少;Ⅲ級:癲癇發作頻率減少90%以上;Ⅳ級:癲癇發作頻率減少50%以上。有效率=(Ⅰ級例數+Ⅱ級例數)/總例數×100%。護理滿意度通過對患者隨訪時采用詢問的方式進行調查,分為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 結果

經過護理所選患者中Engel’s術后效果分級處于

Ⅰ級29例,占61.70%;Ⅱ級12例,占25.53%;Ⅲ級5例,占10.64%;Ⅳ級1例,占2.13%。有效率為87.23%。通過6個月的隨訪,所有患者均未出現暫時性或永久障礙,以及出血等并發癥;經調查對護理滿意的患者45例,滿意度95.7%,護理效果較好。

3 討論

癲癇患者發病時往往表現為突然倒地、抽動、口吐白沫、發生意識障礙、大小便失禁等。癲癇不但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還會影響患者的精神狀態、智力水平,危害很大[4]。難治性癲癇患者的病情更為嚴重,患者自身的控制力和依從性都很差,因此有效的護理對癲癇術后患者的康復效果影響較大,良好的護理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復效果,減少病情復發,縮短康復時間。如術后護理效果較差,將直接導致患者的手術效果不佳,預后水平較差,術后癲癇復發率較高,使患者的病程延長,往往需要反復進行治療;而病程的延長會極大提升治療難度,還可能導致患者終生不愈。

目前,多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對難治性癲癇患者術后進行護理,但是效果很差,護理后患者的治療效果不佳,預后水平較差。臨床研究發現術后患者康復效果不好、容易發生病情復發的原因是多方面[5],主要有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的影響,缺乏必要的藥物護理、檢測護理和并發癥管理,患者自身心理狀態、情緒干擾,護理質量不好等原因。基于對難治性癲癇患者術后康復水平不佳的護理因素分析,本研究對筆者所在醫院近年來收治的難治性癲癇手術患者的基本資料及護理方法、護理效果進行總結,最終提出一套完整的難治性癲癇術后護理方案。護理后效果分級,處于Ⅰ級的患者占61.70%;Ⅱ級的患者占25.53%;Ⅲ級的患者占10.64%;Ⅳ級患者僅占2.13%,治療有效率為87.23%,通過6個月的隨訪,所有患者均未出現暫時性或永久障礙,以及出血等并發癥,對護理滿意的患者45例,滿意度95.7%,可見護理效果較好。

難治性癲癇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長、難治愈、并發癥多等特點,常規護理方案很難滿足患者的康復需求。因此對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對患者的并發癥、生活習慣、心理狀態及情緒狀況、危險因素進行全面護理極為必要。難治性癲癇患者心理狀況及情緒是干擾患者康復的主要主觀因素,一些患者的不良情緒不僅會影響患者的康復效果,還會產生自閉、輕生、自虐等傾向,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6]。因此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是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療狀態的基礎。其次,難治性癲癇疾病的自身特點決定了術后患者容易發生各種并發癥及跌倒、摔傷、墜床等事件。因此術后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的監測,針對患者可能發生的并發癥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和預防能夠極大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升康復效果。再次,患者的自身不良習慣及飲食營養失衡、作息時間的不足都會對康復效果造成不良影響[7]。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自身習慣為其制定科學的飲食、作息方案,糾正患者的不良習慣能夠有效保證患者的康復效果。最后,難治性癲癇的自身特點決定了患者必須接受長期治療,即便出院后也需要進行系統的藥物治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治療效果。該疾病特點決定了僅進行院內護理不能絕對保證患者的康復效果,必須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院外護理,才能保證康復效果[8]。

綜上所述,對難治性癲癇患者術后實施監測護理、并發癥護理、藥物護理、生活護理、環境護理、心理護理、院外護理等綜合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理效果。

參考文獻

[1]楊煒娟,童孜蓉.28例藥物難治性癲癇患者的術后護理[J].中外醫療,2013,32(35):147,149.

[2]陳建東,曾萍.難治性癲癇的治療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2):31-32.

[3]程文莉.難治性癲癇患者術后護理體會[J].醫藥前沿,2015,5(36):276-277.

[4]李梅,葛汝彥.癲癇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3):47-48.

[5]林娟,林碧華.難治性癲癇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工程,2012,20(1):138-139.

[6]崔繼芳,劉紹明,史有才,等.難治性癲癇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0,15(1):54-55.

[7]張素芳,杜亞麗,郭韜,等.難治性癲癇行顱內電極埋藏21例術后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24):1-2.

第5篇

[關鍵詞] 妊娠;癲癇;圍生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6(a)-136-03

癲癇是一種反復、陣發的、短暫的大腦灰質過度的同步放電。25%的癲癇患者是生育年齡的婦女,每年有0.3%~0.4%的兒童生自癲癇的母親[1],其特點具有發病突然、反復發作、病程長、易復發等特點,據文獻報告[2~4]妊娠后孕婦的癲癇發作頻率均有程度不同的增加,尤以圍生期為著。因此,做好妊娠合并癲癇患者圍生期的護理工作,對于緩和病情、減輕和避免并發癥的發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將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期間13例妊娠合并癲癇患者圍生期的護理工作進行回顧性分析。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13例妊娠合并癲癇患者,年齡21~34歲。初產婦11例,經產婦2例。孕周36~40周。自然分娩4例,剖宮產9例。人工喂養12例,產后母乳喂養1例。

1.2癲癇類型

原發性2例,繼發性10例,妊娠型(妊娠期首次癲癇發作、妊娠前無癲癇病史)1例。圍生期無1例發生癲癇大發作和癲癇持續狀態。

1.3妊娠期服藥情況

堅持系統服用抗癲癇藥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者10例,未用藥1例,間斷用藥2例,均為單一AEDs治療。

1.4發生率

本組13例,占同期分娩總數的0.1%(13/11 808)。

2護理

2.1產前護理

癲癇是神經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Dawkins等人的一項調查表明,在有關癲癇特點、病因和認識等方面,癲癇患者并不比非癲癇患者知道的多。相反Tedman等人的調查表明:非癲癇患者比癲癇患者的健康知識要多一些[5]。癲癇病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癲癇人格”早已為臨床所認識。另一方面由于社會上對癲癇病認識的偏見。癲癇病患者及其家庭成員常常要承受來自外界及自身的心理壓力[6,7]。同時,對妊娠合并癲癇存在種種的思想顧慮以及擔心。妊娠合并癲癇的孕婦及其家屬都希望能遇到技術好、工作認真、態度和藹的醫務人員,幫助她們度過分娩這一人生重要關口,確保母、嬰安全。一些孕婦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對妊娠生理、心理衛生知識的缺乏,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極心理反應,表現為緊張、憂慮、恐懼的負性情緒,和妊娠分娩有關的恐懼個體間有很大的不同[8]。這在妊娠合并癲癇的孕婦中表現尤為明顯。她們主要有以下2個方面的擔憂:①擔心胎兒是否有發育畸形、胎兒的安危、新生兒的照顧以及是否有癲癇的遺傳等問題;②擔心分娩方式、分娩過程中是否會有癲癇發作以及處理方法、是否會發生產后大出血等問題。醫務人員要充分認識這些問題,了解孕婦及家屬的心理需要,根據孕婦的文化程度和家庭背景,針對妊娠合并癲癇的特點,采用多種形式做好癲癇有關知識的宣教工作。首先,向孕婦及其家屬詳細分析癲癇對母、嬰影響的可能性和癲癇的遺傳問題、產時采取恰當的干預措施預防癲癇發作和癲癇發作時的處理方法。其次,指導家屬注意觀察癲癇發作前的先兆和癲癇發作時的應對方法。督促孕婦和家屬參加產前健康教育學習班,同時需定期到神經科專科門診和產科門診檢查,并在懷孕36周時提前入院待產。目的是使孕婦能夠得到更好的照顧,解除精神緊張,減輕心理壓力,并利于醫務人員觀察孕婦圍產期癲癇發作時的病情變化并及時處理,為順利分娩做好產前準備。

2.2 產時護理

臨產時,妊娠合并癲癇的孕婦往往會因環境的改變而表現為恐懼不安,導致思想不集中,意志薄弱、緊張,不能承受分娩所帶來的痛苦,有可能誘發癲癇發作,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因此,妊娠合并癲癇的孕婦臨產后應采取一對一的陪伴分娩方式,向孕婦解釋分娩是自然的生理現象及分娩時各產程進展的情況以及如何做好配合,讓孕婦在心理上得到支持與安慰,身心處于最佳狀態。在待產過程中給孕婦營造一個舒適、安靜的待產環境,盡量避免不良刺激,用友善、親切、溫和的語言,對產婦表示出更多的關心和體貼,給予她們心理、生理上的護理和情感上的大力支持,以優良的服務態度和認真負責的工作精神取得產婦的信任,使產程在充滿信心和信任的氣氛中進行。助產人員陪伴孕婦時,應及時提供相應的護理措施,如協助進食營養豐富、易消化的半流食物,每隔2 h協助解小便1次,以免膀胱充盈影響正常宮縮。孕婦在宮縮時要給予腹部和腰部按摩,教會孕婦放松的方法和呼吸技巧等緩解疼痛。并利用觸摸技巧,增加孕婦的舒適度和安全感。此外,應耐心傾聽孕婦的主訴,給予足夠的重視,提供更多的幫助,并針對孕婦的不同心態給予心理咨詢和指導,運用恰當的語言技巧安撫孕婦,消除顧慮、穩定情緒,從而使分娩過程能夠順利進行。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允許家屬陪伴,減輕孕婦焦慮和緊張的情緒及心理壓力,預防癲癇發生,讓孕婦全身心投入到分娩的過程中去。

2.3 產后護理

2.3.1常規護理孕婦產后應盡量安置在單人房或雙人房,房間內需準備好開口器、舌鉗、壓舌板,床邊要有護欄,以防止抽搐時咬傷或墜床,同時需有專人或家屬看護,以防發生意外。順產后的產婦在產后2 h內每30分鐘檢查一次子宮收縮、陰道流血以及膀胱充盈情況,及時協助解小便,對子宮收縮良好、陰道流血正常、解小便順利者改為每8小時檢查一次。剖宮產后的產婦在產后6 h內進行心電、血氧飽和度監測,每30分鐘檢查一次子宮收縮和陰道流血情況,待生命體征穩定、子宮收縮良好、陰道流血正常后,改為每8小時檢查一次。以上每次檢查均需詳細記錄,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報告醫生進行處理。

2.3.2生活護理指導產婦每天合理飲食,補充足夠的營養。護士應加強巡視,提供優質服務,促進產婦身心康復。對于妊娠合并癲癇的產婦除了常規的護理外,還要特別注意為她們創造安靜、舒適的環境,產后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打擾和探視,以減少癲癇發作的誘發因素。產后應少喝湯水,并結合具體情況及早采取退奶措施。

2.3.3 新生兒的喂養和護理由于治療癲癇的藥物多數能分泌至乳汁,為避免用藥給新生兒帶來不良的影響,應避免母乳喂養。因為AEDs以不同比例移行至母乳[9]。因此對妊娠合并癲癇的產婦需加強嬰兒喂養指導,幫助產婦和家屬掌握人工喂養的方法。講解產后自身保健知識和相關的育兒知識,指導產婦掌握在照顧嬰兒過程中的安全方法,使產婦對照顧嬰兒充滿自信心,積極參與照顧嬰兒。可避免因為新生兒養育問題引起的煩惱而誘發癲癇發作。

2.4 癲癇發作的觀察與護理

2.4.1 注意觀察癲癇發作前的先兆一般認為癲癇發作是突發的,不可預測的,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癲癇發作,實際上是一個隨時間演化的過程。1997年在美國開展的一項調查研究表明,562位癲癇患者中50%在發作前有先兆出現,而且42%在發作開始前5 min甚至更早就已出現先兆[10],因此,應注意觀察癲癇發作的先兆癥狀,如頭痛或頭痛加劇、頭昏、軀體感覺異常、驚恐、錯覺、幻覺、煩躁不安、感知綜合障礙、思維紊亂和行為紊亂而出現如伸舌、咀嚼、異常走動、扮鬼臉、脫衣穿衣、搬移物品、撕東西等癥狀或體征,持續數秒鐘甚至更長時間,應引起重視,及時采取預防措施,必要時給抗癲癇藥,可控制癲癇的發作。先兆癥狀距發作時間幾秒至數小時。即使是較短的時間,也可使孕、產婦或醫務人員能夠及時采取必要的預防保護措施,有效地預防并發癥的發生,這對孕、產婦尤為重要。

2.4.2癲癇發作時的護理癲癇發作時,孕、產婦會突然昏倒,全身痙攣,口吐白沫,意識喪失。應進行以下的應急處理:①護士應保持鎮定,立即將孕、產婦平臥、頭偏向一側,迅速松開衣領和褲帶,以保證呼吸道通暢,避免唾液或嘔吐物吸入氣管,造成窒息。②保護舌頭,將纏有紗布的壓板放在孕、產婦上、下磨牙之間,以免咬傷舌頭。如牙關緊閉時不要將東西強行塞入孕、產婦的口中,以免損傷牙齒、咬傷自己的舌頭或醫務人員的手指。③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予鎮靜藥。④切勿采取拉扯、壓迫孕、產婦身體任何部位或用指甲壓人中等措施,因為此時任何外力均無法制止孕、產婦的抽搐。嚴重抽搐時,不能強力阻止孕、產婦,以免肌肉拉傷和導致骨折。并在背后墊以衣被之類的柔軟物體,以防椎骨骨折。⑤切勿給予孕、產婦飲料或食物,避免孕、產婦產生惡心感覺,也不需給予孕、產婦臨時服用抗癲癇藥物。⑥監測生命體征變化,護士應嚴密觀察孕、產婦的呼吸、心率、體溫、血壓變化及癲癇發作的時間、程度、癥狀并詳細記錄。⑦發作停止時,孕、產婦可能會有短暫的意識模糊,醫務人員或家屬應陪伴在其身旁,用輕松的語調與之交談,以消除緊張心理,分散注意力。⑧如果發作時間持續10 min以上、出現再發作或孕、產婦15 min后仍未清醒并抽搐,呼吸困難,身體受損傷等情況應立即請神經科專科醫生會診。

3 結果

妊娠期癲癇發作情況:圍生期癲癇發作頻率增加者7例(53.8%),其中,1例在產前住院期間每周最少發作2~3次;發作頻率減少者2例(15.4%);無變化者4例(30.8%)。13例均未發生癲癇大發作、癲癇持續狀態以及并發癥。

4討論

妊娠合并癲癇是圍生期一種嚴重合并癥,究竟妊娠對癲癇有何規律性的影響,目前尚未清楚。邱文玉等[2]報道妊娠后60%的孕婦癲癇發作頻率增加,10%減少,30%無變化。本組資料分別為53.8%,15.4%,30.8%,亦是以增加者為多。究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幾方面的因素有關[11~13]:①早孕時常見惡心、嘔吐、消化不良使孕婦不能很好地攝入和吸收AEDs; ②孕期血容量、體重增加,AEDs在體內被稀釋,AEDs血濃度絕對不足或相對不足;其次,孕期發生的一系列生理變化如水鈉潴留、妊娠水腫等均可增加大腦的激惹性,對外界刺激因素敏感,一旦勞累、緊張、情緒波動等均可引起癲癇頻繁發作。雌激素是一種較強的線粒體藥物代謝酶競爭的抑制劑,孕期其水平迅速增高,可引起癲癇發作,雌激素本身亦可引起癲癇發作;③妊娠晚期腹腔血管受壓,回心血量減少,產生暫時性的腦缺血低氧,加上妊娠晚期孕婦每天需增加鈣0.4~1.0 g,增加熱量629~1 254 J,有的孕婦攝入營養不足,是誘發妊娠晚期癲癇發作的原因;④有些婦女的一次或數次癲癇發作僅出現于妊娠期或產褥期中,并無妊娠毒血癥或其他可以找到的原因,這種發作被稱為“妊娠性癲癇”,有近40%發作始于妊娠期的患者,其僅在妊娠期發作。總之,妊娠可使癲癇病情加重,癲癇又使并發癥增多,尤其是在圍生期,會直接影響到妊娠和分娩的各個不同環節以及胎兒。因此,妊娠合并癲癇的孕婦應避免誘發癲癇發作的各種因素,并認真做好圍生期的護理干預及嚴密觀察,尤為重要,不僅可減輕和避免并發癥的發生,而且可改善癲癇孕、產婦及新生兒的遠期預后,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Delagado-Escueta AV,Janz D.pregnancy and teratogenesisin epilepsy[J]. Neurology,1992,42(Sup):7-9.

[2]邱金華,羅偉良,陳偉奇,等.妊娠合并癲癇附33例報告[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05,5(6):438-439.

[3] Browne TR.Epilepsy,Sexual function and Pregnancy.In Browne TR,eds Epileps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1st ed[M].Boston/Toronto: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83.333.

[4]牛秀敏,辛玉英.妊娠合并癲癇97例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1999,15(4):206-207.

[5]鄧艷喜,黃遠桂,李守秀,等.對癲癇病人依從性研究的重要性[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1999,25(6):384-385.

[6]程淑華,田培超.癲癇兒童及家長的個性特征調查[J].河南實用神經病雜志,2000,3 (3):1-2.

[7]任曉琳,李漓.癲癇病人的家庭護理[J].護理研究,2001,15(6):358-359.

[8]Melender HL,Laur S.Fear associated with pregnancyand childbirth experiences of women who have recentlygiven birth[J].Midwifery,1999,(15):177-182.

[9]Harden CL,Leppik I.Optimizing therapy of seizures inwomen who use oral contraceptives[J].Neurology,2006,67(12Suppl4):S56-58.

[10]Rajna P,Clemens B,Csibri E,et al.Hungarian multicentre epidemic logic study of the warning and initial symptoms (prodrome,aura) of epileptic seizures [J].Seizure,1997,6(5):361-363.

[11]吳祖舜,袁佩芳,王小冬,等.妊娠癲癇(附26例報告) [J].臨床薈萃,1994,19(9):878-879.

[12]陳穗蘭.妊娠特發性癲癇2例[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16(8):464.

第6篇

1 臨床資料

我科自1999-2005年,治療住院癲癇病患者共79 例。其中男35例,女44例;年齡10~52歲, 平均為30歲;職業:農民12例,工人19例,干部10例,學生25例,其他13 例;文化程度:小學27例,初中24例,高中18例,大中專以上10例;入院后處于昏迷狀態35例, 4年內癲癇再發8例。癲癇病史10~20年45例, 3~5年19例, 1~2年15例。

2 心理評估

臨床調查結果大多數癲癇病患者存在較多心理問題。分析原因歸納如下。① 抑郁自卑心理:由于長期的疾病折磨、經濟上的負擔、缺乏社會活動,或對患者的理解支持和關心照顧不周等因素,使患者自信心下降,加重了心理負擔,很容易產生抑郁自卑感;②缺乏醫藥衛生知識:多數癲癇病患者或家屬對該病的認識不足或急于求成,得病亂投醫,使患者得不到系統有效地治療,造成久病不愈;③不遵醫囑行為:由于癲癇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需長期服藥治療。但在服藥治療中,往往以自我判斷而中斷用藥或減少劑量,不少患者未能認真遵醫服藥,影響治療效果。

3 心理健康指導

心理護理是根據護理心理學的理論, 以良好的護患關系為基礎, 通過護士與患者的交往, 影響和改變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和行為, 促進其達到接受治療和康復所需的最佳身心狀態[5]。針對患者上述心理問題,制定了以下健康指導。①引導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調節:讓患者與家屬及時了解和掌握心理衛生知識、用藥護理知識,還應讓其正確認識和對待疾病;②進行疾病知識健康宣教:應用醫學知識和護理心理學知識向患者及家屬講授有關癲癇病的復發原因、系統規范治療、預防、心理、社會、環境等方面的知識,使他們正確認識對待疾病和治療,改變不良行為;③強化遵醫行為:向患者及家屬仔細講解用藥原則對維持治療的重要性,講明堅持用藥與疾病控制的利害關系,讓他們認識到正確合理用藥不但取決于醫生,更重要的是患者的配合。要求家屬做好患者藥物的服用和監督護理,以保證治療順利進行,達到治療目的;④引導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調節:合理的心理輔導是解除患者的心理負擔,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控制癲癇發作的重要護理措施。除了讓患者及其家屬了解和掌握心理衛生知識、用藥護理知識外,還應讓其正確認識和對待疾病。同時讓家屬認識到家庭支持對患者治療、轉歸的重要性,以幫助和指導患者盡可能進行積極的自我護理,因為護理是一種為了自己生存、健康及舒適所進行的自我實施活動.,比如可讓其參加一些工作及家務勞動和娛樂活動,這樣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尊與自信,培養和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和積極情感,為其心理健康創造有利條件

4 心理健康宣教

①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這是取得患者信任和配合護理工作順利進行、使治療與護理工作收到預期效果的關鍵因素。護理人員應體諒患者的病態情緒, 對患者要和藹可親,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 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利用小組講解、放幻燈片等形式,多向患者宣傳疾病知識和解釋護理程序及進展, 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現象, 建立友好、和諧的護患關系,確保護理措施的順利、全面實施;②護理人員首先要為癲癇病患者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外部環境,保證病房布局整潔、空氣新鮮, 可使患者獲得心理和生理得到滿足和享受。向患者講解癲癇發作的特征和類型, 詢問患者有無誘發因素和發作先兆。若出現發作先兆應立即臥床休息;③用藥指導癲癇發作間歇期的治療很重要, 因此, 必須向患者及其家屬講清藥物的藥理作用、不良反應、注意事項,使其配合治療。藥物劑量須由小到大, 逐步增加, 監測血藥濃度以調整劑量。停藥必須緩慢減量, 劑量越大, 用藥越多, 停藥越需緩慢, 整個療程一般不少于3 個月;④出院指導向患者講解控制癲癇發作需長時間服藥的道理, 按醫囑定時服用抗癲癇藥物, 定期門診復查;建立良好的生活規律和飲食習慣, 避免過度疲勞、便秘、睡眠不足和情感沖動;飲食宜清淡, 戒煙酒, 適當參加體力或腦力和娛樂活動,增強身體機能的康復;⑤詳細講解有關疾病知識:應用醫學知識和護理心理學知識向患者及其家屬講授有關癲癇病的復發原因、系統規范治療、預防、心理、社會、環境等方面的知識,給他們以啟迪,消除錯誤觀念和認識,正確認識對待疾病和治療,改變不良行為[6-7]。

5 體會

①癲癇病心理護理在于幫助患者端正對待疾病的態度, 建立健康的心理, 達到心理平衡, 從而穩定患者的情緒和行為。同時家屬和社會幫助也是必不可少的, 他們能夠促使患者融入社會,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②癲癇患者一旦獲取了健康知識, 健康責任和健康行為,就會轉變不良的生活方式, 學會避免誘發因素,懂得采取適當措施, 減少或避免癲癇病的發作, 提高患者自我護理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沈鼎烈.癲癇治療的現狀.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1,27(1):1.

[2] 陳淑清,等.精神科護理學.吉林科學出版社,1994:172.

[3] 陳靜,王薇薇,吳遜.成年癲癇患者生活質量的有關問題.中華神經科雜志,2002, 35(2):106.

[4] 程延輝,等.精神藥物所致癲癇發作的臨床觀察.中國神經疾病雜志,1996,22(22):177.

[5] 張清蓮,成立娟.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的心理護理.中國社區醫師,2005,7(20):55.

第7篇

【關鍵詞】循證護理;膠質瘤;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膠質瘤患者9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共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齡15~64歲,平均(41.1±4.1)歲;星形細胞瘤18例,高級別膠質瘤24例。觀察組共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18~67歲,平均(43.8±5.2)歲;星形細胞瘤21例,高級別膠質瘤29例。兩組膠質瘤患者的上述各項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①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詳細介紹關于膠質瘤的相關知識,幫助患者詳細了解自身疾病;②術前準備:在患者手術前詳細介紹手術室情況,以及患者在手術期間的注意事項,從而讓患者內心做好準備,同時對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嚴密的觀察;③術后護理:對患者的呼吸道等做好護理,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防止呼吸道發生感染,并做好術后身體康復訓練。

1.2.2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①由科室主任、護士長、科室護士組成循證護理小組,科室主任擔任循證護理小組組長,對膠質瘤的發病原因、治療措施、治療效果等以提問的形式進行集中培訓學習,并通過查詢資料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②在患者入院后對患者病情進行嚴密觀察,同時對患者實施常規藥物治療,確保患者呼吸道暢通,做好引流管護理措施。對患者實施常規檢測,根據檢測數據在制定治療方案的基礎上進行調整,確保治療方案符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然后一一落實到位;③做好術后高熱、顱內出血、癲癇等并發癥的預處理工作,同時對患者實施循證護理措施,減少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1.3觀察指標

心理狀態以Zung氏焦慮(SAS)、抑郁(SDS)量表[4]進行評分,包括精神情感、軀體障礙、精神運動障礙、心理障礙4個維度共計20個項目,5分制評分,以50分為臨界值,50~59分為輕度焦慮/抑郁,60~69分為中度焦慮/抑郁,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抑郁,分數越高提示焦慮、抑郁狀態越嚴重。癌因性疲乏評分主要根據簡短疲乏量表(BFI)[5]實施評分,根據患者過去24h疲乏對行動、情緒等不同生活方面的影響,評分范圍為1~10分,0分表示無疲乏,1~3分為輕度疲乏,4~6分為中度疲乏,7~10分為重度疲乏。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主要包括顱內出血、癲癇、高熱、感染等。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的焦慮、抑郁、癌因性疲乏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癌因性疲乏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8.57%(P<0.05)。

第8篇

【關鍵詞】 護理干預; 癲癇; 從醫性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0.051

癲癇是由于腦細胞群異常的超同步化放電而引起的發作性的、突然的、暫時的腦功能紊亂[1]。根據病因分為特發性癲癇、隱原性癲癇、癥狀性癲癇。主要表現為反復發作的肌肉抽搐和意識障礙,也可有感覺、感情、行為或植物神經功能異常,對小兒的精神及智力發育有嚴重影響[2]。因此,早期診斷治療,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是控制癲癇發作,減少患兒發病及后遺癥,提高其生活質量的保證。本院通過對82例癲癇患兒實施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干預的研究,收到了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5年1月-2010年11月本院收治癲癇患者共82例,男52例,女30例,年齡1~13歲,平均(8.5±2.5)歲。其中,癲癇大發作29例,小發作21例,局限性發作32例,診斷均符合1989年國際會議分類的診斷標準[3]。采用分層隨機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1例,觀察組年齡(8.6±2.3)歲,患病時間(3.32±3.24)年,對照組年齡(8.54±2.5)歲,患病時間(3.52±3.41)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患病類型及入院前治療依從性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癲癇病知識指導 (1)向家長及年長患兒講解癲癇的病因及臨床表現,指導家長及患兒掌握自身發病的規律及前兆。(2)指導家長做好癲癇發作時的應急處理,如果出現前驅癥狀,立即采取安全保護措施,迅速將患兒平臥于床上,頭側向一邊,保持安靜,減少刺激。保證氣道通暢,清除患兒口鼻腔分泌物、嘔吐物等。抽搐發作時,盡快將自制的牙墊置于患兒上下臼齒之間,防止舌咬傷。同時松解衣領腰帶。由于肢體和軀干肌肉劇烈抽搐可產生四肢或脊柱的骨折或脫位,因此切勿抓緊患兒或制止抽搐,防止骨折或脫臼。如果持續不緩解應立即送往醫院。(3)用藥指導。①指導患兒及家長掌握癲癇突發性、反復性、慢性的特征,根據醫囑堅持規律服藥,培養良好的遵醫服藥行為,任何用藥變動均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防止少服、漏服和多服,切忌短期或突然停藥及自行增減劑量或換藥。②注意抗癲癇藥物引起的嗜睡、惡心、消化道不適等不良反應。③定期檢查血常規、血藥濃度等參考指標,醫生可根據化驗結果及患兒年齡、體重的增長來調整藥量。④抗癲癇藥物對肝腎功能有一定影響,因此服藥期間需要定期檢測肝、腎功能。

1.2.2 心理護理 樹立癲癇患者及家長的健康信念,鼓勵親屬及患兒說出內心的感受,耐心傾聽親屬對病情的了解情況和想法,然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釋,必要時糾正親屬對疾病的錯誤認識。同時讓親屬認識到焦慮和抑郁對患兒的治療會產生消極影響,使親屬對治療有信心,減緩壓力。

1.2.3 家庭及社會支持 指導家屬對孩子關心照顧,協調患兒與老師、同學、親友間的關系,讓孩子感受到家庭及社會的溫暖,體會到自己并未因患病而被嫌棄,大家都在齊心協力幫助他。進一步開展對癲癇的健康宣教,提高人們對癲癇病的認識,減少人們對癲癇患者的誤解及歧視,以消除自卑、憂郁、焦慮的負性情緒。

1.2.4 生活指導 指導患兒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飲食上多吃營養豐富、易消化食物,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飲暴食。適度參加體育活動,避免有刺激、強度大的運動,如上體育課、軍訓等。在癲癇未控制前,盡量避免去危險的場所,不要獨自游泳、登高等。

1.2.5 定期訪視,強化遵醫行為 出院后不定期的電話回訪,發放病情跟蹤卡,綜合評估。訪視時,檢查患兒的服藥情況,了解藥效及不良反應,觀察病情的動態變化,針對發現的問題以及潛在的問題予以積極有效的處理,必要時,聯系醫生。再次強調規范用藥和堅持用藥的重要性,觀察患兒的精神狀況,給予正向引導,督促及時復診。

1.3 調查工具及評價標準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包括是否按醫囑劑量、次數及時間服藥;有無漏、忘、換藥或私自增減劑量及擅自停藥現象;出院后半年癲癇發作情況。記錄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出院半年后發作的例數及發作頻率,并使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Barthel指數)評定患兒的生活質量[4]。遵醫依從性評價分為完全、部分和不遵醫囑3個等級。ADL(Barthel指數)按得分情況分:獨立(91~99分)、中度依賴(62~90分)、嚴重依賴(21~61分)、完全依賴(0~20分)。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進行統計處理,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P

2 結果

兩組各發出調查問卷82份,各回收有效問卷82份,回收有效率100%。問卷的效度88%。

2.1 治療依從性 兩組護理干預前治療依從性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護理干預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觀察組患兒遵醫行為較對照組明顯提高,而發作例數、頻數較對照組明顯減少,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護理干預前ADL(Barthel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護理干預后ADL(Barthel指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癲癇并非不治之癥,如能得到合理正規的藥物治療和護理以及針對性的健康教育,60%~70%患者的癲癇發作可以控制[5]。癲癇是一種常見慢性可治性疾病,嬰幼兒期發病多見,對小兒精神、智力發育影響較大。癲癇病程長者其認知損害較嚴重,發病年齡越輕,認知損害越嚴重,癲癇發作頻數越多,智能損害越嚴重,也影響患兒的生活活動能力、生活質量[6]。本研究表明,通過對癲癇患兒實施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干預,可顯著提高癲癇患兒及家屬對疾病的認識和戰勝疾病的信心,改變患兒自卑、恐懼的心理,癲癇患兒及家屬的從醫性明顯提高,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對癲癇病進行治療和護理,從而減少癲癇發作次數,提高了治療的依從性和生活的獨立性,繼而提高癲癇患兒及家屬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第7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54.

[2] 林慶,王麗,王子才,等.小兒癲癇的診斷[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0,9(9):515-549.

[3] 關于小兒癲癇及癲癇綜合征分類的建議[J].中華兒科雜志,1996,34(2):130.

[4] 許克銘,王立文,徐光,等.癲癇兒童生活質量的研究[J].中華兒科雜志,1998,36(5):282.

[5] 戴紅.康復醫學[M]. 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4:214-216.

第9篇

【關鍵詞】 護理干預;重癥病毒性腦炎;癲癇;臨床觀察

病毒性腦炎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急性、亞急性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以單純的皰疹病毒引起皰疹病毒性腦炎最常見,其主要的臨床表現為:精神異常、意識障礙、癲癇樣發作等。病毒性腦炎易繼發癲癇,它也是癥狀性癲癇最常見的病因之一,癲癇發作可以是病毒性腦炎患者最早和唯一的臨床表現1。病毒性腦炎繼發癲癇時若不及時控制,不但會加重原發病腦炎的不可逆性損傷,還會導致患者其它多系統的損害。現對68例重癥病毒性腦炎繼發癲癇患者從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及治療三個方面進行探討,對患者實施全程護理干預,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011年8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癥病毒性腦炎繼發癲癇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38例。年齡14—65歲,平均35歲。患者發病的時間為1—12d。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異常、意識障礙、發熱、嘔吐、抽搐表現,腦電圖出現輕度異常的有18例,中度異常的有15例,重度異常的有35例。

1.2 重癥病毒性腦炎繼發癲癇的發病機制 在病毒性腦炎發病的急性期,由于皮質靜脈或動脈血栓形成、腦水腫、病原體釋放的毒素和代謝產物的積聚,均能夠通過相關機制影響神經細胞膜的穩定性而成為致癇的原因;隨著腦細胞的壞死及炎癥細胞的浸潤等病理變化會影響到神經細胞的通透性,使神經細胞正常功能產生異常放電,引起癲癇發作。

1.3 重癥病毒性腦炎繼發癲癇發作的臨床特點 癲癇發作可出現在重癥病毒性腦炎患者急性期、恢復期及后遺癥期。在急性期伴發癲癇的發作形式主要有全面性發作、單純部分性發作、復雜部分性發作、全面性強制陣攣發作及癲癇持續狀態等,發作類型主要以全面性發作最為常見。

1.4 重癥病毒性腦炎繼發癲癇的治療 ①抗病毒治療:在病毒性腦炎的發病早期,及早使用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可以顯著的減少病毒性腦炎繼發癲癇的發生率(尤其是皰疹病毒感染所致)。②糖皮質激素的應用:糖皮質激素能夠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穩定細胞膜和溶酶體膜,減輕腦水腫,抑制和下調過度的炎癥反應,抑制細胞因子的合成及其釋放并降低其活性。③抗炎治療:因病毒性腦炎在急性期常合并其他系統的感染,最常見的是肺部感染,適當的用抗生素治療,控制感染,但是在應用抗生素的同時要特別注意,有些抗生素如青霉素、喹諾酮類藥物、三代或四代頭孢菌素都有可能引起或者加重癲癇發作。④抗癲癇藥物治療:病毒性腦炎急性期伴發癲癇發作的患者是可使用抗癲癇藥物控制癲癇發作。

2 對病毒性腦炎繼發癲癇的護理干預

2.1 患者發生癲癇發作之后應該讓患者去枕仰臥位,頭部偏向一側,同時打開患者的衣領部位。若老年患者有假牙者應立即取出,并切要用毛巾等物品放入患者口中,防止患者因抽搐而咬傷自己的舌頭。有嘔吐者要及時清除患者口中的分泌物,避免發生窒息。對有舌后墜、呼吸有困難癥狀的患者應行氣管切開治療。

2.2 患者在癲癇發作時,護士要做好安全護理,防止意外損傷。抽搐的患者應在床邊加防護欄,用約束帶捆綁患者的四肢,防止患者造成頭部、肢體和關節突出部的損傷。

2.3 患者在用抗癲癇藥物時,護士要嚴密觀察藥物治療時的反應,注意各種藥物的不同用法,給予個體化的治療。同時還要嚴密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指導患者要堅持長期規律的治療,不能輕易終止治療。在進行各項治療時取得患者及家屬配合,并且嚴格掌握藥物停藥的時機和停藥的方法,不可任意減量,停藥或間斷不規則服藥2。指導患者要定期地到醫院復查血常規、肝功能以及測定抗癲癇藥物血藥濃度。如未按醫囑服藥,有可能出現頻繁的癲癇發作,會導致患者智力低下以及生活質量下降,易引起意外事故發生,甚至還可能發展成難治性癲癇3。

2.4 注意飲食 重癥病毒性腦炎繼發癲癇患者出院后的繼續藥物治療,長期的藥物治療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因此,患者要特別注意飲食調養,不但有助于患者身體康復,而且對患者的繼續治療起到了一定作用。指導患者多吃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食物。但是患者不能偏食,更加不能暴飲暴食,不能吃生冷和油膩食品。護士要指導患者和家屬適當適量飲食,一定要避開該病再次發作的誘發因素。

2.5 心理干預 重癥病毒性腦炎繼發癲癇的患者,在發病后容易出現焦慮、恐懼、緊張、自卑或依賴性、情緒不安等各種心理障礙,這些不良的情緒將影響到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患者的心理一直處于緊張憂慮和擔心中,容易產生不良悲觀心理,甚至會對自己的生活失去信心。護士應針對實際情況,多次反復耐心地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強調若能夠及時完成治療方案,可加快病情轉歸,讓患者及家屬重新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有效的心理護理對其控制病情發作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治療作用。

3 結 果

本組患者經抗病毒、抗炎、糖皮質激素應用、抗癲癇藥物治和全程的護理干預,其中痊愈出院52例,遺留后遺癥14例,死亡2例。

4 討 論

癲癇是一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腦部神經元受到損傷或破壞后高度同步化,且常是自限性的異常放電所致的反復發作的暫時性腦功能紊亂的臨床綜合征4。病毒性腦炎繼發性癲癇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因此,患者在發病期積極的治療和護理干預,有效控制疾病的發展,提高治愈率及減少后遺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喬曉紅,佟夢琪,楊帆,等.病毒性腦炎伴發癲癇的研究現狀[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2,6(11):3025—3028.

[2] 陳所仙.腦卒中后繼發癲癇的臨床觀察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2012:207—208.

第10篇

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發生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其特征是突然和一過性癥狀。本文就我院近年來在血液透析中突發癲癇的護理體會如下:

根據癲癇的發作情況分別選擇以下脫機方法⑴:

常規回血脫機 用生理鹽水將體外循環管路中的血液全部趕回體內(血泵速度為 100 ml/min)后拔出穿刺針,并妥善壓迫或處置固定深靜脈留置導管。此法適用于局限性發作、局限性發作。

緊急拔針脫機 關閉血泵后直接夾閉動靜脈血路管和穿刺針,并分別拔出動靜脈穿刺針后妥善壓迫處置穿刺部位;深靜脈導管留置患者,關掉血泵后直接夾閉動靜脈血路管和導管,并妥善處置固定留置導管。此法適用于精神運動性發作、癲癇大發作。

癲癇發作應給予必要的保護措施,注意一下幾點:1.發作時應禁食,并在上下齒之間加紗布以防唇舌咬傷。必要時給予保護性約束,控制患者時,應該注意避免用力按壓抽搐的肢體,防止骨折脫臼或損傷;勿強行往患者嘴里灌藥,防止窒息或吸入性肺炎。2.配合醫生急救:護理人員就掌握抗癲癇藥物的藥理作用、使用方法。做好病情記錄。加強生命體征觀察;密切觀察血壓、脈搏、呼吸變化,注意神志及兩側瞳孔的改變,以防止腦水腫和腦疝的發生。如果出現陳-施呼吸,往往會突然發生呼吸停止,需及時向醫生報告,為醫生提供第一手的資料⑵。

后期護理

病人意識恢復后,表現情緒低落,焦慮不安,有恐懼感,應有專人看護。向患者詳細講解癲癇的醫學知識。通過及時對患者及家屬講解癲癇的病因、分類及急救護理等相關知識,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改變患者對癲癇的悲觀主義認識和評價,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樂觀的心情。并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針對患者心理的特殊性。通過恰當的語言和行為建立尊重、理解 、信任的護患關系,改善患者的孤獨感。

討論

血液透析過程中突發癲癇屬于急癥。因此透析過程中要做好預見性護理,應用預見性護理縮短多項處置時間。在透析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如果出現頭昏、精神錯亂、上腹部不適、視聽和嗅覺障礙等癥狀要引起注意。避免患者出現自傷、窒息、大出血。作為護理人員反應必須迅速,選用合適的脫機方法,以保證搶救的及時有效性。在癲癇狀態初步控制后,防止抽搐是治療的重點,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對患者病情的密切觀察是必不可分的,這時掌握發作的情況對診斷和治療有重大指導意義,需加強對呼吸、心率、血壓等的檢測,尤其是呼吸道分泌物應及時清除。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防范癲癇持續狀態的復發,或在復發時得到及早的處理。

參考文獻

[1] 鄭建華,陳興婭,王 晨,辜小花 血液透析患者緊急脫機方法研究〔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0,3(2)86-87.

第11篇

【關鍵詞】小兒癲癇綜合護理干預心理狀態治療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3月—2018年6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90例小兒癲癇患兒作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2歲~12歲,平均年齡(6.9±4.3)歲;原發性癲癇34例,繼發性癲癇11例;平均每月發作次數(6.3±2.6)次。觀察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2歲~13歲,平均年齡(7.1±5.2)歲;原發性癲癇35例,繼發性癲癇10例;平均每月發作次數(6.5±2.2)次。2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兒使用常規護理方式,護理內容主要有:當患兒癲癇發作時,將其口腔內的異物清理干凈;保持病房的干凈整潔衛生;為患兒以及其家屬講解用藥的相關事項,依照醫囑在其發病時采取合適的安全護理措施。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加用綜合護理干預模式,護理內容主要有:①對患兒當前的精神狀態加以了解,以此為依據制定詳細、有效的護理干預計劃,護理人員能夠更為清楚地知曉患兒的情況,從而采取合適的心理疏導方式緩解其焦慮、抑郁情緒。②服藥護理。患兒在病癥發作的時候會產生激烈的反應,此時需要依照醫囑服藥,不能擅自停用、加用藥物,注意用藥后反應。在進行靜脈注射期間,需要詢問患兒是否出現不適感,并仔細觀察注射部位是否出現腫脹狀況。③保持和諧的護患關系。對患兒進行詳細的護理指導,并對患兒病情進行評測,當患兒病情出現變化時,立刻調整護理計劃,在護理過程中時刻保持耐心、周到的服務態度,以此提升患兒的舒適感。④進行健康教育,通過向患兒及其家屬講解相關的治療手段和護理知識,使其能夠更加積極地配合護理工作,減輕患兒心理負擔。

1.3觀察指標

使用抑郁自評量表(SDS)以及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2組患兒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總分均為100分,得分≥50/53分即可認為存在焦慮、抑郁癥狀,得分越高表示焦慮、抑郁癥狀越嚴重。治療效果分為三個等級:顯著緩解(6個月內未出現復發狀況)、有效(6個月內復發次數低于2次)、無效(6個月內復發次數大于2次)。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兒護理前后心理狀態對比

2組護理前SDS和SAS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SDS和S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1。

2.22組患兒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第12篇

癲癇是一種比較頑固的疾病,發病率較高,治療往往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除了藥物治療外,癲癇患者護理工作做得是否到位,直接影響到疾病的預后情況。在對癲癇病人的日常護理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防止發作時意外發生

1.1如果是強直陣攣性發作,迅速讓病人仰臥,頭偏向一側,不要墊枕頭,隨即松開衣領,使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必要時可使用吸引器,托起下頜,將舌用舌鉗拉出,防止舌頭后墜堵塞氣管,不可強行喂水、喂藥,以免誤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移走身邊危險物體,以免抽搐時碰撞造成外傷。抽搐發作時床邊加床檔,護士應保護病人,使用牙墊或厚紗布包裹壓舌板墊于病人上下磨牙之間,防咬傷舌頭。抽搐時肢體不可用力按壓,以免造成骨折或關節脫位。

1.2精神運動性發作,應保護病人自傷或傷人。

1.3癲癇持續狀態發作時,使患者去枕仰臥或側臥,解開患者身上的束縛的衣物,按醫囑緩慢靜脈滴入抗驚厥藥物,如昏迷加深,呼吸變淺,血壓下降,應停止輸藥,控制液體的入量,遵醫囑快速靜脈點滴脫水藥和吸氧,以防腦水腫。室內環境應安靜,關節及骨突出處應墊棉墊,以免皮膚損傷。

2 用藥的護理

護士應指導病人遵醫囑服藥,分次,餐后服用,避免胃腸道反應;向病人說明不良反應,當這些反應(胃腸道反應、眩暈、共濟失調、嗜睡)發生時應及時就醫。不可隨意增減藥物劑量,不能隨意停藥或換藥。

3 并發癥的處理

高熱時可行物理降溫,并及時糾正酸堿平衡和電解質紊亂,有腦水腫時應給予甘露醇,還需要防治肺部感染,對癥狀性癲癇需要針對病因做相應處理。抽搐停止后,可給苯巴比妥0.2g肌內注射,8-12小時1次維持控制,清醒后口服抗癲癇藥物。

4 飲食的護理

在日常飲食上必須做到合理安排,不要暴飲暴食。飲食上宜少吃甜食,多吃富有營養、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面食、豆類、雞蛋、瘦肉、魚、牛奶等,尤其應多食用豆類、新鮮蔬菜、水果、乳制品。這些含高蛋白質和含磷脂豐富的食品,有助于腦功能的恢復和減少癲癇發作次數。少吃一些油膩肥厚的食品及中醫所說的發物,鵝肉、羊肉更應少吃。辣椒、蔥、蒜等刺激性很大的食物,也以少吃為好。癲癇患者應盡量少用興奮性飲料,因此類飲料中含咖啡因可使大腦細胞興奮,異常放電,使癲癇發作。當患者腹泄、嘔吐、大量脫水后,應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以維持水及電解質平衡,避免誘發癲癇。 轉貼于

5 心理護理

向病人解釋本病的特征和誘發因素,幫助病人正確認識,面對現實,給以理解和同情。護士應鼓勵病人到公共場所與同齡人、與社會接觸,癲癇病人擔心自己會在大庭廣眾之下病情發作,讓人鄙視,從而常有自卑、抑郁的心理,不愿參加社交活動,給他們的生活質量,甚至治療帶來一定影響。其實在藥物的良好控制下,病人參加社交活動,可使心情舒暢、精神愉快,會有利于疾病治療。

6 健康教育

6.1如癲癇連續發作,要將病人送到醫院繼續搶救。

6.2癲癇病人在平時要按醫囑用藥,不要自行減藥、停藥或換藥。那樣會引起癲癇連續發作。

6.3抗癲癇藥對癲癇有刺激作用,要在飯后服用。用藥期間要注意口腔衛生,經常刷牙。

6.4癲癇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情緒激動和勞累,不要登高、騎車、游泳,不宜在機器旁工作,以免癲癇病發作時發生意外。

6.5病人如有假牙,應在每日睡覺前摘下。癲癇病人睡單人床時,要在床邊增加床檔,以防發病時墜床跌傷。

6.6囑病人外出時,隨身帶有注明姓名,診斷的卡片,以便急救時參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盱眙县| 罗山县| 金乡县| 闽侯县| 潜山县| 咸阳市| 青神县| 陇南市| 清水河县| 六盘水市| 本溪| 获嘉县| 镇巴县| 景泰县| 时尚| 科尔| 普定县| 富民县| 阳谷县| 利津县| 泰来县| 正镶白旗| 固阳县| 高雄市| 合阳县| 个旧市| 合阳县| 凭祥市| 岳阳市| 徐州市| 巴马| 黄石市| 江西省| 沽源县| 思南县| 盱眙县| 台江县| 瑞昌市| 庆城县| 利川市| 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