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圍手術期護理論文

圍手術期護理論文

時間:2023-01-21 11:44:4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圍手術期護理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圍手術期護理論文

第1篇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6月~2014年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04例,患者術前均診斷為前列腺增生,并接受了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ransurethrueresectionofprostate,TURP)。患者年齡64~76歲,平均(69±3.7)歲。患者均為單純前列腺增生,無長期心血管疾病史,無運動障礙及其他生理系統疾病合并癥。全部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2例。兩組患者年齡、BMI指數、前列腺體積、殘余尿量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實驗組患者采取圍手術期手術室護理,內容包括:①術前護理。術前1d下午由手術室護士進行訪視,發放術前訪視卡,使患者了解術前自身準備內容,術中配合方法及術后注意事項。同時,手術室護士術前閱讀病歷,與患者交談,了解患者的病情、健康狀況、過敏史、術前準備情況及身體狀況,以便充分做好準備,使術前準備及術中配合具有針對性和預見性。②術中護理。手術當日進行早會,訪視護士匯報病歷,并列出護理問題及相應的護理措施,準備膀胱鏡、電切鏡等常規器械,并提前溫水加熱沖洗液。術前與患者做好交流,適當消除患者緊張焦慮情緒,在手術過程中不談論無關的話題及患者的病情,避免影響患者的自尊心或加重其疑心。在手術結束前認真清點紗布和器械,保管好手術切除標本等。③術后護理。護理人員在術后2~3d內,到病房了解患者的生命體征、持續沖洗液顏色及進食情況等,交代術后注意事項,收集術中護理帶來的后續效果信息,對圍手術期護理進行客觀評估。而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干預。觀察和記錄兩組患者在入院時、進手術室后的心率、血壓變化,術后出血等并發癥以及術后住院時間。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入院時與進手術室后心率、血壓,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住院時間比較。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術前、術中心率及血壓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患者術中心率及血壓相對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實驗組為11.54%,與對照組21.15%相比更低,一定程度上縮短了術后住院時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重,越來越多的男性患者因排尿困難加重而接受TURP術,該手術本身技術成熟,應用普遍。由于此類患者一般年齡較大,為促進患者術后恢復,給予一些正確有效的護理措施十分必要。首先,盡管TURP術為經尿道的微創手術,但是手術失敗所帶來的真性尿失禁等嚴重并發癥難免會引起男性患者的心理恐慌和焦慮,造成患者術前心理不同程度失衡,并產生一系列身心變化,造成巨大心理壓力。同時,經歷手術對患者來說是一種心理應激,且術后長達數日的膀胱沖洗及留置導尿,對患者來說耐受程度不一。患者術后拔除導尿管,多數伴有尿頻、尿急等下尿路刺激癥狀,亦或下降,必要時需口服藥物治療。此時,術前、術后針對性的適當心理疏導以及護理指導尤為重要,若只給予常規護理,忽略了患者本身的感受,這些生理上的創傷與心理上的恐懼都可直接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入院時心率、血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經圍術期護理干預后,實驗組患者入手術室后的心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住院時間縮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手術室護理干預,即術前訪視、術中護理及術后隨訪,使患者減輕術前焦慮、恐懼的心理,縮短護患之間的距離,初步掌握一些圍手術期的自護方法,從而降低其心理、生理的應激反應,使其順利度過圍手術期。另外,可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手術室整體護理標準,使手術室護理有其獨特的模式和規范,從而不斷豐富手術室護士的理論知識,提高手術室護士的自身素質和溝通交流能力,逐步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更好地服務于患者。

4結語

第2篇

【關鍵詞】動脈瘤;圍手術期;護理

顱內動脈瘤是顱內動脈的囊性膨出,好發于顱內動脈分叉和主干的分支處,破裂后可產生劇烈的頭痛以及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和神經功能障礙[1]。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是蛛網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原因,常導致病人殘疾或死亡。因此,顱內動脈瘤圍手術期的護理,對于提高治療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科2004年1月~2008年1月對45例動脈瘤患者行動脈瘤夾閉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2004年1月~2008年1月,我科收治顱內動脈瘤患者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38~72歲,平均51.3歲。部位:前交通動脈瘤20例,后交通動脈瘤17例,大腦中動脈瘤4例,基底動脈瘤3例,頸內動脈瘤1例,全部病例術前均經高能數字減影全腦血管造影術(DSA)確診。

1.2手術方式45例患者均采用翼點入路,應用顯微外科技術行動脈瘤夾閉術,其中單純動脈瘤夾閉41例,血腫清除+動脈瘤夾閉術4例。

1.3結果45例患者,治愈39例,好轉4例,合并肺部感染,家屬放棄治療自動出院1例,動脈瘤再次破裂出血死亡1例。

2護理

由于動脈瘤首次破裂出血后7天~3周內易發生再出血,行手術治療前,動脈瘤處于無保護狀態,如護理不當,即便是輕癥患者也非常容易出現突然惡化的可能,所以,做好各項護理,對患者的預后至關重要[2]。

2.1健康教育顱內動脈瘤患者的健康教育貫穿于疾病治療的全過程,顱內動脈瘤多病情危急,患者及家屬對突發重病難以承受,會產生各種負性心理。護士應熱情主動與患者溝通,根據患者不同的知識層次和心理承受能力,反復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說明保持情緒穩定和臥床休息的必要性,術前準備的內容,簡要介紹手術過程,康復訓練指導和預后,使患者和家屬樹立治療信心,配合檢查和手術的順利進行。

2.2加強基礎護理絕對臥床休息,抬高床頭30°,根據病情合理安排床位,盡量住小房間,保持病室安靜,限制陪護、探視,醫療護理操作盡量集中;控制血壓,血壓升高是出血的危險因素,降低血壓可使動脈瘤內壓力降到破裂的臨界水平以下,是預防和控制動脈瘤再次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遵醫囑口服或靜脈微量泵注入降壓藥,將血壓控制在穩定階段,一般降低基礎血壓原有水平10%~20%,高血壓者降低30%左右,防止顱內壓驟然升高,誘發動脈瘤破裂出血[3]:保持大便通暢,多吃蔬菜、水果;預防感冒,避免用力咳嗽。

2.3嚴密監護病情及時發現再出血體征動態觀察患者意識、生命體征,瞳孔及肢體活動,注意有無頭痛、嘔吐、血壓升高等顱內壓增高癥狀,及時發現出血及再出血的體征。對于病情好轉后又突然加重,出現劇烈的頭痛、昏迷、腦膜刺激征等再出血表現,及時處理。本組1例中年患者在保守治療期間,出現意識喪失,血壓升高,護士及時發現后,遵醫囑給予降壓脫水治療,查CT確診為動脈瘤再次破裂,急診行手術夾閉,患者康復。

2.4DSA護理造影術前應向患者及家屬說明造影的目的及注意事項,以及可能出現的反應,常規做好實驗室檢查,做心電圖,拍胸片,術前一天做碘過敏試驗,會備皮,術前6~8h禁食水,術中協助醫生安置患者,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做好急救準備,術后穿刺部位加壓包扎,沙袋壓迫4~6h,24h絕對臥床休息,觀察穿刺點有無出血,患肢制動8h,觀察患肢足背動脈搏動、皮膚溫度,囑患者多飲水,加速造影劑的排泄。

2.5腦血管痙攣的預防和護理腦血管痙攣是動脈瘤患者后期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4]。腦血管痙攣的主要表現為意識障礙和其他神經功能障礙。部分患者可出現神經系統病理體征。應嚴密觀察患者意識、瞳孔的動態變化及雙側肢體的肌張力和活動情況。頭痛、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進行性加重,持續高熱均提示為腦血管痙攣的先兆,應根據醫囑持續低流量吸氧,合理使用抗血管痙攣藥,我科常規在診斷為SAH后,均應用尼莫通注射液50ml(含10mg)微量泵勻速持續靜脈輸入7~10天,速率為2ml/h,即0.4mg/h,注意避光,觀察血壓、心率變化,保證用藥安全。

2.6術后護理患者術后返回病房取平臥位,24h專人監護,盡量減少搬動,嚴密觀察瞳孔、意識、生命體征變化,采用多參數心電監護儀進行24h心電監護,記錄24h出入量,保持靜脈通暢,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口腔和皮膚護理,防止泌尿系感染,保持引流管通暢固定,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及傷口滲血情況,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2.7出院指導鼓勵病人進行康復訓練,保持樂觀情緒和心態平靜;堅持服用抗高血壓、抗癲癇、抗痙攣等藥物,不可擅自停藥、改藥,以免病情波動;指導其進低鹽、低脂、清淡富有纖維素飲食,保持大便通暢;若再次出現癥狀,及時復診,每3~6個月復查1次。

3討論

顱內動脈瘤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是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之一,動脈瘤夾閉術是目前較積極的治療方法,做好圍手術期的護理保證患者順利度過圍手術期,是手術成功的關鍵,認真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基礎護理、DSA的護理,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做好腦血管痙攣的預防和護理,臨床效果滿意,提高了動脈瘤患者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冬娜.顱內動脈瘤圍手術期的觀察與護理.第一軍醫大學學報,2001,4:268-269.

2程文蘭.顱內動脈瘤顯微外科治療圍手術期護理.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8):150-151.

第3篇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6-0315-01

隨著現代社會科技的發展,交通事故等頻頻發生,事故所致的腹部損傷率也在明顯增加。多數的腹部損傷因為涉及內臟導致傷情嚴重化,致死率搞到10%~20%[1]。對于外傷性腹部內臟傷的臨床有效治療方式主要為手術治療[2],因為做圍手術期的護理可以提高治愈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所以圍手術期的護理至關重要。根據以上觀點,筆者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間,住院部收治外傷性腹部內臟傷且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60例患者進行分析觀察,探究在圍手術期中整體護理干于外傷性腹部內臟手術的積極貢獻。現將研究做如下的匯報。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臨床資料

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間,住院部收治外傷性腹部內臟傷且需要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60例納入研究,隨機分組,對照組、觀察組均為30例。觀察組男性患者19例,女性11例,年齡范圍18~54歲,其中交通所致15例,工地意外傷8例,打架2例,其他5例。觀察組男性患者21例,女性9例,年齡范圍17~52歲,其中交通所致18例,工地意外傷7例,打架2例,其他3例。經分析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構成及致傷原因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影響組間比較。所有入選患者均需要接受手術治療,均無手術禁忌癥及慢性病史。

1.2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的手術,在圍手術期時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之上給予術前、術中及術后給予全程綜合護理。①術前護理:部分患者采用微創手術,部分采用開腹手術。使得仰臥,主要是使得患者血液循環并且可以及時糾正休克狀態,將患者胃內殘留的食物引流,并且保持胃管的順利引流,避免患者因為呼吸不暢而導致窒息。在術前置留尿管,應對患者出現排尿困難現象。在術前還需給予患者充分的心理安慰,因為術前多數患者因為恐懼出現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針對以上情況,護士應該耐心與患者溝通,向患者講解手術的一般進程,并向患者接受本科室先進的手術儀器及經驗豐富的醫師,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的顧慮。并可適當向患者舉例說明同類疾病經過配合治療后,取得理想的康復效果的患者,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及配合手術的程度,使得手術可以順利進行。②術中護理: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及呼吸等生命體征,并且注意維持患者內環境的穩定。當患者出現緊張及恐懼等心理變化時,要在患者旁邊進行細聲安慰及鼓勵,環境其緊張恐懼心理。此外,護士還要熟悉掌握手術操作步驟,充分準備手術所需器械,與醫生進行默契配合,保證手術順利進行。③術后護理:病人在回歸病房后及時給予保暖,使得患者盡快恢復體溫,減少寒戰發生。并定時檢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和尿量,觀察是否有內出血、漏診的受傷器官和延遲性內臟破裂的發生。此外還需叮囑每位患者靜脈輸液通暢,護理人員密切對患者的傷口進行護理觀察,避免傷口的感染。

1.3觀察指標

密切觀察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出血情況、血栓發生情況、肺部感染情況等。

1.4數據分析

將以上收集的所需數據納入統計學分析軟件SPSS20.0進行分析比較,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P

2.結果

經過對應護理干預,兩組患者的臨床并發癥發生情況差異比較明顯,結果見表1。

表1顯示,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3.4%,對照組為46.7%,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外傷性腹部內傷性損傷因為損傷部位不確定及損傷的危險性極高,容易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要求醫生對這類疾病擁有較準確的手術方案及較及時的手術準備[3]。對于腹部損傷患者術前耐心給予患者開導,消除患者的進展等鼓勵,鼓勵患者配合手術治療。對于術中的搶救,糾正休克需要進行大量的輸液,在整個手術的過程中護士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并熟悉整個過程的基本過程,具有應付臨時狀況的能力,積極配合醫生完成手術。在術后還需要密切觀察患者體征變化情況,盡量防止患者的傷口感染等情況的發生。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分別在術前、術中及術后給予患者整套完全的護理干預,經過系統的護理后我們發現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較常規的護理明顯降低,說明在圍手術期給予完全細致的護理干預可以減少外傷性腹部內傷性損傷患者的手術并發癥,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經分析該論文結果與李芳等[4]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共同說明圍手術期整體的護理對于減少外傷性腹部內傷性損傷患者的手術并發癥發生率的重要性。

總之,經過本次研究結合文獻查詢,我們初步認為,整體護理干預措施應用于對外傷性腹部內臟傷圍手術期的護理過程中有確切效果,可減少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文英. 外傷性脾破裂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11,27(3):382-383.

[2] 胡松立,葛海燕,羅云先,等.外傷性腹部內臟傷的早期診斷與治療[J].2003,5(1):17~19.

第4篇

關鍵詞:手術室;優質護理

優質護理服務是2010年衛生系統護理模式改變的核心,幫助患者滿足他們的基本需要,它體現的是以患者為中心,在臨床護理中“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為患者實施生理、心理、社會性的一種動態、完整、連續的綜合護理過程。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就是要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開展人性化服務,注重對患者的尊重、理解、同情和關愛,加強基礎護理,使護理工作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手術室護理是一項特殊的專科性極強的護理工作,而手術患者必須在相對獨立而封閉的空間中,并與家屬暫時分離的情況下接受手術治療,如何為手術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現有以下觀點與大家共同探討。

1 加強手術室環境的管理

1.1把好人員進入手術室關 門衛嚴格把守大門,與手術無關的人員一律不準進入,并對允許進入的人員做必要的指導和監督,認真檢查手術人員的手指甲、頭發、皮膚等,合格方發放手術室無菌洗手衣褲,使手術室保持良好的秩序,對陪同手術患者的家屬做好解釋工作,指引他們進入家屬等候廳等候,確保環境不被人為污染,從這一環節也可以讓家屬看到我們認真負責的態度。

1.2把好手術室物品進出關 做好種類物品的管理,凡是進入手術室的物品全部脫掉外包裝,并按有效期進行分門別類放置于指定位置,無菌物品走無菌物品專門通道,出手術室的污物通過污物專門通道。使手術室物品管理規范有序,并有定期監測報告,確保手術室物品的安全,這里需要我們慎獨精神,也是優質服務的物質保障。

1.3把好清潔衛生消毒滅菌關 手術室環境要達到無菌,必須先抓好衛生清潔制度的落實,根據我科的工作要求,我們特別給制定了手術室保潔措施,護理人員做到分工協作責任到人,每周大掃除一次,層流濾網有專門的維修人員負責按要求定期更換,這樣才能預防醫院感染,為手術患者康復打下良好的基礎,確保手術室安全。

2 加強護士業務技術的培訓

理論知識學到位,在理論知識學習上我們從基礎抓起,每次科室來新同,都從手術室護理制度和基本知識入手,要求打好基本功,在理論學習上都有安排和計劃,對高年資護士的要求知識也有提高,對職稱高的護士要有科研論文等,以豐富頭腦用過硬的知識贏得患者尊重,同時也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3 加強服務態度的教育

隨時溝通的理念,學會與患者溝通交流,學會禮貌地對待每一個患者和家屬,多為患者服務,不僅僅限于術前,在患者的整個圍手術期都可以進行,只有這樣才能了解患者及家屬,對我們的工作是否滿意,存在些什么問題,利于工作的改進和提高。

4 加強全程護理服務指導

4.1當患者進入手術室時 手術室護士要主動給患者以熱情的關懷,態度真誠,親切,語言溫柔,委婉,安慰體貼關心照顧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環境,告知他對儀器設備發出的聲音不要緊張以及需要患者如何配合,麻醉時的感覺以及麻醉產生的效果,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數[1]。

4.2手術開始 根據手術需求,護士將患者擺好手術需要,此時,除了要使患者處于功能位,防止神經肌肉的損傷,還要在各個容易產生壓瘡的部位墊上軟枕或者棉墊,防止術后壓瘡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術中不交談與手術無關的話題,且不議論患者病情,維護手術間的安靜環境。術中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注意心電監護,隨時觀察其肢體語言等,及時分析,判斷,及早發現病情動態,隨時配合麻醉師妥善處理,以免操作被動,造成不良后果。

4.3手術完畢 如果患者是全麻,蘇醒期有可能出現躁動,手術室護士應妥善束縛患者,防止發生患者墜床,引流管、靜脈留置針脫落等意外情況的發生。待患者完全清醒,病情穩定,送患者出手術室房間時應幫患者穿戴整齊,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要禁止手術人員攜帶手機進入手術間,從而避免傷及患者的自尊心和避免使患者產生不被重視及不安全的感覺。并且注意保暖。術后患者如有疑問,應耐心解答,并且給予鼓勵的話語,給患者送去最衷心的祝福。告知患者回病房后好好修養,放松心情,有利于術后康復[2]。

5 加強手術護理安全管理

5.1完善科室的規章制度,嚴格規范操作,加強各制度的執行和監管力度 使每一項制度執行到位,監管到位。杜絕差錯和事故的發生。建立科室各項制度,如洗手規則、清潔衛生制度、消毒隔離制度、接送患者制度、查對制度、標本管理制度、手術儀器物品管理制度、術前訪視制度及手術室應急預案。定期開展護理質控安全討論,進行護理安全教育,對存在的護理問題進行風險評估,對手術室護理存在的高風險問題防患于未然,建立防范接錯手術患者、開錯手術部位、用錯藥、輸錯血、防異物遺留手術患者體內、防范手術標本遺失等工作流程,手術室執行洗手護士不交接制度,巡回護士也制定了六不交接內容。手術室醫護人員要相互監督[3],醫生、護士、麻醉三方要對手術患者手術風險進行評估,還要認真執行手術過程中的每一次安全核查工作,每一次核查和交接班的執行,患者和家屬都看在眼里,也會在無形中增加手術患者安全感。

5.2提高護士的風險意識 特別是對新來的護士,加強工作責任心,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培養嚴謹慎獨的工作作風,提高護士的綜合素質,增強護士防范風險的能力。管理者應合理配置手術護士,根據每日手術量及時調配人員,實行彈性排班,避免忙閑不均、人力浪費現象。

6 結論

手術室是為患者施行手術治療、診斷以及搶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場所。手術室工作質量直接影響著醫療效果和患者的愈后,甚至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讓我們借優質護理契機,通過為手術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改善手術患者切身感受,更好地服務于患者[4-5]。讓我們以優質的護理服務傳播醫院的文化,宣傳醫院品牌以及樹立醫院形象,給患者以尊重、信任、公平,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提高醫院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并獲得持久的勝利。

參考文獻:

[1]王紅霞,劉愛民,張敏.優質護理服務在手術室的應用探討[J].臨床護理,2011,7(24):256.

[2]朱航,嚴玉瓊.手術室開展優質護理體會[j].中國醫療前沿,2011,6(18):60-61.

[3]王云梅.淺談手術室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必要性[J].臨床醫學,2011,12(24):523-524.

第5篇

達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手術室,四川達州 635000

[摘要] 目的 探討術中護理對食管癌根治術患者手術室相關護理并發癥的治療效果。方法 在2013年2月—2014年5月之間隨機抽取我院76例進行食管癌根治術的患者,將所有患者分為兩個小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即:每小組38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術中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人性化護理。結果 實施人性化護理的實驗組38例患者靜脈針管液體外滲、體溫異常、壓瘡和臂叢神經損傷分別為2例、2例、2例、1例,實施常規術中護理的對照組在以上并發癥中分別為12例、13例、16例、8例,差異顯著(P<0.05)。結論 所以在手術室對食管癌根治術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能夠降低術中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手術護理質量,具有推廣價值。

[

關鍵詞 ] 術中護理;食管癌;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47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1(a)-0080-03

Study on the intraoperative nursing to the control efficiency of complication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 radical treatment

FENG Dan

Department of operating Room,Dazhou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Dazhou 63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Study on the intraoperative nursing to the control efficiency of complication with esophageal carcinoma radical treatment. Methods 76 cases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radical treatment patients from February 2013 to May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wo groups,namely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8 cases in each group.38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s humanism nursing based on the routine nursing. Results The cases on vein needle fluid extravasation,abnormal temperature, bedsore and brachial plexus injury in experimental group which given the humanism nursing were 2,2,2,1,respectively; the cases in control group is 12,13,16,8,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So the humanistic nursing to esophageal carcinoma in the operation room can reduce the complication rate,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have the value of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Intraoperative nursing;Esophageal carcinoma;Complication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在消化內科疾病中非常常見,全世界范圍內每年死于該病的多達30萬人,并且該疾病正在逐年增加[1]。根據相關數據,食道癌與年齡、性別、飲食差異、職業等因素有關[2]。我國是該腫瘤的高發區,手術切除治療是治療食道癌的首選方法。因為該手術過程中會涉及到多種臟器,即使手術成功也會存在很多術后并發癥[3]。并且該手術時間長,食管癌除了需要熟練的手術經驗外,術中的護理工作也不容忽視。本文抽取在2013年2月—2014年5月之間在我院實施食管癌根治術后的76例患者,研究其術中護理方法對患者并發癥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從2013年2月—2014年5月之間在我院進行食管癌根治術的76例患者,年齡分布在41~71歲之間,平均年齡62.4歲。女性男性患者分別為26例、50例。所有患者經過病理學證實為食道癌,根據梗阻程度劃分為兩種類型:重度梗阻和輕度梗阻,分別為23例、53例。根據患病部位劃分為上段食管癌、中段食管癌和下段食管癌,分別為16例、35例和25例。所有患者術前進行心肺等常規檢查,采用胸腔鏡下切除術。將所有食管癌根治術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即每組各38例。兩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齡分配、患病程度、手術類型無顯著性差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38例早期胃癌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實施常規護理,包括術中常規的血壓、心跳等生命體征的監測,手術儀器是否齊備,手術藥品是否齊全,調節適宜的手術室溫度和濕度,并對手術室進行消毒等常規護理操作。

實驗組38例患者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使用人性化手術室相關護理,具體護理方式如下。

①對實驗組38例患者進行嚴密監視,包括血壓、脈搏、體溫、心電圖等指標,并及時記錄。根據患者的喜好合理調整手術室至合適的溫度,避免由于溫度不當造成患者的不適感。提前將輸血袋放置于接近人體溫度的保溫箱內,防止輸血袋溫度過低。②靜脈輸液時,選取合適的位置,并酌情采納患者的意見,避免由于針尖位置選擇不當造成針頭脫落或者由于患者的移動刺破血管。在輸液過程中需要嚴密監視,避免意外發生。③由于該手術一般采取側臥位,所以被壓側身體造成擠壓容易產生壓瘡現象。為了盡量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在為食管癌患者進行手術前將柔軟物體墊在被壓側下方減輕擠壓程度,并隨時檢查軟墊是否發生移位。④為了避免長時間的手術對臂叢神經造成損傷,在患者腋下放置海綿墊等柔軟物體,將患者的上下手臂包好后放置在托手架上,托手架的位置根據患者的喜好以及手術部位進行合理放置。⑤患者進行全麻后,容易出現暴露性眼角膜炎。為了避免此類問題發生,在食管癌患者術前使用金霉素軟膏涂抹。為了避免眼部水分的流失,使用消毒后的紗布敷于患者眼部。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食管癌患者的術中并發癥情況,包括靜脈針管液體外滲、體溫是否正常、是否產生壓瘡和臂叢神經損傷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分析實驗產生數據,計數采用檢驗,在檢驗水準α=0.05的情況下,如果P<0.05為差異認為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兩種術中護理方案對食管癌根治術患者手術室相關護理并發癥影響不同,效果差異顯著。

2結果

兩組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術中護理并發癥情況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實施人性化護理的實驗組在靜脈針管液體外滲、患者體溫異常、壓瘡以及臂叢神經損傷等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食管癌在全球屬于高發疾病,在醫院胸外科室比較常見。食道癌常用的治療方式為手術切除治療,但該方式切口大,手術時間長,手術步驟復雜[4],對患者的身體承受能力是一種挑戰,會產生相應的一些術中列并發癥,會對患者的健康恢復造成不利影響[5]。因此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降低術中護理并發癥對改善預后具有重要價值。

傳統的術中護理方式存在很大弊端,具有很大的隨機性,患者的護理質量無法保證[6]。因此需要制定針對性的合理有效的術中護理方式,盡量滿足患者對于外部環境的喜好要求,給患者制造舒適的治療環境,避免可能會導致的突發狀況的發生。這些會降低患者手術過程中產生的不適感,減輕患者消極的心理反應程度,讓患者積極配合醫生完成手術治療過程,并且能夠降低手術過程中產生的并發癥,對患者的預后產生積極的影響。邢桂榮[7]在食道癌患者的手術中采用護理干預手段,減少了由于護理不到位造成的病死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次統計結果證實了該論文觀點,實施人性化護理的實驗組38例患者靜脈針管液體外滲、體溫異常、壓瘡和臂叢神經損傷分別為2例、2例、2例、1例,實施常規術中護理的對照組在以上并發癥中分別為12例、13例、16例、8例,手術室相關護理并發癥效果遠高于實驗組。并且通過此次研究,認為認真總結護理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以后術中護理提供護理經驗,提高護理質量。

所以在手術過程中對食管癌根治術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能夠降低術中并發癥發生率,并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滿意度,提高手術護理質量,值得在臨床醫學中使用并擴大推廣。

[

參考文獻]

[1] 洪建普,詹國清,王維高,等.食管癌術后吻合口胸腔屢12例處理分析[J].中華醫藥雜志,2003,3(7):608.

[2] 皺衛.普胸外科圍手術期處理[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162.

[3] 劉洪巧,毛永玲.循證護理在食管癌術后常見并發癥預防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2):245-246.

[4] 吳紅娟.食管癌根治術患者的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17):151.

[5] Troidl H,Wechsler AS,McKneally MF.How to choose a relevant endpoints[J].Surgical research,2011,35(7):86-36.

[6] Kitano S,Shiraishi N. Common cause of nursing potential safety[J].Surg Clin North Am,2009,85(1):151-164.

第6篇

      

        無

        (f0003)移動護士站電子掃描儀在心臟專科中護理巡視的應用 張春霞

        (f0004)征文啟事 無

        科研綜述

        (1537)慢性病自我管理理論模式及其應用研究進展 孔淑貞 蔣文慧

        (1540)精神科醫護人員遭受精神疾病病人暴力行為的研究現狀 賀美玲 郭志華 王紅星 丁偉華 程艮

        (1542)全髖和全膝關節置換術病人自我效能評價工具的研究現狀 王海燕 許燕玲 胡三蓮 錢會娟

        (1545)我國傷口護士角色功能的研究進展 王雅琴 寧寧 陳佳麗 廖燈彬

        (1547)我國護理教學評價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韓金鳳 王玚 李書梅 黃葉莉

        專利及獲獎產品介紹

        (1549)耳掛式象鼻型嘔吐物收納測量袋的設計 胡曉嵐 張繽

        科研論著

        (1550)心力衰竭病人體重管理相關知識一信念一行為對稱體重依從性的影響 鞠陽 汪小華 仇靜波 龐建紅 馮萍 陸敏霞 趙欣

        (1552)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主要照顧者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研究 程璐 孫國珍 王琴 李新立

        (1555)大面積嚴重燒傷病人回吸收期血管外肺水指數變化與肺功能關系研究 余水秀 王仙園 周娟 吳軍 彭毅志 彭代智 羅高興 羅奇志 顏洪

        李曉魯 張家平

        調查研究

        (1558)本科實習護生文化勝任力與職業自我概念的相關性研究 張瑜 李秀艷 richard pescador

        (1561)門診老年高血壓病人不合理用藥情況調查及護理對策 彭霞 莫霄云 寧余音

        (1563)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評教影響因素的研究 陳小慧 劉海波

        (1565)日間手術病人術前訪視需求調查 楊霞 胡文娟 趙愛平 盧惠娟 陳哲穎 周亞芬

        (1567)護士對醫院不良事件報告氛圍真實體驗的質性研究 孫曉 萬文潔 吳茜 朱曉萍 施雁

        (1570)口腔專科醫院護士專業自我概念影響因素的研究 楊冬葉 萬麗紅 陳佩珠 黃秋雨 周鳳

        (1572)低年資護士工作應激及影響因素分析 杜鑫 王維寧 丁芬芳

        (1575)陜西地區部分醫院靜脈輸液工具使用及維護的調查與對策 張敏 何華 張亞婷 吳紅娟 徐歲云

        (1577)系統性紅斑狼瘡病人健康促進生活方式的現狀調查 吳祝鳳 林細吟 卜秀青 方蘅英

        臨床研究

        (1580)老年腎病病人長時間輸液治療對外周靜脈血管損傷的臨床觀察 馬莉冰 馬國棟

        (1581)orem自理模式在老年頸椎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 毛羽佳 張先庚 李鳳燕 梁清芳 王紅艷

        (1583)藥護合作模式在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王英萍 張寧

        (1585)綜合護理干預對顱底腫瘤切除術后病人吞咽障礙的影響 王濱琳 徐德保 唐運姣 陶子榮 賀愛蘭 賀蓮香

        (1587)臥床病人使用微型水泵淋浴器床上洗頭車洗頭的效果觀察 黃秀華 梁秀萍 譚意

萍 陸麗芳 楊記英 吳肖梅

        (1589)兩連線作為成人胸外按壓定位方法的評估 羅卉 黃素芳 汪暉

        (1591)穴位按摩對高血壓痰濕體質病人體質積分的影響 王翔 沈翠珍

        (1593)靜脈輸注低溫加藥液體對中樞性高熱的降溫效果及腦保護作用 徐桂花 朱麗莎 張玉琴

        (1595)綜合干預促進胃腸道手術病人快速康復的效果觀察 陳麗 許勤 劉林

        (1597)星狀神經節阻滯治療圍絕經期綜合征的護理及健康教育 艾雅琴 鄭麗軍 孟朋民 楊泉林 蘇心鏡

        (1598)手足部按摩對剖宮產術后切口疼痛的影響 華影 亓新學 畢清泉

        (1600)led激光治療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脈絡膜病變的療效及護理 黃霞 胡蓉 關敏

        (1602)沖吸式口護吸痰管在腦卒中昏迷病人口腔護理中的應用 葉日春 李彩紅 覃小靜 劉淑瑩 侯伶

        (1604)分腔式醫用護理背包在海上醫療服務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黃葉莉 李書梅 韓金鳳

        (1605)音樂療法對早產兒喂養的影響 楊園園 蒙景雯 魏寧寧 李春華 梁爽 陳華

        (1607)糖尿病病人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胰島素抵抗相關性分析 裴璠 趙紫琴

        (1610)生理鹽水沖洗法在預防封閉式負壓引流管堵塞中的應用研究 覃紅桂 肖遠瓊 韋雪 廖燕湘 賴微

        (1611)記錄糖尿病生活日記對病人抑郁情緒的影響 金伊儷 胡穎 羅梅萍

        (1613)住院空巢老年腫瘤病人情緒狀況及護理干預 鐘雪蓮 唐小梅

        (1615)三鏡聯合下膽總管探查并一期縫合加鼻膽管植入術的護理配合 韓娟 王超 任曉瓊 柳莎

        無

        (1616)電子文獻著錄格式 無

        臨床研究

        (1617)tessier3型顱面裂患兒圍術期的護理 宋麗娟 翟鳳英 張廣霞

        (1618)經口內鏡甲狀腺手術的護理配合 姚嬌 陳純清

        護理管理研究

        (1620)助孕夫婦“三證”審核護理管理標準化流程的研究 舒軍萍

        (1622)重癥監護病房護士分層管理模式的實施及效果分析 王理瑛 張莉 顏萍 劉暢 汪惠才

        無

        (1623)法令條例著錄格式 無

        護理管理研究

        (1624)減少急診兒科護士針刺傷的臨床路徑管理 劉迎春 于穎 李新紅 趙曉甦

        (1625)醫護協作一體化模式在推進責任制整體護理中的探討 李育玲 李麗紅 張利 張敏

        (1627)我國專科護士發展中主要問題分析 高青 許翠萍

        護理教育研究

        (1629)pbl教學模式對高職護生學習積極主動性及學習投入的影響 穆曉云 臧爽 李丹

        (1631)支架式教學對本科實習護生自我概念的影響 葉艷勝 曹群英 丁芳 鮑翠玉

        (1634)五年一貫制護理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陳麗霞 洪迎迎 李輝 林佩璜

        (1636)高級助產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及評價 鄭長

花 趙國璽 彭慧蛟 何小玲

        (1638)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在護理專業《基礎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梁春光 仝慧娟

        (1640)加強高職護生畢業實習期間隱性護理知識管理的探究 滿力 郭宏

        (1642)淺談醫療改革視角下高校社區護理專業教育模式的構建 李瑜 董釗楊 吳小婉 黃紅 呂文文

        (1643)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在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改革中的實踐研究 李為華 左鳳林

        無

        (1645)辭書著錄格式 無

        護理教育研究

        (1646)地方綜合性大學構建國際型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探索 李雪莉 劉幼昆 鄧三妤

        社區護理

        (1648)雙軌道互動護理干預模式在社區糖尿病病人護理中的應用 胡明 李小明 鐘美容 林何梅 任潔娜

        (1649)應用握力圈擴張手背淺表靜脈的實用性研究 朱惠瑛 李玉梅

        量表研究

        (1651)本科護生網絡課程學習適應性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 李鴻艷 劉宇 馮瓊 畢瑞雪 章潔 周湖燕 雷瓊瓊

        (1653)老年綜合征評價量表的性能實測分析 劉祚燕 龍納 淳雪麗 陳 胡秀英

        (1655)護理人員激勵問卷的編制 樊現崗 王維寧 孟繁潔

        專利及獲獎產品介紹

        (1657)一次性多功能無菌物品存放盒的研制 王宇 胡雪慧 王倩 周琛

        個案護理

        (1658)1例橈動脈穿刺后并發骨筋膜室綜合征護理 沈磊 溫媛 王磊

        (1659)1例全胸主動脈置換加左肺切除術的術后護理 陳林 鄭靜

        (1660)維生素k1與鹽酸消旋山莨菪堿聯合應用引起肢體麻痹1例 鮑隆梅 劉俊

        專利及獲獎產品介紹

        (1661)防治足下垂牽引裝置的設計及應用 肖秋香 陳仁英

第7篇

【關鍵詞】外科護理學教學改革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R2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0)03-00-02

《外科護理學》是護理學的一大分支,也是護理專業的一門重要的臨床專業課程,它包含了醫學基礎理論、外科學基礎理論和護理學基礎理論及技術,是一門理論緊密聯系實踐、臨床實踐檢驗護理理論的臨床學科。隨著現代護理模式發展,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她已成為護理教學人員關注和研究的熱點。現就我院《外科護理學》教學過程改革實踐進行總結。

1 研究對象

選擇我校2006級護理本科學生116名、2007級護理本科學生94名,將2006級學生設為對照組,2007級設為實驗組,年齡20-24歲,平均24歲,兩組學生年齡、錄取成績等比較,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教學改革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實驗組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在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方法手段,師資人才,評估體系,教學管理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深入思考和整體推進改革。

2.1 建立教學與實踐的良性循環互動

優化課程設置,創新教學內容,構建“以人為中心”的課程體系,采取雙軌制的教學計劃,以護理專業知識和醫學基礎知識為主線,以人文、社會、心理學等知識為副線齊頭并進,使各門課程之間合理銜接,協調配套,著眼于創新,緊跟社會發展[1]。發揮教學醫院的優勢,加大實踐教學力度,實現教學與臨床的良好結合。按發病機制、病情判斷、并發癥、治療原則和護理措施來組織,強調病情觀察、判斷、緊急情況處置、危重癥監護和健康教育等與臨床護理工作密切相關的知識點突出護理特色。

2.2 優化教師結構,提高教師素質

教研室在組建過程中,非常注重教師的選拔和培養,選擇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并具有“雙師”資格的臨床專家擔任《外科護理學》的教學工作。在師資培養、教學方式改革、教書育人等方面科學地認識和運用隱性知識[3],充分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

2.3 優化教學方法,營造創新環境――五字教學法

(1)引――探究性、啟發式教學

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引導學生要經常深入外科病房,查找病例、檢索資料,并在病人身邊真實情景中主動體驗、探索,從而了解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直接掌握疾病護理的特點、難點。例如:圍手術期護理中,必須結合病人自身的特殊情況進行個體化的治療和護理。

(2)問――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法

由教師提出問題,采用問題討論式教學,課堂師生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在討論中的角色體現多元化的特點,時而是組織者,時而參與者,時而是評判者,時而是引導者。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思維活躍時會有不同于教材、教師觀點的時候,教師要動之以情地鼓勵,觀點偏頗的要曉之以理地啟迪,允許有不同觀點,大膽鼓勵發散思維。

(3)案――案例教學法

根據典型案例,組織學生討論。如病例討論式教學,在每個系統授課結束后,老師挑選典型或疑難病例,學生分組到病房收集病史資料―護理體檢―運用護理程序提出護理問題和護理診斷―制定護理目標―實施護理措施。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鼓勵學生以循證護理的理念進行批判與質疑,寓思維訓練于問題解決之中,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4)演――情景模擬教學法

實戰演練,組織學生角色扮演,教師進行指導和點評,要讓學生體會到師生間、同學間合作的歡愉,使優秀生有所得,后進生有所獲。例如:對高血壓病病人術后出院的健康教育指導,讓“護士”和“病人”進行有關休息和運動,情緒調節、飲食護理、藥物療效觀察及病情監測等方面的指導,提出模擬要求,通過對角色的塑造和模擬,增強學生的真實感和現場感。

開展床邊教學或教學查房和實習護生教學。學生10-18人一組,在病房或示教室授課,鍛煉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教案書寫能力,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5)研――研究性教學法

教學要從學生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密切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教師不僅要增加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演講、辯論、表演以及觀看影視、錄象等活動成分,而且應打開校門,引導學生走向廣闊的社會生活,進行社會調查,參與社會實踐,并及時引導學生收集資料、舉辦展覽、壁報等活動,安排學生撰寫小論文、調查報告,選擇不同研究課題獨立自主地開展研究等。

2.4 優化教學手段,改進教學過程

(1)多媒體的應用:外科護理學教研室教師根據實際授課的需要,靈活地調取圖、文、音、像等各種多媒體資料;通過系統化、形象化、直觀化的教學界面和多種教學方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同時參與學習活動;把常見的臨床案例和生動的圖片、錄像資料有機結合,真正使教學內容和形式融為一體,對教學重點、難點起到的畫龍點睛的作用。

(2)模擬練習的使用:生理驅動型模擬系統它能夠模擬人體真實的病理生理特征以及臨床實踐中經常遇到的各種病例和救治場景,模型人的各項生理指標會自主發生相應變化。我院護理實驗中心在利用規范化培訓標準來培訓護生進行“青霉素過敏性休克救治”的過程中,采用了一種與國際接軌的新模式――“簡短理論講授+分項技術練習+綜合模擬演練+錄像分析總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5 優化考核方式,完善評價標準

在教育評價上,注重考量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的課程總評成績由討論發言、論文撰寫、社區實踐、臨床教學等多個環節中學生的態度、知識、能力的評價和綜合卷面考核來確定,在成績中體現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進一步淡化學生對過分細化成績的追求,以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抓好課堂評估、課程評估、終末評估、師資評估“四個評估環節”,采取專家督導、同行評價、學生評價三者結合的方法,使評估更具有規范性、綜合性、指導性。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外科護理學教學中教育方式的創新,得到了大多數學生的肯定,促進了學生整體素質的發展。首先,創新型護理人才的培養以創新素質培養為目標,注重社會對護士知識、能力、素質要求,著力構筑完美的人格教育,加強了護理學生專業責任感、使命感,更好的服務社會。其次,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學理念,建立教學與實踐的良性循環互動,優化課程設置、優化師資結構、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優化考核評價標準,培養和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另外,針對外科護理學教學過程中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和弊端進行改革與創新,全面提高外科護理學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效果。

參考文獻

第8篇

【摘要】目的:分析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存在諸多不安全隱患及管理對策。方法:查找安全隱患因素對癥解決。結果:有針對性的安全防范措施降低了護理差錯的發生率,提高了護理人員護理安全質量的意識。結論:加強手術室護理不安全隱患意識的管理,保證手術護理工作全方位質量管理方案的良好實施,使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化和責任化。

【關鍵詞】手術室; 護理安全隱患; 管理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of the Hidden Dangers in the Nursing Safety in Operating Room

Huang jingbo Shen danping Qiu deye

【Abstract】Objective :Analyze some composition element and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of the nursing factor of dangerous in operating room.Methods :To seek the factor of dangerous and solve it.Result :Safety containment measure which was to aim directly at could degrade incidence of the nursing error,at the same time it could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of safe qualitative in nursing staff. Conclusion :It could make a good supervising system on nursing security control which to manage the nursing factor of dangerous in operating room,and warrant to practice well about quality management program in every direction.

【Key words】Operation room; Nursing; Factor of dangerous;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R47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6-0048-02

護理安全是在實施護理工作的全過程中,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手術室的護理安全管理是病人在手術室內不給病人造成身心意外的傷害,根據不安全因素種類而采取的各種安全防患措施,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防患,手術室工作節奏快,持續時間長,風險大,通過分析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制訂嚴格的規章制度和管理流程,采取相應措施,能夠有效減少安全隱患發生,確保手術安全,防止醫療護理糾紛的發生[1]。手術室護理工作的疏忽和麻弊大意會直接導致患者手術差錯發生,最后鑄成重大醫療事故[2]。筆者針對手術室護理安全隱患因數進行分析,現介紹如下:

1 手術室常見安全隱患

(1)接送患者手術部位錯 手術患者術前的緊張及使用鎮靜劑,小兒及老人神志不清者的患者,容易接錯患者放錯手術間。手術前未核對清楚正確部位,導致手術部位錯(2) 電灼傷 電凝使用不當以及負極板潮濕引起電灼傷。(3)用錯藥物及輸入異型血未認真執行醫生口頭醫囑給藥不準確,輸血輸液查對不嚴格(4) 異物遺留體腔物品清點有誤,未按清點交接制度(5) 標本遺失病理標本保管不當,錯放錯送,責任心不強失誤造成遺失(6)壓瘡手術擺放不當引起患者局部皮膚受壓導致壓瘡。

2 預防措施與管理對策

手術室進一步完善各班次職責及制度和護理工作流程,加強護士法律知識教育和業務技能培訓考核。

2.1 強化護理安全質量教育:提高護理安全認識,堅持對護理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手術室護理隊伍相對年青,必需加強護士牢固樹立“病人第一、質量第一”的觀念。嚴格執行護理工作制度。護理工作制度是保證護理工作秩序,提高護理質量,防止差錯事故的重要法規。堅持嚴格事前控制,嚴肅事后處理的原則。做到“三預、四抓、兩超”,即預見、預查、預防;對容易出錯的時間、容易出錯的環節、容易出錯的部門、容易出錯的人,進行超前教育和超前監控。在每月對那些雖未造成病人傷害,但造成負面影響,為事故隱患,進行事件共享,給予通報提醒。對檢查中發現違規、違紀現象,視其情節輕重給予相應處罰,并提出整改措施,使護理工作安全警鐘長鳴。

2.2 重視法制教育、強化法律意識:進行法律知識的培訓,使護士懂法、守法。學會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權益,同時也自覺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護理服務,保障患者的合法權益。經常組織護士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文件,增強了護理人員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使手術室護士知法、守法、依法、護法,嚴格按規章制度開展護理工作。

2.3 專業理論和技術操作培訓,提高業務知識水平:護士不但要有扎實的基礎理論,而且要有精湛的業務技術,嫻熟的護理操作以及高質量的服務水準。隨著護理學科的不斷發展和醫療設備的更新、新技術的開展,手術室護士必須不斷的充實和更新知識,同時不斷的增強自己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提高敏銳的觀察力和應急處理能力。科室領導鼓勵護士參加各種自考、撰寫護理論文、參加學術會議交流,對新畢業護士定期進行基礎理論、操作技能考核。

2.4 合理調配護理人力資源,緩解超負荷工作狀態:手術室長期存在護理人員不足、工作量大、時間長的問題,護士長彈性排班制,關心護士生活、解決護士的后顧之憂,使手術室護士可以精神飽滿的全情投入工作中,減少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

2.5 針對手術不安全因素,制訂相應的預防措施。

2.5.1 接錯病人、開錯手術部位:接病人時要認真核對病人的科室、姓名、性別、年齡、床號、手術部位,特別是接臺病人更要加強核對。5歲以下兒童,語言表達能力差的,更要小心核對,不能將兩小兒放于同一車床上。手術開始前,再與麻醉師、手術醫生共同核對手術部位,術前在手術部位畫―個手術標記。

2.5.2 用錯藥物及輸入異型血: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手術時用藥通常是口頭醫囑,要做到重復―次口頭醫囑,用藥后與麻醉師再次核對藥瓶后方可用藥,用藥后藥瓶要保留。輸血時嚴格執行輸血規程,血液需經血庫人員、手術室護士、麻醉師核對無誤后方可輸入。

2.5.3 灼傷、燙傷病人:使用電刀時常規檢查性能是否良好, 常見為電刀灼傷,使用電刀時注意負極板的放置時與皮膚完全接觸,消毒時不要太濕,電刀不用時固定放置,特殊時肢體需墊海綿墊,保證肢體不接觸金屬物[3]。避免燙傷病人。防止碘酒、酒精、雙氧水等化學藥物灼傷。高頻電刀在使用時會形成火花,遇易燃物時會著火[4]。

2.5.4嚴格執行查對制度,防止異物遺留在體腔內:手術前做到六查,十二對,四到位,六查:接病人查(科室,床號,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診斷,術前準備,術前用藥,藥物過敏試驗結果及配血報告)病人進手術室查,麻醉前查,皮膚前消毒查,切開皮膚前查,關體腔前后查,十二對:(科室,床號,姓名,性別,年齡,手術間號,手術名稱, 手術部位,手術物品,藥物過敏情況,滅菌物品合格率齊全)四到位:急救藥品,吸引器,氧氣,電刀。洗手、巡回護士手術物品嚴格執行清點、核對、登記制度,術前、術后認真清點物品,特別是術中剪下的鋼絲,克氏針,注射器針頭套等,應及時清理手術切口周圍的物品,不用時及時回收,防止差錯事故發生。

2.5.5 病理標本遺失:在手術過程中,手術醫生在病人機體上切下的任何組織,洗手護士都要認真保存。對護生及進修生單獨洗手時尤其注意,放手不放眼,認真做好帶教工作。大標本可用治療巾、彎盤、鹽水盒存放,小的標本(淋巴結、囊腫等)用濕紗布包好,用鉗夾住,放于彎盆內妥善保管,術后用10%甲醛固定,標本袋貼好標簽連同填好的病理單,巡回護士與醫生一起送到存放標本的固定地方,并在標本登記本上雙簽名。

2.5.6不當引起的神經麻痹導致組織壓傷:掌握各種手術的擺放方法及注意事項。了解患者生理特點,進行壓瘡風險評估,排除術中壓瘡的發生[5]。擺的原則:保持呼吸、循環功能,充分暴露手術野,使病人舒適,固定牢固。機體的著床支點避開神經走行的部位,避免肢體受壓造成神經麻痹。使用氣壓止血帶時嚴格掌握禁忌證,選擇合適的氣壓止血帶,壓力適中,記錄時間,定時松開。術后檢查受壓皮膚是否損傷。

3 結果

通過對手術室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及制訂相應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對策,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顯著提高,手術事故隱患風險大大降低。通過護理安全質量的管理,把手術室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最低程度。護理差錯發生率明顯降低。對護士的法制教育,提高了法律意識,增強了工作責任感和慎度精神,對護士的言行舉止起到自律作用,無一例護理糾紛出現。提高了專業技術水平,使手術室護士在器械準備和配合方面有所提高,大大減少了因器械準備不足或不良而延誤手術的情況。新護士專業技術及基礎護理操作水平也得到顯著提高,操作技術合格率提高,護理人力資源的合理安排,使手術室護理人員工作休息合理搭配,提高了工作質量,減少了差錯苗頭。有針對性地預防手術常見不安全隱患因素,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了護理缺陷,減少了護理糾紛。

4討論

通過對手術室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健全手術室規章制度與工作流程,明確各級護理人員職責,強化安全質量教育,增強法制觀念,加強專業技術教育與訓練是防范手術室護理差錯事故的關鍵。手術室工作是―個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風險高的崗位,在繁忙的工作中存在著各種各樣不安全的隱患,任何極為簡單或看似微不足道的手術過程都帶著潛在的風險,在醫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安全質量是患者選擇就醫最直接、最重要的標準之―,手術室護理工作的每―個環節都要嚴格進行質量監控,引用現代科學手段,堅持科學管理,有效的運用現代質量管理辦法,使手術室護理安全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切實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滿意的全程優質服務。

參考文獻

[1] 劉春英,趙紅英,運用手術室護理質量反規表提高手術室護理前景[J],天津護理,2002,10,(14),197-198.

[2] 曾俊,任輝,實用手術室護理學[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35-37.

[3] 劉柏輝.老年腦中患者C反應蛋白水平便化與預后的關糸[J].中鍋老年學雜志,2007,27(8):1492-1493.

第9篇

關鍵詞:循證護理 高危妊娠管理 圍手術期 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326-02

循證護理(EBN)又稱為證據護理、實證護理,主要是指護理人員在護理的過程中針對具體問題運用最新、最好的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科學證據,并根據可利用的最適宜的護理依據、護理人員的個人技能和臨床經驗,病人的價值、愿望和實際情況,三方面有機結合,制定出科學的、最適宜的、完整的護理方案對病人實施護理。[1]下面對我院收治的高危妊娠患者所進行的循證護理與傳統護理的比較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檢查診斷為高危妊娠的孕婦120例,其中高齡38例、多胎妊娠6例、疤痕子宮42例、胎位不正69例、畸胎2例、貧血12例、妊娠高血壓13例、不良產史9例、既往過多人流28例、乙肝病毒攜帶者12例,孕婦年齡為20~36歲,平均年齡為27歲,孕周為30~39周,初產82例,經產婦338例,均按照孕婦高危妊娠診斷進行診斷進行篩選,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60例、對照組60例,兩組孕婦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1.2 方法。觀察組:首先對護理人員進行循證護理相關知識培訓,掌握相關循證護理知識及技術,對入院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并針對患者在臨床實際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措施,并制定個人的護理計劃[2]。應用計算機在有關數據庫中檢索有關文獻,根據相關資料對證據的真實性和臨床應用性進行分析與評價,并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3]。

對照組:主要進行常規護理

1.3 評價指標。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后的心理應激性指標及患者滿意度進行評價。心理應激性指標具體包括:狀態焦慮(S-AI)分值、特質性焦慮(T-AI)分值及愛丁堡產后抑郁(EPDS)。患者滿意率具體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總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兩組患者經護理后身體及心理狀況均有好轉,同時循證護理組的情況要明顯好與傳統護理組,具體情況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心里應激性指標比較(分,X±S)

組別N特質性焦慮

(T-AI)分值狀態焦慮

(S-AI)分值愛丁堡

產后抑郁(EPDS)觀察組6031.32±6.840.31±5.8710.16±4.12對照組6041.65±6.3345.17±6.5210.28±3.66表2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滿意率比較

組別N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總滿意率(%)觀察組602433395實驗組6010381280 兩組患者的應激性指數比較及護理后的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循證護理(Evigence-based nursing,EBN)主要是受循證醫學影響而產生的一種新的護理理念,主要是以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一種整體護理方式,實施全面的、有效的、以最低成本提供的一種最佳護理方式,主要是通過對相關文獻記錄的應用采用程序化的一種優質服務。[4]隨著近年來醫護理論文研究的增多以及電腦的普及應用,大大的促進了循證護理的發展,解決了大量臨床護理難題,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循證護理主要包括一般護理、心理護理及簡單的環境護理[5]。患者就診后,首先要對其生命體征進行檢測,確定孕齡及高危因素,并針對患者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同時對患者進行營養護理,并積極消除患者的高危因素。護理全程要對患者的心、肝、腎功能進行嚴密監控,并針對可能出現的突況進行預估,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心理護理主要是針對高危妊娠的患者的脆弱心理進行疏導消除,以維持患者以穩定平和的心態面對治療,樹立起自信心。對患者的住院環境進行簡單的護理,主要是以提供患者以舒適、安靜的環境為主,勤換被褥,保持衛生。

目前,伴隨醫學模式的發展轉變,傳統的護理模式及經驗式的護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醫療新形勢下的護理需求,以及不能滿足患者的要求[6]。故循證護理的開展就存在必要性,由上述研究的,循證護理較常規護理對高危妊娠的患者更為適合,在保證患者健康的的情況下加強對患者的心理指導,更有利于患者身心的恢復,同時針對每名患者的個性化護理措施更好的為患者提供服務,有效的提升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減少醫患糾紛,有利于醫院的發展。醫護人員在進行循證護理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判斷能力,科研能力及工作能力。

綜上所訴,循證護理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方式,能夠有效的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降低護理難度,提高護理效率,增加患者的滿意度,無論是對患者還是醫護人員以及醫院不失為以種理想的護理方式,值得在臨床推廣。參考文獻

[1]戴晶.1168例高危妊娠管理與總結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6):19~20,22

[2]蔡雋,吳玉釵.2000-2004年高危妊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18):2612-613

[3]陳棠嬌.高危妊娠887例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06,22(5):1129-1131

[4]郭華.953例高危妊娠管理與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4,19(12):19

第10篇

一、傳統護理教育學業評價的弊端

1.評價目的模糊。由于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無論是管理者、教師,還是學生,對考試的導向性作用認識模糊,學業評價往往以課程考試所代替。結果教師批改試卷只是為了評價學生的成績,學生學習是為了考試,管理者不能有效地通過考試深入了解學校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整體水平。正因為評價目的的模糊,成為了改革教學評價進程中的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

2.評價主體單一。教師掌握著評價的絕對主動權,評價過程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傳統教學的考試試卷由教師出,分數由教師定,而且一旦分數確定就是一錘定音,即使學生有疑義,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查卷和變動的,學生在評價中處于被動地位。更忽視了用人單位醫院的參與,使得評價缺乏多方的交流和理解,這樣一來教師傾聽不到學生的意見,不利于教學相長,傾聽不到行業專家的意見,也就談不上有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

3.評價內容片面。整體護理思想要求護理工作者在護理實踐中以人的生命過程為軸心,綜合生物醫學科學知識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認識人、理解人、關懷人,為人類健康服務。然而傳統護理學生學業評價往往以技術操作為中心,脫離“以人為中心”的醫學護理模式,過于注重護理技術操作程序的精確性、操作動作的規范性,而忽視了護生臨床實際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考評方式往往導致學生操作時只注重完成操作技術,卻忽略了病人的感受,甚至有的學生為考試而學習,機械地完成操作步驟。

4.評價方式單調。我國職業院校護理專業學生學業評價方式仍主要采取紙筆形式,即便是護士資格證書考試,也主要應用紙筆測驗,這種評價模式過于偏重學術性學習的結果,很少顧及被評價者的實際工作能力,其缺陷十分明顯,那就是所評價的主要是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狀況,而不是技術實踐能力。學生上課記筆記,考前背筆記,甚至考時抄筆記,最終導致只會理論不會操作,這與應用型護理人才培養目標相背離。

5.評價環節松散。過分強調評價的總結,評價反饋作用微乎其微。重結果輕過程的傳統評價方式把評價僅僅當作教學管理的一種手段。在考試過程中學校教師往往重視命題、施考、監考、成績評定等前序環節,忽視對考核結果的分析、講評等收尾工作,使得整個考試過程前緊后松,內緊外松,漏洞甚多。缺少了考核結果分析、講評,管理者、教師就無法知道現行考試模式存在的弊端和改進方向,學生也無法通過考試來改進自己學習上的不足,提高學習能力和整體素質。

二、多元化的學生學業評價體系建設

1.構建基于“學做一體”的課程體系。我院圍繞醫療衛生改革及護理科學的發展,秉承“人本關懷,全程照護”的服務理念,構建“院校融通、學做一體”的護理人才培養模式。在全面分析護理人才所應具備的知識、技能、態度的基礎上,以護理工作過程為邏輯主線重構課程體系。充分利用臨床的教學資源和“仿真醫院”護理實訓基地,讓學生早期接觸臨床或進行模擬實訓教學,實現“教學做一體”[3]。課程體系包含五個課程模塊即文化課程、專業基礎課程(人體結構與機能、護理用藥、病原生物)、通用技術課程(基礎護理、健康評估、護理人文、護理心理)、專業課程(婦嬰護理、兒童護理、圍手術期護理、成人護理、老人護理、精神護理、社區護理)、拓展課程(口腔護士方向課程、涉外護理方向課程、ICU方向課程)等。

2.確立多元化評價指標體系。在分析傳統護理專業學生學業評價各環節和方法基礎上,圍繞護理執業資格考試大綱和臨床護理職業能力需求,由教學指導委員會、學校和用人單位(醫院)共同參與制定評價體系。包括評價原則、評價內容、評價方式、評價標準等[4]。對于不同類別的課程其學業評價的具體指標將不全相同:(1)文化課程,評價體系包含平時課堂考勤、課堂提問和討論、布置作業、小論文等組成部分,以形成性考核為主;(2)專業基礎課程,評價體系包含平時考勤、提問和討論、布置作業、小論文、實驗考核、書面考試等組成部分,不采取技能測試的方式;(3)專業課程評價體系包含平時考勤、提問和討論、布置作業、小論文、技能考核、操作考核、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等組成部分,重視學生職業能力的評價。(4)拓展課程以學生自選為主,包含提問和討論、布置作業、小論文等,以調研報告、社會評價為主。

3.學業評價體系的實施。構建“學生+教師+臨床護師+患者”一體的評價體系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的學業評價標準。將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筆試考核和面試考核、知識考核和技能考核等多種評價方式結合到一起,全方位對學生的學業進行評價,并以此為依托全面規范和標準化相關教學過程。附表為基礎護理課程評價方案[5]。

4.評價結果分析及反饋制度的形成。學業評價既是一個教學過程和教學管理過程的終結,更是下一個同樣過程的開始,具有一定的診斷和鑒定作用,通過全面科學的評價結果分析獲得的信息不僅有利于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指導學生正確有效的學習,同時對提高教學質量、改進評價設計和提高考試命題質量都大有裨益。增加評價的可控度和操作的可行性做法是建立評價信息反饋系統,以進一步加強對評價結果的分析和應用。

三、多元化學業評價體系特色

1.評價的職業導向性。將學業評價與護理執業資格證書掛鉤,使學業評價更具有職業導向性和實效性。也可選擇與主干課程相關的職業技能鑒定項目,加強職業技能訓練,指導學生參加職業技能鑒定,考取職業資格證書。

2.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多元化學業評價的主體不僅涉及到高職院校中的任課教師與學生,還涉及到諸如醫院醫師、護士等,評價主體由原來的一元變成了多元評價。主體的多元既體現了教師在評價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又突出了學生評價的主體性,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滲透了評價的社會性,凸顯出評價的全面性、公平性、民主性與客觀性。

3.評價內容的多面性。除考核基本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之外,更側重考核學生職業能力,同時還注重評價學生的職業素養、合作精神、探究能力與反思能力,這體現出評價內容的多面性。

第11篇

據夏中元教授介紹,成立于20世紀60年代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麻醉科,歷任科主任、學科帶頭人都對科室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他們的帶領下,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科室學科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了一支結構合理、技術水平一流的人才隊伍。目前,該科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博士學位授予點和碩士學位授予點,同時還是武漢大學麻醉研究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重點專科。夏中元教授本人在臨床麻醉及危重醫學方面有較深造詣,部分技術在華中地區具有開創性和很高的省內外知名度,并獲得了國內外同行專家的認可。他表示,自己非常有信心帶領科室更上一層樓!

先進技術贏得榮譽

據夏中元主任介紹,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麻醉科是華中地區最早開展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的麻醉專業,目前已發展為集臨床麻醉、急救復蘇、疼痛治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臨床二級學科。設有中心手術室、麻醉恢復室、疼痛門診、無痛腔鏡中心、麻醉研究室等部門。中心手術室擁有共2層42間手術室,建筑面積8998平方米;術后恢復室2間、床位14張;疼痛門診治療室3間;還有一個無痛腔鏡中心。所有手術間均為國際化標準層流凈化間,配備一體化可視中心管理系統及全信道多媒體視頻手術系統。

記者了解到,該院麻醉科學科帶頭人夏中元主任從事臨床麻醉工作及危重醫學二十余年,尤其擅長心腦缺血患者圍術期重要臟器功能保護,特別是在高危心血管手術如深低溫停循環下主動脈全弓替換手術麻醉,高危顱腦手術如多發巨大動脈瘤手術麻醉,高危缺血性心腦疾病非心臟手術如多次心梗和腦梗死病人手術麻醉等方面經驗十分豐富,在新生兒和高齡老年人手術麻醉、特殊病人如極度氣管狹窄病人手術麻醉、超高敏體質病人手術的麻醉及已知術中知曉病人再次手術的麻醉等方面作出了開創性貢獻,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年均實施或指導臨床麻醉超過1000臺次,參與省內市內急重癥搶救會診超過100例,在湖北省內乃至中南地區贏得了極高的贊譽和知名度。

在夏中元主任的帶領下,學科中多數亞專業的臨床診療水平達到了國內外先進水平,其中心臟病人非心臟手術麻醉領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經過多年的建設,學科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原創技術優勢。熟練掌握低齡復雜先天性心臟病、大齡法樂四聯癥患者麻醉處理,復雜神經外科手術麻醉和合并重度心肺功能障礙患者外科手術的麻醉處理;同時積極開展新技術、新業務,為新技術與新業務的臨床應用做了大量開創性的工作,制定并優化了低體重早產兒視網膜病光凝術麻醉流程,重度鼾癥腭咽成形術后早期拔除氣管導管流程,重度心功能不全孕婦圍術期麻醉處理以及特異敏感體質患者圍術期處理流程等等,在提高心肺腦復蘇成活率方面積累了大量成功經驗。全年低齡、老年及危重癥患者麻醉比例超過50%,新技術新業務開展比例超過8%,同比增加21%。連續8年無麻醉安全事故,麻醉相關死亡率小于十萬分之一,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夏中元主任還詳細介紹了科室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麻醉科于20世紀80年代即率先在醫院內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最近5年來,連續獲得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發表各類論文200余篇,其中SCI論文30余篇;同時共承擔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其中,《麻醉職業危害的監測》獲湖北省衛生廳科技進步二等獎,《中藥赤芍防治ARDS的實驗研究》獲美國醫學文化信息中心成就獎及湖北省衛生廳科技進步二等獎,《股-股心肺轉流用于極度氣管狹窄患者麻醉誘導的臨床研究》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現代心肺腦復蘇學》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該科室研發的“口咽聯合通氣道的研制”“雙通道多用途麻醉面罩”“腳踏自復式麻醉機呼吸囊”等新技術分別獲得了國家專利。

爭創卓越團隊,做患者的保護神

作為麻醉專家,夏中元教授總是強調:“麻醉是手術病人的保護神,為手術保駕護航。只有小手術,沒有小麻醉,凡是麻醉都有風險,哪怕是再小的手術。”

夏中元教授進一步解釋說,由于品對呼吸、循環和中樞神經系統存在顯著的抑制性影響,尤其是遇到體質特殊的病人,即會導致一些“小”的麻醉也可能出現問題。他還強調,麻醉是“全程關注”工作。麻醉科醫生的工作貫穿病人的手術前、手術中及手術后。麻醉醫生應在手術前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病人近日的體質狀況、用藥細節等均不能大意。在手術中,麻醉醫生必須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處理突況的能力。手術結束后,讓病人意識清醒、生命體征穩定地離開手術室,是麻醉醫生最起碼應該做到的,同時還應寫好麻醉記錄,交代好護理人員該病人的麻醉特點以及觀察要點;特殊病人應定期訪視。

夏中元教授還表示,從根本上講,麻醉方式選擇的原則,主要根據病人的全身狀況及所患疾病、手術部位和方式、麻醉醫師的理論水平和技術能力以及臨床經驗、醫院設備和病人的經濟條件以及病人的意愿綜合考慮,其首要原則是保障手術病人的安全。一般來說,顱腦、心胸等特殊部位的手術須全麻;四肢、中下腹部、腰骶部的手術可以根據病人情況進行選擇。從某種角度來說,手術時實施全身麻醉是發展趨勢。“我們了解到:全身麻醉的意識消失是可逆和可控的。全身不會對患者大腦產生損害,對手術病人的智力和記憶力無不良影響。目前各大醫院的全麻比例占到所有麻醉比例的70%左右。”

據了解,當前“優質醫療服務示范工程”在全國范圍內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這在促進各級各類醫院進一步強化基礎、規范行為、改善服務、保障醫療安全、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服務、促進社會和諧等諸多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院領導非常重視創建“優質醫療服務示范醫院”活動,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討論部署工作,成立領導小組,設立辦公室,制定活動方案,督促工作開展,給予政策支持,保證試點病區工作有序開展。

夏中元教授說,為積極響應醫院號召,麻醉科結合自身,在臨床、管理、績效考核與激勵機制等方面采取可行措施,不斷豐富和拓展范圍,開展了各具專科特色的人性化服務,爭創“湖北省及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卓越團隊”。

此后,夏中元教授詳細介紹了科室為爭創卓越團隊而采取的具體措施。他說,科室全面修訂臨床各手術專科麻醉工作制度及配合常規、各班人員崗位職責、手術病人麻醉常規和標準,為病人提供規范化服務。優化人力資源配置,依據崗位職責工作量和專業技術要求等要素實施彈性的人力調配,增加早晚及輔助班,實行急診班和雙人夜班制,保證早中晚在崗人數,確保手術病人安全;并進一步強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理念,切實落實“一切為病人,為一切病人,為病人一切”的辦院宗旨。夏中元主任指出,手術室作為一個特殊的臨床服務場所,在這里開展人文服務是現代社會不斷發展,人們對生存質量要求不斷提高的必然結果,我們的工作方法不應再局限于整天只與品和手術操作打交道,而是要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加強與患者溝通,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夏中元教授繼續說,科室實行手術病人一對一責任制,醫生在病人術前、術中、術后全程提供病情觀察、干預措施和健康教育指導。采取術前訪視,使患者以積極的心理狀態接受手術,更快地在心理行為上與手術相適應,增強患者對手術的耐受性,促進患者術后心理與軀體的康復,有效降低家屬的焦慮心理。加強環節和終末質量控制,施行三級醫師負責制,并與專科組長質控、科室質控、院級質控相結合,及時反饋,及時改進,考核結果與經管掛鉤。為提高麻醉醫生對核心制度的強制執行力,保障病人安全,科室實行麻醉核心制度考核,定期組織全體麻醉醫生學習各項核心制度,將考核成績與個人經管掛鉤,并實施患者安全目標,進行風險評估,建立預警機制。對手術患者進行術前身體狀況風險評估。要求全體成員在科主任的帶領下,認真做好患者身份的核對。在患者麻醉前、手術開始前、患者離室前,在麻醉醫生主導,手術醫生、巡回護士共同參與下,共同核對患者身份及相關信息,及時填寫“手術患者安全核對表”,確保手術病人安全。

“科室還對手術患者實行全程支助服務。”夏中元教授接著說,由醫院出資聘用專職配檢人員,經專門培訓后,免費承擔手術患者接送服務,保證患者安全,減輕家屬負擔;并實行服務公示,進一步明確手術麻醉服務內涵、服務項目和工作標準,使麻醉工作得到患者、家屬和社會的監督。

在各項新措施“多管齊下”的作用下,科室煥發了新面貌,患者滿意度顯著提升。夏中元主任欣慰地說:“不論科室能否獲得卓越團隊稱號,我們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而且我們所做的這些工作都是對患者有利的,這就已經足夠了”。

一切為病人,強化科室管理意識

“科室管理是一個醫院管理的實質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科室管理的好壞直接體現著醫院管理水平的高低,決定著科室的興與衰。強化科室的管理意識,提高科學的管理水平,是每個科室主任為醫院和科室發展應盡的義務。”夏主任總結了科室管理經驗,認為要做好科室管理,應從增強科室集體凝聚力、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建立有效公平的激勵機制這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科室集體要有凝聚力。”夏主任分析說,科室主任和護士長是臨床科室的基層領導,要重視領導方法及藝術,做科室內部團結協作的帶頭人。在醫療工作實踐中,要加強醫護之間的協作,彼此之間要多聯系、多交流、講原則、重方法,在工作中力求取得共識。正確處理好科室內的人際關系,如醫生和醫生的關系,護士和護士的關系,醫生和護士的關系,高年資與低年資的關系,高學歷與低學歷的關系等。只有經常溝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科室集體才有可持續發展的凝聚力。

夏中元主任認為,醫療質量是醫院和科室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醫療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患者的康復、服務滿意的程度和醫院聲譽。要創造高質量、高水平的醫療服務,醫護人員必須要有良好的服務態度,強烈的工作責任心、高尚的醫德等,這就要求醫務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提高臨床技能和業務水平,養成科學、嚴謹、求實、謹慎的好習慣,所以,在工作中他主張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模式”,做到“一切為病人,為一切病人,為病人的一切”。

在工作實踐中,夏中元教授建議加強醫務人員職責、醫療行政法規、執業醫師法等的學習,同時還要加強醫療風險和自我保護意識的教育。病歷作為重要的法律文書和依據,是一個客觀材料,其內涵質量至關重要,因此病歷書寫是醫療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一定要真實和規范化;另外,還要對醫務人員進行社會學、倫理學、公共關系學、人文科學的普及教育,讓他們懂得崇尚生命、善待生命、尊重病人,學會如何和病人談話,如何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有效溝通,達到共同承擔醫療風險,相互配合的目的。“建立質量管理考評體系,是醫療質量管理的基本途徑。醫院實行的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是一套科學、規范、嚴謹、符合實際的管理體系,我們只要認真地執行體系要求的目標,一定會得到良好的效果。在執行過程中,我們要實施全面的跟蹤監控,不斷地持續改進,使醫療質量得到持續改善。”

“一個有效公平的激勵機制,必將科室現有資源的利用率和實現度達到最大化”。對此,夏中元主任分析說,要充分挖掘科室人員的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科室管理者最常采用的措施是激勵手段。在實施激勵的過程中,較為普遍的方式是根據績效,給員工以相應的獎金、工資、晉升、培訓深造、福利等,以此來喚起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新精神,但是如果激勵機制操作不當,導致分配不均、相互攀比,可能會造成消極怠工的副作用,這就要求科室管理者應根據科室具體情況構建激勵機制,不要循規蹈矩,一成不變。激勵機制的制定必須有利于尊重個人感情,增強員工的自控能力;有利于培養群體意識,增強科室凝聚力;有利于改善人際關系,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在協調和改善員工人際關系方面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

夏中元主任認為,加強科室管理,除了要做好以上幾點,增強全員參與管理的意識也是很有必要的。“科室管理者必須進行崗前培訓,任期中還要組織階段性強化培訓,進行管理知識的更新,形成人人懂管理,科科會管理的良好狀態。嚴格落實崗位責任制,提高科室人員管理的自覺性,工作有布署、有檢查,一級抓一級,級級落實。”

夏中元主任最后總結說:“在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求發展的激烈競爭時代,我們要敢于管理,善于管理,群體管理,才能將科室辦成改革創新、群眾放心、職工舒心的科室。”

第12篇

  實用護士愛崗敬業演講稿1

  xxx是一名普通的護士長,在平凡卻神圣的崗位上每日做著繁雜而又辛勞的護理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每日面對的是一個個初來人世就飽受疾病苦痛的新生命,而就在這樣特殊的工作環境中,她始終保持著對護理事業的由衷的熱愛,用自己的默默言行實踐著南丁格爾誓言。作為xxx市新生兒護理新技術領軍人物,xxx以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銳意創新的實戰作風,獲得了xx省新生兒科專家的認可,同時收獲了護士姐妹們的敬仰和尊重。

  1983年7月,18歲的xxx以優異的成績從高郵衛校畢業,踏上她所鐘愛的護理崗位。1985年,由于表現出色,她被領導選派到南京兒童醫院進修新生兒護理。面對這次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xxx非常珍惜。在工作之余,她積極參加兒童醫院組織的各種形式的學習,閱讀了大量關于新生兒專科護理的書籍,盡可能多地參加科主任查房以及特殊病種的護理工作。她刻苦鉆研的精神深深打動了周圍的人,更是對她充分肯定、夸贊有加。回到醫院后,xxx將所學知識運用于臨床工作中,為科室的管理與發展提出了10多條合理化建議,有力推動了醫院兒科護理工作的發展。

  xxx知道,醫學是一門永遠追求進步、不斷要求發展的科學。為學習最先進的知識,她不斷通過書籍與網絡去汲取養分,并把學到的新理論、新觀念及時運用到護理工作的具體實踐中,更新技能、更新操作,改進工作方法、改善服務態度。通過多年的臨床磨練和刻苦鉆研,她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熟練掌握了周圍血管動靜脈換血、股靜脈留置針、腋靜脈留置針、新生兒氣管網插管等技術操作,特別是針對肥胖患兒靜脈穿刺方面更有“神”的美譽。

  輸液困難是新生兒科的特點,危重新生兒需要長期靜脈輸液,而且是多條靜脈同時開放,一般的靜脈穿刺留置根本無法順利完成治療。為了克服這一難題,xxx翻閱大量的書籍文獻,主動尋找學習機會,參加了華東六省一市首屆picc學習班,并且在省內率先開展picc在極低體重兒中的應用技術,在沒有別人直接經驗可借鑒下,硬是憑借平時扎實的理論基礎和過硬的技術操作基本功,第一次操作獲得了圓滿成功。在以后學習工作中,她潛心研究,大膽實踐,在非常規部位及疑難病例穿插刺方面,在導管定位研究方面,導管后期維護等方面在省內有較高知名度。picc在極低體重兒中的應用,獲得了xxx市新技術引進二等獎,連續三年舉辦“江蘇兒科新技術新項目”學習班,并多次受邀省內各類學習班授課,將最先進的技術毫無保留的進行傳播。南京某三甲醫院一位早產男嬰,由于出生后長時間輸液,額頭、腳等處已無法再扎針,給治療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就在南京的護理專家們束手無策之時,她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xxx。接到求助電話后,xxx立刻安排好手頭工作,火速趕往南京。當她將picc導管從男嬰的肘正中靜脈插入其上腔靜脈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這根輸液導網可以長時間停留在患兒體內,這一高難度技術動作,挽救了新生兒的生命。現在她已是省內數十家醫院picc運用方面的指導老師。

  如果說技能知識儲備顯示了護理人員的“硬件”水平,那么對病人表現出的人關懷,則是護理人員的“軟件”。xxx深深感到新生兒護士長肩頭的重量,在她的腦海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生命是神圣的,應該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愛。二十七年來,只要是病人需要,病情需要,她總是隨叫隨到,就連在家休息也常規打電話到科室里詢問在院病人的情況。她所在的科室建立了新生兒轉運系統,為了積累經驗,規范轉運流程,降低風險,她不分晝夜,不管路途遠近,更不考慮家中有無困難,只要基層醫院有需求,她就出診,在途中她在監護患兒的同時,也會與患兒家屬恰當的溝通,讓家長從內心感到支持的力量。經過一段時間的轉診,她編寫了xxx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轉診程序,此程序使用7年來轉診工作未曾出現任何不良事件。

  某兒童福利院在短短2個月內先后送來數十例患兒,均患同樣菌株感染的重癥肺炎。憑著職業敏感,她考慮到可能是該福利院消毒隔離存在問題,便提出去該院作現場察看及空氣和物體表面培養。當時距離春節僅有4天,天氣寒冷,風雪交加,該福利院領導認為過了春節天氣轉好后再去,但她回答是“時間不等人!”在現場,xxx發現居室通風不良,孩子保暖過度。兩天后空氣培養結果證實了她的判斷,她立即為該院制定了消毒隔離方案。從那以后,該院兒童生病率大大下降,保證了患兒的安全,也節約了大量的開支。

  xxx對困難家庭患兒的關心和呵護更是溫馨體貼、無微不至。xxx市區有一位叫東東的丙酮酸激酶缺乏癥患兒,每1—2個月都要來院輸血一次,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在6年內已耗資近40萬元。為了減少東東住院天數以節省開支,每次她都在東東入院2—3天前與血庫聯系備血,保證患兒24小時內入、出院。,東東到上海做干細胞移植,家人問東東有何愿望,東東說希望xxx的陳媽媽能來上海為他看病。遺憾的是東東的干細胞移植未能成功,在xxx精心按排下,xxx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地為東東進行了切脾手術,手術效果超出了預期,久違的笑聲重新回到了家中,東東可以與同齡的孩子一起玩耍、一起上學了。東東的家長逢人便說,孩子生了這樣的病是不幸的,萬幸的是他們碰到了xxx這樣的好人。

  以前,新生兒換血只能依靠外科醫生切開臍靜脈進行換血,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實踐,xxx成功地應用留置針在周圍血管動靜脈之間進行換血,大大地節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感染可能,此項技術填補了省內空白,在全國也處于領先地位,獲得xxx市科技成果三等獎,她撰寫的論文《周圍動靜脈同步換血在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中的應用》,被評為—xxx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

  新生兒科的護士不僅要有強烈的責任心、愛心,更要練就一手過硬的服務技能。在日常工作中,xxx從不保留成熟的技術,定期對在職、進修、實習護士進行專業培訓及技術指導,提高了她們的護理水平。

  廿七春秋終無悔,丹心一片化熱血。多年來,xxx嘗到了愧對家人時的酸,病人感謝時的甜,工作繁忙時的苦,被人誤解時的辣,唯一不變的,是她對護理工作的熱愛。從事護理工作以來,xxx用青春年華,用真情摯愛,用無私奉獻,鉆研技術,服務群眾,無怨無悔。正如她自己所說,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護士,在醫療行業無數護理人員當中,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然而,正是這些無數的一滴水,組成了浩瀚的大海,滋潤了無數患者的心田。

  實用護士愛崗敬業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行的兄弟姐妹們:

  你們好!

  在百花盛開的五月,我們又一次迎來了屬于我們自己的節日“5,12國際護士節”。今天,當我們團聚在這里的時候,我的內心涌動著一股無言的欣喜,因為我也有幸站在了白醫天使的隊伍中,成了時刻與生命通行的人了。

  時光荏苒,斗轉星移,轉眼間我踏入護理工作已經兩年多了。類風濕科是我從象牙塔走向臨床工作的第一站。我在這里學到了很多東西,不管是技術上的還是心理意識上的。類風濕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被人稱為“治不好的腫瘤,死不了的癌癥”我們每天面對的是始終站在生死邊緣的人,是飽受疾病折磨與摧殘的人。每當看到他們那一個個痛苦而又無奈的表情,我的內心充滿了自責,感到自己是那樣的渺小與無能為力。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當時我就想,我雖治不好他們的病,但是我一定要盡心竭力幫助他們減輕痛苦。于是我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靜脈穿刺,抽血盡可能的做到一針見血,肌肉注射盡量做到無痛注射,可是當注射器針頭刺入肌肉的時候又怎會不疼呢?于是我就開始琢磨,比如進針的手法,轉移病人的注意力等等。在主任及護士長的帶領下,我們又開始了心理護理,多與病人交流,讓他們不在寂寞,不在壓抑。

  一年的時間過的好快,20xx年8月22日我又被調到了產房工作。產房是一個危險科室,也是一個技術性科室,工作極富有挑戰性。我們面對的是即將要成為母親的人,我們必須嚴密觀察產程,確保新生兒順利安全的到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必須具有很強的責任。

  實用護士愛崗敬業演講稿3

  朋友們:

  有人說,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有多少種不同的職業,就有多少種不同的雙手。石油工人的手,是鐵打的雙手,像鉆探機一樣,為祖國鉆來了用之不竭的石油;農民兄弟的手,是呼風喚雨的手,像地圖一樣刻滿了大地的渠道、豐收的田疇;而我們這些

  當護士的,雙手就是美麗的白鴿,盛滿著人間的情意、生命的溫柔……

  在我選擇職業之初,母親就跟我說:“孩子,去當護士吧,那是一個崇高的職業。”母親告訴我,說我出生的時候是難產,如果不是護士拼命忘我地工作,我就會窒息在娘胎,這個如花的世界就會少一個如花的生命。聽了母親的話,我滿懷著對護士的崇敬和向往走進了護士學校。可是,當我完成學業走上工作崗位時,我發現,人們對護士這個崇高的職業并不是個個都能給予充分的理解。

  就在剛剛當班的那天,我給一個穿金戴銀滿身珠光寶氣的老太太打針,那老太太有點緊張,肌肉收得很緊,藥水老是打不進去,我就將針頭拔出重新再扎,那老太太“哎喲”一聲,回頭大聲對我說道:“你這姑娘是怎么搞的,手腳這么重?”我就耐下心來,讓她放輕松點,針打完了,可這老太太卻將這事反映給了我們的護士長,并在醫院的意見簿上留下一條長長的意見。我因此受了領導的批評,還被扣發了當月的獎金,我委屈極了,跟護士長說:“我情愿去掃廁所也不當這個護士了。”

  護士長笑了,說:你才當班,手重點兒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手是聽心使喚的,護士的心,天使的心,先得有這份心,手也就自然會溫柔如水了。她送給我一本《林巧稚的故事》,林巧稚既是醫生的榜樣,也是我們護士的榜樣,我看了深受感動。我跟在護士長后面當過幾次班,我親眼看她為病人擦洗膿血,她用一付天使的心腸對待自己的每一個病人,她的動作是那么輕,輕得就像白云掠過天際,她對病人的感情是那么深,深得如同家人。林巧稚是我遠處的榜樣,護士長是我身邊的榜樣,有了榜樣,我工作起來就顯得格外地得心應手。那是一個冬天的早晨,醫院里住進了一個跌斷踝骨的病人,護理時我發現,這個病人竟是我上次給她打針被她提了意見的那個老太太,她可是難說話的呀。但是我不怕,我一定要通過這次護理,來改變我們護士在她心目中的印象。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而老人跌了,又何止一百天呢?每次給她打針換藥,我的手盡量做到輕得不能再輕,而且,由于冬天的手冰人,每次給她打針換藥之前,我總是將手在自己的胸前焐熱,除開打針吃藥必要的護理之外,我記不清自己多少次為她端茶倒水,也記不清多少次深夜起來,扶她去洗手間,甚至記不清我為她煮了多少次面條,洗了多少次飯碗和換下的衣服……直到陽春來臨,老人出院的時候,我拿下口罩,她才看清了我的真面目,她拉著我的手不斷地打量,萬分感慨地跟我說道:“孩子,讓我好好瞧瞧,你的手怎么這么輕柔又這么溫暖呢,我的兒子在美國念博士生,女兒也在北京上學,身邊沒有親人,要不是你的精心護理,我不知要受多少罪,我的腳還不知到什么時候才能好呢!”她褪下手上的一只金鐲子,要往我的手上戴,可是我怎么能收這么貴重的禮品呢,我要的只是人們的理解,世上又有什么比理解更為可貴的東西呢!

  人們稱我們護士是白衣天使,可是在這崇高的贊美后面,有的是瑣細的工作和具體而繁重的勞動,我們知道怎么做才能不辜負這個崇高的贊美和這神圣的使命。一九九六年秋,東北《托起明天的太陽》劇組在我們廬江境內合銅公路發生了車禍,傷員送到我們中醫院來。那時,我們全體護士上陣,沒日沒夜地工作,當他們從昏迷中醒來,回報我們的是最誠摯的微笑。他們家在遠方,一個個傷勢都很嚴重,我們不僅要給他們療傷,還要給他們心理上的撫慰。那時我的母親也生病在床,可是我卻不能在家照顧母親,我萬分抱歉地跟母親說:“媽媽,女兒委屈您了。”可是母親不僅不怪我,反而說我做得對。家里做了一點好吃的,我都帶到醫院來送給我的病人。當他們康復出院,重新走上舞臺時,我們的高興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一個在病房里和我結下深厚感情的女演員,出院時和我難舍難分。她和我兩手相握,說了一段十分動情十分詩意的話:“我們在舞臺上演的是《托起明天的太陽》,可是你們護士的手,卻是美麗的白鴿,它托起的是人類生命的太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阳市| 望江县| 五原县| 蒙自县| 高密市| 沁阳市| 京山县| 崇仁县| 九江市| 喀喇沁旗| 美姑县| 自治县| 台北县| 班戈县| 饶阳县| 兴业县| 读书| 博野县| 寻甸| 绿春县| 板桥市| 海阳市| 洛宁县| 漠河县| 凤山市| 保山市| 安远县| 定兴县| 北海市| 余姚市| 洛浦县| 西乡县| 靖安县| 宜川县| 邵武市| 张掖市| 枝江市| 共和县| 偃师市| 泾阳县| 宿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