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9 14:28:4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學霸學習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歲月如歌,年華似水,轉眼間,三年的高中學習生涯也馬上要結束了,明年就要進入我的大學生活。很多人都曾對我說過,高中階段是人生非常珍貴的階段,把握好了人生這一階段,可以扭轉命運,走向成功。因此從踏入高中以來,我就調整心態(tài),暗暗告誡自己一定不要浪費時間、荒廢學業(yè),爭取讓自己以最好的狀態(tài)迅速適應高中生活。雖然有這種心態(tài)激勵自己,但是我仍然在調整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現在我就把自己的在高中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以及我的解決歷程做一個總結,希望通過這個總結時刻激勵自己。
比起初中生活,高中生活就像一幅神秘的畫卷,讓人猜不透,看不清,只能一步步腳踏實地走下去,認清方向,明確目的,不斷反思自己曾經走過的路。在進行了新生入學大會以后,緊張的高中學習生活便開始了。班里聚集了很多初中考上來的的優(yōu)秀生,面對著班內如此多的“學霸”,我的學習壓力也隨之而來。但有壓力就有動力,既然選擇了高中,我便義無返顧、風雨兼程。
首先面臨的第一個困難來自學習。實際中的高中生活仍然比我想象中的高中生活不容易得多。首先就是面臨的就是高中學科增多,學習內容加大等挑戰(zhàn)。進入高中,我依然將初中的思維模式、學習方法不自覺地搬到高中學習中來。顯然,這對成績的提高并沒有什么效果。另外,高中學習更需要學會主動,更注重自學,預習、復習、練習,均需要同學們主動來完成,而我的自控能力稍差,也少了初中學習時的積極主動,總是喜歡在老師的鞭策下去學習,這就導致了一入學我的學習成績并不理想。在這種不理想的狀態(tài)持續(xù)了一段時間后,我意識到必須對現狀做出改變,改變我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才能提升成績,于是,我課下經常同學習優(yōu)異的同學交流,借鑒他們的學習方法。另外,為了培養(yǎng)自己主動學習的習慣,自己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這樣持續(xù)了一段時間,主動學習的習慣也就養(yǎng)成了。這些改變以后,我的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而且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貴在不拋棄,不放棄,當我們遇到學習困難的時候,要努力找出解決的辦法,自暴自棄最容易陷入惡性循環(huán)。
其次,我面臨的第二個困難是我心理出現的壓力。眾所周之,高中階段是很多青少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階段。在這一階段,青少年追求獨立和自由,不愿受到別人的管教和束縛,很容易出現逆反、早戀、攀比等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如果不正確引導或是自我調整,很容易走上偏路。剛踏入高中生活的時候,我的心理上也曾經出現過變化。首先是我的考試情緒。名次提升了我就高興,名次下降了我就低落,成績提升以后,我的學習名次也有所提升,隨著而來的是老師的表揚,同學的羨慕和家中的喜悅,我嘗到了成績提高的甜頭。因此,每次考試我都特別注重名次,仿佛名次已經占據了我生活的全部。時間長了,我就患上了考試情緒癥狀,后來老師家長了解到我的狀態(tài)后,耐心和我溝通,舒緩我的焦慮情緒。而我也進行了自我調整,分散注意力,也不再將全部心思放在名次上。平時覺得學習壓力大的時候,我就打打籃球,到公園散散步,慢慢地,我的焦慮情緒也就解除了。現在的我,能更加理性的看待學習名次,不再將名次作為目標,而是在每次考試之前,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進行比較。只要今天的我有進步,那么我的目標就達成了。
剛步入高中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是來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面對從未接觸過的新同學,一切都是陌生的,新奇的。為了與同學處好關系,快速融入集體,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大膽的與同學們交流,以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同學,以熱忱的心態(tài)幫助同學。三年朝夕相處,仍然不可避免會有摩擦和矛盾,于是我們就在班內舉行了一次主題班會。班會主題是如何化解同學間的矛盾?在那次班會上,我們暢所欲言,都抒發(fā)了自己的觀點,很多時候,與同學發(fā)生了摩擦和矛盾的時候,我們都想要和對方說聲“對不起”,只是很多時候因為礙于所謂的“面子”。從那次班會以后我們都學會了忍讓和寬容,做到嚴于律己和寬以待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在與別人交流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尊重別人。在這種心態(tài)的影響下,我與班內的同學都相處的非常愉快。其實面對摩擦和矛盾,只要大家心平氣和的冷靜處理,積極溝通,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高中生活就是那么短暫的三年,如果一開始我們不能好好規(guī)劃,那么心中的理想和人生的追求都會無情地破滅,將來也難以立足于充滿競爭和挑戰(zhàn)的社會。讀書雖苦,但就像咀嚼橄欖,是先苦后甜。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對一群智力、學歷和環(huán)境水平大概相當的人做了一個調查。其中有百分之十的人有明確的短期目標,只有百分之三的人有明確的長期目標,而剩下的人大多沒有目標或是目標模糊。20年后再對他們的人生進行調查,發(fā)現有長期目標的人幾乎都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成了社會精英人士,而當初沒有目標的人,生活依然很不如意,經常抱怨社會。從步入高中開始,我就立下了自己的目標和人生的追求。高中階段我的目標就是我的短期目標,那就是努力學習,充實自己,考上一所自己滿意的大學,學習一門自己熱愛的專業(yè)。而我長期目標也就是我的人生追求,那就是在人生道路上,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時時刻刻督促自己要不斷學習,挑戰(zhàn)自我。
人在高中就要懷揣希望。讀書承載著個人的希望,家庭的希望,懷揣希望才有可能走向成功,創(chuàng)造奇跡。人在高中就要更加堅強。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不沮喪,不灰心,勇敢面對,勇于戰(zhàn)勝。在今后的高中生涯中,我難免還會遇到各種問題,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才能戰(zhàn)勝各種困難。人在高中就更加努力奮斗,不斷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命運從不會虧欠努力奮斗的人。人在高中就要更好的把握青春,在人生最美好的階段,最珍貴的階段,我們要豐富自己的人生,努力充實自己,體會青春的快樂,體會青春的真諦。人在高中就要更好的承擔責任。步入高中,意味著初步獨立的開始,我們在高中階段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帶來不同結果。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要考慮到責任問題,培養(yǎng)自己的責任感。能擁有如此豐富的高中生活是我的一大幸事。在這里,我與來自四面八方的同齡人一起努力,在這里,我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暢游,在這里我學會了獨立堅強。拼搏的汗水,收藏的淚光,成功的歡笑,真摯的友情.....,這些都充實了我的高中生活,也豐富了我的人生道路。同學們,讓我們相約,努力學習,充實自己,三年的高中生活一定會為我們扎扎實實打造一個美麗的大學夢想,實現自己的理想。我相信,未來的道路我們一定可以勇往直前,昂首闊步。
高中生活明年就要結束了,讓我們攜手共進,努力成就我們更好的自己!加油!!!
關鍵詞:感化 轉化 優(yōu)化 后進生
在《教育大辭典》一書提到:“后進生”是指思想品德發(fā)展上距離教育目標的要求較遠,在思想行為上存在較多的缺點,落后于一般同學的學生。后進生的表現不僅是學業(yè)成績差,更主要的是品德不良。他有較大的影響力,通常是一班之“王”、一校之“霸”,是班主任順利做好工作的對立面,可以說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另外,對不同性質的學校,其后進生的特點也有較大的不同。職業(yè)中學的后進生最大特點是年齡將近成年,有自己相對固定的觀點和思維方式。如何幫助、轉化這些后進生,是我們每一個班主任所面臨的課題。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難點之一,也是班主任感到最棘手的問題。
多年來的班主任工作經驗,使我真切體會到對職中后進生的教育要循序漸進,即要遵循 “感化—轉化—優(yōu)化”的系統(tǒng)強化管理程序,才能使后進生教育工作取得成效。
一、感化——舍得“感情投資”
在對學生的日常思想教育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兩種情況:如果學生對老師抱有好感,也就是持有歡迎的趨向和態(tài)度時,他就會非常樂意地聽從老師的教誨,樂意去完成教師所交給的任務。哪怕遇到多大的困難,也不退縮。反之,就會出現截然相反的效果。從心理機制的角度來分析,這是由于學生在與教師的交往中,所體驗到的情感不一樣。前者,學生體驗到了歡樂、被人信任等肯定的情緒,而后者,則是抑郁、頹靡等否定性的情緒。由此可見,情感因素與后進生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
因此教師在轉化過程之中,要特別注意以心交心,以情動人,以理服人。教育后進生的關鍵是理解、尊重后進生的人格和自尊心,這同時也是對教育者情感和態(tài)度的考驗。后進生通常表現為精力旺盛而又無法專心學習,思想活躍而又任性好動,對班集體正常的學習生活秩序有一定危害。由于他們是“雙差”生,他們日常的行為表現往往與教師的要求、班級日常規(guī)范產生矛盾,導致過分的自尊心理和行為。班主任在教育轉化后進生時,一定要避開這種尖銳的心理鋒芒,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不侮辱他們的人格。了解后進生的內心世界,增加“感情投資”。要從真心實意建立和培養(yǎng)感情入手,親近他、關心他、了解他,成為他們學習和生活上的好朋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fā)現他自己的閃光點,而閃光點就是施教的支點,用自己火熱的心去溫暖后進生那冷卻的心,使他們在班主任充分理解和信任的基礎上,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結合起來。我曾有一個高二班的學生伍佳威,他高一時是全校有名的差生,曾與門衛(wèi)動過武,并和科任老師發(fā)生過多次頂撞。我剛接到班時就想辦法去接近他,發(fā)現他較喜歡踢球,就多次去足球場上陪他踢球,累了就幫他買一瓶水,坐在球場上邊飲水邊聊天。先是聊一些足球方面的事,慢慢成為他球場上的“球友”,次數多了他就把我當作生活上的朋友,開始聊一些學習和生活的事。
小伍說,他打門衛(wèi)和老師頂撞只是想出名和發(fā)泄一些不滿,“我心里很煩時總要爆發(fā)出來吧?否則憋在心里會悶死的!。”
我先點點頭,表示理解,然后語重心長地告訴他,“你足球踢得那么棒,為何不想成為學校的‘球王’呢?同樣可以出名,而且還可受表揚呢!而打架出名卻只能使自己臭名遠揚。每人都有煩惱,有煩惱時就在球場上跑幾圈或踢一場球,或者找找老師同學談心,這樣煩惱將會大為減少啊!我非常愿意做你的知心‘哥們’。好嗎?”
我們這一番交談,不僅指出了他的不對,而且教會他如何去贏得他人的尊重。這樣的交談后來又進行了多次。當他感覺到老師確實是真心的愛他,并且愛得真,愛得深時,他冰冷的心開始融化,變得主動接近我。這就是成功“感化”的結果。在感化后進生的實踐中,我深切地體會到情感因素在感化后進生中的巨大魅力。
二、轉化——點燃學生頭腦希望的火把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才能的基礎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個兒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藥的兒童、少年或男女青年。”的確,當學生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他們就會變得親其師,信其道,效其行;只要我們“雨”下得及時,“潤物細無聲”,就能改變班風、學風,就能轉變差生,使他們茁壯成長。
“感化”后進生只是為我們轉化后進生打下基礎,“轉化”后進生才是我們教育后進生的目的。有了我們前一步的“感化”工作,這些后進生都已成為我們班主任的生活和學習上的好朋友,班主任就可以制定相應班規(guī)制度來約束這些有進步的后進生,才能使其脫掉“后進”的帽子,向“好學生”邁進。
所以說,轉化后進生要有良好的環(huán)境和氛圍。首先應與全體科任教師形成共識,對差生應該采取“傾斜政策”,多關心、理解和幫助他們,促進他們盡快地轉化。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這是一般強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樹立起一切美好的東西”。其次,班主任在關愛多一點的基礎上,分析后進生的心理因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避免“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一般說,后進生主要是遇事不夠理智,感情容易沖動,在失掉約束時容易行為失當而造成惡果。因此要教育后進生認識約束的重要性,學會約束自己,遇事要冷靜,行為要講分寸,要求他們做一個遵守紀律的人。再次,要進行制度約束,在班級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班上要加強考勤制度,杜絕后進生違反校規(guī)的機會。要求班內任課老師及一些優(yōu)秀生協調配合,讓他們多關心、指導后進生,幫助他們戰(zhàn)勝自我、突破自我、重塑自我。最后,爭取取得家長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做好堅強的后盾。這樣,形成大、好、濃重的氛圍,大大有利于后進生的“轉化”。
同時,對后進生進行轉化時,不但要看到他原來的“后”,更重要是看到他現在的“進”,培養(yǎng)起自我發(fā)展的信心,不斷地獲得自我發(fā)展的力量,“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古希臘生物學家、散文家普羅塔戈早在3000年前就發(fā)現了這一教育的真理。對于差生來說,沒有任何一種力量能夠超過或代替他們自身發(fā)展的力量,教育的真正內涵就在于發(fā)展并培養(yǎng)這種力量,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鼓勵他不斷進步。
如我所帶的班里有個名叫羅偉剛的后進生,在前面的感化階段中,我動之以情,消除其戒備心理,尊重信任,喚起自尊心,曉之以理,增強其分辨是非的能力。在轉化階段,我主要創(chuàng)設情境,鍛煉其意志,持之以恒,反復教育,鞏固他的良好行為習慣。為喚起他的集體歸宿感,在多次的談話中讓他明白,他也是班里的一份子,也是班主任的一位學生,班里的規(guī)章制度也必須遵守。同時請各科任老師和家長一起配合和督促,不定期的向羅偉剛的家長反映羅偉剛近期的進步表現,爭取得到家長的同步的鼓勵和表揚,讓羅偉剛在校和在家同樣得到溫暖。在前面的感化階段我得知羅偉剛同學同樣也喜歡一些體育運動,于是我在征得同學們的同意后,選舉羅偉剛同學為我班的足球隊隊長。他帶領班足球隊向全校的班級發(fā)起挑戰(zhàn)。我班的足球隊由此成了學校的冠軍。羅偉剛也被評上了學校“優(yōu)秀運動員”,成了學校足球場上的名將。我趁熱打鐵,讓足球場上的成功的喜悅感直接影響到他對學習和老師的態(tài)度,培養(yǎng)起他的自信心和榮譽感,從此羅偉剛變得專心學習起來,成績也大有進步,期末還被評為學校的 “優(yōu)秀團員”。
當羅偉剛有稍有違紀的時候,我也決不姑息,將嚴格要求滲透在愛之中,對他批評和教育。因為羅偉剛同學已對我產生了真切的好感和信賴,對我的批評教育他就能比較誠懇地接受。因此浪子回頭,摘掉“后進生”的帽子也就不奇怪了。
三、優(yōu)化——適時固本調節(jié)
后進生的轉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經歷醒悟、轉變、反復、穩(wěn)定四個階段。因此,在轉化過程中,后進生故態(tài)復萌,出現多次反復,是一種正常現象。而對這項十分艱苦的工作,教師一定要有滿腔熱情,牢記教師的態(tài)度對后進生來說是升溫則水,降溫則冰,必須遵循教育規(guī)律,“反復抓,抓反復”,因勢利導,使后進生保持不斷前進的勢頭。只有持之以恒,反復教育,才能鞏固后進生良好行為習慣。這個過程也就是對后進生進行“優(yōu)化”的過程。
實踐證明,后進生先是被“感化”,后是得到“轉化”,如果已“轉化”的后進生得不到及時的“優(yōu)化”,這樣的轉化是得不到持久的,也是不夠牢固的。后進生的進步,一般都會出現反復。這是思想發(fā)展的規(guī)律。因為學生思想覺悟的提高,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是一個反復發(fā)展的過程,不是直線上升的過程,而是曲折的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為了穩(wěn)固已有轉化的后進生的思想發(fā)展就得優(yōu)化他們,積極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樹立自己的人生奮斗目標。培養(yǎng)學習興趣是優(yōu)化后進生的關鍵所在。后進生的共性之一就是對學習缺乏濃厚的興趣,他們往往把學習看作一種負擔,對所學學科感到枯燥無味。所以我們對后進生要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學習動機、學習方法上正確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