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2 03:58:5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昆明理工大學調劑,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濟南市中心醫院藥學部,山東濟南 250013;2.山東省榮軍總醫院藥械科,山東濟南 250013
[摘要] 作為醫院醫療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的體現窗口,醫院藥房直接影響著醫院的社會形象和病人就醫的選擇。當下我國醫療制度不斷改善,選擇醫院就醫的患者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大中型醫院的患者更是十分集中。本文對藥房管理中采用信息自動化技術進行分析,有利于節省醫院人力資源,提高藥房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減少人工擺藥差錯率、人工單包劑量分配不均等問題。加大我國醫療系統的服務水平,提高患者的就醫滿意度,促進醫療系統改革的整體工作。
[
關鍵詞 ] 自動化;信息技術;醫院藥房;管理
[中圖分類號] R9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6(b)-0172-02
[作者簡介] 祝捷(1973-),男,籍貫濟南,職務、職稱主管藥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藥房管理。
藥房管理的改革是我國醫療系統整體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自動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都逐漸開始運用自動化信息技術進行日常運營和管理,就目前我國醫院藥房管理而言,進行自動化信息技術的管理也應當早日實現。下文中,筆者就目前我國醫院的藥房管理弊端進行分析,對基于自動化信息技術的醫院藥房管理的內容、應用進行剖析。
1當下我國醫院的藥房管理的弊端
長久以來,我國醫院藥房的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傳統的人工進行完成,藥品的分發需要大量的藥房工作人員,在藥房管理工作中存在了很多紕漏和瑕疵。
1.1管理模式傳統、陳舊
當下我國醫院的藥房管理仍然沿用了傳統、陳舊的管理模式,管理人員仍然認為藥房管理工作只是單純的藥品調配而已。大部分藥房工作人員都是為了應付藥品劃價和藥品發放的常規工作,完全處于一種被動工作和管理的情況下,忽略了醫院服務的主動性和社會性。傳統單一的藥房管理模式往往都是以藥房窗口為工作重心,圍繞發放藥品進行工作,這樣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下高速發展的醫療系統和醫院管理系統。
1.2缺乏規范的管理體系
在我國的大多數醫院藥房都存在藥品庫存較大,種類繁雜的情況。而當下的藥房管理缺乏規范的管理體系,導致很多藥品的放置十分混亂,某些藥品的存放標準不合格,沒有嚴格按照溫度、濕度等條件進行安全管理。內服藥品和外用藥品管理不嚴密,不能長期堅持分門別類的管理存放工作。
1.3藥房管理軟件、硬件水平相對低下
我國的藥房管理工作中,發展相對滯后,長期以來軟件和硬件的水平都相對較為低下。首先,當下藥房管理工作人員大多學歷水平和文化水平不高,有的偏遠山區縣級醫院藥房管理人員甚至僅僅是認識字就行,普遍的藥房管理人員缺乏相對科學、嚴謹的培訓。其次,藥房的管理硬件水平低下,缺乏現代化的管理工具(電腦、精密計量器等)。
1.4管理規章制度不合理
由于采用了傳統的醫院藥房管理模式,導致藥房的管理規章制度不合理,當下大多數的醫院藥房中的規章制度很多條文不能適應當下的藥房管理工作,可行性和實用性逐漸弱化甚至消失。
綜上所述,我國醫院的藥房管理將大部分時間消耗在審核藥品包裝、配置藥品、分發藥品以及藥品信息區分等工作上,缺乏現代自動化信息技術的管理,導致藥房管理工作滯后、藥品浪費情況較大、藥房工作效率低下等問題。因此,基于自動化信息技術的醫藥藥房管理就成為醫院藥房管理的改革方向。
2改基于自動化信息技術的醫院藥房管理的主要內容
2.1醫院藥房的自動化管理
基于自動化信息技術的醫院藥房管理,首先是實現自動化管理,強調藥房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為藥房工作人員提供足夠的時間進行管理工作。作為自動化的藥房管理,其主要實現以下內容。
①藥品劑量分配自動化。藥房的某些藥品在發放之前需要藥房管理工作人員根據醫生處方分配劑量,傳統的藥房管理工作往往使用的是人工分配藥品劑量,極其容易出現劑量分配錯誤,同時工作效率也相當低下。藥品劑量分配自動化便可以改變這種現狀,同時也讓藥品劑量分配工作更加衛生、效率更加迅速、更加安全。
②藥品分發自動化。目前我國醫院藥房藥品分發和包裝的種類繁雜,醫生處方多種多樣。藥品分發自動化管理便能夠將醫院信息系統與藥品分發結合起來,將所需藥品自動分發并包裝好,便于人工操作和人工識別。
③藥品傳輸自動化。通過藥品分發自動化與信息管理的結合,藥品傳輸自動化能夠將藥品根據需求,科學有效傳達給所需病房或者所需科室,大大節省人工成本,提高了藥品分發和管理工作的整體效率。
2.2醫院藥房的信息技術管理
醫院藥房管理的信息技術管理通常是指對于藥房管理人員的信息技術管理。管理人員的信息技術管理往往是藥房管理人員對醫院的醫護人員以及患者信息進行綜合化信息整理,將患者的信息與主治醫生、護理人員的信息都統一建立在信息系統當中。藥品的發放工作只需根據主治醫生信息、患者病患內容就可以確定適合配置和發放的藥物,每一次的藥物發放都記錄在信息系統當中,便于后期的藥房管理工作。
3基于自動化信息技術的醫院藥房管理的具體應用
3.1人員管理
加強醫院藥房的管理工作使其符合自動化信息技術的發展,首先要加強對于藥房管理人員的管理。因此,自動化信息技術的藥房管理工作需要加強藥房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培養管理技能,同時還需要督促管理人員認真進行管理工作,確保藥房管理人員自律,提高管理藥房的效率。
3.2藥品管理
藥品的管理工作是醫院藥房管理工作中最為重要的。因此,自動化信息技術的醫院藥房管理工作必須要加強對于藥品的管理工作,通過自動化管理和信息技術的管理提高藥物質量,確保藥品的驗收、存儲、分配、發放一系列工作都在安全之下進行。在自動化信息技術的藥品管理過程中,必須充分發揮出自動化信息技術的管理作用,做好藥品存放的分門別類,區分危險藥品、毒性藥品、麻醉藥品和一般藥品的存放。根據信息系統的指示,利用信息技術對藥品的質量、保質期進行監管,采用自動化管理提高藥品分發工作。
3.3藥品調劑的管理
藥品調劑的管理工作是一項相當復雜的工作,需要藥房管理人員與醫生及時保持聯系。而在自動化信息技術的藥房管理過程中,藥房管理人員便可以利用信息系統與醫生保持聯系,根據信息系統的知識進行藥品調劑工作,確保藥品調劑的管理無誤、用量規范。
3.4處方管理
在藥房管理工作中針對處方進行管理之時,藥房管理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利用信息系統查詢處方的分類,確保處方的準確以及嚴格,隨后對處方進行審核,經過信息技術的多方確認之后再進行藥品藥物發放,確保處方用藥的安全工作。也有利于分門別類地管理處方。
4結語
實踐證明,基于自動化信息技術的藥房管理是符合當下我國醫院藥房實際需求的。不僅建立了良好的醫院藥房管理體系,也深化了醫院藥房的防護機制,提高了處方安全性和發藥準確性,廣泛提高了醫院整體的醫療質量。因此,醫院藥房實現自動化信息技術管理是現代信息環境下的必然趨勢,是廣大患者獲得良好服務的保障。
[
參考文獻]
[1]邱金水.基于SSH的Web醫院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昆明理工大學,2013.
[2]張馨月.重慶市綜合性醫院中藥房管理的研究[D].重慶醫科大學,2013.
[3]邱林.基于醫院藥房信息化、自動化管理模式的構建[J].中外醫療,2012(12):127-128.
[4]苗祥玉.菏澤市立醫院藥房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山東大學,2012. [5]王恢.醫院藥品管理系統軟件設計[D].長春理工大學,2012.
關鍵詞:計算機管理軟件 小包裝中藥飲片調配 應用解析
2007年開始,我國中醫藥管理局開始在各個醫院推廣小包裝中藥飲片試點工作。小包裝中藥飲片對傳統的散裝飲片調劑進行了改進,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存在人工審查處方效率低、速度慢的問題,且容易發生錯審、漏審和重復用藥、超劑量用藥等問題。計算機管理軟件系統能夠對小包裝中藥飲片調配過程進行優化,進而提升調配工作的效率和速度,有效解決小包裝中藥飲片調配中的技術問題。文章對建立中藥房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分析,并對小包裝中藥用量飲片調配規格闡述的基礎上,根據預設區位碼,對小包裝中藥飲片的調配進行重新排列,進而實現小包裝飲片藥斗藥品和中藥清單順序的一致,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藥劑調配人員的適應時間,提升調配人員的工作效率。
1 中藥房計算機管理軟件系統的建立
1.1 中藥房計算機管理軟件系統的基本功能
計算機管理軟件系統應用于中藥房的小包裝藥飲片調配過程中,具有審方、處方計價、處方出具調配、處方復核和發藥清單處理等功能。醫生首先對處方進行錄入,計價人員對病人的診療卡信息進行讀取并輸入相應卡號,計算機就能實現自動報價。在計價之后,根據隨機分配的原理,藥房的窗口會自動打印出調配的清單,調配人員根據清單進行調劑。計算機管理軟件系統也會自動生產取藥清單,以方便交于患者的手中。調配清單包含了患者的序號、個人信息、醫療類型和藥品名稱、隱藏的區位碼等信息。具體設計如圖1所示[1]。
圖1 中藥房計算機管理軟件系統
1.2 中藥處方計算機自動系統的建立
中藥處方計算機自動審查系統是一種建立在現有HIS系統基礎上的符合現代中藥調配的計算機處方自動審查系統。這種系統能根據國家對中藥局的法律規定,實現對電子處方的在線審查,設定配比禁忌,及時糾正醫師的調劑錯誤,有效提升中藥配方的效率,具體流程圖設計如圖2所示[2]。
圖 中藥處方計算機自動審查系統
1.3 中藥處方計算機自動劃價系統的建立
中藥處方計算機自動劃價系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人工計價速度慢、不準確、處方金額重復的弊端。使用計算機自動劃價系統,劃價人員不需要記住藥價,只需在鍵盤上打出藥品的漢語拼音首字母就能對不同規格的藥劑進行選擇[3]。并自動生成價格,患者只需要到收費室進行一次性劃價、繳費,這大大提升了處方調配的計價速度和準確性,也減少了人們等候繳費的時間。
1.4 中藥處方計算機管理軟件系統對中藥調配過程的優化
傳統按照處方藥序進行配藥,容易導致配藥過程反復取藥的麻煩,且容易產生配錯和漏配等問題。中藥處方計算機軟件管理系統對中藥調配中藥品的位置進行編碼,利用區位碼來實現對藥劑處方的調配,調配處方按照藥品位置編碼排序來打印調配單,并根據安排好的順序來尋找配方的位置,不需要記憶藥品的擺放位置,也不用來回尋找藥品,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藥劑配方的效率。
1.5 計算機軟件系統和掃描技術對小包裝中藥飲片調配的復核
利用計算機管理軟件系統和掃描技術對小包裝中藥片袋子上的二維碼掃描,來檢查調配藥品的名稱和藥品的數量是否和處方的要求一致,沒有確認調配正確之前,不能夠進入具體的發藥程序[4]。
2 中藥房計算機管理軟件系統區位碼的設置
2.1 區位碼概述
因藥房調配清單中藥品的排放順序和醫生開的處方藥品排放順序以及藥房藥斗的順序都會不一致,如果按照處方中藥品的順序進行調配,會導致醫藥調配人員來回找藥的麻煩,降低了配方的效率。這里可以將調配清單中藥品的順序使用區位碼來表示,比如“111532、244330”。第一個數字由1到4組成,分別代表了常用藥、次常用藥、草類藥和具有毒性的藥品。第二個數字代表代表藥品排在斗譜的行數。第三個和第四個數字代表藥品的大規格數。第五和第六個數字代表藥品的小規格數。通過區位碼的處理,能夠實現對調配清單的準確處理,方便中藥調配人員的操作。
一個中藥處方在計算機管理軟件系統處理下的電子處方包括醫生開的處方、電腦后臺顯示的處方、調配清單和取藥清單,具體的處方形式如表1、表2和表3所示。醫生按照一定的排列順序將處方上傳到計算機電腦系統中,電腦后臺對處方信息進行顯示,并將處方進行重新排列,之后再將區位碼進行去掉,形成方便調劑人員查看的處方形式。
表1 醫生所開處方形式
醫生所開處方的藥名 醫生所開處方的用量 醫生所開處方的區位碼
當歸 10g 111510
川芎 10g 121510
赤芍 15g 131510
路路通 15g 131510
葛根 15g 131510
茯苓 15g 131510
白術 15g 141510
澤瀉 15g 131505
表2 電腦后臺顯示的處方形式
電腦后臺顯示的處方藥名 電腦后臺顯示的處方用量
白術 15g
茯苓 15g
赤芍 15g
葛根 15g
澤瀉 15g
當歸 10g
川芎 10g
路路通 10g
表3 藥房調劑處方形式
藥房調劑處方藥名 藥房調劑處方用量
白術 15g
茯苓 15g
赤芍 15g
澤瀉 15g
葛根 15g
當歸 10g
川芎 10g
路路通 15g
2.2 斗譜和小包裝的規格
管理軟件系統形成調配清單的中藥品順序要按照大規格―小規格―不常用藥品的次序進行排列,不能對藥斗的位置進行大的變動。根據臨床處方篩選的經驗分析出,臨床中藥用量最多能和兩個包裝的規格進行搭配,比如15g在和5g和15g進行搭配后,不能再和10g進行搭配。
2.3 小包裝中藥飲片名稱的統一
在小包裝飲片使用的初級階段,由于醫生所開的處方名稱和飲片的外包裝名稱不一致,很容易導致患者在對調配藥品進行核對時出現疑惑。這主要是由于中藥同物異名的問題所導致,這會引起患者對調配藥品的誤會。很多醫院使用的電子處方仍然是采用舊的中藥名稱編碼,沒有按照《中國藥典》進行重新命名,因此導致藥品飲片的名稱出現差別。為了實現小包裝中藥飲片名稱的統一,減少患者的誤會,需要根據計算機軟件管理系統對藥品的編碼進行重新設定。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包裝中藥飲片調配中使用計算機管理軟件系統能夠有效解決對藥品處方的審查、計價、藥品調配、處方打印、掃描復核等亟需解決的問題,從而提升了小包裝中藥飲片配方調劑的工作效率和準確度。因此,應不斷進行改進并廣泛應用到傳統中藥和西藥的配方調配管理中。
【參考文獻】
[1]鐘燕珠,羅銳,黃海,區炳雄,林華.計算機管理軟件在小包裝中藥飲片調配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2013,01:141-143.
[2]王麗芳,高文遠.現代科學技術對傳統中藥飲片劑型改革的影響[J].中國藥房,2013,27:2497-2500.
[3]范世忠,宋英.計算機輔助優化小包裝中藥飲片的配方[J].華西藥學雜志,2013,05:551-552.
[4]肖漢杰.基于數據挖掘的藥材并發關系和調劑效率提升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3.
[5]劉建東,徐浩,周國運,等.小包裝中藥飲片的庫房定位管理[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9,29(9):769.
關鍵詞:觀光茶園;景觀設計;景觀要素
“啜苦咽甘,茶也”,作為茶葉的故鄉,茶樹栽培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飲茶風尚自唐代盛行,更有“茶之為民用,等于米鹽,不可一日無”的說法,自古至今深受國人喜愛,茶的發展也承載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今高速的城市化建設,使得城市的發展逐漸與傳統的農耕文明相脫離,故而農業觀光旅游日益興起。
1觀光茶園的簡介
在農業觀光旅游興盛的潮流中,作為茶業新發展的觀光茶園應運而生。觀光茶園以傳統的茶田為景觀基礎,滿足茶葉種植的生產功能,并從形式與色彩上給人傳播景觀的美感,是一種強調景觀視覺審美體驗,在參與茶葉生產活動的同時開展休閑、娛樂、教育、旅游以及文化傳承的農業景觀類型。這樣新型的茶業與旅游業相結合的觀光農業發展模式,對茶資源進行了多元化的利用與發展,有效的調整了傳統茶產業結構,帶動了經濟生產的需求,促進了茶業的可持續發展。觀光茶園有如下幾點特性:
1.1生產體驗性
茶葉生產是茶園的基本功能,觀光茶園在傳統的茶樹種植與生產過程中強調可參與性,可以讓人們體會茶葉種植、采摘、制作以及茶事活動,并從中獲得農耕勞作的樂趣,拉近城市與自然的關系。
1.2景觀觀賞性
茶園的選址通常在自然條件良好的地區,茶田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在此基礎上加入人工的規劃與設計,使得茶園更有藝術觀賞性,形成獨特的茶園景觀為農業觀光旅游提供了發展條件。
1.3休閑娛樂性
觀光茶園伴隨農業旅游發展而來,在茶文化體驗的同時具有休閑、度假、觀光、游樂、購物等的綜合旅游功能。可以讓游客感受田園氣息,從農田生活中愉悅身心、陶冶情操,滿足游客在高度城市化的現代生活中回歸自然的質樸愿望。
1.4文化教育性
觀光茶園讓人們享受茶園景觀風光之余,還感受了茶文化的魅力,是人們對于精神文明追求的體現。通過觀光茶園可以學習到跟茶相關的知識,了解茶藝、茶道等茶文化藝術,對茶的物質文化發展起到傳播與弘揚的促進作用。1.5生態可持續性觀光茶園在常規的茶葉種植以外,重視整體生態環境氛圍的營造,生物的多樣性使得觀光茶園有著良好的生態平衡,并且農業觀光旅游的形式有助于帶動綠色經濟的發展,從自然環境與社會發展上都做到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2觀光茶園的景觀設計要素
觀光茶園的景觀營造是基于景觀設計的要素來完成的。藝術的對茶園進行設計、規劃與管理,借助科學的知識與文化的素養,運用生態可持續的理念對茶園的自然與人文要素合理的安排,最終設計出令人愉悅的觀光茶園景觀環境。
2.1觀光茶園景觀設計的自然要素
2.1.1地形“相地合宜,構園得體”,觀光茶園景觀設計的基礎依托是地形要素。地形可以直接影響著觀光茶園景觀的美學特征、空間構成與空間感受。由于茶葉種植特性的需求,一般茶園多選擇有地形起伏的山地、丘陵地形。“園地惟山林最佳,有高有低地,有曲有深,有峻而懸,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煩人事之工”,地形變化豐富的山林地是自然天成的造園之選,有著自身獨特的景觀優勢,因此只需對不理想的部分進行改造,結合茶園的具體情況設計觀光景觀。在地形起伏大的地方,借勢造景,依附自然山體營造優美的觀景區。相對平坦的地勢則適合做功能性的景觀節點,如茶文化廣場,茶業科普園等。在對地形改造設計時尊重場地條件,以“師法自然”的態度結合觀光茶園景觀設計的其他要素構成景觀空間,盡量避免大規模的挖填方,合理的利用地形組織茶園排水,還可以考慮光照、風向、降水量等因素來創造茶園局地小氣候。2.1.2植物植物是景觀設計中非常重要的景觀要素,常與地形結合構成景觀空間,營造出景觀的生機活力與美感,觀光茶園景觀在植物配置上應該多元化的選擇。茶樹從尺寸上來劃分可分為灌木、小喬木與喬木三類,設計可以依據不同類型的高度來配置茶樹品種,能夠豐富景觀層次并且不同根系長度的茶樹對土壤資源也能有效利用。在不影響茶樹生長的情況下,適當種植一定面積的防護林,可以保育水土,也有利于局地小氣候的形成以避免寒冷天氣茶樹凍害的發生。從景觀效果上講,也可以達到一定“障景”的功能,防護林有效的劃分空間,控制了人們的視線,將所需的美景盡收眼底。茶樹間可以套種經濟林木,如柑橘、板栗、桃樹、李樹、柿樹、橡膠樹等,在視覺上制造出景觀高差變化,也能增加農耕體驗樂趣。茶田邊緣可以種植一些農作物,最常見的是結合豆科植物種植,可以有效的增加土壤肥力,另一類就是種植油菜花等觀花農作物,提升觀光茶園的景觀效果。2.1.3水體“悠悠煙水、澹澹云山”,水的融入會使茶園景色更加靈動活力,并且充滿文人氣質的山水畫意情懷。茶園水景的設計可以增添景觀的觀賞性、體驗性,還可以從實際功能上做到對局地小氣候的溫度調節,削減噪音、延伸空間感的作用。對于觀光茶園水景的營造可以從水體的形態利用類型考慮。平靜開闊的水面,如自然的湖泊、池塘,人工建造的水體面積則不宜過大,水體中可適當種植荷花、睡蓮等觀賞水生植物。在景觀駁岸的處理上可以將自然駁岸與人工駁岸穿插設計,局部可以采用棧橋、亭榭的形式,注意水體倒影的特性,與茶田可產生呼應關系。對于流動的水體設計可以結合地形特征,在坡地的匯水處設計景觀,以溪流、落水的形式將茶田多余的雨水有組織的排出,溪流兩側以自然邊界為主,在高差大的地段可以用山石搭配植物設計景觀疊水豐富景觀空間。
2.2觀光茶園景觀設計的人文要素
不同地域文化孕育著不同類型的景觀,觀光茶園的景觀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還疊加了文化特性,在建設景觀物質條件的同時還需滿足游客在觀光茶園游玩所需的精神文化需求。觀光茶園景觀的人文要素具體體現在建筑構筑物、景觀道路與鋪裝、景觀小品三個方面。2.2.1建筑構筑物觀光茶園的建筑構筑物以服務性的公共建筑為主,如游客接待中心、茶業科普館、茶文化博物館等,通常作為觀光茶園的核心功能區,因此設計時就不僅要考慮建筑的實用功能性,還需要結合茶文化設計建筑特色,體現與觀光茶園主題的統一性。在水榭茶軒、林間茶室等觀光茶園的小型構筑物設計時需要注意與周邊環境的呼應關系,構筑物從形態與細部上可以利用茶文化元素來體現觀光茶園的特色。在建筑材料的選擇上可以就地取材,使用竹、木、石材等鄉土建筑材料,從實際上做到綠色生態設計。由于觀光茶園具有的休閑娛樂性,為了滿足游客的可游可居需求,觀光茶園內可以考慮修建部分民居建筑,參考當地的建筑形式結合觀光茶園特色,讓游客可以更深入的感受茶園鄉土風情。2.2.2園路、鋪裝園路是觀光茶園交通流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主干道、次干道與景觀步道,當茶園坡度大于8%時考慮以臺階的形式處理。觀光茶園的主干道設計主要起引導與集散的作用,需要連接觀光茶園的各個主要功能片區,道路寬度設計在5-8m,考慮為車行道。次干道道路寬度設計為2.5-5m,主要為游客進一步游覽茶園提供交通道路。第三層次的觀光茶園游園步道道路寬度設計為1.2-2m,設計可以借鑒中國傳統園林的造園手法,道路設計與周邊的自然環境緊密結合,步道、臺階、汀步、橋廊虛實變換,營造“曲徑通幽”的景觀意境。園內的鋪裝建議多采用質樸的自然透水性材料,如礫石、草木等,在鋪裝題材上可以選用與傳統茶文化有關的元素符號,以增加觀光茶園的文化氛圍。2.2.3景觀小品觀光茶園的景觀小品是表現茶文化的一種有效方式。通過觀光茶園內的雕塑、文化景墻等景觀小品來體現茶詩歌賦、茶事名人、歷史故事等,使得觀光茶園景觀在精神層面上能與游客有所互動,增加景觀文化性的同時也讓傳統茶文化得到有效傳播。此外,在觀光茶園的座椅、路燈、垃圾箱等基礎小品設施樣式設計時也應當融入茶元素,體現觀光茶園的主題性。
3觀光茶園景觀設計的原則
3.1注重觀光茶園景觀的形式美
觀光茶園景觀以農業茶田為基礎景觀元素,將茶田生產特色與自然景觀因素結合起來,以簡單的幾何形態塑造了極具形式的景觀美感。根據茶樹的種植生長特性,茶田多以帶狀為單元分布模式,依附地形走勢規則排列,在形態上組成曲線式、規整式等,形成連續、重復、漸變的茶田節奏韻律美感。在茶田與其他林木的組合中,高低的對比又形成了起伏、交錯的韻律,增添了景觀的空間動感。在色彩上,大面積種植的茶樹決定了景觀綠色的基調,茶田邊緣的暖黃色調油菜花、豆科作物等可以適當的調劑觀光茶園的景觀顏色。此外,對于植物顏色的豐富可以采取點狀裝飾的方法,可以種植一些具有季節色彩變化的觀賞性樹木,如櫻花、杜鵑、楓樹、銀杏等,使得觀光茶園的景觀四季不同,各有所賞,達到既有對比,又和諧統一的觀光茶園景觀效果。
3.2思考觀光茶園景觀的文化性建設
觀光茶園景觀還應具有一定的文化傳播性。茶文化的傳播是觀光茶園景觀發展的精神層面升華,對于茶文化元素在觀光茶園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也是一種有效設計手段。觀光茶園景觀的文化傳播多以旅游展示的形式開展,如舉行傳統茶文化節、采茶節等。此外,還可以思考延展觀光茶園的景觀茶文化體現方式:一是提煉茶文化符號,從圖像形式上應用于觀光茶園的景觀空間中;二是從傳統茶文化本身入手,結合觀光茶園的景觀空間的功能設計,在茶事文化上進行繼承與發展;三是將傳統茶文化體現在觀光茶園的體驗活動中,從衣食住行的日常方面潛移默化的向人們進行傳統茶文化的傳播。
4結語
長久以來人們對田園生活都有著一種向往之情,面對現代城市發展土地緊缺的情況,觀光茶園景觀的發展可以給忙碌的都市人帶來多樣的景觀體驗,同時也讓茶園實現了生產與景觀功能的促進發展,是一種健康的觀光農業景觀發展模式,對鄉村與城市景觀的融合發展做了有利的探索。
作者:米滿寧 徐瑞 單位:重慶大學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