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22 14:24:2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踏雪尋梅教案,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新課改下的小學音樂課堂,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只有大膽摒棄“師本教育”的傳統弊端,才能踐行“以生為本”的新教育理念,實現“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新課標理念。本文從課堂提問、課堂主體、課堂評價,三方面闡述了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轉變策略,以期能把課堂的權利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走進音樂的世界。
【關鍵詞】
小學音樂 生本教育 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也在不斷革新著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各種新型的教學理念也在小學音樂課堂不斷演繹著各種精彩。然而,在課堂熱鬧的背后,我們也應該冷靜的反思,在環環相扣的教學環節中我們是否給了學生充分的提問權利?在我們為完成課堂教務任務而沾沾自喜時,是否真的體現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在呼喚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的小學音樂課堂只有貫徹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發揮音樂在發展學生智力、健康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那么,我們該如何在音樂課堂中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走進音樂的世界呢?筆者從如下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轉變學習方式,把課堂主體的權利還給學生
新課改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傳統的音樂教學,一直是接受式的學習方法,教師以“講”好為課堂準則,以既定的“統一答案”強制性地灌輸給學生。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是要讓教師從傳統的課堂主宰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把課堂主體的權利還給學生,才能真正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
以學習歌曲《踏雪尋梅》一課為例,“X X. X”這個節奏中前八分休止符相對比較難懂,如果只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一味地根據教材對學生進行灌輸,那么,只會讓學習變得枯燥無味,學生對此的記憶也不長久。為此,筆者改進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己想辦法來解決本課“前八分休止符”這一教學難點。有學生說:“我唱的這里會在心里默默嗯一下。”有的說:“我用腳打節奏強調。”還有的說:“我唱到這里會點一下頭。”……同學們開始交流起自己的解決辦法,使音樂課堂不僅顯得生氣勃勃,也讓本課難點不攻而破。
在本課中,筆者以自主討論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也以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幫助學生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很好地體現了新課標要求的把課堂主體的權利還給學生。
二、改變教學模式,把質疑的權利還給學生
在傳統“一言堂”的模式下,教師是絕對的主宰。有的教師擔心讓學生提問會影響自己預定的教學進度,有的教師擔心學生的胡亂質疑會讓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還有的教師認為讓學生提問有挑戰自己課堂權威的感覺。多種因素下,教師往往不給學生質疑的機會,音樂課堂也是死氣沉沉。筆者認為,把提問、質疑的權利還給學生,可以營造民主、活躍的課堂氛圍,在主動思考、積極提問的過程中探索音樂真諦。
例如在欣賞六年級下冊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中“化碟”部分時,大部分教師都是以虔誠的態度和服從的品質對名家的經典之作頂禮膜拜,一成不變地灌輸給學生,反而導致學生不敢、也沒有機會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質疑。為此,筆者在課上就《梁祝》中“化碟”部分的創意請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果不其然,有的學生認可殉情的做法,認為在世俗的威脅下,殉情可以讓愛情永恒。但也有學生發出了這樣的質疑:“在‘化蝶’的大團圓中結束一個悲壯的愛情故事,這是否暗示著作者對封建婚姻制度的默認和贊同?”“《梁祝》的最后是祝英臺撞死在碑前,而尾聲‘化碟’部分的音樂卻只是對愛情主題的簡單再現,缺乏應有的蕩氣回腸的千古遺憾之感,這樣的尾聲會不會大大削減了其藝術的感染力?”……瞧,民主的課堂讓學生敢于敞開心扉,在一片質疑聲中,筆者諒訝地發現,二胡敘事曲《新婚別》的創意比《梁祝》更能得到學生的認可。
在上述過程中,正是教師的一次轉變,不以“講”好為課堂準則,才讓學生有了突破名人和權威思想的機會,讓學生在創新、求異中實現心靈與音樂的相融。
三、引進激勵機制,把評價的權利還給學生
新課改要求教師改變過去單一、機械的評價模式,這就要求教師能夠重新認識評價的功能與效用。在課堂評價中,教師不應“獨攬大權”,而是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評改的活動中來,在自評與互評中,培養學生探索、發現的能力,提升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
以學習《茉莉花》一課為例,這是一首耳熟能詳的江蘇民歌,學生小時候就已經會唱,因此在課堂上,大部分學生都顯得無精打采。考慮到這首民歌有多個版本,很多不同風格的演唱家都曾演繹過,筆者靈機一動,何不讓學生自己來評一評,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哪個版本?喜歡在哪里?你能為大家表演一下嗎?這樣一來,原本死氣沉沉的音樂課,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有的學生說:“我喜歡宋祖英在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演唱的現場版,很經典”;也有的學生說:“喜歡霍尊改編的《茉莉花》,很現代、很獨特”;還有的學生表示:“我喜歡梁靜茹版本的《茉莉花》,小清新風格很好聽”“我喜歡周彥宏版本的,很甜美”。學生以自己喜歡的風格演唱這首蘇北民歌,感覺著音樂中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