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9 08:54:3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創客空間申報材料,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加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推動落后產業轉型升級,有效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構筑科創中心主陣地。目前全區擁有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7家,其中國家級1家(大學國家膠體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5家(北方現代化學工業有限公司,世紀華泰科技有限公司,三達科技發展公司,德佳機器控股有限公司,方明彩鋼板有限公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國家科技發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心主要依托于行業、領域科技實力雄厚的重點科研機構、科技型企業或高校,擁有國內一流的工程技術研究開發、設計和試驗的專業人才隊伍,具有較完備的工程技術綜合配套試驗條件,能夠提供多種綜合,與相關企業緊密聯系,同時具有自我良性循環發展機制的科研開發實體。)2016年力爭新培育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以上。目前,全區共有規模以上企業61家,納入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統計的企業17家,截止三季度,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12.3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4.34%,比年初增加5.55%。通過發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領頭人作用,提升行業技術水平,淘汰落后產能,加速整合重組。力爭2016年,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2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37%。
二、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培育力度,帶動全區科技創新水平,打造科創中心增長點。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的企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也)是衡量一個地區科技創新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目前,全區共有高新技術企業35家,2016年計劃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5-7家,使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0家以上;(創新型企業是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知名品牌,具有良好的創新管理和文化,整體技術水平在同行業居于先進地位,在市場競爭中具有優勢和持續發展能力的企業。)有市級創新型企業17家,2016年計劃新培育創新型企業3-5家,使全區創新型企業達到20家以上。
三、推動科技服務平臺建設,構建科創中心重要支撐。一是依托德勝精細化工研究院,建成功能高分子材料檢測中心,針對新材料和化工企業開展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精細化學品性能測試、質量檢驗等服務;二是依托省交通學院,建成“省交通科技服務中心”,目前正與交通學院積極對接洽談,中心建成后將為市乃至全省提供交通及汽車領域的科技咨詢及技術服務。
四、推進與科技中介機構的合作,成為科創中心建設的有益補充。當前,部分轄區企業雖具有較強的科技研發和科技創新實力,在某些領域已經達到全省乃至全國先進水平,但由于長期以來忽視了專門科技工作人才的培養,導致在申報知識產權、高新技術企業、科技研發平臺、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等工作中因受申報材料水平限制,始終難以獲得各級資金扶持、獎勵。為此2016年計劃與上海精晟知識產權有限分公司、省科技咨詢中心德才信息咨詢公司、道一信息咨詢有限公司3家科技服務中介合作,在我局的監管和協調下為駐區企業提供科技咨詢、成果轉化、技術轉移、專利運營、分析、專利預警等服務,提升企業創新積極性,激發自身潛力。
五、設立市專利運營基金,保障科創中心資金鏈。通過我局積極協調,天津鑫茂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市知識產權局達成初步意向,決定共同設立市專利運營基金,由市知識產權局先期出資500萬,作為引導資金,以1:20的比例撬動社會資本,在3年內達到1個億規模,保障企業專利運營經費,保證成果轉化有效實施,增強專利申請意識,力爭2016年底發明專利申請與授權量同比增加10%。。
六、確保國家專利技術展示交易網絡平臺正常運營,是科創中心建設重要一極。基于中心,建設國家專利技術()展示交易網站,匯聚省、市、區和西安科技大市場的知產權資產,開展網上專利交易、評估,開辟成果轉化新途徑。該平臺于2016年2月底前正式運行。
七、優化完善創業平臺,豐富科創新中心建設多樣性。扎實推進鑫茂眾創平臺建設,指導“鑫茂創業吧”為創業者提供金融、電子商務、網絡信息等全方位軟硬件服務,為創業者提供創新發展的苗床。指導夢啟青年創業園申報泉城眾創空間創客平臺,成為大學生等草根群體創業實現夢想的溫床。
八、積極做好研發經費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及升降幅度統計工作,真實反映科創中心建設水平。按照科學發展綜合考核指標體系的要求,通過調研和培訓,全面排查R&D申報統計,做好協調對接工作,力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占生產總值比重及提高幅度”考核指標在全市科學發展綜合考核中達到市平均分值。
九、努力引進壯大科技人才隊伍,奠定科創中心建設堅實基礎。開展“5150”創業人才和千層次創業人才引進工作,培養一批領軍人才、拔尖人才和緊缺適用人才,為企業培養懂技術、懂金融、懂政策、懂管理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完善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著力打造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引領學科發展、帶動產業轉型的領軍人才和團隊。
十、組織街(鎮)及駐區企業科技工作人員,進行系統的科技政策和科技業務培訓,擴大科創中心建設人力資源保證。2016年計劃舉辦2次科技政策培訓班,講解當前正在實施的各類科技方面的政策措施,內容包括如何申報高新企業、如何申報創新型企業、如何申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如何申報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申報科創園需要哪些條件,以及科技合作科相關政策輔導,相關專利政策輔導,項目驗收程序和要求,以及科技計劃解讀,科技金融政策輔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