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22 05:26:2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學語文學習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遠程開放教育 板塊式教學 語文教學 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053-01
一、遠程開放教育在語文課程“板塊式”教學模式運用的可行性
1.遠程開發教育
遠程開放教育是基于多媒體技術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相比過去老師運用粉筆來進行課堂黑板書寫與講述的課堂效果來講,遠程開放教育使得課堂教學活動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具體體現在老師的講授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與傳統的課堂活動有著明顯的不同。即:學生成為了教學活動的主體實施者,能夠實現依據自身的學習實際情況,來制定和實施學習計劃的統籌安排,讓自我學習的過程變得具有可操控性,并且還能夠達到自我學習評估的目的。而老師以往的角色地位相對而言不再是核心主體,逐漸從學生學習的教導者、傳授者轉變成輔助者、咨詢者。
2.“板塊式”教學模式
“板塊式”教學模式就是按照學生所學習的知識內容體系將課程科學性地分割為幾個相互聯系的板塊,每個板塊作為一個完整的知識整體都具備完整清晰的內容構架與線索。大學教師在準備課堂教學活動之前,可以根據不同專業和課程的特殊性,將其中有著共同聯系的知識內容劃分成獨立的統一板塊;同時也可以按照基礎知識、理論分析、實際運用等歸納步驟劃分為不同的板塊。在每一個板塊中還可以作進一步劃分,形成子板塊,每個子板塊都以母板塊的重難點知識為主體,深化學生對基本概念和方法形成系統整體的理解,并以老師所制定的每一個板塊作為自己完成學習目標任務的依據。這時學生就不需要老師隨時在課堂上進行學習任務的布置工作,學生在自主學習時僅僅靠老師給出的每一個板塊內容的重難點學習脈絡就能夠自行制定學習計劃,搜集解決問題的學習資源,并根據老師安排的學習進展了解自身知識掌握的實際情況。
3.“板塊式”教學模式適應了遠程開發教育,證明其是可行的
大學教學在安排上鼓勵每一位老師都采用板塊式的教學模式,即:具體操作方法就是把一固定學期內的教學內容安排在幾個時間段內進行,每個時間段安排一個以上的板塊教學內容,使其貫穿于整個學期時間段。這樣在各個板塊的學習中,有大量的時間被空置出來,學生們便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時間進行自學。一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就可以及時利用各種通訊手段,如在BBS論壇上留言、手機電話聯系、QQ聊天、郵件交流等方式咨詢老師,老師在耐心與學生的溝通過程中也加強了師生間的交流互動。這時,學生學習知識不再是像傳統課堂中那樣處于被動地位,而是逐漸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這恰恰適應了遠程開發教育的需要,證明了遠程開放教育在板塊式教學中的應用是可行的。
二、“板塊式”教學模式與大學語文課程教學的應用關系
1.“板塊式”教學反映了大學語文課程的特征
大學語文課程是以文章形式為主要內容的教學,文章的內容的框架是由各個結構要素組成的,說明文、敘事文、議論文、詩歌、戲劇等不同體裁的文章其構成的結構要素都有所不同。例如,說明文是對具體描述事物特征性質的歸納組合;議論文是提出論點,擺出論據,得出論證的組合結構;戲劇涉及到人物、環境場景、矛盾沖突等多個要素等等。
大學語文的“板塊式”教學就是以體裁結構為基礎,將相同體裁的文章歸納到同一個單元板塊上。老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的安排就是采用體裁分類篇章歸納到一個板塊上,如把現代詩歌、現當代散文、現當代小說、戲劇分別作為不同的單元板塊進行教學。這種學習形式便于學生在較短時期內掌握不同文章體裁的各自要素和內在聯系,并通過理解相同體裁文章的表達技巧、特點、方式,來發現文章的整體結構規律,使語文學習效果在短時期內達到一個新高度。
2.“板塊式”教學優化了大學語文課程教學
所謂優化課堂教學也就是前文所提到的老師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發生了質的轉換,“板塊式”教學模式極大地優化了大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充分發揮了老師教學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這與缺少師生間交流互動的傳統課堂教學有著很大的不同。在單元板塊式教學中,老師運用遠程開放教育平臺,將“板塊式”的教學備課方案以電子教案的形式傳輸到個人教學系統中,同時教學的輔導工作就可以利用先進的計算機電腦配合投影儀設備將教學內容展現出來,避免了黑板書寫的低效率化。同樣,在師生都能共同使用的遠程開放教育平臺中,學生也可以根據實際學習情況查閱老師的電子教案,便于課后自主學習。
3.“板塊式”教學體現了大學語文開放式教學目標
“板塊式”教學作為一種模式必然具備提出目標、實施目標、目標反饋的循環過程,而大學語文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培養學生語言理解思維能力為具體目標。因此,“板塊式”教學在實現學生的主體性學習和老師的輔教學的過程中,已經潛意識化地將語文的開放式教學目標貫通進去了。老師在語文教學中能夠更好地去審視內容教學,發揮課堂輕松的交流氛圍,也將大學語文的教學模式改為提出問題、討論問題、反饋問題的信息論模式,從而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體意識。
4.“板塊式”教學改變了大學語文教師的角色地位
眾所周知,大學語文課程是一門人文性質非常強烈的綜合型學科,它與我們日常的生活息息相關,不少文章的思想內涵理解需要學生們站在作者實際生活角度的立場才能夠體會得到。這就要求大學語文教師們在傳授語文學科知識的同時,能夠幫助引導學生體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解決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在知識大爆炸的時代背景下,學科之間的交融和滲透也在不斷豐富和擴張,語文老師不僅要了解歷史學、文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多種知識素養,而且在遠程開放教育“板塊式”教學模式的背景下,還要學會熟練使用各種多媒體手段,不斷接受新興事物。這樣一來,大學語文教師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具有教研行為的多面手角色,在課堂教學中才能給學生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培養他們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問題的習慣。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板塊式”教學模式作為一種創新性的教學思維給大學的語文教學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同時也適應了遠程開放教育環境,讓學生在自我學習中提高了主動性,在教學中取得了優異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余曉冬.遠程開放教育中“單元板塊式”教學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11)
[2]史利玢,張英鵬.對開放教育“板塊式”教學互動性特征的幾點思考[J].職大學報,2008(01)
[3]白金生.淺析遠程開放教育與“板塊式”教學模式的運用[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校長),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