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9 17:30:1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固定資產清查工作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資產清查工作要分步驟、有次序地進行
資產清查工作具有時間緊、任務重的特點,這就要求在開展資產清查工作之前,合理規劃工作步驟,做好工作部署。科學事業單位的資產清查主要包括12 個部分,分別是應收票據清查、應收賬款清查、預付賬款清查、其他應收款清查、存貨清查、應付票據清查、應付賬款清查、預收賬款清查、其他應付款清查、借入款項清查、固定資產清查、無形資產清查。資產工作早期應對每一部分的內容進行梳理,找到涉及內容多、期限跨度長、情況較復雜的部分。對于那些可以從財務軟件、資產信息系統直接提取數據的部分,則應安排在資產清查工作的后期。對于需要從外部取得證明資料的事項應安排在資產清查工作的早期;需要從內部取得證明資料的事項則應安排在資產清查工作的后期。
二、資產清查工作的基礎是做好財務基本情況清理
財務情況清理是對單位本部及其所屬單位的各種銀行賬戶、庫存現金、會計核算科目、有價證券以及各項資金往來款項等基本財務情況進行全面核對和清理。銀行賬戶清理是將清查基準日財務核算賬套上各種銀行存款余額與相應的銀行對賬單、銀行余額調節表進行核對。財務基本情況清理是資產清查工作基礎。庫存現金核對是通過編制庫存現金盤點表的形式對資產清查基準日的庫存現金賬實之間是否一致進行核對。資金往來款項的核對是將會計核算科目中資產類往來款科目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科目的清查基準日余額與相應各個單位往來明細賬、個人往來明細賬的清查基準日余額合計數進行核對,如有差異,需通過清理賬目找到差異原因,最終確保會計核算科目中資產類往來款科目清查基準日余額與各類相應輔助往來明細賬清查基準日余額合計數相符;會計核算科目中負債類往來款科目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其他應付款、長期應付款科目的清查基準日余額與相應各個單位往來明細賬、個人往來明細賬的清查基準日余額合計數進行核對,如有差異,需通過清理賬目找到差異原因,最終確保會計核算科目中負債類往來款科目清查基準日余額與各類相應輔助往來明細賬清查基準日余額合計數相符。單位財務基本情況全面核對和清理的目的是確保賬表相符、賬賬相符,做好此項工作是做好資產清查工作的基礎。
三、實物資產清查要確保細致、全面
實物資產的清查主要是對各種存貨及固定資產等財產物資的清查,對這些物資的清查,不僅要從數量上核對賬面數與實物數是否相符,而且要查明是否有損壞、變質等情況。由于實物的形態、體積、重量、堆放方式等不盡相同,因而所采用的清查方法也不盡相同。對于成件堆放、包裝完整的財產物資,可以按大件清點,必要時可以抽查清點;對于散裝分散的物資,可以采取移位盤點、過秤盤點或分處盤點,防止漏盤或重盤;對于大量成堆、難以清點的物資,可以采取量方、計尺等技術推算盤點的方法;對房屋及機器設備等,不僅要盤點其數量和附屬部件,而且要查明其使用情況,以發現其利用和保管上存在的問題。對實物資產的數量進行清查的同時,還要對實物的質量進行鑒定。為了明確經濟責任、便于查閱,進行實物清查時,實物保管人員和盤點人員必須同時在場。對于盤點結果,應由盤點人和實物保管人簽字或蓋章。
對于實物資產數量較大的科學事業單位來說,實物資產清查是整個清查工作的重點,對清查工作完成的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實物資產清查中固定資產清查尤為重要,其清查盤點可以根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系統上已錄入的固定資產信息為基礎進行。固定資產包括房屋及構筑物,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圖書、檔案,家具、用具、裝具及動植物,文物和陳列品6 大類。科學事業單位因其主要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固定資產中通用設備、專用設備的數量較多,使得其清查涉及的部門及地點與其他類固定資產相比較復雜,需投入較多的精力。近年來伴隨著資產管理信息系統中資產信息的不斷改進和完善,固定資產的名稱、數量、價值、資產分類、取得日期、使用人、會計憑證號、財務入賬日期、規格型號等都已錄入完整。固定資產的信息中大部分在錄入核對無誤后將不會發生變化,只是使用人和存放地點可能發生變化。對于資產管理信息系統日常管理規范的單位,直接將系統中的固定資產信息按使用部門導出明細表,由于資產編號具有唯一性,可以據此找到資產標簽上相同編號的固定資產實物,逐一盤點,核實其使用人與存放地點是否發生變化,同時了解資產實際使用狀況,并進行記錄。
四、各項資金往來款項清查要兼顧針對性與高效性
往來款項,是指各種債權債務結算款項,主要包括應收款項、應付款項和預收、預付款項等。往來款項的清查一般采用發函詢證的方式進行核對。針對不同的資金往來款項清查應采用不同的方法,對于與外單位之間的往來款項,除預收款項中的科研項目經費以外,多數可采用發函詢證的方式。但對于年代久遠,已無從查找對方單位的往來款項,則需從外部取得相關證明材料。同時為提高清查效率,可通過查找賬務記錄,找到相關經辦人了解當時的情況,節省清查時間及工作量。對于涉及單位內部的往來款項,可以通過查找賬務記錄進行核對,同時區分不同情況進行歸集;對于單位內部個人的往來款項,可打印出截止清查基準日的明細賬,并發給相關人進行核實,對于期限較長的借款,進行催收。另外,根據清查結果編制往來款項清查表,據以填列資產清查報表。
五、科研項目經費清查是科研事業單位資產清查的特殊點
科研項目經費是由政府、企業、民間組織、基金會等通過委托方式或者對申請報告的篩選來分配,用于解決特定的科學和技術問題的資金。科學事業單位對于各種渠道獲得的科研項目經費都要按照專款專用、單獨核算的原則使用和管理,對于此類經費收入的核算,一部分在財政補助收入中核算,一部分在預收款項中核算。在財政補助收入中核算的科研項目經費,年末余額體現在財政補助結轉中;在預收款項中核算的科研項目經費,年末余額仍然體現在預收款項中。預收款項中科研項目經費的清查與其他負債類往來款項清查相比具有特殊性,不能采用發函詢證的方式進行核對。首先需將各個項目明細分類賬清查基準日金額與總分類賬清查基準日金額進行核對,核對無誤后,再將各個科研項目經費余額與項目負責人進行核對,得到確認后,需要對科研項目經費按照資金的撥付部門進行分類歸集,確認債權單位名稱和金額,據此填列資產清查報表中預收款報表。
《*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核實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印發,為了做好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核實工作,就具體要求通知如下:
一、資產核實工作主要任務
在資產清查的基礎上,對資產、負債、凈資產進行核實;重點對資產盤盈、資產損失和資金掛賬進行核實、鑒證、認定及批復;進行賬務調整,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并按照財政部的要求進一步健全固定資產電子卡片。
二、資產核實工作基準日及范圍
(一)資產核實基準日為*年12月31日。
(二)資產核實的范圍為已參加我市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的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
三、資產核實的原則
按照“統一政策、統一方法、統一步驟、統一要求和分級實施”的原則,市、區財政部門根據行政隸屬關系分別組織本級政府管轄范圍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核實工作,主管部門根據財務隸屬關系負責組織所屬單位資產核實工作。
四、資產核實的一般程序
(一)納入本次資產清查范圍的單位填報《行政單位資產核實申報表》或《事業單位資產核實申報表》,賬面數和清查變動數應與上報的清查報表一致,申報處理的資產損益、資金掛賬明細表數據應與資產清查基礎數據庫的EXCEL表相一致(包括電子版數據),由主管部門統一報財政部門核實。財政部門書面批復后,各單位予以核銷,并及時進行相關的賬務處理。
(二)主管部門審批權限范圍內的資產損益,單位可參照市財政局印發的市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損益認定申報函件通用格式(深財行[*]25號),填報《市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損益認定申報表》(包括電子版數據),提供《辦法》要求的損益認定證據向主管部門申報核銷,主管部門批復核銷后,將批復文件連同與資產清查基礎數據庫EXCEL表一致的資產明細電子版數據報財政部門備案,確保與財政部門資產信息系統的數據對接。
(三)財政部門審批權限范圍內的固定資產損益,單位須按《關于市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損益認定申報函件通用格式的通知》(深財行[*]25號)要求,單項價值在20萬元以上的大型資產應逐項填列,其余資產按照資產十大類分類填報《市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損益認定申報表》(包括電子版數據),提供《辦法》要求的損益認定證據,報主管部門提出審核意見后,向財政部門申報損益認定。
五、資產核實工作報告內容
(一)市屬單位工作報告內容。
主管部門報送的資產核實工作報告內容應包括本部門和所屬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核實工作的組織實施情況、資產核實的總體情況及損益原因分析。主管部門對審批權限內審批的損益事項要在報告中予以披露,對須報市財政局批準處理的資產損益事項及有關損益證據等應提供詳細的說明。其中:對須報市財政局審批的各項資產盤盈、資產損失,應按資產的類別說明申報理由,數額較大的應逐項附注說明;對由市財政局審批的資金掛賬,應分別按損失原因歸類說明申報理由,并逐項附注說明。
主管部門要組織所屬行政事業單位對損益證據進行整理歸檔。需要由市財政局履行審批手續的,應分別報送所需損益證據。
(二)各區工作報告內容。
各區財政局在資產核實工作完成后向市財政局提交綜合報告。報告內容包括:資產核實工作的組織實施情況、資產核實的總體情況及損益原因分析、資產核實申報匯總表、資產損益、資金掛賬事項明細匯總表,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措施和辦法等。
六、資產核實時間安排
(一)市本級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核實時間安排。
主管部門在資產清查結果上報的基礎上,組織所屬行政事業單位嚴格按照《辦法》和本通知的有關規定組織實施。具體步驟是:
第一步:主管部門組織所屬行政事業單位清理,在規定審批權限內對清理出的資產損益事項進行處理,并按照所執行的會計制度,在*年2月15日前將相關附表填報完畢(詳見附件1、2、3、4)。
第二步:主管部門在*年2月28日前將本部門資產核實工作報告及附表匯總報送市財政局,同時報送相關電子數據。
第三步:市財政局在*年5月30日前對市屬各單位的資產核實申報進行批復。
第四步:市屬各單位根據市財政局的批復,按照財務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進行賬務處理,并做好建章立制工作。
(二)各區財政局根據資產清查工作實際情況和進度安排資產核實上報、批復、執行,于*年5月15日之前向市財政局提交資產核實工作報告、相關附表及電子數據。
七、主管部門應嚴格按照《辦法》審批權限,組織所屬單位按級次上報有關資產核實的材料,并就需由財政審核的相關項目提出相應的審核意見,及時報財政部門備案或審批,確保單位資產清查基礎數據庫EXCEL表與財政部門的資產數據庫變動一致。未經財政部門備案、批復,單位不得自行進行賬務處理和資產處置。
八、主管部門應建立對資產損益認定的集體審批制度,嚴格按規定的權限范圍進行認定。對已認定的壞賬損失,各單位和主管部門按規定要求做好“賬銷案存”工作的同時,應建立債權跟蹤制度,保留追償權,進行清理和追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