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工商碩士論文

工商碩士論文

時間:2022-04-27 04:36:0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工商碩士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工商碩士論文

第1篇

(1)做好MBA學位論文的選題

MBA學位論文的選題要注意實踐性、先進性和創新性。①實踐性要求選題對于實際問題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和借鑒意義;②先進性要求在管理領域,充分體現國內外先進的管理思想;③創新性要求面對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創新解決問題的思路。

論文的標題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切忌出現文不對題的現象,同時論文的標題中避免過多的修飾語,要恰如其分地反映論文所涉及的內容。

(2)擬定MBA學位論文的研究框架

研究框架應包括論文的標題和論文所要反映的內容。問題是論文的靈魂,研究框架是論文的撰寫思路和行動安排。

論文框架的構建不是用一個格式或者模式就可以做出來,面是要根據研究內容去規劃,研究的內容確定之后,論文框架也就出來了。研究框架應反映所研究對象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

(3)調查研究要深入

調查研究是人類社會實踐的重要形式,是人們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途徑和科學方法,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運用。

在進行調查研究時,要遵循三個原則,即客觀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系統性原則。①客觀性原則是指在收集資料、分析資料以及得出結論時都不能摻雜調查者的主觀因素;②科學性原則是指調查者必須借助管理科學研究的相關成果面建立起具有自我規律的體系;③系統性原則是指調查研究要從系統的角度出發,適應調查對象的特點。

在寫作論文時,一般都運用精確數字,通過對比分析,研究典型事例。

(4)理論聯系實際

實踐和理論是描述人類社會活動特征的一對基本范疇。我們常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沒有實踐基礎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這些都是在強調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

第2篇

關鍵詞:電子商務; 物流; 物流模式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4)07-139-001

一、背景

1993年,我國將電子商務的概念引進來,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發展一直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中心顯示,2009-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分別為3.7萬億元人民幣、4.5萬億元人民幣、6萬億元人民幣、8.1萬億元人民幣;2010-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2%、33%、35%。根據侯文柏學者的預測,到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達到20億元人民幣[1]。電子商務交易額若以30%的速度持續增長的話,那么到2022年,它將占整體零售市場份額的50%多。由此可見,電子商務將會深深影響我國人們的生活消費以及經濟發展。

雖然服務于商流的信息流、資金流的相關技術在我國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然而,與美國、日本等國家相比,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并不具備良好的物流環境,因為我國物流業起步晚、發展緩慢。立足當前物流環境,如何突破物流瓶頸,成為電子商務企業不可忽視的問題。

二、電子商務的分類

按照交易對象來劃分,電子商務可以分為企業對企業B2B、企業對消費者B2C、企業對政府B2G、消費者對政府C2G、消費者對消費者C2C。

本文主要研究B2B、B2C和C2C。

B2B即企業對企業的模式。企業通過外部網站和內部信息系統平臺,將面向下游的銷售業務和上游的采購業務有機地聯系到一起,從而降低企業之間的交易成本,提高顧客滿意度[2]。

B2C即企業對消費者的模式。這種模式的電子商務企業主要借助Internet來開展線上銷售活動[3]。按照年交易額劃分, B2C電子商務企業可分為三種,大型B2C(10億以上)、中型B2C(1-10億)、小型B2C(1億以下)[4]。

C2C即個人對個人的模式。買賣雙方在商務平臺上進行交易,按比例支付給平臺提供者費用[5]。

三、電子商務企業物流模式分類

盡管有很多學者提出了很多物流模式,但是本文認為電子商務企業主要采用自營物流和第三方物流。

1.自營物流模式

自營物流即企業自身投資建設物流的運輸工具、儲存倉庫等基礎硬件,經營管理企業的整個運作過程。在電子商務企業發展的初期,規模較小,它們普遍采用自營模式。

(1)自營物流的優勢。由本企業人員從事物流管理業務,因此便于企業管理物流工作人員;企業可以有效控制供應鏈上游至下游的整個物流運作系統,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企業牢牢掌握了控制權。與其他模式相比,在自營物流模式下,企業運營環境相對封閉,因此可以有效防止企業商業機密的泄露。

(2)自營物流的劣勢。自營物流是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資金,因此會推高物流成本。由于一般企業受資源有限性和企業規模大小的影響,很難建立先進的物流信息系統,加之缺乏專業的物流人才,導致物流管理專業化程度很低。物流并不是電子商務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自營物流迫使企業把有限的資源分配到非核心業務上去,會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發揮。

2.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3PL),是由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務的運作方式。

(1)第三方物流的優勢。將物流業務外包,企業可以將有限的資源集中于核心業務上。由第三方物流企業來投入建設物流硬件和軟件等基礎設施,這樣企業可以省去這部分的投入,從而降低企業成本;第三方物流企業可以提供企業自身無法提供的物流服務,他們可以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務;同時,第三方物流企業可以滿足企業業務擴張時的物流需求,從而避免物流的滯后性。

(2)第三方物流的劣勢。物流業務外包,企業對物流的控制能力降低;第三方物流公司在為本企業提供物流服務時,也為競爭對手提供物流服務,這樣企業的商業機密就有被泄露的危險;企業通過第三方物流公司來完成最后的配送,只能通過第三方來間接接觸自己的客戶,客戶關系管理的風險可能增加;若第三方物流企業經營出現問題,可能給企業帶來連帶經營風險。

四、物流模式的選擇

自營物流模式需要電子商務企業自身投資建設運輸工具、儲存倉庫等物流基礎硬件以及物流信息系統等軟件,這些都需要很大的資金投入。因此,要想自建物流,企業不僅要有較大的業務規模,而且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從業務規模和資金實力的角度看,目前只有采用B2B企業和大型B2C企業,才有能力自建物流,如京東商城。

與以上兩種電子商務企業相比,中小型B2C企業和C2C企業,在業務規模和資金實力方便顯得很遜色。因此,這種類型的企業應該將物流業務外包。

五、總結

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無法滿足B2B和大型B2C電子商務企業對物流的需求。迫于現狀,他們只能選擇自建物流。盡管自建物流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自身的物流需求,但卻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資金壓力。本文認為電子商務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價格策略和渠道開發,而非物流。因此,從核心競爭力和專業化分工理論的角度出發,物流外包是電子商務企業的最終選擇。

參考文獻:

[1]侯文柏.大連市零售業市場狀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7

[2]陳昌.B2B電子商務模式的探討,企業技術開發[J]2007年4期

[3]曹娟.淺析電子商務的概念,中國商界[J]2009年5期

第3篇

摘要:在研究咨詢企業人力資本組成及活動的基拙上,提出人力資本有別于其它智力資本的特征及其價值轉化過程,并籍此得出人力資本是咨詢企業獲取企業最大價值的關鍵資本。

關鍵詞:咨詢企業 人力資本 知識型企業 價值轉化

導讀:通過對咨詢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的重要作用,碩士畢業論文范文人力資源論文本文就人力資本的組成特點對工作效率的影響力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并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1、咨詢企業人力資本的組成及特點

整個咨詢企業的人力資本具備了以下的幾個特點:.咨詢企業內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員比例很高。咨詢企業,如國際著名的戰略管理咨詢公司科爾尼、麥肯錫等,在錄用新人時最基本的條件是具備著名高等院校的學歷,其公司內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員比例幾乎是100%[l]。麥肯錫所雇的員工中幾乎一半具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MBA),許多人擁有哲學博士學位(Ph.D.)、醫學博士學位(M.D.)和法學博士學位(J.D.)[z〕。國內的咨詢機構不少來自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的轉制和政府部門的分離,其中典型代表為賽迪顧問有限公司、北大縱橫管理咨詢公司和九略管理顧問公司。在賽迪顧問有限公司中擔任顧問和分析員的員工具有研究生學歷的占so%以上。.豐富的實踐經驗是咨詢人員的主要資本。

一般咨詢企業的咨詢人員等級和對應的工作年限。咨詢人員的隱性知識是其區 別于其它咨 詢人員的標識。r1bbin(1998)指出,真正能夠將一個公司區別于其競爭者的是員工的知識閉。對于咨詢公司而言,其所擁有的知識大多是存在于咨詢人員頭腦中的隱性知識。每個咨詢公司對其咨詢業務流程都有相應的規定,雖然會有所差異,但基本都具有前期可行性分析,立項并調研,提出解決方案,實施解決方案,監督與培訓這幾個咨詢模塊。咨詢人員在承擔咨詢項目過程中,是按照相應的流程并根據公司案例庫中已有的解決方案為其客戶提供咨詢。從這一角度而言,咨詢人員的工作似乎是程式化的,無法區分的。但從另一角度而言,咨詢人員在接到客戶請求后,如何從不同的客戶背景中找出問題的實質,并與已有的解決方案相匹配,以及在解決方案的實施過程中如何使其順暢地運行,這些則主要依賴于咨詢人員隱性知識的運用,而這往往是項目得以出色完成的關鍵因素。

企業內的知識共享是咨詢人員獲取知識和經驗的主要途徑之一。咨詢人員能否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主要依賴于其所擁有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而這兩種知識的獲取途徑除咨詢人員在實踐過程中積累之外,最有效和快捷的方法就是共享企業內的已有知識和經驗。

由于咨詢人員所具備的知識大多數是難以用文字、圖形等編碼的隱性知識,因此要通過組織內的人事調配與不同員工間的合作來身臨其境地學習其他員工的隱性知識,促進隱性知識在員工之間的傳遞。咨詢企業內除專職咨詢人員外,還有一批靈活機動的外聘兼職咨詢人員。這些兼職咨詢人員通常是某一領域或專業的權威和專家,當咨詢公司的客戶所需解決的問題無法根據先前的經驗得以解決,并且本企業內的咨詢人員也無法解決此問題時,這些兼職咨詢專家就擔負起解決此問題的任務。

2、咨詢企業人力資本與其它智力資本的關系咨詢企業與其它知識型企業一樣,除人力資本外,也包括結構資本和客戶資本這兩類智力資本。在咨詢企業中,結構資本是指其企業文化、企業戰略、組織結構、服務流程、信息系統架構、知識產權等資本,其中企業文化、服務流程、知識產權相對更為重要。咨詢企業的客戶資本主要包括企業信譽、固定咨詢客戶、客戶渠道等。咨詢企業的人力資本與結構資本和客戶資本之間的關系具備以下特征:

人力資本是咨詢企業的核心資本。在咨詢企業中,結構資本是人力資本創造企業價值的輔助工具,一切服務于人力資本的活動;而客戶資本則是通過人力資本的勞動來得以實現和鞏固的。

在這種企業文化氛圍中,使員工認識到共享其隱性知識不僅是提高為客戶解決間題的質量和速度,而且也是提高個人能力的快捷有效的途徑。相應的激勵機制也是推動人力資本知識共享的方法之一。激勵機制并不是對共享效率的評價,而是對共享行為的一種認可,只有這樣才能使員工輕松地公開其隱性知識,使知識共享最大化。

客戶資本對人力資本具有高度的依附性。由于咨詢企業所提供的服務是通過咨詢人員這一人力資本來實現的,即咨詢人員根據客戶的特定要求而向其提供定制服務。咨詢人員所擁有的知識大多數是難以共享的隱性知識,這些知識又因其載體(即咨詢人員)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服務形式。

本論文由特約提供,提供畢業論文,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留學生論文,商務報告相關資料搜索的高端。次越深,覆蓋面越廣,客戶對咨詢人員的依賴性就越高,客戶的忠誠度就越高。因此,提供高質量服務的咨詢人員是發展和保持客戶的基本條件。

3、咨詢企業人力資本的價值轉化活動咨詢企業的價值是通過人力資本的活動來實現的,這種人力資本的價值轉化活動可根據咨詢人員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分為兩種主要的形式:根據已有案例經驗提供服務的價值轉化活動和創新的價值轉化活動。

3.1根據已有案例經驗提供服務的價值轉化活動這種價值轉化活動是通過咨詢人員根據本企業已有的成功繹驗來為客戶提供問題的解決方案的一種方法。在咨詢企業中,豐富的客戶案例庫是其贏得客戶的主要資本之一。

第4篇

關鍵詞:圖書分編 CPI數據 利弊

分類編目是一項技術性十分強的工作,隨著教育及市場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圖書分編工作人員的壓力越來越大。CPI數據的出現及應用,有效地提高了圖書分編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解決了傳統分編工作中的一些難題。CPI數據,也就是在版編目是指在圖書的編輯過程中,由圖書館或其他部門根據相應出版機構的出版物校樣進行編目,然后出版社將編目信息印刷在相應的圖書上,進而使其可以同時為圖書館、出版機構、文獻發行部門等利用。

一、CPI數據在分類標引中的問題及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對于完整和正確的CPI數據完全利用

在進行分類標引的工作的時候常常會遇到一些疑難圖書,所以很不容易確定分類號。這個時候就可以參考CPI數據中的分類號,然后與《中圖法》相對照,如果和圖書的學科內容符合,工作人員就可以確定CPI數據中的分類號是正確的,完全可以采用。這樣就可以有效節約時間,避免重復勞動,提供工作效率。例如:《因素分析法》,(日)芝佑順著;曹亦薇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工作人員在對這類書籍進行分編的時候,如果光看書名,就很容易將其歸入到數學類的圖書0類中,可是CPI數據的分類號卻是B841.7(心理測驗),這時候就要翻看一下該書的內容,通過翻閱可以知道這是一本心理學書籍,所以工作人員就可以認定CPI數據中的分類號是準確的。

(二)拋棄完全錯誤的類號,重新確定書籍的類目和類號

有時候CPI數據會將書籍的大類分錯,例如《MBA畢業論文精選》。袁鴻鳴等著,北京對外貿易大學出版社。CPI中的分類號是G642.477(畢業論文與畢業設計),可是分類法對這個分類號的解釋卻是“單篇論文及單科論文匯編入有關各類”。分析書的內容,這是一本工商管理碩士論文集,內容涉及到工商管理的各個方面,而且是有關經濟管理方面的,所以正確的分類號應該是F2-533(經濟計劃與管理,再復分論文集)。

(三)糾正類目有誤的CPI并歸入正確的類目中去

這種CPI數據的錯誤主要是指那些大類正確,但細分時出現了失誤的數據。例如:《學林碎影:當代著名學者自述》,CPI中的分類號是K825.81(歷史人物傳)。可是該書中收錄的學者自述有周作人、馮友蘭、等人,包括教育家、哲學家、社會學家、文學家等等,不光是歷史學家,所以這個分類號是錯誤的,正確的分類號是K825.1(哲學、社會科學任務傳);《新興市場》,李元旭著.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該書的CPI中的分類號是F12(中國經濟),但是這本書是對韓國、印度、中國、巴西等國家的經濟,按照國別進行了歷史、現狀、發展軌跡和反戰前景的論述,是一本研究世界經濟的書籍,所以它的分類號應該是F11(世界經濟)。

(四)充分確定圖書的上下位類

對圖書的分類必須恰當、準確,如果一本書在《中圖法》中有相應的類目,那么不光要分到上位類,因為只有準確的分類才能充分揭示一本書的內容,從而有利于讀者進行檢索。如:《民國時期自然災害與鄉村社會》一書,CPI中給出的分類號是X43。可是《中圖法》中的相關規定表示,可以按照世界地區表進行復分,所以可以把這本書分到中國,準確的類號應該是X432?!段鞣剿囆g史》,CPI只分到了J11(世界藝術),但是從書名我們可以知道它是研究世界藝術歷史的,因而可以將其分入到下位類,也就是分類號可以是J110.9(世界藝術史)。

(五)如果《中圖法》中沒有相應的類號,要認真確定相應圖書的類號

《紅樓夢:愛的寓言》,CPI數據中的分類號是I207.11,可是準確的分類號應為I207.411?!毒惩庑睦韺W》,俞國良編。CPI數據中的分類號是B845.8,但正確的分類號卻是B845.6.以上例子可以說明,CPI數據提供的分類號,可能《中圖法》中根本沒有,產生這種狀況的因素有很多,如分類人員的筆誤、印刷錯誤、出版社的疏忽等等,所以相關的人員一定要認真仔細的確定分類號,在最大范圍內保證分類號的準確無誤。

二、CPI數據在相關的著錄項目中的問題和解決措施

(一)CPI數據不能提供準確的題名和責任者

讀者在進行圖書檢索的時候,主要錄入的就是題名和責任者,如果著錄出現錯誤,那么讀者就不可能找到相應的圖書,從而影響相應圖書的利用率。CPI數據經常會出現一些題名、責任者著錄的錯寫、顛倒順序和遺漏的問題。例如漏著書名頁上的副題名:《中國可以說不:冷戰后的政治情感抉擇》,在CPI數據中的著錄就是:中國可以說不/寧強等編,遺漏了副書名。著錄責任人的時候,可能出現只著錄兩個責任人中的一個;將第二責任人著錄為第一責任人,遺漏第一責任者,例如《WTO與中國法律的沖突與規避》,CPI著錄的是:WTO與中國法律的沖突與規避/馬特等著,但是書名頁上的信息卻是馬文華主編,馬特等編著,所以準確的著錄應為:WTO與中國法律的沖突與規避/馬文華主編;馬特等編著。我國的著錄規則為:題名和責任者著錄要以書名頁為準,如果有兩個責任者就要照錄,如果是三個以上,就要在第一個責任者的后面加等。所以相關人員一定要準確地把握圖書的相關信息,從而進行規范的著錄。

第5篇

關鍵詞:程序 行政調查程序

1 行政調查程序的概念

程序是法律良善運行的先決條件,沒有程序,無法實現實體正義的目的;沒有程序,要實現社會主義法治就無從談起。正如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弗蘭克福特對程序的解釋:“自由的歷史基本上就是奉行程序保障的歷史。”行政調查程序,即行政調查操作程序、行政調查實施程序,是事實信息的取得、處理以及確定事實的程序流程,對于行政機關做出客觀正確的決定有重大影響。這就要求:其一,該行為是由行政主體實行;其二,該行為的方式方法和范圍,重點是一般程序步驟;其三,所調查行為在范圍方式內有序進行。由此行政調查程序的定義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調查權力,做出行政調查所應遵循的范圍、原則、方法和步驟的總和。

2 各國對于行政調查程序的規范

閉門造車,只會導致自我夸大,自我滿足,因此應該借鑒各國在行政調查程序方面的原則、具體規范及特點。以美國、日本、英國等國家的行政調查程序為例,他們都比較注重對行政調查行為的研究和規范,經過長時期深入的研究,已形成比較成熟的思想與體系,在各自頒發的行政程序法典中也一般都有行政調查的明文法律規定。

2.1 美國法

美國在制定聯邦《行政程序法》時受傳統的法律思想影響比較大,因而該法比較注重對公民權利的保護,但因《情報自由法》和《個人隱私權保護法》的頒布,聯邦《行政程序法》的基本精神有所改變,即在保護公民權利的同時,也開始考慮行政效率的要求,由此對行政調查行為也有了新的要求。美國沒有專門制定行政調查法,但在聯邦《行政程序法》有行政調查的專章,其條款中蘊含著公開原則、效率原則、公正原則。

從美國行政程序法典規定而言,其國會采取兼顧行政權與公民權,既支持行政機關之傳票權,又由司法介入保護人民權利,所以行政程序法對調查權發動要件之程序上進行制約,其內容如下:第一,須有法律授權;第二,經公民申請;第三,申請書須說明與證據有關聯及合理范圍;第四,由法院實行強制執行;第五,對法院傳喚命令抗拒不遵行的,由法院處罰。不過調查方式如何規范,其系在法律保留的要求下,交由各專法定之。

2.2 日本法

在日本行政程序法典中,行政調查的一般原則有三項:其一職權主義原則,行政機關在進行行政調查時,不得超越行政機關的職能或職責范圍;其二行政調查行為的目標在行政相對人的自愿協力下實現,行政機關在調查時,對當事人有利和不利的事項應同等視之;其三比例原則,對相對人不服從調查的情況,行政機關不得對相對人做出不利的措施。

行政調查程序的規定有以下兩點:一是通知調查事項和權利,除非因事情緊急或突發狀況,一般行政調查應事先告知相對人,并向相對人說明理由,通知中應包括將調查的事項、時間和地點等。通知或通告,在正常情況下以書面形式,在特定的情形下可以使用口頭、電子郵件等其他形式;二是表明身份,在實施行政調查時,應佩帶公務標志,并出示身份及其他證明文件。

2.3 英國法

英國于1971年頒布的《行政裁判所和調查法》中對調查的定義是:一種為履行一些法律條款規定的義務而進行或者被采取的一種調查或者聽證。在這里行政調查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概念。英國的行政調查是為尋求一種比議會立法更能夠對政府的全部活動加以規定的高效程序而應運而生。行政調查遵行的基本原則之一是自然正義原則,在行政法領域的具體應用與發展是程序正義原則,即為行政機關設定了最低限度的程序義務,從而有效地控制了行政權的濫用,有力地保障了公民的權利和自由。

英國的行政調查由有關行政機關的事先告知、聽取相對人意見和公民的各種陳述、申訴的程序性制度。行政調查是在保障公民權益的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是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的基礎。行政調查的相關問題在1971年修訂的《行政裁判所和調查法》,以成文法的形式納入法律規范的規制。

綜上所述,從各國的行政調查相關法律規定,可以歸納得出以下幾點:第一,行政調查程序的原則:依職權原則、禁止不利于相對人的原則、參與原則、公開原則、效率原則、比例原則、保密原則、程序公正原則等;第二,行政調查的一般程序步驟:通知當事人事項和權利、表明身份、進行調查(當事人陳述、提交資料、勘驗、現場筆錄與鑒定)調查延期、結果反饋等;第三,行政調查的目的。行政調查關涉到如何平衡行政權和公民權的問題,如何在進行行政調查的同時,保證公民的權力,對這一難題其突破口就要從行政調查程序做起。

3 行政調查程序的特點

行政調查程序不僅能具有行政機關一般外部行為的特點,如對象明確、行為公開等,而且還有其獨自的特點:第一,行政調查程序形式多樣,具有更強的操作性,彈性較大,其原則是高效率與便利相對人;第二,行政調查程序除了是法定的外,多數是工作慣例形成的,其約束力并不一致;第三,行政調查程序相對于司法來說,不完全是終結性的程序;第四,行政調查的宗旨是平衡行政權與公民權,由此程序具有較強的保護性,有助于行政相對人表達意愿和維護權利。

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統一的行政程序法典來規定行政程序,更沒有一部完善的法律來規定行政調查程序。我國的行政調查行為存在于我國的各個行政領域中,如審計、公安、海關、工商、稅務等行政機關,有關行政調查的規定零散分布于這些部門行政法規中。這些規定凌亂,不統一,本文簡單對行政調查程序的基礎理論做一個歸納,拋磚引玉,希望引起大家對這個問題的重視和繼續研究。

參考文獻:

[1]肖金明馮威.行政執法過程研究[M].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11.

[2]馬懷德主編.行政法學/中國政法大學精品系列教材[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

[3]胡建淼.行政法學(第三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2.

[4]張興祥.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叢書——外國行政程序法研究[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

[5]肖磊.行政調查研究[J].武漢大學碩士論文,2005.

[6]鄧蔚.論公安行政調查程序的完善[J].四川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05.4.

[7][英]威廉.韋德:《行政法》,徐炳等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718、719頁.

[8]李延軍.論行政調查的程序規制[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6.

第6篇

關鍵詞:消費者;網購平臺;消費者后悔權;完善措施

一、我國立法的不足與完善

英國是消費者后悔權制度的發源地?!昂蠡跈唷笨煞Q為消費 者單方合同解除權,是指消費者在消費 合同成立并生效之后,破例依法定條件 和程序解除合同的民事權利?!昂蠡?權”制度在國外法律上稱為“冷靜期制度”或者“無因 退貨制度”。英國1964年頒布的《租賃買賣法》規定:買房可在四日內自由地解除分期付款合同或租賃合同。德國的《上門交易撤回法》、《遠程銷售合同法》都規定了在一定領域與一定時間內消費者享有后悔權。①通過學習其他國家后悔權制度不難發現,其他國家后悔權制度具有三大征:1.適用范圍明確,以遠程消費與沖動消費為調整對象。2.行使權利具有時間限制,權利行使時間4―14天不等。3.目的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與外國消費者后悔權制度相比,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以下稱新《消法》)第二十五條確實存在著不完善之處。

筆者認為,與外國立法相比,我國消費者后悔權存在著以下三方面的不足。

第一,我國消費者后悔權的適用范圍較窄的。我國消費者后悔權從保護遠程購物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與公平交易權出發,將適用范圍集中于網絡、電話購物等遠程購物領域。而外國消費者后悔權的適用范圍甚至擴大到了大額商品的交易中。筆者認為,將大宗商品納入新《法》第二十五條進行規制是有必要的。首先,與房地產商相比普通消費者處于絕對的劣勢地位。消費者后悔權是消費者知情權的延伸。而在購房等大宗商品購物中,消費者獲取真實信息更為困難。實踐中,雙方在購買時的信息不對等,導致房地產銷售者經常通過虛假宣傳、避重就輕的方式將房屋售予消費者。使得我國近些年出現大量的房地產合同糾紛。房屋買賣中存在的大量專業結構圖、電路圖也并非每一個消費者能夠輕易了解。調查顯示,超過82.7%的受訪者支持將后悔權制度的適用范圍擴大至房地產買賣。②其次,將后悔權的適用擴展到大宗商品并不會對房地產市場造成巨大沖擊。許多房地產商認為若房產適用后悔權將會出現大規模退房潮,給房地產市場,甚至社會經濟造成沖擊。但筆者認為這樣的擔心并不存在。一方面,普通消費者購房是以居住作為最終目的,惡意退房的現象難以成為主流。從新《消法》實施一年的數據可以看出,盡管在網購中確實存在著消費者惡意退貨的現象,但其發生的概率極小。同在糾紛發生之后,雙方亦可通過司法途徑解決糾。另一方面,如上文所述,消費者后悔權是消費者知情權的延伸。因此,也只有在房地產商存在刻意隱瞞、消費者沖動消費的情形下才有可能適用這一制度。最后,消費者后悔權在適用于大宗商品時應做出更為詳細的規定。正如反對者所述,消費者在購買大宗商品時經常會貨比三家,同時在大宗消費中更易出現惡意退貨的情形。因此對于大宗商品后悔權的適用,我國應做出更為嚴格與具體的規定。應在借鑒外國消費者后悔權制度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做出符合我國國情的規定。

第二,我國消費者后悔權制度規定過于單一,沒有差異化的制度設計。以英國為例,不同的消費者在不同的行業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消費,其后悔權的規定亦有所差異。同時,消費者后悔權的適用不僅局限于遠程購物。如《租賃買賣法》便通過冷靜期條款將租賃買賣合同與分期付款合同納入消費者后悔權的規制范圍,而《遠距離銷售》法則對遠距離消費中的后悔權行使做出詳細的規定。而我國目前消費者后悔權的設置晉新《消法》第二十五條一條規定,同時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對不同種類商品的買賣行為進行規制。筆者認為,我國應借鑒外國的相關立法,對我國消費者后悔權制度做出進一步的細化。在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前提下,依據不同商品的特性,設立更為細致具體的規定。

二、實踐中的不足與完善

(一)條文對商品“完好”的界定存在爭議

筆者認為對于“完好”的界定應設立明確標準,以減少網購退貨時出現不必要的糾紛。筆者主張以“是否影響商品二次銷售”作為商品是否完好的標準。實踐中,部分商家以“商品外包裝被拆”為由拒絕退貨。然而,這一標準存在明顯的不公平之處。在大多數情況下,網購消費者無法在不拆外包裝的前提下對商品有直觀的認識。國家工商總局亦通過行政法規規定:商家不得已以消費者已拆封、查驗影響商品完好為由拒絕退貨,故意拒絕或拖延退貨的商家最高將受到50萬元的處罰。”③;而將“是否影響商品二次銷售”作為標準則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若申請退貨的商品因消費者的過錯致使其價值貶損、無法進行二次銷售時,商家有權拒絕退貨。這是因為退貨商品若無法以原價在此銷售會給商家帶來巨大的損失,致使買賣合同處于極不穩定的狀態,違背了立法者維護市場公平、促進消費的立法初衷。另一方面,這一標準使得消費者無需擔心僅因拆開包裝而無法退換商品。同時工商總局令也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供了具體的保護措施。

(二)條文對“根據商品性質不宜退貨”的規定過于籠統

筆者發現,消費者與商家對于購買的商品是否符合法條“不宜退貨”的規定存在巨大爭議。大部分商家通過在網購頁面中貼出店鋪告示或作出具體說明的方式,試圖排除消費者的后悔權。筆者認為這一方式是明顯不恰當的。由于此類申明多數較為隱蔽,消費者在購買時難以察覺,造成消費者實際上對于相關條款并無了解。因此,商戶通過彈出對話框或提出聲明的方式并不符合 “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的要求。筆者認為,若因商品性質不適用第二十五條是,商戶應在消費者確認訂單使作出明確的提示。當消費者同意時交易繼續,否則,交易終止。這樣一方面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明確的信息以保障其合法權益,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提示不明顯而造成的后續糾紛。

(三)運費承擔存在爭議

盡管新《消法》賦予了消費者七天無條件退貨的權力,但條文同時也規定,在一般情形下運費應有消費者承擔。這一規定的出臺,將消費者是否行使后悔權與其行使后所帶來的“成本―收益”問題緊密相連。一方面,大件物品高昂的運費會給消費者帶來額外的指出;另一方面,消費者在購買價格低于運費的低價商品時,往往因為運費大于商品價格而放棄維權。不難看出,退貨時所產生的運費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消費者的“沉沒成本”。而某些投機取巧的商家也因此而逃避了其本應承擔的責任。因此,合理的運費承擔規則對消費者維權有著重要意義。

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交易雙方有約定從約定,無約定時運費應由消費者承擔。但筆者認為應依據公平原則,結合退貨原因對運費承擔問題進行調整。第一,因產品自身質量問題而引發的退貨運費應由商戶自己承擔。《消法》第二十四條對此亦做了詳細規定。第二,因消費者自身原因引發的運費,應由消費者承擔。第三,當消費者與商戶都存在過錯時,應依據雙方過錯比例,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分攤運費。此外,我國同樣可以借鑒外國,引入退貨運費保險制度以降低消費者的維權成本,確保消費者在大宗購物或低額消費時的合法權益仍能受到充分的保護。

(四)特價促銷商品、贈品不予退換的規定

商家以商品為打折商品、特價商品為由不予退換的例子在實踐中大量存在。筆者發現,商家多以“已做出明確提示”為理由默認消費者同意放棄后悔權的行使。但筆者認為,商家的這一行為是極為不恰當的。一方面,此類條款并不符合因商品性質不宜退貨之標準。特價促銷并不會影響商品的二次銷售,因此并不構成性質特殊。同時,這樣的的規定更違背了后悔權保護消費者利益的初衷。另一方面,此類條款存在著“霸王條框”之嫌。在筆者看來,商家此類申明并不構成雙方協商排除適用。消費者此時并沒有協商與選擇的權利?;诖耍P者認為對于“特殊性質”應做出相應的原則性的說明,使得法條更具操作性,以防約定排除后悔權的規則被濫用。

三、強化第三方平臺在解決糾紛中的作用

現實中,網購平臺成為消費者最為常見的維權方式。與消費者協會與工商行政監管相比,網購平臺能夠迅速的介入相關糾紛。因此,我國監管部門應充分重視第三方平臺發揮的巨大作用。

(一)加強與網購平臺的聯系

充分的市場競爭使得各類網購平臺只有通過不斷提升自己的服務品質才能贏得更多的消費者。早在新《消法》實施前,淘寶網便推出了“七天退貨”的政策。國內幾家大型的B2C網站更在新《消法》實施前便對自己的退貨政策進行了具體細化。由此可見,充分的市場競爭帶來的是商家自我的不斷革新與服務的不斷優化。此外,阿里巴巴更是憑借自己龐大的消費者容量與強大的技術團隊支持向政府和社會各界提供“阿里云圖”的大數據資源庫。充分與網購平臺展開合作,一方面,有利于監管部門及時了解市場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及時對法規政策進行調整,為穩定的經濟秩序保駕護航。另一方,有利于監管部門及時發現自身工作的不足,進一步優化自身的各項工作。因此,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網購平臺與政府監管部門的聯系。

首先,通過合作建立買賣雙方誠信體系。一方面在賣方信用體系的構建上,我國幾大網購平臺都有著良好的運營模式。這使得買方在購買商品前便能對賣方有初步的了解。但近年來,也出現了賣方誠信制度造價的問題。以淘寶為例,2013年便被爆出可以通過金錢購買的方式獲取更高的信用評級。此時,若通過加強網購平臺與政府監管部門的合作,則有利于打擊此類行為,進而維護與完善賣方信用體系。另一方面,我國買方信用體系仍未完全構成。網購平臺只能通過對注冊賬號進行管理的方式對買方不誠信行為進行監管,而不能夠對真是個人進行規制。這使得在新《消法》第二十五條出臺后,惡意退貨的現象時有發生。筆者認為,政府監管部門可以通過強制網絡平臺用戶實名的方式對真實個人進行監管。網購平臺原有的賣方信用體系的基礎上,構建買方信用體系。使得買賣雙方都能夠更具體的了解對方的誠信指數。在減少惡意退貨的同時,構建和諧的交易市場。

其次,進一步強化網購平臺對商戶的監管責任。一方面,與政府監管部門相比,網購平臺對商戶的監督與管理更為便捷與直接,由其對網絡商戶進行監督更為有效。另一方面,網購平臺與消費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契約。消費者在特定網購平臺進行消費,是基于其對網購平臺管理能力與購物環境的信任。而網購平臺的盈利與消費者的信任緊密相連。即消費者為網購平臺帶來利潤,網購平臺為消費者提供安全舒適的購物環境?;诖藘牲c,筆者認為網購平臺應進一步完善對商戶的監督。在與監管部門通力合作的基礎上,構建良好的網絡購物環境。

最后,應建立網購平臺與政府監管部門數據交換機制。如上文所述,網購平臺與監管部門都有著自身不同的優勢。網購平臺能夠及時為監管部門提供第一手數據,反應買賣雙方在網購交易時所面臨的問題,以便監管部門在執法過程中能夠對突出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決,進而提高執法效率。而監管部門則具有強有力的監督與實施能力,在網購平臺反映問題后能夠及時對問題進行解決。

(二)充分發揮網購平臺的糾紛解決功能

網購平臺作為消費者與商戶之間的橋梁,其在提供服務的同時亦具有一定的監管職能。作為第三方,在消費者與商戶發生糾紛時,其能夠第一時間作為較中立的第三方出面對糾紛進行處理。因此,我國監管部門應充分發揮網購平臺在網絡交易中解決糾紛的功能。而監管部門則通過對網購平臺進行監管的方式來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與市場的經濟秩序。一方面,能夠高效的解決糾紛,在提高解決速度的同時,減少司法資源的浪費,減輕監管部門的工作壓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市場通過自身手段解決糾紛的機制,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

因此,筆者認為可以以網購平臺現有的糾紛解決機制為基礎,建立全面的監督調解機制。通過建立由商家代表、網購平臺、消費者協會和政府監管機構共同組成的糾紛快速解決小組,對網購出現的大量小額退貨糾紛進行調解與初裁。買賣雙方在將問題訴之行政或司法途徑之前,先通快速解決小組對問題進行調解。這一方面有利于消費者后悔權制度的落實,同時也有利于解決實踐中新出現的大量退貨糾紛。

結語

綜上可知,在新《消法》實施的一年之中,其出現了許多在立法時難以預料的問題。通過與國外相關立法進行比較,我們可以發現我國立法存在著條文模糊、配套制度不完善的問題。通過對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可以看到第二十五條在實踐中出現了一些爭議。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立法機關對條文的不斷完善,執法部門實施細則的出臺,社會各界對法律的具體實施來逐步解決。同時,我們也應該充分發揮網購平臺在推動消費者后悔權制度實施中所起的作用,并構建相應的制度進一步保證消費者實施后悔權。盡管新《消法》在實踐中出現了諸多不完善之處,但其在立法上的進步是值得社會各界肯定的。消費者后悔權制度作為一種新制度引入我國,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新的保護機制,更對市場經濟秩序的構建具有深遠意義。(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

參考文獻:

[1]劉大洪:《法經濟學視野中的經濟法研究》,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2]林楠:《論消費者后悔權制度》,黑龍江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3]吳惠國:《消費者“后悔權”制度研究》,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

[4]楊曉霞:《消費者后悔權的法經濟學分析》,《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014年第5期

[5]霞:《網購消費者的后悔權研究――評新第二十五條》?!督洕M》,2014年2月

[6]質量萬里行編輯組:《“新消法”滿月網購后悔權程投訴熱點――中國質量萬里行2014年第四期投訴統計分析報告》,《中國質量萬里行》2014年第5期

[7]楊子江,章佳毅:《新“后悔權”有關問題的思考》,《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14年11月

[8]陳燦平,苗蘭蘭:《新增之“消費者后悔權”的性質及適用》,《理論與現代化》,2014年第3期

[9]馮思潔:《試論消費“后悔權”制度在我國的落實與完善》,《消費維權》,2015年第1期

[10]潘棟:《鄒議新消法中后悔權的相關法律問題》,《法制與社會》,2014年第3期

注解:

①林楠:《論消費者后悔權制度》,黑龍江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第7篇

1.中國會計學博士論文的選題、方法與理論:趨勢與國際比較(2002-2006)

2.美中會計學博士教育現狀及比較 

3.中國會計學博士論文研究的趨勢和展望:選題、方法和理論 

4.我國第一個會計學博士研究生林志軍在廈門大學通過論文答辯

5.關于會計學博士研究生培養問題的討論——全國會計學研究生導師聯誼會綜述

6.會計學專業研究生學位論文學術規范遵循情況的調查

7.我國第一個會計學博士研究生林志軍在廈門大學通過論文答辯

8.重慶市第一位攻讀會計學博士學位的薛云奎同志獲得博士學位

9.會計學博士湯云為通過論文答辯

10.潛心治學結碩果 修身勤政展才華——記重慶三峽學院院長、會計學教授孫芳城博士 

11.一個會計學博士的腳印——訪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湯云為教授 

12.中國會計學博士點培養方案調查與評價

13.學而有恒 寒梅詠春——記中國最年輕的會計學女博士任詠恒

14.會計博士生培養與會計理論研究

15.我國培養出首位會計學洋博士

16.中國公司財務由誰來管?管什么?——訪北京工商大學會計學教授湯谷良博士

17.安徽財貿學院會計學系領導教授博士風采

18. 會計學本科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突圍之路 

19.銳意進取 碩果累累——記中國最年輕的會計博士生導師張為國教授

20.從兩篇“百優”論文多維透視我國會計學博士生的培養質量

21.孜孜不倦,上下求索——記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曲曉輝教授

22.中美會計學博士生培養比較研究  

23.近5年我國會計學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 

24.高校會計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思考 

25.新建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6.論會計學實踐教學體系的再構建 

27.會計學專業教學理念的探討 

28.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下非會計專業會計學差異化教學改革探討 

29.新形勢下會計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30.國外本科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及啟示 

31.高校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改革 

32.會計學實驗課程創新的探討 

33.管理型會計人才培養的實驗教學探索與實踐——以安徽大學會計學專業為例

34.2001~2010年會計學碩士論文選題內容與方法分析 

35.本科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經驗總結 

36.會計學碩士培養路在何方——我國會計學碩士培養調查報告 

37.工科院校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的研究 

38.工科院校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的研究 

39.高校會計學專業校企“無縫”鏈接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40.從會計學總體層面探討會計學的發展 

41.基于通識教育理念的“會計學”課程教學模式創新 

42.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供需差距的實證研究——以天津市為例

43.會計學的學科屬性:管理學還是經濟學? 

44.需求多樣化下非會計專業本科會計學教學改革探索 

45.會計學的倫理訴求:方法論視角 

46.大學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研究 

47.本科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對策建議 

48.論一般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49.構建環境會計學的理論框架 

50.論會計學與經濟學的關系——兼談會計學科的發展 

51.會計學專業學術梯度建設的策略研究

52.關于高級財務會計學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探討

53.非會計學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需求分析

54.“價值”是會計學的邏輯起點

55.高校會計學專業課程改革:挑戰與應對

56.基于CDIO理念的會計學專業教育改革探索

57.會計學的發展趨勢以及面對的問題研究 

58.會計學專業“稅法”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59.經管類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建設與改革研究——基于管理學院《會計學》平臺課程的教學實踐

60.會計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現狀及模式優化

61.會計學國家特色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思考——以嘉興學院會計學專業為例 

62.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創新

63.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64.會計學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的構建——基于新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

65.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學現狀分析及改革設想——基于華中農業大學的實證研究

66.關于法學與會計學的跨學科人才培養研究——兼論法務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67.會計學本科專業建設思考——基于國家標準與國際認證標準導向

68.案例教學在會計學課程中的運用研究 

69.結構化研討方式在MBA《會計學》教學中的應用 

70.對新形勢下會計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的思考 

71.稅制改革背景下會計學專業稅法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72.高等院校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73.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若干問題探討 

74.中國會計學博士點培養方案調查與評價

75.財務管理專業特色探討——與會計學、金融學專業的比較

76.會計學研究的方法論比較 

77.高?!皶媽W”課程實驗教學現狀、問題、對策——基于問卷調查的取證

78.論會計學的雙重學科屬性 

79.經濟管理類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探討

80.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 

81.會計學專業雙學位人才培養的缺陷與對策研究

82.基于職業能力的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完善研究

83.成本會計學和管理會計學的未來展望 

84.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探討與構想——以九江學院會計學院為例 

85.會計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86.論會計市場對會計學發展的影響 

87.會計學研究的方法論比較

88.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以遼寧對外經貿學院會計學專業為例 

89.我國會計學教材建設的優化問題

90.會計發展的和諧:建立廣義會計學的探索

91.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會計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安徽省三本院校為例 

92.基于多媒體輔助的會計學情境教學法設計

93.《基礎會計學》教學方法探討 

94.非會計學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95.會計學專業學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學對策研究——以蘇州理工學院為例 

96.高校教育成本研究的會計學屬性

97.MBA會計學課程建設探討

98.論會計學兩大部類

99.MBA會計學課程教學面臨的六大矛盾分析

100.對高級會計學研究范疇界定的思考

101.經濟類(非會計學)專業會計與財務知識模塊教學改革研究——基于襄樊經濟學院的實踐

102.產權會計學論綱 

103.基于就業能力提升的會計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探索

104.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的質量優化 

105.中外會計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

106.基于核心能力的會計學專業課程體系設計與實踐

107.以就業為導向的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問題與對策——以河北農業大學現代科技學院為例

108.工科院校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的思考 

109.潘序倫會計學教材特點初探 

110.基于ERP平臺的會計學實驗設計 

111.會計學與財務管理專業特色教學研究與實踐

112.論會計學的職業特色及高職會計學教師知識結構的優化

113.高校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材建設思考

114.強化會計學應用性教學的思考 

115.地方本科院校會計學特色專業建設探討  

116.《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建設的實證研究 

117.會計學本科專業實習實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以廣西民族大學會計學專業為例

118.會計學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設置研究

119.會計學專業創業教育實踐教學研究

120.會計學專業實驗課的“點、線、面”教學法

121.美國會計學教育對我國的啟示——基于布里奇波特大學與銅陵學院的對比 

122.會計學本科專業教學內容與課程設置的探討 

123.會計學專業本科生畢業論文的現狀、目標與質量控制 

124.高校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和方法研究 

125.獨立學院(本科)會計學專業課雙語教學情況分析與對策研究

第8篇

關鍵詞:林業院校 工商管理專業 就業

充分就業是國家貨幣政策的四大目標之一,是英國經濟學家J.M.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中提出的,是指在某一工資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獲得了就業機會。充分就業并不等于全部就業或者完全就業,而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失業。但所有的失業均屬于摩擦性的和季節性的。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行,大學生就業日趨成為社會各方關注的焦點。人社部統計“十二五”期間應屆畢業生年平均規模將達到近700萬人,將成為城市新增就業人口的主力軍,就業的總量壓力依舊很大[1]。高校畢業生結構性失業問題變得更加突出。據麥可思公司《2010年度大學就業能力排行榜》調查顯示,工商管理專業是連續三屆失業人數最多的本科專業之一,2010屆本科專業失業量前十位的專業中,工商管理專業排名第六位[2]。作為全國高校中開設最普遍專業之一的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狀況不容樂觀。

一、國內研究現狀

自1996-1998年有關大學生就業方面的學術研究基本上很少。1999年我國高校開始擴大招生規模。從整體上來說,這一時期,我國勞動力整體素質并不高,社會對大學生還有很大的吸納空間,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還不是很嚴峻。2000年以后開始有了對大學生就業工作的研究,隨著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國內學者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關注升溫。主要圍繞就業服務體系的構建以及就業政策的扶持來進行。

在就業服務體系研究方面,國內最早文獻是1993年發表在《南方經濟》第四期的《淺析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和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問題》,文章主要對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形勢下,如何完善和發展勞動就業服務體系,使它更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發表了一些看法。而最早研究“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的文獻是2001年劉和忠的《德國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及啟示》。[3]從2005年開始出現有關“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碩士論文形式的研究文獻 [4][5]。

在大學生就業政策方面的研究,我國學者普遍認為政府在促進大學生就業政策的制定和執行上還存在問題和影響。張秋瑩從政策設計和執行方面談論了我國大學生就業政策低效的原因[6]。楊偉國基于“就業政策矩陣模型”,從就業政策發揮的功能的角度,分別討論了中國促進就業政策的三大支柱:戰略性就業政策、市場性就業政策和保護性就業政策[7]。楊歌舞認為在政府就業政策影響上,就業政策影響大學生就業行為的選擇和就業能力。需求促進政策、供給促進政策、供求匹配促進政策均會影響大學生就業能力和就業機會[8]。劉克鵬認為目前大學生就業政策存在不完善之處,如政策規劃缺乏統一性,可行性不強、評估和監督機制不健全等[9]。陳海林從公共政策供給視角探討了大學生就業政策。張凌云認為需要在規范各行動者的行為和加強就業政策與社會保障政策的統一性上進行制度創新[10]。徐燕認為我國大學生就業政策存在短期性和有限性,執行力度不夠的問題,并從調整產業結構、提高學生就業能力、規范就業市場、健全就業信息體系方面構建了長效機制[11]。

現階段關于大學生就業的研究文獻大多基于宏觀層面進行研究,從學生層面、高校類別、具體專業等研究視角的成果鮮有。本文以西南林業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為例,探討林業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就業現狀及對策。

二、西南林業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就業現狀

西南林業大學(以下簡稱西林)工商管理專業1999年開始招生,屬于二本招生。在林業院校大背景下,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及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畢業后能在工商企業、各級政府、金融機構等單位從事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生產組織管理等方面的各類人才。以下對2009-2012年該校的就業情況進行分析。

西林2009-2012年向社會輸送了262名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近四年該專業畢業生人數出現了下降趨勢,2012年有小幅增加。

圖1 西林工商管理專業09-12年初次就業率和年終就業率

注:數據來源于云南省教育廳

從上圖可以看出西林工商管理專業09-12年初次就業率的一個變動趨勢,年終就業率呈現出先下降后逐年上升的趨勢,初次就業率和年終就業率在2010年為近四年最低。這主要是由經濟發展和就業市場大環境因素導致。

為便于分析林業院校就業現狀,本文選擇云南大學(一本院校)及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三本院校)作為參照進行對比分析(數據來源于云南省教育廳)。

1.初次就業率處于云南省中間水平

圖2 西林、云大、師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09-12年初次就業率對比

注:此數據來源于云南省教育廳學生工作處

從整體情況看,西林工商管理專業近四年的初次就業基本處于中間水平,穩中有升,而一本院校的該專業初次就業率有下降趨勢,三本院校則穩步上升。

2.以云南為主要就業區域

經整理近四年的年終就業統計數據,按生源地情況(省內外)分別統計了就業地區,得到如下數據。

表1 畢業生生源地與就業地

從上表數據看,整體而言,該校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四年來74.78%的畢業生在云南就業,超過云南籍生源的占比約10個百分點。進一步結合生源地情況分析,云南籍畢業生到省外就業的人數非常少,四年僅有10人離開云南就業。而省外生源四年共有35人留在云南就業,由于云南經濟不夠發達就業崗位有限,外省學生擠占了云南就業市場,導致就業壓力加劇。

3.以大中城市為主要就業地

圖3 西林工商管理專業09-12年畢業生就業地

根據09-12年畢業生就業數據分析匯總,該校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領域是大中城市??傮w比例在70%以上,但出現了逐年下降的趨勢,而中小城市的就業人數逐年呈現增長,說明大學生就業開始趨于理性。

4. 以私企為主的就業結構

由下圖可以看出,我校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結構主要以私營企業為主。09-11年人數比例均在一半以上,11年達到最高值62.5%。12年呈現大幅下降。以私營企業為主的就業方向開始分散,就業結構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圖4 西林工商管理專業以私企為主的人數比例

5.自主創業及考研人數較少

自主創業是大學生就業的重要途徑,國家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促進大學生自主創業,從而掀起了我國第四次自創創業的。近四年西南林業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自主創業人數極少。平均每年1人創業成功。

該專業考研升學比例也較低,09年3人,2010-2012年都為2人。

三、西南林業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就業存在的問題

為探尋該校工商管理專業就業存在的問題,筆者就就業期望、就業管理等問題在該專業應屆畢業生中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50份問卷,有效回收48份,問卷整理出如下存在問題。

1.學生缺乏獲取就業信息的主動性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對就業信息很了解的僅4 %;41.6%的畢業生對就業信息了解;超過一半的學生對就業信息不太了解或不了解。學生主動尋求就業信息的意識淡薄,甚至出現“上頭熱,下頭冷”的現象,學校對就業信息的頻繁性與學生對信息獲取的麻木性形成鮮明的對比。

2.學生就業目標不明確

工商管理專業培養從事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生產組織管理等方面的各類人才,但現實經濟社會中,企業的財務崗人員需要財會專業畢業生;人力資源崗位需要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畢業生,行政管理需公共事業管理或文秘等專業畢業生,因此,大部分學生只能在市場營銷崗位尋求就業。通過對西南林業大學應屆畢業生的調查,在未找到工作的畢業生中,尚有47.6%沒有明確的就業目標。

3.學生就業期望值高

影響工資水平的因素很多,如人力資源的供求關系、地區經濟發展程度等。由網上薪酬數據調查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在2011年的平均起薪點是2900元左右。云南等二線城市的勞動力市場薪資狀況,剛進入企業的薪資一般在1500-2000元[13]。而筆者的調查數據顯示(見下圖),73.8%的畢業生對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是2000-3000元。被調查人群中超過半數對薪酬的心理預期偏高,這必然導致一定程度的自愿性失業,或者產生更多的摩擦失業。

4.學校就業指導工作不完善

該校在就業工作中采取措施,加大就業指導和服務力度,設立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建立西南林業大學就業創業實訓基地、贏在協誠大學生創業文化交流中心、昆明創業青年俱樂部為學生就業創業搭建服務平臺,全面做好就業服務工作。但通過問卷調查發現,畢業生們對學校的就業指導看法不一。9.6%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非常實用,能對自己求職成功起重要作用。65.4%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一般、有一定作用。21.3%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沒有太大作用。3.7%的同學對學校的就業指導作用說不清楚。從這個數據顯示結果來看,學校的就業指導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部分同學仍對學校的就業指導存在一些看法。由此看來,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仍存在改進的空間。

四、建議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诋斍暗纳鐣蝿荨I特點,林業院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就業前景不容樂觀,在構建國家、學校、社會全方位的就業扶持體系的前提下,林業高等學校應該從教學培養目標、人才定位方面尋求自己的特色,并從以上基于學生視角的就業調查中得到啟示,進一步做好就業服務工作,為學生畢業就業提供更多的機會。

1.就業指導應貫穿大學教育始終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大多是在高年級中進行,但就業理念應該從低年級開始抓起,從學生入校的專業教育開始就應該具有就業引導的意識,從培養方案的制定、動手能力的培養、綜合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加大就業指導的力度,一方面可以通過盡早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幫助學生探索自我,分析專業出路,了解職業空間,另一方面將職業指導滲透入各門專業課程中,任課老師結合專業課程教學,做好職業規劃指導。

2.培養學生主動尋求就業信息的意識

目前許多高校都是通過網絡、飛信或qq進行就業需求信息的,而如前分析,目前的現狀是學校信息密集而學生視而不見,信息越密集,學生越過濾各種有用信息,因此,應該加大學生對就業信息獲取的主動性教育,變被動接納信息為主動尋求信息。當然,意識培養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其教育應滲透到各項學習和生活當中。

3.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機制,將選拔與培養相互滲透

用人單位如果僅通過面試和簡歷選拔人才,可能導致對招聘人才的不滿意,從而導致學生暫時性失業,而學生僅通過招聘宣講了解企業,也可能導致后期人才流動的普遍性,繼而產生較多的摩擦失業。因此,如果建立校企合作的新機制,將企業盡早引入學校,通過實踐活動、競賽活動、論文指導、獎學金設立等多種形式使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同時,邀請用人單位進行求職前的模擬面試,既可以使企業做到早選苗、早培養,對學生有更多的了解,又可以使學生了解更多的企業信息和企業文化,提高對企業的認可度,提高初次就業的比例,更減少后期的摩擦失業。

4.加強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調整就業心態

就業過程是從職業理想走向社會現實的轉變過程,但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不少學生難免出現患得患失、急躁焦慮、自卑自棄等異常的求職心理,從而影響畢業生順利就業。因此,學校可以通過心理輔導,幫助學生合理調整就業期望值,制定一個相對明確、合理的求職方向和目標。

參考文獻:

[1]郗杰英.當代中國青年就業創業研究報告[D].北京:現代出版社,2010

[2]陳光金、李偉.2010年學生就業藍皮書麥可思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3]劉和忠.德國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及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01,28(5):42-45

[4]吳薇.生涯發展理念下大學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的構建[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5

[5]鄔紅波.寧波、香港地區大學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運行機制的比較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6]張秋瑩.大學生就業政策低效原因及對策探析[J].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2,14(4):43-46

[7]楊偉國.中國就業促進政策的三大支柱[J]新視野,2008,(2):18-20

[8]楊歌舞.就業政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研究[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08

[9]劉克鵬.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政策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向導,2012,(8):78,121

[10]陳海林.公共政策供給視角下的大學生就業政策分析[J].決策與信息.2012下,(7):28-29

第9篇

關鍵詞:首爾;歷史文化遺址;數據庫

Abstract: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is glorious, we tend to forget to tak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serv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Therefore, rapid urban development caused many ruins destroyed or disappeared. Korea implemented an investigation project with a theme of resurgence of historical cities. Taking as an example for protect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s,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of exploration and investigation, the project will make plans for basic surface and its distribu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s.

Key words:Soul ;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uins ; database

中圖分類號: TU-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6)-03- 74(5)

1 緒論

現代城市的面貌一般表現為高度的人口密度和高層密集的大廈。首爾的急劇城市化縮短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歷程,這也造成了忽略歷史價值的問題。這種現象不僅在韓國的首都,在其他國家的各個城市中也不斷地出現, 只不過是發生時間的不同而已。20世紀前后,韓國與中國在城市發展方面都經歷了東亞近代化。作為歷史城市首爾和北京,怎樣面對與解決城市開發與歷史文化保存方面的問題,對此有深入探討的必要。

自從史前時期以來,首爾作為政治社會文化的中心,具有歷史的場所性。百濟的都城尉禮城,高麗時期的南京,朝鮮的漢陽,日本帝國主義時期的都城,現在的首爾,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演變。如今雖然城市的發展很輝煌,但我們往往忽略了歷史文化保存方面的問題,急速的城市開發導致了許多遺址的損壞或消失。近期韓國開展了以復活歷史城市為主題的調查項目,對于保護并保存歷史文化賦予很高的價值,首爾市政府進行了許多有關文化遺址發掘調查方面的研究。

在歷史城市內,開發、保存與發掘歷史文化遺產是緊密連在一起的。開發商在歷史城市中心開發之前,首先應按照方案指標施行調查。調查時如發現遺址,必須采取保存處理方法。

2015年以來,在首爾全境內,不管政府還是私人機構,依據方案指標,調查和考察過程中發現了許多歷史遺址。我們大量地累積這些考察結果,作為以后其他研究的基礎資料。但很多項目只停留于調查的結果,并沒有進一步發展。也就是說發掘的遺址應該怎么活用,與城市開發起著怎樣的連接關系等根本性問題沒有詳細說明。筆者以為非常有必要查閱開發地區的相關資料,以調查與發掘結果為基礎,制作基礎圖面及提供文化遺址分布圖。這樣可以給開發商提供事先進行調查的依據,還可為以后的研究提供基礎材料。

2 與城市開發相關的歷史文化遺址問題

2.1 隨著城市開發而引發的矛盾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及調查的法律規定:“建設工地面積為3萬平方米以上的情況”、“文化遺產存在的可能性大的建設工地”,必須實行義務指標調查。被認為存在文化遺產遺存地區,文化遺產廳廳長可以給建設工程的執行者命令,讓他們依據歷史文化遺產的發掘調查結果,采取保存文化遺產的措施。開發商受文化遺產保護法的制約,文化遺址得到最低限度的保護。在地區開發的建設工程中,發掘調查時發生的所有費用包括耗時折算費用,皆由發展商承擔。①

城市規劃初期,韓國鐘路1街的lumiere②建設工程,是四大門內開發計劃的一個轉折點,也是發掘遺址價值的轉折點。由此,首爾市政府對歷史文化遺產有了新的關注。

這個地方是朝鮮時期的胡同,也是市廛行廊③。它被證實為構成朝鮮時期漢陽的城市組織之后,成了話題焦點。這就給大家提供了在首爾市中心能看到歷史記錄的可能性。迄今為止,我們雖然發現了很多重要的遺址,但因沒有積極地形成把它保存下來的方案,所以很多遺址被開發后覆蓋再開發,這種錯誤行為我們不能再犯。文化遺產的保存與地區開發之間始終存在矛盾,遺址被發掘后,主張開發的一方和保存遺址的一方之間還經常發生。由于出現這種情況,工程或是中斷,或是無期限延長。這是由于執行公司要承擔發掘調查所耗費的時間及所有費用,同時包括管理發掘遺址的費用所引起的。

最近,文化遺產廳通過Hanul文化遺產研究院實施了首爾鐘路孔坪洞的發掘調查,發現了朝鮮前期到日本帝國主義時期以胡同為中心的一個住宅的變化遺址。執行公司(citycore)和施工公司(posco)表示要在這里建設綜合大樓,并且在大樓的1層維持古老胡同原有的路線,體現其歷史性意義。這表明首爾市政府在開發首爾市中心的同時,也在文化遺址保存方面傾注了努力。

2.2 指標調查及發掘調查的現狀與課題

已發掘調查的遺址提醒我們,祖先們的生活記錄依然存在。但調查量的增加,提醒我們對以后的管理方案或行政處理應該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發掘調查過程按照《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及調查的法律》,通過發掘調查及步驟規定細節事項。調查機關應向相應部門申請發掘許可證,提交承擔委任書的行政處理文件。在發掘過程中,重要遺址及遺物出土后需要綜合性檢討,舉行專家檢討會議。通過前面所述的一連串過程,結束調查后做成報告書提交委托調查建設工程的執行者。并且明示“文化遺產廳廳長為了學術研究或公共目的,可以通過文化遺產地理信息系統網絡把發掘調查報告書予以公開”。調查機關在發掘調查報告書的封面上寫上“為了學術或者公共的目的,同意公開發掘調查報告”,作為標識。這也作為發掘調查的結果做成報告書提交。但對全部內容的調查是按照調查機關的意思,資料的共享是有選擇性的。

首爾地區的發掘及遺址調查是由大學的研究所、博物館、私人機構等多種機關實行的?,F在相應的機關沒有提供資料共享,因此,調查結果不得不偏向于某個地區。由于各機關保存的資料不同,因此不能科學有效地使用資料,以致已累積的調查記錄有可能出現偏差。雖然有幾個機關已經調查完了,但我們需要的是統一的管理體系。發掘調查其本身具有很大的意義,但我們不能只滿足于調查結果,更需要的是提高保存文化遺產價值的資料,對使用方案進行深入的研究。

3 制作歷史文化遺址數據庫的基礎圖面(案例)④

3.1 構建圖面的方法

管理首爾市全境資料需要整理許多數據,但首先要考慮把資料數據化后,什么體系是最合理最有效的升級方法。要考慮以什么為基準分類、組合、才能更好的將資料有效地活用。既要做到瀏覽資料容易,又要可讀性好。

集團化的最基本單位簡單分為辦公樓和行政區。但本文認為,幾個發掘調查的案例,應該由首爾市統合行政部門來管理。本文把首爾地區看作是一個對象做了新的基準。按網格方式分為橫30間,豎31間,一間的大小為750m×1000m。x軸和y軸分別標號,并以同樣的面積分區域。

制作圖面的依據是現在的首爾市土地平面圖和古地圖、1912年的地籍原圖、現場實測照片、調查內容、古文獻資料等。重疊遺址圖、過去和現在的地圖來增加了視覺上的效果。

3.2 制作基礎圖面

3.2.1 制作文化遺址分布圖

古地圖大部分是朝鮮時期的,因此以漢陽為中心的地圖比較多。

所以對于現在首爾行政范圍的全體掌管和處理存在一定的限制,并且實現不了準確的測量,只能大概的掌握位置。準確的位置是由以實地測量制作成的1912年的地籍原圖來界定的。通過18世紀都城大地圖,可以掌握古路和水路,尋找衙門和其他主要設施。在與現在的土地平面圖重疊后,突出遺址的位置和領域。這樣可以預測以后將要開發的文化遺址的分布,對發掘調查具有更大的意義。

3.2.2 調查現狀分布圖

X26-Y15區域現在是景福宮前面的光化門廣場。朝鮮時期相當于六曹街⑤。它在朝鮮時期也跟現在一樣是個中心地帶。它以宮殿為中心,連接社稷和宗廟,并且密集了中央最高的官府。因為這個地區具有特殊的意義,因此對主要設施及尋找水路的痕跡進行了多次的指標調查及發掘調查。例如首爾清津地區指標及發掘調查⑥、首爾光化門廣場指標調查⑦等。在現在的土地平面圖上標識的古路、水路、衙門的位置,是根據18世紀都城大地圖推斷出來后,給合光化門外諸官衙實測平面圖而推導出來的。光化門外諸官衙實測平面圖描述了六曹街的主要設施?,F有的土地平面圖是通過世宗路畫幅制成的,所以可以預測未開發的周邊建筑的地底下所埋葬的歷史遺物的痕跡。

為了掌握現狀,本文結合現有資源制作了一個可視性圖板,我們可以詳細觀察各個項目中被發掘的遺址,從而更多地了解文化遺址的連接性。

本研究不僅重疊了既存的不同年代的地圖資料,并且通過圖面中不同的面和線的色彩劃分,從而標識出不同的調查方法和發掘遺跡的時期,為遺址的保護提供了幫助。因為首爾具有幾個時代的不同歷史層面,因此將發掘調查的多種層面僅僅只表現在一張圖紙上是不夠的。所以通過綜合的方法,將指標調查、勘察調查和發掘調查中正在進行的項目標在現有的地籍圖上,這樣無需考慮遺跡是否存在,就可以明確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的調查現狀,并且為以后確定調查順序時,提供有用的資料。

4 結論

其實我們對歷史文化留有一份關心的話,會發現城市開發與文化遺址保存之間存在著相互矛盾。過去人們只注重城市的發展,不重視文化遺址的保護。但現在我們要為文化遺址制定最佳保存方案。本文是以文化遺產的保存方法為前提,根據歷史文化遺址資料提供基礎圖面。文化遺址分布圖可以為開發商和施工商提供最基礎的信息。調查現狀圖雖然不是專業科研機構調查后得出的,但它是一個整體的視覺資料。城市的開發與發掘調查告訴我們,過去的歷史應與現代的生活共存,也啟發我們要對文化遺址進行保護。有效地積極管理并活用累積的歷史資料及已出土的遺跡、遺址,是我們日后首要的研究課題。

注釋:

①參見196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由于公私工程處于危險處境的文化遺產保存的相關規定》。日本、英國、法國等國,文化遺產發掘費用由開發商(機關)承擔的,獨立承擔并且建筑總面積為264O以下的建筑工程(地基面積792O以下)或一些小規模工程,發掘費用由國家支援。

②在首爾鐘路區中路19(鐘路1街24)的寫字樓大廈。

③市廛起到王室、官廳、漢陽都城百姓的糧食、棉布、綢緞、木材等生活日用品及向中國采購貢品的作用。

④根據首爾學研究所“首爾地區歷史文化遺址中長期發掘調查的基礎計劃”中的部分內容構成。

⑤六曹街是1395年建成的。除了六曹以外,還聚集了議政府,司憲府等。六曹的構成是吏曹,戶曹,禮曹,兵曹,刑曹,工曹。

進入朝鮮王朝后,太祖3年(1394年)漢陽定為首府,同年9月以鄭道傳為首的權仲和、沈德符、金溱、李稷等前往漢陽計劃設置宗廟、社稷、宮殿、官府、市街等場所。估計當時六曹街也應該計劃在內。???,《關于朝鮮時期漢陽的六曹街的研究》, 延世大學碩士論文;???, 《關于漢城府衙門的選址變化與構成空間的研究-從1865年到1910年為中心》, 漢陽大學碩士論文。

第10篇

步入21世紀以來,職業技術已成為我國教育的主流形式之一,而經濟管理類專業的職業技術教育也在這一教育領域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多數職業技術學院都開設了經濟類管理專業。目前,教育界在理論上對理工類專業的職業技術教育研究較多,對經濟類管理專業的職業技術教育研究較少,因此有必要加強對經濟管理類專業的職業技術教育的研究。

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備了一定的理論知識,能熟練運用經濟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決經濟管理中的實際問題的應用型人才,以適應企業對一線操作人員和中基層管理人才的需要,并為企業提供高級管理人才的后備力量。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教育因其專業特色,對實踐性教學環節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但目前的教學實踐中,這類專業的實踐性教學多流于形式,容易使得該專業培養畢業生偏離教育的目標。

一、脫離真實的職業環境對經濟管理類專業的不利影響

目前我國高職教育的改革目前尚處于初級階段,改革不系統、不深入。畢業論文高職經濟管理類教育的改革起步更晚,以前我國對高職高專教育工科類人才的培養研究較多,但對文科類特別是經濟管理類人才的培養研究較少,往往辦成了本科壓縮型。與工科類人才的培養模式比較,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顯得非常薄弱,特別是沒有與工商企業建立緊密的聯系,因而使得經濟管理類專業的高職教育與其培養目標仍存在偏差。

二、校企合作是解決教學與職業環境相脫離的最佳途徑

加強與企業的聯系,與企業進行不同形式、不同層次,不同特色的合作,實現教育資源的有償互享,碩士論文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的高等職業教育提供真實的職業環境,是實現其教育目標的最好選擇。

1.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學??梢郧罢靶缘亓私馍鐣θ瞬诺男枨?,包括需求的種類、結構、以及各類人才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素質結構的變化,掌握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規律,以適時地調整專業教學計劃,設置新的專業,培養更加適用的人才。

2.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可以有效地整合社會教育資源。目前我國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起步較晚,教育資源短缺,具體表現在"雙師型"教師少,實驗實習場所緊張,科研資金不夠等?,F代企業,積累了大量的生產、建設、經營、管理技術人才。他們可以為企業職業教育所用,而且通常不需要辦理復雜的手續。學校與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可以將學校的科研理論優勢與企業的資金優勢、生產優勢、管理實踐優勢相互結合,提高老師的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緩解學校實驗實習場所緊張,科研資金不夠的矛盾,又能為企業及時輸送適用性人才。

3.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可以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職業環境。我們強調職業教育的技術技能性特色,而參與整個企業的運作過程是學生實訓、實習的最好機會,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具體崗位,這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和學習,綜合運用專業知識解決采購、生產、銷售、財務會計、人力資源管理、投資等環節中的具體問題,以及解決現場突發性問題,培養應變能力和一定的操作技能,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民族精神,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等等。

三、經濟管理類高職教育進行校企合作的方式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種利用學校與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各自的優勢,把以課堂傳授間接知識為主的教育環境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和能力為主的生產現場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培養適合行業、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目前,在理論界已被普遍認同為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必然選擇。在培養經濟管理類專業的高職教育中,可以開發出多層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

1.建立契約式實訓基地。校企雙方通過契約的方式約定,在企業建立實習基地,建立專業專家指導委員會和實習指導委員會。醫學論文聘請行業(企業)的專家、高級技師等為實習指導委員會成員,與企業簽訂專業實習協議,由企業定期向學生提供實習場所、設施和機會,學校定期向企業輸送優秀人才。這種形式由于實現了學校與企業緊密結合,使學生的一部分實習成果直接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為企業創造了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教育成本。同時在解決學生實習問題的同時,也解決了部分學生的就業問題。

2.采取員工培訓的方式。采用這種方式與學校聯合的一般為大企業,校企雙方通過簽定聯合辦學的契約,利用各自的資源優勢,共同培養高等職業技術人才。這是一種校企雙方之間較深層次的合作,學校為企業員工進行中專、大專、本科層次的學歷教育或高層次的專項管理培訓等。

第11篇

關鍵詞 :證券公司 DEA 效率 冗余率

引言

效率是經濟學研究的重點問題之一,效率最大化也是證券公司經營管理過程中所追求的目標之一,證券公司經營效率的高低不僅集中體現了自身競爭力大小,同時也反映了一個國家資本市場的發展狀況。隨著證券市場的全面開放、金融行業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證券業的競爭環境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與國際知名證券公司相比,我國的證券公司在資本實力、業務范圍、風險意識、創新能力、員工結構等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基于此,對證券公司的效率進行計算和分析顯得尤為重要。

運用DEA方法測量公司的效率,在我國金融機構中運用相對較晚,起初多用于對銀行效率的測度,后發展到證券和保險領域。張健華(2003)應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數對我國三大類共51家銀行自1997-2001年的效率變化情況進行了橫向和縱向分析。朱南和劉一(2008)應用DEA方法對2005和2006兩年中國42家證券公司的經營效率進行了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分析。李慧(2009)、劉彥(2010)運用DEA方法,以不同投入和產出指標分別對2008年國內39家、102家證券公司的經營效率進行了研究,得出目前國內證券公司整體效率低下,存在內部資源配置能力較低或規模無效率的狀況。

實證方法及模型選取

數據包絡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簡稱 DEA,主要應用兩種模型,即CCR模型和BCC模型。由于CCR模型規模收益不變的前提是所有DMU都以最優規模運行時才合理,但證券公司在經濟市場中受不完全競爭、資源約束等各方面條件的影響,并非都能夠在最優規模下運行,故在BCC模型下的效率度量更能夠有效地反映實際效果。另外,Lovell(1993)曾建議,如果生產者需要滿足市場的需求,同時假如能夠自由地調整投入量,宜采用“投入導向”的模型。證券公司屬于此類型,故本文使用的均是“投入導向”的模型進行生產效率分析。

BCC模型基于CCR模型,從效率度量中分離出規模效率(Scale Efficiency, SE),求解另一個效率值——純技術效率(Pure technology efficiency,PTE)。構造VRS情況下的效率度量模型,假設有N個證券公司作為決策單元(DMU),每個證券公司使用I種投入生產O種產出。第i個證券公司的投入向量和產出向量分別用xi、yi表示,則所有證券公司的投入矩陣X和產出矩陣Y分別為I×N和O×N階。

在CCR模型中加入凸性約束條件N1`λ=1即可,N1為N ×1階單位向量:

(1)

其中θ為純量,即為第i家證券公司的效率值,滿足0≤θ≤1,且當θ=1時表示該證券公司位于效率前沿面上,是技術有效的。λ是N ×1階常數向量。

對于同一DMU來說,如果CRS和VRS下得出的效率值不一致,則說明存在規模上的無效率,兩者存在以下關系:

TE=PTE×SE (2)

對于以上規模效率的度量仍存在不足,若證券公司本身規模無效,則不能判斷該公司是在規模收益遞增還是遞減區域運行,這樣規模效率分析就無法體現其價值。如果在式(1)中將N1`λ=1替換為N1`λ≤1,得到另外一個規模報酬非增(NIRS)的情形,判斷NIRS與VRS情形下的技術效率是否相等,若相等,則說明DMU在規模效益遞減區域運行;若不等,則說明DMU在規模效益遞增區域運行,便解決了不足。

實證分析

(一)樣本選擇

樣本選取主要依據2008-2010年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經營狀況綜合排名,按每年排名所用七大類財務指標進行篩選,取三年七項指標均位于中位數以上的公司,按同質性原則,排除不符合要求和數據缺失的樣本,最后選取30家證券公司作為分析樣本。數據均取自于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上公布的協會會員的年度財務報告,數據來源可靠性較強。樣本公司與協會每年度公布的綜合排名基本吻合,能夠有代表性地反映出2008-2010年間我國證券公司的整體經營狀況。

(二)投入產出指標的選擇

首先,根據傳統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勞動要素和資本要素兩方面,將投入指標細化為員工人數、注冊資本金以及資本投入(營業支出-員工薪酬-營業稅金及附加)。其次,考慮到要反映出證券公司的綜合生產經營狀況,故選取營業總收入作為產出指標,能比較綜合地反映其經紀、承銷、自營和受托資產管理等業務的經營狀況。

此外,DEA方法在投入產出指標的選取上有數量的限制。按照經驗法則(Rule of thumb),DMU數量至少應是投入與產出指標數量之和的2倍,否則會降低DEA方法的解釋力度。本文選取3項投入、1項產出指標和30家證券公司作為DMU,滿足經驗法則的要求。

(三)實證結果及分析

1.證券公司效率分析。由DEAP2.0軟件計算所得證券公司三年的TE、PTE、SE以及NIRS數據可知(見表1),TE處于有效狀態的證券公司2008年2家、2009年4家、2010年3家,三年期間處于技術有效率狀態的公司并不穩定;純技術有效的證券公司2008年9家、2009年10家、2010年7家,其中有6家證券公司三年始終處于純技術有效率狀態;在SE方面,處于相對規模效率有效的證券公司逐年減少,整體SE處于下降狀態,在經營規模方面應做出適當調整。

綜合上述三年各項指標可發現,受金融危機影響,我國證券市場波動較大,證券公司的經營效率處于不理想的狀態,達到相對技術有效的公司占比較少,三年分別為6.67%、13.33%、10.00%,可見在此階段公司將資源有效轉化為服務和收益的能力處于較低水平,需在今后經營中加以提高。

為避免單純測度TE的片面性,本文分析TE分解后的PTE和SE。從PTE來看,達到相對有效的公司占比分別為2008年30.00%、2009年33.33%、2010年23.33%,三年始終為純技術有效的公司占比20.00%,與TE相比略高,但仍顯現出證券公司低水平的PTE,且有逐漸降低趨勢,證券公司的內部管理、行業技術以及經營服務水平有待改善和提升;由TE和PTE所反映的數據來看,技術無效率的公司中部分存在純技術有效率,說明這些公司的技術無效率主要原因來自于規模無效率;SE有效的公司占比2008年16.67%、2009年13.33%、2010年10.00%,逐年減少,反映出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內部分證券公司規模損失逐漸增大;三年中各證券公司NIRS的變化,其中處于規模報酬遞增狀態(IRS)的公司占比2008年為76.67%、2009年76.67%,2010年86.67%,與SE的變化不同,NIRS的變化呈現出良好的態勢,公司整體呈現出良好的規模收益狀態。在金融危機期間各證券公司除調整自身經營和管理的不足以度過危機外,也在不斷進行技術改革和創新,或在原有固定業務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創新業務,或將原有不能增加SE的舊業務淘汰換成新業務,力求加強自身在金融市場的競爭能力。

2.投入冗余對比分析。由DEAP2.0計算出的每個投入變量的冗余可計算出2008-2010年30家樣本公司所對應的投入冗余率。結果表明,員工人數投入冗余始終處于較低水平,說明證券公司對員工的配置利用整體良好。三年中存在員工冗余的公司均為2家,且僅國信證券一家始終存在員工投入冗余,但由數據可看出,國信證券的員工冗余率逐年減少。

三項投入指標中,注冊資本金冗余率水平最高,2008年存在冗余的公司有11家,在無效率公司中占比39.29%,2009年8家,占比30.77%,2010年17家,占比62.96%,呈增長態勢且變化比較大。

以國信證券為例,國信證券連續三年都存在注冊資本投入冗余,且冗余率在三年中均為最高,2010年竟超過50%,但其三年來注冊資本均為70億,并未變更增長,故可反映出其注冊資本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再以方正證券為例,該公司2008、2009兩年投入冗余均為0,而2010年注冊資本金冗余率高達41.15%,觀其原始數據發現,自2010年公司注冊資本由原來的16.54億增加為46億,但公司的資金需求以及技術進步對資本的利用并沒有與注冊資本的增加同步,故體現出資源利用效率的不足。

資本投入方面,2008年存在冗余的公司有10家,占無效率公司比例35.71%,2009年7家,占比26.92%,2010年3家,占比11.11%。可看出資本投入冗余逐年減少,對應原始數據,各公司資本投入每年基本都在增長,可反映出證券公司對后期資本投入的利用水平在逐漸提升。

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研究結論

2008至2010年間30家證券公司在TE、PTE、SE上都處于較低水平,其中TE表現最不理想,僅有少數幾家公司能夠達到技術有效率,SE逐年遞減,只有PTE相對處于較好水平,但能夠達到純技術有效率的公司較少且不穩定。這說明證券公司在資源配置、資本使用、技術應用和改進、業務創新及規模經營等方面存在不足,風險意識較弱,對外界依賴性過強。由投入冗余分析結果來看,目前證券公司呈無效率狀態的主要原因在于不能充分利用資源,這就要求公司提高技術在資源利用中的滲透能力,更加合理地配置資源,在業務方面進行相應的創新以發掘新的利潤增長點。

(二)政策建議

調整盈利模式,加強業務創新。證券公司需改變以往單一的業務模式,積極開展新業務,加大研發的投入,提高技術在資源利用中的的合理滲透,擺脫盈利過分依賴外部環境和市場行情的困境。

提高風險控制水平,建立完善的內控體系。我國諸多證券公司的內控體系問題較大,風險控制能力薄弱,應著力提高整體的風險控制意識,優化資產、資本結構,建立適合自己的風險控制體系和預警體系。

重視人才培養,完善長效激勵機制。專業人才是證券公司經營效率提高的關鍵因素,一方面,應注重核心骨干隊伍的穩定,減少人才外流;另一方面,要重視對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及目標管理,保障優秀人才發展通道的暢通。

參考文獻:

1.張健華.我國商業銀行效率研究的DEA方法及1997-2001年效率的實證分析[J].金融研究,2003(3)

2.朱南,劉一.中國證券公司生產效率的數據包絡分析[J].金融研究,2008(11)

3.程可勝.中國證券公司效率的實證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09(8)

4.李慧.我國證券公司經營效率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09

5.劉彥.我國證券公司經營效率研究[D].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10

6.Timothy J.Coelli.效率與生產率分析引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7.常勛.國際會計[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第12篇

【關鍵詞】會計師 財務審慎

一、公司組織結構方面的問題

(1)歷史沿革和出資、驗資。公司的注冊資本足額繳納、主要資產不存在重大權屬糾紛是IPO的前提條件。但是很多公司在設立、發展過程中,很可能存在歷史沿革、出資、增資等方面的問題。歷史沿革問題主要集中在民營企業摘紅帽和國有股權退出手續不完善。出資和驗資問題可能包括資產重復出資、虛假出資(資金繞一圈后掛賬往來款)、出資后抽資、委托出資、用作出資的資產權屬未過戶、債轉股、無形資產出資比例不符要求、用作出資的無形資產未被認定為高新技術成果或屬于股東的職務發明(職務發明應屬于公司資產)、用作出資的資產未經評估或評估價值偏離市場價值、評估報告有效期已超過1年、進口實物資產未經海關商檢、虛構資產投入、以他人資產冒充投入、登記資本和賬面實收資本不一致、未有驗資報告、驗資報告反映的內容和實收資本入賬情況不相符等。

審慎調查的第一步,往往需要取得完整的企業工商登記資料,對照入賬記錄,從出資者、出資金額、出資方式和出資時間等角度進行全方位比對,以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對于發現的出資不實的問題,會計師需要及時提醒公司股東補足出資。

(2)股權清晰。在實踐案例中,工會(職工持股會)持股和委托持股(掛名股東)是企業股權不清晰的兩種常見情形。

根據民政部《關于暫停對企業內部職工持股會進行社團法人登記的函》的精神,證監會法律部在《關于職工持股會及工會能否作為上市公司股東的復函》(法律部[2000]24號)中明確指出:“職工持股會不能成為公司的股東?!币虼?,企業如果存在工會(職工持股會)持股的情況,應當予以轉讓清理,否則將構成IPO申請的實質。

《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第九條規定:“股東或者發起人必須以自己的名義出資?!庇纱?,企業如果存在委托持股(掛名股東)的情況,也應當予以清理規范。如果會計師在調查過程中注意到公司存在工會持股和委托持股的情況,應該和公司及時溝通,建議公司盡快予以清理規范。

二、公司經營方面的問題

(1)主業清晰且最近3年無變化?!妒状喂_發行股票并上市首發辦法》(以下簡稱《首發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發行人最近3年內主營業務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該項規定包括三層意思,一是主營業務未發生變更,二是高級管理人員未發生重大變化,三是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這三項工作一般系券商和律師的職責,會計師可通過審閱營業收入明細賬、取得近兩三年的高管人員清單和查詢工商登記資料予以粗略地了解。但有一點需要特別關注的,也是與會計師的職責相關的,那就是重大資產重組。

(2)關聯交易和同業競爭。《首發辦法》第十九條規定:“發行人的業務獨立。發行人的業務應當獨立于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間不得有同業競爭或者顯失公平的關聯交易。”第三十二條規定:“發行人應完整披露關聯方關系并按重要性原則恰當披露關聯交易。關聯交易價格公允,不存在通過關聯交易操縱利潤的情形?!?/p>

回顧歷史,證監會認為,不公允的關聯交易是大股東侵占上市公司利益、操縱上市公司利潤的重要手段之一,證監會曾經規定關聯交易的比例不得超過30%。目前執行的《首發辦法》未對發行人的關聯交易提出硬性的比例要求,而是對發行人提出了更加嚴格的披露要求,由投資者根據披露的信息作出投資決策。

三、公司財務方面的問題

(1)業績預估。《首發辦法》對申請IPO企業的盈利能力作出了規定,其基本要求是: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調查階段公司提供的財務報表,可能是經過其他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報表,也可能是未經審計的報表。需要會計師考慮主要調整事項后,做出一個合理的業績預估。預估的財務數據,是審慎調查結論的一個重要結果。

(2)資產質量情況?!妒装l辦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發行人資產質量良好,資產負債結構合理,盈利能力較強,現金流量正常?!痹擁椧幎ㄉ婕八膫€方面需要會計師重點關注。

首先,資產質量良好,即不良資產較少。從會計師的角度,一般從會計賬簿開始入手,關注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賬齡較長的應收款項、貨齡較長的存貨、無投資回報的股權投資、停建的在建工程、掛賬攤銷的長短期待攤費用。其次,資產負債結構合理。對于“重資產”企業的財務安全更為重要。實務中,會計師需要把握好兩點,一是資產負債率盡量不要超過70%,二是流動負債占負債總額比例不宜過高。這兩點如果同時具備的話,往往預示著公司的財務風險是比較高的。再次,盈利能力較強。這毋庸置疑,盈利能力是企業發展的基石,同時《首發辦法》對企業的盈利指標規定了硬指標。綜上,簡單分析了會計師在財務審慎調查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并提出了應對方法。實際工作中,企業的情況千變萬化,行業不同、規模不同、歷史不同都會影響會計師的審慎調查工作。我們需要在工作中,從實際出發,根據企業的情況具體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結論。

參考文獻

[1]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中國證券報. 2006.05.18.

[2]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中國財經審計法規選編.2006.01.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白县| 淮北市| 东台市| 卫辉市| 桦甸市| 永德县| 淅川县| 大厂| 温州市| 深水埗区| 曲麻莱县| 平远县| 忻州市| 南安市| 浪卡子县| 沙河市| 兰考县| 周至县| 大竹县| 浑源县| 阜宁县| 德惠市| 垣曲县| 金沙县| 图木舒克市| 尼勒克县| 营山县| 博乐市| 屯门区| 神木县| 肇庆市| 西盟| 平昌县| 新邵县| 田东县| 新乡市| 亚东县| 内乡县| 江都市| 自贡市| 吕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