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30 15:14:1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農村電子商務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目前,電子商務在農業發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已經被人們廣泛認可。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電子商務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經歷著快速的發展。但總體來看,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遠遠滯后于全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我們可以從政治、經濟、文化和技術四個方面對農村發展電子商務的條件進行分析,從而更好地理解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規律。
1.政治方面
我國政府一直對“三農問題”高度關注,“十二五”計劃中明確提出要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前各級政府對于農村發展電子商務是持鼓勵態度的。很多地方政府都在積極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將農村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信息資源開發等工作納入“村村通工程”。隨著農業信息化建設和農村互聯網工程建設的完善,電子商務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和市場。
2.經濟方面
我國經濟雖然處于平穩增長的時期,但城鄉差距擴大已是不爭的事實。農村建設投資遠落后于城市建設投資,從而導致農村基礎設施落后。目前我國很多地區的農村經濟基礎依然較差,其現有的網絡通信設施很難滿足日新月異的電子商務發展要求,加上農村地區本身對于人才的吸引力小,因此缺乏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到電子商務的建設和日常運作中。另外,農業生產的周期一般較長,與其他商品的流通周期相比較低,因此更需要一定的資金去支持日常的生產運作。這些因素在某些方面正制約著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3.文化方面
我國有著深厚的農業文明背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模式長期支配著農民的生產和生活,傳統觀念的束縛導致農民不容易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特別是有些基層農村干部對于電子商務的認識較為落后,這就直接影響到這一事業在基層地區的發展。加上長期以來,農村地區的教育水平較落后,農民的科學文化水平較低,他們對于網絡、電子商務這些新興事物接觸得晚且機會較少。這些“先天不足”就使得電子商務在農村的發展有了一定的障礙。
4.技術方面
正是由于我國農村地區落后的教育水平導致農民文化水平較低,所以掌握基本網絡技術的農民相對較少。農村地區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也一直不到位,開展電子商務所要求的基本技術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都不具備。相較于城市地區各類發達的互聯網公司和物流公司,農村地區在這些方面存在著很大的缺陷。另外,我國目前雖然已經建立了大量的農村電子商務網站,但是這些網站的技術性和專業性較低,實用性就大打折扣。每年大量的IT人才流入各大商品銷售平臺,而進入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的人才卻只有很少一部分,這也十分不利于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綜上我們可以看出,目前我國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大環境還是較為寬松的,政府也在努力加大對農村的投資力度。但是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在我國農村要開展好電子商務這一事業,需要綜合各方面因素,統籌兼顧,才能走出符合我國農村自身特點的電子商務道路。
二、社會學視角下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從社會學角度看,在農村發展電子商務這一行為既是農民自己作出的選擇,又是整個社會對于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的期待。因此,我們可以用社會選擇這一理論來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社會選擇理論指的是將社會成員的偏好集結成為群(社會)的偏好。例如,投票選舉、市場機制等。從形式上看,社會選擇是典型的群決策問題,但從更深的層次分析,社會選擇理論研究的是“個人價值與社會選擇之間的沖突與一致性的條件”。正是由于在農村地區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關注到電子商務這一新興事物,使得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獲得了全社會的關注。也正是由于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電子商務事業中,才使得互聯網經濟極大地增長,從而獲得了人們的關注。首先,我國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過程中應該采取政府主導的模式。這是由我國的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決定的。只有明確了政府的領導,才能統籌各部門和各種有利條件進行有機地結合。政府要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扶持力度,從資金、人才、政策等各方面給予支持。其次,加強農村電子商務的宣傳力度,在基層設立一定的獎勵政策,鼓勵更多的農民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缺乏了解的農民嘗試。另外,要加大對于基層領導干部的培訓,讓他們成為農村電子商務事業建設的“排頭兵”。再次,政府應予以一定的優惠政策鼓勵互聯網公司和物流公司將業務范圍更多地拓展到農村。這樣既方便農業產品的運輸和流通,也為這些公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地方政府可以與一些互聯網公司合作,加強對農民電商技術的培訓和指導,讓他們從根本上掌握電子商務的相關技術和理念,使得他們在實踐中由被動發展變成主動投資。最后,要完善農村電子商務的相關法律和政策。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特點,制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具體細則。只有在完善的法律體系和良好的政策氛圍里,農村電子商務才能順利健康地發展。
三、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