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30 07:40:3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選礦廠安全環保,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礦山;開拓運輸;可行性研究;方案比較;綜合經濟效益
Abstract: Mine development and transportation schemes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ine, is an important work of preliminary feasibility studies of mine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by comparing the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transportation of ore, scheme is determined, which provides a reliable basis for mine construction.
Keywords: mine; development and transportation; feasibility study; project; comprehensive economic benefits
中圖分類號:TD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前言
白馬鐵礦是攀鋼集團所屬的大型礦山,是攀鋼主要的后備原料供應基地。攀鋼原有礦山經過40年的生產,已進入深部開采階段,礦石的采出量已呈下降的趨勢,因此白馬鐵礦的開發與建設對攀鋼意義重大。
1 項目背景
白馬鐵礦共有兩個礦區,分別是及及坪礦區和田家村礦區;白馬鐵礦一期工程采出礦石來自及及坪礦區,礦山規模為650萬t/a。
白馬鐵礦及及坪礦體最高出露標高2267m,礦區最低侵蝕基準面標高1423.8m,礦區的特點是比高大、山坡陡,且礦石及圍巖穩固。白馬鐵礦選礦廠的廠址方案確定在萬年溝,選礦廠的建設標高在1600~1500m之間。采場與選礦廠的高差達600m,礦石的開拓運輸方案對礦山的生產成本影響很大,因此開展礦石的開拓運輸方案比較是礦山建設前期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工作。
2 礦石開拓運輸方案比較
根據礦山采場與選礦廠所處的位置及高差,設計的礦石開拓運輸采用采場內汽車輸送,溜井下礦,平峒運輸的方式。礦石運輸方案是從礦石溜井以下開始,到選礦廠中破碎以前的運輸環節,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本次研究的運輸方案主要是平峒――電機車運輸方案、平峒――汽車運輸方案和平峒――膠帶運輸方案三個方案,對三個方案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比較如下。
平峒――電機車運輸方案(簡稱電機車方案)
該方案的生產工藝是采場將采出礦石卸入溜井,再由溜井下部的給礦機將礦裝入準軌100t自翻礦車運往選礦廠粗碎受礦倉,礦石經粗破碎機破碎后進入到選礦廠中破碎前輸送膠帶。準軌鐵路采用150t電機車牽引100t自翻礦車運輸。該方案的優點是企業采用平峒溜井開拓運輸已有十分成熟的經驗,生產工藝簡單可靠;主要缺點是井巷工程量較大,準軌鐵路展線場地的土石方工程量大,施工難度較大。
平峒――汽車運輸方案(簡稱汽車方案)
該方案的生產工藝是采場將采出礦石卸入溜井,再由溜井下部的給礦機將礦裝入JDQ-26型礦用卡車運往選礦廠粗碎受礦倉,礦石經粗破碎機破碎后進入到選礦廠中破碎前輸送膠帶。該方案的優點是企業采用平峒溜井開拓運輸已有十分成熟的經驗,生產工藝簡單可靠;其主要缺點是平峒斷面大、井巷工程量大,施工難度較大,解決汽車尾氣污染的井巷通風難度較大。
平峒――膠帶運輸方案(簡稱膠帶方案)
該方案的生產工藝是采場將采出礦石卸入溜井,再由溜井下部的給礦機將礦給入粗破碎機,礦石破碎后用B=1200mm鋼繩芯膠帶運往選礦廠中碎前輸送膠帶。該方案的優點是基建投資相對較省,工藝簡單;其主要缺點是粗破碎設備與膠帶設備固定于溜井底部,而礦山鐵礦表土覆蓋層與礦石風化層均較厚,如果在雨季跑溜,破碎與膠帶設備將難免被淹埋,清理恢復生產較為困難。
以上三個方案的技術經濟比較結果見表。
礦石運輸方案技術經濟比較表
表中數據可做如下分析:
(1)定性分析
①可靠性:膠帶方案由于礦石在坑內破碎,粗碎設備及膠帶尾部位于平峒內的溜井底部,一旦溜井礦石跑溜,設備難免被淹沒,清理難度大,恢復生產較困難,可見生產可靠性較差;而汽車和電機車方案則由于使用的是活動運輸設備,一旦跑溜,設備被淹埋機會較小;汽車方案的運輸設備多,故障率高,當汽車在平峒內出現故障時,嚴重影響運輸路線的暢通;企業老礦山的礦石運輸采用的是平峒溜井電機車,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因此采用電機車方案生產可靠性高。
②安全性:汽車方案由于設備數量多,會車頻率高,人為因素大,因此最不安全;膠帶方案由于線路長,轉運點多,轉動部件多,巡檢及維護人員流動,安全性不如電機車。
③環保、節能:汽車方案由于會產生大量的尾氣,在平峒內的空氣質量差,對人體危害大。電機車和膠帶方案的設備采用電力驅動,而汽車方案采用的是柴油驅動,因此電機車和膠帶方案更節能、環保。
(2)定量分析
①工程量:從表可以看出,不論是井巷斷面、長度,井巷工程量汽車方案最大、電機車方案次之、膠帶方案最省。
②投資:三個方案可比投資膠帶方案最省,電機車方案次之,汽車方案最大。
③經營費:可比年經營費則電機車方案最省,膠帶方案次之,汽車方案最大。
(3)綜合分析
而通過上述比較可以看出,汽車方案存在安全、環保、節能方面的劣勢,且投資和經營費均最高,經濟效益最差,在方案比較中可以率先舍棄。而電機車方案和膠帶方案在經營費用和投資方面各有千秋,需進行綜合比較決定取舍。
在投資方面,電機車方案由于井巷工程量大,設備價格高等因素比膠帶方案的可比投資多3344.90萬元;而年經營費方面,電機車方案由于電能消耗低而則比膠帶方案的可比年經營費省627.96萬元;但電機車方案多出的投資回收期僅5.33年。綜合評價可見,采用電機車方案最合理。
3 結語
(1)經技術經濟綜合比較,礦山建設的開拓運輸方案采用平硐溜井準軌鐵路開拓的電機車運輸方案,該方案節能、環保,綜合經濟效益好。
(2)采用電機車運輸方案,符合國家的節能政策,有利于創建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礦山企業。
參考文獻:
[1]《選礦設計手冊》冶金工業出版社1988年7月第一版(書號:ISBN 7-5024-0127-X)
[2]《采礦設計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7年12月第一版(書號:15040?5311)
[3]《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中國計劃出版社1993年7月第二版(書號:ISBN7-80085-286-8/T?66)
關鍵詞:選礦廠水量平衡生產廢水污泥處理高位水池循環水泵站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玻璃行業發展迅速,作為玻璃主要原材料的石英砂的需求量也越來越越大,我院在設計玻璃廠的同時,也設計了不少石英砂選礦廠。
選礦廠一般為濕式作業,以水為介質分離礦石和尾礦,水的消耗量很大,大約每噸入選原礦的耗水指標達5~15m3,因此,給排水系統的設計對于選礦廠的建設至關重要,它不但直接影響選別效果和經濟效益,也與環保密切相關。現結合本人在選礦廠設計過程中的一些經驗與體會談談選礦廠給排水設計中幾個共同關心的問題。
1關于水量平衡
隨著資源的開發和工業的發展,環境保護問題日益嚴峻,水資源的保護和控制更成為世界性的突出問題,我國的環境保護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對水資源的保護和水污染的控制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96)中規定:選礦廠水的循環率≥90%,排放水的懸浮物含量:一級標準≤70mg/L,二級標準≤300mg/L,且將對污水排放量及污染物總量進行限制。因而,對選礦廠的給排水設計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在擬定給排水系統和水量平衡時,就應以充分利用循環水(回水)和減少排放為主導思想。
在選礦廠采取廠內濃縮的小循環方式用于選別作業,一般都可以滿足水的循環率和污水排放水質要求;在廠地較充足的選礦廠可以采取廠外設尾礦庫的大循環方式,亦能取得合格回水,也可以實現較高的水循環率和污水合格排放的目標。現在,我們在大部分選礦廠采取前者。有些廠礦尾礦水澄清性能很差,采取添加適當助凝劑促使其澄清,也能滿足回水和排放要求。目前,國內相當數量管理良好的選礦廠已達到上述要求,大多數選礦廠也具備了完善的條件。本人認為采用小循環時,在雨水較充裕的地區,如能把雨水收集起來用于補充循環水不足并替代生產新水;采用大循環時當尾礦庫澄清條件良好且有地面徑流補給時,利用回水補充循環水不足并替代生產新水,可以減少新水的補給,甚至可以實現生產新水的零補給,當管理進一步完善時,也可以實現生產廢水的零排放。
目前,我們設計的選礦廠生產水量平衡圖一般如圖1所示。按該圖實施一般可確保較高循環水率和最低的排污量。
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并非都盡人意,存在著一些實際困難,也產生一些問題。
選礦工藝為確保選別指標或擔心堵塞設備給水口,有時要求在選別作業尤其是精選段采用新水,從而使水量平衡的編制產生困難,循環水不能充分利用,新水消耗量增加,水循環率無法達到指標,溢流水大量排放。實際上,這種問題是可以采取措施排除的。
選礦廠循環水由于存在著溢流排放的可能,故循環水懸浮物的控制不僅要滿足選別作業使用標準,還要從環保角度考慮以排放水體的標準進行控制。如以300mg/L為處理標準,水中懸浮物的數量級為萬分之三,而選別指標品位的精度為百分之幾或千分之幾,加之殘留于精礦中的循環水是極少的,故循環水懸浮物對選別指標產生的影響可以忽略。有資料記載:采用懸浮物為2000mg/L的循環水進行生產性試驗考核,選別指標與使用新水無明顯改變,足見影響甚微。但是,水中的大顆粒懸浮物和漂浮物應當清除,以避免對弱磁選機的多孔卸料給水管和強磁機的篩板造成堵塞。故當采用無過濾處理的生產新水和循環水作為給水水源時,應當在給水主管上增設過濾器以清除大粒徑物質。
在選礦廠的實際生產中常常會出現設備實際給、排水量與設計的相差甚遠;主要原因在于編制選別礦漿流程和水量平衡的過程時,未仔細考查選別設備的實際受水能力和排水能力,或者是操作上的失誤,使水量平衡不能按預定指標實現,尤其在試生產階段容易發生此類問題。在實際生產中,可能會出現選別設備給水能力不足,達不到預定的作業濃度或卸料水量不足等情況,原因在于選別設備是按某種定型工況生產的系列產品,在一般給水壓力下,給水的水量和排出的漿量可變范圍較小,不經調節或不經改造,給排水流量與礦漿流程指標不能吻合,以致出現選別作業要求的給水量大大高于實際可能給入量的矛盾,造成給水管管口卡殼;反之,如控制不當,給水量過大,作業濃度降低,也會影響選別指標和水量的平衡。本人認為,選礦工藝和給排水設計應密切配合,校驗工藝設備的給排水能力,同時在生產操作時,應按預定的作業濃度調節給水閥門。給排水設計時在設備給水管上增設流量計,以監控給水量,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2選礦廠生產廢水的處理
選礦廠生產廢水水質以挾帶懸浮物或部分藥劑為主要特征,其中懸浮物主要為礦粉和脈石廢渣等無機固體物,采取重力分離處理方法一般可以滿足回用和排放要求,故在一般選礦廠多利用尾礦濃縮池處理廢水,既解決了尾礦濃縮和節能輸送的目的,又解決了廢水(含尾礦水)的回收利用的需要,普遍選用普通濃縮池,實踐證明這是合理可行的。對于某些選礦廠尾礦水澄清性能很差,還需要采用高效濃縮機、加藥濃縮或送尾礦庫澄清方法處理,必須慎重決策。本人認為采取加藥處理尾礦和廢水決非良策,因為選礦廠的尾礦和廢水混合液的濃度相對較高,且波動較大,固相物的表比面積大,藥劑消耗量大且不易掌握隨機變化的用藥量,過多或過少的藥劑對懸浮物的凝聚和絮凝都不利;還需增設藥劑制備、投加和混合反應設施,人力物力消耗增加,運行成本和基建投資均大幅提高;故條件允許時,不如擴大濃縮池澄清面積采取自然澄清濃縮為宜。當用地無法解決或顆粒集合沉降速度過慢,低于0.2~0.3m/h時,才適宜考慮加藥澄清或放棄濃縮處理方案。
當然,選礦生產廢水的具體處理方案,應經試驗獲取可靠資料,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確定。
采用尾礦濃縮池處理尾礦和生產廢水的做法雖已沿用了多年,以前廢水的收集一般限于選礦主廠房和脫水庫,隨著水的循環率和廢水排放要求的提高,本人認為可將各車間的除塵廢水、沖洗廢水以及廠區溢流廢水收集一并納入尾礦濃縮池中處理回用;并將設備冷卻的較干凈回水收集后送入循環水池加以復用。
污泥處理
濃縮池處理尾礦時所產生的污泥,一般是含有大量水分的粒狀或絮狀物質的疏松結構,體積較大,因此在污泥處理時主要是要降低其含水率。
目前,我們設計污泥處理的方法,一般有自然干化,機械脫水等方法。
利用自然干化場使污泥自然干化是污泥脫水中最經濟的方法,他是用于氣候比較干燥,占地不緊張,以及環境條件允許的地區。
機械脫水與自然干化相比較,其特點是脫水效果好,效率高,不受氣候影響,占地面積小;適合目前選礦一般廠占地比較緊張,環境要求高的使用條件,被廣泛采用。
常用的脫水機械有真空過濾脫水機、離心脫水機、帶式壓濾機和板筐式壓濾機。這些機械脫水設備各有其不同的適用條件,選擇時應根據處理規模、運行費用、運行經驗、污泥出路等方面的實際情況經比較后選擇確定。
尾礦污泥經機械脫水后形成的泥餅的處理是選礦廠生產廢水處理的繼續。常見一些選礦廠泥餅出來后不加處理,堆積如山,經曬干后,一有大風吹來,沙塵飛舞,環境極差。其實尾礦泥餅可用來制磚,做建筑材料的摻合料,做井下充填料得膠結材料等。只是目前實際利用的效果不是很好,所以泥餅的利用可以作為一個課題做一些深入的研究。
4高位水池(箱、塔)的設置
循環水系統是否要設高位水池(或水塔),應當通過對循環水系統用水戶情況及循環水加壓設施配置情況的具體分析,才可能有個正確的決策。循環水系統供給對象一般為選別作業用水,給水量比較穩定,當選礦廠供電安全可靠,循環水泵的工作臺數與選礦系列一致時,且可不設循環水高位水池,設備用水由水泵直供;選別系列多于循環水泵工作臺數、循環水泵采取按流量調速運行操作時,也可以不設高位水池;高位水池的設置不但增加投資,且因循環水水質系非凈水類,在高位水池中產生沉積,清理工作將非常麻煩,盡可能省去這個環節是有益的。當選礦系列較多,而循環水泵無調速裝置,設立高位水池有利于節省電耗,但高位水池容積宜小不宜大。在某些選礦廠,選別作業中某些設備對水壓水量要求比較嚴格,設立專用高位水池穩壓也是必要的;例如我們通常在設屋頂水箱為水力分機提供穩壓水;設水塔為受阻沉降機提供穩壓水。此外,某些廠礦循環水系統擔負沖洗水任務,設高位水池存一次沖洗水量也是一種選擇,不過更合理的方式是在循環水泵房設置專用沖洗加壓泵,沖洗用水存于循環水池而不是高位水池中。
5改善循環水泵站工況的建議
5.1安裝調速裝置
循環水系統擔負著選礦廠主要設備用水的供給,輸送水流量較大,電耗較高,如何減少循環水系統不必消耗的電力,是應引以重視的一個問題。特別當選別系列較多,而循環水泵工作臺數較少時,一但系列變化循環水泵往往不是在高效率區間工作。為此,建議循環水泵配置調速裝置,根據生產系列的變化,調節環水泵的轉速,使送出流量滿足循環水量要求,并使水泵在高效區間工作,盡量避免采取調節閘閥消耗能量,同時不致因選別系列的變化,而引起工作系列水量水壓的波動。調速設備可采用變頻調速、液力偶合器調速和可控硅串級調速等,調速控制可依循環水泵壓出管上的流量計讀數為控制參數。應盡可能設計成在正常運行時,不論安裝了幾臺循環水工作泵,只需其中一臺泵調速運行,以節省調速設施投資。
5.2循環水池的設計
選礦廠循環水池的容積如何確定,有關規范和手冊均未做出明確規定和給出計算方法。如參照一般給排水泵站吸水井確定的方法,其有效容積僅為最大一臺水泵5min流量,則吸水池容積往往偏小,在投產時或停泵再啟動后出現循環水池抽空斷水情況,依靠新水來補水遠不能滿足要求,從而使生產運行無法維持。選礦廠循環水系統的特點是流量大,流程遠,在一般無高位貯水池時,系統調節能力全依賴于循環水池。本人認為,正確的確定吸水池容積,應掌握循環水加壓進入選別作業再返回環水池所經歷的流程和設施,測算流程系統的總容量,估計系統中各種設備容器從空到充水溢流可能經歷的時間和流量,依此確定吸水池容積。循環水送入系統后水池接近低水位時返回的循環水已進入吸水池補水,不致造成抽空斷水,且當選別系列減少時,系統中多余循環水可存于吸水池中,而不致造成過多溢流排放。可見系統容量的不同循環水池的容積亦不相同。現在,我院的常規做法是參照玻璃廠的經驗,循環水池的容積一般取30分鐘~2小時的系統循環水量,具體大小根據場地情況確定,實際使用效果不錯。此外,考慮到環水挾帶少量懸浮物的特征,循環水池應定期清理,為了使清理期循環水系統正常供水,建議循環水池至少分為兩格,底部加連通閥門,正常生產時連通閥門打開,清理期間關閉連通閥門,分格進行清理,并維持環水系統正常運行。
5結語
給排水設施設計的合理性、操作性、適應性和可靠性是選礦廠維持正常和高效生產的重要前提,也是環境保護和水污染防治的基本要求;所以,設計人員在設計時應綜合考慮技術、工程投資等各方面的因素,通過經濟技術比較,確定安全可靠的方案,選用質優、價廉的給排水設備,為廠方提優質的設計。當然,給排水系統的科學管理和嚴密監控是實施上述要求的根本保證。設計和生產管理的協調配合才是促進生產技術不斷完善、不斷發展的有力保證。
參考文獻
1.《選礦設計手冊》冶金工業出版社
2.《尾礦設施設計》冶金工業出版社
3.《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5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4.《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6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關鍵詞】選礦設備;精礦品位;礦物回收率
中圖分類號:O741+.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金屬礦選礦技術能否有較大的發展和突破主要是受選礦設備的發展和選礦工藝的改進的影響。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具有富礦少,貧礦多,粗顆粒少,細顆粒多,單一礦少,共生礦多的特點。為了合理利用礦產資源,實現礦業可持續發展這一戰略目標,要對選礦設備、選礦工藝進行進一步優化,更好地發揮其效能。
一、選礦設備介紹
選礦企業常用的選礦設備主要有破碎設備、磨礦設備、浮選設備、分級設備、磁選設備和搖床等。下面著重介紹破碎設備、磨礦設備和浮選設備。
破碎與磨礦技術作業是金屬礦選礦富集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藝環節。其費用約占選礦總成本的40%~60%。因此,促進破碎與磨礦技術的不斷革新和發展,成為如何提高選礦效率、減少耗能、降低成本的關鍵。眾所周知,破碎機的破礦速度遠比磨礦快,破碎能耗也比磨礦低75%~88%。若能在礦石入磨前進行充分破碎再入磨礦機磨礦,就可大大提高磨礦效率。據有關資料介紹,礦石入磨的最佳塊度為13mm時,磨礦總耗能最低。要實現多碎少磨,除礦山要合理改變設備配置外,更應開發一批新型的高效、節能、環保、便于配套的破碎設備。目前,國內外許多礦山破碎設備都朝著大破碎比和超細碎的方向發展。大多數選礦企業都從降低磨礦機入磨粒度這一環節下功夫,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球磨機的處理能力和效率。
破碎磨礦設備近年來已有較大改進,國外公司生產的HP系列破碎機與傳統的彈簧或液壓圓錐破碎機相比,具有破碎比高、處理量大、運轉安全可靠、操作靈活方便等優點。一種新型的振動磨礦機在運轉中其沖擊能達到磨礦機容積的50%~60%。這種設備能通過它的旋轉、振動、攪拌作用與介質碰撞,提高磨礦效率。
我國許多礦山的破碎磨礦設備也在向著高效、節能、大型化方向發展,如AF圓錐破碎機,干式立磨機,JC系列深腔破碎機、雙支鄂式破碎機、旋盤破碎機、濕式半自磨機、圓錐球磨機、塔式磨機均得到廣泛應用。
先進、高效、大型化機械設備的研制與應用,極大地推動了破碎磨礦工藝的改進與發展,該項技術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
浮選是選礦工藝中常用的一種選礦方法,目前浮選設備的研制一直沿著高效、節能、大型化方向發展。國外企業研制的V型浮選機,槽容積達到70.8m3,具有礦漿循環效果好、能耗低等優點。SK-15型閃速浮選機是一種充氣機械攪拌式浮選機,適用于高濃度(65%~75%)礦漿和粗顆粒(10%~30%為小于0.074mm粒級)物料的快速浮選。近年來,國外浮選設備的重要進展是浮選柱的應用,與傳統浮選槽相比,浮選柱可以提高浮選指標,降低投資和生產成本。
二、選礦工藝介紹
怎樣才能實現選礦技術指標,怎樣才能最大程度地將選礦成本降低,節能降耗是擺在選礦企業中的首要問題。選礦工藝包括了多種方案,比如浮選、重選、磁選、氰化、混汞等,各種礦石所采用的方案各不相同,主要是對一種或者幾種工藝的混合使用。
三、提高精礦品位和回收率的方法介紹
第一個可提高精礦品位和回收率的方法是靠節能、高效的破碎、磨礦和浮選設備來完成,它包括破碎、磨礦和浮選工序。破碎工序之后通過料層滾壓式磨礦設備進行超細碎加工,粉碎后的礦物用于浮選工序的給料。
原礦通過破碎后,經磨礦機滾磨粉碎,使有用礦物與雜質完全分離,便于加藥浮選,實現對特定礦物的回收。
第二個提高精礦品位和回收率的方法是靠節能、高效的分級設備來完成。礦物具有多種分級方法,最原始的分級設備是螺旋分級機。它的分級方法非常簡單,但分級精度不高,主要用于磨礦機排礦產物的分級;另外的分級設備是水力旋流器。當前有很多大型選礦廠,采用了水力旋流器。此法可用于對礦粉的粗細分級,還對磁選前的礦漿濃度起到了提高作用。此設備還可以用于無磁礦粉復選前礦漿烘干機的分級濃縮,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
四、合理選擇工藝流程和設備配置,為節能降耗創造條件
1.為了實現工藝流程的需要,可以選擇各種合理的碎磨、分級工藝設備,還可以對技術經濟指標進行科學分析以后,合理地利用當地資源,使物料的運輸次數有所減少,在物流倒運過程中,為節能降耗創造條件。
2.為了達到磁選廠的節能降耗,可以采用能拋早拋方法,全速提高經濟效益。可以通過拋尾技術、對階段的磨選、細篩分級以及強磁掃選等工藝來完成產品的細碎任務,這一技術具有先進,利用率高的特點,另外還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和降低成本等一系列優點。
3.可以借助于“以碎代磨”技術,降低破碎產品的直徑,可以使磨礦能耗減小,并在整體上提高效率。
4.不斷促進生產的規模化,大型的設備能夠使選礦設備的效率達到高效,使損耗減少,便于管理及實現自動化。
5.尾礦排放濃度適中,可減少消耗。改善尾礦的排放濃度,對尾礦做出合理化的加工與處理,使在電耗和管理方面的投入降到最小,讓水在使用中可以有效地循環。
6.選礦廠要在設備方面加大投資,對選礦廠尾礦的輸送濃度進行調整,選礦廠在設備得到更新以后,可以提高濃縮設備或原濃縮池的改造技術,提高尾礦的排放濃度。
五、選礦設備的發展趨勢
當前,礦產資源被大面積開發,資源壓力非常明顯,選礦的粗放式及資源降低自相矛盾,選礦企業迫切需要先進、高效的選礦設備和更加科學先進的選礦工藝。
1.選礦設備的精細化
選礦設備要做及時的調整,使其實現精細化,使礦石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使尾礦的回收率不斷增加是廠家的發展重點。我們要加強各種金屬選礦技術的研究,使金屬選礦能力提高。比如銅精礦烘干機、河卵石制沙機等各種烘干設備,當前的選礦設備主要采用了重選設備及浮選設備,但是它們的利用率太低,不能符合各種要求,但是,綜合選礦移動站的建設缺乏移動性,對選礦環境的要求較高。
2.選礦設備的可操控性
將來的選礦移動站的各種設備可以通過拼接技術來實現,使自己的可操控性有所增強。比如選鋁設備、精鐵礦烘干機、雙輥破等對石頭起到破碎的功效,再對石頭完成磨粉的功用。
3.選礦設備的大型化
選礦工藝的發展與設備的發展是一起的,生產技術對整個選礦工業的質量有一定的影響。未來選礦設備的發展趨勢是大型化,對大型設備的發展能夠不斷提高我國選礦廠商的裝備水平,使綜合經濟效益有所提高。大型礦石設備使基礎建設投資不斷降低,還使占地面積變小,使耗電量進一步降低。國際型選礦設備主要是在大型化方面發展較快,這一方面也有了較高的經濟技術指標,我國在大型的磨礦、磁選、破碎等設備的研究中有所進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國礦產資源的特點要做到細致選礦,還可以促進我國一些選礦設備行業的興起。在我國鋼鐵工業的迅速發展中,新的礦產資源不斷得到開發,礦石量迅猛增長,我國未來的選礦機械會有更大的發展。
4.選礦設備的自動化
選礦自動化可以提高選礦的質量與效率,使選礦技術得到了最大的發揮,在經濟指標不斷提高的條件下,改善操作條件,解放勞動力,保障安全生產。在選礦和生產過程中,自動化受到了企業的青睞,磨礦效率得到了改善。
總之,選礦企業在高效、節能方面的研究較多,企業不斷深挖節能潛力,對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對各種新工藝、新技術及新設備的采用,通過提高生產效率,更新設備,加強管理使成本進一步降低,使選礦企業能夠與時俱進,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耀登. 滇中鈦砂礦選礦技術及設備研究[J]. 有色金屬(選礦部分),2011(S1):139-142.
[2] 王寶奎,崔保河,盧小凡. 鋁土礦選礦建設項目的設備前期管理[J]. 輕金屬,2011(11):9-11.
[3] 夏紅峰. 某新建選礦廠鐵精礦脫水工藝的確定及設備選型[J]. 有色金屬(選礦部分),2011(1):48-51.
[4] 李強,陳曉青. 寧南跑馬鉛鋅選礦廠工藝流程優化及設備改造的生產實踐[J]. 礦產綜合利用,2010(6):44-46.
[5] 熊賢林. 沙特Al Jalamid磷礦選礦廠設備配置及工藝技術[J]. 化工礦物與加工,2012(2):33-35.
[6] 武建華. 選礦廠改擴建過程中的節能設備改造[J]. 有色冶金節能,2011(4):29-30.
[7] 徐全蓮. 選礦設備管理初探[J]. 大眾科技,2012(1):225-226.
【關鍵詞】:尾礦;危害;處理措施,環境保護
中圖分類號:O7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對于尾礦的處理研究,我國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大多礦產企業已逐步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歷年來,在選礦過程中造成大量的尾礦堆積,既給環境帶來危害,又造成資源的浪費,如何減少尾礦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是當前尾礦處理的方向。
尾礦帶來的危害
1、嚴重污染周圍環境
尾礦自身帶有超標污染物或有害組份,在選礦過程中又加入的各種化學藥劑殘存在尾礦當中,在沒有經過處理情況下,直接堆放在地表會嚴重污染周圍的環境。選礦中常用的黃藥、黑藥、酚類化合物在水中散發出特殊氣味,對人畜非常有害。在地表堆放的條件下,尾礦發生氧化、水解和風化,使原本無污染的組份變成了污染組份。流經尾礦堆放場所的地表水,通過與尾礦相互作用,溶解某些有害組份,并攜帶轉移,擴大了污染面,甚至有些礦山的尾礦直接排入湖泊河流中,直接造成水體污染,造成大面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一些礦山礦物嵌布粒度細,為了達到單體解離,需要將礦石磨得很細,這樣的尾礦被排到尾礦庫自然干涸以后,遇到大風天氣,表面的尾礦砂會不斷地被吹到周邊地區,導致土壤污染、土地退化、植被破壞,對周邊的生態環境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
2、占用大量土地資源
尾礦堆積占用大量土地。比如我國鐵礦的尾礦占地平均約為鐵礦總占地的11%左右,而有些鐵礦則超過20%。一個年產200萬噸鐵精礦的選礦廠,建一座尾礦庫需占地800~1000畝,也只能維持10~15年生產之用。赤泥是氧化鋁工業的廢棄物,每生產1噸氧化鋁就需要排出0.9~1.3噸赤泥。到2010年末,我國的赤泥堆存量達到1億多噸,占地近30000km2。據工信部等部門制訂的《金屬尾礦綜合利用專項規劃(2010~2015年)》中數據,截至2005年我國尾礦堆放占用土地達1300多萬畝。而2005年底大宗工業固體廢物堆積量為108億噸,尾礦則為54億噸。因此,2005年時54億噸尾礦占地1300多萬畝,那么十一五期間增加的40億噸占地約1000萬畝,則至2010年底我國尾礦堆放占用土地達2300多萬畝。
3、極易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國家安監總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我國共有12523座尾礦庫,其中危庫、險庫和病庫為2098座,普遍存在浸潤線過高、調洪庫容不夠、壩體裂縫現象嚴重、壩體安全觀測設施不健全等重大安全與環保隱患。另外,四五等小型庫占尾礦庫總數的95.4%,防范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較低。據對我國具有較大規模的2700多座尾礦庫統計表明,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發生泥石流和潰壩200余起。如1986年黃梅山鐵礦尾礦庫潰壩,沖倒尾礦庫下游3km2內所有建筑,掩埋數百畝土地,19人在潰壩中死亡;2000年廣西南丹縣大廠鎮鴻圖選礦廠尾砂潰壩,殃及附近住宅區,造成70人傷亡;2008年山西襄汾“9?8”尾礦庫潰壩事故造成267人遇難。
4、尾礦的廢棄也是礦產資源的巨大浪費。
對于某些性質復雜,在目前技術經濟條件下無甚價值的尾礦,完全可以廢棄不用。但對那些性質簡單,投資少,生產加工方便,很有利用價值的尾礦,就應當加以研究,綜合回收,廢棄就很可惜。因為在開采挖掘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甚至人的生命。我們在使用礦產資源時,如不加珍惜,那就是有愧于采礦工人的血汗的。如日用瓷和目前突飛猛進的建筑陶瓷所消耗的高嶺土是非常多的,但我國的高嶺土礦山在開采和加工精選過程中,在獲得高嶺土的同時,往往會造成大量的石英、云母、長石等有用非金屬礦產資源的大量浪費。
二、對尾礦的處理措施
1、尾礦再選
尾礦中大多含有各種有色、黑色、稀貴、稀土和非金屬礦物等,是寶貴的二次礦產資源。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加拿大、德國等國家針對尾礦資源的特點,開展選、冶新工藝和新設備的研究,建立了一批二次選礦廠,從尾礦中再選了大量有用組份。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安尼斯山的二次選礦廠,年處理尾礦100萬噸,從中生產出20萬噸含鐵60%的鐵精礦。僅就從鐵尾礦中回收鐵精礦而言,全國鐵尾礦品位平均11%,最高達27%,如以回收品位達61%的鐵精礦,產率2%~3%計算,每年從鐵尾礦中就可增產三四百萬噸鐵精礦,相當于投資幾十億元建設的一個大型聯合企業。智利楚基卡馬塔銅礦山采用大浸出槽硫酸浸出―電解工藝,從堆存多年的尾礦中回收銅,每年從中產出銅5.25萬噸,已從尾礦中累計回收了90萬噸銅[1]。我國從上個世紀末加大了對尾礦綜合利用的研究,如攀枝花釩鈦磁鐵礦,已積存有近億噸尾礦,通過科技攻關,從尾礦中回收釩、鈦、鈷、鈧,總價值占礦石總價值的60%以上[2]。
2、用作建材
尾礦的整體利用很大部分是應用于建材工業中,作為建材原料。20世紀60年代,前蘇聯已開始了尾礦建材的研究和生產。烏克蘭克里沃羅格鐵礦積存的5億多噸尾礦,除將尾礦進行適當分級后用作混凝土的粗細骨料外,還用細粒級的尾礦生產硅酸鹽建材制品。美國絕大多數尾礦被用作混凝土填料和鋪路材料,以及用鐵燧石巖尾礦制成輕質磚。日本將鐵尾礦與10%的硅藻土混合,燒制成輕質骨料[3]。礦山采空區回填是直接利用尾礦最行之有效的途徑之一。膠結充填采礦法目前已屬于成熟技術,可以使地下采礦回采率提高20%~50%,并使原來根本無法開采的位于水體下方、重要交通干線下面和居民區下的礦體能夠被開采出來。
3、土地復墾
尾礦庫復墾是解決尾礦庫表面沙化的重要措施。尾礦庫復墾不僅防止揚沙,而且美化環境、減少污染,兼具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在國際上,礦區生態環境恢復治理作為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倍受重視。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巴西和西班牙等國都制定了專門計劃,政府和企業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礦山土地復墾率已達到50%~70%以上,遠遠高于我國12%左右的復墾率,不少國家要求新建礦山復墾率100%[4]。
4、無尾礦選礦工藝的研究
這是選礦藝研究的最終方向,世界各國都很注重這方面的研究。現在國內外有些選廠已經做到了無尾礦排放或少量尾礦排放。江蘇吳縣青山白泥礦,現在采取的是無尾礦生產工藝,所有的礦石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因此選礦廠的尾礦堆積地面積小,且排出的尾砂及時地被運走利用。
三、結語
尾礦綜合利用、變廢為寶,既有效保護了環境又充分利用了資源,還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可謂一舉多得。現在,世界各國已普遍認識到這一問題。因此,礦山企業應加速對尾礦的綜合利用及治理的進程,保護有限的礦產資源、促進經濟發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程琳琳,朱申紅.國內外尾礦綜合利用淺析[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05,(11):30-32.
[2]王儒,等.我國有色金屬尾礦的利用現狀與發展方向[J].現代礦業,2010,(6):6-9.
Abstract: To ensur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effectiv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for engineering, strict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struction schedule, etc.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management, finishing management, etc., introduces a series of measures on the dressing plant expansion project management.
關鍵詞: 擴建工程;項目管理;優化措施;建設實踐
Key words: expansion project;Project management;Optimization measures;Construction practice
中圖分類號:TD9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0-0106-02
0 引言
某金礦選礦廠擴建工程是在原6000t/d選礦廠基礎上,再擴建4000t/d的處理能力,擴建工程投產運行后,選礦廠系統處理能力達8000t/d。該工程通過科學的項目管理,創造了6個月建成大選廠的壯舉,在建設期間,沒有發生任何安全事故,沒有出現大的技術、管理、施工等方面的問題,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順利達產運行。現就該擴建工程管理過程進行總結,以期為今后同類工程建設提供參考。
1 項目管理前期準備充分
整個項目的順利實施,前期準備工作尤為重要。該項目在前期準備工作中,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確保項目后續工作順利開展。
1.1 選礦工藝角度 項目建設前期進行了大量的相關試驗和可行性研究。主要有:與北礦院合作進行了選礦工藝技術試驗研究;與東北大學進行了礦石工藝礦物學研究;與中國礦業大學完成了旋流-靜態微泡浮選柱半工業試驗研究等。
1.2 籌備階段 在項目籌備階段,做了大量相關設備現場半工業試驗,保證設備選型對該礦礦石和工業流程的適應性。主要有:浮選柱半工業試驗;精礦壓濾機半工業試驗;濃密機沉降試驗等。并根據試驗結果,排除了浮選柱在工業生產的應用,擇優選擇了壓濾機和濃密機改造工藝。
1.3 現場考察 安排工程技術人員對主要設備進行生產現場和設備廠家實地考察,拿到設備使用和生產的第一手資料,通過現場考察,保證項目所選設備的可靠性,同時確保后續設備供貨的周期。
2 項目管理過程措施得力
2.1 做好項目管理“三控制”工作,包括進度控制、質量控制和成本控制
2.1.1 進度控制 該擴建工程立項后,制定了詳細的總體進度計劃,對每項工程類型進行分類,指明負責人,明確主要工程內容,細化工期安排。各項子工程實施前制定項目實施計劃和組織方案,主要包括工程所包含內容、每天計劃完成內容和總體進度等,并由負責人對實際每天完成內容進行總結,將實際施工進度與計劃進度融匯在一起,找出實際執行情況與進度計劃的偏差,分析促進或制約工作量的因素,及時拿出方案進行修正和調整,切實做好進度控制。
2.1.2 質量控制 在該擴建工程項目管理中,涉及面非常廣,諸如設計、材料、設備、施工方法、操作方法、技術措施、管理制度以及與前期的交接等都直接影響著工程項目管理的質量。首先,根據人、機、料、法、環五大要素的管理理論對工程施工全過程進行分析,明確項目質量控制的內容。其次,對工作質量的控制和技術交底,樹立全員的質量意識,形成人人關心質量,個個重視質量的風氣。再次,制訂詳細的考核辦法,激勵機制和獎懲機制,以制度為約束提高工作質量,達到保證工程質量的目的。
2.1.3 成本控制 優化設計:充分利用擁有的技術優勢,在施工圖設計時,充分結合現場情況,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圖紙進行詳細審核,發現圖紙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時修正、補充,將工程變更降至最低,達到用盡量少的材料投入進行擴建的目的。
加強材料、設備采購成本控制:對于所有材料、設備,必須經招標、談判,確定最優中標單位。對于技術含量相差不大的設備設施及材料,盡量選用周邊廠家供貨并采用聯合采購方式,既確保了最低供貨價格,又保證了供貨時間。
2.2 安排好“二管理”內容,即合同管理和安全管理
2.2.1 合同管理 該擴建工程合同的起草嚴格按照公司標準合同文本起草合同文本,保證合同的可行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合同起草完畢后,組織所有該合同涉及到的部門的人員進行合同會審,參與人員結合自己的職責對合同各個細節進行審核,直至全體人員無異議后,交礦部領導審核、確認,然后與相關單位簽訂合同。合同簽訂過程中,同時簽訂廉政合同,并將廉政合同交予紀檢部門,對合同內容實施的整個過程進行廉政監督。
2.2.2 安全管理 該擴建工程始終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生產管理。施工前成立了以礦領導和各分項負責人為首的安全生產責任小組,并要求各分項負責人以及施工隊伍的安全負責人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管理計劃,并根據分項內容制定詳細的應急預案。施工過程中,切實組織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到人,定期檢查,對查處的安全隱患定措施、定時間、定人員整改,并做好安全隱患整改消項記錄,同時,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制定詳細的獎罰措施,特別加強對安全施工管理人員的考核制度,以增強安全意識,避免違章指揮,發現問題,及時考核,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
2.3 組織好“一協調”工作,主要是各部門之間的組織協調 指定擴建工程建設辦公室,全面負責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成立選礦、土建、設備及備品備件購置、設備安裝、電器、自動化6大專業施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根據各自的工作性質,對負責的每個子項目設專門的分項負責人,形成分項負責人專業領導小組建設辦公室的協調鏈,確保各分項按進度進行。
本著將問題消滅于萌芽中的態度,工程建設辦公室適時組織召開進度協調會。項目初期,組織各專業領導小組人員及所有設計單位、施工單位負責人召開一周一次的進度協調會,項目后期,進度協調會改為“一天一調度”,并形成會議紀要和進度日報制度,做到“日事日畢,日清日高”,不斷推進項目建設。
3 工程收尾工作井然有序
由于收尾工作比較復雜,千頭萬緒,項目建設辦公室指定在整個項目建設中參與工作較多,參與時間較長,對整個情況熟悉的人員負責,組成移交、驗收、資料歸檔小組,具體實施以移交驗收和竣工歸檔為主的收尾工作,同時,積極協調配合相關單位做好安全預評、環保、消防等單項工程驗收等方面的工作,整個收尾工作井然有序完成。
4 結語
總結該擴建工程項目管理經驗,得到以下啟示:項目前期準備工作至關重要,需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為后期工作打下堅實基礎;項目過程管理中只有做好項目“三控制”、“二管理”、“一協調”,才能加快推進項目進度。該工程所采取的項目管理措施為工程質量、工程進度等提供了有力保障,可為同類工程建設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張海彬.加強項目管理力度 實現效益最大化.山西建筑,2005,31(12).
1引言
礦山企業的環境監察不但肩負著保護生態環境,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且還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環境權益。礦山企業污染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生態破壞嚴重。礦山企業的采礦過程直接和大自然打交道,采礦場、排土場可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壞。二是環境風險等級高。選礦的尾礦庫既是污染防治設施又是污染源。超標高、超服務期的尾礦庫,易發生溢流設施損毀、溢流管線塌崩,會給環境造成污染,在某種程度上,對人身安全也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三是礦山企業環境敏感度高。礦山企業發生尾礦污水外排污染事件可直接造成水體環境嚴重污染,造成周邊農田污染,甚至造成水源環境污染。因此礦山企業的環境監察要做到環境執法到位,防范污染及風險隱患。
礦山企業生產發展階段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籌辦階段。該階段企業應當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法》及相關規范的要求,認真履行環境影響評價手續,進行環境項目評估;第二階段:建設階段。企業要注意確保執行“三同時”的法律規定,具體來說,企業要做到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防治污染的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保部門驗收合格后,該建設項目方可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第三階段:運營階段。該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生產工藝或防治污染設施發生重大變動的,企業應當及時提交環評文件。第四階段:閉庫階段。閉庫是礦山企業必須完成的一項工作。尾礦庫完成服務使命后,企業應當及時開展尾礦庫的閉庫工作,恢復植被,實現誰污染、誰治理。通過生產階段明確了環境監察的要點。一是否辦理環保審批手續;二是否履行環保“三同時”制度,是否存在超過試生產期限,未履行或未完成環保“三同時”驗收;三是否存在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生產工藝或防治污染設施發生重大變動的,未及時報批了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四是否履行閉庫的設計施工,并得到環保驗收。
礦山企業的生產工藝很簡單。首先將鐵礦石即原料開采后運到選礦車間。選礦車間使用的設備為球磨磁選。在球磨磁選過程中,需要加入水。球磨工藝水耗量特別大,大約1 t礦石平均需要5~7 t水。原料經球磨粉磨后進入攪龍水槽中。攪龍葉輪不停地在水槽中作圓周轉動,從而將水槽中的砂石或礦渣顆粒物料在水中攪拌、翻轉、淘洗并使受水物料在葉輪中脫水后排出進入磁選機。鐵粉被磁出進入干燥設備脫水出鐵精粉。泥漿被輸送到尾礦庫。進入尾礦庫的泥漿經坡度沉淀,澄清水經溢流塔流出進入回水設施形成閉路循環。可見,礦山企業的生產工藝主要分采礦部分和選礦部分。
2采礦部分的環境監察要點
采礦點剝離廢棄物堆放是否有專用堆放場。是否存在防止溝壑、河道淤塞、泄洪不暢影響水體環境情況。干燥天氣是否對運輸路面進行灑水減少粉塵污染。有無采礦污水外排行為。采礦污水為地下涌水,本來地下涌水水質較好,可以直接就近排入地表水體,但日常監察發現,地下涌水常與泥漿渾合在一起,直接外排容易造成受納水體色度超標。這就要提出整改要求。如果距離選礦廠近可采取用泵打回選礦廠,作為補充水用;如果距離遠,可要求其設立沉淀池,減少對水體環境的影響。采礦是否在低于最低標高情況下進行開采。因采礦點的資源整合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有規定的標高要求。
植被恢復環境監察,按照采點的資源整合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要求,一般采礦植被恢復分為初期、中期、結束后植被恢復3個階段。采點標高監察和植被恢復監察,主要監察依據為采礦點的資源整合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具體監察有無采礦污水外排行為,是否在低于最低標高情況下進行開采,植被恢復環境監察可提高采礦業主的環境意識,以保證植被的有效恢復,提高生態恢復效果。
3選礦部分的環境監察要點
3.1原料粗破、細破設備環境監察
破碎部分,采用設備為破碎機,以鄂式為常見。在此環節產生的污染物為一般性粉塵。在此可監察企業是否安裝了防塵設施,以減少粉塵污染。
3.2生產車間環境監察
生產車間一般都有兩套輸水泵設施,有時會發生輸水泵未及時檢修或更換,發生輸水泵損壞,這時就會發生污水直接外排違法行為;還有生產車間的甩干設備有時會出現損壞未及時檢修情況,造成污水未經尾礦庫直接外排等違法行為。對生產車間的生產情況進行環境監察,看是否有設施的不正常使用情況。
3.3尾礦庫環境監察
(1)監察尾礦庫建設及其配套設施是否與環評相一致,是否存在污水直接外排污染環境情況。大部分每個尾礦庫需配套建設1~3個沉淀、回水池(這個根據環評影響評價報告書都有要求),尾礦庫污水經溢流設施流入沉淀、回水池,做循環水使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又對尾礦庫進行了更嚴格要求,要求配套建設應急事故池,如發生突發事件可對尾礦污泥進行截留。有的企業因占地原因或為了節約成本,未建設沉淀、回水池,就地取材將河道進行攔截作為沉淀、回水池,這樣既方便又節約了建設成本,但這種沉淀、回水設施污染隱患特別大。正常運行時不會發生污染隱患,不會給水體造成影響。但遇到汛期,水量大時,攔截處就會被河水沖開,造成污水直接外排。尾礦庫溢流設施發生損壞或斷裂,污水得不到處理直接外排,渾濁度高的水不能夠直接回車間使用,就會造成污水超標排放情況,并且未經沉淀過程直接外排對突發事件的環境應急工作也帶來很大的麻煩。因此,尾礦庫及其配套設施建設非常重要,也是環境監察時要點,對未按照環保要求建設的要及時提出限期整改意見,防止污染事故的發生。
(2)監察尾礦庫出水口水質情況。此點監察可作為尾礦庫運行是否正常的一項對比指標。日常監察常常會遇到此類問題。有溢流管塞自然脫落情況,有人為降低溢流管塞導致污水在尾礦庫內的沉淀停留時間不夠,污水超標回用或外排情況、如果尾礦庫出水有變化,代表尾礦的溢流設施存在不正常運行情況。將要對企業生產負責人進行詢問了解尾礦溢流設施運行情況,提出整改要求,防范污染隱患。
(3)尾礦庫的服務時限,壩體高度、壩體植被恢復環境監察。超服務期、超高運行尾礦庫,易發生溢流管線塌崩、尾礦庫潰壩污染事故。此事故的特點具有不可預見性。因此,尾礦庫環境監察要以該企業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為主要參考。監察尾礦是否超過服務時限、是否超過壩體高度運行,對超服務期限、超壩體高度運行的尾礦庫要提出整改要求,盡到環境監察職責。壩體植被是保證尾礦庫壩體安全、減少粉塵污染及為閉庫做前期準備的。有的企業領導不重視尾礦庫的壩體植被工作,尤其是承包經營的更不重視。作為監察人員要及時提出整改要求,保障壩體植被恢復按照計劃完成,提高壩體的穩固性。
3.4環境應急工作落實情況環境監察
環境應急是對突發環境事件所采取的應急措施。按照環境應急工作的相關要求,企業應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上報到環保局。這就要求環境監察人員認真審核企業上報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到現場對企業應急預案的落實情況進行監察。
3.5尾礦渣環境監察
尾礦渣是選礦的固體廢物,對于鐵礦磁選行業來說,尾礦渣屬于一般固體廢物。尾礦渣的固定貯存場所為尾礦庫。日常監察常發現企業未取得環保部門同意將尾礦渣隨意轉移、轉讓或傾倒情況。轉移、轉讓或傾倒主要目的是減少尾礦庫容量,延長尾礦庫的使用時間。第一,常見于采用軟礦為原料的企業,一般在尾礦庫服務期未滿時尾礦庫已堆滿尾砂。軟礦的產出比有的高達15∶1,即15 t軟礦石出1 t鐵粉。正常礦石的產出比為3~5∶1。第二,尾礦庫已到服務期限,為延長使用,進行掏尾砂。轉移、轉讓或傾倒地點有:轉讓給如蓋房奠基用,或低洼回填、采點回填用的;直接排放在河道上,形成臨時河堤的;轉移到山溝內。轉讓給蓋房奠基,或低洼回填、采點回填用風險隱患不大,但直接排放在河道,如遇到強降雨,尾砂將全部被帶走,造成河道污染。更嚴重的就是在山溝內貯存,風險隱患非常大。
4環境監察人員執法要點
環境監察人員做到執法到位,防范污染及風險隱患可采取3種監察形式。
4.1定期監察
定期監察是采取有計劃的監察措施。定期全面檢查,科學督促企業的有效污染防治措施。開展定期現場監察必須了解和掌握生產工藝,包括工藝流程、主要化學反應過程及工藝技術指標,了解和掌握關鍵產污設備和工藝的特點和基本情況,產污部位、產污種類和數量,排放方式和去向情況,污染治理設施的基本情況,環境影響等。按照環境監察工作要求,重點源每月監察1次,一般原季度監察一次。這種監察就屬于定期監察形式。定期監察形式非常重要。撫順縣環境保護局制定礦山企業環境監察工作計劃。要求對礦山企業每季度監察不少于1次,并做好監察記錄。通過定期監察提高了礦業領導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對規范企業的生產行為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礦山企業的不穩定運行率高幅度下降。
4.2不定期監察
不定期監察,也即突擊監察、臨時性監察,是在開展定期環境監察的同時,所開展的一種輔助監察形式。不定期監察可杜絕企業違法外排行為發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管理者的環境認識。
4.3組織部門進行聯合執法檢查
如果企業對環保提出的整改要求拒絕整改或整改不到位,那么聯合執法就是最好的一種執法形式。必要時通過縣政府組織由安監、環保、農電、工商、公安部門的聯合執法小組,對企業進行聯合執法。
根據集團公司《2020年“安全生產月”及“6.5世界環境日”活動方案》的通知精神,緊緊圍繞“消除事故隱患、筑牢安全防線”、“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的活動主題,研究制定了活動方案,全體干部員工積極參與,扎實開展了安全生產月系列活動,圓滿完成了安全生產月各項活動任務,有效推動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統一思想認識
為加強對“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領導,保證安全生產月扎實開展,成立了安全月活動領導小組,以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及時消除事故隱患、有效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為目標,通過開展多種形式活動,大力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推動安全文化建設,強化安全紅線意識,推動落實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主體責任,促進安全生產工作各項措施的落實。
二、扎實開展各項活動
(一)營造氛圍、加強安全宣傳工作
1、在辦公樓、井口、選礦廠懸掛主題橫幅14幅,發放活動宣傳畫60張、懸掛安全月彩旗200面,發放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教育讀本、手冊160余本,營造 “時時講安全、處處防事故”的濃厚氛圍。
2、6月1日早上,公司舉行了安全旗升旗儀式,公司領導、全體員工以及各合作單位參加。6月4日-6日,組織員工觀看員工《安全生產月主題宣教片-《征程》》、《全面提升安全發展應急管理新水平-《履責》》、《生產安全事故典型案例》,觀看人數共計426人次,深入學習典型事故案例,剖析事故原因,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做到舉一反三,防范安全事故。“6·5世界環境日”組織公司及各合作單位職工50人學唱《讓中國更美麗》歌曲,拍攝宣傳視頻,及時向西礦集團報送,展現公司積極向上精神面貌,積極準備集團公司組織的安全知識競賽活動,在22日競賽活動中取得三等獎的優異成績。
3、6月23日組織開展2020年“安全月”安全演講競賽, 11名選手參與演講,共計85人參加活動,這次演講內容豐富,貼近實際,選手們結合身邊的安全故事、事故案例、安全管控平臺應用等講述了自己對安全的理解和認識,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詮釋了安全的重要意義和深刻內涵,使公司廣大干部員工在思想進行一次洗禮。
4、開展安全月主題為題材征文活動,共收集安全征文14篇,開展崗位風險知識考試活動,共計562人參加考試,進一步督促全體員工學習崗位風險知識,掌握防范措施。
5、充分利用安全環保管控平臺開展安全隱患大檢查、“反三違”活動,安全月期間查出各類安全隱患312條,推動落實安全責任、防范事故發生。
6、6月25日、26日、27日,完成2020年職業健康體檢工作,共計人參加體檢。
(二)應急演練活動
一、安全環保的管理
今年上半年,我工段緊緊圍繞“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的方針,以礦安委2013(1)號文和選礦廠2013年安全環保工作計劃為指南,結合自身的特點制定了切合工段實際的安全的管理的辦法,具體表現在如下幾的個方面:一是繼續實行“分級的管理,分級的負責,分級的把關”的安全管理的辦法。年初工段同廠里簽訂安全責任合同書,班組同工段簽訂安全責任合同書,在班組中建立安全互保機制,使全工段員工都能明確自己在安全生產中所肩負的責任。
二是加強危險點、源的管理,在硝酸的管理上,嚴把入庫關,為員工配備了實用的取酸小車,實行早班取酸的管理模式,在取酸、轉運及倒酸作業時指定工段領導跟班監護。三是強化了對鉗工班的安全管理,我工段鉗工班擔負著全工段管道、設備的檢修、維護工作,是工段安全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為此我們堅持工段領導派班及工作全過程安全監控的安全管理辦法,同時在周四的安全學習中推行每人必須發言的模式,以提高維修人員的安全意識。四是認真抓好安全標準化工作,通過對安全標準化工作的完善和學習,員工的安全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五是加強日常管理,我們認真進行安全自檢、自查活動,聽取員工的意見,對員工們反映的隱患及時進行整改。
今年上半年,我們完成了硝酸房的搬遷、全尾砂過濾機刮料口的改造、自動排液裝置排料口的改造等工作。這些工作的完成有力地促進了安全生產。除此之外,一方面我們還加強了現場的安全管理,工段領導每天多次深入現場,巡查各崗的生產情況,對于安全難度大的工作工段領導全程監管,對于安全難度一般的工作也不放松,做到生產無小事。同時抓好領導的值班工作,值班領導接到報警電話以最短的時間趕赴現場指揮處理;另一方面加強了全段員工的責任心,為了更好地加強本工段的管理,首先是完善管理制度,然后狠抓制度落實,對于“三違”現象嚴查,嚴抓,嚴管。通過這些措施的落實我們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確保了安全生產。
環保方面我們以is14000標準嚴格要求,以廠每月的廠區工業環境檢查為契機,大力整治現場衛生,抓好清潔生產,對全工段的環境衛生進行了大力整治,嚴格各項工藝操作,認真抓好尾砂的回收利用,減少廢渣的排放,降低了選礦廢渣排放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的可能,對于本工段的危險化學品我們嚴防泄漏,嚴格按照is14000的要求去做。不僅如此,我們還積極進行技術革新以減少廢油的排放,如對全尾四臺過濾機加裝集油裝置,從而避免了過濾機軸瓦的油落地的現象,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工段的工業衛生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觀。
二、設備管理方面
積極推行精細化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設備的檢修質量,使工段的生產設備持續穩定地為尾砂的生產服務。我們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力爭從源頭消除隱患,在抓好設備檢修質量的同時,我們進一步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不斷地完善鉗工班對設備的點、巡檢制度,形成規范的設備管理體系。在設備保養方面,根據設備運行工況以及設備部件使用周期及時對設備零件進行定期更換,詳細填寫設備部件更換記錄,建立檔案,針對每臺設備制定嚴格的量化指標,使其運行始終處于受控狀態。
不僅如此,我們還對操作班的點檢作了要求,規定每班的班長負責本班設備的巡檢工作,且要把發現的問題詳細的寫在交接班本上,由設備段長負責處理,避免每次交班時,出現設備維護的盲區,使維護工作更持續、更有效。讓工段領導能夠更直接、更清晰的了解每一臺設備的運行情況,適時采取維護措施,這些均有效地提高了設備的運轉率。二是積極推行機長制的實施,為了把這項工作做得扎實,我們把機長同班組掛鉤,機長所在的班組共同承擔機長的責任,通過這項措施的實施對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得到了加強。
再則我們還充分利用停產檢修等有利時機積極進行技術改造開展小改小革等革新活動,比如自動排液裝置排料口的改造,解決了排料時砂漿濺出地面的現象。三是在確保正常生產的同時要求生產班班中加強巡查;維修班班每天進行一次設備巡查;工段領導每天兩次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工段的領導下維修班組盡心盡力地抓好設備的維護,生產班組認真的抓好設備的保養,為設備的正常運轉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生產管理方面
今年,礦里根據采礦充填工藝技術相關要求對,對尾砂的生產進行了調整,2014年分級尾砂和全尾砂產量按1:1比例進行組織生產,要求盡可能多地回收粗粒級尾砂,提高分級尾砂的產量,選礦尾砂綜合回收率調整為75%。為此,我們在廠黨政的支持下,挖掘潛力,積極配合進行尾砂產能優化試驗調試,于3月17日完成了調試工作,4月12日,尾砂回收新工藝流程正式投入使用,確定了今后尾砂生產的工藝流程,為今后尾砂根據新要求進行生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此過程中,我們嚴管理、細操作,操作工時時對每班的產量進行監控,主動進行細節的調控,生產管理逐步向安全高效穩定發展,生產技術狀況不斷得到優化,力求效益最大化,使尾砂的回收處在了一個較高的水平,截至今年五月份,分級尾砂開機2644小時,生產分級尾砂干砂78833.41噸;全尾開機11281.10小時,生產全尾砂干砂76201.48噸,立式砂倉取砂23295.48噸,總共完成尾砂干砂178330.37噸,尾砂回收率達到了77.66%,確保了充填用砂,也為礦里的環保工作做了一些貢獻。
四、技術探索方面
為了抓好尾砂的生產,探索適合尾砂生產的最佳工藝,減輕尾砂生產的勞動強度,我工段在廠行政的領導下,在生產技術科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大膽探索,開拓創新,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提供了寶貴的技術依據。今年上半年,我們主要參與了以下幾項試驗和改造:一是提高分級尾砂產能優化工藝調試試驗,確定了今后尾砂生產的工藝流程。二是對二號泵站緩沖池內的尾砂進行二次回收的改造工作,此舉,為今后提高尾砂的回收率進行了技術儲備。三是全尾砂系統四臺自動排液裝置濾液水管路的改造,此項改造,對提高尾砂的回收,具有一定好處。
五、成本節約方面
我工段積極響應選礦廠領導的號召,貫徹中金嶺南公司、凡口礦《關于切實做好應對經濟危機的緊急通知》精神,始終堅持把節能降耗工作貫穿于生產工作中去,制定了嚴格的成本控制措施,加強對各種物資消耗的精細化管理工作。我們主要做了如下工作:一、建立并嚴格實行班組材料消耗臺帳,做到日清月結,帳面清晰,將材料的領用、消耗直至終結能全過程接受監督。從而推動班組材料消耗管理向制度化、規范化邁進。
二、廣泛宣傳、發動全工段員工發揚艱苦奮斗、吃苦耐勞、樂于奉獻的精神,樹立勤儉節約的思想,身體力行,“立足崗位,挖潛增效”積極做好增收節支工作,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各項規章制度,將各種工藝參數控制在最佳值。
三、加強內部管理,激發全段員工的熱情,實現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加強生產組織,向節能降耗要效益,切實做好精細化管理工作。加強過程控制,提高設備的檢修質量,向質量要效益。在設備的檢修時,由設備段長跟班作業,對要更換的備品備件實行嚴格的檢查制度,能修復的盡量修復,盡可能地減少浪費。加強對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嚴格執行設備的點檢、巡檢制度,減少工藝、設備事故,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加強備品備件以及材料的申報工作,作好節能降耗,向管理要效益。加強對倉庫的管理,對一些可用可不用的物資一律不得申報。
同時,對工段所屬設備進行嚴格管理,杜絕“跑、冒、滴、漏”現象的發生,對一些可以不開的設備,一律禁止開機,如水泵僅在打掃衛生時方可開機 。
四、加強修舊利廢方面的工作,工段不定期組織鉗工班對工段以往更換下來的備品備件進行修復,積極進行技術改造,開展小改小革等創新創效活動。實際工作中,尾砂回收新工藝流程管路改造時,充分利用了一條原廢棄的十寸鋼管,節約十寸鋼管六十多米;修復了以往換下的閘閥;對¢30米濃密池絮凝劑添加系統和制藥系統進行了改造,此項改造,不僅可以使一臺7.5千瓦的水泵每天減少開機時間二十一個小時,使尾砂工段絮凝劑的使用量從原來每天30kg減少到15kg,減少絮凝劑的浪費,減少鉗工的維護量,每月不僅可節約用電五千多千瓦,每年還可節約絮凝劑使用成本五萬多元。
六、其它方面
關鍵詞:大廠礦區;農田土壤;鎘污染
中圖分類號:X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6)18003103
1引言
鎘在地殼中的豐度為0.2×10-6,是一個極為分散的、具有致癌作用的強毒性化學元素。金屬礦區通常是重金屬污染的重要地區。鎘礦的開采運輸,冶煉過程的煙塵沉降,含鎘廢水排放均能導致鎘元素在土壤或者水體中累積,并通過食物鏈等途徑危害人體健康[2]。含鎘礦石的開采、選冶以及含鎘的工業“三廢”排放是土壤鎘污染的主要來源。
許超等研究表明[3],大寶山20世紀60年代開始興建的采礦場和金屬冶煉廠排出酸性采礦廢水已造成下游農田的大面積污染,農田土壤污染是以Cd和Cu為主的多金屬復合污染。近年催力拓等研究提出[4],廣西某礦區生產的稻米中鎘濃度嚴重超標,當地居民因長期食用這種“鎘米”已經出現“骨痛病”癥狀。
目前大眾對鎘礦的區域分布特征、采礦活動造成的鎘元素污染以及存在的風險仍缺乏系統的認識。林炳營研究表明,廣西某鉛鋅礦場地開發,引起了河流水質、土壤和農作物的鎘污染問題[5]。基于此,對廣西河池大廠礦區農田土壤進行了鎘含量測試,目的在于探究目前農田土壤的鎘污染來源和狀況,并評估其污染等級。
2材料與方法
2.1樣品采集與分析
在南丹縣大廠村的12個屯,包括新菜園、荒田、朝陽、大坪屯、銅坑屯、大樹腳、鐵板哨、更莊、老菜園、巖山腳、高峰和沙坪。采用蛇形布點,采集5個點混合為一個樣品。共采集土壤樣品156個(圖1)。
土壤樣品pH值(水比土2.5∶1)用pH計測定;測含水率將樣品放于烘箱中烘至恒重,減少的質量即為水分的質量;有機質水合熱重鉻酸鉀氧化C比色法測定;樣品的消解采用加反王水(濃鹽酸與濃硝酸比例1∶3和2 mL氫氟酸),放入WARS微波消解儀中消解,趕酸,定容待測。
用ICP―MS測定Cd含量,測試有標準樣。 隨機抽取1個樣品做5次重復測定,各元素相對標準偏差均小于10%。用 SPSS19.0 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用 Excel 進行圖形的繪制和矩陣的計算。
3結果與分析
3.1土壤鎘含量分析
土壤中Cd的平均含量大小順序依次為銅坑>大樹腳>沙坪>鐵板哨>朝陽>新菜園>高峰>更莊>老菜園>大坪>巖山腳>荒田,所有的采樣點Cd的含量高于廣西土壤元素背景值0.0617 mg/kg[6]。
銅坑土壤中Cd 的含量最大,為42.75 mg/kg;荒田最小,為1.54 mg/kg,但是也超過廣西土壤背景值25倍。同時,12個屯的采樣點Cd含量均超過國家土壤中國土壤元素背景值0.097 mg/kg[7];總體來看,大廠鎮12個屯農田土壤中 Cd的含量都很高(表1),土壤Cd污染的現象已經比較嚴重。
以廣西土壤環境背景值和國家土壤環境質量標準[8]作為比較依據。大廠鎮農地土壤中Cd存在普遍的累積,超出廣西土壤背景值274倍;變異系數為1.52,依據變異系數大小分級規律,變異系數大于0.3為強變異。
結果表明土壤中Cd的污染程度比較嚴重,且土壤鎘區域含量變化比較大,說明受外界活動影響的強弱差異大。實地調查得知,大廠鎮是一個典型的礦業鎮,土壤中Cd的分布主要受采礦活動的影響。
2.3土壤鎘累積評價
地積累指數[11]Igeo廣泛應用于定量研究沉積物中重金屬污染程度,也適用于當代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的評價。它綜合考慮了人為污染因素、環境地球化學背景值以及因造巖運動可能引起的背景值的變動的因素。其計算公式如下:
Igeo=log2\[Cn/(K×Bn)\]。
式中:Cn為元素n的實測含量;Bn為元素n的背景值;K是考慮各地巖石差異可能會引起的背景值的變動而取的系數(這里取值為1.5)。在這里地累積指數的計算我們采取以廣西土壤背景值為評價標準。結果表明,Cd元素地累積指數范圍為Igeo(Cd) 3.81~8.61,污染等級為極強。存在一定的生態風險,由此需要加強Cd元素污染的研究和污染源的控制。
3結果與討論
(1)大廠鎮農地土壤中Cd存在普遍的累積,均超出廣西土壤背景值。根據實地調查發現,早期一些缺乏嚴密規劃和環保意識的礦業活動,存在著嚴重的濫采亂挖現象,導致了礦石的利用率低,任意的排放采礦和冶煉的廢水,隨意堆放尾礦和礦渣。部分選礦廠的沉淀池、尾礦庫,由于沒有按照生產能力來設計容量,造成了廢渣、廢水的坍塌和溢出或直接排入江河,導致了河流的水體污染;選礦廠和冶煉廠排放的廢渣、廢液和廢氣對周圍的環境造成污染。而引用污水灌溉,直接導致農田土壤鎘污染。鄉間公路的車輛通行導致沿線土壤重金屬污染,并且產生重金屬污染生態風險累積,主要有Pb、Cu、Cd的污染和累積。本研究表明,鎘元素在采礦廠附近和公路沿線的土壤中含量較高,說明這種元素主要受采礦和交通兩方面影響,其含量超過正常水平,對礦區附近和道路兩側的土壤造成較大污染。
(2)通過污染分級,荒田已屬于強度污染;大坪、巖山腳屬于強―極嚴重污染;其他9個自然屯屬于極嚴重污染,土壤鎘污染的形勢非常嚴峻。任繼凱等研究發現[12],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鎘并向地上部莖葉和果實中轉移,進行再分配,鎘以不同的形態出現,同時在鎘含量高的土壤中鉛、鋅、銅的含量往往也高。Cd元素在植物體滯留和累積,超過一定量就會危及農產品的食用安全,農作物的重金屬污染,最終危害人體的健康。
(3)大廠礦區農田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控制污染源是直接措施,施加磷肥是有效措施。磷肥對作物吸收累積鎘的影響已后大量報道,劉昭兵等研究表明[13],土壤中磷與鎘存在密切聯系,磷酸鹽可通過誘導吸附和沉淀作用影響鎘的有效性。施磷肥可以顯著提高植株對重金屬的總吸收量,這一點對提高植物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效率具有借鑒意義。
2016年9月綠色科技第18期
參考文獻:
[1]葉霖,潘自平,李朝陽.鎘的地球化學研究現狀及展望[J].巖石礦物學雜志,2005,24(4):339~348.
[2]Bertin G, Averbeck D. Cadmium: cellular effects, modifications of bimolecules, modulation of DNA repair and genotoxic consequences (a review) [J]. Biochimie, 2006, 88 (11):1549~1559.
[3]許超,夏北城,何石媚,等.大寶山礦山下游地區稻田土壤重金屬含量特征[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47(3):122~127.
[4]崔力拓,耿世剛,李志偉.我國農田土壤鎘污染現狀及防治對策. [J].現代農業科技.2006:184~185.
[5]林炳營.廣西某鉛鋅礦區土壤―作物鎘污染研究 [J].土壤通報,1997,28(5):235~237.
[6] 廣西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 土壤背景研究方法及廣西土壤背景值[M]. 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7]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中國土壤元素背景值[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0.
[8]國家環境保護局.GB15618―1995,土壤環境質量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5:3~4.
[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NY/395―2000.農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12):5.
[10]徐友寧,劉瑞平,柯海玲,等.金礦區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環境效應分析 [J].中國地質,2007, 34(4):716~721.
[11]李玉,馮志華.連云港對蝦養殖區表層沉積物重金屬污染評價[J].海洋與湖泊,2013,44(6):1457~1461.
關鍵詞 選礦企業;工業污水;回收利用
中圖分類號 X70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671-(2013)012-0203-01
通過浮選法選鉬的礦廠,在選礦的進程中會生成大量的污水,這些污水中含有較多的懸浮物,而且其中的膠狀物很難實現自然沉降,此外排放的大量污水中含有的污染物不但種類多,而且造成的危害非常的大,比如諸多的不同選礦藥劑,再比如金屬離子等等,這些污水如果可以得到很好地處理,一方面可以降低排污量,另外一方面還可以提升回收利用的效率,幫助實現對水資源的節約,對環境予以更好的保護,提升企業運作過程中產生的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
1 實例概況
1.1 污水產生情況
某選礦廠每天處理原礦石的能力能夠達到500噸,借助浮選工藝,按照礦物表面性質的不同,對礦石里面的鉬精砂進行分離。具體的工藝流程可以描述如下:首先為一段粗磨(-0.077mm50%),接下來是粗掃選,然后是進行首次的精選,接下來再予以細磨(再磨對應的細度要求為-0.055 mm 90%),最后是四次精選,鉬精砂最終產出,品位達到45%,回收率為85%。
生產的時候對一噸原礦進行處理,耗用4立方米的新鮮水,每天能夠產出污水1 600立方米。主要的污水來源有:尾礦水以及精礦濃密溢流水,污水里面含有的污染物濃度高,粒度小,而且多為懸浮狀,表面負電荷非常的強,很難沉降,屬于穩定性比較高的膠體。污水的水質如表1。
1.2 污水處理現狀
污水處理的方法選擇的為絮凝沉淀法,這種方法的絮凝劑選擇的為石灰,借助泵對石灰和污水予以混合以后,借助管道將混合液輸送至尾礦庫實現沉降,將澄清水輸回廠里再次使用。耗用石灰的具體量為:每立方米污水耗用0.8公斤。這個處理方法選擇的絮凝劑為石灰,借助于石灰對污水里面的膠體對應的穩定性予以破壞,凝聚了顆粒物,而且借助于尾礦庫(對應的庫容量比較大)能夠實現污染物的再次降低和再次的沉淀,對于澄清水可以再次的返廠使用,在長期實踐檢驗的基礎上,這種工藝不但簡單,而且合理,效果也比較好,對于選礦行業來講,可以滿足對應的要求。不過有的絮體顆粒本身的粒徑特別的小,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夠沉降,將石灰投入到里面后會造成粉塵上揚,很容易出現人員灼傷,這是一大弊病和缺點。
2 改造工藝
2.1 工藝原理
污水里面因為含較多的尾礦粉以及水玻璃,這樣污水中就出現了帶負電荷的膠體,這種情況下,投含鈣工業廢渣到污水中去的時候,因為具備了帶正電荷的例子Ca2+,這樣對雙電層這一攜帶負電荷膠體進行壓縮的時候,膠體對應的穩定性就會受到破壞,污水里面的顆粒物就出現了凝聚。在含鈣廢渣的作用下,絮體顆粒本身對應較小的粒徑,沉降比較緩慢,借助高分子產生的架橋功效,絮凝劑就可以將脫穩粒子予以對應的聯結,形成顆粒較大物質,將沉降功效予以改善和提高,使得去除的具體效果得到了明顯的強化和改善。
2.2 工藝條件
1)工藝處理能力:1 600 m3/d。
2)藥劑配制:在3 m3貯罐中加入1.6kg有機高分子絮凝劑,攪拌180min。
3)藥劑投加量:A渣和有機高分子絮凝劑聯合使用,A渣0.9kg/m3,有機高分子絮凝劑0.06g/m3;B渣和有機高分子絮凝劑聯合使用,B渣2.6kg/m3,有機高分子絮凝劑0.06g/m3。
2.3 工藝流程
經格柵后,污水里面的大塊懸浮和漂浮物質就會被除去,接下來污水流經PVC 廠中的排水泵站,實現向沉砂池這一對污水予以具體處理的具體場所的提升,于沉砂池(一般為平流式的)中污水會有六十秒的停留期間,這段期間可以實現泥沙的沉淀,沉淀以后,再借助砂水分離器,泥沙就可以實現脫水,此時污水到達混合池,投制劑到混合池里面。混合池中,會借助機械攪拌3分鐘,攪拌后,混合水到達網格反應池,經過一格一格的流動,實現上下對角之間的交錯流動,一直到出口。于全池大概2/3分格中,沿垂直水流向進行柵條或者說是網格的放置。在經過這些物質的時候,水流就會減速,達到絮凝效果,實現混凝劑用量的減少和降低,縮短具體的反應時間。在網格反應池里面,混合水會停留大約是五分鐘的時間,而后到達斜管沉淀池,于斜管沉淀池里面,混合水會長時間的實現沉淀,沉淀物落于斜管,而后借助靜水壓力排出淤泥。斜管沉淀池里面生成的清水和溶氣水會一起來到汽浮池,于汽浮池里面,難沉淀的物質就會上浮到水面,由刮沫機清除。氣浮池內污水停留40min后,進入砂濾池進一步過濾后進入清水池排出。
3 試運行效果
在試運行檢驗的基礎上可以發現絮凝對應的沉降速度比較快,而且絮狀體也比較大,能夠發揮明顯的絮凝功效,容易分離顆粒物,獲得質量較好的回水,污水處理好費的成本也比較低廉,每天僅僅需要大約三十元的藥劑費,可以節約成本170元。污水處理后水質(沉降30min)如表2。
4 結論
1)絮凝劑選擇的為化工行業產生的含鈣的工業廢渣,助凝劑選擇的為有機高分子類型的絮凝劑,借助它們將原本使用的石灰
替代掉,可以說不但原料容易取得,而且成本非常低廉,對應的工藝也比較簡單,還能夠取得很好的處理效果。
2)選擇工業廢渣做絮凝劑,可以實現以廢治廢,節約資源的目的,取得更好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僅僅在藥劑這個方面,就能夠實現5.1萬元成本的節儉。
3)廢渣含有大量的水分,這樣能夠避免借助石灰除污時候出現的人員被灼傷的危險事故,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效能。
參考文獻
一是回顧一季度平安生產工作,今天我召開全縣安委會第二次全體成員會議。二是安排全縣春季平安生產大檢查和督查工作。剛才祥濱同志通報了全縣一季度平安生產事故統計分析情況,并對全縣平安生產大檢查工作進行了安排安排,完全同意,下面,講幾點意見。
一、切實增強做好當前平安生產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認清形勢、提高認識。
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2010年。各鄉鎮政府、縣安委會各成員單位齊心協力,密切配合,順利地完成了市政府下達我縣的平安生產控制指標和各項工作任務,繼續堅持了全縣平安生產形勢總體平穩的良好態勢,縣政府和縣安監局分別被省、市授于“平安生產工作先進縣”和“陜西省安監系統先進集體”光榮稱號。效果來之不易。今年以來,縣政府及時召開了全縣平安生產工作會議,制定了平安生產“十二五”規劃,安排安排了2011年重點工作,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保證了春節、兩會期間的平安穩定,應該說,全縣平安生產的工作部署和工作措施都是認真細致和到位的但進入二月份以來,全縣的平安生產形勢急轉直下,局面十分嚴峻。剛才,祥濱同志對全縣第一季度平安生產事故情況做了通報,一季度,縣的各類事故起數、傷亡人數、經濟損失都大幅度上升,道路交通、消防火災事故和工礦商貿等行業呈全面上升趨勢。特別是2月28日順昌免燒磚廠坍塌死亡事故,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引起了省內多家新聞媒體的高度關注,影響極其不好。市政府、市安監局也極為重視,先后多次派人來縣上調查,市安委會擴大會議上點名批評,并給縣政府兩次下達了督辦函,工作十分主動。
陜西舉世矚目,目前正處于旅游文化節和世園會期間。來陜來漢人員驟增,投資考察、旅游觀光,以及各種新聞媒體宣傳報道絡驛不絕,因此,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切實增強抓好平安生產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要認真研究分析,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法,扎實履行平安監管責任,強化平安監管力度,全力以赴抓好專項整治,努力遏制和扭轉各類事故多發和高發的局面,維護全縣平安生產形勢的穩定,建設良好的平安生產環境和投資環境,營造良好的對外形象。
二、強化隱患治理,加強組織領導。認真開展春季平安生產檢查督查活動
縣政府辦公室在3月30日下發了關于開展春季平安生產檢查督查活動的通知》檢查督查的內容、形式、分組情況和工作要求已經明確,根據省、市的工作布置。希望全縣各級各部門按照政府的布置和要求,認真抓好工作落實。
(一)加強組織領導。首先是各鄉鎮、各部門要提高對此次大檢要性的認識。需要我立即行動起來改變這種狀況。各鄉鎮、各部門的主要領導要高度重視,親自研究部署,分管領導要親自安排組織,抽調責任心強、業務精通的干部抓好工作落實。其次是要結合外鄉鎮、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制定詳盡的切實可行的檢查方案和督查方案。檢查前要明確哪些行業是檢查的重點,重點的企業有哪些,企業的檢點部位在哪里,做到有的放矢,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糾纏于一些細小環節,該查的卻查不到一群人呼嘯而來呼嘯而去,走馬觀花,外表上轟轟烈烈,起不到實際效果。
(二)落實兩個責任。一是落實鄉鎮、部門的平安檢查責任。要保證工作檢查到位、抽查督查到位、平安措施落實到位,依照“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原則,做好檢查、抽查記錄,查出的隱患問題要及時報縣安委會,并認真落實防控整改措施,凡因檢查不細致、督查不力、整改不到位造成平安事故的要層層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二是切實落實企業平安生產主體責任,鄉鎮政府、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工作跟蹤督辦,督促、指導管轄領域內的生產經營單位開展平安生產自查,及時排查、治理平安隱患,做好各項平安防范措施的落實。
(三)嚴格隱患督辦。各鄉鎮、各部門在平安大檢查和督查過程中。能夠立即整改的要現場督辦,要求企業立即整改。不能現場整改的要提出防范措施,落實整改措施、資金、責任人和應急預案,督促限期整改。重大隱患問題要及時報縣安委辦,縣安委辦根據隱患的性質,實行掛牌督辦。各鄉鎮和部門要依照縣安委辦的督辦要求,跟蹤隱患整改情況并及時復查,按時按要求完成整改工作,實行隱患整改銷號。對不能按時按要求完成隱患整改工作的要立即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停產停業整頓,堅決杜絕帶著隱患生產經營。
(四)及時演講工作信息。根據省、市安委會的要求。實行平安生產信息周報制度,請各部門領導認真布置,落實專人,每周星期一上午10點前將本行業一周以來平安生產情況、隱患排查治理情況以及平安生產事故情況報縣安委辦,縣安委辦匯總后報市安委會辦公室。春季平安生產大檢查和督查情況于4月28日前書面報縣安委會辦公室。
三、加強執法檢查,強化源頭管理。嚴厲打擊“三非”行為
縣安委會陸續接到一些情況舉報,近段時期以來。反映非法開采的問題、非法經營廢品油的問題,縣安監局進行了調查核實,發現情況十分嚴重,有些問題已嚴重威脅到周邊群眾的生命財富平安。如湘水鎮陳家壩村脖子溝選礦廠,未經許可、未履行平安設施“三同時”審查,分別在牟家壩鎮、湘水鎮采選鐵礦,尾礦亂堆亂排,嚴重堵塞河道。漢中鏷锃礦業有限公司打著造磚的幌子,行開采鐵礦之實,沒有任何審批手續,青樹鎮土門村建設鐵礦選礦廠。黃官鎮水井村權興波加油點未經許可經營廢品油,油庫建在地下室。還有紅廟鎮、陽春鎮、梁山鎮、高臺鎮的非法加油點,已經關閉取締今年又死灰復燃。三非”不只是對國家法律法規的挑戰,擾亂了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也是引發各類事故的定時炸彈。這些非法生產經營的單位,平安管理水平極低,平安條件極差,職工素質低下,平安意識極其淡薄,平安隱患極其嚴重,加之沒有參與工傷安全、沒有存儲風險抵押金,抗風險能力極其脆弱,一旦發生平安事故,不只影響極壞,而且善后工作十分棘手,隨之發生的社會穩定問題,造成政府工作十分主動。一些行業主管部門對落實平安發展要求有偏差,不能嚴格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履行審查審批職能,弱化審查把關,疏于日常監管,降低了市場準入的門檻,致使一些項目在資源開發、環境維護、平安投入、水土堅持等方面隱患叢生;一些投資主管部門對協同做好建設項目平安設施“三同時”要求重視不夠,認識缺乏,事前不把關,事后不通報,導致平安監管部門不清楚,讓安全設施“三同時”審查提前介入的工作機制形同虛設;一些鄉鎮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忽視對礦產資源、平安生產、環境維護等環節的審查,盲目引進建設項目,發現問題后不能及時予以糾正,導致“三非”現象滋生,由此而造成的破壞環境問題、地質災害問題以及人身平安隱患問題增多。必需清醒地認識到三非”危害,切不可麻木不仁,麻痹大意,要采取切實措施,落實監管責任,把好審查關,強化監管力度和打擊“三非”工作力度,要堅決遏制目前“三非”問題滋生蔓延的主動局面。
進一步明確生產經營單位平安設施建設的主體責任、鄉鎮和職能部門的屬地監管和綜合監管、行業監管責任,一是要認真學習和貫徹好《平安生產法》建設項目平安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方法》和《陜西省建設項目平安設施監督管理方法》等法律法規關于“三同時”規定。使三者有機結合,互相監督,互為補充,落實好政府監管主體責任。
嚴把市場準入關。各部門要認真學習《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平安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南政發〔2011〕7號)文件精神,二是要抓源頭治理。項目審批、核準、備案階段,做到項目平安設施“三同時”監管提前介入。
要嚴格按照《陜西省建設項目平安設施監督管理方法》省政府125號令)陜西省平安生產監督管理局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執行<陜西省建設項目平安設施監督管理方法>有關問題的通知》陜安監管發[2008]29號)等法規、文件要求,縣發改局要嚴格項目管理。建設項目的備案、核準時,凡涉及平安生產、環境維護、建設用地、鄉村規劃的要嚴格前置審查關,由安全生產、環境維護、國土資源、鄉村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相關審查意見后,方可料理項目備案、核準手續。對同意備案、核準的項目,應及時將核準文件抄送相關管理部門,并會同縣安監、國土、環保等部門,依法加強對企業項目的監管,對于應報項目核準備案機關核準備案而未申報的項目或雖然申報但未經核準備案而擅自開工建設的項目,以及未按項目核準備案文件要求進行建設的項目,應責令其停止建設。
依照《礦產資源法》及其配套法規的規定,縣國土局要嚴格建設用地審批和采礦許可工作。對全縣含鐵花崗巖砂礦的開發進行統一規劃,做到有效維護、合理開采,綜合利用。采礦權設立、登記和頒發《采礦許可證》前,要依照相關規定,征求安監、環保等職能部門意見。要加快礦產資源整合步伐,日常監管中,要嚴格執法,嚴厲打擊非法開采行為。縣國土局是負責礦產資源開發市場準入的審批主管部門,又是含鐵花崗巖砂礦綜合整治的牽頭部門,綜合整治辦公室就設在國土局,因此,要切實履行好業務主管部門的監管、打擊和綜合整治的工作職責,確保我縣的礦產資源開發從源頭上就規范良性發展。
認真落實縣安委會督辦函的要求,縣電力局要嚴格按照《供電監管方法》電監會27號令)和漢政發[2006]20號及南政發[2006]44號、[2010]25號文件規定。對縣安監局已經責令停止建設、停止生產的漢中鏷埕礦業有限公司、湘水鎮陳家壩村二組脖子溝選礦廠、縣天佑礦業有限公司堅決落實停電措施。今后,要嚴格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政府有關文件的規定,做好建設項目新裝用電申請的審查工作,對不能提供項目平安批準意見的用電申請,一律不予受理,不得供電。要嚴格執行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做出的對淘汰企業、關停企業或者違法企業采取停限電措施的決定,未收到有關部門決定恢復送電的通知,不得擅自對責令限期整改的用戶恢復供電。對未執行建設項目平安設施“三同時”規定,未經縣安監局審查批準的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高危建設項目,不得供應生產用電。這一點,希望縣電力局要堅決貫徹落實,不打任何折扣,不講任何條件,否則,此類企業或用戶若發生生產平安事故,縣電力局要承擔相應責任,要堅決追究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責任。
對建設項目在環境維護、水土堅持和林地占用等方面依法嚴格管理,縣環保局、水利局、林業局、工商、質監、氣象等部門要依法嚴格履行好各自工作職能以及縣政府賦予的平安生產監管職責。對非法違法行為進行嚴肅查處。
尤其是今天參會的鄉鎮,各鄉鎮政府。都是三非”問題比較突出的鄉鎮,都要根據《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強化平安生產責任制的實施意見》南政發[2010]25號文件)要求,切實加強對本轄區平安生產工作的領導,認真履行屬地監管責任。要堅持每兩月開展一次平安生產大檢查,及時發現并演講平安生產違法行為和事故隱患,對已經發現和正在查處的幾起平安生產違法非法行為,要跟蹤督辦,巡回檢查,確保停止建設、停止生產的措施落到實處。
【摘 要】本文用數據論證的方法,論述平泉露天礦露天最終開采境界的確定理由。
【關鍵詞】露天礦;最終開采境界;確定
一、提出問題
露天開采最終境界的確定,是每個露天開采的礦山首先要論證的問題,只有通過細致的計算比較才能確定最終開采境界。平泉礦也是這樣。
二、數據論證
最終露天開采境界的確定需要用以下幾個方法計算對比:
1.用經濟合理剝采比驗證。(1)露天開采經濟合理剝采比的計算驗證。第一,經濟合理剝采比的計算。以原礦成本法計算經濟合理剝采比nj,nj=■=■=5.4t/t。式中:C為地下開采每噸礦石成本:45元/t,a為露天開采每噸礦石采礦費用:7元/t,b為露天開采每噸廢石費用:7元/t。第二,經濟合理剝采比的應用。除其計算原則為應用原則外,還有生產期間的生產剝采比不應大于經濟合理剝采比,否則就坑內開采。一般規律是境界內平均剝采比的1.2倍,即為正常年份的生產剝采比。據此限定境界內平均剝采比為5.4÷12=4.5t/t。(2)露天采場邊坡參數的確定。I號礦帶(或稱礦化蝕變帶):金礦化主要產于蝕變花崗班巖體中上部,呈浸染狀-細脈狀分布,礦化帶受F0、F2、F4構造破碎控制,礦化帶寬度大于50m~300m,長度大于800m~100m,深度大于500m。礦體的上下盤均為花崗班巖。根據礦巖、物理機械性質,水文地質及礦山實例,比照確定以下參數:臺階坡面角70?;臺階高度10m;安全崖道寬3m;清掃平臺寬度10m,每三個安全崖道留一個清掃平臺;運輸道寬度8m;運輸道回頭曲線半徑20m;運輸道縱坡10%,每一個臺階留一個長30m坡度為0%的緩坡段。(3)境界圈定。第一,約束條件。除境界內平均剝采比不得大于4.5t/t外,還有溝內公路及溝內水系不能破壞,境界內的礦量應保證十年左右生產期限,基建剝離量盡量減少,露天采礦場底寬不應小于30m。第二,圈定方法。應用平面圈定法。第三,露天采礦場深度(底)的確定。受公路約束及礦石儲量,級別及現有工程控制露天底為442m。第四,露天境界內礦巖量。第五,露天采礦場主要參數。封閉圈標高512m;封閉圈以上山坡露天采場高143m;封閉圈以下凹露天采場深70m~90m;露天礦最終境界上部:長555m,寬350m;下部:長330m,寬100m;露天最終境界底標高442m,可延深至422m;442m~422mAu品位1.85g/t,含金量1.665t,總計:Au平均品位1.18g/t,含金量7.61t。
2.礦山規模驗證。(1)按臺階工作線及同時工作的挖掘機臺數驗證礦山生產能力A1。A1=n1·N1·a=1×2×75=150萬t/a,A11=n2×N2×a=3×2×75=450萬t/a。式中:A1、A11為采礦能力、剝巖能力(萬t/a);n1、n2為采礦臺階數,剝離臺階數;N1、N2為每個臺階可布挖掘機臺數:2;a為挖掘機效率:75萬t/a。由計算可知:露天采礦場工作臺階數4個,其中一個臺階采礦、三個臺階剝離,年采剝總量可達600萬t,可見滿足66萬t/a礦石產量要求。(2)按年下降速度驗證生產能力A2。每個臺階的開段溝需要時間6個月(開段溝斷面:底寬20m,上寬31m;開段溝長350m~450m;電鏟效率0.8×75萬t/a=60萬t/a)半壁路塹需4個月。從532m臺階至442m臺階累計礦量552萬t,平均每下降1m采出礦量為6.13萬t,年采礦量66萬/t,需下降11m/a。使用機械化開采的露天礦,具有長650m,寬100m~350m的一個露天采場,年下降強度11m是可能的。(3)按合理的服務年限驗證生產能力A3。A3=■=■=65萬t/α,式中:Q為可被露采的工業儲量6456530t;K為露采礦石回采率:0.95;P為露采礦石貧化率:0.05;T為服務年限,取10年。綜合上述驗算礦山的規模:確定礦山規模66萬t/a是可行的。礦山服務年限:礦山服務年限T=T1+T2+T3=2+8+1=11年。T1為投產年限:2年,投產時產量:1000t/d;T2為達產年:8年,達產時:2000t/d;T3為減產年:1年,減產年:1700t/d。工作制度:露天礦年工作日數為330天,每天三班,每班八小時,連續工作制。采剝主要設備年工作天數:牙輪鉆機(潛孔鉆機)年工作310天;挖掘機年工作310天;汽車出車率65%;挖掘機與鉆機:一年一大修,大修時間一個月,半年一中修,中修時間10天。開拓運輸:礦體有露頭,處于山坡。礦體下盤處于上坡低處,上盤處于山坡陡處。礦體側翼有南梁村居民區,側翼有原選礦廠及地面工業場區。境界圈定后,封閉圈以上高度143m,以下70m~90m。采礦場走向長330m~555m,寬度100m~350m。采剝總量不大,很適合公路開拓、汽車運輸。其優點是公路易布置,工程量少,生產靈活機動能力大,更適應排土場(廢石場)多處布置的要求。環保投資估算:本工程環保投資為1340萬元,其中:尾礦庫及系統設施1200萬元,除塵設備費 60萬元,綠化15萬元,覆墾(含廢石場)65萬元。
三、結論
綜合上面各方面的論述,最終邊坡范圍應選在:頂最高標高655m;露天最終邊坡角:上盤42°00′~54°10′,下盤34°~40°;側翼52°30′~47°30′這個開采范圍的利潤率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