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31 14:30:5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學英語學習計劃書,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 歐洲 語言教學與評估 大陸英語教育體系 新方案
一、歐洲語言教學與評估的共同參考框架簡介
2001年歐洲理事會正式出臺了“歐洲語言教學與評估的共同參考框架(英文縮寫CEFR,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提供了一套詳盡的語言教育學、教、評方案,成為整個歐洲語言學習與語言教學領域中最有導向性、指導意義和影響力的綱領。因此,CEFR被譽為歐洲現代語言教育的“大革命”,譜寫了世界語言教育的新篇章。
CEFR將語言運用水平區分為三個等級,根據can-do水平情況將三個等級細分成A1到C2共六個逐漸提升的水平標準。第一等級,精通運用水平,包括C2(精通級)和C1(高級)。第二等級,獨立運用水平,包括B2(中高級)和B1(中級)。第三等級,初級運用水平,包括A2(初級)和A1(基礎級)。歐洲理事會語言教育強調兩個理念,即多語言制度和多元文化。
二、中國內地英語教育體系現狀概述
1.學生外語水平能力標準、大綱
中國內地學生外語水平能力標準、大綱主要有三個:(1)國家教育部2001年頒布的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2)2007年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3)《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2000),目前沒有全國從小學到大學甚至研究生各階段統一的學生外語語言能力標準或者綱要。中國內地英語教育急需研制一套統一的學生外語能力標準,以體現教育的延續性、可持續性和系統性。
2.中國內地學生外語學習現狀綜述
英語學習被視為“費時低效”、“啞巴英語”等不成功教育的典型代表。大學外語課堂學生學習外語興趣甚少,應付四六級考試成了高校畢業生的“談級色變”。高中階段英語課完全被“題海”取代,大量高考英語模擬題、各種語法總結和單詞速記涌入學生腦海。初中階段英語學習完全搶在“起跑線”前,甚至有些初中生在剛剛參加完中考后就踴躍報名參加英語補習提高班,將高中英語甚至大學英語學上幾遍。小學階段或者從幼兒園開始英語學習已經成為學生和家長的主要話題,這些現象都是由中國內地英語教育體系不規范造成的。
3.外語教師教學現狀
中國內地外語教師一直積極踴躍進行各種外語教學改革,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研究到教學理念上不可否認地取得成果,有了很大提升。自教育部出臺取消外語高考科目政策計劃,同時國家大力提倡、鼓勵全民職業教育以來,外語教師的職業發展方向面臨重大變革。外語教師何去何從成為亟待教育界深入探討、研究解決的問題。外語教師教學由數十年來的熱門職業將轉向消失似乎成為必然趨勢,全國外語教學目標需要重新設定。
三、全國外語教學新方案的制訂
基于CEFR,以中國特色的外語語言學習及語言教育實際情況,研發一套全新的全國外語教學框架、大綱勢在必行。
以CEFR為指導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CEFR是鼓勵語言的學習使用者思考,思考如何掌握一門語言及如何幫助別人更好地學習語言;二是CEFR是一套成熟、完整的框架體系,有助于我國培養國際復合型人才與世界接軌。
1.外語水平評估等級
依照CEFR,將全國學生外語學習階段分為三個等級,六個標準。第一等級設定在小學階段,第二等級在初、高中階段,第三等級在大學、研究生階段;規定A1標準在小學畢業時達到,A2標準在初中畢業時達到,B1標準在高中畢業時達到,B2標準在大學一年級達到,C1標準在大學畢業時達到,C2標準在研究生畢業時達到。A1-C2標準在《歐洲語言教學與評估的共同參考框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加以修訂。
2.外語教學模式大變革
徹底變革中國傳統課堂的說教式教育模式,轉變為“研討、開放式(Seminar-Open)”的外語教學模式。外語教師完全成為“組織者、引導者”,學生完全“量身定做”專屬的“自主查詢――研討”學習計劃。
西方的Seminar,Workshop和Presentation教學模式起源于最初的學校教學方法,沿承至今,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在這樣的外語教育體系下培養出來的公民普遍具備熟練的外語使用能力,使用英語進行有效的日常交際及學術交流。
外語教師在課前的備課階段需要做足“功課”,即研究、制作、策劃一份重點、難點突出,讓學生積極參與開放討論的周密計劃書。課堂上教師需要充當好稱職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組織學生有步驟、有計劃地研究討論學習中的重、難點等。課后教師仍然“不離不棄”地引導學生完成本堂課所講內容的復習,以及布置下堂課預習、準備參與開放式研討的作業。
學生需要在課前、課后充分發揮自主學習能力,預習、查閱將授課的素材,為課堂上做到積極參與研討活動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在課堂上學生必須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見解,結合課前自主學習內容提出疑問,大膽、開放地展示給學生的課前研究成果。
3.注入學生學習外語全新理念
強調學生學習外語的內在目標重要性,即學生通過外語學習促進心智發展、精神世界的發展,形成不同的思維方式,理解不同的文化,培育優秀的公民素養,力爭成為具有民族性又具有國際意識的公民。理想的、科學的外語學習目標應該是多元的、綜合的和多層的。
四、結語
《歐洲語言教學與評估的共同參考框架》(CEFR)是歐洲外語學界經過反思總結其外語教學的成敗后,認識到學習外語不是為了學習外語而學習外語,而是為了融入一個別樣的共同體,并盡可能地成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應該吸收借鑒其語言學習政策制定的嚴謹性、全社會性和科學統一性。
參考文獻:
[1]韓寶成,常海潮.中外外語能力標準對比研究[J].中國外語,2011(04).
[2]劉壯,韓寶成,閻彤.《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的交際語言能力框架和外語教學理念[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