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舞蹈課論文

舞蹈課論文

時間:2023-02-15 15:14:5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舞蹈課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舞蹈課論文

第1篇

[關鍵詞]大學;課程改革;體育教學;體育舞蹈

Abstract:Offeringsportdancingcourseincollegeisareforminphysicaleducationofcollegeanduniversity.Thesportdancinghasgraduallybecomeoneofthemostinterestingandpopularcoursesamongundergraduates.Thereasonswhycollegestudentsaresointerestedinthiscoursehavebeenanalyzedinthispaper.Meanwhile,thepracticeofsportdancingcourseinourcollegehasalsobeenintroduced.Moreover,theauthorshavebrieflysummarizedtheeffectsandenlightenmentsofthisreform.

Keywords:university;reformincourse;physicaleducation;sportdancing

體育舞蹈也稱國際標準舞,內容包括拉丁舞、摩登舞、交誼舞,最早創立于1925年,是在傳統宮廷舞和舞廳舞的基礎上,對這些舞蹈進行美化和規范化,并制定了比賽規則而創立的。現已發展成兩大類、10個舞種:第一類是拉丁舞,包括倫巴、恰恰、牛仔、桑巴、斗牛五種舞;第二類是摩登舞,包括華爾茲、探戈、快步、狐步、維也納華爾茲五種舞[1]。

由于國際標準舞具有體育競技的明顯特點,從1964年開始,很多國家先后將國際標準舞更名為“體育舞蹈”,把它納入了體育的競技范疇,以此來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投入。1992年,體育舞蹈精彩的表演轟動了巴塞羅那奧運會,引起了國際奧委會的重視。1997年,擁有74個會員國的“國際體育舞蹈聯合會”正式成為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成員[2]。體育舞蹈作為一項新型的運動越來越多地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

一、普通高校開設體育舞蹈課的意義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體育舞蹈在我國迅速發展,1997年,經國家教委全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審定,體育舞蹈列入了體育必修課程,在全國普通高校試行,一些高校陸續開設了體育舞蹈課。在調查大學生對體育舞蹈喜愛程度時,84.5%的女大學生和75.4%男大學生喜歡或非常喜歡體育舞蹈[3]。大學生為什么喜歡體育舞蹈呢?這是因為,第一,體育舞蹈對參與者的文化素質要求較高,而大學生是具有高文化水平和素質的群體,審美情趣和審美水平高,有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有很強的理解能力,便于更好地掌握體育舞蹈。第二,大學生對新事物接受能力強,才思敏捷,感情豐富。第三,大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大腦負荷重,體育舞蹈課既學了新知識,又可以使大腦得到積極地休息,在悅耳的音樂伴奏下翩翩起舞,使人忘記煩惱,精神放松,心情舒暢,非常適合大學生對運動美、形體美、表情美、音樂美、心靈美的感受,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4]。第四,年輕人愛美,愛交際,愛表現自己,愛在競爭中獲得滿足,參加體育舞蹈訓練,能滿足他們的這些心理需求。第五,體育舞蹈課拓寬了教學范疇,擴展了體育課的類型,激活了體育教學機制。我校開設體育舞蹈課后,學生始終保持著旺盛的學習和訓練熱情,甚至許多學生提出增加課時、大三也開設體育舞蹈課的要求。現在我校早操項目也有體育舞蹈,參加訓練的學生早早到舞蹈教室等老師指導,這和其他早操項目需要輔導員監督學生起床出操形成鮮明對比。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生選修體育舞蹈課的積極性能帶動早操等體育鍛煉的顯著效果,再加上對學生氣質的提高,這些都說明體育舞蹈能夠成為學生終身自覺體育鍛煉的項目,說明設立這門課應該成為體育課教學改革的方向之一。

二、我院開設體育舞蹈課的實踐

(一)我院體育舞蹈課開設內容的嘗試

根據相關調查資料,北京乃至全國體育舞蹈課在高校中尚未全面鋪開。現已開設體育舞蹈的學校教學內容上也各有側重。

普通高校的體育舞蹈課每個學期約有32學時左右,有的學校安排一個學年,有的學校只安排一個學期。筆者認為安排兩個學期是最理想的,第一學期是初級班,第二學期相應提高。體育舞蹈應當教給學生哪些內容,是每個體育舞蹈任課教師都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北京大學體育舞蹈課初級班在理論部分主要介紹體育舞蹈概況、基本知識、技法、社交舞會與禮儀、學習的價值與意義等。在實踐部分學習華爾茲舞、拉丁倫巴舞等的基礎動作、基礎步型、初級套路組合;學習普通交誼舞(倫巴、快四、慢三、探戈);以及發展身體素質(腿部力量、平衡、柔韌、協調)的內容。在提高班講授舞蹈風格、特點與舞蹈技術;講解體育舞蹈的基本規則和裁判知識。在實踐部分學習華爾茲舞、探戈舞、拉丁恰恰恰舞、拉丁牛仔舞、拉丁桑巴舞,以及進行形體與發展身體素質的訓練[5]。

天津科技大學開設體育舞蹈課也是兩學期。第一學期為初級班,第二學期提高班,各32學時,但是具體教學內容與前者有點不同[6]。從其他高校的課程大綱也都看出,各校在開設體育舞蹈課時教學內容并未統一。筆者所在學校的體育舞蹈課為一學年的選修;第一學期為初級班水平;第二學期為提高水平;除體育舞蹈的基本理論知識講授外,訓練內容以拉丁舞和交誼舞為主。

在舞種的選擇與安排上,我們教學中嘗試采取把拉丁舞恰恰恰作為第一個舞蹈訓練,這是因為恰恰恰歡快活潑,音樂旋律快,容易喚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欲望。若按常規把倫巴舞放在第一個,不易進入舞蹈狀態,有些學生會中途而退。學校體育舞蹈課首先要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把他們引上喜愛之路。普通交誼舞教學中,我們也把易教、易學的平四作為第一個舞蹈,主要原因也還是把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放在第一位。

在內容上,除了教授各種舞蹈基本技術、講解基本知識外,我們還注重以下幾方面知識的傳授:第一、樂理知識的傳授。舞蹈和音樂是不可分割的兩個組成部分,聽不懂音樂根本無法跳好舞蹈。第二、提高舞蹈藝術欣賞水平。體育舞蹈不能簡單看成一項肢體運動,而是一種文化,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藝術修養的重要內容。第三、了解體育舞蹈競賽知識和規則。體育舞蹈是競技體育的一部分,了解競賽知識有兩個作用:一是看比賽時能更好地欣賞比賽,看得明白;二是有比賽機會時能用上。第四、教會學生舞會禮儀、禮節、禮貌和服裝化妝的基本知識。第五、適當教授社會交往、人際關系和氣質品德知識。

(二)我院體育舞蹈課教學方法的運用

第一,適應舞蹈需要的準備活動。體育舞蹈課準備活動可以選擇節奏感強的、容易使學生興奮的音樂,教師帶領大家踏著節拍跳基本舞步。實踐說明,這樣的準備活動更容易讓學生的身體和神經系統快速興奮起來,可以有效地減少肌肉的粘滯性,加快收縮速度,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二,基本技術和銅牌套路相結合。基本功是體育舞蹈的根基,練舞不練功終生一場空。我國已經獲得競賽冠軍的選手去英國拜大師學習,大師還是教基本技術,可見基本技術的重要性。教學中要結合套路教學和練習,重點落在基本技術學習上。我們認為,銅牌套路是全世界頂級專家們集大成的結果之一,初學者學習應從銅牌套路起始,這符合人們學習體育舞蹈的生理和心理規律。對高年級學生的調查中發現,當年凡是追求花樣的學生現在基本上都已經忘記,而踏實練基本技術的學生現在還能跳得很好。

第三,充分利用有效手段和工具。多媒體是一種“認知工具”,學生可以通過它欣賞到高水平的體育舞蹈表演和比賽,激發他們要求學習和進步的欲望,感受到比賽或表演的現場氣氛,直觀地看到選手和演員穿的舞蹈服裝,從服裝上區分拉丁舞、摩登舞、交誼舞。不僅可以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教學信息量,而且可以反復觀看學習。有條件時,可采取攝像技術,把教師或學生的舞蹈動作攝下來,反復播放或慢速播放,重點觀看動作細節。鏡子是學習舞蹈的傳統工具,可充分利用這個傳統工具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動作。

第四,注重音樂的講解,用好音樂。體育舞蹈在教學中音樂和舞步始終同時進行。一般情況下舞步教會以后就要帶領學生辨析音樂節奏,舞蹈動作必須和音樂節奏相吻合。訓練學生聽音樂的節奏和內涵,是課堂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生初學時還會有一個現象:慢動作技術能跳出來,一旦要跟音樂一起跳時就跳不出來了。這是因為只有重復達到一定次數,才會產生肌肉記憶。這是因為慢動作跳舞時是邊想邊跳,而跟音樂時沒有大腦思考的時間,技術要領就做不出來了。我們采取的方法是:讓學生先慢速做10遍,再中速做10遍,最后跟音樂10遍。如果3次跳得都一樣說明已經產生了肌肉記憶。

第五,兩支舞交叉教學的方法。所謂交叉教法就是,當學生第一支舞掌握了最簡單的組合后,便交叉教授第二支舞。這樣做可使學生每次課自始至終保持高度的興趣。比如從歡快活潑的恰恰恰轉到緩慢抒情的倫巴讓人感覺很舒服,再從倫巴轉到恰恰恰讓人感覺很痛快。

第六,創建學習合作小組。為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教師在教學中把學生以8人為單位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學得快的帶領學得慢的,跳得好幫助跳得差的,這樣學生就有了學習的主動性,在合作過程中,幫人者和學習者都能積極主動發揮創造性思維。

第七,完整示范與分解示范相結合的方法。在教授一個新的動作時,先把這個動作完整地演示一遍,讓學生對這個動作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然后再放慢速度分解示范,從正面、背面、兩個側面進行示范,邊示范、邊講解、邊讓學生跟著跳,一般重復20~30遍后,大部分學生即可基本掌握該動作。然后,教師重點觀察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統一進行糾正,并示范正確動作,再讓學生練習直至正確動作穩定為止。最后才是雙人合作練習。

第八,教體育舞蹈意在傳授一種文化。體育舞蹈不只是技術、技巧,更重要的它是一種文化,從文化的高度來詮釋體育舞蹈,這樣一開始就會把體育舞蹈放在較高的大學課堂的平臺上,區別于社會上一些商業教舞者,避免只教技術不教文化、只帶領學生跳舞不傳授理論知識的現象發生。要讓學生了解不同舞蹈的風格特點,同一舞蹈在不同音樂伴奏下所要表現的情感和思想,比如說,恰恰恰表現的是兩個年輕人在一起戲耍,活潑而歡快;倫巴則表達了人浪漫而抒情的一面;牛仔舞表現的是人詼諧幽默的一面等等。通過這些知識的傳授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讓學生懂得,雖然我們只是業余的,沒有專業的跳得好,但我們是有文化、有素質的大學生,有能力把體育舞蹈的文化內涵表現出來。

三、我院開設體育舞蹈課后收到的實效

我院在體育舞蹈教學內容和方法上的初步探索,從五個方面收到了明顯的效果:第一,學生們學習體育舞蹈的興趣明顯提高,扭轉了前半學期興趣高后半學期興趣降低、第一節課跳得興趣盎然第二節課熱情退減的現象。第二,學生掌握體育舞蹈的速度大幅度提高,以前是4~6周學會一個舞蹈,現在是2~3周學會一個舞蹈,兩次課簡單的組合能隨著音樂拍子跳,三次課能做到全班同學跳得整齊劃一。一個學期的時間,一般就能學習并掌握恰恰恰、倫巴、牛仔三種舞蹈。第三,聽音樂的能力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高。過去是舞步會跳了卻聽不出音樂節奏;老師起個頭會跳,老師不起頭就不會跳;用上課時伴奏的音樂會跳,換個伴奏音樂就不會跳了。現在大多數學生聽力和音樂感覺都有了很大提高,自己找音樂節奏自己起頭,甚至有部分學生已經上升到對音樂內容、音樂情感的理解的高度。第四,學生們的形體得到了修正和美化。由于學生們中學階段長期伏案讀書和做題,身體姿態多少都有些不垂直、不挺拔,甚至有的“三道彎”。通過一段時間體育舞蹈的訓練,學生們的形體明顯得到了改善,人挺拔了,有的學生說感覺我就像長高了,有了這樣的自信,精神面貌明顯與以前大不相同,形成了良性循環。第五,在今年中國國際標準舞第十一屆“院校杯”公開賽上,我院參賽隊員戰勝眾多強手,獲得集體舞業余組第三名和普通高校組恰恰恰舞進入半決賽的成績。這不僅說明我們學生拉丁舞的基本技術得到了專家評委們的認同,同時也說明我校體育舞蹈教學改革基本成功。

從我院開設體育舞蹈課程到確定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方法的初步體會看,體育舞蹈課程應當成為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通過體育舞蹈的教學,不僅讓體育舞蹈成為大學生在校期間自覺鍛煉身體的喜愛項目,而且成為他們走出校門后終身鍛煉的喜愛項目。我們還將在適當的時機組建體育舞蹈俱樂部,進一步深化體育課程改革,為推廣體育舞蹈這一新型運動作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清澍,陳瑞璋,伏宇軍編著.體育舞蹈[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

[2]沈文喜.南京高校體育舞蹈開展狀況的調查分析與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7.p32~36.

[3]李梅.北京普通高校體育舞蹈課開設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06.p21~28.

[4]蔣微,賈寶劍.高校公共體育課開設體育舞蹈課程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10).p1414~1415.

第2篇

為了使得調查研究更為有序、客觀,論文將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模式劃分為課程內容設計、課程內容的選定、課程內容的組織實施、課程的教學評價四部分進行問卷問題的構建。在問卷調查中,在宜春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學院中選取400名學生發放問卷,學生通過紙質問卷、電子問卷的填寫來完成調查。在為期10天的調查結束之后,共回收問卷40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數量為382份,問卷有效率達95.5%。在問卷調查結束之后,論文對于調查結果進行了簡單分析,根據數據,得出如下結論:在課程內容設計上,學生認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內容設計中,理論課程內容過多,對于舞蹈教學的實際操作內容涵蓋較少,總體教學內容難度較低,難以提升。在課程內容選擇上,缺乏統一、合理的課程教學內容,部分課程內容不符合實際工作內容需要,難以有效達到教學目標。在課程內容的組織實施上,學生指出,就自身的掌握情況來看,目前學校所安排的1周2課時,一學期24課時的教學時間較短,只能夠滿足學生“學”的需求,但是達不到學生“學會”的目的。在課程的教學評價上,學生認為目前專業舞蹈教學評價體系一元化現狀嚴重,對于理論考試的重視程度過高,對于個人舞蹈能力、技能以及相關理論知識、音樂素養、舞蹈素養等考察不夠,因而評價缺乏客觀性和科學性。

2“以生為本”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模式

2.1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內容設計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本身缺乏統一的教材以及成型的教學方法,在這樣的背景下,形成專業舞蹈教學的內容體系就更需要結合各個學校、各個地區的特點以及學生對于舞蹈教學的認知和需求。從調查問卷的結果來看,可以將教學內容設計細化為如下幾點:從課程學時進度的設定上來看,大部分學生認為每周2課時,一學期12課時的教學時間不足,然而從每次教學2課時共一個半小時的總體時間來看,是能夠合理安排教學的各項具體內容的。目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每次課分為熱身運動、舞蹈理論教學、舞蹈時間教學、自習教學等,從單次學時來看是完全充分的,內容也是較為豐富的。然而,從周課次的角度來看,多數學生認為12周的時間略少,難以使得自身學到的技能、技巧在實踐中得以體現。可以按照學校的學期計劃,將12周的教學時間提升到18周左右,在后期學校教學活動結束之后,安排集中的培訓、實習等,這樣效果更佳。在課時這一方面,學生認為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可以模擬幼兒園教學的課時時間,目前課程的長度在一個半小時左右,對于學生的學習是比較合適的,然而與之后的工作可能難以對接,可以考慮將課時分為45分鐘+45分鐘的時段,輔以教學內容的整合,形成2次幼兒園教學課的教學模塊。

2.2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內容選定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內容需要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選定,這是一個查缺補漏,提高學生整體水平的機會。目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普遍認為,教學過程中注重舞蹈技能學習的內容比較多,然而對于形體矯正、均衡營養、藝術欣賞、音樂美學等與舞蹈相關的周邊內容數量比較少。因而,在教學內容中,可以在專業舞蹈教學中增添舞蹈欣賞教學、音樂欣賞教學、健美教學等理論知識,同時要將瑜伽、芭蕾、現代舞、民間舞等元素糅合在幼兒舞蹈教學中進行教授,使得學生在進行幼兒專業舞蹈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提升自身對于舞蹈藝術欣賞的品位,同時能夠將自身的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有助于提升未來從事幼教工作的水平。

2.3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組織實施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在組織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性別、舞蹈功底等基礎層面的能力。學前教育專業舞蹈的教學一定是循序漸進、不斷推進的,在教學過程中切忌不斷重復,不向前推進,以幾支舞蹈的教學代替全部的專業舞蹈教學內容。對于不同基礎的學生,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對待,實現分層教育和因材施教。對于男性學生,要選擇頗有男性氣概的拳類、操類進行教授,而對于女性學生,則要選擇一般性質的,較為溫柔的舞蹈進行教學;對于底子比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編成組進行單獨的、多次的重復教學,提升其能力以及對于課程的信心。

2.4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評價模式

在評價模式方面,專業舞蹈教學要加強對于教學組織實施的契合程度,有效地實現教學分層基礎上的評價分層。“以生為本”的教學方式重視的就是對于學生自身訴求的滿足,從個人層面上獲得的成功就是“以生為本”教學方式的成功,切不可搞“一刀切”的評價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提升學生對于教學的興趣和自信心,教師需要不斷地向學生進行積極、正面的評價,同時,在重視技能、技巧提升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在舞蹈理論、舞蹈欣賞方面能力的提升,方能夠形成科學的、激勵高校的有效教育評價模式。

3小結

第3篇

畢業論文 摘 要

近年來,舞蹈作為美育中重要的1門藝術學科已經納入中小學的日常課程中。目前由于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舞蹈課課時少中小學生對舞蹈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掌握只能在有限的舞蹈課堂上。提高中小學舞蹈課堂效率是關系到提高學生的舞蹈素質、課堂教學的成績,也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關心的問題。應針對現狀轉化觀念改變舞蹈教學思維方式;合理組織課堂教學;促進人文素質和舞蹈藝術修養的共同發展,提高舞蹈課堂效率。

關鍵詞:舞蹈;中小學;課堂效率;合理教學;人文素質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ance took in the esthetic education an important artistic discipline already bought into line with th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the daily curriculum. At present as a result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pattern influence, the dance class hour are been few, th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dance the specialized knowledge, the skill study grasp only can in the limited dance classroom. relates improves students dance quality,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result, is each educator issue of concern, this article from aims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transformed idea, the change changes the dance teaching thinking mod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e humanities quality and the dance art tutelage communal development and so on, Enhances th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to dance the classroom efficiency.

Key words: dance;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Classroom efficiency; teaching rationally; the humanities quality

引言

舞蹈教育普及的目標應該是使舞蹈教育真正落實到每個中小學的身上。中小學舞蹈教育不應該是和專業舞蹈院校1樣成為少數舞蹈特長生的“專利”每1位學生都有感受舞蹈教育獨特魅力的權利。當前,在我國舞蹈教育普及的萌芽階段,中小學的舞蹈課普遍存在由于課時少,訓練時間不長,使舞蹈教學效果不明顯的情況。在中小學舞蹈教學里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取得舞蹈課堂效率的高低是提高中小學舞蹈教學效果的關鍵。

當前中小學的舞蹈教學應該既要減輕學生的課外學習負擔,又要讓學生掌握舞蹈這門學科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這就要求舞蹈教學工作者運用科學效益觀和價值創造的原理來提高教學質量,用最少的勞動時間,創造同樣質量的“產品”!如此來說,中小學舞蹈教學中,提高中小學舞蹈課堂效率是提高舞蹈教學質量的關鍵!同1節課不同的教師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取得的教學效果也會不同。在本文中提到了當前中小學舞蹈課堂教學存在的1些問題,就如何提高舞蹈課堂效率展開了1些建設性的討論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第4篇

論文摘要:體育舞蹈是集娛樂、休閑、社交、健身和藝術于一身,并能培養禮儀、氣質和鑒賞能力等功效的,具有豐富知識內涵的體育項目。在高校尤其是非體育專業的大學生中,從其身心發展的要求出發,根據現有條件開展此運動項目是有其現實意義的,是可行的。

1前言

體育舞蹈起源于歐洲、拉丁美洲,它既有觀賞價值,又有參與的可能;既有豐富的藝術內涵,又采用體育競賽的形式;在西方國家被看作一種陶冶情操和鍛煉體魄的極好形式,并被認為是真正的藝術。近些年來,體育舞蹈悄然興起,這項集體育與舞蹈、體能鍛煉和藝術修養為一體的國際體育運動項目不僅吸引了廣大群眾,更備受大學生的青睞。

2研究對象及方法

2.1研究對象

西北師范大學公共體育課程中的學生。包括大學一、二、三年級2800名學生(見表1)0

2.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調查對比法;邏輯分析法。發出問卷2800份,收回問卷2745份(回收率98%),有效問卷2637份(有效率96.1%)。

3結果與分析

3.1開設體育舞蹈課,對培養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價值、意義和作用

3,1.1豐富知識

體育舞蹈包括現代舞和拉丁舞兩大類,共十個舞種。現代

舞端莊挺拔,高貴典雅;拉丁舞熱情奔放和充滿異國風情。拉丁舞系中的倫巴,柔媚抒情;恰恰,灰諧花哨;桑巴,奔放熱情:其各有風格、特點及區別。大學生學跳體育舞蹈大有益處.也可以培養其文學修養以及經常獨立的觀察、聯想、分析的綜合能力。

3.1.2培養氣質和鑒賞能力

很多大學生不僅缺乏體育鍛煉意識.而且缺乏身體姿勢的掊養。他們很希望自己具備一定的藝術細胞融人舉手投足之間.給他人一種美的感受(見表2)。通過體育舞蹈課可以培養高尚的情操,文明的禮節和優美的舉止。不僅發展了學生的協調性,節奏感和表現力,也培養了良好的氣質而且提高了學習者對音樂美、動作美、服飾美、姿態美等鑒賞能力。

表2對體育舞蹈的態度評價表概念:清晰模糊不知態度:喜歡一般厭煩人數226 1951 460 1477 1079 81比例%8.6 74 17.4 56 40.9 3.1

3.1_3鍛煉了身體

體育舞蹈中的一舉手,一抬腳,一轉身,無不包括著身體鍛煉的內容,每一個動作的完成必須需要身體各個器官的協調配合,一組動作的成功,往往需要數十次的反復練習,練習的過程無疑就是人體器官的鍛煉過程。根據對其能量代謝指標的測試,發現華爾茲和探戈的能量代謝為7.57,高于網球7.30,與羽毛球8.0接近,最高心率女子197次/分;男子210次/分。實踐表明,體育舞蹈能改善心血管功能,對加速新陳代謝有較大影響。

3.1.4是大學生社交的途徑

大學的舞廳是學生社交、娛樂、休閑的主要場所之一,而交誼舞自然成為社交的主要途徑。很多大學生跳舞很不規范,也缺乏美感,通過體育舞蹈課的訓練,規范了動作,提高了技能,培養了樂感、姿態。有了優美的身體姿勢和良好氣質,無疑增添了大學生的信心,在眾多的大學生社交場合可以盡情發揮。通過這一途徑,大學生培養了開朗的性格,并開拓了思想,培養了社交能力。同樣,也是對自我適應的一種鍛煉。

3.2高校開展體育舞蹈課有良好的教學條件

3.2.1有良好的物質條件和師資條件

高校的室內場館,音響設備等,不僅可以用于教學,而且可以成為大學生展現自我風范、審度美的姿態,陶醉美的情操的場所。良好的設備伴隨美妙和諧的音樂,可以激發學生練習熱情,活躍練習氣氛,達到增加練習密度、緩解練習疲勞的效果。高校從事體操、藝術等教學的師資很多,都可以經再培訓轉教體育舞蹈,且高校體育師資隊伍素質較高,業務水平較強,是可以很快適應教學的。

3.2.2有較好的管理機制

高校校園絕大部分是學生、老師和家屬所生活的場所,外來人不多,可以說是文化殿堂的一方凈土,這樣就給管理部門營造了良好的管理環境。高校大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時擁有美好的姿態和文雅的舉止,這無不體現出了高校完善的管理體制和良好的育人環境,而高校對教學本身就有一整套系統的管理辦法,這對學習是十分有利的。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在高校公體開設體育舞蹈課,不僅能推進學校體育向著終身化、娛樂化的方向發展,而且能促進學校體育和全民健身計劃的有機結合,增強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自愿地參加體育鍛煉,并掌握鍛煉的方法,用以指導今后終身體育鍛煉,以強健的體魄投入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中。

4.2建議

(1)普通高校應把體育舞蹈作為體育課教學的重要內容。

第5篇

1996年剛入幼兒園的我堅信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會獲得成功。果然在一次班級環境布置中得到了驗證,那時我們班在教師少、孩子多、布置環境任務急的情況下,我沒有退縮,毅然決定用一夜的時間來完成布置任務。果然不負有心人,我班的環境布置得到大家和園領導的稱贊,同時我也被列為積極分子的行列。自那時起,我就時刻以一名黨員標準來要求自己,思想上要求進步。我深知作為一名教師意味著什么,因此我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做到敬業奉獻,從不做有損于教師名譽的事,力爭在社會中樹立良好的幼兒教師形象。1997年,剛接小班時,有的家長對我們十分感激,便請我們吃飯或給我們送禮物,這些全都被我拒絕了。我常對他們說:“教育好孩子是我的職責,只要你們支持我的工作,信任我們教師,我已經很知足了。

1998年,我承擔了“聽讀游戲識字”實驗項目。我本著對每一個孩子負責的態度認真、耐心地教幼兒,在年終的成果匯報活動中,贏得了家長的好評,因此也獲得了“教育科研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由我撰寫的論文“音樂教育對幼兒社會化的作用”獲牡市級三等獎。

1996年剛入幼兒園的我堅信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會獲得成功。果然在一次班級環境布置中得到了驗證,那時我們班在教師少、孩子多、布置環境任務急的情況下,我沒有退縮,毅然決定用一夜的時間來完成布置任務。果然不負有心人,我班的環境布置得到大家和園領導的稱贊,同時我也被列為積極分子的行列。自那時起,我就時刻以一名黨員標準來要求自己,思想上要求進步。我深知作為一名教師意味著什么,因此我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做到敬業奉獻,從不做有損于教師名譽的事,力爭在社會中樹立良好的幼兒教師形象。1997年,剛接小班時,有的家長對我們十分感激,便請我們吃飯或給我們送禮物,這些全都被我拒絕了。我常對他們說:“教育好孩子是我的職責,只要你們支持我的工作,信任我們教師,我已經很知足了。

1998年,我承擔了“聽讀游戲識字”實驗項目。我本著對每一個孩子負責的態度認真、耐心地教幼兒,在年終的成果匯報活動中,贏得了家長的好評,因此也獲得了“教育科研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由我撰寫的論文“音樂教育對幼兒社會化的作用”獲牡市級三等獎。

1999年,我除了承擔聽讀游戲識字實驗項目外,我又承擔了藝術啟蒙實驗項目。在實驗過程中,我摸索出一套綜合的路子,寓教于樂地把音樂、唱歌、讀書、識字聯在一起。在市里舉辦的幼兒教師教學基本功訓練成果展活動中,我的一節音樂課“嘗葡萄”被評為市級優秀公開課。我撰寫的活動設計舞蹈“我的家鄉日喀則”在省學前教育研究會活動設計評審中獲三等獎。論文“在音樂活動中開發幼兒創造力”獲省級二等獎。由此我也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2000年讓我難以忘記。我的“婚期”與“六一”相撞。結婚是頭等大事,可編排團體操對于我來說同樣也很重要。我知道它不是代表我個人,而是全體幼兒教師,代表整個幼兒園。我選擇了后者。不知是多少次的文藝匯演,多少次的編排團體操,我都是認真去對待每次活動,因此也得到領導的信任和贊譽。同時在教師培訓活動中,我的音樂課“舞龍燈”被評為市級優秀公開課。

2001年,我寫的論文“音樂活動與幼兒創造力的培養”被評為市級三等獎。

2002年,懷有身孕8個月的我,依然富有激情地穿梭在教學之中。我又被評為“巾幗建功標兵”榮譽稱號。

2003年,我的論文“談談對幼兒品德教育的幾點看法”被評為國家級二等獎。

第6篇

論文摘要:高職舞蹈教育是一種新興事業,開設形體舞蹈課程是實現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加快人才培養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在高職院校中開設形體舞蹈課是必要可行的。

舞蹈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陶冶美的情操一種理想方式,也是普及舞蹈文化傳播美的真諦的有效途徑之一,同時也是我國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方法之一。形體舞蹈既能塑造學生的外形美,也能塑造學生的內在美,高職院校開設形體舞蹈課,對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加快人才培養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

一、開設形體舞蹈課的功能

通過形體舞蹈教育,目的在于讓學生初步掌握形體舞蹈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理論,通過訓練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身體形態,熟悉常用的舞蹈語匯,明確選型與表現的統一,培養時間節奏感,發展空間運動感。增強表現能力及審美能力。

(一)提高身體機能,改善身體結構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人的體型與遺傳變異有很大的關系,但通過形體訓練可以加以改善。長期堅持科學的形體訓練,對人的肌肉、骨骼、體型會產生良好的影響,在運動中塑造自己完美、和諧、健康的形體,使人體自然美充分地展現出來,從而獲得勻稱的體型,優美的姿態,堅強的骨骼,發達的肌肉,秀麗的皮膚和健康的氣色,使年輕學生的體格塑造的更加健美。

(二)形成健康心理,建立健康人生

對現代大學生來說,她們所追求的美應該是健康的美而絕非是病態的美。應該體現健康是第一位,美麗是第二位的,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重要保證。形體舞蹈通過學生對音樂的理解,結合生活,情感體驗,用自己的肢體作為語言來抒感,宣泄情緒。在學生學習、生活中充滿限制、緊張的情緒得到宣泄的一個時機,減緩壓抑情緒,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特效劑”。使其逐步形成完美的個性,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三)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文化修養

通過學校的校園主題活動等擴展為學校群體藝術活動,給校園增添文化藝術氣息,激發廣大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使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相輔相成,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舞蹈創編活動中學生通過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用肢體語言表現、體現學生生活。通過認識,理解選擇適應時代特征,充分體現他們智慧、情感和才能,激發學生審美的創造興趣及熱情,提高學生審美素質和文化素質。

二、開設形體舞蹈課的必要性

(一) 形體舞蹈受到學生的廣泛歡迎。

以我院為例,從每年紅五月和迎新生晚會各系選送的節目可以看出,各種類型的舞蹈占所有節目的比例在2/ 3 以上。從節目演出過程中受到歡迎的程度看,同學們對自編自演的舞蹈更喜歡。可以說舞蹈是深受學生喜愛的一種展示自己的表演形式,形體舞蹈課受絕大多數學生的歡迎,希望學習舞蹈的學生占大多數,尤其受女學生的青睞。

(二) 形體舞蹈訓練能建立學生的自信,提高自我表現力,提高交際能力

大學時期是交友的高峰期,是一生中參與群體活動的鼎盛期,如何引導高職學生正確的交往是非常重要的。開設形體舞蹈課可幫助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對追求健美的體格、優美端莊的姿態、勻稱和諧的形體、舉止瀟灑的風度非常重視。集形體美、音樂美于一體的形體舞蹈可以使學生在運動的同時產生出各種審美的心理效應,從而得到精神的凈化、情操的陶冶、心靈的愉悅和情感的升華。而參與形體舞蹈訓練時要求學生衣著整齊、舉止大方,能養成文明禮貌的風氣和習慣。 轉貼于

(三)形體舞蹈能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

我國歷代思想家都認為,一個人如果心慌意亂,心胸偏狹,眼光短淺,那么他將難以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對于成功的人來說,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大學生應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應該受到藝術熏陶。愛因斯坦說:“我相信直覺和靈感”,“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的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舞蹈給人以潛移默化,使人獲得寬闊、平和的胸襟和廣闊的眼界,成為明事理,有作為的人。舞蹈能提高舞蹈著的社會適應能力,能增進人際交流,增加人對社會的融入性和介入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由此看來舞蹈教育對于培養創造性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即使對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也要重視美育,也要注意培養他們的藝術觀點和美的鑒賞能力,注意培養他們的形象思維、想象力和直覺判斷能力。

三、高職院校形體舞蹈課面臨的問題

(一)教材不足

由于此門課程在高職院校來說是一門新興課程, 雖可借鑒高等院校和專業院校的教學經驗,但不能直接照搬照抄,應該要走出高職形體舞蹈教育自己的特色。市場上雖有形體舞蹈的資料,但鳳毛麟角,就更不用談高職院校的形體舞蹈資料了。另外,學生的個體水平也各有差異,如何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也是值得老師們研究的問題。

(二)部分院校教學條件相對簡陋

形體舞蹈課需要一個美的環境。寬敞明亮、清潔整齊的形體舞蹈房,師生服飾規范,習慣良好, 靜、“快、齊”的集合要求和嚴格的訓練要求,都會使學生得到意識美的培養。但據本人了解,我省除設置了音樂、舞蹈、表演等藝術類專業的高職院校擁有專業的舞蹈房之外,其它高職院校配備舞蹈房的比率非常小。即使有,與標準的舞蹈房條件相差甚遠(如沒有配備木地板、墊子、把桿、鏡子等),或設置得不規范(如放錄設備很簡陋,老師上課常常就只是一臺錄音機);有的學校在上課時,教師沒有對學生的服裝提出要求,有的學生穿著連衣裙、牛仔褲、皮鞋就進教室上課;課堂上教師的教學目的不明確,教學內容含混不清,學生上完課學不到東西,使得形體舞蹈課成為虛設。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們在訓練上受到了這樣那樣的限制,從而使他們對形體舞蹈的向往與憧憬,在現實中受到消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沈藝. 關于舞蹈藝術形體訓練的研究與思考[J]. 樂府新聲,2004 (3) .

第7篇

關鍵詞:藝術實踐;舞蹈;藝術表現力

中圖分類號:J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5-0229-02

一、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校、教師不再是學生唯一的知識源。走出課堂,從社會這個廣闊的舞臺不斷汲取舞蹈藝術靈感,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主動重組和重建自己的知識體系,讓學習充滿樂趣,這是每一名學生和教育者希望看到的。藝術實踐正是舞蹈專業學生從被動學到主動吸納的一種轉變,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發掘學生的潛力,對培養舞蹈專業的學生的藝術表演力及綜合能力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二、舞蹈藝術實踐的定義及內涵

呂藝生在《舞蹈教育學》一書中,稱舞蹈專業的藝術實踐就是舞蹈實習,他認為舞蹈實習包括了舞蹈表演、編導、教學、寫作等,舞蹈表演專業的實習主要是舞臺表演,側重學生舞臺表演能力的鍛煉。舞蹈教育專業實習的內容包括模擬教學、實際教學和論文。作者認為,舞蹈作為一門集音樂美、形體美、服裝美、舞美設計等多項藝術于一身的綜合藝術,以其高雅時尚的藝術品位和凝聚著中華文化的翩翩風韻,無論是生動活潑的舞臺演出、還是嚴謹科學的教育教學、論文書寫,對于從事舞蹈專業學習的學生來說都有著“感于外、發于心”的本質提高,是藝術表現力來源的沃土。

三、藝術實踐對舞蹈專業學生藝術表現力的作用

(一)舞蹈藝術實踐是知識積累的過程,為藝術表現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礎

舞蹈課和舞蹈實踐活動(如舞蹈比賽)結合提高學生審美觀舞蹈課是知識積累的過程,教學方式主要圍繞講解——訓練——講解進行,教師以主導地位的角色傳授舞蹈基礎知識,學生基本是被動接受者,周而復始,學生對舞蹈課學習的興趣就會降低。為提高舞蹈課的教學質量,要鼓勵學生多參加各種舞蹈藝術實踐比賽活動,把課堂所學知識應用到舞蹈實踐比賽中去,注重學生對舞蹈知識的應用,體驗、賞析和創造。要強調藝術實踐過程中的感性認識,它是教學活動的延伸,也是對舞蹈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檢驗,它們是相輔相成的。注重舞蹈課和藝術實踐比賽活動的相結合,為給學生提供藝術實踐的機會,經常參加藝術實踐比賽活動的學生同沒有參加藝術實踐比賽的學生相比,他們之間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通過一定的舞蹈知識學習后,要安排和鼓勵學生多參加各種藝術實踐比賽活動,把理性認識上升為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對舞蹈知識更廣泛的學習興趣,達到培養舞蹈藝術表現力的目的。

(二)舞蹈藝術實踐可以提高學生的模仿力,進而提高其藝術表現力

舞蹈是一門不僅注重形式美,同樣還十分注重思想情感內涵的藝術,從這個意義上講,舞蹈美不是一般的人體動態美。而是一種飽含詩情,富于樂感的人體動態美。學生在舞蹈藝術實踐中通過對大自然和生活的創造性模仿,可以提高其表現力,如擠奶舞就取源于勞動,它是模仿牧民給牛羊擠奶的動作來表現人民的智慧、勞動的美。通過豐富多彩的藝術實踐活動如“三下鄉”、“舞蹈采風”等方式,學生縮短了舞蹈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逐漸通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作者認為,舞蹈作為一門獨立的藝術,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一種意識形態的反映,它屬于上層建筑,“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藝術的再現生活的一種表現形式,離開了人類社會生活,離開了勞動實踐,也就沒有舞蹈藝術,在文字記載的幾千年的社會發展過程中,人類經歷了各個不同的歷史時代,有過各種不同的生產方式和生活內容,舞蹈藝術正是在這些多種多樣的生產方式和生活內容的基礎上,伴隨著歷史的進程,時代的印跡,從無到有,由低級向高級逐步發展起來的。內容、形式多樣的藝術實踐活動不僅可以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更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表演和創作靈感,從而提高舞蹈的藝術表現力。

(三)舞蹈藝術實踐可以提高學生創作、表演、欣賞水平,從而促進藝術表演力等綜合能力的提高

舞蹈實踐包括舞蹈創作和舞蹈表演,而這兩者都經歷著從客觀現象到主觀意象再到舞蹈形象這二種時空狀態的兩度轉化過程。從素材到舞蹈藝術的轉化就是創造過程。舞蹈藝術源于生活。人們在生活中會有很多感悟,但表達不清楚,而創造本領的前提就在于發現、升華,例如,講解舞蹈《小金魚》時,我帶領學生走進自然,在大自然中觀察魚的形態、覓食、嬉戲的全過程,并要求低年級學生設計一組舞蹈造型動作。學生們的想象力很豐富,想象出的肢體動作也十分豐富,有身體的扭動、面部表情的夸張表演、手部動作的配合,十分具有創造力也十分可愛,回到課堂再度講解《小金魚》時,學生情不自禁的發出了“原來是這樣”的感慨,學習效果十分好。對于高年級的學生,通過參加遼寧電視臺春節晚會演出、中央電視臺“雙擁晚會”、去日本昭和大學演出、去法國演出等一系列藝術實踐活動,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眼界、提高藝術欣賞水平,更能夠提高學生的愛國熱情、創作激情、藝術表現力等多種能力,從而是各種藝術實踐成為了舞蹈藝術表現力的“活化劑”,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而在自己的舞蹈藝術專業上發揮創造力。

四、藝術實踐是藝術表現力的沃土,需要教育者不斷探索藝術實踐的新途徑

學生的舞蹈感受力和藝術表現力,是學生的外部形態動作和內部情態動作的綜合培養。只要教育者努力探尋舞蹈教育的發展趨勢、發展規律和發展途徑,創造性的開展藝術實踐活動,那么,對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開展創造性的藝術實踐活動,讓學生創造性地運用外部舞蹈動作與內心情感語言的技能,來進一步創編舞蹈動作,發揮其表演才能,并不斷提高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和美的創造能力就不在是一句空話。藝術實踐,對于每一位教育者來說,不僅僅是單純的“演出”、“表演”;更應該是“教和學”的完美統一,是學生主動吸納知識過程,更是“教學實踐”、“舞臺實踐”、“創作實踐”的沃土,每一位教育者都應該開拓思路,創造性的開展藝術實踐活動,使舞蹈教育、教學告別“機械化”的操練,讓學習充滿樂趣,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歐.論舞蹈學專業特色的舞蹈技術課\[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4,(2).

\[2\]張春河.高校舞蹈教師的角色素質\[J\].舞蹈,2008,(6).

\[3\]張薇.舞蹈藝術走進大眾的探討\[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1).

第8篇

關鍵詞:體育專業學生;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個案研究;北京體育大學

中圖分類號:G807.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3612(2008)09-1243-04

A Case Study on Paid Professional Social Practice of Sport Major Students

――Thoughts on students i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create economic value through expertise

WANG Dao-jie, CHENG Zai-kua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phenomenon that students i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create economic value by using their expertise, through methods of literature, survey, induced reasoning and so on, this paper selects and analyzes cases from the principles of tidy and handy. Then it brings out the concept of paid professional social practice of sport major students; probes into its five features, spontaneous,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paid and long-term, and its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 abilities; concludes its four stages, basic stage, initial stage, improving stage and mature stage, and its popularity; finally, the paper offers proposals for the self-improvement of sport major students and tendency of the paid professional social practice.

Key words: sport major students; paid professional social practice; case study;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1研究方法

1.1文獻資料法閱覽了國家圖書館有關大學生社會實踐的30余本專著和文集;下載并閱讀了中國知網上有關“大學生社會實踐”、“體育社會實踐”、“體育人才”、“體育畢業生”等方面一百多篇論文;在網上檢索查閱了相關的資料。

1.2訪問調查法選取了6名北京體育大學教育學院和研究生院從事健美操、游泳、體育舞蹈等項目社會實踐的學生,于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間逐一對他們進行了訪問,當面接觸,通過深入談話方式搜集相關事實材料。

1.3專家訪談法以北京體育大學學生利用專業知識、創造經濟價值的現象為話題,對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的提法,走訪了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方面的學者、專家;走訪了北京體育大學教務處、教育學院等有關領導,均反應這種社會實踐對學生的素質提高很有意義,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并提出寶貴建議。

1.4數理統計法對個案調查時得到的數據(學生的收入)進行整理統計,用Excel 2003處理,得到直觀的數據點折線圖。

1.5歸納推理法以學生在俱樂部或培訓班帶課的形式為出發點,加以分析,總結歸納出其歷程中的共同點,推理出適合于普通學生的發展理念。

2體育專業學生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概念的界定

2.1體育專業學生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概念的提出據觀察,利用專業知識、創造經濟價值的實踐在北京體育大學學生當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這也正是本研究的根基。根據本研究的需要,在參考相關文獻、征求相關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對“體育專業學生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以下簡稱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定義為,是指體育專業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覺地運用本專業知識、技能進行的一種創造經濟價值的、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

2.2相關概念的闡釋體育專業學生是指體育教育、社會體育、運動訓練、民族傳統體育、體育管理等體育專業的擅長某項或某幾項運動項目的學生。

專業性,是指利用體育專業技能。體育專業技能,包括利用體育項目的運動理論和技術進行體育教學的能力、組織體育競賽的能力、管理體育場館的能力等。比如擅長乒乓球項目的學生,運用其乒乓球理論、技術進行教學活動或健身指導等,即屬本專業技能;擅長羽毛球項目的學生,運用其羽毛球理論、技術進行競賽組織、俱樂部運營管理等,屬于本專業技能。

有償,即有償性,是指學生在實踐中具有一定的經濟報酬,比如從事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的學生,不論是在俱樂部帶操還是擔任私人教練等其他工作,都有相應的薪酬收入。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按照學校培養目標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參與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活動的一系列教育活動的總稱[1]。關于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概念,許多研究都有涉及,角度雖有不同,但內涵是相近的,在此不多贅述。

3個案的選取及案例的概述

3.1個案的選取由于本文是對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進行的初步研究,對其概念、特點以及可推廣性加以試探性地論述,故采取從精從簡、就近就便的原則,在北京體育大學進行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的學生當中選取了6名作為調查對象,其基本情況見表1所示。

3.2案例的概述此概述僅對北京體育大學的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個案進行概括性描述,以便大家對案例初步全面了解,具體的調查結果體現在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特點和歷程分析的實例舉證中。

3.2.1獎學金孝敬父母――記1997級教育學院學生彭建敏彭建敏現在清華大學任教,大學二年級下學期開始在俱樂部帶健美操課,一年之后具有了豐富的帶課(教學)經驗,進而為其以后的實習和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收入相對在學期間的花銷綽綽有余,以至于把拿到的一等獎學金2 000元全部寄回家。

3.2.2每年只實踐一次――記2002級教育學院學生費杰費杰現在是研二學生,大一專選游泳,一學年后的暑假里,開始了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之后每學年的暑假都實踐一次。開始的三個暑假,只是給別的培訓班打工,在大四畢業后的暑假里,自己聯系場地、招收學員,成功舉辦了100多人的培訓班。

3.2.3在校生月薪上萬――記2004級教育學院學生王凱倫王凱倫現為大四學生,大一上學期學了一個學期的體育舞蹈,下學期便踏上了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的征途,收入從開始的400元/月,逐步升至兩年后的10 000元/月。其各方面技能也迅猛提高,不但是某大型健身俱樂部的體育舞蹈金牌教練,自己還開辦了培訓班。

3.2.4一級更比一級強――記2005級教育學院學生龔亮華龔亮華現為大三學生,其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起步更早,大一開學專選羽毛球兩個月,學習掌握了一些基本動作,即開始了無償的實踐之旅,并于大一上學期期末開始了有償實踐。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實踐范圍越發廣闊,技術培訓、賽事組織、場地管理、商品銷售,其中涉及許多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機構、不同的省份。

3.2.5跳到哪都受歡迎――記2005級研究生院學生胡新貞胡新貞系研三學生,研二開始的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經過艱難的起步,技術逐漸嫻熟,經驗越發豐富,現在到哪兒帶課都非常受歡迎。除此之外,其人際關系、溝通能力也有很大的發展,俱樂部里,從操課教練到教練主管;健身大會上,從健身專家的翻譯到兼職組委會主席的助理。

3.2.6起步再晚也不遲――記2005級研究生院學生邊大俠邊大俠現在是研三學生,其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起步更晚,她是從距研二結束還有3個月的時間才開始實踐。之前沒有進行過舞蹈的練習,僅跟著業余舞蹈班斷續地學了3個多月(每周一次拉丁課、一次摩登課)即開始了實踐,現在她在5家俱樂部帶拉丁舞蹈課。

4結果與分析

4.1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的特點許多研究都從宏觀的角度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特點進行了闡述,比如王小云將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特點總結為雙重屬性、多功能性(綜合性)、社會參與性、開放性、協同性(合作性)、穩定性和持續性、靈活多樣性7大特征[2];邢強在其碩士學位論文中提出了大學生社會實踐的五大特點:自覺能動性、社會性、開放性、專業性、時代性[3];李長松認為大學生社會實踐具有教育性、綜合性、協同性和開放性4個鮮明的特點等等[4]。

本文從“提高學生能力”的角度對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的特點歸結為:自發性、自主性、專業性、有償性、長期性。

4.1.1自發性自發性,即由自己產生,不受外力影響的特性。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是學生出于自身的意圖、愿望采取一定方式而展開的活動。比如費杰在大一放暑假時,就做了簡歷,按照計劃回到浙江應聘游泳教練的工作;王凱倫的第一次體育舞蹈課是替一個師哥帶的,之后覺得自己也能行,隨即到處找信息,試課。

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自發性的特點相對于其它社會實踐形式來說更有助于學生的能力提高,因為實踐的動力來源于學生自己身心發展的需要和對這種實踐的興趣愛好,它體現了學生對提高自身素養和完善自我等多方面的追求。

4.1.2自主性自主,即自己做主,不受他人支配。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中學生的自主性表現在,學生是百分之百地參與,對于實踐的結果起著絕對的主導作用。比如王凱倫在某健身俱樂部擔任體育舞蹈教練,帶了半年的課,由于課堂氣氛調節不好,會員挑剔,結果被辭,這更是激勵他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正視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進。

自主性還能促使學生關注實踐中的問題,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因此它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進而更好地發展自己。胡新貞在某俱樂部帶健美操時,逐漸嘗試著教授拉丁操、有氧舞蹈、倫巴熱舞,以至于后來所有健身房的課程,比如瑜伽、普拉提、肚皮舞、踏板操、搏擊操、健身球等,“俱樂部只要有需求,跟我說,哪怕我現學,也要教”,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對促進其學習能力、教學能力的提高可見一斑。

4.1.3專業性在大學生所參與的實踐活動中,以勤工助學、志愿者服務、兼職實習等常規活動所占比例最大,而借助社會實踐來進行專業學習、學術交流、科研創造的大學生還相對較少,高校學生相對于參加單一的社會實踐,更希望能多參加將專業教學與真實社會相結合的實踐活動[5]。

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所研究的實踐形式,不論是擔任操課教練、私人教練、教練主管等職位,還是從事編操編舞、商品營銷、賽事組織、場地管理、專業培訓翻譯等工作,都是體育專業學生利用體育專業知識從事的社會實踐,這類實踐幫助學生將所學的專業知識應用于實際之中,促使主體更好地更新知識,因此更具實際價值和意義。

4.1.4有償性有償性是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的一大特色,這個特點直接激勵著學生的起步,如費杰所說:“一直處在學生時期,沒接觸過社會,對社會有償實踐有一種新鮮感和挑戰性,更重要的是急于想證實自己的能力,非常想自食其力。”

有償這一特性對實踐歷程的長期性起著決定的作用,實踐中的收入促使學生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知識、提升自己的能力。從案例來看,每個學生的收入都是隨著實踐的繼續而增長,比如費杰的四次暑假實踐的收入分別是2 000元、4 000元、7 000元、8 000元;邊大俠實踐的月收入從800元逐漸升至現在的2 000多元;龔亮華是2005年9月份入學,2005年12月開始的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當時收入為200元/月,逐漸升至2008年3月的6 000元/月,如圖1所示。

當然,收入只是促進實踐的一個手段,實踐只是課堂學習的有益補充,最終目的是通過實踐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對于在校學生來說,不能把收入當作目的,不能一味地追求金錢,重要的是自己的學業。比如胡新貞從事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一年半后,首先學校里事務多了,其次覺得這類實踐對自己的能力提高作用不明顯了,就只保留了150元/節的課程,其它操課都推掉了,其收入增減情況見圖2示。

4.1.5長期性長期性是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區別于其它社會實踐形式的另一大特色。首先學生將學得的理論、技術應用于實踐當中,在實踐中總結經驗與教訓,在實踐中修正學習提高的方向(圖3)。

學生在如此長期循環作用下,其各方面的素質能力定會有很大的提高。比如胡新貞經過實踐,教學經驗方面,從“鏡面示范不熟練,不會編操”發展到“技術運用自如,即興教學能力很強”;教學管理方面的能力也大幅度提高,以至于后來兼職教練主管,職責增加了管理教練、排課、教學監督、評審等環節。

4.2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的歷程研究通過對北京體育大學學生的個案調查分析,體育專業學生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歷程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基礎階段、起步階段、提高階段和成熟階段。

4.2.1基礎階段――刻苦學習,打好基礎基礎階段,即從事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的學生,在實踐之前所進行實踐項目(其他運動技術和身體素質也屬于基礎,在此不作論述)學習的階段,即打基礎階段(表2)。

比如王凱倫在大一入學“專選”前,沒有進行過體育舞蹈練習,專選課1個多學期即開始到俱樂部進行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邊大俠大學時期沒有學習過體育舞蹈,僅在一個業余體育舞蹈學習班上了十幾次的體育舞蹈課程,即開始了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

當然,“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任何成功的背后定有不懈地努力。從表3來看,盡管每個人的基礎階段長短不一,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他們在起步階段(見下文)時,已經有了相對不錯的基礎,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踐項目技術,起步的艱辛很大程度上表明了理論應用于實踐時需要磨合,需要毅力。

4.2.2起步階段――艱難起步,歷經坎坷起步階段體現了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開端的不易和艱辛。在此階段,學生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和失敗,對其精神和思想上都有一定的打擊,因此,起步階段也是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的最為關鍵時期,它直接決定了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的成功或失敗。

如胡新貞是研二開學后進行的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大學專項是健美操,研一時又在某權威培訓機構學習了一年的普拉提,技術應該不錯的,但是她也沒有逃脫起步的尷尬――“拉丁音樂中跳健美操”、“幾十個會員走得只剩兩個人”,這種情況對一位操課教練來說可謂絕望之極,回來后好生哭了一場,“我不干這一行了,就不是這塊料”,她如此感嘆。之后還是不服輸的精神促使她認真總結經驗和教訓,又加上朋友、同學的鼓勵,她經受住了考驗。邊大俠的起步更是艱難而漫長,第一次應聘操課教練是2006年9月份,結果上課“一點層次感都沒有,亂七八糟”;第二次應聘有氧操、拉丁操教練是2007年3月份,“帶有氧操時,緊張的找不到拍子,都不好意思試拉丁操”;第三次試拉丁舞課是2007年4月份,同樣失敗而告終;第四次在同一家俱樂部試了兩次課才被錄用。

4.2.3提高階段――缺點太多,完善自我提高階段,從俱樂部教練實踐的角度看,是指試課成功后,為能順利上課、能更好地上課、能讓會員喜歡自己,針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而主動查資料、資訊別人等,進而從經驗、技術上快速提高自己的階段。

如彭建敏說,會員會向你提問題,比如怎么減肥,剛才動作怎么是那樣的……你得給她解釋,說得她心服口服,學員的提問會引起自己很多思考,回去肯定會多看書,查資料,以充實豐富自己,并且學以致用。王凱倫在從事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一年后,進入某大型健身俱樂部任體育舞蹈教練,發現自己依然存在很大的欠缺:舞蹈音樂不熟,不能熟練運用;技術還不全面――女步生疏;調節氣氛方面更拭待提高,于是暫時收手,不再找新的俱樂部了,針對缺點潛心提高自己。費杰第二次在俱樂部擔任游泳教練時,每次上完課都會查閱書本并和老教練討論,“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一個過程,那些老教練都有自己的教學習慣,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他如此感嘆。

4.2.4成熟階段――開拓發展,繼續拼搏成熟階段,是指經歷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的學生,在經驗、技術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再進一步從實踐內容、組織、管理等其他方面嘗試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對學生的組織管理、人際交往等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作用的。

比如費杰從開始的“為別人打工,僅僅是游泳教練”,發展至“自己辦培訓班,自己聯系場地、作宣傳、招學員”。龔亮華的發展更是明顯,運動技術方面,從大一時“只學了一些基本功”,到大三時北京市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團體第一名、全國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團體第七名;教學技能方面,從開始只教一位五年級的小學生,到應邀廣東衛視,主講、示范羽毛球教學片;組織管理方面,從剛開始純粹的羽毛球教練,到擔任裁判、組織比賽,再到參與俱樂部、培訓部的場地管理、培訓、商品銷售等工作。

4.2.5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具有很強的可推廣性通過分析北京體育大學學生的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歷程發展的四個階段,我們可以看到實踐歷程表現出極大的相似性,比如每個人的起步階段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均克服了一定的困難與挫折,從而踏上實踐的歷程。可見這種實踐適合于廣大學生,具有較強的可推廣性,廣大學生只需要“比著葫蘆畫瓢”,就可以體驗技術的提高、經驗的豐富、薪酬的收獲等無限喜悅。

這就要求體育專業學生平時要努力學習、刻苦訓練,做好準備。正如筆者訪談時,彭建敏所強調的一句話:“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我一直在準備,所以只要有機會,我就有信心不讓機會輕易溜走。”只有打好基礎,為自己能夠進行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做準備,才能更好地在實踐中發展自己。

5結論與建議

5.1結論1) 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概念的提出。初步提出概念“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并定義體育專業學生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是指體育專業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覺地運用本專業知識、技能進行的一種創造經濟價值的、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

2) 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具有五個重要特點。從“提高學生能力”的角度,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相對于其它社會實踐形式,具有獨特的自發性、自主性、專業性、有償性、長期性等特點,對體育專業學生的運動、教學、管理等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具有較強的可推廣性。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適合于廣大體育專業學生,諸多案例表明,其實踐歷程相似,均不同程度地經歷了基礎階段、起步階段、提高階段和成熟階段,體育專業學生只要努力學習、刻苦訓練、放手拼搏,就可以體驗技術的提高、經驗的豐富、薪酬的收獲等無限喜悅。

5.2建議1) 體育專業學生應該努力打好基礎,爭取進行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體育專業學生應建立起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的概念,明確該實踐對自己綜合能力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平時要努力學習、刻苦訓練,打好基礎,為自己能夠進行、能更好地進行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做準備,進而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發展自己。

2) 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是全民健身體育人才培養的發展趨勢。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是一種傳統而又嶄新的自我發展模式――“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將作為體育院系教學的強有力的補充,對培養全民健身體育人才起著重大的作用。我們應對專業性有償社會實踐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期探索出體育院系培養全民健身體育人才更好的模式,更好地使體育為全民健身服務。

參考文獻:

[1] 謝紅.新時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探析[D].西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4:3-4.

[2] 王小云,王輝.大學生社會實踐概論[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2-4.

[3] 邢強.當前我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5:3-4.

第9篇

各位來賓、家長,各位老師,親愛的小朋友們:

大家好!

在金色的五月即將離去、快樂的“六·一”即將到來的時候,我們懷著陽光一樣的心情歡聚在這里,慶祝孩子們的盛大節日——“六一”國際兒童節。在此,我代表示范幼兒園的全體教職工和小朋友們,向在坐的各位來賓、家長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謝意!感謝你們對幼教事業以及幼兒園的關心和支持,感謝你們對小朋友們的關愛!

親愛的小朋友們, “六一”的陽光,“六一”的鮮花,“六一”的藍天,都在為你們祝福……“六一”是快樂的,讓我們示范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一起來用甜甜的歌聲、優美的舞蹈、好聽的音樂大膽地表達自己的快樂心情,表達自己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老師和叔叔、阿姨的關心,好不好!

近年來,示范幼兒園緊緊圍繞“服務家長,一切為了孩子”的辦園宗旨,抓住幼兒特點,在幼兒音樂、舞蹈、美術、綜合英語等方面獨樹一幟,形成了自己的辦園特色,在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懷和支持下,我園教師齊心協力、勇于探索、大膽實踐,幼兒園工作取得了進步和發展。XX年10月順利通過滁州市一類園復查驗收工作,并獲得優秀學校的稱號; XX年3月被評為滁州市紅旗集體;XX年4月授予鳳陽縣平安校園稱號。XX年、XX年獲榮獲滁州市第三屆、第四屆少兒書畫比賽組織獎;同時,教學科研取得豐碩成果, XX年我園市級課題順利結題,僅XX學年度我園教師在鳳陽縣教育局舉辦的個人技能技巧、優質課評比中獲獎達48人次;在滁州市優質課評比獲獎達4人次;教師輔導幼兒作品獲省級、市級比賽達8人次;市級論文獲獎達到14人次;省級獲獎論文達到6人次;在國家級專業雜志上公開發表文章達15篇。

一串閃光的數據,一路奮斗的足跡,這些成績的取得體現了示范幼兒園全體幼兒教師 “超越自我、形成團隊、努力進取、頑強拼搏”的教育精神。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關愛,每一次成功都激勵我們向更高的目標前行。 在取得這些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因資金問題,硬件建設上與先進園所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我們全體教師一定克服困難,找出差距,決不辜負各級領導及家長朋友們對我們的期望和幫助。今天的努力拼搏,一定會換取明天的累累碩果。 我相信明年的此時大家一定會再次聽到示范幼兒園連創輝煌的佳音。

“六一”是孩子們的盛大的節日!而“六一”的快樂卻屬于我們大家。讓我們一同祝愿小朋友們節日快樂,健康幸福,茁壯成長!

最后,預祝幼兒園慶‘六一’活動”圓滿成功!祝各位來賓、家長、老師們身體健康,合家幸福,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第10篇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舞蹈在社會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整個教育界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高職舞蹈教育是一種新興的事業,因此在高職舞蹈教育中,如何充分發揮這門課程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方面的特殊功能,成為一項嶄新的課題。文章立足于此,在分析我國高職院校舞蹈教學的現狀基礎上,結合教學實踐,進行了一些有益探討。

舞蹈是一種流動的肢體表現藝術,它表達的是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是社會的生活,并與文學、音樂、美術相伴而生,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當今,隨著社會的發展,舞蹈在社會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舞蹈教學是陶冶學生美的情操,并對其進行美育教育的一種理想方式,是提高我國全民素質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時,也是普及舞蹈文化傳播美的真諦的有效途徑之一。舞蹈教學在高職素質教育中是一門集技巧性與實踐性為一體的課程,是將訓練、排練、表演融為一體的教育教學活動,是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必不可少的技能課和修養課,也是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如何在高校素質教育中充分發揮舞蹈這門課程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方面的特殊功能?下文進行具體分析。

一、對我國高職院校舞蹈教育的現狀分析

1.教育、教學方式有些陳舊

在以往的舞蹈教學中,教師往往強調模仿教學,習慣于沿用口傳身授法。教學內容過于老套呆板,在受專業舞蹈學習的影響下,多重視舞蹈素材教學,而缺乏實用性的舞蹈教學。舞蹈教學內容多、課時少,注重知識的記憶,與實際聯系較少,使得高職院校舞蹈教育落實困難,教學效果不明顯,對提升學生藝術修養方面作用有限。此外,有的上課形式多以大課為主,學生人數多,幾乎沒有個別輔導的機會。

2.個體差異性較大

因學生生源參差不齊,導致舞蹈教育對象素質差異較大。其中,少數學生可能已進行過系統的舞蹈訓練,無論是軟開度及各個部位的肌肉能力,還是身體的韻律感覺及技能技巧等都已有了一定基礎。也有一些學生曾有過一定形體方面的訓練,掌握了部分基本體態、動態及少量技巧。而另外一些毫無舞蹈基礎的學生,入校前多未受過任何舞蹈基本功專業訓練,僅憑自身具備的基本條件及興趣來學。這些現狀就造成個人學習舞蹈素質上的個體差異。因此,高職院校在實施舞蹈教育過程中,要全面針對這種差別,提出相應的教學措施,從而能夠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3.有些學生學習積極性較差

就學生本身而言,一部分學生因入校前沒有受過舞蹈訓練,加上舞蹈課又比較勞累辛苦,所以有些學生課堂參與意識較差,很難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如低年級的基本功素質課比較單一枯燥,學生的身體條件各不相同,部分學生因曾接受過專業訓練,入學后專業技能較為突出,自我感覺良好,課上練習時則慵懶、怠慢。而基礎較差的學生易產生緊張、煩躁、厭倦等不良反應,從而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消極因素。

4.藝術教育空間被專業學習“擠占”

工科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傾向于技術學習,以便在畢業后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這種技術化的訴求現況,致使在推廣藝術教育時遇到很多困難。比如,在教學空間上,一方面高職學生面臨繁重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另一方面還要進行實際操作,致使很多學生,包括一些教師,將舞蹈教學當成一種娛樂休閑課,嚴重違背了舞蹈教學的宗旨。

二、對我國高職院校舞蹈教育的探索與創新

1.制訂科學有序的教學計劃

一份完善的教學計劃是上好一堂舞蹈課的首要前提。因此,舞蹈教師應在科學、系統的教學思想指導下,本著知識、能力、素質統一協調的原則,認真分析教學內容,綜合舞蹈活動諸要素,全面了解學生智能和體能的需求,并對其整體進行規劃安排。在此基礎上科學地確定課程的目標任務,應采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并預測實際教學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和能達到的教學效果。此外,老師在課前還應盡可能了解和掌握學生心理、品德、智力、體能、意志等方面諸要素,以及授課的場地安排等細節問題。

2.注重實際、實用、實踐的原則

培養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主要目標,它以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以實際、實用、實踐為原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因此,高職舞蹈教學內容要求全面,學生可以獲得豐富的舞蹈知識,以從事各種職業,達到適應社會的需求。它從客觀上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具備全面的舞蹈理論基礎和專業的舞蹈技能技巧,不僅要求我們要有扎實的基本功,還要通曉與舞蹈類型相關的各種理論知識和表演技能,以便在教學實踐中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另外,舞蹈作為一門綜合藝術,教師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還要廣博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如文學、社會學、心理學、美學、美術、音樂等,它們同舞蹈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對這些知識的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舞蹈作品,并把其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以增加舞蹈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從而在教學實踐中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識。同時,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新的舞種不斷被挖掘,舞蹈專業的知識也在不斷更新,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習新理論新知識,不斷調整自身的知識結構,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消化,并將其更快地融入到教學實踐中,力爭達到新知識與教學同步發展,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最新的知識,以便跟上時代的步伐。

3.注重“美感訓練”,激發學生興趣

舞蹈教學中的美感訓練是舞蹈基本功訓練中的基礎之一。在舞蹈教學的各個階段,基本功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在基本工訓練中的一舉手、一投足就應是美的,就應有音樂、有思想、有靈魂。要讓學生認識到再簡單、再單一的動作里都存在著美、存在著藝術,如:學習最基本的古典舞手位時,要讓學生感到這是在表現一種美,必須用心去感悟;從頭、眼、身體、腿到腳,都讓學生想象在空間運動時所能表現出的美感。一旦有了想象和美感,會激發學生興趣,將其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就不會覺得舞蹈基訓中動作的單調和枯燥了。同時,選擇適合青年學生特點的音樂,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游戲、表演等形式使學生忘記疲勞和訓練的痛苦。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美感訓練”,從建立舞蹈意識和美感入手,著力調節基訓的枯燥、單調,充分利用各種可行方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認識美、理解美、把握美和表現美的能力。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一定舞蹈專業素質的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4.注重“賞識教育”,實施創作教學

“賞識教育”是近兩年來出現的新事物,目前已成為教育界的一個新動向。所謂“賞識教育”,它的核心就是尊重學生,即教師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對學生的行為表現做到信任、理解、寬容、激勵。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善于抓住學生每個好的起點,給予肯定,并熱情地鼓勵他們,激勵其樹立戰勝自我的信心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在此基礎上,順利實施創作教學,全面考慮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環境,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創作、編導。盡管他們的起點可能有的很低,基礎差,但是,當他們走進舞蹈教室那一刻起,教師就應不斷地鼓勵和信任他們,帶領他們在教室里歡快地跳起來,哪怕水平離老師的要求還很遠,只要他們在努力地用自己的肢體、心靈去尋找美、感受美、體現美,就一定有收獲。同時,教師要適時加以引導鼓勵,讓青年學生豐富的靈感得到創造性的發揮,使他們通過對音樂的感受,通過各種動作的表現,充分激發自身豐富的想象力,培養他們對舞蹈學以致用的能力。最終使學生的個性得到釋放,促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進步。

總之,高度重視高職院校的舞蹈教學這項工作,要針對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特點,從學生實際出發進行。同時,還應適應千變萬化的世界及迅猛發展的形勢,以全面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培養具有開拓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人才,努力促進舞蹈教育的發展。讓全社會都來關心美育教育的建設和發展,高職院校的藝術教育一定會沿著科學、系統、規范的道路發展,一定會培養出更多具有良好思想素質和全面文化素養的、符合時代要求的又一代新人。

參考文獻

[1]葉寧.舞論集[M].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年版.

[2]孫國榮,余美玉.大學生舞蹈教學指導[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版.

[3]楊仲華,溫立偉.舞蹈藝術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第11篇

以營口市紅旗小學、韶山小學、小學、建設小學、東風小學五所小學體育教學為研究對象開展研究。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小學心理、生理健康方面的書籍,瀏覽中國期刊網上關于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論文,為本文的撰寫提供理論支持。(2)專家訪談法。通過郵件、電話、訪談的方式對遼寧省小學體育教師進行咨詢,就當前影響小學體育教學的因素進行探討。(3)問卷調查法。對營口市紅旗小學、韶山小學、小學、建設小學、東風小學體育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共放發問卷25份,回收25份,回收率100%,有效問題24份,有效率96%。(4)數理統計法。就問卷調查結果進行數理統計分析,為論文提供真實、準確的數據。

3結果與分析

3.1小學生體育課學習興趣調查分析

通過對營口市五所小學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發現,小學生喜歡體育運動,但是對體育課卻是非常反感的,由于大部分小學的體育課教學內容是基本隊列練習、廣播體操練習,這些學習內容很難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更喜歡一些跑、跳的內容,這些運動也符合小學生的生理與心理特點。如何解決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要,如何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小學體育教學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只有激發起學習的學習熱情,才能更好地進行體育學習。

3.2小學生體育教學設施調查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營口市小學體育教學設施非常有限,遠遠沒有滿足體育教學的需要,對調查的幾所學校來看,學校都沒有室內體育場,學生都在室外進行體育課,室外場地僅韶山小學的人工場地相對較好,大部分學校室外的場地還是土地、水泥地,這些場地不適合進行體育課教學,容易造成學生意外傷害的發生,一些學校體育教學器材僅有幾個足籃球,教師很難開展體育教學,即使有好的教學內容,也很難實現。教學設施是困擾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解決體育設施不足的問題。

3.3小學生體育教學內容調查分析

從表1對小學生體育教學內容的調查結果來看,隊列隊形、廣播體操是體育課的必選教學內容,24名老師都將這兩項作為教學內容,有14名教師選擇球類作為教學內容,有7名教師選擇舞蹈作為體育教學內容。分析原因,由于小學生處于生長發育期,身體發育不完全,隊列隊形、廣播體操有益于小學生的生長發育,教學條件好的學校,可以根據場地情況開展球類教學、舞蹈教學。從調查結果來看,目前小學生體育教學內容過于單調,都是一些傳統的體育項目,這些項目不能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完善小學生體育教學內容,是小學體育教學改革要解決的重要難題。

3.4小學生體育教學影響因素調查分析

從表2對小學體育教學影響因素的調查結果來看,影響小學體育教學的因素還是比較復雜的,有29.2%的教師認為教學場地不足是主要影響因素,有25%的教師認為學習興趣不高是主要影響因素,有20.8%的教師認為學校領導。

4結論與建議

第12篇

“茅以升實驗學校”是一所為紀念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先生而命名的實驗學校,座落于杭州城東,擁有學生1000余人,教職工50多人,其中青年教師占80%,現有校舍近5000平方米,實驗室、語音室、計算機室、科技制作室、多功能室、舞蹈室一應俱全,且環境優美,是一所“承茅老之德,育創新人才”,發揚光大科技教育的特色學校。

校長袁小英有著30年教齡,擔任7年校長,熱愛教育事業,思維前瞻獨特,發表多篇關于科技教育實踐模式及研究的論文,深得師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該校在校園內建立了“茅以升紀念館”,以引導學生走近科學家,從小立下“科教興國”的遠大理想。在這份特殊的榮譽與責任里,該校充分利用獨特的教學資源,提煉原有的科技教育經驗,把活動焦點轉向課外,從課外活動特有的選擇空間,完善、凝煉學生的個性及能力,使科學教育本身所要求的實踐性、探索性更能與課外活動相得益彰,聯動發展。該校還專門成立了“茅以升少年科學院”以期逐步構建起科技教育新體系。

茅以升少年科學院的組織機制是“學部制”。設有科普與科學探究、科學與藝術、生物與環保三個學部,茅以升少年科學院的教學機制是“導師制”,交流機制是“論壇制”,實踐機制是“項目制”,激勵機制是“院士制”,通過重過程、重體驗、重建構、重互動的可操作性策略和實施原則,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參與科技活動解決難題,真正讓學生有親身的體驗,積極參與科學研究中的“觀察、質疑、假設、驗證”,然后對科學的主張作出深思熟慮的反應,為今后建立起對科學的熱愛,并不斷探索、追求、開拓、創新夯實牢固的發展基礎。

近幾年來,該校探索怎樣使單純注重科學知識的教學向全面的包括科學知識在內的科學素養的教育轉變,促進每個學生全面發展;以提高青少年素養為核心,以培養科學態度、情感、價值觀為主導,發展科學精神,在教學實踐中勇于探索,創新育才。運用紀念館、活動載體、學習模式、科技教育構筑走近科學家的創新教學模式已經取得豐碩成果,獲得區、市級論文、開課評比40多個獎項。市小學生車模、空模比賽均獲團體一等獎,區市科學技節團體一等獎。在市中小學生科技節、全國少兒美術書法大賽、市區藝術節的音樂舞蹈比賽中同樣成績突出,獲獎不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时尚| 卓尼县| 海城市| 达孜县| 卫辉市| 房山区| 兖州市| 咸阳市| 山东| 马鞍山市| 百色市| 佛山市| 荥经县| 富蕴县| 徐水县| 松阳县| 建德市| 明水县| 奈曼旗| 平谷区| 革吉县| 浙江省| 徐汇区| 黑河市| 怀柔区| 姚安县| 大足县| 张家界市| 德州市| 广丰县| 日照市| 扬中市| 保定市| 巍山| 营山县| 集安市| 岗巴县| 广州市| 定兴县| 古丈县| 多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