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網絡傳銷

網絡傳銷

時間:2022-11-06 16:18:2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網絡傳銷,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網絡傳銷

第1篇

[關鍵詞] 社會網絡 網絡生產 傳銷網絡

說過,中國社會就是一個“關系”社會。按照格拉諾維特的解釋,“關系”是指“人與人、組織與組織之間由于交流和接觸而實際存在的一種紐帶”。這里所說的“關系”不僅是對現有關系的判斷與決策,而且要設法尋找、建構新的關系。

一、社會網理論回顧

“網絡”(network)一詞由德國社會學大師齊美爾于1922年最先提出,隨后演化成社會學的一個主導性分支。社會網分析是在社會計量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分析方法,在經濟社會學領域,人們強調社會網方法對理解社會經濟行為的重要性。在對正式組織和職業流動的研究中,羅納德?博特(R. Burt)使用了“結構洞”的概念;林南(Lin)在研究勞動力市場時使用了“社會資源”的概念;艾得斯柯(Endresik)用“網絡資本”概念解釋了與東歐劇變有關的宏觀經濟變化,即從國家社會主義轉化成另一種更多依賴市場機制的經濟制度。

馬克?格拉諾維特(M. Granovetter)研究了人際關系網在找工作時的應用,并對人際關系類型進行了明確分類,即“家庭―社會型關系”(family―social contact)和“工作型關系”(a person known from a work situation)。林南(Lin)和羅納德?博特也都從各自的角度觸及了網絡生產問題。索羅森(Olav Sorrenson)和斯圖亞特(Toby E.Stuart)以美國風險投資公司為例,論述了公司之間關系網絡的建構對投資空間分布的影響。

由上分析可見,大多理論都簡單觸及到網絡生產問題,為深入探討網絡的生成機制,本文引入“傳銷網絡”對網絡進行動態分析。本文選用真實案例,但所涉名稱均屬虛構。

二、“麗漫”傳銷網個案透視

“傳銷網絡”是“地下經濟”,無法在合法的空間中運作,這決定了“傳銷網絡”必定要依靠關系網絡來運行,它從醞釀生成到發育成形,都是和社會關系網絡息息相關的,沒有社會網就不會有它的存在與發展。以傳銷網為著手點,可以較深入地發現網絡的生成過程,找到其特征與作用。

1.傳銷網概況

“麗漫”傳銷網是一個以傳銷日用品獲利的傳銷組織,它有嚴格的組織體制,從2002年開始一直在武漢地區活動,現有三名主管,三名地區總,下設有若干經理及主任,人員近200名。

2.“建網”:網絡生產

在“麗漫”傳銷網絡中,存在兩種類型的建網活動。一種是原有的社會關系轉化為工具使用,第二種是“拉關系”,即網絡的擴展活動。

(1)原有社會關系轉化為工具使用

其一,血緣與地緣關系的利用。傳統中國社會的社會關系以血緣、地緣兩種主要紐帶聯系而成。血緣關系在這種以獲取非法經濟利益為目的的網絡建構得到普遍使用,其最大原因在于安全性高,也可利用此種關系擴大個人在整個網絡中的地位。

“麗漫”傳銷網絡中的周紅與周亮兩兄妹是傳銷網絡中利用血緣關系的一個典型。周紅通過朋友介紹進入傳銷網絡,通過發展會員最終成為“部長”,周亮便是其發展的會員,二人又利用家族關系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先后發展其大伯、小叔、小姑等人進入組織;而后又利用姻親關系發展了周亮的兩個妹夫成為會員,隨著會員的增加兄妹二人利用血緣關系發展的會員已達11人。周紅職位是部長,有較大權力,在家族中也有較大威信。在傳銷網絡中,利用血緣關系建構網絡的例子非常普遍,主任或部長的背后幾乎都有家族成員的進入。

其二,同鄉、同學關系的利用。在鄉土社會中,同鄉、同學關系是典型的建立在地緣關系基礎上的社會關系。非法性質的傳銷網絡是以獲取經濟利益為目的,如果僅局限在血緣和姻親關系的狹小范圍內,是無法滿足經濟利益需求的。將同學、同鄉吸入到自己勢力下,不僅保證其“簽單”和收取“單錢”,也可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保證其安全。

楊華是利用同鄉、同學關系的一個典型例子。他是武漢某高校的大學生,由于家境困難,靠打工獲取生活費,意外進入傳銷組織,深信可賺大錢,交納2000元“單錢”后成為正式會員。先由“信譽顧客”升為“理長”,后又升為“主任”,他憑借掌握的培訓技巧和知識優勢不斷介紹同學加入組織。由于傳銷的非法性,楊華主要依靠外校的同學或同鄉發展外校的學生加入。像楊華這樣利用同鄉、同學關系建立關系網的現象也較為普遍。

(2)“拉關系”:“無中生有”的關系建構

傳銷是“黑市經濟”,必須解決諸如“有效”逃避公安部門追查的難題,而這些問題僅通過“既存關系的工具化”是無法解決的,因此需要第二種網絡建構的方法,即“拉關系”。通常,拉關系的是網絡中的上層成員。組織中的上層成員擔任的角色,表現為與相關人士聯絡,獲取一定信息,保證組織在關鍵時刻全身而退。

“麗漫”傳銷網的總負責人張文在一次培訓中了解到會員陳某在公安部門有一個熟人劉某,張文便說服陳引見一下這位熟人,在陳某的牽線下,張文與劉某經會面談話后,雙方達成協議,在傳銷網運作中,劉負責提供信息,張每月付給劉一定的傭金。張文與劉從最初的經人介紹認識,發展到后來為穩定的“伙伴”關系,促成了網絡結構的完備化與運作的有序化。在這一例子中,張的關系網的擴展過程表現出明顯的“無中生有”。

這種關系是在已存在的關系的基礎上建立的虛擬連帶關系,把這種虛擬關系作實,建立一種互惠的利益關系,實現了網絡從無到有的建構。

三、結論與討論

1.信任問題

信任是社會關系的一個重要為維度,也是人們在社會關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格蘭諾維特(Granovetter)曾指出,人們的經濟交換行為得以發生的基礎是雙方的相互信任。信任來源于社會網絡,信任嵌入社會網絡之中,人們的經濟行為也嵌入社會網絡之中。在“傳銷網絡”中,信任的嵌入性表現尤為明顯。周紅在利用血緣關系發展其親人加入傳銷時,親人雖對組織的具體運作不夠清楚,但基于對她的信任才會加入。可以說,這一加入是建立在情感基礎上的選擇。

2.網與物

社會網的四個基本要素是結構性要素、資源性要素、規范性要素和動力性要素。社會網的動力性要素(dynamic component)關注的是網絡形成的時機,制約因素以及不斷進化的網絡結構。在傳銷網的建構中,動力性因素便是以簽單為依托“物”的利益分享機制。簽單在傳銷中被認為是業績的象征,一份簽單代表一份提成。簽單的多寡直接與物質利益掛鉤。由此,在獲取物質利益的驅動下,會員們會極力發展會員,說服更多的成員加入,網絡便得以不斷地建構與擴展。可見,傳銷網的建構中,“物”化的利益便是其動力因素。

(圖一)鏈式建構

(圖二)網式建構

3.網絡連接多元性

社會網成員之間的關系種類越多,則這個網絡連接的多元性就越高。研究表明:網絡連接多元性越高,網絡建構速度越快,網絡規模越大;網絡連接的多元性越低,網絡擴展速度越慢。

參考文獻:

[1]方壯志:社會網研究的基本概念與方法[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5(3)

[2]萬安培:中國地下經濟現狀的理論思考[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1994(1)

[3]張其仔:社會網與基層經濟生活[J].社會學研究,1999(3)

[4]蕭鴻:試析當代社會網研究的若干進程[J].社會學研究,1999(3)

[5]Bian,Yanjie:Bringing StrongTies Back in Indirect Connection,Bridge and job Search in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3,1997a

第2篇

針對網絡傳銷,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直銷監督管理局不久前曾打擊網絡傳銷違法犯罪活動警示,提醒公眾:高度警惕網上騙局,避免誤入傳銷陷阱。

點點鼠標就能數鈔票?

根據韓女士提供的信息,記者與這名網友在網上取得聯系。稍微寒暄后,該網友給記者發過來《依托于網絡平臺的資本運作投資計劃》、《連鎖銷售的意義》、《財富俱樂部互助公開信》等一堆材料,讓記者先學習,并建議先看《財富俱樂部互助公開信》。

這封所謂公開信的核心內容是告知詳細“網絡資本運作”操作辦法:需要先注冊成為“財富俱樂部會員”,再支付580元人民幣的“網站使用管理費”,以獲得一個全球唯一的“會員編號”。憑“會員編號”和密碼登錄會所網站,建立個人的“營運平臺”。

“通過互聯網發展人際網絡,把后面加入人的錢重新分配給前面加入的10個會員賬號上。”該網友介紹說,運作非常簡單,“就是上網發帖、頂帖,讓別人上網搜索找到你,跟你咨詢了解跟著你做”。他還說,這種方式風險小,投入小,收益大。

“網上資本運作”是傳銷

當前傳統傳銷行為越來越被人們所熟知,生存土壤日漸減少,一些傳銷組織開始轉戰互聯網,借助“電子商務”的旗號在更廣闊的領域大肆擴張,致使大量受害者深陷泥潭。

我市是電子商務大市,有一大批從事網絡銷售的企業和個人,因此市工商部門十分重視對網絡傳銷的打擊和預防。前不久,市工商局約談了28家重點電子商務企業負責人,向企業宣傳網絡傳銷的形式和預防手段,要求大家加強網絡營銷手段的管理、會員信息的管理,遇到把握不準的問題提前向工商部門咨詢,主動開展自查自糾,拒絕傳銷信息,加強對網站內容的審查把關。

其實,所謂“網上資本運作”,只是傳銷轉換了一個“馬甲”而已,從現實中轉換到網絡空間里,聯系、轉賬、發展下線等都通過網絡進行,實際上“換湯不換藥”,本質上依然是傳銷。

千萬別信天上會掉餡餅

針對網絡上日益蔓延的傳銷活動,許多網民都呼吁有關方面予以嚴厲打擊。其實,只要廣大網友提高警惕,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就能有效將網絡傳銷拒之門外。

我市一位專門負責打擊各種網絡違法行為的技術專家與記者交流時指出,與傳統傳銷相比,網絡傳銷成本低、投入小、欺騙性強、隱蔽性高,“服務器設在境外,還設有幾級密碼,會員全部網上交流,而且隔一段時間就換IP地址,一有風吹草動就卷款潛逃”。

義烏工商學院淘寶班平時十分注重對學生遠離網絡傳銷的教育,因為網絡傳銷最容易誤導一部分渴望自主創業的青年學生。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大學生創業選擇的網絡平臺比例為:淘寶占80%,易趣網、百度有啊、拍拍網等平臺大概占9%,自建網站占到11%。如果這部分大學生被網絡傳銷誤導,后果將會非常嚴重。

第3篇

“投入2萬元,年收入上百萬”

“只要投入20300元,保證你一年可以賺上一百萬!”面對如此高額的回報,市民潘先生既有些興奮,也有些擔憂。

該網友告訴潘先生,整個運作過程是“網絡資本運作”,即集合民間的資本進行“運作”:“你平時買一件衣服,1000元,成本呢,10元。我們現在就是集合民間資本,以低價大量購進這些商品,進行銷售和資本運作。”資本越雄厚越好,每介紹一個會員,當場就能獲得上千元提成:“快的話,兩三個月就能回本了!”

潘先生和家人,覺得并不靠譜,對方只是之前網上認識的朋友,整個運作過程并沒有什么可靠的“項目”,還需“拉人頭”:“怎么看,都有點像傳銷。”

扒出網絡傳銷真面目

據介紹,第三方機構曾經報告,披露了目前國內網絡傳銷主要的三種表現形式:借助互聯網平臺推銷實物產品;發展下線,增加付費廣告點擊量;推薦他人加入購物網站以獲利。

第一種方式作為傳統傳銷的變種,相對容易辨認,但通過發展下線,在網上瀏覽付費廣告賺取會費,則有了明顯的“網絡特征”,不太容易辨別。

記者在網上看到“每天點擊相應軟件上的廣告,便可月入數千元”的信息,而要獲得這些軟件,就須先出一定數額的錢款購買這一軟件,然而這些軟件中的廣告,每點一次僅有1分錢。據悉,這一方式還有通過發展下線收發電子郵件、免費在線注冊等多種途徑獲利。

警惕改頭換面新模式

不過,網上傳銷又有了新的“變種”——資本運作。日前國家工商總局已查封了10多家傳銷網站,然而記者搜索發現,一些網站竟改頭換面后再次上線。記者隨后聯系其中一家網站的“老師”。

網站“老師”說,網絡資本運作,其實就是國外風行的“富人俱樂部”模式,是“排隊掙錢”的游戲。“只要先投入20300元,就能獲得會員資格,做得好,一般兩三個月就能回本。”據這位“老師”介紹,加入會員后,主要的工作就是“發帖做宣傳”:“我們要在各大論壇里發帖、頂帖,把自己宣傳出去。”

第4篇

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刑二庭負責人今天告訴《法制日報》記者,這起案件只是寧夏全區近3年來查辦的大量非法集資案件中的一起。

數據顯示,僅2007年至2009年,寧夏全區法院共判處非法集資犯罪案件10件23人。除2008年至2009年審理的1件6人為集資詐騙犯罪外,其余9件17人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受害人變成犯罪者

“像劉某這樣從受害人變為犯罪人,是非法集資案件的一個新特點。”寧夏高院研究室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很多非法傳銷案件,是通過網絡等高科技媒介進行的。犯罪分子利用網絡建立網站發展下線吸引投資,根據發展下線的人數按比例提取酬勞來層層詐騙和層層控制犯罪組織。主要策化者居于幕后,或者在外地遙控指揮。一些先期投入者本為受害者,但在獲利的情況下又去發展更多的人加入,由此構成其他犯罪,而這些被發展加入的人往往是他們的親朋好友,使得犯罪更具有智能性、隱蔽性、嚴密的組織性和傳導性。

高息還本誘人上當

2009年寧夏高院終審的吳松偉等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一案,吳松偉、張寧兩被告人許諾支付的月息為2%至28%,遠遠高于銀行的同期年利率。如此低風險,高回報,明顯有違投資規律,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但依舊有人相信這是一條“旱澇保收”的致富捷徑。兩人向253家單位及個人許以高利,吸納資金,但案發后申報債權的只有80人。

“高息還本是寧夏非法集資者拋出的最誘人的餌料,也是大多數受害者趨之若鶩、受騙上當的重要原因。”寧夏高院研究室負責人介紹說。

據介紹,非法集資者為支付先加入投資者的高額回報,便不斷地發展下線,通過利誘、勸說、親情、人脈等方式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參與,用后加入者的資金支付先加入者的高額利息。如此循環往復,直至資金鏈斷裂,由此導致的結果往往是,先加入的投資者僅利息的收入就遠遠超出了本金,因此案發后申報債權的人數遠遠小于實際投資者人數。

時間久人數多數額大

寧夏高院刑二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非法集資作為一種面向社會公眾的吸納資金行為,決定了受害者必須達到一定規模,方能有效維系所需的現金流。因此時間久、人數多、數額巨大,犯罪數額往往數百、數千萬甚至上億元之巨,覆蓋面廣、受害人損失慘重,嚴重影響社會穩定。

從已有案例看,參與者不乏政府官員及金融從業人員,更多的當然是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普通大眾,甚至包括不少下崗、失業人員及退休人員。

受騙人數多,受騙數額巨大又決定了其社會影響遠遠超過一般詐騙案件,對公眾財產利益危害較大。如發生在寧夏區內的蘇志強等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一案,時間跨度從2001年至2007年10月,受害人達200多人;吳松偉一案也是自1999年5月至2007年6月長達8年。這兩起案件在當地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有效預防打擊需合力

第5篇

起底網絡傳銷運作真面目

講述人:博羽(傳銷受害者家屬,互聯網從業者)

2015年,我的姑姑被同事拉進云數貿、“五行幣”的傳銷中。

我姑姑家在黑龍江省伊春市,比較偏遠。那時,像她一樣的老年人剛接觸到智能手機、微信,對互聯網信息沒有辨識能力。身邊的朋友拉攏他們加入傳銷時,用一些PS的照片、假新聞作為“證據”,讓她慢慢信以為真。

為了勸說姑姑脫離傳銷,這兩年,我潛入一些傳銷群進行深入調查,了解、研究傳銷運作方式。

打著“愛國”“慈善”幌子騙人

我發現,傳銷組織骨干經常用以點蓋面、斷章取義的話術騙人。例如,中央出臺扶持某一行業的政策,他們就會說,“你們看,這個行業已經被外國資本壟斷了”。他們會以“拯救”這個行業為噱頭,利用人們的愛國情緒進行傳銷。云數貿運用的正是這種方式。

“互聯網公司都被外國控股,我國已經沒有自己的互聯網公司了,大家都要投資云數貿,這是中國人自己的互聯網公司。”

“要想打贏與外國的經濟戰,必須參與云數貿的‘五行幣’。”

他們以“拯救中國互聯網”為旗號,聘用專業的“講師”,利用老年人的愛國情緒和互聯網知識的匱乏,趁比特幣火的時機,炒作“五行幣”“數字貨 幣”新概念,稱“五行幣”金幣背后有“數字貨幣”,能夠增值。我是學計算機專業的,在我來看,傳銷組織者的這些話簡直漏洞百出。云數貿傳銷團伙頭目張健 (真名宋密秋,記者注)被捕后,這些“講師”亦作鳥獸散。

做“慈善宣傳”成為傳銷組織的“標配”。比如云數貿傳銷團伙會找一些貧困戶和孤寡老人,捐幾千塊錢,讓受捐助的人拿著寫有“感謝云數貿”“感謝 張健”等字樣的錦旗,錄制視頻,發到群里面“鼓舞士氣”。他們還會向希望小學捐些錢,不是與當地教育部門聯系,只是通過村里捐若干錢數,掛云數貿的牌子拍 個照,之后拿去在網絡做宣傳。

傳銷組織者喜歡炒作的新概念還有“量子”。“龍愛量子”傳銷被公安機關打擊后,還有一些公司以“量子”為噱頭,宣傳“量子”能保健還能防癌。

網絡精準營銷掙黑心錢

云數貿發展到鼎盛時期,有“專業”的,有懂網絡營銷的專業團隊。我姑姑的微信朋友圈、微信群里,每天都會收到大量云數貿傳銷相關音頻、視頻。

云數貿以“人傳人”的傳統方式拉人進入傳銷的同時,大量使用網絡宣傳、網絡營銷手法。他們不集中講課,“知識”一級一級往下傳。利用一些互聯網 K歌軟件、互聯網電臺軟件,上傳話術和錄音,時不時地編造一些“利好消息”,供各個群轉發。有專人教參與者如何使用這些新軟件和渠道。

傳銷活動中,還有一些小互聯網營銷公司掙黑心錢。有一次,我發現后臺有一個小網絡營銷公司制作的傳銷網頁頁面,我舉報后,該公司客服用了很長時間才刪除第一個頁面,而后告訴我“后面的頁面刪不了”。

以“國產商品抵制外國貨”為名,號召參與者“”商品、品牌,是傳銷組織者常用的伎倆。傳銷營銷團隊找到一些廉價商品,貼上傳銷頭目的頭像,就變成了他們的“產品”。

像“摔不爛的”杯子這樣網上4元一個、市場上沒有競爭力的產品或是其他即將被淘汰的產品,印上傳銷頭目的頭像后,一個“區”的費就要2000元至2500元,“市”要5000元以上。

我曾臥底過不少傳銷群,與群里部分商人聊天了解到,他們明知道這是傳銷活動,為了賺錢也參與其中,“”產品賣給下游參與者。

傳統的傳銷已經轉戰網絡,廣撒網尋找受害者。傳銷者在朋友圈或者微信群里發動一些活動,編造一個理由讓大家報資料,從而篩選出相信簡單低劣謊言的人。然后換一個謊言再報材料,篩選出兩次都報材料的人作為重點發展對象。

傳銷組織拉人進入傳銷組織時,往往承諾“兩單回本”或未來高額返利。高額返利承諾到期時,傳銷組織者會繼續編造謊言,推遲兌現時間。

我利用業余時間和許多人一起反傳銷。反傳銷人士為了臥底傳銷群,也會起“我愛云數貿”之類的名字。潛入這些微信群之后,大家采取的方式不一樣,有的舉報,有的勸說,也有的會在群里與組織者對罵。

我臥底傳銷群會采用勸說的方式。云數貿組織頭目被抓之后,一些人繼續編造謊言,告訴參與者,“這些傳銷頭目是被國家保護起來了”。我反問,既然 是被國家保護起來,為什么公安機關還在繼續偵查其他高級骨干去向?漏網的高級骨干為什么潛逃了?以此引導參與傳銷者討論、反思。

傳銷制造大量家庭悲劇

我姑姑被拉入傳銷組織后,怎么也不聽家人勸,后來我發現,她身邊有人專門給她解釋我提出來的質疑。我姑姑文化水平不高,她回答不了我提出的質疑,就去問傳銷組織的人,得到答案出乎我的意料。

傳銷組織者針對參與者的家人朋友、反傳銷人士可能會說的話,事先給出一些“答案”。就像事先準備好的劇本一樣,非常完善,資料相當龐大。

傳銷組織者給參與者灌輸自己正在參與“國家大事”,家人根本理解不了也不懂,所有的非難都是“忍辱負重”。

絕大多數情況下,家人的勸阻只會引發家庭矛盾,誰也說服不了誰。吵得嚴重的時候,家里人十幾天不說話。

公安機關抓獲云數貿傳銷組織頭目、央視播出曝光云數貿、“五行幣”的內容后,對讓我姑姑這樣的受害者醒悟起到很大作用。

姑姑之前投入的兩萬多元錢無從追回,她的一位朋友損失更嚴重,把給兒子結婚的錢都用于購買了“五行幣”。

第6篇

訊:河南省打擊傳銷工作聯席會議3月29日上午在鄭州召開,副省長王艷玲出席會議并講話。

2015年,全省各級工商、公安機關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共搗毀傳銷窩點226個,立案查處傳銷案件59起,罰沒款1092.94萬元,教育遣散傳銷人員2446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64人,全省打擊傳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王艷玲指出,2016年打擊傳銷工作要重點在四個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充分運用各種媒體,適時曝光典型案例等,營造“傳銷違法、人人喊打”的強大輿論氛圍。二是查辦大要案件。重點對以“愛心互助”“慈善”“養老”“連鎖加盟”等為幌子進行聚集違法犯罪活動進行嚴打,特別是加大對利用互聯網以“購物返利”“網絡營銷”“電子商務”等名義,進行拉人頭發展下線的新型傳銷違法活動和非直銷企業冒用直銷名義進行違法傳銷活動的進行重點打擊。三是強化綜合治理。深入開展“無傳銷社區(村)”“無傳銷城市”創建活動。四是及時研判信息,堅持預防為主,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來源:河南省人民政府網站 文/郭海方)

第7篇

“新智培訓網傳銷案”(簡稱,“新智案”)就是這樣的。6月30日,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相關人士向本報記者證實,全國最大的網絡傳銷案件犯罪嫌疑人之一的車守鋒已經向一中院提出上訴,而該案剛剛被一中院立案,“案件估計不會拖太久就會審結,但具體時間無法保證”。

此前的3月,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對“新智案”中的車守鋒案,做出了一審判決。在本報記者拿到的該刑事判決書中,海淀區法院認定,車守鋒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罰金人民幣十萬元。

作為一家工商注冊名為江蘇省鹽城市德仁教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車守鋒最初的身份是新智培訓網的會員,之后,成為了直銷術語中的所謂新智培訓網核心“經銷商”,身份轉變后的車守鋒陷入非法傳銷經營。

經公安機關調查取證,由于受到車守鋒的傳銷發展,僅35名被抽樣入會學生交納的會費合計就達52萬余元。

作為國內最大的網絡傳銷案,車守鋒實際上已經是最后一個被審理的新智培訓網案的犯罪嫌疑人。在此之前,重慶于2007年底、江西萍鄉于2008年底已分別對該案進行了審理。

江西萍鄉相關法院通過審理認定,新智網在中國境內所采取的經營方式,是一種以發展下線的數量為依據計提報酬(即“拉人頭”)及以發展下線推銷業績為依據計提報酬(即“團隊計酬”)的行為,違反了國務院《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之規定,屬于傳銷行為。

據了解,自2002年至2007年8月,“新智網”在中國境內發展會員十余萬人,經營額達4.12億元。

事實上,新智培訓網有著多層次的公司譜系。“新智網”是新加坡新智國際公司于1999年建立的一個網站,主營網絡教學資源,包括電子書、視頻資源、電視電話會議等。新加坡新智國際公司母公司是新加坡成資集團。

對于“新智案”,業內一直存在不同觀點。有業內資深人士認為,“新智培訓網從產品上看,它的產品是非常好的,而從營銷手段上看,也是十分先進的,新智培訓網中很多從業人員都有著10年左右的直銷業從業經驗,出現這種結果很讓人遺憾。”國內直銷業研究專家王萬軍也表示,“我很關注法院對經銷商的終審判決罪名認定。”

數據顯示,2009年國內直銷業中,獲得牌照的企業共有24家,銷售規模突破了1000億元。業內人士表示,加上業內稱之為的“灰色直銷”企業,以及傳銷企業,該行業的總從業人員以千萬人計。

從本報記者獲得的該刑事判決書中,占據百分之一從業人員份額的“新智案”,整體運作的全貌浮出水面。

1.車守鋒入局

作為同樣是新智培訓網會員,后又成為核心“經銷商”的車守鋒,在他經歷中,有著典型的敘事意義。

由于仍在公安機關收押,本報記者并未見到真實生活中的車守鋒。不過,只有大專文化程度的他,卻先后發展了包括中國農業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多所高校在校生1259人為其下線。

根據上述一審判決書車守鋒的證詞顯示,2004年車守鋒仍在江蘇鹽城一家保險公司工作,當年1月,他的朋友以一個付費網站的會員資格,抵消了對其的欠債1500元。

隨之,車守鋒開始接觸新智培訓網,按照他的表述,“網上主要采取視頻講座的方式授課,內容大概是企業管理、銷售之類的,感覺蠻好的。”

事實上,與車守鋒的感覺相似,數十名提供證言證詞的大學生會員中,有相當部分表示,“新智網上的學習內容很有價值,只是作為學生,收費稍微有點高。”

業內資深人士也對新智網的學習內容,即所謂產品表示了認同。該人士反問記者,“你可能現在看不到他們的一些培訓內容,我看過,仔細關注了其中的職業經理人培訓和育兒教育培訓產品,都是蠻尖端的。”

此前雖有報道“新智培訓網”已被屏蔽,但6月29日本報記者打開新智網頁面時,發現網站仍能正常瀏覽。其自稱是新加坡成資集團下的網絡營銷公司,主營網絡教學資源,內容包括大師的演講、英語學習、企業管理、家族教育等。網頁左邊列出了各類講師,包括因“富爸爸窮爸爸”系列勵志書籍而家喻戶曉的羅伯特、世界商業權威博恩崔西等知名人士。

在資費方面,新智網打出“總值超過20000美金的強力學習配套,您只需付很少的錢”的廣告語。其中包括1230元的一年用戶,2380元的三年用戶,4680元的十年用戶。

質優價廉的商品,匹配眾多的增值服務,新智網似乎沒有任何內容上的問題。由此,車守鋒入局。

2.雙軌制模式

在車守鋒團隊的博客上,他的自我介紹中稱,除了新智網的負責人外,還是德仁教育咨詢服務公司的負責人。這種身份的轉換時間并不長。

就在車守鋒成為新智網會員幾天后,他獲知,網站有現場授課,之后,車守鋒就到了授課現場。

“新智網會員專區主要是一些學習資料,包括世界知名的專家學者的講座,還有就是關于新智網的介紹和會員活動的安排。網站上沒有經營模式的介紹,經營模式都是通過上線講解給下線的。”一位卷入此次傳銷活動的大學生介紹。

車守鋒并未對他當初在培訓現場獲得的信息進行表述,不過,后來成為他下線會員的北京某高校學生,對現場授課情形這樣表述:

“他一般會在講課中談到投資、致富、創業等內容,當講座快結束時,才會提到投資原始股票較好。聽課的人如果有興趣,私下找到車守峰。這時車守峰就會講投資新加坡成資集團,該集團即將上市,可以通過購買該集團的新智網使用權成為會員,就會得到該集團贈與的原始股票,也就相當于投資購買了原始股。公司網站上說明年1月份就會發會員得到原始股票的證明。”

不管當初車守鋒經歷如何,在他的現實操作中,一套以優質授課資源產品為基礎,發展下線獲取入會資金為手段,得到股票等分紅為目的的賺錢方式,在車守鋒的算盤中成形。

不過,創立新智網營銷模式的并非車守鋒。據業內資深人士稱,“新智網當時聚集了大批具有多年從業經歷的直銷老手,它當初是借鑒了直銷的營銷和獎勵模式。因為是直銷從業‘元老’級別人物操盤,所以用直銷的模式去做并不為奇。”

按照車守鋒最初的理解,這套獎勵和營銷模式是這樣的:2006年底,新智公司收費標準為一年期會員1230元,三年期會員2380元,十年期會員4680元,公司規定,對于直接銷售,介紹一年期會員上線獲利150元,三年期300元,十年期600元。對于間接銷售,也就是下線發展的下線,我們以小組分紅的方式收益,獲得積分。下線介紹一年期一人,這條線上的上線每人獲得0.5分,介紹三年期一個,上線每人1分,介紹十年期一人,上線每人2分。

“不管左右線,我的下線每發展一個下線,我都有積分。”車守鋒在證詞中稱。

所謂的“左右線”,即直銷模式中普遍使用的“雙軌制”發展模式。據了解,雙軌制模式,是在新傳銷或者直銷企業中被常用的模式,該模式可以迅速壯大隊伍,并且,并不十分依賴產品的銷售。在實際操作中,一般只要求每位成員或者經銷商對產品進行一次購買。按照這種模式的獎勵設計,只要兩條線上,存在兩個下線,就會發生上線的利益回報。

第8篇

訊:7月11日消息,日前,國家工商總局下發了一則關于查處網絡傳銷的通知,其中包括“微商”、“多層分銷”和”愛心互助“等在內的活動均“中招”。

文件中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網絡購物、跨境電商等網絡概念和營銷方式的發展,近年來打著所謂“微商”“電商”“多層分銷”“消費投資”“愛心互助”等名義從事傳銷活動屢見不鮮。網絡傳銷活動因其主體和標的虛擬性、行為跨地域性等特點,與傳統傳銷相比更加具有隱蔽性、欺騙性和社會危害性。而網絡傳銷案件往往具有蔓延速度快、涉及人員多、波及地域廣、涉案金額大等特點。

同時,文件中還說明,屬地工商、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搜索引擎、社交平臺、第三方交易平臺、第三方支付工具等網絡服務提供商的監督規范。對利用其提供的服務渠道實施的傳銷行為,網絡服務提供商要協助配合調查取證、處理違法信息,對不履行相關義務的,也將依法追究其責任。

此外,在傳銷案件的線索搜集和案件報備等方面,文件中要求各級工商、市場監管部門要通過群眾舉報、公開網絡信息瀏覽發掘等途徑,運用網絡調查、實地核實、可疑資金交易分析等手段,發現和確定涉嫌從事傳銷違法活動的網站、網頁。并在立案前或立案同時向上級機關進行報備,報備內容應包括:涉案主體名稱,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傳銷活動的官網域名及會員管理平臺域名、注冊地等情況。

億邦動力網了解到,受此文件影響,截至目前微信已關閉3000家微商城的支付功能,10大三級分享平臺。同時微盟也公告稱,將于今日零點進行系統更新,限制微客推廣傭金比例最大為50%。(來源:億邦動力網)

第9篇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近日,不少人發現自己的朋友圈被一個叫 “新世相營銷課”的圖片刷屏,諸多微信好友紛紛轉發該圖片。但很快,微信官方以“誘導分享”等理由封停活動頁面并進行相應處罰。多位專家接受記者采訪認為,這一營銷活動已經有傳銷嫌疑,值得消費者警惕。

值得關注的是,新世相此次“潮水式刷屏”營銷,從到當日下午被處罰,只經過了短短半天左右時間,卻已經有近10萬人參與,其幾何裂變速度讓人驚心。可喜的是,微信官方發現后立即給予停權等處罰,無疑也刷新了微信打擊利用該平臺進行多級分銷欺詐、傳銷速度的記錄。此次事件的出現、發酵、叫停歷程值得肯定、反思與研究。

近些年來,隨著諸多網絡銷售模式的興起,開始出現不少利用微信等平臺進行網絡欺詐的現象,比如打著各種幌子進行微信多級分銷、傳銷等,讓不少人掉進陷阱、蒙受損失,引發社會關注。

在這種背景下,微信官方于2016年9月了《微信公眾平臺關于整頓新型多級分銷欺詐行為的公告》。公告稱,微信平臺發現有用戶利用微信關系鏈,通過微信公眾賬號實施多級分銷欺詐行為,分銷信息誘導用戶進行關注、分享或直接參與。此模式多數包裝為新型商業模式、創新金融產品、互助扶貧、國家幫扶計劃等,本質在于利用關系鏈發展人員,形成多級上下線關系,按照下線人數或者銷售業績計算盈利,與傳銷行為類似,一定程度上具有金字塔欺詐、龐氏騙局等特征。因此,微信方面決定一經發現存在此類行為的賬號,將對其進行限制賬號部分功能直至永久封號處理,并有權拒絕再向該運營主體提供服務。

這一規定的出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微信傳銷的蔓延。但就以往來看,由于各種原因,對微信傳銷等欺詐的打擊不夠及時、不夠全面,處理也不夠有力,導致一些微信傳銷等網絡欺詐方式還是能夠獲得不少利益,為此付出的代價卻微乎其微。網絡欺詐的嚴重危害和惡劣影響,仍未根除,亟須有關方面進一步加大整頓和打擊。

今年年初,微信官方再次公告稱,針對通過微信平臺實施欺詐、騷擾行為的信息和公眾號進行嚴肅快速處理,包括停權、永久封號等處罰。而此次,微信“新世相速度”式的打擊微信欺詐,無疑就是這一決心的有效體現,把新世相此次的微信變相傳銷危害和影響盡可能降到最低,刷新了包括微信在內的網絡平臺打擊網絡欺詐的新高度、新速度,也樹立了網絡平臺打擊網絡欺詐的新標桿,值得借鑒與學習。

當然,就打擊網絡欺詐來看,僅靠網絡平臺封號、停權等處理是不夠的,還需要執法部門迅速跟進,進行進一步的嚴肅查處,讓類似的違法行為無利可圖,甚至成本高昂,使得相關主體不敢如此亂為。(來源:中國消費者網;文/鞠實)

第10篇

訊:打著“全球500強所屬公司”、“E時代全球最先進的循環商務增值平臺”旗號大搞網絡傳銷,短短8個月內在全國各地發展的會員達2.4萬余名,入賬1234余萬元,南通“E網商務網站”案去年轟動全國。近日,南通中院對此案作出維持一審的終審刑事裁定,“傳銷教頭”張濟顯、陳偉、陳曉芳以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各處罰金12萬元。

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張濟顯、陳曉芳于2005年間共同出資在廣州創建E網商務網站,同年在香港請人代為注冊成立東升科技(香港)有限公司,以該公司注冊域名經營E網商務網站,2006年2月該公司停業。后二人于2006年3月到南通市注冊成立南通獵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高薪聘請被告人陳偉擔任E網商務網站市場部負責人。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間,三人利用E網商務這一網絡銷售平臺,以宣揚發展電子商務、通過網絡認購商品(以網絡電話為主)為幌子從事組織、領導傳銷活動。自2008年12月16日至2009年6月23日,E網商務網站以公司自身為頂端,共發展下線會員74層,收到來自全國各地會員匯入的資金計人民幣12342130.68元,用于發放給VIP以上級別會員返利計人民幣799余萬元。在傳銷活動中,張濟顯非法獲利約60萬元,陳偉非法獲利119.85萬元,陳曉芳非法獲利約60萬元。

法院審理認為,張濟顯、陳偉、陳曉芳利用E網商務網站,以推銷商品為名,要求參加者以購買商品的方式獲得加入返利會員的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返利依據,引誘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其行為均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遂作出上述判決。(來源:江蘇法制報 文/顧建兵)

第11篇

江西“江西智通科技公司” 江西萍鄉 劉先生投訴

他們打著注冊域名分紅的幌子,在各地進行傳銷活動。在江西萍鄉,以用友移動商務公司江西運營中心的身份,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主持,以及十大行業協會共同支持的名義舉行招商會,按三級域名1000元/年、二級域名2000元/年、一級域名3200元/年、特級域名5800元/年的租金來推銷其服務。

我當時忍不住注冊了一個二級域名,因未帶現金,卡上也只有一萬多元,就先支付了一萬元定金。后來我到網上搜索這方面的消息,一看后嚇了一跳,感情我們都被騙了,看到網上這么多申訴、舉報用友移動商街騙局的事,我們再也坐不住了,而到了晚上,與會議工作人員也聯系不上。

廣東 TKT集團SOQO資產管理公司 廣東廣州 丁小姐投訴

公司稱,S I Q OLTD資產管理是TKT的全球零售資產管理品牌。公司以招聘的名義讓大家去此公司聽課,說是為大家普及金融知識,不過在加入的時候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但在聽完他們的課程后我有許多疑惑。

對于公司的背景無法查明,而該公司在中國以直銷倍增的方式進行運作,非常像利用直銷模式的非法融資。以不同身份去咨詢公司,卻得到不同的答案,可能是有人假借該公司的名義來做傳銷運作。

山西 廣州市長東實業有限公司(EVG)山西太原 江先生投訴

本人參加了太原市長遠貿易有限公司見習主管的招聘,公司稱與廣州長東實業有限公司是“組織關系”,但實際上這個說法并不讓人信服,而其聲稱銷售電子產品和禮品,但卻沒有看到任何產品,感覺公司僅僅是幾個人的皮包公司。同時,應聘者相互之間不允許相互交談,招聘人員不愿意回答應聘者相關問題,并表示進公司后會全部搞清楚。

后來經網絡了解,這是一個自稱是加拿大公司的傳銷組織,以質量很差的東西出讓給招聘者,并以提取下線收入為目的發展團隊,不折不扣的傳銷公司。

廣東 中華生活網廣州深圳 楊先生投訴

該組織在多年的運作中已經被頻頻打擊,但現在又有抬頭之勢,并在網上大肆宣傳其創業計劃,拉人入“網”。

中華生活網打著電子商務的旗號,以開設電子商務平臺為幌子,拉人入會。其實產品并不是很好,但是卻以高出某些超市的價格出售,因為這個公司主要靠拉人頭為主。希望相關部門查處。

涉案

企業名稱:北京順興鴻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涉案地點:北京延慶 查處時間:2010年2月10日

2008年全國十大傳銷案件之一的“久久元生液”傳銷案在延慶縣法院宣判。31名被告人被判非法經營罪,并依情節輕重分別獲刑、罰金。

2006年北京順興鴻運與河南世紀豐園聯合以發展下線的方式銷售“久久元生液”,至2008年案發,該網絡共發展會員3000余人,傳銷總額1300余萬元,成為北京近年來最大的傳銷案件。

企業名稱:“北部灣”大開發

涉案地點:廣西南寧查處時間:2010年2月

2010年2月4日,青秀分局成功打掉一特大傳銷團伙,抓獲涉嫌組織、參與傳銷嫌疑人14名,暫扣汽車4輛。目前,5名傳銷頭目已被刑事拘留。

14名嫌疑人員來自陜西和江蘇兩省,他們自2007年起先后來南寧從事傳銷活動。近年來,他們借廣西北部灣大開發之機散布輿論,以“北部灣”大開發的名義,蒙騙他人摹籌資金,進行“純資本運作”,以每21份5.08萬元入股即成為“主任”為誘餌,誆騙親戚朋友參與。據調查,三年多來,該團伙的資金往來近1500萬元。

企業名稱:“蘭芝化妝品”公司

涉案地點:甘肅蘭州查處時間:2010年1月

第12篇

一、本罪中的“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

本罪構成要件要求,傳銷活動是要“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以……為名”的敘述結構是表明在事物上包裹一層虛假的表層,以掩蓋其事物的本質,“所謂推銷商品、提供服務只是用來作為一個哄騙群眾加入傳銷組織的道具,而收取費用才是他們真正目的的欺騙實質”,[1]因此本罪所稱的傳銷活動在本質上不是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形式的經營活動。但是,這是否意味傳銷活動中不能有正常的推銷商品或提供服務,或者說如果有推銷商品或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就能以此否定該運作模式是傳銷活動,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刑法修正案(七)》出臺之前,司法實踐中也以非法經營罪等罪名予以打擊。面對嚴厲的刑事處罰,傳銷活動的形式近年來不斷在變化,其中最為明顯的一個趨勢就是隱蔽性的增強。有些傳銷組織精心“設計”的傳銷活動為了獲取群眾信任,讓加盟者深信自己從事的不是傳銷活動,躲避司法機關及行政機關的打擊,不僅僅是打著各類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的旗號,而且在整個傳銷活動中參雜了部分真實存在的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

例如,2012年公安部開展全國行動打掉的以太平洋直購網為依托,犯罪嫌疑人唐慶南設立的江西精彩生活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精彩生活公司)領導的傳銷組織。精彩生活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經營太平洋直購官方網,同時推出企業、中間人、消費者三位一體的所謂“BMC”運營模式,通過互聯網和召開商業模式生活會等形式在全國發展誠信渠道商戶并招收會員,并推出會員消費積分返利制度。在太平洋直購網上銷售的商品除標注商品價格外,設立標注PV值,凡在該網上購買商品,根據不同的購物金額和商品,會產生不同的PV值(PV值往往遠遠小于商品價格),消費積累可以累計獲得PV值。該網站推廣發展的人員包括會員和渠道商戶兩類。任何人都可以在太平洋直購官方網免費注冊為普通會員,普通會員只能享受在網站上購物和購物累計到一定金額的獎金返還。渠道商戶從最低級別的合格誠信渠道商戶到最高級別的全球誠信渠道商戶共分12個級別,渠道商戶可以太平洋直購官方網站上的所有商品,可在本人的網站或實體店進行銷售。任何人以公司名義申請并向精彩公司交納7000元的保證金或者消費累計達到1000PV可以成為網站的最低一級的合格誠信渠道商戶,也可以根據精彩公司規定的不同級別的渠道商戶所要求的保證金數額或消費累計要求的PV值,交納保證金或完成消費成為不同級別的渠道商戶。精彩生活公司的這種運作模式中有太平洋直購網上發生的真實商品交易,相當于提供了一種多方盈利獲益的電子商務平臺,具有極強的迷惑性和欺騙性。但是根據司法機關的介入以及調查取證工作的不斷深入,查實絕大多數的渠道商戶在加盟太平洋直購官方網時均以經人介紹后交納保證金的方式取得渠道商戶的資格,每個誠信渠道商向下推廣發展自己的下級渠道商。各級誠信渠道商戶往下發展下線渠道商戶時,能夠根據自己的級別按照不同的比例從精彩公司獲取推廣發展渠道商的返利,同時通過累計積分不斷提升自己的等級,成為更高級別的渠道商,獲取更高的返利比例。誠信渠道商戶向下發展低級別的誠信渠道商戶是各級渠道商收回保證金并獲利的最快方式,絕大多數誠信渠道商戶的保證金返還和獲利均非發展的會員實體消費所得,而是通過不斷往下按照層級發展誠信渠道商戶,下線誠信渠道商戶向精彩公司交納保證金后,按照各自級別獲得的返利。司法審計結果進一步表明,精彩生活公司渠道商戶獲取的業績返利中90%以上來源于發展下線渠道商,只有極小部分來源于其自身和發展會員的消費返利。最終,精彩生活公司的經營行為被認定為傳銷活動,公司設立人、法定代表人被刑事拘留。該案涉及全國多個省份地區,參與傳銷的人數超過萬人,涉案金額達數億元。

上述案例即表明,傳銷組織為將其傳銷行為形式“合法化”,會在整個傳銷活動中設立真實存在的商品交易、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掩蓋其傳銷行為的本質。但是,即使存在真實的商品交易、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整個傳銷組織及傳銷人員的主要獲利來源方式還是在于不斷發展下線人員,通過持續新增加下線人員所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所交入門費“滾雪球”式獲取非法利潤。因此理解本罪中的“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不能認為傳銷活動中必然不存在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并以此來反向否定傳銷活動的性質。

二、本罪中的“騙取財物”

如何理解本罪構成要件中的“騙取財物”,這是該罪最為核心的爭議點之一。一類觀點認為,傳銷活動分為不具備騙取財物要素的所謂原始性傳銷活動和騙取財物的詐騙性傳銷活動,刑法第224條之一的傳銷概念外延窄于國務院《禁止傳銷條例》所界定的傳銷概念的外延,該條例所禁止的并不限于騙取財物類型的傳銷活動。所以在《刑法修成案(七)》公布之后,組織、領導詐騙型傳銷活動可構成本罪,而由于組織、領導原始型傳銷活動的行為并不具備刑法第224條之一所要求的“騙取財物”要素,不能認定為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仍然依法應以非法經營罪論處。[2]另一類觀點認為,“騙取財物——這是傳銷活動的最本質特征。傳銷活動的一切最終目的,都是為了騙取錢財”[3]。只要行為符合可本罪前面所規定的“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或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的”,就是騙取財物的傳銷活動,即“騙取財物”是傳銷這種運營模式的本質,滿足了本罪前面規定的要件即可推定“騙取財物”。筆者贊同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首先,傳銷的概念及模式為“舶來品”,在考量傳銷的特征及要素時應當借鑒國際上對“傳銷”的定義。世界直銷聯盟給金字塔銷售即傳銷下的定義是“金字塔式銷售是一種騙局,其結構為由所謂‘投資’或‘買賣交易’之辦法推廣組織,利用幾何級數的增長方式,賺取加入這些辦法的新成員所繳的費用,籍以牟利致富。”[4]可見,傳銷的金字塔型結構銷售模式本身就被認為是一種騙局。近年來,我國的傳銷犯罪呈現網絡化的趨向,作為傳銷組織的發起、設立者,幕后公司大都是境外的公司或者借助國際上具有一定業務影響力和宣傳力的公司,例如以購買英國UNAICO公司原始股為名進行的網絡傳銷案。因此,從有效打擊傳銷違法犯罪的角度,將我國刑法上傳銷犯罪的定義與國際上對傳銷的界定保持本質上的相近十分必要,所以將騙取財物理解為傳銷模式的基本特征而不是內部類型劃分標準更為合適。

其次,將本罪中的“騙取財物”理解為刑法中傳銷的本質特征并不會出現法律沖突,并且有利于保持刑法的謙抑性。持第一種觀點的人認為:國務院2005 年公布的《禁止傳銷條例》第2 條對傳銷的定義及第7 條以列舉方式敘明的傳銷行為都并要求不以騙取財物為條件,而且在《刑法修正案(七)》出臺之前,之所以對傳銷行為以非法經營罪論處,并不是因為傳銷行為騙取了他人財物,而是因為傳銷這種經營方式破壞了經濟秩序。[5]但是,筆者認為這存在兩個問題:第一,規定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刑法是基本法律,而《禁止傳銷條例》屬于行政法規,在法律位階上低于刑法,本罪也不是空白罪狀,有對犯罪各要素的詳細界定,本罪中傳銷的概念完全沒有必要也不應當照搬《禁止傳銷條例》中傳銷的定義,刑法上傳銷的概念外延窄于行政法規中傳銷的概念并不引起法律上沖突。第二,在《刑法修正案(七)》出臺之前,司法實踐中按照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的《關于情節嚴重的傳銷或者變相傳銷行為如何定性問題的批復》將傳銷行為按照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長期以來就一直被詬病有違反罪刑法定原則的類推解釋之嫌,[6]而且當時情況下并無相關罪名對嚴重的傳銷行為予以規制。《刑法修正案(七)》設立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就不應再將不符合本罪中傳銷活動概念卻符合《禁止傳銷條例》中傳銷概念的不具有“騙取財物”特征的準傳銷行為以非法經營罪論處,而應當按照該條例予以行政處罰。這有助于保持刑法的謙抑性,實現從廣義上打擊傳銷違法犯罪行為手段的階梯性。

再則,從保證罪刑均衡,實現刑法正義性的層面,不應將“騙取財物”理解為本罪的客觀要素,而應解釋為對傳銷活動基本特征的描述。如果認為只有組織、領導“騙取財物”的傳銷活動才構成組織、領導傳銷罪,那么本罪中規制的傳銷活動完全是騙取財物的一種方式和手段,“就意味著刑法第224條之一與規定集資詐騙罪的第192條、規定普通詐騙罪的第266條是特別關系,進而對以傳銷方式實施詐騙的案件適用特別法條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論處。而根據特別法由于普通法條的原則,對以傳銷方式非法集資詐騙的案件,就應認定為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對以傳銷方式詐騙他人財物的案件就只能認定為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而不能以集資詐騙罪或普遍詐騙罪從一重罪處罰。而集資詐騙罪的法定最高刑為死刑,詐騙罪的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這就損害了刑法的公平正義性。”[7]而將“騙取財物”理解為傳銷活動的基本特征描述,評價的是傳銷模式的違法性,是通過本罪構成要件前述要素所推定的,那么觸犯本罪就不必然是詐騙了被害人財物。如果行為人實施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行為確實騙取了他人財物,符合詐騙罪或者集資詐騙罪的構成要件,行為人的行為就是觀念的競合,一行為觸犯數罪名,應當從一重罪論處,這就保證了罪行的均衡。例如,徐某等三人集資詐騙案:2006 年,徐某等虛擬網上電子基金,欲通過出售美元騙取資金。他們先找到了電子基金網絡藍本,并租用美國服務器,編制“美國科技基金”網站。隨后,徐某等在該網站最高端根節點,虛構美金150 萬元,承諾給投資者按照投資額的大小依不同比例進行返利,還許以“推薦紅利獎”、“推薦培育獎”等鼓勵投資者發展下線。以次方式,徐某等在多地通過他人發展投資者,共計騙取資金近900萬元。某市中級人民法院以集資詐騙罪判處徐某死刑,緩期2 年執行,同案犯王某無期徒刑、閆某8 年有期徒刑。[8]本案放在今天,徐某等三人的行為在符合集資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同時也符合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的構成要件,但如僅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對三人進行定罪量刑顯然罪刑不相適應,而應當按照觀念的競合,從一重罪論處,仍應當按照集資詐騙罪處罰。

三、本罪中的“組織者”、“領導者”

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是指“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可見本罪針對的并非是一般的傳銷行為,而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行為。《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78條對此進一步的確認,同時劃定了入罪的標準,即符合刑法第224條之一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構成要件表述的,涉嫌組織、領導的傳銷活動人員在30人以上且層級在3級以上的,對組織者、領導者,應予立案追訴。這里面涉及兩個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

(一)如何理解組織、領導的傳銷活動人員在30人以上且層級在3級以上與組織者、領導者的關系

有觀點認為行為人直接或間接發展的下線人員達到30人以上,且其在形成的層級中處于3級以上,就可以推定行為人是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如果按此觀點,相當于將30人及層級在3級以上作為認定傳銷活動組織者、領導者的一個充分非必要條件,筆者對此并不能認同。首先,“對一般參與傳銷的人員而言,其往往也是受害者,對之予以打擊,可能不會有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9]立法者基于此考慮,無論是刑法還是司法解釋,都將犯罪主體明確定位為組織者、領導者,顯然本罪的正犯是傳銷活動組織者、領導者,[10]而不是一般的傳銷人員,處罰的也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行為而不是一般的傳銷行為。在傳銷活動中并非只有組織、領導者才能實現發展的下線傳銷人員30人及層級在3級以上,比較積極的傳銷人員以及在人數眾多的大型傳銷違法犯罪活動中的一般傳銷人員都能達到此標準。如果認為只要下線傳銷人員達到30人及層級在3級以上,就認為是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成立本罪,必然會將大量積極或者一般的傳銷人員劃到本罪的入罪范圍以內,這與本罪的構成要件明顯不符。傳銷的“經營規定”非由其而定,一般的傳銷人員只是作為遵照傳銷“規則”的行事者,將其認定為組織者、領導者,則難以在司法中控制打擊面。[11]其次,如果認為30人及層級在3級以上就是認定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以及成立本罪的入罪標準,那么《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78條第2款就沒有必要再單獨解釋何謂本條所稱的組織者、領導者,而應當直接在第一條中的“30人及層級在3級以上”之后以并列的形式羅列其他可能評價為組織者、領導者的具體情形或標準。再則,按照此觀點有可能出現行為與責任不符的情形。例如,甲發展了乙,之后甲悔悟不再發展下線傳銷人員,乙則執迷不悟繼續大肆發展下線人員,共發展了丙等29人為其下線人員并形成了多個層級。如按照上述觀點,甲作為乙的上線,根據傳銷活動的基本特征和運作規律,乙的下線全部算作甲間接發展的傳銷人員,也算作甲的下線,則甲符合30人及層級在3級以上的要件,成立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但是乙卻因其下線人員只有29人不構成犯罪,這樣的結論顯然與甲、乙二人在傳銷活動中的行為以及所起的作用不相符合,違反基本的公平原則。

因此,筆者認為,司法解釋中的30人及層級在3人以上只是一個成立本罪的必要非充分條件,在滿足下線人員達到30人以上且層級在3級以上的基礎之上,還必須考量行為人在傳銷活動中是否能被評價為組織者或者領導者,才能確定行為人是否構成本罪。

(二)如何理解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

本罪處罰的是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因此在理解本罪時就要準確界定傳銷“活動“,特別要注意傳銷活動與傳銷組織的區別。廣義的傳銷活動包括了傳銷組織的發起、設立等行為,但顯然傳銷活動的內容不僅限于此,還包括了狹義的傳銷即發展下線人員等一系列行為。所以,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的范疇要明確大于傳銷組織的組織者、領導者。傳銷組織的組織者、領導者是整個傳銷組織位于“金字塔”頂端的人,而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不僅包括了在傳銷組織中位于“金字塔”頂端的少數幾個人,還包括傳銷活動在局部、區域中因傳銷網絡形成的“金字塔”中處于相關頂端位置的組織者、領導者。這樣理解有利于在保持刑法謙抑性、堅持罪刑法定原則的基礎上,對傳銷違法犯罪活動進行最有力的打擊,也符合現階段呈現的多區域網絡傳銷的復雜局面,做到打擊圈的適中化。如朱某等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2010年9月至今,犯罪嫌疑人朱某伙同陳某、陸某,在本市海淀區航天橋上島咖啡店等地,組織他人以傳銷方式銷售UNAICO公司的原始股。在該傳銷活動中,已直接發展下線的傳銷人員共39名,形成傳銷層級10級,朱某等3人的層級均在3級以上。朱某、陳某組織并負責為新發展的下線傳銷人員講課,加入UNAICO公司原始股傳銷的人一般將現金交給陳某,或者通過匯款方式將錢匯入朱某或者陸某的帳戶,再通過朱某將錢匯至上海某電子商務公司,之后朱某再幫助新加入的傳銷人員完成在UNAICO公司網絡上的注冊。詳細案情及法院判決參見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2012海刑初字第1271號”刑事判決書。朱某等三人均不是該傳銷組織的發起者、設立者,但三人在北京市海淀區的區域范圍內,進行傳銷活動,發展下線傳銷人員,并組織不特定人員以授課形式宣傳傳銷活動,統一收取下線傳銷人員所交錢款并幫助傳銷人員完成網絡注冊,三人的行為已經在區域局部形成的“金子塔”型傳銷網絡中處于頂端的位置,應當認定三人為該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最終,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以朱某等三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分別判處朱某等三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八個月。

注釋:

[1]黃太云:《解讀》,載《人民檢察》2009年第6期。

[2]張明楷:《傳銷犯罪的基本問題》,載《政治與法律》2009年第9期。

[3]見[1]。

[4]軟源河著:《公平交易法新論》,臺北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398頁。

[5]見[2]。

[6]李翔:《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司法適用疑難問題解析——兼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24條之一》,載《法學雜志》2010年第7期。

[7]張明楷著:《刑法分則的解釋原理》(第二版)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版,第397—398頁。

[8]見[2]。

[9]賈宇:《論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載《人民檢察》2010年第5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海市| 密云县| 大港区| 墨脱县| 北安市| 乐安县| 德钦县| 乐陵市| 武定县| 濉溪县| 中山市| 仁布县| 盐城市| 新宁县| 肇东市| 鸡泽县| 高雄县| 北流市| 长沙市| 南投市| 马龙县| 浦县| 罗源县| 定结县| 马尔康县| 龙里县| 安乡县| 临邑县| 肃南| 长垣县| 绍兴县| 秦皇岛市| 台北市| 晴隆县| 余干县| 金塔县| 封丘县| 庄浪县| 吴江市| 醴陵市| 壤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