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23 14:35:2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通訊實習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 論壇召開背景
2005年冬天,由《計算機教育》雜志社組織的“第一屆全國計算機教育論壇”在哈爾濱召開,臺灣銘傳大學十分關注論壇內容,派人參會并作了演講,介紹臺灣計算機教育界的情況。在2006年秋舉辦的第二屆論壇上,銘傳大學資訊學院院長賈叢林教授向雜志社發出邀請,希望我們專門組織一次兩岸論壇,由銘傳大學承辦,目的是使兩岸的教師同行進行計算機教育教學方面的交流和探討,以利于共同促進計算機教育事業的發展。
銘傳大學是一所私立學校,已經建校五十周年,此次論壇召開適逢銘傳50年校慶,與本論壇同步進行的還有“銘傳大學2007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等一系列學術活動,這些活動為校慶增添了隆重的學術氣氛。
在臺灣,銘傳大學是唯一一所將三年6個學期的信息課程列為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必修課程的大學,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增強就業優勢。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應用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中,這種形勢提高了對大學生計算機能力的要求。銘傳大學每年進行一次的畢業生調查顯示,就業學生對計算機學科的必修課給予了充分肯定,這進一步堅定了銘傳大學對信息學科的高度重視,他們渴望吸收來自各個方面的經驗,以提高教學效果,為社會輸送更優秀的人才。
二、 兩岸論壇介紹
本次論壇由銘傳大學資訊學院院長賈叢林教授主持,銘傳大學教務長兼資網處處長王金龍教授和國際學院信息技術學系主任王立天教授擔任會議議程主席。出席會議的還有銘傳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系主任王豐旭教授、信息管理學系系主任林至中教授、信息傳播工程學系系主任葉生正教授和電子工程學系系主任劉國偉教授。除此之外,他們還邀請了臺灣新竹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學系陳稔教授、臺灣海洋大學李選士教授和國防大學理工學院電機電子工程系黃炳森教授參加了論壇。
來自各高校和部分企業的專家在論壇上進行了專題演講并進行了學術探討,特別是北京工業大學蔣宗禮教授題為“計算學科與人才培養”、上海交通大學傅育熙教授題為“學科教育與工程教育”和一零四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林俊宏博士題為“資訊人員的生涯發展策略”的話題引起了與會者的極大興趣,大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研討會上除了學術話題以外,學者們還針對兩岸的教育現狀和學生的學習環境發表見解,引起了參會師生的共鳴。
三、 訪問活動
本次論壇活動中,我們還參觀了銘傳大學實驗室、展覽館和學生實習基地。在銘傳大學,學生的一些實驗課程完全是真正的社會實踐,比如旅游專業的學生,學校開設了真正經營的旅館,旅館中的所有服務人員都由畢業實習的學生獨立擔任。這種實習基地無疑為學生走上社會承擔具體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這也許是由于商業學科是銘傳大學最傳統的學科,因此積累的經驗更加豐富的緣故,因為銘傳大學最早由商業學院發展而來,過去在臺灣還曾流傳著“無‘銘’不經商”的說法。
此次去臺灣,作為發起者和組織者,賈叢林院長和王立天主任還陪同各位老師走訪了新竹交通大學,參觀了那里的圖書館、實驗室和展覽室,并由交大資訊學系組織了一次研討會,會上聽取了陳登吉教授關于交大資訊學系學科建設和教學計劃等方面的介紹,參會的交大老師還有陳稔教授、陳耀宗教授、楊武教授和陳榮杰教授等。值得一提的是,聽說大陸學者要來,交通大學吳重雨校長特地趕回學校接見各位老師,與大家進行座談,并代表學校向各位老師贈送了禮品。
四、 銘傳大學資訊學院簡介
銘傳大學信息學院包含資訊工程系、資訊傳播系、資訊管理系、電子工程系、電子通訊系等完整的信息電子工程領域,設立目標為培育信息、通訊與傳播方面所需的跨領域人才及提升資訊工程領域的研究水平;在教學研究方面則強調基礎理論、工程技術及應用實務等三種層次的訓練,因此科技整合與實作能力是信息學院一貫的教育特色。
學院師資結構健全,共有125位教師,其中專任教師93位,包括教授9位、副教授32位、助理教授41位、講師11位;兼任教師32位,包括教授3位、副教授9位、助理教授9位、講師11位。
為提供優良的學術研究環境,各類專業實驗室設備齊全,如專題實驗室、數字實驗室、網絡實驗室、通訊實驗室等。另外還有教學設備支持室(主要提供信息學院內各系所教職員生借用各項計算機軟件設備,以及各項計算機外設相關硬設備)、國際會議廳(可容納約300人)和教學用計算機教室4間。
關鍵詞: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TAFE
作者簡介:萬力維(1967-),女,湖南沅陵人,瓊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授、副校長、教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基本理論、高校課程與教學論。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1)33-0093-04
隨海南省赴澳大利亞教育考察團,筆者于2010年12月3日―12月22日對新南威爾士州(New South Wales,簡稱NSW)技術和繼續教育學院(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簡稱TAFE學院)的西南悉尼學院進行了為期19天的考察調研。新南威爾士州聚集了全澳約1/3的人口,共有10所TAFE學院,135個校區,雇傭教職員工4萬多人,在籍注冊學生65萬人。其中,西南悉尼學院是全澳歷史最悠久和規模最大的TAFE學院,提供悉尼市區西南地域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屬下設有10個校區、1個國際學院,135個專業領域,4000多名教師,年度注冊學生75000名,其中外國留學生3650名,國際交流生1100名。通過現場考察該學院的班克斯頓(bankstown)、格蘭維尼(Granville)等7個校區的實訓室,參觀夏之屋餐館(Summer House Restaurant)、悉尼特富俱樂部(Sydney Turf Club)等3個行業合作伙伴,聽取能力為本位培訓(Competency Based Training,簡稱CBT)、澳大利亞資格培訓框架(Australian Qualifications Training Framework,簡稱AQTF)、培訓包(Training Package,簡稱TP)等16場講座,與西南悉尼學院領導層和航空與物流、社區健康與服務、旅游管理等院系舉行10次座談交流會,對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簡稱VET)的特點獲得了一些管窺之見。
一、質量管理體系具有標準化、階梯化的特點
TAFE學院十分完備的質量管理體系是近年來澳大利亞教育工作者引以為豪的教育成果之一。
(一)標準化的質量管理
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的核心成果就是開發出了150多個專業領域的、體現當代職業技術教育新理念的培訓包。培訓包以其準確的崗位能力標準描述透明的考核評估方式廣為稱道。培訓包的開發工作由澳政府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提出任務并配套經費,由相應領域內有資質的專業機構和行家、專家學者,主要是由行業培訓顧問委員會(ITAB)進行系統性開發,再由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主管部門審核批準后實施。每個專業領域的培訓包主要包括能力類別和技能標準、資格獲取指南和考核評估方式、課程教學建議及學習方法指導等[1]。
培訓包作為一種規范性文件,既是培訓標準,也是崗位操作規范,為TAFE學院各個課程計劃的實施提供了一種國家標準,成為教育與培訓機構的指導手冊、教師備課的指南和學生求學的向導。TAFE學院依據培訓包提供的各種規范實施培訓,可避免因不同的理解而發生偏差,保證培訓達到質量標準。有了培訓包,教師無須再去根據自己的認識考慮教什么,他們只需根據學生的不同背景、基礎和特點,思考如何有效地因材施教,達到質量要求。培訓包將培訓的所有要求和可能性都公告給了社會和學生,學生在信息明確的前提下,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專業、時機、路徑,成就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可以說,標準化的培訓包,奠定了澳大利亞職業技術教育的特色,提高了它的質量標準,并獲得了國際聲譽。
(二)階梯化的質量管理
澳大利亞職業技術教育資格證書體系一般分為一級到四級,外加文憑和高級文憑共6個級別,學習階梯劃分十分清晰[2]。不同級別的職業資格需要掌握不同程度的知識、技能、態度,從事不同等級類型的工作,承擔不同的責任。如通訊領域培訓包的客戶服務類部分包括從二級、三級、四級證書到服務主任文憑、服務管理高級文憑5個職業資格證書,涉及52個能力標準單元;通訊技術類部分包括13個職業資格證書,下含146個能力標準單元。學生可以根據整個通訊領域多崗位、多層次工作的標準和要求,根據轉崗和晉升的需要終身學習提高。獲得高級文憑的學生可以入合作的大學修讀本科,免修1―2年的課程。如西南悉尼學院與臥龍崗大學(Wollongang University)合作,很多課程可以與該大學學位課程實現學分減免和課程銜接。通過逐級遞升、學分轉接,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歷提升、學分積累以及在某專業領域持續提升技能水平的立交橋式的教育和培訓平臺,貫通終身學習渠道。
之所以建立標準化和階梯化的培訓質量體系,是因為:一是員工流動性強,需要不斷培訓新員工,使他們達到共同的服務質量標準,讓顧客體驗到滿意的產品和服務;二是產業變化快,需要持續發展員工技能,不斷改善生產和服務能力,不斷共享新的經驗,提升整個行業的工作水準。正是得力于完備的質量管理體系,TAFE學院發揮了其他教育難以達到的“兩個規范”作用:一個是對受教育者行為的規范,即受教育者必須掌握相應的技術規范;另一個是對產品質量的規范,以掌握操作規程的員工保證產品能達到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
二、辦學機制具有靈活性、多樣性的特點
為更好的適應學生就業,滿足雇主與產業發展的多樣化需求,TAFE學院的辦學機制十分靈活。
(一)辦學定位靈活多樣
為服務當地產業需求,不同的TAFE學院辦學重點各異,同一學院的不同校區辦學各有特色。如悉尼西南TAFE學院屬下10個校區的管理模式都不一樣,135個專業領域在各個校區由于所在社區產業重點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布局。每個校區都根據本區域的社會需求選擇不同的重點專業領域。如班克斯頓校區側重經濟管理、社區健康與服務、旅游管理,格蘭維尼校區側重工程制造與環境,威澤瑞?帕克校區(Wetherill Park)側重自動化、航空、運輸、物流、重型機械,尼德康泊校區(Lidcombe)側重通訊技術和藝術設計,切姆派頓校區(Champelltown)側重酒店與餐飲管理等。盡管采礦和農業是澳大利亞的重點產業,但班克斯頓校區因所在社區無相關產業,所以并不開設采礦和農產類課程。
(二)招生靈活多樣
TAFE學院的辦學宗旨在于培養各級各類實用型人才,著力提高從業人員勝任崗位的技能,有效幫助勞動者就業轉崗。基于此,TAFE“有教無類”面向全民開放,招生時沒有年齡、學歷、工種等門檻限制,既招收受完10年或12年教育的學生,又招收在職從業人員,不分男女,不分老幼,既可來TAFE學院進行嚴格的學歷教育,又可作為轉崗培訓的熔爐,或發展個人興趣愛好的場所。不少學生既把TAFE學院作為技能訓練的渠道,又作為進入大學的階梯。TAFE學院在校生中,全日制學生占30%左右,非全日制學生占70%左右。學員年齡分布在14-70歲之間,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上,其中22歲以下占26%,50歲以上占10%,最大年齡85歲。
(三)學制靈活多樣
TAFE學院課程以1-2年的證書和文憑課程為主,從一級證書、二級證書、三級證書、四級證書到文憑、高級文憑等至少有6種學制,也有幾周、幾個月到半年不等的短期培訓課程計劃。西南悉尼學院全日制設置有730多門課程計劃,還有部分時間制課程計劃。TAFE學院下聯中學的職教課程,為中學開設職業教育課程,開展一、二級職業教育證書認證。一般學生學習3-40周職業教育課程可以獲一級或二級證書;通過20-40周學習,獲三級或四級證書;通過1-2年學習獲得文憑(diploma),2-3年學習獲高級文憑(Advanced diploma)。10年級學生,如不想讀11、12年級,也可進入TAFE學院,經過相應時間學習,獲得文憑。學生獲得文憑后,能再轉學到大學繼續相關專業的學習,高級文憑證書可以免修約1/3的課程學分,一般在此基礎上再學1―2年,可獲得學士學位。通過“下聯上掛”和多種學制,TAFE學院建立起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大學教育的立交橋,為每個社會成員構建起終身教育進階體系,便于社會成員實施“持續進修發展計劃”[3]。
(四)學習過程靈活多樣
在TAFE學院,學生來源復雜,基礎各異,需求不同,學習過程可以因人而宜。如TAFE學院的“新學徒制”由雇主招聘,學徒、學院、雇主簽署三方協議,學徒前三年每周工作4天,學習1天,其中第一年學習基本技能,領最低級別的學徒工資;第二年學習深一點的知識技能,工資級別增加;第三年學習綜合運用知識的技能。第四年,每周工作5天,由雇主考評,通過則按照程序頒發學歷證書。
重型機械課程計劃的學徒第一年采用每五周安排一周在TAFE學院學習,工作現場與學校交替。也有學生每周工作35―40小時,周三晚上到TAFE學院學習工程課程。第二年在TAFE集中學習2周拆裝卡車引擎,直到裝回后能正常運行,沒有任何毛病算通過。第三年到TAFE學院訓練更高級的操作,包括空調引擎等。卡車維修專業的學員,部件的維修考50分算通過,但剎車系統的維修作為最重要的學習領域,必須達到70分才算及格。當然,在學徒制外也提供12個月全日制的集中培訓課程。
學員如果有相關的教育經歷或已經具備相關的工作經驗,可以申請參加技能鑒定、能力展示、考核評估,通過后則可以免修相應證書中部分課程。有的也可以通過交一份簡歷、工作證明,做過什么工作的詳細描述,學校采取直接與間接確認相結合,與學生面談了解工作中如何運用這些能力。如果面談測試確認學生已經具備相應能力,則可以直接通過該項能力測試,頒發相應等級證書。
(五)課程設置靈活多樣
TAFE學院面向不同年齡、不同行業社會群體,提供社會變革和職業轉變過程中所需的各種知識和技能。培訓包雖然規定了能力及標準、獲得的成果形式和課程內容、實施方式建議,但對培訓包的應用、培訓課程的開發,則比較靈活,每個學院對培訓包建議的教學材料會靈活增減,為客戶設計、開發、量身打造課程,如學生短缺技能鑒定與培訓、在崗培訓、本校培訓、學習方法培訓、中長短期培訓、行業更新換代分析培訓等[4]。
(六)教學方式與時空靈活多樣
TAFE學院打造了一系列以技術和繼續教育為特征、以學為主的教學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課堂學習、現場學習、不同時間學習(選擇白天或晚上到校學習)、利用CDROM等媒體學習、利用互聯網學習、協議學習(學生與教師商量,哪些內容自修,哪些內容需要教師輔導,共同做出學習安排,殘疾人甚至可以要求教師到家中輔導)等,對全日制、夜校制學生評估標準也不一樣,基本上做到了從以教師的教為主向以學生的學為主設計教學模式的轉變。
同一門課程,在不同校區輪番開設,為學生學習提供方便。如兒童保護培訓的幼兒傷害危險狀況的鑒別和應對課程(2天)、案例管理導論(2天),從2011年的2月―6月,在悉尼市區、新州北部、新州東部、新州南部、獵人谷與中央海岸地區輪番開設,同一門課程在某一個區域一學期開設1―3次。學生可以就近根據自己的時間靈活安排修讀時間[5]。
(七)社會服務靈活多樣
TAFE學院既承擔政府部門撥款資助的培訓任務,也面向社會開展各種培訓與技術服務。如西南悉尼學院的工程制造與環境系開設的教育與培訓項目有社區伙伴培訓(Community Partnership)、雇主項目(Masters Program)、火星項目(Mars Program,幫助年輕人就業的學徒教育)、加速學徒項目(Accelerated Apprenticeship Program,面向資質優秀的年輕人)。同時,還為某公司開展員工技能水平鑒定,診斷員工欠缺的技能給予培訓,開辦員工三級證書培訓班。當該公司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時,該系教師和工程師與公司一起工作,幫助公司發現、分析技術中的問題所在是熱水器焊接方法的問題,然后對員工進行科學的焊接方法培訓,并承接該公司產品質量監控體系標準的項目研制。
(八)教師聘任靈活多樣
TAFE學院對不同專業領域教師學歷要求不同,如會計要求教師必須至少具備學士學位,汽車維修專業教師只需汽車維修專業的四級證書,因為汽車維修專業沒有大學學士學位。教管道工三級證書課程的,教師有四級管道工證書或文憑即可。TAFE學院60%―65%聘任短期合同制兼職教師,如西南悉尼學院聘任的4000多名教職工中,全職教師僅400多名,教輔后勤員工300多名,其它均為兼職。雖然不利于教師隊伍的穩定,但有利于保障教師提高業務水平,不斷優勝劣汰篩選教師。
三、培訓模式具有實踐性、行業性的特點
(一)重視實踐能力培訓
TAFE學院教學基本依據培訓包,其基本內容就是根據職業崗位的實際工作需求,按工序和內容相關度排列組合成為能力單元,而不是以學科知識傳統體系的邏輯關系排列。所有這些能力及各種相關技能和知識都符合能力為本位的操作要求,都是任務驅動和操作行為導向的,而且一般都是可以直接向學員進行演示、操作的能力(部分知識和工作態度除外)。課程內容排序的過程性、可視性和實操性,有利于實現從以知識目標為中心的教學向基于能力的教學的轉變。
TAFE學院課程設置以實用技能訓練為教學重點,主要是教學生怎么做,怎么做得更好,課程考核要求學生必須展示他們的能力和技能,很少進行理論知識考試。這一點從課程名稱也可見一斑。如旅游管理證書開設的課程有:“學習在服務業工作” (其中的內容包括“管理3人以上的排隊顧客”,“前5秒印象”,“沒問題”,“祝你今天愉快”,“5分鐘內跟顧客打招呼”等)、“學習在賽馬俱樂部工作”等。幼兒服務高級文憑開設的課程有:幼兒早期身體發育的培育、幼兒早期認知發展的培養、幼兒早期社會成長的培養、使用音樂強化幼兒的講演和成長、為幼兒建立和維持一個安全和健康的環境、收集解讀和運用有關幼兒的信息、提供經驗支持幼兒的玩樂和學習、與家庭合作為幼兒提供合適的照料、幼兒傷害危險狀況的鑒別和應對等。
為提高實踐能力,TAFE學院重視實習實訓。餐飲證書課程要安排學生到游艇、度假中心、酒吧、賭場、咖啡店等場所實習,幫助學生適應不同的工作環境。酒店管理證書課程要求實習6周,每周1天,按照質量樣板房間,學生要達到4個小時內擺設、打掃、整理好4個房間的速度和質量標準。賽馬課程按照實際賽馬時間安排上課時間,學生與員工一起工作,諸如賽馬俱樂部的餐飲管理方法、活動賽事管理流程等課程就由賽馬俱樂部高層管理者現場為學生授課。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每年要做1次行業問卷調查,做2個旅游展覽,由學生布置展位、分發資料、推銷產品,學生還要參與游船船票營銷實習等。TAFE學院還規定,每班不超過24名學生,分2組上實訓課,保證一個教師指導的學生不超過12名,學生能2人一組操作設備。
為保障技能訓練,政府和TAFE學院十分重視實訓設備的投入,如卡車維修實訓室有不同國家的新舊汽車發動機和剎車系統供學生實訓,也有在溫帶、沙漠、熱帶等各種環境都行駛過的汽車樣品供學生實訓。為航空公司提供飛機維修技能培訓的航空引擎實訓室,包括了用于航空引擎的碳纖維冷藏室、固化室、打磨室、切割室等一整套高技術含量的實訓設備,還包括有大小10多架飛機原型的維修實訓室,為學生學習引擎、機身、通信、導航系統等的維修提供條件。
(二)重視與行業合作培訓
TAFE學院辦學以行業實際需求為導向,認為優質的教育需要與產業合作,與行業合作可以為學生提供在正式環境、真實工作場景和工作過程的學習機會,更有利于學生提高技能水平適應工作和獲得晉升。TAFE學院每個系設一名行業協調員負責與行業聯系所有合作事宜,一個系通常有10―20家合作伙伴,如旅游管理專業與賽馬俱樂部等15家單位合作辦學。合作單位也為TAFE提供培訓設備,如諾基亞捐建的通訊實訓室,豐田汽車捐建的豐田輕型汽車實訓室等。
為及時、充分體現行業最新的技術要求,TAFE學院規定至少30%的課時應由兼職教師授課,所有的全職教師必須有5年以上行業經驗和職業資格證書,其中2年以上行業經歷要在獲得學歷后獲得。全職教師每三年可以休一年保留工作資格的假,去行業自謀職業,但不在TAFE學院領工資。目前,80%的全職教師仍在相關行業兼職,所以可以提供給學生最新的方法和技術。為吸引兼職教師到TAFE學院任教,全職教師、兼職教師還執行不同的課酬標準,兼職教師為60澳元/課時,全職教師為45澳元/課時(普通職工20澳元/小時)。兼職教師大部分課程在網上教授,每周安排一天的時間來校上課,以每周20課時計,加上10小時備課時間,TAFE共付給兼職教師每周30個課時費,大約1800澳元,高于在行業工作的報酬。
通過開展以能力為本位的培訓和與行業的全面合作,TAFE學院辦學體現出很強的實踐性、針對性和應用性,滿足了產業部門、行業協會和雇主對中、高級職業人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Peter Roberts and other teachers’lectures for Hainan education Delegation,2010.12.
[2]AQF Handbook_2007&AQF Implementation Handbook. aqf.edu.au/Policies Publications/.
[3]Child protection training calendar 2011[EB/OL].省略munity.nsw.gov.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