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6 19:00:3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春天的詞語和句子,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會認9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指導學生積累“尋找、柳枝、嫩芽、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丁丁冬冬”等詞語。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自然、發(fā)現(xiàn)自然的能力,激發(fā)其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會認、會寫、會用本課的9個生字;能正確認讀本課的9個認讀字。
(2)指導學生體會春天的生機與美麗,背誦課文。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感悟初春的美好。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文插圖:看,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春姑娘在哪里呢?讓我們和圖中的小朋友一起去郊外找一找吧!
2.板書課題:找春天。
3.指導讀課題:找什么?(強調(diào)“春天”)
二、獨立識字
1.拼讀音節(jié),讀準課文下面的生字。
2.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注意停頓。
3.標出自然段序號。
4.練習讀難讀的自然段。
三、小組識字
1.拼讀音節(jié)并齊讀課文下面的生字。(正音)
2.逐個認讀“我會認”中的生字。(認字)
3.交流識記“我會寫”中生字的方法。(記字)
4.展示朗讀。(讀熟)
四、學文識字
1.創(chuàng)設“催開野花一朵朵”的情境,認讀詞語。
(出示詞語“害羞、遮掩、躲躲藏藏、探出、嫩芽、音符、觸到、喜鵲、脫掉、解凍、小溪、棉襖、搖尾巴、野花”)正確認讀。
2.(出示句子:“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春天來了!”)當你突然發(fā)現(xiàn)光禿禿的柳條綠了,迎春花長出了小小花苞的時候,你的心情是怎樣的?選出最能表達你當時心情的句子讀一讀。(進入角色,喚醒沉寂在學生心底的春天,自然而然地感悟優(yōu)美語言。)
3.圖中的孩子們和你們一樣嗎?讀一讀吧!(出示句子:我們幾個孩子,脫掉棉襖,沖出家門,奔向田野,去尋找春天。)
(1)用換一換的方法記“脫”,按結構記住“棉、野”,并組詞語。
(2)讀句子,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給“奔”選擇讀音。(奔bēn:奔走;急跑。奔bèn:直向目的地方向去。)
(3)“沖出、奔向”表達出了孩子們找春天的急切、向往、激動的心情,因為他們熱愛春天。
4.他們覺得春天像什么?
(1)請在句子下面畫直線,讀一讀。
(2)口頭填空:“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認讀“害羞”一詞。
(3)你見過害羞的小姑娘嗎?520xy8.com/(害羞的小姑娘總是不好意思地躲在媽媽的身后,只探出頭來,樣子很可愛。)
(4)(出示“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保槭裁凑f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自由討論初春的特點,從而體會“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和課題中的“找”字的含義,感受初春帶來的情趣。)
(5)認讀詞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用形聲記字法記“躲”,并組詞語。
(6)(出示“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們仔細地找啊,找啊?!保╇m然“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但我們還是在田野里不停地細細尋找她的身影,欣賞她的美麗和可愛。
5.朗讀課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我們熱愛春天,當春天到來時,我們激動、欣喜……(全班齊讀第一自然段);春天的田野帶給我們無限樂趣,所以……(全班齊讀第二自然段);田野上,害羞的春姑娘讓我們著迷……(全班齊讀第三自然段)
五、積累語言
小組內(nèi)有感情地背誦第一、二、三自然段。
六、書寫指導
(出示“脫、棉、野、躲”。)
1.強調(diào)重點筆順、筆畫。
(1)“野”,左邊后三筆的順序是“豎、橫、提”,右邊四筆寫成,第二筆是“點”,不要和第四筆連寫。
(2)“里、身”在“野、躲”中居左避讓,筆畫有變化。
2.觀察字的間架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小組內(nèi)交流。
(2)照田字格中的范字書寫,注意壓橫中線、豎中線的筆畫。
3.“照鏡子”。把自己寫的字與田字格中范字進行對照,做到正確美觀。教師隨機指導。
七、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背誦課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2.請你也像圖中的孩子那樣,在周圍仔細地尋找春天。
3.讀一些有關描寫初春的詩歌、散文,積累好詞佳句。
八、板書設計
1找春天
二、拼一拼,寫一寫。
jiǎn chá yì lùn wèn tí xiū x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uó tiān jiāo shuǐ jué dìnɡ dǎ sǎ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你能給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并組詞嗎?
例:倉 搶 搶奪 主 ____() 侖主 ____()
堯 ____() 交 ____() 少 ____()
四、請你填上恰當?shù)脑~。
一( )花 兩( )金魚 三( )大象 四( )大山
五( )石頭 六( )雜志 七( )人家 八( )工人
五、你能照樣子寫詞語嗎?
例:許許多多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例:軟綿綿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七、句子通道。
(1)把句子補充完整。
1、________的小姑娘在________跳舞。
2、________的小猴子在________種樹。
3、________的蝴蝶在________飛來飛去。
4、________的弟弟在________踢球,踢得非常________。
(2)你能用下面的詞語寫一句話嗎?
1、 非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急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認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1、詠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枝頭上, 春天的風( ),( )跳舞,( )臉紅。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草原上,春天的霧( ),草兒( ),換上( )。
九、閱讀天地。
春天多么美麗呀!
清晨,藍藍的天上飄著朵朵白云,紅紅的太陽從東方慢慢升起。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山坡上,小草綠了,鮮花盛開,小蜜蜂正忙著采蜜,蝴蝶在花中飛舞。田野里,麥苗一片綠油油。
1、短文一共有________個自然段。
2、短文寫了天上的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山坡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田野里的________。
3、用“”畫出文中表示顏色的詞。
【摘要】本文針對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習作的目標,就“如何指導低段學生看圖寫話”的問題從看圖寫話的地位、“圖”與“話”的聯(lián)系、如何指導看圖、如何指導寫話幾個方面進行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看圖寫話 看圖方法 想象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5-0082-01
看圖寫話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磮D寫話是小學低段學生寫話的主要形式,是語文基礎訓練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發(fā)揮學生想象力的最佳途徑,是小學中高段正式作文的起步訓練?!墩Z文課程標準 》(2011年版)明確指出: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習作的目標:“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边@就給我們指明了一個方向――那就是對小學低段學生的作文教學主要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快樂地寫抓起。
文學與繪畫是具有相通性的。古希臘西蒙尼底斯就曾說過:“畫是無聲詩,詩是有聲畫”。因而看圖寫話就是把用線條和顏色表現(xiàn)的社會生活(圖畫),改用文字語言表達成各種體裁的文章(“話”)。因而,“看圖”是基礎,只有“看”得仔細,才“寫”得精彩。那么,我們又該如何指導“看圖”呢?
首先,統(tǒng)觀全圖,總體把握。讓同學們觀察圖的全貌,掌握圖的結構。如果是幾幅圖,那就要先弄清楚圖的先后順序,以及這幾幅圖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其次,仔細推敲,找出圖片的主要要素??傮w觀察后,分清圖片的類型。小學低段的看圖寫話,最主要的還是看“人物活動圖”寫話,如左圖:主要從“什么時候”、“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來入手。也就是從時間、人物、地點,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來寫。而如果是人物畫,那就要從人物的年齡、臉型、五官、神情、身體形態(tài)、著裝、語言、動作、心理活動以及由所給背景判斷出來的身份等方面來入手。
最后,運用常用方法,仔細觀察。對于一幅圖,到底該從哪看起,怎么看,六七歲的孩子往往不知所措。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引導孩子們看圖。讓他們明白看圖不是瞎看也并非隨意看,而是要講究方法和步驟的??磮D要有順序地看,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看;從遠到近或從近到遠看;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看。看圖還要有層次地看,一般從整體到部分看,從概括到細致看,從人物到景物看。
圖已觀察完畢,又如何寫呢?
首先,當然就是展開想象的翅膀, “放飛想象”了。在想象時,我們要以圖意為依據(jù),以生活實際為基礎,進行合理想象。怎么想象?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一是從事物的相似之處去想象,比如,看到上面那幅“野餐圖”,孩子們會自然而然地想到自己節(jié)假日時和家人一起外出野餐的情景來。再比如,看到“O”,你從“O”的形狀想到了皎潔的月亮、明亮的鏡子、阿拉伯數(shù)字0、圓圓的呼啦圈等。二是從事物的相反之處去想象,比如,走進食堂,看到很多同學把吃了一半的飯菜(有的甚至只吃了一點點)毫不猶豫地扔進了垃圾桶里的情景,你聯(lián)想到了那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詩,你想到了中國還有1億多的貧困人口沒有飯吃的現(xiàn)狀。三是超前想象,種下一棵小樹苗,你就想到了它枝繁葉茂遮天蔽日的盛況,你就聞到了它花果十里飄香的場景。剛剛認識了“小蝌蚪”五線譜,你就想象自己是朗朗一樣的國際鋼琴巨星,坐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里,十指在黑白鍵上盡情舞動,全世界的華人都因你而驕傲。
其次,要把句子寫通順寫具體,力求寫生動。再以上面那幅“野餐圖”為例,絕大部分孩子經(jīng)過仔細觀察后,開頭會寫諸如“星期天,奶奶、爸爸媽媽和我去野餐”之類的句子。這樣寫,意思是清楚明白了,可是太干巴巴了點。怎么指導孩子寫得具體寫得生動呢?我們可以給孩子們打個比方:把這個句子看作是一個小女孩,她要去參加一個很重要的party,我們要把她打扮漂亮一點。首先給她“戴頂小禮帽”――把句子的開頭寫生動點,這個星期天在什么季節(jié)呢?天氣怎樣?經(jīng)過觀察(媽媽在采花,太陽掛在空中)后明白應該是晴朗的春天,然后引導孩子們回憶我們課本上學過哪些描寫春天的詞語(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讀讀背背”里有“春暖花開、春色滿園、春光明媚、春意盎然” ,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讀讀背背”里有“百花盛開、爭奇斗艷、五彩繽紛”), 再引導孩子們回憶在平時的閱讀中積累了哪些描寫春天的詞語及描寫天晴的詞語,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句子的開頭打扮成“春天到了, 春光明媚、百花盛開,一個天清氣朗的星期天,” 告訴孩子們,橫線上還可以換成其它詞語。然后再給她“穿上公主裙”(加上描寫奶奶、爸爸媽媽和我外出野餐時心情的詞語)、“換雙水晶鞋”(在“去”的后面加上野餐的地點),于是,這個小姑娘一下就變得婀娜多姿、儀態(tài)萬方了――“春天到了, 春光明媚、百花盛開,一個天清氣朗的星期天,奶奶、爸爸媽媽和我高高興興地去假日海灘野餐。”通過這樣引導,我們不僅讓孩子們樂于寫作,也達到了讓孩子們“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習作的目標。
親愛的小朋友們,春姑娘已悄悄來到我們身邊,在這個美麗的季節(jié),讓我們共同收獲學習成果吧!
一、請你幫助這些小動物找到它們放的風箏。(10分)
嘮叨 玫瑰 溪水 杜鵑 棉衣
二、我會拼,還會寫。 (看拼音,寫詞語)(8分)
sǔn yá tián yě shì jiè zhī tóu
( ) ( ) ( ) ( )
jiāo shuǐ zuó tiān shàn kè cǎo yuán
( ) ( ) ( ) ( )
三、我會比,我會組詞。(16分)
材( ) 探( ) 搖( ) 換( )
才( ) 深( ) 遙( ) 喚( )
未( ) 澆( ) 靜( ) 岡( )
末( ) 燒( ) 凈( ) 剛( )
四、默寫古詩《草》。(5分)
五、我是小法官。(讀下面的句子,對的打“√”,錯的畫“X”)(8分)
1. 古詩《草》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 ( )
2. 栽上松樹、柳樹、白楊樹,荒山就變成花果山了。( )
3. “西”和“犧”是同音字,都念“xī”。 ( )
4. 春天,同學們到公園看“菊展”。 ( )
六、給句子加上標點符號。(7分)
1. 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 你明天去圖書館嗎
3. 玫瑰花真香呀
4. 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七、把下列詞語整理成通順的句子,并加上標點。(6分)
八、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順的話。(6分)
( )蘋果樹開花了。
( )小芽鉆出來。
( )蘋果種子被埋在地里。
( )蘋果樹結果實了。
( )種子在地里膨脹發(fā)芽。
( )蘋果樹越長越高。
九、閱讀城堡。(14分)
芽 胡廣香
一個嫩芽,從土地媽媽的懷里探出頭來,就像一個膽怯的小姑娘……
太陽照耀她,春風撫慰她,雨露滋潤她,她感到溫暖、親切、舒暢,同時也有些害怕。
太陽說:“別怕,我把你一曬,你就會變得健康!”
風兒說:“別怕,我把你一吹,你就會變得堅強!”
雨露說:“別怕,我朝你一灑,你就會覺得歡暢!”
于是,嫩芽勇敢地抬起了頭,張開了雙手,迎向陽光,迎向風兒,迎向雨露。慢慢地,她長高了,漸漸地,她長壯了,變得青蔥可愛了,好像一個朝氣蓬勃的美麗的小女孩,在春光里歡笑起舞。
1.短文共有( )個自然段。(2分)
2.讀短文,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3分)
( )嫩芽 ( )春風 ( )小姑娘
3.找一找短文中的近義詞。(4分)
歡暢――( ) 勇敢――( ) 慢慢地――( ) 膽怯――( )
關鍵詞:識字教學 閱讀教學 課本插圖
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培養(yǎng)他們的說話能力,是首要任務。心理學研究表明,低年級兒童口頭表達能力高于書面表達能力,依據(jù)這一特點,我把課堂教學作為培養(yǎng)孩子說話能力的主要途徑。下面我就從主體教學上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在識字教學中進行說話訓練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有很大的分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經(jīng)常讓學生進行口頭練習。在教學生字時,引導學生讀準字音后,可以進行說詞比賽的游戲。這樣,學生不僅興致高昂,爭先恐后,同時掌握了漢字的發(fā)音、字義,更豐富了詞匯,可謂一舉三得。在教學詞語時,可讓學生把這個詞放在句子的不同位置(開頭、中間和末尾)各說一句話。還可以讓學生選擇其中幾個詞語連貫起來說幾句話。這樣,學生在說話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對這個詞的理解,而且組織語言的能力也得到了初步的培養(yǎng)。
例如:在教學《哪座房子最漂亮》的詞語教學時,
其中有個“漂亮”這一詞,我讓學生用它說句子,要求把“漂亮”放在句子的前面,學生說:
漂亮的衣服穿在我身上,好看極了。
漂亮的花兒開了,香香的,可好聞了。
要求學生把“漂亮”放在句子的中間。學生說:
我有一條漂亮的圍巾。
公園里開著漂亮的花兒
要求學生把“漂亮”放在句子的末尾。學生說:
天上的云雪白雪白的,真漂亮!
妹妹穿上花裙子,漂亮極了!
學生不僅僅記住了“漂和亮”的音、形,還學會了“漂亮”這個可以出現(xiàn)在句子中的不同部分。
再如:在教學園地二的“我會讀”時,里面有20個詞語,我要求學生可以選取其中一個或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語說話,學生說:(斜體字是學生選用的詞語)
夏天到了,爺爺在房屋前的大樹下乘涼,爺爺不熱了。
河岸上,幾只可愛的小雞在青草地上找蟲子吃。
下雨了,同學們撐著漂亮的雨傘回家去。
……
二、在閱讀教學中進行說話訓練
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本中,有許多小學生喜歡的童話、寓言。我們在教學這類課文時,根據(jù)故事的特點,可以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進行角色表演;也可以讓學生仿照課文自己編童話故事;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文中所講的內(nèi)容,把故事繼續(xù)編下去。小學低年級的詩歌都比較淺顯易懂,在了解了詩歌意思之后,可以讓學生按詩歌的意思說一段話,并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把句子說具體。還可以讓學生進行仿說、仿寫練習,這樣的訓練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說話能力,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下面,以教學《四季》為例,我出示了幾個說話練習題
春天來了,
夏天來了,
秋天來了,
冬天來了,
春天,學生是這樣說的:
春天來了,小草綠了。
春天來了,桃花紅了。
春天來了,草兒發(fā)芽了。
春天來了,迎春花開了。
夏天,學生是這樣說的:
夏天來了,荷葉圓了。
夏天來了,荷花開了。
夏天來了,小朋友去河里游泳了。
夏天來了,小朋友們穿上短衣短褲了。
秋天,學生是這樣說的:
秋天來了,樹葉黃了。
秋天了來了,開了。
秋天來了,谷穗彎彎。
秋天來了,高粱紅了。
秋天來了,玉米黃了。
秋天來了,果子熟了。
冬天,學生是這樣說的:
冬天來了,雪花飄飄。
冬天來了,梅花開了。
冬天來了,小朋友堆雪人,打雪仗了。
……
三、利用課文插圖進行說話訓練
看圖說話是培養(yǎng)學生說話能力的主要途徑。低年級教材中大部分課文都配有相應的插圖,這便于學生觀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可充分利用插圖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低年級學生看圖往往是看到什么就說什么,沒有條理,不知從何說起。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看圖說話時要加以引導,讓他們逐步懂得應該先說什么,再說什么,最后說什么。在教給學生觀察圖畫的方法,學生在會說完整話的情況下,教者還可以教他們怎樣把話說清楚,說得生動,說得美,下面,我結合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三》的“看看讀讀”來說說我的做法:
首先,我讓學生說說:觀察圖畫時要注意什么?學生回答說:要有順序地去觀察。順勢,我讓學生說說觀察圖畫可以按哪些順序。
接著,我讓學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一個學生站起來說:我看到了白云、木船、小河、鴨子、野花、小狗。
我肯定說:你說得很完整,把畫面的內(nèi)容都說出來了,并且是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來說,有條理。老師給你80分。誰能比他說得更清楚些,如:我看到了白云在藍天上飄。學生在我的啟發(fā)下和分數(shù)的鼓勵下分別說出了下面的幾段話,我摘錄下來。
學生一:白云在天上飄。小河水在流著,木船停在水面上,鴨子在水面上游來游去。野花開放著,小狗和蝴蝶在玩耍。
我是這樣評價的,你的句子說得很完整,觀察有順序,你還把小狗和蝴蝶當做人來說他們在玩耍,真有想象。你可以得100分。這個學生聽了我的評價,喜滋滋的坐下了。接著,我又說,誰能觀察得再仔細些,把下面的數(shù)量詞用上,看看這樣表達是不是更加具體了。
學生二:一朵白云在藍藍的天空中飄著。一條長長的小河嘩嘩地流著。一只木船停在水面上,兩只鴨子在河面上游來游去。綠綠的草地上,幾朵野花盛開著,一只小狗追著蝴蝶在玩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會認9個字,會寫9個字。
2、技能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春光的美好。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調(diào)動學生主動去觀察、發(fā)現(xiàn)。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春光的美好。
教學難點:體會春光的美好,體驗投身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養(yǎng)成主動觀察發(fā)現(xiàn)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1、同學們,你們眼里的春天是怎么樣的呢?是不是這樣?
2、出示春天的圖片,用美麗的圖片,引起學生的注意。
3、春天來了!春天真的來了!春天在哪里呢?春天就在我們的身邊,就在我們校園里,讓我們跟隨課本里的幾個孩子一起去尋找春天吧!
板書:找春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看,課本里的小朋友們再也坐不住了,讓我們跟他們一起去尋找春天吧。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1-3自然段
教師:同學們你能找出第二自然段的三個動詞嗎?
2、圈出“脫”“沖”“奔”這三個字,并理解意思,體會心情。(激動、開心、急切)
3、指導朗讀這句話,讀出輕快,語速加快,重讀關鍵字。
3、教師:我們興奮的奔向田野尋找春天,而春天卻好像在和我們玩捉迷藏,課文把春天比喻成什么?
4、出示句子“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p>
認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體會“害羞”并有感情的朗讀這句話。
三、品析課文
教師:春天這個害羞的小姑娘藏在哪里?我們快來把他找出來吧。
1、出示段落。“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凍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聲吧?”
2、讀春天。
教師: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4-7自然段。
學生:朗讀。
教師:誰再來讀一讀。
學生:個別讀,分組讀,自由讀。
3、找春天,說春天。
教師:是的,春姑娘就藏在小草里,野花里,嫩芽里,叮叮咚咚的小溪里。我們終于找到了她,我們也找到了春天。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都是什么句子嗎?
學生:比喻句
教師:這幾句比喻句都把什么比作什么了?
學生:把小草比作春天的眉毛……
教師:為什么說小草是春天的眉毛呢?
教師出示:四句描寫春天的圖片。
教師:解釋這樣比喻的理由。
教師:我們再把這些句子讀一讀吧!(集體讀,分組讀,單人讀)
出示句式“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樹上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凍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聲吧?
4、我們能模仿上面的句子也說一些比喻句嗎?
5、教師:我們還從哪些句子看出了春天?
學生: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課堂小結:1、春天是有顏色的,五顏六色,春天是有味道的,香香甜甜的,春天是有聲音的,嘰嘰喳喳,叮叮咚咚,春天是有生命的,生機勃勃,春天在大自然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2、春天還藏在書里,在畫里,在我們操場上,在我們花園里。
3、畫春天。孩子們我們找到了春天,我們感受到了春天。讓我們可以用筆把春天畫出來吧!
五、課后練習。選擇本課里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段落進行摘抄,再寫一兩句贊美春天的句子。
六、板書設計
找春天
小草 春天的眉毛
野花 像 春天的眼睛 美
教材簡說:
春天來了,她像個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們走來。本文的課題呼喚著我們——找春天去吧!我們到校園里找一找,到野外去找一找。課文語言優(yōu)美,充滿兒童情趣和文學色彩。孩子們找到春天了嗎?從哪里找到的?怎樣找到的?激發(fā)學生多讀書吧。讀著這些語句,領會其中的情與趣,我們會感到回味無究。
學習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春天的美景,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
3.熱愛春天,愿意去觀察、發(fā)現(xiàn)。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古詩引入
出示古詩《早春》,老師范讀或由會讀的同學朗讀,再說說早春的特點。
春天剛剛到來的時候,腳步輕輕,若隱若現(xiàn),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們必須留心觀察,才會發(fā)現(xiàn)春天的蹤跡。當我們發(fā)現(xiàn)春天的時候,心里一定會蕩起一陣驚喜,體驗到發(fā)現(xiàn)的快樂。讓我們先讀讀課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想辦法記住生字。
2.在小組里由組長帶領大家學習自己不認識的生字,注意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3.小組派代表匯報本組認識的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三)再讀課文,感知發(fā)現(xiàn)
自讀或小組合作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讀后說說課文中的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四)配樂朗讀,讀出感情
播放輕音樂,創(chuàng)造想象的氛圍。教師與學生一起的輕音樂聲中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感悟課文。
1、交流自已課后找春天的情況。
2、你感受到“我們幾個孩子”是懷著怎樣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再帶著這個問題讀“我們幾個孩子,脫掉棉襖,沖出家門,奔向田野,去尋找春天”,體會作者急切、向往、激動的心情,感悟“沖出、奔向”等詞語。
3、.你從“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這個句子中能體會到什么?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自由說說初春的特點,從而體會課題中的“找”字,體會課文表達的發(fā)現(xiàn)的樂趣。
4.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樣的?帶著這個問題反復讀課文,從找春天的過程中感悟春天,體會找春天的樂趣,體驗發(fā)現(xiàn)的快樂。體會課文語言的美感和蘊含其中的感情。
5.帶著欣喜的心情讀課文最后一段,體會找到春天的欣喜與激動。
二、指導寫字,完成課后練習“找找說說”
1.重點指導“溪、搖、躲、解”四個字。注意提示和范寫容易寫錯的筆畫和部件。
2.采取同桌合作學習的形式,完成“找找說說”的練習。
三、選讀課文,自主積累,練習背誦
1.展示讀自己認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說說自己讀后的體會。
2.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兔子、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積累??梢宰x讀背背,可以讀讀抄抄,也可以試著默寫。然后讓部分學生展示交流自己積累的詞句或段落。
3.練習背誦課文。
四、遷移運用,拓展想象
一、讀拼音,連詞語。(5分)
zhē yǎn hū huàn xī shēn kā fēi lún dūn
咖啡 倫敦 呼喚 遮掩 犧牲
二、看拼音,寫詞語。(10分)
xiǎo dǎo míng shèng jié shù hē shuǐ bō tāo
wèi lái mài chū wèn tí qīng cuì xū yào
三、在正確的讀音下面畫“ ”。(6分)
鉆(zuān zuàn)孔 喝(hē hè)水 放假(jiǎ jià)
鉆(zuān zuàn)石 喝(hē hè)彩 真假(jiǎ jià)
差(chā chà)別 天空(kōn kòn) 盛(chéng shèng)開
差(chā chà)不多 有空(kōn kòn) 盛(chéng shèng)飯
四、辨一辨,再組詞。(8分)
姑( )估( ) 岡( )崗( ) 雷( )雪( ) 滴( )摘( )
未( )末( ) 灑( )酒( ) 塔( )搭( ) 輝( )揮( )
五、填空,補充詞語。(5分)
( )流不息 ( )衣足食 ( )白分明 春色( )園 不可開( )
名( )古( ) 絢( )多( ) ( )幕降( ) 笑( )滿( ) ( )燈( )照
六、在括號中填上合適的詞語。(8分)
( )的春天 ( )的竹子 ( )的海洋 ( )的眼睛
( )的太陽 ( )的陽光 ( )的珍珠 ( )的清香
七、詞語對對碰。(4分)
1.寫出下列加點字的近義詞。
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 ( )
春天,山坡上到處開滿了美麗的野花。 ( )
2.寫出下列加點字的反義詞。
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眼前的景象漸漸模糊起來。 ( )
郵票很容易地被撕開了。 ( )
八、古詩我會填。(8分)
1.離離原上草, 。 ,春風吹又生。
2.籬落疏疏一徑深, 。兒童急走追黃蝶,
。
《草》是 代大詩人 所作,這首詩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宿新市徐公店》是 代詩人 所作,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暮春景色。
九、選擇合適的字詞填空。(5分)
1.保護 愛護
我們要( )比自己更弱小的。
2.題 提
朗志萬向小朋友( )出了一個奇怪的問( )。
3.藍 籃
冬冬提著一個( )子去海邊拾貝殼。
4.發(fā)明 發(fā)現(xiàn)
愛迪生( )了電燈,讓許多人在夜間享受光明。
十、句子加工廠。(11分)
1.給句子加上標點。(2分)
a這束花是誰送來的呢
b咱們的家鄉(xiāng)變化多大啊
2.整理句子,并加上標點。(4分)
a. 盛開 著 千姿百態(tài) 的 公園里
b.駛過 一串串 龍船 江面 花炮 一條條 升上 天空
3.照樣子寫句子。(5分)
a.一束 一束束 一束束燈光把古老的故宮照得金碧輝煌。
一只
b.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 湖水被小島分成兩半。
小杜鵑把幼鳥擠出了鳥巢。
十一、給句子重新排隊。(5分)
( )她拿起黑板擦,動手擦了起來。
( )白色的粉筆末像雪花一樣紛紛落在她的手指上,頭發(fā)上,落在她的衣服和鞋上。
( )今天是小玲做值日。
( )只見她右手使勁地握著黑板擦,快速地擦著。
( )第一節(jié)課后,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數(shù)字。
十二、閱讀樂園。(15分)
啄 木 鳥
提起啄木鳥,人人都熟悉。它是著名的樹醫(yī)生,樹見了它都會笑。
啄木鳥除蟲的本領可大了!它的身上有許多法寶。它有一個鑿子嘴,又尖又長,能鑿開豎硬的樹皮。它有一條鉤子舌,能把舌頭插入樹皮,鉤出害蟲。它有兩只隔木耳,藏在木質(zhì)里的害蟲有一絲聲音也逃不過它的耳朵;它會聞聲啄破樹皮,捉拿潛敵,而且百發(fā)百中。它還有一對鐵勾爪,別看它腿短,卻十分剛頸有力,一上樹就能將樹干抓得牢牢的。
憑著這些法寶,啄木鳥每日吃蟲1900只左右。它救活了多少病樹啊,真是了不起的除蟲大將軍。
1.找出短文中的錯別字,更正在下面的橫線上。(3分)
2.短文中的“除蟲大將軍”是 。我知道的“除蟲大將軍”還有
。(至少2個)(4分)
3.“除蟲大將軍”身上有許多法寶,它們是 、 、
、 。這幾樣法寶的用途分別是 、
、 、 。(用原文的話回答)(8分)
一、補充句子
采用補充詞語、補充句子等方式進行寫話。補充的位置可以在一句話的開頭、句中、句尾,在一段話中,也可以填補在段頭、段中、段末,并可以根據(jù)難易程度(比如補寫一句或多句)為不同層次學生進行安排。
教學案例:《小小的船》。
課后有這樣的練習:
彎彎的月亮像 。
藍藍的天空像 。
閃閃的星星像 。
首先學生馬上會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出:
彎彎的月亮像 小船 。
藍藍的天空像 大海 。
閃閃的星星像 寶石 。
繼而,我引導學生從別的角度去想象,學生還會填出:
彎彎的月亮像 媽媽的眉毛 。
藍藍的天空像 藍色的地毯 。
閃閃的星星像 小朋友亮晶晶的眼睛 。
瞧!連起來就是一首富有兒童情趣的小詩了。
二、擴寫句子
運用這種形式進行寫話訓練,鼓勵學生把話寫得具體、生動。擴句時先引導學生從句子的不同部位進行擴寫,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選擇擴寫幾處。
執(zhí)教《窗前的氣球》時,要求給“氣球上畫著一個笑臉”這句話擴句。先出示例句:氣球上畫著一個(可愛的)笑臉。出示新題:氣球飄上了天空。提示學生可以擴充(怎樣的)氣球飄上了天空,這“怎樣的”可以從顏色、形狀等角度來寫;還可以這樣擴充,氣球(怎樣)飄上了天空、氣球飄上了(怎樣的)天空。有能力的學生會把句子全方位擴充:(紅紅的畫著可愛笑臉的)氣球(搖搖擺擺地)飄上了(藍藍的)天空。
通過擴句訓練,學生能感受到怎樣把句子寫具體、生動,這種形式練多之后,學生寫話時句子就會越寫越生動。
三、連句成段
教師可以根據(jù)一定的情境內(nèi)容設計生成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回答,學生串聯(lián)回答的語句,形成幾句話、一段話。
關于本文的句子仿寫“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這句話采用了比喻、擬人、反問的修辭方法,把早開的野花比作春天的眼睛,把早春當作人來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早春的特點,給人恬美、可愛、非常有趣的感覺。
在教學中,我們不用給學生講這些修辭寫法的術語,可讓學生通過朗讀,到校園里或野外觀察,然后再仿寫。以下是我們班學生用自己的小眼睛看到的大世界里的靈動的春天。
桃樹枝頭吐出了紅珠子,那是春天的紐扣吧?
麻雀嘰嘰喳喳地叫著,那是春天的樂隊吧?
燕子穿著黑色的燕尾服斜飛在空中,那是春天的賓客吧?
迎春花開出了香氣宜人的小黃花,那是春天的項鏈吧?
……
教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四季》時,對學生說:“同學們,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美,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見,下面高老師就帶你們走進美麗的大自然,把你們發(fā)現(xiàn)的美,模仿課文也來編一首小詩,看看誰能成為今天班上的小詩人。”看后,學生舉起了小手,一首首美麗的小詩從學生天真的小腦袋里跑了出來:
黃葉飄飄,它跳著舞蹈說:“我是秋天?!?/p>
花兒紅紅,它笑著說:“我是春天?!?/p>
蘋果紅紅,它高興地說:“我是秋天。”
雪花飄飄,它快樂地說:“我是冬天?!?/p>
……
生動的語言、豐富的想象,可以說,一點兒不比課文遜色。這樣把平日觀察、生活體驗和語言表達融為一體。相信我們的學生中,絕不缺少小詩人。
學生寫作就像是一個學走路的孩子,讓學生仿作就是扶學生走路,在扶著走的時候,老師要用各種形式引導學生一步步地前進,慢慢地學生就會自己走路了。
新課程倡導教師的角色轉變,要從過去的知識傳授者變?yōu)閷W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者、幫助者,使教學活動成為教師和學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的過程。教師通過在合作中適當?shù)囊龑В寣W生在自主學習掌握知識的同時,學會學習,提高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愛學、樂學的情感。在語文課堂上,可以嘗試進行師生合作學習方式,采取有效的“共讀”策略,達成教學的目的。
一、師生共讀標點, 感受文本內(nèi)涵
一個優(yōu)秀的作者善于通過有限的文字傳遞深刻的思想,這體現(xiàn)在文字使用上的精準,字字珠璣,甚至在標點符號的使用上也下了很大的工夫。不同的標點符號往往表達不同的意思。在文本中,巧妙地使用標點,能達到準確地傳遞思想的作用。在教學中,我針對文本中使用的準確、巧妙的標點,不是直接告訴學生,而是陪著孩子們共同發(fā)現(xiàn)這些標點的深意,巧妙使用的手法。
例如,《井》一文中有這樣一段:“……離得多遠!多遠!……它有多深?多深?”學生在品讀時,發(fā)現(xiàn)了兩個不同的符號。他們想為什么不都用問號,或者感嘆號呢?我指導孩子們一起讀一讀這一句話,感受一下作者要表達的意思。有一個學生說:“因為星星離得太遠了,所以作者發(fā)出的是表達對距離的感嘆;而對于幽幽的水井,作者產(chǎn)生的是疑問,不可能是感嘆它的深度。”我說:“同學們,在這個句子中,有四個‘多’字。我想知道它們的意思有區(qū)別嗎?”學生再讀時,理解了前兩個“多”表達的是感嘆,有“多么”的意思;而后兩個“多”是一種疑問,應該是問“多少”深。
在這一教學片斷中,我與學生一起進行品讀,并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共同解決。由于師生處于同一地位,距離拉近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大大地提高了。
二、師生共讀詞語,體驗文本語言
美文是作者反復推敲而成的。在品讀文本時,我們需要有“煮文”的精神,細細品味,發(fā)現(xiàn)作者在文本中的精雕細琢,體悟其用詞之妙、用語之神。在閱讀中,讀者只有獲得這樣的體驗,才能提高閱讀的興趣,提升閱讀的能力。品讀教學時,教師使用的方法不同,效果可能就不同。采取合作學習的方法,與學生一起品悟、一起發(fā)現(xiàn)文本詞語的妙處,在學生有困難時拉一下,在思維不夠深刻時推一把,會使他們學得有趣,學得高效。
例如,在學習《我要的是葫蘆》這一課時,我是這樣引導學生一起探究文中用詞的精準,領悟詞語表達的深刻意思的。對文中有兩處出現(xiàn)“盯”字,我這樣展開教學:
師:同學們,我發(fā)現(xiàn)了故事中有兩個“盯”字。我想知道,這個字是什么意思?
生:緊緊地看、目不轉睛地看……
師:這個人在盯著葫蘆時,心里會有什么想法呢?
生:他肯定在想,葫蘆啊快快長大!
師:既然“盯”是看的意思,那能不能換成“看”“ 望”等詞呢?
(學生也產(chǎn)生了這樣的想法。于是大家又重新讀了一遍課文)
生:不好,如果換成“看”“望”這些詞,就表達不出這個人的心理感情來了,會覺得看一件不相干的東西一樣。
這一片斷中,我把自己的問題以一個同伴的身份在課堂上提出,希望得到孩子們的幫助。孩子們積極地進行思考和品讀,熱情地解決我的疑惑。這樣,實現(xiàn)了從詞語品讀到走進文本,體悟文本的目的,感受到詞語在文本中的重要作用。
三、師生共讀句子,感悟文本情感
句子是文章構成的基礎,詞語只有在句子中才能體現(xiàn)出它的意思??此坪唵蔚淖衷~,以一定的方式組成句子,就能產(chǎn)生出深遠的意蘊。因此,在品讀教學中,需要讓學生學會在句子中把握字詞的含義,從整體上把握文字的意思,感受作者潛藏于其中的情感,讀出文字的精彩。在教學中,我陪學生圍繞問題自主品讀課文,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走進文本,解決問題,從而學會閱讀。
例如,在學習《江畔獨步尋花》這首詩歌時,我?guī)ьI孩子們閱讀全文后,讓他們說一說:在品讀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產(chǎn)生了什么問題。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紛紛發(fā)言。其中有個學生說:“杜甫在江畔尋花,那他尋什么花呢?”這個問題引起了大家的探究興趣。有學生說:在江邊尋,那應該是尋水仙花吧,因為水仙花長在水邊。這樣的回答引來了一些同學的附和,他們覺得有道理。于是,我?guī)ьI他們再來讀第六句。通過品讀,有一個學生說:“不是水仙花,因為水仙花沒有枝,不可能‘壓枝低’。我覺得應該是桂花吧,因為桂花開的時候就是‘千朵萬朵壓枝低’。”然后,根據(jù)這個學生的觀點,我讓他們再讀一遍詩歌。又有一個學生發(fā)現(xiàn)了情況,他說:“詩中說‘自在嬌鶯恰恰啼’,鶯歌燕舞講的是春天的景色,所以這不應該是桂花,因為桂花不是在春天開的?!边@樣,通過合作品讀,一幅嬌艷、熱鬧的春天美景就展現(xiàn)出來了,孩子們也體驗到了詩歌所描繪的唯美的畫面。
在這一教學案例中,學生是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獲得的體驗,教師只是進行恰當?shù)狞c撥、指引,這樣就能較快地達到教學的目的。
這篇關于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次月考,是
( ) ( ) 小心地 使勁地 ( ) ( )
( )的大哥哥 ( )的水果 繁華的 ( ) 川流不息的( ) ( )茂盛 ( )燦爛 五、 我會填詞語。(4分) 優(yōu)美 美麗 1、孔雀的尾巴真( )! 2、隨著( )的樂曲,同學們跳起舞來。 容易 輕易 1、打過孔的郵票很( )就被撕開了。 2、伊琳娜沒有( )地相信朗志萬的話。 六、我會把句子寫具體。(6分) 1、小樹( )長高了。 2、銀杏樹的葉子像( )。 3、星期日,我在家里一邊( ),一邊( )。 七、我會默寫古詩《草》并填空。(10分) 這首詩中有一對反義詞,它們是 和 。
八、我會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16分) 1、春天來了!我們( )了她,我們( )了她,我們( )了她,我們( )了她。 2、兒童急走追黃碟,( )。 3、楊柳綠千里,( )。 4、誠心能叫( ),實意能叫( )。 5、到了(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 )底下,有( )的、( )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 ),美麗極了。 6、每當夜幕降臨,北京就( )了。整個北京城變成了( ),( )。 九、讀一讀,回答問題。(9分) 我家的院子里有一棵石榴樹,葉子碧綠碧綠的。春天,石榴樹開花了,它的花不香,可是長得火紅火紅的,像一個個小喇叭,真好看!后來,樹上結了許多小石榴,它們漸漸變紅了,像一只只小燈籠,風兒吹來,一搖一搖的,非??蓯?。 1、這段共有( )句話。(4分) 第( )句寫石榴樹。 第( )句寫石榴花。 第( )句寫小石榴。
2、寫石榴葉和石榴花顏色的詞: (2分)
寫石榴花樣子的詞語是: 。(1分)
寫小石榴樣子與數(shù)量的詞語是 。(2分)
十、我會寫話。(15分) 陽春三月,春姑娘來到了我們身邊,我會把美麗的春天寫下來。
1.積累詞語:醞釀、朗潤、宛轉、賣弄以及烘托等,并理解它們在課文里面的意思。2.流暢地朗讀課文,并且理清課文的思路脈絡。3.對課文進行仔細地揣摩,明確文中景物描寫的特點、語言運用的準確性、生動性與優(yōu)美性等,尤其是比喻手法、擬人手法以及排比手法的巧妙運用,并且明確課文所用到的景物的描法等。4.感受作者字里行間喜愛春天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的重點:
1.學習課文里面的寫作手法,例如:比喻手法、擬人手法、排比手法與襯托手法等。2.能夠復述出散文中的五幅春景圖。3.理解文章末尾三個比喻句的含義。
(二)教學的難點:對課文進行仔細地揣摩,明確文中景物描寫的特點、語言運用的準確性、生動性與優(yōu)美性等,尤其是比喻手法、擬人手法以及排比手法的巧妙運用,并且明確課文所用到的景物的描法等。
三、教學方法
1. 情境教學法:通過對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營造出一個溫馨、美麗而且自然的春天,使學生們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學習課文內(nèi)容。2.朗讀教學法:對語文的課文教學來說,朗讀訓練十分關鍵,要落實到教學的每個步驟里,使學生們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習與體悟,進而體會文章意境的優(yōu)美性。
四、教學步驟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先用導入語引出新課《春》:同學們,大家都度過了十幾個春天了,在大家眼中的春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同學發(fā)言,各抒己見。)接下來,我們學習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所寫的《春》,看看他對春天的描寫是怎樣的。
(二)介B作者――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華,字佩弦,江蘇揚州人?,F(xiàn)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yè)。它的散文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等。《春》大約寫于1928~1937年間,朱自清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jīng)沒有其詩文初期創(chuàng)作那種淡淡的哀怨情調(diào),而是對新鮮的格調(diào)與歡快的情緒進行鮮明的表現(xiàn)。
(三)檢查預習,學習字、詞并注音
醞釀、嘹亮、撐傘、蓑笠、稀疏、抖擻、安巢
(四)對課文進行整體把握(播放錄音)
1.對課文進行范讀時,應該注意朗讀時的語氣把握、語速把握、語調(diào)把握以及重音把握等,并且思考下列幾個問題:
①課文圍繞“春”寫了什么?②請同學們按照行文的順序將盼春、繪春與贊春劃分出來。③《春》這幅風景畫是由哪幾幅畫組成的?請描述每幅畫所展現(xiàn)的內(nèi)容。
(五)探究質(zhì)疑
1.第一部分,在文中,作者迎接春天到來的心情是怎樣的?文中哪個詞語體現(xiàn)出春天還沒有來到?(“盼望著”;“近”)“盼望著,盼望著”。為什么要連用兩個呢?
2.第二部分,當春天走到作者面前的時候,作者看到的是什么?請同學們朗讀第二段。
①看到了山,水,太陽。描繪的是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景象。②文章通過哪幾個詞語來表現(xiàn)春回大地時萬物復蘇的特點?
1)春草圖:朗讀或者齊讀,并且對春草的特點進行思考,并找出描寫春草特點的詞語。(提示學生從課文中找出相關詞語:嫩嫩的、綠綠的、一大片一大片等)
①把“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換為“小草一下子從土里生出來”,體會其表達效果有何不同。哪個更好呢?請說明理由?!般@”和“偷偷”用得好,說說好在哪里?②作者為什么要將小孩的相關畫面穿插到對春草圖的描繪過程中?提示:小草與小孩子所具有共同點是什么?
2)、春花圖:(自由閱讀第四段)思考:第四段描繪了春天花的哪些特點?繪景時哪些詞用得精確?哪些句子寫的生動形象呢?
3)、春風圖:(抽同學朗讀)提問:
①議一議,在課文中,作者借助那幾樣事物來對風進行表現(xiàn)?②作者所借助的事物里,哪一種事物的描寫最為詳細?追問:用哪些詞呢?
4)、春雨圖:齊讀課文的第6段,結合老師所投的影片里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與回答。
①文中是怎樣描寫春雨圖的?②三種比喻手法如何從側面對春雨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描寫?
5)、迎春圖:找學生來朗讀課文的第7段自然段,提出問題,并讓學生進行思考與回答。
①前幾幅是寫景物,這幅寫的是什么?②作者用哪些詞句寫人們迎春的心情?
(六)齊讀文末三段。學生質(zhì)疑,然后老師提問。
①為什么作者要把春天比喻成“剛落地的娃娃”?②為什么作者要把春天比喻成“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花枝招展”這個詞怎樣解釋?③為什么作者要把春天比喻成“健壯的青年”?
教師小結:這幾個比喻十分貼切,而且表現(xiàn)力豐富,它分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對春天剛來到人間那種“新”的特性;又漂亮,又活潑的“美”的特性;有力量有指望的“強”的特性。將春的活力十分形象生動而且活靈活現(xiàn)地描寫寫出來,使主題得到了更好的深化。
五、課堂總結
本文作者描繪了生氣勃勃、絢麗多彩的春天景象,頌揚了春天的活力,抒發(fā)了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激勵人們珍惜春光,奮發(fā)向前,去創(chuàng)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春天。
全文由盼春、繪春、頌春到追求和春天一樣美好的生活作為結尾。構思何等精巧,結構多么嚴謹。從這篇文章,還可以看到,作者通過對事物的細致觀察,抓住春的特點,用鮮明、生動、準確的語言來描繪春天的景色,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通篇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使讀者如觀其景,如聞其聲,真是品嘗不盡,其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