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2 06:24:4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醫保局長履職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國家應重視建筑業農民工的工傷醫保問題
在2013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李藍就曾提交關于建筑工人工傷維權的提案。這一提案后來被全國政協列為重點提案進行專題調研。
“要說我怎么注意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從一份報告講起?!被貞浧鹛岚柑岢龅倪^程,李藍打開了話匣子。
2012年12月,北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聯合《無約束的資本,傷不起的工人――建筑業職業安全與職業保護調查報告》。這份報告是研究者用5年時間,全程跟蹤統計了北京地區約50個工地的73起工傷案例所得。報告指出了建筑I職業安全、職災維權存在的問題,并呼吁相關部門能夠有所作為,讓更多受工傷的建筑工人得到應有的關懷和幫助。
據報告調查統計,95.9%的職災工人沒有受過正規的職業培訓,僅4.1%取得過職業資格證;在遭遇職業災害的群體中,89%曾遭遇工傷拒賠,而建筑業資質掛靠、層層分包機制,令37.1%“帶隊進城”的包工頭,轉身成為資方拒賠的“幫兇”;遭遇工傷的工人中,只有15.1%選擇嚴格按照工傷維權程序維權,7成選擇以法定程序之外的方式維權,甚至有12.4%的工人放棄了維權。
報告顯示,遭受工傷事故職業災害的農民工都是生活負擔最重的中年人,他們大多是家中的頂梁柱,是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而他們一旦遭受工傷事故,就會對家庭生活造成極大影響,甚至可以立刻摧毀一個家庭。
這樣一份報告引起了李藍的高度關注。2013年全國政協會議前夕,李藍輾轉拿到了這份報告的全文,報告中所披露的建筑工人工傷維權的血淚史讓他倍感震驚。
“這個報告觸動到我的還有另一個深層原因,那就是我的一段知青經歷?!崩钏{回憶的思緒回到了上世紀70年代末。
李藍是貴州省大方縣人,1975年初中畢業,隨即成為下鄉知青。那時,只有十六七歲的李藍,作為下鄉知青,在家人的幫助下,拜了一個農村泥瓦工為師,跟著師傅到處找工做、學手藝。
“那個時候我剛出校門,什么都不懂,也完全沒有任何防護意識?!崩钏{說,當年在建筑工地上干活,曾受過兩次傷。一次是踩在一顆3寸多長的釘子上,釘子尖直接從腳背上穿出來,讓他臥床休息了兩個多星期。一次是抬水泥預制板上樓,4個人抬800多斤重的預制板。由于是冬天,預制板凝結時間不夠,抬著在樓面走時,其中一塊預制板突然斷裂,4個人全都掉下了樓,受了傷,李藍左手肩關節脫臼。
“我當時就用毛巾吊著手去找我的武術教練。結果他也沒有藥,就讓我咬著毛巾,直接用勁把關節復位了,那是真叫一個疼啊,養了兩個多月才好?!闭f起當時的經歷,李藍現在還有些后怕。
“那時候,根本沒有人管我們這種‘臨時工’,而且,跟著師傅,什么地方有活就去什么地方,一年要走十幾個工地?!崩钏{說。
可能就是這些刻骨銘心的經歷,讓李藍真切地感受到建筑業工人的無助和無奈,使他堅定了要為建筑業工人維權的決心和信心。
在2013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李藍和宋鎮豪委員聯名提交了《關于國家應重視建筑業農民工的工傷醫保問題的提案》。他們在提案中提到:“‘工傷拒賠’是一種性質和后果都遠比‘惡意欠薪’更為嚴重的惡意行為。遭受‘工傷拒賠’的農民工不僅僅經濟受損,其人身遭受傷害的后果更是難以用金錢來彌補?!?/p>
提案上交后,在2013年12月,建筑工人工傷維權問題作為全國政協2014年重點調研課題及雙周協商座談主題,由主席辦公會議督辦解決。
“在那之后,這個問題就引起了很多委員和代表的關注,全國政協也對此做了許多工作,使得建筑工人工傷維權的問題取得很大進展?!崩钏{說自己都沒想到,這個提案能受到全國政協的如此重視。
工傷維權之路的艱辛與漫長,是旁人無法想象的,但是李藍說,他能體會到作為第一個提出建筑工人工傷維權問題提案的委員,全國政協多次組織調研各地建筑工人工傷維權情況時,李藍的名字都會出現在調研組委員名單中。
農村中小學教師去哪了
李藍在2013年提交的“關于建筑工人工傷維權”的提案后被全國政協列為重點提案進行專題調研,從而推動了建筑工人工傷保險的落實。這也讓李藍在科研工作之余,時常收到希望他幫忙提案反映的老百姓的請求。2015年兩會,李藍提交的關于設立農村中小學教師專項資助基金的提案背后便是一群堅守在邊遠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迫切訴求。
由于工作的原因,李藍時常需要到農村地區進行調查,2014年,他的足跡遍布河南、甘肅、四川、貴州等多個省份農村地區。在這些地方的學校里,李藍發現,校舍、教室和教學設施都很現代化,但只有幾個五六十歲的男教師守著一群學生,年輕教師幾乎都離開去了城里。
河南商水縣教育局長曾給李藍講了一個故事,他至今印象深刻。當地一所農村小學的教師,平常在學校上課,一到寒暑假就到城里的建筑工地搬磚運瓦,掙錢補貼家用,有時碰到學生或家長只能低著頭紅著臉躲到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