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7 17:54:4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紅酒貿易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漢新歐”;絲綢之路;國際貨運
[中圖分類號]D8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4)22-0076-02
一、“漢新歐”運行現狀概述
(一)重啟背景
受貨源缺乏、通關繁瑣以及運費高昂等多重因素影響,2013年10月漢新歐專列首發之后便陷入停運狀態。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武漢市交委協同湖北省商務廳、湖北海關等部門,共同出謀劃策,在開通鐵路口岸、縮短運營時間、降低物流成本、簡化報關程序以及組織貨源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漢新歐于2014年4月23日恢復常態化運營。
(二)開通“漢新歐”的意義
第一,開通“漢新歐”是鄂博兩地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實質性舉措。繼渝新歐、鄭歐國際、蓉歐、粵新歐開通之后,“漢新歐”的開通,在我國開往歐洲的“中歐”班列又增加了一位重要成員,進一步加深了中國與中亞、歐洲等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是湖北省以及博州和五師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推進海上絲綢之路,形成全方面對外開放格局”的實質性舉措。
第二,“漢新歐”的開通進一步提升了湖北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地位。“萬里茶道始于漢口”,歷史上,武漢是古絲綢之路集聚中東部貨物必經的一個重要節點,過去銷往國外的絲綢、茶葉、瓷器等貨物均是先走長江水路運至武漢,再到西安集結走陸路絲綢之路到達國外各地。如今,“漢新歐”開通,與從陽邏港到上海洋山港江海直達的水上通道和武漢直飛巴黎的空中通道一起,在武漢形成“陸海空”齊全赴歐大通道,更有利于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湖南、江西、安徽等省市企業便捷地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借助“漢新歐”等多式聯運大通道,武漢將會以更加積極、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
第三,“漢新歐”的開通,有利于增強內陸外貿企業競爭力,擴大內陸對外開放力度和規模。“漢新歐”的常態化運營為內陸外貿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快捷便利的物流大通道,增強了內陸外貿企業競爭優勢,拓展了對外貿易空間,擴大了對外貿易規模。同時,有利于國際物流巨頭、大企業向湖北聚攏,進一步提升物流業競爭能力,加快武漢現代物流業的發展。
第四,“漢新歐”的開通,有利于進一步推進產業援疆,促進博州、五師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博州、五師是湖北省對口支援地,推進產業援疆是新一輪對口支援新疆的重點任務。當前,鄂博兩地正在按照互動共贏思路加大產業園區合作。湖北省八個國家級工業園(區)與博州湖北工業園、五師荊楚工業園合作日益密切,已經有一大批湖北企業在博州、五師投資興業;武漢東湖綜合保稅區與阿拉山口綜合保稅區的合作正在抓緊進行。“漢新歐”專列直通博州、五師,為博州、五師產品向西走出去提供了極大方便,為當地物流業的發展帶來難得契機,有利于加快受援地開放型經濟的發展。
(三)“漢新歐”運行情況
“漢新歐”國際貨運大通道從武漢東西湖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出發,經安康、西安、蘭州、烏魯木齊,穿越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抵達波蘭,全程運行15天。目前,漢新歐運營由漢歐國際物流公司(以下簡稱“漢歐國際”)負責,該公司由湖北汽車運輸有限公司和華中航運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建,負責組織運輸。按計劃,2014年上半年,每月開行1~2個武漢至中亞、東歐鐵路國際貨運班列;下半年,每月開行2~3個武漢至歐洲鐵路國際貨運班列。2015年以后,班次將增至每周開行1~2個班列,逐步形成從武漢直達中亞、東歐,輻射西歐的“五定”國際貨運班列。
為了有效組織貨源、降低運行成本、縮短運輸時間,湖北省采取了多項舉措。在組織貨源方面,漢歐國際積極引進合作伙伴,共同組織貨源。首先,漢歐國際拿出20%的股份,邀請中鐵國際多式聯運公司(以下簡稱“中鐵集”)加盟,由中鐵集負責在國外組織貨源;其次,漢歐國際準備與哈薩克斯坦的一家物流公司合作,在新疆阿拉山口設立辦事處,為漢新歐提供返程貨源。第三,加強與沿途各國鐵路公司合作,并在東歐和中亞各設立一個辦事處,組織返程貨源。第四,武漢市正積極申報“整車進口口岸”和加入“安智貿”,若申報成功,將對組織貨源提供更多便利。目前,東風公司、冠捷、武鋼已相繼向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提出合作,甚至吸引湖南、江蘇等省外貨源。在降低運輸成本方面,武漢市按每標箱進行定額補貼,補貼標準不低于重慶、鄭州、西安等地。補貼辦法五年內保持不變,具體補貼金額根據水運市場的價格變化一年一定,直至“漢新歐”完全實現市場化運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漢新歐”的運輸成本僅高出水運成本的10%,極大地增強了吸引力。在提高運輸時效方面,湖北省通過開通武漢鐵路口岸,以及加強與沿線海關合作,實現了“屬地申報、口岸驗放”的便捷式服務,將運輸時間由去年的17天縮減為15天,比海運時間節省30天左右。
二、 “漢新歐”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制約“漢新歐”發展的主要是貨源問題,特別是返程貨源,依靠政府補貼降低物流運輸成本,從而吸引貨源的方式,不符合市場規律,從長遠來看,難以為繼。
三、解決返程貨源“瓶頸”的建議
(一)積極爭取優惠政策,加強市場前期培育
要搶抓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機遇,積極向國家提出申請,在武漢建立內陸自貿區試點。同時,積極向國家申請一些重要的高檔貨的進口口岸,如整車進口口岸、紅酒進口口岸等。有了這些口岸的特許權,歐洲貨物運輸過來,報關地方在武漢,自然會促進回程貨物運量的增加。同時,還要積極申請加入“安智貿”。
(二)加強與沿線國家合作,共同開發市場
積極邀請中鐵國際多式聯運公司(以下簡稱“中鐵集”)加盟,由中鐵集負責在國外組織貨源,近期爭取在歐洲重要的港口城市設立辦事處,組織返程貨源。同時,加強與沿途各國鐵路公司合作,通過資源共享、利益共分的模式,吸引國外鐵路公司入股共同經營“漢新歐”。還要充分發揮對口援疆平臺作用,借助阿拉山口口岸特殊地理位置與作用,組織返程貨源。
(三)加強市場分析,制訂營銷計劃
通過具體分析歐洲運往中國的貨物信息,包括產品結構、運輸路徑等,積極尋找可放棄海運選擇陸運的潛在產品。針對這些潛在市場需求,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制訂合理的營銷計劃。
(四)拓展雙邊投資貿易領域
積極吸引中亞、歐洲國家來湖北投資,同時鼓勵湖北企業到中亞、歐洲國家發展。
(五)加強與沿線國家的經濟交流
積極開展湖北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及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聯合開發旅游資源,共同開辟旅游航線,增開“漢新歐”旅游班列。
[參考文獻]
[1]夏文匯,耿進,宋寒.“渝新歐”國際鐵路物流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J].物流技術,2014,(1).
[2]鐘峻青.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控制問題及對策[J].工業技術經濟,2010,(3).
[3]許菱,李彥青.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管理探析[J].物流科技,2011(4).
[4]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我國物流成本呈現較快增長態勢[EB/OL].http://.cn/g/20111213/001110979507.shtml,2011-12-13.
[5]黎艷虹.基于作業成本法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核算及決策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論文摘要 微信目前已經成為一全國性的重要社交平臺,基于智能手機移動終端使微信的傳播機制與規律都呈現出新的特點,提升了社會溝通的效率,同時通過微信進行的民事交易行為日益增加。毋庸質疑,合同是交易的核心內容,而采用新的科技手段的微信合同因具有傳統合同所不具備的新形式或新特點。我國目前有關通過微信訂立的合同法律幾乎空白。本文將圍繞與微信合同法律關系確立相關的問題作一下詮析。
論文關鍵詞 微信 合同 糾紛 法律問題
2011年1月21日,微信橫空出世,微信是一款基于智能手機通過網絡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消息的即時通訊工具,集語音對講、短信通信、即時通信等多種溝通功能于一身,并具備強大的LBS定位和掃描二維碼等功能,其強大功能和社交關系鏈受到社會熱捧。微信成為迄今為止增速最快的手機應用,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用戶達到3.5億,創造了國內外互聯網領域的全新發展紀錄。目前微信已經登陸東南亞、美國、港臺、澳洲等市場,海外用戶已超千萬。隨著微信的普及和功能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微信訂立合同,廣告,進行商業宣傳,從事各種民事行為。
一、微信合同的概述
我國目前還沒有正式的對微信合同進行定義的論述,而是籠統的把微信合同納于電子合同之中。參照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電子商務示范法》、世界各國頒布的電子交易法及我國《合同法》對電子合同可以界定,同時結合微信的特殊性,可以把微信合同界定為雙方或多方當事人之間通過手機網絡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信息,以更加豐富的類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形式達成的設立、變更、終止財產性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通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微信合同是以微信的方式訂立的合同,其主要是指在移動手機網絡條件下當事人利用智能手機簽訂的明確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一種電子協議。
傳統的書面合同(即“紙面合同”)是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成立的,而且手書簽字和蓋章還是合同真實性的證明。根據我國《合同法》第11條規定,電子數據交換(EDI)、電子郵件等數據電文形式都屬于電子合同的書面形式,因此微信屬于電子合同中的一種。但微信合同具有其特殊性,既不同于傳統合同,又不完全于同一般的電子合同形式,既可以通過短信、語音對話、圖片等形式,也可以直接通過掃描二維碼的形式成立合同,大多數微信合同具有即時性、隨意性、無契約性等特點。
二、微信合同的訂立主要途徑
隨著微信的迅速普及,通過微信進行的交易行為日益頻繁,由于微信平臺的便捷性和特殊性,微信合同具有即時性、隨意性、無契約性等特點,訂立微信合同的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途徑。
1.通過微信“小商圈”訂立無契約關系的買賣合同。微信作為一款新社交應用程序,微信龐大的用戶群都是潛在的客戶,一些商家從中嗅到了商機,紛紛搶灘“微平臺”,構筑起一個日漸繁華的“小商圈”。經營微信“小商圈”的模式大概是,每天在微信上商品信息,付款方式可到實體店內購買,也可在網上交易。例如在微信查找公眾號一欄輸入“代購”兩字,便出現一連串公共營銷賬號,從零食、紅酒到眼鏡、服裝、皮包,涉及面廣,種類相當豐富。但是微信“小商圈”的買賣,沒有評價機制、沒有信用擔保、沒有第三方交易平臺,微信店的交易模式完全基于買家對店主的信任,這種模式下的合同大都是無契約的買賣合同。
2.通過“朋友圈”形成的代購合同。微信平臺的好會形成一個“朋友圈”,商業廣告也隨之帶了進來,在微信越來越普及的當下,微信營銷儼然成為一種銷售模式,越來越多的人借機做起了全職或兼職買賣——即以“朋友圈”為平臺,通過分享商品圖片,達到推銷產品進行代購的目的。不少人點開微信“朋友圈”時,看到的是滿屏的商品推銷廣告,每天都有許多類似廣告刷屏,“朋友圈”變成大賣場,圈里的朋友許多都不是專職做生意,而是幫賣家做兼職。主要就是把圖片發到自己微信的朋友圈,有人私密你,想買就可以成交,利潤可觀。而這類的代購往往都是朋友、熟人之間進行的,因此不會有正式的代購合同,多數是無形的契約。
3.微信二維碼掃描形成的合同。二維碼是一種信息的表現形式,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二維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間的圖形記錄數據符號信息。微信二維碼,則是含有特定數據內容、只能被微信軟件掃描和解讀的二維碼。用智能手機的攝像頭來掃描微信二維碼,從而獲得紅人(例如電視專題采訪幕后等)的名片、商戶信息、折扣信息等。通過平面、戶外、網絡、印刷品等媒體可以很方便的讓二維碼露出。微信二維碼其實就是利用微信的消息觸達能力為商家提供了一種更好的運營方式,而這種方式正體現了智能手機信息化技術與傳統運營方式的本質上的不同。微信用戶在交易過程中掃了二維碼之后,都將成為可能達成微信合同。
三、微信合同面臨的法律問題
微信支持快速發送文件、語音聊天等諸多功能,這些其本身所具備的優勢使得它在個人及商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是它本身的安全缺陷給用戶造成了很大的威脅,這導致通過微信訂立的合同面臨許多的法律問題。
1.微信用戶易被不法侵害。微信是基于移動網絡客戶服務器平臺的,用戶在自己的智能手機上安裝微信程序,通過騰訊提供的服務器與其他用戶進行交流。在這種模式下,用戶發送沒有加密的信息到服務器,服務器再轉發到接收者,就給用戶帶來了安全隱患。目前,微信面臨的安全威脅有惡意軟件、穿透安全防御、信息垃圾等。其中,微信的聯系人列表功能為各種惡意軟件的大量傳播提供了很好的目標獲取基礎。同時由于用戶安全意識不足的特性,微信用戶很容易相信來自好友發送的內容,有時從好友處發送的信息并不是安全的,這為病毒的傳播帶來了便利的條件,在智能手機感染病毒后這些信息很容易泄漏,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微信合同的糾紛難處理。微信不再僅僅是聊天的工具,通過微信訂立的合同也受法律保護,但是隨著通過微信訂立合同的行為越來越頻繁,有關合同糾紛成為了一大難題。微信合同糾紛,由于微信平臺的殊性,雖然仍受到法律的約束,實際處理起來仍有不少的困難。微信合同糾紛與一般的合同糾紛在訴訟上有相同之處也有相異的地方,微信合同糾紛由于其特殊性,在訴訟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新的問題。這些新問題目前我國法律尚未明確規定,例如有關微信合同糾紛中的證據問題,按照傳統證據理論證據在案件中的采用應該是客觀的合法的和真實的,但在移動網絡環境中的證據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3.微信中的虛假廣告宣傳。隨著微信的流行,越來越多的商家通過微信各種廣告,但不少都帶有虛假、欺詐的性質,許導致許多微信用戶上當受騙。在微信圈里,不少商家打出轉發廣告集齊贊就可以換獎品,因此不少微信用戶在朋友圈里刷廣告,點“贊”,微信上做積累“贊”換的獎品大到港澳游四天三夜禮券,小到幾十元的潤唇膏,雖然看似不錯,可參與的人多,得獎的人少,結果是空歡喜一場。這種“舉手之勞”的事,激起不少“微友”們的熱情,在微信朋友圈里經常看到這樣的宣傳,甚至有的人為了獎品刷朋友圈,隔幾分鐘就刷。當符合條件的微信用戶前往兌換時,有的商家稱只能在固定時間段領取贈品,有的稱活動提前結束,由于標的數額普遍較小,許多受騙者最后選擇了沉默,這樣的微信廣告欺詐行為不在少數。
4.微信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難。許多消費者在微信“朋友圈”、“小商圈”上購物都栽過跟頭,售后消費者的權益難以得到保證。例如在微信上買了一件商品,到貨后發現根本和圖片上是兩個樣子,而賣家貨物卻不退換。微信上都是先付款再發貨,錢已經付給賣家,如果不給退貨,買家一點辦法都沒有,也無法尋求維權的渠道。現在的微信朋友圈,不但有友情,還有商情,圈里的人都是朋友、熟人,經常更新有什么新貨了,真的買到物美價廉的還好,如果買到的東西和介紹差別很大,礙于朋友之間的面子,礙于情面又不好維權,只能吃啞巴虧。這種交易雖然便捷,但也隱藏著很多法律問題,微信朋友圈是一個熟人圈,但采取網上交易方式,買賣雙方沒有構成契約關系的買賣合同,若出現糾紛,很難處理。
四、微信合同的法律規制
隨著微信廣泛使用,在智能手機移動網絡交易過程中,微信合同糾紛中的許多問題凸顯出來,因此必須通過相關法律措施對微信合同進行規制。
1.完善有關微信合同糾紛處理的法律實施。微信合同作為電子合同中的一種,但微信合同糾紛由于其特殊性,明確針對微信的相關法律法規仍是空白,現行立法中尚沒有具體界定電子證據的類別,微信聊天記錄等電子數據能否成為定案證據需要我國法律去界定、解釋。但是微信合同中的證據由于基于智能手機平臺的特殊性,具有即時性、隨意性、無契約性等特點,在取證方面留下了很大的難題,證據的提交中也有一定困難,消費者通過微信進行的無契約合同難拿出證據來維護其權利。目前微信的快速發展和普及給立法司法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我國應當完善多元化的合同違約及糾紛解決機制,細化法律處理、仲裁訴訟等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加強法律解釋工作,增強現行法律法規的適用性和操作性,使這些機制和手段協調良性互動功能互補為微信的健康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法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