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視頻監控論文

視頻監控論文

時間:2022-11-12 11:52:2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視頻監控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視頻監控論文

第1篇

1入侵檢測系統

(IDS)入侵檢測系統的作用類似于現實生活中的監視攝像機。它們可以不間斷地掃描網絡流量,查找可疑的數據分組。利用一個跟蹤特征數據庫,它們可以記錄任何不正常的情況,并采取相應的措施:發出警報,重置攻擊者的TCP連接,或者禁止攻擊者的IP地址再次登錄網絡。網絡IDS(NIDS)檢則器通常可以利用一個不可尋址的混和接口卡監聽某個子網上的所有流量,并通過另外一個更加可靠的接口發送任何警報和記錄的流量。本次設計準備在互聯網入口和防火墻入口各部署一套入侵檢測系統,一方面用于防御internet黑客對于網絡的入侵,一方面保護核心服務器的應用及數據安全。

2網絡準入控制系統

雖然安全技術多年來一直在發展且安全技術的實施更是耗資數百萬美元,但病毒、蠕蟲、間諜軟件和其他形式的惡意軟件仍然是各機構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機構每年遭遇的大量安全事故造成系統中斷、收入損失、數據損壞或毀壞以及生產率降低等問題,給機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影響。

3網絡視頻監控系統

在控制室及調度室看不到現場的生產情況,對生產現場缺乏直觀了解,為了加強生產管理,及時發現各種異常情況,可以采用工業電視技術來加強生產和安全管理。企業信息化建設中,視頻監控系統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經濟效益是潛在的,通過視頻監控系統的建設,對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存在潛在的、巨大的推動力,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實施數字監控系統是一個很有利的管理手段,通過該系統,公司領導及管理人員可以很方便的監控到整個企業的運行狀況,按照保證系統先進、實用、安全、可靠、經濟、易擴展、易維護和高性價比的原則,為企業有效的進行生產管理和決策分析提供有效的手段。網絡視頻監控系統應當采用國際最先進的網絡視頻監控技術作為企業尤其是生產型企業的首選方案,以網絡化、整合化、靈活化的特點搭建企業生產監控平臺,同時將嵌入式網絡視頻技術與視頻服務器技術進行有機的結合,通過與網絡系統的結合保護用戶的投資。對于不同特點的監控點位采用不同的監控方案,對于位置相對分散,監控主體比較多的點位采用數字網絡視頻監控方案,提高監控系統部署的靈活性和整合性,節省了大量布線工程,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資金。對于位置相對集中,圖像的清晰性要求高,監控主體相對較少采用模擬視頻監控系統,最大程度的減少視頻信號的損失,保證視頻圖像的清晰性。

4企業數據庫

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就是安裝數據庫的服務器。數據庫通常包含最為敏感、機密的數據,必須安全地存儲這類數據,并防止其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被披露、篡改或惡意使用。即便數據庫服務器并未直接與Internet相連,仍需防止其遭受利用配置弱點、現有緩沖器溢出或不良開發慣例而實施的攻擊。企業數據庫服務器主要考慮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要求滿足7×24小時工作。選擇兩臺高性能UNIX類服務器作為數據庫服務器,采用雙機熱備。一臺中等性能的UNIX類服務器作為數據備份服務器。

作者:胡醞濤潘阿嬌尤佳彬單位: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環境保護局

第2篇

關鍵詞:視頻監控系統;核心交換機雙機熱備

中圖分類號:TP277

1 現有監控系統簡介

現有監控系統采用星型網絡結構,所有視頻數據匯聚到安防專用核心交換機,再通過核心交換機轉發給流媒體服務器、存儲服務器等。管理服務器采用雙機熱備,流媒體服務器采用集群方式,視頻存儲采用IPSAN架構,并通過遠程電路專線實現了遠程視頻信號監視及錄像查看,有著較高的系統安全性。

系統網絡結構如下:

但是,該視頻監控系統仍存在一些問題:

現有系統采用單核心二層網絡結構,在這種結構中,核心層是所有流量的最終承受者和匯聚者。同時,由于視頻監控傳輸數據量非常大,如果接入傳輸鏈路出現問題,則與這條鏈路相關聯的所有攝像機的錄像無法查看;如果這臺核心交換機出現故障,會導致整個監控系統不可用,且故障解決時間相對較長,風險較大。

2 視頻監控系統的改造

2.1 網絡系統的改造

增加1臺核心交換機,和原有核心交換機之間采用VRRP協議實現負載均衡和雙機熱備。接入交換機分別引兩條光纖到核心交換機。

其中任意一個核心交換機和線路出現問題,都不會影響網絡的暢通,為網絡運行提供了更高的安全及可靠性。示意圖如下:

2.2 安防平臺系統的接入

與原單核心交換機相連的安防平臺系統設備主要有:管理服務器、流媒體服務器以及IPSAN存儲服務器。

IPSAN存儲服務器、管理服務器和流媒體服務器要求雙網卡綁定,分別接入兩臺核心交換機。

如無法滿足雙網卡綁定則需增加一臺接入交換機,用作雙核心交換機的接入。

2.3 改造完成后系統拓撲圖及說明

(1)前端攝像機、編碼器接入方式保持不變;

(2)所有接入交換機采用雙鏈路接入到兩臺核心交換機;雙核心交換機之間采用VRRP協議實現負載均衡和雙機熱備,實現核心關鍵設備硬件冗余及主干鏈路冗余同時也可將2臺核心的處理性能疊加,增強核心處理能力。

(3)在實際項目實施的時候,如遇到接入交換機到核心交換機尾纖不足的情況,可采用尾纖式光分路器將原有光纖信號分別接入2臺核心交換機。

3 總結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視頻監控技術在工作生活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對監控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

本文結合數字視頻監控系統的現狀,提出了基于網絡數字化視頻監控系統雙核心交換機熱備的技術解決方案,最大化規避了系統存在風險,提高了系統安全性。

參考文獻:

[1]西剎子.智能網絡視頻監控技術詳解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第3篇

關鍵詞:智能大廈,監控系統,建設

 

智能大廈監控系統不同于一般的室外環境的監控。首先,大廈內部的監控布線要結構話,其次,要考慮系統的:技術先進性;方便靈活性;實用;高效;運行成本低性;經濟性等特點。論文大全。所有視頻監控點在方案設計初期要全部考慮在內,盡量避免以后增加監控點的現象。本文主要對該系統中的門禁系統、防盜報警系統、閉路電視監視系統和停車場管理系統等的設置進行研究。

1.門禁系統

1.1門禁機(讀卡器)的設置

根據需要在門外設置(含房間、樓梯間、通道等)距地1.2~1.3m選型一般為感應卡式,根據重要性可選指紋型或瞌孔型門禁機,可雙面門禁,也可單面門禁(室內設出門按鈕)。

1.2從控制器

門禁機和門禁主機的連接設備,根據需要從控制器可連一、二、四、八個門禁機。從控制器電源設備選定:AC220V50Hz/DC12V,l-5A。

1.3主控制器

主控制器由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組成,安裝于中央控制室。其中包含各種控制擴展板,遙控程序設置器,機上顯示板,數據存儲轉移模塊等。

1.4巡更系統讀卡器

讀卡器(讀頭)就是門禁機(巡更開關)。此部分可納入門禁系統一并設置。

1.5電梯門禁系統

在部分電梯設置讀卡器,持有效卡可前往相關樓層。

1.6特別說明

(1)智能大廈可實行-卡通門禁管理,還可進入-卡通消費系統。

(2)門禁系統應能在火災時自動開啟相應的門。可利用火災聯控裝置來完成此功能。

2.防盜報警系統

防盜報警系統就是用探測器對建筑物內外重點區域、重要地點布防,在探測到非法入侵者時,信號傳輸到報警控制器:聲光報警,顯示地址,有關值班人員接到報警后,根據情況采取措施,以控制事態的發展。防盜報警系統除上述報警功能外,尚有聯動功能。諸如:開啟報警現場燈光(含紅外燈)、聯動音視頻矩陣控制器、開啟報警現場攝像機進行嚴視,電視矩陣控制器一系列聯控:使監視器顯示圖像、錄像機錄像、多媒體控制器自動或人工操作等等這一切都可對報警現場進行聲音、圖像等進行復核,從而確定報警的性質(非法入侵、火災、故障等),以采取有效措施。

2.1各種探測器的設置

根據需要把防盜雙鑒探測器、被動紅外束射探測器、玻璃破碎探測器、各種開關等布置于大廈出入口、樓梯間、電梯廳、需要防護的門窗、重要辦公室、重要機房等場所。按照不同的布設環境選擇不同報警器和安裝方式(如壁掛、吸頂)。

2.2聲音復核裝置的設置

在需要聲音復核的場所設置微型監聽器(電子監聽器),一般采取壁掛方式距地2m左右,監聽器與音頻矩陣箱間線路多為二芯屏蔽對絞線,如RVVP2×0.5mm2。在控制中心設有音頻矩陣箱,該箱與視頻切換/控制主機間采用RS485接口,采用對絞線RVVP2×0.5mm2連接。

2.3報警控制中心設置

在小容量系統(路數≤64):通常按分區設置八路報警接口箱,八臺箱使回路可達64個。報警頭與報警接口箱間,通常為3芯屏蔽線,RVVP3×0.5mm2。報警接口箱與視頻切換/控制主機間采用RS-485串行接口,對絞線RVVP2×0.5mm2。

當系統≥64回路時,有兩種解決方案:

其一:選擇大容量系統,該系統配置128路報警輸入卡,系統容納8~16臺報警輸入卡,則容量可達2048路報警。如還不夠,可多系統組合。

其二:采用門禁/報警管理系統。系統參數:持卡人數65000;門禁機16320;報警防區(路數)130560;報警輸出130560;本地打印機225臺;報警狀態屏1020個;且支持計算機間加密傳輸技術……。各設備間連接方式為RS-232/RS一485接口,對絞屏蔽線RVVP2×0.5mm2。

3.閉路電視監視系統的設置

在保安系統中越來越多的應用電視監控系統。它使管理人員在控制室便能看到大廈內外重要地點情況,給保安系統提供視覺效果,為消防、樓內各機電設備的運行及人員活動提供了監視手段。

3.1攝像機的設置

根據不同環境選定不同攝像機以及不同的安裝方式,如攝像機是黑白的還是彩色的,鏡頭配置的選擇,焦距多大范圍,自動調焦、光圈、聚焦是手動調節,固定焦距,攝像和鏡頭尺寸的配合,是否設置云臺,安裝方式的確定,是否選擇球型、半球型攝像機(尺寸的確定),在大廳和電梯轎廂內選擇廣角鏡頭,攝像機防護罩的選取、照明燈具的選取等都隨功能的不同而異。

攝像機(含鏡頭)的控制:由控制器解碼器完成。解碼器因功能不同而種類很多,但都是在接收矩陣主機傳來的信號后去遙控云臺,鏡頭和輔助設備的動作。解碼器與矩陣/控制主機間的連接有二種方式:“C',型(同軸控制)和“D型"(對絞線控制)。前面已述及,同軸控制“C?quot;因設備造價高昂而應用較少。對絞線控制“D型",即RS485方式可控距離達3km。且這種方式可用于光纖、微波以及其它傳送方式。

特別提示:保安監控系統的線路因現場設備安裝位置一般是在走廊、大廳和房間的上部,有的緊貼吊頂,而且同軸電纜和對絞線也較便宜L運行管理獨立,所以一般不宜與大廈綜合布線電纜合用。當然其它數據、圖像的傳輸就另當別論了。

3.2中央控制室的設置

為了保安工作的方便,一般中央控制室隨保衛部門設于大廈首層。其設備主要包括:視頻矩陣切換/控制主機,報警接口箱,音頻矩陣箱,字符發生器,錄像機,主控鍵盤,副控鍵盤,音視頻監視設備,多媒體終端以及電源設備等。

視頻矩陣切換/控制主機,目前有各種輸入/輸出規格,如8×2,8×4,16×6,96×8,還有視頻96人/8出,音頻96入/8出一64路報警8控制鍵盤等。論文大全。特大型系統有視頻4096入/4096出一報警2048路,32臺鍵盤的切換/控制主機。在設計和安裝實施中,根據需要留有余量,設置規模,選定設備。論文大全。

視頻主控制器根據報警系統輸入信號,完成云臺控制,攝像機移動控制,燈光控制,鏡頭的控制,以及聯動音視頻監視器、錄像機等等。門禁系統通過網關接人主機形成防盜報警、電視監控、出入口控制三合一的集成系統。借助于多媒體技術一聲、圖并茂的信息傳播能力與計算機的交互性相結合的技術,使智能大廈的保安系統智能化,從而確保大廈的安全。

4.停車場管理系統

一般的智能大廈地下室均設有停車場,對停車場進行自動化管理是必要的,停車場管理系統的功能大致有:出、人口控制、泊車位導向、攝錄車輛外形、特征、牌號、記時收費。其中車牌影像識別系統具有保安功能,它可防止偷車事件發生。當用戶人場取票或使用月票、儲值票時,電腦會通過人口處的攝像機,將車型、車牌號碼的彩像記錄,同時也記錄下該入場票或月票、儲值票的編號。當用戶離場付費或驗票時,電腦會自動將該車編號票證持有者擁有的車輛的車牌、車型等與在入場時留下的錄像的車牌、車型等同時顯示在顯示屏和閉路電視監視器上,工作人員確認后,自動開啟閘門放行,同時這些圖像存入計算機硬盤備查。

以上設備有機結合,一般將音視頻監視器設于“電視墻&quot”,其余集中設于控制臺上。控制室的面積由系統規模確定,電源可靠,能溫濕度控制,地面設防靜電活動地板。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深入,視頻監控技術只有沿著網絡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才能滿足智能建筑等對視頻監控高穩定性,高可靠性和便于安裝維護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賀建權.數字化視頻監控系統集成工程設計[D].湖南大學, 2007.

[2]林亮.廈門軟件園二期智能化系統建設探討[J].安防科技,2008, (12):56-58.

第4篇

【關鍵詞】AndroidSIP視頻監控組呼

視頻監控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之一,在經歷了本地模擬視頻監控、本地數字視頻監控、基于網絡的遠程數字視頻監控的發展歷程之后,現有的數字視頻監控系統在遠程監控、系統部署、管理維護以及歷史記錄存儲管理等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以其直觀、方便、信息內容豐富詳實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公安、電信、金融、交通、水利等部門[1]。

目前的網絡監控系統多采用HTTP協議,視頻信息通過HTTP協議以流媒體方式進行傳輸,所有媒體信息和前端控制信息都采用同一個HTTP通道,不做信息通道的區別。隨著監控網絡規模的擴大,這種系統架構對于大規模的視頻監控運營和集中化管理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將網絡視頻監控系統中的媒體通道和控制通道進行分離,能夠極大的幫助網絡監控系統的大規模部署、運營和管理[2]。此外,在控制通道采用統一的控制信令協議對于聯網平臺是非常關鍵的。在視頻監控中并沒有一種專門為其制定的信令控制協議,但可以借鑒類似應用中成熟的現有協議。SIP協議作為應用于IP網絡中建立、修改和終止多媒體會話的應用層協議,具備簡單靈活、可擴展和分布式控制等優點,不限于VoIP的使用,在視頻監控這個多媒體領域也能得到廣泛應用。

一、SIP協議及其JAIN-SIP協議棧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IETF提出的一種協議,基于HTTP,但可以使用UDP或者TCP作為傳輸協議。它使用SDP描述多媒體會話,同時它是基于文本的。SIP建立、調整和終止多媒體會話[3]。

SIP協議定義了兩類實體:用戶和網絡服務器。用戶(UA)是一個用于和用戶交互的SIP實體,即終端用戶設備。網絡服務器包括注冊服務器、服務器和重定向服務器。注冊服務器是指一個接受用戶注冊的SIP服務器,并將注冊信息保存在本地數據庫中;服務器用于轉發會話邀請信息給收件方的UA;重定向服務器則通過提供可選擇的位置幫助定位UA。

SIP消息[4]包含響應消息和請求消息,這兩種消息的格式都包括一個開始行,一個或多個頭域,一個空行和一個可選的消息體。響應消息以狀態行作為消息的第一行,狀態行包括協議版本號,狀態碼和原因說明,其間用空格隔開。狀態碼是一個從100到699的3位整數,代表對請求做出響應的狀態:1××Informational(通知)、2××Successful(成功)、3××Redirection(重定向)、4××Request Failure(請求失敗)、5××Server Failure(服務器失敗)以及6××Global Failure(全局錯誤)。請求消息包含六種,分別為INVITE(邀請)、ACK(確認)、OPTIONS(可選項)、BYE(再見)、CANCEL(取消)及REGISTER(注冊)。

SIP協議擴展主要有三種方式:方法擴展、頭部擴展、消息體擴展。SIP消息頭是對消息進行必要的描述,可以根據需要增加新的頭域以支持消息新的特性。

Google在2010年12月了Android 2.3系統,該版本提供了一套SIP協議棧供VOIP開發人員使用。該SIP協議框架是以Android的Binder機制和廣播(Broadcast)機制為基礎的一套IPC系統,并在內部部分移植了JAIN-SIP協議棧(javax.sip)[5]。我們不需要關心底層實現的細節,只要從應用層面的開發來看,只需獲取系統提供的SIP服務,并調用系統提供的方法即可,該框架的幾個重要的類位于.sip包中。

二、監控系統設計與實現

2.1系統構成

監控系統由監控端、SIP服務器及監控管理平臺三部分構成,如圖1所示。

2.2視頻監控端模塊設計

監控端的硬件平臺采用采用ARM Cortex-A8處理器S5PV210,主頻1GHz,支持MPEG-4/MPEG2、H.264/H263、VC-1、DivX的視頻編解碼,支持JPEG硬件編解碼,最大支持8192×8192分辨率,內部集成4G bits DDR2、2G bits SLC NAND FLASH。監控端采用Android 2.3.1嵌入式源碼。

在Android系統中,要獲取視頻編碼數據,傳統的方法是將攝像頭捕獲的原始未經壓縮的數據通過軟編碼的方式形成發送碼流,在Android平臺上要實現這種方法需要先配置響應編碼器的makefile文件,然后利用Android NDK編譯器將編碼器提供的源文件編譯成Linux下可以使用的動態鏈接庫,再通過設計JNI接口供上層調用,這種方式成為Android平臺的庫移植。可以預見這種方式的開發效率低,開發周期長,因此本文不采取這種方式,而是利用硬件獲取編碼數據,通過Android的MediaRecorder方法回調硬件編碼芯片產生的編碼數據,這種方式的速度快,效率高。其中需要用到Android的MediaRecorder類,該類用于實現音視頻錄制功能,可以設置視頻的編碼格式、視頻文件的輸出格式以及視頻文件的輸出方式等。本文采用的輸出格式為MP4格式,可以直接從MediaRecorder里面已經生成好的視頻數據中提取出H.264的數據,這些數據都已經過相應的編碼。要獲取輸出流中的H.264編碼數據,首先定義一個LocalSocket作為輸出視頻數據的緩沖區,初始化并開啟MediaRecorder,向LocalSocket寫入MP4格式的H.264數據,最后開啟讀取線程,從緩沖區循環讀取H.264編碼數據。

2.3系統服務器

2.3.1SIP信令服務器

SIP信令服務器又可分為注冊服務器、服務器及位置服務器,相應完成注冊、及定位功能。在遠程監控系統中,監控管理平臺與監控端需要先向系統注冊;當監控管理平臺需要接入監控端視頻時,通過系統向該監控端發送INVITE請求。由于監控管理平臺中需要能夠同時接入多路的視頻,因此系統采用組呼請求的方式來建立連接。

由于在SIP協議的基本協議中并不支持組呼功能,為此,本系統采用SIP消息頭擴展方式,在組呼的INVITE請求的消息頭中加入了若干擴展參數,形成組呼請求信令。同時,本系統還考慮了對語音呼叫的支持。其INVITE請求消息的格式大致如下:

INVITE sip:GroupNum@SIPServerAddress: Port SIP/2.0 Via:SIP/2.0/UDP SIPServerIp:Port; branch=z9hG4bKxxxxxx;rport

From:“MonitorName”;tag=xxxx

To: sip:GroupNum@SIPServerAddress: Port Call-ID: CSeq: 1 INVITE Max-Fowards:70

組呼的大致流程如圖2所示:(1)監控中心向SIP服務器發送INVITE消息,請求建立組呼;(2)SIP服務器向監控中心發送100 TRYING消息,通知其正在等待處理;(3)SIP服務器獲取被叫組的用戶信息等,按照被叫組的信息判決是否能夠執行當前組呼業務,若能則向被叫監控端發送INVITE消息,被叫監控端向SIP服務器發送100 TRYING消息,等待后續處理;(4)監控端向SIP服務器發送200 OK消息,攜帶監控端的接收端口,響應組呼請求;(5)SIP服務器向被叫監控端發送ACK,確認組呼建立結果;(6)SIP服務器收到第一個被叫監控端的200 OK消息后,向監控中心發送200 OK消息,確認組呼建立應答;(7)監控中心向SIP服務器發送ACK消息,反饋組呼建立確認。

2.4監控管理平臺

監控管理平臺用于視頻監控連接的建立、視頻流的接收、解碼播放以及遠程控制等功能。監控管理平臺可以查看和管理多個監控端的視頻圖像,控制臺實時監控圖像畫面如圖3所示。

同時,本系統還可實現無人值守監控功能。利用圖像處理算法對比前后兩幅圖像是否發生變化來判斷指定區域是否有異常行為,一旦發生異常,監控中心即發出警報信息。同樣,在監控端也可實現遠程報警,一旦攝像頭探測到異常信號(如人臉識別等),監控端即向監控管理中心發送MESSAGE消息,監控管理中心以此判定有異常狀況,啟動報警裝置。

第5篇

關鍵詞:智能視頻監控;智能視頻分析;數字視頻壓縮;數字視頻傳輸;存儲;檢索

1.前言

在社會信息化日益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中,視頻監控以其直觀、方便和內容豐富等特點,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視頻監控是多媒體、計算機網絡、工業控制和人工智能等多種技術的綜合運用,目前正從傳統的安防監控朝著音視頻的數字化、系統的網絡化和管理的智能化方向發展。近年來,視頻監控系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從功能上講,視頻監控系統可用于安全防范、信息獲取和指揮調度等方面,可以提供生產流程控制、大型公共設施的安防、醫療監護、遠程教育等多種服務。從應用領域上看,視頻監控系統在各行各業都得到了應用,例如軍事領域的基地安防、公安偵破、監獄法庭監管等,檔案室、文件室、博物館、金融等機要部門的監視、控制和報警;交通領域的高速公路收費管理、交通違章和流量監控、車輛牌照管理和公路橋梁鐵路機場等場所的遠程圖像監控;電信領域的交換機房、無線機房、動力機房等的遠程監控;電力的領域變電站、電廠等的遠程無人值守監控;社區物業管理中的住宅小區、辦公室安全防范、智能大廈、停車場的無人監控等。

經過十多年得發展,智能視頻監控技術在組網結構,視頻信息壓縮與存儲、視頻流的傳輸以及人機界面上都已經比較成熟,但總體而言,智能視頻監控技術還遠遠達不到完美。今后,在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探索和研究:

采用新的視頻圖像編碼標準提高視頻圖像的質量以利于視頻觀看以及圖像檢測。

提高視頻流的壓縮與傳輸的速度,以增強視頻監控的實時性。

視頻檢測技術,包括從監控攝像機所捕捉的序列圖像中檢測。

2.智能視頻監控系統的關鍵技術研究

在智能視頻監控系統中,包含著以下五種關鍵技術:數字視頻壓縮技術、數字視頻網絡傳輸技術、高效大容量的視頻數據存儲和檢索技術、監控場景中運動檢測與告警信息處理技術以及監控場景中物體識別與跟蹤技術,下面分別介紹。

2.1數字視頻壓縮技術

眾所周知,未經壓縮數字視頻信號其數據量相當的大,長久以來,關于視頻壓縮有ISO/IEC制定的MPEG—X(活動圖像編碼專家組)和ITU—T(視頻編碼專家組)制定的H.26X兩大系列標準。TU—T已頒發的視頻壓縮標準有H.261、H.262、H.263、H.264。目前使用較多的是H.263,值的一提的是,H.264標準是ITU-T的VCEG(視頻編碼專家組)和ISO/IEC的MPEG(活動圖像編碼專家組)的聯合視頻組(3VT:JointVideoTeam)開發的標準。具有比其它的H系列視頻壓縮標準節省碼流,比MPEG一4算法簡單的特點,因而在網絡視頻監控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但是MPEG一4可以利用很窄的帶寬,通過幀重建技術來壓縮和傳輸數據,以求利用最少的數據獲得最佳的圖像質量。

2.2數字視頻網絡傳輸技術

網絡傳輸技術需要解決在局域網和廣域網環境下的視頻編碼數據包的可靠性傳輸、數據包定序、低延遲傳輸、音視頻同步、低碼率傳輸、實時解碼等問題;此外,在多用戶環境下,為了緩解傳輸網絡的壓力,還需要考慮應用IP組播技術和QOS控制技術,保證網絡傳輸的高效率。視頻數據的傳輸質量直接影響系統的監控質量,因此,網絡傳輸技術顯的尤為重要。由于壓縮后的視頻數據的信息量仍然十分巨大以及傳輸的帶寬有限,使得網絡編程技術、IP組播技術、流媒體傳輸協議RTP/RTCP等成為視頻數據在網絡傳輸中的關鍵技術。在數據傳輸中,網絡傳輸協議的選擇也很重要,它將直接影響到數字視頻傳輸的實時性和通過網絡傳輸以后客戶端接收的視頻圖像質量。

2.3視頻存儲和檢索技術

視頻監控系統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可以保存大量的視頻記錄,供日后查詢瀏覽使用,這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視頻數據存儲方案來對監控場景的視頻數據進行電子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高效快速的保存;此外,對于存儲的視頻數據,通過手動檢索查詢是不現實的,還需要相關的檢索查詢策略由計算機自動完成視頻數據的查詢并呈現給用戶。高效快速的保存;此外,對于存儲的視頻數據,通過手動檢索查詢是不現實的,還需要相關的檢索查詢策略由計算機自動完成視頻數據的查詢并呈現給用戶。

傳統在線存儲通常采用小的數據塊交互來達到較塊的數據交易量,主要考慮的性能是IOPS(即每秒輸入/輸出的數據個數),然而對于視頻數據傳輸來說這種方式會影響視頻文件的高效傳輸,同時對于視頻存儲服務器來說我們主要考慮的性能是傳輸流量(MB/s)、設備壽命、訪問速度、成本等因素。目前有兩種方法可以存儲大量視頻數據,一種是文件存儲系統,另一種是數據庫技術。一般是通過文件存儲系統來存儲的。

2.4監控場景運動檢測技術

由于視頻監控的監控場景基本已經知道,于是其關注的焦點集中在場景本身的各種異常行為的發生上,這些異常行為多以運動的形式表現出來。運動檢測技術即是利用計算機自動檢測場景中活動的人和物體,并實時產生可靠的報警信息,從而提高監控系統的工作效率。對監控場景的運動檢測的研究是當前視頻監控系統中非常熱門的方向。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類:背景減除法:背景減除是前景檢測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它將當前幀圖像與背景圖像相減,得到的差值絕對值若大于某個閾值,則認為該像素是前景像素。目前,較多研究人員都致力于建立對光照和動態場景具有較強魯棒性的背景模型。幀差法:時間差分是在連續的圖像序列中將兩個或三個相鄰幀進行基于像素的差分,得到的結果閾值化,從而提取出運動區域。光流法:光流法基于相鄰圖像亮度不變性假設,認為前后兩幀圖像像素點在微小運動后仍保持相同強度,根據該假設計算各像素點的運動。

2.5監控場景物體識別與跟蹤技術

智能視頻監控系統最主要的發展方向是在傳統的視頻監控系統中加入帶有人工智能的自動影像捕捉識別及跟蹤功能,也即能夠自動識別出監控場景的物體尤其是人,并加以跟蹤鎖定。近年來這方面的各種技術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深入的探索,在這其中,高效、準確等特點成為最有發展潛力的技術。

主要的跟蹤方法有:點跟蹤:這種方法將對象用點表示,常用的數學模型有卡爾曼濾波和粒子濾;核跟蹤:對象使用一個幾何區域表示,跟蹤常通過計算對象的運動進行。輪廓跟蹤:輪廓跟蹤為跟蹤對象提供了精確的形狀描述。這種方法可分為形狀匹配和輪廓進化。

3.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目前仍存在許多問題,但是智能化已成為視頻監控發展的必然趨勢,并且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近年來國家基礎設施的高速建設,也對監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隨著智能視頻分析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硬件成本的下降以及通信商的投資助力等,智能視頻監控系統將會更好的發展和普及。

參考文獻:

[1]范亞男,葛衛麗.智能視頻監控系統發展及應用[J].價值工程,2010(17).

[2]楊.智能視頻監控系統的設計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4).

第6篇

論文摘要:隴粉互聯網、計葬機技術的發展以及視繃處理技術的進步,利用寬帶網絡進行視預傳特和應用已逐漸成為視繃盆撞核城的發展方向。早在2002年,基于寬帶網絡的視須上控業務的研發工作已經開始,經過不斷的改進和完菩,目前基于第三代網絡視效直技技術的平安城市建設工作已經逐步得到了普及。本文時平安城市建設與網絡應用問超進行了探討。

1平安城市的網絡組成

    平安城市建設中一般采用目前最先進的數字化視頻技術,可以高清晰地對多路模擬視頻信號進行捕捉、轉換、存儲,并且能夠將所采集圖像不失幀地進行多畫面顯示。該系統具有數字方式記錄、多索引回放、圖像編輯、圖像并網等諸多特點。一般由以下三個主要部分組成。

1 .1前端設備

    前端設備完成模擬視頻的拍攝、探測器報警信號的產生、云臺防護罩等的控制、報警輸出、行動輸出等功能。前端設備主要包括攝像頭、電動變焦鏡頭、探測器、煙霧探測器、溫濕度傳感器、紅外燈、云臺、防護罩、解碼器、警燈、警笛、防盜照明燈、監聽器、報警控制主機等設備。

1.2數字化處理和錄像部分

    數字化處理和錄像部分是系統方案的現場核心,它完成模擬視頻監視信號的數字采集、mpeg4壓縮、監控數據記錄和檢索、硬盤錄像等功能。本著綜合性價比高且性能可靠性優先的原則,在系統中采用了各通道獨立板卡、各路監控信號單獨處理的方式,配備了高性能處理主機,冗余系統處理能力,便于升級。

1.3控制/通訊系統

    控制包括攝像機云臺、鏡頭控制、報警控制、報警通知、自動手動設防、防盜照明控制等功能,同樣用戶的工作只是在中央監控系統桌面點擊鼠標。因此,操作方便是數字監控系統的一個顯著特征。

2平安城市的系統功能要求

    平安城市系統應能實現不同設備及系統的互聯、互通、互控,實現視音頻及報警信息的采集、傳輸/轉換、顯示/存儲、控制;進行身份認證和權限管理,保證信息的安全;應能與報警系統聯動,并提供與其他業務系統的數據接口l31。主要包括:實時圖像點播、遠程控制、存儲和備份、歷史圖像的檢索和回放、與其它系統的接口、系統的人機交互、用戶與權限管理、網絡與設備管理、網絡信息安全管理、日志管理等多項內容。

    對于監控中心網絡帶寬規劃設計來說,主要應考慮前端設備接人監控中心、監控中心互聯、用戶終端接人監控中心和網絡帶寬的預留。同時,監控中心內部及監控中心間互聯的網絡性能指標應符合通信行業標準yd/t1171-2001中所規定的1級(交互式)或1級以上服務質量(qos)等級標準。具體到網絡指標上要求:網絡時延上限值為400ms;時延抖動上限值為soms;信息(包括媒體信息、控制信息及報警信息等)經由ip網絡傳輸時,端到端的信息延遲時間包括發送端信息采集、編碼、網絡傳輸、信息接收端解碼、顯示等過程所經歷的時間。前端設備與監控中心間端到端的信息延遲時間應不大于2s。前端設備與用戶終端間端到端的信息延遲時間應不大于4s。

    此外,應保證圖像信息的原始完整性,即在色彩還原性、圖像輪廓還原性(灰度級)、事件后繼性等方面均與現場場景保持最大相似性。系統的最終顯示圖像應達到4級(含4級)以上圖像質量等級,對于電磁環境特別惡劣的現場,圖像質量應不低于3級。高風險對象的圖像存儲、回放的圖像分辨率應與其相對應的風險等級劃分規定的要求相一致,保證目標圖像質量的有效性。經智能化處理的圖像,其質量不受上述等級劃分要求的限制,但對指定目標的處理,其處理前后的保留信息應保持一致。

3平安城市的系統組網及存儲方式

3.1組網方式

    建設平安城市網絡視頻監控系統時,當前比較常用的組網方式是集中式或分布式兩種系統。其中,集中式系統主要適合中小型網絡視頻監控,其主要特點為系統中設一個全網管理中心。全網管理中心負責全網業務的管理、業務統計、業務分析、數據備份、視頻分發、路由調度、計費等。分散式系統適合大型網絡視頻監控系統,其主要特點為系統中設一個全網數據管理中心和多個區域管理中心。全網數據管理中心只負責全網業務的管理、業務統計、業務分析、數據備份、路由調度等,它的數據獲取途徑是直接從區域管理中心獲取數據進行處理,從而節省了網絡帶寬,減小了系統瓶頸(包括網絡瓶頸和服務器瓶頸)。目前,分散式組網是平安城市組網的主流方式。建設大規模的網絡視頻監控系統時,可根據監控的區域范圍及業務需求實行分級結構,形成省級監控中心作為一級平臺,周邊地市為二級平臺的大型輻射狀網絡視頻監控系統。二級平臺可按實際需要擴展為:二級前端平臺、二級客戶端平臺、二級分發平臺、二級存儲平臺;二級平臺可安裝在一臺服務器上或多臺服務器上;二級平臺與主平臺之間以ip的方式進行通訊,業務大量增加后,可將存儲、分發及接人服務器下移到縣中心,形成三級平臺。

3 .2存儲方式  

das(diskattaehedstorage)

    存儲設備(raid系統、磁帶機和磁帶庫、光盤庫)可以直接連接到服務器。是一種傳統的,也是最常見連接方式,最容易理解和實施;由于das沒有獨立操作系統,且das系統之間沒有連接,數據只能采用分散管理。其最大的優點出了易于實施外.主要變現在das的前期投資比較少。

    nas(net, orkattaehedstorage)

    nas由于本身裝有獨立的os,為此可以通過網絡協議實現完全跨平臺的共享,也完全支持winnt, linux, unix等多做系統共享同一存儲分區。nas是一種可以實現集中數據管理的方式。主要缺點為僅能本地備份,無法進行服務器備份,安全性不高,且前期的投入比較大。

san(storageareanet, ork)  

san是一種完全獨立進行數據存儲的網絡,數據傳輸率非常快。最主要的缺點是操作系統僅能做到服務器端,無法進行san網絡的不直接訪問,但這也從另一方面增加了網絡的安全性。此外,san在數據庫環境、數據備份和恢復等多個方面比較das和nas系統都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在安全性、傳輸速率、存儲保護、資源共享以及數據恢復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優勢,為此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實際建設當中。

第7篇

【關鍵詞】視頻監控;地鐵施工;現場管理;盾構法

軌道交通建設的具有高成本、高風險、施工項目多、技術復雜等特點。我國目前多數城市地鐵建設處于初期階段,工程建設規模很大,面臨著專業人員匱乏、地質條件差、環境復雜、施工難度大等諸多困難,因此,在地鐵工程建設中有必要建立一套針對地鐵建設安全風險監控、管理信息系統,用信息化手段,更全面、更有效地提升軌道交通建設安全風險監控與管理的水平,達成項目管理目標[1]。如何做好現場施工管理,保證質量安全和進度成為大標段地鐵建設的關注焦點。

1、項目概況

廣州市軌道交通九號線某標段土建工程含兩站三區間,同時開工的工點有十來個。施工過程中存在以下管理難題:(1)項目規模大,風險高,監管難到位;(2)設備材料進出場頻繁,財產損失難避免。

鑒于此,該標運用視頻監控系統輔助進行施工現場管理。該系統包括視頻監控、門禁和語音對講三大塊,實現對現場主要作業面的全方位監控,所有視頻監控圖像自動存儲30天,對于重要工序的施工圖像,管理員可導出永久保存。兩車站各設置一個監控中心。通過網絡,該系統還可傳輸至地鐵公司總部和施工單位總部。

施工現場監控中心的系統構成如圖1-1所示:

圖1-1 視頻監控系統、門禁系統及語音對講系統架構圖

2、視頻監控系統應用

2.1 推行門禁系統,嚴把人員進場關

地鐵工地工序多,作業人員進退場頻繁,人員流動性大,保證在場作業人員安全教育率以及避免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一直是項目部面臨的難題。自項目部引進該套系統,實施實名制管理,進場人員只有經過進場教育才發放門禁卡,門禁卡包含姓名、身份證號、班組、平安卡號等信息,在工地人員出入口安裝了門禁閘機,只有持門禁卡的人員才能進入施工現場作業。

2.2 重點部位布設監控,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結合標段生產特點,在基坑開挖部位、吊裝井口、施工現場進出要道、盾構機臺車、管片拼裝等部位裝設監控,對現場生產及安全文明施工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安排一名專職安全員在監控中心值班,及時發現生產過程中的違規行為,及時告知現場管理人員糾正,保證了隱患整改的及時性。針對盾構法施工作業點距離遠、管控不到位等特性,在盾構臺車以及管片拼裝部位設置監控設備,極大地加強了項目部對隧道施工的管控能力,有效提高了應對現場突發狀況的能力。

2.3 影像資料為決策分析提供依據

視頻監控系統管理員可將重要的影像資料定期備份,為施工決策、解決施工難題提供參考依據。如本標段盾構施工地處花都區溶巖發育地段,在盾構施工過程中曾造成路面坍塌。為了嚴格控制施工參數,實施了解掘進情況,項目部在黑旋風出渣口設置監控,對盾構的出渣情況進行監控,并將監控畫面實時傳輸至中控室,盾構操作手通過監控錄像分析出渣情況,繼而判斷盾構施工過程中是否出現掏空、地質突變等現象,從而及時有效采取注漿、調整盾構參數等措施,保證盾構掘進的安全。

2.4 監控中心兼做應急臨時指揮部

監控中心設立在辦公區旁,在應急管理中,監控中心兼做臨時指揮部,調度等人員通過監控錄像、語音對講系統、對講機等設備,對事故應急處理進行統籌的指揮,及時有效傳達相關指令,有效的提高事故應急處理效率。在項目部進行的應急演練中,要對監控中心的功能進行檢驗。

2.5 進度質量實時掌控

工程技術部可通過該系統查看危險性較大的項目是否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施工工藝和施工程序的執行情況;可及時掌控施工現場的進度情況,當發現進度計劃發生重大偏差是,積極從人材機方面進行調整,及時糾偏,確保節點項目的按時完成。

2.6 關鍵材料設備實時監控

材料設備部可通過該系統隨時掌握施工現場的材料、物資供應與使用情況,掌握大型施工機械的安全使用和維修保養情況。項目部對炸藥、雷管等危險品的出入庫情況進行24小時監控,杜絕了危險品流向不明的情況發生[2]。

2.7 依托網絡共享人才庫,解決人才緊缺的問題

施工現場的監控畫面可通過互聯網技術實時傳輸到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總部監控中心,上級的人才為項目部服務,做到現場管理層層把關,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地鐵建設人才緊缺、經驗知識稀釋、專家資源匱乏和整體施工技術水平不足的問題。

3、視頻監控管理與傳統管理對比

施工現場的傳統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應用視頻監控系統解決了許多傳統管理的難題,實現了管理的高效性和全面性。

3.1 人的管理

傳統方式:管理者對勞動者的管理通常僅靠在現場巡視、溝通、監督等來實現,由于大標段的特殊性,作業點分散,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在路途上,因而盲區較多。同時,管理者自身素質和責任心的差異,導致最后的管理效果存在較大差異。

視頻監控管理:首先,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上級可將優秀的管理者集中到總部,借助該系統實現對所有項目部施工的全覆蓋,對施工現場的情況進行監督、指導。其次,項目部領導可借助本系統實現對現場管理者的監控和管理,提高他們的責任心和效率。再次,有效的加強了對勞務分包工人的管理,杜絕了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的現象。該系統對勞務隊伍有震懾作用,促進其提高業務水平,規范操作。門禁卡還可以實時統計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情況,通過統計分析,采取針對性措施,提高工效和工程質量。

3.2 物的管理

傳統管理:定期對設備材料進行盤點,存在滯后性,造成材料設備與施工進度不匹配,影響了進度或占有了大量的項目資金,二者均不利于項目的推進。為保證施工現場大量材料設備的安全,對半成品、成品進行保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并且對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

視頻監控管理:及時掌握施工現場材料、物資供應與到貨和使用情況,保證了材料、物資供應與施工進度匹配;本系統回溯功能使項目的治安保衛工作變得輕松,降低財產損失的風險和治安保衛的成本。

3.3 環境的管理

傳統管理:環境條件時好時壞,距離項目部較遠的工點的環境條件較差。

視頻監控管理:通過視頻的實時和全方位的監控,監督和指導現場的環境管理,使得整個項目部的環境管理標準一致,達到了效果,環境管理一直處于較高水準[3]。

結 論

該標成功應用視頻監控系統對地鐵施工現場進行管理,可為其他項目建設提供有意義的參考。推廣視頻監控系統,可滿足企業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幫助企業推進精細化、現代化管理進程。視頻監控系統在地鐵施工現場管理的應用,取得了以下成果:

(1)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項目部管理效率,質量安全進度更加可控。管理人員及時發現偏差及原因,制定針對性的管理措施,有的放矢,提高掌握現場情況的效率和準確性。

(2)落實崗位職責,明確責任。視頻監控系統的設置,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施工人員的責任心和操作的規范性。

(3)降低了施工風險。對重點環節和關鍵部位進行監控,可有效增加監控面,能及時制止安全隱患及違章行為發生。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基于視頻監控數據的統計分析,將進一步實現施工現場管理的精細化。

參考文獻:

[1]江樹生.地鐵施工遠程監控管理系統研究與開發[D].浙江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第8篇

關鍵詞:監控中心 安防監控報警系統 電視監控

中圖分類號:TP2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3)12-0145-01

隨著數字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數字化高新技術產品日益增加和完善。各行業為了提高和完善生產、管理水平和增加競爭性,都爭先采用完善的高新技術產品。數字化網絡視頻監控正逐步取代傳統的模擬視頻監控系統,以其特有的優勢在各個行業得到廣泛的應用。醫院的主要出入口、電梯間、公共區域等需要24小時實時監控,其他如:病房、監護室的患者24小時監護,手術室的手術觀摩學習,醫生的共同會診,都有網絡視頻監控的用武之地,但最直接的應用點還要數危重急救病房和手術室等場所。

1 概述

醫院安防監控指揮中心實施人防(民防)應急求援的指揮調度和戰時防空襲輔助指揮的場所,對其安裝安全防范系統的建設十分必要。一個完整的綜合安保系統由應多項子系統組成,并與其它系統存在相關聯系,其構成圖1如下。

1.1 系統功能分析

監控中心對醫院各樓層區域、重要出入口、通道的監控;院內重要通道、進出口、偽裝房的監控;醫院周邊圍墻的監控;地下物資庫的監控;醫院院圍墻防范非法翻越報警系統;監控中心集中對前端攝像機進行顯示、控制等;監控信號在監控中心辦公樓可視;通過網絡經授權的計算用戶可任意實現對圖像調用,執行日常的運作;電視監控系統與防盜報警系統可實現聯動功能;所有圖像的錄制采用數字化錄像模式,保存時間達一個月或以上;系統操作簡單,易上手,具備一定的超前性,在功能上應滿足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發展的要;主機預留容量和接口,便于今后擴容,并適應網絡的需要。

1.2 系統設計思路

該系統包括電視監控系統、周邊防范報警系統兩部分;電視監控系統:采用視頻集中管理控制,數字記錄與視頻矩陣控制相結合的解決方案實現前端監控點位圖像的保存和網絡傳輸。在監控中心設置電視幕墻,以實現對前端監控點位圖像顯示及監視。周邊防范報警系統:采用集中控制管理方式。在監控中心及分控中心,均可實現對所有的視頻信號進行監視、調看、錄像。

2 電視監控系統

2.1 簡述

在電視監控系統中,可以把被監視場所的圖像傳送到監控中心,使被監控場所的情況一目了然。它具有圖像直觀性、實時性、信息量大等特點。通過建立電視監控系統,可使醫院監控指揮中心管理人員了解各重要地區的狀況,實時獲得第一手圖像資訊,大大提高管理能力。同時,電視監控系統還可以不但與門禁管理系統、報警系統、應急廣播子系統等其他子系統聯動運行,使應用效果更加強大,電視監控系統的另一特點是它而且應當可以把監視場所的圖像和聲音全部或部分記錄下來,這樣就為日后對某些事件的處理提供了方便條件及重要依據。

2.2 系統構成及工作原理

監控系統可劃分為前端攝像、傳輸、控制、顯示與記錄設備以及網絡分控中心5部分。攝像機通過同軸視頻電纜將視頻圖像傳輸到控制監控中心。系統組成圖2如下。

系統前端設備將監視部位的視頻信號傳送到主控室,接入16路數字硬盤錄像機進行圖像存儲及網絡傳遞。后再通過數字硬盤錄像機的環通輸出,接入到矩陣主機,通輸出口,接入到電視墻上的監視器上顯示。

通過視頻矩陣主機,操作人員可發出指令,對云臺的上、下、左、右的動作進行控制及對鏡頭進行調焦變倍的操作,并可通過編程可歸類將不同區域的視頻信號輸出到分區監視器上進行輪循或定格切換監視。在監視器上同時可顯示對應畫面圖像的攝像機編號或字符標題,上述操作可一次編程后每日自動運行,也可通過工作站來啟動序列運行。

同時利用數字硬盤錄像機將視頻信號進行壓縮處理,可對圖像進行錄像、回放、處理等操作,使錄像效果達到最佳。

3 結語

綜上所述,數字化網絡監控是信息技術和電子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并且通過在醫院的安防工作中實現數字化網絡監控,能夠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且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使得整個醫院理為人性化、智能化和先進化,更為有效地保障了醫院人員的生命安全。所以,將數字化網絡監控應用到醫遼安防工作當中是大有裨益的[3]。

參考文獻

[1]楊進寶,無線醫療呼叫系統的設計,碩士學位論文[D].湖南師范大學,2009.7:55-56.

第9篇

關鍵詞 視覺監控 移動目標 跟蹤 人臉識別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隨著數字化、網絡化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安全防范意識的不斷提高,視頻監控系統已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傳統的視頻監控系統是通過工作人員對監控視頻的觀看和分析來發現其中的危險信息,這就導致了信息獲取的不及時,從而無法及時地發現危險以采取進一步的防范措施,導致財產或人身的安全遭受嚴重損失。此外,由于人的生理原因,會造成對監控視頻的監視疏漏,基于此,視覺監控不斷發展,視覺監控實現了由機器來對所獲得的視頻進行處理,從而可以代替人來發現視頻序列中的潛在的危險,不僅可以做到全天候地進行監視處理,還能避免因人為的因素造成的漏報誤報。

計算機視覺發展到今天,還沒有出現哪種萬能的檢測和跟蹤算法對所有的情況都適用。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對復雜的移動目標進行檢測和跟蹤都具有相當的難度。本文主要研究基于靜止背景的視頻序列的移動目標監控,主要包括視頻圖像的預處理,移動目標的檢測、分割、識別、跟蹤、人臉識別。

本文的視覺監控系統流程圖見圖1。首先獲取視頻序列并對其進行預處理,再進行目標區域的檢測和目標識別,這些是視覺監控的低級和中級處理部分,人臉識別和跟蹤顯示為視覺監控的高級部分。

圖1 視覺監控系統工作流程

1 視頻圖像預處理

在實際應用中,由于監控場景中光照、噪聲等方面的影響,使我們所獲得的圖像質量不高,這就需要通過圖像預處理技術來對視頻圖像進行相應的處理,達到抑制噪聲、改善圖像質量的目的。

1.1 灰度化

將采集到的彩色圖像序列進行灰度處理。

1.2 二值化

本文采用整體閾值法對視頻圖像進行二值化處理,以取得移動目標。

2 視頻監控算法

2.1 移動目標的檢測

移動檢測就是檢測物體的移動區域,它的目的是在輸入的若干圖像序列中搜索到移動目標的區域,并確定其位置和尺寸大小等信息。

常用的移動目標檢測法有背景減除法、幀間差分法、光流法,本文采用三幀差分法和邊緣檢測法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移動目標的檢測,主要過程是先用canny算子邊緣檢測法對視頻幀進行邊緣的提取,再把連續三幀的視頻幀兩兩相減并與規定的閾值進行比較,根據與閾值的大小關系,判斷其為固定背景或是移動前景,從而得到移動目標形狀,達到檢測的效果。邊緣檢測的目的是檢測并找出圖像中屋頂變化和階躍變化的像素點,把這些像素點連接起來就構成了物體的邊緣,即檢測出了物體的邊緣。

邊緣檢測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步驟:(1)圖像濾波;(2)圖形加強:增強圖像中灰度的對比度,突出領域變化顯著地點;(3)圖像檢測:用幅值閾值判據確定邊緣點;(4)圖像定位。

檢測出物體邊緣后再對其進行三幀差分算法的計算。

三幀差分法的基本原理是先選取視頻圖像序列中連續的三幀圖像并分別計算相鄰兩幀的差分圖像,然后將差分圖像通過選取適當的閾值進行二值化處理,得到二值化圖像,最后對每一個像素點得到的二值圖像進行邏輯與運算,獲取共同部分,從而獲得移動目標的輪廓信息。假設三幀圖像分別為()、()和(), 分別計算前二幀圖像和后二幀圖像的差值并二值化處理,得到二值化圖像為()和(),將()和()與給定的閾值進行比較,若和都大于給定的閾值T,則把中間幀()作為前景圖像,最終得到移動目標圖像。閾值T為人工選取值,在對不同的視頻進行處理時,要設定不同的T值。原理圖如圖2所示。

與傳統檢測算法相比,三幀差分法和邊緣檢測法結合的檢測效果更好,主要表現在不會出現傳統差分法出現的檢測目標的空洞問題,也避免了邊緣檢測法的邊緣不清晰問題;相鄰兩幀時間間隔一般較短,其對于場景光線變化敏感度不高,適應性強,魯棒性好,穩定性好,能適應場景的小幅度變化;背景不隨著時間累積,其更新速度較快,相對易于實現實時監控。

2.2 移動目標跟蹤

本文使用基于變換域的跟蹤方法和基于臉部特征的跟蹤方法來實現移動目標跟蹤。

2.3 人臉檢測

本文的人臉跟蹤部分主要用到了MATLA 2012B中的Computer Vision System Toolbox(計算機視覺工具箱)的vision.CascadeObjectDetector()函數,可以通過更改括號內的參數決定某種跟蹤。

圖2 三幀差分法的基本原理圖

3 仿真實驗與分析

本文在MATLA 2012B平臺上進行仿真實驗,對一段自己拍攝的視頻進行測試,處理速度為每秒15幀,用三幀差分法和邊緣檢測法相結合的方法來對移動目標的檢測,用基于變換域的跟蹤方法對人體進行跟蹤,用基于臉部特征的跟蹤方法進行人臉的提取和跟蹤。

仿真結果見圖3、圖4、圖5。

從仿真結果可以看出,三幀差分法和邊緣檢測法相結合的方法比只用三幀差分法或只用邊緣檢測法能更好的提取出移動目標,提取出來的運動目標輪廓更加清晰,內部的空洞比較少,且實用性強,不僅可以檢測移動人體還可以檢測任何移動物體。跟蹤算法能很好的跟蹤運動目標,并能準確地標出運動軌跡,識別精度較高。人臉識別跟蹤能準確地識別視頻中的人臉并進行跟蹤。

4 結論

本文的創新點在于針對傳統的視頻序列中移動目標檢測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種將三幀差分法與邊緣檢測法相結合的移動物體目標的檢測算法。該方法能適應復雜環境,有效克服光照對視頻中移動目標檢測的影響,檢測提取的移動目標輪廓與實際物體輪廓相符,且適用性強,不僅可以檢測跟蹤目標人體,還可以檢測任何移動物體。在人臉識別部分,能較準確地識別并提取出人臉。仿真結果表明該方法準確高效,適用范圍廣,能應用于銀行、高級辦公樓、超市、交通監控等方面,可以有效減少人力物力的投入,獲得比較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趙世.基于序列圖像的移動目標檢測和跟蹤算法研究[D].北方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2] 涂虬,許毅平,周曼麗.基于全局最小化活動輪廓的多目標檢測跟蹤[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0.27(2):219-220.

[3] 張娟,毛曉波,陳鐵軍.運動目標跟蹤算法煙具綜述[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9.26(12):4407-4410.

第10篇

關鍵詞:智能家居;Zigbee;3G網絡;安全監控

引言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及人們生活水品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滿足于傳統的家居生活方式,開始期望出現一種依托現代科技的全新的家居體驗,智能家居技術應運而生[1],無論在傳統家居還是智能家居中,安全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而一般的家居控制僅擁有家庭局域網絡,只能在家庭內部進行監控[2]。本文在此基礎之上研究并設計了一種基于Zigbee及3G網絡的智能家居監控系統,實現了對家居系統的遠程監控,并且能夠通過移動終端實時的了解家庭內的環境數據,提高家居生活的安全系數。

1系統架構

本文研究設計的智能家居監控系統采用Zigbee無線傳感網絡加3G網絡架構,家居內部的各種環境數據例如溫度,濕度等以及各家用電器的節點數據通過Zigbee無線傳感網絡傳送至嵌入式主控芯片,由嵌入式系統進行綜合分析處理,在此基礎之上,添加視頻監控系統,通過在大門,陽臺等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安裝攝像頭,進行視頻監控,進一步提高家居安全系數。視頻數據也一并送至嵌入式主控系統,進行壓縮、編碼等處理。為了方便人們在外出的時候可以實時的了解家庭情況,本文將嵌入式系統收集并處理之后的各家居數據通過3G網絡接入Internet,用戶可以通過聯網的手機、平板電腦等隨身攜帶的移動終端實時的了解家庭內部環境,實現對家居系統的遠程控制。系統框圖如圖1所示。

圖1 智能家居監控系統

2硬件設計

2.1 Zigbee無線局域網設計

Zigbee又被稱為紫峰技術,是基于IEEE802.15.4標準的低功耗局域網協議。一般這個協議規定的通信技術是一種傳輸距離較短且功耗較低的無線通信技術。其主要特點是低復雜度、低功耗、近距離、低成本、自組織、低數據傳輸速率。主要適合應用于各類自動控制和遠程控制系統,可以嵌入到各種設備中。簡而言之,ZigBee技術就是一種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離無線組網通訊技術。

本文采用的Zigbee技術為CC2530片上系統解決方案,CC2530是由德州儀器開發的一種典型的Zigbee技術解決方案,眾所周知,Zigbee無線網絡傳輸技術需要一系列的網絡節點作為支撐,本文采用的CC2530能夠建立起一個強大的網絡節點,但是所需要的成本相對于其他解決方案來說有很大優勢,同時CC2530具有一些不同的運行模式,切換不同的運行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統功耗,對整個系統工作的穩定性有著重要意義。

2.1.1Zigbee網絡拓撲

采用何種網絡拓撲結構將決定局域網內各節點之間消息的傳遞方式。常見的Zigbee網絡拓撲結構有三種:星型網絡拓撲、樹型網絡拓撲、網狀網絡拓撲。星型網絡拓撲選定一個中心節點作為協調器,其周圍的相鄰終端節點均只與中心節點相互通信,中心節點作為整個網絡的核心,需要分析處理所有的數據,必須連續不間斷供電。樹型網絡拓撲是利用路由器對星型網絡拓撲做的一些補充即底層的若干個終端節點連接至路由器,各路由器再連接至協調器。通信時各終端的數據首先匯集到路由器,再由路由器傳送至協調器。網狀拓撲即樹型拓撲中的路由節點可以與其附近的其他路由節點相互通信,信息傳輸方式更加復雜多變。三種網絡拓撲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三種網絡拓撲結構

通過對上述各拓撲結構的分析,結合本文設計需求可知本文更加適合采用星型網絡拓撲結構。

2.1.2無線傳感網絡終端節點設計

終端節點是整個智能家居系統最基礎的部分,由傳感器采集模塊和Zigbee精簡功能設備集成而成。終端節點接收到協調器節點發送來的數據采集命令之后,將傳感器采集到的家居環境數據經無線傳感網絡發送至協調器節點,再由具有全設備功能的協調器節點傳送至嵌入式系統。

常規的家居環境數據采集傳感器如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煤氣濃度檢測傳感器等都有成熟的電路,本文設計中只需將傳感器模塊與Zigbee模塊結合即可組成無線傳感器。無線傳感器結構如圖2所示。在本文的星型Zigbee網絡拓撲中,無線傳感器作為終端節點只需與協調器節點之間相互通信,接收協調器節點發送的命令,并將傳感器采集的數據傳送至協調器節點。無線傳感器結構如圖3所示。

圖3無線傳感器結構

2.2 監控視頻采集處理

在大門、陽臺、客廳等室內一些必要的地方安裝基于USB接口的數字攝像頭,將采集到的視頻數據通過USB接口直接送到嵌入式系統中進行壓縮及編碼處理。數字攝像頭可以直接將采集的模擬視頻信息轉化成數字信號。數字視頻信號與模擬視頻信號相比具有抗干擾能力強,頻譜效率高,圖像失真少等優點。目前市場上的攝像頭基本以數字攝像頭為主,購買及安裝使用非常方便。嵌入式主控系統在接收到攝像頭發送的數字信號并進行壓縮處理之后將視頻數據通過3G網絡發送至用戶的移動終端,方便用戶隨時通過視頻圖像了解家居內的安全狀況。

3監控系統功能實現

本文系統平臺采用ARM-Linux系統,其內核功能與Linux操作系統非常相似,并沒有本質區別,驅動程序需要實現的功能也一樣。只是在內核編譯時,需要移植到ARM上的Linux系統所采用的編譯器以及一些頭文件和部分庫文件會依賴于具體的ARM處理器結構。解決這一問題只需在Makefile文件中制定即可。

3.1視頻采集壓縮功能實現

本文視頻采集功能的實現依靠USB攝像頭,其正常工作需要在ARM-Linux中配置相關的驅動程序。Linux中關于視頻設備的驅動程序常用的是Video4Linux。它提供了一系列的接口函數供視頻設備編程時調用。

首先將驅動程序模塊編譯成.O目標文件,放在內核的/lib/modules/目錄下,使用depmod a命令將此模塊變成可加載模塊。在調用攝像頭功能時,使用insmod命令調用驅動程序中int init-module(void),設備驅動程序開始初始化,初始化結束,攝像頭便能正常工作。攝像頭被正常驅動之后,便是對視頻數據的采集工作。圖4為視頻采集工作流程圖。

圖4 視頻采集流程

完成對視頻的采集之后,為了便于視頻數據在3G網絡中傳輸,還需要對視頻數據進行壓縮,以適應3G無線網絡帶寬。H.264視頻壓縮標準是JVT(Joint Video Team 視頻聯合工作組)提出來的一種新的視頻壓縮標準,在圖像質量相同的前提下,H.264數據壓縮比與MPEG-2相比高出2-3倍,比MPEG-4相比高出1.5倍到2倍。因此,經過H.264標準壓縮后的視頻數據對網絡帶寬的要求更低,更適于帶寬非常緊張的無線網絡。

3.2 3G網絡傳輸功能實現

本文設計的3G網絡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將嵌入式主控系統收集并處理之后的監控視頻數據及各類家居安全數據以無線的方式接入互聯網,并發送至用戶的手機等移動終端。3G模塊接入方式采用WCDMA制式,選用能夠滿足監控視頻傳輸帶寬需求的華為E1750無線上網卡它支持上行最高速率HSUPA 5.76Mbps;支持下行最高速率HSDPA 7.2Mbps,數據傳輸非常快。

為使3G網卡在ARM-Linux下能夠正常工作,必須配置驅動信息。

首先在/driver/usb/serial/p12303.c

中加入3G無線網卡的ID信息:

{USB-DEVICE(HUAWEI_VENDORID),HUAWEI_PRODUCT_ID))

在/driver/usb/serial/p12303.h中加入:

#define HUAWEI_VENDOR_ID 0xl2dl

#define HUAWEI_PRODUCT_ID 0xl001

然后,將Linux內核重新編譯。

在內核/dev目錄下建立新的字符節點

Mknod/dev/ttyUSB0 c 188 0

Mknod/dev/ttyUSB1 c 188 1

Mknod/dev/ttyUSB2 c 1 88 2

接下來交叉編譯3G虛線網卡驅動的移植工具usb-modeswich,它是一種轉換USB設備工作模式的工具。usb-modeswich.setup文件中加入以下程序:

#Huawei E1750

#Contributor:Anders Blomdell,Ahmed Soliman

DefaultVendor=0x12dl

DefaultProduct=0x1446

TargetVendor=0xl2dl

TargetProduct=0x1001

#only for reference and0.x versions

MessageEndpoint=0x0l

MessageContent=”5553424312345678000000000000001106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HuaweiMode=0

運./usb_modeswitch即可切換3G網卡的工作模式,進行3G撥號上網。

實驗室條件下,在基于Linux操作系統的嵌入式平臺基礎之上連接USB攝像頭,網絡環境為實驗室的WCDMA3G網絡,終端為一個普通的安卓系統智能手機。測試了包括燈光控制、溫濕度采集等10個節點,最遠距離協調器13米,結果表明,在Zigbee無線傳感網絡內系統能夠穩定運行,沒有出現掉線的情況,能夠有效的采集并傳輸測試的數據。3G通信網中也能夠高效的傳輸視頻等信息數據。圖5為實驗室條件下手機終端接收到的監控畫面。

圖5 移動終端監控畫面

4 總結

本文研究設計了一個基于Zigbee及3G無線網絡的智能家居監控系統,實現了Zigbee網絡采集的各種室內安全數據和攝像頭采集的視頻監控畫面一并通過3G無線網絡傳輸至用戶移動終端。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家居安全監控平臺。3G網絡的應用也契合了當下高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具有很高的實際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肖海濤. 基于ZigBee技術的智能家居系統設計[D],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8.

[2] 宋冬,廖結,陳星,江灝. 基于Zigbee和GPRS的智能家居系統設計 [J].計算機工程,2012,33:243-246.

[3] 李戰明,李泉,殷培峰. 基于ZigBee的環境監測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設計 [J].電子測量技術,2010,33(6):118~122.

[4] 丁誠誠. 基于ZigBee的人體傳感網的設計與實現[D],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10.

[5] Halit Eren, Emran Fadizl. Technical challenges for Wireless Instrument Networks―A Case Study with Zigbee[C]. IEEE Sensors Applications Symposium San Diego, California USA, 2007 IEEE.

[6] 周毅.基于Android系統的視頻監控客戶端軟件的設計與實現[D].浙江工業大學,2012

[7] 南忠良,孫國新.基于ZigBee技術的智能家居系統設計[J]電子設計工程,2010,18(7):117-119.

第11篇

    論文摘要:廣播對人們的精神生活質量提高十分重要,而廣播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監控系統的好壞,因為監控系統的各種必要設備決定著廣播的質量,尤其重要的是監控中心,建好一個監控系統重要的是其核心部位——監控中心。目前大型監控系統的監控中心面臨著一些常見的技術問題,本文就如何建好一個大型監控系統,對在廣播發射機的控制,附屬設備的控制,室內工作環境的控制(中央空調、室內循環通風),消防報警,節目傳輸控制和安全保衛監控等方面進行技術方案探討,以求提出解決相關常見技術問題的使用方法及方案,同時監控中心的未來發展方向進行自我現有知識水平上的展望,希望本人的論述能對解決一些相關監控中心技術問題起到切實的作用。 

廣播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監控系統的好壞,因為監控系統的各種必要設備決定著廣播的質量,尤其重要的是監控中心,建好一個監控系統重要的是其核心部位——監控中心。目前大型監控系統的監控中心面臨著一些常見的技術問題,本文就如何建好一個大型監控系統,對在廣播發射機的控制,附屬設備的控制,室內工作環境的控制(中央空調、室內循環通風),消防報警,節目傳輸控制和安全保衛監控等方面進行技術方案探討,以求提出解決相關常見技術問題的使用方法及方案,同時監控中心的未來發展方向進行自我現有知識水平上的展望,希望本人的論述能對解決一些相關監控中心技術問題起到切實的作用。 

1、對廣播發射機的控制技術問題及其解決方案 

1.1 廣播發射機控制常見問題 

廣播發射機常見問題主要是廣播發射站在檢測工作中發現的問題。主要有頻率受干擾,干擾排查,廣播發射站臺資料信息庫冗雜,發射功率超標,殘波輻射不合格,調制頻偏嚴重超標,任意變更臺址,增設同播發射點較為普遍等問題。 

1.2 廣播發射機的控制常見問題解決方案 

1.2.1 以廣播發射機標準為理論基礎,做好解決問題的基礎工作 

調頻廣播的行業標準規范中,gy/t169-2001《米波調頻廣波發射機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和gb/t4311-2000《米波調頻廣播技術規范》是現行的兩個有效的基本標準。深入學習規范為解決問題打好理論基礎,而且使用最多的是立體聲的調頻廣播發射機。 

1.2.2 聯系生產廠家了解產品生產工藝 

為了能正確并更加全面地檢測調頻廣播發射機的性能,只是掌握一般的檢測方法還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不同的廣播發射機的生產工藝和制造技巧不同,因此,必須深入了解廣播發射機的構造,生產工藝流程等才能在進行檢測時得到正確的檢測結果,為解決廣播發射機故障提供可靠的依據。 

1.2.3 常見問題的解決建議 

(1)高頻無線電波的傳播在一個區域內能否有良好的覆蓋,要根據其視距傳播規律,選擇合適的發射點是關鍵,相反,盲目的加大發射功率,以及在應用系統中攀比發射功率,都是錯誤的做法。 

(2)過大的施加音頻調制信號幅度以及發射機基準狀態的過度調整,都會導致過大的調制頻偏,其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主頻的有效輻射功率電平被犧牲了,其次,這將使得互調產物增加,接收語音質量下降以及主頻輻射電平降低和鄰道被侵占干擾,更嚴重的結果就是它將直接影響發射機工作壽命。 

(3)重要的專用通信網絡往往會被超標的上邊帶殘波輻射所影響。與三、四、五倍頻的諧波輻射相比較起來,一倍頻信號更能引起多個常規無線通信頻道的干擾原因就是由于一倍頻的信號帶寬度較大。 

(4)把廣播電視行業的無線電發射機納入須申領核準代碼的過程中。 

2、對監控中心設備的控制 

控制中心是整個監控系統的核心,系統的各項功能,如:室內工作環境的控制(中央空調、室內循環通風)、消防報警 、節目傳輸控制 、安全保衛監控等各項功能,它們的實現均是依靠監控中心的各種設備實現控制的。控制中心的設備接收各個終端傳輸設備傳送的音頻,數據,視頻,溫度,感光和報警等各種信號,再對其接收的信號進行各種操作,處理和整合,然后以各種系統信號的形式發出命令,操縱者整個監控系統的各種功能。 

2.1 節目傳輸的控制 

節目傳輸的控制可以通過畫面處理器以及視頻和音頻切換器來實現。 

畫面處理器目前使用的最多的是四畫面分割器,當然目前市場上還有多畫面處理器。通過四畫面處理器可以把四個畫面經過壓縮組合,然后在同一個畫面上顯示,節省了視頻設備的同時更能直觀的反應實時圖像,同時支持放大回放現場記錄以及記錄效果都得到了極大地提高。 

多畫面處理器 是一種更高級的視頻圖像處理設備,它能在更短的時間間隔內對現場實況進行監督和畫面記錄,更能體現監控現場的真實性。除了在畫面處理方面的功能外,它還具有單畫面顯示、畫中畫顯示、多畫面任意組合分割顯示、圖像數碼變焦放大、視頻信號丟失檢測、時間發生、圖像通道名稱標題編輯和報警處理功能。 

視頻和音頻切換器主要指攝像機接駁錄像機或監視器等設備。目前許多場合都使用的是監視器設備在終端進行現場資料采集工作。 

通過以上這些終端數據影像聲音采集設備把監控區域內的現場資料傳輸給系統監控中心,經過系統監控中心判斷,對數據存儲以及相應命令,來實現監控。其中數據影像和聲音的傳輸大多是通過網絡無線電技術和光纖技術來實現的。 

目前這個系統分支的問題很少,一般只要安裝了相關的影音圖像聲控采集監控器,除了人為地惡意破壞,都不會出現問題,當然,如果有美國大片里的高級犯罪,問題就不可避免了,畢竟機器裝置是人為設置的,存在自身缺陷是必然的。 

2.2 室內工作環境的控制 

室內工作環境主要是指室內的采暖和通風環境,目前控制中心的工作環境控制主要通過暖通系統控制,暖通系統主要有中央空調系統控制,通過中央空調的終端溫度控制采集器可以時刻掌握監控區域各個工作環境內的溫度,從而由終端將溫度和通風信息反饋給監控中心,監控中心根據反饋信息發出命令,升高或降低工作環境的溫度,提高或降低風速。 

室內工作環境的控制一般情況下也很少出現問題,除了火災情況下溫度失控外,室內工作環境都有控制中心電腦的自動程序控制室內環境的暖通。 

    2.3 消防報警控制 

消防報警控制通過報警處理器來控制,報警處理器采集終端報警信號,然后傳輸到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的電腦控制系統中心發出報警信號,通知人們有緊急情況,讓人們注意安全,抓緊時間撤離安全現場。 

報警處理器按照處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總線式和多線式。總線式報警處理器是終端探頭的信號由一根雙線傳輸到控制中心,特點是費用低但是結構復雜,目前仍大量應用。多線式是指各個終端探頭互不干擾的將信號傳輸到控制中心,特點是信號互不干擾傳輸自由速度快,但是費用高。 

報警處理器收集所有的前端報警信號,同時把發生報警通道的信號處理,并輸出多個開關量控制燈光,錄像機等設備的自動啟動,同時輸出報警通道編碼并傳送至控制中心的主控器。 

常見問題是系統的線路易老化,傳輸的信號有干擾現象。解決辦法就是定期進行相關報警裝置性能測試,以防患于未然。同時還可以訓練人員在危急情況下的自救能力。 

2.4 安全保衛監控 

安全保衛監控系統通常是多媒體監控系統,對監控區的全貌可以通過電子圖進行全面的掌握,但是它對不同的系統使用人員授予不同的使用權限,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防止系統被非法使用,對系統造成破壞。 

其特點是可以不受人為控制的為監控區域提供突發事件和災害防御,這是通過特定的電腦控制程序來完成的。它還具有靈活的計算機模塊設計能力,以及信息化網絡化的操作平臺,為安全保衛監控提供網絡信息化奠定基礎。 

其存在的問題就是信息接口處理難度大,操作人員的計算機應用技術要求高,責任感要強,而且應對突發事件和災害的心里素質要好,所以安全保衛監控系統的工作人員要精挑細選,經過層層嚴格考核才能上崗工作。 

3、對未來監控中心的展望 

在全文的論述中重點注重的是監控中心的各個分支的功能及工作的描述,對其常見問題的提出及給出相應的解決辦法,總的看來,其中所有的控制都通過主計算機控制程序、服務器和光纜及各種采集終端信息匯集器來實現自動化管控的,最終通過人機界面實現交互控制來實現監控的目的。 

目前監控中心監控系統的設計主要面臨著解決計算機程序編程安全化,反饋信號發射兼容和系統穩定控制的問題。在未來的監控中心發展方向主要是面向計算機信息技術,面向網絡化發展。通過計算機編程把各個監控系統之間的通信有條理的細分統籌管理控制,通過網絡實現遠程監控。在二十一世紀這個信息化的時代,網絡和計算機技術將深入到生活的各個領域,所以未來的監控中心就像今天的計算機芯片cpu一樣處在監控系統的中心,指揮著各個分支監控系統,為人民的精神生活提供優質服務,同時幫助人們了解時事政治等,讓人民眼界開闊。 

參考文獻: 

[1]劉宏英,張宜,王改紅 等.城市視頻監控系統建設技術方案之一--城市視頻監控系統整體構成篇[j].ib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06,(9). 

[2]蔡江宇,林宏基.基于遠程視頻監控系統的監控中心的設計與實現[j].福建電腦,2007年01期. 

第12篇

論文關鍵詞:物聯網,大學管理,應用研究

 

一、物聯網的概念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是新興的IT技術,它是指通過把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嵌入和裝備到公路、建筑、電網、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各樣的物體中,再結合現有的互聯網,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的一種IT技術。

在這個經過整合的物聯網當中,通過互聯網實現物品的自動識別和信息的互聯與共享,另外中心計算機群也能對整合網絡內的人員、機器、設備和基礎設施進行實時的管理和控制。通過這樣一種技術手段,人類就能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達到“智慧”狀態,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大學管理,改善人與自然間的關系。

二、基于大學校園管理的物聯網關鍵技術

1. 感知技術

物聯網多通過RFID技術、傳感器來達到感知的目的。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中文名為射頻識別技術,它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通過射頻信號自動、快捷、方便地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從而實現對各類物體在不同狀態(移動、靜止、惡劣環境)下的自動識別和管理。

傳感器是能感受規定的被測量,并能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可用輸出信號的器件或裝置,多為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組成,用來感知信息采集點的環境參數。

2. 傳感器網絡

傳感器網絡是一個分布式智能化網絡系統。它在每個節點配備了傳感器、無線電收發器、微控制器和能源裝置等部件,再通過這些部件的協作,就可以監控不同位置的物理、環境狀況論文參考文獻格式。

3. 無線網絡

無線網絡指的是使用無線電技術進行傳輸的計算機網絡,它是有線網絡的延伸,和有線網絡功能相似,只是傳輸技術不同而已。它的優勢是在沒有有線網絡的地方,或是移動的環境下,也能同樣地連接上網絡。

4. 數據融合技術

數據融合技術是利用計算機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將來自多個傳感器的觀測數據進行采集、過濾、自動分析、綜合處理,進而得出相應的估計、決策等信息,以便輔助人們進行管理、決策工作。

三、物聯網在大學校園管理中應用的前提條件

大學作為年輕人密集的地方,同時也是高級知識分子集結地,在大學校園管理中運用物聯網技術,能迅速被人們接受和運用。且目前很多高校都擁有多年的校園網絡建設,已擁有校園網及校園無線網絡。這些都為物聯網在高校管理中的運用提供了前提條件。

四、物聯網技術在大學校園管理中的應用

1. 應用于圖書館檔案室管理

利用物聯網構建新型的高校圖書館、檔案室管理平臺大學管理,可以創新很多管理辦法。

圖書館、檔案室工作人員將RFID標簽貼在圖書、檔案中,通過標簽中的芯片和天線,再利用物聯網構建出RFID的無線射頻智能系統,這樣就能讓圖書、檔案擁有了GPS的定位功能。圖書、檔案在移動過程中,一旦經過館室中的各個檢查點,就立刻并跟蹤并記錄下來,并在服務器中儲存相關信息。這樣子,師生們在電腦上輸入書名、檔案的師生姓名,就能實時地掌握圖書、檔案當前的具置,再使用便攜式的掃描設備、手持機等工具進行跟蹤,就能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書籍、檔案。物聯網技術的引入,使得以前單純依靠號碼、人工查找的辦法得到了智能化的改革。

依據物聯網技術,還可以設計出圖書自助借還設備,師生們在借還圖書時,可以來到自助借還設備前邊,讓設備自動讀取借書證和圖書,由于使用RFID技術,設備可以在幾十厘米到幾米距離內讀取圖書,還可以一次讀取多本圖書,這樣子就提高了圖書借還速度,比之前使用條形碼,由圖書館工作人員現場一本一本地辦理借還手續高效得多。同時大學管理,設備還可以提供24小時借還圖書服務,為高校師生提供更為方便的服務。

在高校圖書館、檔案室中引入物聯網技術,將能為這些地方的管理提供靈活高效、減少人力的智能化方案。

2. 應用于校園安防管理

在物聯網安防管理平臺中,通過射頻識別、圖像識別、GPS、無線傳導網絡、遙感等技術,并結合日常的視頻監控系統,全面感知校園的環境、人和物的變化,而計算機系統將這些感知信息進行匯總、處理,適時地進行提示或報警。通過物聯網技術,我們就可以全方位地提升校園的安防自動化程度,實現智能化的識別和管理,提高效率,節省人力,從而更好地進行安防管理論文參考文獻格式。

當有物體闖上校園的圍墻或其他敏感區域時,系統通過在這些區域的紅外激光、次聲壓傳感檢測器、感應光纖等傳感終端,判別闖入物體的大小和具置,并通過傳感網絡調轉相應的攝像頭監控該區域,同時依靠圖像識別技術跟蹤闖入物體,相應的提醒信息也立即發送到中心和高校保衛人員的手持設備中。在得到提醒后,保衛人員就能立即調取該攝像頭的畫面。經過觀察后,當確實需要派保衛人員趕到現場時,物聯網安防管理平臺還可以利用地磁傳感器、校道旁安置的無線傳感節點、無線傳感網,以及保衛人員身上的手持終端大學管理,實時把握保衛人員在校園內的定位,以此中心就能方便地調度最近位置的人員前去現場。

物聯網技術的引入帶來了安防方法的改變,與先前的視頻監控系統安防方法不一樣了,物聯網技術的安防管理不再要求保衛人員一直守著監控屏幕觀看。由于傳感網絡擁有圖像識別智能技術,能夠在邊界內出現異動時,及時感知信息,自動跟蹤拍攝和錄制畫面,并向中心和人員發送提醒信息。保安人員可以只在收到信息后才調取、查看相應攝像頭的畫面。這將使得高校的安防管理輕松不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磴口县| 拉萨市| 股票| 罗定市| 永吉县| 双牌县| 威宁| 邢台市| 印江| 延寿县| 博野县| 高密市| 长乐市| 太康县| 宁都县| 渑池县| 合江县| 蕲春县| 隆昌县| 社旗县| 全南县| 峨边| 裕民县| 南投市| 陇西县| 平利县| 白银市| 那曲县| 石城县| 万载县| 图们市| 克东县| 海南省| 三门县| 博客| 宜阳县| 和平区| 夏河县| 胶南市| 澎湖县| 华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