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08 11:46:4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英語自我介紹短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初中英語 教教材 用教材教 創新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0-0119-01
在新課改推進的今天,以創建高效課堂為主題的新形勢下,如何用好教材、處理好教教材與用教材教更得引起教師們的關注。筆者和多數教師一樣,也一度對“用教材教”產生質疑和懷疑,“照本宣科”容易抓住重點和難點,哪位教師不是沿襲的教教材,似乎教教材能“手到擒來”。可是新課改的旋律下,創新教學成為課堂教學模式的終極目標,但大家也都津津樂道的是教學方法的創新、學習方式的轉變,俗一點說就是怎樣將一節課上出與眾不同的味道,上出更多的精彩,讓人感覺耳目一新,而很少從“用教材教”的高度探討創新課堂的走勢和趨勢。一節英語公開課令我感覺耳目一新、茅塞頓開,對這位教師的精彩感悟頗深,現整理成為,與大家共同商榷。
1 Free talk令聽課者為之一振
執教老師執教內容是七年級上Unit1 Reading,顯然這節課是開學初的第二節英語課,可是七年級學生所上的第二節英語課,對于剛剛組建的班集體,剛剛步入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這節課的確能顯示出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突顯自己的教學個性。尤其是開始上課時,師生問好后,大屏幕上出現的Free talk令我們在坐的教師為之一振,同時我也捏了一把汗,剛學英語啊,學生能Free talk?
在懷疑和擔心之時,Free talk的主題This is me赫然于大屏幕上,教師的寥寥數語“We are new here.Let’s greet to each other”于是,教師一片沸騰,同學們走下了座位Hi,I am...what’s your name?Nice to meet you.Me too...等簡單交際用語在學生們的口中演變成認識新同學的專用語,并且各自介紹完還有個熱烈的擁抱。尤其是一位女同學的精彩表現讓在座的教師和學生們豎起了大拇指:只見她落落大方,Good morning,I am Wangfang,I am 12 years old.I am tall,but slim.I like reading.I like English,too...這位同學的課前小演講也把課堂推進了下一個環節――新授。
2 基于教材,超越教材
一線教師都清楚,這節課是以介紹自己和介紹朋友為主的閱讀材料,讓學生了解和學習如何介紹自己和介紹朋友,文中涉及到Millie和Simon是自我介紹,Sandy和Daniel是他人介紹,是獨立的四篇小短文。毋容置疑,多數教師會一段段教學,教學的方式也多是合上課本、提出問題What is the name?How old is he/she?What does he/she like?等問題,讓學生聽錄音,再打開課本,讀短文,找到問題的答案,然后教師問,大家異口同聲回答等是教學的常態。
而這位教師提出的問題也帶有一定難度,在學生讀之初,呈現一張表格,包括name、age、looking/appearance、where、hobby等,讓學生在閱讀四篇短文的基礎上完成這張表格。環視聽課教師,無一不皺起了眉頭,顯然是這個做法有悖于常規,常規教學是這四篇短文是各個擊破法,如以寫Millie的一段為例,通常是教師自我介紹,I am...I am...years old.My hair is short/long.I am slim/tall/short/strong.I am from…再鼓勵學生自我介紹,再提出How old is Millie?等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捕捉到問題的答案。再讓學生背誦等“五部曲”。也就是聽課教師的皺眉,是我進一步深思,執教老師一定有“絕活”,看他怎么表現他的絕活吧!
3 基于目標、超越目標,基于Reading,直擊Task
在聽課教師搖頭之際,執教老師的引導“這四篇小短文相同相似又好像各有迥異,你能看出來這四篇小短文都是介紹人的,各是從哪些方面介紹的?要讓你寫寫你自己,介紹介紹你朋友或老師,談談你的家人,讓大家彼此了解,你會從哪些方面寫、寫什么、怎么寫,現在是你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寫你想寫的人,說你想說的話,老師期待你的精彩,你的大作中的人物一定比課文上的人物形象介紹得更豐滿、更具體。”(當然是用英語說的,同時也給與適當的翻譯)。
這個任務顯然基于教材、高過教材,基于學習目標,有超越了學習目標。本節課是reading教學的第一課時,一般是以閱讀為主。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進一步認識陽光中學的幾位學生,學會如何介紹自己和他人等,常規上講學的重點放在四會單詞grade、student、reading、classmate;詞組be good at、after school;句子Iam 12 years old.This is Sandy.He is from Nanjing.He is good at Maths等的理解和背誦上。而這位教師將單詞、短語、句子融于reading中,走出單詞、詞組、句子、課文、練習的塊塊教學,把Reading、把四篇短文一起整體教學,從宏觀上讓學生把握“文理”,也就是寫文章的方法,從起始就開始注重書面表達的訓練,并能在教學中以讀促寫、以寫帶讀,這顯然在初一就行如此嘗試實則難能可貴,能邁出這一步實則需要勇氣,畢竟初一學生對英語寫作全然不知,就因為這個“空白”,從開始嚴要求、勤訓練,學生的書面表達定會綻放光彩,使寫作成為一種習慣。
新課改為每一位教師提供了展現自我、勇于改革和創新的平臺,構建有效課堂、精彩課堂可謂“神仙過海,各顯神通”,但無論怎么改革,課堂模式怎么創新,學生的雙基、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是課堂教學不變的主題、永恒的課題。總之,課堂要創新、學生的能力有待提高、素質教育要貫徹,這一切擺在我們教師們的面前,我們對新課改何去何從,改變“教教材”的陋習,實現“用教材教”的飛躍,把學生的發展觀作為唯一的導航,我們的課堂教學定會起航,抵達高效課堂的彼岸。
參考文獻:
一、培養學生聽的習慣
從牙牙學語的嬰兒身上我們可以認識到,他們先是從聽開始學習語言的。先聽再模仿。可見,學習語言聽是關鍵,聽是接收和理解口頭信息的關鍵。
二、培養學生朗讀的習慣
語言是有聲的藝術,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對于英語的學習也是如此。讀也就是朗讀。朗讀時首先要讀準單詞,理解大意。要培養學生朗讀的習慣就是要讓學生發出聲音地讀,大聲地讀,帶有情感地讀,全神貫注,眼耳口腦并用,邊理解邊記憶地讀。
三、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
新課程標準對高中畢業生有關“閱讀”技能的要求是:能理解閱讀材料中的觀點和態度;能意識到不同文體的特征;能通過分析句子結構理解難句和長句;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欣賞淺顯的文學作品。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30萬詞以上,讓學生從高一起就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正確的閱讀方法,讓他們在三年后能從容地面對高考,同時為他們將來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培養學生說的習慣
教師應該盡量提供給學生說英語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地說英語,課堂上教師應該多設計一些說的環節。從簡單的開始,再逐步到較長的。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做值日生報告,課前自我介紹、表演小品、看圖編故事等。教師應組織學生充分練習,讓每個同學都有機會鍛煉。這樣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既能完成教學任務,又能讓學生養成說的習慣,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五、培養學生寫的習慣
在寫作教學中,必須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抄寫字母、單詞到寫短語、句子,寫連貫性的語段,進一步發展到寫短文、應用文、書面表達。教師在讓學生逐步養成寫的習慣的同時,要加強寫作練習后的及時批改,肯定學生的成功之處,并當眾宣讀寫得好的作文,以鼓勵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熱情。
六、培養學生自學的習慣
英語自學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方法之一。英語的課前預習也是培養自學的有效途徑。如果預習做得好,讀準生詞,了解生詞詞性,了解句型,掌握短文中的重點詞匯和課文概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只要把自學內容和老師的講解示范進行比較,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讓學生自覺、積極、主動地吸取英語知識。
作文一:自我介紹我姓李名汶,長著淡眉小眼,大大的耳朵,一頭寸發,活像一只小刺猬。我一笑起來,眼睛就瞇成了一條縫,像月牙一樣可愛極了!
我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標準體形。我全身是寶,身穿耐克,腳踏喬丹,連褲子都是名牌的。我走起路來風風火火,瀟灑極了!
我天性豪放,不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計較。記得一次,有人不小心把我撞倒了,頭被撞破了,雖然很疼,但我也沒生氣。俗話說了:“宰相肚里能撐船。”我就做回宰相,原諒了他。我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課下主動幫助同學,別人都說我是個樂于助人的好學生,我聽了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
我愛好廣泛,如:踢足球、打籃球、學英語等等。我能歌善舞,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我最喜歡書法了,每天下午,我都堅持去練書法,每次練書法都專心致志,達到了忘我的境界,連蚊子叮我也不覺得癢。每次當我一下樓,就有許多家長夸我“汶汶這孩子學習好,書法棒,還懂事,真是個好孩子”。聽了這些話,我心里美滋滋的,爸爸媽媽的臉上也掛滿了燦爛的笑容。
這就是我,百分之百鮮活的我,新鮮的我,充滿活力的我!
作文二:自我介紹大家好!我叫李世隆,今年10歲了。
小的時候,別人說我像個男孩子,沒錯,我的確沒點兒女孩子的樣兒。我像猴兒一樣,以開心起來,像瘋了似的,一個勁兒地跳。爸爸說習慣成自然,別再跳了!可是我哪兒會聽呢?
我的愛好是數學和英語。數學老師和英語老師非常喜歡我,特別是英語老師,對我,總擺出那張慈祥的臉孔,數學老師也一樣,每次都以娃娃臉來面對我,而我的數學和英語成績總是很好的。當然,語文也一樣。
我喜歡西瓜和芒果,他們的味道非常好,你也不妨去試試!
我喜歡跑步,他對我的身體有著很大的好處。我有一個遠大的理想,那就是我要當一名偉大的企業家,所以我還喜歡天藍色和銀白色,它代表著我要飛向天空。
我是個好勝心非常強的人。考試時,別人比我考得好,我不服氣,平時更加努力,結果取得了更好的成績,因為我知道,只有海勝心腔的孩子,才會取得成功!
我的優點是勇敢,我勇敢地去參加所有的競賽,而且已參加,就必須給捧個證書回來,否則,我是不會甘心的。我的缺點是不愛舉手回答問題,我也常對自己說,難道我的手就如千斤這么重么?怕什么?明天我就舉手!可是到了第二天,我又像老鼠那樣,縮到地洞去了,不是我會改正它的。
作文三:自我介紹我——一個活潑開朗的帥氣小男孩。一張圓似皮球的臉蛋,一雙真摯的大眼睛,流露出我平時的一些淘氣,身穿運動裝是我的最愛。但美中不足的就是個子矮了點。
我是一個非常外向的人,雖然平時淘氣了點,但非常有正義感。有一次,我在馬路邊看見一個乞討的人向一位時髦的千金大小姐乞討,卻被那位小姐訓斥了一番。我看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沖了上去,憤怒地對她說:“老奶奶本來就是窮人,問你要錢,你可以找一個理由來拒絕,為什么要這樣對老奶奶呢?是,你是有錢,外表的確漂亮,但你的內心卻是無比的丑陋。”這時,旁人都圍了上來,大姐姐趕緊捂著臉匆匆的走了。我趕緊把媽媽給我的零花錢給了老奶奶。在周圍人的贊許聲中我悄悄地離開了。
我的愛好廣泛,像長跑,跳高,跳遠,踢球這些課外活動我都愛。但周末騎滑板車是我的最愛,它能給我帶來無窮樂趣。每次周末寫完作業,我就會拉著媽媽奔向游樂場去玩一玩,至少得玩兩個小時。最厲害的一次,我兩周就磨透了兩雙鞋。
讀到這里,大家一定會認為我很調皮,搗蛋。不過,正因為有了平時的瘋玩,在學習時我得更加努力,從而保證我的學習成績直線上升。這學期,我還當了班里的學習班長,老師這么器重我,我一定會加倍努力的。
作文四:自我介紹我呀!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小女孩,平時在家里好吃懶做,受媽媽的訓話是一定的了。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愛交朋友,只要是認識我的人,都很喜歡我。
至于我的樣子嘛!?算是一般咯:忽閃忽閃的大眼睛,還有大鼻子,小嘴巴可愛說話了!烏黑的長發被扎成一條“活潑”的馬尾辮。
從小到大,我所闖下的禍數也數不清。例如,一次,我去表妹家玩。玩游戲玩厭了,就去騎自行車。把自行車推出門口后,我搶先一步坐了上去,“嘿!這是什么?”我好奇的拉了一下自行車的那個鏈條。“不要!”她還沒有說完,鏈條已經被我拉松了。“哎呀!老天呀!”表妹慘叫,“我的表姐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對不起哦!”我吐了吐舌頭,說。“算了,你進去看電視吧。這里由我來處理好了。”表妹還真是大方呀!我懷著一種不好意思的心情進去了。
還有一次,我借了同學的一張歌唱碟。在回家的路途中,因為我拿不好袋子而把影碟摔在地上了,我忙拆開看一看,幸好,只是盒子分開了,要不,這回我可慘咯。
說到我的成績啦!?兩個字:一般。其實應該算是不錯咯,但是每次拿到高分時,心里的驕傲總是抑制不了,所以輪到下一次的考試,分數會大打折扣了。我直到現在還在想:到底有什么辦法可以使我拿到好成績時,不驕傲自滿呢?
你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呀?
這就是我,你愿意和我交個朋友嗎?
作文五:自我介紹我在班上算不上尖子生。但要是比體育項目的,那我可就是名列前茅了。(對不起,說得有些驕傲了).我也是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人,只要朋友有難,我第一個沖過去幫助他,所以,我的知己才越來越多。可能也正是這樣,我忙幫多了,頭腦昏了,幫的倒忙也越來越多。
記得那一次,由于語文考試成績是爛上加爛,最多也只是90分。老師大發雷霆,簡直要置我們于死地,作業要我們把考卷(連短文)抄2遍。這對于高年級的同學算小菜一碟,但對于我們這才3年級的同學那可是比上天還難。但我在一個中午便把作業“OK”了,因為我有秘密武器。晚上,我去我要好的同學小煜家,發現小煜還在抄,我急于和他玩,無奈之下,我把我的秘密武器透露給他了。第一招:偷工減料:有些題故意漏抄。第二招:二筆齊寫:右手握兩枝筆,效果翻倍,那是快馬加鞭。可真管用,小煜用了一小時,就搞定了。我們倆沉浸在玩樂的歡愉中。
回家后,我還得意洋洋地對媽媽說:“媽媽,我用哥哥教我的絕招幫小煜把作業做完了。”“去去去,別學你哥哥,你這樣做作業,不但沒記在腦袋里,而且,會養成壞習慣。”我聽了,便去小煜家,和他決心不再用這招。
第二天,沒想到媽媽還不忘這事情,去告訴了老師,結果,我與小煜被狠狠的批評了一頓。哎,倒霉真倒霉。
這就是我,一個普普通通的我,聽了我的介紹,你們會喜歡我嗎?
作文六:自我介紹我今年九歲,屬虎,是個小哥哥,雖然媽媽總是強迫我吃魚吃肉,希望我虎頭虎腦;可惜我卻長得像豆芽菜,高高瘦瘦的;而且鼻梁上還架了一副眼鏡,人稱‘小博士’,就這模樣哪來虎威呢?
我愛游泳,在游泳池里我像一只自由自在的青蛙在池里游著,耍著各種姿勢,在華燈初上的廣場上有我優美,矯捷的溜冰身影;看見別人羨慕的眼光,就更興奮地玩著高難動作。
我雖然貪玩,但更愛讀書和學習。我有許多書,其中《蚊子和獅子》,《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是我最愛不釋手的。《蚊子和獅子》告訴我:遇事別緊張,害怕;只要多動腦筋,沉著些,勇敢些,什么都能迎韌而解。《中國少兒百科全書》告訴我:叮人的蚊子是雌蚊子,會發光的螢火蟲是雄螢火蟲,它啟發人們發明了日光燈,節約了許多電呢。總之書里的知識太豐富了,還需要我多探索。
我最愛的是學習,無論哪門科目我都津津有味地學著,上課時也會積極地、高高地舉手發言;上課時偶爾會說閑話,但99%是聚精會神地聽講。
我會努力改正缺點,繼續發揚優點。認識這樣一個活潑可愛的我高興不?咱會成為好朋友的!
作文七:自我介紹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如果大家想更加的了解我,就跟我來吧!
我長著一頭烏黑的短發,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下面長著一個鼻子,鼻子下面當然長著一個嘴巴啦!
我平常除了喜歡穿校服,最喜歡穿的就是一套黑色的運動服。
我在學校最喜歡的課程是體育課和信息課。因為上體育課既能強身健體,又能呼吸新鮮空氣(因為我下課不出教室!);信息課呢,因為能上網查資料,還能在電腦上保存一些自己覺得得意的作品,所以我很喜歡這兩節課,當然,這兩節課是大家的最愛。另外,我還喜歡語文課、數學課和英語課。
我最喜歡在體育課的時候踢足球,當我在操場上踢足球時,那認真勁就別提了,有一次,都已經下課了,我們卻還在踢足球,我們聽到體育老師的口哨聲,才依依不舍得抱著球離開了球場。
還有一次,因為我們把踢足球看的太較真了,因為對方犯了規則,所以喬正楠去找老師,老師說這次就算了,但喬正楠還是纏著老師不放,直到老師說重新開始,喬正楠才罷休,但我們剛到足球場準備開始時,下課鈴就從上面傳了下來,同學們說都怪喬正楠,但我卻不這么想,因為喬正楠是為了我們不講規則,才這樣的。所以我覺得不能怪喬正楠,因該怪那些不講規則的同學。
好了,今天我先說到這兒了,希望大家對我有更深的印象了,如果想見我本人,就請到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園林路林園小學對面105來吧!
作文八:自我介紹Hellow,大家好!我叫何彥杰,來自北京市豐臺區。今年我10歲了,身高1米44,體重44公斤,因為比較胖,所以同學們都叫我“小胖”。我在東鐵營一小分校讀三年級。我們的學校可美啦,大大的操場,五顏六色的花壇,連教學樓都是彩色的,誰進了這里都會感覺好像在童話世界里一樣。我很喜歡我們的學校。
我是個淘氣的男孩兒,非常愛玩,一下課就和其他同學玩“砍包”的游戲。我有許多愛好,電腦、旱冰和跆拳道,其中我更愛看書,假如一天不看書的話我就覺得生活缺少點什么。我愛看名著一類的書,比如說《湯姆.索亞歷險記》、《唐.詰柯德》、《海蒂》等等。每天晚上我都要看,有時甚至忘記了睡覺,每次都是在媽媽的催促下才戀戀不舍收書睡覺。軟筆書法成了我每天都要必修的課。開始我并不喜歡,但媽媽說練書法可以修身養性,能磨練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因此不知不覺中,我已經堅持了將三年的時間了,練就了一手好字。現在我已經喜歡上了它,它也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份。
這學期,我們班新來了一位英語老師――游老師。游老師青春貌美,有一頭飄逸的秀發和一張白皙的臉龐,態度也溫婉可人。有這樣的美女老師上課,我們這幫男生偷著樂了很久,大家都對英語課充滿了甜蜜的期待。
第一次上課,游老師進行了自我介紹。我們應該稱呼她“Miss游(You)”,可是“Miss You”剛好是英語的“想念你”,于是,我們便這樣喊開了:“Miss You,想念你!”游老師聽了,也只是莞爾一笑。
游老師的英語課特別有趣。有一次,我們學習《Planning for a picnic》這一課,游老師為了讓課堂生動有趣,也為了我們能很快地記住課文和單詞,在課堂上讓我們學習制作三明治。我們歡呼雀躍,忙得不亦樂乎:有的同學切火腿腸,有的同學弄生菜,有的同學抹黃油……大家一邊做三明治,一邊用英語說著做三明治的步驟。不知不覺,我們就記住了三明治、生菜、黃油、奶酪等單詞,很快就能熟讀整篇短文了。在課堂上吃著香噴噴的三明治,大家臉上都洋溢著甜甜的笑容。
為了提高我們的英語口語能力,游老師經常給我們放電影:《冰雪奇緣》讓我們體會到要用愛和溫暖去化解冰封的心,去溫暖你愛的人;《忠犬八公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了所謂的忠誠,就是不要忘記你愛過的人……在被影片一次次震撼心靈的過程中,我們原本糟糕的口語也一點一點地有了進步。
最開心的要屬期未了。平時背誦課文、聽寫單詞獲得的印章數積攢下來,可以到游老師那兒換取表揚信,兩張表揚信可以換一張心愿卡,實現自己的愿望。想想我們以前的期末考試,即使是考到雙百分,老師也不過獎勵本子、筆之類的東西,一點誘惑力也沒有。為了實現心愿,我們都很賣力地學習英語。這學期期末,我如愿以償地得到了一張心愿卡,換到了郭敬明的《幻城》。同學們也用自己的卡提出了五花八門的心愿,有畢業紀念冊、名著、書包……游老師都一一滿足,我們感覺好幸福!
現在,游老師已經成為我們全班同學心目中的“女神”。時光飛逝,和游老師分別的日子越來越近,我想默默地對游老師說:“Miss You,想念你!”
四川省都江堰市玉堂小學六(3)班
指導老師:劉碧
好老師標簽:青春美麗 教學有方 實力派偶像
好老師評語:英語教學通常讓老師和同學們都很頭疼,因為英語不是母語,學起來難度更大。有的老師可能會讓學生死記硬背,但這位老師卻把課程和玩樂結合,用做美食、看電影等方式讓大家對英語課充滿了期待,再加上心愿卡的刺激,大家的學習動力別提多足啦!大家在喜歡上她的同時,也真心愛上了英語這門課。她可真是一位實力派的偶像“女神”啊!
一、夯實英語基礎,避免英語寫作錯誤
英語寫作是很多學生英語學習中的一大難題。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夠扎實,詞匯量不夠,語法知識掌握得不牢固,不知道應該用哪種時態、語態進行表達,句型不能靈活恰當的應用等。所以,很多學生寫出來的英語作文錯誤百出。為了提升初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首先需要從夯實英語基礎著手,避免學生英語寫作中的各種錯誤。
例如,在學生完成了七年級英語上冊的Unit 2 Let’s play sports!的內容學習之后,教師布置學生圍繞著“sports”寫一則小短文。結合這一單元學習的重點,教師先對play的用法進行了復習強調,提示學生尊重英語的表達習慣,防止出現表達上的錯誤。比方說,在表達“打球、下棋”的意思時,play后面直接加這些運動的名詞形式,不用冠詞。“They play chess after school.”當play 表達“演奏樂器”的意思時,則需要在樂器名詞前加上定冠詞the。“She plays the violin wonderfully.”通過這樣的方式,鞏固了英語基礎,有效的防止了學生英語寫作出現錯誤。
由上例看出,在初中英語日常教學中,加強基礎知識學習與寫作之間的聯系,針對學生寫作時常見的錯誤,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的避免寫作時的錯誤。
二、創新訓練形式,激發英語寫作興趣
傳統的英語寫作訓練形式往往都是以學生獨立寫作為主,而且由老師進行命題,內容和形式都是相對固定的。學生只是被動的完成寫作任務,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也抑制了學生的英語寫作興趣。在初中英語寫作訓練時,教師需要突破傳統寫作訓練的模式,創新應用各種開放式的寫作訓練,設計學生們感興趣的主題,激發學生的英語寫作興趣。
例如,在學習了七年級英語上冊的Unit 7 Shopping一單元之后,教師根據這一單元學習的知識,布置了一次寫作任務,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可以與同學進行討論,圍繞著“shopping”這個主題,寫一則英語短文,要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盡可能的應用上another、pocket、cheap、expensive、walk a long way to... 等英語詞匯,作文形式可以自由組織,可以是寫事、對話場景、表達自己的看法等,最后評選出優秀作品,給予獎勵。學生們對于這種寫作充滿了興趣,也表現得非常積極。有學生寫作如下:Do you like shopping? I think shopping can make me happy and relax. Last week, I walked a long way to the market and bought a pair of sport shoes for they are cheap and comfort.通過這種學生熟悉的主題切入寫作,讓學生有話想說,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英語寫作的興趣。
由上例看出,創新英語寫作訓練形式是提高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措施。根據學生熟悉的事物、關注的話題等,靈活的組織學生進行英語寫作,為學生提供互動交流的平臺,點燃學生英語寫作的智慧。
三、運用賞識評價,增強英語寫作信心
對于很多學生來說,由于英語寫作的難度較大,本身就存在著為難情緒,對于英語寫作的信心不足。教師在進行英語寫作訓練時,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通過結合學生的英語水平,設計學生可以駕馭的寫作任務,及時的通過一些賞識性的評價,有效的鼓勵學生,讓學生產生愉快的寫作體驗,增強英語寫作的信心。
例如,在組織學生完成了七年級英語上冊的Unit 1 This is me!學習之后,教師布置學生運用英語進行自我介紹。由于沒作太多的要求,學生們可以暢所欲言。有學生寫道:“I am tall and thin, because I like sports.”有學生道:“I'm a outgoing girl, for example, I'm always happy no matter what happens. I'm generous and am ready to help others.”還有的學生寫了自己的愛好:“In my spare time, I like listening to some pop music, especially the music played by some pop bands.”教師每閱讀完學生的習作,都對學生的寫作進行了詳細的點評,用鼓勵式的語言與學生進行了心`上的交流。“Hope you keep the good habit.”“Your are a great boy.”學生們看到老師的評語,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隨著英語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及英語交際法在英語教學中的廣泛運用,加強口語教學、努力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已經成為英語教學重要內容之一。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英語口語教學呢?
一、培養學生英語口語的興趣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才會積極地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并以最簡潔、最有效的方法去獲得最必要的知識。
為了誘發學生的興趣,從他們學英語的第一天開始,筆者就注重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感情”,努力營造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中進入角色,產生積極的學習情緒和良好的學習心態。如在上第一節英語課時,學生心里充滿好奇和緊張,我先用英語向他們問好并作自我介紹,緊接著用較慢的語速教他們認識文本里的姓名及問候語,并讓每個學生給自己起一個英文名字。然后嘗試讓幾個接受能力快的同學進行模仿表演,并對他們的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這時其他學生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教師趁熱打鐵,給每個同學以機會,讓他們大膽地開口說起英語來,起初的那種緊張、拘束的氣氛已完全消失。
在激發學生興趣時,筆者非常注意青少年的特點,利用他們好勝不服輸、喜歡競爭的心理,常常在課堂教學中將每個單元中的Pairwork作為比賽內容。有時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有時把男女學生分為兩組進行比賽,在規定的時間內看誰說得快、說得對、說得好。一節課下來,同學們的感受是:緊張、有趣、有收獲。
二、培養學生英語口語的能力
教學大綱指出:外語教學一定要把語言實踐活動、培養交際能力放在首位。在教學中必須緊緊抓住培養口語能力這個重要環節。具體做法:一是引導學生從突破單詞拼讀關開始。首先讓學生讀準國際音標,然后學會拼讀音節。二是充分利用情景和語境教學。新目標英語是提高口語水平的絕好素材,不論是它的情景還是語境都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與他們的個人生活、興趣愛好都息息相關。我常用每個單元的插圖,作為練口語的中心題材,反復操練,使得大多數學生能語言流暢地描述他們的朋友、老師及家人的外貌和性格。三是以聽、讀為口語訓練的基礎。堅持每天早上讓學生們做15分鐘的聽力訓練,讓他們模仿語音和語調,堅持每周背誦三段會話或短文。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生經過一年多的訓練,現在多數同學能用口語較好地復述SectionA和SectionB中的3A。
三、培養學生英語口語的毅力
語言要天天學、日日用,才能越學越好。為了使學生們持之以恒地用英語會話,老師應對他們加以鼓勵,增強他們的信心,培養他們的毅力。筆者首先做到堅持用英語授課,以創造一個好的語言環境,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再者,堅持讓學生每天做值日報告,每天必須完成口語練習的任務。另外,每2至3周進行一次英語自由交談活動,談論他們看到的、聽到的或想到的事情,談論他們自己的感受和收獲,這樣堅持不懈的練習,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了明顯提高。聽、讀、寫能力也在不斷地提高,英語整體素質上一個新的臺階。
作者單位:江蘇省贛榆縣外國語學校
北校區
李麗紅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深化。英語作業布置得好,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多接觸英語,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獲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何才能設計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英語作業,讓孩子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充分運用聰明才智、綜合使用語言,促進學生有效發展呢?我認為應當力求以教材為依據,以任務為中心,以語言為載體,以發展學生的興趣與能力為目的,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針對孩子學習英語的不同階段、不同層次,設計不同類型的英語作業。
一、口語作業
對于剛接觸英語的孩子,布置口語性作業再合適不過了。當然,這種作業也將伴隨孩子的整個英語學習生涯。當代英語教育越來越注重口語教學。小學生善于模仿,表演欲強。在學習英語的初期,我常常給孩子們布置各種口語作業,如:課后聽、讀單詞或對話,將當天學習的單詞或句型教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到校后用英語跟老師或小伙伴打招呼,和好朋友一起表演當天學習的對話,等等。隨著孩子們英語知識的積累,口語作業也逐漸發生變化,如在課前留一、兩分鐘,讓孩子們輪流自由說話,或進行自我介紹,或描述當日天氣,或倡導大家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等等。到了小學高年級,組織各種課文朗讀比賽、看圖說話比賽、演講比賽,等等。促進學生多說英語、說好英語。
二、合作作業
針對孩子們普遍缺少英語學習環境這一情況,為促進孩子們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團結合作、共同進步,除布置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的作業外,我布置了許多由小組合作完成或和家長合作完成的作業。如小組合作表演對話、當爸爸媽媽的英語小老師、讓父母幫忙錄制英語對話、參與課本劇表演、課后調查本組同學最愛吃的水果,等等。這些活動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作業的積極性,營造了課外英語學習環境。當然,這種方法的使用離不開家長的支持。
三、抄寫作業
寫是英語學習的四種基本能力之一,也是鞏固、掌握所學知識的方法之一。要想學好英語,必須儲備一定的單詞。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多積累。我們不提倡大量布置抄寫作業,而應遵循學生的記憶規律,一次不布置太多遍數,但可不定期地少量重復抄寫內容,加強學生記憶。我們還應該教給學生一些記憶方法,如根據讀音抄寫單詞、結合舊知記憶單詞,等等。在學生具備一定自主學習能力后,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一些有趣的單詞、詞組、英語標識、諺語、小笑話、小短文記錄在自己的英語“采蜜集”上,不定期交流。
四、自學作業
學習新知對于每個孩子來說,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困難。因此,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完成一些預習性作業可以適當降低學習難度。如在上新課前提前聽讀要學的內容,復習與新課有關的知識,通過上網、查閱書籍的方式收集與新課相關的信息,提前制作課堂上需要的教具、卡片,觀看和新課內容相關的視頻、資料,等等。這些都可以為學生學習新課做好鋪墊,建立起新舊知識的聯系,降低學習新知的難度,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五、分層作業
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同,這就使得一個班級內存在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兼顧不同層次孩子的需求。我們可根據教學目標,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將作業設計為“難、中、易”三個層次。層次低一點的孩子,可以選擇最基礎的一項作業,層次高的孩子則可以選做綜合能力要求較高的作業。比如,在教學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Recycle 1中Read and write部分時,我根據班級實際情況設計了三類作業:一是聽、讀全文;二是復述全文;三是仿寫短文。我讓學生選做。這樣,既可保證層次低的孩子有完成作業的能力,又能滿足高水平孩子的需求,每個孩子都可在作業過程中享受學有所得的樂趣。
六、趣味作業
小學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其勇于開口、積極參與的學習態度。小學生精力旺盛,想象力豐富,動手能力及模仿能力強。教師可針對他們的年齡特點,設計豐富多彩、不拘形式的英語作業,鍛煉他們的綜合能力。在講完有關家中房間及房間布置的知識后,我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制作自己想象中的家,并于下一節課進行展示和介紹。當第二節課到來時,我被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意折服了,孩子們手中立體、精致的作品令我大開眼界,孩子們稚嫩、新奇的解說更令我刮目相看。之后,我常常給他們布置各種各樣的趣味作業,比如:觀看英語動畫片并簡單介紹人物或劇情;制作玩偶介紹衣著、功能、愛好;在班級的一角設計并布置英語活動角;每月一個主題進行英語系列活動,等等。這些活動不僅幫助學生復習鞏固了所學知識,鍛煉了語言能力,還激發了他們的潛能及創造力。
七、運用作業
學以致用,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運用。要鼓勵孩子們在生活中運用所學語言,教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說英文單詞、唱英文歌;和英語老師、同學進行簡單英語對話;在不同的節日,制作不同的賀卡,寫上不同的祝福語,送給不同的人;讀簡單的英語小笑話、小故事,并把它們講給自己的好朋友聽;設計全英文黑板報;和小伙伴們玩各種情境對話游戲;在生活中糾正英文錯別字;用英語結合圖畫寫簡單小日記,等等。通過這些作業,孩子們發現英語應用的范圍非常廣泛,這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提供了動力。
布置作業的方式還有很多,如自主作業、拓展作業,等等。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靈活選用,讓我們的努力更有效果,讓孩子們的學習更加多彩。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2.張俊玲“小學英語作業的創新與實踐”《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0年第8期
[關鍵詞]大學英語口語教學 英語口語水平現狀 模塊教學 考核方式
一、口語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地位
大學英語教學是高等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大學英語課程是大學生的一門必修的基礎課程。在教育部2004年頒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與以往強調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聽、說、寫、譯能力的大綱相比,在教學目標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根據《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大學英語教學是以英語語言知識、應用技能、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為主要內容,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因此,與傳統大學英語教學相比,口語技能作為英語應用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能力的培養同等重要。
在2004年,教育部頒發《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后,遵義師范學院大外部就一直以此為指導,結合我院學生實際情況,積極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如何提高我院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也是大外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
二、遵義師范學院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現狀
我院是一所西部新升本科院校,學生英語基礎整體較差,特別是聽說能力。為了對我院學生的口語水平有一個具體客觀的了解,大外部對2005級、2006級的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進行了測評。
1.測評范圍
2005級:21個自然班,共1146余名學生;
2006級:26個自然班,共1350余名學生。
2.測評辦法
測評針對2005級和2006級47個班級學生,采取測評教師與學生一對一測評方式。每個學生的測評內容包括六個問題,其中兩個問題較為容易,兩個問題難度適中,兩個問題較難。主要測評學生的語音、語調、詞匯量、基本句法結構和對話反應。對學生測評結果作出中、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評定。
3.測評結果
2005級實際參評的學生人數為1051人,達到中的學生人數為410人,占參評總人數的39%,達到合格的學生人數為322人,占參評總人數的31%,不合格的學生人數為319人,占參評總人數的30%。2006級實際參評的學生人數為1349人,達到中的學生人數為762人,占參評總人數的56%,達到合格的學生人數為417人,占參評總人數的30%,不合格的學生人數為170人,占參評總人數的12%。
從測評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口語水平總體比較差,雖然2006級學生的口語水平要好于2005級,但處于不合格和基本合格的學生人數仍然占到近一半。因此,提高學生英語口語水平已經成為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內容。
三、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2005年以來,大外部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認真學習和貫徹教育部頒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積極改革大學英語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在此思想指導下,致力于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模塊教學
從2005年開始探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突出語言應用技能的培養,針對聽說技能首先實施了模塊教學。所謂模塊教學,就是把學生的讀、寫、聽、說、譯五大基本語言技能的訓練容入常規教學中。具體做法是:每兩周8個課時中,4個課時是傳統的精讀教學,主要是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的傳授,2個課時是讀寫課,主要訓練讀、寫技能,2個課時是聽說課,主要訓練聽、說技能。通過模塊教學把語言知識傳授與應用能力培養結合起來,結合我院學生口語實際情況為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在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上提供有效的指導,并且在教學時間上給予保證。
2.英語早讀
結合我院實際情況,2006年下半年,我校開始組織編寫《校園英語300句》,并在2007年3月印制了小冊子《校園英語300句》作為學生英語早讀和自學的材料下發給學生。《校園英語三百句》以學生學習和生活為主要內容,難易適中,貼近學生實際。在學院的支持和各個系的積極配合下,在全院范圍內開展了英語早讀。為了組織好學生進行英語早讀,還為每個班級配備了英語早讀導讀員。僅靠課堂上有限的口語訓練是不夠的,英語早讀是課堂口語教學的延續和補充。由于薄弱的語言基礎和欠缺良好的學習習慣,英語早讀導讀員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很多學習上的困難。參與早讀的學生很多,在校園中形成了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3.改革考核方式,把口試納入期末考試
從2006~2007第二學期開始,大外部開始實施聽力單考、口語必考,把口試納入期末考試,把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作為重要內容來進行考核。如果說,通過模塊教學和英語早讀使學生慢慢掌握了英語口語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那么,把口試納入期末考試,把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作為重要內容來進行考核就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校園內隨處都可看到朗讀英語的學生。
4.英語口語技能培訓和英語口語技能大賽
(1)英語口語技能培訓和大賽
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積極性,作好口語技能培訓工作,大外部組織了全院范圍的英語口語技能培訓和大賽。
從2007年9月至2007年11月,我校對學院2004級、2005級、2006級非英語專業的學生進行了大規模的英語口語技能培訓。為了檢測培訓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2007年11月,我校針對參加培訓的2004級、2005級、2006級三個年級的學生舉行了三場英語口語技能大賽。
(2)英語口語技能培訓和大賽的創新性
第一,培訓內容符合學生實際。結合我院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實際情況,在自編的《校園英語三百句》的基礎上自編了《英語口語培訓材料》,內容包括自我介紹、短文背誦、主題對話三個方面,內容從易到難,從簡單的自我介紹到比較流暢的自主表達,學生能循序漸進地學習,逐步提高水平。
第二,培訓方式新穎。采取常規口語教學和口語技能培訓相結合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口語水平,從2007年9月至2007年10月對學院2004級、2005級、2006級非英語專業的學生進行了大規模的英語口語技能培訓。此次培訓規模大,方式新穎。規模大是指針對三個年級的非英語專業學生進行了全員培訓;方式新穎是指為每個培訓班級配備一個專業教師和多個作為英語口語小助教的英語專業學生,基本上到了面對面的輔導,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出現的困難,收效顯著。
第三,比賽方式新穎。2007年11月針對參加培訓的三個年級的學生舉行了三場英語口語技能大賽。此次比賽規模大,要求參加培訓的全體學生參加;比賽方式新穎,采取現場抽取參賽學生名單,現場抽取命題對話題目,真正作到全員參加比賽,公平競賽的目的。
(3)英語口語技能培訓和大賽的效果
此次比賽在全院學生中凡響極大,比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由于比賽是全體學生參加,因此學生都必須在比賽前作好充分地準備;第二,由于比賽是當場抽取參賽學生名單,因此比賽氣氛非常緊張、激烈;第三,在自我介紹環節,90%以上的學生都能開口介紹自己,有些同學的介紹非常幽默生動;第四,在命題對話環節,90%以上的學生都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圍繞主題完成對話,有些同學還能緊扣主題作適當的擴展;第五,比賽在每個年級都評出了一、二、三等獎,這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取得的效果
通過幾年的英語口語教學模式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隨著各種口語教學活動的開展,學生口語水平的逐步提高,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2.在校園中形成了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隨著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大大增強,在校園中形成了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3.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有了大副提高
通過常規模塊教學、英語口語期末考試、英語早讀、英語口語技能培訓和英語口語技能大賽,我院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大副提高。2007年10月,在大外部教師的輔導下,我院學生了參加CCTV杯英語口語大賽貴州賽區的比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績,參賽的4名選手均獲獎,其中一人獲得二等獎,三人獲得優秀獎。在教育部專家2007年12月來我院進行本科教學水平評估期間,對于學生英語口語能力進行了測評并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揚。
4.逐漸養成開口說英語的良好學習習慣
由于我院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差,特別是聽說的能力,學生都不愿開口說英語。通過常規的口語教學和口語技能培訓的方式相結合,學生掌握了口語學習的方法,口語表達能力獲得了大大的提高,學生逐漸養成開口說英語的良好學習習慣,校園里經常可以看到學生朗讀英語的身影,課堂上學生發言踴躍,參加英語角的學生也多起來。
參考文獻
[1]胡卉.口語教學方法談[J].語文教學與研究, 2005,(16).
[2]王麗.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與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07,(10).
關鍵詞 英語課堂 課前會話 作用
在教學中,設計一些新穎別致又包含課文內容的課前會話,既可以作為揭題的引子,又可以作為激活學生思維的興奮點,更為復習前面所學知識和為新知的學習作好鋪墊。
一、接手新班時,讓學生進行自我介紹接手新班,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彼此都不熟悉。我們可以用大約一周左右的時間,利用上課前的兩分鐘的候課時間,讓學生到臺前介紹自己。這樣既使教師熟悉了學生,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又使學生之間相互進行了解。這一輪的練習進行完后,可就書中所學的知識進行有意識的訓練。
二、溫故
在開始新課前,我們先分析一下學生們現有的知識水平及學生的心理特點,就前面所學的內容進行整合,組成有效的對話,有目的地進行練習。比如數字這一模塊的對話,可以先讓學生開火車式從“one”向后數,當學生們數到“twelve”時,就卡殼了,這樣水到渠成地引入到“thirteen”到“nineteen”這些數字的學習中。在學習幾十幾這些數字時,課前先讓學生準備好五道數學題,做這樣的問答練習:What’s ten and five?Fifteen. 在學習了一般將來時:be going to 之后,在課前對話中,可以就學生一天的生活設計這樣的對話:Hi, my friend.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 I’m going to havebreakfast at half past six. I’m going to school at halfpast seven…學習了運用形容詞介紹人物特點這一部分后,可讓學生以短文的形式課前介紹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們。“ This is mymother. She is tall. She’s very nice.”利用學過的知識組成對話,對學生來說表演起來比較容易。它不僅是知識的簡單復習,更在很大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口語,使所學知識得到了運用,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了展示的機會,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三、知新
充分發揮課前會話在英語課堂中的作用華 靖(靖江市城北小學 江蘇省 214504)摘 要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為了使學生的思想和情緒轉移到英語學習的氛圍中,往往采用歌曲熱身或課前交談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種課前的交流親近了學生,活躍了課堂氣氛,但時間一長學生往往會感到單調。如何使這種課前的交流更有目的性,更實用一些呢?本文就英語課堂中如何更好的發揮課前會話談一些做法。
關鍵詞 英語課堂 課前會話 作用設計一個有趣的話題,對后面將要學習的新知識,特別是相對難學的知識,在平日的對話中提前讓學生接觸.就把難點無形中分解了。例如在學習十二個月份時,單詞量大,并且難記。我就把它們分化在平日的學習中。在課前對話中,我這樣問:Whichmonth is it now?并且說完之后再板書在黑板的右上角。每天的不斷呈現,讓學生在學到月份這一部分的知識和話題時,學生已經是輕而易舉了。又如在學習一星期的七天單詞同樣可以采取類似的設計。What day is today? Today is … What day istomorrow? Tomorrow is …每天一問,學生既學會了單詞,又會說了句型。這種對話,一開始可以是老師做示范,然后是師生問答,慢慢變成生生問答。但在學生熟練掌握了星期的知識之后,我又對會話做了進一步延伸。對話變成了時間和天氣兩組的合二為一。時間對話之后,我又加上了有關天氣的這一部分,一開始的問答是這樣的: Look out of the window,please. What’sthe weather like today? It’s sunny / cloudy /cool …在一般現在時會了之后,可以用猜一猜的方式,接著轉入一般將來時的問答: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tomorrow? It will rain .
/ It will be cold / hot /warm …當然,在學習了一般過去時后,又可以變成相應的過去時態繼續進行新一輪的對話。
大家好!
首先感謝你們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來參加我們的家長會,單從這點就可看出你們對自己子女的關心和對我們學校工作的支持。事實上孩子們的學習確實離不開廣大家長的支持。相信各位家長對我并不陌生,我也是見證了這班孩子的成長過程.我相信我和這個班的孩子是有緣分,有默契的.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我是咱們五年級孩子的英語老師,我姓李。
首先介紹一下教材。
我們五年級英語是跟三、四年級英語教材相銜接的,也是和我們的初中英語相配套的。按照《英語新課程》標準,五年級英語是國家二級的起始階段,也是英語學習的重要階段。如果我們有心的家長仔細看的話,會發現我們英語書的詞匯量與語法都較四年級有很大的提高,而且還出現了語篇教學,這也對我們五年級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你以前的英語沒有學好,那相對來說,你現在學得比較累;同樣地,如果你現在不學好英語,那將來的英語學習也是不難想象的。
其次我想講一下班級學習情況。
其實在座的家長對自己子女的情況比我更加清楚。他們都是在同一起跑線上起跑的,但經過幾年來的學習,學生與學生之間已經拉開了差距。一些好的學生學習興趣濃,學習勁頭足,課堂上積極思維,踴躍發言,課后及時鞏固,形成了良性循環的好勢頭。他們的學習習慣好,在聽、說、讀、寫方面都能齊頭并進,我為他們感到欣慰。可也有一些學生,平時學習馬虎,基礎不扎實,導致他們現在課上聽講出現困難,關鍵還不努力,書面作業拖拉不交,口頭作業根本不完成,如此一來,學習自然成了件頭痛事。其實,我們班大部分的學生還是處于中上等層次,盡管他們平時不需要老師操太多的心,費太大的力,但是說起各方面的表現,又總有一絲遺憾,因為我們總希望他們能夠再上一個臺階。
再次我想講一下這次的期中考試的情況。
五年級三個班的情況都差不多。我們學生主要的失分在兩個方面,一是聽力部分,這是需要我們今后多做多練的,另外一個方面是閱讀理解,學生做得也不好,因為有些題目不是可以直接從文中找出的,需要他們去分析理解,他們這一方面的能力還有待加強,他們的基礎知識在此次練習中表現尚可。
有位教育家曾說過: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沒有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及其艱巨而復雜的任務。所以在英語學習上,我們的家長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下面我給在座的家長提一些輔導孩子學習英語的建議:
(1)讓孩子多聽錄音 按照眼前利益來看,我們的升學考試也一年比一年注重聽力、閱讀等需要綜合能力的部分。像我們五年級的英語,每次考試均要占40分。我每天都會布置聽錄音的作業,希望各位家長能及時檢查您孩子的聽力情況并簽字。
(2)每天檢查孩子的回家作業是否完成,保證第二天能按時上交。檢查時不要只問一下有沒有做,也請你親自看一看,家長還可以看看單詞有沒有抄錯,題目有沒有做錯之類的。
(3)有時我會布置學生回去背誦英語單詞,并自己默寫。這時家長可以在家幫助學生默寫,你可以報中文,讓他默英文。并簽上你的名字(注明默寫),因為有的學生讓他默一遍其實也就是抄一遍交差,一點效果也沒有。
(4)督促孩子預習、復習。這是一項很必要也很重要的任務。所以,家長的首要任務是及時督促孩子復習當天學習的內容,提前預習下一堂課的學習任務。主要形式就是跟錄音機大聲讀英語單詞、句子、對話、短文等。英語和母語不同,沒有學習的氛圍和環境,必須“曲不離口”地反復誦讀,才會記得牢。
英語閱讀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把閱讀教學過程分為三步呈現:pre-reading, while-reading,post-reading。
一、閱讀前——激活知識(pre-reading)
通過課前閱讀活動,我們要讓學生們明白我們在精讀之前要做的任務或活動。
1.巧預測,排除閱讀障礙
預測是一個重要的閱讀技巧。如果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預測有目的進行閱讀,就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本。預測可以通過很多不同的方式來完成。比如在教授新概念英語青少版1A《Just like you!》一課時,教師先呈現文章中的六幅圖,讓學生預測閱讀文本的內容,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閱讀的欲望。
2.曉背景,創設真實的場景
(1)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引入話題。文化背景知識在閱讀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閱讀前對學生擴充相應的背景知識是閱讀理解能力提高的關鍵之一。教師首先應明確交際的專題和教學目標,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通過問答、介紹、對話的形式來激活學生原有的經驗儲備。牛津英語教材中的主題是學生熟悉的,貼近學生的生活的,所以閱讀的障礙相對要小一些。
(2)師生對話,擴充背景知識。有些閱讀課文中沒有插圖或課文插圖不能很好地體現課文的重、難點。那么以師生對話的方式進行Free talk就可以巧妙地將背景知識傳遞給學生。
(3)鼓勵學生平時搜集相關的背景知識。在平時的學習中,教材每個單元都有一個主題話題,如季節、問路,自我介紹等。讓學生查找并搜集相關的背景文化信息,并在同學之間進行相互交流,也是一種有效擴充學生背景文化知識,幫助閱讀教學開展的方式。
二、閱讀中——增強理解(while-reading)
1.分步進行語言項目訓練
教師將課文中的重點詞匯達到 “四會”要求、功能句等語言項目分步進行機械操練、意義操練和交際性操練。借助圖片、實物、教具等進行單詞認讀。通過形式多樣的機械操練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常用的游戲有摸物說詞、看口型或表演猜詞、拷貝不走樣聽音傳話、圖片快速閃動、聽指令做動作等,力求多種感官協調互動,使學生學得活潑扎實有效,牢固掌握詞匯。將新的語言功能句型呈現給學生時,可以通過以舊帶新的方法呈現,如在教牛津英語5A《A camping trip》時,可以先通過復習“I have…”句型,然后問學生A:“What do you have?”導入新授句型,再根據學生A的回答,問學生B或C:“What does he / she have?”最后再分層設計小的任務予以訓練。
2.掌握并運用正確的閱讀方法
正確的閱讀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獲得知識,開發智力,還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情感和意志力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并鼓勵他們在閱讀中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并運用正確的方法,才能為他們終身閱讀奠定良好的基礎。
3.鼓勵學生善于發問
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有助于學生養成按意群閱讀的良好習慣,提高閱讀的速度及效率。《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二級目標中,對讀這一項語言技能的描述中就提到: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我們可不要小看學生提出的問題,這恰恰是他們在閱讀中思考并發現問題的過程。教師可鼓勵學生發問,并引導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分析并解決問題。長此以往,可以培養了學生在閱讀中自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閱讀后——鞏固擴展(post-reading)
閱讀后的任務應該使學生基于所學知識產生新的語言輸出。
1.情景再現
情景再現是學生對已學文本的一種語言輸出。是指學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將文本的內容表達出來。這種再現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看圖復述,提取文章中的關鍵信息并改編成chant或rhyme等。比如在教授《Halloween》時,我提取文章中的關鍵詞句,把它編成了chant,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便于記憶。
2.角色扮演
學生能夠根據文本所提供的信息,把整個故事表演出來,這樣既是對所閱讀文本的鞏固,又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說英語、講英語的欲望。
3.小練筆
小學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包括聽、說、讀和寫。聽和讀只是語言輸入兩種不同的形式,最終要轉化成語言輸出,閱讀才有意義。而“說”和“寫”是語言輸出的主要形式。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利用各種手段引導學生“以讀促說、以讀促寫”。
所謂“英語值日”,即讓學生們在開始上課時,利用三五分鐘讓值日生用英語說幾句。有的老師也許會說,這樣只有三五分鐘對學生的口語學習起不到多大作用,甚至認為是在浪費時間,因此有的老師干脆不搞“英語值日”,有的雖然搞了,但時間一長也就自然放棄了這種課堂活動形式。
眾所周知,我們的學生缺乏學習英語的自然環境,使用舊教材時,學生們筆試成績雖不錯,可是讓他們開口說英語就有一定的難度――說英語的機會太少了。“英語值日”正是為學生們創造這種機會的一種方式。現就“英語值日”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英語值日”必須有一定的有意義的內容
一開始可讓學生們在課外略做準備,課堂上簡單地講幾句,當學生“值日”遇到困難時,老師隨時幫助解決。如進入中學,經過一個月的學習后,學生們學會了自我介紹姓名、年齡。我就讓學生開始按順序進行值日報告,第一個學生“值日”時是這樣說的:“My name is Qu Jiali.I’m in Class Three,Grade One.I’m Number Two,I’m fourteen I’m in Yuan Zao School.Today is Tuesday.It’s fine today,Everyone is here.”(以上句中表示“年級”,“星期”,“天氣狀況”的詞是在準備過程中,請老師幫助解決的)。實際上這里有好幾句是課文中出現的有用句型。當教學進度達到初一第二單元“My family”時,就可讓學生們簡單地談談自己的家庭情況。此時學生能說:There are three people in my family,My father,My mother and I。My father is...(職業)My mother is...(職業)(有些表示職業的名詞需老師幫助他們說出)。有的學生說:“I think my father is a good father,I love my father very much.”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們會學到越來越多的單詞和句型,學生會說些有關my school,my classroom的內容,如:My classroom is a big classroom.There are...boys and...girls in it.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值日”內容也要一步步加深。如學到“At Weekend”這一單元時,可讓學生們說說他們在周末都能做哪些事,如看電視(watch TV)、做作業(do homework)、幫助媽媽做些家務(help Mum do some housework),還有其他一些事情,踢足球、打籃球等。當然讓學生能做到這一點還需要老師課前幫助他們多做準備,也可與教材同步,讓學生自立主題去說。鼓勵學生大膽地說,錯了隨時更正,這樣學生們才會覺得有話可說。
二、“英語值日”形式必須多樣化
如果一味地堅持學生們寫好了再說,那么“英語值日”就變成了學生們在課堂上讀自己的英語小短文了,也就失去了“英語值日”的實際意義。因此,一旦學生們適應了“英語值日”的活動,就應不斷變換“值日”形式。如可采取師生問答形式:
T:Good morning.
S:Good morning.
T:What did you have for breakfast this morning?
S:I had some rice,an apple…
T:How did you go to school this morning?
S:By bike.
T:Did you have a happy morning?
S:Yes,I do.
……
也可讓學生與學生間結成對,問與答,甚至鼓勵學生向老師提問,老師回答后再反問學生的方式。如學到“A Birthday Party”時,就可以采取師生間對話的形式來問與答。
S:When is your birthday?
T:My birthday is...When is your birthday?
S:Today is my birthday.
T:Happy birthday.
S:Thanks!
T:How are you going to spend your birthday?
S:I’m going to have a big cake and...
另外,除當日值日生外,老師還可以隨意請學生起來,讓他們臨場發揮,談談生活中的有趣事或向他們問一些問題。
三、對“英語值日”的一些企盼
初中牛津英語教材容量大,課時少。有的老師擔心每節課都要花幾分鐘“值日”會影響教學進度,因此,舍不得抽出幾分鐘讓學生“英語值日”;有的老師雖然安排了這項活動,但因內容、形式過于呆板,師生漸漸失去了開展這項活動的興趣、信心,結果被迫放棄“值日”。